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现象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心理学的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心理学的现象

篇1

【关键词】可移植性;学生信息管理;面向对象设计;JSP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学生信息管理中诸如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采用开放性程度不高的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和发展。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水平,建立适合自己院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个性能优越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以此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本文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首先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现行系统的状况,接下来从系统可行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使用大量的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图和数据表等工具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系统实施时采用安全系数高、可扩展性强的jsp语言进行开发,使用MyEclipse8.5、Tomcat6.0作为开发工具,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编制了一个简捷、实用、可以解决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学生管理当中实际问题的系统。

1国内外发展动态

国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前列,国内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虽然较晚,但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管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的层次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间经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发展阶段。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大学、高等学院都使用了学生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之类系统,而且像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现在正向下面的技术学院、中学和小学快速挺进,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技术学院掀起了引进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的热潮。

2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基本经历两个阶段,其一“WHAT”,即研究问题域;其二“HOW”,即如何实现目标系统。该方法实用且相对简单,模型易构造,但对系统动态特征表述不充分,且发映系统整个功能特征的能力较差。但该方法反映系统结构完成,模型一致性好,易于完成开发系统,因而还不失是一种好用的方法。

3系统数据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涉及的实体有:(1)学生。它的属性有:姓名、学号、性别、专业、出生日期、备注、照片。(2)课程。它的属性有:课程号、开课学期、学时、学分。(3)成绩。它的属性有:学生号、课程、分数。(4)登入。它的属性有:学号、密码。(5)专业。它的属性有:专业名、辅导员。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所选择,同时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2)一门课程类别里包含一门或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必然属于某个特定课程类别。(3)一个专业有一个或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必然属于某个特定专业。

4系统设计

4.1系统设计的目标

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实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即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修改性、可靠性、灵活性、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更快捷、更准确、更多的提供信息;能够提供更新的信息;能够具有更多、更细的处理功能;能够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4.2系统设计的策略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把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逐步分解成小的层次化的暗盒模块结构,以变换为中心的设计策略。此外,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可修改性,提高模块的内聚性,降低模块间的耦合程度。

4.3系统设计的方法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界面设计等项内容进行,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将系统分解为控制层、模型层和表现层[1-2],然后使用结构图来表达这些模块之间的联结关系。

5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课题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综合分析,便出于方便管理考虑,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总结起来,共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功能:(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针对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的不同,除通常功能外,特别设计职业技能选修功能,学生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根据时间条件或者专业老师的条件进行选择,也可根据选修专业的课程名、课程号或者上课时间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2)成绩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实现了成绩的输入、删除、更新。除了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输入成绩外,还设计了平均成绩、单科最高最低成绩、个人成绩等功能。(3)留言板信息管理模块。留言板信息管理是对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留言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添加到留言板信息中,也可以查看留言板信息。管理人员的可以进行留言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4)课程信息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实现添加以及更新课程。解决了学校排课所涉及的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增加了调课操作的灵活性和严谨性。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修改要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5)新闻信息管理模块:新闻信息管理是将学校各大新闻进行管理,本模块实现了新闻的输入、删除、更新。该模块把成绩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校院在和管理新闻方面提高工作效率。(6)档案管理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学生信息等档案材料等资料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存档申请、档案电子化、完善确认、审核归档、检索、授权查阅等环节的系统管理,提高学校的档案管理应用效率。具有存档申请、电子档制作、归类存档、授权查阅、统计、封存、密级管理等功能,快捷、全面、准确的规范管理。

6数据库设计

首先先创建一个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需要的表和字段,如果需要,还可以设计视图等。在系统分析阶段,我们用E-R图来说明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同时,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以及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7小结

经过多次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后,我把做好的系统发给客户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相对其他现有系统,本系统在对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大胆将结构化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理论有机地相结合,在思路上有所创新。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操作的简单性,使用本系统的人上手速度快,也可减少操作失误率,在管理和操作简单人性化有所创新。

作者:杨松 谢荣桥 单位:南昌市湾里区职工学校 安福中学

【参考文献】

篇2

本文针对心理因素对声乐专业学生的舞台表现的影响,对运城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共计1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72.3%的学生认为自己因为性格而发挥失常;59.6%的学生表示自己因为不自信而影响了舞台发挥;73.4%的学生因为舞台经验缺乏导致的舞台恐惧而影响歌唱水准;61.7%的学生认为演唱技巧是对于舞台表现很重要;78%的学生认为心理状态对舞台现场的发挥有很重要影响。

调查情况现实性格、自信心、情绪等的心理状态对演唱者的舞台表现有较大影响。

二、情况分析

(一)性格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对音乐学习和表演有很大的影响。性格总体分外向和内向,外向型性格的人一般开朗、活泼、热爱沟通,他们在与外界沟通时表现得很自信,具有这种个性的表演者,在登台演唱中,一般不会有“怯场”心理,相反他们会表现的非常自如。而内向性格的人则重视主观世界,他们一般都不喜欢和外界接触,或者说在与外界的接触中,缺乏自信,比较害羞。由于性格上的紧张,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向型性格的人就比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在初上舞台或有重大的演出、考试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怯场”心理。

(二)缺乏自信心

声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站在舞台上把自身表现给大家,给听众带来快乐,所以演唱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进行的。比如:声乐演唱者在快要演唱高音的时候,就会出现紧张,气息沉不下来,导致破音,甚至连音乐会都无法进行下去。缺乏自信的声乐演唱者,在独处的时候,他就会放开自己,高音唱的很好,穿透力也强。但是当他在演唱时,看着台下的观众,唱高音时就出现潜意识的紧张,导致心跳加快、气息不稳,音色也发生变化,出现破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自信心或者信心不足产生的紧张心理,导致演唱的失败。

(三)情绪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情绪也一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不好的情绪则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当人在情绪差的时候演唱,兴奋度就比较低,身体就会不积极。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组织能否协调、统一等问题。当遇到悲伤的事情或者是身体健康状况差的时候,都会感到心情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如果此时演唱歌曲,就很难调动起全身感官的积极性,而在心理和生理上也很难协调一致,势必会影响歌唱的发挥。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也能感觉到情绪的好坏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歌唱者要特别注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对策及建议

(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

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歌唱者才能充分利用声乐技巧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容,给听众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要做到这些,就要尝试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首先歌唱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即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小瞧自己,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也要正视他人的优势与劣势,建立与他人平等相处的心态,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信心。通过兴趣爱好可以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朋友圈。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聚会、运动、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既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又可以找到自信,从而形成从内向向外向转变的良性循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换位思考,运动等方式,培养迅速调整情绪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中为了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充分利用情感、情绪的作用,把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加上情感因素。如:把简单的发声音符编成一首简短的小歌曲或者一段美妙的音乐,歌唱者借助这段音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演唱来诉说自己的心声,这样不但使声乐学习起来不会感觉枯燥无味,而且还带动歌唱者的情绪,丰富练声的内涵。

(二)加强舞台实践

1.组建学习小组。自己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使用轮流歌唱和对唱的形式和外界进行互动交流,缓解并改善不自信、恐惧舞台的不良情绪。

2.积极参加歌唱比赛。无论比赛规模大小,要积极参加,为自己争取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机会,并且不断锻炼自己的现场表达能力。

(三)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歌者舞台表现极为重要,但也不能忽略技能的练习和进步,良好的技能和良好的心态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深厚的声乐功底以及演唱技巧无疑是提升歌者自信心的根本。但是,声乐学习者在注重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基本功训练和个人艺术修养。

总之,为了增强舞台表现力,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基础,更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声乐表演艺术的初衷。

篇3

一、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的中介地位

胡塞尔一直对心理学非常关注,明确反对和批判自然主义的心理学。胡塞尔的相关心理学思想可以称为胡塞尔的哲学心理学,而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是胡塞尔哲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思辨和反思的形式阐述并论证了心理学概念及基础的现象学取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它“讨论的不是组成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是什么,而是讨论心理学概念基础的现象学澄清需要什么。也就是说,这种工作可以看作是对哲学心理学或心灵哲学的现象学贡献。它既不是先验哲学,也不是经验心理学,更不是经验心理学程序的讨论”。

胡塞尔把现象学心理学最早称作“理性心理学”、“本质心理学”)也称作心理学的现象学,认为现象学心理学是关于“心理(pyct^)的先在的、本质的、直觉的、纯粹描述和意向性的科学。“从根本上说,胡塞尔用这个术语(指现象学心理学一引者注)替代过去常被称作'理性心理学’的一种哲学分支。“它是以作为心灵特有本质直观的内在性直观为根据的。”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本质现象学,它所完成的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工作而是基础性的哲学工作,试图解决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目的是想为真正的科学心理学铺平道路。在胡塞尔理论体系中,现象学心理学服务于两个方面,履行两种职能。现象学心理学处在介于经验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的中间位置,它试图弥合经验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的间隙,充当“心理和逻辑的张力系统”中的重要“平衡器”。“他(指胡塞尔—引者注)越来越感到需要一种能填补哲学和当时最好的心理学之间空隙的现象学心理学,这种现象学心理学又是探讨现象学还原和超验现象学的特殊方法。”

一方面,由于现象学与心理学尽管对“意识”的研究方式不同,但都把“意识”作为各自的研究起点,胡塞尔希望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作为一个中介,充当通往先验现象学的重要导引,实现先验现象学的任务。“对这门距自然思维较近的心理学的现象学的解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引子。我们可以从这个初级阶段进一步上升,达到对哲学现象学的理解。美国现象学家施皮格伯格明确指出,胡塞尔借助两条道路通向先验现象学,一条道路是通过“生活世界”达到先验现象学,另一条道路则是通过批判地评价经验心理学达到先验现象学,而这个任务主要是由现象学心理学来承担和完成。

另一方面,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想充当经验心理学成为真正心理学或者说科学心理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胡塞尔坚持认为现象学心理学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和有价值的启示,可以给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指明意义和方向。心理学必须重视意识的绝对独特性和心理学研究上的首要性。而传统经验心理学恰恰缺乏一种建立在对心理本质的直觉澄清基础上的概念系统。胡塞尔相信,现象学心理学能通过本质还原和反思分析提供给心理学家关于鲜活的意识经验的基本性质,揭示意识流的心理本质。“很明显,通过现象学心理学还原,现象学心理学能够摆脱所有经验的和心理物理的元素,关注本质而不是事实,它从本质的角度寻找心理生活不变的方面。当然,自然主义取向的现代心理学家对这种意识分析是怀疑和拒斥的。

二、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心理学的分析

胡塞尔称冯特为“最糟糕的心理学家之一”,强烈反对冯特实验内省法对意识内容的机械式、元素主义的分解,认为这种把心理经验“肢解”为一堆无意义的心理元素的做法,是典型的“心理化学”式思维,是“自然主义”在心理学中的突出体现。胡塞尔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实证心理学的看法,对当时主流心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并且勾勒了一种积极的科学方式,希望能提供更有力的对人的心理经验的说明。

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没有冷静地考虑心理经验的意义所在,也不可能认真考虑心理经验的意义内在地对研究方法提出的特别要求,因此这种心理学对“心理”本身的特性极易“视而不见”也就必然陷入错误的“意识自然化”。所谓意识自然化就是把意识等同于物理存在,并服从物理自然的法则。意识自然化既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背景,更有具体、可操作的自然科学技术作为手段。意识自然化表面上看是方法论的错误,而实际根源在于对心理现象的错误理解。心理物理学使得实验心理学家无法认识到对意识的直接、纯粹分析的重要性,而只是把意识转变为可以实验控制的物理事件的相关物,并寻找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提供一种理论说明。结果心理学家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实验方法的设计及其缺陷的克服,无暇(意)关注意识现象本身的特征和规律。

在胡塞尔看来,实验形式的经验心理学无法或者说忽略察觉和澄清意识的根本性质,没有清楚考虑到自己研究的前提概念已经影响、歪曲了对意识的分析。在现象学意义上讲,这些心理学是朴素的。心理学由于缺乏对根本的意识活动的全面理角解因而使自身对如何描述已经渗透于一堆概念之中的心理经验显得十分盲目。换句话说,心理学家没有明确注意到根本的、纯粹的意识活动的本质未被准确把握,而心理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一些重要的尚未被认清的前概念的研究基础之上。心理学家可能会使用一些概念去描述被试的心理经验,但是心理学家首先应该澄清的是人的普遍的意识活动的本质。“只有对这些概念进行本质分析才能把幼稚的心理学体验(体验心理学)变成一门科学。”因此,胡塞尔认为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替代自然主义者对意识的实验研究法,通过严格的科学方式来研究意识现象而不犯自然化意识的错误。“胡塞尔所要求的是这样一种研究,它不顾心理学的东西在真实机体的结构中的地位,而首先和主要的是全神贯注于本来自行呈现的心理现象。”

主流的实证心理学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积累许多关于心理一物生)理之间的相关材料,能够总结关于这些材料事实的普遍规律,但是心理学只要不摆脱认识论上“素朴”的倾向,也就是心理学如果不预先清楚地把握它所观察和实验的东西,那么不管心理学已经积累了多少东西,它们仍然达不到所谓科学心理学的水平。尽管实验方法可以发现心理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单单实验不能完成对意识生活本身的分析。主流的实证心理学缺乏对意识的纯粹分析,只注重坚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阐明某些间接的心理学相关事实,而把那些在内在直觉中直接显现自身的、关于意识资料的纯粹分析和描述完全摈弃。

实证心理学家很少考虑到,如果忽略或放弃对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那么即使能够获得间接的心理学相关事实,也已经剥夺了它们真正的心理学意义。换句话说,虽然实证心理学能够阐明有价值的心理物理学事实和规则,但是如果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关于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的系统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关于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的系统化如果不是通过“内在”的直觉反思来完成,那么实证心理学就很难对这些间接的心理学事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精确的科学评价。尽管实证心理学一直努力在方法论上“尽善尽美”,但它无疑缺乏澄清心理活动本真属性的先在基础。在现象学看来,这种心理学还不是真正的心理学或者说还不是科学心理学。

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家虽然也承认心理学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理经验,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对于那些素朴的、原始的心理经验资料的描述以及同时对这些描述的内在分析离不开绝对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这也是主流心理学的一大弱点。也就是说,只有在绝对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作为前提的条件之下,对心理经验的描述及其对描述的分析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心理学概念的自明性确证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来源于被试者或心理学家自身的简单经验,而只能来自于严格逻辑上的先验确证。由于主流心理学强调的重心是“严密”的实验设计、“严格”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统计分析,因而对于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所蕴涵的心理学研究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和重视,也无法看到它们对于心理学方法论的至关重要性。在这点上,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是“不科学的”。也恰恰在此,对心理的现象学的本质分析有了“应有之义”。基于此,胡塞尔相信“只有凭借对意识的内在的本质分析,我们才能发现心理学的科学手段。没有这个预备性的先天分析,经验心理学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徘徊”

三、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心理学的先导作用

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就是要致力于给“经验心理学”提供必要的本质洞察,纠正经验心理学的缺陷,以确保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方向,实现真正的心理学。它主要完成的是基础性的哲学工作,其意义在于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做好充分的铺垫。“这门心理学提出变革的要求,它要求成为原则性的方法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一门科学上严格的经验心理学才能成立。”胡塞尔坚持认为需要全面改革现代心理学,其一贯立场是传统的实验心理学只有建立在现象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主流心理学通过模仿物理科学力求取得科学地位,但是这种心理学并没有获得一个适合它对象的概念基础和方法论。

胡塞尔并非想用自己的理论体系取代传统心理学,也没有全盘否定和彻底反对心理学。而是在肯定心理学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的同时,否定和反对特定类型的心理学,即“自然主义的”和“客观主义的”心理学。“胡塞尔特别反对用自然科学取向研究生活问题,……反对人类精神的客观观点。”胡塞尔认为,这些心理学错误地模仿物理科学,曲解了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想给心理学提供一个基础,把心理学提升为科学。

“心理学对意识的本质不能进行试验,但是哲学却可以,并且能为经验心理学提供一种基础,使得心理学成为科学的。”现象学目的之一是澄清现象的“本质”(essence)胡塞尔认为这种澄清是任何客观探求达到实证水平的基本步骤。同时,现象学体现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取向,致力于如实、充分、丰富地描述意识状态,这种描述是不带先入为主的观念的、纯粹的描述。心理学对意识活动的本质的前提理解必须首先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得到严格的澄清,它先于任何一种经验心理学的工作。这也正是现象学对经验的(实验的)心理学提供帮助的重要之处。

胡塞尔认为,现代心理学的根本错误是没有在心理学研究中建立和贯彻现象学方法的必要性:“现代心理学的根本错误阻碍了它自己成为真正的、完全的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真正根本的、系统的现象学因为摆脱了自然主义的偏见,致力于极端复杂、易混淆的意识问题,能提供给我们对心理一种真实的理解。“现象学的方法是一条通向科学的理性理论的真正道路,也是一条通向充分的心理学的真正道路。”只有这样,聚集起来的大量心理学经验事实和有意义的法则才会有真正的价值。胡塞尔一贯坚持,获得真正的心理学知识最终必须依赖于对心理的本质洞察,而这种洞察无法通过物理的或实验的方法来实现,只有利用现象学分析即现象学心理学的本质还原来揭示心理的本质,也只有“现象学分析才能让经验心理学走出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无结果的纠缠”。

对胡塞尔来说,不管实证心理学的测量有多么精密,实验技术有多么创新,如果首先不能清楚地把握被测量的和相关的是什么,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仅仅事实的描述不能产生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即使这种描述与直接所给予的现象相和谐一致。统计资料的排列不能认为构成了一种真正的科学心理学。“事实只能构成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不能形成科学研究的全部。”(P23)

对心理现象的清楚把握离不开第一手的现象学分析。所谓现象学分析就是以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描述心理现象,通过自由想象变化便)寻找现象的本质,同时重视意识的意向性这一事实。以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描述心理现象,就是要使得对心理现象的描述与它们在直接经验中被给予的那样,拒绝任何试图将心理现象与非心理实体不管是行为的、生理的或物理的实体)相联系的做法。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种对心理现象的先在的、本质的研究,与传统的经验心理学不同,现象学心理学不关注纯粹的心理事实之类的东西,而仅仅关注心理现象的“本质”,实现的方式依赖于本质的方法即本质还原。

现象学心理学还原也即所谓的“本质还原”对现象学心理学来说是根本的和不可缺少的。

篇4

心理学的研究是否科学,方法是否可靠?这直接与科学观有关。科学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分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间做出区分并且规定划界标准。[4]科学分界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对于心理学是科学抑或非科学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答案。

(一)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

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心理学要想获得科学的认定,就不得不截短、毁伤历史以使其屈就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这使心理学好像被撕成碎片;在逻辑证伪主义那里,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观点对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名义创造了一点条件,但他们把经验看作可以不需要再检验的绝对观点却把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特点抹杀了。狄尔泰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是经验的,但所有的经验都必须与产生它的语境和条件———也就是我们全部的本性———相联系”,[6]这表明在波谱尔那里无需检验的经验并非坚不可摧。所以,心理学在逻辑主义那里获得的地位就必然是非科学、软科学。

(二)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这类标准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库恩反对简单的超越历史的分界标准,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科学共同体认为合理的东西就是科学的;[7](P99-104)而拉卡托斯反对库恩的过于强调科学家个人的心理特点,认为过于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特点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划界问题软化为“评估”问题,提出了用“研究纲领”来评估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库恩认为,心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科学范式”,也就是说心理学还没达到“规范科学”阶段,正处于流派纷争、组织分裂的“前规范科学”阶段。[8](P106-109)在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中,目前的心理学更是难以企及。所以,心理学在相对主义那里获得了前规范科学地位,较之逻辑主义划界时期已是不易,有一定积极意义,这可能正是心理学界对库恩的范式论比较关注的原因。

(三)无政府主义及后现代哲学的“怎么都行”标准

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根本不承认科学与非科学间有明确分界线,完全取消了分界问题,抛出“怎么都行”标准。[9]他提出只要不阻碍科学进步,怎么都行。显然,在“怎么都行”标准下,心理学不但得不到被确认所谓“科学”的东西,反而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分界标准起码给了心理学一个希望,那就是:传统所谓的“科学”的标定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学已经有可能成为或被标定为一门科学。(四)新的实在论重建“多元”标准[10]M.邦格(M.Bunge)认为,消解科学分界问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伪科学和反科学是任何科学哲学加以检验的典型问题,科学分界仍有意义,只是抛弃简单的一元霸权的逻辑主义的传统标准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相信,新的实在论重建的多元标准将更接近科学的本质,将有更大包容性和建设性。依据任何一个尚处于争论之中的科学分界标准,武断心理学是或不是科学都是毫无道理的,现存划界标准无法解释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问题,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二、一般科学方法论分析的科学整合

一般科学方法论是具体学科研究方法和哲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现代科学的普适方法论,属横断科学范畴。[11](P6-7)一般科学方法论也叫系统科学,研究广义复杂系统组成和发展规律。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无论系统的种类和性质有何不同,存在着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12]在系统科学的视野里,任何现象都可以看作不同复杂程度的系统,简单和复杂系统的区别在于构成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程度,人的心理系统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巨型系统。本文就是运用“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对心理学学科问题进行探讨。系统科学研究证明:探索世界“构成”和“生成”是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关于这两条道路的学说分别被称为构成论和生成论。[13]构成论前提是“精神和自然的二分法”,而生成论前提为“过程”。生成论认为系统诞生和整体重建可以与系统的物质无关。这意味系统科学开始由传统构成论走向生成论。人的心理不服从线形决定论,心理学处于构成维度和生成维度、纵跨微观和宏观维度两个区域。这更符合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心理系统既与大脑系统的物质构成有关,又与心理系统的诞生和发展有关。新的构成论的观点可能更加有利于心理学学科问题的解决。目前,传统一般科学方法论体系正在向新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转化,系统科学的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正在走向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也被称为新三论),着重研究系统从无序到统一有序的发展规律。这一方法论的确立将无疑有利于心理学科体系及科学性等问题的解决。克拉威克论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将还是重点经常转移,观点、方法和理论非常繁复”。[14]

三、哲学方法论分析的发展对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哲学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普适方法论,是各个心理学派的哲学基础。[15]心理学派别林立从根本上是哲学基础对立的具体表现:

(一)传统本体论对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消极性影响

根据哲学方法论基础,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实证主义阵营,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日内瓦学派和认知心理学;二是现象主义阵营,包括意动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等。[16]不难看出,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实证主义的、量性的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和现象主义的质性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这两大阵营的对峙。艾森克在反对精神分析时说:“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骗术有着剧烈的争斗。心理学中也有科学与骗术之战,非科学的一方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释义学方法,特别是精神分析”。而另一阵营却指责实证主义把心理撕成碎片进行研究,结果只是冷冰冰的可笑结果。时至今日,两大阵营的对峙并没有消失。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盛行时,精神分析茁壮成长;行为主义兴起,格式塔心理学继续发展;认知心理学兴起,后现代主义又登台。[17]追溯两大阵营的分歧来自于两种思想渊源———“说明”和“理解”,对应于两种哲学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德罗依森首次将“理解”和“说明”加以区分,之后,狄尔泰在他的解释学名作《人文科学导论》中说“自然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18,19]把“说明”与“理解”分别指向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二分方法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自然与精神的对立存在是二分思想的主要观点,“说明”与“理解”二分方法论的本质是传统实体本体论关于自然本体和精神本体的二元思想。实证主义运用“量”的严格控制的方法追求客观地“说明”主体外的客体,认为这才是真正科学,归属于自然本体论哲学范畴;现象主义运用“质”的方法主观地“理解”现象本身,归属精神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心理学学科科学性问题和体系难以统一,问题的根本是心理现象存在本身同时具有自然和精神两种属性,并不遵从自然与精神对立的二分观点。在一种分裂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实证主义与现象主义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科学性进行较量,这种较量一方面导致两大派别的心理学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思想的对立导致组织的分裂,心理学的科学性难以确定,学科体系难以统一。因此,传统哲学本体论影响了心理的科学性与体系的统一。

(二)实践本体论使心理学学科科学化更具真实性

辨正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存在的一般本质———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对象化”的思想,“人是靠了对象而存在的,人的对象对人来说才是对象”。[20](P79-82)认为社会存在从本质上看是实践的。这肯定了自然存在的真实性,以及精神世界在自然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派生而存在的真实性,而且肯定了社会存在的真实性———自然和精神这两种真实存在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为建立统一的心理学体系提供了哲学基础上的可能性,然而,这并不能代替和跨越具体科学本身。实证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意义上的统一性;现象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过于主观,缺乏分析意义上的确定性。笔者认为,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注意到两种派别的不可分割性,但大部分研究只是笼统地作一些所谓“交叉”或“结合”的文章。这实际上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外在生硬的“结合”,虽冠辩证之名,难逃折中之嫌。心理学的统一要首先依靠心理学本身的长期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统一的大心理学观的建立仍要依靠心理学科本身的长足发展。

四、心理学学科问题的再思考

(一)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理论与现实的回答

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科体系能否统一?狄尔泰回答是:研究对象方面,如果我们不能获得某个东西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个东西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方面,有人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能量化,就不适合于科学研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运用任何可能的手段“说明”世界有什么就是科学。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对事物本体进行最小实物粒子或最小功能粒子化的实物本体论的观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涉及的生理成分、心理成分以及心理功能单元的不断分析和剥离,必然有助于探索心理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稳定的静态关系。实践的回答是:如果世界有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它们不是实物粒子,不能量化或客观化,它必然落入解释学的领域。那么,否定其客观实在性才是真正的不科学。心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自生成、自组织的复杂系统,这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虚体本体方法论的指导,必然有助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研究。现实的考虑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极度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极度复杂性的事实,最终决定心理学的研究将极其多样繁复。短时期内渴望心理学学科体系统一、学科性质确定是不现实的。然而,当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实证主义的零碎、刻板和严谨,现象主义的模糊、丰富和想象力的时候,才可以看到立体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学科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

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一般哲学方法论,为心理学的学科提供坚实可靠的实践原则。实践本体论的观点坚持从“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中把握心理的本质,我们只有在不断揭示“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才能最终达到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提出任何心理学假设都必须具备人类实践的原型,验证假设的范式必须是现实心理实践的简化模型等等,一个没有现实原型的心理学假设更多只是毫无意义的玄想。因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现实现象和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可能是一条防止迷失于主观建模的玄幻的科学研究境地。本体论层次上的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心理学学科科研实践的矛盾。实践本体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然经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研究探索、理性认识。实在本体论的科学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也提出三个世界的观点:第一世界———物质世界;第二世界———精神世界;第三世界———知识世界。而在实在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下,罗姆•哈瑞(HarréRom)借用生物学“环境”这个术语把物质世界分为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较之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划分,罗姆•哈瑞的划分由于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接近了“人”与“物”实践关系的本质。心理学研究能够紧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能不脱离其研究的本质。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动态系统生成方法,把握了形式逻辑与发展逻辑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的心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一般系统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于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存在的伟大论断。波普尔也认为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罗姆•哈瑞承认他所认为的三个世界的边界是历史的、可变的。总之,只有在发展中,只有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真正把握“人”的动态生成心理系统的本质。只有以多元代替一元的具体方法体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各种方法在各自体系内充分发展,才能正确把握了感性、科学研究和理性之间,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之间,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通达关系。而哈瑞在《认知科学哲学导论》中主张的科学研究方法:描述分类方法和模型解释方法,至少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阵营而言,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

篇5

论文关键词:主客二分研究范式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业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二者的对峙与整合,构成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完整图像。

1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对立物。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规范心理学。它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人的心理与行为视为自然物一样的认识客体,心理学的研究主体则只是反映客体的一面镜子。主张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离,无论是实验操作还是理论构建均应彻底排除研究者的主体性。物理主义(或自然主义、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方法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自然科学取向、逻辑主义与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因果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等是其根本特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强调人、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不同于自然物的独特本质,积极追寻心理学的特有研究方式,主张研究主体向研究客体的渗透、移入、融合,突显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

人本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存在。目的性、价值性、个体性、历史性、整体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一切特征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积极关注人的自由、价值、尊严,以增进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进而促进人的潜能实现为根本目的。

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主张问题的性质乃心理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决定着方法的适切与否。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应积极寻求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反对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强调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以人文科学的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

直觉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的本真状态为一活生生的有机体,只有通过非逻辑的直觉体验或内在体悟才能获得完整把握,而逻辑则必然造成对人的本真状态的割裂、歪曲与限制。直觉体验不是从对立面观照人,对人有所规定,而是直接与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舍为一体。它既有领悟能力,又有亲身体证功能,其真理本身具有本真性。

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还原为自然科学一样的假设结构如元素、原子;整体亦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有着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因此,对整体的理解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心理学应以理解人及其心理、行为为己任,以立足于整体或质的理解与分析为基本方法。

主观主义研究范式。认为心理学的知识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而是有着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目的、价值乃至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不仅应该、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价值为导向、从价值的观点选取事实并形成问题,乃心理学研究应有的立场;内省、直觉、体验、理解、解释等则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认为人有别于物,有着心理、意识、目的、意志等。人可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存在于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并不适于人的心理、行为,目的、价值、经验、意志等应纳入心理、行为发生发展的解释框架。

2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发展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常识心理学对内在体验、直觉洞察的自发运用,宗教、哲学心理学对内省、反省、直觉、禅悟、同感理解地位的自觉高扬,构成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先驱。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型再到日臻完善的过程。

冯特的“精神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及格式塔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论可视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在莱比锡大学期间,冯特承继了赫德尔与维柯有关“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分。他赋予实验内省法与历史法(即民族心理学方法)以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实验内省法只适于那些与感觉和运动反应密切相关的意识内容的研究,只有在这些简单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上,心理学才是“自然科学”的,而对于高级心理过程,对于“由种族和民族决定的心理差异”的研究,则带有“精神科学”的性质,必须运用历史的方法才能达到对人类心理的直觉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则建基于现象学哲学之上。现象学强调摒弃一切先前的理论与假定,直接面向事物本身,它将现象当作研究的出发点,认为现象乃呈现在我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现象即本质,而本质是被直观到的。但上述主张井未自觉地高扬人的独特本质并追寻人的特有研究方式,只能视作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确立、成型与狄尔泰、斯普兰格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狄尔泰不仅以其生命哲学与解释学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其“描述心理学”内具体阐明了其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主张。他认为,艾宾浩斯的“说明心理学”是模仿“原子物理学”的思想,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心灵的元索的结合,不能认识具体的心理学的现实,如艺术家的创造想象、价值感、义务感、自我牺牲、宗教热诚等等。由于任何心理现象的部分总是深嵌在一个连锁的整体——一个“结构关系”中,因而,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从体验到的结构关系出发,用“分析的方法”去描述和理解它的多个方面,以“描述心理学”或“理解心理学”去替代“说明心理学”。“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理生活”。而所谓理解,是指通过呈现于感觉中的表现认识其心理生命的过程,是通过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他人的心境,从而再现他人的内心体验的过程。此后,斯普兰格认为,那种以“意义关系”为特点的整体——整体的人格,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当我们不以文化生活的表现而以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个人为出发点时,我们便可找到为数较少的“意义倾向”或价值:经济价值、理论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宗教价值。并且,根据这六种“意义倾向”何者占优势,可以把人格划分为六大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他特别强调,作为“理解的先验图式”,这六种类型不能用实验法来证明,但能使我们在人同历史环境的关系中,在人与“艺术”、“科学”、“社会生活”等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整体的精神生活。到人本主义心理学阶段,罗洛·梅、罗杰斯等人亦赋予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以较高的地位。罗洛·梅高度重视现象学方法的运用:“现象学叫人们必须放弃一切先入之见与观念,然后系统地对眼前的资料加以直接的观察和整理”。罗杰斯则主张,对于心理学方法论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当作人,当作有主动性、创造性、有自决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来研究。心理学应接纳现象学的思考,应该将假设的检验、测量以及诸如此类的经验性、技术性手段及其应用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地位等。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步骤: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统取得主观知识;把主观知识核对以他人的观察,取得客观知识;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取得人际知识。不止于此,在罗杰斯的倡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现象学观点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案。按照安斯多的调查,这些方案包括现象学方案,体验方案,现象描述方案等。至此,主客同一研究范式获得了自己的全部特征。但同时亦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呈现出绝对化的两极对立。

试图超越两种研究范式的狭隘,使心理学方法论建设走向完善的,当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主张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以“层次整合的思维”看待人的本质或人的心理发展,在层次整合中将为两种研究范式所割裂的“此”与“彼”重新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其基本主张为:整合的研究取向。认为人是整合的人,成熟的思维是“层次整合”的思维,因而强调将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物”的研究范式与“人”的研究范式纳入到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之中;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不排斥方法对于科学进步的价值,但主张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必须适合于问题,问题与方法之间是统一的。心理学应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去建构自己的方法论,以人为依据去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问题;“科学的客观”与“道家的客观”的相容。不否认“科学的客观”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的追求,但认为这一以主动干预、价值无涉、感情超脱为条件而达成的客观只适于远离人的自然事物的研究。对人而言,更重要得多的客观来自以顺其自然、价值关涉、感情移入为途径所达成的“道家的客观”;整体理解与分析研究的互补。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等昭显了其心理、行为的整体“风味”,使整体获得了不同于其部分的新性质。因此,心理学研究应致力于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的把握,建基于整体的理解之上。但这并;意味着心理学排斥分析研究只是这种分析、分类是以对于整体的完整理解为前提、目标。

3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始终引领着心理学的主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更多地为非主流心理学所坚持。但不可否认的是,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构成心理学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中确立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地位。

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在这一范式的引领下,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弊端:人的理想应然的世界,人的超越自然的、自我创造的、实践性的本质被排除于视野之外;目的、价值、动机、人格等未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等未能纳到心理、行为的解释框架之中;适于人的特性的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的探讨遭到忽略甚至排斥。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强调人有着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独特本质,提出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无疑已使心理学对方法论的思考由对心理、行为的拘泥上升到了如何将人真正当作人研究的高度,使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回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发点。其具体主张亦不乏合理之处:(1)提出问题中心论,强调问题决定方法,重新摆正了问题与方法的关系,有助于心理学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它激励着心理学家们去思考、探索适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保持对方法的开放态度,使得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所排斥的经验方法(如内省报告、直觉理解等)在心理学研究中再度获得适当的位置;同时也使得一些重要问题,如人性、价值、自由、尊严、动机等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使心理学更贴近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社会。(2)提出直觉主义研究原则,主观主义研究范式,强调内在体悟、直觉理解、意义阐释等是获取心理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注意到了关于人的心理学知识有着相对于人、相对于一定社会文化和一定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彰显了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逻辑主义知识论、客观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3)倡导整体主义研究路线,从总体上看适应了近现代科学逐步从经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从注重分析的研究方法转向注重综合的研究方法,日益重视整体研究和辩证思维的趋势,并从根本上扣住了人的整体性特点。倡导整体理解与质的把握,力陈是目的、动机等使人的整体特性能够从各个局部中突显出来,使心理学由单纯注重感知、记忆等认识过程的研究逐渐拓展到动机、价值、人格的研究上来。(4)确立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肯定了目的、价值、动机、经验等在人的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彰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点。事实上,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展现出一种迥异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心理学境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表征着心理学的科学主义追求,展现的是人作为机器、动物或一般自然物的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物”性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从外部加以观察、操作进而获得其一般规律之认识的“外观心理学”;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展现的是人有别于一般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神性,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的理解与洞察的“内观心理学”。

篇6

一是进化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1)科学渊源上可以总结为:前人(许波2003;朱新秤2006;张雷2007)均认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内涵适应性革命,威廉斯以及特弗里斯的理论,习性学和社会生物学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生物科学的理论渊源,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肯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朱新秤(2006)进一步指出高尔顿的研究,特别是双生子天性与教养方面的研究也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理论的支持。张雷(2007)则又提出中国的古代生物学思想也对进化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他提到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这一著作可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影响,因为达尔文声称他在一本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中清晰的看到了选择机制。

(2)心理学渊源概括为:有学者(许波2003,高申春2010)指出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亦有着特殊的心理学理论背景,主要指的是对传统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反对以及对整合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注。他们提出进化心理学反对传统标准社会模型的白板说;认为学习它不是一般性的能力,也要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普遍的目的机制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关于理论建构上,心理学分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整合的理论,而进化论则能满足心理学理论整合的需要。因为它能够把大脑神经环路与信息处理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心理机能。除此之外,朱新秤(2006)王继创,薛勇民(2011)还指出认知心理学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进化心理学在坚持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同时又从认知心理学中吸取了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的设计。

二是对其范式内涵进行了相关研究。

(1)心理机制。早期有学者就对心理模块问题的探讨,并指出心理机制就是模块,人脑是由这些独立的模块化的心理机制构成,这些心理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的认知(熊哲宏2002)。后期学者均一致认为(许波2004;叶浩生2006;朱新秤2006;张雷2007)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人类在面临适应性问题的时候产生。心理机制具有多样性,共同组成人类的心理。在承认心理机制具有特殊性的基础上,熊哲宏、朱甜蜜(2012)等人进一步指出心理机制并不具有领域一般性,因为这种一般性的心理机制首先缺乏观察样本,其次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2)关于人性内涵的研究。马一波、郭永玉(2005)指出进化心理学以适应性来解释人的本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适应性问题,这种追求生存繁殖需要的动机与动物无多大区别,其实为一种悲观的人性观。

(3)研究方法。熊哲宏(2002)朱新秤(2006)均认为进化心理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追求最终解释的概念工具。进化心理学的方法论追求人类行为的最终解释。进化心理学家从现有的理论中获得假设、检验从假设中得到的预测、根据研究结果证实预测、证实理论并提出范式。Schmitt D P, Pilcher J J.(2004)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家向来重视进化假设的可验证性。所用的方法既有心理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譬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也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譬如跨物种比较分析法、考古学的方法法、生活史分析法等。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同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他们(许波2004;叶浩生2006)认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以对过去的猜测来推断如今人类心理机制的成因,这种属于推测性的方法必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乏有效的科学性。Huneman P, Machery E.(2015)又进一步提出进化心理学的范式过分重视对个人的研究上,试图通过对个人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来推测整个人类的心理机制,没有分清个体 与群体之间心理的差别所在。

三是对具体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研究。

(1)朱新秤主要对进化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概述和总结。生存机制观上主要阐述人类如何获得安全的居所,食物以及获得食物的方式,譬如狩猎假设以及采集假设等;性心理观上侧重于对男女两性择偶心理机制的研究,并指出男性的偏好与女性的生育能力等方面有关,女性的偏好则与男性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对女性投资意愿大小有关;家庭关系上总结了母亲比父亲更关爱后代,并指出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解释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合作侵犯观,他概括指出不论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行为还是攻击行为甚至战争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生存和繁殖的需要(朱新秤,2006)。

(2)张雷教授则对进化心理学不同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描述。在进化发展心理学中,他描述了人类进化的心理机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个体发育适应和延迟适应两方面,不仅如此,社会环境也会通过心理机制对个体产生影响。进化认知心理学领域,他指出大脑运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共同作用。以此为基础,他加深了对知觉进化和语言进化的研究。在知觉进化别研究了贝叶斯模型在知觉进化中的应用,人类在利用视觉的先验概率知识以及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然后依据贝叶斯概率理论对图像成像作为最有可能的解释;语言进化的研究中,他概述了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并指出语言本身就具有一种适应性,因为语言的产生是服务于繁殖这一目的。(张雷,2007)

四是对进化心理学的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1)贡献,早期高申春(2000)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它探讨的是全部心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考察在物质的基础上如何突显出非物质的意识现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换而言之,进化心理学是对心理与有机体之间的功用关系的一种进化史逻辑的探究。叶浩生(2005,2006)也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它并非心理学学科中一个具体领域的分支,相反它能够适用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进化心理学吸收了机能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认识心理与行为,更多的运用生物学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了机能主义的工具意识观的困境。在认识论上,并不满足与行为近因的探讨,追求的是心理和行为的终极原因,这具有进步意义。朱新秤(2006)认为以进化的视角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就被拉入到生命科学的范畴之内,与其他生命学科相互结合来探究人的心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在拓展的新研究领域内获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加深人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思索。

(2)局限性。许波(2004)、叶浩生(2006)Dunbar & Barrett(2007)均指出进化心理学具有遗传决定论倾向,把心理学划入到生物学的范畴之内,从人类进化的发展过程中探求当今人类所具有心理机能的生物学根源,夸大了基因遗传对人类心理机能、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许波进一步指出,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辨别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在速度上的差别,文化能够加快自然进化。Confer JC, Easton JA, Fleischman D(2010)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忽视了人类文化具有的解释性以及文化是造成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因所在。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之间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进化的速度之上,更表现在文化的进化过程中充满着变异性,不仅仅具有分化性而且也具有融合性。然而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一旦新的物种出现就会快速的走上全新的一种进化道路,而且具有不可逆转性。高申春(2008)指出进化心理学还犯有哲学逻辑上的错误,认为人类有机体的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认识到人类在进入“文化状态”之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其特殊性。Eastwood J.(2012)也指出进化心理学在心理发展的理论犯有过分简化的错误,主要体现一种无理的简化论,直接以有机体进化的逻辑来考察人类心理发展的逻辑,没有考虑到二者各自的发展特征以及二者的区别。

综上所述,前人在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是否是一场“范式革命”这一问题上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前人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研究的相关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拓展,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本文提出的问题有:

一、范式思想渊源考察不透彻。前人关于社会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对进化心理学范式所产生的影响方面阐释的不够透彻,前人并没有从心理学范式的角度来考察其产生的根源,例如进化心理学所认为的传统研究范式的缺陷或者困境在哪里?不止于此,前人亦并没有提及近代哲学的世界观以及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进化心理学范式产生的影响?

篇7

一、从主体性角度对西方心理学史的透视

美国哲学家多尔迈在讨论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递嬗沉浮时,曾引述加塞特的话说,“假如这个作为现代性根基的主体性观念应该予以取代的话;假如有一种更深刻更确实的观念会使它成为无效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便是试图在哲学理论上注重对“主体际性”的生成及其对现代社会实践的意蕴加以探讨,并因而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在完成了它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之后,必然地步入了它的“黄昏”之境[1](P1)。他并进一步评述说,始自笛卡尔的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本来“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虽然它构成了“人的解放和成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内在缺陷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1](P1)。

虽然多尔迈以上讨论的背景,是哲学理论领域和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但是,假如我们接受多尔迈对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这种历史判定,并以这种历史判定为立足点来考察心理学,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西方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的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因为,正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这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的主体性观念,构成了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前提,并因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心理学在它刚刚脱离哲学的怀抱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诞生”时,就是一个“时代错误”的产物,是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时代精神的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因而在理论上是脆弱的[2](P10-14)。所以,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既不能准确把握生物进化论对它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自然化的趋势,从而陷入理论危机。这个危机,实质上是多尔迈据以判定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历史理性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或换一种话语方式来说,它与哲学在从其近代形式向其现代形式过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在理论实质上是同一的。至少就机能主义的发展导致整个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崩溃、并因而要求它重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个意义而言,实验心理学又回到了冯特的时代,或更准确地说,回到了(重新)建立自己理论基础的“诞生”的起点。但是,与哲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即从“单子”式意识的封闭的主体性观念向“主体际性”观念及其理论建构的过渡相比,心理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是幼稚而鲁莽的,即干脆而彻底地否定主体性,由此也“开始”了它的“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即行为主义的“气候”或“时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人类)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合法性。然而,正是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不可还原的实在性,构成了心理学的合乎逻辑的基础[3](P87-92)。所以,当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纲领,其理论逻辑被充分展开之后,必将又一次地使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趋于崩溃,并迫使实验心理学重新回到华生的“革命”的起点上。至少就实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传统而言,这就是又过了半个世纪之后,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们,试图在重新论证意识实在性的基础上,改造或扬弃传统行为主义的种种理论努力的历史逻辑的本质之所在。事实上,伴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或当它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它的替代形式的,是实验心理学内外的各种“抗议”的力量和运动。其中,对行为主义而言带有“革命”性质的两种力量或运动,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演化为在当代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两大思潮。作为对行为主义理论逻辑充分展开所导致的危机的反应,这些不同的理论思潮作为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它们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基本特征,是向主体性的回归。当代心理学的这种普遍的向主体性回归的发展趋势,不是偶然的,而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它既表达了心理学作为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学科本性,又体现着意识实在与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事实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二、进化自然观对主体的要求和拒绝

关于生物进化或自然演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古老的传统。它的理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的某些睿智的洞见,并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和流传着。就其主导趋势而言,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进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赋予包括无机世界在内的物质以某种活力和发展的倾向,认为自然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指导的,并最终于19世纪初形成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我完善的先天驱力;由这种驱力所导致的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这种形式的进化自然观,不仅不是反主体的,它实际上以某种不甚明确的方式对主体性存在提出了一种要求。

在进化自然观的历史中,达尔文的独特贡献在于提出自然选择学说,使生命的进化过程得到机械化的说明,从而使生物进化论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并将传统的、流行的神秘主义目的论驱逐出生物科学。科学形态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和确立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和思想结果是多方面的。就对心理学的影响而言,它一方面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前景,从而导致了实验心理学在美国大发展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又必将以与否定上帝创世说同样的方式,导致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意识观、亦即早期实验心理学主体性原则的否定。关于第一个方面,达尔文自己就曾有着明确的预感。他说,“我看到了将来更为重要的广阔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将稳固地建立在斯宾塞先生已充分奠定的基础上,即每一智力和智能必由阶梯途径获得。”[4](P320)事实上,生物进化论不仅塑造了摆脱德国式束缚之后的实验心理学,而且塑造了它的历史,乃至于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心理学,几乎在每一个研究领域内都渗透着进化论的精神:“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对心理学的影响,……大大促进了这门科学塑造成今天的形态。”[5](P186)。

正是在关于上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上,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理论洞察力才能把握其本质。一方面,就作为一种理论思维方式而不是其历史形态的科学的生物进化论而言,另一方面,就心理学本身的理论逻辑而不是作为其历史形态的早期实验心理学而言,生物进化论不仅不会导致对心理学主体性原则的否定,相反,就在人类思维的历史与成就的范围内而言,心理学的主体性原则只能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论证。历史形态的生物进化论所否定的,是作为心理学的特定历史形态的实验心理学的主体性原则,亦即是隐含于作为传统哲学心理学思想之直接继承的德国实验心理学和接受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理论前提的美国(早期)实验心理学之中的主体性原则。这种主体性原则,究其实质,乃是笛卡尔意义上的单子式意识的封闭的主体性原则。它作为对人类意识实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把握方式,不是人类意识实在本身。所以,虽然它在特定的逻辑框架(即传统的思辨哲学)内能够成就一个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但当被移入另一个逻辑框架(即进化论的思维方式)之后,它只能造成理论的混乱和逻辑的矛盾。

历史形态的生物进化论作为一种生物学理论,是不关注心理学和哲学的主体问题及其主体性原则的。它试图以纯粹自然科学的方式,对作为生命现象之一个方面的它的纯粹自然的(与精神相对立意义上的“物质的”)事实加以说明,并因为受其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局限而愈加不能正确地关注心理学的以及哲学的主体问题及其主体性原则。事实上,达尔文是首先通过对地质分布和地理分布中的物种的身体的、亦即它的物质的形态结构的分析而建立其理论体系的,然后将隐含于这一体系之中的思维方式,不加批判地推广应用于对作为生命现象之另一个方面的非物质的心理实在或精神实在领域内的事实的说明,并通过将心理实在与有机体实在相类比的方式来理解心理实在,而不对心理实在或精神实在本身的性质加以反思。然而,心理实在或精神实在领域内的事实与生命成立于其中的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性质上是和物质的有机体实在领域内的事实与生命成立于其中的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的,因而这种类比和推广在逻辑上难以成立。正因为如此,达尔文才能够将官能心理学纳入他的生物进化论体系之中,并在有关心理学论题的研究中采用当时盛行而后不久就被历史所否定的“轶事法”。

三、主体性及其理论建构

就各自的学术传统而言,有关主体性及其探讨的理智文化背景,与生物进化论及其发展和演化的理智文化背景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在西方,哲学传统的主体意识,最初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近代伊始,笛卡尔通过系统怀疑的方法,以理论体系的形式确立了“我思主体”的存在,并构成整个近代哲学的“第一原理”。哲学学术传统中的主体性探讨,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或实在加以接受为前提的。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肯定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的反映的同时,亦坚定不移地承认和肯定意识的实在性,并正是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唯一合理”地解释“人及其历史的辩证法”[6](P202)。

然而,如果意识作为一个实在领域的不证自明性遭到了怀疑,或者说,当理论学术的整体进展到需要对意识作为一个实在领域加以论证的时候,那么,理论学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就处于孕育之中。这个新的理论学术的研究领域就是心理学。在这个时候,关于人类意识作为一个实在领域和物质世界作为一个实在领域之间的同一性关系的任何间接的论证,不仅对这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是不相干的,而且必须辅之以这个学术领域对意识作为一个实在领域本身的论证。例如说,“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如果思维和存在所服从的不是同样的规律,或者说,思维不能够认识存在,那么,人类的一切目的性要求及其对象化活动就都不可能具有现实性,因而人类本身也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人类以自己的目的性和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存在着和发展着,就证明了思维和存在服从于同样的规律”[6](P8)。这种论证是从“人类生存”的结果的意义上对“思维和存在服从于同样的规律”的一个间接的论证,并当然是以承认“思维”和“存在”作为两个实在领域为前提的,而没有对关于“思维”作为一个实在领域提出论证的理论要求,虽然在这个前提下,这个论证当然是逻辑上可接受的。事实上,上述引文的作者紧接着指出,“在实证科学的意义上,科学本身的发展不断深化地证明人及其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思维的运动规律受到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支配”[6](P8)。依本文作者看,对“思维”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提供最直接的证明和论证的,乃是心理学。这是因为,心理学的历史已经将它自身的逻辑发展到这样一个微观水平,即一方面,在“观念”的层面上,作为人的意识的各种非物质的精神活动现象,是如何在作为“个人的肉体组织”的人的物质的身体的基础上产生、突显或实现出来并受到它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非物质的精神活动现象,又如何导致人的物质的“肉体组织”的物理活动(在其现实性上,人的实践活动只能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这种“肉体组织”的物理活动过程)。只有当人类的理论学术能够对“思维”(意识实在)作为“自然界”(人的“肉体组织”)的“产物”提出直接的论证和证明之后,人类才能对自身存在的主体性地位作出合理的阐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就其理论逻辑而言,心理学不仅应该是理论学术的一个独立的门类,而且应该在理论学术的整体中占有一个崇高的位置,不管它的诸历史形态的性质和状况如何。就最终被进化论所否定的心理学的历史形态而言,它之所以被否定,乃是因为,虽然它隐含着一个从传统哲学中继承下来的不自觉的关于意识实在性的论证,但由于这个论证不是意识实在本身而是一个理论的虚幻,因而不能与原则上正确(真实)的生物进化论相容而获得其应有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2]高申春.十九世纪下半页德国心理学的理论性质[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5).

[3]高申春.意识实在与行为主义革命的破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篇8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13-02

心理咨询行业属于心理学应用实践的部分。应用实践与理论研究总是存在相互推动的作用。本文将从近期心理咨询行业一些新变化,来探讨心理学的发展。

一、国际心理学的新进展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整个心理学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并以新的思潮或发展方向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其中最具影响的有新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这三门学科又进一步影响到心理咨询界,成为心理咨询界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加之冷战的影响,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因此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他们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佛洛依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由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是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又与他们有明显的分歧,因此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目前在心理咨询界,就笔者所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由于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执业心理咨询师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原则,在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二)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的心理过程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目前在计算机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网络和电脑全方位的改变了社会的诸多方面,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如机器人的应用。

(三)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对心理活动生理基础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历经一百多年,但其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十年。在研究领域里,生理心理学最符合现在是实证科学的要求,能够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在心理咨询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理论依据。

二、《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学的启迪

作为心理学的爱好者和关注者,笔者留意了济南的心理咨询界,发现在应用中突破了学术界内的新理论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知道答案》。

(一)《水知道答案》的基础实验

这项震惊世界的实验由日本研究水结晶的I.H.M综合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主持,已进行了10年。所有的这些风姿各异的水结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而成。在最初的观察中,研究员发现城市中被漂白的自来水几乎无法形成结晶;而只要是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他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当研究员异想天开地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音乐后,一个奇妙的现象产生了: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而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

联合国项目中国水务督察专家高中认为,“《水知道答案》可以说是一本很有想像力的关于水的‘奇妙之书’。”《水知道答案》用图片和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从点滴做起,创造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二)《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学的启示

《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咨询界产生了很多启示。比如,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会呈现出几乎接近完美的结晶,让人们联想到“爱”与“感谢”本是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好的情感与心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与感谢”。这也回答了“世界为什么需要赞美”的疑问。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很多支持。这说明,作为心理咨询师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必备素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这些善良和美好的品质源于客观规律的要求。

三、心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

就笔者所见,在济南业内目前广泛应用的沙盘游戏、NLP教练技术、完形疗法、家族系统排列、催眠术等都因为突出的效果引起业界的关注。这些治疗手段并直接从实践领域产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治疗方式:

1、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治疗来自于瑞士心理分析家多拉・卡尔夫,她跟随荣格学习心理分析,同时也深受莱温菲尔德世界技术的启发,最终结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简易的沙-水-容器世界中寻找到了一条心灵治愈的有效途径。

2、NLP教练技术。

NLP教练技术被誉为本世界最具革性和效能的管理技术,已成为当今欧美企业界提高生产力的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也是企业培训经常选用的课题。可以大概表示为:NLP教练技术=NLP+教练技术(Coaching)

教练技术起源于运动场,是体育网球教练添・高维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教练事件中发现:肯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所产生的良性改变,要比批判、否定、矫正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要好的多。后来添・高维先生将此课题做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很快将此理念和技巧应用的到企业界。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很和加入,很快形成了一门学问:教练技术。教练技术目前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和专业,它除了应用于企业管理外,还广泛应用于心态、态度、人格、情绪、素质、技能、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个人成长及家庭、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NLP教练技术就是将NLP对人心理的研究应用于教练技术的一门学问。

4、催眠术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催眠可以很好的推动人潜在的能力,现在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使用催眠来治疗人的一些心理疾病,如强迫症,忧郁症,坏习惯,情绪问题等。在西方,在很多国家有名望的大学、医院里,都设有催眠研究室,并积极开展着把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产业等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催眠治疗确实有快速缓解很多症状的作用,笔者曾亲自目睹催眠给求助者带来的快速变化。

四、新理论与新实践的相互推动

通过对当前心理咨询界的了解,发现当前心理学新理论与心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推动的趋势,各种理论相互融合、相互解释,促进了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水知道答案》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互解释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水。《水知道答案》中提出了水会对外界的信息做出反应。人体的60%-70%是由水组成,根据生理心理学,当我们的生理基础发生变化时,自然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这方面的研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又提供了科学的实验的数据基础。

2、认知心理学与NLP等的相互支持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加工系统,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笔者认为NLP、教练技术、催眠、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都可以视为这一学派的体现。它们都是通过改变信息的输入来达到人行为结果的改变。

五、心理学将在我国呈现异彩纷呈的发展格局

我国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化,人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性,抑郁,恐慌,焦躁,嫉妒,自私,退缩,悲观……人们面临的这些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而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同样表明,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因此,心理咨询行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发展。而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心理学本身的发展。

另外,我国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西方心理学界不断号称“从东方文化中获得了启迪”的时候,随着中国社会心理咨询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可以预见心理学界也必然会呈现出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

[2] 【美】马斯洛,科学心理学,马良诚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3] 【美】斯滕伯格(Sternberg,R.J.),认知心理学,杨炳钧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美】卡尔森(Carlson,N.R.) 著,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苏彦捷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5] 沈政,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6] 【香港】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7] 黄荣华,人本教练模式,西安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篇9

1维果茨基主要心理学理论

1.1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果茨基很早就意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从20年代起他就试图将活动概念运用于心理学。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后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活动之所以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与人的活动性质有关,人的活动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来进行的。因此,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重视活动对心理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维果茨基强调活动与意识的统一,并把意识作为活动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维果茨基看来,意识“应当看成是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具体研究和分析的心理事实”[1。意识不是与世隔绝、脱离活动的内部封闭系统,而是以活动作为它的客观表现的。所以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把意识的事实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转换成客观存在的东西。根据马克思的活动观,意识是人在活动开始时关于活动的映象,它是客观认识现实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的活动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由此,维果茨基认为“意识是行为结构问题2,。意识以未来行为结果的映象形式参与到行为的结构之中,从而使人的行为具有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特点。

30年代维果茨基开始分析研究情绪动机问题,并发现活动正是通过情绪动机决定心理、决定意识。在《思维和言语》—书的最后他写道:“思想尚不是最高级……思想本身不是从其他思想中产生的,而是来自我们意识的动机领域……思想背后是情感和意志倾向,只有它才能解答思维分析中的最后一个'为什么’”。维果茨基在后期的著作中还探讨了活动和意识的衔接问题。如果从前他在证明童年早期儿童的活动决定其思维的形成,那么现在他试图证明外部活动(游戏)怎样决定心理发展(“建立最近发展区如何成为主导活动的,在这里维果茨基特别强调游戏的情绪情感问题。

1.2 工具理论

工具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理论最初不是来自对心理现象本身的研究,而是产生于对劳动活动的分析。众所周知,经典作家在劳动活动中首先分析出它的工具性特征,劳动过程以工具为中介。据此维果茨基决定从类推法出发分析心理过程。他设想:能否在人的心理过程中找到以特殊的心理工具为中介的成分呢?结果他在培根“既不能单靠手,也不能单靠脑,手脑只有靠它们使用的工具才更完全”[4的名言中获得了间接证明。

根据维果茨基的思想,在人的心理过程中应该区分出两种水平:第一种一自然所赋予的智能;第二种一工具和辅助手段武装的智能。同样似乎应该把实践活动也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一“纯粹的手”,第二种一“工具和辅助手段武装的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还是在人的心理范围内正是第二种的工具水平具有决定意义。在心理现象领域维果茨基把第一种水平称为“自然”的过程,把第二种水平则称为“文化”的心理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以特殊的心理工具和辅助手段为中介的“自然”的发展过程。

那么“心理工具”和心理机能两种水平的假设对心理学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心理学家根据心理的不同特性,如理解性、随意性等将所有的心理机能分为高级和低级两种,这种划分本身就是心理科学的重要成果。但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即高级和低级机能彼此处于什么关系之中,是什么确保高级心理机能具有诸如随意性、自觉性等这样一些特殊的品质,对此联想主义、行为主义和理解心理学都没有明确的答复。而维果茨基的假设,为理解高级和简单心理机能间关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这就使他把低级、简单心理机能同自然过程的阶段结合起来,而把高级的心理机能同中介、“文化”、心理过程的阶段结合起来,这种新方法既可以解释高级和简单心理机能的质的区别(高级心理机能以工具为中介)又可以解释它们间的联系(高级机能在低级机能基础上产生)最后,通过“心理工具”还能够说明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如随意性)。

1.3 思维和言语理论

思维和言语问题是心理学中极为复杂的问题,也是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思维和言语紧密交织在一起。某些心理学家如华生把思维简单地归结为内部言语。在华生看来,思维遵循的路线是:大声言语一低声言语一内部言语。但20世纪初维尔茨堡学派的研究表明,思维与言语大不相同。因此在这个领域存在两种观点:完全等同或完全割裂,由于这两种观点的片面性因而又导致了大量的折衷理论的产生。

维果茨基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思维和言语问题方面的种种观点。他在《思维和言语》一书中,依据苛勒对类人猿的智能发展的研究和他本人进行的概念形成的实验,对思维和言语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思维和言语具有不同的遗传根源,思维的进步和言语的进步并不是并行的,两者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发展系列,这两个系列之间的联系并无明显界缘,又如两个交叉的圆圈,而且无论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思维发展的语言前阶段和语言发展的智能前阶段。如儿童在能有效运用语言之前就表现出对复杂问题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从生物进化来看,黑猩猩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也会使用工具,并通过迂回的途径去达到目标,表现出一定的智能行为来,这就是思维发展的语言前阶段。又如婴儿的呀呀儿语,只是表达一种情感和愿望,与思维并没有联系。黑猩猩有相当好的发音,但只是一种情绪的迸发,在功能上与智能没有联系。这就是语言发展的智能前阶段。因此,他强调思维和言语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由其史前阶段准备起来的。

维果茨基的学说十分富有创造性,为解决思维和言语的关系这一理论难题提供了一种辩证的方法,至今对心理语言学和西方学术界都有深刻的影响。

1.4教学与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对人的心理发展问题的深入探索,引导他最终进入了儿童智力发展与学校教学关系问题的研究领域,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的问题也因而成为维果茨基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该研究领域中,维果茨基取得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成就。

维果茨基曾把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问题同教学和发展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在研究中他发现科学概念的发展比自发概念的发展更快。分析这一事实使他得出结论:掌握日常概念的程度反映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掌握科学概念的程度则反映了儿童最近发展区。“但是如果科学概念……能发展儿童未曾经历过的发展区域的话,如果掌握科学概念能超越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在儿童相应的条件尚未成熟的区域内进行,那时我们开始理解解科学概念的教学确实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着巨大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它能激发和引起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

因此,最近发展区说明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借教师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革命性的,因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教学应当尾随发展,巩固通过教学已获得的东西。跑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教学似乎是不可能的,它不能教儿童自身尚未完全成熟的东西。儿童发展的水平好像自然而然是由儿童能够独立做什么决定的。运用横断法分析儿童的发展,原则上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如果运用维果茨基的历史发生法就能够揭示出儿童智力发展的潜在水平一儿童最近发展区。

引入“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维果茨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大贡献。采用最近发展区概念在实践上能够直接运用于解决儿童智力发展的诊断问题,它既可以测试儿童智力发展的现有水平,又可以测试儿童智力发展的潜在水平。

1.5关于心理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问题是维果茨基心理学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上,无论是苏俄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清楚地意识到,维果茨基之所以能在心理学研究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在研究中采用了辩证的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更新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维果茨基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接触。20年代维果茨基率先提出有可能建立新心理学的方法论的构想,并明确主张应当把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然而维果茨基对其他所谓心理学建设者将哲学一般原理简单化地用于心理学研究的作法表示遗憾。维果茨基在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探索的只是建立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方法,而非寻找解决心理学问题的具体办法。譬如,维果茨基把历史主义原则引入心理学中,从种族发生、个体发生和病理学(追踪研究心理机能解体的疾病过程)三方面分析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这是维果茨基把历史方法具体运用于心理学研究中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维果茨基根据哲学区分出方法论原则的三种层次:(1)作为所有科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原则;(2)具体科学一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3)心理学特殊部门(如儿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较为独特的方法论原则[7。作为整个科学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般方法论,可视为决定论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质量互变原则等。作为心理学的具体方法可表述为心理机能文化历史起源的理论。作为建立在文化历史理论基础之上的更为具体的方法论的形式表现为高级心理机能系统的动态的定位理论等。按照维果茨基的意见,所有方法论的分析层次都应当彼此紧密地相互配合,方可建构心理科学方法论的整个大厦。这些思想使维果茨基成为苏俄心理学方法论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

维果茨基心理学理论除上述外,还包括内化说、心理系统概念、文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缺陷学等方面的理论。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故不在此专门论述。

2对维果茨基的简要评价

2.1维果茨基对心理科学的重要贡献

维果茨基在他38岁正值创造高峰时期不幸因病逝世。为此苏俄著名心理学家M.r.雅罗舍夫斯基认为,“假若弗洛伊德在这个年龄死亡,那么科学就不知道精神分析;假若巴甫洛夫在这个年龄去世,那么科学就不知道条件反射”。然而维果茨基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首先,维果茨基是心理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家明确提出要建立新的心理学,而这种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要建立这样的心理学其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维果茨基终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学的具体途径,那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以实践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基石。

其次,维果茨基首次提出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历史起源的理论,并且在研究高级心理机能时提出了新的解释原则。同时维果茨基也揭示了符号在思维形成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深入研究了言语思维的类型学等。此外,维果茨基倡导不仅研究思维中文化间的差异,而且还要研究思维中的历史变化,研究在同一范围内在不同程度上有联系的和具有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人们的思维。维果茨基的理论是对意识的文化历史决定的研究的重要贡献。

最后,维果茨基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和突破。维果茨基反对传统心理学的一切实验方法,他认为传统心理学的一切方法都是按照S—R的公式来设计的,最多也不过是从实验的结果进行一些推测性的所谓心理分析。他所提出的“双重刺激法”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本质,因此具有独创性。维果茨基曾用这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思维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十分丰富的和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2.2维果茨基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局限

尽管维果茨基对心理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已得到普遍的承认和高度的评价,但这并非说明维果茨基理论就是尽善尽美的。由于维果茨基短暂的一生充满紧张的探索,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急于构建自己的理论,更由于他英年早逝,未能像冯特、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一样到晚年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早期理论作进一步的修改、补充与完善,因此维果茨基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如有些术语的使用缺乏准确性,有的假设未能实验证明,有的理论不够完善。概言之,维果茨基理论之不足主要有:

首先,文化历史理论狭隘地理解历史主义原则,带有抽象社会学观点的色彩。在人的心理的历史发展当中,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一个因素,即发明内部工具、符号、实现某种心理机能的手段。其实,人的心理生活和意识的历史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它随着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而发展,依存于社会关系的具体内容、一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对于历史发展的这种复杂多样性,文化历史理论既没有阐明,也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甚至都不把它当作一个研究课题,因而它对历史原则的理解是狭隘的。

篇10

无意识包括有:潜意识、记忆,我们的多数行为都是和潜意识有关的,是和潜意识相符合的。所以,控制了一个人的浅层,就能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

无意识并不是心理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是为哲学、精神病学、心理病理学、法学、文艺、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它作为心理学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无意识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学说,现在在美国已不再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它已渗透到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西方知识界就像讲述自己的心脏和胃的活动一样讲述着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1/7),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6/7)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