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教育一体化

篇1

1.1对象选择

主要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选择

通过查阅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村群众体育健身、农村体育人口等相关资料,获取文献资料基础数据;根据研究内容实地调研绥化地区所辖各农村、相关政府网站,了解掌握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并运用比较归纳、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统计,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结果分析

2.1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人的因素:绥化市正在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但是,相对于百万人口的农村来说,目前培养的体育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制约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此外,绥化市农村人口分布格局也存在着差异,在距离城镇边缘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普遍良好,农村的体育参与意识也比较高。与城市人口的体育参与意识差距较小,而相对于距离城镇较远且是贫困县(例如明水、望奎、青冈)的乡村,由于经济状况、资源环境、场地设施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口体育参与意识相对淡薄,体育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明显较大。其次,物的因素:根据2014年4月下旬,绥化市体育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反馈数据可知,目前各市县部分乡村存在场地器械面积不准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健身的实际需要等问题,并已经成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大部分乡村也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维修保养不及时、部分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科学合理使用等问题,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使农村体育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再次,财的因素:资金投入是制约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绥化市各市县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但是从整体上看,资金用途比较单一,用于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明显较多。而用于培训体育人力资源、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体育文化活动站和乡村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扶持共建等专项经费较少,这就使全面开展农村体育教育活动受到了限制。最后,制的因素:目前,绥化市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大部分乡村没有体育管理机构,而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主要存在于乡村中小学,这使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性。也给国家体育政策的学习、宣传与实施带来了困难,使农村人口对于国家体育政策导向不了解,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趋势。

2.2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2.2.1人才培养

绥化市各级乡镇政府应积极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员、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与开发,使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均衡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针对贫困县农村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出专门政策,采用专人负责的态度,对人力资源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进行专门培训,这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之间体育人力资源的差距,实现均衡一体化发展。

2.2.2健身俱乐部

在农村构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体育人口分布及类别,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引入、传授与普及体育健身项目,转变观念,增强健身意识。

2.2.3社会支撑

目前,体育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先进的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优势,农村体育教育可以依托地方学校丰富的教学、训练、科研、人力等资源,在农村体育场地设计开发、高校体育社团服务农村体育、农民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农村体育竞赛训练、体育社会指导员等方面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支撑,例如体育健身机构、体育职业技能机构、科研机构、体育企业等力量,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咨询、募捐和筹划等服务,提高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面和支撑面,拉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速度。

2.2.4少数民族体育

目前,绥化市农村可以根据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挖掘、整理、继承与发展农村现存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施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使农村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实践基地。这不仅继承发扬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而且也使广大农村人深入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2.2.5扶持共建

绥化市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走出去,利用省外发达的乡村与绥化市乡村进行联合扶持共建,实行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经验,在体育人才、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健身指导、体育产品,基本经验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对接扶持共建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差距,而且还能够使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2.2.6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

绥化市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所辖范围内的贫困县(包括明水、青冈、望奎、兰西)内的乡村,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使其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的农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快绥化市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网络信息化,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体育法制、价值观、欣赏、保健等体育知识教育。在资源、环境、人才、资金等领域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差距。

2.2.7体育经费

篇2

(一)区域布局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有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区域布局问题。当前的农村往往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们对于农村教育的布局中常常有着区域化的分布问题,很多时候农村教育受到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管理。这就会造成农村教育在多个管理力量的支配下变得无所适从,有时也会变得区域化的优劣势对比较为明显,加之农村适龄上学儿童人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在几股管理力量的共同支配下,有可能会造成区域内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也会引发生源之争。这种复杂的区域布局势必影响到农村教育布局的正常调整,也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资源调整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资源调整问题。这些资源调整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问题、经费问题、固定资产问题等方面。就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凸显出多个问题,在调整之前,很多农村教师相对来说还过着一种较为安逸的日子,然而,调整之后,人们也更多地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一下子就加大了。有些时候,甚至农村教师的待遇较之调整前有所下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罢课等现象。同时,调整后的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超编与结构性不足的现象并存,其教学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骨干优秀教师流动性较大。在经费方面,农村教育调整后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经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增加,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以约束。此外,在固定资产方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必然要面对固定资产的归属问题,它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对固定资产在合并中的归属权问题进行探讨与划分。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对策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改进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同步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要求教育结构形态的社会化,加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合村并居现象,又使得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探索活动。那么,我们到底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做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面临着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并不能盲目为之,除了遵循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还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否则,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将会出现一些人为的问题。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在教育布局重新调整以后,一些学生有可能会走更多的路程去上学,从而加大了学生的上学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寄宿的话,又给学校带来设施是否齐备的压力。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教育布局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就应该秉持一种以人为本的调整思想,加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为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集中各种教育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初衷就是要为农村儿童提供更为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服务,追求农村地区的教育平衡发展。而以人为本就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原则所在,主要从农村儿童利益出发进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农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效果。

(二)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教育管理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会涉及学校的隶属关系变化。这就需要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努力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局限性,让农村教育实现跨区域式的发展。这种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主要是把原先地域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关系进行变更,然后又会涉及学校生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会对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起到负面的效应。然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资源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合理配置,让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因此,它要求农村教育必须打破原先固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解决一些孩子在农村教育重新布局调整中遭遇的种种行政区域划分困难,要按照教育基本规律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只有把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并重新合理布局调整,才能让这种教育资源产生较大的发展合力,突破行政划分区域的阻碍,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方式,减少由于抢夺生源而造成的恶性竞争,还可以更大范围地利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跨区域教育管理。

(三)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应该从教育公平出发,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发展。具体来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首先就应该关注受到直接影响的农村教师问题。尽管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其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但是作为教育软环境范畴的农村教师问题却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前面。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于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他们在教育布局调整以后,由于生源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而教师队伍就相对显得有些过于庞大,其内部结构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因此,必须针对这种现状在农村增加特岗教师,保证在岗教师定期接受培训,杜绝农村优秀教师外流的现象,在实验点实行教师的市场化,把竞争机制带入到教师的选择中来,从而让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多个途径下得到有力保障。此外,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要重视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学校发展,要严格遵循教育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注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讲究办学效益的提高,尤其是要把弱势学校在布局中进行重点关注,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让农村地区的有限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用。

(四)集中家长与社会的力量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61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教育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既有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发展起点与过程不公平致使发展结果不公平,最终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1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互为依靠互为补充,达到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它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城乡教育一体化则是伴随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体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当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城镇化建设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城镇居民。其中就包括积极推进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成长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让人们从小感受到社会公平,建立起通过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心,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中国梦。

2 当前我国教育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基础设施投入不平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职业教育资源贫乏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2.1 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大

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居住较分散,学校分布不均衡。村小与直属校、中心校,远郊学校与近郊学校,同一个乡的校与校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村一级的学校多数比较简陋,连教学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更不要说其它的设施。在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下,往往是“胖者越胖、瘦者越瘦”,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扶持重点学校,相反忽视了农村教学条件。

2.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严重缺失

教育的弱势群体主要是贫困学生、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但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和措施的保障力度不够,这已成为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爱护等问题,在心理、教育、家庭监护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留守儿童的处境令人担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城乡教育差距和不公平的集中体现,严重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2.3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不协调发展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教育的重心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应对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培训几乎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教育培训资源匮乏相矛盾。因而,在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有竞争优势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相当重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3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3.1 深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投入规划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人由“以乡镇为主”改为“以县为主”。同时对基础教育投入主体进行调整,统一由市级安排经费投入。统筹安排中小学的建设经费,确保教师工资的足额发放,实现城乡教育投入均衡发展。

3.2 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教育资源在我国还处于紧缺的状态,除了加大教育投入外,还需要在整合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一方面让市区的教师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到村进行交流任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市区学校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开展联校教研,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在教学与教研上资源共享,教师之间共同交流经验。利用城镇学校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开展实践,使农村学生也能长期接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学。目前农村的村一级学校生源数量急剧下降,乡镇的中心校出现生源膨胀。在农村地区必须加强村级学校的撤并,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重点扶持乡镇的中小学建设,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应当加大校车投入力度,让农村学生安全方便上学。

3.3 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财政投入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足够的财政投入也是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区县教育发展的公平均衡和一体化。同时明确各区县教育投入的硬性指标和考核标准,确保各区县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奖、贷、免、补、勤和绿色通道等各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关爱。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教育改革进程中,要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决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社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定位分析,机制保障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健康成熟的社区教育,将全面促进教育社会化、社区学习化、学习终身化的实现,更好地保障个人终身学习权利,提升公民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增强社会凝聚,推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重要,我国正由实验区向全国稳步推进。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又强调提出:“推动城乡普遍开展社区教育”。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在此发展期间,要破除城乡二元化的困境,同时也要正视城乡二元化积年存在的现实,那么,将社区教育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政策架构与理论、实践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定位分析

(一)服务性与受偿性。社区教育是受众最广泛、最能体现民生的教育类型,其主要性质是公共服务性。社区教育的普及,将促使教育价值发生极大的转变,使城乡社区各类群体获得更多的平等的学习机会,并在服务社区民众、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大有作用。社区教育学院等新型教育机构,将作为主力承担起城乡社区教育本土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的任务。社区教育应以服务社区为最高宗旨。

社区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已趋成熟,在美国被称为“社区教育”,北欧称之为“民众教育”,日本称作“社会教育”,但其性质都以公共服务性为主,其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大体一致,即为地区内民众提供教育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以教养教育为目的,展开各类学习活动。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也应秉承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理念,制定政策体系,加强社区教育设施建设,坚持为社区民众教育服务的方向,并设定相应教育内容。社区教育机构一定要在自身生存发展空间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联动格局内谋求发展,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服务性,强调公民平等权利,不能误入教育产业化格局中去。要在每个社区建立起社区民众学习参与体验中心,示范、学习、研讨、交流,提供学习者认可的全面基础、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在公共服务性前提下,为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一些专业提高类培训可以有一定受偿性。

(二)基础性与提高性。我国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中,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城镇化发展势不可挡。社会大变革时代,多数民众都面临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其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法律意识、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适应与提高。因此,广大民众对终身教育特别是身边社区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以及大量流动人口等,都渴求能在身边生活地接受到便捷有效的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必然要承担起道德教化、生活指导、职业实训、文化提升等基础性教育,需要实施面向城乡社区生活的教育,变革与生活脱节的教育。在动态的、面向城乡民众的社区教育中,提供入脑、入心、实用的生活教育。

同时,社区教育应能兼顾提高性原则,利用强大的系统及网络平台,进行一定比例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传统学校的有益补充。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一个民族的根在传统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只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不会丧失掉民族和个体的身份认定。社区民众相较学校学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多,接受更易。同时,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而成熟的社区教育经典内容与内涵,挖掘、整理、传播传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重要构成。现代性是不可阻止的潮流。社区教育概念源自国外,已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理念与成熟做法,结合自身国情、社情,打造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社区教育,促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的建立。

(四)多元性与本土性。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人员更快捷、顺畅地相向流动。人员的多元与文化的多元,使社区教育具有为社区多元服务的功能,社区教育内容必然要有综合化和适时、适地原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如何保留区域特点,营造区域个性风貌,是一个大课题。社区教育有必要引导本土文化的建立,并谋求城乡社区教育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二、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完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经过近几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集中实验,显现出其成长的旺盛性、可贵性,也显现出某些不足。作为以公共服务性为主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多数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欠缺、经费欠缺、基本场地设施欠缺、教育机构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并完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将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进行全面合理规划。

在我国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相关需求调查中,社区民众对社区文体活动包括社区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社区教育既是公共服务产品,能够满足民众直接的公共需求,特别是大变革时代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求;同时,社区教育又能够再生公共产品,起到化解需求与供应矛盾的作用。

1、纳入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和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促使全国城乡高楼群落一个个拔地而起。尤其在城镇化大力发展之际,乡村百姓从自然村落移居进高楼,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骤然狭小,心灵空间必然受到挤压。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场地,同时也将成为社区民众活动及交往场地。各个社区的教育场地规划和建设,有必要纳入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尤其在新建小区,可以采取政府划拨一部分、开发商让利一部分等形式,为城乡社区教育预留足够的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建设能同时容纳小区人口30%左右、功能分区合理的室内公共学习及活动空间。

2.纳入城乡社区发展经费规划。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内一项重要公共服务的社区教育,其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各地政府应将其纳入公共投入预算。国外及我国先行试验区多采用无特定用途的人均拨款形式即按人头拨款方式,发挥了公共财政导向作用,也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基本运行。此外,社区学院还可采取自筹、接受赞助及收取少量学员学费的经费筹集方式,在完善政策体系支撑下获取良性发展。

3.规划建立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的区校合作模式。我国多地进行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大量是以社会活动为主,也有后来居上的系统化办学机构。社区教育今后应将社区教育与社会活动两者有机结合,构建由社区教育机构为龙头核心、与社区组织机构合力进行的开放性大教育,广泛建立社区教育基地,进行社区教育服务活动,举行如上课、自习、讲座、演出、展览、交流等学习教育活动。

4.进行补偿性、实践性学历教育政策规划。如义务教育中的最后一年即初三年级,大量不想升入高中学习的,可适当分化,进入远程开放性的社区教育学院,进行一年直接对接就业的义务教育,为走向社会做知识和实践方面的充分准备。社区学院开设大专学历教育,在减少一定基础专业课之外,增加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用选修课程。

(二)建立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1.分解、健全社区教育层次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方向,区分教育对象目标,分解、健全社区教育层次,预测并规划本社区的资源、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劳动力文化技术构成以及人才流向趋势等,注重体现区域文化教育特色,研究开发本土化特色教育课程,研究、制作全面的基础性教育产品和提高性教育产品。孔子提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社区教育就要构建城乡社区民众需要的从出生到终老、从职场到家庭的人生教育和培训。

2.加快社区教育三大基本建设。网络开放平台建设、网络教学与管理队伍建设、网络基础与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社区教育的三大基本建设。各地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利用已有的成熟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开发、建设、整合、推广优质社区教育资源,还必须激活其它显性、隐性教育资源,整合纵向与横向各种资源,使数字化远程开放教育资源通过核心网络教育平台为城乡社区充分共享。要多建设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课程,及时推广社区教育成果,让社区民众走进社区学习参与体验中心,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式快乐学习。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是现代社区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深入系统、多层面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更为重要,稳定而高素养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十分紧迫。

3.建立联动支撑体系。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注定不是一、两个机构所能承担的。这就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诸如宣传、教育、财政、民政、文化、体育等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协调机制,携手扶助,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同时,社区教育要加强社区内人力资源的挖掘、调配,加强志愿者的征集、培训与鼓励,建立长效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4.建立对应城乡不同对象的学习成果的有效认可和奖励。要制定、完善有关法规,研究认可城乡不同对象学习成果的相关程序和办法,授权或委托客观、公正、超脱的组织机构(如考试院)办理认可工作;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考量制度,凡学校以外学习成果的认可,属于知识方面的可采取学分、学历的方式认可;属于技能方面的,可采取鉴定方式给予相应等级的证明,一旦认可应等同于学校内的学习成果。社会各阶层、各单位均应同等看待,不得歧视。根据国际经验,一些先进国家通过立法由财政部门拨款返还教育培训机构,用以支付社区教育培训经费的80%(20%个人支付),成绩优异者全额支付,以资奖励。对优秀社区教育单位和个人也应予以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季明明.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决策[EB/OL].人民网,2013―01―11.

[2]杨进.社区教育本质探讨. 2012社区教育国际论坛[EB/OL].2012―11―29 .

[3]任晓明,朱春晓.城乡一体化治理的国际经验[J]. 苏州党校,2012,(2).

[4]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8).

[5]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的制度变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周雄英.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D] .长沙:湖南大学,2010.

[8]葛海燕.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效果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蒋逸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J].开放教育研究,2010,(1).

篇5

要研究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研究其价值取向。澄清和确认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农村基础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里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体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观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第一次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自此,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项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总结和经验推广。

当前,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我们认为,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把城乡教育放置到由城市和农村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中,以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和系统思维方式,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教育制度的束缚,使城乡教育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并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达到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具体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的趋同性;其二,城乡教育标准的一致性;其三,城乡教育发展速度的协同性;其四,城乡教育发展结果的公平性。为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发展主体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并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价值取向,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追问与确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前提,也是城乡均衡理论建构的起点。

确立正确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对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即城乡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乡教育公平可以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1]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需要重新定位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向,改变传统“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以城乡平等的思维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扶植力度,确保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城乡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城乡整体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推动教育公平。这种基础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一味地脱离农村实际过度拔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追求低水平的教育均衡,而是追求优质高效的教育均衡。

二、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分析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陷入了“离农”和“为农”的矛盾。所谓“离农”教育是同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技术化联系在一起的,以升学为途径,立足城市,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2];所谓“为农”教育就是要求农村学生面向农村,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新型农民。这种看似相互矛盾、很难调和的目标定位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不清晰、不科学。

1.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

(1)教育目标上的困境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即为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左右摇摆,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经常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离农”教育培养的农村优秀人才通过升学的形式走进城市,没能为农村服务。“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3]“为农”教育观点主要是针对农村教育基础培养目标过度城市化而带来的问题进行纠偏,这种教育价值取向要求农村的学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环境。可是这种取向也存在着危险,它可能会限制农村青年向城市流动,并进一步拉大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市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上的困境

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困境,源于两种不同教育功能的冲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功能一直存在着社会与个人两类取向。前者是属于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后者是主体论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就农村基础教育当下价值取向分析,“政府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使农村人安心做农民;农村人则想通过教育冲破社会的等级性,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4]农村教育就一直处在这两种教育功能的冲突之中,最终是在哪个方面都没有多大成就。

(3)教育内容上的困境

我国农村教育内容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城市化和本土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尽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方面与城市教育有着巨大差异,但就教育内容来说,二者基本是相同的,农村教育内容的城市现象非常严重。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教材的城市化,课程内容脱离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这些以升学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对于那些有机会到大学中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讲还算有些价值,但却是以牺牲因为多种原因而无法升学的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的。“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间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丧失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造成‘文化人’反而没文化(地方知识)的怪异现象。”[5]

2.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矛盾的原因

(1)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和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制度,其中就包括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有城乡分治的教育管理体制、城乡失衡的教育投入体制、城乡显失公平的教育人事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6]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重城轻乡”的价值倾向就根源于这个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

(2)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虽然源于西方文化,但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随处可见。人们把一切事物经过简单还原分成二元的两极后,却又片面地夸大二者之间的差别,忽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一直沿着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推动历史:拥护―打倒的二元对抗逻辑。”[7]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教育实践中的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断裂与分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左右摇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对立失衡。可以说,“离农”和“为农”教育思想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3)缺乏一套适用于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

由于现实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实际上是在各自的小系统里进行着不同的循环和运行,城乡教育处于分割和分治状态。从教育公平的分类来看,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教育机会、教育条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这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的城市中心主义,农村教育的优势无从谈起。

(4)现行的农村教育制度从欧美移植而来,缺乏本土化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体系基本上借鉴和嫁接了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的现代教育制度,虽然期间经过多次调整,但基本的框架结构一直沿用至今。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是欧美工业文明的产物,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突出表现为教育的学术性、精英性和理论性,与我国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不完全合拍,与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不相兼容。当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8]而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却一直在固守传统的教育体制机制,缺乏教育的本土化和地方化,无视火热的农村教育实践,致使我国农村教育定位“土不土洋不洋”。

要走出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的价值取向困境,就需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想逻辑和认识框架下对教育取向进行科学的定位和整合。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定位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城乡均衡发展的目标,同样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而且它还是一种整体的、联系、系统和生态的思维方式[9]。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避免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和思维方式,不是就农村而说农村,就城市而说城市,而是将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立足农村实际,坚持基础性的教育方向,服务城乡共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了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的科学性,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立足平等原则,坚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性;第二,立足差异原则,坚持农村基础教育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第三,立足补偿原则,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以此原则作为指导,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可以实现多元整合。

1.坚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性

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担负着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基本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的功能,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学生以后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它能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身学习。可是我们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却是培养具备劳动技能知识、生产技能知识,面向农村,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新型农民而不是合格公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误区,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混为一谈,将本来应该属于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职能强加给了基础教育,从平等性原则来看,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2.立足农村实际,开办服务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课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适应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技术化的时代形势,还是将升学教育几乎当作唯一目标定位。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并没有传授给他们在农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基础教育也没有为他们在城镇和城市中立足提供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同步化和同质化。它们应该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发展,追求和而不同,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离农”和“为农”思维。农村基础教育应该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技术化,将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取向的多元整合。对此,应该在坚持教育基础性的前提下,在学校当中多开办一些服务新农村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课程,科学地组织农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有人将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划分为基础课程教育部分与非基础课程教育两个部分[10]。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当然,这种课程结构还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比例、课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

3.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是质量差距,实现质量公平和优质均衡。对农村基础教育来说,为了确保这样一个结果的顺利实现,“就有必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包括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健全的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和问责机制)。”[11]它能从制度的层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造成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使得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农村的学生、城市的学生还是打工子弟都能够获得作为一个未来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者和协调者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政府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既要“督学”也要“督政”,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实施严格的教育问责制,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落实。

总的来说,确立农村基础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维进行指导,立足农村实际,服务城乡共同发展,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研究,2010(11).

[2] 许林.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当代教育科学,2009(8).

[3] 张济洲.“离农”?“为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4] 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会科学版),2004(5).

[5]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 林存银,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制度保障.教育科学研究,2011(5).

[7]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3).

[8] 邬志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教育发展研究,2008(3).

[9]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研究,2009(11).

篇6

1、明确城村文化区别,挖掘整理农村体育新文化

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质层文化力分析》一文中,于文谦认为:在城市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书写农村体育是不现实的,有效发展农村体育,亟待需要我们证实农村体育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是努力挖掘整理农村体育新文化。农村文化具有基础性的统治作用,现代城市文明也是最初原始信仰的农村文化中发展而来,现在反过来搞城乡一体化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前者在形式上的约束,后者在内容上的挖掘,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更多的应该借鉴“城市文化”的思路,而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体育制度的制定、体育项目的选择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注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保护、继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寿光地区地处平原,水少地多,农村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不少,踢毽子、滑雪、斗陀螺、放风筝等项目较适宜开展,但同时也看到,寿光地区以汉族人居住较多,少数民族较少,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较少,这实际上有利于整理现有少数农村体育资源,整合农村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城市体育文化的共有的部分,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踢毽子比赛就是一个例子,“毽子”变了,规则改了,但踢毽子这一根深蒂固的技术动作却永远改不了。为此民间体育文化特色和体育传统项目通过挖掘培育,不仅可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而且是对历史体育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此外,要立足农村自然生态基础,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田园景观、生态自然、乡村文化,推广农村徒步游,寿光地区温暖式大棚特别多,农村大棚劳作的环境和工作状态完全可以创作一种具有现代体育气息的拓展训练。在英国的某个村镇,当地农民借鉴体育田径比赛中的标枪、短跑等项目,进行实地性的改良,将标枪改为松树,看谁将松树抛得更远。将短跑改为背装满玉米的袋子跑,看谁跑得快,这些都是针对农民的劳动特点和娱乐特点进行的创造性改良,每年定期举行该类项目的比赛,可以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更能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2、推动农村体育文化项目建设,保证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可持续性

落实农村体育文化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硬件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软件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利用项目的建设促进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根据“重点普及、特色集中”的原则将镇级体育馆的建立、社区体育队伍的成立纳入体育开展的普及性工作,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便于开展的地区则考虑进行经济上的投资和招商。对于重点普及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予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予以落实,对于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地方政府也要加以关注,摒除相关利益群体价值诉求的博弈论,尤其是在农村体育文化硬件项目的建设上一定要形成追求社会性效率、塑造新型农民和培育农村体育文化市场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其次,社区活动项目的开展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全面的落实,尤其是组织机构的设置、活动内容及工作责任、项目的划分上做到主要行政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督促落实、具体责任人实施。利用春节、元宵、五一、七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开展大型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民间体育比赛,活动项目的开展具有可持续性,就像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一样,让农民在历届的活动项目前夕有所期待,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心理影响,扩大社会效应。

3、明确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经济价值诉求,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农村体育文化更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证明: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会不同程度地对地方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此外,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积极培养农村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工作效率。通过“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努力打造农村体育文化产业。然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追随城市体育文明的脚步,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诉求做指引,也就是说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以农村自身财政支持为主,通过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体育文化的持续性发展。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体育文化过度地依附于城市体育文化和旅游,在农村范围内不成规模,要做到这一点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追求农村原生态的农村体育文化特色,吸引民间资本注入,摆脱农村体育对城市体育的过度依赖;二是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田园生态空间大力开发与旅游业相关的运动项目,产生自身的经济价值;三是利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为智囊,建立和储备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村体育产业经营团队,为农村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城市文化的借鉴和依赖,势必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明确了农村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诉求就会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指引了方向,进而夯实了工作的基础,对农村社会经济来说,这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二、清除障碍———破解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

1、加强农村体育文化自觉建设,实现农村体育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的政策感召下,以行政为主导的文化下乡着实给农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气象,引领和推进着农村文明的发展,以农村体育文化为例,政策指导下的农村体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对广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大力繁荣农村体育文化起到了一定地推动作用。但现阶段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文化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现状决定了这种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只是暂时性的缓解了农村社会精神生活的困乏,从意识文化形态上讲,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经济、制度等上层建筑的支持远远不够,新时期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创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培养正确的农民文化意识形态和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调查结果发现:①大部分农民对体育物质文化的自我接受度普遍高于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接受度;②经济条件发达地区农民对体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强的接受能力;③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强调对体育有形文化的学习,而很少有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辅导。在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有几种表现:一是过大的自我贬损农村体育文化,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可有可无,毫无存在的实际意义。二是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认为只有外来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才是可以值得借鉴的文化,将传统农村体育文化逼上了悬崖边,即或淡出人们的视野。三是寄希望于时代的发展,寻求时代带来文化的革新,没有主动创造的积极性,这一特点与传统农村人“逆来顺受”的秉性不无关联,本身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更是导致了农村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先生提出了处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关系的方法:“文化自觉”,农村体育文化自觉也面临着大的环境,城镇化一体化进程就是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新社区的建设,城市文化内容的引入都影响了农民对体育文化接受,但体育文化本身的娱乐性,让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略显疲态,体育文化思想要真正地融入到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一是必须把握住体育文化的可接受度,必须在农民文化理念的接受范围之内,显然让农村人练习打高尔夫球就貌似让农村人不务正业一般,既超越了他们接受理念,也背离了他们的经济基础;二是必须要有农民乐意学习的内容和主动学习的体育文化技能和知识,不耽误农忙的同时,愿意接受各种体育文化知识。三是要让农民有创作意识,结合农村现实状况,就地取材,创建适合农村人的体育活动。

2、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搞好文化参与群体的多元性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十分匮乏,健身自然环境恶劣,农村人参与体育运动群体少且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这都是制约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活动场所85万多个,仅有8.18%分布在农村,农村场地资源的匮乏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等原因有关。在寿光地区,除寿光市区的东关社区、椒园社区、南魏社区场地相对富裕外,所调查的社区均存在场地匮乏等现象。此外,农民健身环境的好坏也制约着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影响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社区体育环境建设是当前解决农村社区体育参与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改善体育活动场所的卫生问题,大多数农村体育场馆卫生状况较差,农村自然生态的特点和农民劳作的状态决定了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对于农村社区已经配置好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上级部门应该配置专门的人力加以维护,体育局应成立器材维修站,成立器材巡查管理志愿者队伍,定期对健身路径进行巡查、维护和报修,保证了器材的使用安全,做到设施干净,环境舒适。另外一方面,对于体育场地的安置要有一定的选择,农村人喜欢热闹的环境,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体育设施较为齐全的场地被安置在了村落中比较偏僻的位置,大大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场地安置一定要放在农村社区人口相对集中、社区服务部门比较密集的区域。最后,体育场地的配套设施必须齐全,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大多以灯光、喷泉、高档护网作为配套设施,农村社区在配置上也要向城市看齐,加快城乡均衡的步伐。此外,发展体育文化事业,贵在社会参与,重在形成合力,借鉴英国发展文化的例子,推行文化参与政策,激发全社会参与发展文化的积极性,因而文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多、越走越宽。其中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中国现阶段的参与农村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建设被忽略,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年轻人的文化体育需求被忽视,另外一方面就是政府激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缺失,两方面导致农村体育文化群体的单一性。研究证明,社会化活动群体的存在必须以参与群体的的多元性为基础,为此,活跃农村体育文化,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项目的引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群的活动的需要,这需要有专门开发农村体育项目的体育行政部门做出努力;另一方面,文化政策的缺失导致刺激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的减少,为此农村体育文化的政策应该有一部分专门针对农民参与激励性的政策,比如比赛的物质奖励、社会福利、名誉等方面的引入和制定,吸引更多的社会农民参与到体育文化的开展中来,加强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建设.

三、创新思路———拓展加快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两种带动

1、体制带动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属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和一个渗透点,笔者认为,加快新时期农村社区体育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城乡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搞好统筹和共赢,即建立有利于发展城乡文化一体的共同机制,用既定的城乡文化发展机制来带动新农村社区的体育文化建设。①健全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体制。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突出抓好农村公共文化体育的建设和完善,不断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差距;加强城乡互动,借助经济活动弘扬民间体育文化,达到城市经济带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目的;建立起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利用城市文化、传媒、体教等资源形成对农村全方位、多时空的辐射功能,加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和覆盖,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重点农村体育文化。②建立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投入机制。农村社区体育经费是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文化经费的投入必须纳入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相同的投入机制。此外,根据农村的特点,可实行政府“陪同投入制”,对于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提供资金、设施建设、活动项目支持、人力援助的乡镇企业,实行减免税和用地等优惠政策,可大大的调动企业投资赞助体育文化的积极性。③统一政府城乡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城乡体育文化应该在共同的管理机制下运营,不能混淆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和经营性体育文化事业,城乡体育文化都应以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原则,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由面向政府向面向社会转变。④建立统一人才储备机制。农村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文化的开展要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建立统一的人才储备库,实现城乡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的“共用”,加强对文化骨干的培训,利用他们的宣传,不断提升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品味和文化觉悟。

2、模式带动

如果说体制带动是从政府层面上政策的引导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那么模式带动就是根据农村社区内部自我发展需要来规范和制约自我发展,从而引导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种创新带动。一是学校社区体育模式。将农村各类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纳入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当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类体育文化资源发展和带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二是生态型体育模式。将农村现有生态资源、田园风光、人文景观纳入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设具有生态特点的体育文化特色项目和活动。三是俱乐部制体育模式。新农村社区经济条件较好,体育文化项目特色比较明显,具备一定的赛事承办能力的社区归为俱乐部制体育社区,该类社区可定期举行体育赛事,并可成立相应的农民体育协会。四是学习型体育社区模式。将农村中社区体育管理规范、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体育文化学习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农村社区定义为学习型体育社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体育发展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和要求逐一进行归属,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带动农村体育文化的转变,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发展中前进。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城乡一体化

[作者简介]刘丽红(1978-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市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科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58-02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

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的改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可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大致可以分为务农和务工。为了挣得更多的收入、寻求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民走出家门,成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群体。他们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工作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属于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群。绝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生代农民工中,90%的人希望能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问题,专业技术知识及就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2.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现代化除了需要政策支持、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自身素质发展的现代化。从整体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职业教育的比重更小。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掌握受到较大限制,接受新的生产方式的步伐缓慢。农村职业教育在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把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相接轨,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民,使之成为扎根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成为两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系统,资金过度集中于城市,劳动力过度集中于农村,双方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被阻断,导致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必须开发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人力的资本投入带来个人收入的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进城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真正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生源短缺是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生源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较小的情况下,“以生养校”成为许多职业学校的生存法则。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普通学校的社会认同度要高于职业学校,这也是职业学校出现生源问题的重要原因。为解决生源困境,许多学校把招生门槛一再降低,招收了一批自身素质较低的学生,这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网吧等现象,极大损害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使得招生更加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近几年,“两高”扩招热,吸纳了大量的学生入学,职业学校生源问题更加严峻。由于学校收费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水平低、实践机会少、就业难等原因,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退学和转校问题突出,流失了大量生源。

2.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应得到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需要更多的专业教学设备、试验和实习场地、专业教师等,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教育工程。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业教育事业经费的20%左右,投入不足必然会导致职业教育学校提高收费标准,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生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类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而每年的结业劳动者受过专门职业教育的仅为10%。与此相对应,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很多不能就业,这种供求矛盾严重阻碍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没有有效地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许多企业对于所需的技术人员仅进行上岗培训或者学徒式培训,时间短、效果差,很难培训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职业教育满足了企业的这种需求,因此企业应对职业教育做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分担教育成本。

3.农村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存在种种弊端,不能满足现实社会需求。一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办学场地,多租住办公楼进行教学,办学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没有能力或者不能及时添置教学所需设备;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不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农业生产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挂钩,而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僵化,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敏感性,不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授课方式多以“黑板理论”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农村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应配备大量专业教师。许多学校专业教师缺乏,文化课教师比重较高,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四是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中心,每年有大量的学生不能就业。有的学校采取了“订单式教学”、联合办学等办学方式,但效果不理想。个别学校采用“虚假订单”的办法骗取生源,学生毕业后不能就业,或者在试用期满后被用工单位以各种理由辞退,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声望。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认为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迥然不同,是一种实用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普遍重视国民教育,视职业教育学校为无奈之选的“二流学校”,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声望和地位一直处于劣势和弱势状态。同时“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绝大多数农村家长把升入正规大学看作是孩子脱离农村生活的唯一希望,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学子升入大学,但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却是凤毛麟角,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更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应该消除偏见,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职业教育的氛围。要消除人们重视传统教育的观念,正式职业教育,尤其是涉农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国民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发展。要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使农村职业教育享受到国民教育的各种待遇,真正成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做出成果的优秀生产技术人员要进行奖励和宣传,改变人们的主流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全社会营造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最终形成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确立办学宗旨,明确办学方向。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于城乡一体化为办学宗旨,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办学方向。农村职业教育要植根于农村,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现在大多数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偏离了办学方向,把对口升学和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当作直接目的,没有真正发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职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在师资力量配置方面,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数缺乏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要引进技术过硬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农业技师等作为专业教师,编写能够学以致用、用而有效的乡土教材,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形式,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

3.多方联动,打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农村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的关心与支持。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履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责。由于政策和制度的不公平待遇,农村职业教育处于教育链条的薄弱环节,办学条件差,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差,社会影响远不如普通教育。政府应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主体,给职业教育以国民教育待遇。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如减免学杂费和推行职业教育券,为贫困地区的人员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相应的教育经费,使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二要面向市场办学,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使农村教育成为公众投资的热门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相关部门要为职业教育提供公共服务与支持,及时为学校提供市场信息及基础数据支持,减少职业学校的办学盲目性。三要开征企业职业教育税,分担农村职业教育成本。农村职业教育属于高投入的教育范围,仅靠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远远不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是农村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外最大的受益者,应分担教育成本。开征企业职业教育税,可以为农村职业教育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也可以避免企业的“虚假订单”现象。受教育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应加强校企联合,加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学校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岗位和实习场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交易效率;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47-05

引言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有些脱节 [1]。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应该要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表现在:(1)农村人口比重过高。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7.24%,在总人口中仍占据着绝对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8%,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53%,而美国和日本的农村人口比重不超过2%和5%。(2)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过大。2007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52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 956.4元,两者之比为2.12∶1,如果考虑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物补贴和实物收入,这一差距将更大。从消费支出看,以欠发达地区的湖南为例,2007年家庭人均消费为6 24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10 532元,农村居民人均3 426元,城镇人均居民消费是农村的接近3倍,而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市,2007年也接近2.5倍。(3)产业结构和从业结构存在明显偏差。中国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5.2%,非农产值比重为84.8%,而农业从业人员占到总就业人口的46.9%,二元结构明显。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增收难以实现,最终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逐渐成为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研究热点。

关于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蒋秧生(2006)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和教育制度以及财税金融制度,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基层民主化的途径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 [2]。高珊、徐元明、徐志明等(2006)提出了反映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状况三个二级目标和城乡人均GDP、城乡人均工业产值等14个三级指标的城乡融合度指标体系 [3]。也有学者从城市化效率进行研究的。刘晓峰(2007)对城市化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进行分析,选择出三大类指标体系,并运用DEA的方法对15个城市的城市化效率进行简单测算,杨方东集中在对城市系统的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评价,程楠(2008)主要是对城市化过程单个投入要素效率的研究,集中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 [4~6]。本文则基于杨小凯―赖斯模型从交易效率角度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杨小凯―赖斯模型的拓展

最早运用“二元概念”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是荷兰经济学家伯克。伯克的二元结构学说成为分析转型国家的重要理论,后来的许多学者沿用了这一概念,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产生的影响最大。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中做的这样的假设: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即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单项生产要素――劳动力无限供给,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零甚至为负,工业部门相对农业部门代表着更加先进的劳动力处于扩张阶段,由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明显的高于农业,其劳动回报也高于农业部门,促使劳动力要素源源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于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除。刘易斯的这个模型对城乡差距问题虽然做了很好的理论解释,但是其假设忽略了土地这一区别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的生产要素。杨小凯,赖斯(1994)在其文章中引入了土地要素,并从交易效率视角建立了杨小凯―赖斯模型 [7]。本文在抽取杨小凯―赖斯模型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简化模型。

假设一:一个经济体只生产三种商品1、2、3∶1、2是工业品,属于非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的人既可以分散居住在一个广大的地区,也可以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区;3是农业品,属于土地密集型产品,农民必须分散居住在一个广大的面积上。

假设二:这个经济体总共有M个生产者―消费者,事前他们是同质的,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生产某种产品和居住模式(远离邻居或紧靠邻居)。

假设三:选择只生产一种工业品的人们称为C类人,选择生产农产品的人们称为R类人。

假设四:一单位商品发生交易时的交易效率是K,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的K不同,K值大小取决于人们关于其居住地理模式的决策。如果C类人都居住在一个很小的地区,则交易效率K=k为一对C类人之间的交易效率系数。交易效率K=r为一对R类人之间的交易效率系数,而K=s为一个C类人和一个R类人之间的交易效率系数。

假设五:k>s>r。之所以这样假定,原因在于:一对居住在一起的C类人,他们很大可能性是选择紧靠邻居的居住模式,而R类人则很可能选择远离邻居的居住模式。如果每个R类人都居住在一个半径为一的圆的圆心的话,C类人则可选择居住在R类人的圆的周围,那么两个R类人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C类人和一个R类人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C类人之间的距离。

假设六:每个生产者―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

u=(x1+Kxd1)(x2+Kxd2)(x3+Kxd3)

每个生产者―消费者有如下生产函数和工作时间的禀赋约束:xi+xSi=Max{li-α,0},l1+l2+l3=1,α∈(0,1),li∈[0,1],i=1,2,3

α是生产一件商品时固定的学习或者训练费用,li是一个人在生产商品i时的专业化水平,下标i代表商品i,上标s代表售卖(供给)的数量,而上标d则代表购买(需求)的数量。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一般均衡及其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得到如下的均衡结构:

(a)自己自足结构A,没有城市,没有市场(A代表自己自足),其人均真实收入是[(1-3α)/3]3。

(b)局部分工结构P2,没有城市(B代表卖商品1而买商品3,C代表卖商品3而买商品1),其人均真实收入是[(1-2α)/3]3s。

(c)完全分工结构D,有城市(图形中的D代表卖商品1而买商品2、3,E代表卖商品2而买商品1、3,F代表卖商品3而买商品1、2),其人均真实收入为[(1-α)/3]3(s4/k2)1/3。

对结构A、P2、D的人均真实收入进行比较发现:人均真实收入的大小关键跟交易效率有关。

表1 一般均衡及其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

其中,当且仅当k

从上表看,交易效率值不同时,均衡结构的好坏不同,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一般均衡就从自给自足(A)演进到农民和工业品制造者之间的局部分工(P2),此时没有城市。接着,又出现专业化的工业品制造者之间,以及职业农民与制造者之间的完全分工(D)。城市也就在这种高水平的完全分工下出现,城市从分工中出现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在非土地密集型的工业品制造上出现足够高水平的分工。

杨小凯―赖斯模型还进一步证明了,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经济在从平衡的低水平分工向平衡的高水平分工演进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个非对称的分工的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居民的专业化与生产力水平、人均真实收入都要高于农村,这也就是通俗讲的城乡二元结构。但是,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用生产力和专业化水平差距表示的城乡二元结构将被完全及平衡的分工所取代,城乡两个部门的生产力和专业化水平将趋同,城乡二元结构将随之消除[8]。

二、杨小凯―赖斯模型的拓展

(一)南宁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本文将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等指标对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城市南宁二元结构进行量化测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一个部门的产值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或收入)比重。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显著。若设G为总产值(或总收入),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又设B1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B2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很显然G1+G2=G,L1+L2=L。则,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

B1=;B2=

二元对比系数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其值越小,说明二元性越大。

二元反差系数,即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二元反差指数理论上也为0~1之间,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反差指数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差距越大,经济二元性越明显;当二元反差指数为0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二元性消失。

从表2看,南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远小于1,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远大于1,第一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近三年来城乡二元对比系数都在0.3左右,说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小于第二、三产业,城乡二元反差系数也较大,故可认为南宁经济存在明显的二元性,城乡差距很明显。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分析

从前面分析南宁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现,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这是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问题。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城市经济增长对相对落后农村的“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通常所说的正面影响)回避“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通常所说的负面影响),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城市化,是欠发达地区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经之路。

基于杨小凯―赖斯模型的理论分析,提高交易效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方法。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没有被高效的利用,新型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和创新意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至农村。如果能从提高交易效率着手提高土地要素利用率,从提高交易效率着手在农村逐步推行工业化与技术进步转型,那么农村部门经济就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大的飞跃,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实现城乡一体化。

1.积极实现土地流转,发展农村经济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的生产剩余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也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 [9]。然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土地的自由化、市场化流转能积极有效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土地的规模经营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是农户在最大化利益动机下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由于农户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资源禀赋状况,包括人力资本异质性特征,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家庭社会关系,以及当地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等,因此土地流转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表现为制约和影响土地流转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越高,农户完成土地流转所需时间就会越短,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市场化程度高就能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所以,提高交易效率是积极实现土地市场化流转,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

交易效率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就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制度(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各类资本投资)。制度方面又包括村民的医疗保障情况、养老保障情况、村庄人均税费、土地流转次数、实现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是否健全、土地流转合约签订与保障情况等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农村离城镇的地理距离、村庄公路建设情况和村庄通讯、通邮、互联网等公共设施建设情况。教育方面包括参与土地流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家庭收入状况等等。提高交易效率,从制度方面看,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医疗、养老社会保险制度,适当减少减免农村人均税费负担,建立良好的土地流转制度,包括流转次数对价格的影响以及流转中介组织、买卖双方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应加强各项农村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村庄公路的修建、通讯设备的建造、邮政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互联网进村等等。从教育方面看,应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在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大学教育等高层次教育的人才。

2.逐步在农村推行工业化

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剩余的状况。刘易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观点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方法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所吸收。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现实状况,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必然导致城市的人口拥挤,出现“大城市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推行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在农村经济中加大了非农经济的比重,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并且使得原来要在城市和农村相距很远的两地进行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交易能够发生在以相邻居住模式的两个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缩短了地理距离,从而提高了交易效率。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对农副产品资源的多样性需求和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引发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农村经济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能提高交易效率。而且,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出于把外部性市场风险转化为内部协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相互需要,非农产业往往主动与农业结成“公司+农户”、“贸―工―农”等一体化经济组织,将交易成本消化在了组织内部,提高了交易效率,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10]。

日本农村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规模展开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其速度和成效都是值得关注的。日本的农村工业化是分三类区域区别对待进行的。1962年,日本政府制订了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该计划以“防止城市的过度集中”和“消除地区差别”为口号,提出以大规模建立新据点的方式,扩散城市工业,振兴地方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在政策上,日本对农村地区实行财政倾斜,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税收、金融优惠等政策。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日本先后出台了《落后地区工业开发优惠法》、《新产业城市法》、《振兴中小企业资金补助法》、《防止转承包费用延期支付等行为法》、《中小企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公害犯罪法》、《防止农田污染法》、《废弃物清理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等10多部法律 [11]。在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比较快的是浙江和广东。在浙江,从 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5元上升到8 265元,连续二十三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7元增加到6 442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9.1%下降到37.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2006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达到68.1%,连续三年在全国个省区排名第一。被人们誉为广东“四小虎”的中山、东莞、顺德、南海4市是农村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四个地区,4市的所在地已经或正在向中等城市发展,乡镇的经济相当繁荣,据测算,平均68平方公里即有一个小城镇;相当于行政村一级的管理区,约有40%办了工业开发小区。农村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发展,随之为工业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金融业、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也发展了起来。在4市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已超过60,有的区(管理区)社(经济社)转移高达80%~90%。现在4市的农户,纯靠农业为主的一般约占10%。

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经验,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从提高交易效率视角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实行区域区别对待原则。要根据区域特色,对当地盛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这样就进一步深化了专业化程度,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2)加强服务型政府的作用。从农村工业化计划的出台,到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直到具体的实施,日本政府自始至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前面所提到的,制度是提高交易效率的一个层面,政府作用的加强将在制度上更有利于交易的发生,提高了交易效率,并且规范的制度更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效率。

结束语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本文采用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交易效率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思路。并以南宁为例分析了其经济二元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提高交易效率给出了相关建议。对中国广大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过去,我们针对农村问题都是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思路,着手于从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发展与农民问题,而忽视了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故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思路来考察农村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交易效率,就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空间距离,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了扩散效应。这是中国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家庭,赵亮.中国分省区城市化效率的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2]蒋秧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

[3]高珊,徐元明,徐志明.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7).

[4]刘晓峰.城市化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3).

[5]杨方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城市效率[J].经济导刊,2008,(6).

[6]程楠.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探究[J].改革与战略,2008,(7).

[7]Yang,X.and Rice,R.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i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4,(25):346-368.

[8]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9]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刊).

篇9

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小学师资紧缺,优秀教师多流向城市,留下来的教师承担着某个班级较多的科目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小学教师只任课1门的只占22.54%,近八成的小学教师承担着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教学科目。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数量呈减少的趋势,由2001年的8605万减少到2010年的5350万。②生源的减少,导致农村小学出现小班化的倾向,“包班制”教学成为普遍现象。“包班制”教学对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精通数学和语文,还要会教体、音、美、英语、计算机等。

农村小学的现实情况对全科型教师提出需求。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等特点。③加强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河南省各地纷纷开展了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洛阳师院较早开展了全科教师培养的实验与研究,进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启动了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名师实验班”项目。2013年12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报道,刁玉华副厅长对南阳师院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湖北省在2013年暑假专门针对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举办“全科教师”培训,进行了以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为主的“全科教师”培训。以音体美3科为突破口,依托教材,聘请各学科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当培训专家,培训人数达23700人次。④

在2013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孙颖提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的策略: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实践和能力的培训等一系列实践方式都是全科型培训可以借鉴与使用的方法。⑤2014年5月学者徐莉莉在《教师发展论坛》上发表《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一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⑥

以上学者们都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提出农村教师培训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目前,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怎样建立城乡教师一体化机制?如何利用城市较好的师资条件和办公条件,组织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策略?这些问题还需要教育理论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较少。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紧缺,很多地方出现“包班制”的情况,教师一人承担了一个班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师工作任务重,加班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没有空闲时间进行读书和学习,更谈不上专业发展。很多农村教师在参加过培训之后就停止了学习,忙于日常的工作,培训效果流于形式。

2. 农村小学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对教师开展继续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较为落后,计算机和网络没有普及。教师们很少上网,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一无所知,在专业方面日渐落后。再加上教学设施短缺,很多农村小学缺少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课程需要的教学用具,教师无法开展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教学。

3. 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较低,职业倦怠严重。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工资相比城市都比较低,大部分教师都是初级或者中级职称,晋升高级职称特别困难。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职业倦怠严重,继续教育动机较低。

三、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机制”。城乡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战略上,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统一布局和规划,力求加强城乡资源共享,使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⑦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教师之间增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各项待遇也将更加一体化,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也得以较好的实现。

农村教师全科型培训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理论培训、教育实践技能培训和农村教师行动研究。教育理论培训以理论学习为主,强调知识的针对性。教育实践技能培训以实地听课、评课为主,强调对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指导。行动研究以农村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强调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1. 利用假期增加农村教师教育理论培训次数,提高其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理论培训中课程设置应突出针对性,加强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培训。在培训中应按照文科和理科进行分类,文科教师重点加强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基础知识的教学问题,理科教师重点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几何等科目基础知识的教学。英语、计算机和体育是基础科目,要求所有教师都应不断加深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满足农村小学的教学需要。

2014年10月31日网易新闻报道,保靖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共有47名教师参加,学习了《师德教育》《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美术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综合实践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等与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解读相关的课程内容,完成了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此次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教育领导表示以后还会加大此类培训的力度。

2.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由城市优秀教师对农村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城乡学校间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高校教师、城市小学教师定期下乡对农村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和指导,引导农村教师进行反思和学习。在城乡教师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按照“评课―互动与交流―反思与学习”的程序,引导农村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城乡教师间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普及教育技术知识。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应支持农村小学发展,加大对农村在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通过城乡学校帮扶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网盘、手机、电脑、网络等媒体实现教育视频、课件、音频、电子教材等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农村学校应开展一些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普及计算机、课件制作、教学软件的应用等知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

4. 建立农村教师行动研究制度,加强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城市教师的合作,引导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农村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应遵循“问题确定-行动方案制定―计划实施-行动反思-理论升华”的步骤。研究开始阶段,由农村教师自主选题,自己制定研究方案,主动与高校专家、城市教师交流与合作,即时反馈课题进展情况,调整课程方案,对课题进行反思和理论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农村教师掌握研究的主动权,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研究方式体现个性化,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

全科型教师培训应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培训内容突出实践性、问题性、情景性;培训方式上应注重主动探究性和实践性。开展农村教师行动研究制度,有利于农村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

四、结语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应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城乡教师互动和交流,积极实施教育理论策略、教育实践技能培训策略和农村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策略。全科型教师培训方式应以合作性、探究性、主体性为主,在内容上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注释:

①2010教育统计数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2012-1-18.

②郑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J].经济科学,2008(1):28-40.

③周德义,李纪武.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9):55-591.

④张莲.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2):8-9.

⑤孙颖.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的路径探讨[C].“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9.28:239-243.

篇10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