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认知心理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认知心理学总结

篇1

关键词:高师院校 认知心理学 实验教学

认知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作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实践运用,提高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是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核心所在。高师院校应当积极进行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问题反思

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教学特别是对一些极具代表性实验的操作,可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是认知心理学科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与演练操作的重要平台,是认知心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从事心理实验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此,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及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综观当前许多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现实状况,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心理学科相关的专业实验仪器和配套设施及囿于其他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尚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小组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不太会设计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实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升格的本科师范院校,整体而言师资力量较弱,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大多购置一些传统的常规心理实验设备,学科前沿和高端设备极少,难以满足心理学科专业常规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更不要说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助推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由学生具体操作,再由教师加以总结。常常是教师先拟定或安排好实验教学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按照相关要求去复制实验,实验内容多为学科内容相关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极少,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视改革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量增加学科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全面提升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与实践探索

针对传统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成为必然,这对于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与促进认知心理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我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系列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把握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从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在确定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时,首先应当认真考虑如何将认知心理学学科实验设计的相关理论、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心理科学研究能力有机结合,全面实现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目标。随着当前心理学各领域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新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手段被广泛使用,研究内容也逐渐向各领域的纵深方向发展。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必须突出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核心引领作用,科学把握学科实验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并进行综合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特别是要顺应当前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以生理学为突破口,适当增加脑与认知方面的实验项目,因为传统的心理学科实验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相对薄弱,而脑与认知的研究又是当前认知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为此,我们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基础之上,增加了系列认知心理学新实验,主要借助心理测试仪、生物反馈仪、眼动仪、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等设备开设学科新实验项目。实践证明,重视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实验设计方法,深刻领会认知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应用领域,熟悉认知心理学科的常用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初步形成从事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观察现实、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促进学生成长为高水平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完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工中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验实践活动,或只注重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对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关照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科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学科相关实验设备不断推出,如生物反馈系统、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形式,实践中应当认真筛选验证性实验,保留学科较为经典的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及实验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排认知心理学实验内容时应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高度统一,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拓展,增加学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拓展部分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相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而言,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应当特别注重认知心理实验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如当前广泛应用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研究技术,其核心就是将心理实验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学生可通过知觉刺激记录和分析个体的脑电活动以研究或预测其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充分满足心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5]。认知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多来源于实验研究,又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验证,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认知心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认知心理学教学团队

要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必须重视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建立高水平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团队,倡导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基础。当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结构需求模式发生转变,这必然促成对心理学科教学模式的积极转变,对高师院校心理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师必须加强对认知心理学科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科极为关注脑与神经认知研究,教师要更好地进行复杂的认知科学研究,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验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我院现有三名博士专业从事认知学科相关研究,并成功申请到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教师也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认知领域。同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过的心理学科相关原理,自行设计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教师的科研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改革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打破认知心理学科过分倚重理论考试这种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仅凭理论考试卷面分数来简单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有些学校虽然有了实验考核板块,但仅仅是流于形式。综观现有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认知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学科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面试能力考核三大板块,按六三一分值计分。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学过的知识对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独立操作,考核内容可包括认知心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原理与设计、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面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如要求学生采用专业知识回答驾车使用手机的危害等问题,并将考核工作贯穿日常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结合学科实验报告进行学科小论文写作,部分优秀学生甚至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之中,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科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可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傅亚强.实验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151-155.

[2]朱俊卿.论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10,(02):44-46.

[3]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06):33-38.

[4]张梅.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0,(10):91-93.

篇2

关键词:中医意象思维;中医现代化;意象;认知心理学;认知路径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20-03

1 基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其中,中医意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直觉性与变易恒动性的特点,最为深刻地遗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中医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之中,运用取象比类,分析人的生理病理功能结构,建立“藏象”学说;对疾病的认识上,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象”,建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所谓“藏象”、“脉象”、“证象”等,其本质就是“意象”[1]。

取象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具本质特征的认知天地间事物规律的途径,《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这种“观物取象”的观点,奠定了中医意象思维理论的基本原则。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意象思维的理论基本上是这一观物取象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面对中医被西医全盘取代的观点,中医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医意象思维的精髓含意亟待深入探究。

随着世界整体医学观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世界新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会在未来的医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医要现代化,必须时刻注意把相关域外学科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能做到较好的融合[2]。

目前,对于中医意象思维的研究刚刚起步,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入手,既借助认知心理科学的研究范畴去解释中医意象思维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使人们更易于了解中医意象思维,同时,也能鉴别出基于西方哲学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心理科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指明中医意象思维应该建立自己独特的东方认知心理学路径,因此,探索中医意象思维的认知心理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2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范畴

认知心理学泛指对意识现象及人类高级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它尤其重视对思维策略等人类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其涉及一系列心理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表象、语言、情感以及心理发展过程。抽象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独特的和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人脑与电脑进行[HJ3.2mm]类比,认为人脑是处理信息的加工器。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里,意象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形象思维创造与描述环节的基本思维形式”,此定义确认了意象“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3]。简单说,意象就是有意义的形象,其包括了意和象两方面因素。

事实上,意象这一术语在国外是由美国的“E•庞德于1912年创造的”,他提出了“意象是一瞬间思想和情感的复合体”,“从而使其意象有别于一般所说的形象[4]。

Sternberg在其《认知心理学》第2版中指出:“应用心理学家观察设计工程师、生物化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科学家及工程师使用意象(imagery)来思考不同的结构和进程,以及在其领域内解决问题。发现不是任何人都能流畅地创造和操作意象。研究表明一些人在实验室使用仪器时更善于创造意象”[5]。

苏联学者B•P•伊林娜与A•A•诺维克夫在《科学直觉的世界里》一书中提到,遗觉的直觉以意象模型为背景,在先前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建立新的直观形象的过程。这种科学直觉的不同形式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表明思维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不同的交互作用方式[6]。

关于意象最早被人注意的问题是它和知觉的关系。而对这个问题的最朴素的看法就是益二,认为意象乃知觉的翻版,认为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明晰度。铁钦纳的学生拍凯(C•W•Perky)于1910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检查,证明当知觉刺激物的强度微弱到临界于阂限时,被试会把微弱的知觉误认为意象[7]。

3 中医意象思维独特的认知心理路径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医最根本的思维策略,属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中医意象思维中的象,指的是在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内部各事物间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并相互作用的大生命观下,与生命病症相关的、经过抽象化了的象,是“藏象”、“脉象”、“证象”,比如在藏象中,《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了“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而《素问•金匮真言论》则从直观经验入手,按照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同类的原则,将自然界和人体分为五类,然后发掘出蕴涵于“象”中的深层的藏象理论。首先,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其次,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外合体窍、通于天气的理论,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

而中医意象思维的意,是抓住了一元论中天人合一的本质,融会贯通地去理解一个病象或证象,此中的“意”不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谈到的意象中散落在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与意义,而是基于系统整体观,通过直觉感悟生命与病症征象的精微内隐的思维动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含心理与意识的因素,更包含着下意识的成分。比如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得言也。”在此,东汉名医郭玉所用的“意”是能过息心涤虑,细细体察感受病家的藏象,脉象和证象,专志于诊病。当代中医学家裘沛然先生也曾解释说:“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8]。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达到“慧然独悟”的状态,实际运用更多的是偏向于“意念”、“心悟”的“意解心知”的思维方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个俱视独见,视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而明代名医谢肇渊认为:“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五杂俎》),在于医者凝神静虑,体悟精微,以意为解并与神相通的辨识,通过直觉完成[9]。

4 突破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的中医意象思维

科学的进步与知觉和意象的转换紧密相连,科学的历史也正是知觉和意象理论的历史[10]。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保留中医的传统文化精髓,不应该拒绝西方科学化,更不能与西方科学与西方哲学思维严重冲突与对立,而是要不断与西方科学中的认知心理论――思维哲学相结合,才能真正显明中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医意象思维方式的深奥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超越了片面而机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承认人的意识,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尤其是高级思维策略的研究。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严重局限和不足。例如,把计算机与人脑进行类比,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而人的心理、意识要受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及内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方面计算机如何能灵活精确地模拟?这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基本方法论,不能从整体上揭示思维本质。

西方先哲亚里斯多德[11]提出:“显然,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的东西。”中医意象思维把天地人三才观作一个整体并且其中的关系不停地变化,把整个世界的本质被称为“道”,再采用被抽象了意义的“象”去取象比类,在“坐忘”、“心斋”的直觉思维中去体悟大道,与道会意,因此,中医意象思维的“意”与“象”,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事物的形象与意义的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变易恒动性的特征,包含并突破了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表象、语言、情感等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是医家以四诊了解患者的证象开始,将心境、物境与道相互交融,使心灵处于无所束缚的状态下,让下意识直接拥抱客体,融化于客体,获得对道的感知,这种状态只能用直觉,不可分割,一旦引入理性,运用判断和推理,就意味着分析和割裂,因为,认识与意向统一于主体的实践,心理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枢纽部分”和“主观活动部分”[12]。

中医意象思维是基于先人总结的范畴与医学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等,进行取象比类,以象尽意,立意言象,其背景为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理论基础是前人已确定的理论,正如梁启超先生进行的“一个早熟的婴儿”的比喻,中医意象思维理论一开始,就采取了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与基础。对中医意象的认知模式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挖掘其深刻内涵,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中医拥有鲜活生命力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视域下重要而崭新的课题,二者必会相互促进融合,对东西方思维哲学的交融、对世界临床医学与心理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通过中医临床观察分析,进行系统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如能找到最适用、最简捷、最方便的临床辨治方法,找到最直接体现人体病变意象的临床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而且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对于养生、防病均具有重要价值[13]。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3):6~8.

[2]刘亮.“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J].医学与哲学,2007,28(10),61.

[3]田运.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629.

[4]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1554.

[5]SternbergR J.Cognitive Psychology[M].Thomson Business Information,1998:217.

[6]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8~119.

[7]E•B•Titehener.A Text一Book of psyehology[M].1924:198.

[8]裘沛然.壶天散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

[9]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25.

[10]李醒民.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意象[J].哲学动态,1988,(2):38~42.

[11]亚里斯多德.《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196.

[12]潘菽.心理学简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4.

篇3

关键词:语意学 认知心理学 产品设计

一、语意学概念

语意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这一学科被引入到设计界后便有了“产品语意学”的产生。产品语意学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以研究产品的形态,图象为主要目的。

二、产品语意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明示意: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手法给人以感官上的向导,将事物的功能属性,结构特征之间的有机关系形象的展示给使用者,对产品使用者具有指示作用,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等器官。

暗示意:通过产品的形象能够间接说明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从而使形态成为内涵性意义的物化形态。

三、沟通

将产品的本质和操作过程通过产品语意传达出来,人们的操作行为是设计者的出发点,在语意学的作用下产品本身会说话,能够告诉使用者怎么去使用。

四、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连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脑神经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学科,它试图建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论,大部分认知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把人脑视为像计算机一样处理符号,也就是做符号处理的系统。

(一)认知心理学中信息接收的方式以及它对语意学的影响

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耳朵,手,舌,皮肤这几个部分,而其中作为信息主要接收途径的视觉和听觉。

视觉:太阳或者是别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视觉对象上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光线被这些对象系数了,另一部分被这些光线反射回去。在这些被反射回去的光线中,又有一部分透过观察者的眼球投射在眼睛最敏感的区域――视网膜上。

知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机体的知觉能力是随着能够逐渐把握外部事物的突出结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在知觉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被心理学家成为“概括”能力。即使是那些没受过任何逻辑思维训练的动物和儿童也能够毫不困难的进行“概括”。

触觉:人的知觉对外界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同样的刺激被不同的人接受便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因为人们在感知对象物体的时候总是会把一部分对象作为感知的主体,而另外一部分则会作为感知的背景而存在。

(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需要经过两个阶段:(1)在几个大脑子系统中进行的特异性加工;(2)从这些子系统中进行信息整合。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

注意:人们之所以能在大范围的产品里选择少数对象作为认知的中心正是源于注意的集中。可见人们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做出注意选择的主要因素。

记忆:对过去信息储存的能力成为记忆,记忆又被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对信息量的存储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少,容量大约为6个单元左右的信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短时记忆也是不可缺少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时我们在记朋友的电话号码时,这个数字就会不停的在大脑中重复甚至一遍遍的在心里默念,

长时记忆:对过去长期信息进行存储的能力被成为长时记忆,此时的信息存储不像短时记忆那么简单,它的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

语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知觉:知觉是间接的,它牵涉众多内部加工过程。知觉与行动是交织在一起的,知觉对行动的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机体的行动和运动促进准确的知觉。

(三)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因素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加工过程,在产品设计中利用认知心理学就该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来提高信息接受的效率,加快信息的加工过程。

1、形态

产品形态是一系列视觉符号的传达,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外观形式,形态的设计目的在于传递产品信息,提高人们认知产品的效率。在此从形态构成的基本方式进行形态的心理研究。

2、仿生 模拟构成/

仿生设计依赖于自然生物体,但又不是对自然生物体直接照搬,而是运用特定的艺术处理手法,对生物的结构,颜色,形态进行模仿,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仿生的手段包括:形态仿生 色彩仿生 功能仿生 结构仿生 规律仿生。

3、色彩

人们对产品的感觉首先是从色彩开始的,所以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外部特征,在我们选择商品的时候,人们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判断出对这个产品是否感,色彩已经成为影响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

3、材料

材料作为设计的物质基础,自身具有审美属性。中国肚带工艺文献《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重视材料在器物设计中的运用。材料包括肌理和材质。

4、肌理

唐代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诗句中的“肌理”是指人的肌肉表面纹理,这是“肌理”的本义。在设计中所指的肌理,是指一切材料的表面形态,任何自然材料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纹理特征,这种特征通过人的视觉,触觉,触觉等认知过程就会对材料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

5、材质

材质之美不仅包括材料表面的肌理美,也包括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社会价值以及人类情感等内容的审美。材质之美离不开“用”。

五、总结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完整的阐述在产品设计中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达,这对在产品设计中更好的理解、运用产品语意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庆森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尹定邦 图形与意义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3]李砚祖 造物之美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认知设计系统法,项目模型法,构念效度。

分类号:B841

随着心理测验在招聘选拔情境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测验项目的曝光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测验项目的曝光不仅会影响测验的公平性,也可能会影响测验的心理测量学属性。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应对测验项目曝光问题的很具前景的一项技术。自动化项目生成是指在测验过程中,计算机根据项目编制者或者自适应施测程序的要求,在项目生成算法的指导下,即时自动生成符合指定项目参数的项目。尽管这个项目先前并不存在,也没有经过试测,但项目参数可以通过基于项目刺激特征与项目属性之间关系的心理测量学模型进行预测。因而自动化项目生成可以看作是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项目编制方法的革新。这种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能力和成就测验领域,还被用于对复杂技能的评估,如问题解决、临床诊断和教学技能,因项目编制效率高、结构效度好而受到欢迎。

1 理论基础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研究者提出项目生成的思想,但真正利用项目生成方法编制测验的实践则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其间Embretson对构念效度的重新阐述对促进自动化项目生成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Cronbach和Meehl提出的构念效度已经指导能力测验几十年了,但Embretson认为他们的提法混淆了构念本身的含义以及与其他类似构念的关联。由于相关数据的累积只能通过测验编制完成之后的施测获取,因此传统的构念效度概念只能用来描述测验当前的构念,却不能为测验设计提供指导。

为了将测验设计结合进构念效度概念,Embretson提出一个两部分分离的构念效度:构念表征(construct representation)和规则广度(nomothetic span)。构念表征涉及鉴别任务表现潜在的认知成分,而规则广度则关注测验分数与其他构念之间的详细关系。Embretson认为传统构念效度的方法只包含后者,通过和其他测量相关联给测验分数赋予意义(规则广度):而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表明测量的意义也可以直接获得,即通过对在单个项目的问题解决行为中所涉及的过程、策略和知识的理解来确立(构念表征)。构念表征的研究范式包含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为测量任务建立心理加工模型,如操纵测量任务的刺激特征,从而改变对假定认知过程的影响。

这种两部分分离的构念效度对测验编制来说有很大优势。最重要的是可以用认知理论指导测验编制。因为测验分数的意义在构念表征阶段已经确立,因此可以设计测验项目来反映特定的认知结构,进而根据那些已经得到实证性支持的影响目标过程、策略和知识结构的刺激特征来选择项目;同时,规则广度也受目标认知过程与重要外部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认知分析可有助于它的提高。

2 具体方法

根据认知理论在项目生成中的影响过程和作用,Embretson等认为可将目前主要的自动化项目生成方法分成两种:认知设计系统法和项目模型法。这两种方法分别对应于Bejar等所提出的强理论(strong theory)和弱理论(weak theory)。强理论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隐含的心理学原理来精细地控制组成测验的模型或生成模型的实例的难度,如Embretson的矩阵完成测验和Beiar的心理旋转测验;弱理论以一组内容和难度上有广泛代表性的校准好的测验项目为起点,依据最佳实践原则(best-practice guideline)而非心理学原理生成模型,如GRE数学测验。这种分类方法对项目自动生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因此下面将对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步骤以及应用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2.1 认知设计系统法

认知设计系统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项目刺激特征中的基本成分和随机成分。基本成分或控制成分(radicals or controlling elements)是指对项目心理测量学特性(如难度)有显著影响的项目刺激特征;随机成分或非控制成分(incidentals or non-controlling elements)被定义为对项目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如难度)没有显著影响的项目刺激特征。一般认为,基本成分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与工作记忆操作有关,如矩阵推理测验项目中规则的数量,阅读理解测验中的单词转换等;第二类与知识操作有关,如阅读理解测验中的词频等。随机成分都是些表层特征,如数学题目中涉及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2.2 项目模型法

项目模型法,也称模版法(template),是指以具有良好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项目为基准(原型或框架),通过替换那些被认为与问题解决过程无关的特征,如物体名称、具体数字等,形成多个新项目。虽然这些新项目看起来与原来的项目不同,但实质却是类似的。实际上项目模型法也可看作是生成同构异形题多个实例的过程,这些项目在实质内容和心理测量学属性上都相一致。如果正如假设的那样,新项目继承了项目模板的特性,在心理测量学特性上与原先模板的特性非常接近,则可以直接通过这些新项目估计测试者的能力,而不需要进行试测。

2.3 两种方法的比较

这两种方法的根本差别在于对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倚重程度,认知设计系统法对认知心理学的依赖程度更高些。

对项目模型法来说,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必须要限定那些与测量构念相关的变量允许替换的范围,以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认知加工过程。如替代的速度和距离需要更复杂的计算,以改变问题的难度。(2)利用语义网络来确定什么样的替代变量的组合是有意义的。比如在交通方式及其相应的动词上,飞机对应飞行,汽车对应行驶。项目模型法是期望通过最小限度地替换现存项目中的部分成分,去生成与原模板特性类似的大量项目。项目模型法因应用范围广、花费比较适中等优点,受到ETS等考试服务机构的青睐,如用于GRE中的数学测验、数量推理测验的项目生成。然而这样的项目因变动较小,重复曝光,容易被测试者记住,进而导致心理测量学属性的显著差异。

对认知设计系统法来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项目类型的认知加工分析和

解决过程中认知模型的建立。这个模型对项目解决过程、刺激特征对过程的影响以及过程对成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基于认知设计系统法建构的项目,允许替换所有项目表层特征,只是基本成分的隐蔽性要求更好些。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那些有坚固认知研究基础的项目类型来说,认知设计系统法显然是更合理的选择。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被用于非言语能力倾向测验,如矩阵推理项目、图形类推、空间折叠以及空间物品排列;正试图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项目,如言语类推、言语分类、字母序列、段落理解以及数学问题解决。

3 具体步骤

下面介绍认知设计系统法的具体步骤。其实在具体实施中,项目模型法也秉承类似的做法,只是对实验控制和认知心理学实验的倚重程度上有所不同。根据Embretson等的做法,认知设计系统法指导下的自动化项目生成主要包括以下4个阶段:

3.1 为现存项目建立认知模型

在项目生成研究的最初阶段,认知设计系统法需要为现存的能力测验项目建立认知模型,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项目变异的来源。首先从文献综述出发,考察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影响项目变异的刺激特征,即哪些刺激特征可能会对项目的难度、区分度等属性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实验室研究中使用的任务通常会比真正的能力测验上的项目更简单,因此需要假设一个更复杂的模型来充分表征能力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加工过程。然后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如眼动、计算机模拟)对所识别出的、可能影响项目属性的刺激特征进行实验验证,求这些刺激特征与项目属性之间的相关,或者比较操纵这些刺激特征引起项目属性的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影响。尽管一般而言,项目难度是研究者最关注的项目属性,但反应时数据对认知加工模型的支持也很必要。

3.2 根据规则生成项目并修正认知模型

在项目生成研究的第二阶段,认知设计系统法主要关注项目编制和测验设计的问题,即项目刺激特征能否被单独操纵来影响加工难度,这些项目刺激特征是基于上一步建立的认知模型中的变量。为操纵项目刺激特征,根据认知模型变量建构一套项目编制说明(项目生成算法),然后在据此手工编制一批新项目进行试测,确定项目刺激特征是否影响项目难度以及被试在这些项目上的表现。虽然通过试测可以估计项目和被试参数,但这一阶段的主要关注点仍是项目刺激特征。对于认知模型来说,项目刺激特征应当能充分预测项目难度、反应时以及其他一些心理测量学指标。另外,从实证的角度来说,具有相同刺激特征组合的项目在心理测量学指标上应该高度接近。

3.3 计算机自动化生成项目

在项目生成研究的第三阶段,需要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项目自动化生成,即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器。尽管编制出项目生成和呈现机制方面的程序很重要,然而为特定项目类型发展出项目结构则是成功的关键。项目结构基于第二阶段修正的认知模型,是对所有影响项目认知复杂性的各种项目刺激特征特定组合的详细说明。这样,具有相同项目结构的项目携带有相同来源和水平的认知复杂性,并相应地具有相同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其他一些未纳入认知模型的刺激特征,对项目认知复杂性不造成显著的影响,是可以变动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类型(如测量空间能力与测量推理能力的项目)在项目结构上可能存在质的差异。

3.4 实证性地检验自动生成的项目

在这最后阶段,还需要收集些实证数据来评估项目生成器的稳定性以及自动生成项目的质量。项目生成器的稳定性主要是检视自动化生成的项目外观上是否符合预期的设定。自动化生成项目的质量通过比较项目生成算法预测出的参数与项目的实际参数进行评估,若两者非常接近,则表明设立的认知模型以及项目生成算法是有效的。

4 相关IRT模型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自动化项目生成需要合适的心理测量模型以及实质性研究(认知基础)。实质性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认知心理学,从而通过预测取代估计项目参数,而心理测量学模型则依赖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发展。随着测量模型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者提出多种能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测量模型连接起来的拓展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如线性逻辑斯蒂模型(LLTM,Linear Logistic TestModel)、约束两参数逻辑斯蒂模型(2PL-constrainedmodel)和项目结构的多层次IRT模型(HierarchicalIRT model for item structure)。其中前两种模型特别适用于认知设计系统法,最后一种特别适合于项目模型法。这些模型的共同特征是将影响项目认知复杂性的变量进行量化,纳入到测量模型,从而为项目自动化生成的参数预测奠定基础。

5 优缺点评述

Embretson对自动化项目生成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她认为,与传统项目编制方法相比,自动化项目生成有如下几点优势:(1)编制新的项目更容易,从而更好满足自适应测验对大量项目的需求;(2)生成指定难度水平与合适心理测量学特性的项目,避免了传统测验编制时有大量项目因试测中品质不合格而被抛弃;(3)如果项目生成算法足够精准,则可不必经过试测而将新生成项目放入题库;(4)结构效度存在于项目水平,即每个项目认知复杂性的具体来源都可以通过给模型变量赋以特定权重来确定;(5)可以重新设计测验来表征项目难度的特定来源,即认知复杂性的某些来源的影响可以直接加以控制。而自动化项目生成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这种方法需要实质心理学的支持,即为特定的项目类型发展出合理的认知模型需要一些实证性研究来支持。然而对某种特定的测验来说是否实际,还得在最初的研究花费与可以生成无限个的新项目的成果之间权衡。(2)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新的项目类型,但还是对已经发展出来的项目类型最有效。因为对新项目类型来说,它们结构效度中的规则广度还需要通过从该项目类型获得分数的相关的研究来证实。

6 研究展望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心理和教育测量领域的一些研究者对很多项目类型进行了认知分析并应用到新项目的编制,探讨如何将认知理论结合到测验编制中。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如GRE的数量推理、分析性推理等。对于自动化项目生成,目前国外最新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6.1 原有模型的修正

尽管先前的研究已经找到影响认知复杂性的一些因素,但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认为过去的认知模型不能覆盖所有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以往的模型进行修正,以建立解释率更高的认知模型来拟合相关问题解决过程,如Diehl在项目生成算法中纳入干扰项的特性。

6.2控制机制的引入

对于自动化项目生成,如何在研究者不干预的情形下产生符合要求的测验?Embretson自动化生成的抽象推理测验项目,从知觉角度分析,大约有7%的项目不符合要求。将自动生成的这些项目直接呈现给测试者,这在高利害关系的测验中显然是不允许的。因此有必要引入项目质量控制机制,如Arendasy等人建议加入基于Rasch模型的校准机制。

6.3 内容领域的扩展

过去计算机自动化项目生成的一些测验主要集中于有坚固认知基础的领域(如心理旋转、隐蔽图形和抽象推理测验),很容易通过操纵相关刺激特征控制加工难度。言语测验的自动化项目生成则涉猎较少。自然语言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渐为言语测验的自动化项目生成提供技术支持,如GRE的分析性推理测验项目的生成。

6.4 测验技术的革新

篇5

关键词:信息加工模式;产品设计;认知心理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82-01

一、前言

大多数的用户研究将设计师的定位为用户之一,恰恰忽视了设计行为中,设计师的特殊性:没有用户研究,绝对没有好的设计;但是也并非有了好的用户研究,就可以有好的产品。最最核心的设计师的思维研究却被回避了,或者说被忽略了。因此,如何有效地将产品的相关设计信息从用户层面拓展到设计师群体,并对设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引导。

二、产品设计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类似于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人类思维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这种功能主义的类比为深入研究思维和认知提供了可能。心理学理论认为所有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思维及其原因都可以用语言给予描述。实际上,经过感觉系统和过滤阶段后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阶段就是信息激活的阶段。也是整个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在激活过程中设计师要运用复述、语言知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下面分别对相关环节的心理过程进行解构描述,用于实现对设计师思维的具体过程的全面的认识和解读。

(一)发生动机

动机,作为心理内驱力参与到个体行为的发生和维持, 设计动机是设计师整个设计活动发起的源头,也是我们理解设计师所有心理活动的前提,不应忽略。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的设计动机反映了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对其后设计信息的选择、思维的组织、乃至设计概念的提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性亦或导向性的作用。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信息输入的渠道。产品设计的信息输入是主要依赖于设计师的感觉信息系统。感觉系统包括了信息特征、模式识别的系列过程。实际上,产品的相关信息只要被感知,就会通过输入开始被加工。结合设计行为实际,笔者认为对所得信息把握“只增不减、只分不合“的原则可以大大提高相关信息感受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实质是个选择系统。它包括了信息过滤和信息存储。在产品设计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对感觉到的海量的的设计信息进行处理并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看做自动加工。只有经过采集储存的设计信息才会进行后续加工。

(四)信息激活

当来自感觉系统的设计输入信息被过滤选择之后,就会暂时进入设计师的感觉信息存储。与此同时,激活机制会激活选定的设计输入信息并进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选定的输入信息被接受后,存储于设计师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设计知识和非设计知识,如审美感觉、设计经验等都会被激活。

三、关键点

在本文中,笔者并没有像传统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研究一样,来给产品设计的信息加工模式一个具体的诸如“信息码”“处理器”之类的解读。笔者所做的只是借助信息加工理论对认知思维的科学归结,给产品设计思维流一个顺畅的流动路径。

在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构建上,给出以下应用关键点:

(一)重视设计师的社会文化属性

在设计师与其他人类(如设计师、用户等)相互交往的现状下,要对设计师的产品设计行为做根本和准确的解释,必须把对个体的认知扩大到对群体、他人的认知,也就是社会文化属性认知上来。

(二)珍惜设计师的主动性

珍惜设计师所拥有的对产品设计的宝贵的理解力和主动性,可以促使设计师有目的的搜寻和观察信息,而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三)参考设计师的的情绪、动机和人格特征

设计师对设计的的认知是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动机色彩和人格烙印的。强调设计师的个体差异,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相关设计作品的有用性。

四、结论

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笔者也深深感受到,对信息加工模式灵活运用是关键的关键,一劳永逸或者说一成不变的设计态度,是信息加工模式应用的大忌。相反,有效补充转换,及时总结归纳,对现有的模式进行个体的再创造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使用方法。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不同,需要认真研究并实践探索。

1 提出背景

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师生互动,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将学生视作对外部环境的刺激被动反应者,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忽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应该是大学教育亟需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本校机械系大二大三18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于大学课堂教学,希望讨论后进行师生交流的占96.5%,老师一气呵成讲到下课的只占3.50%;最希望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分别占67.4%、66.3%、61.6%和51.2%;毕业成绩表除了课程的成绩,还需要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分别占57.0%、68.6%、62.8%、75.6%;学生强烈希望改变的是:课堂气氛死板、老师缺乏激情的占57.0%;授课内容纯理论太多、缺乏实用性、甚至抱怨老师一直点ppt的占74.4%;教学方法落后、需要改进、增加学生交流展示机会的占52.3%;教学管理滞后,经常出现软硬件的问题的占38.4%;学生的学习状态消极,需要改进的占33.7%。

另外,相当多的学生实行“三不两抄”学习法,不预习、不复习、不做作业,导致作业抄、考试抄的后果,抄来了短暂的成绩,失去了提高学习能力、获得专业知识能力的机会。不言而喻,这必然导致“三差”学习能力差、分析能力差和专业知识、能力差,很可能给毕业甚至职业造成极大的障碍。这与大学教育普遍性的理念极其相悖[1]。

2 认知心理学下的传统课堂和能力集成课堂行为对比分析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

从狭义来说,认知心理学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等研究人的获取、贮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包括对知觉、注意、记忆、心象(即表象)、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可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上课主要就是获取、贮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充分运用知觉、注意、记忆、心象(即表象)、思维和语言,获取多种能力。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基本是单入单出型,即依赖教师讲课输入,然后只有作业及考试这种输出,反馈很少甚至没有。在该教学模式里,课堂沉闷,缺乏活力,实行的是“两苦”教学,教师一个人几乎一直讲――辛苦,而学生一直被灌――“受苦”,结果事倍功半。学生很少有时间、有机会提问,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往往是解题能力,其他能力如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难以获得,甚至无法获得。而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

另外,对于课堂上教师所问的问题,尤其专业方面,知道答案的同学说不出来、说不清楚、说得乱,说不出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不知道的干脆回答不会,予以逃避。即使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开放性问题,大多同学说得混乱、难以听懂。背后的原因在于对于所学的知识,学生缺乏应用、交流的机会,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交流机会、提高表达能力的课堂平台。

鉴于这些现状,提出了能力集成课堂教学模式,属于多入多出型,如图1所示。

以多种信息输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沟通、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全程参与,让思维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实现多种能力的输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解答、检测和监督作用,为学生护航。因此,学生的最终成绩也不像传统型那样――只是分数,而是包含多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其天赋、特长。

3 能力集成教学模式

相对于单入单出的传统型课堂,提出的能力集成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多个角度培养、锻炼学生,通过导学问题,引导学生以独立、合作的方式探究其解决方案[2],经过师生之间、组内学生之间评价的检测反馈,形成一个学、评、测、监督的闭环动态控制过程,锻炼学生快速学习、应用信息、表达交流、思考动手等能力,并从中主动获取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

教师先提供来源于教材和实际的两种问题,供学生探究其解决方案,先解决教材问题,再将学会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践问题。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转化为当次教学内容的导学问题,包括知识性问题、方法性问题。现在往往为两节课连上,在第一节课,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主学习探究主要内容,同时解决简单的问题,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再以小组形式讨论尝试解决较难问题,并做出总结,以小组为单位交给教师。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得较快的学生先解决问题,这些学生掌握后可以帮助本组、外组,同时,也可以找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当堂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助于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表达和教学能力。

在第二节课,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性问题,鼓励各个小组选出已经掌握的学生代表去讲解,以活跃课堂气氛,而对于所有学生都不能解决的最难问题,则由教师重点精讲。每个小组的课堂得分,就看课堂上活跃度、讲解的准确度,每个学生的评价,则视其小组内和课堂的表现。此外,课后作业可由一个教材问题和一个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的较难的课外问题构成,以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且是快速学用的能力。

对于学生人数30的班级,便于实行这种教学模式。而对于合班上课有80~90多名学生时,笔者多次尝试后发现以学习小组形式最好,学习小组以地理小组和兴趣小组这两种方案最好。地理小组是以同一个宿舍为单位,便于课上课下讨论,兴趣小组则是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觉组成,便于形成凝聚力,且具有互相激励作用。

篇7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用户思维模型人性化设计

一、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作用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并进而研究人们如何学习、构成、存储和使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决策。这也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在产品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用户分析其心理思维过程。

认知的主要器官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认知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类型包括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知觉过程带有意志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

另外由于人的认知本身存在缺陷,例如容易遗忘,注意力资源有限无法长时间集中于任务,瞬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少于五个符号的信息,遇到操作问题喜欢根据固有经验去解决,视觉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产品使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二、用户思维模型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了解用户在实际使用操作中遇到的人机关系问题,我们在建立用户模型时应当全面考虑“人-产品一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设计师可以从两方面描述使用对象来建立用户模型:用户的思维模型和用户的任务模型。前者是用户如何理解和认知产品,后者是如何把用户的需求转化为机器容易处理的命令。为了在设计中有效制定用户任务模型,我们首先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调查了解用户的思维模型。

1、调查了解用户知觉特性

“用户思维模型又叫用户心理模型。建立用户思维模型的目的就是调查了解用户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知觉特性和认知特性。了解这些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设计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其基本内容包括:

(1)人的五官知觉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核心是揭示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在用户知觉特性中要了解人的视、听、嗅、味、触等五官知觉,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应考虑提供多媒体信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能力,增加信息的识别性。

(2)人的生态知觉

根据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观察者通过环境的移动会产生一个连续变化的视觉排列,这也是他对形式、大小、距离、深度和运动知觉解释的中心。同理,用户在操作时处于产品的某个方位,不一定能觉察到设计所提供的各个角度的信息,因而会造成信息传达不畅,产品功能浪费等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与产品的相对位置,分析在哪些操作中、依靠什么知觉系统、关注什么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人的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包括用户对产品的形状、颜色、协调性等要素的综合把握,在建立用户模型时也应考虑美观性对用户的吸引力。用户审美知觉受到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和时代潮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调查用户认知特性的方法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三种调查方法,其各有优缺点:

(1)口述法:让用户在操作中同时口述自己的思维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反映真实的操作感知,但有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操作,例如减慢速度或者出错。

(2)回忆法:在整个操作结束后,再让用户写出操作的思维过程,缺点是有些知觉感受容易遗忘,导致调查内容无法反映真实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3)观察法:好的设计应该操作流畅,同时眼睛的注视方向往往表现了用户的思维动机意图和兴趣所在,所以在用户的操作过程中观察他的动作连贯性和眼睛注视的方向,可以从中发现设计问题。必要时可以使用眼动仪进行观察。

三、用户思维模型的研究框架

根据对认知理论和用户操作过程的研究,本文将用户知觉特性的内容细分为三个阶段:在操作前所涉及的内容有任务理解、操作期待;在操作中涉及的内容有:反馈信息、帮助信息、选择和决策、记忆-提示;在操作后涉及的内容有误操作和修正等。

1、任务理解

指用户在执行任务前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不同而对产品操作的思维认知模式有较大差别,他们对操作装置的形状与操作含义之间的匹配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首先要调查用户期望中的操控装置是什么形状,如何操作?符合用户操作心理的产品界面应该如何设置操作指令、图标和菜单等要素。

2、操作期待

指在操作过程中期待产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反应。例如,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知觉期待?用户是否能直接理解设计的信息?是否存在冗余信息?产品界面是否存在不易注意到的视觉盲区?

3、反馈信息

指产品能否给用户操作提供反馈,以便让人理解产品的运行状态。反馈信息最好能够弥补用户的知觉缺陷。

4、帮助信息

指当遇到操作问题时,用户怎样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期待得到什么帮助信息?例如老年人使用电脑时因为无法及时找到帮助信息,因此担心搞坏电脑不敢进行操作。

5、选择和决策

指当出现多个选择操作时,用户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选择决策次数过多会造成烦躁不安的情绪反应。好的设计应该减少用户的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或者提供明确的指示。

6、记忆-提示

在操作中尽量减少用户记忆操作命令的数量,最好能够根据操作步骤提供说明,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针对用户在操作中容易忘记什么,设计相应的提示信息,减少有意注意,减少过多的信息干扰。

7、误操作-修正

由于容易犯错误是人的天性,因此要考虑操作出错后,怎样纠正错误,并减少误操作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不按常规方式使用产品的儿童,更要在产品上加人容错设计,通过采用双手按钮操作,将重要结构隐藏,增加开合的难度等方式减少儿童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用户思维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具体调查中,本文结合观察法和口述法,按照上述研究框架将产品操作任务分解,分别从用户操作的每个步骤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详细的用户思维模型。在不同具体产品设计中建立用户思维模型各有侧重,本文主要探讨一般情况下的模型建立框架,为建立其他类型的思维模型起到借鉴作用。例如本研究通过对银行取款机的调查,建立用户思维模型,试图发现其不良的设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建立几个操作任务:任务1取款,任务2查询余额,任务3转帐……其次,以任务1取款为例,分析其操作的前后步骤,分别通过用户调查记录各个步骤的认知心理状况,应当同时考虑非正常心理因素、非正常环境因素、非正常操作状态等。

再次,分别总结不同步骤下操作失败的原因,进行用户认知心理分析,并研究每个步骤中对应的知觉内容,并分析其知觉属性(例如形状知觉、运动知觉、状态知觉、过程知觉、结构知觉等),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得出较为完整的用户思维模型。最后,借鉴诺曼提出的设计心理学原理将用户思维模型转换成产品可以读懂的用户任务模型,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

五、研究用户思维模型的意义

篇8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着,出现了几个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着《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篇9

【关键词】阈下信息技术;认知资源;人机交互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与各种各样的信息化设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信息化设备使得信息传递和呈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这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逐步意识到了这一矛盾,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人机交互的有效性,阈下信息技术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所谓阈下信息,是指处在人感觉器官客观阈限之上,主观阈限之下,虽然不能被人意识到,但是能够为感觉器官接收的信息。而阈下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这种信息来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技术。这种信息的知觉和加工不会占用意识的认知资源,能够在不增加认知负担的前提下,将额外的信息传递给个体。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利用恰当的方式,通过恰当的渠道给用户提供阈下信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更加自然、方便、有效的人机交互方式。

1 阈下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早期的阈下信息技术研究“重应用”而“轻理论”,导致阈下技术在短暂繁荣过后,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质疑。所幸的是,仍有学者坚持在吸取前人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阈下技术的研究方法,从基础理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推进阈下技术的研究。他们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心理学界的认可,为阈下信息技术重新注入了活力。

过去的三十年来,研究阈下信息对行为影响的最常用实验范式是“掩蔽启动范式”,用于检验一个受到掩蔽的刺激对其随后呈现的刺激有何影响。但是对于该实验范式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这些方法论上的缺陷使得阈下信息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了弥补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者们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几种新的,更加可靠的阈下信息研究范式。

Humphreys[1]和Forster[2]借鉴了语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用正字法以及重复启动代替了语义启动,从而绕开了之前实验范式的短板,证明了阈下信息能够在词汇层面进行加工。此后Greenwald等人又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点改进。首先是采用了“反应窗”技术,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对目标刺激作出反应,从而提高了间接测量的敏感度。然后是采用一种回归统计的方法,代替了原有的统计方法。[3]而Dehaene和同事首次使用了脑成像技术,并发现阈下启动能够引发运动皮层的神经活动,这表明,当被试在对目标进行语义分类任务时,他们也在无意识中将任务指令运用到了阈下启动中。[4]在这些研究方法提出之后,对阈下信息研究方法论上的批评渐渐平息,阈下信息的有效性逐步获得认可,并为深入研究和理解阈下信息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可以说,阈下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无意识认知研究的一个子集。早期的阈下信息技术基础研究几乎是与无意识认知研究相互脱离的。阈下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主要是刺激强度处在阈下水平的信息)能否为人所知觉到,能否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能否影响其他心理进程,从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改变。而无意识认知研究则主要考察无意识加工,而不仅仅局限于阈下知觉,还有那些没有意识到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研究重点。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这两种研究思路应该相互融合,才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对两者的全面理解。Hassin在此思路上用“Yes It Can”(YIT)原则来描述无意识思维的能力,[5]该理论表明阈下信息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这为阈下信息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 阈下信息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

阈下信息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推动下日趋成熟,才会被众多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者们视为解决人机交互信息传递难题的首选方法,都将阈下信息技术作为研讨的重点,并发表了一系列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根据这些研究所依托的基本原理,大致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依托阈下条件反射原理,这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相似,当一个信息与积极的阈下信息不断重复匹配出现之后,这种信息将会引起人的好感;相反的,如果该信息与负面的阈下信息不断匹配出现,则会使人感到厌恶。依据这一原理,只要依据人对计算机显示的信息是否理解正确,及时地给予相应的阈下信息作为反馈,就能够使人对正确的理解产生条件反射,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Ham等人研究了计算机呈现的阈下信息能否在用户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用户。发现阈上反馈和阈下反馈组的被试与无反馈组的被试相比,排序正确率更高。[6]Ritter则更进一步将阈下信息技术用于改善人在使用计算机时的主观体验。[7]

另一类主要依托阈下反应相容原理。该原理认为,如果之前显示的阈下信息与随后显示的目标信息所需要作出的反应一致的话,阈下信息就能够提高随后显示信息的反应速度和理解度;而当这两者所需要作出的反应不一致时,阈下信息则会抑制随后显示信息的反应速度和理解度。Chalfoun和Frasson的研究表明,这一原理能够用于提高虚拟环境中的学习效率。而且他们还使用脑电技术记录下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情绪和脑电反应,生理数据分析为阈下信息对虚拟学习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8]此外,Riener利用这一原理,来帮助驾驶员作出正确的驾驶操作。相对于没有提供阈下信息的行驶路段来说,提供了阈下信息的路段中驾驶更加经济环保安全。而且数据分析表明,安全带提供的阈下信息效果显著,而座位提供的信息效果不明显。[9]

3 结语

虽然阈下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并不算长,而且发展过程中饱受争议,但是在认知心理学无意识研究的推动下,其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应用研究不断扩展,最终获得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可和青睐。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阈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为我们解决人机交互的主要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然而,虽然认知心理学相关文献中已经陈述了许多“成功”应用阈下信息的例子,为无意识认知心理活动提供了大量证据,但是这些研究依旧存在缺陷,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在真实情境下阈下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因此,尽快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开展阈下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于该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Humpherys G. W., Evett L. J., Taylor D. E.(1982). Automatic phonological priming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J]. Memory Cognition,1982; 10: 576-590.

[2]Forster, K.I., & Davis, C.(1984).Repetition priming and frequency attenuation in lexical acces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0,680-698.

[3]Greenwald, A.G., Draine, S.C., & Abrams, R.L. (1996). Three cognitive markers of unconscious semantic activation[J]. Science,273,1699-1702.

[4]Dehaene, S., Naccache, L., Le Clec'H, G., Koechlin, E., Mueller, M., Dehaene- Lambertz, G., van de Moortele, P. F., & Le Bihan, D. (1998). Imaging unconscious semantic priming[J]. Nature, 395,597-600.

篇10

【关键词】意义,认知,特征

乔治·米勒是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之一。米勒将语言问题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强调语言意义的作用。米勒主张,意义是语言使用的中的核心问题。人们使用语言,原因就在于获得意义。如果无法获得意义,语言将成为“无意义的声音符号”。

米勒尤其重视对词的意义研究,认为“理解词义为理解更大单元的语义现象奠定了基础,是理解语义现象最重要的一部分”。米勒在意义问题上持心理内在学说,坚持语言意义的心理内在立场,认为意义是心理建构的结果,而且意义的组织方式也呈现出心理结构特征。米勒的意义心理学说是其认知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预示了对意义问题中的认知因素进行研究的前景。

米勒将语言作为认知心理的重要内容,并且通过对人类语言现象的认知心理过程所进行的程序式分析,米勒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义是内在于心理之中的,而且意义的形成是对语义关联进行心理建构的结果。这种心理学研究将人类语言视为特殊的“心理官能”(mental organ)。”这也为意义问题赋予了心理特性,因为建构意义就必须要理解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而这种理解能力正是一种心理能力。因此,米勒将其语言学成果命名为心理语言学,而这也是对乔姆斯基观点的继承,即语言研究的主体应是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而非对语言现象的描述,“语言理论简单而言就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这样,米勒继承了乔姆斯基的定义将语言研究定义为一个认知问题。

米勒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既不在于它所指称的外在对象,也不在于它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观念;既不以语用效果单独呈现,也不仅在于语句为真的条件。意义是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因为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的产物,所以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认知结构间的语义关联,这种意义的呈现方式是关联性语义学。关联性语义学通过将词的概念置于不同的“域”中而赋予词不同的意义,这样的关联语义学不仅说明了词义的指涉性基础,也通过对词汇用法的描述,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理论。

米勒针对传统的哲学语义学研究提出了质疑。米勒认为,传统哲学语义学的目的在于给出“意义”这个词的所有特征以及人们如何使用其相关形式的。米勒指出,这意味着一套完善的理论在为我们提供意义时,也要依据我们的语言表述为我们提供一种逻辑上的一致性。米勒进一步提出,这样的研究方法必然会使每一种理论都面临着许多无法回答的问题。米勒选择了两种哲学语义学理论进行了说明。其一是传统的对意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区分。传统的形式逻辑区分出意义的内涵和外延。外延决定一个词所能指示的一切,而内涵决定外延。米勒指出,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并不是所有有意义的词都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比如“of”、“and”等词有意义却无外延。其二是真值条件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知道一个语言表述的意义就是知道其应用的真值条件。

米勒的意义定义所表述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一种心理世界,一种基于认知能力的概念化世界建构。因此,意义就是一种概念化的认知模式(而非可能世界中真值条件)。这样的语义学的首要标志是,意义是心理性的。更准确地说,研究意义问题的语义学可以被看做是语言学同心理实体(mental entity)的对应,是语言学与语言使用者心理结构的联系。

意义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能力进行心理建构的结果。意义的心理结构特性体现在词的意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义关联以心理结构的形式组织起来。而且米勒参照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语义关联对词意的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建立起词语意义的组织结构和人的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G.Miller,1991)。

米勒运用词的关联测试说明,单个词可以通过词意激活广泛的词典知识,并且通过填装(priming)技术测出数据保证了大量人群的数据集合可以作为单独个体的内在词库这个心理学结论的可靠性。这样,米勒从词的关联测试中找到了语义关联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直接证据。

米勒在基于上述语义关联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意义的组织原则方式——即树形结构。用于组织词汇数据的分类原则是建立在集包含(set inclusion)基础上的。被用来指示嵌套(nested)集合的词与词之间的关联被称为上位层(superpordination,或hyponym)。米勒对语义关联的形式做了补充说明,属性、功能、部分在语法(syntactic)种类之间也同样适用,因为属性、组成部分和功能只有用词表达出来才能进入到定义中。“属性”最常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表达,“组成部分”由名词和名词短语,“功能”用动词和动词短语。这样对概念的使用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米勒凸显心理特性的意义理论是一种内在主义的语义学,因而也是突出语言使用者主体地位的语义学。这样的意义研究方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哲学领域也显示了特定的优越性。首先,意义心理理论更有利于对日常语言的语义分析,有助于我们解决成真条件语义学所面临的困难,也体现了语义学研究的自然化趋向。其次,意义心理理论的作用机制强调了在语义分析过程中对言语者双方主体性的坚持,这样就可以通过语义分析的过程将“理解的主体”和“被理解的主体”进行有效整合,以便把语义分析的形式规范性与言语者的心理自然性有效地结合。因此,这种语义学能更加确切、合理地反映意义、知识的形成与产生,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语义学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