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性的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性的心理学

篇1

【关键词】音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人性

1.心理学分析

1.1音乐心理学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地,那由音乐带来的感动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灵魂完美的契合。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震撼着每个人,也让我们知道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甚至人生。音乐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的带动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斥着感动。

1.1.1从影片自身分析

在众多教育类电影中,情节大多老套,不外乎问题学生在遇到了好的老师,老师们用正确的方法改变或者说是感化了他们,然而本部影片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了音乐这一元素。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也是享受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影片中的色彩跳跃度极低,颜色几乎接近了饱和,这为观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视觉上耗费的心神,从而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影片的理解以及音乐的感悟。

1.1.2从剧中人物角度分析

新来的学监克莱蒙马修,多年来在不同的领域的尝试都失败了,他深信自己的未来将是最为悲惨的。当他提着行李来到这所谓的“池塘之底”时,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也是到了“池塘之底”,然而,虽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一个失意的中年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一直都在,那小小的公文包塞满了乐谱,那不仅盛放着他多年来的心血,更是贮藏着他对音乐的梦想。在那样失意的年月里,又遇到了一群“劣迹斑斑”的问题学生,一个苛责自私的院长,但是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却借用这些孩子实践了自己对音乐的爱和陶醉,借用了莫翰奇把自己升华为音乐家的假设,完成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莫翰奇以及众多孩子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向往自由与美好,在一起的合唱中,音乐洗涤着他们的心理。空灵的声音在回荡,他们那清澈的目光中不再是掺杂着失望、无助、恐惧与叛逆,取而代之的是是欣喜与自信。在音乐的带领下,他们走出了那“池塘之底”的铁牢的禁锢,甜美清亮的合唱声音,悠扬歌声中传递出的是信心、梦想、感动与希望。

1.2发展心理学

所谓环境造就人才。这是一所寄宿制的男生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被送到这个地方――池塘之底。一个暴戾冷酷的校长,数位不近人情的老师,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字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恐惧心理,他们感到无助,眼底透露着不甘与反叛。新学监克莱蒙马修的出现,让这个本是无可阻止的恶性循环链出现的断点,让这个“暗无天日”如铁牢般禁锢孩子们心灵的池塘之底出现曙光。“恢复孩子们的娱乐活动”、“组建一个合唱团”这无疑是松动了牢不可破的循环链。学校不再是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下,孩子们至少能通过歌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学校环境的巨大转变,让这群叛逆的“问题学生”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尊重与感恩。

1.3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矛盾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校的老师监控着,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自由,仿佛被抛弃了一样,随时都要无条件无反抗的被校长惩罚,他们就像是在那阳光下漂浮跌落的尘埃,连自己的漂浮与跌落都无法自己控制。最终导致了他们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没有儿童般的天真与朝气,有的只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怨恨和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不屑与愤怒。他们自暴自弃内心的孤独与恐惧都化为了老师们眼中的叛逆。刺激――反应,在这一条看似合理的规定下却是校长无休止无秩序的惩罚,而这无形中促使学生们反抗心理的产生。作为校长,他并不是看中教育,而是维持着校园里表面上的一种秩序。Action-reaction,当这种极端的行为主义遇到了克莱蒙马修这个人本主义者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宽容、耐心一点点的改变着着“池塘之底”的一切。在复杂的教育领域中,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去促进个体发展应该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正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使得这部电影处处散发着尊崇人性的光。

1.4爱情心理学

在整部影片中,克莱蒙马修这个人的表现一直都是比较谦逊,内敛,换句话说也就是属于那种比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一类人,当然这不包括他在音乐方面的表现。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他应该是很被动的一方,这有可能与他“失败”的前半生有关。在教育莫翰奇的过程中,马修初次接触到了莫翰奇的妈妈――一个坚强漂亮的母亲,也许那时起便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好感,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白的表露出自己的心声。当后来莫翰奇的母亲约见马修的时候,马修兴奋的换好衣服带上一束鲜花赴约,得到的却是她介绍她的工程师男友。观众多数人会认为马修此时应该更主动的表达和竞争,但是他却缩回去了,我们所期待的一段美满的姻缘没有如愿上演。这是马修给我们带来的“无为”、被动的一面,但是爱情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追寻得到。

2.影片的延伸――关于人性

2.1人性的解释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2.2人性的不同表现

环境影响着人性的表现。从影片来看,那些代课老师,从一开始默认校长的残暴逐渐变得麻木,不近人情,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叛逆到后来的自信高歌及感恩,因为马修老师的到来,池塘之底的冷漠被一点点褪去,孩子们的欢笑出现了,那些反抗的心理逐渐消逝,老师们也也不再是如临大敌般面对着这群学生,并行潜意识里改变了他们对于这些学生“无可救药”的看法。而我们看到的马修老师没有被神化,他也会妥协,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与校长反抗着,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们,当莫翰奇的母亲问他“您有孩子吗?”“没有,但实际上我有60个(指学生们)”无数个细节与这个老人重合在一起,伸向莫翰奇宽容的大手,给贝比诺盖被子的身影,充满爱意的点点充当乐谱架的孩子的头……

2.3人性是什么

如果用“幸福”一词来表达人在所自然产生的这种双重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人性是什么?答曰:求我幸福。尽管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人类行为动机从根本上定位在个体和局部利益上,但通过人类能动的疏导,却可造就出良性的“自为人性”,从而使人类做出有利于他们整体的合理行为。尽管人类能动可以造就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而且,从价值意义上讲,这样的自为人性自然最有利于社会运作。但是,人类却不能把它当作社会赖以运作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自为人性源于自在人性,而自在人性又定位在“为我”之上;其次,能动固然可以造就出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但同样也可能造就出相反方向的自为人性。求我幸福是自在人性的自然表现,它无所谓善恶,或曰,它既可造就“善”、亦可造就“恶”,完全在于人的能动本能如何疏导它。这种人性实现的客观逻辑,既为能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可以创造辉煌的无限机遇,也给它犯下各种错误准备了形形的陷阱。

【参考文献】

[1]人性的弱点.

[2]中国教育网.

篇2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心理学

一、文献综述

小说《最蓝的眼睛》描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社会的种族关系比现在更为明显和紧张。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社会里黑人女性身处困境,举步维艰。Khayati(1999)评论道,该作品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叙述故事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包含政治和道德的紧密联系。即使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西方,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于社会的许多方面,且与黑人妇女所面临的现实息息相关。虽然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种族歧视依然严重。表面上看,整个社会对有色人种更为宽容,也更强调机会平等,但偏见仍然以更复杂、狡诈,更具毁灭性的方式顽固地存在着,并为所谓的“新种族主义”铺平了道路。由于西方现代社会规范和雇佣法明确提出,种族、国籍和性别歧视是违法的,因此新种族主义往往会在表面宣称平等主义,反对白人的优越感(Barker 1981;Condor et al.2006)。并由此摆出更积极的反种族主义姿态,表达对有色人种不那么蔑视的观点,从而提升自身的公众形象(Condor et al.2006)。然而事实是,由此导致的社交疏离使得不够富裕的有色人种常常由于自身的文化和人格特质承受无辜的谴责(Van Dijk 1992,p.87)。McKittrick(2000)指出,由于白人主导的社会不断拒绝给予他们平等感,并且强加不公平的,对地域和种族的固有的主观想法,黑人少数种族经受着巨大的不安。无论是经验之谈还是道听途说,种族身份和性别困境仍然与个体自尊心、适应性和幸福感的下降密切相关(Schafer and Herbold 1999;Birzer and Smith-Mahdi 2006)。Alexander(1998)则在此走到更远。他将这种源自偏见的苦难视为人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大胆地将其比喻为上帝的第四个身份,即与圣父,圣子,圣灵共存的罪恶的存在。

最近的访谈研究显示,美国的黑人妇女迫切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对抗在白人为主导的社区出现的文化和社会异化问题(Terhune 2008)。莫里森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展示了备受折磨的黑人女性自我的复杂性,更真实描述了在尤其关注外貌及物质成功的西方文化背景下,年轻的黑人女孩和妇女是如何采取自我毁灭的方法以符合白人关于“美”的理想形象的。

二、黑人女性的自我嫌恶

佩科拉,一个黑人女孩受害者,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并将白人童星雪莉·坦布尔视为完美典范。在西方,无论男女都喜爱可爱的洋娃娃般的脸蛋,从而萌生博爱和柔软之心。小说中佩科拉总是将积攒的零用钱拿去买一种糖果。因为“每张浅黄色的糖纸上都印有一个头像,玛丽·珍的头像……一张笑盈盈的白脸和飘逸的黄头发。一双蓝眼睛从一个清洁舒适的世界里向外看着她……佩科拉认为那双眼睛实在是太漂亮了……吃了糖块就好像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爱上了玛丽·珍,也变成了玛丽·珍。”(莫里森,2005,P32)玛丽·珍所具有的这种特质使得她在西方社会备受欢迎,它象征着富足、魅力与自信,而这些都是评价物质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元素。“有一段时间,佩科拉意识到如果她的眼睛——目睹那些画面和场景的眼睛——不同的话,就是说,她有双美丽的眼睛的话,她本人也会不同。”(莫里森,2005,P29)从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中可以看出,她深信只要愿望成真就能够变得美丽,受人尊重,获得更好的生活。正如Spencer(1984)的研究指出,美国的非裔小孩坚信自己的黑人身份还远远不够。他们与佩科拉一样,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幻想。这种来自不同种族身份的仰慕者对于偶像的幻想表明,长久以来黑人群体都无法克服并走出白人种族优越感的阴影,由此也反映出白人文化对“魅力”解释权的垄断。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包括佩科拉在内的黑人群体对自身肤色、文化、种族的强烈的羞耻感。小说中佩科拉在糖果店的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她抬头朝他望去,可看到的是一片空白,而原本应看到的是好奇的目光。不仅如此,没有一丝对人类的认同——目光呆滞,毫无察觉。她不知道是什么阻隔了他的目光……可是她在别的成年男人的目光里曾见过好奇、厌恶,甚至愤怒的表示。然而对这种空白她并不陌生。它带有利刃;在下眼帘的某个部位表现出来的是厌恶之感,在所有白人的眼神里她都曾见到过。他们的厌恶一定是针对她的,针对她的黑皮肤的……正是这黑皮肤引起了白人眼神里带有厌恶之感的空白。”(莫里森,2005,P31)。值得强调的是,佩科拉对自身相貌丑陋的坚信不疑源于社会对她的评价,而非来自于她本人。“她常坐在镜子前长时间发愣,试图找出丑陋的秘密。因为丑,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她,都鄙视她。”(莫里森,2005,P28)在美国文化中,随处都传播这样的信息,黑人不可能漂亮,越黑越不美(Matus,1998)。这种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严重侵犯了个体自尊自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身的自卑感使得她不得不屈服于异族文化对自身种族的漠视中。她始终相信社会对黑人的蔑视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并将存在于她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白人标准的默从有效地抑制了黑人内心潜在的愤怒及挑战,却使他们陷入了无助的境地,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在此莫里森对种族和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强调无关人种的个人特质的重要性,反对任何无条件接受白人标准并将其美化的做法。

莫里森小说的主人公总是徘徊在“看”与“被看”之间。佩科拉所看到的是白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优越地位及享受的特殊待遇。当一位名叫莫丽恩的混血儿来到学校时,“整个学校为之倾倒。老师叫到她时总是满脸微笑以示鼓励。黑人男孩子在走廊里从不使坏将她绊倒;白人男孩子也不用石子扔她;白人女孩子被分配和她一起学习时也没有倒抽一口气;当她要用厕所间的水池时,黑人女孩子都会让到一边,用低垂的眼睛悄悄地看她。”(莫里森,2005,P40)佩科拉也相信她经历的所有苦难和不被接受都归因于别人是如何看待她的。“她再怎么使劲也无法将眼睛变没了。那还有什么意义。眼睛就是一切。一切尽收眼底。”(莫里森,2005,P28)由于她只能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待世界,最终逐渐失去了对自我进行独立正确评估的能力。文学评论家Fick(1989)指出,佩科拉的愿望并不只是简单的出于改变外貌的美容需要,这反映了她更为深远的心理需要,即通过改变她看世界的方式来改变世界。正如小说所述:“一个黑女孩儿想从她所处的黑洞里爬出来,用蓝眼睛看世界。”(莫里森,2005,P112)正是白人关于美的标准的内化将佩科拉变成了社会的隐形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Walther,1990)。而无法实现愿望的事实打击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内心对于归属感和被社会接受的强烈的心理需求。佩科拉一生都“如同一只丧失飞行能力的小鸟不停地扇动翅膀,一心向往她无法到达、甚至无法看见的蓝色太空。此种愿望充斥了她全部的思维”。(莫里森,2005,P133)

三、社会群体对黑人女性的排斥

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在最简单的社会关系下,基于最微不足道的原因,将人们划分为“我们”和“他们”的做法也会导致对外来群体成员的歧视(Tajfel and Turner 1986)。这种歧视往往仅是基于表象的标准,如一个人的肤色,却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如社会排斥,侮辱,甚至自我嫌恶。尽管佩科拉对蓝眼睛的近乎疯狂的执著和幻想是如此不切实际,然而时至今日,她基于个人的种族身份对社会评判标准的理解仍然发人深省。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只要她的模样不变,只要她继续丑陋,她只能和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她属于他们。”(莫里森,2005,P28)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遭受社会遗弃及外来群体排斥的焦虑对个体的自尊会产生深远的影响(Baumeister and Leary,1995)。这点在佩科拉去雅各鲍斯基的店里买糖果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时空的某一固定点上他感觉没有必要浪费他的眼神。他并没有看见她,因为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看得见的东西……一个五十二岁的白人移民小店老板,满嘴土豆、啤酒味,满脑圣母玛利亚,怎么会看得见一个黑人小女孩呢?他的全部生活经历告诉他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是不值得,也是不必要的。”(莫里森,2005,P31)

按常理说,作为一个移民,同为白人社会的外来群体的一员,雅各鲍斯基应该能够克服这种公然的歧视,给予外来群体的同胞平等的待遇。然而他这种残忍的行为却并不特殊。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那些受歧视的外来群体成员一旦在移居地千方百计地获得了相对的社会地位后,往往就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使自己看上去像拥有特权的内部成员。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对混得比自己差,生活更为艰苦的同类人群的蔑视,试图减少自己已打上烙印的作为外来群体的特征(Major et al.2002)。这种行为也可以用社会反射理论来阐释,主要是指通过与其他有色人种的接触,提高了个人对社会地位不平衡的认知,导致他们的内心更为倾向特权阶层(Allport 1954)。

小说中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杰萝丹太太,一位“住在金绿两色的漂亮房子里……漂亮的浅棕色皮肤的太太”(莫里森,2005,P60)。“这些浅棕色瘦瘦的女孩儿”毕生都在努力适应采纳白人家庭的标准,“她们上公立学校师范学校,学习如何尽善尽美地替白人干活……学会抛弃纯真简朴的本色,可怕的纯真情感。自然大方,以及一切人类感情都该抛弃。”(莫里森,2005,P53-54)为了使自己和下一代脱离非洲根,杰萝丹太太不遗余力地向儿子灌输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不让他和黑孩子玩。“她跟他解释过有色人与黑人之间的差别。两者很容易区别。有色人整洁安静;黑人肮脏吵闹。他属于前者。”她小心翼翼地采取各种方法使儿子在外表上与黑人区分开来,“他穿的是白衬衫蓝裤子;头发剃到发根以免露出黑人的卷发……在他脸上涂强生油,使脸色不致变得灰白。有色人与黑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分明;一些细微但显露实情的标记会使界限变得模糊,因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莫里森,2005,P56)她的努力是为了保护她的儿子免受建立在不公平的权利关系上的种族歧视,因为这在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上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个人的社会地位有着很大影响。此外,同为有色人种,当佩科拉在她家被她的儿子欺负时,杰萝丹太太的内心充斥着对黑人女性的鄙视和嫌恶。“她这一辈子见的都是这类女孩儿……她们无所不在……像苍蝇一样成群结队地飞行,像苍蝇一样散落下来。其中之一就落到了她家,‘你这讨厌的小黑丫头,从我家滚出去。’”(莫里森,2005,P60)

黑人群体的孩子在长大以后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肤色、外貌等“标签”所代表的社会身份的含义,并由此产生了消极的感受,且具化成了消极的立场,甚至产生了对自身群体的不尊重。最终,那些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的群体是最有可能被看不起的(Potter and Wetherell 1987)。对佩科拉而言,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来自同胞的欺辱和戏谑。在学校里,一群黑人男孩子围成一圈,尽情享受捉弄她的快乐。“他们即兴编撰的打油诗嘲讽的两点是被欺负人所不能左右的;她的肤色以及对大人睡眠习惯的猜测……他们自己也是黑皮肤,他们的父亲可能也有类似的习惯,此时此刻无关紧要。他们对自身肤色的鄙视使这种辱骂更尖刻。他们好像把多年培育的愚昧,精心习得的自憎,认真设计的无望,浓缩成一句在他们空洞的脑海里翻腾已久的滚烫的咒语——冷却之后——鼓起勇气喷吐出来,将一切拦路之物摧毁。他们围着猎物跳起死亡之舞,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要将她作为贡品推进火坑。”(莫里森,2005,P41-42)正如Peach(2000)所指出的,黑人真实的自我埋藏得如此之深以致他们对自身的看法达到了自我憎恨的程度。这种自我嫌恶在那些最远离社区的人物身上表现得最为强烈,他们最为憎恨的是与众不同,因为这种不同为他们带来了辱骂和歧视。而这种自我憎恨又集中体现在对自己的身体如发色与肤色的嫌恶,因为这是他们的人种和身份最为明显的特征。恰如故事的叙述者克劳迪娅所反思的:“我们并非出身显赫但却很势利,并非贵族但很讲究成分。”(莫里森,2005,P114)

四、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莫里森小说中的大多数女性角色都致力于对个人价值、归属感和自我身份的追求。然而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追求有时过于极端,甚至带来了自我或家庭的毁灭。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佩科拉的母亲波琳的一生,则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根据社会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偏见的研究(Gottfried and Phyllis 1977),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先被自己的感受和倾向所影响,其后才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感知。在成长早期感知(外部特征)而非认知(内在特性)占主导,孩子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长相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在波琳“两岁时一个生锈的铁钉穿透了她的一只脚,家里人对此不以为然……尽管残疾很轻,但是她明白了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她在任何地方都不自在,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归宿感。她把这种泛泛的离异感和自卑感都怪罪于她的脚。”(莫里森,2005,P71)只有当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后,他们才领悟到肤色从来都是个体身份的一部分,无法分割,无法抛弃,一个人的种族划分由祖先决定而不是任何自由的选择。他们努力遵守既定的白人关于女性特质的概念,鄙视自己的黑人身份及一切特点,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自我嫌恶和本性的扭曲。

在经历了与乔利婚姻最初的甜蜜后,波琳陷入了对生活深深的绝望。她“和她见过的少数几个黑人妇女打交道很不自在。她们取笑她……对她说话的口音及打扮她们投以蔑视的目光,并窃窃私语。”(莫里森,2005,P76)“北方的有色人种也不一样,和白人一样差劲。会让你感到无足轻重。没想到他们也会这样瞧不起人”(莫里森,2005,P75)。和乔利的“婚姻因吵架而破裂。她还是个孩子,还在等待幸福的巅峰,等待在艰险的道路上尊敬的上帝来到她眼前。只是此时此刻她明白了艰险的含义。”(莫里森,2005,P78)

最初波琳在电影院里找到了精神寄托。“在黑暗中她原先的梦幻又复活了,她又重新回到往日的梦境。除了幻想浪漫爱情,她又多了一种幻想—美丽的外貌……越缺乏安全感幻想越滋长,最后以幻想破灭而告终。她把外貌与美德等同起来,使她作茧自缚,愈加自卑自贱……她以此为源泉,汲取最为消极的情感,欺骗情人,囚禁情人,束缚自由。看电影受教育之后,她会以绝代美女的尺度来衡量每一张她见到的脸”(莫里森,2005,P78)甚至是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我知道她长得很丑……可是上帝啊,她真是丑。”(莫里森,2005,P80)

然而黑人的自我嫌恶并不仅仅只是出于对肤色的反感,它也导致了对任何与非洲文化相关事物的羞耻感,体现在他们很勉强地或不情愿地参与,分享,珍惜自己的传统、语言、服饰和音乐等(Carlson and Ridder 1994)。这种白人至上主义的内化形式反映为将自身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都建立在社会评价和标准的基础上,从而与自身的群体更为疏离。正如波琳所描述的:“惟一让我快乐的时光是在电影院里度过的……这些片子让我快乐,但也让我难以回家,难以面对乔利。”(莫里森,2005,P78)在彻底见过自身群体的“丑陋”之后,个体才做好准备,采取更激进的手段试图融合到特权阶层中去。怀着对欧美价值观的无限崇拜和向往,波琳最终在她做佣人的白人家庭里找到了避难所。在那里她发现了她所认为的美、和谐与秩序,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只存在于她的工作之中。“没过多久她就不再收拾自家房间了……她越来越不顾及家庭、孩子和丈夫……与这些暗淡无光的时刻相反,白天与费舍尔一家度过的时光显得更加明亮,更加珍贵,更加可爱……在那里,她享受的是美丽、井然、清静的生活以及人们的赞扬……她替自己家办事时债主和店主看不起他。现在她替费舍尔家办事,他们不仅尊重她,甚至还有些惧怕她……给这家人干活,她充分享受着权力、赞许和奢侈的生活。”(莫里森,2005,P81)正因为此,她和自己的家庭愈加疏离,本已十分脆弱的母子和母女关系更为紧张。“对他们她更讲究威严,结果是让他们充满恐惧……在她儿子心里她敲打出离家出逃的强烈愿望,在她女儿心里她敲打出对长大成人,对世人,对生活的恐惧。如果他们有所松懈,哪怕是一点点,她都会加以惩罚。”(莫里森,2005,P82)有一次佩科拉在波琳工作的“大白房子”里不小心打翻了盘子,“大部分的糖浆溅到了佩科拉的腿上,肯定把她烫得不轻。”(莫里森,2005,P69)波琳“一步就跳到佩科拉跟前,用手背把她打倒在地……用气得变成尖细的嗓音骂着佩科拉”(莫里森,2005,P70),同时温柔地安抚着主人家的“又粉又黄的小女孩儿”。(莫里森,2005,P70)即便在女儿被父亲过后,波琳也并不相信在女儿身上发生的一切。对善与恶的严格的宗教概念使得她无法意识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像乔利这样的人可以是两者的混合体。作为一个母亲,此时波琳对女儿的背弃反映了她的认知、(不愿接受事实),情感(漠然处之)、道德观(拒绝任何恶行)和消极顺从(未作回应)(Zebialowicz & Palasinski 2010)。

正如小说对黑人女性一生的总结,悲哀的情绪贯穿始终,令人心酸。无论是波琳和佩科拉母女还是那三个,“她们忍受着一切,并按自己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切……她们对生活厌倦,期待死亡,既能无视也能接受生活的痛苦……这些黑人老妇女一生的甘苦都凝聚在她们的眼睛里——浓缩了悲伤与幽默,狡黠与平静,现实与幻想。”(莫里森,2005,P88-89)“在她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世界末日,世界起源,以及末日与起源之间的荒芜。”(莫里森,2005,P60)对于她们来说,“这辈子已无关紧要,会有来世辉煌。惟一让我怀念的是那彩虹。”那曾经幻想并追求的梦,“但正像我所说的,对此我也有些记不清了。”(莫里森,2005,P84)

五、结语

毋庸置疑,“美”的定义在社会文化中从来都不是无足轻重的,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体特征往往会成为评判其社会身份的标准。西方社会通常根据白人的生理特征来定义“美”,也就是一个苗条的浅肤色的拥有一头金发和一双蓝眼睛的女性形象,这也构成了当代西方文化中“成功”的象征(Kubisz 2000)。与此同时,“美”也成了与政治相关的概念。正如Peach(2000)所指出的,“白”(盎格鲁,男性,基督徒,富有)被过于吹捧美化,并被灌输进了博爱、优越、高人一等的含义,而“不白”(非盎格鲁,女性,非基督徒,贫穷)则被贬低,意味着恶毒和下等。现代西方文化对外貌和物质主义的热衷对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对此所进行的批评时至今日仍然贴切。小说同时还传递了对人类尊严的关注和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抗等信息,而其中最令人沉痛的莫过于黑人群体对这种影响之毒害的“集体无意识”。正如克劳迪娅在小说结尾所反思的:“当我看见她(佩科拉)在垃圾堆里搜寻——搜寻什么?搜寻被我们谋杀的东西?——我会说当年我并未将种子埋得太深,而是土地的原因,镇上土壤的原因。我甚至认为当年全国的土壤都对金盏花存有敌意……在这片土地上某些花卉是不宜生长的…当土地决意封杀时,我们大家对此默许,认为受害者无权生存。毫无疑问我们错了……一切都太晚了……”(莫里森,2005,P134)

看上去类似家庭这种创伤一定是过于悲痛让人无法漠视,然而人类的大脑十分擅长对那些过于难以置信的信息不予任何关注(Tversky and Kahneman 1974)。与其理智地进行思考和梳理,无视显然是最简单不过的做法。人类的记忆能够对过去进行重新整合以符合现在的预期,并且对任何不确定的最轻微的线索自动予以忽视,扭曲或是重新诠释为“无关紧要”。根据对记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随后发生的其他事情会使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回忆进行重大改变,对它的解读也依赖于其他因素,如情绪或是对其他事件的评价(McDonald and Hirt 1997)。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减轻对新事物的不适应。就好像克劳迪娅所描述的:“我们记得学校的孩子在奶油水果派的注视下如何低下眼角,又是以什么样的眼神看着佩科拉的。这些我们很清楚,也许不仅仅是记忆。自从有记忆以来,为了反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我们不停地护卫着自己,认为所有的话语都是我们需要破解的密码,所有的举止都必须仔细分析;我们变得固执、傲慢、与众不同。别人对我们不加理睬,因为我们极其自我关注。对自身的弱点我们并不清楚。”(莫里森,2005,P120)

佩科拉最终“步入了疯癫世界,在那里她不受外界侵扰”。(莫里森,2005,P134)她的疯癫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她无力处理自身的遭遇,从而不得不妥协于白人文化所强加的关于“美”的定义,也可以解读为黑人对自己出身和文化的回避,以及由此引出的严重的黑人社会身份的两难问题。小说结尾处,佩科拉在和想象中的朋友的对话中产生了视听幻觉。她坚信自己拥有蓝色的眼睛,同时又担心其他人拥有更蓝的眼睛,这种幻想既反映了她的极度偏执和焦虑,又是对黑人社会试图遵守白人的“美”的评判标准,并对此产生敬畏的尖刻苦涩的控诉。

Davis(1982)指出,佩科拉所遭遇的精神暴力的侵犯,远比生理上的暴行更具摧毁性。心理健康研究将这种虐待儿童的后果与社会排斥和歧视相联系,也就是说,不仅是佩科拉两难的种族身份问题或是的将她推到了疯癫的边缘(虽然他们很有可能加剧了她眼中的社会心理压力),而且是多种因素产生的互相影响。如果她能从家庭或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安抚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缓和她的悲痛忧虑,她就不会如此(Taylor et al.2001)。然而可悲的是,由孤独带来的苦难并不仅仅影响了个别人,同时也导致了家庭的恶化和社会的堕落(Werrlein 2005)。正如小说最后总结的。“废弃之物我们倾倒给她,由她吸收;美好之物原先属于她,她却给了我们。所有认识她的人通过与她相比感到完整,与她的丑陋相比感到美丽。她的单纯点缀着我们,她的罪过使我们感到圣洁,她的痛苦显示我们的健康与活力,她的笨拙使我们自感幽默,她不善言辞使我们自信能言善辩,她的贫困让我们慷慨。我们甚至用她的白日幻想来抵消自己的噩梦。因为她允许我们把她作为参照,她受到的鄙视也是应得的。我们把她当做磨刀石使自我更为锋利,对比她的懦弱来丰富自身的品格,为自己虚幻的坚强而悠然自得。然而虚幻毕竟是虚幻,因为我们并非坚强,只是好斗;并非自由,只是获得了许可。并非富有情感,只是彬彬有礼;并非品性优良,只是举止端庄……为了显示勇气而追逐死亡,而面对生活却像窃贼一样躲躲闪闪。我们以正确的语法替代智慧;改变习俗以模拟成熟;重新组合谎言称其为真理;把以新形式出现的老观点视为上帝之启示。”(莫里森,2005,P133-134)

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强化对于弱势群体所遭受的两难身份问题的意识,给予其更多关注,对于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都至关重要。就目前趋势来看,各学科研究之间互相没有合作,缺乏信任,使得这种努力收效甚微。虽然文学与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群体的差别来自于各自对立的研究方法,认识论,本体论,以及复杂的理论专业术语使得他们看上去毫无交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同一类现象,这两个学科可以提供截然不同的视角,而两者的联合研究往往能够创造出惊人的理论成果。结合对人类大脑的现代心理学研究,我们能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和互相之间的关系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正如本文的分析所示,对于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角色所遭受的苦难,虽不能一窥全貌,但心理学视角的研究的确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扇明亮的窗户。

参考文献:

[1][美]莫里森.陈,胡允桓,译.蓝色的眼睛.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11.

[2]Alexander,A.The fourth face:the image of God i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African American Review,1998,32(2),293-303.

[3]Allport,G.The nature of prejudice.Reading,MA:Addison-Wesley,1954.

[4]Barker,M.The new racism.London:Junction Books,1981.

[5]Baumeister,R.F.,& Leary,M.R.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497-529.

[6]Birzer,M.L.,& Smith-Mahdi,J.Does race matter?The phenomenology of discrimination experienced among African Americans.Journal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2006,10(2),22-37.

[7]Carlson,J.,& Ridder K.Is black self-hatred racist?Knight-Ridder-Tribune News Service (Feb.9) http:///coms2/summary_0286-5508250_ITM,1994.

[8]Condor,S.,Figgou,L.,Abell,J.,Gibson,S.,& Stevenson,C.They’re not racist...prejudice denial,mitigation and suppression in dialogue.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45,441-462.

[9]Davis,C.Self,society,and myth in Toni Morrison’s fiction.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82,23( 3),323-342.

[10]Fick,T.H.Toni Morrison’s allegory of the cave:movies,consumption and platonic realism in the Bluest Eye.The Journal of the Midwest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89,22(1),10-22.

[11]Gottfried,A.,& Phyllis,K.nfluence on belief,race & sex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ld observers and models on attitudes and observational learning.Child Development,1977,48(4),1395-1400.

[12]Khayati,A.Representation,race,and the ‘Language’ of the ineffable in Toni Morrison’s narrative.African American Review,1999,33 (2),313-324.

[13]Kubisz,M.Female body/whose body?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femininity.In K.Knauer & S.Murray (Eds.),Britishness and cultural studies.Katowice:SWN,2000:233-234.

[14]Major,B.,McCoy,S.,Schmader,T.,Gramzow,R.,Levin,S.,& Sidanius,J.Perceiving personal discrimination:the role of group status and legitimizing ideolog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3),269-282.

[15]Matus,J.Toni Morriso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16]McDonald,H.E.,& Hirt,E.R.When expectancy meets desire:motivational effects in reconstructive memor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5-23.

[17]McKittrick,K.‘Black and’cause I ’m black I’m blue’:transverse racial geographies i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Gender,Place and Culture—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2000,7(2),125-142.

[18]Morrison,T.The Bluest Eye.London:Vintage,1999.

[19]Peach,L.Toni Morrison.New York:Macmillan,2000.

[20]Potter,J.,& Wetherell,M.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London:Sage,1987.

[21]Schafer,W.,& Herbold,S.A.Stress management for wellness.Orlando:Harcourt College Pub,1999.

[22]Spencer,M.Black children’s race awareness —racial attitudes and self-concept:a reinterpretation.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1984,25 (3),433.

[23]Tajfel,H.,& Turner,J.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S.Worchel (Ed.),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1986:7-24.

[24]Taylor,R.J.,Chatters,L.M.,Hardison,C.,& Riley,A.Inform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African Americans.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2001,4:439-463.

[25]Terhune,P.C.Coping in isolation.Journal of Black Studies,2008,38 (4),547-564.

[26]Tversky,A.,& Kahneman,D.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1974,185,1124-1131.

[27]Van Dijk,T.Discourse and the denial of racism.Discourse and society:London,1992,3(1),87-118.

[28]Walther,M.L.Out of sight.Toni Morrison’s revision of beauty.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forum,1990,24(4),775–789.

篇3

个人学习执行力的最新心得体会

 

一、从本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持续两天的“团队执行力”学习中,我主要学到如何打造核心团队,如何选出团队执行者与及常见的团队执行不利的原因分析。首先领导者需要修己安人修自我的品德,修自我的格局,修自我的本事,同时修自我的形象。再一个明确公司的愿景及战略规划,身先士卒做到欢乐奋斗。

 

二、感受最深的几点是

 

1、企业咒语:是,保证完成任务!

 

2、执行步骤中:明确目标期限、明确检查流程、奖罚分明与及承诺。

 

3、制度建设中:领导与制度、朝夕制度。

 

4、管理模式中:团队沟通、团队激励。

 

三、这几点对我的总体启发和目前工作的帮忙

 

与其说是咒语不如说是激发活力的口号,是,保证完成任务!它充分体现团队勇于理解工作任务,只对实现目标增加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草草了事的管理工作作风。总结下来,目前我们团队的执行力一方面仍需要加强部门员工技术本事,另一方面增加员工间的沟通,同时更应当提高部门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增加他们的归宿感。

 

感激公司给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经过参加XXX先生主讲的《团队执行力》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异常是让我明白了做一个负职责且敢于承担职责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化的成长的重要性。

 

如今,在企业发展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人们谈论得越来越多的是执行力。阿里巴巴的马云与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曾探讨过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水平。再好的决策必需要得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一个好的执行人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差劲的执行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处于现今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而对于个人,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在现今社会是根本无法立足的。一个团队的执行水平是由其中的每一分子的执行力所汇集而成的,公司要发展,要规范,需要的就是务实的人而不是务虚,需要的是真正发挥每个岗位的作用,每个员工都做到这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使得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从而实现共赢。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知行合一”,最终一个字就落实在“行”上。阿里巴巴马云还有一句话: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此刻、立刻、立刻”干出来的。如果我们每个员工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按照流程要求去工作,不互相推诿、不拖拉懈怠、尽心尽职,团结协作,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实到实处,将每一件任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的公司何愁不能壮大发展呢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素养同样得到了相当的提升,作为公司的一分子,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爱岗敬业,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执行力,实实在在地为公司的发展付出最大的努力。

 

个人学习执行力的最新心得体会

 

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的效力,也就是把目标和想法变成结果的本事。对于企业而言,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众所周知,执行力与企业各个层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有着很多相互制约的因素。究竟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在众多因素中,下头3点最为重要:

 

1、简洁高效的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

 

制度的作用就是让员工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高效地处理各自的工作。任何一项任务、流程,都应当把“谁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相关问题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分清职责,理顺程序,能简则简,务求实效,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力。否则,冗繁的制度流程只会阻碍高效的执行力度。

 

2、营造企业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准则。导向正确的企业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企业是由职责不一样的众多部门组成,各个部门又是由分工不一样的员工构成。只要有了导向正确的企业文化,每个员工的目标才可能都是一致的,也才可能做到讲求速度、崇尚行动、团队协作、有职责心、拒绝无作为、相互尊重、相互鼓励、乐于分享、共同成长。

 

3、科学的激励措施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

 

企业在在提高执行力的同时,要异常注重对员工的激励。激励就是动力,有了好的激励措施,员工才会自发的提高执行力。如果没有激励,则员工后劲不足、有始无终。建立公正、科学的激励措施至少应当做到:奖要立刻奖,不拖欠、不克扣;罚要立刻罚,不心慈、不手软,奖罚分明才是真正的执行力。一项激励措施,一旦制定,就要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不要开始时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到之后避而不谈、不了了之了,这本身就不贴合执行力的思想要求。

篇4

1心理分析

1.1恐惧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1.2悲观和抑郁病人长期被疾病缠身,在透析过程中,还要忍受穿刺时引起的痛苦和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其次,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病人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从而导致心情抑郁。

1.3绝望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长期治疗,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 h,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2护理对策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护理人员应主动征求病人的意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态度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给病人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工作中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让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2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我们应在与病人的交谈中,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2.3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取得密切配合病人能够得到家庭的理解和配合,也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篇5

   关键词:沟通;说服;技巧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面向未来,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求教师面向未来,向符合素质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成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新型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师与学生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双方是平等的互动的,只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沟通”一词通常多在对话、会话、通信等意义上使用,是一个相当多义的用语。一般说来,在个人或团体运用语言、体态、表情来传递并解读信息、情报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沟通。在社会学中,沟通被广义地界定为“人类个体或集合体之间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沟通”则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过程。此篇文章仅以教学以外的师生间的沟通,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说服性沟通为中心进行思考。

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了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朝理想的方向发展,总要反反复复地进行说服性沟通。实际上,在教育实践中,“说服”作为指导的一种基本方法,强烈要求教师钻研说服的理论和技术。强调纪律与处罚的管理主义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发育异化,引起种种的教育疾病,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靠纪律与处罚的教师的说服性指导,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对于学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如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生接受教师的说服,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好转,或者相反,学生对教师的说服产生叛逆和抵触,导致负面效应;暂时影响和长久影响:教师的说服性影响是限于一时一地还是长久的持续的;对态度、行为、人格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可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与建立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有效,就要看教师是否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技巧。所谓有效的说服技巧,是指如何使说服的内容与形式增加说服力,这种说服技巧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以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下面结合具体的教育实例来探讨一下教师说服性沟通的技巧。

1.“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

当你就某一话题企图说服对方时,仅仅提示自己主观的说服方法谓之“单面说服”。一并指出反对的观点和自己主张的缺陷的说服方法谓之“双面说服”。研究哪一种说服方法更有效呢?根据已有的研究,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相反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双面说服更有效;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一致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单面说服比较有效。因此,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的效果并不单纯,必须考虑学生原先的观点和不同的年龄,研究相应的说服方法。但无论是在讲课还是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当中,如果说上一句“如果我有什么不妥当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够批评指正”,往往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这样做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可信赖感,同时也改变了教师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地位,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一切也从他们的角度着想。

2.“含蓄婉转”与“直截了当”

说服的结论应该明白地表示出来,还是有所保留,让学生自己引出来呢?在说服意旨单纯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高的场合,不明示结论更为有效;在主旨复杂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较低的场合,明示结论较为有效。当然,即使不明示结论,教师也必须传达给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使对方理解你想说些什么。对低年级学生的说服,应尽量浅显易懂,明明白白地提供结论,这样更能见效。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讲究颜面,尤其是中学生,如果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许会碍于面子不肯接受,如果用含蓄婉转的方法跟他们沟通,给他们留有思索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提高要比教师声嘶力竭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成熟得比较早,“早恋”现象比较严重,但对待这个问题,只能“疏导”不可“堵塞”,直截了当地制止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含蓄地说出老师不赞成这种做法,委婉地指出这将对学业、生活等方面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让他自己从这片沼泽地中走出,也许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3.“威胁性”说服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带有威胁性的说服,例如,为了防止学生打架斗殴,常常播放少年监狱中的一些事情。这种说服方法是否有效呢?根据伸田博己的研究,有一定威胁强度的说服比较有效。不过,这种说服倘若不加以仔细考虑,也会产生种种问题,如:也许教师所批判的一些做法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深田认为,采用威胁性说服应考虑下列几点:

(1)不仅仅显示威胁,而且还要显示对付威胁的有效办法,否则容易产生混乱。

(2)威胁必须有现实感。倘若缺乏现实感,发出信息者的威胁意图受到怀疑,那么强度威胁就会带来反感。

(3)焦虑倾向和较敏感的学生对强度威胁容易产生防卫性机制,对这种学生采用强度威胁必须慎重。从教育的角度讲,不宜随意利用恐怖感情引起学生不必要的焦虑。

4.“阶段要求”法

说服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反复实施。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要求反复地说服。说服是愈常反复愈有效还是相反,会招致负效应呢?根据卡西奥波等人的反复效应研究显示,反复次数(1.3.5)和说服效果之间成道u字型关系(反复三次效果最好)。说服方向与受信者呈相反和相同方向时,都呈现同样的关系。也就是说,说服不是一次有效,而是反复多次较为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在教育情景中,可以持续地反复地进行说服,但不宜次数太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耐心,直到打开学生的心扉为止。和这种说服的反复有关,说服有所谓的“阶段要求法”的技巧。这种技巧是指,起初进行小小要求的说服,一旦获得承诺,即使做出更大要求的说服,也容易被接受。因此,不宜直接对学生施加压力,分步骤进行说服将更为有效。

5.“角色扮演”法

模拟性、假想性、即兴式表演某一情景中的角色,掌握、训练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者借此改进人际关系,称为“角色扮演”。根据贾尼斯和金及原冈的研究,扮演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角色,从该角色出发说服对方,比单纯的作听众,更能朝说服方向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见解。通过这种角色技法让学生扮演和自己立场相反的角色,有可能引导学生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于深化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是有好处的。例如,班级有个学生脾气特别暴躁,总喜欢对别人发脾气,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挑三拣四,在与他谈心的过程当中,多次建议他“换把椅子坐坐”,即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同学,当周围有一个不随和的人会有什么感受,经过多次谈心后,他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己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6.“相互说服”法

教师通过班级团体的干部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说服的方法也相当有效。使处于同等环境中的干部和同学好好理解教师说服的意图和旨意,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比教师直接去说服更有效,当然,这要以学生之间业以建立起一定的信赖关系为前提。例如,文科班女生比较多,比较文静、害羞,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问问题的学生也很少,在班会课、上课时多次启发、动员,但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后来,找到相对比较喜欢质疑的学生,让他设身处地地在同学面前讲讲自己问问题的感受,并多多鼓励、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在这之后,班级一带二,二带四,四带八,质疑的风气越来越浓,成绩自然也有很大的进步。

7.“团体决议”法

教师通过团体决议的方式,按照团体规范、气氛去从事说服工作,也可以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改变。团体决议方式比起个别化教育和授课,更容易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若干启示和导引,通过学生自身的讨论做出团体决议,比教师的直接影响,更能有效地使每一个学生和班级全体成员的见解方式改变。初三下学期分班,小齐被分到了快班,从普通班进来的他备感压抑,环境的陌生和学业的压力导致他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和同学间的关系也十分紧张,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全班展开讨论,怎样使集体不出现“孤雁”,同学们集思广益,纷纷出谋划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终于感化了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灵,最后班级成立了生活、学习互助组,这样做是同学们自己的决定,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这不但帮助了小齐,而且使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8.“期待”法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出一部分学生的档案,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将来都会有很高的成就,然后就离开了,半年以后,当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当初他们指定的那些将来会有很高成就的学生,在学业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而其他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就不那么明显。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期待效应的作用。换个角度,期待法也可推广为整体规范和团体动力学促进个体发展的方法。根据凯利和沃尔卡特的研究,愈是高度评价自己所归属的团体的规范,愈能接受符合规范的说服,同时也显示出对违反规范的说服的抵制。因此,教师在说服之前,给学生们以最高的期望值,时时刻刻告诉学生们,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你们是最优秀的,同时也相信你们不会令老师失望。在这种鼓励式的舒服之下,学生将会比较好地按照老师的期望路线发展。积极的期待是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前提的,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同情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学生才会信任他,才会向他所期待的方向努力,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期待并不是一味的迁就、放任,也并不是孤芳自赏,把一切建立在不可实现的空中楼阁中,而是分析实际情况,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合理的期待。

这几种说服沟通的技巧并不是孤立独行的,它们相互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如果把几种方法融会贯通在一起,一定会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要知道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预期结果,语言在其中起到了独特的魅力。班主任在语言艺术上应达到三种境界:一是情在言先,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烈焰和热”。情感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二是理在言中,中国有句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尤其对待世界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要让他“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意在言后,谈话虽然结束但意味深长,让学生慢慢地去反思,去品味,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效果。在三种境界的指引下,使沟通的技巧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丰富发展,使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资料:

1.《班级管理论》,钟启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社会沟通的结构》,内川芳美编,东京大学出版社.

3.《说服与态度变化》,深田博己编,北大路书房.

4.《班级管理心理学》,小川一夫编,北大路书房.

篇6

XX管理支行系统的介绍了自己在业务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好举措、好方式,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更让我们深深的感触到自己与先进支行之间的差距和距离,标准先进,查找不足,迎头超干,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下面就学习的心得和努力的方向。

个人认为XX管理支行的成功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内功的修炼;二是市场的把握;在内功修炼方面,XX管理支行通过制度办法方案化、管理过程标准化、表格化、流程化、严格化、目标责任到人等系列举措,不仅强健了劲骨,更增强了实力;在把握市场方面,该行不仅注重宣传和服务,更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好员工,用好编外人员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好了支行的一切资源,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更为支行的发展赢得了生存空间。

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消化学管理支行先进管理经验,我们网点在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练好本领、扎实基础。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从容不迫的面对每笔金融业务,处理好各项金融业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抓紧一切时间练好本领,扎实好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精,精通各项业务流程,尤其是在现实环境背景之下,金融工作面临的着各种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素养才能应对金融工作的新要求和形式;二是要快。每天网点都有大量的顾客办理各种金融银行业务,这对于我们工作人员而言,处理工作时,必须要快,越快越好,尽量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让业务办理更快,减少客户办理的等待性;三是要好准。如何实现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各项工作时,必须要准,准确率要高,减少各种错误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们在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适应度,服务广大客户。

二是温馨服务,满意客户。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我们的市场竞争力,让客户能够更加满意,更加舒心,同时要规范客户回报,逐步建立自己的忠实客户群体,为网点生存赢得更宽广的市场空间。

篇7

多丽丝·莱辛是世界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莱辛的文学作品很丰富,创作有《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黑暗前的夏天》、《简·萨默斯的日记》和《又来了,爱情》等多部作品。在世界的女性作家中,多丽丝·莱辛对世界和女性的关注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先驱。女性主义是女性运動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表达了追求女性的权利和男女平等和谐的意识。莱辛超越了同时代的一些女性主义者,探索两性和谐的女性思想本文由收集整理和意识。莱辛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女性命运和解放的主题思想。莱辛的作品在英国女性文学创作中有深远意义和伟大的贡献。

多丽丝·莱辛以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描写女性人物,她一直关注和探索女性命运的主题。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表现了莱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自由女性安娜追求自由生活,她的作家理想在现实中有困难,安娜后来在作家索尔的帮助下走出分裂。《简·萨默斯的日记》的女主人公简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自己婚姻和情感。《又来了,爱情》女性人物萨拉追求爱情的过程遇到了感情迷失,她情感的困惑和出路展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观点对女性困境和出路的思考。

一、《金色笔记》中的安娜的自由的觉醒

《金色笔记》被认为是多丽丝·莱辛代表和成熟的作品。《金色笔记》故事分五个小节描述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全书由5本笔记构成。小说的女主角为“自由女性”安娜。“自由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但现实中这种自由面临着困难。作家安娜由于患上了写作障碍症,没有办法写出有意义的文字。安娜的作家和爱情理想在现实中失败,她在无助中走向崩溃。笔记里时态的混用表现了安娜内心的分裂感和迷茫感,这样的情节符合安娜的内心分崩离析的描写。索尔是安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在作家索尔的鼓励和帮助下,安娜最后克服了写作障碍症。

《金色笔记》讲述以安娜为代表的女性在压抑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由的生活,女性自我的觉醒是缺失的,女主角的出路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女性的自由和解放需要男性的参与。分裂的安娜的治疗并没有良好的效果,真正让安娜走出迷失是索尔对她的引导。索尔对安娜的指导使她最后走出分裂。在和索尔的交往中,安娜认识到索尔不放弃的可贵。索尔和安娜一样在分裂中承受痛苦,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索尔不放弃的信念影响和鼓励了安娜,安娜同索尔交往后她已经乐观认识世界。安娜开始重新写作,索尔为安娜的小说写下第一句话,安娜也写了索尔的小说的第一句话。安娜的写作障碍症治愈了,她走出了那个分裂和崩溃的自己。莱辛给她作品中自由女性安娜描写的出路,是自由女性在觉醒之后为自己选择的生存道路。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作品表达了理想的两性关系,男性不是女性要对立的对象。莱辛在作品《金色笔记》中构筑了两性平等的模式。这种女性主义意识具体表现在安娜和索尔两人身上。在《金色笔记》的两性关系描写中,安娜和索尔的交往是莱辛认同的。安娜和索尔在对方看到自己分裂的灵魂。安娜和索尔之间,不是女性对男性的依赖,而是女性和男性互相的认同和支持。安娜的自我觉醒使得她终于从分裂走出而且回到完整。莱辛让女主角安娜最后的觉醒和出路依托男性索尔的鼓励和帮助。莱辛认识到女性的解放离不开男性,两性和谐相处,才可以实现女性解放的目标。

二、《简·萨默斯的日记》的简的自我反省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女主人公简是一个杂志的编辑,小说描写了简的情感体会和生活经历。作品描述了简照顾莫迪这个老人的过程中的思考,她以女儿的身份进行自我探索,她开始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反省。简在与莫迪这个老人的相处中,她体会了宝贵的感情,从而实现了完整的自我价值。简和丈夫弗雷德夫妻感情冷淡,简没有好好和丈夫交流过,等到她在反省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些时,丈夫却已去世了。简开始想念丈夫,她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完成了对自己婚姻和情感的反省。简后来和理查德分手了,可是简在与理查德的相爱中,她找回对丈夫弗雷德的情感和理解。简的丈夫弗雷德在背后支持简,只到失去了弗雷德,简才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冷漠。理查德说出男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他的怨言使简反省自己与弗雷德的婚姻和两性关系。当简认识到她还爱着去世的丈夫弗雷德,而且决定与理查德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时,她完成了对男女两性关系和婚姻的重新认识和感悟。

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简·萨默斯的日记》的文字描写女性的内心,表达了女性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莱辛通过简的不断反省,认识到女性内心的爱。简的丈夫弗雷德一直支持和关心简,简在情感和生活的体验中逐渐醒悟男女的和谐关系。女性主义者追求的是女性自己的成功,而忽视了男性的情感。莱辛所追求的是女性和男性真正的平等,而不只是追求女性的自由和独立。莱辛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女性主义运動中,女性不应该与男性对立,指导了困境中的女性的出路。女性和男性互相依恋和支持,建立理解和关爱,女性才能实现完整的价值。简和理查德就是两性平等的爱恋,理查德没有对立女性的想法,所以简和他能相爱交往。莱辛追求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希望女性不依赖男性生活。她认为两性是平等的,一方都不能夺取对方的自由,两性之间需要双方的团结和努力建构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

三、《又来了,爱情》的萨拉追求的爱情

《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的晚年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多丽丝·莱辛关注边缘女性和老年女性,表现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又来了,爱情》的一条线索讲述朱莉的故事。朱莉先后爱上军官和贵族,但她的两次爱情都因为她的出身和世俗的偏见最后以悲剧结束。朱莉还有追求者向她求婚,可是婚礼前她投水而亡。她经历的爱情和世俗的偏见也结束了。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就是萨拉的故事。多丽丝·莱辛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萨拉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意识。萨拉追求爱情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萨拉欲爱不能的痛苦。多丽丝·莱辛描写了女主人公萨拉的心理,进入她的内心来描写她的女性思想。莱辛表现了女主人公萨拉那种感情和现实中的矛盾。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标;高中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13-01历史活动离不开历史人物,不讲历史人物的历史课肯定是空洞乏味的,死气沉沉的。新课标实施后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事系人",随着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是学生学习历史、培养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运用正确的观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对人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其重要性分析如下:

1.历史人物教学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中,有精忠报国的爱国者,如岳飞、文天祥等:有富有正义的正直之士,如司马迁、提萦等: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家,如秦始皇、唐太宗等;有发明创造,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如毕升、李时珍等;有独领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如孔丘、李白等;这些在历史活动中留下深深烙印的人物,本身所具备的光彩是值得后人称道和学习的。素质教育强调德育渗透,而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秦汉文化的教学中,中心人物是司马迁。当讲到他为仗义执言而受刑,在屈辱中悟出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学生不禁感叹司马迁身遭厄运但矢志不移的伟大人格。历史上又何止司马迁一个刚直不阿、洁身自好、立德立言的人物?从他们身上,应该看懂"做人"二字。历史人物教学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具备崇高品德和情操的过程。历史人物教学还可以教育学生追求真理、树立理想、刻苦学习、严谨治学;从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中获得启迪和借鉴;从反面人物身上接受历史教训。可见,历史人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2.历史人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历史人物教学要求教师备课要"深入浅出"。所谓"深入",是指备课时教师要努力把握详实的史料,采取平实而深刻的史论,然后进行一番掘疑探幽、辩异归同的疏理工作,为历史人物教学打好基础。所谓"浅出",是指教师讲人物、评人物都要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深浅适宜,详略得当。如学生对明朝废除丞相、行省制度,设立厂卫等特务难以理解,那么就可以试着从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认识和评价入手,浅入深出地进行,以帮助学生理解。先从"他为什么这样做"入手,理解加强君权的一系列措施。然后设问:"假如你是明太祖,你会怎样做?"从而使一个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猎奇心理,适时地穿插朱元璋的历史故事,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对于让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实现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教学在突破难点上,发挥特有的作用。

篇9

Huaibei Miners General Hospital Hematology 235000

Caosu Yun

Abstract : Objectiv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in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real feelings and needs psychological diseas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nurses to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munication,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and selection methods to provide the basis . Approach to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on 1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conversation and observation,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organize ,raise the topic. Results obtained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real way to diagnose a wide range ,most do not want to suddenly learn their diagnosis ,get the true diagnosis intense emotional reactions ,skeptical,information obtained strong desire ,hope to get a positive message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e greater the pressur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demand for health care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Conclusion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also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health of the patient ,to provide timely and effective medical care,information ,emotional support,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note differences in disease diagnosis patients psychological maturity ,mental capacity ,should be gradual ,try to avoid sudden told to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of patient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 mental processes ; information needs ; qualitative research

心理健康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治疗能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情,延长其生存期,但恶性血液病患者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当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血液病时,由于对该类疾病缺少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心理障碍。以什么方式告知病人诊断?什么时机告知?告知病人哪些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人员,国内还很少有这方面的质性研究。肿瘤患者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患者的心理需求的研究却非常不足,只有少量的低水平的描述性的研究,未来的研究迫切需要在文化上和相关心理评估上更进一步,以给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使护理干预可以发挥有效支持作用[1]。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以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病人心理历程和信息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为反复住院,病情在稳定期,心理稳定期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白血病12例,淋巴瘤2例,MDS1例,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依据患者患病时间及家庭背景选择研究个案。采用立意取样法有目的地选取2013年8月 ~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选入标准: 无精神疾病,易于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病程 6 个月以上,同意参与本研究。选取患者15例,男6例、 女9例; 年龄14-73岁; 病程6个月―10年; 文化程度: 小学4例,中学6例,中专2例,大学3例。

1. 2、方法

1. 2.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个体深入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者直接面对面与研究对象深入交谈,利用受访者自己谈的观点和感受作为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以能获得真实可靠资料。并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的表现、活动和行为进行描述。

1. 2. 2、资料收集方法设计好交流的主要内容,熟知要问的问题,准备好录音,向病人说明访谈的目的,征得病人的同意,访谈在双方交谈方便、不受干扰的自然环境进行。访谈氛围轻松,时间充足,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交流。访谈内容主要有:您知道自己的诊断吗?您是怎样知道你所得疾病的(获得诊断的途径)?您知道自己的诊断后感受如何?您想用什么方式或途径得到你疾病的真实的诊断?获得疾病信息的愿望?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您想知道疾病好的方面的信息(积极信息)还是不好的信息(消极信息),还是全面的信息?生病后的需求?记录交流的时间、给病人所做健康教育的内容、交流的效果。病人走后听录音并总结访谈的主题思想。

2、结果

2. 1、主题一: 获得疾病信息的途径。院长或主任查房时无意中说出,院长和主任每周查房一次或两次,对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人对疾病的知晓程度了解不够,在带实习同学查房时说出;病危通知书或化验检查、出院记录单等放在陪客包中或家中,被病人无意中看到;看腕带信息或床头牌信息时发现诊断一栏写有疾病真实诊断;有鼻出血症状,同事提醒是不是白血病,去医院看病查出;文化水平高或年轻人听到医务人员说代号,比如M2等信息,上网查询得知所患疾病;根据自己的症状和化验结果上网查询怀疑自己是恶性血液病,在医生那里得到确认;病友直接告知的,有些病友自己有亲身体会,认为早晚病人会知道的,天天遮遮掩掩,不如直接告知。

2. 2主题二:病人得知自己诊断后的真实感受。

得知诊断后的情绪反应:患者在最初得知自己患有的疾病时,心理反应非常强烈。多数患者得知诊断时会对医生的诊断表示怀疑,第一个念头常常是认为被误诊,以这种否认心理来压抑自己对疾病的强烈情绪反应。A:“知道后哭了很长时间,伤心难过,孩子尚小,家庭负担又重,不知该怎么办?” B : “极其痛苦和想不开,到目前为止还不相信,不敢想自己的病,用看电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C:“非常难受,说不出的难受。”D:“非常震惊,不相信诊断。”E:“因为是慢慢知道自己的病情,有些心理准备,否则的话是非常接受不了的。”F: “知道诊断后不信,上网查,完全懵了。” G: “知道后心发慌,腿发软,头发蒙。” H:“知道诊断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恐惧!什么是心理折磨!”

2. 3主题三: 想用什么方式或途径得到疾病真实诊断。15例病人有10例想被慢慢告知或逐渐透漏诊断,其中8例女性,2例男性,怕突然告知接受不了;2例男性说希望直接被告知,3例男性说怎么都一样。在面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女性稍强,较能直接面对,女性开始被告知时都明显恐惧,不知所措。

2. 4主题四:获得疾病信息的愿望。在确诊初期剧烈的心理反应后,所有的受访者都迫切地希望得到有关疾病的全部信息; 患者面对无数次的化疗、 骨穿、 腰穿、 静脉穿刺等,让患者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考验。在这过程中,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提供最好的服务,关爱他们,加强沟通,让他们及时、明确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情况。个案 B: “ 除了向医生、 护士了解情况外,到处问,到处打听,上网查有关疾病的最新治疗情况。个案 D : “很希望医生或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信息,或自我护理的注意点。”

2. 5、主题五: 治疗过程中患者所承受的压力

2. 5. 1来自疾病本身的压力,受访者普遍认为精神上的压力非常大,远远超过身体痛苦。患者接受治疗后,能否及时缓解、 是否复发是患者最担心的。E: “ 始终困扰着我的害怕复发,也是我心里的阴影。看到别人复发了,我心理就十分不好受,我只能这样想,活一天就是赚一天。” G:“我得了这种病能不能治好? 以后会怎么样,但是现在不敢想,想得越多越痛苦,受不了。所以我不让自己大脑闲着,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视,也不喜欢和人聊天。 ” 此外,白血病治疗阶段,各种化疗药物、 放疗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极有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 感染、 出血、 肝肾功能受损和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C家属: 化疗的三天时间里他就像冬眠一样,不吃不说话,偶然喝些水,就是睡。

2. 5. 2、来自经济的压力。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不仅时间长,治疗费用也非常高。治疗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F : “我因为生病单位不要我了,爸爸妈妈年迈没有工作,爸爸都快70岁了,还想找个看大门的工作挣些钱,想想这些真难受,不过我还得坚强,准备考试找工作。如果我复发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I: 孩子快结婚了,把用来结婚的钱都给我治病了,他们矿上效益也不好,所以我不让他们来服侍我,多上几个班多挣些钱,只能让老伴服侍我。

2. 5. 3、来自家庭状况突然改变的压力 。 家中有人患病后,整个家庭原来的生活方式被打乱,全部的精力集中在患者身上。患者由于得病往往无法照顾家中的其他亲人,放弃或暂时放弃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等,病人的治疗突然变成整个家庭的重心,这些改变均给患者带来了压力。A:“我孩子上初中,我又没有工作,老公一人挣钱养家,我患病后就照顾不到孩子,都是她自己管理自己,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对不起他们爷俩。” D:“自己一方面要承受这样的打击,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家里人的感受,因为父母年龄都大了, 一开始没敢告诉他们人,怕他们受不了,只告诉他们说是感冒”。B: 因为家人太关心我,感觉心里过意不去。反而会发脾气,发牢骚。我老婆是医院护士,本身很辛苦,要照顾1岁的孩子,还要照顾我,看着她那么辛苦我真的很难受,她关心我的时候,我反而给她发火”(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还是流下来) 。”E:“唉,不为自己活也要为家人活,考虑为他们活”( 老泪纵横) 。

2. 6、主题六:您想知道疾病好的方面的信息(积极信息)还是不好的信息(消极信息),还是全面的信息?8例病人只想获得好的方面的信息(积极信息),不想知道不好的信息,如复发之类的话,7例既想知道好的信息,也想知道不好的信息,但大部分认为,来自医务人员的鼓励对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病人反映院长查房时的一句话对他们鼓励较大:“只有活着才有希望,说不定哪天发明一种新药能治疗你的病,就像M3的病人有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一样。”

2.7、交流访谈的时间:25分钟至60分钟。

2.8、交流的效果:病人大都表示要积极配合治疗,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与病友之间互相鼓励,同时尽量不影响家人的情绪,正确面对疾病,有让访谈者都为之一震的坚强乐观信念。

3、讨论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目的在于描述和理解,采用系统、 互动和主观的方法来描述生活经验并赋予一定的意义[2]。虽然从研究中只得到少量的实例,但不会影响结论,因为研究方法本身不是要求找出大量数据,而是由这些典型的例子来代表大多数人的经历。本文通过访谈形式对15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历程进行了质性研究,发现在恶性血液病诊治的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变化具有相似的过程和需求。而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患者在身体上、精神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的需要与感受应该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

3. 1、恶性血液病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历程,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最初得知自己所患疾病时,主要表现为震惊、 否认和绝望。这个阶段,他们对任何人的劝说均不能接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每例患者经历这个阶段的强度和时间是不同的。经过 1 ~ 2 个月的心理适应,随着相关知识的增长以及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适应,受访者表示已能平静、 理性地面对现实,并接受自己患病事实。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病程阶段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并对病情做一些科学的、乐观的解释,使患者对其病情有所了解,消除其低沉的情绪和疑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在告知疾病的真实诊断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对病人的了解采取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告知病人,最好在疾病缓解后告知其真实诊断。

3. 2、恶性血液病患者患病后的压力与需求

患者患病后的最主要的压力来源是经济压力、对疾病预后不确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减弱。这需要社会和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心理疏导的机会,提供社会支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能让病人多报销些住院治疗费用。通过访谈了解到患者对疾病知识及信息的需求也很大。患者面对疾病及选择治疗方案等一系列抉择性的问题时,他们往往希望有足够的信息量可以选择。信息的缺失加重他们的身心压力及负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适时提供疾病信息,疾病最新医疗护理进展,尽可能提供帮助,缩短患者的心理调适时间,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提供信息时注意多提供积极的信息,让治疗效果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对病人是最大的鼓励和希望。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增进其身体健康,促进病情的好转[3]; 处于支持性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人较缺乏社会支持的人能更好地照顾自己适应环境[4]。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帮助他们摆脱害怕社交的困境。通过积极的沟通,一方面可以使其倾诉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本研究中的个案在开始住院治疗时与医务人员和病友交流很少,随着对住院环境的熟悉,加之医护与其交流的增多,病人的话逐渐的增多,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最让人感动的是许多病友因为同病相怜,他们之间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从许多方面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患者培养了利他主义的人生观,这样便获得了一种积极的情感收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5]。本课题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形式,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在诊断、 治疗、 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和信息需求,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

篇10

【关键词】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异同

学习理论的本质是揭示人的学习活动,并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引领学生学习。第20世纪心理学术界的重要领域就是理论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的出现源于学习理论的产生,同时也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核心要点。十几年以来,许多的心理学家根据实验调查和对理论的研究,给出了一些不同观点的学习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些理论,反映了层次组建中的一些基础特征和一般规律,并给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和教学手段。大部分的国内外理论界都比较认同于二十世纪的学习理论观点,将学习理论归纳为两大类,即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思想理论基础概论

1、关于学习的本质

行为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的观点并不是从学习的基本定义。关于学习问题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持有不一样的看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方法,针对某个组织或完全于作用环境的人,这种组织的万兴作用便是格式塔研究。什么是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自主独立积极地控制自己的体验。学习就是一个接收信号和认知符号的过程,学习的抽象含义是获得,并不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环境符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行为心理学主张的是刺激反应的影响和行为活动的改变,就是根据外界的强化训练导致的行为变化,而这些变化一般都是由学习引起的,这一观点很明显是强制性的。认知心理学主张有机体对人的作用,指出学习是一种个人对场景的辨别,是组织外部的东西映射的后果,同时注重对内部的强化。因此,无论是在注重什么问题上,对学习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2、关于学习的内容

针对学习内容的问题上,着重点便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而认知心理学认同的是对过程的学习。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内容就是将习惯性表现出来,是由刺激反应组合而形成的。另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是细小和小单位的认知理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特殊情况下导致的特定学习方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理论系统的刺激,尤其是在动觉刺激行为序列中获取。而认知心理学一般则主张:学习内容就是对结构的认知结构和对变化的期望,同时主张整体性的学习。学习也是事物之间相关联的一个过程。很明显,这种注重完整性和关系性的过程,于细小和小单位学习的学习观点有明显的差异。

3、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行为主义主张的是学习的渐进性过程,学习行为是一个对过程进行尝试的理论研究。在早期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中,格式塔理论学派强调的是分析思维的创新、创造性和自觉学习。如科勒等人李察启蒙强调学习,就盲目的尝试但由于现场,洞察力和所谓的顿悟的成功,以自己的行动是一个理解为什么和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对象关系的情景无关。

4、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受决定性学习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义通常主张环境的影响作用,这里主要指感觉经验的影响。他们采纳了哲学理论家洛克针对教育的白板说,影响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是外部刺激的這一观点。如赫尔主张的观点则是:学习之所以进行的基础条件是在外在强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相近结果。认知心理学除了主张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外,还特别主张由遗传作用存留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另外也还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关于学习的作用

华生作为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主张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要做到一定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培训对人才进行教育。认知心理学家们应该认识到环境对它否认是否有遗传影响,但是又区别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们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不断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对以上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关于学习内容、方法、基本观点得研究。

二、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1、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学习理论一般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对内部的含义、目的和经验都比较忽略。在一些方面都可以体现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如强调细小和小单元的学习,在机械应力的形而上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另外普及环境教育是重点,一般则忽略了环境是有人控制的,这关系到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遗传作用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注意克服前者的弊端

借鉴以前的科学理论因素,还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及原则主张到底,造成了在理论观点上还存有一定的瑕疵。虽然两种学习理论存在着观点的异同,但两者竟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在组建学习心理学机制时,能够将两种观点的不合的理论因素去掉,吸收合理的因素,就能够组建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实际上本文针对的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两者优点的结合;找出两者所共同研究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存在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对这两种观点的讨论,无论是哪种观点和那种观点代表人物的主张,我们都应该以一颗辩证思维的心去理解和看待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还是强调和再一次证明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学习内容、方式、作用及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等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及主张。本文通过上述理论论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异同,帮助学生才心里成长和学习中的人之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莉,廖全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30-32.

[2]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68-71.

[3]王岚.让行为主义让位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浅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1,21:56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