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五件实事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动员、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以农村改厕、生活垃圾集中投运为重点的群众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 目标任务
全面取缔农村露天粪缸,至年底。实现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运,无暴露垃圾,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1农村改厕。每个自然村建设2-3只大三格化粪池。彻底消除露天粪缸,全镇农村无害化家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
2垃圾处理。全镇农村每20户左右居民设置一只生活垃圾箱(桶、房)各行政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随地乱倒乱抛现象。
二、方法和步骤
必须做到镇、村统一步骤、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此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充分集中精力、物力、财力,以设计科学、质量过关、布局合理、符合卫生的要求,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综合体系建设。活动共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调查摸底阶段。镇、村对所辖区域的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着手搞好工作规划。
第二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责任宣传发动至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形成全镇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搞好两个行政村的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为突击整治阶段。各单位要采取扎实措施,稳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确保实现“两个全面”
第四阶段为自查申报阶段。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申报,确保能够高标准完成任务,同时向镇爱卫办报送考核验收申报表。
第五阶段为考核验收阶段。各村、社区(居委)申报的基础上。做到成熟一个,考核验收一个,并按规定程序落实各项补贴。
第六阶段为长效管理巩固阶段。各村、社区(居委)要按照“边整治、边管理”原则。建立长效管理队伍,落实长效管理经费,确保全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治久洁。
三、措施和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这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农村各片副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爱卫办,负责全镇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一名村(居委)干部专职从事该项活动,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抓、个个有责任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
(二)强化宣传导向。改变千百年来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的一场革命。各村、社区(居委)和镇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橱窗、黑板报、宣传画、有线电视等各种宣传手段和方法,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镇广泛开展“卫生环境、促进健康”主题活动,要以《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读本》为基础读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迅速掀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新,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筹资力度。就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要按照“政府导向、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资金筹措基本原则,实行共同创建、共同负担。市、镇实行经费补贴,对完成整治目标的村和社区(居委)按新建大三格化粪池和生活垃圾箱的数量予以补贴。具体标准是新建化粪池按1000元/只补贴;新建垃圾箱按250元/只补贴;取缔露天粪缸按10元/只补贴。村、社区(居委)应多渠道积极落实整治经费。鼓励社会及个人捐资,支持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严格按照整治目标,紧密结合村镇建设规划,积极探索见效快、花费少、方法科学、简便易行的整治方案。同时,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选址,切实减少矛盾。对垃圾箱、大三格化粪池、家庭卫生户厕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篇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南丹县环境卫生管理站成立于1992年,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25人,临时聘请人员170人,“4050”人员20人,下设办公室、收费组、管理组、车队、卫生监察组等。担负着城区80多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日均7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近年来,我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搞好城区环境卫生这个中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环卫,为南丹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树立城区形象“聚焦点”的环卫管理部门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建优美环境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遇到的机遇,抓住有力时机,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城市客观条件,采取分步进行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环卫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将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一、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全方位整治街容街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与马路市场。我们在管理上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办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适宜地段(块)开辟必要的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入点、入室、入市经营,彻底根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与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抓好垃圾源头管理。(1)认真搞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2)抓好垃圾清运管理工作:①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生活垃圾袋装收集,试行向垃圾分类收集过渡。②对建筑(含零星)垃圾、渣土实行统一管理。③垃圾清运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工作。(3)强化清扫、清运、清卫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3.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清洁活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要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维护市容市貌。
二、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模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专业化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在深化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洁力量,落实保洁责任,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洁员队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2.推行市场化保洁模式。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环卫体制改革总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统筹力量,落实责任,抓实抓好。完善多层面的督促检查制度,把监察队伍的经常性监督与群众监督、举报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开通环卫举报、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不断拓宽监督力度。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模式,增强后劲
1.努力为环卫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环卫工作的积极性。
2.规范环卫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卫内部管理实践中,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带动环境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3.建立环卫质量检查体系。管理人员要认真到岗检查填报临时工考核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卫管理作业效率和质量。
4.创新模式,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环卫自身工作新模式,着力推广到道路清扫、垃圾压缩、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服务等环卫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5.借鉴管理先进技术,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地区、县市的长效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城市环卫管理实际和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6.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垃圾产业。努力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政府指导、企业投入等途径,建立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县垃圾处理厂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就绪,估计今年年底可以破土动工,新垃圾场的建成将有效的遏制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四、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全面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办文明学校,分阶段对市民进行文明卫生教育;二是各新闻媒体设置“市容环境卫生专栏”,坚持正面教育、典型引路,也要进行反面曝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开展“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护商城、美化家园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四是在幼儿园、中小学中设置文明卫生课程,培养未来的文明卫生市民。
五、重视环卫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篇3
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根据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深入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活动总体要求
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建设宜居兰江为目标;以清洁村庄(社区)、清洁道路、清洁河道和绿色家园为基本内容;以整治围村垃圾、卫生死角、污水横溢、乱堆乱放、改水改厕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和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为目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切实改变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二、工作重点及责任分工
1、清理乱搭乱堆、占道经营。按照成片连线要求,集中整治道路沿线的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进一步规范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加大对沿路广告、招牌、商铺门店的整治力度。其中街道主要道路、通村网络公路由街道城管中队负责、村配合,村道、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建筑材料、柴草及杂物的整治由各行政村负责。
2、清理垃圾、整治卫生死角。由街道环卫所负责集中清理、整治街道主要道路、通村网络公路两边的陈年垃圾、渣土、杂草及其他生活废弃物。各村(社区)要动员和组织村(居)民打扫庭园内外、房前屋后卫生,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四害”孳生地,引导村民做到不散养畜禽,不乱倒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堆放杂物,净化生活环境。同时对村道、村内道路两边、河边、绿化地带、菜场等公共场所等的垃圾彻底清除,做到无暴露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3、整治河(溪)道、畜禽养殖,加大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做好二类河(溪)道的保洁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河(溪)道等水面的保洁责任制,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的管理、监督,对所有河道、溪道、池塘漂浮物和障碍物、水生植物彻底打捞干净,做到岸坡堆积垃圾、打捞的漂浮物垃圾及水生植物做到日产日清,并在指定地点倾倒。严格禁止各村庄居住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发展养殖业,加大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的取缔力度,加强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和村社居住区养殖户的综合治理指导和督促养殖户及时清运畜禽排泄物,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生态处理,确保周边环境整洁,由街道农经办牵头,各村配合落实。加大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相关村对向家弄、前溪湖等危害饮用水源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一次集中整治。二类河(溪)道由街道农经办负责,三类(村级)河(溪)道、池塘由各行政村负责。
4、做好改水改厕、整治排水沟渠。按照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的改造和整治。对于公厕排污管道堵塞、粪便外溢严重的,各村必须要投入一定资金,对三格式化粪池、管道等进行彻底改造,冲洗方式改人工排水冲洗为自来水背箱冲洗,完善修补好公厕的基本设施。对各行政村辖区内排水沟、下水道进行一次全面疏通和整治改造,条件许可下变明沟为暗渠,基本消除污水随流现象。公厕改造完善由街道社会事务办牵头,各村负责落实。
5、加强对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的管理。切实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特别是外来人员集居较多的区域,要配套完善居住区内的道路、路灯、公厕、垃圾箱等设施,彻底治理居住区周围“脏、乱、差”现象,改善外来人员居住环境,由街道综治办牵头,各村负责落实。
6、进一步加强村级菜市场的管理。按照设施完善、管理规范、食品安全、卫生整洁的要求,落实动态保洁和管理责任,做到商品摆放有序,车辆停放整齐,道路畅通,无乱堆、乱放、乱占等现象;切实加强市场内外环境卫生动态保洁,做到市场内无积存和垃圾、无污水外溢现象,由街道城建城管办、城管中队牵头,各村负责。
三、工作步骤
本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从6月底开始到9月30日基本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动员准备阶段(6月底—7月初)。各村(社区)进行深入细致的环境卫生摸底调查,明确本单位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整治对象,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做到人人动员,广泛参与。
2、集中整治阶段(7月上中旬—9月中旬)。对照工作计划和整治重点,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清理乱搭乱堆、占道经营、卫生死角等,全面改造环卫公益设施。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对各村(社区)整治工作开展督查。
3、完善制度,总结验收阶段(9月中旬—9月30日)。配齐配强环卫保洁队伍,建立健全长效保洁管理机制,街道相关职能办(所)对全街道的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评比,对本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中涌现的先进村(社区)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年终对村、社区评比各类先进和荣誉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街道已经成立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抽调相关办、线同志组成实干班子,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村、社区也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之一,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本村、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按照街道整治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出本村、社区的整治方案,分解任务到点,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此项环境整治和今后日常卫生保洁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抓出成效,使村、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街道联村(社区)领导及联村(社区)干部要做好所联村、社区整治的监督指导工作。
篇4
为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乡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有效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经研究,决定在我乡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整治范围、时间及目标
从2010年3月起,集镇全面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计划用一年时间,使集镇的垃圾处理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整治标准
(一)基本要求:
垃圾整治基本实现“四个一”:有一个垃圾整治的年度计划,有一支专职的环卫队伍,有一套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有一批垃圾收集池、箱(桶)。运输车辆满足需要,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处理,道路两侧、河道无随意倾倒垃圾,“白色污染”控制。
1、街道和其它道路整洁、美观。
2、绿化带、花坛、树下无塑料袋、碎石块等垃圾。
3、集镇周围无建筑、生活垃圾死角。
4、沿街房屋、墙壁、电线杆及其他建筑物无乱贴乱画。
(二)工作计划:
1、加强环卫保洁力量,组织环卫工人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分捡后送往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
2、加大垃圾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逐步扩大垃圾处理有偿服务半径。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整治活动
成立下都乡“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集镇办、文明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集镇办具体负责协调集镇环境整治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集镇管理工作人员对集镇范围进行环境卫生督查,找出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关于在集镇范围内清理整治垃圾方面的整改意见,指导开展有关村及集镇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垃圾治理试点村也相应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村民开展区域内“家园清洁行动”,制定整治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整治进度,落实责任到人,筹措保洁专项资金,组织建立保洁队伍,制定保洁工作制度,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活动气氛
加大宣传力度把“家园清洁行动”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设立宣传栏、刷写固定标语、横幅标语、宣传材料入户宣传等活动,广泛宣传“爱下都,整环境,美家园”和“家园清洁行动”等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环境保护和家园清洁的相关要求,让“家园清洁行动”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有关“家园清洁行动”试点村也利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弘扬革命优良传统,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气氛,树立农村新风尚。
细化责任,狠抓整治活动落实
按属地管理的原则,集镇范围内的“家园清洁行动”工作任务划片进行管理,按所划片区的地段任务,责任到人,负责组织实施,完成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村、各单位对整治工作责任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至人,任务到人,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乡直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指导、配合环境整治工作组,开展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确保综合整治活动顺利完成。
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力度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工作,加大投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吉安桥改建工作和吉安桥—下都中学道路改建工作,全面提升集镇品位。
健全体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等相结合,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巩固、提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紧密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农房改造建设等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切实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总体目标
至2014年底,实现全县村庄整治覆盖率9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卫保洁“三有”(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机制和“五个一”(即一个财政预算作保障的投入机制,一支保洁员队伍,一套保洁管护制度,一支监督队伍,一套基本的环卫设施)措施全面落实,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日产日清”,群众环卫意识明显提升。
垃圾清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保洁员职责明确、工作到位,村级环卫主体监管制度基本建立并运行正常,并做到垃圾收集不滴漏、存放不暴露、清运不延误,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建设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制度,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作,确保生活污水得到及时处理。
“六乱”治理:紧紧抓住“三改一拆”活动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村违法建筑拆除工作,着力整治各类乱搭乱建现象。加强对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泼洒、车辆乱停放、墙面乱涂贴等现象的整治工作,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村庄绿化:以“四边三化”活动为契机,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在继续抓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同时,推进公路边、河边、山边、海边绿化工作,并重点做好村庄绿化工作,推进森林村庄建设,提升村庄绿化覆盖率。
三、进度安排
集中整治阶段(2013年4月)。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切实做到村村无明显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污水沟、臭水沟,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巩固提升阶段(2013年5月2014年9)。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农房改造建设等工作载体,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和“清洁家园”活动,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将清洁乡村专项行动纳入“康居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考核范畴,与“清洁家园”活动同步实行考核。认真总结各地工作经验,客观分析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对策,进一步提升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工作水平,逐步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制度。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建设。按照“广泛覆盖、全面惠及、提升水平”的要求,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对全县尚未整治的规划保留村开展村庄整治建设。以整乡整镇整治为重点,对照村庄整治建设标准,实施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向偏远村、薄弱村拓展、延伸。2013年度要完成省级整治村建设任务20个、县级整治村建设任务17个。要配套推进“农村道路联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民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要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和生活污水治理。要实现村庄绿化与村道硬化同步实施,绿化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要按照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明确每个村庄的处理模式、建设标准和要求,加快实施和指导;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要提高户接入率,同时要建立村一级管理机构,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要扎实推进中心村与农房集聚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集聚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巩固提升“清洁家园”活动。不断深化“三有”机制和村级“五个一”措施,逐步建立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域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属地监督管理、村域立体保洁”的垃圾清扫模式,配足村级专职保洁员,做好保洁员培训、监督、奖惩,因地制宜开展环卫保洁“网格化管理”,做到区域、职责、人员“三定”,推进环卫保洁作业规范化。充分发挥村级妇联、老人协会等组织监管作用,做到农村环卫保洁监管常态化,提升保洁效果和质量。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环卫经费筹资机制,积极筹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经费,确保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开展“美丽农家(家庭)”评比工作,引导群众提升环卫意识。
(三)全面推进“六乱”治理行动。强势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全面拆除各类房屋乱搭乱建现象;全面整治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泼洒、车辆乱停放、墙面乱涂画现象。严格实行建筑垃圾“谁生产、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重点整治在公共地带堆放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行为。深入开展城中村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形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清洁家园”活动,把“清洁家园”活动作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双清”专项行动,及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工作,突出抓好农村治乱、保洁监管、群众环卫意识提升等工作。要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推进机制。镇、村一级要专门建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组织实施清洁乡村专项行动,把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全面建立以县、乡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分级负担的环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地要将“清洁家园”活动专项资金列入政府预算,全面提高保洁员报酬水平并实现按月发放。积极探索垃圾有偿收费制度,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出资出力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同时,要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建设美丽乡村。
篇6
一、考核对象:各乡镇、街道。
二、考核方式
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定期考核由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牵头,会同县农办、财政局、环保局、长诏水库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考评小组,在年终对乡镇、街道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县农村垃圾清运专项资金补助的主要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几次不定期考核。抽查结果列入考核总分。必要时,抽查结果在全县通报。
三、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乡镇(街道)、村两级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硬件建设、长效机制、环境面貌、绩效情况等,并抽查不少于10%的行政村。
四、考核标准
考核设基本分100分,附加分5分。基本分包括组织领导10分,目标管理70分和绩效情况20分(详见附表)。
五、考评等级
考核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为合格,90-75分为基本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
六、考核结果运用
对《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资金补助时,实行与考核结果挂钩。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1.村至垃圾中转站的清运费用补助:2个乡每年每户补助6元;三个中心镇的垃圾清理费用由乡镇自负;其他乡镇(街道)每年每户补助3元。
2.村收集垃圾费用:长诏水库库区村庄保洁费参照县城保洁费每年每户48元标准补助;水库上游村按照保洁费每年每户24元标准补助;城区、城郊的重点村按每户每年36元标准补助;其他村庄按每户每年12元标准补助。
3.考核补助办法:补助款每年发放一次。根据实际考核得分,考核分在90分以上的,按规定标准补助;考核分在90-75分的,按规定标准的90%予以补助;考核得分在75分以下的,最高按规定标准的80%予以补助,工作未开展的,不予补助。
篇7
三、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220万元,对镇区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设施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新打三眼机井,新建两个滤水池,新铺设8000米自来水主管网,彻底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饮水含锰、铁严重超标和供水严重不跳问题,日供水量由2000T增至3000T。
四、实施地下通讯电缆工程。共投资580万元,将主街(路)地上的通讯设施全部移至地下,取消镇区电话亭,安装了60部IC电话。
五、实施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主街(路)人行道全部实行彩砖硬覆盖,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行人。
六、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投资20余万元建设绿地面积2余万平方米,植树1500株。投资50余万元,在主街(路)上安装路灯110盏。
篇8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五一”爱国卫生清洁活动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以建设环境优美的山区新农村为目标,结合我乡实际,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现将“五一”期间我乡开展的爱国卫生清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广泛宣传。为做好爱国卫生清洁活动,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乡“五一”期间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向乡机关、各村、各单位发出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倡议书,部署了工作任务。同时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为爱国清洁卫生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乡上下形成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抓好洪峨路两侧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洪峨路纵穿xx全境,总长15.3公里,是通往xx景区的唯一主干道。为此,我乡对“五一”期间洪峨路两侧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乡环卫队分段负责、落实到人,每天对洪峨路两侧的垃圾和白色污染进行清理,并及时清运到垃圾集中填埋点,保证了洪峨路沿线的卫生清洁。同时加大对写生基地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各写生基地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集中清运,改善了写生基地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状况。
三、突出抓好乡政府驻地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一是乡机关开展了爱国卫生清洁大扫除活动,对政府大院及门前“三包”区域进行了集中清理。二是对政府驻地各商铺的店牌门匾进行了统一更新、并进行有序的摆放。对公路摆摊、店外占道经营、户外乱设广告等脏、乱、差现象安排专人进行了集中治理和规范,清理整顿乱涂乱画、乱贴广告、户外广告100余平方米。三是按照“退路进场、引集入市”的原则,对xx、东石、孙家三处集市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解决了马路摊点影响交通的问题,并安排卫生清洁员负责集市后的卫生清理工作,保持了集市的环境整洁。
篇9
一、前期做法及效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我镇农业基础好的优势,创建了万亩标准化小麦种子示范基地,提高了小麦种子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目前我镇优质小麦种子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7万余亩,怀药种植面积8000余亩,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到1.1万余亩;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了***、***、***、***等15个规模养殖园区,全镇养殖专业户1200余户,全镇猪存栏2万头,牛存栏5600头,羊存栏1.25万只,兔存栏0.8万只,鸡鸭鹅存栏达11万只。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全镇劳动力资源数26788人,外出务工人员达5260余人,主要在广东、福建、深圳、苏州、西安、北京、山西等地务工,每年为***镇增加收入2600多万元。二是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2月中旬,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支书、村长到已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12个村参观学习,3月份召开全镇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动员大会。张贴标语210余幅,书写固定标语50余条,发放宣传单1.5万余份,全镇投资8万余元,出动车辆600余次,组织人员3600人次,彻底清理了陈旧垃圾。各村均成立了卫生组织,制定了卫生长效机制管理办法,成立了保洁员队伍,确定了垃圾掩埋场,落实了保洁员待遇,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三是做好镇村文化中心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全面开展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活动,按照“五室一场”标准,对镇文化中心及各村文化中心进行了重新规划完善,新建、改造文化中心29个。各村以文化中心为阵地,积极组建大鼓队、秧歌队、业余剧团、篮球队、门球队、象棋协会等业余文体组织,并利用农闲时节,大力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和科技知识培训,举办了秧歌比赛、篮球赛、演讲赛等赛事,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参与,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长了知识,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非常鼓舞人心。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中央、省、市、县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文件。20*年开春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热热闹闹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明确每一个“远”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奋斗的目标,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它没有极限,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哄而上,胡子眉毛一起抓,盲目地拆、盲目的盖,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标。我镇目前已经制定了《十一五规划》,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县前3名,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0元。
其二,要立足一个“实”字。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一要摸清“实”情。虽然,这几年我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对照广大农民的迫切意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制约因素,如村级集体经济落后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农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农民增收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困难。这些情况,我们乡镇干部要充分吃透,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二要解决实际问题。今年,镇人大会上代表提出的2个问题,一是卫生问题,一是道路的问题。目前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最大问题、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环境卫生问题。去年以来,我们在建立农村卫生长效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我们正在全镇27个村推广实施。“四有一落实”(有组织、有制度、有保洁员、有填埋场,落实保洁员待遇)。第二个问题是道路的问题。去年,全镇投资700万元修了30公里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镇的交通状况。今年镇里又出台了道路建设3年规划,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村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修建村内道路,彻底改善群众的行路难的问题。三要办“实”事。今年,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准备办5件实
篇10
首先,我代表*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创卫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恳请你们对我们的创建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我就*近*年以来创建河南省卫生镇工作开展情况及今年巩固创卫成果的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中岳*美丽的*湖北岸,距省会*75公里,许少高速公路经镇区穿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4500多人,现有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2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9223万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900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25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278元。
二、创建历程回顾
近年来,*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年,*制定了创建省级卫生镇的长远规划和方案目标,以创建卫生村镇为载体,抓好经济建设,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严格按照《河南省级卫生镇考核标准》的要求,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的卫生整治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全面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城镇特色化、社会和谐化的进程。尤其是*到*年,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统一思想、全民动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策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投入、大动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大打了一场卫生整治攻坚仗,*年被评为*市卫生镇,*年顺利通过省级卫生镇验收,今年二月份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组织得力
创建卫生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为此,镇政府专门抽调40余名人员专门从事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卫生镇工作指挥部,并设立了健康教育组、食品卫生组、传染病防治组、环境卫生组、公共场所组、病媒生物防制组、市场管理组、饮用水卫生组、环境保护组、组织管理组等十个工作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整体目标管理。
在创建工作中镇党委政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委书记杨战省、镇长李云峰坚持亲自上阵指挥,督导检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极大的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大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舆论先行,突出“创卫”主题,先后召开了多次创建动员大会,利用有线电视台,宣传车、知识竞赛、宣传橱窗和各种会议等途径,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创建卫生镇的目的、意义和做法宣传到了千家万户,有效地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形成了“人人愿创建、人人想创建、人人干创建、人人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重投入、攻难关,切实加强镇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围绕创建工作,坚持“建一流工程、创特色城镇”的原则,先后按照创建卫生镇标准,累计筹资近亿元,相继实施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通”等四大精品工程,全力构筑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特色鲜明、品味突出、群众满意的卫生城镇新形象。
一是投资4500余万元,实施道路改造工程。完成了塔白公路、宣化大街等重点路段的路基整修及路面铺油工程,形成了“四纵四横”总长25公里、四通八达的镇区道路网络;二是投资400余万元,实施排污工程。完成了沿各主干道及居民区的排污管道铺设,建设垃圾中转站、公厕,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垃圾桶等环卫配套设施;三是投资400余万元,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完成了镇区、庭院及巷道的绿化、镇区架设路灯等工程;四是投资1500余万元,实施镇区美化改造工程。完成游园广场建设、巷道硬化、彩砖路沿石铺设等工程。
(四)对照标准,严格落实各项创卫工作
一是集中环境卫生整治,行业创建治理成效明显。开展垃圾规范化管理专项治理、单位居民区和庭院卫生专项治理、集贸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治理、交通秩序专项治理等专项环境治理活动,镇区的大环境卫生和“十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集中管理”;二是规范整顿“五小”门店,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按照卫生镇的创建标准,通过培训、外出参观、考试等方式,对镇区的五小门店逐个进行监督整改,目前,全镇五小门店设施配备到位,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持有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达100%;三是全镇公共场所卫生及生活饮用水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全镇卫生监督率达到100%,各类公共场所均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两证发放率100%,从业人员“五病”患者调离率均达到100%。全镇生活饮用水均达到卫生标准;四是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卫生意识深入人心。镇政府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镇有线电视插转台开设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宣传专题,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全镇的居民进行卫生知识及各阶段预防传染病教育,全镇的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70%;五是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镇政府成立了14人的病媒生物防制专业队伍,各村、各单位也相继成立了专业队伍,按照统一时间对镇区进行药物喷杀和大面积饱和投药,覆盖率达95以上,鼠密度由原来的15%降至1.42%。
通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我们*处理好了“创”与“管”,不但逐步建立起了城镇卫生管理的体制和工作机制,而且教育了群众,培养了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完善了管理办法,城镇的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
二、巩固创卫成果
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在*年创成省级卫生镇的基础上,09年镇党委、政府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了创建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维护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各项考评机制、管理城管环卫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
一是设施维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定期对镇区的街道标牌、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进行检修,配备专业人员对道路两侧、公园绿地进行定期剪修维护,并投资2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镇区的街道得到进一步美化、亮化、绿化,镇区绿地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开展“十乱”专项治理行动。镇政府联合城管、工商、卫生、公安、市场管理等部门集中在镇区开展了3次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店外经营等“十乱”现象的整治力度,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改善我镇的镇容镇貌。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创建省级卫生镇成功后,为了实现镇区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城镇管理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镇区的日常管理、设施建设维护等工作,并同时进一步充实了三支专业队伍,一支是由20人组成的镇区环卫队,由镇政府统一管理,统一服装,统一发工资,负责镇区全天卫生清扫保洁工作;一支是在各村成立了6—10人的垃圾清运队,负责本村大环境卫生保洁;一支是由镇爱卫、工商、卫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执法大队,针对镇村卫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实现了爱国卫生工作的长效管理。
四是建立目标考评机制。镇党委、政府与各镇直单位、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对单位及居民区卫生,坚持周周卫生检查、月月卫生评比,对卫生评比连续两次后两名的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做到有目标、有责任、有落实、有考评、有奖惩,充分调动了各村、各单位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是精神文明长抓不懈。“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我们今年巩固创卫成果的重中之重。号召全体学生和群众倡导文明新风,在全镇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进公共场所)”、做合格小公民“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文明小主人、环境小卫士、生态小使者)、“小手牵大手、创卫路上一起走”等活动;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职工;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单位”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竞赛,群众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是利用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及世界无烟日等载体,在镇区、居民区、镇直单位等地点宣传普及健康、防病保健知识,增设健康教育宣传栏,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增加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的课程,严格做到“五落实”,即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开课率达100%。通过课堂教育和各种形势的宣传,目前我镇的中、小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8%。
三、创建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镇区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的管理逐步规范,城镇的服务功能日益提高,城镇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群众意识的改变。“创卫成不成功关键看群众素质”,随着多年的创建,群众的思想由排斥到接受,由接受到赞同,由赞同到积极参与,发生了质的转变。街头乱倒垃圾、乱扔果皮、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的少了,监督不文明行为、主动维护卫生设施的多了,大家都纷纷赞颂创建是民心工程,是为群众造福的工程,全镇的卫生意识、公仆意识明显提高,都自觉地加入到了创建活动中去。
二是生活环境的改变。通过对镇区基础设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等方面的集中改造和综合治理,彻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文化活动氛围的改变。*年投资600万元,完成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站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为群众学习、健身、娱乐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
这些新的变化,不仅为*树立了新的形象,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市检查组的三次检查中,检查组对我镇的创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 上一篇: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 下一篇:集团一体化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