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意识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的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心理学 理论建设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51-02
Abstract:The rise of post-positivism saved the crisis of psychology ruled by positivism. It overstepped the traditional dualism vision, sustained the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the psychology building and provided a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Positivism;Post-positivism;Psychology;Theory Construction
1 心理学理论建设的结构
造成当代心理学破碎以及分裂的直接原因就是对理论心理学的轻视。理论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两个大方面: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元理论,它高度概括了心理学学科的性质理论,对心理学实体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思想和原则起到指导作用。实体理论包括的两个方面分别是:(1)一般理论,包括的内容有心理学中的混沌理论,心理学系统论、决定论和以事论等方面。(2)具体理论,涵盖了像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方面。这方面的理论现在较为突出的一个缺陷就是缺少元理论的指导,该部分理论之间相互矛盾,无法整理成条理完整的理论结构。
2 后实证主义对心理理论建设的意义
2.1 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开辟了道路扶正理论建设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实证主义的主导地位宣判了理论研究的死刑,理论被看作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经不起经验证实的检验。然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理论根基,科学哲学家波普认为,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因为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而目的性和选择性是理论观念的作用,且观察中有理解,有理论观念的指导,是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其著名的《发现的模式》一书中[1],阐述了“观察负载理论”的思想,汉森指出,观察是一种负载理论的活动,决定观察者看到什么,他已有知识决定了他对某一事物的观察。汉森关于“观察负载理论”的命题从根本上否定了经验主义的知识标准,给了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最主要代表―― 逻辑实证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为心理学家重新认识理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2 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元理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主义哲学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根基
西方理论学中代表后现代取向的主要就是社会构建论。它的主张是心理学知识具有社会构建特性,主张是人在进行社会生活时“发明”知识的,而不是实验论证“发现”的。
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文化的、语言的建构。所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
2.2.2 对二元论的超越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基本信念,二元世界的划分一直潜藏着合法性危机。首先,二元世界的存在无法得到经验或逻辑证实,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人表征的世界,表征之外的物质或精神世界是否存在,原则上不可知。其次,在二元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唯物与唯心、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斗争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
2.3 评价标准
理论评价标准是衡量理论的科学合法性的标尺。在经验主义的条件下,对理论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与经验证据的相符或与经验证据的一致性。任何理论只有经过经验的验证,与事实具有相符性,有证据的支持,才具备真理的特征。这种标准是实证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自然也被实证主义者绑架,成为排挤理论建设的工具。
2.3.1 概念与逻辑标准
后实证认为,理论的评价并不需要时时处处寻求经验实证的数据。依照库恩的观点,经验数据并不是独立于理论的,不同的理论框架之下,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对立的双方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数据的原因。理论心理学寻求更为简单的评判标准。“它采用概念水平的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4]
2.3.2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标准
后实证主义主张,心理学的所有理论都不能逃脱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任何一种理论都反映了一定意识形态的要求,任何一种理论也都有意或无意地把我们面对的世界划分成几种范畴,把我们的注意导向生活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赋予研究对象以某种价值和意义。
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 视觉心理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26
视觉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从人类视觉基本生理机制和视觉的基本规律出发,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视觉生理系统知识、人类知觉系统以及基本视觉规律、影像与完形研究等方面。目前国内不少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开设了视觉心理学课程,如摄影、广播电视、设计等专业。由于视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生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应运用建构主义来指导视觉心理学的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概念和原理来学习。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建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的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和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习者所拥有的经验促进了对现有知识的反思,同化和顺应。
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构建者。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下,积极思维,努力探索,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学生的角色可以定义为:教学主体者和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信息的采集者和共享者、自我测试者、自我监控者和诊断者。
教师由课堂上的主角变成了幕后导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包括问题解决、推理、批判性思维以及对知识的主动以及反思性的应用,完成这些目标的学习条件包括:复杂的、相关的学习环境,其中“情景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社会协商;多维视角与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的主体性;知识建构的自我意识。建构主义认为,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才是成功的学习者,从例中学和从做中学能使学习者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学习环境的社会结构非常重要。
2 视觉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使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心理把握不够,结果就是学生虽然被灌输了诸多的理论和观点,但很大程度上并未产生真正的学习,在实践当中,也无法较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其知识建构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视觉心理学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物理学和美学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在教学中应当使用多维视角与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概念和原理来学习。
视觉心理学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他们来到课堂之前已经接受了不同领域的专业训练,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对于视觉心理将要研究的主题有自己的观点,未来将会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促使他们在未来有效地应用视觉心理学理论解决其本专业的问题。正如心理学者布鲁纳曾说过的:“我们讲授某门课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这不只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觉心理学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微型世界与超媒体设计;②合作学习和问题支架;③以网络为基础的合作技术;④基于目标的方案和基于问题的学习。
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视觉心理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视觉作品的创作和鉴赏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当在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设计相关的任务帮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构建意义,提高能力。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第一,设立学习网站,微博、QQ群和微信群,调动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任务及个性化学习内容。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互动,在课程网站中定时定量进行网络环境互动学习。比如对视知觉一章的讲授中,在学习网站中设定多个主题,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学习网站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资源与同学互动,提炼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第二,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活动。在布置小组任务时,应当给出多于小组数量的选项。通过对任务的选择,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构建新知识的动机。在此阶段,小组成员自主选择讨论重点,比如在视觉心理学的课堂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因为其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对同一问题持不同观点。通过协作性的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看到他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更丰富的认识。在小组活动结束时,学生通过协商和讨论,构建出对所讨论问题的基本认识。
第三,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仅要求数量,具体阅读内容由学生自主决定。具体做法是,请学生根据在课堂讨论中的结论,在课后搜索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对支持和反对自己观点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完成报告,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并拓展背景知识。
4 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对知识探索,发现和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创新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总而言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设计,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材料、备环境。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提供了支持,更有利于教与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商务印书馆,1981.
[3](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袁平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多媒体环境中依托式外语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篇3
【关键词】教师 心理学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h)-0202-01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教师的心理发展情况会对别的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作用,同时还会对教师本身的教学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人的行为与心理展开研究是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将人的心理看做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明显的自控性。从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都具有鲜明的变化性,个体会在不断的自我控制、体验与认知过程中促进自我行为与思想的完善。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极为深远。
1、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认知发展规律
学习心理学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想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消除学生学习或成长遇到的困惑,使学生能够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上升。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是前提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了很好的掌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性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实现对学生从行动、知识与思想上做好有效的引导,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助于学生在同时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现在的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十分复杂,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特别强,对学生展开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展开良性的引导,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接触最为频繁,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能够对学生做更好的引导。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目标更加一致,有效抑制师生对抗状态的出现。如此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实现创新,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与学生在心理方面达成认同,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显著上升。
2、教师学习心理学能够促进教师心理结构健康化发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个体心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会差异性会造成教师在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方面产生差异。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内在心理品质的提高,增强教师的抗失败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进而使教师形成较高的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使教师的人格充满魅力,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对自我的行为做到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心理结构,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处理来自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不断在内心加强自我激励。如此有助于使教师的行为科学有序,有助于教师内在心理健康化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对促进教育教学效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教师要积极充实自我的心理学知识,促进自我心理结构实现优化,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领导关系,使自己充满魅力的人格特征可以感染学生,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教师在自我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多角度完善自我,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我修养不断得到提高,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3、学习心理学能够使群体心态得到良好调整。促进教师辨证认识社会多极影响
篇4
关键词:中学历史 创新意识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老师主动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结果和结论就是他们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因而,在课堂上本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现在的课堂即已经演变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在讲台下总是沉默不语、毫无生气也毫无学习的兴趣。这就导致学生的思路变得愈来愈窄,而对书上讲的一切知识内容都想当然,甚至连质疑的意识都变得淡薄了,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也在无形之中被约束了。
虽然学生在历史考试中能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事实上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和掌握历史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内容,考完试便转瞬即忘。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过程的行动者,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逐步引导其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即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将“苦学”变为“乐学”,从而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来。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造性活动当中的一种主体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其智力可以得到最大效果的发挥。因而,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平等的身份,大家和谐相处、真诚以待,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进入创造性与积极性充足的最佳状态。
实行民主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于是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陈述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创造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没能让他们通过表现自我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会变得毫无激情,在他们看来,上课就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煎熬。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对创新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变得更加自信自尊,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成为适应时展要求与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
三、拓宽历史知识的外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5
【关键词】语言心理学中职英语教学教育模式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交叉的学科使我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有了新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的心理过程。学生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都忽略了在英语学习中一直存在的,并起内因作用的学生的复杂而微妙的英语学习心理。笔者特就如何遵循语言学习心理机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心理学关于语言学习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语言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因此,笔者认为中职生英语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思维。人类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学习语言,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因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才能。幼儿从有意识的第一天起,就不停地学习周围人的说话方式,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从而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等。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儿童学习说话的实践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在交际中才能不断运用、磨练,才能学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产生的心理语言学,就是用心理学原理研究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其中,交际法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以表示数量、时间、次数以及打招呼、邀请、告别、询问等意念和功能为纲,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作出安排。选择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最需要的内容作为语言教材。
二、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创建开放式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中职英语课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尽快走出“教”与“学”的症结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中职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依据是: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际的工具,作为世界公用语言的英语更为如此。交际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中职学生面向各种工作岗位,交际能力更为重要。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英语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内容包括:
1.开放式的中职教学目标。开放式课堂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几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现在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
2.开放式的中职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内容、课外书内容、生活内容、实践内容。
3.开放式的中职教学过程:⑴课堂向课前开放。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⑵课堂向课后开放。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⑶学校向家庭开放。⑷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就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开放式的学生思维空间。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教学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
5.开放式中职教学课型。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有开放式课型来支撑,如果没有开放式课型,那开放式教学模式则成为空中楼阁,缺少可操作性。我们经过初步探索,总结了8种开放式课型:⑴质疑式。⑵讨论式。⑶辩论式。⑷茶馆式。⑸小组式。⑹采访式。⑺主题式。⑻主持会式。
篇6
存在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源的,五十年代后逐渐传入美国。它是把存在哲学的观点运用于精神病学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学观点,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以心理治疗为手段,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
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思潮,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相同
存在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德国,很快流行于法国,50年代后流传于欧洲各国,60年代又流行于美国。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当时传统哲学比较空泛,社会动荡不定,文化剧烈变迁,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两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通货膨胀、工人失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等社会问题加深了人们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人们悲观、痛苦、烦恼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在迅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和人性丧失的战争恐怖面前,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到空虚和惶惑,找不到自我生活的中心和价值,找不到自我生存的意义。这时人们不可避免地开始思索人存在的可能性,人的本质是什么,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
存在心理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源的,与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欧洲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剧了欧洲社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危机,连绵不断的战争使人们丧失了安全感,丧失了自由和尊严。他们感到了人情的冷漠,孤独,空虚,人的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心理疾病也纷至沓来。精神病医生发现弗洛伊得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不能很好的理解在病人的存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在这时,他们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以存在分析为基础来研究病人的生活史,这样存在心理学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一种学术思潮。
2二者都以人及其存在当作研究对象
我是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怎样实现我的价值?我怎么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存在主义和存在心理学家们共同研究的主题。克尔凯郭尔首先提出,哲学应当把人当作研究对象,应当研究孤独的个人,研究个人的存在,研究个人存在的基本状态,通过个人主观的心理体验达到与上帝的联系,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提出,哲学应当追问“在者”的“在”以及它为什么“在”、怎样“在”等等有关“在的意义”的问题。“追问存在意义的问题第一次在哲学史上被特别作为问题提出来并得到了发展。”(陈嘉映,1995,第31页)
瑞士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是欧洲存在心理学的先驱,他曾是弗洛伊德早期的追随者。在他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后,从一个精神分析的崇拜者逐步转为存在心理学家。他借助于海德格尔关于人类存在结构的研究,对精神病人的内部经验世界进行了重新建构。把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概念加以综合,试图用存在主义哲学对精神分析重新解释,提出了存在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为了探寻人生存在的价值,也主张通过对人及其存在的探索和理解,研究“人的本体论存在”,来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的心理结构,使所有的心理治疗体系都能建立于其上。
3二者都重视“在世界中的存在”
海德格尔说,人的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它是此在的最内在的最根本的存在状态,是此在的先验规定性。他认为,世界和此在是一同出现、一同存在的。没有一个孤立的主体,也没有一个孤立的世界。世界是此在作为实际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东西。此在在世界中就是在自己的家,犹如人和他的家是不可分离的,人与世界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宾斯万格根据海德格尔此在“在世界之中”的理论,把世界中的存在划分为三种:周围世界、人际关系世界和自我世界。周围世界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周围环境世界;人际关系世界是社会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世界;自我世界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世界。他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为存在分析的哲学前提,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存在的关系方式,作为存在分析治疗的理论依据。
罗洛·梅接受了存在哲学和宾斯万格的观点,他把人存在与世界上的关系设想成为一种三维关系,他称之为“存在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人与他人的关系方式、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他把这三种方式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三种方式的同时存在性,比较全面的理解了人的存在。
4二者都强调了人的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者都把自由看作是人的最重要的属性。几乎每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都谈到了人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克尔凯郭尔认为,选择是一种绝对的意志自由,是指一种神秘的,突然的、超理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行动。人的自我选择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即是自由”。这种自由选择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择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能否达到真正的“存在”。
同样,雅斯贝尔斯也十分重视人的自由,自由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他说:“自由不是许多现象中的一种现象,而是一切人的命脉。”“如果我看到人的自由,我就会看到人的尊严。”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作为自身存在的人,就是因为他是自由的,是自由把人和他物区别开来。正是自由,使人的实质从本质上区别与人的生存。“我就是进行着选择的存在”,也就是说,我有我的选择,人的选择或抉择是自由的。
萨特更加注重存在主义自由观。他认为,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因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他所说的自由只是意味着选择的自由性,“自由之为自由,仅仅是由于这个事实:这个选择永远是无什么条件的。”人们即使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可以自由的选择怎么认识、对待目前的状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萨特同时强调,个人须对这种自由的选择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这样,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上的自由观就成为人做出自由选择的合理性的唯一标准。
受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影响,存在心理学家们也十分重视自由选择在人的存在中的作用。罗洛·梅从一开始就坚持人的存在的独特性,认为人是一种能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存在。他把自由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的成分之一。自由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完整而明确的成分,是人的全部存在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是真正自由的,他才能具有创造性意愿,他的自我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他才能自由并负责任地选择其行为方式。罗洛·梅指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人获得自由。”同时,他又强调自由和责任是不可或缺的。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存在负责。
布根塔尔也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性。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为了将这种有限的存在进行扩展,就会进行选择。选择是人先天就有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同时,人又必须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这种观点同罗洛·梅的理论如出一辙,与存在主义哲学也一脉相承。
5二者的理论都蒙上了悲观色彩
存在哲学家们在研究人的基本状态和人生价值时,都认为人的一生是痛苦的,是悲观的。克尔凯郭尔详细的研究了人的存在状态,把人的纯粹主观意识及其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一系列主观体验,为存在主义奠定了悲观主义的基调。他认为这些主观体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恐怖。它没有确定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危险和威胁,它来自各个方面。这是一种在无法描述的深奥莫测的神秘情感前的战战兢兢的状态。(2)厌烦。它是恐怖的表现形式之一,包括有对象的厌烦和无对象的厌烦,后者的意义更为深刻,是一种真正的厌烦,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在的处境。(3)忧郁。这是当厌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使人更加心烦意乱时的表现。人如何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人忧郁的原因和秘密。(4)绝望。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表现,与人内在的永恒性有关。真正的绝望,是对自己的绝望,这种绝望可使人处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之中。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存在的整体结构是畏和烦。“畏之所畏的东西是在世的在本身,是世界本身,而不是一般的在世内的在者。”它没有具体的对象,但在畏惧的包围下,人们有一种压迫感,说不出为什么畏惧,但它却渗透在自我的心灵深处。正是这种畏惧,可以使人从沉沦中苏醒,意识到本真的自我,从而能够成为独立自主的单独的个人。烦标志人的本质,人生种种的存在状态。这种烦主要指人们总是关心、挂念着某些东西,为某些东西感到忧虑。另外,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在”,认为死对人是如影随形的东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人对周围事物的担忧,归根结底是对死亡的担忧。
雅斯贝尔斯分析了四种边缘处境,即死亡、苦难、斗争和罪过。所谓斗争,指实存与生存之间的对抗,没有斗争,就没有生存,同时斗争又在摧毁着生存。只有死亡才是使生存得以存在实现的条件。他主张人们对未来要抱有一种悲观态度,要准备失败,面对死亡,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边缘处境中,人才能够感到无路可走,因而背水一战,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所以他说:“谁以最大的悲观态度看待人的将来,谁倒是真正把改善人类前途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徐崇温,1986,第279页)
上述存在哲学家们给我们展开了人生的悲观主义的画卷。与他们观点相同的是,罗洛·梅在研究现代人的意志问题时发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人们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心中充满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他们心灵深处对现实、对他人、甚至对自我都深感怀疑和恐惧,对人生的价值和方向都非常迷茫。
虽然二者都针对上述人生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焦虑、恐惧、空虚、孤独,还得面对死亡,因此实质仍然是悲观主义的。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杨韶刚.存在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4]车文博杨韶刚.寻找存在的真谛——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与式”教学法;心理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75-03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以及“课外调查”成果汇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鼓励、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参与式”打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小组为教学活动单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参与式”教学法营造了平等、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了“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1]本课题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成果,并获批成为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将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以及运用进行探讨,希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促进。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英国,最早的时候,是英国社会学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性援助项目研究时总结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获得成功[2]。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法更加符合人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四个:即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社会互赖理论。
1.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两种:外在性需要与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内在性需要的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于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有四种状态:一是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二是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三是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四是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外偿。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实现内在性激励与外在性激励双重强动机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并找出不足,这些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外在性激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学习方式的有趣性以及学习目标的有意义都使得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去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解释说: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前面四个需要被定义为“缺乏型”需要,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被定义为“成长型”需要,在“成长型”需要中包含了自我提高和求知欲的满足,这恰恰是学生“缺乏型”的需要被满足后,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成长型需求的满足的体现。[3]
“参与式”教学使得学生通过参与到教学
过程中来获得归属感,实现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确定自我价值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表现以及对小组活动成果的贡献来获得小组成员的尊重和认可,建立了友谊,学生也就获得了归属感,满足了“缺乏型”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学生心理需求上升为“成长型”需要,即希望自我提高,并对学习产生更为积极浓厚的兴趣,同时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创新品质,成为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动机。
3.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洛姆(victorh.vroom)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指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和激励(motivation)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valence)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4]。
根据这一理论,“参与式”教学法提供给学生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知识,组织有效资料,阐述个人或小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及时获得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们的意见反馈,这对于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自身的价值,表现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极大热情,也使得学生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4.社会互赖理论
“参与式”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依据是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分为积极互赖(合作)和消极互赖(竞争)两种。积极互赖产生积极互动,个体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共同目标能促使个体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互动方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课外调查”的小组汇报等教学活动中,每一小组的学生都是体现出团队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投入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展现创新精神,努力争取获得教师的肯定和奖励。大家相互团结,相互依赖,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同时也为个人发展提供动力。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了绪论在内的共九个主题,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目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组合,确定了“适应大学生活”以及“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法律修养”等四大模块。每一组模块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争议点,师生共设问题的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全程参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原因探究以及结论判定,由此可见,“参与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尤为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拥有更多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有机会选择更多的自我发展的路径,这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亲身体会学习是一个主动、实践以及创新的思维过程,真正实现学生是成长、发展的主体的教育思想。
2.教学方式——多样化
“参与式”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学方式的设计首先借助“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其次通过“提问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发问的机会;再次引入“专题讨论法”,在课堂上,或在小组内部进行广泛的讨论,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收集资料,开展多次的问题讨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后,以“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成果演讲汇报”以及“课外调查报告汇报”等形式展示自己以及小组在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们和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们通过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努力打破“知”与“行”脱节状态,促进人格完善。
3.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活动单位,每班选出一名课代表,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出一名组长。由教师、课代表和组长共同确定每个课程模块中的选题,并制定工作程序和要求。课代表和各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任务的分配,最后选出小组代表向大家做活动成果汇
报,展示小组的整体水平并由教师进行评价。
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的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5]
合作学习是一种直接的学习方法,传统式的教学注重从理论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正确的事情,合作学习则强调人人“参与”,在这种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直接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优化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合作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本身,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依赖,学会表达自己以及与同伴分享学习感受和学习成果,与人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4.成绩考核——多维化
一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形式比较单一,比如:开卷考试或撰写论文,这种成绩考核的方法是将这门课程定位在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的知识传授课的性质上。但实际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和完善,使学生成为思想成熟、道德高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这门课不能仅仅考察学生的“知”,更要考察学生的“行”。
“参与式”教学法的成绩考核方法是多维度的,对学生在“参与式”教学全过程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课代表和组长组成成绩评定小组,对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上课情况、小组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对小组的贡献、与其他组员的合作情况以及生活中思想道德行为的改善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进行评定。这种成绩考核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法的考核方式相比,注重学生思想行为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更能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159.
[2]王士恒.构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参与式教学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10,(5):24.
[3]冯樱.高职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范式研究,doc88.com
[4]喻玉峰.浅谈弗洛姆期望理论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29):127.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探索 创新
一、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二、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知名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知识时的故事来作为学生教育的榜样,教师可以介绍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历史过程,以及各个物理定理和知识的发现过程,并对物理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描述,进而使学生从中学习到他们宝贵的思维、意志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并主动将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到其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如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等,使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更加贴近,这有助于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学生兴趣。
四、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挖掘.
1.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传统的物理验证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进行实验的讲解和示范,最后让学生按照规定好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完成实验后根本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的同学甚至直接将实验过程和方法完全忘记,在以后的考试中遇到这一实验问题时还是无从下手。
2.利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练,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真实地参与,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在实验演示时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想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进行实验演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激烈的思维冲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着积极地作用。
五、有效利用情境来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探索
初中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括过程,物理学上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做好实验就弥补了只见“理”不见“物”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其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其中动作思维是以个体探索外界物体的动作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听、看、嗅、触,从而满足感知的第一阶段的要求,这为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升华及新理论的内化创造了条件。
六、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建元.重视物理情境创设,促进物理意义建构[J].物理教师,2006(3)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一、前言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二、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4.诱导法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转
5.感染法
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技术示范,可是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这时候,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去带头练习,当他们成功的完成这些技术动作时,能很快的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技术的自信心。正确看待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
6.自我暗示法
篇10
关键词: 交流实践情绪调控表情情感影响
一、引言
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英语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传递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知识时的情绪状态和表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反过来学生的课堂情绪也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情绪。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教师心情舒畅、表情丰富、抑扬顿挫地讲授时,学生的情绪就表现得愉悦、兴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比较好,而当教师心烦意乱、精神萎靡、语调贫乏、表情呆板时,学生的情绪就显得低沉,课堂提问和举手发言人次就较少,教学效果也不好;这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指:“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绪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漫、不满足、压抑。”
既然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和表情影响着课堂的效果,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来调控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并恰当地运用表情,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及其调控
为了使课堂教学交流过程更加自然、生动、和谐,那么教师该如何实施情绪转变及其调控呢?
(一)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的功效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表情的外显去影响他人,并进而使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这就是情绪的感染功能。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掌握和运用英语基本知识,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实践。而要保证这个交流和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英语教师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积极思考,克服畏惧心理,勇于交流发言,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愉悦、振奋、向上的情绪,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处在愉悦、兴奋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均会得到增强。心理学家孟昭兰指出: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假如一位老师,上课时总是板着个脸,态度非常严肃,上课也没有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因此课堂气氛相当沉闷,在课上很少有学生会举手发言,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敢发问。有时当他问学生懂不懂的时候,即使大家不懂也都点点头,假装懂了。老师严肃的教学风格,降低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这样下来绝大多数学生都怕上英语课,也逐渐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假如,一位老师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时,伴随着一声亲切而欢快的“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全班同学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欢快和轻松。他那欢快的神情、饱满的精神、振奋的热情总能唤起同学愉悦兴奋的情绪,使全班同学都随着他的教学思路,积极主动,踊跃地进行着英语语言信息的交流,课堂气氛相当和谐,轻松和欢快。老师愉悦的教学风格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对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具有很强的指引性。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情绪的调控
既然教师的课堂情绪状态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又该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呢?
1.培养“三爱”的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始终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具有“三爱”职业道德情感的问题。只有真正热爱教育工作、热爱英语学科,对学生充满无限爱心的教师,才能以教为乐,随时产生良好的教育情绪,并以此影响和感染学生。相反,一个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责任感,对英语学科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学生感情不深的教师,怎么会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因此,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做到有无私奉献教育教学的精神,能热爱自己的教学对象。当然,这里面也有方法问题,但一个教师只要具有“三爱”的职业道德情感,他就会自觉地虚心学习,认真探讨,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激发学生良好情绪的水平。
2.实现情绪的转变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也会有许许多多的烦恼琐事,甚至疾病缠身。但作为一名有高度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优秀教师,就应该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把一切烦恼和忧愁,暂且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实现自己情绪的转变。并以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去引发学生的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假如一个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走进课堂后,没有能实现情绪的转变,而把自己的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内,那将势必感染学生的情绪,以致形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情绪,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位英语老师,他非常喜欢下象棋,赢棋后,他在课堂上就情绪高涨,精神饱满,讲起课来特别有劲,学生也学得有趣有劲;输棋后,他在课堂上就情绪低落,讲起课来就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甚至有时把一肚子怨气发泄在学生身上,课堂气氛相当地沉闷紧张。这位老师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他没能调节自己的课堂情绪。当然教师要实现情绪的转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一个缺乏高度责任感、缺乏事业心、缺乏爱心的教师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情绪转变的。
三、教师表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众所周知,表情并非是一个人天生的,然而它往往却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表情使其达到最好效果呢?
(一)表情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表情可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节奏、拉长等。非言语表情指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如目光、手势、姿态等。教师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时的表情是丰富还是贫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充满吸引力,提高教学言语表达力,甚至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然而,有不少英语教师忽视了表情的重要性,也没有认真地思考在教学中如何最佳地运用自己的表情。他们似乎觉得表情是一个人天生的,没必要去刻意地追求。还有不少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风格的影响,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应该是严肃的,否则,学生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来,会开小差。所以他们一走进课堂,就自然而然地板着脸。还有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表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难度,而放弃了对表情的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进行语言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为了使这个交流过程更加自然、生动、形象,更加地贴近生活,教师就应该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表情。而如果一个教师在讲授时,表情丰富,绘声绘色,那么就能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情绪,增加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要是一个教师在讲授时,表情贫乏,语调呆板,那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低落的情绪,缺乏应有的热情,处于被动学习的情绪状态,以至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马卡连柯在谈到教师表情时指出:“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们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
(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表情运用
既然教师的表情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自己的表情,增添教学言语的魅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
1.善于运用言语表情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而且应该注重教学言语的生动、活泼、形象,使其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甚至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教学言语不仅能传递语言知识,而且能传情。教师在陈述、讲解、朗读、提问、启发、答疑时可以通过讲授过程中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停顿等变化来传情达意,感染学生的情绪,还可以通过对讲授语言的合理处理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教师恰当使用言语表情还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减少听课疲劳。比如教师只用降调领读英语单词和用升调和降调结合起来领读英语单词的效果就大不相同,用升调和降调领读单词,学生参与的热情就比较高,而只用降调领读单词热情就比较低。
2.善于运用非言语表情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脸部表情、体态姿势、目光不仅能加强教学语言的作用和提高教学语言生动性,而且有时会起到替代教学言语,甚至超越教学语言的作用。然而,在对英语教师的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非言语表情在英语教学中作用的认识,他们似乎还认为有表情是好事,而没有表情也无所谓,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应该严肃,这样才能表现出冷静、沉着的教学风格,才能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其实,这些教师的想法是相当片面的。在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表情不仅能对教学言语进行必要地补充、丰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授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快乐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情的运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演员在舞台上表情运用的过程,它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
四、结语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情绪状态和表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不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不仅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同时还非常重视情绪状态的调控和表情的运用。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以情生情、以情促智还有赖于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阿妮塔伍德克著.张春莉.教育心理学[M].(第八版)美国.江苏教育,2005.08.
[2]莫雪.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2006.05.
[3]刘维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M].四川:重庆大学,2006.07.
[4]王以仁.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1999.06.
[5]Thomas J.Zirpoli著.关丹丹译.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2004.
[6]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