手卫生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卫生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南阳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静脉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前(对照组)和改进后(研究组)静脉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经过半年的培训教育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合格率明显高于持续质量改进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知识考试90分以上(优秀)的5名,80~90分(合格)人员17名,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13.9%和47.2%,改进后考试成绩90分以上的21名,合格人员14名,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58.8%和97.2%,改进前后优秀率和总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静脉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落实手卫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持续质量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62-02
[作者简介] 席腾飞(1986-),女,本科,河南平顶山,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近几年来,医院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以及降低医院成本,均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然而配置中心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环境影响外,配置工作中心人员手卫生也是导致发生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加强静脉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能有效的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手卫生一般是指医护人员洗手、手卫生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医护人员在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流动水进行洗手,以便去除手皮肤上的碎屑和污垢,且一般洗手的时间为20 s。医护人员卫生手消毒时一般采用速干洗手液揉搓双手进行洗手和消毒,以便减少手部的暂居细菌,通常认为医护人员手部暂居细菌常易引起传播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研究报道,目前国内医护人员对洗手、手卫生消毒的依从性较低,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责任感较低[2]。为了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文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并探讨改进前后配置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6月期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名,女性15名,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为30.7岁,工作时间为2~20年,平均工作时间为8.4年;36名人员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1名,初级职称14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主要负责全院静脉药物的配置,包括普通药物、静脉高营养液、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等。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分别对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以及考试总合格率进行评价。
1.2 方法
对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以及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其对洗手和手卫生消毒意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制定相应的手卫生管理制度以及严格执行手卫生6步吸收法。配置中心负责人对配置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知识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考察。
1.2.1 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观念薄弱、相关知识欠缺以及责任心不足,觉得洗手麻烦,认为配置药物时不洗手也未发生药物污染和医院感染现象,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无菌手套可以替代手卫生,戴手套后可以有效的阻止病菌的传播[3];②配置人员不足,配置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为了尽快完成配置任务,通常选择简化洗手和手卫生步骤;③配置中心手卫生制度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在没有监督情况下,配置人员未进行有效的洗手和手卫生消毒就进行配置操作;④医院设施简陋,洗手设备较少,速干洗手液消耗较快,更换速度慢,同一时间内洗手区域较拥挤,使得配置人员洗手不方便,甚至为了节约时间,部分人员未洗手。
1.2.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①完善和落实制度 配置中心应制定手卫生相关考核制度和标准,以及给予相应的奖惩,将每月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纳入医院感染考核中;另外对配置中心人员是否正确掌握和知晓6步洗手法进行随机抽查考核,并将结果纳入绩效奖金考核中。
②改善洗手环境 配置中心向医院总务部门申请,要求改善配置中心洗手设备和环境,增加洗手区域内的设施,如洗手池、速干洗手液、手巾纸以及干手机等,并在洗手区域张贴6步洗手法详细讲解示意图。
③改进工作流程 配置中心应合理完善配置人员的调配制度,合理利用调配资源,减少配置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同时配置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应合理安排配置工作顺序,务必做到先清洁后污染,这样可有效的减少洗手次数;另外还应提倡应用速干洗手液或快速消毒剂,进而减少洗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年限长和职称高的配制人员应做好帮带和指导作用,并选择基础扎实和责任心强的老同志作为帮教老师,指导新进员工、进修人员和实习生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
④合理安排和调整工作量 配制中心应根据医院各科室和病区需配置静脉药物的液体量,合理安排和调整人员应承担的配置量,并提倡人员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风气,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安排的工作量。
⑤加强监督管理 配置中心应建立中心感染监督小组,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及时制定和修改质量控制相关措施,提高人员对持续改善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落实[4]。同时,科室或配置中心负责人定时对工作人员手卫生落实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并统计洗手液和快速洗手消毒液的领用和实际消耗的数量是否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经过半年的培训教育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合格率明显高于持续质量改进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配置中心人员相关手卫生知识考试情况
改进前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知识考试90分以上(优秀)的5名,80~90分(合格)人员17名,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13.9%和47.2%,不合格人数14名,不合格率为38.9%;改进后考试成绩90分以上的21名,合格人员14名,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58.8%和97.2%,不合格人数为1名,不合格率为2.8%,改进前后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合格率=优秀率+合格率,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90%的工作均需医务人员通过手来完成,大约有30%的院内感染是因为医院医务人员洗手和手卫生未落实而传播细菌和病毒引起的[5-6]。因此,做好医务人员洗手和手卫生工作能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加强对过程进行管理和各环节进行控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主要负责医院静脉药物的配置,不管其中哪个环节出现疏忽均会导致大范围的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手卫生是静脉配置中心最不容忽视和最基本的一个重要环节[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以及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持续质量改进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强静脉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落实手卫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院各科室手卫生情况让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在日后工作中医院应坚持对全院手卫生情况进行持续性的改进。
[
参考文献]
[1]孟凡堰,陈兴锦,韩兴权,等.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药房,2010(44):4212-4214.
[2]王佳坤,张月良,甘惠贞,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危害药品调配的职业防护[J].医药导报. 2011,30(9):1257-1258.
[3]史文秀,赵春芝,张久星,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安全管理[J].医药导报,2012,31(1):122-123.
[4]刘福香,朱亚芳.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质量控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0):265.
[5]姜小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的运行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4-66.
[6]徐丽华,彭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改进护理服务及质量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3(8):21-23.
篇2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据报道[1],接触传播是95%以上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加强手卫生可有效阻断接触传播、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徐仁花[2]等报道指出,加强手卫生可使院内感染率降低25%~50%。可见,手卫生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本了相关探讨,以期为提高临床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
1 医院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
1.1手卫生管理制度欠完善 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颁布了第一个手卫生行业标准,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自该规范颁布以来,我院将手卫生纳入了院内感染控制标准之中,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逐渐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各个科室手卫生管理制度欠完善,缺乏切实可行的日常监督机制,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不强、依从性较差。
1.2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2.1手卫生误区 戴手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污染、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然而,部分医务人员错误的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戴手套只是手卫生的辅手段,若戴手套但不注重手卫生,则只具有自我保护作用,而无法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此外,手套可能出现破损、渗漏,也可导致手污染。1.2.2手卫生知识缺乏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导致他们对手部消毒、清洁存在误区,如部分医务人员存在"未直接接触分泌物、排泄物及脓液等明显污染部位,不需洗手"、"手部无明显污迹,无需洗手"等错误认知,严重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1.3手消毒及洗手不规范 由于缺乏手卫生知识、手卫生意识差,致使医务人员手消毒及洗手不规范,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1.4手卫生的设施不完备 完善的手卫生设施是确保手卫生依从性的前提条件[4],然而,临床上普遍存在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或者设计缺乏人性化的现象,具体如下:①洗手池数量少,且多集中在抢救室及治疗室,部分病房内无洗手池,医院人员完成操作后无法及时洗手;②水龙头开关多为手动式,医务人员使用开关时易造成手部二次污染及交叉感染;③无热水供应,导致寒冷天气医务人员抵触洗手;④缺乏干手设施,医务人员洗手后应用毛巾、白大褂擦拭,导致手部二次污染;⑤洗手肥皂无法保存干燥,致使细菌滋生;上述几点原因均严重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消毒效果。
1.5快速手消毒剂使用率较低 WHO报道指出[5],应用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快速手消毒剂是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据报道[6],应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的成本仅为肥皂的73%,可节约30%左右的费用。可见,快速手消毒剂兼具有效性、经济性及实用性,然而,临床上快速手消毒剂使用率较低。
2 医院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对策
2.1建立、健全手卫生相关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医疗护理查房及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依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手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监测制度、奖惩制度等),以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行为。
2.2强化手卫生培训 ①主题式宣教培训:宣教培训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前提和基础。采用专题讲座、小讲课、知识竞答等多样化形式进行主题式手卫生宣教培训,培训主题包括:手卫生必要性及重要性、洗手指征、消毒及洗手的步骤、消毒及洗手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能力的目的。②定期考核:将手卫生列入三基考核内容,每月进行一次手卫生抽考,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手卫生操作大比武。③重点人群重点培训:实习进修人员及新上岗人员是落实手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上岗前,应统一组织重点人群参加培训,除主题式宣教外,还应结合临床实际经验,用实例及数据进行讲解,以强化重点人群手卫生意识。培训-考核-培训的正性激励模式,有助于不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3完善手卫生设施 针对手卫生设施现存问题,综合考虑需求性、必要性及经济性,合理完善手卫生设施,如适当增加洗手池;洗手池应配备洗手液、擦手纸,并张贴七步洗手法图示;在病区走廊位置放置快速手消毒液;秋冬寒冷季节供应热水或者推广快速手消毒液。分析手卫生设施存在问题,通过会议讨论及专家咨询等形式寻求合理解决办法,对促进手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4推广快速手消毒剂 在洗手池、治疗车、操作台等位置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以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通过小讲座、小课堂以及发放快速手消毒剂宣教手册等方式介绍快速手消毒剂的有效性、经济性、实用性及无害性,以增进医务人员对手消毒剂的认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每次挤压手消毒剂喷嘴1~2次,挤出约2 mL药液,并将其置于掌心,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消毒,直至手部干燥为止),以规范手消毒行为。
2.5加强手卫生的考核及监督 首先,可通过快速手消毒液、洗手液的消耗情况,统计分析医务人员洗手率,侧面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其次,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随机检查,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最后,根据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抽考及手卫生操作大比武成绩、洗手率、手卫生合格率,评比优秀科室,奖优罚劣。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普遍存在手卫生管理制度欠完善、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手消毒及洗手不规范、手卫生的设施不完备、快速手消毒剂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可通过建立、健全手卫生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手卫生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推广快速手消毒剂以及加强手卫生的考核及监督等方法持续优化临床手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小平,桂筱玲,黄素芳.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1):1072-1073.
[2]徐仁花,毛秀兰.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24-25.
[3]李玲,张浩,刘翠林,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8):749-751.
[4]范文,黄娥,段六生,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5-1846.
篇3
关键词: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控制对策
Nurse hand health compliance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Ren Xiaobo Yang Rong Li Yanqiong
Abstract:The hospital infection is now the world public health attention key point.In the hospital the environment and each kind of object surface existence massive microorganisms,nursing staffs hand frequently contacts them in the clinical each kind of operation to become the acquired character infection inevitably the latency,therefore in nurses each work,hand clean is 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acquired character infection simple and the most effective link.The hand clean and the disinfection is reduces the hospital infection to be most basic simple and one of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Keywords:Nurse Hand health compliance Control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94-01
1 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1.1 制度与管理不完善。我国医院在制度和管理上对手卫生的要求并不十分完善,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未推广手卫生,未形成良好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氛围。
1.2 洗手设施缺乏。我国医院的洗手设施缺乏,大部分医院只有在护理站才设洗手池,干手机更是少见,因此,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不方便,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
1.3 缺乏手卫生意识。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洗手麻烦而又损伤皮肤,有的甚至在完成一整天的护理操作后才洗手,认为医院感染与手卫生无关,而不重视手卫生。
1.4 洗手是对患者的歧视。我国医务人员与患者手卫生知识缺乏,认为洗手是对患者的歧视,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之一。
2 提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卫生保健相关性感染、促使耐药微生物的传播、导致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WHO关于医疗机构阻止病原体感染已经强调手卫生是关键手段。手卫生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保健的一项基措施。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和挽救生命。护士手卫生的重要指标 是否按照WHO提出的“5个重要时刻”实施手卫生,其依从性是否符合要求。“5个重要时刻”是指: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监测方法包括:“5个重要时刻”的知晓率和六洗手法的熟练程度;皂液和含醇手消毒剂的单位使用量;手部细菌的清除率及病原菌的检出率。
3 加强手卫生的控制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监控小组三级监控网络。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并签订医院感染责任书。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的日常工作监督及消毒隔离工作,院领导定期听取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工作汇报,及时进行指导,认真总结经验,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2 强化卫生宣传教育。制定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再培训计划,利用专题讲座,业务学习,简报等形式,加强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对医务人员分批分类进行,规范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在保护患者,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规范手卫生行为的自觉性。在洗手培训时,重点强调:正确的洗手指征,洗手类型,持续时间,洗手频率,洗擦手的力度和擦手用具构成,尤其在繁忙的工作中缩短洗手时间,漏洗手背、指尖、拇指的现象,同时在每个洗手池上张贴六步洗手法的步骤,提醒医务人员规范洗手。
3.3 手卫生规范。在促进手卫生行为的实践中,提供方便、有效的设施,采用六步洗手与速干手消毒剂相结合,在重点部门和治疗车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以改变使用消毒剂泡手或者消毒巾擦手而达到消毒双手的情况,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当手部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不仅可节省时间,行走及交谈时也可使用,从而消除人们对洗手的反感,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3.4 手卫生操作流程。用肥皂和水洗手,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淋湿;然后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缝隙;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骤;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5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用擦手纸垫着或用手肘关掉水龙头。用含醇手消毒剂,取适量的产品倒于掌心,然后根据上述步骤揉搓,直至手干。洗手后应使用免污染的干手设备,如擦手纸、干手机。
篇4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2]。为了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于2013年6~12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将品管圈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员有8人,由一名领导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并另外推选一名主管护师负责记录每天活动的内容,其他成员全部进行分工,实行全程参与。6月开始实施活动,每月1次,活动形式按集中-分散-集中的形式进行。
1.2方法
1.2.1选定主题 采取品管圈的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结合手术室工作特殊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以投票计分的方式选出主题"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是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与标准预防制度,通过学习与人员培训的方式巩固成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手术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情况,对新出现的问题,制订动态改进计划,不断完善制度,使管理规范化,明确洗手指征及洗手方法,提高洗手依从性。
1.2.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调查2013年1~5月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1%,找出主要原因:①设施不足,没有备速干手消毒剂;②手卫生知识缺乏,由于对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造成手卫生执行力低;③培训不到位,使知识更新不及时,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下降。
1.2.3对策与实施 ①制定手卫生的规章制度;②各手术间配备速干手消毒剂;③组织全体手术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规范化学习,指出手卫生的重要性,并在科会议上一再强调必须落实的重要性。科室负责人加强监督管理力度;④院感科负责人不定时来手术室内进行检查、考核。
1.2.4掌握并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掌握手卫生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②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⑤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明确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原则:①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其效果比洗手好;②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在什么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②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掌握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前、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5)掌握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方法:①都是七步法。②洗手时,揉搓双手至少15s;③卫生手消毒时,揉搓双手至少15s。
2 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
3 讨论
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通过手传播疾病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手部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的大事[3]。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手污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4]。手术人员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确或不彻底,可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手术感染[5]。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每个圈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这说明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雷志荣,张文娟.QC小组在改进留置尿管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B):48.
[3]李颖,武迎宏,张丽洁.门诊患者手卫生知识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5-307.
篇5
关键词:卫生习惯;健康教育;正确洗手
1问题的提出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防止幼儿“病从口入”,幼儿园高度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针对当前的手足口病、水痘、甲型HINI流感的流行,加大了对孩子洗手常规的重视。勤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很多疾病都是通过手部接触传染的,而预防幼儿生病的最好方法是彻底做好清洁的功课。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缺乏对卫生、细菌、疾病等相关概念及因果关系的认识,加之病菌特殊的存在方式,导致幼儿对手的卫生与疾病的引发等关系认识不清,常常觉得洗手麻烦而不认真洗。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懒惰性强。在幼儿园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这些问题和困惑,让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和养成。
2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还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有效的教育是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去改变自身的不健康行为,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理解洗手的重要性与作用,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的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其健康成长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的,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样充分说明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保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与感染的措施之一。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不及时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导致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
3现状调查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幼儿不勤洗手存在下列几个因素:①不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②洗手时敷衍了事,稍微洗洗、擦擦就完事。③认为手没黑就很干净。
4分析原因
因为很多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也不理解洗手的原因。这种现象往往使得幼儿误认为讲卫生是为别人洗手似的,根本不能变成幼儿自己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更谈不上将讲卫生变成自身需要的行为习惯。因此,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必须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道理。
5实施过程与途径
5.1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讲卫生习惯的养成
如何鼓励和引导幼儿自觉、自愿地认真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呢?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免疫力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幼儿期是学习和养成正确洗手方法的最佳时期。教给幼儿并使其学会正确洗手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传授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技巧,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首先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洗手?让幼儿仔细观察经过显微镜放大的细菌的图片,同时介绍了许多传染病的病菌,告诉孩子们有一些传染病的病菌就是通过口腔传染的,如果不勤洗手,就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口腔里,然后进入体内,我们就会生病。让幼儿知道手上的细菌是很小的,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看上去不脏的手也需要洗干净,这使幼儿容易接受,就明白了为什么手看上去不脏,也要洗手后才能吃东西的原因,从而有了自主洗手的意识。
幼儿年龄小,对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很多认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运用图片、游戏等丰富幼儿关于细菌的感知经验,利用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幼儿洗手时的“应付”现象,在幼儿园盥洗室内张贴了洗手流程示意图,创设丰富形象的“湿、搓、冲、捧、擦、洗手六部曲”环境,逐一给孩子讲解正确洗手的六部曲。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将袖挽起,要用流动水和香皂洗手,先用水将手弄湿并在手上完全搓开,用力搓动双手10s~15s,使双手和手指表面产生摩擦。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搓出泡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关节部位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再用流动水冲刷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为止,用生动直观的讲解提高了幼儿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育幼儿不要把水龙头开得过大,千万不可以玩水,那是浪费水资源,教育小朋友知道节约用水。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两只手不停地动来动去,因而洗手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几种快乐洗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①依据洗手的步骤和要求,通过朗朗上口的《洗洗小手真干净》童谣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让幼儿学习并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把枯燥的洗手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洗手,洗得非常干净。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在画手形图的情景中将颜色在手形中涂满,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涂色方法表现洗手时的状态,激发幼儿喜爱洗手的情感,促进正确的洗手方法的养成。③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如,《小兔宝宝生病了》以图画故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当中,初步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既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幼儿思维。④搓泡沫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搓泡沫,看谁把泡沫变黑或变多,同时有意识地与孩子讨论“为什么脸盆的水变黑了”,使孩子由于感到有趣逐渐过渡到自觉地去做,原来复杂繁琐的事情,也可以在快乐中完成。⑤结合孩子好模仿的特点组织幼儿学习“洗手操”,通过“洗手操”的学习,幼儿不论是在园或在家,都能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认真清洗手了。
对待幼儿平时的生活卫生习惯的教育活动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心人,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正确的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更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练习法、示范模仿法、故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等,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勤剪指甲能够清洁双手、消灭细菌,避免疾病的传染以及由病菌引起的各种病症,有利于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病从口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卫生小常识。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采取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巩固化等策略,来调动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认真、自觉洗手行为的形成与巩固。让幼儿不断地反复和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为了迎接世界洗手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洗手,健康成长”世界洗手日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开展“世界洗手日”宣传活动,利用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洗手的必要性;二是评选卫生健康好宝宝,开展争当“卫生健康好宝宝”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教育。三是组织洗手实践活动,开展“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2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以身作则,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长座谈会、
家访、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以及幼儿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弊端。向家长发放卫生习惯调查表,掌握幼儿在家的卫生习惯,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原则,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需要不断地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为。家长们耐心地告诉幼儿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因为手上摸了许多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就会长出虫子来。”小孩子一般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便会愉快的去洗手。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力养成洗手的好习惯:①和宝贝做洗手的游戏。②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如,父母在饭前和孩子一起洗手。③让洗手环境方便幼儿使用。④用照片做示范,把洗手的过程用相机拍下来贴在墙上供幼儿参考,家长也可以给幼儿当作故事讲解。最关键的问题是家长的督促,幼儿往往几天新鲜,并不能长期坚持,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提醒,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幼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使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家庭中得到强化,把洗手的好习惯带到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地方。让家庭发挥它的教育优势,手牵手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让我们更加有效地提高家园合作,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6实施效果
篇6
作者单位:252800聊城市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郭广芹,周文静),聊城市人民医院(李淑真)
郭广芹: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将全院498名医务人员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现状,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手卫生管理计划、目标,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使手卫生状况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 PDCA;手卫生;质量管理;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7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课题。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我院于2013年7月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98名,为我院19个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5名,男102名,女153名;医师97名、护士、护工158名;学历结构硕士7名、本科88名、大专102名、中专及以下58名;职称: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96名,初级职称及以下122名。对照组243名,男98名,女145名;医师95名,护士、护工148名;学历结构:硕士6名,本科85名,大专100名,中专及以下52名;职称:高级职称35名,中级职称94名,初级职称及以下114名。两组医务人员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PDCA管理方法PDCA循环又名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1.2.1P(plan),分析现状,制定计划
1.2.1.1组织手卫生管理专项检查,掌握现状对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2](2012版)要求,检查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手卫生耗材供给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 组织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院感染兼职人员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大家对手卫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手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的原因。
1.2.1.2存在问题(1)科室领导认识不足。部分科室领导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对手卫生耗材如皂液、手消毒剂、干手纸巾的配给量不足,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科室的诊疗区为陈旧、锈蚀的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池数量不足,肥皂、皂液保存方法各异,未配备干手设备,无干手纸巾盒;护理车、病历车进入病房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未安装盛放手消毒剂的挂篮。(3)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低,洗手依从性差 。
1.2.1.3制定计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手卫生管理目标及检查标准,并将目标计划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目标包括:制定科室手卫生设施的标准要求并限期达标;实现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率的不断提高直到达标。
1.2.2D(do),执行措施,执行计划
1.2.2.1改变科室领导观念加强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监管力度。首先使科室领导认识到做好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手卫生管理中的责任,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模范执行相关要求,切实起到榜样作用。认真组织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结合手卫生管理目标,对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科室评优、奖惩相结合。将手卫生管理纳入质量考核体系,从经济管理上对手卫生管理进行干预。
1.2.2.2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规范的掌握和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科与科室互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张贴上墙,制作手卫生展板,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活动,组织青年医务人员自编自演手卫生歌谣舞蹈等,通过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正确洗手的视频,安装六步洗手、外科手消毒流程视图,在医务人员的可视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手卫生宣传氛围。
1.2.2.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调查发现,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差,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技术低下。为此,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了手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力度,首先利用医院大会议室进行分批分期知识培训。其次,由科室挑选一批接受能力较强、善于表达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由该批人员对科室人员逐一进行培训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例如,对手术科室的人员,重点进行外科手消毒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行管后勤人员重点进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对卫生保洁人员,由于其知识水平较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有限,则更注重手把手的示范培训。
1.3C(cheek),检查、监督措施执行情况有效监督是保障措施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下科室督导检查,通过考试提问,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现场查看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走访调查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用品的反馈意见,跟踪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手卫生管理的监管 情况,调取其手卫生耗材支出情况及是否与工作量相匹配,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将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奖优罚劣,以利于工作的改进。
1.4A(action),处理反馈,总结提高以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为终极目标,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手卫生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各科室手卫生耗材的使用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对影响手卫生执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提供更加完善的改进措施。
1.5观察指标PDCA执行6个月后,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所规定的六步洗手标准且生物细菌检测菌≤10 cfu/cm2为手卫生依从性合格[3]。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手卫生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颁布实施后,我院对手卫生的管理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理念进行管理,通过不断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一环紧扣一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得到持续提高,而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标准,同时使手卫生的管理质量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4]。
观察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及其潜在危险缺乏足够认识,重自身防护,轻标准预防。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不当比知识的缺乏更重要,更难以解决,更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5]。通过开展手卫生指征、时机的专项密集培训与考核,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手卫生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运用PDCA循环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从以往重视“检查结果”的管理到“产生结果过程和原因”的管理[6],探究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教育考核的同时,强化管理责任,保证手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及手卫生耗材的足量配给,通过多方位的干预措施,改变医务人员的认知和行为。
总之,PDCA循环管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遵循PDCA管理程序,分析手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步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医务人员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手卫生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卫生部医官司.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
[3]胡必杰,陆群,刘滨,等.手卫生最佳之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
[4]应莲琴,谢清华,褚江洪,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9):1842-1844.
[5]鲜于云艳,喻珊.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78-280.
[6]曹斌,黄立钊,王,等.PDCA循环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2(20):4577-4579.
篇7
【关键词】实习护生;洗手;手卫生;认知;行为;调查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nurses'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CHEN Yan, WANG Y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nd action on hand hygiene in student nurses. Methods A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80 student nurses who were doing clinical practice at our hospital. Results:The student nurses have relatively poor knowledge on hygiene of the hand. Conclusion:Besides completing hand hygiene knowledge training and equipping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the clinical teacher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to facilitate the hand hygiene behaviors of student nurses.
【Key words】Student nurses; Hands-washing; Hand hygiene; Acknowledge; Action; Questionnaire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10-02
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对病人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然而,实习护生作为准护理工作者能否有效执行手卫生标准取决于其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据有关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手污染率很高,可高达50%[1]。通过加强手卫生
可以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50%[2],可见院内洗手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3]。实习护生作为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特殊群体,洗手执行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本调查旨在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洗手的认知和行为状况,为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更好地履行护士促进和维护健康的职责。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139名护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要求和指征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和观察表,包括3个部分:①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学历。②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知:洗手指征、洗手设施、洗手方法、手消毒指征、手消毒方法。③实习护生洗手的行为:开始操作前、完成操作后、脱手套后、接触不同患儿前后、从污染区到清洁区、接触患儿身体或组织后、护士自身接触、其他需要洗手的情况。根据实习护生洗手行为观察表,对每位护生连续或间断观察2h。
1.2.2 采用问卷调查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原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9份,回收率98.75%。
1.3 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收集的所有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女性78名(97.5%);男性2名(2.5%)。中专学历7名(8.8%),大专学历64名(80.0%),本科学历9名(11.2%)。
2.2 临床实习护生洗手执行情况(表1)
表1 临床实习护生洗手执行情况(n 79)
表1显示:从各项洗手百分率的情况分析,临床实习护生对于洗手是一种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的认识相当薄弱。
2.3 临床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知(表2)
表2显示:实习护生对洗手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其中洗手方法回答正确率最高,为57%,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确率最低
3 讨论
实习护士在医院中直接接触患者,完成许多操作,提高实习护士洗手的依从性,不仅在实习期间,而且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洗手都具有很好的帮助。实习是每一个医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巩固理论及培养技能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行为的关键时期。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就是一项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和良好习惯。因此,实习护生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今后的医学职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2 临床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知(n 79)
3.1 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不足
3.1.1 洗手率低,洗手依从性比较差。有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平均洗手执行率小于40%[4]。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护生每次能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正确洗手的比例普遍较低,以脱手套后、护生自身接触、接触不同患儿前后、操作前的洗手这四个环节尤为突出。从表1可以看出,脱手套后的洗手率仅为8%左右。绝大部分护生缺乏无菌观念,洗手后不烘干或在工作衣上擦干后再执行无菌操作。可能与患儿多、工作太忙而忽略洗手,应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慎独精神,强化风险意识。同时不断改善手卫生设施,采用感应式、脚踏式、或肘动式等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干手机或一次性擦手纸巾,推广使用高效速干护手消毒剂,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实习护生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3.1.2 护生正确的洗手知识极其匮乏。洗手是医院感染控制相当重要的一项预防和控制致病菌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卫生部对医院工作中洗手的指征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的洗手情况却不尽人意。特别是临床实习护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于洗手的认知和行为更令人担忧。从表2可以看出,临床实习护生对正确的洗手知识极其匮乏,洗手的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除洗手方法为57%外,洗手指征、洗手设施、手消毒指征和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确率均很低,其中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确率仅为10.1%。洗手常常重视操作后洗手而不重视操作前洗手;洗手指征主要忽略了护士自身接触、开始操作前、脱手套后、从污染区到清洁区;洗手设施不了解;手消毒指征和手消毒方法概念不清等。洗手方法回答正确率稍高与临床实际工作中“洗手行为”警示有关。科室将图文并茂的“七步洗手法” 示意图张贴于每个洗手池旁,既便于学习又起到提醒的作用。
3.1.3 护生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对不同患者间的洗手认识不足、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认为洗手麻烦又损伤皮肤,只有在自己需要时才洗手,而未考虑病人的安全,或错误认为医院感染主要是物品器械消毒不严所致,与手卫生关联不大而不重视洗手及洗手设备的不完善、不方便等有关。脱手套后常常忽略洗手,在做注射准备前忘记洗手或洗手时间短。其原因与部分学生认为洗手是为了减少自身感染,而对其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接触患者操作时,如吸痰,护生往往忽略两个患者之间洗手这一环节,常常在完成整个病区护理操作后才洗手。据统计,约85%的医务人员自述洗手过多曾经出现过皮肤问题,25%的护士手部皮肤出现过皮炎的症状[5]
3.2 实习护生作为医院护理工作中的特殊群体,在数量上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洗手执行力对医院感染有很大的影响,既要保护自身,防止职业损伤,降低感染率,又要减少由自身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3.2.1 加强实习护生手卫生教育,学习手卫生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尽管实习护生已接受过多年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教育,但医院感染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学生只是分散、有限、间接地了解医院感染的知识。在医学教育中开设手卫生等医院感染相关课程,使护生们在学校就能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熟悉掌握有关的方法措施,充分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和手卫生的重要性,建立重视手卫生的深刻意识,自觉地在今后的实践中执行。研究证实,知识和态度决定行为,知识的匮乏和教育的欠缺是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手卫生的医学教育问题,应引起高等医学职业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毛秀英和金得燕等[6]2001年对432名新毕业护士问卷调查显示:26所护校/学院均没开设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也无相应教材。因此加强实习护生手卫生的专项培训刻不容缓。
3.2.2 实行岗前教育。在实习护生中开展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等知识讲座,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前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基础、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学习简单而重要的“洗手、手消毒”等规范的手卫生技术,使护生的“医院感染”概念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一种自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并在行为规范上反复操作训练,养成一种良好的手卫生职业习惯。
3.2.3 选择理论、实践基础扎实的临床教师带教。临床带教老师一方面要自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把先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并带头在实践中遵照执行;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实习护生虽学习过一些有关手卫生的知识,但理论与临床实践尚有一定的距离,往往认为很容易掌握的内容,在实际操作时却表现出力不从心,手忙脚乱。实际操作示范生动具体,使人印象深刻[7]。将手卫生操作通过老师演示和学生反复练习,使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随时随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坚持规范化操作。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手卫生执行成为每一个实习护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只有对临床实习护生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重视手清洁和消毒的培训教育,提供有关自身防护知识及洗手技术的指导,逐步提高并不断强化洗手意识,充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洗手和手部消毒的依从性,使手卫生制度变为自觉行为。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链,最大限度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10(22): 55
[2] 耿莉华.医院感染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17-123
[3] Janet R,Rcfik S,Kurt W,etal.Patterns of handwashing behavior and visits to patients on a general medical ward of healthcare worker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4,25:198
[4] 李亚洁、谭琳玲、孙树梅等.临床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7A):1734-1736
[5] RichrdNA.Hand hygiene:promotingcompliance amongnursesand health workers[J].Br J Nu r s,2004,13 (7):404 ―410.
篇8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 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154-02
doi:10.14033/ki.cfmr.2016.16.081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以柯萨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1-2],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3]报道,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健康宣教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了解和掌握卫生保健相关知识,促使人们自愿采取利于健康、生活的行为。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足口病是以粪-口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在患儿家长中开展洗手的健康宣教,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利于阻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降低手足口病的重病率,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5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0名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作为教育组,2012年同期就诊的186名患儿的家长作为普通组。教育组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1~43岁,平均(37.3±1.5)岁;患儿情况:学生35例,托幼儿童102例,散居儿童63例。普通组男104例,女82例,年龄24~42岁,平均(37.4±1.3)岁;患儿情况:学生32例,托幼儿童95例,散居儿童59例。两组患儿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组未进行健康宣教,教育组进行了健康宣教,具体如下。
1.2.1 教育方式 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分为两种方式:(1)哺乳期。此阶段家长主要为患儿母亲,此教育方式单一,且母亲基本年轻,接受能力比较快。(2)学龄前患儿家长。比较复杂,此阶段有患儿父母亲、爷爷、奶奶,笔者所在医院手足口病发病率主要以农村为主,家长的知识层面偏低,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比较低,是重点教育对象;要对家长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并让3~5岁患儿与家长一起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在对家长宣教过程让患儿同时了解疾病知识,掌握洗手方法。
1.2.2 讲课教育内容 (1)洗手的重要性:讲解手足口病知识,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以粪-口接触传播为主,所以要教育患儿家长,重视手卫生,掌握六步洗手法,养成在哺乳之前洗手,饭前洗手,此外还包括更换患儿尿片、处理粪便、接触患儿血液、口腔黏膜、分泌物、皮肤疱疹等均需仔细洗手。(2)正确洗手:完善洗手设施,保证清洁流动水和洗手液的供应,每个洗手池处均张贴正确洗手方式。六步洗手法:①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②取适量肥皂(皂液),于双手整个手掌、手指、手背以及指缝间部分均匀涂抹。③认真揉搓双手15 s左右,应注意清洗到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等,具体揉搓步骤为:a、两手手掌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手心手背相对,并沿着指缝相互揉搓,交换完成;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完成清洗;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完成清洗。④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3)宣传方式。采用集中讲课;在手足口病区制作宣传栏,每个床位发放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单。(4)环境管理。开窗通风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降低空气中微生物密度的重要方法。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每天擦拭患儿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床头柜、床架等,小件物品可采用浸泡法消毒,时间约15 min,浸泡完成后清水冲洗,2次/d,有污染时当立即消毒。(5)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因素对家长及患儿健康的影响,教育家长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控制患儿疾病及疫情的重要性,同时不能给患儿及家长造成心理负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教育组与普通组患儿家长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室内通风、消毒隔离、焦虑情绪、注意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以及遵医行为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随访观察比较
对200名健康宣教患儿家长进行跟踪追访至出院,其中145名(72.5%)家长注重手卫生依从性,能够坚持洗手,另外55名没有养成手卫生依从性;而普通组患儿家长中,有75名(40.3%)家长具有较好依从性,且能坚持洗手,两组家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因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最强的时候为发病后1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有手四肢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疱疹破溃后产生的溃疡。由于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患儿较多,其传播途径复杂,短时间内即可导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因此我国在2008年将该症纳入了丙类传染病管理。人类作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对该类病毒普遍易感[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致病菌携带与传播几率,从而有效减少感染致病菌概率。加之部分患儿容易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因此积极对患儿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培训,促使其养成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从本质上来看是一项干预措施,更是一种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及有效的疾病防治手段[5]。本次研究中20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儿,笔者所在科室通过手足口病知识讲解、传播途径、洗手重要性、正确洗手方法、环境物品管理等教育方法,使163名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有一定了解,156名患儿家长了解到正确的洗手方法,176名家长对手卫生引起注意。教育组与普通组患儿家长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室内通风、消毒隔离、焦虑情绪、注意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以及遵医行为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开展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手卫生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尽快康复,同时避免引起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以及患儿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参考文献
[1]宫春凤,高锦萍.手足口病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93.
[2]张玉霞,罗金梅,杜焕章,等.心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康复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02-103.
[3]陈清.手足口病临时病区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146-147.
[4]赵小丽.手足口病128例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95-96.
[5]余巧文,杨晓胜,黄婷婷,等.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焦虑状态的干预成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09-111.
[6]庞敏,张雪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8):1142-1143.
[7] Sedy J,Zicha J,Kunes J,et al.Mechanisms of neurogenic puimonary edema development[J].Physiol Res,2008,57(4):499-506.
篇9
【关键词】医院 医护人员 手卫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67-01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与医院的感染发生有非常重大的联系,从很多的流行病学的资料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不注意手部卫生管理,造成的感染给医院和病患带来的巨大灾难,所以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1 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低,因为病房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完大量繁杂的医疗护理的工作,手上的微生物感染情况时非常严重的,特别是在查房的过程中,医生通常都是检查完所有患者后才会洗手的。而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也是在做完对整个病房的护理工作才会洗手的。对于牙科的医生来说,更是基本一个工作周期以后才会脱下手套洗手。这些的现象都说明了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很低的。在一些医院里,还有医护人员是戴着手套在医院里走动,心里是以为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可事实上,手套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菌感染,只不过是起了一个避免感染的辅助作用。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就算戴了手套,也只能保护自己,并不能阻止感染的发生,而且也不是铜墙铁壁,也可能发生破损等情况,那就容易对自己和其他的医护人员带来手污染,所以在注意手卫生的同时还必须要及时的更换手套。
其次就是洗手的设施通常都不够完善。一些医院的老旧建筑较多,洗手和干手等的设施都很不完善,基本都是手触式的水龙头,肥皂也脏兮兮的放在潮湿的皂盒里,很多的医护人员都是使用公共的毛巾,或者干脆就用白大衣内边来擦,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而对于手部来说无异于再次污染。
还有就是对于洗手的认识和相关的制度的缺乏。各个医院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预防感染发生制度和规范,可是对于手卫生来说却并没有相应的措施,这就导致医护人员普遍对于手卫生的认识不足,对潜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性就更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医护人员都可以把洗手的指正倒背如流,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少如实的执行,对于洗手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洗手的时间也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的机制,这也是导致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的措施。
一是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的制定和措施来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纳入考核评比的范围,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严重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开展一些关于手卫生的宣传活动,可以聘请一些专家来给医护人员们进行讲解关于手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还可以讲解一些真实的感染暴发的案例以及展示一些真实的图片和数字,让医护人员身切的感受到手卫生对于控制医院的细菌传染是多么重要。还可以对于各个科室的监控护士进行单独的培训,让再监控护士对本科室的人员进行培训,以使所有医护人员都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并且熟知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在洗手池的旁边,可以张贴一些图片,例如七步洗手法等等,以时时提醒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还要加强指导监督的工作,可以评选一些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好的科室或者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通报批评做得较差,并且进行监督改正,从而使手卫生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二是改善各个关于手卫生的设施条件。可以由医院负责感染管理的科室向远方提出申请,把手触式的老旧的水龙头换成新的脚踏式或者感应式的水龙头,还要增加一些洗手池,使医护人员洗手更加方便,将固体的肥皂换成洗手液,并且配置干手的纸巾或者干手器等,由后勤部门负责管理,从而使医护人员对待手卫生可以更加严谨认真。
三是大力的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根据诸多医院的经验和资料证明,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更好的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于工作量非常繁重,并且常常可能根本来不及洗手的情况下,手消毒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的传染。可以由院方进行统一的配给,并且大力宣传相关的知识,提醒大家注意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制定相关的规范对于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四是对于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要进行拓宽。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不能只是进行科学鉴定,还要进行医院的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对医院的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给予配合,进行定期的手卫生的检验监测,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公开,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五是对重点的区域的洗手设备要特别重视。例如新生儿病房、爱婴区和感染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等都要在病房的门口就安装快速的手消毒剂,使医护人员可以在需要时,例如查房等就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进行手部的消毒灭菌活动。
3 结语
总之,创造一个良好的手卫生的设施环境,同时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很有意义的,从而也是降低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一个最为简单便捷和经济实惠的途径,对于控制医院的感染发生非常重要。手卫生的切实实施可以在很多的环节杜绝一些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不让手的污染蔓延到医院的感染,使医疗安全得到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也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宋淑英 吴凡伟.加强医院手卫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
[2]刘伟.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
[3]杨雪华.产科手卫生与医院感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
篇10
关键词:中医院;感染管理; 评价体系;德尔菲法
医院感染管理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先进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步入正轨,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1]。近几年,医院感染管理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但在中医医院,问题仍然比较显著。国内尚未有统一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旨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领域专家30名,入选标准:①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②从事感染管理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中:男9人,女21人。年龄39~57岁,平均年龄45.7岁。从事感染领域工作时间10~29年,平均工作年限14.4年。学历:本科16人,硕士11人,博士3人。职称:副高级职称19人,正高级职称11人。其中从事感染管理6人,从事临床15人,从事护理管理9人。
1.2 方法
1.2.1 成立课题小组 小组成员12名,感染管理专家6名,研究生5名,统计分析专家1名。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主题、文献回顾、确定函询专家、对函询反馈的信息进行讨论整理,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专家一致性意见。
1.2.2 问卷设计 课题组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参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感染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目前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函询问卷。经过几轮讨论,最终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初级条目池。
1.2.3 专家函询 课题小组将初步拟定的指标条目制成函询表。运用德尔菲法,拟进行3轮专家函询,但两轮函询完成后,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故只进行两轮函询。发放第一轮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课题相关的研究意义和填写说明,请专家对初步拟定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否赞同及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增设指标。同时附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指标内容的熟悉程度、指标重要性的判断依据及其影响大小。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采用5个等级Likert计分法,对指标重要性判断依据分为4类,工作经验、理论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直觉判断,将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并分别赋值。课题小组对第一轮函询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数据并将结果反馈。据第一轮反馈结果制成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专家再次判断,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
1.2.4 评价指标的筛选标准 根据筛选标准[2]即各个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
1.2.5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10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轮函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比、各级指标权重值及Kendall协调系数W。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 第一轮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分,均有效,有效率100%。第二轮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均有效,有效率100%。表明专家有很好的积极性。本研究专家的权威系数Cr为0.775~0.95,总体权威系数为0.81。
2.2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通过变异系数(CV)和专家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本研究第二轮各指标的变异系数CV为0.085~0.13。第二轮专家意见的Kendall协调系数W值及x2检验结果,见表1。
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4.13~5.0、标准差在0.183~0.563之间、满分比23.3%~100%。
2.4 课题小组对两轮咨询结果的处理 ①专家对第一轮函询结果的Ⅰ级指标未提出任何建议;对Ⅱ级、Ⅲ级指标共提出4条删除建议,采纳2条,7条修改建议,采纳4条,6条增加建议,采纳3条, 2条合并建议,采纳1条。②专家第二轮函询结果Ⅰ级、Ⅱ级指标均未提出任何建议,Ⅲ级指标提出6条修改意见,采纳2条。最终形成了包括3项Ⅰ级指标,19项Ⅱ级指标,69项Ⅲ级指标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2.5 各级指标权重 课题小组运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见表2。
3 讨论
3.1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Cr≥0.7,两轮专家函询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变异系数均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结果分析
3.2.1 一级指标 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SPO)原理是在近几十年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卫生管理研究方法[3]。据"结构-过程-结果"原理,将一级指标确立为结构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3项。
3.2.2 二级指标 根据两轮专家函询,结合课题小组的整理分析最终将二级指标确定为19项。其中"结构管理"的二级指标4项。大量的文献资料[4,5],都表明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医院建筑布局是评价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其中"过程管理"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议,表明专家对"过程管理"的关注和它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为13项。其中指标权重最高的是"手卫生规范及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6,7]。权重赋值在第二位的是"医院的消毒与隔离"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研究显示[8,9],消毒隔离制度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他项目权重见表2。"结果管理"的二级指标2项,包括"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测结果分析与反馈",专家表示定期对医院进行管理工作评价和监测结果分析与反馈是必要的,可以把医院现存的感染管理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高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3.2.3 三级指标 经过两轮专家的咨询,最终确定69个三级指标,并确定了指标权重。
4 结论
运用多指标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并为临床和护理人员提供实践的准则和指南。由于地域局限性,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地域范围,对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评定。
参考文献:
[1]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3.
[2]关勋强,李瑞兴,刘运成.医学研究生教育评价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80-84.
[3]郝模.卫生政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2.
[4]贺买宏,张必胜.加强感染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617(5):35-36.
[5]阮立功,徐风倩.浅谈医院建筑与医院感染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6):138-139.
[6]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187.
[7]何红燕,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