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入门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技术入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技术入门

篇1

关键词:电子技术;行动导向;任务驱动;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77-0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三个能力要求: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知识、更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就包含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行业和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只有大胆引入“行动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效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及教师主导作用,实践理论一体化,做学合一,以任务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理实一体的教学策略。

1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区别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特点在于将课程授课过程中实行“理论和技能”相结合,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载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完成项目中一个个工作任务,进而完成整个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以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团队合作、组内探讨,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交流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岗位模式相配套,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见表1。

2 在教学环节中贯穿“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

2.1 整合教学内容,有利行动导向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学以课本为基础照本宣科,在实施“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前,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实践,以“任务引导,行动导向,实践先行,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为指导思想,结合电子电路的新技术,新器件,新组件应用发展趋势,结合案例,融会贯通,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感染力,以有利于构建“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掌握和接受专业知识的能力。

2.2 改革实例教学,有助行动导向教学

在传授理论时,由于学生的有限思维,对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调试,扩音机和安装与调试等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枯燥,缺乏学习热情,故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努力在课堂创设实际案例,营造有助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环境。

实例的选择要从教学的内容为依据,结合电子专业技术相应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并根据中职学生特点留有适当的空间,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最后还必须现实可行,有条件完成项目。

2.3 设计行动导向,培养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电子技术专业行动导向教学则在职业教育中可以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工作任务:“三人表决器”的设计制作项目,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字电路中的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掌握了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和组合门的逻辑功能后提出,此项目在各类比赛裁判中随处可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用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按自己的风格设计电路,更会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并能运用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个别学生还能创新。

3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

3.1 任务驱动行动教学的主要流程

任务驱动行动教学的主要流程包括:提出任务、信息收集、小组讨论、计划制定和实施、成果检验和评价总结,如图1所示:

3.2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3.2.1 工作任务

光控灯的设计与制作。

3.2.2 教师引导

①讲明工作任务和要求。

②教授电路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介绍其优缺点。

③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功能)。

④按工作任务,分组学生讨论并选择一个方案,并制定实施方案。

⑤罗列出元器件需求及相关的测试和调试仪器仪表。

3.2.3 制定实施任务

①学生参与并划分团队成立调研小组。

②制定计划,讨论方案特点,确立方案。

③共同探索各种不同电路制作的方法,协商解决各种调试问题。

④成果展示、成果评定总结。

各组成员对制作进行展示,介绍方案特点,各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师生展开讨论,各组对自己所实践的任务成果进行改进、答辩、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及现场表现综合给出成绩。详细见表2。

4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过程评价

传统教学侧重结果评价,“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更侧重于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多元智能潜能挖掘,提高学生主动性,但在任务开展,活动及评价中也注重进展安排,各组成员职责,成员间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相配合的特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工作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生职场上的各组能力,见表3,表4,表5,表6。

5 “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情况调查

在“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向五个建制班178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由所教班级学生对两种教学法进行评价,评价分好、中、差,发出问卷178份,回收率100%,统计结果如下图2和图3所示,对于职业中专学生,学生普遍喜欢“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

①传统教学方法如图2所示。

②“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法如图3所示。

总之,“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在电子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更有助于挖掘中职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善于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2

2、《电路原理》,作者是吴建华;

3、《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4、《数字电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5、《电子技术基础》,作者是姜桥;

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作者是焦素敏;

7、《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教学团队编写;

8、《信号与系统》,作者AlanV;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作者王昆仑、赵洪涌;

篇3

关健词:畏学 玩具教学 实验 阶段教学 比较

一、克服学生“高山仰止”的畏学心态

(一)学生的畏学心态初探

电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庞大,分成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原理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复杂的计算和诸多的电路图,对于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职高学生而言无异是一座大山。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之初,学生就会产生浓重的畏学心理。这种心理很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中也经常遭遇学生的畏学心态,而且往往是在教学工作刚刚开始就处于僵局,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这种畏惧心态愈加深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如何将学生领进门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借助玩具教学引学生入门

有趣的是,陪小侄子摆弄玩具的经历启发了笔者。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的儿童电子积朩,这种电子积朩的对象是6-16岁的人群,其中几乎涵盖了电子技术的常见应用,虽然只有100多个元器件,应用电路却有1000多个。6岁的小侄子也能玩得像模像样,笔者注意到他甚至能够在二极管应用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方向正确放置,因为之前他的错误放置导致灯不能点亮,在有一次直接将电源加在二极管上导致击穿的经验后,他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习惯,再不会忘记加电阻,电源总是最后打开。几天后他有一次独立地摆出了收音机,当时笔者感到很吃惊,检查他的电路,发现他完全按图摆放,连一根线也没有多用。虽然他完全不懂得原理,但是在某些规则的引导下他成功地搭起积朩,得意洋洋地向人展示。这个过程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即使在原理教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教学依然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电子技术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非原理设计开发人才,在工厂里的工人在不知道电路板的原理的前提下,借助示波器,只对几个关健引脚的波形加以检查就能确定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所以电子教学首先应当是应用教学,在入门时就要体现这一点。

(三)改变教材的组织和教学方式,从应用入手,将深奥的内容直观化

在培养了初步的学习兴趣,树立了一定的信心后,在教学过程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要循序渐进,要时时地注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自信心。由于目前的电子教材来源依然是高校教材,过于注重原理,只是将深度适当降低,但是作为一门相对比较深奥的专业基础课,将难度降低并不能使学生就容易地掌握,笔者有个体会,在若干年前,笔者参加了某个高校的硕士入学考试,其中有一门是电子技术,令笔者感到吃惊的是其中有一道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给学生作为作业讲解过,这次考试令笔者认识到作为一门专业课,难度是很难按等级下降,因为降到某种程度,就会改变专业素质。而现有的教材实际依然是高校教材的另一版本,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于职高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无论删除多少内容,理解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

为此笔者改变了教学方式,每堂课在讲授原理之前,从应用入手,找到相应的直观的应用电路,先介绍应用特点,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由于目前的职高培养目标从面向高职考试转向面向就业,为这种面向应用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时笔者甚至不讲授新课,就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安排学生动手做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应用电路,由于学生必须检测自己搭建的电路是否正确,所以会主动地去了解其中的相关原理,这为之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

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不能体现这一点,教学纯粹纸上谈兵,就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多媒体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忽略。笔者所在学校在去年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笔者也尝试了一个月的教学,完全借助多媒体教学,实验则以录像代替,一个月的实践效果不如人意,学生普遍反映更愿意接受传统课堂的磨砺。实践证明了电子技术与其说是一门课,不如说是一门实践课,如果能真正地启动实践教学,以实验引学生入门,以实践教学传授知识,以实习来验收教学效果,那么电子技术教学必将焕发新的色彩。

二、引导学生走出“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困境

(一)学生为何陷入一团乱麻的境地?

由于电子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越学越糊涂”的感觉,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会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这种学习的挫败感直接影响的教学质量。此时教师该何去何从?

作为教师,首先要剖析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学生的基础薄弱:职高的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有些学生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甚至连串并联也没搞清楚,电路的基本原理也完全懵懂。一旦陷入复杂的电子电路,自然感觉吃力。

教学过程过于僵硬:电子教学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原理教学,又不讲究方式方法,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困难,久而久之积重难返。

(二)采取分阶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正确认识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学生的基础薄弱是既成事实,从头补起也不现实,只能从教学中避重就轻,不妨将电子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当重视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验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对于这种应用学科而言,能否开展实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这里涉及实验设备的配备和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多数学校的电子实验开展并不顺利。经费成了多数学校实验教学的障碍,实际上,电子实验教学也可价廉物美,能花几十万配备专门的电子教学仪器固然是好,在没有这个条件的学校,教师依然可以利用很少量的经费开支和学生一起动手做一些实验,购买一些电子元器件,焊接器材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再配备一些电子测量工具和信号源就可以开始实验。如果教师足够重视实验教学,教学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二阶段可以作为“识记”阶段,在原理一时难以讲授明白的情况下,不妨先进行识记,识记电路图、识记基本概念和一些简单计算,学习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看来枯燥无味的记忆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记忆电路图的时候可以设置比较,相关图,相似图的比较,有意的设置错误,让学生加以指认。如果学生可以将一张电子电路图牢牢地记住,教师有意地设置一些错误,学生就能迅速指认,这无疑也培养了学生将来从事维修行业的基本素质。由于电子技术应用电路比较多,如果学生能按功能识记相应电路,这为以后的原理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识记也会变得自然且容易接受。

第三阶段则是原理教学,这个过程相对枯燥,也是学生接受的最为困难的部分。在进行实验教学和识记教学的基础上,原理教学的障碍大大减少。这个阶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相对深奥的原理表现的通俗易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这里对常用的教学方法作简单陈述:

比较出真知:在电子教学中比较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整流电路中的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学生经常将两种电路混淆,因为概念不同,实现方法也不同,电路方法也不同,在讲授整流电路的中可以将概念、实现电路、波形分析及计算方法加以比较,这样讲授后学生就不容易产生混淆。

妙“比”生花:由于电子是微观的世界,所以理解起来不直观,如果教师能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以“生动的比喻”加以阐述,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例如在讲授RS触发器时,可将R和S端口比喻为一个跷跷板,当一个为高就用电平时,另一个为低电平,这种转换和跷跷板极为类似,因此甚至以前的国标中以英语中“跷跷板”的起始字母来命名RS触发器,在这样讲授后学生在接触这种触发器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跷跷板这种玩具,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就有了平台。又如在讲授LC振荡器时,在线圈和电容之间这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打羽毛球很类似,这种能量的来回传递就形成了振荡,产生了完美的波形。

以仿真来加深理解:在授课过程中能借助一些仿真软件,对原理过程和应用加以仿真,对学生的掌握也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数字电路中,各种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原理的讲解过程,由于这个部份的教学实验相对昂贵,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基本原理和应用加以仿真,这样的教学也更易为学生接受。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电子技术教学在目前的职高教学中困难较多,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有不少教师发出“孺子不可教”的感叹,认为目前的职高生源质量和落后的实验条件不足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如果能采取分阶段各个击破的教学方法,仍然能最大限度地将知识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实验条件下,如果能巧借资源,也能以最少的经费来启动实验;而传统教学也因为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加入而焕发生机。

三、教师应当具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素质

如果将学习比喻为登山,那么教师首先应当的具备能登顶的素质。在电子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这就取决于目前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的电子技术人才的去向主要有硬件方向和软件方向。所谓硬件方向是指一线的装配和测试人员;而软件方向则是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电路的研究和开发,这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向,是综合电子专业素质和软件开发素质的人才。未来由于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方向的人才需求会相应增大,装配会被机器化生产线代替,硬件方向的人才会转向测试。

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深厚的硬件能力,对于装配、调试、测量都必须技术娴熟,否则我们只能培养出纸上谈兵的人才。目前提倡专业教师拿双证,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那么电子教师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装配、调试工人。

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软件能力,由于EDA技术的发展,未来电子人才会更多的转向单片机甚至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间必然有职高学生可以胜任的相应岗位。例如软件测试,一个电子产品的程序被开发以后,需要进行上万次的测试,这种重复的测试对人才的要求相应就降低,这里必然有职高生的就业方向。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和测试能力。这样能更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篇4

关键词 multisim 教学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TP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理工科专业中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与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基础等理论课程联系紧密,且研究问题抽象难懂。该课程实践性强,在电子类实践课程中应用广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研究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再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在进行理论学习时,由于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不容易掌握,且不能通过实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辅助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基于传统的教学缺点,今将multisim软件引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在多媒体理论教学中,通过实时的multisim软件现场教学仿真演示,学生直接的观察和分析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优点

1.1 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multisim软件,打破了传统直接理论分析,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时演示。在各类逻辑电路的应用中,传统的教学知识通过电路图的理论跟分析,让学生掌握逻辑电路的应用,然而由于问题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良好。

图1 74LS160构成六进制计数器

以时序逻辑电路中的计数器为例,集成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0和74LS162应用广泛,因此,74LS160和74LS162的应用是重点内容,传统教学是给出应用电路图(如图1所示为利用74LS160构成六进制计数器),理论分析其输入输出。在教学中引入multisim软件进行现场演示,生动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1.2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点

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传统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利用实验箱,操作简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入multisim软件后,学生可以通过软件中丰富的虚拟仪器和元器件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优点

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在当代大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的自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的重要任务,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引入multisim软件后,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兴趣和爱好设计仿真自己感兴趣的小制作,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仿真软件中有比较全面的模拟仪器和元器件,学生可以在节约支出的情况下,进行电子设计,为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论

如何提高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软件,既有利理论学习的掌握,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晓安,董秀峰,杨颂华.数字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138-180.

[2] 杨志忠,卫桦林.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226.

篇5

关键词:课堂效率,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机电应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制冷应用技术等工科专业的课程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欠佳,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在课堂上,教师尽忠尽责,力求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上课程本身的内容也比较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

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面对老师的“灌”知识和课程的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产生畏惧心理,对学好该课程早早丧失信心,甚至不少学生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分析

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欠佳,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这个现象去寻找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同志曾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导向,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和研究总结,我认为出现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删减和增加不够明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都是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很多老师只看到了该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要把课程内容一五一十的讲完,完全不顾课程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等具体情况。

2、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普遍的教师把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有甚者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早就在抽象理论知识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却不知所云,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3、学生学习动机不够端正,学习意志不够坚定。中等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对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面对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针对上述出现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结合本人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对策。

三、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对策

(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前提。顾名思义,这里的知己知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知己”指的是教师本人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的理解和社会对该知识的需求。首先,作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老师,必须对教材要充分地理解,做到对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完全掌握和灵活运用。因为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都模棱两可,怎么能把学生教好,又怎么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其次,了解社会对该知识的需求。教师应该收集多点现实生活生产的实际应用例子。例如,讲发光二极管时,我们应该收集作为当前新光源的LED的相关资料图片在课堂教学上恰当引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在现实中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知彼”主要指的是教师要对班上的学生整体上有所了解。中职学生是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缺乏对学习持之以恒精神的学生,但是“差”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学生先“摸个底”。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或者进行一下相关的小测试等等。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中职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实他们的脑子灵活聪明,动手能力强。如果我们对班上的学生整体上有所了解,不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变成“讲、听、背、写”的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做到扬长避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一般把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教师一定要改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为理论课程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看法与做法,必须坚持“教一会一,学一懂一”的原则和采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照明电路部分的两地控制电路教学中,第一对两地控制电路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两地控制电路有个总体的认识,第二进行模拟实践:学生扮演维修电工的角色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完成楼梯间两地控制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工作。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色环法判断电阻大小时,教师拿出不同色环的电阻,引导学生用万用表测量发现不同色环的电阻其大小也不同,进而让学生结合教材弄懂电阻上的色环和电阻大小的关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只要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也将会事半功倍。

中等职育教育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教师应根据中等职育教育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展图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6

关键词:高职 模拟电子技术 Multisim软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电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必需的基础和技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学生入门困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以致模电的知识缺乏,后续课程学习更加困难,最后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许多老师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增强了动手实践。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师,从事模电的教学多年,也总结了许多的经验,感触最深的就是仿真软件在模电教学中的应用很重要,对学生学习模电激发了兴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易懂。仿真软件很多,在这我推荐使用Multisim软件。

1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模拟电子技术内容抽象,针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知识基础特点,引入仿真软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试验模拟,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试验结果,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是放大电路,以往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主要是靠解说或者配有电路图,而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本身的物理、数学知识就薄弱,所以很难理解这块知识。而引入仿真软件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可以边讲解边进行试验演示,实验结果一目了然,不需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自然明白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和放大过程。放大电路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射极电路、共基极电路和共集电极电路,这三种电路的放大功能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纯粹记忆的话,很容易弄混,不理解的记忆也会很快的忘记。引入仿真软件后,这三种电路的放大特点通过实验现象很容易就记住了,并且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连接电路,对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也就记住了。所以仿真软件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不再是一门纯理论课,而变成一门实验技能课程。

2 使课程设计的制作过程更加简单

近几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为此,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都寄托于每一个项目中,通过每个项目的实际制作来理解相关知识的具体应用。引入仿真软件,使制作项目的过程更加的简单,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变得不再繁琐,大大节约了产品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提高了制作效率。例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这个项目涉及到三个模块,分别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时,采用仿真软件可以分模块的进行电路设计和调试,通过元器件的更换和参数设置,最终设计出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没有问题后,再购买元器件和进行制作,只要焊接工艺过关,结果就没有问题。这样就省去了对电路反复的测试和调试,也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学生通过仿真软件还可以提出各种设计电路,并能很快的通过测试观测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使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实训室和教室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思路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为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学习一大部分从教室搬到了企业进行,但是实训室无法搬移实训室,这样就为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不便,而仿真软件的使用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学生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把实训室带到企业或者校外等任何地方,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实验带来了方便。

4 仿真软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教学

Multisim仿真软件虽然能很好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电路设计的兴趣。但是仿真软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教学,它也有其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果学生一味的只在仿真软件上做实验,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对真实元器件的封装、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一定要协调好仿真软件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仿真软件真正服务于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电路设计兴趣。

5 结束语

Multisim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为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教具,也为学院实训室的建设节约了大量成本。但是仿真软件的使用还不能完全替代实训室,它也存在着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教师在使用仿真软件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真实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熟悉和使用,只有合理使用仿真软件,才能使模拟电子的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能最大的发挥仿真软件的辅助功能。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使仿真软件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取其所长,为师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和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明.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61).

[2]于京生,陈永志,康元元.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第13卷第6期.

篇7

关键词:中职 电子技术 特点 有效措施

《电子技术》是一 门理论深奥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一项迅猛发展的技术 ,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控制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对职业 中专学生进行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我认为该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为目的,力求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业与实验、实训的有机结合,将这些融为一体,而在教学理念上,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

一、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教学独有的特点

随着我国中职规模的迅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独有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的。职业教育要突出对人才的技能培养,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难理解,原理很抽象,专业术语 、名词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很小,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吃力,对本门课程提不起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中专的教学特点,电子技术这门学科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电子职业技术教育 已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学科,我认为根据职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缺的特点,再加上电子技术课程本身的不易理解和学生原来所学课程联系不紧密的特点,致使职业中专学生初次接触这门知识时,大多表现出入门困难,甚至厌学的状况。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职业中专教学特点和电子技术学科特点,对国内外现存的一些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找到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措施

1.培养兴趣引导深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动机理论”。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学科的最终意义。比如,有的同学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时,认识不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甚至有学生简单地认为,学习这些理论就是为了做作业,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些理论学不好,将来工作中电子设备的调试、维修和设计工作也就干不了,找不到合适工作,回报社会和家庭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让学生认识这些道理 ,学生可能就会重新看待学习电子理论的重要性了,进而也就能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去动手和尝试,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小时候我们都会对收音机、钟表、电视机等家电感兴趣,整天把一些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来连去。为搞清楚收音机、电视机为何能发出人说话唱歌的声音,甚至拆坏了家里的电器。这些事例表明我们很多人生来都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科学地激发并延续这种兴趣 ,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保障。

2.坚持形象化教学

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是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如果教学总是从抽象概念到抽象概念,不但学生了解不了,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电感滤波时,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止电流变化比喻成线圈的惯性,其大小就是电感量的大小。当负载电流增加时,电感元件将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动势,力图阻止电流的增加;而当负载电流减小时,电感元件将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同的感应电动势,力图阻止电流的减小。这样就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了,便于记忆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熟悉本专业知识,以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的课以讲为主,有的课以类比讲为主,有的课以实际操作为主,有的课以启发诱导为主,有的课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如讲到 PN结的单向导电时,就可以把管子类比成一个开关,画出相关的图形来讲解,再通过实验和万用表来验证,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再如讲晶体管一节时,可以拿水闸来比喻,水闸门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而三极管可控制电流的大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多举生产实践中的实例,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并力求做到语言表达准确而富有艺术性,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标准的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 ,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 ,是提高性训练,在学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本专业内容接触到的设备进行操作、装配、调试、维修,对学生的技能标准要求不能太高 ,要做到耐心认真仔细完成设备操作、装配、维修的每一道工序,安装不符合标准的要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装配质量经过指导教师验收合格为止;其次,强化性训练,做到高质量、高速度、高要求,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要求质量要高、难度要大,具体做法是:以设备的拆卸、装配、维修为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然后采取现场实习,巡回指导等手段,动员学生在学习技术上要大胆、心细、多实践、持之以恒。学生通过对设备的拆卸、装配、维修等综合性训练,技术又有所提高。最后,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训练后,让学生来设计制作一项大型的综合性实验,包括元器件的选择与测试,元器件的焊接,最后整机的调试等,都让学生独立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乐趣,开阔眼界,提高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48-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1,2]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转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传授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例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课程要求灵活掌握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即课堂上由教师传授知识,课后学生消化学习的知识点。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多的借助于计算机的使用,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及对课件内容的编排要求高,内容不仅需要抓住知识的要点,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另外老师的讲解是重点,学生则为被动的学习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

国内的学生一般比较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后消化知识,针对接触新的领域知识,如果没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对内容的掌握不是很理想。本文结合传统教学和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进行一些探索。

二、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3,4]理念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教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来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该教学模式很快在美国流行起来,同时国内的教学先行者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它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考虑到国内高校中,学生所需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不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课后对知识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

本文结合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大学生的入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课程时,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如果完全借助于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比较抽象,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将抽象的知识点不断具体化,并将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知识。

(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首先是授课学时不足的问题。目前高校为了学生的就业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考虑,大量开设了各类专业课或者相关素质课程,使得专业课时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缩短专业课的授课学时,而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并没有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以及内容的详略程度要有所把握。针对学生而言,需要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

2.其次在授课内容上,由于专业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内容讲授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听起来会比较乏味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的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实用性很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精简理论知识。按照大纲的要求,讲清楚基本概念,对于繁琐的理论推导和一些芯片的内部结构介绍就可以删除,如讲解各种集成的逻辑器件时,只需要围绕器件的外部结构以及器件的应用两方面进行讲授,至于器件的内部电路结构知识,可以简要说明一下或者可以直接忽略。

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讲授的内容上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一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前沿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动性。

3.教学内容要与实践相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对它们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并通过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基本理论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以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4.部分章节中,将教学内容分解几个主题讲解。这些为后面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教学素材,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然后课后能够系统地准备相关资料。针对章节的选择,一般是选择靠后的章节,因为前面的章节知识一般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学生只有有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有能力自主学习后面的章节内容。

(三)课堂教学的改进

针对存在的课程学时短的问题,可以将部分章节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性学习,然后上课针对疑难点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惑,这种不仅可以节约上课的学时数,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选择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章节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一般前面基础性知识章节,还是需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当学生对该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可以选择后面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安排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

1.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多个专题的学习。教师提前将需要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分为几个专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问题,同时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课下根据课外资料和课本学习这几个专题,并重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对专题进行讲解,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针对相关专题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并讨论。这种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物的制作和讨论。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而且学校一般都在低年级就进行了电装实习训练,并有相关的实验课程辅导,这为学生进行实物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老师可以根据所选教材情况,安排部分操作性强的专题内容进行实验,老师在课堂上安排设计实物的学生讲解实物原理并进行演示。这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四、结束语

目前的大学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一些课程的学习,这样导致大学基础专业课程目前面临着减少学时数的问题,或者有些课程已经减少了学时数,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好,同学平时和最终的考核成绩不理想,本文通过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明,温照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4):183-185.

[2]郭宗光,齐凤河.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148-150.

篇9

一、开展电子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大多数的中职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在小学、初中时,很多人就已经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还一味地重在文化基础课及专业理论枯燥难懂的知识灌输,这不仅使得老师教学举步维艰,还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丧失殆尽。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呢?我想在学生中开展电子小制作是不错的选项。这对于现在本来就有点厌学的学生来说,理论性的知识他们大部分一开始就排斥。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从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着手,例如制作一个闪光灯电路。学生们会在制作电子产品的过程中,明白能通过几个简单的元件搭建,就能实现某种功能的道理。我想,这对于有一定好奇心的学生来讲,一定能让他们产生兴趣,至少一般的学生不会产生排斥心理。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来引导他们弄清其工作原理。这就是良好开端,有了良好开端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开展电子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不是很爱学习而且基础也不是很好的学生,我们要通过开展电子制作来增强他们能学好电子技术自信心。有了兴趣,并不一定就能坚持下去。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他们很多人都不自信,因为在过去的小学、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基本上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表扬的和肯定。导致他们做事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因为他们一旦打开这些难的电子产品的后盖,看到密密麻麻的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块,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简易电路比如制作一个闪光灯电路、小功率的音频放大器、声光控制器等,这些电路制作容易,成功率极高,即便不明白其中道理,只要他们按照老师的引导,就会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完成相关电路。当电路成功时,他们也会兴奋不已。虽然感觉有点艰辛繁琐,但苦中有乐。尤其是一旦大功告成,既可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又能不断增强自信。这样,有利于他们把电子技术坚持不懈地学下去。

三、开展电子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开展电子制作时,往往仔细阅读文字和图的内容,要认真研究电路,争取看懂有关电路图,尤其是对每一个元件的作用要有所了解。刚入门的人最感迷惑的是电路图上符号的意义。因此,要反复查资料搞清楚,特别是对有极性的元件,要反复端详,记住它的极性记号及外形特点。如果你能正确辨别有极性的电子元件,如三极管、电解电容、集成电路等等,那你也就掌握了电子技术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博大精深,电子制作五花八门,要想真正弄懂弄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由于各种电路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要想快速掌握这门技术,就得多思考、勤动手,积极创造条件,借助电烙铁、万用表等维修测量工具,多制作一些功能不同电路,多向行家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篇10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电子技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是高职院校最基本课程之一,不仅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入门课程,所以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社会急需有实践能力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将之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改善对本学科的教学方式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本文就是分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1.1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安排不紧凑,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及时的针对这种情况作出调整,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作出合理的安排,使电子技术这一学科的实验、课程设计等都能发挥其用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2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没有有效的融合

有些高职院校在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在意理论知识,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某些高职院校在安排课程时,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减少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验部分,并且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学管理不严谨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管理不严谨,缺少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样会造成实践部分的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子技术的每一项实践教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师指导,每个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同,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思想,比较随便,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

2.1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特征,再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要想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学校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高职院校期间的所有实验要进行分层次的安排,首先要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先了解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用到的基本设备等,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再安排一些涉及面更广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最后学校要安排让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完成相对简单的设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2)在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仅可以检验学生高职院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2.2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之前的实践教学方式,就必须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还要重视养成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在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适合自己专业需求的练习,要切实为学生的学习着想,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之前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没有有效的进行融合,教学质量不高,无法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进行革新教学模式,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以改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素贞,李华,耿跃华,张雪辉,张文玲.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