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的仪式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的仪式感

篇1

关键词:创新 课堂教学 合作 探究

教材第六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共两课(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属于社会与经济史的内容,如何出色地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让我颇费心思。因为如果按照前几单元的教法来完成这一单元,只能使课堂变得枯燥与乏味。经过几天的思考,我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呢?报的内容就是这一单元的内容。

“每小组四人,以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主题,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当我宣布这一决定时,许多学生都露出了惊异的目光,个个情绪高涨。

为了使学生能按照我的设想(完成教学任务)搞好这次活动,我特意提了几点要求:①四人既要有分工,又要讲合作,组长就是主编,组员就是编委,从课文中选材时要讲合作,排版、插图、写文字时要分工;②办好后,张贴在黑板上让大家评价;③手抄报的评价得分就是该组全部组员的得分。

两天后,当我再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惊异地发现黑板上整齐地粘贴着各组的手抄报。接下来,我让他们自己来讲评。具体的评价过程为:①由小组长代表组员到讲台上讲出本小组手抄报的主要内容;②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各组办手抄报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请组员回答(可准备30秒);③大家给手抄报整体的设计及组员们的表现评分。

每个小组长登上讲台都像小教师一样讲得条理清楚、不慌不乱。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得也很不错,整体评分也非常公正。至此,课文需要掌握的内容各组都涉及到了,且很多小组还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了新内容,教学效果出乎意料。

这次成功的尝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隐居幕后,让学生走向前台,他们或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或展开争论,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等的提高,都比教师的和盘托出、硬性操练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如何把它开发出来。让我们相信学生,为挖掘学生的潜能铺桥搭路。

2.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突破教师、教科书所构成的枷锁,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测量、观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测、交流、分析、归纳和整理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的教学观念应有所改变,不应再像以前那样,把教科书奉做“本”,把教参当做“标准”。教师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可以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增加或删减。同时,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成为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对一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好课应该是“实惠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其中取得进步和成长。好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顾名思义,“好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获得知识和技能,或掌握规律,或加强经验交流,或拓展思维,或产生情感共鸣,或提升人格,甚至改变人生观、世界观等。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在好的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上一门好课,讲究的就是“实惠”“科学”,要让课堂充满精彩,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灌输。就是所谓的“实惠”。

“好课”应该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与校园学情、班情等相符合。而那些不能被称之为“好课”的课堂,一定会存在不合理的成分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的一面。

人都是有个性的,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习惯、素养以及处事态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且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学情、班情和学校教学的各方面。因此,上好一堂课,因地制宜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是对“好课”这个概念的最好诠释。

总之,教师想要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求新、求进,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是门艺术,教师首先应把自己塑造完美,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京姬.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1).

[2]周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3]朱淑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素质教育,2014(2).

篇2

【关键词】 失恋大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心理咨询干预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情感危机,如果不能很好的疏导、处理,很容易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对失恋大学生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本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失恋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并了解了其不良情绪和认知,对其采用了心理咨询干预和疏导。其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68名本校失恋大学生做为观察被试。其中女性被试36人,男性被试32人;年龄21~25岁(平均22.8±6.8);大二学生26人,大一学生42人。随机将被试分为心理咨询干预组(n=34);对照组(n=34),两组被试在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 SDS)记分评估。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干预后,与对照组再次进行SAS、SDS及心理访谈,以观察心理咨询干预效果。(其中有4被试无明确原因自行脱离实验)

1.2 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学调查。分别将SAS、SDS中的20 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 scor, Y)。

1.3 心理咨询干预手段

对咨询干预组的被试,尤其失恋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得分较高的失恋大学生,采用心理咨询理论中,认知理论中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进行咨询干预,以纠正其歪曲的认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引发的不良情绪。

2 结果

两被试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学调查见下列表格,两组被试在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前SAS、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后,SAS、SDS标准计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有所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大学生因心理素质、挫折承受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遭遇失恋后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反映及心理失衡现象。其失恋后的挫折感受和不良情绪反应与失恋者的性格、童年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好坏、恋爱时间的长短及恋爱关系的深浅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绝大部分遭遇失恋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正视和接受现实,平稳度过失恋后的心理波动期,然而也有些失恋学生会长时间沉浸于失恋的痛苦中,并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和歪曲的认知。

本研究对本校68 名失恋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不良情绪、歪曲认知的访谈,以期发现失恋后异常的情绪、不良认知引起的心理变化,并对心理咨询干预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干预,结果发现心理咨询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得分减少,而且不良情绪和歪曲认知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被试,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歪曲的认知没有改善,还有部分被试出现顺面的问题。在此,作者建议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和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关注失恋的大学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干预,可以很好的防止失恋后的大学生陷入情感危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高校维护正常学习氛围,创建和谐校园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曼,郝风贤.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81.

篇3

关键词:单亲家庭;高中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亲家庭数目的逐年增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百万之多。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变得更敏感和棘手,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表象

1.孤僻忧郁,嫉妒心强

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卑心重,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有“抑郁症”倾向。一般而言,离婚或没父母亲对中国人来说大抵都被看作不光彩的事情。高中生思想意识不成熟,更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成为单亲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离婚或失去父母当成见不得人的事,忌谈、忌问。在自己心灵深处产生自卑感,并且逐渐变得孤独、不合群,而且引发较强的妒忌心理。

2.自由散漫、唯我独尊

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自控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无论在如何喜庆的日子和场景里,他们的想法是快乐和热闹是别人的,对他而言只有悲伤和忧郁。

3.偏执多疑、焦虑逆反

因为父母感情的裂缝,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对象,孩子成天处在恐惧、担忧和焦虑中,没有安全感。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或抑郁、焦虑情绪或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得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或家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4.骄横霸道、暴躁易怒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受到父母离婚过程的影响。有的孩子通过砸东西、打人、赐门等行为来舒缓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同时由于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单亲家庭学生的敌对心理除了表现为对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及产生攻击外,更明显地表现为与教师的敌对、不合作行为及抵触情绪。还有一种倾向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种学生性格暴躁,有的甚至表现得很残忍,在家里一挨训就唯唯诺诺,在外遇到弱小者就把在家受到的教育方式用到别人身上,表现出暴躁凶狠。

三、干预措施

1.倾注爱心、情感补偿

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关爱是情感教育的剂,也是化解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只有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的单亲家庭学生来说,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2.信任激励,润心无声

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可能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如别人,产生消极意识,和好学生在一起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因此他们常以各种捣乱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视”。其实,这正是他们内心情感脆弱、敏感、多疑,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是他们对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一种强烈需要的表现;是他们内心期望人们承认他们价值的热烈憧憬。因此,化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危机,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这种需要,用炽热的情感去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的坚冰,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精神上的污染。用信任与尊重唤起他们――自信心的复苏,唤起他们潜在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高尚的心理品质。老师平时少绷一回脸,少瞪一次眼,少一点冷漠,少一些排斥;而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次关心,多一回尊重,多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可对那些备受冷落的单亲家庭学生,却是能够润泽万物的和风细雨,可以摇曳心灵的脉脉温情。

3.宽严相宜,张弛有度

对单亲家庭学生,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4.群策群力,形成教育合力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和社会。因此,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现实中,很多家长更倾向于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物质生活,忽视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也有的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有心与孩子交朋友,进行精神上的平等交流,却方式生硬、方法不当,无从走入孩子的心灵,从而造成单亲家庭子女更多的心理问题。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方设法指导好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学习一些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必要技巧。同时,也要和社区、街道等部门沟通联系,了解单亲家庭子女在社会上的一些活动、交往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语

篇4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给张怡筠带来过困扰。作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这个从19岁便决心“下嫁”心理学的台湾女人熟稔地将心理学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对于她而言,这并非难事,“我想的是怎么活出自己,而不是让别人定义、评价我”。

电视荧幕上的张怡筠形象堪称完美,知性、优雅,不乏机智幽默的言语抚平人们的情感伤痕。与大多数心理医生坐在办公室内为病人疗伤不同,张怡筠似乎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平台:运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平台,用更为知性有趣的故事来展示心理学的实用价值。连她自己都承认,她是个更人世的人。

“我愿意站在生活的层面,用高于生活的精神来指导生活。如果你站在生活的外面,纯粹用道德标准来指导大家是不够的。”

张怡筠在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心理学的神秘感。可以说,她似乎成了大众和心理学之间密切勾连的最好中介。是她,让人们对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心理学语言有了更生活化的理解和运用。

幸福来自于平衡感

很多时候,人离幸福只是一臂之遥,却往往会擦肩而过。如果没有错过,那么成就的可能是一世的幸福。张怡筠对此感受深刻。

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她,在高考报志愿时,系主任因为心理学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而不愿意签字,最后张怡筠说了一句话:“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幸福应该离我不远了。”因为这句话,张怡筠打动了系主任,才得以报考。

随后,她如愿以偿考入心理系,并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92年至今,为国内外600多家企业做过专业企管顾问和心理培训,并在国内多个情感类栏目中担当情感专家。

很多时候,她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

“在我看来,幸福来自于平衡感。你可以极端的有钱、极端的健康、极端的事业有成,但是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上呈现的状态就是幸福。从我的角度来说,在工作成就之余找到一个自在的平衡感,并能自我实现发挥价值、体现出正面的成就就是幸福。”

反过来说,张怡筠认为世间有三种人不幸福:第一种生活在过去的烦恼中;第二种生活在当下的比较中;第三种生活在对未来的担忧中。

生活中,张怡筠也非常懂得如何去宠爱自己,按她的话说,所有女人懂得宠爱自己的方式她都会去尝试。她会经常和女伴去逛街购物,重视阅读和思考,不吃辣的、不吃炸的、不喝酒、不抽烟、不吃红肉……

“我很会照顾自己,活着的层面需要有活着的动力,不会亏待自己。有时朋友也会问我,你这不吃那不吃的,活着干嘛呢。可是我认为这就是我宠爱身体的方法,因为我尊重我的身体,我不希望给它很多的垃圾,那当我善待我的身体的时候,我的身体就有能量来善待我。”

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张怡筠不会急着去洗脸刷牙,而是开始她自创的“情绪启动仪式”,她会去打开音响,放很轻柔的音乐,给自己泡杯茶或是热饮,然后坐在窗边边敷面膜边阅读三十分钟,她觉得这样做最能开启自己的能量宝库。

即使再忙,张怡筠也一定会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放松自己。4月29日,在接受《徽商》采访时,张怡筠正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假期里她选择飞回台北,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去年我在徽商名媛俱乐部的成立仪式上就和大家分享过关于时间的话题。现在很多人的日程表都安排得密不透风,其实挤出时间去放松并不困难的。”

张怡筠认为,很多时间其实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比如你走下楼梯的时候,比如你坐在出租车上的时候,甚至是你吃饭的时候。

这些碎片时间千万不能小看,因为正是它们,把紧张的工作切分成了一块一块。张怡筠说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放慢一下脚步,不要用赶火车的速度行走在楼道之间;而吃饭的时候,也要留一些时间独处,让紧张的大脑放松下来。在出租车上,则更是要多想想轻松愉快的事情,不要再苦苦纠缠于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做事的时候要快,但是生活的时候要慢。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在接触过很多人之后,张怡筠惊奇地发现人们似乎渐渐在丧失慢下来的能力。“快做”几乎每个人都会,但是“慢活”却几乎成了大家鲜有的特异功能了,每个人都快惯了,根本慢不下来,其实这样的生活节奏本身并不健康。

“其实大家可以常常换个方式去生活,试着让自己慢下来,也许能收获不一样的生活快乐。”做情绪管理达人

张怡筠在和企业家的接触中发现,其实最令他们困惑的,往往不是事业上的问题,而是家庭、情感上的问题。而解开这些的问题终于被她在1996年找到:人快不快乐百分之百跟情商(EO)有关。

“EO对于人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可能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一个人的成功,80%决定于智商,20%决定于情商,我们把它称之为“情绪生产力’。”

张怡筠说,情商也分很多种,可能有些人在事业上是情商高手,但是在处理家庭情感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大多数人总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改造身边的人,去建立自己的幸福天堂。可是,最终他们都会活得很辛苦很疲倦,也很快就会老。

张怡筠曾经有一个朋友是比较优秀的女企业家,她很优秀很能干,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把老公当员工来骂,每当比较生气的时候,不管旁边有多少外人都会难以克制自己。

有一次,张怡筠和一些朋友跟这对夫妻一起出去吃饭,聊着聊着不知说到什么事情,女企业家突然问开始训斥老公,让张怡筠和这群朋友非常尴尬,便各自找理由纷纷离席。

后来有一天,张怡筠偶然又碰到了这个女企业家的老公,他偷偷地跟张怡筠说了一个秘密。他曾经下定决心要离婚,要投奔自由而且愿意净身出户,不带走一毛钱。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个男人的看法。

有一天夜里,这个男人突然胃很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撑了半个小时后他还是忍不住坐了起来,老婆也被他吵醒。这个男人此时已经疼痛难忍,而外面下着滂沱大雨。女企业家赶紧起床拿车钥匙,从来都有专门司机开车的她已经很久没有开过车了,最后在二十四小时药房终于给她老公买到胃药。

当女企业家浑身湿漉漉地跑回家,把药和开水端到老公面前时,这个男人没有去接,而是伸手把被子往上拉遮住他流泪的双眼。从此以后,这个男人决定不再投奔自由,决定留在这个婚姻里。他知道虽然老婆嘴巴是厉害一点,但是她心里还是有他的,对这个家是有爱的。

“其实人要得到幸福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看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张怡筠认为要想成为“情商达人”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随时随地察觉自我情绪状态,然后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拯救负面情绪,与压力和平共处;时时激励自己达成目标;能够察觉别人的情绪状态;与自己的情绪互动,将心态调整到最佳。

我的爱情日日保鲜

在大众眼中,张怡筠是位Mrs.Allknow,她也在大学教授、企业顾问、畅销书作家和心理节目主持人多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似乎没有什么能难倒她,那么,她最喜欢自己的哪个角色呢?

答案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张怡筠最认可最在意的是“做我老公的老婆”这个角色,她毫不讳言“老公是她的心灵力量的源泉”。甚至直到现在两人也会互相耍宝,互发甜蜜的短信,甚至会在她敷完面膜后,将带有她体温的面膜贴到老公的脸上,“尽管我之前很排斥男人敷脸,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很有生活情趣,非常有助于夫妻的感情。”

与老公李康文相识在她19岁那年。到现在张怡筠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当时的李康文留着长发,系了根红色发带,衣服破破烂烂的,脚上是红色的厚袜套。如此怪异又朋克的装扮,让张对眼前这个长发摇滚少年并没有多少好感,以至于此后两人交往时,朋友都以为她是在做心理学实验。

毕业后,两人一同前往美国留学,与这个有趣的人相伴让张怡筠开始了愉快的留学之旅。有一年情人节,两人一起出去玩。大雪天里张怡筠冻得连步子也迈不开了,李康文背起她就往回走,就在那一瞬间,张怡筠的眼泪掉下来了。那一刻,她知道身边这个人值得托付终身。

有一年张怡筠过生日,她拐弯抹角地提醒了老公半天,就问了等来“生日快乐”这四个字,可是直到挂了电话还是没听到那四个字。第二天她的朋友包了个舞厅为其庆祝生日,可是老公却打来电话说自己不能回来了,这让张怡筠很沮丧。正当大家要切生日蛋糕时,突然整个舞厅暗下来,舞台中央发出一束五色光束,只见李康文就这么“从天而降”了。他穿着燕尾服,拉着小提琴出现在张怡筠的面前。张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抱住了他,两个人在优美温馨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因为身体不适,张怡筠神情有些憔悴,可是李康文的话让她感动地当场落泪,“这个姑娘19岁的时候我就遇到她了,我见过她22岁、32岁和42岁的模样,我发现,她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像一朵绽放的鲜花……”

在选择对方为伴侣时,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对未来的期待而做了慎重的选择。可是,往往自己选择的婚姻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走到最后,张怡筠发现很多婚姻的破裂都是因为吵架时说了难听的话、伤及了彼此的自尊心而导致的。

“如果非要吵架,那不妨吵一个有‘格调’的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翻旧账;不去回避或漠视,因为冷战比争吵更受伤。更要坚持三要:在生活中要轮流说话,多沟通;要经常对彼此说出感受;要愿意道歉。”

如何让事业和家庭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很多女性的困扰,而张怡筠却从没有面临过这个抉择,因为她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对她来说,家庭和事业在她的生活重心中会维持在60%和40%,她不会也不愿意以家庭为代价得到事业上的成就,这个从来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快乐,如果以家庭为代价,我会放弃,因为我认为能在工作上得到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比较多,然而家庭就只有一个,在这个前提下,大家就会知道怎么样去选择。”

名媛非常谈

最为珍惜的财富是:幸福自在的心情儿时的梦想是:做心理学家一生中的最爱是:除了爸妈,就是老公

最钦佩的人是:妈咪,小时颠沛流离,却仍超级乐观健康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自豪:毫无方向感,却独自旅行过五十多个国家

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让他人的悲观变乐观的神奇魔法认为生活与事业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懂生活、爱事业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和老公一起阅读,互相耍宝

最欣赏女性身上的品质是:优雅真诚

最欣赏男性身上的品质是:幽默大气

最喜爱的时尚品牌是:许多都不错,但努力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全身最有价值名牌

篇5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理念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为研究目标和使命。然而,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研究模式明显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渐行渐远。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以Seligman为发起人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活力与美德。积极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旧模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家倡导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价值,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2.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以Seligman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6个维度的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如好奇心、真诚、勇敢、爱、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普遍存在,主要是通过实现和激发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形成。

3.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提供的最优支持。最优支持环境的特点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所以,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科学有效的学校、有高度责任感和良知的媒体以及社会机构等。

二、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而创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是指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积极美好的人生的教育活动。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教育重心不再放在诊断和消除痛苦上,而是采用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和障碍,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顺应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

1.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

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重矫治,轻发展”的目标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防治,而对学生心理的积极面关注不足。传统心理学在纠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疏忽了心理学的最高使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个体具有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和勇气,自然而然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品质作为教育重心,即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特殊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中,尽管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能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形成乐观的心态,具备积极的的眼光,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战胜挑战。

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教育内容多是以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为主。这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极其不适合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本来就有生理缺陷,这种对消极的浓重渲染极易使特殊儿童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不断的消极暗示引起更加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阻碍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特殊儿童亦是如此,他们跟正常儿童一样,也具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生长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具体来说,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积极的归因方式,灵活的、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发展性的看问题的眼光等;(2)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情绪智力为主,如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力等;(3)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我决定,勇敢,坚持,自律等;(4)积极的人际关系,如真诚,友善,宽容,爱和团队精神等;(5)积极的自我概念,如自我悦纳,自我效能感等;(6)积极的习惯,如积极的生活习惯(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6)积极的心态:包括感恩,希望和乐观等。

3.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和方法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再加上教育内容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基础教育探究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极被动而大打折扣。与之相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铸就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主张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特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设计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也在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愉悦,并逐渐自觉形成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不仅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价值观辨析、小组讨论、认知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卫生值日、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文体活动(朗诵、舞蹈、歌唱、绘画、体育等表演及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亲子郊游、家务劳动)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感恩的培养为例,可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视频欣赏(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为主题)、小组交流(说说父母对你的爱)、问卷调查(你对父母知多少)、小组讨论(如何回馈父母的爱)、制作感恩卡(写出对父母的爱)等为活动内容;也可通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还可以是家务活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提供爱心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方式,均注重学生的主动反思和领悟,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与自己对父母的回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促成他们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辅导;行为训练;正能量

军校生活是一个未来军官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部分军校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甚至心理障碍。因此,组织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心灵培育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常的心理辅导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动形式,一种是主动的形式。被动的心理辅导是只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少数问题学员进行治疗、矫正。主动的心理辅导,是指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广大青年大学生良好的观念、态度、兴趣、能力、习惯、方法等。现代积极心理学理念认为,心理辅导的重点并不在于被动地去解决某个人的心理问题,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开发正常人的发展潜能,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军人心理和行为,促进每一个军校学员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念与军校心理辅导的目的

1、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因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是为人提供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一个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处理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教义。

2、军校积极心理辅导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灵生活与社会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

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辅导研究,目的在于着眼全新的视角和辨证的思维方法,面向全体军校学员,矫正过去学习心理辅导偏向消极方面的价值取向,变被动的补救性心理辅导为积极的预防性、发展性心理服务,把军校生心理服务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成长潜能上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通过积极心态与合理归因应对挫折

每个青年军人都是有梦想的。梦想是一种目标和动力。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因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而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面对挫折,军校大学生要树立辩证的挫折观,采取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走出心理困境。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挫折心理做出调整。

1、树立辩证的挫折观,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

挫折虽然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从辩证的角度看,挫折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一蹶不振;对于强者它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及时地调整目标,找出一个更为实际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调整情绪

关于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关键在于怎样运用。一般来说,建设性防卫机制,如升华、利他、幽默等,既释放了精神能量,又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许,利己利人,是挫折防卫机制的最佳方式。

一个乐观向上、性格开朗的人,比一个患得患失、郁郁寡欢的人,更具备化解挫折的能力。只要学会容忍挫折,心怀坦荡,情绪乐观,满怀信心,最终还是能够战胜挫折的。遭到挫折时,还应该正确地评价自我与客观现实。一方面要从自身找出原因,找出缺点与错误,不能一味地埋怨部队环境和客观条件,这样只会使你错上加错;另一方面,应当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要稍遇挫折,就责备自己,否定自己,自暴自弃,这样也会使你走入自我挫败的境地。正确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愉悦地接纳现实的自我与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和客观目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合理归因,走出挫折泥沼

当军校学员在学习、训练、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挫折时,心理辅导人员应尝试着找出其原因,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寻找阻力来源。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人人为的原因,自己有没有能力克服,然后再想办法排除阻力,化阻力为动力。综合各种因素来分析阻力的来源,来源于自身或是他人所至,然后再设法将其排除或将其利用。

其次,目标是否合适。要考虑主观的智力、能力、体力是否适应目标的达成。你是一只兔子,你把奋斗目标定为游泳健将,就是不合适。你是一只兔子,你把奔跑的速度定为猎豹的速度,也是不合适。其实兔子的本领是打洞,要结合自身特点设定目标。

最后,方法是否正确。若目标确属可以达到的,就要检查达成目标的方法、途径是否妥当。如发现“此路不通”,就要改弦易辙,不要停留在十字路口观望、徘徊,坐失良机。在确定目标正确的前提下,就应当检查方法是否正确,若发现方法欠妥,就应寻求新方法。比如,你的面前有几块拳头大的石头,有一袋石子,有一袋沙子,有一杯水。我现在让你把这些东西都放进一个宽口玻璃瓶中,你先放什么?先放大石头,然后石子,然后沙子,最后是水。这就是正确的实施方法。如果你先放沙子,再放石子,那么大石头就放不进去或放不完了。在一个错误的实施方案背景下,不管你再努力、再坚强也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因为你的工作方法不科学,不符合客观实际。这说明应对挫折、战胜挫折除了意志还要有理性思维,要在意志支持下寻找新出路、新方法,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固执己见。

三、积极心理学通过行为训练和社团文化活动打造健康向上的军人人格

每个人都有发挥自身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军校教育管理训练各部门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锻炼中体验压力与紧张、体验认知与情绪,体验信心与坚强,等等。让学员在挫折中反思行为,在成功中感受意志的力量。

(一)通过操作性心理行为训练培育学员的军人意志

心理行为训练是培育军校学员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有一位军校学员,由于一个时期以来军事训练的严格要求与体能下降,一度出现消沉抑郁。固然,枯燥的军事训练和体能强化带给他许多的抱怨甚至抗拒情绪,但更主要的是,他没有把军事训练和体能强化上升到军人的荣誉和实践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上来认识,没有上升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高度上来认识。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个军人大学生失去的自由太多了,甚至节假日都不能过,找不到精神支撑点,于是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以致情绪十分不稳定。

针对部分军校生的厌练、轻练情绪,心理辅导人员通过心理行为训练课,让学员参与合力冲击四米高墙等项目,让他们在团队行动中真切体验集体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他们的臂力和弹跳力,进而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到日常体能、意志以及养成训练的重要性。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偷懒耍滑的学员,在合力冲击中明显暴露出短板,由于自己体力不够,抓住队友的手但是没有力量向上攀爬,结果一次次掉下来;有的学员在平时的作风培养中思想上不重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但在信任背摔项目上,一站到1.6米的背摔台上就开始哆嗦,辅导教员一再提醒,要身体直直地摔下去,但摔倒的瞬间仍有相当的学员一屁股坐了下去,甚至有个别学员双腿弯曲跳了下去。针对问题学员,教员让他们二次体验,超越自我,信任战友,提升意志,强化荣誉。然后让部分学员谈心理变化过程,有学员说:“在训练场上,我认识到的我的体能训练得不够,以后要积极参加训练,不然就有损军人的形象。”

通过对日常养成认识的改变,学员不再把体能训练看成苦差使,而是充满自豪和骄傲,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这就是行为改变认知,认知决定效果。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员的能力素质

通过建立军校大学生合唱团、演讲俱乐部、心理辅导员俱乐部、爱心诗社、话剧社、军乐队、记者协会、书法绘画俱乐部等,丰富校园文化,发挥学员的爱好专长,提高学员的表现力、创造力、审美趣味和合作力,以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军校学员的心理和谐与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咱当兵的人”诗歌朗诵会,书法学员野外驻训归来的心理记忆与升华,通过“我成长中的心灵故事”演讲会,让广大学员在身边战友真情讲述的感染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党和人民的哺育之情,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挫折和前进中遇到的暂时困难,用高峰体验后的道德升华与审美顿悟巩固自我的人格境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状态、一种过程和一种感受。军人的无私与奉献,军人的执着与忠诚,军人的忘我与无我,军人的豪情与潇洒,常常以一种顿悟、或独特的审美体验而获得。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更加感到自身是自己行动和感知的中心,不是守株待兔、暮气沉沉的弱者。

篇7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广泛应用于临床,IHD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严重的IHD,如弥散性病变及梗死区远端心肌坏死、血管阻塞等,通过现有治疗手段患者即使可以渡过急性期,因心肌再生能力不足,坏死心肌纤维化、瘢痕化仍不可逆转,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干细胞移植研究给心血管疾病带来了新的曙光。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陈雨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由于其来源广泛、容易获取、扩增能力强、多项分化潜能、易与宿主细胞建立联系及免疫原性低、能归巢、无医学伦理学争议等[1]优越性被大量前临床研究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治疗。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的概述:

血BMSCs属于骨髓干细胞中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群体,最早于1987年,Friendenstein等[2]l现在塑料培养皿中培养的贴壁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而且这些细胞经过20~30个培养周期后仍能保持其多向分化潜能;研究显示,人BMSCs在体外用5-氮胞苷(5-aza)处理24小时后可诱导成心肌细胞[3]Wang等人观察到在“环境诱导分化“的作用下,不经5-aza处理的BMSCs在体内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并与宿主心肌细胞之间形成闰盘联系[4]。该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造血细胞系标记CD14、CD34、CD45及CD133,不表达内皮细胞系标记如vonWillebrand因子、P选择蛋白,而表达CD105、CD90及CD166抗原。后来的研究发现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MSCs还具有向其他胚层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如肌腱、脂肪、肌肉、内皮、神经及心肌细胞等[5][6]。

2.取材:

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增值分化能力和基因表达有一定差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0%,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7],为实验研究的方便性和可行性,宜取幼龄小型哺乳动物的长骨骨髓。

3.分离纯化及鉴定

目前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贴壁细胞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法与免疫磁珠分离法等。贴壁细胞分离法是根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通过反复换液去除悬浮细胞,使其与造血干细胞分离。培养所得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增殖快,细胞活性高,缺点是所得细胞成分复杂,分离难度高。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根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密度差异进行细胞分离。这种方法与贴壁分离法结合,分离得到的细胞纯度相对更高,获得广泛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是利用的表面特异性抗原,利用免疫磁珠进行分离,它是目前所能获得BMSCs纯度最高的方法。[8]但由于BMSCs表面缺乏特异性标志,及分选后的细胞出现了增殖缓慢等问题,而且费用昂贵、操纵复杂、目前应用较少[9]。由于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具有多种标记物,但目前尚未筛选到独有的标志分子,给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带来可一定的困难,2006年,国际细胞治疗协会提出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的最低标准,包括3方面内容:在标准培养条件下能贴塑料瓶壁生长。95%以上的细胞表达CD105、CD73、CD90,同时95%以上的细胞不表达CD45、CD14或CD11b、CD79a或HLA-DR。能分化为骨细胞、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

4.预处理:

4.1 低氧处理: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基中一般呈单细胞层生长,在低氧条件下,其增扩率可增加30倍。低氧条件下预处理BMSCs能增强BMSCs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4.2 基因转染MSCs: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有效刺激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之一,人类至少有4种VEGF,分别由121、165、189和20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VEGF165是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成分。Carmeliet等人发现VEGF表达水平对获得性血管生成是非常重要的。VEGF基因转染的MSCs能分泌较高水平的VEGF。研究显VE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在1个月后能产生较强的成血管反应,导致血管密度显著增加,且绝大多数新生血管是宿主源性的。

由于新生血管受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单一生长因子生成的血管存在不稳定和易渗漏问题,联合基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蛋白,不仅可以结合多种促血管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及其受体基因启动子上的缺氧反应元件,从而增强相应蛋白表达,启动血管新生的过程,提高血流灌注。

4.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具有诱导细胞增殖、移植细胞凋亡、缓解心力衰竭过程中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作用的一类生长激素。研究显示IGF-1预处理的MSCs对心肌梗死后心肌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IGF-1预处理通过增强MSCs归巢效率及抗炎作用进一步提高心肌再生能力。

4.4 信号通路:MSCs中存在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的目的基因,在分化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这种事件是随机的受微环境、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如果加入诱导因子或细胞及信号通路调节子,增强目的基因表达,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就可使干细胞向目的细胞分化。目前有学者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对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移植途径的选择:

(1)经外周静脉注射:操作简单,与干细胞归巢有关,但也存在以下缺点细胞在血中循环时间较其他方法长,存在滞留现象,丢失的数量也较多;对其它脏器有影响,在肺、肝、脾中发现标记的干细胞;归巢有赖于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如心肌梗死时间过久,归巢的效果会受到影响;④异种的细胞移植不能用此种方式。(2)经冠状动脉注入:经心导管将MSCs选择性的直接注入缺血损伤区域的冠状动脉,MSCs易于进入损伤心肌内,为干细胞归巢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晚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增厚,MSCs无法通过细胞壁,移植效果欠佳,且目前可行性差。(3)骨髓动员:并不对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及灌注,而是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因子静脉注射使来自骨骼的干细胞、祖细胞进入血液,方法简单,但动员的细胞并非BMSCs一种,实验中也难以确定细胞进入血液的细胞的量(4)心肌内注射:心肌内注射分为心外膜注射和经心内膜注射。心内膜注射法定位虽然更加准确,但对技术水平和设备要求高,目前临床广泛开展困难;开胸在直视下对梗死区域心肌进行MSCs移植的心外膜法,定位性好,Zhang等报道该途径可使MSCs准确移植于梗死区及周边区,最大限度的达到细胞移植的效果,改善移植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6.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1)分化为心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参与心肌细胞分化。PI3-K是一种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胞内蛋白激酶,可被多种细胞因子激活。目前研究最多的细胞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2)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血液供应:BMSC已经被证实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血管结构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管发生、发育及生成。[21](3)旁分泌机制:旁分泌机制依赖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种因子的释放,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通过组织间隙作用于周围细胞,发挥其血管再生、抗凋亡、促进有丝分裂和免疫调节等生理作用。(4)归巢理论:BMSCs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可定向趋向性迁移越过血管内皮细胞至靶向组织并定值存活。[22](5)信号通路:MSCS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通过精确调控其信号通路,可诱导其向特定的细胞分化。MSCS在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存在Notch信号通路,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Notch信号上调。7.实验结果评价指标的选择:(1)心肌酶学(2)心脏彩超(3)病理(4)通过微积分等方法计算坏死心肌面积(5)冠状动脉造影(6)核素心肌显像(7)免疫荧光标志物示踪法

8.讨论:

(1)移植时间、移植途径、移植细胞量的选择。(2)是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预处理。(3)移植后理:如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脂细胞分化。

参考文献:

[1]Mohammad Nurulqadr Jameel and Jianyi zhang.Stem Cell Therapy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Antioxid.Redox Signal.2010;13(12):1879-97

[2]Friedenstein AJ,Petrakoua KU,Kurolesoua AI.Heterotopic trans plants of

bone marrow.Analysis of precursor cells for osteogenic and hematopoietic tissues.J Transp Latation .1896;6(2):230-247

[3]Antonitisis P,Kaidoglou A,Papakontantinou C.In vitro cardiomyogenic

Differfentitation of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The role of 5-azacytidine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07 Oct;6(5);593-7

[4]Wang J S,Shun D,Gapipeau J,et al.Marrow stromal cells for cellular cadiomyoplasty;feasibility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dvantage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0 Nov;120(5);999-1005

[5]丁志,杨松林.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化潜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47-150

[6]蔡清明,周天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研究.中外医疗,2011.03

[7]周美玲,王爱玲,徐凤,陈锋.低氧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6)

篇8

关键词:耶稣;心理传记;无父之子;阿爸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1)06-099-05

收稿日期:2011-03-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07BZW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212(1952-),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异军突起的耶稣心理传记

耶稣最初是作为“信仰的基督”(Christ offaith)被阐释的,他被其信徒尊奉为上帝圣子。自启蒙运动始,不少研究者瞩目于“历史上的耶稣”(Jesus of history),使他的真实人生不断呈现出来。但历史研究所绘出的大多是表面化的耶稣肖像,缺乏内在的心理深度。20世纪末期,一种解析人物的新方法--心理传记(Psy-chobiography)在耶稣研究领域异军突起,并有力地强化了对耶稣的深层认知。心理传记从心灵层面提出问题,运用心理学理论及相应的分析策略取得类似于人物传记但更侧重展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成果。美国学者伦扬(w.ML Runyan)对心理传记做出如下界定:

心理传记要求在传记中明确使用系统心理学

或正规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该科目由对

心理学的运用来限定,既可使用亦可不用精神分

析;其次,对系统心理学的运用必须明确可见,以

便区别于那些不明确运用了一般意义心理学的其

他各种传记;其三,撰写心理传记的工作应当从心

理学中汲取多种资源,包括心理学的概念、资料、

方法,以及来自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

理学的理论。

这个定义强调了心理传记跨越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研究的学科定位,声称它必须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完成。

20与21世纪之交,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的耶稣心理传记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圣经》学术领域,如博格(M.Borg)的《耶稣研究的新视界》②、克洛桑(J.D.Crossan)的《历史的耶稣:一个地中海犹太农民的生平》③和《耶稣:一部革命者传记》④、桑德斯(E.P.Sanders)的《耶稣的历史形象》⑤、梅耶尔(J.P_Meier)的《一个边缘化的犹太人:对历史性耶稣的再思考》①、米勒(J.w.Miller)的《30岁的耶稣:心理肖像与历史肖像》②、卡普斯(D.Capps)的《耶稣:一部心理学传记》③、凡阿德(A.van Aarde)的《加利利的无父者:作为上帝之子的耶稣》④等。这批著作对耶稣的分析全然超越了传统的神学动机,而受到当代死海古卷研究、早期拉比研究、约瑟福斯和斐洛研究、其他犹太古代作品尤其《旧约次经》和《旧约伪经》研究的激励,大量借鉴了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尤其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学术成果,擅长从各种现存资料的蛛丝马迹中找出线索,用于对耶稣心理传记的建构,其中米勒和卡普斯的著作特别引人关注。

在米勒看来,弗洛伊德、弗洛姆、艾里克逊(Enk-son)和莱文逊(Levinson)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写作耶稣的心理传记。他尤其赞赏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对父子关系的理解,试图以此表明耶稣被其家庭疏远、早年便失去父亲对他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后来,他在接受约翰施洗之际,得到强有力的精神体验,感到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大约30岁时他与母亲决裂,但却拒绝了充当弥赛亚的诱惑。他坚持不结婚,原因之一是缺少一个履行家长义务、为他寻找配偶的父亲。同时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在天之父,能从天父那里得到平安和完善。凡阿德的著作深受米勒影响,但对他也有所批评,如指责他不加分析地接受了早期教父关于“耶稣年轻时约瑟就已死去”的说法,不加批判地认同耶稣是头生子等。凡阿德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公元1世纪由大希律统治的巴勒斯坦,某人负有无父的恶名,却自称上帝为父,这人会遭遇何种命运?”他的判断是“耶稣因此而充满空虚”。⑤

本文在上述论著的基础上,围绕着耶稣生平的若干关键环节对其心理机制做出探讨。笔者认为在跨越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地带展开分析,能发现耶稣是个“无父之子”,缺少合于习俗的家庭地位,这种状态促使他努力寻找天父;他的“阿爸”是个具有防护功能的名字,使他得以抗拒外来的威胁并消解内在的焦虑。

二、耶稣的儿子身份及其父亲身份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皆称马利亚从圣灵怀孕,生下耶稣;马利亚的丈夫约瑟乃是耶稣的养父。关于耶稣本人的儿子身份及其相应的父亲身份问题,莎伯格(J.Schaberg)⑥和吕德曼(G.L(idemann)⑦都主张耶稣不具备合法的儿子身份。卡普斯进而提出,正处于与马利亚婚姻关系中的约瑟拒绝收养耶稣为他的儿子。凡阿德对这种见解表示支持,认同耶稣是个“无父之子”,他在《加利利的无父者:作为上帝之子的耶稣》中对此做出多种论证。⑧

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缺乏合法身份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历史学家肖特(E Shor-ter)对现代欧州农民阶级违法状况的调查表明,在一些国家,随着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农民的违法率也戏剧性地相应上升。肖特特别考察了流行于某些地区的一种习俗:男主人与女性仆人婚前能和衣同睡一床,其间往往伴以不法的。处于强势位置的诱惑者也许不是土地拥有者本人,却可能是工头,工头采取种种威逼利诱手段迫使妇女顺从其意志,成为其发泄欲的对象,有时甚至怀上身份暖昧的孩子。⑨

据此分析,恰如现代欧洲农村妇女在田间劳动一样,马利亚也在田间劳动,也可能受到主仆婚前和衣同睡习俗的伤害,怀上身份非法的孩子。加利利地区对已订婚夫妇之性关系的戒律不如犹太地区的相应诫律严格,这使约瑟一类加利利男子的法律求助权受到限制。对约瑟来说,想证明他不是父亲,即其不是与情人和衣同睡的当事者,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不得不继续维持那桩已经出现了问题的婚姻。

约瑟之所以不接纳耶稣,除了因为没有法律责任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以外,还因为他对那件事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达利(M Daly)和威尔逊(M Wilson)在其合著的一部书中提出,对多种哺乳动物和禽鸟的实验表明,父母本能地关爱自己的亲生后代,继父母对继子女的照料则缺乏生物学的内在驱动力。继父母对继子女的虐待最常见于孩子的婴儿时期--这一观察挑战了通常的假设:双方的冲突主要是由继子女“带有攻击

性的青春期造成的”。①至于《马太福音》中的约瑟稍加迟疑后便接纳了耶稣,则可能是马太本人的理想,与真实历史中的约瑟或许毫无相似之处。

综合上述各家之见,对耶稣的儿子身份及其父亲身份问题可做出以下推断:

1.就其在兄弟中的排行顺序而言,耶稣是长子,但他的同母异父兄弟雅各却被赋予了长子身份。克洛桑的分析表明,耶稣的所作所为不像长子,更像是排行居中;反之,雅各的言行举止倒像是长子。②在麦古利克(M.MeGoldriek)看来,耶稣虽没有特定的或合于习俗的家庭地位,却生竞争,具有独立意识,反应敏捷,渴望引起众人注意,有时甚至做出超越于当时家庭规范的举动。这种人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易受攻击,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可能被指责为病人,或家庭中的“病症负载者"(symptom bearer)。

2.耶稣作为一个财产上遭到剥夺、精神上又无所寄托的儿子,为了生计而当起木匠。克洛桑推测,木匠是一种被剥夺了财产而无所依靠者的行业,耶稣就属于这类人物。卡普斯提出,木匠亦非其养父约瑟的本行。

3.约瑟没有履行一个父亲通常应尽的职责,最重要的是没有为耶稣操办婚事。米勒在《30岁的耶稣》中提出,约瑟尚未找到时机为耶稣操办婚事就已死去。较之这种说法,对耶稣未婚状态的更合理解释也许是,约瑟不满意这个非婚生儿子,始终缺乏为之操办婚事的热情。《马可福音》6:3说拿撒勒的众人称耶稣为“那木匠”、“马利亚的儿子”,其中就有对马利亚和约瑟的双重诽谤,因为倘若众人认同耶稣是约瑟的儿子,即便约瑟已经死去或当时不在场,也会说他是约瑟而非马利亚的儿子。《马太福音》系据《马可福音》改写,相应章节变成了“木匠的儿子”④。《路加福音》的素材亦取自《马可福音》,但将相应章节改成了“约瑟的儿子”⑤。从这种前后变化的经过可看出马太和路加如何联合起来,将耶稣身世的起源巧妙地复归于那个家庭中;而对这三个文本进行比较,则有可能重现一个身世神话的形成过程。最终,人们能看到一幅图画:少年耶稣手拿锤子和凿子,在他那辛劳的养父约瑟身旁干着木匠活。

4.论及约翰在旷野中发起的激进运动,耶稣是个合适的响应者。在那场运动中,一群年轻人创建了一种替换性的宗教,试图取代以圣殿为依托的官方宗教;那场新兴运动的核心仪式是在约旦河施洗及受洗。由于其非婚生之子及不被养父接纳的身份,耶稣被排除在官方宗教之外,这使他对约翰的号召极易产生共鸣,并将约翰奉为先行者。

5.耶稣的无父状态由于他终于找到天父而化解,他那因非法身份造成的原罪则由约翰的洗礼做出仪式性的净化。正如后来保罗书信强调指出的那样,真正收养了耶稣的乃是他的在天之父。耶稣实施治病驱鬼的关键环节是呼唤天父“阿爸”(Abba)的名字,在福音书中,这是一个能逆转事态方向的名字,其语词音序领先于蝇王“别西卜”(Belelzebul),能令魔鬼头子胆战心惊。与那些念诵复杂咒语的古代巫医不同,耶稣仅以“阿爸”的名义行医,这个“阿爸”使人联想到弗洛伊德所谓“人的前历史之父”(father 0f personal prehistory),据其论述,人们早在能够勾勒出自己人类之父的轮廓和性情之前,就已经知道那个父亲的存在。⑥对耶稣而言,“阿爸”是一个具有防护功能的名字,借助于祈求那个名字,他不仅抗击了外来的威胁,也消解了内在的焦虑。

三、耶稣的理想主义忧郁人格

按同观福音记载,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发起了洁净圣殿行动,“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⑦在精神分析学者看来,这件事集中地体现出耶稣的理想主义忧郁人格,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使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卡普斯把男性忧郁症的起因归结为男孩失去了他依附于母亲的感情,认为这种忧郁会由于如下认识而加剧:母亲依然在附近某处,其肉体并没有死亡。对于多数男孩来说,这种别离的情感体验都发生于早期生活中,故忧郁症带有本体论性质,不同于临床观察常见的情绪低落,后者只是一种情绪的失序或失衡。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被母亲遗弃的体验,而耶稣--一个无家可归的男子,就是这样一个忧郁症患者。较之男孩,女孩的相应特征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或由于难出家门而形成的被限制感。耶稣讲述的浪子回头故事及其天国观念中均未出现母亲的踪影,这一事实无疑能支持上述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耶稣那群男性门徒也是忧郁症患者。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表明,必须从精神生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这三个层面理解忧郁症的精神特征和成因。

忧郁症与难以实现的理想主义愿望之间存在着漫长的历史性关联,耶稣便是这样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往往涉及乌托邦幻想,乌托邦(Utopia)意谓虚无之地,关系到一种非同寻常的心智状态,对耶稣而言乃是一种能超越于焦虑的生命状态。有人认为乌托邦与某个未来时间相联系,因而具有特定的末世论内涵,但更多的人主张在乌托邦概念的进化史上,这种观念很晚才发展起来。

不排除耶稣的心灵幻象中确曾出现过乌托邦图景,对那个世界进行过“无穷无尽的深思,甚至是着魔的思考”②,因为他的某些言论与穷苦人的乌托邦观念相当吻合;但是应当指出,农民--那是耶稣所属的阶级--必须求助于某种精神上的乌托邦,而不是急欲进行社会变革,才可能接近那些或许很长时期才会逐渐生效的目标。社会乌托邦论者坚信,社会的变迁和革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农民阶级内部鲜有这种激进思想家,他们更多的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减缓饥饿、病痛、沮丧、烦恼和劣等摩擦之类日常需要而寻找一个理想化国度的。耶稣固然出自农民阶级,他的观念却有鹤立鸡群甚至横空出世的一面,因为他作为社会改革家的许多言论事实上更多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精神诉求。

耶稣洁净圣殿是一种象征性行动,其中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发生于清晰的意识领域,耶稣以其“阿爸”的名字宣告,圣殿是为亚伯拉罕所有被剥夺了权利的儿女建造的,而他们却被排除在由圣殿象征的官方宗教之外,以及由圣殿代表的那些权益之外。在第二层次上,意识元素显著减少而无意识成分有所增加,圣殿成为耶稣之母马利亚身体的象征,洁净圣殿其实是对马利亚进行一种礼仪性的净化,也是一种对所有类似于马利亚的受排斥而处于边缘位置的母亲的补偿性行动。克莱恩(M Klein)的《嫉妒与感谢研究》、哈波林(D_J.Halperin>的《寻找以西结:文本与心理》即持这种说法。

在卡普斯看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话语“成了”⑤应当让他在被捉拿时说出,因为这才是他毕生工作的真正转折点和。由于十字架上的受难是为他设计的,洁净圣殿就是他发起的最后行动。或许他预感到这次行动将招致犹太当权者的迫害,进而激起天

父的愤怒,他才发起一场带来如此巨大后果的神圣净化行动。他的行动是象征性的,造成了“此时此地”的乌托邦现实,虽然时间很短暂。借助于这个行动,他证实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外部环境,好像他正在说:“我已经占据了那块据说我永远也无法插足的地方。”

如果说洁净圣殿是耶稣为他天父“阿爸”主张对圣殿拥有的权力,也是为他母亲马利亚采取的一种补偿行动,那么可以认为,它还是对其本人不合法身份的一种象征性否定,且使他作为驱鬼医病者的疗救工作达到顶点。⑥可以看出,耶稣的个人悲剧和公众角色与致使他死亡的象征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性,透过这个行动,他完成了毕生的工作,也一度实现了自己的乌托邦梦想。

虽然基督教将“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当成其宗教象征的核心意象,人们对耶稣死亡的恐惧却不应因此而稍稍降低,好像那是耶稣为其进入乌托邦的极乐时刻而付出的必要代价。然而,由于基督教过度关注十字架,那个现实乌托邦的洁净圣殿场景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并且一个重要事实--洁净圣殿乃是耶稣的乌托邦幻想在当下情境中的实现--也被后世的启示论者弄得面目全非,因为他们主张上帝之国的降临只能发生于末世;那种以为其迫在眉睫的见解是错误的。

此外,那个事实还被鼓吹社会改革的理论家们所扭曲,因为在他们眼中,社会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绝非朝夕之功可以奏效;虽然基督教早已成为西方国家的官方宗教,但是直到大约两千年后,耶稣有关一个纯粹公正社会的幻象依然有待于实现。可见,耶稣那天洁净圣殿的象征性行动就其自身而言是完美无缺的,乃是一种加冕的胜利。倘若耶稣有所缺失--比如错误地理解了天父的计划,或者发起某种行动后却不知把门徒带往何方--他便不值得其信徒继续追随。

四、耶稣的复活、显现及其对自我身份的寻求

福音书称耶稣被钉死后第三天复活,并多次向门徒显现。对此,运用当代心理学理论分析,最有可能成为该故事资源的是梦幻。一如斯达茨(B.0.States)在《从黑暗中观看:对梦和作梦的思考》中所说,梦幻是动机与偶然性形成张力和互动态势的结果:动机指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偶然性则指事物运行过程中意外出现的情况。

耶稣复活后的显现最初或许出现在其门徒和家人的梦幻里。门徒和家人都有再次见到耶稣的强大动机,耶稣在他们的梦中出现,乃是恰逢其时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那位可爱的人终于回来了,他向众人担保,他依然在善良者中间,故人们不必为他担忧。由于在梦中体验到的耶稣显现带有偶然性,门徒和家人就会觉得何时以及如何显现完全取决于耶稣,而非他们所能支配。所有追随者都由于耶稣之死而受到极大伤害,他们无不强烈盼望与耶稣再度相逢,这两个事实是耶稣在其追随者梦境中显现的心理基础。

除了梦幻,门徒也许会发生视力和听力的幻觉,即所谓幻视和幻听,他们在渴求与耶稣重逢的心境中,坚信确实再次看到了他的音容笑貌,听到了他的殷殷教诲。这种经验在门徒中流传开来,很快被认定为确切无疑的事实,后经技巧娴熟的作者加工润饰,终成福音书中的耶稣显现故事。

德・勒维塔(D.J.de kvita)论及身份(ident|ty)时说:“倘若‘身份’是一种东西,它就能被一些人分派给另一些人,那个得名为身份的问题就暗含一种‘我是谁’的追问,尤其‘在别人眼中我是谁’的思考。”②耶稣似乎敏锐地懂得现代人的身份概念,他由于自己的不合法身份而痛苦,所以执著地寻求一种正当身份,那种身份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合法的。艾里克逊(E.H.ErikSon)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发现一种“虚构身份”,即有人企图建构某种子虚乌有的身份。一个女病人为自己编造了虚构的苏格兰人身份,当被问及何以这样做时,她回答:“我需要一个实在的过去。”③其实,类似做法更常见于那些犯有前科的罪人,他们希望用虚构的身份遮掩不光彩的往事。

而耶稣之所以找到并采纳了“阿爸之子”的身份,是因为他需要一个未来,虽然他也许不知道那个未来能持续多久。耶稣的令人赞叹之处在于,他不仅自视为天父的儿子,还主张普世众生都是天父的子女。他引导门徒向天父齐声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④他谈到“迷路的羊”时说:“你们在天上的父……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⑤由此足见耶稣“不希望看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或许正是其身份的真正内核”。

篇9

随着华东石材市场、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流向我镇――万石。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大多从事各种非正规的生产、服务性行业,收入较低,租住环境拥挤嘈杂。很多家长不具备辅导孩子的能力,或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并把期望寄托在学校教育。孩子跟随打工的父母辗转各地,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不良。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行为习惯的特点,我校确立了“有教无类、求同展异”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课题“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尝试从快乐和幸福入手,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满足新市民子女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让新市民子女在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也使外来人员能安心工作,为我镇的经济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一、培育积极心理,消除消极心理

部分新市民子女时常出现如厌学、焦虑、青春期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或者行为问题,他们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周围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立足于新市民子女的未来发展,从唤醒学生精神成长的内需出发,发掘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注重青少年幸福感的培养,开展积极取向的心理咨询,并注重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培育学生的阳光心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快乐成长。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说或做一些使他人感到舒服的话或事;每月读一本励志的书;连续一个月每天减少一个坏习惯;在一周结束时反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以维持积极的行动;增加耐性;不害怕批评,勇敢地面对挫折。

二、增强自我概念,提升学业水平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我们发现,新市民子女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其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部分新市民子女学习不好,大都不是智力因素,而是自我评价较低,导致其努力程度不够造成的。例如,二年级学生小路听力有问题,在一年级时经常受批评,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学生的自我期望低,家长听之任之。升入二年级后,丁老师抱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理念,在课堂、活动、作业方面严格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引导家长提升期望。渐渐地,小路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很早就将作业完成了。可见,后进生之所以落后,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自我期望、学习动机、对待外部评价出现了偏差,往往陷入“自我概念低―学习成绩差―接受外部消极的评价―自我感觉更糟糕”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平时应注重增强新市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学生自信了,学业也相应能取得进步,二者相辅相成。

三、营造融合氛围,追求教育无痕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融合,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平时我们注重对新市民子女团体的建设与融合、接收与容纳。由于新市民子女家乡的地域、教育背景、家庭情况不同,在进入一所陌生的学校时,会产生不融合的情况。此时,应从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入手,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建设融洽的班级环境。我们按照“适应―融合―自信”的步骤,首先,在环境上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学校以“为了成就真实的人”作为办学理念,在橱窗、画廊里挂上学生的版画、手工制作、书法等作品,橱窗里贴着校星、升旗手的照片,以及各类活动的剪影,它们成了学生展示特长的一个舞台。每间教室都张贴着个性化的班级特色介绍和争星榜,里面有学业星、礼仪星、健美星、进步星的照片,是每一个班级激励先进、树立榜样的一块阵地。楼梯、走廊墙上的那一句句温馨的提示,是对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一种暗示和提醒。其次,要注意相互融合。我们在“开学典礼”上请外地学生代表发言,召开“万小欢迎您”“民族大团结”座谈会,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举行全校性的“健康心理伴我行”签字仪式,举行“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班队主题活动,通过对彼此家乡的介绍,促进了解,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新市民子女在学习、生活、心理上迅速与本地学生融合,与学校融合,主动接受学校的教育方式,适应学校的教学要求,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也使新市民子女在万石成长、成人、成才,进而成功,做一名“昂首挺胸的万石人”。

四、家校密切配合,共促学生成长

积极心理学关注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通过挖掘困境中个体的自身力量,就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一)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

我们发现很多新市民文化水平低、脾气暴躁,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造成孩子对家庭的恐惧感,对孩子负面影响较大,使得许多孩子脾气倔强,性格古怪。例如,五年级学生小涛,在班级里惹是生非,吃不得一点亏,班主任向家长了解情况,家长说,我们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不能被别人欺负,吃亏了就必须打回来。在这样的家教下,孩子怎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后来教师主动加强家校联系,告诉家长我们对孩子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对新市民子女冷眼相看。学校与社区配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增进新市民与学校的感情,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家庭帮助。

一些新市民子女缺少家庭温暖,遇事易走极端,情绪偏激。例如六年级学生小海,父母在家对他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但不能犯错,一犯错就是棍棒交加,导致他性格很暴力。开学初老师不了解他个性,为了作业经常闹得僵持不下。后来,老师改变了策略,换位思考,对他的行为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旁敲侧击,避其锋芒,在点滴小事中引导、点拨,使小海认识到了自身缺点,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业完成了,再也没有和老师“对垒”过。

容易反复是儿童的一大特点。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改正,并有转变的行动,但一个错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错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难以一下子改正。部分学生自控力差,意志薄弱,学习上欠账太多,学习习惯不好,下决心补救基础知识,但千头万绪,无从着手,因此有畏难情绪,补差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便偃旗息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反复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及时对症下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

篇10

关键词: 超个人心理学 沉思 意识状态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074-02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马斯洛倡导的“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这种研究精神的鼓舞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它研究的是超越自我的心理现象和超越个体的价值观念。它认为,人不仅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还有超越自己的倾向,个人能超越自己,与更大的整体相融汇、相认同,并能通过超越自己得到美好、高尚、圣洁、完善、永恒和愉快的体验。带有神秘色彩的瑜伽和佛教强调的“入静养性”,其实就是强调通过沉思达到人性与宇宙本源的结合。那么怎样进行沉思的训练呢?

1沉思要求的技术手段

沉思是一种使心理活动转向内心世界的方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静静地凝视一支蜡烛的火焰;在心中重复某种声音(类似于祈祷或念咒语);追随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象的下雨声上或无法回答的谜语上;大声地吟诵仪式所要求的话语;让思绪在心里流动;通过传统的舞蹈旋转。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使沉思者的注意力脱离外部世界,而改变沉思者体验自己的方式。只有当喧嚣的外部世界被人为地隔开,沉思才能发挥作用,沉思者才能集中精力,使日常生活中失去的内心世界的平衡重新恢复。

2沉思的作用

沉思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对经常练习者会带来很多好处。超个人心理学家更多地把它运用在心理治疗中,例如,通过沉思使练习者身心放松,使其焦虑得以消除。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和高效率要求人们对沉思的技术进行改革,因此,现代的沉思训练一般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就可以完成,很少要求沉思者使用某种特殊的姿势或特殊的呼吸形式,也不要求他们必须信奉某种宗教理念或信仰系统。尽管沉思的形式变得简单了,但这些新的形式在减少身心紧张、消除疾病症状和促进生活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却是高度有效的。研究证明,沉思训练主要有如下作用。

2.1减少紧张

沉思最主要的作用是沉思者原来的紧张状态得到很大缓解,几乎所有关于沉思的研究都表明,与没有参加沉思的人相比,沉思着的焦虑水平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有时甚至短短几周就能见效。无论是使用生理测量,还是运用自陈式的调查问卷或标准的焦虑测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研究认为,沉思者实际上形成了对紧张的某种免疫力,当出现某种紧张刺激时,他们在生理上对这些刺激的警觉反应很少,从而使心理紧张度得以减轻。现代社会生活的快速和激烈竞争使我们长期处在感觉超载的环境中,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感觉信息。它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全球自杀率居高不下。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一些沉思活动,可以产生一种“沉思的心境”,主动地对过多的感觉刺激进行卸载,,从而保持身心平衡。

2.2进行心理调控

在沉思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高度度集中在某一重复刺激上,沉思者会对外部刺激没有感觉。因此,我们可以把沉思作为一种心理调节手段,使我们的心灵在过度的刺激和过少的刺激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由于个别差异的存在,每个人对刺激的要求是不同的,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刺激的承受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使承受的刺激保持在最恰当的水平,我们的心理活动就会得到很好的调控,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花费很大努力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屋子里思考问题,听到外面孩子哭闹、电视的声音、狗叫声等也会感到烦躁,想到一个更安静的环境中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沉思,把多余的刺激排除在外,从而使意识状态发生暂时的转换,使心灵得到暂时的休养生息。

2.3改变认知方式

沉思时意识状态发生改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知方式的改变。有人对超越性沉思者脑电图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沉思使大脑各部分的脑电波更加和谐平稳,因而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了影响。研究还发现,当人们开始进入沉思状态时,阿尔法波的强度迅速增加,甚至会向外扩展,一直扩展到占支配地位的整个大脑半球,大约经过两分钟,对侧的的大脑半球也出现同样的阿尔法波的弥散,此时大脑两半球的脑电波趋于同步。其它相关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有人认为,在沉思状态下,大约只需要5分钟左右,大脑两半球的脑电活动,就能从后往前逐步趋于同步。这些研究表明,在沉思过程中,大脑两半球能以平时无法做到的方式“共同工作”。通过促进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合作与同步,思维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左半球的分析方式与右半球的综合和直觉方式)就整合在一起了,这是的意识状态显然是一种全新的状态,是有助于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的。

2.4心理能量转换

在传统的东方瑜伽术中,生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大千世界当中,到处都存在着大量的生命能量,人们通过摄取食物,喝水、呼吸空气和接受阳光照耀等获得这些生命能量。但是,由于我们总是生活在忙碌中,很多能量常常被阻止在外面。通过沉思可以排除这些阻碍生命能量进入的障碍物,使生命能量自由地与我们的身体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实际上与中国古代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

西方一些超个人心理学家对这种观点作了西方化的修改,有人用能量转换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也有人尝试用生物气象学的观点来阐明其原理。尽管这些研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人们已普遍认为,生命能量是确实存在的。在沉思状态下,人的很多生理指标都发生了改变。

2.5增强自我存在

沉思状态并不是与世隔绝的状态,它是一个自我完善的状态。在沉思时,外部世界也会对沉思者造成威胁,各种视觉和听觉的干扰试图引起沉思者的注意。但经过沉思训练,沉思者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们的存在。无论发生什么现象,生活依然继续。这种对自己存在的确定感在经过沉思之后会时刻伴随着沉思者,使其观点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过去感到忧伤的事物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了。沉思者会产生一种新的统一性感,对力量和资源有一种新的认识,对个人的内在权力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沉思还使人更加信赖内在自我,愿意在它的引导下做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我们要她做什么或者认为它应该做什么。这种自主的感受确实是一种崭新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与现代社会“时间就是效率”的概念是相矛盾的。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社会不得不以高速度的生产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却没有想到由此引发了多少个人心理问题。通过沉思可以使人从这些违反心理和自然节律的社会生活中摆脱出来,在许多不同的社会生活中采纳一种没有竞争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沉思追求的存在方式。

此外,沉思还具有提高敏感性、降血压,提高自控力、改善睡眠状况等多种功能。

总之,沉思既是一种存在方式,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跨文化的实践意义。随着超个人心理学对沉思及其实践研究的深入,沉思已经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深入探讨和认识自我的一种手段,也成为用来进行心理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甚至,在印度的中小学校,沉思已经被列为他们的必修课。这在给学生提供生存工具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工具和“情绪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沉思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叶浩生,郭永玉等.超个人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3]欧东明.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M].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