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疑问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心理学的疑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1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的主要部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礼仪;第二部分是学校礼仪;第三部分是社会礼仪。
关于家庭礼仪,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正确表达自己;三是理解体贴父母;四是合理使用零花钱。为子弟才,“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对长辈最起码的礼,我们是否每日做到了呢?当我们早上起床时不是对父母视若无睹,而是要对父母问好,放学回家不是对长辈横眉冷目,而是亲切对待。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对待父母。
而学校礼仪是表现出了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更要严格做到几点:着装得体守礼仪、遵纪守信讲礼仪、尊老爱幼知礼仪、不攀不比是礼仪,倾听他人懂礼仪、佳节庆典需礼仪。
学校是一个校园,我们如果要给校园添光彩,必须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着装得体,这样才能表现出校园的气质来。
社会礼仪不可少,里面学问多得是,想要做个聪明的社会人,请学学社会礼仪:探病就医懂礼仪、公共交通需礼仪、电话用语讲礼仪、大型活动要礼仪。因此,社会礼仪很重要。如果,你不懂,那你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因为它是一门常识,没有它,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礼仪是一本书,你怎么也读不完它;礼仪是一首歌,你怎么也唱不完它;礼仪是菜谱,你怎么也看不完它。要想学礼仪,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2
这次学习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我是一名小学生,同时也是一位好女儿。我非常喜欢帮妈妈做家务,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可以让妈妈不那么劳累,妈妈要上班,上班本来就很累,如果再让妈妈做一点比较重的活,妈妈一定会体力透支,倒下来的。所以,我决定要帮妈妈做一点家务。
我决定洗碗,这虽然是个很轻的活,但只要我做了就一定可以让妈妈少一点家务。我来到厨房,把碗放到洗碗池里,然后踮起脚尖把放在高处的洗碗布拿下来,开始洗碗了,我先把水龙头打开把碗接满水,用洗碗布擦一下,把水倒掉加上洗洁精,从里到外认真地擦一遍,再用水清洗一遍就完成了。随后还有两个碗要洗,我按照同样的方法把另外的两个碗洗得干干净净,妈妈直夸我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家务事了。
通过了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和平日里的培训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了文明礼仪的真谛,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生活中我会这样做:上车时,我们都谦让一点,看见老弱病残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爱护公物;在学校里,遵守规章制度,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互相帮助,让同学间相处得更团结更和睦;在家里,我更要孝敬老人,尊敬父母,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总而言之,我要对照《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愿“文明礼仪”这棵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焕然一新,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美丽多姿,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和-谐温馨,希望礼仪之花开满人们的心间。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3
自去年年底开始,在管理处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对无锡东收费站全体职工进行了手势语言的文明礼仪培训,并在现场收费过程中进行了“温情在宁沪”文明礼仪活动,众所周知,文明服务是窗口工作的最形象表现,宁沪高速公路是江苏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江苏的东大门,不仅是全省的.经济大动脉,更是体现江苏人文精神风貌的文明大通道,如今,在“您好”工程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手势语言,把“温情宁沪”的服务理念带给过往的司乘人员,使司乘人员每每过往收费站区时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将手势语言形成习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由于宁沪高速公路车流量大,无锡东收费站更是如此,要对每一位司机展示手势语言也是很累的,加上个别司机看到后不但不高兴,反而给了一个白眼,有的司机甚至还回应不如不收钱好,等等不理解的状况也是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温情在宁沪”文明礼仪活动的顺利开展,虽然车流量大,我还是坚持为每位司机服务时都使用手势语言,当然,一种习惯改掉难,形成也不容易,并非一朝一夕,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蒋站长、管理员和班长都耐心的提点和指导我,在各位领导的关心下,我将逐步改进工作中的行为习惯,使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文明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将和其他收费员一起,树立“温情宁沪、和谐锡东”的服务理念,共创温情、和谐、文明的宁沪之路。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4
在这次文明礼仪学习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工作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篇2
传统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都从观察开始的,通过归纳过渡到理论,然后通过观察证实理论。我们应该清除心中一切偏见、一切先入为主的理论,耐心地、客观地观察,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被观察事物的本质。即通过归纳能不能由特殊事例归纳出普遍、一般的知识。这就涉及到归纳推理的有效性问题,即如何证明由已经验到的事例推出其断定范围超过这些事例的结论为合理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著作《人性论》中提出:“如果有人说,我们有经验得到,同一能力与同一对象继续结合着,而见相似的对象也赋有相似的能力;那么根据了这种经验,我们就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我们就能从超出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过去的例子而推理任何结论呢?我们能从理论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
休谟的答复是否定的。他的结论是:“这里有两个原则,一个就是,任何对象单就其自身而论,都不含有任何东西,能够给予我们以一个理由去推得一个超出它本身以外的结论;第二,即使在我们观察到一些对象的常见的或恒常的结合以后,我们也没有理由得出超过我们所经验到的那些对象以外的有关任何对象的任何推论。”所以休谟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前提出发,否定归纳的本体论前提,把“客观因果联系和必然联系”等本体论概念排斥在归纳法的讨论之外,采用了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方法来解决他自己提出的“归纳问题”。在他看来,相似的事例屡见不鲜后,人心就受了习惯的影响,当看到一件事情后,就期待它的恒常的伴随事物,而且相信这样的伴随事物一定会出现。因为“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的指导”,所以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这里休漠把因果联系归结为人们的心理习惯,他对归纳法的心理学解释是:人们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认为,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和以前发生的类似的事情结果会是一样的?由于习惯和习俗。他认为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它可以使过去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即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心理习惯,归纳的过程实际上仅是一个“心理联想”的过程。科学知识是通过科学家们的“心理联想”产生的。
波普尔是通过休谟接触到归纳的问题的。波普尔觉得休谟指出归纳在逻辑上不能成立,是完全对的。他声称没有什么正确的逻辑论证容许我们确认“那些我们不曾经验过的事例类似我们经验过的事例”。放弃归纳理论逻辑理由有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找到多少只白天鹅也不能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个论断,因为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就可以驳倒这个论断。
但在就为什么人们会相信归纳推理的问题上,波普尔则不同意休谟用习俗或习惯给归纳作心理学的解释的观点。因为它原来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不是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提出的。它企图对一件心理学事实提出一个因果性解释,说这件事实是出于(即经常联带着)习俗或习惯――也就是说在肯定规则性或经常与各种事件相联带的陈述中。也就是说我们信仰规律的习惯是多次重复的结果――是反复观察某种事件经常联结另一种事件的结果。波普尔认为,“相似的重复”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我们把它们当作是相似的,把它们解释为重复。“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事物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能是类似。因此“它们只是从某种角度看来才是重复”。对波普尔起一种重复效应的事情,对一只蜘蛛可以不引起这种效应。他还说:“这意味着一定先有一种见解―诸如一个期望、预期、假定或者兴趣的体系,才会产生重复感。”于是波普尔提出自己的结论:“我们不是被动地等待重复把规则性印在或强加在我们头脑里,而是主动地企图把规则性强加给世界。我们企图在世界中发现相似性,并用我们发明的规律来解释世界。我们不等待前提就跳到结论。这个结论如果被观察证明是错的,以后就得放弃。”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偿试和错误”学说(又称”猜想和反驳”学说)。“偿试和错误”是一种理念的试误,是把物则”加在观察的对象身上。波普尔认为,纯粹的观察,不带一点理论指导的观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认为,归纳推理无论从心理学、方法论和逻辑学来看其模式都存在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总是倾向于找到自己支持自身信仰的证据,忽略和自己信仰相违背的证据;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有待观察的东西的理论,我们的观察无从收集,无的放矢。归纳不是心理事实,不是日常生活事实,更不是科学程序。
波普尔认为人们都是用全称命题来表述科学理论,而经验的对象却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命题。例如虽然我们看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但也不能得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一个全称命题,因为无论我们看到多少乌鸦,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证明全部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种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是不能用归纳法从个别事例或单称陈述中获得的,所以在逻辑上归纳法是无效的。
篇3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⒈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⒉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篇4
一、刻意标新立异,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有些教师把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上的翻新,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抛弃了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笔者曾听过一次市级观摩课,这位语文教师教授的是《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他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20分钟),学生看课文(10分钟),小组讨论(10分钟),几个学生回答老师提问(5分钟),课后,许多听课教师感到很困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否实现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另一位教师讲《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学生先看课文,然后讨论(讨论的问题教师首先拟好,上课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
整个教学过程似乎无可挑剔,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比较好。但是,在课后,我们找了三个(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检测。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三个学生除一个读得比较流利外,其他两个都读的磕磕绊绊的,接下来从文中挑几个重点词语,让学生根据上下内容谈谈对词语的理解,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得正确。这两位教师的观摩课能否获奖,我们且不去评论,但这种教学纯粹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他们抛弃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优良传统(如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借助字典理解词义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不少学校的课改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少,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少,对课文语言的体味少,导致学生课堂收获减少,基础知识得不到提高。
在课改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并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明确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语文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还是重在“学”,如字、词的学习与积累,句意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结构、写法的理解与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分析、传授。忽略了这些,专注于搞所谓的“新花样”、“标新立异、无疑耽误了学生前程,看似华丽的空中楼阁”终成过眼烟云,瞬间消逝。
二、教学方式陈旧,思想观念老化
与前文所述相反,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改革表现“漠然”,思想观念老化,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他们对课文的教授还停留在字句分析,逐段讲解,总结中心、总结写作特点、忽视学生参与,老师唱独轴戏的老一套教法中,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时是一种做法,平常教学又是另一种做法,为了上好公开课,他们精心准备,刻意求新、东拼西凑,“看”起来确实不错,效果也还好,可是,公开课后,又照样用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以上两种现象在当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近于通病,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
首先,有的教师素质差,缺乏对课改的正确认识,或者说对课改的精神实质没有深入领会。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许多学校领导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对教师培训的时间短,而且不能保证会员参加培训,教师对新课标、新理念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教师案头连一本“课程标准”都没有,对课改理念一问三不知,有些学校尚未构建教师集体研究教材,共同备课,分享教学经验的校本研究机制。有些学校班级人数多,一个语文教师带两个班,一百四五十个学生,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反思教学,调整心态,而是处于紧张应对的工作状态中。
篇5
【摘要】近年来,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面临考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促使高职文秘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既由文秘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也由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决定 。文秘专业的学生要想将自身的能力结构实现均衡发展,就需要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其满足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基础,对关键能力培养引入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文秘专业学生进到社会之后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从而对文秘专业教学革新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关键能力 文秘专业 教学革新
“关键能力”一词最早由德国职业教育专家麦腾斯提出,是指与具体的工作任务、专业技能或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但是可以迁移、转化到其他不同领域的能力,是在各种场合和职责中可以做出选择,可以对于人生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得以胜任的能力。具备关键能力的人能较容易实现职业的变动和岗位的转换。在德国,教育界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这些都对传统的秘书职业带来大的冲击,对秘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变化?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其载体就是专业知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培养关键能力,能拓宽学生的职业适应范围,增加就业。研究关键能力,也是当前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⒐丶能力引入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必要性
(一)由中小企业文秘岗位要求决定
当前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就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追求的目标普遍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很多秘书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中小企业的文秘工作岗位从事的主要工作是文字工作、公关与接待、通知与传达、能与行业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财会工作、信息、统计、人事档案等。秘书人员兼任其他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文秘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职业迁移、转换能力,这当中最为关键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具备学习能力才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也是实现秘书职业终身学习要求的最重要的能力。
(二)实现能力结构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能力结构是指一个人具备的能力类型和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成各种能力类型,每个人的能力结构也是不同的。从专业能力结构出发,企业要求文秘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好的职业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但在传统的培养方案当中,课程内容比较重视文秘的岗位要求,教学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展开。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落实工具性操作技能,而有关于文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徙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都还只存在于文字表述方面。因此文秘教育的最佳模式就是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结构,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当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职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就是依托关键能力,实现能力结构均衡发展。
(三)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秘书职业的发展类型通常情况下分成三个类型。第一个方面是上移,指的就是从低级的职位不断上升,发展成为高级职位。其中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在秘书职位当中,由初级秘书,发展成为中级秘书、高级秘书。在秘书职位之外,成为高一级的管理者。第二个方面就是侧移,指的就是由组织当中的职位实现横向变动。通常指的就是行政助理类的职位向业务类等部门进行侧移。第三个方面就是移出,指的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组织当中退出,或者调离,最终实现职业改行或者自己创业。个人的核心能力的水平和自身职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其核心能力比较高,可促进自身职业的发展,但秘书职位无论是实现个人职业的生涯发展,还是实现自主创业,都要满足于职业变化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因此,关键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须品”。
二、我国文秘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开设困难重重
从专业设置来看,当前高等院校开办的文秘专业很多都是依附于文学院或者中文系。这种依附的行为导致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来源大多“系出中文”专业性不够,文秘专业的学生也因此缺乏对于自身专业的深入认识,甚至还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产生迷茫感受。从社会层面出发,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准入机制,非文秘专业就业秘书岗位的比比皆是,这对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极大冲击,就业去向可能面临困那难。从用人单位来看,中小企业雇主对秘书职业的专业化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学历越高的越能胜任秘书工作,因此,秘书招聘唯学历论比较严重,专科竞争不过本科已是现实,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取消了文秘专业。以上原因导致高职文秘专业开设困难重重。
(二)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仍旧比较保守
文秘专业更多是由本科院校开办,培养面向党、政、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秘书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大多承袭本科教育而来,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化教学改革,但课堂教学还是较偏向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使用“讲授式”、“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缺乏具体的课程实践内容,课堂缺乏交流,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关键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三)文秘专业实习环节缺乏创新
一个合格的文秘人才如果没有实际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区去锻炼,那么就无法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收放自如。秘书岗位的特殊性使得文秘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像其他工科专业那样采用集中、统一的方式开展实习。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方式依然采用“自主择业”的方式进行,实习岗位如果与专业不对口,学生就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自己,实习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监管难度大,涉及企业多,学校难以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去学习,加上秘书岗位的工作内容繁、忙、杂、累,工作内容还不统一,使得学生通常只能盲目的应付实习 。实习环节缺乏创新,因此实习成效难以保证。
三、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文秘专业教学革新建议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可将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分成具体的两种类型,一个类型就是秘书职业需要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例如办公设备的应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另一个方面就是跨职业关键能力,又可以被称作是独立工作类,主要有随机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等。当今社会对于文秘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其他关键能力。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具体拟定人才培养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实际调研,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经验,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论证,以高职文秘专业为基础,对于现实需求的办学方针进行有效的适应,拟定的方针和计划需要始终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重点改革能力培养方案,注重职业核心能力与关键能力得培养。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指的就是人们针对学习活动的规律的集中认识,也是人们对于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基本态度。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文秘教育需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利益出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前提开展教学活动。
在高职文秘教学中,需明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方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将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使用上,以学生为中心,使用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积极教学法开展教学,如情境模拟、小组活动、同伴学习、项目教学等方法。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双翼”式课程结构
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需结合社会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实现文秘专业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文秘专业课程结构。在课程的新体系当中应融入人文类课程,以职业能力板块为基础,开设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利用人文素质课程主要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从而将自身的素质提升,增强社会适应力。高职院校可根据需要设计有关人文素养的读本,通过打破认知限制来促进文秘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注意的是,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解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可以提出更加具体的目标,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课程结构中扩展文秘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具体包括商务沟通和企业管理等内容。构建高职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一体双翼”式课程体系,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实现“双赢” 。
(四)开发秘书培养项目的系列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具备相应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高技能人才。岗位工作内容决定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因此,高职文秘专业的教材开发应以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使用项目导入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做中学,通过自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探索的阶段,学校可以开发例如《商务秘书项目教程》、《办公室事务处理项目教程》等教材。编写人员需要将文秘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利用任务驱动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单元,整合教学资源。 结合现代商务活动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培养操作习惯与技能,特别是秘书专业核心技能与关键技能的掌握。设计的教材当中包括秘书职业工作、秘书日常事务以及秘书的商务活动等等。在每个项目当中概述其项目内容,介绍其中的背景和任务描述,并且利用知识链接和案例阅读等形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并且注重知识领域的有效拓宽。
(五)建立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以书面考试成绩定评价”的评价模式,转而关注模拟工作实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由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很多都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客观、有效的评价文秘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就需增加形成性评价(它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的权重,减少总结性评价(它通过“最终成绩”给学生打分,包括测验、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权重,同时注重真实性评价(基于一个“真实世界”情景的完整性评价),从而构建出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是评价过程中的唯一评价者,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再是最终成绩,这样可以吸引文秘专业的学生更多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可以提供机会让社会企业参与到评价当中去。考核成绩需要记录专业和非专业(关键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成绩分别占据二分之一。在总结性评价的过程中,平时成绩占据40%的比例,而考试成绩占据着60%的比例。在考试成绩当中包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占据50%,而实践考核成绩占据剩余的50%。考核非R捣矫娴墓程中,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评成绩,还有教学团队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团队指的社会、企业、老师,自评成绩和教学团队的评价各自占据50%的比例。
即:最终成绩=专业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50%+非专业成绩×50%
(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
组织文秘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学到课堂当中教不到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学生需要按照高职院校的实际培养需求,在毕业前最后一年来到企业真正的开始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可以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并且可以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指导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对于学生形成鼓励,让学生明确实习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制定全面的措施,对于实习学生的巩固率得到有效的保证。
四、结论
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的方向与特点,对于文秘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培养,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文秘岗位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结构获得均衡的发展,使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得创业与创新。要想使文秘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增强,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利用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拓宽学生的职业适应范围,增加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朱晓燕.“翻转课堂”在中职文秘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4:36-37+35.
篇6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心理文化。
分类号 B849-09
1 引言
早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获得独立之时,心理学的文化性质就得以初步表达。冯特把心理学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基本心理过程为研究内容的个体心理学,二是以高级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就成为文化心理学的早期形态。此后,实证的个体心理学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得以蓬勃发展,而民族心理学作为“第二心理学”(the second psychology)一直为自身的合法地位而努力[1],只是近年来才受到广泛的重视,文化心理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研究形式。
文化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其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和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如早期的跨文化心理学,晚近的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等[2]。关于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国内已有许多讨论[3~5],这些讨论大多是从对比文化心理学与西方主流心理学这一角度开展的,从二者对比中揭示了文化心理学的诸多特征。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分析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从文化与心理学的结合途径来看,文化心理学实际上具有双重内涵。文化心理学一方面从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入手,尝试从文化视角理解人类的心理行为,以实现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扩展;另一方面则从研究者的文化负载入手,力图揭示心理学的文化历史根基,以实现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以“文化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以“心理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划分并考察两个层面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 文化心理:考察研究对象的“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入手,力图扩展主流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设定,把心理行为看作特定文化的产物,重视各种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的独特性。文化心理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人类心理行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与特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无法脱离文化历史背景进行理解。传统的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概念应该有一个改变,由“统一心理”变为“建构心理”,由“普通心理”变为“文化心理”,由“mind”变为“mentality”[6]。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不同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分布在一些理论维度上。如可以把文化视为先于行为的背景,也可以视文化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他如文化对于心理的首要性或次要性,直接性或间接性,促进性或抑制性等都构成重要的理论维度,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关系[7]。20世纪70年代前的文化心理研究主要是以文化作为背景,考察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表现,此时的文化心理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并无本质差异[8],是以文化与人格为主要研究内容,关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格特征。此类研究持有文化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不同文化类型的差异决定了相应的人格差异。晚近的有关文化心理的研究重视文化与心理的双向依存关系,以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作为基本研究内容,试图发现文化传统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运作和行为表现,以及人们如何获取文化意义并加以阐释和创新。此时的研究更加重视解释学、质化方法的采用,突出发展理论、建构理论和活动理论的观点[9]。
关于文化心理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多富有启示性的研究成果,典型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化与自我、文化与认知、情绪、动机、性别等。其中以文化与自我的研究最为典型[10]。研究发现,现代心理学中自我的定义是建立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基础之上的,视个体为独立的、自足的、自主的实体,每个个体包含着独特的内部特征,个体的行为首先是这些内在特质的结果。但是这种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定义并不具有普遍性。在亚洲如日本等集体主义文化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文化中的自我具有不同的含义,可以称为依赖型自我或关系型自我。依赖型自我具有关系先在性的特点,并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明显边界和内部特征,自我的表现随着情境而不同,依据不同的人群关系而发生改变。
文化心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拓展了研究人类心理行为的视野,把文化作为透视人类心理行为的重要视角。以文化与心理关系为核心问题,文化心理的研究对人的心理行为作出了全新理解,既拓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突出了活动意义、日常实践等的重要价值,也对原有的研究内容给出了全新的理解,表明了自我、依恋、情绪等经典概念也具有文化相对性。总之,文化心理的研究获得了关于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表明西方心理学也只是基于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其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认识并不具有超越文化的普遍性。
3 心理文化:考察研究者的文化“心理学”
考察研究者的文化“心理学”,其实也就是在考察心理学的理论先见和价值预设,可以称之为心理文化的研究。心理文化指出了这样的事实:不仅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与文化有密切关系,而且心理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产物。而事实上,关于心理学科学性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于研究者的假定,如所谓的科学客观性、中立性等特征其实是假定研究者可以保持价值中立、客观地反映对象的特征[11]。
从研究目的来看,心理文化是研究者持有的或明确或隐含的理论预设,这决定了研究选择什么和排斥什么、重视什么和忽略什么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心理学研究都是在一系列价值承诺下进行的,这些前提预设指导着研究活动,同样也会制约研究者的视野,心理文化研究就是要揭示这些指导和制约研究活动的价值预设,揭示心理学自身的文化属性,以使心理学汲取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从研究方式来看,心理文化的研究具有心理学哲学的特征,同样是以理论反思的方式对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反思,以实现心理学理论的拓展和重构。但心理文化的研究比心理学哲学研究更为具体,其理论反思更具有“文化色彩”,侧重考察那些与特定文化观念相联系的理论预设,如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在建构心理学理论中起到很大作用,制约着关于对象的人性假设。
从研究功能来看,心理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心理学的理论视野,转换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实现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心理学的研究总是在一系列前提假设下进行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与文化有关的理论预设。从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比较来看,心理文化与文化心理研究的主要区别是,文化在这里不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特征,而是作为研究者或研究活动的特征,成为理论反思的思想来源,用多元文化价值的宏观背景检视某一研究的价值预设。
从研究内容来看,心理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方法中的心理文化和学科制度中的心理文化。心理文化中的“文化”并不是指某种具体文化形态,而是指心理学理论及学科制度等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文化研究指出了心理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理智的进化和发展过程,而心理文化研究就是力图挖掘这些隐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取向,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反思批判,以获取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
首先,从理论、方法角度看,心理文化包括心理学研究者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取向。心理文化可以包括金布尔所说的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甚至对立 [12];心理文化可以包括西方心理学林立的学术派别。从科学心理学建立起,就有各种心理学流派的争论,它们都以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为理论基础,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基于不同的人喻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文化;心理文化可以包括心理学的主流与非主流传统的差异,主流心理学强调方法和程序的客观性,非主流心理学则强调人本性和理解性,这也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文化;心理文化包括西方心理学与非西方心理学的区分,也包括现代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的比较,这些不同取向的心理文化在心理学研究目标、理论构想、方法论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分歧。理论方法角度的心理文化集中体现为科学与人文取向的对立、科学的形象与人的形象的分歧。其实,这些问题在哲学研究中就一直存在,当心理学从哲学母体分化出来以后,也受着这些基本哲学问题的困扰,而作为一种新取向的文化心理学,同样无法回避这些最根本的问题。比如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上就存在许多争论,文化之间究竟是具有普遍的共性还是相对的特性,相应地应该采取客位方略还是主位方略,使用量化方法还是质化方法等,这些其实都根源于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根本争论,这些争论在文化心理学中有了更具体的表现形式,与文化问题结合起来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文化。
其次,从心理学的制度层面看,现代心理学有着自身的价值取向,学科制度中隐含着某些价值取向,它提倡某些研究,鼓励某些讨论,从而构成制度上的心理文化。这其中包括资金的支持范围和偏好,学术成果的流通渠道和评价标准,学科专业的划分标准等。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受着学科制度的影响,资金的资助偏好、期刊的刊用类型、学科的专业划分等因素都构成相应的心理文化,结果是某些研究方向得到鼓励,而某些研究领域则日益萎缩[13]。另外,从制度化的层面看,研究者其实代表着特定的阶层,从而与普通民众在社会位置上存在差别,反映着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由于社会制度上的安排,研究者的身份与被研究者的身份之间有极大的理解上的偏差。”[14]如果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视为同一文化集体,则“忽视了研究者的社会存在的那一方面,这种社会存在背后是一种不同于被研究者的政治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即‘意识形态’。”[14]研究者的理论、概念、方法等研究理念及其研究工具都受着特定的制度约束,要符合职业化和专业化标准。研究者的观察和思考并不是无污染、无预设的纯粹理性,都有着先在性、规定性、继承性学术传统的影响和支配。学科制度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模式化了研究者的思维,远离了研究对象的真实生活。
当然,心理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离,在很多时候都交织在一起,如理论方法特征与学科制度都是在漫长的理智发展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存在双向的制约关系,因此在对其进行理论逻辑分析时也必须梳理历史发展中的制度形成过程。总之,心理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对支撑心理学研究背后的理论方法、历史脉络、学科制度等加以剥离、反思和再造,防止单一的研究理念和传统成为研究的支配力量而失去学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心理文化研究力图依靠宽广的理论视野,促进多元心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反思、解构处于主导地位的心理学理论价值根基,催生、重构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科学观。
4 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
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成为揭示和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文化特征的独特视角。然而,关于文化心理学并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文化心理学一直是作为一个含义模糊的领域而存在,文化心理学成为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研究的松散联盟。这种情况导致在研究中存在很多混乱,阻碍了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从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入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时候,其实可以做出两种相互关联却又有所差别的理解。这种理解差异的出现是由于涉及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时,“文化”关联与指向的内容或对象不同所致。文化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一方面,从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看,文化可以与人类的心理行为关联,形成不同文化中的心理行为风貌;另一方面,从研究者的文化负载看,文化可以与心理学研究相关联,构成不同价值取向的心理学研究传统。杨国枢在讨论本土心理学研究时使用了本土契合性的概念,其中便已指出了文化与心理学结合的这种双重关系[15]:“特定社会或国家的特定社会、文化、历史、哲学及其成员的遗传因素,一方面影响或决定当地民众(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同时又影响或决定当地心理学者(研究者)的问题理论与方法。由于受到同一组文化性与生物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知识体系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为之间,便易于形成一种契合状态”。葛鲁嘉也指出了文化与心理学结合的这种双重性,并指出成为对象的心理行为与阐释对象的心理学探索之间是共生的关系[16]。总之,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具有双重性,文化与研究对象相联系形成不同文化的心理行为特征,文化与研究者相联系产生不同的研究传统。划分文化心理学的这种双重内涵非常重要,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当前的研究对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只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而忽视研究者的文化负载;二是过分强调心理文化的差异而陷入相对主义;三是只强调研究对象与研究者文化上的联系而忽视其中的区别。
误区之一是只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而忽视研究者的文化负载。
西方主流心理学假定同一心智的存在,其研究目标就是去寻找同一的心理机制。跨文化心理学认识到了心理行为的文化差异性,强调各种文化条件下的比较研究。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进一步确立了文化与心理的建构性与共生性,从文化与心理的双向互动中寻求对人的理解。然而,从主流心理学到跨文化心理学再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始终未能完全摆脱西方的主导理智传统,即奉行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早期的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虽然强调文化与心理的相互建构,强调实际语境中的意义生成和实践活动,但更多的仍是把这些特征赋予研究对象,突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事实上,不仅研究对象具有文化特征,研究者自身也是文化负载的,而后者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研究者与对象之间是通过某种媒介进行沟通的,在心理学研究中,这种媒介可以是访谈、问卷、测量、观察等等,而这些媒介无不体现着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很容易成为研究者进行权力支配的工具。除非对研究者的自身文化负载加以剖析剥离,明晰研究的理论预设和价值取向,否则我们无法指望带着有色眼镜的研究者去客观反映对象的现实生活,也就根本无从达到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初衷。新近的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突出了研究者的地位和作用,把心理学理论本身也看作一种文化形式,看作社会建构的结果,这对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误区之二是过分强调心理文化的差异而陷入相对主义境地。
在后现代思潮和社会建构论的影响下,晚近的文化心理学研究重视心理学本身的多元性和建构性,认为心理学作为一种理智事业本身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因此心理文化具有文化历史依赖性,研究者及其理论构想、方法论等都与其持有的价值取向有关。基于这样的认识,文化心理学就只能是多元的、本土的、相对的。因此文化心理学研究强调特定文化之中的理解,而不关心跨文化的比较。然而这种过分强调心理文化差异的研究方式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困境。强调心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当然有利于拓展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但是如果给心理文化之间划分截然分明的界线,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容易变成极端的相对主义。当前的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就面临这样的难题。显然,在考察文化心理时,不同文化间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不同的文化心理是可以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而并非不可通约。同样,心理文化之间也是可以交流对话的,其边界是模糊和变化的。多元论不等于相对论,多元中的边界应该是开放的、模糊的、动态的。
误区之三是只强调研究对象与研究者文化上的联系而忽视其中的区别。
处于同一文化传统之中的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受到大致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熏染,以致在心理和思维上也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被研究者的思想行为无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心理行为都需要在特定文化语境下进行理解;同时,研究者的问题获得、分析方法、解决策略、思维方式等也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简单地说,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处于相应的文化影响之中,表现出相应的文化特征。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之所以大多提倡进行主位研究而不是客位研究,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主位研究能够发挥文化契合的优势,研究者可以借助对文化的熟悉而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避免以相异的文化价值去衡量、评价研究对象而造成“强加式客位”研究[17]。但是,是否研究相同文化背景中的对象就不会产生理解上的问题呢?人类学者潘英海先生指出,处于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存在另一种文化理解上的问题,以致会出现“文化识盲”和“文化纠结”的现象[18]。事实上,无论是异己文化还是相同文化,研究者和对象都是文化负载的,都是一种主体间的互动理解过程,在这种理解过程中,研究者就是通过与对象的相似与相异的反复比较,达成关于对象的特定认识的。也就是说,无论研究者与对象文化的相似性还是相异性都是理解过程所需要的。研究者一方面需要缩小距离,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加以切身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拉大距离,借助其他视角对熟悉的生活世界进行反身观照。简言之,无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同文化还是异文化条件,都存在理解上的反复对比以便获取深层意义的过程。从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的比较看,并非哪种方式一定优于另一种,而是两种取向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用处,应该依据不同条件和情境而综合采用[19]。
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这些误区表明,在涉及关于文化心理学的理解时,有必要划分和考察这种理解的双重性,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这两种理解之间的关系重新加以认识。对于文化心理学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可以分别称为文化心理的研究与心理文化的研究。文化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而心理文化的研究侧重考察研究者的文化负载。不仅对特定文化心理的把握可以形成特定的心理文化,而且特定的心理文化也制约着对于文化心理的理解,心理文化与文化心理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从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区别来看,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需要保持张力。如果不对文化心理学的这种双重性进行区分,那么就实际上默认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一致性、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文化一致性。而由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身份位置上的实际差别,结果往往是研究者借助身份优势控制了话语权,变成理性的代言人,研究对象则处于失语状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同样,如果没有对这种双重性的正确划分,没有认清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制约关系,只重视某一方面的研究,就很容易陷入还原主义、相对主义的困境。
从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联系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似并且可以相互融通。研究者的文化负载至少来自两方面。研究者具有特定的社会身份,其思想观念受到特定社会角色及学术传统的影响,从而具有专业化和制度化色彩。另一方面,研究者其实也是生活于文化传统中的常人,受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与相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具有文化相似性,也具有相似的“文化心理”,这可以成为理解研究对象的钥匙。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也有两方面。研究对象生活于特定文化传统中,其心理行为表征着相应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是,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接受文化控制,而是有着主动的理解和建构,正如凯利所说的,人人都是科学家,常人也有关于生活和世界的心理建构,有着自己的“心理文化”,这也可以启迪心理学家的理论思考。心理学研究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过程,同样也是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对话过程。
5 结语
毫无疑问,任何心理学的研究都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的研究,这里的文化传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文化传统既包括民众心理生活中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些传统影响着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文化传统也包括如学术派别、研究旨趣等在内的学术文化传统和理智发展传统,这些传统制约着研究者理解对象的视野和角度。关于文化心理学可以有双重的理解,可以分别称为文化心理的研究与心理文化的研究,两种研究分别展现了关于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的思考和对自身理论传统的文化属性的反省。二者在逻辑上有着内在的关联,关于对象的反思必然关涉到心理学科学观的反省,而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也必然以对人类心理的文化本质的思考为基础。但是,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又具有内在的张力,是文化心理学研究中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单独某一方面的研究都不能完整揭示文化心理学的根本内涵。只有把对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考察与对心理学的文化历史根基的反思结合起来,把文化心理研究和心理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对人类心理的思考不局限于单一文化传统,而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对话与融合。总之,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正确分析和认识两个层面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Cahan E D, While S E. Proposals for a second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2, 47(2): 224~235
[2] 杨莉萍.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2): 220~226
[3] 叶浩生. 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心理学报,2001, 33(3): 270~275
[4] 李炳全,叶浩生.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辨析. 心理科学, 2004, 27(1): 62~65
[5] 麻彦坤. 文化转向: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100~106
[6] Shweder R A. Cultural psychology: what is it? In: J W Stigler, R A Shweder, G Herdt (eds.) Cultural psychology: Essays on comparative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3
[7] Adamopous J, Lonner W 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 crossroad. In D 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35
[8] 余安邦. 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进路. 本土心理学研究, 1996, (6): 2~60
[9] 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4
[10] Markus H R,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11] Schwartz B.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valu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0, 45(1): 7~15
[12] Kimble G A. Psychological's two cultur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 39(8): 833~839
[13] Peterson R L, Trierwerler S J. Scholarship i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5): 350~355
[14] 赵旭东. 反思本土文化建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4, 256
[15] 杨国枢.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 本土心理学研究, 1997, (8): 75~120
[16] 葛鲁嘉. 心理文化论要.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8~29
[17] Berry J W. Imposed etics, emics and derived e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9, 24: 721~735
[18] 潘英海. 文化识盲与文化纠结. 本土心理学研究,1997, (8): 37~71
[19] Berry J W. Emics and etics: A symbiotic conceptio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1999, 5(2): 165~171
The Dual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Psychology
Tian Hao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篇7
【关键词】复杂性 联结论模型 表征 自组织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9-02
一、引言
西方心理学史中有许多关于人的比喻,比较典型的有恩培多克勒的水、气、土、火四根说,后来希波克拉底由四根说发展出的四液说:这两种假说都是用元素混合的化学思维在类比人的气质类型。而将人作物理性的比喻始于牛顿时期,典型的代表是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将人比之为机器,这样的比喻连同洛克的“白板说”共同影响了后来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在行为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派同样物理性的将人脑类比成具有感受器(输入)、效应器(输出)以及中央控制的电子计算机。这种物理性比喻体现了还原主义、机械主义和线性决定论为特色的现代性思维。但是随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复杂性认识的加深,以往的这种现代性思维的局限性也在逐渐暴露,从冯特开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范式不断遭受置疑。本文就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尝试介绍一种基于网状类比的新的思考方式,同时用这种思考方式简要地阐释心理学发展本身,并对相关哲学问题作相应说明。
二、心理学中的网
可以引用一种简单的说法区分传统物理性比喻与网状比喻:“喷气式飞机是复合的,而蛋黄酱却是复杂的”[1]。或者切换到系统论的语言,两种比喻的区别是系统复合性(complicated)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区别。复合系统的思维强调系统可拆分,即在研究系统组成的各部分性质之后可以整合了解线性作用的系统本身,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重还原论、重决定论、体现了分析方法思维的特点;与此相反,复杂系统的思维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而非单向线性的,这决定了整体的功能无法还原到单个元素本身。简单的看,两种思维的差异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区别,很类似于心理学史上冯特元素主义与格式塔整体论方法的差异,但是这不是新瓶装旧酒般的对以往争论的简单重复,复杂性的思维的研究意义在以更为建设性的方式结束这样的争论,而且从目前的趋势看,“作为一种替代范式或替代范式的候补者已经不可避免”[2]。
复杂性概念很宽泛,原因之一在于复杂系统本身。“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事实上,界定复杂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困难的”[1]。对于复杂性,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已近50种,总结起来有两点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功能并且体现着复杂性的特征:表征过程和自组织过程。复杂性概念的不确定并不意味着对复杂性的探索是不可能的,“以强大的计算机为支持的建模技术允许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而不必非得理解它们[1],在这方面,心理学中联结论模型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新联结主义是一种与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形成对照的人工智能”,两者都假设“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之间存在神经联结”,不过“新联结主义所假设的神经联结,要比桑代克所假设的复杂得多”[3]。具体说来,联结论模型是指由输入、隐含、输出三层神经元所组成的神经网络,其中隐含单元是“被假设为某种处于黑箱中的隐藏机制”[4],特定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结,在网络活动中构成一种正向或负向的反馈回路。这样的构型具有解剖学的基础。在实际的信息表征中,信息从输入层流向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受到树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模型中被赋予权重这种数学化的指称。由于相应神经元之间的反馈回路的存在,单个的神经元不仅影响了其它相联结的神经元,而且这种影响又通过回路反馈到自身进而又作用于其它神经元,这样的非线性作用过程使得信息的表征呈现分布式的特征,即单个的神经元只是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并不独立表征信息,信息的表征体现在整个神经网络的作用结构中,或者说体现在神经元相互作用的权重所行成的矩阵(权重空间)中。在这样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对于众多权重的调节,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矢量”[4]更简单形象地比喻是,如果定义系统初始权重空间是A1(x1,y1,z1),学习后的权重空间是A2(x2,y2,z2),学习过程就是条从A1不断逼近A2的权重空间轨迹。对于这种权重的调节,赫布法则的说明是:如果神经元相继或同时活动,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结强度就会提高”[3],数学化的表示为WBA=εVAVB,其中WBA表示神经元A映射到神经元B的权重变化,VAVB表示A、B神经元的平均发放速率,ε为常数。
赫布规则在新联结主义模式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该规则基石上会很自然的过渡到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形成。在微观层面上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宏观认知层面体现出有序性?这样的疑问很容易联想到亚当・斯密那支“看不见的手”,协同学对这支“看不见的手”本身作了跨多个学科的研究。用赫布规则对这一过程简单的解释是:联结强度增强的神经元形成细胞组合(cell assembly),同时细胞组合之间的联结成了更大范围的位相序列(phase sequence),在儿童早期这样的组合是受经验学习驱使的,但成人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和排列来学习。这种组织排列过程结果是有序性涌现(emergence),它是依靠各个神经元之间非线性的竞争和合作达至的,而且从历时角度考虑,记忆和遗忘对自组织也相当重要,“没有记忆,系统就不可能比仅仅作为镜子对环境进行反映做的更好……这个过程(遗忘)不仅为记忆创造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所存储的模式的意义提供了度量”[1]。赫布规则中这种神经元的排列、组合在模型中依然是通过权重的调节实现的,“神经权重的变化,落在以最大活性神经元为中心的一定半径中的环状领域中”[1]。但这样的自组织过程所达至的有序性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稳定状态,因为权重调节只是帮系统选择了某一局域最小值,而整体最小值是无从确定的,因而系统的有序性实际上是介于混沌和完全稳定之间的一个临界状态,这也使得复杂系统呈现出稳定和变化相结合的特征。
在一般的认知活动中,经过调节权重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在网络中成为了特定的原型矢量,模式识别就是这样的原型矢量被激活的过程。赫布规则下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的生成的速率决定了意识的程度,当集合体的速率超过特定的阈值时产生意识;而当速率足够大时,便会产生更高级的意识水平,即元认知活动。所以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复杂)系统展现了一种自上而下(top and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and up)持续交互的过程”[5]。
保罗・西里亚斯(Paul Cilliers)将这种复杂系统的研究称之为“联结论趋法”,并从语言学中找到参照使之与另外一种被称之为“基于规则的趋法”形成对比,具体见表1。
(资料来源:(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42页。)
保罗认为联结论趋法(approach)不同于基于规则趋法的地方在于对规则认识。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规则的先验生成性,掌握了规则即掌握了系统,这样的系统不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联结论趋法强调自组织形成,自组织这一概念首先排除了形而上学中的“上帝设计”,也排除了系统内部中心控制的情况,实际上在联结论的复杂模型中每个神经单元都可以作为中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适应变化。
两种趋法另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对信息的表征上。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符号与概念的固定性,属于局域表征;联结论模型则属于分布式表征。保罗对后者分布式表征作了哲学上的类比。在语言学上,索绪尔认为符号由所指和能指构成,所指代替概念,能指代替语音形象并且由于语言系统的存在能指会固定下来,也就是说能指的意义是由它所在的语言网络决定的。在后来的解构主义哲学中,能指与所指产生了分离,“漂移的”能指之间形成了相互指称的网络,每个能指的意义是由别的能指决定的。德里达将能指对能指的作用称之为“痕迹”,在语言网络中这种作用会不断地扩展,形成痕迹的痕迹……所以意义总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意义总是不断被延迟的,而且痕迹的作用会反射回到该能指自身,从而改变它的“最初”意义――这样的过程被德里达称之为“延异”。如果将痕迹改成权重,延异改成反馈回路,联结论网络模型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体现着对应关系。事实上,保罗很欣喜于科学和人文的这种殊途同归,并认为后结构“也是一种敏感于所论现象的复杂性的思维风格……科学可以从这种趋法中受益”[1]。
三、网状的心理学
传统的复合思维的特点是将系统界定为一个边界鲜明的组织然后通过“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提取可控制的若干变量进行实验研究,行成类似于f(a,b)的函数,这也是被卡特尔所批判的二变量实验。在复杂系统中,由于边界的模糊性,对个体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因素的累积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态化的网络。对于这种网络的研究不同于卡特尔提出的多变量试验方法,即将f(a,b)扩展为f(a,b,c,d,e,f,g…),原因在于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变量与变量会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以是很难用回归模型模拟出来的。与卡特尔类似的思想也在心理学史中出现过。有人将心理学的研究比作对一块未知陆地的探索,每个流派只是窥得其一面。这个比喻在形容各个流派局限性时很形象,但这种类似盲人摸象比喻的问题在于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由复杂变简单,因为小岛的全貌可以由各支探险队的汇总而拼凑出来,心理的全貌则不会由拼凑每个流派的理论所浮现。在看待心理学界的研究和心理本身关系的问题上,上文的联结论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假设心理学界的研究是具备相当程度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网络。对于这个假设,如果熟悉美国心理学会的分支以及认识到心理学与诸如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交叉的事实,不会存在置疑。网状心理学假设的推论是这样的网络必须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
首先,每个心理学者的研究只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单个研究与其他研究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
其次,网状心理学的有序性是自组织作用的结果。类比赫布规则,单个研究者在与其他研究者形成共鸣之后,组成类似细胞组合的学术团体,学术团体进一步整合其他团体形成了心理学中的流派。
最后回到网状心理学的功能上,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网状心理学是对同样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表征。表征是分布式的,这意味着每个个体、每个流派都无法获知关于心理的完整面貌,甚至他们对心理学的描述是在和其他个体、流派中体现出意义的;完整的心理面貌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累积单个个体的描述而展现,而是在个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另外,因为两种复杂系统存在很大的交集区域,存在非线性作用,所以即使表征本身也会影响着心理状态。
在后现代哲学中,对知识状况的整体考察似乎也倾向于这种网状的思维。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将科学或人文的知识还原为语言应用学(pragmatics)的游戏,并置疑了科学知识宏大叙事的合法性,提倡更为开放、宽容的叙事游戏规则。当然,利奥塔明显选择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自我什么都不是,但自我不是一座孤岛,自我存在于复杂关系网络之上,比以前更复杂更具流变性”[6]。
参考文献:
[1](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20-24.
[3](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德)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篇8
测试 天然的女性游戏
就好像男人喜欢抽烟一样,女人就是这么执着的着迷于做题。测试这种东西天然地契合了女士们的各种性格气质:
敏感动物,相信直觉
女性是众所周知的感情动物。她们心思细腻、善于敏锐的观察和捕捉,并且习惯于在对于一件事情有了关注之后,加以联系和分析,进行断续的、接近的、类似的比较和思考。比如某件衣服的颜色、样式;某人到某日的某时,就去打电话;遇到某类事情时,某人的特定反应等等――这些细小的现象,都成为她们综合和分析的信息素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女性通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倾向于相信自己脑海中瞬间闪现的印象,而非按部就班的逻辑条理。
多疑和好奇
由于敏感和相信直觉,女人们经常会对人对事感到怀疑。却往往不是因为事情发生不合情理,而是因为对方的眼神、表情、声调等等有某种不自然的地方。这使得女性的头脑中会不断生产出无数个问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而这些疑问的答案,渐渐不是客观推理和男性思维所能解答的了。测试的提问往往和女性内心的疑问不谋而合。而此时答案的给予便充当了虚拟性的角色,解决女人们的一大堆莫名疑问和好奇,和她进行心里对话。即便不是那么准确,也会被视作知心同僚,向其大吐苦水吧。
寻求安全感
女性天性里总带着一份避不掉的不自信和自我怀疑,不自觉地会施压于周围的人,时时被不安全感所萦绕。而在这些心理测试中,那些带有温柔安抚色彩和充当耐心导师角色的测试答案,无疑是女性找寻安全感的最佳途径。
喜欢预测
心理学范畴有一些科学的方法,能够为更多人创造人生价值。特别是女性,她们比男性更具有全局意识,因此关于如何把握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测试题,她们不仅会很有兴趣,有时候的确也受到启发。
严肃测试 认真你就输了
除了那些用作娱乐的小测试,有一些据说具有心理学基础,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科学测试对我们在生活中的选择有着潜在的影响。甚至对有些人来说,一个结果可以决定职位的去留,婚姻的成败。
性格婚检――寻找答案还是寻找“伪证”?
最近情侣之间开始流行一件事,那就是“性格婚检”,即两个人通过一系列的问卷测试,来了解与对方是否般配。除了各种婚恋网上可以进行类似的测试,还有一些专门的机构为情侣提供这种婚检服务。它的功效在于让一对情侣更加了解彼此。
这个年代的人和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一样需要婚姻,只是他们缺少时间,闪婚、闪离越来越普遍,我们想要一条捷径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性格婚检现场你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咨询师与情侣AB二人分别交谈了10分钟给出诸如这样的答案“你们的吻合度是75分。”根据测试结果,A属于追求完美的外向型性格,B属于心思细腻敏感的感性偏内向性格,俩人性格比较互补。“看,我们是互补的啊,科学证明我们是合适的。”拿着“成绩”,情侣AB做了继续交往的决定。
往往是对对方不确定的恋人才会选择这样的测试,而有些甚至是已经开始产生怀疑,想通过测试证实而已。据说有一道常见的忠诚度测试是这样的:如果你参加一个吃西红柿比赛你认为怎么吃会获胜:1.西红柿夹蜜饯2.西红柿炒蛋3.光吃 4.西红柿色拉 5.番茄汁6.糖拌西红柿。选择糖拌西红柿的男士有得受了,因为答案显示这个选项的出轨率是100%。女士们嘴上说着:果然如此啊。其实心里早就下了“预断”了。测试为我们的怀疑、臆断、猜忌提供了无比好的“佐证”,当然也有可能是“伪证”。女人在爱情中的安全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不管是哪一个世纪,这个“心结”都不可能由测试的更加科学化来解决。
职业测试――正确乏味的使用说明?
很多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让候选人做一份测试,以判断对象是否为公司需要的类型。而一些求职者也会主动甚至付费购买网上的类型测试来进行职业规划。
不可否认这些测试很多都有心理学依据,严谨周密,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如果我们把人彻底视为一项工具,这样的测试的确可说是最伟大的使用说明。但问题是,作为一个人,在职业的追求中总归有一些另外的,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比如梦想、情感、体验......就像我们不能说某作家年轻的时候选择当牙医或者学习化学就是典型的职业判断失误一样,测试无法预见那些和我们血型、星座、气质格格不入的领域可能带来的奇异体验――比如说村上春树在开始写小说之前是个开餐馆的,尽管他从很早就知道自己是适合做独立的、孤绝的工作,但依然对作为服务业从业者的那段经历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坚信它给后来的人生引进了无比丰富的内容。对职业测试而言的那些“错误职业”很有可能是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开始。当然你也许不想要这些“多余”的体验,想永远走直线,年纪轻轻便年薪百万,但有朝一日也可能不得不面对一种顺畅的空洞感。正如居里夫人所说“捷径上绝不会有惊人的东西。”快捷和乏味常常是孪生姐妹。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改革;课堂教学
当前数学课堂有很多不足:只注意思考一节课的教学备课,而忽视整个教学单元或教学长段的整体研究;只注意思考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而忽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的研究;只注意思考数学知识的认知性目标,而忽视数学教学对学生多方面教育价值的研究;只注意思考微观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而忽视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使用的目的研究;只注意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状态,而忽视师生双边共时、交互影响的互动研究;只注意思考课堂练习的花样和类型,而忽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分析和对策研究;只注意思考面向全体学生的划一目标和统一要求,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研究及针对“具体个人”的弹性化设计研究。概而言之,在教学设计中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只关注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中的“人”。
一、优化教学方式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人际间的交往过程。教学交往是以对话为媒介的,教学中的对话具备如下特征:(1)对话离不开交流。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一种平等、民主、互爱、理解、信任、谦虚、真实、积极的交流。在交流中,双方都是主体,且有着共同的目标。(2)对话离不开提问。教师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3)对话离不开合作。对话不是强制性的,不是被人操纵的,而是双方的一种真诚合作。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主动积极地自我建构的过程。而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对话”。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并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和心态介入其中,聆听学生的倾诉,体味学生的困惑,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共情、共振、共思。这不仅是引发学生以敞亮的心态参与的需要,也是促其反思、促其解构的需要。目前,我们的课堂虽已显现出一些“对话”的迹象,但还存在着不平等、不民主、不艺术、不和谐等问题,这将需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优化。
二、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计算机将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的伙伴,它既是数学思想的一个来源,也是直观化的一种设备,更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工具。
计算机改变了我们对数学的认识,改进了处理概念的方法,使它更被学生所理解。数学活动包括搜集、整理和解释数据,数学的调查研究、建立模型、问题解决等,更强调学习者的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地从教师这儿接受信息。
关于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在日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在数学中的使用是大势所趋,历史的潮流,应列为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甚至有人怀疑“既然现在已进入计算机时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再花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纸笔计算能力是否有必要?纸笔计算能力即便很强,是很难胜过计算机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计算机引进课堂将成为培养思维的拦路虎”。对此,在日本的中小学里,计算机虽然配备率很高,但使用率平平。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仍在教学大楼里酣睡。
对于计算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是“稳步向前,小心探索,及时总结,合理归位”。
篇10
[关键词]心理学 节奏 平衡 构图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摄影作品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主题和内涵以外,在表现形式上,它强调将三维空间较好地表现在二维平面上,要求的是整个画面对观赏者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巧妙的摄影构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画面的构图可以以一种无声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摄影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摄影构图的独特特性,不管是传统的摄影构图还是反传统的不规则构图,都能体现出摄影自身的特点。
一、传统摄影构图的特点
1、摄影构图是通过照相机镜头进行的。照相机镜头的光学性能,使摄影的构图形象有别于其它的造型艺术形象。摄影画面构图与形象塑造是一次构成的,这与其它造型艺术表现形式都不相同,镜头的性能使得摄影构图具有科学准确的线条透彻效果。摄影构图的镜头性能还体现在虚实形象的构成,景深的变化,对摄影构图是有重要意义的。虚实的表现性在摄影艺术中很具有魅力,它有利于画面的变化,有利于建立视觉重点,有利于突出画面的主体。
2、摄影构图必须在现场直接面对被摄对象。摄影画面具有纪实性,纳入画面镜头的一切物体都要求为真人、真事、实物、实景。现场性并不是简单地陈列一般人所熟悉的题材和地点环境,真正关键的是,通过观察,发现选择那些有特征、有意义与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使它们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对摄影家的要求是很高的。摄影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特别是造型艺术修养,以及娴熟的摄影技能、技巧。
3、摄影构图的典型性、瞬间性再现瞬问状态是摄影反映客观对象的重要特性之一。摄影构图要获得美的形象,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时机对于摄影构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生活就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事物发生,要获得闪耀着美的火花的事物,就要靠机遇了。能不能敏锐地发现并及时地把握住时机,要求摄影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和善于发现。摄影艺术被称为瞬间的艺术,“瞬间”是摄影最具魅力的功能,谁能在把握瞬间上有超人的能力,谁就会多得到成功的机会。
4、摄影镜头就如同人们的眼睛,其视角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镜头视角之内的一切事物,必须存在于真实的空间里面。也就是说,镜头视角之内的一切事物,都必须是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之内的。摄影创作也必须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摄影画面形象的真实性,保持了摄影艺术的个性特征。
5、摄影画面要求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创作者和观众的互相交流,观众通过画面来领会摄影者的创作意图,从而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摄影画面是用可视的形象来有选择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摄影画面并非是纯粹的“临幕”生活,而是蕴含了作者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感情在里面。通过拍摄角度的变化、画框的剪裁等等,把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和情感倾注于画面之中,使之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二、基于心理学的传统构图原理阐释
1、节奏的律动反应。在广义上,节奏是指画面上由景物错落有致的分布或者色调、影调的强弱相间而产成的一种有规则的律动感:狭义上来说,节奏指的是相似的构图成为有规律的交替。在摄影构图中,节奏是指画面形式富有节奏感,在观众心理中产生一种律动的反应,然后形成优美的审美感受。
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对于什么是条理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很自然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条理性的结果:秩序。如果我们对生活的某一方面感觉到很难控制的话,容易产生不稳定感。导致心情很郁闷、沮丧。因此,有秩序的生活人们都努力追求的。艺术工作者体会到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创作的时候,赋予作品条理感和和谐感,用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节奏,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大自然不仅给人提供可以感受的物质形态,而且将美的组合形式呈现给人们。这种美的组合形式就是节奏。生活中,节奏比比皆是:心脏的跳动,四季的循环交替,日出日落等等均以自己的节奏让我们感觉非常的协调。一旦有稍许的偏离,我们就会感觉很不适应。在摄影构图上,人们也希望体会到规律节奏的愉快的感觉。节奏是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图不可缺少的。它能够使得画面线条、形状、影调、色彩产生有序重复和交替。
节奏意味着从无秩序找到了秩序,从杂乱无章的事物中找到了和谐优美的因素。节奏有较强的活力和独立意义,具有运动的感觉,能把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节奏所形成的流动的运动感觉上。这种运动感觉可流畅、可断续、可快、可慢……,因此,毫无疑问的,节奏给构图增添了美的情趣。
对于摄影画面来说,疏与密对节奏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相反地,如果我们不以差异的不同来构成统一,而是把相似物体适当地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归类的物体整齐等距离排列,又会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它会有节奏的动感,引导观众的视线沿着画面移动,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等距离的同类物体,不但使画面真正有了节奏感,也不会使人感到机械呆板,反而会让人感到一种新的和谐美的统一感。这也就是节奏的作用。
节奏决定了摄影构图的格局和步调,如果画面有了节奏感,观众就会感到和谐和愉快。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当然要创造视觉节奏。它利用了自己的形态因素,比如点、线、形、色等等,线形的大小、长短、面积、间隔等等,还有影调的浓淡以及远近的层次创造的。摄影者可以运用节奏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确定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让一些事物产生鲜明的节奏图像并不难,但是摄影作品毕竟不是图案,如果让节奏在画面中呈现机械式的支配地位,那样的画面就会显得单调而无情节和韵味,画面上所要表现的情节就会被压倒了。在这种情况下,要设法抑制某些节奏,让主题和主体更加突出,这才是运用节奏的根本目的。
2、平衡形成的稳定感。摄影构图中的平衡,指的是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上的左右、上下、所呈现的构图结构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平衡感觉。平衡的作用就是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平衡一旦被破坏了,就会产生动感或者不安定的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普遍地存在着平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万物都具有平衡性,这种平衡性发展到极致便成为了对称性,体现了一种永恒的自然性。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平衡的心理,并且对人们的审美活动有着不小的影响。摄影构图画面上的平衡,指的画面在线
条、影调、色彩上达到协调。平衡的画面是我们的一种视觉感受。我们感到稳定、舒服、自然。比如拍一幅侧面人像的时候,前方的视觉空间就应比后方的空间大一些,这样就能做到画面的平衡,也使观者在心理上获得了平衡。
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们还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感。平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要求和形式上的感觉。整个画面平衡与否,不仅仅影响画面的整体结构,还和观众的欣赏心理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解释平衡现象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天平和跷跷板。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着平衡的形式。即使是在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时刻变化着,但是在变化之中又会达到新的平衡,形成劳动的节奏。平衡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
对称平衡是人们对于对称平衡的体验,最早是由对称而来,比如人体的对称性,植物的先天对称性。对称给人以稳定、规矩、端庄的感觉,一旦对称遭到破坏,就会使我们感到不舒服。两个完全或大体相同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就是对称式平衡。虽然对称在构图意识中,被认为是单调、呆板的,但其用途还是比广泛的,只要运用恰当,也能取得成功。摄影艺术中的对称式平衡,也就是生活现象在画面构图上的反映,这种构图方式,适合表现静态,给人稳定、庄严、沉静之感。也就是把重量相同的物体放在离中心距离相等的地方,跷跷板就是这样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的。大部分活泼的构图,是由非对称平衡构成。画面不是像镜像那样对称,在大小、形状和明暗上有很大的差距。是通过力量的均等建立起来的平衡。
一幅画面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平衡、安定的,让人有稳定、和谐、完整之感。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艺术作品的平衡并不等于对称和平均。因为对称和平均常常是平板、呆滞,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艺术上的平衡是变化中的平衡。也是心理感觉上的平衡。从人们要求平衡的心理感受出发,在摄影构图时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比如,要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就要求画面平稳,就可以采取对称式的平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平衡中呈现出一种古拙的庄重的美来。比如拍摄中国古建筑、寺庙、庄严的会议等,常常会有意的运用对称平衡的形式。而如果是一些强调幽雅、恬静的抒情性风光的画面,还有表现人物生动活泼的画面时,则可以用变化中的平衡。画面可以疏密相间,虚实结合,但是总体的感觉是平衡的。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有意违反了平衡的法则,让画面由不均衡产生某种动荡的感觉,就像受到外界的冲击一样。比如有些表现滑雪、冲浪等运动的画面。画面上所有的线条都向一边倾倒,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动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构图,就是能够为了推陈出新,发展现代美学理论,加强我们的艺术实践。使之更全面地、辨证地理解构图学在摄影艺术创作上的重要意义,对摄影构图进行思考,提出关于构图本质的深思。归根结底,研究摄影构图的实质,有助于帮助我们充分利用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结合创作者自身的因素,更加有效地把握和运用摄影创作手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①李璞抿:《心理学与艺术》[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②董介人:《摄影造型解析》[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③董介人:《全国高校摄影教育论文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④李兴国:《摄影构图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⑤郭艳民:《摄影构图》[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