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一体化服务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卫生一体化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重点
在巩固第一批村居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全托管、半托管、自我服务等多种环卫一体化运行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工作力
度,强力措施落实,确保6月底前,将“三线三河”沿线的262个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具体名单附后),使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
盖率达到60%以上。
二、工作要求
1、做好一批收尾,巩固整治成果。环卫管护中心要会同有关乡镇(街道)对第一批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进行摸底排查,拉出单子,明确责任,确保5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村居覆盖收尾工作。同时,各乡
镇(街道)要按照“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要求,与环卫一体化村居签订责任书,完善农村环卫设施、环卫管护队伍,把任务目标落实到村庄,明确到人,形成环环相扣、衔接有序、推进有力的运
行机制。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指导考核,保证农村环卫作业规范化运行,提高城乡环卫作业质量。
2、严格验收程序,推进二批覆盖。按照“镇村为主、部门配合、系统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6月15日前,由乡镇(街道)牵头,水务、交通运输、公路、环卫等部门协同配合,对乡镇(街道)辖区
积存垃圾、河道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第二批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村居,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工作重点和工作步骤,以集中清理农村“三大堆”和治脏、治污、治乱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
综合整治,逐步将第二批262个村居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范围。对实行全托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要按照“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的工作要求,严格验收标准,及时纳入接管,并将环卫
设施配备到位,实现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的常态化。对采取半托管、自我服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及乡镇(街道)要加强管理指导,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3、坚持示范带动,提高环卫标准。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按照亮点突出、特色鲜明、运行规范的要求,抓好不同类型的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实施“美化、净化、硬化、绿化
、文化”工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向更高层次纵深发展。
4、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健全完善“五个一”为核心的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即建立完善一套农村垃圾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保洁员工资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一套农民环卫意识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落实制度,健全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人员到位、设
施到位、管理到位、考核到位,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培育不同层面的示范村典型,用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真实可信的典型引导各村开展工作。市环卫管护中心等有关部门要创
新宣传教育手段,扎实开展“做一天环境卫生义务保洁员、宣传员、监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卫意识、文明意识。新闻中心、电视台、政务网等媒体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倡树先进典型,加大曝光力度,努力形成老少皆知、人人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第二批村居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工作,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市政府督查室要对环卫一体化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
篇2
关键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农村的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加之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有些地方在未建设城市垃圾处置工程前,把城市垃圾倾倒到乡村,种种因素造成农村垃圾泛滥成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身体健康,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卫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
二、农村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前提。多数农村没有或缺少专门的分类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设施设备,与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启动农村环卫整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由于环卫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工作要求落实环卫基础设施的定点建设,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三)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城市环卫管理机构对农村环卫管理“鞭长莫及”,乡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大多数村没有指定的专人负责,也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户集中、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大部分村内没有专门的保洁员负责村内道路清洁、垃圾收集等工作,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老弱病残人员,不能担负起环卫管理职责。
(四)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程度不够,广大农民群众对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农民长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反差较大,形成“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环卫管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
1)根据村镇道路格局,用地布局,自然界限以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居民生活垃圾装袋后定时投入指定垃圾收容器内,逐步取缔生活垃圾散倒与地面、垃圾通道的投放方式,同时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收集。2)在规划区域内整治露天垃圾收集池(点),杜绝散倒垃圾点和其他不符合规划目标要求的垃圾收集点,须按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在收集点由人力车、小型机动车运往乡镇垃圾中转站,由大吨位垃圾转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厂。3)环卫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进行计算,城镇环卫专业队伍宜占规划区人口的0.5‰~1‰,每个村目前应配置2至3名环卫人员。4)垃圾清扫、转运的设施配置缺乏,小型清扫车每村配置一辆,压滤式垃圾清运车每镇配置1辆。
(二)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
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
一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城乡环卫新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要成立环卫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具体事宜,实现了城乡环卫“全覆盖”。二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新机制。理顺城乡环卫管理体制,实行市、镇、村(居)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中转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三是建立严格环卫管理考核机制。县级环卫部门强化监督和考核职责,对镇村环卫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现在够狠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规划布局
镇村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一是将镇村建设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发展养殖、堆放柴草等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环卫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二要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建设。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乡镇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垃圾焚烧炉、填埋场、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中转站(房)、焚烧池等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布点,优化垃圾处理资源配置、减少运行成本。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四)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久和成败,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一是政府主导。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二是城乡一体化财政补助资金多向农村环卫管理投入。提高财政投入农村环卫保障资金的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式,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的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作为村庄自筹资金。
(五)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板块、宣传窗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除了电视、报纸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片外,要充分发挥基层乡镇、村组织机构的作用,要求村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进学校,鼓励农村中小学生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中去,通过学生向其家长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
四、结语
总之,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妥善收集、处置,对农村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对于目前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找出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永新;莱芜市环卫作业集团化运营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白晓龙;顾卫兵;金胜哲;杨春和;邹永平;;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篇3
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____镇通过多方筹资,投资建设了占地____平米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一处,现有日处理能力70吨的垃圾压缩设备一台,镇里配备了工作人员3名。在各村在各村按照每17户一个的标准统一安置了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为每户配备一个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中转站运行以来,全镇日处理垃圾量达到10吨左右,较以前提高了5倍,实现了垃圾收集处理的无缝隙覆盖。目前全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每月投入在环卫方面的资金约为10万元,基本实现了全镇垃圾桶每天一清。作为全县率先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____镇在过去“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的模式基础上,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目前我镇作为试点乡镇,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形成了“三级互补、上下联动、统一考核”的垃圾处理新模式。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镇在强化环卫宣传、健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投入和责任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工作开展之初,为了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印发了《铲除废旧塑料刻不容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还群众碧水蓝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同维护整洁优美新____》三封致群众的公开信、在县电视台《视点》栏目宣传、各村签订村规民约、以及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标语条幅张贴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事实来说话,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期,我们又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群众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喷绘300余处,利用宣传车、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材料600余次,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实现工作全覆盖。作为在全县较早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乡镇,____镇在全镇23个村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在整治效果和推进力度上难以统筹兼顾,环卫工作常态化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和环卫资金统筹保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卫工作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状态。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干部、各村负责人到兰陵、昌邑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工作模式,探索创新适合____实际的环卫运作机制。今年6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又学习借鉴了4个统一托管乡镇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探索面向市场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托管,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保洁公司请进____来。10月份,镇政府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同时结合我镇之前环卫工作开展中好的做法,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目前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运行模式是:由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负责各村日常保洁,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这种工作模式既为政府“松了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现在全镇每个村、每个垃圾箱都能够实现一天一清理、处处无死角,政府的监管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行以来,全镇已转运垃圾2500余吨,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是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促进垃圾收集工作,我镇为每户居民发放了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我镇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流情况对垃圾箱放置点进行了重新布局,按照每17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共投资27.5万元添置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放置到全镇各处。同时,对之前使用的320个铁制垃圾箱进行了部分回收及重新放置,对各村自建的115个土坯垃圾池全部进行了拆除,使全镇垃圾箱放置点更加科学、密集,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此外,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为更好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先后对____三村、____四村、停庙村等12处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了施工改造,村级环境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舍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____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0年,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各村工作经费,累计发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____1年开始,我镇每月拨付专项经费8000元用于环境执法中队日常保洁。同时,每周点评,每季度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____0、1000元。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____0元、1000元,全镇23个村全部拿到了奖励。____2年,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长效机制。镇政府每月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经费,设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金,由镇财政按月发放,并在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时进行更大幅度的专项奖励。今年以来,扫除活动,为促进“爱我家园·清洁郯城”大扫除活动深入开展,
镇财政累计拨付给村级的奖补资金达到近50万。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后,我镇每月拨付给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的保洁费用7.35万元,拨付给镇环卫中心的保洁费用1.3万元。目前,我镇每月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平均在10万元以上,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管确保工作效果。按照“权责明晰、独立运转、制度健全”的要求,我镇建立了镇、村、保洁公司“三方考核”体系。由镇政府组织实施总体考核,镇环卫中心对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村保洁协会每天对村内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交叉检查实现环境卫生无缝监管。同时,我们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半年一考评的方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每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的保洁费用进行挂钩,在半年考评中由镇内“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观摩打分,考评不合格直接更换保洁公司,确保保洁队伍能够在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扎实工作。
一是环卫资金短缺。作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小镇,____镇今年财税收入1____万,将日常保洁工作外包后,镇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保洁费用,而镇内主要道路的保洁工作依然需要镇环卫中队完成,此项费用每年在15万元以上,另外村内五堆清理、水域清理仍需要村级自行清理,目前各村村级财政收入很少,主要依靠镇财政给予补贴。以上花费总计每年在150万元以上,占到全镇财政的13%,而镇财政还要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____镇这样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小镇来说,负担过重,压力太大。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保洁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缺乏。虽然目前村内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保洁公司,但主要道路和五堆清理仍然靠镇政府,目前镇垃圾处理厂有三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资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严重影响环卫工作的开展。
三是垃圾处理厂能力不足,垃圾转运不及时。我镇垃圾处理站垃圾日处理能力为8吨,我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垃圾站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另外由于全县垃圾转运车数量有限,我镇每天压缩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运,有时要积压3、4天的时间,而垃圾处理厂没有存放垃圾的地方,致使垃圾清理不及时。
篇4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工作。农村地区要建立与完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系统,实现城乡一体化处置,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施数量和质量完全满足居民使用需要,达到“人居环境良好”目标,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二、基本原则
(一)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推进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农村地区具备较为完备的环境卫生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设施设备建设机制、日常作业机制和检查考核机制,使农村环境卫生保持常态长效。
(二)完善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系统为核心的原则。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工作是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村容整洁达标建设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建立队伍,配置设备,上门收集,统一处置,解决目前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三)区、镇两级财政为主的原则。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其中对垃圾收集设备和“三合一”(厕所、垃圾箱房、倒粪站)设施建设,由区财政定额补贴8—10万元/座;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常项费用,按照标准定额,由区财政补贴70%。
三、主要任务
根据《**市新郊区村容整洁达标建设标准》,提升农村公共环境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和环卫保洁服务水平,发动农村居民支持参与环境建设与管理,提高农村居住区环境质量,达到“村容整洁、设施标准、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创建目标。
(一)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系统。按照“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向处置”的作业流程,为农村每家每户配置统一的垃圾收集容器;制作统一的专用收集车,由保洁员每天上门收集至垃圾箱房;再由专业环卫车辆定时清运,运送至大型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推进环卫设施建设。按照“满足需求、方便作业、环境整洁”的要求,确定农村环卫设施整体布点方案,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环卫设施;各行政村以生产队为单位,建造垃圾箱房、公共厕所和倒粪站;取缔全部农村垃圾临时堆点、旱厕和小粪缸。试行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先行村工作,推进面上工作全面展开。
四、实施步骤
(一)**年4月,召开区、镇、村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村容达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年4月,在全区110个村中选择自然村宅完整、居住相对集中的10个村先行试点。召开试点村村主任座谈会,确定各村工作方案,启动环卫设施建设和保洁队伍重组,试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运输作业流程。
(三)**年4月至6月,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全区农村开展以清除暴露垃圾为主要内容的“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大行动,重点对主要道路、河道、景观绿地、小集市和屋前宅后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四)**年底,基本建立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系统。
(五)**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完成村容整洁达标创建。
五、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高度,切实加强村容达标建设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落实管理职责,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全面推动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工作的开展。
篇5
一、目前农村垃圾和粪便处理现状
(一)垃圾处理现状
1.*市现有250个行政村,农村常住人口约55万,农村外来流动人口约20万,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为0.7公斤计算,*市农村每天就产生生活垃圾约为525吨,全年生活垃圾约为18.9万余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
2.全市农村垃圾从成分上来看,主要为塑料、纤维、废纸、玻璃、厨房垃圾等。
3.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自己选择简易垃圾填埋场所就地填埋,处置的主要方式为集中堆放和无防渗层的简单填埋,这些村解决了约10%的农村垃圾;二是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三是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二)粪便处理现状
1.目前我市粪便出路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虽然2007年底我市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34%,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2.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严重滞后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省里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市统一填埋或焚烧;由于我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收运体系去年才正式启动,待正式运行还有些时日。目前,我市农村垃圾处理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一些行政村垃圾根本没有出路,部分乡镇的垃圾出路已成问题。
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我市除*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的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要求外,当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集镇所在地和少数村庄的垃圾,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被收集后运到由当地政府建设的垃圾堆放场,这方面处理的垃圾仅占农村垃圾总数的50%左右。二是大部分农村垃圾仍处于乱倾倒状态,垃圾一般散落于公路边、河边、村边、池塘边,严重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推进城乡环卫垃圾处理一体化的几点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推进城乡环卫垃圾处理一体化,需要一个健全的工作网络。市、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实行市、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市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
(二)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文艺宣传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谷易懂的形式,进行巡回演出,引导广大群众克服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三)构建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市里补一点、镇里贴一点、村(户)和企事业单位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各村委会负责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收集清运,各镇负责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建设,设备、配套车辆以及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的清运、处理等。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对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经验收合格后,市、镇实行以奖代补。二是运行管理机制。主要是加强镇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各镇要制订出台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管理责任制,以村为单位,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不留空白。三是督查考核机制。制订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各级组织、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使督查呈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特点。针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各新闻媒体在加强动态报道、典型宣传的同时,对各地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从而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南丹县环境卫生管理站成立于1992年,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25人,临时聘请人员170人,“4050”人员20人,下设办公室、收费组、管理组、车队、卫生监察组等。担负着城区80多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日均7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近年来,我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搞好城区环境卫生这个中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环卫,为南丹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树立城区形象“聚焦点”的环卫管理部门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建优美环境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遇到的机遇,抓住有力时机,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城市客观条件,采取分步进行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环卫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将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一、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全方位整治街容街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与马路市场。我们在管理上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办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适宜地段(块)开辟必要的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入点、入室、入市经营,彻底根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与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抓好垃圾源头管理。(1)认真搞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2)抓好垃圾清运管理工作:①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生活垃圾袋装收集,试行向垃圾分类收集过渡。②对建筑(含零星)垃圾、渣土实行统一管理。③垃圾清运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工作。(3)强化清扫、清运、清卫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3.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清洁活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要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维护市容市貌。
二、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模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专业化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在深化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洁力量,落实保洁责任,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洁员队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2.推行市场化保洁模式。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环卫体制改革总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统筹力量,落实责任,抓实抓好。完善多层面的督促检查制度,把监察队伍的经常性监督与群众监督、举报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开通环卫举报、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不断拓宽监督力度。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模式,增强后劲
1.努力为环卫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环卫工作的积极性。
2.规范环卫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卫内部管理实践中,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带动环境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3.建立环卫质量检查体系。管理人员要认真到岗检查填报临时工考核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卫管理作业效率和质量。
4.创新模式,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环卫自身工作新模式,着力推广到道路清扫、垃圾压缩、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服务等环卫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5.借鉴管理先进技术,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地区、县市的长效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城市环卫管理实际和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6.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垃圾产业。努力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政府指导、企业投入等途径,建立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县垃圾处理厂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就绪,估计今年年底可以破土动工,新垃圾场的建成将有效的遏制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四、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全面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办文明学校,分阶段对市民进行文明卫生教育;二是各新闻媒体设置“市容环境卫生专栏”,坚持正面教育、典型引路,也要进行反面曝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开展“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护商城、美化家园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四是在幼儿园、中小学中设置文明卫生课程,培养未来的文明卫生市民。
五、重视环卫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篇7
【论文摘要】城市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文明程度是由城市的历史决定的。城市规模不同,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经过几年的监察管理实践和认真分析,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篇8
一、加快环卫工程建设、基础建设水平呈现新局面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民生工程项目,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置换企业和老旧社区居民上厕难题,投入资金400万元,新建和改造无障碍公厕53座,同时对所有公厕进行全面维护,配备完善各类附属设施。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我们在城区主要社区严格按标准设置分类回收垃圾桶1500个,市城区的垃圾收运基本做到了密闭运输。增加了5台洗扫车,扩大了机械化清扫面积。对所有主次干道的果皮箱的广告进行了更换,共计2700张;修复了坏损果皮箱786个,更换了步行城及主干道公交站点果皮箱148个。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体化工作有了新突破
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项目是我市的重点工程,我们积极协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推动了工作进程。1、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重点建设项目德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明年可投入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转运站规划选址、环评、可研批复及设备选型等工作,即将转入征地和初步设计等工作。桃树岗生活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填埋区建设和渗滤液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设计已完成,正处于施工阶段。2、扩大了一体化处理范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市沅水片生活垃圾处理已发展到市郊各乡镇、西洞庭祝丰镇、西湖西湖镇、鼎城区灌溪镇、蒿子港镇、石门桥镇,不仅取得市场化收运模式的成功经验,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垃圾污染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快长效机制建设,环卫管理模式实现新发展
我们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创文明城市、迎湘商会为契机,不断规范作业标准,加强作业监督和管理,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工作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实施了处所两级领导带班巡查制度,添置更新洗扫车5台、洒水车4台、小型收集车3台,实行“机械清扫、人工清扫、洒水降尘”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坚持机械化清扫与人工清扫相结合,对主干道进行夜间冲洗;坚持“垃圾不落地”,落实临街门店上门收集垃圾服务;优化作业组织,落实主要商业大街的24小时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延长了其他主要干道及夜市摊点、居民聚居地人流量大的地段、开放式小区的保洁时间;组织清理整治活动,对市区各建设工地周边道路安排专人专车负责冲洗降尘,保证清洗降尘质量;协助社区清理垃圾死角及楼道杂物6000多方;公厕实行一人一厕的管理,坚持每天对公厕进行两次全面冲洗;对中转站坚持每天两次集中保洁除臭;城区垃圾坚持了密闭运输、日产日清。
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的完善,健全考核监控体系。实行行业主管和基层组织双重管理,检查考核实行日巡查、周检查、月结算、年总评,今年及时整改了管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近200个。我们还督促各区域管理所健全完善节假日及夜间巡查制度,增加检查的机动性,提升检查的权威性,确保市城区环境卫生白天晚上一个样,上班和节假日一个样,大街和小巷一个样,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强化渣土管理,严堵污染源头。今年来我处加大渣土管理力度,规范了施工工地和沿街门店装修文明施工。3月份市容监察大队、城东、城南、城西环卫所各抽调一名监察人员和三岔路所全体监察队员一起对落路口沙卵场实行全天候监控管理。3月份联合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开展了渣土整治百日行动,查处违章工地10多个,处理违章车辆100多台,基本遏制了渣土车辆违章行为上升的势头。
四、加快队伍建设、推进环卫事业的新发展
职工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们不断加强环卫职工队伍建设,抓稳定、提素质,加强作业管理,实现环卫队伍“迎合新形势、适应新需求”这一目标。一是按照抓学习强素质、抓纪律促作风、抓管理树形象的思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环卫监察执法、环卫有偿收费等一系列业务培训活动,使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二是修定了《市环卫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大家感到了压力也有了动力,个个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为做好工作献策献力。三是制订了《常德市卫生管理处建设工程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建设工程的管理和操作程序,确保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投资效益。四是为改革人事用工管理机制,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激励环卫行业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出台了《关于改革人事用工管理机制,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制订了《聘用员工工资管理暂行规定》,逐步提高聘用员工的工资待遇,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五、创建“满意环卫”,树立环卫形象。
我们向社会推行了五项工作承诺,对人流密集区域和重点时段增调清扫保洁力量,延长保洁时间,加强垃圾清扫、收集、清运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加强机械化作业和环卫设施维护、维修和管理力度,开展灭蝇灭蚊工作,着力整治垃圾中 转站、垃圾填埋场的卫生。同时,建立管理处、管理所两级投诉处理平台,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市长热线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全年共回复、处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5份,市民网上留言14条。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复有处理。我们组织各管理所定期深入破产企业、城中村、老居民区和由物业公司管理的封闭小区进行清扫保洁的督导检查,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帮助社区、居委会清理卫生死角垃圾6000多方。及时做好市直改制企业的解困工作,为原部粮械宿舍、建民巷社区进行了化粪池清理;对常乐社区的化粪池进行了抽运,更换了化粪池盖板18个;全面接管了滨印小区的卫生保洁任务。这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新闻媒体的好评,环卫服务于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一、继续落实环卫长效管理。不断提高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坚持城区道路分区域24小时和16小时清扫保洁制度,基本达到随丢随扫,做到全天候、全覆盖,达到清扫保洁率100%、垃圾清运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进一步扩大机械洗扫作业范围,提高洗街和冲洒水力度。切实加强施工工地和渣土管理,渣土运输管理严格按照净车上路、密闭运输、公司化运营的要求,及时查处渣土车带泥上路、沿途抛洒等违章行为。对全市渣土车、环卫作业车加装GPS卫星定位和前后监控等设备,对作业车辆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加大环卫日常监管力度,对照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垃圾转运站等公共区域达标目标,细化完善环卫作业考核和检查制度。
篇9
关键词: 环境卫生;问题;方法
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招商引资和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垃圾容器数量不足的,及时增设垃圾容器,确保覆盖率,保证日产日清。
五、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造成道路污染的原因有: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另外,夏季垃圾运输车辆的污水撒漏,雨污混合,污水增多,再加上积压车操作压缩后污水排放不及时,运输途中刹车造成大量污水晃出,臭气熏天,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六、加大环境卫生监察管理力度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洁的不平衡,乱扔乱倒形成的卫生死角,运输的撒漏等方面城市环卫问题时常可见,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卫生都要十分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就要求组织专业的环卫监察队伍,对城区进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并及时提交检查汇总报告。
解决办法:环卫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作业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每周对城区环卫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和提高。每月对城区考核情况汇总报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中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市区的发展要求,提出各城区加强环卫管理的局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考核中,监察队伍与城区环卫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发现的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下发,得到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本着为市民服务、不断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重点加强对不同内容的监管,冬季对清理积雪、煤灰污染,夏季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垃圾箱(桶)污染、垃圾车污水撒漏、雨季流黄等方面的监管,对污水撒漏和垃圾死角、野垃圾场等环境问题及时拍下影像资料,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篇10
关键词:环境卫生、精细化、长效化、环卫工人
1、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两园一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宝山生态科技园区),43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社区,15个城市社区,人口14.9万人。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美化亮化等工作由市政环卫处承担,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是高新区建设局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共有编制人员 12人,聘任制环卫工11人 , 承担着全区175公里的道路保洁,负责55个村居、37个城市居住区(社区)的垃圾清运,负责高新区市政维护、维修工程及环卫设施建设、维护工程招投标、建设手续办理、现场管理、资金计划和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作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淄博市的中心城区部分,淄博高新区发挥新建城市的优势,在市政维护、城市保洁、环境美化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改进、提升市政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以保洁、美化扮靓城市的探索实践之路。在2015年6月份全省组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全省有162个区县、开发区参与调查,淄博高新区获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卫作业标准
2.1、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机制长效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实行纵向分级负责、横向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发挥两园一办环卫所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和“园区分管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道包户”的推进机制,实行“户集、村收、园办管、区清运、区处理”的工作分工,实现了“设备直配、垃圾直运、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的垃圾清运处置模式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2、启动道路深度保洁,环卫工作优质化。
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深度保洁,实现了建城区道路洒水保洁全覆盖。一是以机械化保洁为主,人工捡拾为辅,机动车道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每天5:30前进行高压冲洗和机扫,白天定时洒水降尘,对城区主次干道路进行“一日两扫三洒”(两次机扫车清扫、三次冲洗车冲洗);二是对非机动车道实行机械化洗扫,并每周冲洗路沿石、人行道2次以上。2016年5月1日起,高新区中心城区道路全部纳入深度保洁范围,实现无缝隙保洁,全部达到“一日两扫三洒”要求。三是加强县乡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安排保洁车辆对保税物流园区金付路、周湖路等县乡公路计12公里和S235付山村段3.9公里及四宝山办事处辖区内的6条县乡公路计16公里每日进行洒水降尘作业,保证每天洒水降尘两次以上。
2.3建立“四全”机制,深度保洁常态化。
“四全”机制即全时段保洁、全路段覆盖、全部车辆出动、全部扫保人员到岗到位。调整保洁员作业时间,上班时间调整为7:00(纳入保洁)-11:30,13:30-17:00,为8小时工作制。陆续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为各路段达到保洁标准,主次干道部分环卫工人作息时间已调整为 “两班倒、轮班制”(作业时段为5:30-12:00、13:00-20:00)。洒水车和机扫车全部上路,保洁人员到岗到位,全路段巡回保洁捡拾,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使深度保洁工作达到了常态化。
2.4明确工作标准,量化考核标准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规范工作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环卫工作管理手册》1500册,做到环卫工人手一册,市政环卫处按照“六位一体”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对道、人行道、垃圾箱、绿化带、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等进行管理考核,引导环卫工作科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保洁,广大环卫工人工作越来越标准规范,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日益整洁靓丽,为高新区繁荣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3.1加大投入购置各类机械设施设备。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正常扫保城区主次干道128公里、面积750万平方米。为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各类扫保任务。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投资510余万元购置各类车辆,现有环卫车82辆,其中生活垃圾收运车46辆、非生活垃圾收运车8辆、餐厨垃圾车1辆、洒水车10辆、洗扫车15辆、护栏清洗车1辆、撒布机1辆。并且,按每10-15户配置1个的标准购置配备专用垃圾桶3300个。
3.2、安装智慧环卫系统助力精细化管理。
目前,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80余台车辆全部安装了GP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的位置坐标、行驶速度、作业路线、运行时间、当前油量、百公里平均油耗等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服务器终端可对车辆驾驶员的作业情况作出客观评定,后台自动形成日报表和月报表等数据资料,供管理人员参考。实现了车辆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作业行为,提高了高新区城乡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垃圾转运能力。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现有中转站6座,垃圾处理能力60吨/日/座。此外,根据区域内垃圾电厂即将关停的实际,计划在东外环以东、民安路以南、民东站变电站东侧,建设占地15亩的垃圾转运站一处,投资约3500万元。该位置处在高新区东部,与新建垃圾处理厂成对角线,向东可走G309道,向北可走S235道,距离约35公里,对于垃圾收集、转运,交通十分便利。该转运站计划建设规模是4泊位竖式装箱,日转运处理能力约300-400吨,转运工艺采用中荷合资技术。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准备手续。
4、以人为本,改善环卫职工的待遇。
环卫工人奋战在城市环卫的第一线,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着力改善和提高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推动环卫工作不断提升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人为本,采取各种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待遇。
4.1、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不断提高工资标准,自2011年起环卫工人工资逐年递增,现已提高到1710元/月。二是对于创文明城、卫生城市、复审、突击检查等的临时加班,按57元/日计算加班费。三是对于清运工人、中转站、公厕维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通过考核激发环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4.2、关注身心健康,弘扬奉献精神。
每年的环卫工人节,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都要召开形式多样的环卫工人座谈会,邀请所有的环卫工人共聚一堂,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弟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感谢,表彰先进标兵,弘扬爱岗奉献的先进事迹,并组织环卫职工进行的健康体检,通过座谈和表彰更拉近了与环卫工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环卫职工的爱岗奉献意识。
4.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认同感。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会议及社会资源加大对环卫保洁工作的选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二是建设环卫之家。现高新区建有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7座,提供饮水机、桌椅、微波炉、暖气等日常用品,为环卫工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2017年计划再投资80余万元,新建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2处,逐步实现全覆盖。三是做好走访共建工作。高新区市政环卫处定期到环卫一线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家庭困难的职工走访慰问,联合爱心企业,2016年环卫节期间过桥缘公司与环卫工人共聚一堂献爱心送温暖,发放各类代金慰问券1万余元。
5、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1、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乱倾乱倒现象还时有发生,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部分群众分类投放意识淡薄,存在向非生活垃圾池倾倒生活垃圾现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管理不到位,对垃圾后期收集处置带来了很大困扰,增加了工作负担。三是环卫工人技能的培训与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够。环卫工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很多的问题能够由他们最先发现。而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且大多数环卫工人年级偏大,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在卫生保持和垃圾处理上效率低,出现纰漏环节多,而且缺乏最及时有效监督。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