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的法律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网络的法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网络的法律

篇1

关键词:旅游;突发新闻;网络舆情;管控策略

随着全球化速度越来越快,人类所处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口的流动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旅游行业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更加频繁,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与其他行业比较,旅游行业对于突发事件非常敏感。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为了提高旅游产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大大降低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不仅需要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需要提高旅游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一、网络舆情产生的背景

网络媒体在我国兴起的主要标志有:(1)2008年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是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2011年以后,以微信、QQ、新浪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让社会大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外界人群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积极参与到社会公众事务中,改变着中国,并且2010年称为“微博年”。随着党政机构的使用,微博办公已成为时展的潮流,并且将2011年称之为“政务微博年”[1]。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网络舆论的活跃期,网络舆情推动了社会热点新闻和事件的发展,并逐步进入社会大众事业中。网络舆情已慢慢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二、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含义

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是网民和社会媒体在特定的时期和网络空间内对与旅游有关的现象或由于旅游现象产生的危机事件进行情绪、态度、行为的表达。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和旅游产业内部的危机事件是直接对网络世界最为直接的反映。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和金融产业、保险产业、交通产业等都属于网络舆情研究的内容。

三、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爆发的原因

舆情是指以个人为单位或以群体组织为单位形成的群体,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对与自身有关系或自身关注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网络舆情爆发主要表现在舆情主体的心理素质和舆情的传播速度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舆情是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借助网络来对社会热点新闻和热点时间的态度、意见的总和。(2)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公告显示,我国现有的手机网民规模高达5.9亿,手机上网人数高于电脑端的人数,手机更加的便捷和方便,能有效的传递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舆情传播的方式以指数递增。(3)2015年10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报告称,我国使用手机观看新闻信息的用户已经超过5亿,并且手机端的使用率要比电脑端的使用率更加频繁,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有效的打破了信息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1.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的概念来源于《网络共和国》一书,指出,在一开始,团队的各个人员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存在某种偏执,经过不断地磨合和商榷后,团队成员逐渐向同一个目标迈进,最终形成团队意见。最后,经过观察发现,在团队中,具有领导地位的人员提出的观点较为传统和保守,那么通过一番讨论分析后,得到的决策也更加的保守;反之,如果某些人开始的意见比较冒险,那么,经过团体的讨论后,群体制订出来的决定更加具有冒险性。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根据相关数据报道显示,我国大多数的网民是青少年群体,其中10—29岁网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青少年群体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做出过激反应。并且,由于我国大学生网民在总网民数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截至2016年6年,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网民人数已经占到总网民数量的20%以上。大学生由于课余时间较多,有充分的时间去关注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加剧了网络舆情的发展和传播[2]。

2.信息饥渴和表达失语在现实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人们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在面对强权主义和强势组织时,会表现出沉默的状态,反而推动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此外,由于一些人员的盲目引导,使网民出现一些偏激情绪,从而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使其将矛头直接对准政府和社会。根据2015年舆情报告的数据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为:质疑、城管、政府官员。

四、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策略

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是借助危机管理、网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策略,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有效控制。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及时处理好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等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将网络舆情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网民具有一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政府单位是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管理者。舆情可使旅游产业的品牌危机和个人危机出现。对于旅游行业中一些不正当行为引发的舆情也需要政府单位进行解决。在互联网行业和网站管理、旅游安全等工作管理方面来讲,需要有旅游主管部门负主要的责任,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制,主要的内容包括:第一,搜集舆情信息。对于涉及国内外行业的信息、市场竞争、游客投诉、、景区接待部门安全事故的信息和突发事件等;第二,提高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服务意识,培养专业性的舆情分析员;第三,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建立旅游网络舆情数据库,和预警系统。对现有的旅游门户网站和政务微博进行重点建设。第四,舆情信息交流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在旅游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旅游相关企业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可能会给景区周围的住宿、休闲、购物、交通等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旅游企业是直接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主体。因此,网络舆情危机是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问题。旅游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采用最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及时相关的信息,积极配合政府单位的工作。一旦由于自身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危机事件,需要及时向客户道歉,并且严格的惩处肇事者,使受害者和大众能够谅解。此外,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改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3.新闻媒体等专业机构网络舆情危机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这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媒介。目前,已经有多家媒体网络与高校和科研组织借助商业软件来建立自身的网络舆情研究团队,更好地分析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对于新闻媒体来讲,在接受采访时,需要抵制有偿新闻和做广告现象的出现;杜绝新闻炒作和标题党的出现;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报道的内容需要有据可查;群体类型的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用词,避免出现主观性的词语;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做到准确性,尤其是伤亡人数需要核实,切记使用带有主观意向的词语[3]。

4.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舆情危机事件中,关注量高的微博发帖可以看出个人或机构对件事件的关注度,这些帖子的转发和评论则代表了普通网民对此次事件的关注度。因此,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传播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还需要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普通民众在面对媒介信息时整体的表现,也是当代社会公民必备的能力。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从法律、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着手,让网民具有自主的判断能力,具有批判和质疑信息的精神,尊重他人的隐私,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积极主动维护网络舆论的环境。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行业井喷式的发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和传播速度。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发展原则,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重视社会大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旅游舆情有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共同维护城市形象,推动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雷春,付业勤.旅游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规律分析——以海南旅游热点事件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4(1).

篇2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我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使其在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环境下长足发展

1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以每年10倍的速度发展。因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个大课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提供的更多便捷、更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日益增多,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影晌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惩治的不力是导致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网络知识产权受侵权的原因

2.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化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

2.2法律不健全现行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仅局限于支付报酬,是不完整的,其中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当网络论文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就会产生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即没有起到指导人类行动规则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强制作用,法律的权威在网络侵权者眼中荡然无存。

3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3.,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人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分、更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它的合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一员,在深被网络社会的福泽的同时,也应有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为网络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在网络上,有些信息的获得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回报提供服务者的劳动,信息是生产人高投入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信息生产人的劳动,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3.2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犯条第2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是对知识产权的有限保护,是在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际。尽管如此,这样的权宜之际,实际执行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对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以维护论文作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①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当前,知识产权的法制宣传比较弱,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大家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实惠、尽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缺乏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意识。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法制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按法律的规定办事。多数网络用户在使用BT下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侵权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②加大执法力度。“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除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还要通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惩治违法行为,从而把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把自觉执行与督促执行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并定期公布违法的典型案例,维护网络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③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网络论文的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或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执法,没有利益的驱动,执法部门的积极性普遍不太高的实际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④技术保护。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控制复制技术等。⑤立法完善。网络立法的形式应当是建立一部类似于《著作权法》、《商标法》或者《专利法》这样的法律,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另外,在一些基本法中补充有关网络内容的规定。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还要做出实施细则,成为一个由网络法为核心的,由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的,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作补充的,由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实施说明的,这样完整的法律体系。此外,在理论研究中,网络法律研究可以成为一个综合的学科,将网络法律问题都概括进去。之后,在每一个网络法律的分支中,都可以建立分支学科,各自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理论。

4总结

篇3

[论文关键词]隐私权 网络个人信息 保护模式 立法规制 行业自律

网络个人信息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具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正确分析网络个人信息侵权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原因,找出我国目前相关保护不足之处便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一、网络环境下针对个人信息侵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不正当方式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上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在线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信息进行收集。最常见的收集方法有通过用户IP地址进行收集、通过提供免费服务进行收集、通过向有关机构购买等方式进行收集。这些方式往往使用户在无意识、无防备的情况下泄露了个人信息。

(二)不正当方式使用和交易个人信息

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拥有者将收集得到信息用作他途如转卖商业机构赚取利润,或者实施以看似合理的途径收集信息来掩盖用作商业用途的虚假行为。而这些违法行为都是在未得到信息主体的同意下进行的,所以其隐蔽性和危害性可见一斑。

(三)不正当方式传播个人信息

该种形式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不正当泄露和恶意传播个人信息。不正当泄露是有关个人信息拥有者在未征得信息主体同意的前提下将该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并且往往某些网站就是意图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来提高点击率。在网络上大量存在泄露的信息时,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商便会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恶意的传播个人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网络侵害个人信息的表现形式相当广泛,从收集、使用、传播、交易等多种行为均可以对信息主体产生损害。并且,大多数主体对自己的信息被违法窃取使用的情况一无所知,导致信息主体不能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间接促使这种侵害个人信息的违法现象愈发猖獗。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目前有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足。

二、我国目前立法以及相关层面的不足之处

(一)民法中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仅在《侵权责任法》中采用简单列举式的提及,并且立法上对隐私权独立地位的确认实属甚晚,导致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个人信息当然属于隐私权的范畴,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信息还是网络中个人信息都应该属于隐私权的范畴。而在我国之前立法过程来看,并没有有关隐私权这一人格权的法律界定。作为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法律规范,1986年《民法通则》并没有隐私权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疏漏。随后在最高人民法院相继的司法解释中虽然认识到了隐私权,但是却并没有承认隐私权独立的人格权地位,只是将侵犯隐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保护。值得肯定的是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以及第3条第2款将隐私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这是一项重大进步。但遗憾的是仍然没有从法律上确定隐私权的独立民事权利地位,直至《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正是我国立法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人格权的现象长期存在,导致了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个人信息在法律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二)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不成体系,缺少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立法

《侵权责任法》出台后,我国目前对于个人信息的零散、不全面的现状也并没有根本改变。在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又涉及不多,每部法律上仅仅涉及2、3条规定而已。如刑法修正案(七)将非法泄露他人信息入罪。但是各种规定衔接不紧密,彼此之间又缺乏操作性,使个人信息的保护仍然得不到有效实施。况且,专项立法的缺失也足以证明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还未引起立法机关的足够重视。

(三)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律方面的不成熟

我国大部分网站可以说是很少有制定并公布隐私权保护声明的。而有些制定了隐私权保护声明的网站有一些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这种声明应该在法律上属于合同,而网站的单方面制定行为有违公平。网站的自律水平不成熟的后果便是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很可能受到损害。

三、对完善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一)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保护个人信息也就是保护了隐私权。其理论基础在于隐私权体现了人权保障的价值,隐私权的出现体现了“人生而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人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为世界各国所倡导和积极追求的。隐私权也体现了法的价值,保护隐私权就是保护了法的秩序价值。法律规范通过保护隐私权所代表利益外,凭借法律的预测作用和评价作用,迫使人们遵守规范从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护隐私权也就是保护了法的自由价值和正义价值。而保护隐私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

鉴于我国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正确借鉴发达国家的保护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结合这两个法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来构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

首先,美国是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保护模式。美国是最先研究隐私权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在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上也是最为稳定的。在立法方面,在美国的宪法、民法以及《隐私权法》中均有关于对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规定。其他相关的法律还有1967年的《信息自由法》、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1978年《家庭教育权利与隐私权法》、以及1987年《计算机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在除了就政府机关以及某些特定领域采用立法保护模式外,美国基本上采取行业自律为主导的保护模式。这是与美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国情分不开的。美国在互联网及相关产业,一直采取鼓励和促进措施,政策也相对宽松。因此美国担心在互联网方面给予提供商太多的压力会使相关产业遭受的损失,所以一直以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作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在行业自律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行业协会指引和民间企业自发的自律组织。

其次,欧盟主要是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保护模式。欧洲对于个人信息隐私权等问题极为重视,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在保护网络个人信息方面的主要做法是立法,从法律上确认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司法行政救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欧盟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标准是较高级的标准,在适用上严格,在保护上也是最全面的。相关立法主要有《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等。在深入研究美国和欧盟的保护模式后不难发现,不管是以法律规制为主导还是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保护模式都是与其相关的国情、历史背景、政治政策分不开的。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在借鉴先进立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是可以很好地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故而提出建立“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作为成文法国家,以成文的法律规范为主要渊源是一种必然结果。所以,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也亟需出台。而我国于2003年起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交国务院后目前又没有明确的出台时间。故此,可以说我国亟需有关个人信息的立法。而我国的行业自律模式也与美国实施的手段不同,这是由我国国民思想状况以及网络提供商的行业现状所决定的。

(二)法律规制层面的具体措施

1.在民法通则中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人格权。即隐私权与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并列成为独立的人格权,而不仅是在《侵权责任法》中泛泛提及。

2.在隐私权的立法下规定其人格权请求权,并且赋予该种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如排除妨害、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这种做法即将隐私权与物权相类比,对照物权请求权而确定人格权请求权,这是“防患于未然的事前保护”。正如崔建远教授所言:“法律若使物权成为真正的物权、人格权成为真正的人格权、知识产权成为真正的知识产权,就必须赋予这些绝对权请求权。”

3.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是事后的保护,即“对权利主体造成了损害或损害已经完成,单靠人格权请求权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并不是赋予隐私权财产权的性质,而是在损害赔偿问题上,除了精神损害赔偿,将财产损害赔偿也纳入其中。在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同时,还可以将财产损失纳入。

4.加快专项立法的进程并且尽快实施。学者专家提出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具体出台时间,故此,专项立法势在必行。

(四)行业自律层面的具体措施

1.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自律。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由政府监督网络服务提供商制定有关行业规章,形成整体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政府的组织下,鼓励激励行业自身监督和道德建设。

2.建立行业组织。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建立相应行业组织,形成第二道监督机制。除了政府的监督外,更注重本行业的从业者自律。

(五)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用户的自我隐私权保护意识

篇4

1.我国网络舆情的特点

所谓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网络舆情的全时性和突发性

网络媒体是全天候的信息传播与实时信息,它把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给了受众,即时性增大了公共事件的冲击力。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以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2网络舆情具有强大的聚合力

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个相互交流、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用共同的兴趣爱好、信息关注点等,将各地的民众汇集到一起,通过共同交流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地凝聚起多数民众,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舆论创造基本条件。

1.3及时、便利、充分的交互性

网络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把部分话语转交给受众,就是说,受众通过粘贴、编辑、链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来及时、便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

1.4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网络大众具有很大随机性,很多只是看看热闹,并没有鲜明的自主意识,具有从众心理,容易受到别人的意见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网络传播由于其匿名性和自主性,也降低了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于是同一件事件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版本的报道,或真或假,使得受众舆论呈现多样性,随着事件报道的进一步深入,受众的舆论方向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的不稳定性与多变性。

2.规范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

随着我国使用互联网人数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另一方面,它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必须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

2.1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权力等。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监督主体的正当监督权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致使民众不愿、不敢行使网络舆论监督权。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首先,有关立法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推行网络实名制,明确网民上网的权利和义务,使网络舆论纳入社会日常管理的正常轨道,使得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各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网上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追究。同时,网络行业部门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文明上网公约,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倡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国家公职人员应以身作则,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上网的带头人,对网上不文明言行应该有义务批评和及时制止,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同时,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对随意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很难准确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资料,这些都在无形中淡化了网民的法律意识,一些置他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地保障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并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2.2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

舆论监督具有非国家权力性和非法律强制性,因为监督的主体本身并没有被赋于国家权力,因而也就不可能运用任何法律强制手段使政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变或撤销其行为,监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道德水平,以及舆论的力度。而且,舆论发挥作用的程度还依赖于公众获知必要社会信息的充分程度,依赖社会赋于主体公开讨论其所关心的问题的开放程度及自身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因此对于网络舆论反映的有关问题,应及时组织力量或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监督主体反馈。同时,对那些利用舆论监督恐吓他人或因为监督失当、失实、失误给被监督对象造成严重伤害者,也应当追究其相关责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型的监督机制,要保证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权力型监督机制的及时介入,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得以提高效率。

同时用道德的力量呼吁社会保护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制裁故意恶性网络暴力事件,用切实可行健康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监督权,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失控和网络暴力,最终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2.3增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网络平台

篇5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困境;法律保护

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及其法律困境

“虚拟财产”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目前在我国法律意义上并没有给予准确的定义或赋予其明确的内涵。“虚拟财产”泛指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日益盛行,“虚拟财产”在大多数情况成为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如游戏账号、游戏角色、游戏货币以及游戏人物拥有的装备骑宠等)的代称。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否具有价值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而今,原本无任何现实价值的游戏虚拟物品渐渐在现实中有了交易,与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游戏帐号与物品线下买卖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本自发形成的交易平台渐渐趋于成熟,一些顶级的虚拟武器或者材料可以买到上万元。运营商对此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反对逐步变成了默许,更加推进了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的挂钩,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随之赢得肯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与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做出明确规定,法律解释中也鲜有涉及。法律的不明确甚至欠缺,使得通过司法的途径解决诸如虚拟物品的权属、玩家权益维护、虚拟物品纠纷中营运商责任的界定等有关虚拟财产的纠纷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各地的司法机关的处理结果也多有不同,网络游戏玩家利益受到侵害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救济。同时,缺乏法律的明确认定,使得公众对于虚拟财产的认知不尽到位,即使自己的权益收到侵害,也少有求助于法律的想法;而运营商囿于相关法律法规,对玩家虚拟财产的保护只能局限于事前预防,一旦发生侵害玩家权益的事实,运营商的救济能力实为有限。

二、我国法律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缺失

(一)立法层面

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显然应当认为是公民的私有财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民法通则》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其中“其他合法财产”属于立法中的弹性语言,如何解释目前尚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考虑到虚拟财产与无形财产的相似性,司法实践中倾向于将虚拟财产纳入“其他合法财产”予以保护。《刑法》第256条规定了“电信号码”、“通信线路”、“电信设备、设施”作为盗窃罪的对象,虚拟财产与之具有一定共通性,司法实践中据此将其作为盗窃罪的对象处理。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民对虚拟财产的权利难以归属于现有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

根据以上法律条文可以看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虽具有一定法律依据,但需要进行法理推导,无法直接适用。近年来我国曾先后颁布过几部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略有涉及,但对于财产纠纷并没有详细规定,保护面狭窄。此外,现行法律对于虚拟财产侵权责任问题尚未做出规定,即使认定侵害了玩家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权益,也难以适用法律解决。

(二)司法层面

自2003年12月18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一审落下帷幕,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惨遭盗窃的玩家获赔,我国司法对于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保护渐渐走在了立法的前方。2013年5月24日,浙江宣判全国最大网游盗号案,一审判决裘某、王某等36名被告,分别因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至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总计人民币167.03万元。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官通过推理,发现并适用法律,维护玩家合法权益,确实值得肯定。但尽管如此,大多数受害者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时却常常被告知“法无明文规定、无法受理此类案件”,建议与运营商交涉。网络游戏虚拟财产难以纳入司法途径的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害玩家主体资格难以认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原告在提讼时应对符合条件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当玩家虚拟财产收到侵害时,应当证明受侵害的财产属于自己。但尽管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网络游戏使用身份证实名注册,但仍有大量玩家随意填写,拒绝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而且,频繁而广泛的线下帐号买卖使得许多玩家拥有的帐号并非自己身份证注册,而且介于交易平台对买卖双方信息的保护而无法修改。这直接导致运营商无法像受害玩家开具帐号所有权的证明材料,而法院依法只能选择驳回受害玩家的诉讼请求。

2、受害玩家时案由难以确定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曾于2007年10月29日通过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明确了三白六十余种案由。实践中受害玩家常以“返还原物纠纷”(针对虚拟财产“物”权)或“服务合同纠纷”(针对与运营商的合同关系)提讼。由于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虚拟财产做出明确定位,地方法院对此类案件案由认定难以统一,受害玩家选择不当则很容易被驳回。

3、受害玩家难以根据举证责任制度进行举证

除去法律明确规定的几种“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我国司法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然而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存在形式是运营商服务器上的数据,而此类数据的交易记录往往牵扯诸多帐号信息,运营商基本上都会考虑到其他玩家个人信息保密等因素拒绝向受害玩家出示数据。而且,运营商手中的数据很容易被内部人员修改,不排除个别不道德的运营商为平息事端对受害玩家数据进行修改,使得原有证据被销毁。

4、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现实价值难以确定

一方面,网络游戏本身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其中虚拟财产的虚拟价值受游戏中的数据设置和程序设置所控制,无法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价格来衡量。而且每个游戏、每个服务器中的财产价值衡量标准也不一样。另一方面,在不同人群的心目中,同样的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价值也不一样。而虚拟财产的价值随着游戏的变动而不断变化,法律不可能根据一般的价值衡量标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因此,即使法院受理此类案件,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准判定标的额具体应有多少。

5、赔偿责任谁来承担难合情理

在我国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中,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北京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恢复原告李宏晨在网络游戏“红月”中丢失的虚拟装备,并返还原告购买105张爆吉卡的价款420元,赔偿交通费等各种费用1140元,驳回原告李宏晨的其他诉讼请求。但是游戏运营商此前并没有与玩家签订保险合同,并没有义务对玩家受到侵害的财产进行补偿,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却因查找不到最终石沉大海,没有受到惩罚,这样的结果似乎不尽合理。

三、完善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建议

纵观国际各国立法,有关虚拟财产的专门法律还较为鲜见,但韩国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均已出台了相关规定或司法判例。在网络游戏发展相对较早的韩国,法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都独立于服务商而具有财产价值,服务商仅对此类虚拟财产提供存放的场所,无权对其肆意删改,将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视作“物”的性质;在我国台湾地区,虽然在民法上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性质尚存争议,但在刑法上已经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保护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如2003年台湾刑法增订第三十六章“计算机犯罪专章”,其中新增“保护电磁纪录”的规定(第359条):“无故取得、删除或变更他人电脑或其相关设备的电磁纪录,致生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作为电磁纪录的一种而受到法律保护。

保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前提是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使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确定为法律保护的对象。部分学者曾提出,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法律应当单独对其进行立法,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应是一个开放的制度体系,它不应仅满足于将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财产逻辑地归入固有的传统财产体系之中,同时还应为新型财产寻求法律保护的空间,例如在刑法“侵犯财产罪”中单独设立“侵犯虚拟财产罪”。但笔者认为,虚拟财产固然与其他财产存在较大区别,但也应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对待。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财产的形式必然向着多样化发展,每出现一种新的形式都特别立法势必无法追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因此,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方式将财产的内涵扩大、将虚拟财产包含进去,进一步完善宪法、民法、刑法中财产的保护范围,使其适用现有法律对一般财产的立法规定的方法可能更为合理。

运营商与帐号交易平台作为与玩家直接接触、直接掌握玩家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一方,对其行为的法律规制也不容小觑。强制推行网络游戏实名制、明确运营商与玩家之间关于虚拟财产的权利义务关系。近些年逐渐大众化的网游交易平台也应当从“民间组织”过渡为“官方认证”,督促后台保留交易记录,并协助玩家同步更改个人资料,确保帐号与玩家一一对应。基于现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纠纷中体现出的取证困难的问题,相关程序法法律应当对运营商的举证责任做出合理规定,使运营商与交易平台有责任在保证不泄漏其他玩家信息的前提下向司法机关提供受害玩家信息;同时,法律法规应当明确规定该取证程序,确保受害玩家的取证合法有效。最后,法律法规有必要明确运营商与交易平台的宣传教育义务,时刻加强对玩家账户保护的安全意识,并鼓励其推广如密保锁等帐号保护设置。

参考文献:

[1]]彭晓辉,张光忠.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

[2]郑蕾.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及刑法规制.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篇6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网络游戏 网络产业 网络诈骗

“网络游戏是一种电子游戏,它与人们通常所玩的电子游戏所不同的是,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种对抗式的电子游戏。”正像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网络游戏在世界范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告诉发展,迎接着各种挑战与挫折,那么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挑战就是如何与旧事物相容,如何被大家接受,显然,在这一点上,它轻松地克服了这一困难,因其新颖性,休闲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吸引性赢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接受,并且各个国家都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但是与网络游戏一样,与其相关的法律也是新兴的时代产物,对于它的考验与鉴证都有很大的争议。

2003年12月18日中国首例网络虚拟财产失窃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个案例也是中国在这一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案件,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但是,案件的审理终归是审理,对于网络游戏这一真空地带的法律还尚未健全。“根据瑞星公司和网游网联合的《瑞星网络游戏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受到安全威胁的游戏玩家中,有61的玩家经历过装备和虚拟物品被盗的情况”。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呢?原因就是对于其法律属性尚有争议,对于何为网络游戏大多数人也是模棱两可,在这样的基础上更不用谈确定什么权利义务关系了。因此,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研究不仅是对其他法律的补充,也符合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何为网络虚拟财产

21世纪的最高集成词汇就是网络经济了,它不仅集成了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集成了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具有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网络游戏ID装备以及游戏币等网络物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能体验到其深远影响,淘宝,当当,去哪儿,携程等诸多网络商城已经充分地表明,网络经济已经日趋产业化,人们在网络上享受到了各种比真实生活中更好更快捷的服务,那么要获取这些服务,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网络购物,衣食住行,没有什么是在网上获取不到的,网络消费已经逐渐占领了商业领域的大部分位置,那么,人们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服务等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财产,之所以称其为财产是因为其满足财产的构成条件,即具有价值,且具有实用能力,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区分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对具体的立法有关键性意义。

(一)虚拟财产的虚拟性。

顾名思义,网络虚拟财产首先需要具备“虚拟”这一特点,即它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财产,而是以网络为依托能够对人们起作用且是由消费者通过消费这一方式而获得的财产。例如,网络游戏中的账号、游戏币、装备以及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服务,如点卡服务,游戏时间奖励等。这些财产都是不能够实际获得的,而是以网络为依托的,起作用是更好地配合玩家进行游戏,从而达到其希望进行精神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二)虚拟财产的财产性。

作为财产的一种,网络虚拟财产也应当具备财产所应具备的条件,即有一定价值,并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具体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有意义的消费所得。

二、 网络虚拟财产究竟需要何种法律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特点决定了它与一般的财产绝对不相同,它与现实的财产相比有以下优点:第一,网络虚拟财产比现实财产更方便更快捷,网络虚拟财产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支付宝一类手段进行直接获得,这种直接获得指的是消费者没有亲身购买的必要。而现实财产则需要由消费者亲身购买,或者亲自领取,比如,在当当网上购买一本教材,那么你需要亲自去购买或者领取。虽然同样是在网络上购买,但是这种购买并不是直接取得财产,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后由商或人将货物送至消费者处,见货付款;第二,网络虚拟财产大部分不用消费者劳心劳神去亲自监管,在网络上会有专门的网站或地址对相关财产进行管理和保护,相对来讲更为安全。

虽然网络虚拟财产的优点使它成为了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种财产方式,但是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的逐步发展,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自从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游戏也是以相当可观的速度和数量在不断发展,因其接受者和参与者众多,以及目前此领域属于法律的空白领域,使其成为了众多不法人士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那么对于这样的一种现象,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旭琴和香港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戈壁泉在他们二人的论文中提到:“网络虚拟财产自身具有的虚拟性、技术限制性、交易性、价值性以及期限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是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一种财产权利。它基于网络游戏服务消费合同产生,是玩家对游戏服务供应商主张债权的凭证,因此具有债权的法律属性,但是其在玩家控制下具备了一定的对世权与转让权,因此又具备了一定的物权特征,笔者认为这又是一个存在于现代网络经济中债权物权化理论的例证。”因此,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所需要的法律保护不是单纯的某一项法律,而是和当今法律体系相符合的众多法律相辅相成的法律保护。接下来笔者就一些日前最通见的问题应适用何种法律简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侵权问题。

在网络游戏世界中最通见的问题是侵权问题,笔者认为,在网络游戏中有关游戏币、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交易上都应属于个人财产的交易,那么因其符合财产的各项构成要素,所以在网络游戏中所有的诈骗行为都应首先属于侵权行为。

“网络游戏侵权是指发生在网络游戏中的,经营商和用户使用各种手段或通过某种途径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简称为‘网络游戏侵权行为’或‘网游侵权’。这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对虚拟财产的侵权行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侵权行为主要是虚拟财产被盗。即盗窃者侵犯了玩家对虚拟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也就是侵犯了玩家的财产权,是违法行为,如果数额较大,还应承担刑事责任。可是这只是理论上的研究,在现实中当人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向公安机关以盗窃罪提出报案,但是均无成效,原因就在于,网络虚拟财产案件存在一个极大的难点就是案件数额的核准较为困难,且大部分情况下都不知道到底盗窃者的姓名或者具体信息是什么,所以最后都不予立案。笔者认为,判断虚拟财产纠纷的涉案金额的确定应该综合投入和应产出的实际价值来确定,例如,玩家玩一款网络游戏,其为了玩这个游戏所投入的网费、点卡、以及精神上的消耗均为他投入到整个游戏中的财产,其产出就是通过以上的投入最终应得到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产物,即一个成型的账号或者是某种极品装备,这些虚拟的东西通过某些商可以兑换现实货币。根据这些综合确定一种或几种虚拟财产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少,从而寻找法律法规来定案。

(二)和虚拟财产有关的犯罪问题。

网络虚拟财产还会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但是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导致法律中并没有将虚拟财产纳入犯罪对象范围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立法的滞后性,且在1997年制定刑法时,立法者并不能预料到现今网络虚拟财产发展如此迅速,甚至是并不能预见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新兴财产。这一现象与虚拟财产的侵权行为也有一定的关联。在网络游戏世界中,虚拟财产是能够“生存”于其中的必要保障,对这种财产的侵犯笔者认为应当属于刑法中所应保护的对象。意见如下:玩家为了实现网络虚拟世界的目的,进行了不同种类的投资,比如为了玩某种网络游戏而到网吧进行游戏,那么在网吧里所花费的网费必然应当属于该游戏角色的投资,因为玩家到网吧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此为第一投资。众所周知,网络游戏没有不花钱的,无论是服装,道具,装备以及点卡都是要玩家花钱购买的,这种购买虽不是玩家的现实财产,但正因为玩家的这种投资,才使得玩家的游戏账号等级变高,与玩家的心理需求更为接近,因此,这应当属于对于网络游戏的第二投资。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玩家的现实财产的转化,属于一种无形的投资,那么既然属于一种投资那么为了保护这种投资必然应将其纳入刑法保护范围之内。根据以上列举,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受《物权法》和《刑法》的双重保护,因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保护的必要性。

三、对虚拟财产安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一)运营商应当加大对网络安全上的各方面的投入,加大网络文明宣传,引导玩家正确面对网络游戏安全问题。例如可以在涉及网络虚拟财产较多人群的聚集地如学校等地设立咨询处,当网络虚拟财产的持有者向咨询处咨询时,咨询处的工作人员应尽全力解决,不得拖延或者做一些有害于虚拟财产持有者的决定或询问。

(二)运营商应当坚决反对并通过技术手段来限制各种病毒木马的存在,维持网络环境的安全,降低不法分子对网络安全虚拟财产的安全的威胁。就是禁止运营商为了谋取利益,在游戏或者相关网站中加入各种非法广告站点,更严格些可以规定禁止运营商在游戏中插入各种植入性广告。

四、总结

网络游戏与网络虚拟购物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更是一种新新的生活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会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必要”条件,该种“必要性”表现为人们的衣食住行会更加依赖于网络,越来越多的网上银行,越来越多的虚拟财产持有者,购物也从现实购物转变为网络购物,一切的一切都通过网络来进行,除了必要的现实需要外,人们更多的会依赖网络,这种依赖也必然会带来世界范围内的有关虚拟财产的法律出台,法律体系也将变得日益网络化。

因为这种猜想,笔者认为,不应该否认当今的虚拟财产的地位,虽然目前的网络虚拟财产大多表现在网络游戏中,但是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一个法律主体,即一个人会具有两个法律主体,即现实法律主体以及虚拟主体,虚拟主体就是从事整个虚拟网络世界的活动的主体,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明显的变化和即将到来的法律体系的变革必须从现在就重视对虚拟世界的法制建设,具体就表现在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篇7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信息网络技术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推进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06年7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国际承诺付诸实施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个互联网国际条约也在中国正式生效,这两个条约更新和补充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现有关于版权和邻接权的主要条约《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是自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通过以来,新的作品形式、新的市场以及新的传播形式。1997年,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了《1997年网络著作权责任限制法案》、《199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实施法案》以及《1997年数字著作权和科技教育法案》。在此基础上,1998年10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的规定,美国制定并颁布了《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从民事和刑事两个方面,对数字化网络传输所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和版权管理信息的侵权来源:()和犯罪,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包括数字图书馆在内的网上著作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有了严格具体明晰的界定。我国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利国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尽管我国著作权法没有直接提到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但可以把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新《著作权法》第14条就是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2我国网络技术安全立法现状

2.1过分强化政府对网络的管制而漠视相关网络主体权利的保护

虽然我们认识到立法在维护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忽视了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产业的自主发展。如我国有关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类法规和规章都不约而同纷纷只强调规范秩序、维护安全,而忽视了各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

2.2立法主体多、层次低、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有关我国目前具体的网络立法,一方面,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又相继颁布了一大批有关网络方面的专门立法、司法解释和其他规定,甚至还有数量相当庞大的各类通知、通告、制度和政策之类的规范性文件。政府管理性法规数量远远大于人大立法,这种现象导致不同位阶的立法冲突、网络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2.3立法程序缺乏民主的参与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来源:()规章、地方法规和规章大都为社会所有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安全所普遍适用,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保护法案能够广泛地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可以认为,我国早已认识到了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仅靠传统的和现有的法律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立法层次低,立法内容“管理”的色彩太浓,且多是行政部门多头立法、多头管理,形成执法主题多元化,更不可避免带来了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严重影响了立法质量和执法力度。因此,尽快将信息网络立法问题做通盘研究,认真研究相关国际立法的动向,积极参与保障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的国际合作,统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的法律体系,完善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保护机制,已是刻不容缓。在具体的立法模式上,则可以参照世界上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立法模式。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法律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并不是单靠一个部门法就可以解决的。就我国立法的传统习惯和司法的现状而言,将信息网络技术立法在人大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可授权各个部门制定一定的部门法,在立法上成本更低、司法上更易操作。计算机网络法律的实质是由众多法律部门中有关法律、法规集合构成的法律法规群。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我国《立法法》来解决各法律部门之间的冲突,《立法法》明确规定了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和规章。

我国立法的滞后决定了司法要先行一步,对于目前所产生的网上知识产权纠纷又不能坐视不理。因此,许多业内人士都在为此问题来积极想办法,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法律对于网上行为的界定还非常模糊,这也造成了司法实践的困难。

3知识产权理论中的版权、专利权、驰名商标在网络下的侵权行为

也许有些人认为网络本身就是资源共享的,而且是开放型的状态,其可供进入的端口很多,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或从网上拷贝下那些根本不知道署的是真名还是假名的文章。但是,须知网络只是信息来源:()资源载体的一种形式,其本质与报纸等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区别。网络经济也同现实中的经济规律是一样的,同样要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就包括对网上的资源的利用问题。否则,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因为,任何有价值的创造都应当获得其相应的报酬。

侵权行为集中化在网络环境下,行为人侵犯的知识产权主要集中在对版权的侵害上。一旦版权人的作品进入网络空间,网上用户便可以自行浏览、自由下载,轻易复制。版权人对其财产权甚至人身权都可能受到侵害。我们常说的网络侵权实际上经常指的是侵犯版权,但实际上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的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的形式主要有:

第一,对于版权的侵犯即对于我们常说的著作权的侵犯。版权的无形性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相一致,所以导致了这种侵权方式。一方面,一些网站把别人的文字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另一方面,一些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从网上直接拷贝下来别人的文章而发表。这两种都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

第二,利用网络搞不正当竞争。

(1)域名抢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特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经营者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易的前提是其必须注册拥有自己的因特网地址——域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域名的价值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将知名企业的企业名称、商号、或者企业的商标作为域名进行抢先注册或进行使用,或者是待价而沽,进行转让、出租等行为越来越多。1998年10月12日,广东省科龙(荣声)集团有限公司在海淀区法院吴永安抢注域名纠纷案拉开了抢注域名诉讼的序幕。由于域名的法律性质尚无明确的界定,对因域名抢注而产生的纠纷按商标侵权,还是按不正当竞争处理,至今没有一致性的意见。

(2)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其方便、快捷、廉价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经营者通过网络对自身及经营活动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的经营者并不是本着诚实、讲信誉的原因则利用因特网对其经营活动进行宣传,而是进行虚假宣传来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同类经营者。

第三,商标侵权。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4存在问题

首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传统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但在网络环境中基本已经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环境下的作品数字化,公开公共化,无国界化等新的特征。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其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就很难被权利人所掌握,即使发生侵权,也很难向法院举证。网络传输的普及和应用,为权利人实现自己的权利带来了困难。权利人无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谁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

其次,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快地从传统形式(主要是纸介的形式,还包括录音、录像等形式)转换为网络形式,并上网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作品的权利人以及传统形式的邻接权人与网络形式的传播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乃至纠纷。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网民的行为,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和保守性,立法还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网络侵权行为具有涉及地域广,证据易删除、难保留,侵权数量大、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且对于网络技术的立法,还面临着确认难,取证难,侵权责任分担复杂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篇8

Abstract: The network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the extension of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network media .China should take all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networ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king it develop in a more open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存在问题;侵权;措施

Key words: network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blems; infrin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81-01

1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以每年10倍的速度发展。因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个大课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提供的更多便捷、更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日益增多,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影响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惩治的不力是导致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网络知识产权受侵权的原因

2.1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化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

2.2 法律不健全现行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仅局限于支付报酬,是不完整的,其中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当网络论文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就会产生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即没有起到指导人类行动规则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强制作用,法律的权威在网络侵权者眼中荡然无存。

3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3.1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人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分、更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它的合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一员,在深被网络社会的福泽的同时,也应有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为网络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在网络上,有些信息的获得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回报提供服务者的劳动,信息是生产人高投入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信息生产人的劳动,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3.2 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是对知识产权的有限保护,是在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际。尽管如此,这样的权宜之际,实际执行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对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以维护论文作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①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当前,知识产权的法制宣传比较弱,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大家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实惠、尽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缺乏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意识。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法制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按法律的规定办事。多数网络用户在使用BT下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侵权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②加大执法力度。“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除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还要通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惩治违法行为,从而把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把自觉执行与督促执行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并定期公布违法的典型案例,维护网络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③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网络论文的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或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执法,没有利益的驱动,执法部门的积极性普遍不太高的实际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④技术保护。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控制复制技术等。⑤立法完善。网络立法的形式应当是建立一部类似于《著作权法》、《商标法》或者《专利法》这样的法律,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另外,在一些基本法中补充有关网络内容的规定。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还要做出实施细则,成为一个由网络法为核心的,由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的,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作补充的,由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实施说明的,这样完整的法律体系。此外,在理论研究中,网络法律研究可以成为一个综合的学科,将网络法律问题都概括进去。之后,在每一个网络法律的分支中,都可以建立分支学科,各自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理论。

4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人类文明发展,知识产权和网络的关系更加的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网络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的重要工具。

合理利用网络,努力并且切实保护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不仅仅要落实在权威的法律条文中。更需要全民共同的身体力行。知识产权与网络的关系,也将是社会科学文明发展带给人们的智慧、道德、知识、文明的考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相信知识产权与网络的关系,能够避弃冲突和矛盾,将会更加开放、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姜晓燕.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7.

篇9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安全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211-01

0引言

网络信息时代来临,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在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更好的进行生活与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牵涉到个人隐私与国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所以维护好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技术手段在网络信息时代下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开始以立法的手段对网络信息安全做出有效的维护。

1 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人们利用网络传递各类信息,个人信息与企业信息甚至是国家安全信息都会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但是网络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会因为网络信息保密性能不到位,出现安全信息的泄露。较为严重的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稳定。

1.1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

1)垃圾信息与病毒的传播威胁。在国际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垃圾信息与病毒传播的现象在网络上十分的普遍。在中国上亿的网民都会经常性的在邮箱接收到垃圾邮件,而很多网络病毒都会通过垃圾邮件进行病毒的传播。网络用户在无意间打开垃圾邮件的过程中,就会感染到计算机病毒,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就会盗取计算机用户的有价值的信息。私人电脑的信息被计算机病毒盗取之后,就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而国家机关单位的电脑信息如果一旦就病毒窃取,就会对国家的安全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2)公共的网页计算机信息也会被窃取,很多网页信息在黑客的攻击下,会发生网页原有信息的变更。网页的安全信息在计算机病毒的影响下,可能会形成正常网页信息的篡改,把一些负面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减缓社会健康的发展稳定。很多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对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开户号及密码等信息进行盗取。研制出专门的黑客攻击软件进行对银行信息的盗取之后,进行经济盗取;3)钓鱼网站本身不仅具有大量的病毒,用户在点击浏览网站的过程中,会发现网站里很多诈骗信息。电脑用户如果不慎点入,就会骗走大量的金钱并盗走大量有用的个人信息。

2 网络违法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网络信息问题却仍然缺乏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进行较好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近年来,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在不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开始制定有关的立法保护措施对网络信息进行相应的保护。但是相对于国际而言,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还显得不太成熟,网络信息安全的立法保护措施如果失去了相应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保障,就不能够把立法保护措施进行较好的落实。

2.1网络违法人群的低龄化

很多网络违法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违法问题可以在病毒的制造与传播二个方面得以集中的表现。网络黑客不断的制造计算机病毒,并且把病毒不断的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利用病毒盗取有用的计算机个人信息。黑客非法的对计算机信息进行盗取,并把盗取而来的计算机信息进行泄露,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现在计算机网络违法行为已经较多的出现在青少年人群中。

2.2网络立法保护程序的缺陷

网络立法保护程序实际上就是对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不泄露,那就需要网络信息安全评判。在网络立法保护的同时,应该把网络安全维护系统进行相应的开发出来。在当前所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标准》把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划分成为五个等级,而且分成十个安全的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包涵了各个不同的级别安全指标。除了这些硬性的网络安全指标以外,还必须有效的维护网站信息的安全,网站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的保证社会信息的正面有效的传播。国内相应所出台的法律法规也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与《中国公众多媒体管理办法》等。

3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维护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但是也不能够完全的避免网络违法行为的出现与产生。制订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可以在危害网络信息安全行为出现的时候使用相应的法律手段对违反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与网络犯罪手段进行对应的法律制裁。在文中,可以主要采用以下几点手段进行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进行维护。

首先,必须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保护制定出相应较为细致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有关法律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化与细致化的法规制定。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进行较好的补充与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很多网络信息所包含的领域非常多,法律在颁布与实施的过程也非常具有局限性。所以在问题出现与解决的时候,必须把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法律法规制定得具有相对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法律条例有效的实施。

其次,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具有不少没有涉及到的领域,那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对于这些没有任何相关法律所涉及到的地方,必须尽快的制定好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完善与规范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性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苏孝青,盛志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防火墙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篇10

论文关键词 网络聊天 违法行为 网络 网络谣言

一、两种以网络聊天为载体的典型违法行为

(一)“网络”

那么何为“网络”,我们一般将其定义为:一种凭借网络平台(聊天软件)并依靠摄像头,向其他不特定群体暴露自己的行为。下面我们将对网络行为的构成要件来进行解析。

1.网络能否视为聚众罪。这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何为“”。一般而言聚众被认为是发生于自然空间中的聚众行为,而网络聊天发生的空间却是虚拟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聚众罪其对象仅能够发生在自然空间内。对于网络这种虚拟空间能否满足聚众罪的构成要件,我认为是存在争议的。若持有将网络聊天行为定性为聚众罪的概念,则可以类推出同时又网络,网络杀人等众多罪名,因此该观点是不妥当的。

2.如何定性网络行为。简单的认定网络行为是犯罪或者是无罪都是不合理的。《刑法》第365条的内容规定了组织表演罪的以下主要表现形式:(1)组织者组织多人为不特定多人进行表演的;(2)组织多人一对一为他人进行表演的。可以看到在犯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同时面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表演,也可以是独立的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进行表演。那么也就是说组织表演罪追究的就应当是组织者的刑事责任,相反被组织的个人则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综上认定该罪名的重要一步就在于其主体是不是“组织者”。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无组织者,双方自愿进行网络视频,从构成要件来看,双方自愿的限于两人间的视频没有对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侵犯,而且没有涉及到损害第三者的利益的情形,那我们可以认为该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 “网络谣言”

各国学者对谣言的定义各有不同,通常我们认为的谣言就是缺乏事实依据的言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做出的定义相对更贴近我们的理解:“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的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

谣言的危害性无法准确界定,无论何种危害程度的谣言,一经传播,尤其是出现在网上,小到可能损害某个人的名誉,大到可能破坏社会秩序。为了防止这种情形,我国建立完善关于网络谣言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三)我国关于网络谣言法律规制方面的缺陷

我国在网络谣言方面的法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缺陷:

第一,违法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太轻。对于通过造谣、诽谤、侮辱等方式损害他人利益、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我国《刑法》均有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很显然《刑法》中对于没有事实依据的有危害性言论的人的制裁并不严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件期间,“抢盐风波”的始作俑者被行政拘留10天,处罚金500元;2010年山西“地震谣言”使得百万人上街避难,五名造谣者中,最低行政拘留5天,最高的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2011年盐城响水乡“爆炸谣言”引发了群众大规模出逃,其间造成了多起车祸,四人死亡多人受伤,四名编造传播虚假恐怖消息的人分别被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等。结合案件中对于网络谣言事件的处理方式来看,我国法律对于网络谣言的惩处力度不大,法律威慑不强,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事件在社会中层出不穷。

第二,受害人难以维权。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在网络聊天中,陌生网友之间一般不会透露彼此真实的个人信息。因此在发生侵权事件后,由于网络聊天的匿名性,被侵权人无法获得侵权人的真实身份,导致公安机关不受理案件,被侵权人无人可诉。

二、网络聊天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自由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称得上自由,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也会有这样的权利。”网络聊天亦是如此,人们在网络上的表达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一)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在网络环境中,大多数人都是以匿名的方式存在的,而网民的个人信息,一般都处于保密状态或者是虚假的。那么当人们在网上产生了某种联系,就会有很大可能将个人信息传递出去,这其实就已经给自己的个人权利保障埋下了隐患。比如有人会窃取网友的财产,或者盗用网友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还有更典型的网络侵权行为是“人肉搜索”,这一行为的初衷虽然是好的,意在将应当受到社会谴责的人公之于众,借助舆论的力量维护公平正义,但是由于法律对网络规制的局限性,“人肉搜索”这一行为开始偏离初衷,波及到了其他公民,使很多人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

(二)对司法权威的影响

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现如今关心时事的人群数量庞大,每一起司法案件都会引起广泛关注,那么当人们在网络上对司法裁判随意评判,传播错误的司法价值观,妄图挑战中国的司法权威,便会给司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破坏司法的威信、动摇法律的威严。

三、网络聊天行为难以规制的原因

(一)网络聊天立法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时间不长,且网民数量众多,对网络环境的规制和发达国家相比难度更大。虽然我国已经对网络有了很多规定,但是一旦发生网络侵权,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依然很难得到保障。问题主要出在以下方面:

第一,虽然我国对网络规制的办法和条例颁布了很多,但是很零散,不同位阶的法规在应用时还会发成冲突,所以我国缺少一部核心法律将这些零散法规整合以完全发挥出法律应有的威力。

第二,我国对网络的监管工作多是由政府执行,而政府和公民的交流太少,以至于在制定网络规制的法律法规时,无法考虑到公民的利益,便也无法使制定的法律法规在网络监管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受限于我国的国情,法律对公民自由的认可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法律的实际开放程度与网络环境的自由程度不相符,造成网络言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网络言论监管困难

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的不同,我国以往制定的法律对媒体的监管无法涉及监管的灰色地带。网络言论监管的难点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承载网络聊天行为的平台数量大,聊天信息数量巨大。二是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分辨困难,监管人员工作难度较大。三是网络言论违法行为取证难度高。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信息的流动性及即时更新性使得证据不易保存。

(三)公民的网络法律素质不高

我国公民关于网络聊天的法律意识总体上较为淡薄,网络的虚拟性以及众多网络聊天行为的匿名性也不利于提高公民网络聊天的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

四、网络聊天法律规制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网络聊天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订立与发展、完善的基础。因此,想要将网络聊天的法律规制进行完善,首先就要明确网络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对网络聊天自由的限制应符合我国强制性法律规定,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执行,不得存在规定模糊,限制范围过宽过光等现象,公民应从各项法律法规中明确得知自己在网络聊天行为中的各项权利义务。规定的内容应该是“可获知”和“可预见”的。

2.比较衡量原则。网络作为法律应用的新领域,其复杂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法官需要较高水准的自由裁量,法官需要对网络聊天行为中的各方利益进行比较衡量以得出保护公益与私益的平衡点,使正当利益得到保护,不当行为受到限制。

3.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利益是有关网络的法律所要保护的最大利益,任何公民在网络聊天行为中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作为权利人在主张网络言论自由的时候不得对抗公共利益。

(二)加深有关网络实名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1.扩张网络实名制的覆盖范围。现代社会,网络实名制已经成为规范网络秩序最有效的手段,针对网络的虚拟性特点,网络实名制通过确认网络使用人真实身份来实现对网络环境的有效监控。但当今我国网络实名制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产业,针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身体健康所实行的网络实名制并不能对网络聊天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网络实名制应落实在各个社交软件中,通过实名认证的社交软件不仅提升了公民在网络聊天中的自觉性,也为执法部门对网络聊天违法行为的查处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证据手段。因此,扩张网络实名制的覆盖范围是使其能够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

2.完善有关网络实名制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实名制大范围实行的最大阻力在于公民的隐私保护问题,社交软件,网络游戏若实行实名制,则用户的个人信息等不可避免的泄露给网站或游戏公司,加强对于实行实名制公司的监督体系,设置关于企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标准制度等,为网络实名制的推广扫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