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治思维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法治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法治思维

篇1

关键词: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28-02

努力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革命蓝图的实现,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关键还在于党员干部的态度、决心和行动,在于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法治的过程。各级党员干部作为执掌国家权力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是党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党依法执政理念的落实、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因此,只有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的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才能建立起法治国家。

(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需要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而当前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还存在的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比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这些问题,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妨碍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更重要是依靠有法治思维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党员干部。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应当是法治精神的践行者、捍卫者。唯有他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唯有他们事先正己,用行动作出表率,才能将依法治国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具体行为中去。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党员干部自身的需要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相对于经济、金融等领域来说,法律知识的贮藏明显不足,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还不能得心应手。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法律规则意识不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说明,有些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与依法治国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只有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履行职责行政权力所需要的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自觉的提高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发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二、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律知识欠缺。尽管法律知识是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但是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将法律知识学习流于形式,以致于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学习的不够系统、全面,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准确、深入,直接影响到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

二是法治思维淡薄。由于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不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依法行政的水平。

篇2

一、因势利导,激发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新课伊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地获得新知识,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1.词句早知道。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如果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想比的良好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设计三五个小提示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提示:(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指名读出“漂亮”;(2)说说鹿的特点;(3)指名读四字词语“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灵魂肮脏”“残害无辜”;(4)任选一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这时的学生处于“我知道”的状态,在浅表记忆里寻找合适的内容,通过集体交流使学习内容成为较为牢固的知识库存。因此,“词句早知道”的了解式学习,是比较可取的课堂组织行为。

2.故事初体验。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可以落实在悬念设计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去解开悬念。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装满昆虫的衣袋”中发现故事的本真:衣袋里可能装着什么?还装着什么?学生在悬念中展开学习,就会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印象将更为深刻。

二、因材施教,还给自由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和自由。”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中,同样应该把民主和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1.讨论的自由。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凭借已学的知识自学课文,从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展示的喜悦。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对诸葛亮的睡觉,学生的见解有所不同,有的说是真睡,有的说是假寐,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前后联系,加强对“三顾茅庐”的理解。因为正值学生同看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课堂更成了《三国演义》爱好者的交流场所,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书本内容、同学的叙述和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本、生生、师生间的对话才真正得以生成。

2.质疑的自由。

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正讲到兴头上或者前一个问题已经讲解结束了,突然教室里会有一位同学高高举起小手,他提出的问题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许是纠缠于前面的问题,或许是提出一个新的亮点,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给这样的学生以质疑的自由,然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促进课堂生成。

三、因利乘便,引发互动

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就能多方位接收信息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因利乘便,引发课堂互动,这种课堂组织行为多用于知识巩固课。

1.巩固式对答。

学生的课堂积累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一积累环节。对于课文中较为浅显的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较好地巩固学习内容。因此,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简单,充满情趣,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答方式可以是跳跃选句,可以是手心默写,可以是动作猜词……这些巩固式对答既提高了学生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课堂积累效果自然显现。

2.研究式讨论。

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教师应因利乘便,用适当的提问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轻松地讲出了诗句的意思,就着这样的便利,引导学生对其中“孤”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提出疑问:“孤”从字面上理解是“单独”的意思,而偌大的江面,怎么会只有一只船呢?学生根据课文和补充资料进行探讨,在讨论中产生了顿悟。教师有意识地强化疑问,组织学生以研究式讨论来解决问题,“疑―论―解”这样的课堂组织行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了学习。

四、因人而异,给予肯定

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面对的是十岁左右的儿童,更加需要成功来激励。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实施赏识教育,以期多元化的课堂对话。

1.及时激励。

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成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及时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回答问题、积极讨论、作业书写上,只要是有进步的,每次都应及时加以适当的表扬。“这一点答得好,简洁明了,太棒了”“你能举手来回答,就已经是大进步了”……这样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2.发挥强势。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不自觉地去强化这些学生的强项。作范例时,遇到需要讲故事的,首选的是讲得惟妙惟肖的那位;遇到需要朗诵的,推荐的是声情并茂的那位;遇到需要发言的,选择的是妙语连珠的那位……对于有某项突出表现的学生,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在语文课中发挥其最突出的一面,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之成为同学的典范,引发课堂上的学习风暴。

3.寻找优微。

篇3

1 “读图时代”思维方式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网络、电视、广告、杂志等各种媒体,都是以丰富形象的图形语言传递各种信息,读图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时尚,在逐渐改变着人们阅读和思维方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中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纯文本信息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而对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却表现出极大的敏感和关注.生动丰富的图形可以直接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视觉注意,通过视觉触动创造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我们应当认识“读图时代”对现代中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形这个特殊的“窗口”,传递教学信息,活化物理图景,增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的自觉性.

2 利用图形表达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

2.1 利用图形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现象的抽象和概括,许多物理概念需要用理想化的图形来表示,如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磁感线的分布图、电路图等,都是利用图形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其中力的示意图、光线、磁感线也是借助几何图形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力的示意图表达了力的方向,利用它可以简洁、快速地进行受力分析;光线代表了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可以用它形象准确地表达光传播过程中线与面的几何关系;引入磁感线,可以把深奥的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形象直观地画在纸上.虽然这些图线实际并不存在,但它们却表达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最核心要素,是对物理现象的一种科学抽象和概括,是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统一.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力的示意图、光线、磁感线这些模型的物理意义,学会用它们描述物理图景的方法和技能,在运用中体验这些理想化模型的思想和意义,提高运用理想化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利用图形构建物理情景,理解物理规律

在有些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乏直接的表象认识,缺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教师可利用图形为学生铺设一个简单易懂的思维平台,用图形构建物理情景,理解物理规律.如功是力学中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跟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如果结合图1把力F作用下物体运动一段距离s的过程画出来,学生对功的理解就变成了一个具体过程,通过“形”与“意”的结合,实现了从形象思维中概括物理概念的过程,学生很容易明确功是力在一个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功的计算公式W=Fs也就水到渠成了.

2.3 利用图像表达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

物理图像是利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形表达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直观地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在图像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又要帮助学生用物理的思想理解函数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教学即是数形结合的典范,也是数理结合的典范.

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描绘图像,理解图中AB、BC、CD所代表的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析实验过程中所隐含的其他物理规律,如代表固态升温过程的AB段和代表液态升温过程的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结合实验过程分析可知,在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但CD段温度上升的要比AB段的慢,说明这种物质液态的吸热本领要比固态的大.

3 利用画图作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图形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远不止用于描绘物理情景,表达物理特征,它的直观性、结构性、数学性、扩展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使图形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还有更多更广的应用价值.

3.1 通过画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良好习惯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是分析运动和力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受力分析要画受力示意图,使物体的受力情况形象直观地跃然纸上,画示意图的过程也是受力分析的过程,正确合理地画好受力示意图是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的体现.教学中要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养成不论难题还是容易题,都要按照“确定研究对象,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其他力的顺序分析受力,同步画出受力示意图”的三个步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亲身体验画受力示意图和分析受力同时进行的意义和作用.

3.2 通过画图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说明画图不仅是一个形象表达,更是一个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画图审题的良好习惯,面对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要学会用示意图把物理过程、状态、条件形象地表达出来,结合示意图寻找物理过程和状态中所隐含的物理规律或数学关系.

例1 一束激光以入射角i=45°照射在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其反射光在固定的竖直墙壁上形成光斑B,如图3所示.如果容器中的液面上升了2 cm,则光斑B将

A.向上移动2 cm B.向下移动2 cm

C.向上移动4 cm D.向上移动3 cm

分析 几何光学的魅力在于几何知识在分析解决光学问题中的巧妙应用,只有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才能更好地分析光线、法线与分界面之间的几何关系.

如图4所示,根据题意画出水面上升前后的反射光线OB和O′B′,设水面上升前的法线与反射光线O′B′的交点为N,由几何关系知OBB′N为平行四边形,分析三角形O′ON知,ON=2×2 cm=4 cm,所以B′B=NO=4 cm.

3.3 在作图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作图能力是物理学习中的基础能力之一,作图不仅是一个思维过程,更是一个技能训练的过程,要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体验严谨、细致的态度对作图的影响.作图题是中考物理的一种题型,虽然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就是粗心大意,作图不规范,实虚线不分,图不达意等.没有良好的习惯,难以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电路图、磁感线分布图等画法的严格训练,要通过示范、监督、指导,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脱离老师和书本,形成独立运用物理图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展现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是把文字和图形进行有机地结合,用来显示思维轨迹和知识结构的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它综合了文字和图形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优点,通过画知识网络、画思维流程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联想,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综合和迁移.

篇4

论文摘 要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训练他们的抽象、形象和逆反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思路。

1 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太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差,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理解感性大于理性,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不听课,或者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信念、观点和态度的过程,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灵感,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是有益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开拓自身认识的新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它具有新异性、价值性和跃迁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突破思维过程的障碍,提出新思路,得出新结论、新成果。但是仅仅求新求异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或个人价值。创新思维的过程一般处于一种非自我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呈现出潜在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愉悦,引发他们的视觉想象,使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过程,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觉得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3.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师生和谐友爱、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并提高他们的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充当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指导、学习策略指导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启发对方。

4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开放思维和逆反思维,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现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1 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职数学体现着抽象思维的鲜明特色,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可以使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和精确,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中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测和推理的探索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明确性、数学结论及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而能够用数学的精确思维和清晰思路来把握和描述现实世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来自客观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起来的数学模型,即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图像加以思考进行的思维,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极高价值和重要意义。高职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比较擅长,往往对于感性的事物较为敏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双向互逆和正反互补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在对事物进行逻辑抽象的同时,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概念、结论及其形成过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特征,抽象出基本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放思维能力的训练

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基础的多解问题,这类问题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解决办法,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他们从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自由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他们联想思维的基础,通过开放思维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类比,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并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逆反思维能力的训练

逆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往往有悖于常理,但是却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运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考虑和分析事物,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 胡松林.数学教师札记[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四位一体;理论体系;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80-02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The English “Four-InCOne Class Teaching Method),也称作“4P”课堂教学方法,是包天任教授经过20多年潜心学习、研究、实践、总结而创立的。它是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同时又吸收、继承了我国很多优秀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的精华,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实验、总结、创新,形成的一大的英语教学法,标志着中国英语教学(TEFL)法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四位一体”教学法以“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为教学原则,包含了4个阶段: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教学),practice(练习),production(产出)。故又称作“4P”课堂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其中准备阶段(Preparation)的运用与理解进行了探讨。

一、准备阶段(Preparation)在“四位一体”教学法中的重要性

准备阶段(Preparation)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新语言必备的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为进入呈现阶段打下基础。整个“四位一体”教学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目的。任何一种语言材料教学都必须经过4个阶段,然后依次轮流、循环。由此可见,准备阶段(Preparation)是整个“四位一体”教学法运作的基础,意义重大,所以在笔者的教学探索中,尝试把准备阶段拓展到以学月至学年为单位,既做“小准备”,又做“大准备”。

二、准备阶段的要素

1. Who:参与人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Preparation环节的首要参与人,应该学会预习。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preparation(准备)环节的主要参与人,必须做好备课工作。

2. When:时间

(1)三年的准备。学生作为准备阶段环节的首要参与人,应该在进入高一年级第一节课开始,就被告知整个高中阶段为之所准备的高考到底要考查他们的什么能力,那么围绕着这个能力目标,高一、高二、高三分别要做什么事情,并且做到什么程度,要怎样使用课本来帮助他们达到这些要求:一是准备好态度,明白英语在人生价值追逐中的角色地位;二是准备好用具,书本笔记;三是准备好方式,听说读写;四是准备好内容,知道自己要通过什么材料来习得知识。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课堂的要求和知识的需求,就会在心理、态度上准备好英语知识技能的学习,拥有良好的开端和持续的动机。

教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应该在高一开始之前的假期就做好调研工作,了解教材内容、布局、阶段目标和课堂具体要求。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三年的教学工作,使用什么教材?高考要求是什么?或者有着什么样的趋势?课堂上着重以哪些有效方式训练学生知识能力?都要心中有数。教师应该从高一开始时就带领学生认识到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三年,做好心理的、形式的和材料的准备。

(2)一年的准备。每学年初都有必要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优势、劣势,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可调整的学年学习计划,因为语言学习的提升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对比自己的进步或退步,做好假期补救计划,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认真准备。

学生自己的准备一定要在学年中的两个假期落实,主要练习听力和阅读,利用网络资源,每天听30分钟,阅读30分钟;难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时间也可以适当增加,方法一定要得到教师的指导。

(3)一期的准备。本期教材拿到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读。教师必须细读,把各个教学单元融会贯通,比如笔者使用的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一个单元的教学顺序有时会因为教学需要而打乱,增加或者删减,如果不站在整本教材或者坐一望三的高度,很难驾驭。

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对有趣的内容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中文资料阅读一下,无趣的也能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太排斥。

(4)一月的准备。对于学月重点准备,根据年级和学习目标的变化应该有相应调整。高一第一学月初,学生要准备好听课与记笔记。所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告知学生笔记的方式可以有若干种,并详细说明,由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进行实践,坚持一个月之后,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还是更换另一种方式尝试。在每个学月初告知学生本学月内容或方法,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的,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5)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准备环节。大大小小的准备做得差不多了之后,就要落实课前和“四位一体”教学法课堂第一个环节准备阶段了。第一天的课堂最后,笔者都会告知第二天教学的大致内容,同时要求在英语课开始的两分钟,所有学生迅速复习前天的预习内容,然后进入教学环节的准备阶段。

3. What:材料

学生应准备好教材、习题资料和拓展阅读资料,比如英语周报、21世纪报等。教师除了准备与学生同步的材料之外,还应该准备原版的阅读和语音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4. How:不同教学内容的方式

以词汇课为例,学习的前一天引导学生先梳理单元“自己的”生词,就是在词汇表中勾画出自己不熟悉的。每个同学的词汇量是不一样的,所以通过这一步,确定自己明天重点要学习的词汇;其次,勾画出生词之后,向同学请教自己的疑难读音(词汇首先要读得出来);最后,用两分钟大致记忆一下生词的主要意思,这就算做好准备了,目的在于熟悉单词,降低阅读的难度。课堂开始的时候,用各种方式巩固第一天的准备工作,齐读词汇,请个体领读词汇,相互读听词汇等。教师纠正读音,完成课堂准备环节。

以第二天上阅读课为例,前一天请学生阅读图片、题目,不查字典浏览一遍文章,慢读第二遍,尝试小声朗读一遍,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或自己不能理解的生涩语句。阅读的目的在于大意的理解,泛读之后的精读才能落实技能和语言,同时也找出了自己的听课“重点”。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集体读图、读题目,做头脑风暴来打开阅读思维。然后分别以个体、小组、全班为单位进行朗读,做听说训练,Preparation(准备)环节。

5. Preparation(准备)的几个小课例

使用教材,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四模块一。

(1)阅读课文 The City in the Future

Step 1 Preparation

Brainstorm:in groups of 4, talk about the topics on the Bb, and make a list of three ideas:

Future:garbage;arrest criminals;shopping;telephones; recreation;transportation;medical care;holidays;space travel.

Reading and listening:choose groups to read out and others listen and think.

通过小组,安抚学生情绪,为进入新内容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预测,头脑风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了安全的语言印象。让学生对新课有了期待。

(2)听力 The House in the future

Step 1 Preparation

Picture in introduction:imagine about the picture,and try to describe with the given words about the material,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house.

Draw a house and introduce its mater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partners.

通过这样两个小活动,复习了关于房子的词汇和表达;通过图片直观地理解词汇;通过绘画发挥想象力;同时通过口头简单的听说活动,准备好进入快速听力的环节。

(3)语法 The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Step 1 Preparation

Translation:

明天九点的时候不要给我打电话,那会儿我多半在写作业。

后天上午我不能去看电影,那r候我该在帮我爸爸种菜呢。

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该忙着准备毕业考试呢。

通过这几个句子的翻译,让学生体会中文中表示将来时间的名词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比英语句子,从而理解英语中“将来某时刻或某时段”正在发生的动作或持续的动作,准备好运用。

4P教学法并不局限于一堂40分钟的课,它可以贯穿任何一个小的或者是大的教学片断,像同心圆,我们的教学思维广度可以无限扩大伸展;像连环套一个扣一个,帮助学生建立“先行”的学习思维和习惯,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连贯性、主动性。

篇6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解题的方式和技巧,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我们解决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联系。由于事物的联系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解决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面就以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全国卷)为例对政治试题的解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选择题的解法

政治高考选择题是一种选拔性强,能有效防止受评分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而造成评分误差,从而保证评分公正的客观题型。在近几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和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除了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分析、掌握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从形式上看选择题由题干、题肢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有立意、情景、问题设置三部分。在解题过程中应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提取立意(中心思想),抓住设问,运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将题干和题肢认真比对分析,从中找出最佳选项。

例1:(2011全国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设问的关键词是”科学认识” 本题的立意是“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根据该研究成果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题意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教材《认识论》知识:“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故只有D,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题肢错误。

例2:(2011全国卷26)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设问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问政府或者是其他市场主体。③是政府应努力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④中的做法只会使招工难的问题变的更难,也不符合题意,故此题只能选A。

二、主观性试题的解法

第一步:审题,抓关键词眼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矛盾,我们把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把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样的道理,在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掌握题干的关键,抓住“关键词”,这对于分析解决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2011年全国卷第38题第(1)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问题:

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在这个题中对解题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有:“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步:情境反射,联系教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近几年的高考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要求学生在抓住关键词眼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知识去思考,这个问题在教材什么地方介绍过?是如何介绍的?如上题知识在《政治常识》第四课中介绍过,具体内容如下: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第一,从历史传统来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第二,从民族关系来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第三,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第二,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第三,有利于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各民族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第三步:立足教材、两个结合、精心做答、有所创新

经过前两个步骤,答题就有了思路。但不能简单生硬地照搬教材原理。因为试题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现实情况为背景材料。所以答题就必须立足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时事资料,精心组织好语言,尽量忠于教材知识,并能就材料的问题发表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有了这种解题思路,上题答案应为:

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西藏自治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地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杰.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

[2]杨建娥.例谈初中政治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6).

篇7

[摘 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一理论的落实与研究,让学生的理解更逼近数学的本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数对 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基于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要走在学生思维的前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前不久,本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在试教过程中,“拓展训练”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报几个数对,让我们班一列或者一行的同学都站起来呢?

生1:(3,1)(3,2)(3,3)(3,4)(3,5)(3,6)。

生2:(1,1)(2,1)(3,1)(4,1)(5,1)(6,1)(7,1)。

师:我只要说出一个数对,就能让一列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师板书(5,x),第五列学生全部站了起来]

师:瞧,一个数对就可以让一列的同学站起来,我厉不厉害?下面,老师来个更厉害的![师板书(x,x),然后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这时师发现不对,马上进行提示:“当x=1时,数对是(1,1);当x=2时,数对是(2,2)……”此时,大部分学生坐了下去,可仍然还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站着。看到这个情形,师只得请还站着的、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这部分学生最终迟疑地坐了下去]

师:看这些同学的位置,他们的行数和列数都是相等的。

师(站在教室前的一个角落):如果我的位置在这儿,你们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吗?

生3:(0,0)?

师:对!我的位置就是(0,0)。

思考: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课后笔者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采访:“为什么刚开始看到(x,x)时,你会站起来?这里的x可以是0吗?你能用除(x,x)以外的其他数对,表示刚才课上最后站着的同学的位置吗?(出示一张课上用的班级座位图)如果有个数对是(x,x+1),你觉得哪些同学应该站起来?”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所期待的思维上的发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x可以表示任何数,所以当(x,x)出现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数对可以表示每一个人的位置。从学生对访谈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定格在“任何数”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x,x)可以是任何数,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只能理解这里的x表示的是第几列或第几行,即整数。数对(0,0)也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不存在第0列或第0行,通过访谈中的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数对存在困惑。从学生回答访谈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现在还不能综合分析一个数对中行数和列数的关系。(x,x)与(1,1)(2,2)等数对都应被看成是一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x,x)与后者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即到达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执教教师并没有从行与列之间的关系着手,而是仅仅停留在具体数对中,导致没能促进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笔者以为,即使执教教师着力于(x,x)和(0,0)的分析讲解,但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形式运算的含义呢?所以,笔者认为此环节的设计是有所欠缺的。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必须要努力逼近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核心价值。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断构想。

师(出示下图):你认为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只用一个数不行吗?为什么?

师(出示右图):它的位置又该怎么表示呢?(生答略)

师: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只需一个数,在一个平面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会不会有需要三个数才能确定位置的情况?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篇8

落实宪法框架下的“一府两院”。我国宪法赋予了“一府两院”平等的法律地位。然而现实中,这种平等的法律地位却没有得到实现,“一府两院”在政治、机构和经济地位上严重失衡,从而形成了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极其不利的政治环境,这也成为了制约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提升的最为突出的因素。要解决现实中出现的“一府两院”地位失衡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提高“法检两院”的政治地位,“法检两长”至少应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二是要提高“法检两院”的机构级别,法检两院及内设部门与同级政府及部门应当拥有同等的机构级别;三是要从体制上改变司法机关的财政地位,解决地方司法机关经济受控于地方政府的现状,法检两院的所有办公、办案等费用,统一由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解决。

完善并加强司法职业保障。第一,提高法官准入门槛。担任法官,除了要具备《法官法》所规定的条件外,应当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且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法官招录考试后,还应当到国家法官学院学习两年,待取得毕业证书后才能被任命为法官。通过这些门槛设置,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提高法官职级待遇。积极推进《法官法》的修改、完善和实施,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机制,将法官从公务员序列中单列出来,对应提高法官职级待遇,并参照各国惯例,将法官薪资待遇提高到同级别公务员的两倍以上水平,切实解决目前法官晋升空间小、职级待遇差、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第三,设立法官廉政基金。为每位法官开设一个廉政基金账户,按照法官薪酬待遇标准,由财政按同比例向该账户存入廉政基金,法官工作达一定年限后,如果其在履职过程中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就可以全额领取这笔基金,如果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则按一定比例扣减这笔基金,涉及刑事犯罪的则完全不享受这笔基金。这样一来,法官任职时间越长,廉政基金账户中的金额就越高,其违法违纪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进一步推进全民普法教育。其一,法治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法制教育工作,让公民从小就接触到法律规范,逐步形成敬畏法律、相信法律、遵守法律的思维意识。

其二,加强对普通群众的普法力度。一是要克服形式主义,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走走过场;二是要丰富普法形式,可采取普法讲座、电视栏目、报刊网络、就地办案等多种方式;三是要注重普法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等地广泛开展,并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普法形式。

其三,强化公务员群体的法治思维。加强对国家公务人员的法治教育,切实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特别是要使破解难题回归到法治途径,确立起“绝对的司法终局性原则”,从而解决其与终结制之间的矛盾,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篇9

一、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局党委要切实履行领导全面依法治县的职责,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决策,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队伍法治教育,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到制订决策符合法律要求,推进工作遵循法律规定、解决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开展《法治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实施情况评估,总结回顾依法治县工作的成效经验。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要带头守法,依法执法,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依法划分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责,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根据《县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顺利完成依法行政考评工作。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和落实公务员依法行政集中培训制度,督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

三、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目标,扎实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权威性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群众诉讼成本,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纠纷,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司法助理员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活动,开展以案释法,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四、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市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抓好组织实施。要落实工作责任和具体抓手,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涉法涉诉改革,建立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健全突发性、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五、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创建活动

抓好法治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和推荐工作,形成以点带面、推广典型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入抓好法治县创建活动,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深入开展机关、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发掘本地文化优势资源,结合我局实际努力建设法治文化品牌。

七、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质

要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构建法治宣传教育大格局。继续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 “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法律“六进”的重要内容,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组织“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全面落实国家宪法日制度和宪法宣誓制度,把宪法法律学习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创新和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篇10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提升显得特别重要。为真实了解高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笔者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2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调查问卷》3 000份,回收2 640份,有效率100%。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为更好地探索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法律知识略显不足

调查显示(表1),在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研中,大学生对《义务教育法》(73.30%)和《教育法》(60.53%)的熟识度相对较高,只有51.21%的学生了解《高等教育法》,39.58%的学生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整体的认识水平仅仅停留在名称和部分内容上。

(二)法律意识明显欠缺

调查(图表2)显示,“假如你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你是否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会通过维权维护自身权益,其中51.33%学生选择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诉,10.64%的学生选择向相关司法部门反映,同时也有38.03%的学生只会向周围同学倾诉或自认倒霉(27.12%),不采取任何行动(10.91%)。

(三)法律能力参差不齐

调查(表3)显示,学生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50.42%的学生不知道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51.97%的同学对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51.86%的同学对维权程序不明确;在使用过维权渠道的学生中,有25.04%的学生在反映情况后一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解决。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首先,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等级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自由和民主在普通人眼中很难实现,限制了人们追求平等的思想。其次,儒家的“仁义”思想、中庸的“礼德”思想、“以德服人”的人治理念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头脑中,压抑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同时也阻碍了中国法制化进程。最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对法律移植产生冲突,虽然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打破了封建法律体系,建立了现代化法治体系,但是传统的人治思想和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理念仍起到不小影响,阻碍了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的进程[1]。

(二)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执法不严现象、贪赃枉法事件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违法犯罪的现象,让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影响,致使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降低,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实效和同学们对法律的认可度。

(三)高校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传播投入不足

通过调研,高校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开设法律相关的基础课程;举行法律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相关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广播、海报等进行宣传。

调查显示,76%的高校较为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但有14%的高校仅通过开设法律课程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还有10%的高校没有相应的法律普及途径(见右图)。受学校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传授的方法和途径所限,同学们很难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部分同学受眼界所限,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单纯地认为学习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影响法律学习的效果和法律素养的培育。

(四)高校大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扩招以来,部分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忽视法律教育,对提高法律素养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上,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认为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需要。这种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法律素养的培育。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涉及社会、家庭等各层面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2]。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公众真正意识到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完善对权力的监督监管和制约机制,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情感。要对各类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行为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发现一例处理一例,不给违法犯罪留下滋生的土壤。要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为普及同学们的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法律和法治观念,高校应充分利用多个教育平台和各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法律、法治宣传,真正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对法律知识进行普及。举办同学们感兴趣的法制栏目,让同学们在娱乐中接收法律知识。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F,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话题讨论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观念,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三)加强高校法律教育的投入力度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教育和法律素养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将法治教育放到与德育、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法律课程设置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的培训,努力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充电,使自己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以便达到以身示范,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的目的。建立合法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奖励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法律教育中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规范以辅导员为主的兼职法治教师,让辅导员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法、用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大胆创新,增加法律知识相关课程。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仅仅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所学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使同学们养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行为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必要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高校应立足课堂,将公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法律选修课,使法治教育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