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水现状 供水管网建设 城乡一体化
1.1全县供水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县河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给水水源,加上本区域内的工农业、生活污染难以控制,饮用水源的保护时常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与困难,尤其时逢枯水季节,水质难免出现波动,造成我县面临无好水可取的困窘局面。地面的急剧沉降,给城市基础设施、防洪防汛、交通和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后果,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部分水厂由于长时间的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质水压不稳定,已面临抽不上水,供水困难的危险局面,高峰停水,定时供水现象时常存在,已严重危及到全县农村的供水安全。
1.2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必要性。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 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近几年, 我县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 输入管道延伸入户,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供水模式弊端已日益明显, 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需求, 彻底消除供水的安全隐患, 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一是全县小水厂均来自河道取水, 由于生活工业污染排放, 水污染相当严重。取水口或被住宅区包围, 或离工业园区较近, 水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供水管网分散互不相通,水厂设施简陋、无净化工艺、无消毒措施, 供水水质难以保证。二是我县原有早期铺设的供水管道材质低劣, 管网普遍老化,管网漏损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已出现流经三级管网的自来水到户后就变成水质严重超标的不合格自来水,严重影响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三是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各水厂建设各自为政, 缺乏统筹规划及其相适应的实施机制, 造成重复投资, 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四是部分水厂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水厂规模小, 成本高, 管理水平低, 难以做到良性运行。
2.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策和建议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要打破区域,打破界限,确立全县“一盘棋”,对全县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的运营体制,以实现资源共享、联网联营、盈亏共担、均衡发展的供水一体化管理体系。 二是加强领导,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投资、建设的进程。确立乡镇供水网络与县城供水网络相连接,实现 “联网、、联供、联营”的运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余缺互济、应急互助的一体化供水要求。 三是加大投入,切实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步伐。要从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机制出发,及早梳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重点抓关键,内部挖潜提素质,降低漏失求效益,确保供水求稳定,循序渐进求实效。 四是加强安全供水保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既要抓扩面,使更多的百姓用上自来水,又要高度重视供水安全,使群众用上“放心水”,要把安全供水能力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水质检测工作,提高监测频率,确保城乡自来水水质达标。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投入提高供水水源保证率,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综上所述,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目标,必须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兼顾均衡发展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着眼点和落脚点归结到这项惠及民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上,顺应民意、强势推进,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条件
3.1政府重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环境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供水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工程实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已经决定。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3.2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关键。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功在政府、利在百姓的好事,把好事办好,严格工程管理是关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长远需要,做到立足现状、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精心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论证和设计。二是坚持质量标准。从工程使用材料,适用规范到建设,到水质、水压标准等方面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三是严格落实材料招标采购制度、投资预算审核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决算审计制度、质量责任制度等工程建设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以上措施保证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
3.3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难点在于资金问题,实践证明:只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树立发展意识,牢记服务宗旨,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把握机遇,因地制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 (四)加强后期运营管理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综合效益的落脚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综合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效益;二是老百姓作为自来水这一特殊商品的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三是供水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利益。加强后期运营管理是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的落脚点。 实践证明,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显著的社会效益。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改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习惯,缩小了城乡差别,减少疾病流行,真正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同时也为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明显的环境效益。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降低农村污染物排放,推动了清洁乡村工程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的开放度、工业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过来,乡镇城乡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供水事业的发展。
4.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具体措施
4.1政府重视、出台政策、明确职责。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面广量大,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一民心、民生及实事工程,在明确了一级供水管网为实施主体并投入,镇负责政策处理;二、三级供水管网由镇为实施主体并负责政策处理;二级供水管网的建设资金由县政府投入。三级供水管网由镇的建设资金由镇投入后,全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政府每年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列入了政府的实事工程,力争用较短时间,全面完成全县的供水管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
4.2加快供水管网工程建设步伐。为了遏制地面沉降,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采取的优质自来水通过一、二、三级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供应,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途径。
4.3实施二级供水管网联网工程。水压、水质及高峰用水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县农村的供水状况大为改善,受到了广大农村用户的拥护和肯定,但我们在感受成就的同时,也看到目前的供水管网在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果供水主管网发生意外,就被迫停水,这将直接导制农村居民及生产企业全面无水供应的局面,对居民与生产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我们做供水管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农村居民及生产企业能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供水环境,能喝上保质、保量、安全可靠的自来水。
4.4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为了能全面的、有效的、合理的对新建供水管网进行管理,以使新建供水管网产生最佳效能,为全县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安全的、保质、保压、放心的优质自来水,各镇自来水管单位通过采取以下几项目措施,确保安全供水:
(1)建立完善供水企业的岗位责任、财务管理、服务承诺、考核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并通过对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与工资挂钩,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效能和工作积极性。
(2)做好对供水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培养企业人员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
(3)建立供水管网巡查机制,成立供水管网巡查小组,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并建立巡查台帐。
(4)建立供水管网的检漏机制,成立检漏小组,配备专用检漏仪器,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检漏,并把检漏情况记录在案。
(5)各站成立应急抢修队,并由单位领导直接负责。要求在接报或发现供水管网漏损后,应急抢修队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一小时内关闭漏损管网的控制总阀,制定抢修方案,抢修材料的准备,确定抢修所需时间,完成向供水单位办公室报备停水区域,并由供水单位办公室向停水区域内用户发出停水通知,抢修工作完成后把抢修现场清理整洁。
(6)建立供水管网水压的监测点,每天进行数据的读取及备案,以对整个供水管网进行监测,随时掌握供水管网运行情况。
(7)建立应急预案,针对不可抗力造成的部分面积或全面各停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启用战备用深井,同时对战备深井所网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4.5为做好水质保障工作。一是通过县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标准对农村供水管网自来水定期进行化验检测,对农村供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每月不少于1次;二是加强对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定期冲洗,对因供水管道中停留时间过长的自来水,及时冲洗,对抢修施工中的二次污染,抢修完毕后,要进行排污和消毒;三是对部分屋顶水箱存在的二次污染情况,则是进一步加快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作。
5.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使农村吃上放心自来水
篇2
[关键字]水资源 一体化 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34-1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实质是为了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便于更好的为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服务。
1.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
1.1水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水资源管理要实行一体化
水资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三种不同的水源,而这三种水源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这三种水源在水量、水质、供水和排水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1.1水资源的功能性
水资源是国民生产生活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生活用水、灌溉、发电、水产养殖、航运等等。水资源的各个功能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联系的,要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就必须协调好水资源的各个功能,这也就决定了水资源要实行一体化的管理。
1.1.2水资源的流域性
众所周知,水资源一般是以流域为单位的,流域是以水文地理所形成的一个整体,每一个流域都会涉及到省与省之间、上游下游之间、支流干流之间、左岸右岸之间的利益,这也就要求国家对水资源按流域进行一体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水资源的治理和利用统一协调起来,才能使整个流域内的经济和供水之间得到均衡和协调的发展。[1]
1.1.3水资源的服务性
水资源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服务的,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能够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
1.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尽管1988年我国颁布了一部《水法》,但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了该法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着。这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水平,这也不符合我国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要使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就必须对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
2.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原则
2.1部门管理,公共监督原则
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涉及到全民利益,所以水资源的管理应该有专门的机关进行管理,为了保障能够有效的将水资源管理划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公众应发挥作为国家主人公的责任,对相关部门实行的方针策略进行监督,使得水资源管理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效。
2.2水资源的共享和协调原则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明文规定了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是属于公共的资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代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共享水资源的权利。这也就说明了水资源的利用应该与生态环境协调。全球水伙伴曾给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一个促进水、土和相关资源协调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以公平的方式,在不损害人类未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的情况下,达到经济和社会的最大财富[2]。该定义就囊括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要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相协调。所以水资源在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遵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管理。
2.3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原则
合理、高效和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许多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并且实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公益用水还是经济用水,都应该按照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这一原则,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方式
3.1设立专门机构
设立专门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过去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管理体制。在每个流域均设两个专门管理机构:流域委员会和水务局。水务局具有行政管理行政的公立公益机构,也是流域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以这两个机构为核心,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3.2权属管理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水管理的方式大体上是这样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管理,也就是一条龙式的管理方式。一种是政企分开的管理方式。不管是哪种管理方式,职能转变是关键,而权属管理则是核心。权属管理是属于机构的职能,水务局必须对防洪、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些企业性质的经营实体一定划归水务局直接管理,对于这些应该走产业化的道路,权属管理必须与产业化经营实体相匹配。可以通过一些法规,以合同的形式既保证了水务局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又对企业和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有决策和监督权。可以采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参与经营实体的决策和管理。既能节省费用又能使企业运用市场规律进行运作。[3]
3.3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面临这严峻的问题。要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提高全社会对水危机的认识。加强水资源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宣扬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相关政策,使人人形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理念。
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就是对涉水事物统一管理。实践表明,加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加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要做好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庄文烔.大连港科技档案管理系统[J].交通与计算机,1988,3(18):5--6.
篇3
关键词:水务改革 经济 发展
一、当前水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体制
目前,管理体制是我国地方水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多头水管、政出多门。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水资源管理职能比较分散,缺乏对水利、规划、卫生、地质、农业、海洋等各个部门的统一管理。常常表现为各部门协调性差,如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水的不管供水等等,造成责权不清、工作交叉,出现问题便各自推卸责任,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会引起大量的污染、浪费问题,妨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政企不分。目前,我国水务行业主要是国有独资,经营管理由企事业单位进行,而这些企事业单位从属于政府部门。政府担任了监督者、制定者、管理执行者、经营者等多重角色,职权统一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垄断性质。在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很难使水体行业在市场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二)水务经济定性不准确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水务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的主要因素。因为水务工作是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工作,是一种全民福利的事业,必须保持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平衡性。在前几年的地方政府进行水务改革中,由于改革缺乏指导性和客观性,政府部门盲目的改革体制,在水务行业中引进外资以及民营资本,缺乏对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与水务发展情况的统筹考虑,其结果十分不令人满意。其中,特别是只从形式上进行产权改制或偏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得不偿失。
二、水务改革的必要性
(一)水资源管理是水务工作之根本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源,是控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各行各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乐观的水资源形势,阻碍水务工作发展的因素如“水资源浪费”、“水脏”、“缺水”等日益突出。同时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水务循环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与与水的和谐关系,对水流动、循环与再生规律进行探索和遵循,对用水、治水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实现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是循环水务的主要宗旨。减小和避免人为活动对水的破坏性,寻找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水资源实现循环发展的主要切入点。
三、水务改革路径
为了实现水务经济的健康发展,水务改革的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前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务事业存在的情况主要有政企不分,影响了水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进,建立一套科学的现代化水务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各负其职。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是水务管理中的政府职能主要管理部分,其具体职能大体上为,对水务工作的各项规划进行统一编制,加强对水务规范体系的改善,对水务工程建设的年度计划进行审核,并对城市供水应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面负责解决城市河道整治、防洪除涝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对城乡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的建设和管理全面负责、对水务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督察和规范,对公众用水以及各种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各项水务的市场监管工作并制定相关的市场准入准则,对给排水水量、水压以及水质等的规定指标并进行监测,同时对水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对水源、供排水系统的统一调度进行全面负责,建立水务公益性工程同时对公益型水务资产要突出其监管性,保证市场运营模式与投资渠道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建议一套科学的成本评估体系,对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排水、供水等价格政策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二)引进新观念
在进行水务改革中,为了实现水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今天统筹管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对水务经济进行规划、管理建设以及执法中,为了实现发展的重大突破,必须融入改革的创新思维。如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建立起定额管理与水资源总量控制有机结合的水权制度等机制。此外,要做到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方式是关键。为了缓解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应加强水资源的用水、给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等涉及水事务管理的统一协调性,统一调度本地与外调、城市与农村、常规水与非常规水资源模式。
(三)准确定位水务经济
公益、准公益以及完全市场是水务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准公益性的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正常调节实现,公益型的需要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市场化的是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此外,还应对水务服务与产权多元化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参考文献:
[1]冯虎.深化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探讨[J].山东水利,2011(12)
[2]高镔,关于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调研报告[J].水利发展研究,2010(8)
篇4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财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38-01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的消费活动,涵盖园林、旅游、城建、能源、邮电、商业、建筑、教育和文化等部门。作为关联系数大、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对相关行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拉动建筑、运输、能源等行业的经济收入,而饭店的扩大,也使接待更多国内外旅游者成为可能,从而拉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纯收入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邮政、电力、购物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这些设施都将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支撑其运作,这就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Khan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研究发现,农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31,工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27,服务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58。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生产资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劳动力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创收门路。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城乡间的财富转移速度。乡村旅游的需求者主要是城市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市旅游者每次的旅游消费平均在766元左右,按一半费用计算,接待1000人次的旅游者,就会带来38万元的收入,获取的旅游收入又会反过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对接。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必然会形成二元的城乡文化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会加快城乡居民文化的协调统一,有利于统一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但我国各地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旅游业属于持续回报的长效投资产业,周期长、不确定性及风险系数高,乡村旅游开发又主要在分布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导致市场介入的动力和力度不足。财政作为政府理财的工具,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应该是责无旁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财政应当合理引导和配置各项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凡是市场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公共需要,财政应当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负责投入
同时应当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财政对于具有典型的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例如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交通、供水、环境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中央与地方可以依据其正外溢性的程度确定适当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对于能够为地方政府直接提供财源的乡村旅游项目,地方财政应当给予专项资金保障。
(二)积极引导多渠道融资
政府应强调金融为经济服务的职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项目可行性、预期收益论证。积极拓宽乡村旅游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
(三)巧妙结合旅游扶贫
由于贫困地区往往自然资源丰富,只是由于缺乏必需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资金投入,因而出现马代效应导致贫困加剧,为了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国家可以采用旅游扶贫的方式,让他们有增加收入的机会。为此,政府可以在严格筛选旅游扶贫对象的基础上,由财政部门增设旅游扶贫专项基金,优先扶持那些旅游开发条件最好的贫困地区。
(四)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在申请专项资金时,提出资金使用应达到的绩效目标,制订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并按照要求编入年度预算;要求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实施绩效跟踪管理,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效益与绩效目标的偏差,提高预算执行效力,保证项目按预定的绩效目标完成;将财政部门绩效目标评审意见作为当年预算安排、年度预算调整、项目进入财政预算滚动项目库的重要依据: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模块嵌入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完成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在信息系统上的对接,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篇5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因此,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生命线。水决定经济发展和城市的规模,水决定经济的结构和生产方式,水决定人居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水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水决定国家的兴衰,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国家安全的首要保障条件。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水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命运的关联尤为突出。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三大灾害中干旱缺水与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是洪涝灾害:平均每年经济损失约为120亿美元。二是干旱灾害:平均每年经济损失约为350亿美元。三是水环境灾害:平均每年因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经济损失为540亿美元。
以上这三大灾害合计年均经济损失己达1000亿美元,占全国年GDP的15%左右。从这组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水的的主要矛盾己转移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方面。据悉荷兰的一位发展学家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动乱,他用计量方法做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群众闹事跟缺水相关,而且相关度很高。尽管这种结论未必完全正确,因为动乱起因的原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自然的。但干旱缺水引起的动乱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屡见不鲜。严峻的现实表明水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到2050年,专家们预测,我国总用水量将达到7500亿到8000亿立方米,比现状供水量要净增2000亿立方米左右(不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从总体来看,中国缺水的整体态势十分严峻。首先是农业干旱缺水。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我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据1999年统计资料,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约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北方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南方城市主要是水质型缺水。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未来50年要达到60%左右,城市对水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
进入21世纪,人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联合国和世界水论坛会议发出警告: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以中国为例,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约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到21世纪初期世界大城市的水需求量可能要大大高于现在的水平。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无节制索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河流断流、水体污染,加上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滥垦乱伐,土地沙化、生态恶化,人为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水环境的破坏、水污染日益严重,这在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生产加大使用化学产品过程中更为突出。大部分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一些城市和地区陷入水质性缺水境地。加之,气候变化,干旱缺水态势越来越严峻,目前许多城市因缺水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洪涝灾害威胁着城市安全。目前在世界上洪涝灾害己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很多城市位于各河流的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地面产流条件的变化,更大大加重了洪涝灾害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大城市的防洪安全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全社会对水资源战略地位的认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的意识、水的商品意识、节约用水等意识比较薄弱。水资源立法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权属不清。
二、21世纪水利改革的战略重点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从上面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就可以看出,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及其体制是21世纪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建立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国际上普遍认为,现代化城市要建立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四大网络,水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管理体制的科学基础,是以流域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思想。发达国家城市大多建立这种机构管理城市水资源,取得了好的实践效果。例如,巴黎对水事物的统一管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得到联合国的肯定和推荐。我国深圳市1991年闹水荒,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93年又发水灾,直接损失14亿元。自借鉴香港经验1993年成立水务局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6年陕西率先开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洛川县城日供水量从800吨增加到4000吨,年水费收入由2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黑龙江1999年推行水务局体制,河北省大部县市推行水务管已经取得积极成效。长期以来,水利建设一直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即“重大型轻小型,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我再加上二重二轻,即“重工程轻实效”,“重开发轻配置”这“五重五轻”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却是21世纪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五大问题。除了这五大问题外,水管理体制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己经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体制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大障碍。水利和水电四分四合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电力管理体制与水利管理体制相比,电力要比水利解决得好,不管是大水电还是小水电,不管是水电还是火电、核电都必须进入统一的电网供电。水资源的管理却政出多门,这种体制只能是水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低效利用和浪费。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落后于其他行业原因很多,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够,体制长期不解决是关键。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资源的短缺及其管理体制问题。70年代末期,国务院曾议论过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提出过建立国家水资源委员会的动议。进入21世纪水管理体制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问题。因此,通过水务局的体制,加强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形势的需要,客观的需要,势在必行。
(二)建立水务局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主题,人类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城市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都主张控制城市发展的规模,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以水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水环境恶化问题己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工农业又正处在调整结构的时期,因此,控制城市规模、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以水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优先解决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
70年代,以京、津和沿海城市大连、厦门为代表的城市水荒,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己经提到议事日程,当时,国务院曾召开紧紧会议研究京津水资源短缺问题,曾指出,城市缺水是因为过去城市发展政策性错误所致。到了90年代,城市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70年代以来,黄河连年发生断流,1997年断流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北方河流是断流,南方河流是断航,1999年福建闽江干流己发生断航。但目前的管理体制极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南方有些省区的水库有优质水源可以供水,而有些部门却要在河道内取水。上海工业用水都是水质好的地下水,生活用水却是水质差的江水。因此,针对水管理体制长期分割的弊病,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东部地区与一些大中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己经十分紧迫,这是国家赋予我们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没有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根本谈不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更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特别是未来城市需水的增长,缺水的态势越来越严峻,城市水利部门不能统管水资源,其水行政主管的职能很可能会萎缩。
鉴于中国的国情和水情,要解决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多龙管水,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里主要是上面所提到的国家机构的体制和职能部门的分工不合理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与排水,开发与保护,排污与治污,水利与水电、水运和水产,上游与下游,城市与周边,等等,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上的分割是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优化调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最大障碍。水利、水电机构的经历了四次的合与分,至今未能解决就是最好的佐证。目前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己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如果这次机构改革再不解决,水行政作为水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可能会出现萎缩,城市缺水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因此,解决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问题,必须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从深化体制改革,理顺生产关系的高度来调整旧的经济体制,和进行机构和体制的改革。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我想用三句话高度概括:即职能转变是关键,权属管理是核心,体制理顺是保障。这个问题不从体制上根本解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节约高效利用和保护都是一句空话。面对21世纪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管理体制问题现在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当前又是省市机构改革的大好机遇,应该看到,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时机己经成熟,但是加快建立水务局统一管理方式,关键要靠我们水利部门自己的努力,水利部门首先要有紧迫感。
三、国际上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方式
世界各国都认为,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件令人头痛的工作,在大多数国家,水已变成了一种稀少和昂贵的商品。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障水的安全供给,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大体上可归纳为可供选择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管理,另一种是间接管理,从这两种水管理模式来看:
直接管理是指由市镇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是直接管理的模式。但有人认为,这种运作方法,水网比较小,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只适合小市镇,不适合大城市。
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是指行政部门同私营部门合作,签订长期管理合同(20-30年)。一些大都市越来越倾向于这种比较复杂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又分为两种形式:租出经营和特许经营。租出经营是由市镇行政部门投资兴建,只把设施的经营权委托给一家私营公司。私营公司依靠收取水费赢得利润,并将一部分收入交给市镇行政部门,以弥补行政部门技术性拆旧开支和兑现许下的诺言。承租者的风险是在经营中,一是负责水的生产和销售,二是负责供水水质的质量,三是负责设施的运转和保养,四是负责部分或全部地更新设施。有关设施己经存在,这种管理方式,市政行政部门保持了供水设施的所有权,不承担运行管理费用,但签订这种合同的前提条件是,供水水价的制定则是由该公司与市镇行政部门协商确定。私营公司依靠收取水费来赢得利润。但收取的水费中要上交一部分给市镇行政部门,作为技术性折旧开支。这种管理方式,市镇行政部门拥有设施的所有权,私营公司只有经营权,其运行管理费用由私营公司承担。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就是己经兴建了或有现成的供水设施,或者政府有财力兴建供水设施。但目前具备这种前提条件的城市并不多。有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形式。欧洲有些国家将这种形式还推广到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特许经营比较简单。由企业负责修建或更新设施,并负责设施的经营。所有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供水设施经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30年)。企业通过水费回收费用。到合同期满后,在保证设施良好运转情况下,将供水设施全部交给市镇行政部门。这种管理模式,市政行政部门在30年后将成为水网的主人,但市民可能要承担昂贵的水费。
中国水管理模式应当如何进一步改革是21世纪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但是从琛圳水务局的建立到各省市县水务局的成立,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上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但我们要从中国的水情、体制出发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方式。
四、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从各省市目前已经建立水务局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体制来看,在管理方式上大体上也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一条龙的直接管理,一种是政企分开管理的模式。我认为,不管那种管理方式,职能转变是关键,权属管理是核心。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相对要好办些。权属管理属于机构的职能,就是说,水务局必须对防洪、供水、用水、排水、节水、污水治理和回用、水环境治理等等,实行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至于供水、排水和污水治理回用等企业经营实体,应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但权属管理必须与产业化经营实体相匹配,可以借鉴国际上间接管理的方式,通过法规,以合同形式不仅要保证水务局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而且对对公司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决策和监督权,可以采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参与经营实体的决策和管理,这样可以节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运行费用,又使企业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总而言之,各地不管采取那种管理方式,由于地域和自然资源条件、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不要强求全国一个模式,争取从大城市和市县两头突破,率先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必须服从四个有利: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提高全社会对“水危机”的意识,加强需水和用水的管理。中国存在“水
危机”决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北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缺水态势已经十分严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下垫面产流和汇流的条件己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未来气候变暖,这两种影响组合,会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的衰减,北方“水危机”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水危机”的意识,加强需水和用水的管理。增强“水危机”意识,急需社区和公众的参与,要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形成共识。提高全社会对“水危机”的意识,要转变人们对水的认识。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转变为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资源的侵害;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加强需水管理,以水求生存,谋发展;从城乡水资源分割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城乡水管理一体化;
(二)水利部门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治水思路。要看到矛盾的转化和战略重点的转移,要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存量的安全、优化、质量和效益上,以确立新形势下的战略重点和任务。因此,水利部门转变观念,关键性的转变要着眼于于四个方面:一是从传统水利转向现代水利,二是从工程型水利转向资源型水利,三是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水利,四是从分散型转向集中型。
(三)依靠现代科技把节水与水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全方位节水,急需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制定节水的法规和政策。要以节水为中心改造现有企业和水利设施。依靠现代科技控制水污染和污水的回用,急需改造污染企业的生产方式。大力提倡并推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制定节水规划、节水措施和鼓励节水的政策;加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节水的资金支持;推行社区和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增加节水科技含量,研制、推广先进节水设备;建设节水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广泛宣传,增强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平衡。对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海进行重点治理;强制关闭资源消耗高而又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达标排放;对江河水量统一调度,合理安排经济建设与生态用水;划分水功能区,严格控制纳污总量,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改进水环境监测手段,建立水质水量相结合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加强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科学研究。
(四)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长期以来,国家水价政策不到位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现在是全社会都必须转变观念的时候了,水不能再喝大锅水,水不能再作为福利水,水价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运作,但不同行业的水价,应服从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供水、排水和污水治理回用的价格制定不能由经营者单独制定,水价和收费的制定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经营者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制定,在价格和收费制度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有决策和否决权。适度提高水价,急需提高生产和生活水价。
(五)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急需理顺管理机构和体制。泽民总书记曾指出,管水就是三件大事,防洪、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保护水生态环境。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行政区范围内,处理好水资源的社会和经济属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更为重要。从防洪、水资源供需和水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看,三者均具有按流域统一管理的客观需求,由此构成了对三者实行统管的基础。从水资源的本质属性看,只有实行统一管理才能在充分发挥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三重效益。因此,水务局应当同时履行防洪、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职责。根据这一责任,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企业,也应当属于水务局宏观调控的范围。
加强水资源管理首先是按流域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重点是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分配与优化调度。要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按照中国国家机构职能改革的方案,由水利部门统管城乡水资源、负责全国节约用水工作,并归口管理和指导全国乡镇供水工作。市(县)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兴起,就是为适应这种形势的改革产物。我国第一个建立水务管理体制是1993年深圳市成立了水务局,实践已经证明,实行水务管理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6年陕西率先开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黑龙江1999年推行水务局体制,河北省大部县市推行水务管都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已实行水务局管理体制,首都北京市己决定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天津市也正在运作。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多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或由水利部门实施水务管理,其中有159个水利局更名为水务局。因此,深化水利改革必须理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强化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和排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并建立用水审计制度。
(六)中国省市的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值得指出的是,行政机构通常决策方向,其职能的划分反映国家政策的走向。因此,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合并和机构的减少,关键在职能的重叠、职能的转变和机构的效率。应当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在机构改革时,一切机构设置应服从于两个战略高度:一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一个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总之“多龙管水”的时代应该结束了。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对城乡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严格实行统一的取水许可制度,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对城镇防洪、除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一体化管理后,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体制保障。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这是中国国情和水情的需要,必须从法律上把它确定下来。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必须实行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七)完善法规。要加快国家《水法》的修订,加快水价改革政策的出台。在没有修订和出台前,各地不要等待,应通过地方法规和条例加快运作。水务局采取一条龙管理方式的,如果经营企业是亏损企业,应争取在税收政策上的支持,如实行免税五年的政策,扶持亏损企业的发展。加大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力度。做好水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水资源法律体系。
篇6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联丰村一、二、三组及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06年6月开始,至2008年6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拟通过××镇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232.49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220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乌中旗××镇城镇发展规划;
2、乌中旗××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乌中旗××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乌中旗××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5、乌中旗××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
6、乌中旗××镇村镇建设规划;
7、乌中旗××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中旗××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9、乌中旗××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规划;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乌中旗××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0,北纬410,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乌拉特中旗山前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面积729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常住镇区人口5491人,占总人口16.5%,有自治区直属驻地单位2个,旗级驻地二级单位26个,集体、个体、工商业户105家。是乌中旗山前灌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6701路横贯镇区,通讯发达、资源丰富,是乌中旗“t”型小城镇发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被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首批11个中心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之一,是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建制镇,被誉为“河套第一镇”。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由于种植条件优越,可耕地32万亩,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年产饲草料7690万公斤,而且该地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在此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下,为实现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加快镇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2005年,××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加580元,增长14.8%。
3、联丰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联丰村一、二、三组位于××镇区所在地,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28人。在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达到3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4、奋斗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奋斗村位于××镇西南6公里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357人。1997年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镇规划。1998年开始规划小康住宅新村,同年建成了37户砖瓦小康村住宅新居,1997年——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122户二层小康住宅楼,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院、绿化带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善,被誉为“巴市第一村”,达到了自治区“四星级”文明村标准。奋斗村是发展以肉羊、葵花、玉米、番茄主导产业的产业村组,建立了各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形成了区域特色,200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其它村组平均高出850元。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镇位于中旗南端,巴市的北端,6701油路横贯全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要道通街,被誉为“河套第一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河套第一镇”。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镇镇区所在地联丰村一、二、三组和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该地区地质构建形成了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1、占地范围
现状联丰村共有居民387户,总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上需拆迁村民住宅2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拆除商业设施15家,共790平方米。
现状奋斗村共有居民630户,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拆迁村民住宅1户。
2、市政配套条件
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1)供水
项目区附近设有供水管线,与新农村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
项目区周边有雨水、污水排水沟,可经规划与排水管相连,进入排水沟。
(3)供电
××镇变电站可提供新农村用电。
(4)供热
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项目区可规划网道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
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
根据××镇新农村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4平方公里。
二、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
1、道路硬化工程
完成联丰三组9.5km油路工程建设,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10km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新的饮用水源井3眼,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道34.5km。
3、排污工程
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
4、集中供热工程
新建供暖集中供热站1处,购置配套设施1套,埋设供热管网5km。
5、绿化工程
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杨树200000株,种植松树18750株。
6、“六改六建”工程
改扩道路7条34.5km,新建厕所11处,新建产业基地3处,建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村民理事会,建设规划小康住宅区,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建设垃圾池80个,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7、“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
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20座,主要集中在联丰村与奋斗村,建设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群。
8、村镇配套设施工程:
完成镇区变电站50万千伏的增容扩建工程;实现镇区供电、供热、供水等机电设施运转正常;完成联丰村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厂房的建筑。并配套专变1台。购置配套设施1017套。
9、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镇区和奋斗村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0、基层组织建设
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4处。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21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标,四通一平与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巴市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
(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巴市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
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主要由临时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内外装修工程费,给排水工程费,强弱电工程费,采暖工程费、燃气工程费等7项组成。参照近年来巴市类似工程竣工概算资料,并根据建设时间、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调整后,分项分类,按单方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室外工程主要包括工程道路、围墙、大门、绿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沟、管道、庭院路灯、电缆线路等项目费用。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尚不够具本,本项目室外工程按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10%测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勘测费、设计费,可研报告编制费,指标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等12项组成。
(4)预备费估算只考虑基本预备费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投资额(即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项之和)的5%计收。
4、投资概算结果
(后附投资概算表)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232.49万元。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如“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我们按600平米的温室计算每年季节性生产疏菜(西红柿)2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算,收入6250元,猪舍养猪3--4头,按900元/头计算,收入3600元。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户均3人计算,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700元。结合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农村市场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差价,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最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三、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篇7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节水;工程措施节水;节水指标
1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背景
红河州水资源不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558立方米,但是南北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北部经济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161立方米,中部个开蒙建经济圈人均水资源量为1201立方米,而南部经济区则达到8161立方米。目前全州一般干旱年份(P=75%)缺水量达到约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5亿立方米,城镇、工业年缺水1亿立方米。全州13个市县有10个缺水,其中5个严重缺水。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连旱天气,红河州11个市县均出现了严重的水危机,政府不得不紧急下令限制居民和工业企业用水,关停高耗水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因此,在我国,干旱现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用水效率低,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州水资源是粗放型用水系统,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2004年红河州万元GDP用水量为611立方米,是我国平均水平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8,发达国家为0.7~0.8。红河州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141立方米,是我国平均水平的0.6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达到85%以上。红河州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达到21%,即每年管网漏失清洁水2200万立方米。
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首要的解决途径。《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基于以上多方面的问题,水资源的保护非常有必要,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因此对其保护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就必须对水资源使用进行治理,从而保证生态平衡。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3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内容
3.1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1)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指导全州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2)制定和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3)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4)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5)建立绿色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和全面意识的提高,共同促进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技术的提升,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6)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建设,同对节水研发组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组织,同时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在组织内部实施技术研发和管理时,明确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这样当出现问题时,才能够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并且顺利解决问题。对于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研究,通过群策群力来改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设立奖惩制度,能够起到很好的鼓励和监督作用。
3.2 节水型社会工程措施从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三个领域进行设施建设节水
农业节水措施主要有: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指标主要为:节水灌溉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定额、水分生产率。
工业节水措施主要有:节水技术改造、企业中水回用和矿井水综合利用。工业节水指标主要为:万元增加值用水定额、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取水总量、废水排放总量和产品用水定额。
生活节水措施主要有:改造老旧管网和推广节水器具。生活节水指标主要为:生活用水定额、管网漏失率、节水器具普及率。
4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初步成果
五年来,我州初步构建了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以及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等“四大体系”。全州万元GDP用水量由2004年的611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29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4年的141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17.8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8提高到0.53,全州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节约制度。通过对当地用水总量实施总控制,从大范围上控制住了地方盲目兴建高耗水且高污染的工程项目,节约用水规定在全州当地广泛传播,通过水利工程供水也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促进节水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州、县(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了水行政主管部门。
二是节水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节水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1万亩,每年可节水1252.4万立方米。对高用水行业相关的工业企业开展节水深入,从而促进工业用水有效地实现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工业生产企业的用水标准,实现了节水减排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通过在全州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网延伸,利用节水器具,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供水官网的漏水情况,加强了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的脚步,提高了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提高人民大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民大众的节约用水意识浅薄,认为我国水资源丰富,所以不能够很好的做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其实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因此,提高人民大众节约用水意识非常必要。
5 结束语
构建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做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断提高绿色节水建设技术,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节约用水,共同保护水资源和促进经济增长,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梁建义,徐振辞.南水北调受水区河北省廊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J].廊坊,2006.
篇8
关键词:城镇化 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在云南尤其如此。云南在现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化在100年前就已经开启了,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云南目前就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城镇化率比起全国平均还差10%。现在是35.9%,未来五年,争取每年平均递增2%,达到45%,但比起全国还差6%。云南现在整个国土面积94%全是山区,只有6%是坝区。基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建设与云南特点相适应的山地城镇化道路,云南的城镇化其实就是山地城镇化,而要发展山地城镇,就必须重视公路建设。
1 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有助于合理调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城镇收益,推进城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并形成强大的经济支撑力。小城镇的快速发展,能够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和发展协调的新型山地城镇。目前影响我省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交通,我省山地城镇的发展主要关键是建设各种类型的公路,以适应云南实际。
1.1 公路的建设可以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公路建设对城区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邮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实行一次配套,逐步完善公厕、垃圾处理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增强城镇功能;结合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和工业聚集区建设,依据用地置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非农土地划拨等有关规定,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集镇之间的道路建设,实现县城与中心镇、重点镇和一般集镇的公交互通。
1.2 公路建设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 以公路布线走向,形成工业、商业、人口的线状集聚,以带动辐射力较强的城镇等为主要结点,构成多个经济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交通经济带。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1.3 公路建设可以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小城镇的支撑产业 云南各地有自己的特色,要按照各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之路。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小城镇公路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实现以路聚城、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要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分工合理、产业对接、城乡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来支撑,没有经济的较快发展,小城镇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各地小城镇都应注意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今后一定时期内,以乡镇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然是小城镇发展的最重要的依托,多数地区的小城镇还得走以乡镇工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子。各个县市、乡镇在小城镇发展上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积极引导各类制造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重点发展一批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小城镇,培育壮大小城镇特色经济。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突出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
2 小城镇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困境
2.1 小城镇公路建设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 从大的方面看,全国在城市建设中,由于政府和社会过于重视大城市的发展,造成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缺少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发展进程缓慢。目前,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民间投资,缺乏财政性投入资金的保证,也没有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尚未形成有效的小城镇投资的调控手段。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运用市场手段,没有放开搞活建设的局面,吸引多方投入资金致使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量欠账造成资金缺口大,资金供给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小城镇公路建设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没有收益,不能吸收社会资金进行投入,主要靠政府投资,存在着投资滞后的问题。
2.2 小城镇普遍存在建设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急需公路建设的带动,进行改善 我省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自然不能与大中型城市相提并论,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无法适应城镇快速发展的需求。多数小城镇在卫生、教育、文化娱乐、道路、绿化和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等功能有待完善,就业机会较少,对大部分企业及农村劳动力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无法对周边经济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只有通过公路建设,改善相应的基础设施,才能增强辐射吸引力。
2.3 小城镇公路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建设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现阶段,仍有一部分小城镇缺少专业的公路建设管理机构,公路建设无人管理,缺乏公路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人才和措施。不能很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路建设,由于缺乏政府投入,没有统一规划,使城镇建设难上加难,这不利于吸引要素和产业在小城镇有效聚集和扩散,也不利于增强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
篇9
关键词:水利体制机制创新
引言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行水利体制,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体制,造成“多龙管水”,行政干预多,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不健全,水利建设重开源轻节流、保护,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权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水价过低,水资源大量浪费,供水单位亏损,难以为继;水利建设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水利投资严重不足,工程欠帐多;缺乏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致使水利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利科研工作滞后。去年重新修订实施的新《水法》,总结了原《水法》实施以来的治水经验,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贯彻落实好新《水法》,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范行政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费改税工作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管理社会水事的职能,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调整工作思路,解决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学会并习惯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各类涉水事务,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行政决策和水事管理的法制化。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决策事情,扩大民主,集中民智。要更多地将决策上升到法律高度,把水利规划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改变“领导换、规划变”的局面。第二,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按照WTO的规则要求,政府对以前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要抓住这一机遇,抓紧制定、修订与新《水法》等法律法规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第三,在建立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狠抓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社会水事秩序和行政行为。尤其是对现行的水资源费、河道工程维护费、水保“两费”、占用农业水源和灌排设施补偿费、河道采砂费的征收制度以及水保方案和河道建设项目审批等法律制度,要下大力气狠抓落实。第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二、建立现代水务管理机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改革水的管理体制,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今年3月9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节约和污染防治工作等实行统一管理,建立统
一、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和水污染防治体系。目前,全省已有近60个县(市、区)实行了水务管理体制,他们的实践证明了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克服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叠,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二是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三是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四是有利于建立开放的水务投资机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这两个根本目标,在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步伐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配套管理机制的建设上。要逐步建立完善水务管理机制,切实管好水务,真正体现“体制”的优势。一要依照水法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保障水资源统一管理。如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建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中长期供求规划制度等。二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支撑水资源统一管理。如补偿机制,对占用水工程,包括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和扩、改、拆、损水工程设施的补偿等。三要调整职能,明确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责。四要改革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有效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在“加速一个转变,打好两个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上下工夫。“一个转变”,就是尽快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从“水利”转向“水务”,按照对水资源的物质形态、市场要素和治水内涵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的要求,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对全社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规划、指导、监督、组织、协调和服务,对涉水事务依法进行全面管理,最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基础”,是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要摸清家底,算好水帐,搞好规划,抓好试点,积极探索水务发展投融资机制、价格机制、社会化运作机制、公众参与管理机制、现代化信息传递机制、宏观调控机制等。“三个目标”,一是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减轻财政负担,让政府满意;二是搞好服务,提高供水能力和质量,让人民满意;三是加强管理,增强实力,让企业和职工满意。
三、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投入是影响水利发展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关键是要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的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和水价形成机制。政府投入要高中求增,依法收费要强中求足,群众投入要变中求稳,市场融资要活中求多。一是要依靠公共财政。水利的公益性、社会性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共财政支持。要进一步研究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式。近年,国家发行了大量的建设国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既包括南水北调等大型项目,也包括节水工程等小型项目,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争取。同时,要正确认识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危害,配套资金不到位,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造成大量“钓鱼工程”、“半拉子工程”,使已投资金效益迟迟得不到发挥,还影响了今后对上项目的争取。要采取切实的应对措施,保证上级安排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配套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要通过制定贴息政策,鼓励个体和集体大胆使用银行贷款搞水利。二是运用市场机制增加投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营性水利工程运用市场机制增加水利投入是完全可行的。如城市供水,可以用民营化的办法来拓宽资金渠道。三是政策的支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依法收费足额到位的问题。立足区域实际,找准突破口,争取政府支持,配套完善相关地方法规,加大征收力度。通过加大收费力度,建立水利建设基金等增加水利投入。四是加快水价改革,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要以单个核定工业、城镇供水价格为切入点,加紧推行两部制水价、阶梯式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办法,探索实行季节浮动水价。在积极推行新水新价的同时,结合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水价改革步伐。要积极探索实行水价听证制度,促进水价执行到位。五是通过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水利投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投资办水利的新途径。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研究水利如何实现多元化投资这一重大课题,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创造新的投资渠道,以建立稳定的水利建设资金来源。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第一,充分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干水利的积极性。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建谁管谁所有”的原则,采取股分制、联户建、个体投资集体补助和“一事一议”等办法,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办水利。第二,通过产权改革,盘活资产,吸引社会投资。采取明晰所有权,放开管理权,搞活经营权的方式,盘活水利国有资产,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入新机制,积极推行租凭、承包、拍卖和股份制改造,卖旧建新,滚动发展。第三,积极利用外资。要搞好有关政策法规研究,加强与国外技术和资金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和额度。第四,积极探索有偿使用水利资金制度。要在政府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规则运营,以投资回报引导投资。
四、理顺水利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制
水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应按照明晰产权、授权经营、抓大放小、规范动作的基本思路,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水利行业特点的新的运行机制,一是提高产权意识,明晰产权关系,改革产权制度,通过产权改革盘活存量资产,筹集发展资金,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建立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三层架构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委托和授权,对所属水利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实行真正的宏观间接管理。第二个层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利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第三个层次是水利企业,包括具有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赋予其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三是引导、鼓励水利企事业单位,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进行改组、改造。要抓大放小,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通过产权改制,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具有法人资格、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全资(控股)公司或具有投资中心性质的集团公司,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国有资产的完善和安全。
五、改革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由于水利行业“建管分离”、“重建轻管”,而对已建成的工程如何保障良性运行、如何稳定管理队伍却研究甚少,致使水管单位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改革现行体制应抓好以下四点:第一,把建管并重落实到建设的前、中、后各个环节上,为搞好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提供保障,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重视工程的经济问题,上马一项工程,就要增加一个经济增长点,而不是制造一个“包袱”。建设管理要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就要建成质量一流、技术含量高的“精品”。第二,明确工程性质,理顺投资渠道。根据现有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工程定为三类:第一类为公益性工程。应明确定为事业单位,其编制内人员和管理维护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外人员由开展多种经营的收入解决。第二类为经营性工程。应明确为企业的性质,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运营管理。第三类为综合性工程。如部分水库、河道、灌区,既承担防洪、除涝等社会公益性任务。又有水费收入,目前的水管单位大部分为这种类型。对这些工程,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工程的公益性和经营性部分进一步合理划分,确定比例,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员定编,由国家公共财政承担公益性部分人员和管理经费,合理确定经营收费价格,保证经营性收费按国家政策规定的标准到位。第三,根据“剥离辅助,精干主体”的原则,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加快水管单位经营机制创新步伐。第四,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降低工程运行管理成本。
篇10
关键词:小型水利设施 山区建设 作用 地位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28-01
1 山区特有农业经营模式的需要
农业用水是山区水利设施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山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很大负担。大型的水利设施投资大、实施慢,并且在规划上也难以覆盖到每个山头、耕地、果林。税费改革后,以前农民不愿耕种的土地变得珍贵起来,许多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经营土地,就更加大了水利设施规划的难度。而小型水利工程范围界定为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坝高10米以下、无安全隐患的小水库,1万亩以下的灌溉工程,1000千瓦以下的机电泵站,单机10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乡(镇)、村供水工程,山区水土保持工程。不但能弥补大型水利工程辐射面积不足、解决灌溉死角的问题,还为山区的农业用水实现了短施工、小投资、实用性高的特点,所以说小型水利建设应该是山区水利服务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新农村建设的最好策略。
2 符合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
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山区的水利设施建设的一大难题。在过去几十年中,乡村集体通过统筹、提留和“两工一车”筹资筹劳进行修建维护,农村税费改革后,没有了投入渠道,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向农村小型水利倾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放活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明确责权利,切实保护、开发和建设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真正实现投资经营者、农民及生态环境的三方共赢。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主体运行机制,放开一些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在遵守市场准入规则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投资兴办水利工程项目,切实增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活力。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修投资,将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步加大。因此具有投资小、效益好、易管理等优势的小型水利水利设施将会更具活力,成为水利投资的一大亮点。
3 山区自然条件的必然选择
山区“人多地少”和“山大人稀”的自然地理因素突出,山区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用于农业的可开垦土地面积非常有限,“人多地少”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税费改革后,人地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困在农村,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堆积大量的农业人口。其次,山区山体结构大都属于岩石结构,土壤成分不丰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人才、资金、技术匮乏,特别是偏远山区,“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有很大的弊端,不但投入资金大,施工时间长,规划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而小型水利设施可以很好的补充大型水利设施的弱点,在山区大显身手,以四川省蒲江县为例:2009年度省级财政旱山村集雨节灌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地处长秋山区,无骨干水利设施,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配套差,工程运行管理偏弱,抗御干旱能力不强,集雨节灌项目的实施充分的利用了小型、微型水利工程拦蓄径流解决生产用水。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水方4.3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面1000余亩。增强项目区抵御干旱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能力,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能力,进一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密切旱区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 小型水利设施作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重要补充。
山区的水利工程规划,要求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利设施相辅相成。对山区而言,决定其灌溉面积和灌溉水利用率大小的是末级渠系,尤其是灌区内“长藤结瓜”的小水库、塘堰和小泵站,更是能够增加骨干工程的效益发挥。对山区防洪排涝而言,影响其排涝效益的是小型沟渠和二级排水泵站。大中型泵站直接控制受益面积只占60%左右,40%要靠二级站、小型站来提排。小型水利工程与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小型是基础,大中型是骨干。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直接服务于受益对象,因此,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善如否,是决定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程度的关键。
5 小型水利设施在山区抗灾体系建设中灵活、便捷,效果明显
建国以来,我国在山区建成了一大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我国整个山区农业抗灾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就抗灾能力而言,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山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中,起到了三分天下的作用。2000年大旱期间,全国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了巨大的抗灾作用,有效减轻了农业灾害损失程度。在北部山区,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贡献率最大。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一半以上的灌溉任务,小水库、小泵站和塘堰蓄水能力占总数的47.8%,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数的63.2%,成为抗灾体系的中坚力量。这时就更能发挥出小型水利设施灵活、便捷的抗灾优势,确保度过危机,同时抗灾成本也更低。近几年,大悟、孝昌、安陆等县市提出“一村一口万方塘,湾湾都有当家塘”的建设目标,说明了小型水利设施抗灾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地位。
6 结语
小型的水利设施作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重要补充,在山区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首先从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来说,解决了山区资金匮乏的软肋,利用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少,拆分灵活的优势,实行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方式,采用股份制,鼓励农民投资投劳,自建自管,国家出技术,靠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投资主体投入资金、劳动力,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以扭转取消“两工”、取消村提留以及实行减免农业税试点,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来的影响。其次“长藤结瓜”的小水库、塘堰和小泵站辐射山区各个角落,解决了“山大人稀”地域的吃水难、用水难问题,同时对这些地区洪涝、干旱的灾情以及水污染,起到了缓解作用,在提高供水保障的同时,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面貌,增加排污和纳污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