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概论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的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意义理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语言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针对意义概念的理论基础,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和行为论先后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有其合理性及片面性。
意义理论主要涉及词或词组所表达的意思,也包括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它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语言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意义理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既与指称理论紧密联系,又与真理理论紧密相连,还与人的观念、心理、信念以及行为等等有关。在西方语言哲学论著中,几乎没有一本论著不涉及到意义问题,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论著专门探讨意义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分歧较大,争论激烈。针对“什么是意义”,“语言表达式因为什么而具有意义,或者根据什么而有意义?”等这些问题,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等等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意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自含有或多或少的合理因素,但也有或大或小的片面性。
一、指称论
在意义理论中,指称论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影响较大的理论。它的基本思想应该理解为,名称是通过指示或指称外部世界中的事物或事实而有意义,词义与词指称的对象直接联系而不是对等。
指称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词代表词所指的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观点,可以说是指称论的先声。密尔则是第一个系统发展指称论的哲学家。他认为,一个名称所代表的事物就是这个名称的意义,也就是这个词的意义;为了解释两个摹状词可能指同一个对象但具有不同意义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理论,内涵就是这个词或摹状词短语的意义。
罗素是指称论的集大成者,明确坚持词义的指称论观点。他认为,词通过指称外界事物而具有意义,词的意义就是它指称的对象。他强调词义与语言外对象的相关性,认为词有意义是因为它是代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符号。罗素后期的指称论稍有变化,认为词的意义等于词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但对词义本质的认识仍以指称对象为基本出发点。
指称论认为名称和对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一个名称代表或者指称它的对象,这样不仅对“什么是意义”有了个明确的交代,而且建立了语言事物和非语言事物、语言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有其合理进步的一面。但同时,它只是孤立地、静止地分析词义,没有考察语词和对象之间的诸多中间环节,也具有其明显的缺陷:1)指称论不能全面解释一切词语的意义。并非所有词语都有指称对象,连接词“并且”“然后”“如果”,语气词“哎呀”“哦”等等,都无指称对象。另外,有些词在现实世界里无指称对象,但却并不是没有意义,如“麒麟”“龙”等等。2)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称同一对象,但意义不同,如“美国总统”和“布什”。因而,指称论会造成意义混乱。
二、观念论(意念论)
一般认为,观念论这种意义理论首先是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并倡导的。他认为,词语的意义在于与词语联系的意念,词语作为意念的标记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交流当中,词语所代表的意念就是词固有的、直接的意义。胡塞尔的意义观点也属于意念论。他认为,意义是一种观念性存在,是说话者和听话者所意向的同一对象或同一类对象所共有的性质。
观念论从心理的角度来探讨意义问题,突出了词或词组的意义与代表观念的密切联系,有其可取之处。但仅仅从心理角度很难解决意义这个复杂的问题,它并没有对词义或句子意义作出实质性的明确阐释。观念论受到了来自功用论、行为论等各方面的批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观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其含义模糊不清,因而对“意义是什么”的回答也是不明确的。2)观念是个人内在的、不可观察的,很难确定或证明一个词或词组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形成的观念是一致的,尤其是抽象的词语。正是由于观念论在理论上陷入诸如此类的困境,它在语义及哲学上均未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功用论
功用论强调语境的作用,认为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找到语词的意义;词或词组的意义在于它们的使用或功用。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仅仅从词本身不能了解词的意义,只有在使用中,在词的语境当中,才能了解词的意义,即“意义即用法”。他认为,意义理论研究中的诸如指称论、观念论等,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即首先都把词义看作是某种实体。
功用论重视语言的应用和语言的功能,重视交际语境和语言的关系,将语言活动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它的出现,可以说是意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但意义的功用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片面强调语词的意义在于其用法,而忽视了语词自身的字面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词只有运用方法、使用规则而无固定的意义,而认识论告诉我们,词如果没有意义没有内容,也就不可能有用法和功能。2)词的意义和功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将两者混同就会造成词义理解的混乱。实践证明,用这种极端的意义理论来分析词义这种复杂的现象,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
四、行为论
意义的行为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之上的。行为论者反对用意识中的观念来说明词的意义,而力求用公共地可观察的行为来加以说明,强调从语言产生的效果,从语言对听话者产生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研究语言的意义。这与强调用内在意识、观念等来说明意义的观念论是相对的。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的意义就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所处的情景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
行为论者重视语言行为和语言效果的联系,注意研究“刺激-反应”在人们语言行为中的作用,有其独到之处,部分地解决了观念论者所面临的困难。但它夸大了“刺激-反应”这个公式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人的思想意识以及表达思想意识的语言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对于同一句话,人们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反映;而对于不同的话,人们可能会作出相同的反映。有些词语甚至并不能引起人们的什么反映。
五、结论
以上所介绍的四种意义理论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体现着自身独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是因为意义理论一般都是服从于某种哲学思想、从某种学科的需要出发而提出的,或者是作为某学科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加以研究。例如,欧洲早期的哲学以本体论为中心,对语言意义的认识主要是从语言表示的客观现实出发,指称论对它来说就是合乎逻辑的认识。因而,在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问题上,也应有一个新的意义理论与之相对应,而不是单纯从语句与其代表的指示或指称的对象关系方面来分析语词的字面意义,或是从心理的角度、从语词或语句的功用或效果方面来研究。 在此分析之上,笔者得出结论,文本意义的理解应该是读者和文本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要包括对文本字面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意向、信念、目的等多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嘉映. 语言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郭聿楷 何英玉. 语义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48-02
城市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医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还要积极面对各级各类医院带来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而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从笔者从事的具体工作实践来看,目前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摆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新一轮医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提出几点认识。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在医院的整体目标下,在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综合。财务制度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内控管理、财务分析和评价等构成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属于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院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的前提。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进一步开放社会资本办医市场,必将加剧未来医疗市场的竞争,同时也逼迫医院财务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只有通过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从管理中找效益,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医院的领导、医务人员并不了解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管理制度了解的人就更加少,以至于很多医护人员认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就是报销及发放工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医护人员甚至认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个人无关,也就不再关注医院的财务管理规定。医院工作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以及医院财务管理流程的不合理、财务制度的不健全等等原因造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势必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资金管理不到位。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做好资金的合理调度及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就目前公立医院资金管理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的使用不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受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思想的影响,公立医院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筹集管理体系,导致医院资金运营风险加大。只有将医院的经营成本核算工作与医院的资金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3.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医院的固定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很多的大型医疗设备价值很高,国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给医院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漏洞较多,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考虑不足,花费大量资金采购回来的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在后期管理中没有定期进行盘点和核查工作,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台账不健全,造成大量固定资产流失。
4.医院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只是由医院财务科负责,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和建立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机制很不完善。预算编制范围狭窄,编制的内容不完整,仅仅局限在院级预算。医院的预算管理本应该覆盖到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科室负责人更应该重视预算的编制,但目前并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各科室、各部门。医院所做的财务预算对各科室没有约束力,各科室支出资金随意性很大。预算内容不全面,只重点编制财务收支预算,忽视了其他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不科学。医院在每年编制预算时,仍采用增量比例编制法,即每年的收支按一定比例递增,没有充分考虑影响收支的诸多因素,预算不科学,效率不高,由此造成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有限的资源、资金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5.成本核算缺乏全面性。按照医院新财务制度要求,医院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对各级各类科室成本进行核算和反映,最终要核算到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虽然目前许多医院都已开展成本核算,编报直接成本和全成本报表,但依然没有构建起一套完整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仍以奖金分配为主要目的,导致成本核算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医院成本状况,不能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医院财务管理改进和提高的措施
1.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公立医院要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就必须从医院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出发,以全面化的管理理念对医院的财务决策、财务规划进行调整。目前我国许多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采用的都是一种流于形式的预算管理模式,各项预算指标大部分由财务人员根据上年财务报表数字加上变动数来编制,预算的编制很容易受到医院主要领导主观意见的影响,无法客观地针对医院的实际问题制定更加有效的资金运作制度,也无法推动医院医疗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际工作中往往也没有按预算来执行。对此,医院必须要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力度,以全面化的预算管理制度为指导,确定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全面整合医院的各项财务数据,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估来制定适合医院的预算编制方案,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追踪和适当调整,保证预算方案得到有效实施。
2.健全医院资金管理制度。医院的资金管理制度也是医院财务制度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推进,医院当前的资金管理制度也需要适当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往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药品的差价收入,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所使用的药品已开始执行零差价,过去医院依靠的主要收入来源已不存在。因此,要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减少药品所占比例,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同时要加强对医院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制度,推动医院日常经营活动及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医院还应当集中管理自有资金,科学合理地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加强对医院各项目使用资金的审计与监督,以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医院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3.健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促进成本管理规范化发展。新医改的目标是要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根本属性,回归公益也就意味着医护人员必须抛弃逐利思维,切实承担起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健康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相应承担办好医院的责任,提高财政补贴力度。但在目前许多地方财政补偿机制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在承担保障义务的同时,还必须面临社会资本加速介入医疗市场的竞争局面,民营医院通过高收费赚取的利润,可以提供更高的报酬以吸引最好的公立医院医生;同时,民营医院也会有充足的资金引进最新且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吸引更多的病人前去就医,实际上又变相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就难以为继。因此公立医院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从服务水平和财务制度方面继续深化内部改革,以更加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推动各种医疗检查设备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如何降低成本,医院首先应制定科学的全成本核算制度,对医院各科室的支出进行严格的管控,推动医院成本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创造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同时要针对医院各科室费用的支出状况,建立成本控制责任人制度,通过对科室成本控制情况的分析和反馈,促进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另外,医院还需要以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做好医疗服务活动及医疗设备引进的成本控制,通过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成本的消耗。
4.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公立医院应当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卫生事业综合体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内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还要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政府统一管理到全面市场化管理,再到目前的回归公益管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和风险逐渐加剧。因此,应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来降低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概述;指导意义
一、学习动机理论的概述
对“学习动机”这一概念的界定,现代教育心理学并不仅仅将其简单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而对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内在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即乐在其中。第二类支持学习的动机即外在动机(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二、学习动机理论对数学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对于数学这门特殊的学科而言,要学好这门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应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还需要学生能产生和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即具有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学习动机。
数学学习动机的一个具体方面即学生对数学学习应用价值的认识和理解。许多学生经常会问教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学生之所以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数学学习可为未来自身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数学学习对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存在疑虑和困惑,学生不能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一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为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能产生通过主动开展数学学习以改变和改善自身生活的学习动机,应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数学。
总之,学生的学习动机极大地影响着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潜在影响和重要意义。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学习动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和保持有利的数学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29-357.
篇4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创设的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或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教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理解
1. 关于“图式”。图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式”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知觉理解和思维方式,或者把它看成学生大脑中存在的知识框架或组织结构。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进一步理解图式这一概念。
水中的鱼没有去过陆地,它不知道陆地上的牛长啥样。有一天,鱼的伙伴青蛙,刚从陆地回到水里来。
于是,鱼就问青蛙:老兄,你这次去陆地看到什么了,快跟我说说。
青蛙说:我这次去陆地看到了牛。
鱼问:牛长啥样?
青蛙回答:牛的肚子下面长着四条腿。
鱼感到很惊讶,它边嘴里嘟呶,边想:怎么?肚子下面长着四条腿?那会是什么样呢?
于是,牛的大致轮廓(图式)就在鱼的脑海里出现了。
鱼想象到:牛的样子应该是鱼的肚子下面长出来了四条腿。因为在鱼的认知结构里,只有鱼的轮廓(图式),所以,鱼想象牛的样子时,只能在鱼的形状的基础上,在鱼的肚子下面长出四条腿。
想到这里,鱼也很有成就感。
于是,鱼继续问:牛还有啥特点?
青蛙回答:牛的头上长了两个角。
这时,鱼就更有成就感了。它想象着:在鱼的形状的基础上,鱼的头上长着两个角。到此,牛的样子在鱼的脑海里基本形成了。它似乎在它的认知基础上认识了牛。
这里讲的就是人对事物的新的认识是在其认知基础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离不开已有的认知基础(图式)的。
2. 关于“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本质。而学生的有效学习正是在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式的影响来实现的。
(1)“同化”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或积累的过程。就是把新知识列入到大脑已有的图式中,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大脑中知识的一部分。
很多上了些年纪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记忆,五六十年代常用的一种搪瓷杯,它是圆柱型的,侧面有手柄,上面有个盖子。通常白色的侧壁上还会有红色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这是人们脑海里印象很深的关于“水杯”的概念。它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图式”。
近二三十年来,出现了很多种盛水的用具,其中一种是纸质的,圆柱型的或者是倒圆台型的,以白色居多,少有五颜六色,侧壁上没有手柄,上面也没有盖子。这和以前的搪瓷水杯有很大的不同。难道说,这也是水杯吗?是的。它是水杯!
假如我们脑海里已有的水杯的概念是那个搪瓷的水杯,那么现在,我们要接受这个纸质的水杯这一概念。这就是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同化”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把纸质的无手柄、无盖子、倒圆台型的水杯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所有信息,都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从而形成了搪瓷杯和纸质杯都是水杯这一新的认识。
(2)“顺应”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些新知识的时候,会感到与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相冲突,于是必须对新知识进行新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大脑“顺应”这一由旧知识变成新知识的变化,从而获得更新的知识,进而完成大脑中对已有知识的更新、变化、发展。
对于倒圆台型的或者圆柱型的,玻璃质的,有很厚的底和侧壁,高度大约在2~3公分左右,边沿儿上还会呈现出波浪形状的花纹儿的物体而言,尽管它也无手柄、无盖子。可是,它是水杯吗?谁要是硬要我们认可它是水杯,那就是强人所难。那么,在遇到这样的物体的时候,人们的认知结构就会因为它与已有的认知基础(关于水杯的概念)不同,而受到冲击,这就需要人们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需要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再新增加一个概念,那就是“烟灰缸”。而这个过程,就是“顺应”的认知过程。
由以上描述不难理解,“同化”是在增加大脑中的知识,搪瓷杯、纸杯都是水杯,只不过是增加了个“纸杯”而已。而“顺应”则是在改变大脑中的知识的结构,水杯和烟灰缸是两个概念,而烟灰缸是新增加的概念。由搪瓷杯扩充到纸杯就是增加了同一概念的不同形状;而以水杯为基础,认识烟灰缸,则是在增加新的概念。
“同化”是知识量的积累,而“顺应”则是知识质的更新。
(3)“平衡”是指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实现学习中的新旧知识更替以后的认知状态。当学生以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为基础,来学习与这些图式相类似的新知识时,就是一个“同化”的认知过程。这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知识时,也就是新旧知识相冲突时(以水杯为基础认识烟灰缸),这种平衡将被打破,这时,就要对大脑中的图式进行修改,形成新的图式,也就是进入“顺应”的认知过程(建立烟灰缸的概念),从而实现新的“平衡”。
篇5
关键词:输配分离;电力产业;电力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155-02
1 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1 现状剖析与改革回顾
当前中国电力工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在装机容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空有装机容量,而电厂却开工不足,原本依照巨额投资建设,电厂作为经济人,应会尽可能地开工,以获得最大利润,尽快收回前期建设成本,但由于体制限制,对于电价进行行政干预,在火力发电原材料煤的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刻意压制电价,导致作为经济体的电厂不愿意开工,开工便是亏损。政府虽然为保证电价,使国有发电企业拥有特批的特价煤,并且每年通过订购会的形式去落实相关的“计划煤”,但是非计划煤煤价的飞涨和计划煤煤价的差距,已经超过了发电所能获得的利润,大量企业选择了直接卖煤而非发电从而获得盈利,这使得发电厂未能完全开工,造成了体制性缺电,空有产能而无实际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发电企业承受着高额的亏损,并因此无法拥有资金进行投入革新,更换设备。设备落后更使得煤炭发电的污染要持续更长的时期,已有的厂网分离改革出现回潮。
从2003年开始,区域电力市场建立试点,于2004年华东区和东北区区域电力市场模拟正式运行,相关项目顺势进行,但在2006年时先后停止运营,改革停滞,2002年启动改革时,原意是使各大区域电网公司相互竞争、相互提升效率,同时分别作为主体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但是2010年国家电网将控制权回收,分拆区域公司为区域分部,使得这一构想失去了成功的基础;厂网分离后,发电企业由于竞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投资额增加,而输配电网却没有太大改变,依然以原先的落后模式继续低速发展,这使得输配电网与电源项目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严重不配套,电网建设急需投入,电力传输性能的落后导致了电力传输无法将电厂的全部产出传递到缺电的核心区域,由于电能的无法存储,导致了发电设备实际上无法全部开启输出,这也是缺电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电网设备未能及时更新,使得老化的电网仍然在继续使用,这也是导致停电现象频发的根本原因。
在重组行业资源时,国家刻意将发电容量控制在均衡的范围内,每一个区域的容量相近,避免发电集团在部分区域内达到垄断。为了保障行业运营平衡,其他环节不会被发电环节钳制,国家也将部分发电资产交给区域电力公司或省级电力公司控制。国家试图让发电领域形成独立发电厂、电网集团、电网备用发电资产三方相互竞争的局面。但是真实情况却是身为电力交易枢纽的电网公司控制了买卖双方的利益,拥有实际的强势,对于不同性质的电厂拥有不同的对待方式。电网在各地实际控制电厂往往超过50%,独立发电厂份额只能保持在30%左右,并且作为垄断方,电网公司往往给予下属电厂更高的电价,并且给予更多的发电机会,独立电厂为了获得发电机会和盈利电价,则需要努力与电网公司维系关系而不是投入资金在设备等方面,导致了发电企业的低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而各种问题都指向电网公司在电力纵向产业链上的垄断势力。
1.2 新一轮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随着电力技术发展,电力产业已不像是过去那么无法分割。在国际上电力产业已经具备了进行市场竞争的条件,将电力产业分为了四个环节,相互独立。从发电环节来看,尽管过去发电由于规模经济性总是大规模建厂,但是如今日趋完善的小型发电技术及分散发电技术使得原本的经济性已经不再那么高,而电力市场高涨的需求使得许多地区的需求容量都远大于此规模。而经济贸易日益频繁,发电设备产权具备着进行交易重组的能力,设备的沉没成本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高昂。在售电环节,售电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向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然后进行经济结算。在售电环节,不存在沉没成本且不需要考虑范围及规模经济,售电商竞争的手段主要依靠优质的服务及良好的信誉,并不存在任何壁垒,是完全可竞争市场。电力产业可通过在售电和发电两个领域里引入竞争,在输配电环节进行管制,保证电力领域有效竞争,提高电力行业整体经营效率。
2 试析新一轮改革方案
2.1 输配分离
在对输配一体化电网公司实施拆分时,可选择两种模式,国际主要选择输配产权分离,而部分国际选择输配非产权分离。输配产权分离指的是在输配电环节被拆分后,用市场关系取代原本输电网及配电网之间的内部管理关系,相互独立出来,各自成为一个市场主体。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同时也为了避免改革时遇到的阻挠和过高的改革成本,先对输配环节中的经济财务进行分离,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对产权进行彻底分离。以下通过以国家电网为目标,对分离方案及具体步骤进行举例:
首先是将目前五大区域输电网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一家国家电网的全资子公司,此输电公司的财务独立,与国家电网没有财务交叉,独立核算。同时将省级电力公司也全部改组为全资子公司,实现财务分开。子公司不可再由国家电网管辖,可以借鉴法国的监管方式,子公司由中央国资委和电监会监管,各省级电力公司由地方国资委和电监会监管。财务分开改变了原本由国家电网公司依据配额分配电力的格局,使得各子公司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区域市场的交易。财务分离有助于减少改革成本,同时考察身为独立主体时区域公司是否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接下来的输配产权分开提供依据。
其次削减电网输配环节之间的补贴。现今销售电价是由上网电价和输电电价两个部分组成的,输配电价格相互有所补贴。一些地区的配电网由于要实行普遍义务,为了完成社会目标,在压力小的情况下被迫搭设电网,于是为了避免这些相关的配电网出现亏损,在输配电价格之间进行了交叉补贴。进行财务分离后,重新计算各方面成本,让输电价格和配电价格相互独立、结算清晰,为接下来输配产权分离铺路。同时设立专项基金解决输配分离产生的历史搁浅成本,以减少改革阻力。
最后财政独立的配电公司和输电公司都已形成,二者间补贴已经清算,输配电网已经基本分离,成为两个独立主体。将电网调度与组织电力交易的功能从国家电网公司独立出来,配电由地方电网公司负责,输电由国家电网负责,从而完成输配分离的改革。
2.2 配套完善
要进一步推进输配电改革,以建设有良性竞争的电力市场,必须对目前的电力法进行修改。打破供电公司的垄断的局面,允许电力零售商加入电力售电市场的竞争行列。中国输电网归属于中央,而配电网部分归属于地方,改革时必须梳理好相关资产关系,地方输电网交给地方,中央配电网与地方输电网相独立,形成平等关系,而非之前的上下级关系,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输电网公司属于平等独立关系,运用市场交易行为代替行政行为,通过彼此竞争,优化整合资源。明确供电公司、电网公司各自的职责及经营范围,规定输配电网需要平等对待独立发电厂、电力零售商,为客户提供电力接入服务。输配电网公司本身也需要进行股权改革,引入国内外资本,从纯粹的国有转化为国有控股,建立混合多种所有制的股份结构。在公司治理上,应该从国企领导治理转变为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治理公司的局面。同时,需要将电力项目的相关关键职能都交予电监会行使权力,保障电监会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且作为独立机构。而需要从各国改革中借鉴到的,是在改革进程中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维护它们的利益。只有通过立法,运用法律明确相关改革内容,使得行业前景明晰,各方才能够参与到相关的改革进程中。而电力产业改革以来,装机容量已经是过去的三倍,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由于电网的落后,限制了发电的荷载量,而在市场化之后,要求更高的输电容量储备,原本的电网构建会使得市场准入阻碍巨大,导致市场化竞争展开困难,所以投入更新电网是必要举措之一。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为维持电价稳定,控制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导致了电企的常年亏损,在改革过程中,应当放开相关限制,仅设置上限,控制价格,其余交由市场作用决定,设立梯度电价等等,让发电企业确立经营策略,重新获得活力,主动革新技术,更换设备以获得最大利益。
3 结语
国家电网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第一轮改革具有标志性及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对于国家电网的垄断拆分不够成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近年来暴露的缺电等难题,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分步实现对电网进行输配分离,完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魏科科.中国电力行业规则改革研究[M].武汉:华
中科技大学,2010.
[2] 于立,刘冰,于左,吴绪亮.纵向产业组织与中国煤
电关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树杰.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篇6
这轮改革的第二条基本思路和线索就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看待社会公平正义最低的标准,就是老百姓遇到事情能找个说理的地方。上一轮改革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但不能解决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是吃饭问题。我对三中全会之后改革思路的理解,公平正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公平正义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症结。经济活力、社会活力弱化最根本的问题在哪?我觉得其实也是公平正义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过去半年多了,究竟怎么看这场改革,大家和我一样,还是有很多的困惑。而且,现在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让人们困惑的时期。以前困惑在“改还是不改”,现在是要改了,发改委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但困惑却比原来更多。
改革面临的旧体制和新弊端
从前年夏天开始我就讲,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一个新30年的开端。简单回顾一下过去30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改革开放的时期,深圳是和这30多年相伴随的。现在回头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一些事情想得有些简单,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没想到。
按照当时的逻辑,我们只能想到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如果最后走到了那个预想的终点,我们说改革就成功了;要是回到原来的起点,我们说这改革就失败了。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这是当时没想到的――就是走到中间不走了,停在那,没走到终点但也没回到起点,过去叫“过渡”状态,而且固化成相对稳定的体制。这个体制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
中国最重要的一些改革,包括后来的一些改革思路,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前十几年形成的。但在过去30多年改革的后半段,大家都感觉到实质性改革措施越来越少,不但实质性改革措施越来越少,把中间状态固化成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的体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格局,以及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觉得这个社会和原来有点不一样了。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生机勃勃的局面很难再看到,整个社会越来越沉闷,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甚至一些本来的好事到最后都办成坏事。
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就是中间这个地方,那边是过去的30年,这边是将来的30年。对中国则意味着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做了一个决定,要打破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僵局,继续推进社会变革。
上一轮改革,改的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到“”走到的极端旧体制,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权力压倒一切,国家控制所有资源,经济上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二轮改革不一样,它得改两个东西。
一个是在第一轮改革中没有真正解决的旧体制的问题,虽然计划经济已经被打破,但权力压倒一切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没改。另一个是过去30多年改革形成的新弊端,用简单的词概括就是权贵,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原来的权力行使机制只是权力本身,现在这个权力的行使有了两种机制――权力机制、市场机制,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相当稳定的利益格局,甚至是强有力的权贵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权贵既得利益集团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占有了大量资源,同时拥有权力资源和经济资源,而且盘根错节。它的核心影响就是对法制的破坏、对民众权利的打压、对公平正义的损害、对社会秩序的侵蚀。而且,造成了五大危害:活力下降,整个的社会的活力在下降;两极分化,整个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了;法治倒退,社会的溃败,甚至生态的灾难。
简单说,第二轮改革面临的就是旧体制和新弊端。
激发经济与社会活力
我认为这轮改革和第一轮改革明显不―样,但又密切联系。
这些年大家都明显感觉到权力的力量太大,是改革往前走的最大弊端。现在的改革、反腐败就是开始动这堵墙。思考社会过去十几年为什么动不了,实际上是因为形成了整个的一套安排,就像一筐螃蟹互相牵制着,出不了事,也干不了事。如果不打破这个僵局,什么都谈不上。过去这一年多的改革就是破局的过程,现在已经站到了这一步,由不能动变成可以动了。然后,问题是怎么真正像三中全会讲的全面深化改革?我最主要想谈四点。
第一条基本思路和线索是激发经济与社会活力。权贵既得利益格局造成的五大危害之一就是社会活力不断下降。深圳是因为改革开放诞生的城市,过去几十年发展这样快的基本动力就是改革开放,但现在在深圳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活力可能跟原来不一样。我经常到深圳,一些朋友讲这个城市过去那种活力、氛围在不断消失。这是深圳本身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看这一年多陆陆续续打出的老虎就能感觉到,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掌握到权贵手里。说得更准确一点,现在中国最重要的资源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权贵。这样的情况下,别的人想得到一点机会很难。
一个社会有没有活力、有没有动力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些年社会活力在下降?很重要的就是权贵垄断,所以大家都知道三中全会关于这轮改革的基调就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我觉得就是重新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或者换一个学者,可能讲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但我认为这是第二位的,要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第一位的是破除权贵垄断格局,因为这些年市场活力下降和权贵垄断有很大关系,不破除垄断别人想得到机会都不可能,机会资源都在他的小圈子里,哪来的市场决定性作用?然后才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怎么才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人马上讲要减少政府审批项目。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我的看法不是这么简单。查一下资料就可以发现,过去十几年在中央和省市自治区这一层,审批项目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但你问问民营企业家觉得到这些年政府的市场干预少了吗?我问了很多人,几乎一致地说没有,甚至有人说比原来还厉害。这说明不是简单的减少审批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权力的本质,它的特点是无所不在,渗透一切。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轮改革的第二条基本思路和线索就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这跟刚才说的旧体制、新弊端又有着密切关系。
看待社会公平正义最低的标准,就是老百姓遇到事情能找个说理的地方。上一轮改革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但不能解决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是吃饭问题。我对三中全会之后改革思路的理解,公平正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公平正义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症结。经济活力、社会活力弱化最根本的问题在哪?我觉得其实也是公平正义的问题。
最近,格力空调的老总董明珠说:“我们现在企业需要的不是政府扶持,我们需要公平正义。”格力空调在市场上算是比较强势的,但它感同身受最关键的是公平竞争问题。这些年为什么经济活力下降?很重要的原因是竞争环境不断恶化,尤其是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相比,可以说公平竞争大不如从前。
对这个事情特别要看到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年轻朋友认为,公平正义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什么?80后、90后、00后,这几个年龄段的人也就10年、8年的时间将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对社会的要求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觉得重要的他们觉得不重要,我们觉得能忍的他们不能忍,我们觉得虚无缥缈的他们觉得重要。
今年年初,娃哈哈的老板把企业交给他女儿,他女儿今年年初说的一段话引起了很多议论,“政府一定要明白我们这代人和老爸这代人很不一样,政府要学会怎么和我们打交道。李嘉诚把企业从内地迁出去,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他女儿的话代表了年轻一代的真实想法,公平正义绝不要看作是一个虚的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实在、现实的问题。
明确依法治国之后
第三条基本思路和线索就是法治,依法治国。刚才我提到了权贵既得利益格局对法治的破坏,在适当时候反腐败,对权贵垄断系统的清理,实际就是要为权力设一个限制,知道什么是不能触犯的底线,是非法的。这是我们走向法治的第一步,没有这样的清理要走向法治真不太容易。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走向什么样的法治?大家都知道有两种,一种是“法制”,一种是“法治”,走向哪是个问题,这两个很不一样。
所谓法制,本来的意思是法规和规章,是一套制度,无论什么样的事都有一个法律上的名,这叫法制。如果这样理解法治,不是真正的依法治国,最后是以刑治国,严刑酷法。中国历史上严刑酷法的时代很多法家就是这套传统,这是从秦始皇的时代开始的,不是真正的法治。
“法治”和刚才的“法制”不一样,指的是治理国家的原则,法律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都得受到法律约束,而且任何社会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个法治和那个法制不一样。我们现在要建立法治了。大家知道三中全会主题就是法治,依法治国。
其实,现在说要加强法治,不是谁爱好不爱好的问题,是没有法治确实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现在政府法制办是制度的制,《法制日报》是制度的制,人大、政协有法制委员会,都是制度的制,但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把法制统一到治理的治,至少字面上有进步,问题是将来法治实质会往哪条走。
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
第四条基本思路和线索是遏制社会的溃败、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作为这次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来提的,我觉得非常重要,甚至有人把它叫做“第五个现代化”,就是实现整个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前面说的权贵既得利益格局造成的危害之一是社会的溃败、社会秩序的混乱,在过去20多年不但形成权力和市场结合的机制,不但形成了既得利益格局、既得利益集团,而且社会在某种程度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治理。而这种破坏并不是在表面的,而是更深层的,把社会的最基本观念,甚至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都破坏掉,这是最难办的。比如,人不能说假话这样最基本的原则被破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意义。
篇7
对医务人员重点进行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相关法规培训[4]。结合专家讲座、书面宣传和现场演示等方式,使他们了解有关规章制度,认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正确处理的重要性,自觉执行操作程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同时要及时对新上岗的保洁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演练的培训。建立医疗废弃物暂放处,暂放处远离医疗、生活区,便于车辆进出,易于清洁和消毒,设有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盗、防儿童接触的安全措施等[5]。指定专人管理,严防非相关人员接触医疗废弃物,从源头上杜绝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
从源头抓起,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疗垃圾袋上张贴标签,标注有关信息,为操作人员配备乳胶手套、专用防护服等物品,处置费用纳入医疗成本,各科室部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登记,主要内容包括来源、种类、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和经办人签名等。所有医疗废弃物最终由政府指定的回收单位定时上门回收,填写转运交接登记联单,双方签字后双方各执一联,所有相关资料至少保存3年。完善感控质量检查标准,将各项检查内容细化、量化,做到定期查与随时查相结合,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以书面形式反馈科室。落实回头查制度,督促问题整改,彻底消除隐患。每月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讲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科室设有医疗废弃物管理质量改进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予以解决。质量改进的结果与院内目标管理、奖惩挂钩,将医疗废弃物管理质量列为科室与个人评奖的重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应让全体医务人员体会到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医疗废弃物管理质量。
在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全院医护人员日常养成,尤其是新调入院、新上岗医护人员,是发生问题的高危人群。经过调查分析,针对现存不足制定训练计划,通过训练—考核—运用—督导,持续提高医疗废弃物管理质量。查找疗养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确定改进方案,并根据改进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医疗废弃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责、权、利相结合,分级监督,综合管理,实现了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6]。持续质量改进关注质量改进的全过程,它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不断注入新动力,使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新轨道。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严格、规范的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监督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将持续质量改进运用于疗养院医疗废弃物规范管理工作中,使医护人员主动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不断改进工作思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了疗养安全。
本文作者:郁小红蒋刚华林琳工作单位: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篇8
1.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教学过程实施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语言。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容量不小,因此,为达到教学目标,在不自觉中往往会使整个教学变成“一言堂”,学生只是“储存知识”,而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这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满堂灌的语言表达,要注意姿体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
1.1 姿体语言
包含教师的表情和动作。恰如其分的姿体语言,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克服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2 书面语言
即教学板书的设计。板书是体现教学主体知识点的基本媒介,也是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凭借。如果仅仅是将教材中各目简单罗列,而体现不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久之,学生会觉的索然无味。且从已教授的历史必修一、二来看,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有不尽成熟之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善于整合教材,设计出合理的板书实施教学。
1.3 口头语言
虽然历史教学中十分强调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但这并不排斥在实施教学中,通过浅显的口语化表达来达到教学效果。如必修二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发展特点时,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来形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过来,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进行分析,学生相对理解掌握地也较好。
2.行为艺术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1]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艺术性也十分重要。依笔者认为,教学的行为艺术包含教师“教”的艺术和引导学生“学”的艺术。
2.1 “教”的艺术
陶行之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种观点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如何才能提高“教”的艺术性呢?[2]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3]“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4]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是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教”的艺术的首要环节。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则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
2.1.1 导入的艺术
导入环节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较有效的方式为“悬念式导入”。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课的导入中,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再设置问题“如此有效的措施,为什么苏联要舍弃之,而寻求其它发展道路呢?”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将新经济政策做为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有效参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2.1.2 教学设计的艺术
传统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于一些较乏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则容易使学生感觉疲惫,失去兴趣。因此,新课教学的各环节的设计也需要艺术性地整合。如必修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整课均是对西欧、日本在战后经济运作模式的阐释,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从头讲到尾,连教师自己都会觉得乏味。因此,笔者采用表格式板书,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四个纵目,国别、经济模式、内容、成效和特征五个横目,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连动式回答(即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过了笔者的预计,连原先一些不太爱听课的学生也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一堂课后,笔者的感触颇深,切实感受到了艺术性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确实应该多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2.2 引导“学”艺术性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历史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思维不过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5]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的不是学生获取怎样的结论,而注重的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引导学生“学”的艺术,即在于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实践。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教学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苏联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三组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思维的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以达到教学效果。
讨论也是引导学生“学”的有效方式。“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讨论;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6]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可学生的观点,而是在评价学生这一观点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讨论也是需要艺术性的。
2.3 沟通的艺术
雅斯贝尔斯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萎缩。”[7]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即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曾听过的一堂公开课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颇深。该课所授内容为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在上这堂课前,学生与教师是完全陌生的。由于生疏的关系,刚开始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并不十分积极。而转折点是从该教师设计的一个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鼓掌和举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阐述自已观点的理由时,则就更为自然、有效了。
当然,如何更好地实施艺术性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历史教师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新课程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所要求实现的三维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3][4]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1.2“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摭谈”
篇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很多定理和公式,学生容易出现分不清、不会用等问题。我们的策略是:由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定理公式,形象地说明其适用情形。例如,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中两个重要的公式,利用全概率公式可以把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转化为互斥的简单事件的概率来计算,利用贝叶斯公式可以得到在已知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各种原因引发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找到导致事件发生的最可能原因。这两个公式非常有用,但学生们初学时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应用,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地找到"互斥完备事件组",不能够区分两个公式的适用情形。因此在讲解这两个公式时我们由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问题把"互斥完备事件组"具体化,再根据要解决的两类实际问题分别引出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清晰形象地展示两个公式的适用情形。
具体做法由下面的例子说明。结合以上的讲解我们把“互斥完备事件组”具体化了并根据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形象地把全概率公式看成是“由原因推结果”:每个原因对结果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先将所有的互斥的可能原因都考虑到,然后,计算每个可能原因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的总和就得到了所求的结果发生的概率。结合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贝叶斯公式看成是“由结果寻原因”,即已知某结果发生条件下,求由各原因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统计方法的讲解应注重介绍相应的统计思想
在统计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重视计算过程而忽略了统计思想的介绍,学生往往只会按照书本或老师讲解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算,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实际应用时也只能生搬硬套,很容易出现错误。我们的策略是:教学中重视统计思想的介绍,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利用通俗易懂的实际例子介绍统计思想,不仅有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最大似然估计时,可先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阐述其基本思想:某位同学暑期回家与身为猎人的爸爸一起外出打猎,一只野兔从前方窜过,只听一声枪响,野兔应声倒下,如果要你推测:是谁打中的呢?
你会如何想?你就会想,只发一枪便打中,猎人命中的概率大于这位同学命中的概率,看来这一枪是猎人射中的。这个例子所作的推断已经体现了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接着可通过下面的例子从数学专业角度进一步阐明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例2假设在一个罐中放着许多白球和黑球,并假定已经知道两种球的数目之比是1:3,但不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果采用有放回的抽样方法从罐中取5个球,观察结果为:黑、白、黑、黑、黑,估计任摸一球取到黑球的概率p。这种选择一个参数估计值使得实验结果具有最大概率的思想就是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
通过打猎和例2这两个例子的讲解,学生们对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会有一个较深刻的理解,也很容易理解后面学习的求参数最大似然估计值的每一步骤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法。
3结束语
篇10
教学艺术概念是人类活动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教学”和“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两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却频频出现“教学艺术”这样的话语表达,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并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科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呢?它们之间的概念同构性程度如何呢?
1.教学的本体涵义
对于教学这个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他强调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他强调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近代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种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观点强调了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而且它的目标最终指向是学生;顾明远对“教学”的界定则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定义强调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性、目的性、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性。
综上所述,由于各人界定概念的立足点不一样,因而对“教学”概念的界定差异是明显的,但他们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教学”概念的本质。而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身心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包含五个特点:
(1)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引下完成;
(3)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
(4)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2.艺术的本体涵义
何谓艺术?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艺术“模仿”生活。它强调的是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重要源泉,艺术不能等同于或还原为生活过程自身。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被当成主流价值认识传承,而如今人们说“艺术即过程”,是“走向过程的艺术”。这种转变是从克罗齐开始的,他认为“艺术即直觉”。这种强调艺术只是艺术家直觉的观点,打开了动摇生活到艺术传统认识的缺口,从此艺术开始同某种“过程”等同,首先就是从等同于人的意识自身活动过程开始。如弗洛伊德潜意识升华的观点,詹姆斯意识流流动的观点,柏格森生命力表现的观点等等,直到“生活过程本身即艺术”,“过程论”达到顶峰,就成了所谓的“20世纪艺术精神”,解构秩序、消释中心、析离主体,它已经背离了“过程即艺术”的本身意义。传统上西方历来认为艺术是人的观念客体,它是人的心灵、情感的投射物,它不具有本体意义,这种观点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今人们认为艺术品不仅是人创造的,而且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本体艺术的过程,艺术的存在不仅具有观念客体属性,而且更是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施莱格尔就说过:“没有诗,就没有存在。”而罗杰加洛蒂甚至说:“艺术不是别的,就是一种生活存在。”它为人提供“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精神家园。然而,“只有把‘从生活到艺术’与‘生活过程即艺术’结合起来,对艺术的认识才可能是深刻的完整的。”
从词源学的角度,艺术是指“技艺”、“技能”,英语和法语art均来源于拉丁文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在德语中的艺术是krunst,它是从具有“知道”、“会做”的意义的“K nnen”一词发展而来的,指能够巧妙地解决任何困难课题的特殊熟练技术。在这个层面,艺术一词等同于英语中的“skill”,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艺术一词是指英语中“art”的涵义,是指“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
在我国,艺术概念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果对它作进一步细化,艺术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艺术,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具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狭义的艺术,是指主要不用语言而以其他手段和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意识形态。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在把握艺术这一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艺术不仅是静态物化作品的存在,而且也是一种动态行为过程的存在;
(2)艺术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
(3)艺术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行为来体现。
3.教学和艺术的概念同构
通过对教学和艺术概念的分析可知,教学和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共通性和契合性。
(1)教学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
(2)教学和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人;
(3)教学过程和艺术创作过程都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都具有创造性的特质;
(4)教学和艺术的价值实现都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行为。
由于教学和艺术在过程、目的、物质、形式等概念层面的共通性和契合性,所以教学和艺术在概念结合上具有相当高的同构性特点。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学要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存在形式。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学本体的特殊性要求,教学和艺术的本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为我们促使教学和艺术的概念结合提供了契机,我们必须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特殊艺术,因而教学艺术概念的生成就具有了它特殊的逻辑发展要求,教学艺术概念也应运而生了。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解析
1.关于教学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的评述
人们对教学艺术的本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存在的主要流派可划分成如下几种。
(1)科学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探究和运用能力。美国在四五十年代科学主义教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普遍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为推动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做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艺术也因此沦为科学主义的附庸,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如果发展到极致,教师就会沦为一种分析思维的机器,对学生来说,一个被“科学地”培养出的儿童将是一个可怜的怪物。如崔含鼎、梁仕云认为:“现代教学艺术,是把现代心理学、现代行为科学、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教与学这一系统工程的辩证化合体”。这种流派的观点强调教学规律和教学科学方法的本体地位,教学艺术仅仅是派生物而已。但是这种观点增进了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人们摆脱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倾向。
(2)审美主义观点。唯美主义认为教学艺术不属于一般教学论范畴,而是一个关于教学的纯审美范畴或美学范畴,教学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活动。克莱德E柯伦的《教学的美学》和哈里道的《教学:一种表演艺术》等著述就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种观点。如阎增武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当然,以上学者的观点强调了审美性在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还不是纯粹美学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对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的重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点泛审美主义的倾向。如果审美主义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在教学实践中走向审美的形式主义倾向,走向为艺术而艺术。但它对纯粹功利主义观点有积极的对抗意义。
(3)创造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将教学艺术看作教师艺术家式的创造劳动,如苏灵扬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创作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人,创作本身不是集中、提炼与典型化,而是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又是艺术家,而且是有更特殊要求的艺术家”。这种流派的观点在当前国内教育界相当普遍,许多研究者用这种观点来对抗科学主义观点,用教师的主体性的能动创造去对抗科学主义纯粹理性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主观主义、神秘主义。
(4)功利主义观点。人是一个目的动物,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人类自身、人类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合目的性”是衡量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功利主义教学艺术论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价值,认为凡是能实现教学目的、有用或实用的教学便是教学艺术。如盖奇认为,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只能是“一门有用或实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以创造美和唤起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功利性泛滥,常常会牺牲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注重现实目的性,甚至手段目的化;王晋堂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当然这种观点对重视教学目的全面最佳实现具有工具性、方向性的作用。但如果走向纯功利主义的视域,将使教学艺术沦为纯功利主义的工具,它自身独有的本体价值必将被掩盖。
以上四种流派的观点都从教学艺术的不同层面对教学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入的解剖,都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扭曲教学艺术的本质。
2.教学艺术本质的界定
我们认为科学界定教学艺术的本质应注意以下三个纬度:
(1)教学艺术必须是一门艺术,它必须体现一般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教学艺术一定是有关教学的艺术,它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特殊要求。
(3)教学艺术一定要克服科学主义、审美主义、创造主义、功利主义的狭隘视域,回归到本体意义的教学艺术观上来。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考虑,我们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素养和行为。对这一定义的科学理解,我们认为应把握住以下三个逻辑层次:
①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一种能力素养和外化行为,它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统一体。
②运用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佳教学效果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的逻辑起点,它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③教学艺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它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
三、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关系
对教学艺术概念进行本体解析必然要涉及它的逻辑外延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它和教学科学的关系问题最为重要。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区别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教学科学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要体现教学的“真”,要“合规律性”;教学艺术则是对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体现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上的主体性力量,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审美性。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科学追求教学的规律性的内容,它体现教学认知的真理性;教学艺术追求对教学规律的有效运用,它更体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性。
(3)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表现形式不同。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说明、推理、论证等,很有程序性和逻辑性;教学艺术主要运用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体验、形象化手段等,形象性、体验性很强。
(4)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特点不同。教学科学强调普遍适应性和规律性,为教学提供一般性的相对稳定的模式,是教学活动共性的体现;教学艺术强调特殊规定性和灵活性,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展现主体力量的机会,是教学个性的集中体现。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联系
(1)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的运用虽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主体力量的外化,但他不能天马行空,任意所至,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所揭示出来的教学本质和客观规律,按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必须以教学科学为依托,不能坠入为教学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化的泥潭。
(2)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升华。教学艺术由于运用主体的差异而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会在不同教师身上产生天壤之别的运用差异,产生的效果会明显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运用技巧和能力,才使教学科学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一条典型的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更高层次的逻辑升华过程,也是一条使理性知识升华到更高逻辑层次的运动过程,也使教学科学更具活力,真正成功的教学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