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法规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法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法规教育

篇1

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机关实施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第三条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第四条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第五条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国家采取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八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第九条国家鼓励并组织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第十条国家对在职业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

第十二条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十三条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第十四条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十五条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第十六条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实施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十九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国家鼓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职业教育。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合同。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事业组织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

第二十三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

第二十四条职业学校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

(四)有相应的经费。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第四章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第二十六条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

第二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

第二十九条企业未按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第三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

第三十二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国家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三十三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十四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十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保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

第三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组织、公民个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第五章附则

篇2

[关键词]司法会计 专业教育 规范发展

[作者简介]刘艳红(1974-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历建明(1973- ),男,河北唐山人,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JA10017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10-02

司法会计学是指研究司法会计活动规律,提出司法会计活动的专门理论、程序、方法、标准、对策、规程的一门边缘学科。司法会计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司法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本文从开展高职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意义及现状着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发展高职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期望对开展高职司法会计学专业教育活动能有所裨益。

一、高职发展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建设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犯罪案件逐渐增多,贪污侵占、挪用公司资金等案件屡见不鲜,并且涉案金额日益增大,舞弊方式也日趋隐蔽和复杂。在对经济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通过司法会计鉴定解决。在这一特定形势下,以经济犯罪侦查技术、对策为研究对象的司法会计学的繁荣与兴旺,将会直接影响犯罪案件的侦破与定性,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2.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新型经济犯罪不断出现,相关的会计活动也具有复杂化、专业化和特征,随之而来的是会计法规的不断增多,会计活动越来越在法律的规范之下开展活动,法律法规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前提。相关的会计法规中,不乏有关刑事法律的规定,而刑法中也有一些关于经济犯罪的定罪量刑规定。会计中涉及不同的法律问题,法律事务中也同样涉及会计知识。在法律适用方面,法官、律师等法律人士只是某一法律方面专家而对会计知识知之甚少,对在案件中出现的会计专业问题难以做出判断。实践中,对经济案件的调查虽然有专业会计人员参加,或聘用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但由于这些人员通常不具备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获得的财务证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局限性较大,从而影响到法庭对案件的公正裁决。因此,规范司法会计专业教育,培养具有会计和法律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是实践提出的要求。

3.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高校中从事司法会计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多以经济法学专业人士为主,这部分人缺乏研究司法会计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司法机关聘用的司法会计技术人员,虽然有从会计、审计岗位的工作经验,但充其量他们只是在应付诉讼,这些从业人员大多数只能从会计人员本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缺乏法律的视角。由于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懂法律知识的不懂会计知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又不懂法律知识,给专业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带来了一些问题,现有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亟待提高,司法会计人员应该是具有会计学、证据学、侦查学等专门知识的专业人才。有鉴于此,通过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改进和职业教育的加强,可以提高司法会计理论研究水平,以及从事实际诉讼人员的素质。这些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为法律诉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法学研究和司法会计活动的质量。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准确定位,可以让学者们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促进实践的发展。

二、高职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现状剖析

1.学科性质与定位比较模糊。目前,关于司法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专业性质和定位还存在诸多争议。仅对“司法会计”的名称,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认识就不统一,有的称之为“司法会计鉴定”,有的称之为“司法审计”,还有的称之为“检察会计学”。至于司法会计专业的性质与定位,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司法会计学应属于法学的范畴,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司法会计学应归属于会计学,还有一部分学者将司法会计学同时列入法学和会计学中,认为它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一样应属于应用会计学的范畴。

2.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尚未建成专门的理论体系。在CNKI数据库进行“司法会计教育”关键词检索,搜索出研究性的文章少之又少,各大学校与科研单位对司法会计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司法会计学专业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由于对"司法会计"这一名词的理解不同,目前司法会计专业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主张司法会计鉴定即是司法会计的专家和学者主张,司法会计专业应当重点研究司法会计鉴定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据此建立的理论体系为:司法会计鉴定学概论、司法会计鉴定技术理论、司法会计鉴定程序理论;也有学者认为:司法会计的研究对象是案件资金,由于特定的行业涉及的案件资金及会计取证的特点不同,因此应当按照行业的划分来建立此专业的理论体系。在这一思路下,专业理论体系为:司法会计概论、工业、商业、建筑、行政事业等专业司法会计、司法会计专论等。还有学者认为,司法会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司法会计活动及其规律,而司法会计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因此,司法会计依据其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两个分支。按这种模式建立的司法会计理论体系构成为: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等。

司法会计专业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就有关司法会计活动中运用会计学的知识做出指导。但是,由于本门学科创立时间不长,实践经验缺乏,师资不足,至今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人才缺乏造成司法会计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被动,理论成果少,远远不能发挥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司法会计专业教育师资匮乏,制约了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开展。目前,司法部规定司法会计为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将其列入了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内。但不足的是,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司法会计专业或司法会计方向的本科教育,即使个别政法院校开设了“司法会计鉴定学”或“司法会计”课程,也是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专职从事司法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员也寥寥无几,只有一小部分学者兼职从事着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导致目前的司法会计理论体系相对滞后,理论成果少,且不完备、不系统,对实际工作无法起到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目前我国专业从事司法会计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司法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决定了司法会计专业教学工作需要多学科、复合型的教学人才。现在司法会计专业教师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有的是从法学专业转来,有的是从会计等经济学专业转来,他们虽具有一些理论知识,但不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人才,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司法会计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规范发展高职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的现实路径

1.从实践出发,为司法会计专业准确定位。“司法会计”由“司法”和“会计”组成。“司法”的含义是指诉讼,它界定了司法会计的社会属性,即司法会计是一种法律诉讼活动,使司法会计能够与会计(经济核算活动)、审计(经济监督评价活动)、非诉讼会计检查与会计鉴定等社会活动相区别。“会计”二字则是指会计检查和会计鉴定,它界定了司法会计活动的内容,使司法会计能够与讯问、询问、搜查等其他法律诉讼活动相区别。需要指出的是,会计检查和会计鉴定都是在社会的经济管理或经济监督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活动,并非是诉讼中专有的社会活动。“司法会计”作为一种诉讼活动,内容涉及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文证审查及司法会计技术咨询等,这显然与所谓工业会计、银行会计、商业会计等“会计”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实质上,并不是所有的会计学知识对司法会计都有用,会计学研究成果只是从技术层面上为司法会计提供了引用技术标准依据。因此,司法会计实质为一种“诉讼活动”,司法会计专业教育理应成为法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科学性和可发展性角度出发,完善司法会计专业理论体系。建立完善的司法会计专业理论体系应当考虑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可发展性两个方面。科学性是指本专业主要理论在结构方面具有完整性,其涵盖内容与相近学科内容应有科学的划分,避免跨学科重复研究,基础理论与专业实务理论之间要有科学的衔接;可发展性是指本专业理论体系的设计,在符合科学性的基础上,既要照顾现行司法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又要考虑司法会计实践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要。

在具体专业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应以诉讼立法精神和刑事侦查原理为指导,对法庭科学中不同专业的基本原理进行划分。借鉴与司法会计学具有相同法庭科学原理的法医学,构建司法会计学科体系,即将司法会计从理论上和实务中均分为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两大分支,建立以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为基本架构的理论模式。从学科原理、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实务理论等方面解决将司法会计检查与司法会计鉴定分科的理论和实务问题。

3.多渠道壮大司法会计专业教学队伍。司法会计专业需要复合型教学人才,教学人员既要熟悉法学又要熟悉会计学,而目前同时具备这两种知识和能力的老师还为数过少。教师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

第一,校内专兼职教师继续深造。司法会计专业教育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司法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应随之变动,这对该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诸如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参加专业研讨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同行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具备相应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基层锻炼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

第二,聘请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司法会计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其所教授的专业内容必须为司法实践服务。为此,在组织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邀请司法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教学案例讲解,以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战经验,使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形成较系统的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司法会计专业教育,培养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必将为司法实践带来新的活力,也必将促进祖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社会制度;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64-02

作为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在许多学科中,如哲学、伦理、物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意义,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中《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被评为专门的政治学研究的“创始之作”[1]。《政治学》一书内容基本涵盖了希腊城邦生活的全貌,论及了奴隶、致富的方式与方法、财产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对当时希腊世界几个城邦政治制度的评述,城邦教育的设计与城市的规划等等。其中亚氏的社会制度思想、独特的法制理念与教育规划,使其与其师柏拉图区分开来,独创了属于亚氏的社会体系。

一、社会制度

《政治学》一书中开篇论述了社会制度几个基本要素:家庭、村坊、城邦、个人。首先亚氏定义城邦本质为一个社会团体,至高而广涵。其次在论述城邦形成过程中,论述了两种关系,一种是男女关系,另一种是主奴关系,这两种关系组成了家庭,在家庭中有三种关系:主奴关系、配偶关系、亲嗣关系。家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若干家庭联合的初级形式就是村坊,而城邦就是村坊的集合。至此,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而城邦的目的不同于家庭,其目的是为了一种优良的生活,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在三者排序中,亚氏认为城邦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以正义为原则,其衍生的礼法可判断曲直,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通过对上述几个基本要素的论断,在卷二中,亚氏借批驳柏拉图的城邦过度划一和妇孺公有,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制度体系。亚氏理想中的社会制度,非妇孺公有,这个社会中存在不同的品类的人,存在着普遍的友爱精神。政治社团的组合方式必居其一:一切东西归公、完全不归公、一部分归公,而柏拉图的公妻制度实际上是不可实行的,其并未做出应有的详细的说明,过度的划一化会使城邦本质消亡。一个城邦必须由不同的品类组成,过度划一不是良好的政策。而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人们都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事物。柏拉图的社会制度还会遭到一些其他诘难,如人们不知相互间亲属关系,这样会使伤天害理的罪恶容易发生,违背伦常,而妇孺公有的社会中,友爱精神一定削弱,而友爱削弱不利于内讧的消除。

在《政治学》一书中,亚氏对奴隶进行了论述。在亚氏社会制度中,奴隶制度存在是合乎自然的,主奴关系却是友爱的。卷一中,亚氏认为奴隶属于那些本性不属于自己人格而从属于别人的人,其缺乏理智仅能感应别人的理智,确实应为别人财产,这财产在生活行为上被当作工具可以转让或出卖。通过一些证明,比如体格卑劣的人要从属于体格较高的人,有些人天赋有自由,有些人自然为奴隶等,认为奴隶现象是正当的。但是,亚氏却否定了战争造成的强迫奴役,认为在合乎自然奴隶体系中,双方各尽其职,存在着友爱和共同利益,应以善良和卑恶为准则,而不是非正义的战争强迫所形成的主奴关系。

在亚氏的社会制度中,亚氏阐释了自己的社会阶级体系,而且此阶级体系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界限明确,肯定了中产阶级的地位。在卷二中批判柏拉图《法律篇》中,亚氏提到了统治者应该与被统治者区别清楚,在从整体体制上批判柏拉图时认为各级组成分子地位欠明确。

在第四卷,通过批判柏拉图社会分工,认为其分工体系下的城邦不再是以善德为其生活目的而是仅在寻求经济供应。亚氏认为城邦组成部分包括八个部分:农民、工匠阶级、市廛阶级、农奴阶级、武士、司法审判人员、富人、行政人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在其名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前言”之前专列一节“亚里士多德论政治人及民主秩序的条件”,其中推崇地载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最好的政治社会是中产阶级公民组成的”[2]论述。亚氏认为公民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具有中庸美德,不趋向于某一个极端,过美、过强或者过贵等,他们很少有野心,最能顺从理性。

其次亚氏在卷三定义了其社会制度中公民的定义,即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工匠不应列入公民籍,凡能够参与城邦官职与光荣的公民是最尊重种类。在卷二论斯巴达政治制度时,认为对于妇女不应纵容,要有合理的农奴管理制度。同时亚氏在卷六论平民政体时,阐述了其重农思想,认为农民是组成城邦人民中最优良级类,爱好实力而不重名位,牧业人口为次优良。

因此,亚氏社会制度几个基本要素:家庭、村坊、城邦、个人。在这个社会制度中,奴隶制度合乎自然,但是主奴关系是友爱的,公民们积极参加议事与审判事务,工匠等低下阶级不列公民籍,没有公民权。社会阶级分为贫者、中产者、富者。中产者最顺从理性,农民与牧民都是较优的人民级类。亚氏的社会制度思想,尤其是其对阶级的分类,对于当今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启示。当今我们倡导的最理想的社会结构趋向于亚氏的社会结构,即“橄榄形”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冲突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而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这种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各种机制的形成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法治理念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今之探讨法治者“几乎不可避免地都回头求助于亚里士多德”[3]的论断。亚氏在《政治学》一书中关于法治更多是一种理念,其关于法治直接的论述很少。在卷四亚氏提到了法治的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在这里,第一重意义强调了亚氏对遵守法律的重视,无论制定多少法律抑或法律有多么完备,不去遵守其实质只是一纸空文而已,这是亚氏的第一个法制理念:守法。在第二重意义中亚氏提到法律质量的重要性,公民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服从恶法的后果是严重的。这是亚氏的第二个法治理念:评法,即无论法律制定还是评价只有是良好的法律才可以去颁布施行。在这里之所以用“评”这个字,一方面因为在古希腊时代,法律大多是宣布的,也就是将一些惯例或者习俗宣布为法律。因此对法律的评价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制定出的法律不一定是良好的法律,还需要参与主体的评价才可以最终确定其良莠,因此用评法作为亚氏法治第二个理念。

其次,在卷三中集中了亚氏对于法治一些代表性的论断:(1)“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灵魂)使谁都难免有感情”[4]166。(2)“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在法律所不能包括而失其权威的问题上才可让个人运用其理智”[4]166。(3)“法律可能规定得并不周详,人们根据积累的经验,修订或者补充。个人的智虑虽然可能比成文法更为周详,却未必比所有不成文法还更广博”[4]171-173。(4)“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4]173。(5)“许多事例上,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做较好的裁断。多数群众也比少数人更为不易腐败。单独一人就容易因愤懑或其他任何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终致损伤了他的判断力;但全体人民总不会同时发怒,同时错断”[4]167。

以上可谓是亚氏经典法治论述。其中第一段(为论述的方便,简称为论一、论二、论三、论四、论五)揭示了感情因素对治事的影响,指出了法律和人在感情问题上的区别[5]。论二强调了法律对于整个城邦的重要性,即一切政务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则去运行,而且法律要有基本的权威来保证其施行。虽说亚氏提到了法律不足时个人智虑重要,但是其侧重点还是法治普及性的重要性。论三亚氏则是明确告诉我们对于法律修订和更新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可以使法律尽可能的完备与周详,同时也强调了不成文法的重要性,不成文法也可以作为法制完备的一个重要因素。论四亚氏则指出了自己对于法治的客观评价,法治与亚氏正义以及实践哲学相互响应,其影响到亚氏的哲学理念。论五则指明了法治是大多数人的裁断,甚至我们可以指明是整个城邦政务的运行原则,而大多数人比一个人做更好的判断,也更加不容易腐败。这里亚氏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了法治的重要性,无论对于公务裁判、腐败行为还是一个人的统治形式都是更优的。

三、教育规划

亚氏最优政体中关于教育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1)遵循生理性自然阶梯论教育观;(2)基本教育理念。在卷七中,亚氏认为育儿应以健康和天赋为主,重视体格教育。儿童和青年以与习惯为主,侧重于行为教育。青年至成人以思辨和理性为主,重视其哲学教育。而在儿童阶段,亚氏进行了大体的划分:婴孩期末―五岁止为儿童期内,此阶段要安排游戏或其他娱乐方式,这一方面需要教育监导去具体负责。七岁以下教育主要在家中进行,全邦需要杜绝一切秽亵的语言与图画以及戏剧,要端正语言。亚氏大体是按照出生到七岁(儿童期),七岁到14岁(少年期),14岁到21岁(青年期)三个阶段来安排其生理性教育阶段内容的。当然,亚氏重视体格的培育,如冬季生子为宜,婴孩就应尽早去训练其耐冷的习惯,可见其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可。

其次亚氏在卷八也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理念:(1)强调了政体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应作为公共要务安排的集体措施。其小学四门课程基本为:读写、体操(以培养未来士兵为目的,多模拟军事等课程)、音乐、绘画。由此亚氏强调了政府在教育中的整合作用,教育应是一个国家的公共项目,表明了教育在城邦中的重要地位。(2)人们繁忙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闲暇而已,而闲暇是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的幸福境界的,课目并不完全非得必要的切合实用,事事求实用是不合豁达与自由的精神的。在此亚氏运用了一个闲暇的概念,通过此概念教育人们闲暇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追求。而后面对课程实用的论断则是亚氏对知识的一种看法,过于追求实用而忘记了学习知识的本质。其实如亚氏所说学习或许就是为了一种闲暇,既是对于以后忙碌的练习也是对心灵幸福感觉的准备。(3)关于音乐方面的论述。亚氏认为音乐的作用有三种,娱乐与憩息、操修善德、操修理智。不让少年们亲自演奏尤其是在比赛中,音乐的三种利益:教育、祛除情感、操修心灵。由此亚氏强调了音乐对于个人的作用,既可娱乐又可利于修养,当今流行乐充斥社会之中,社会过多地忽视了一些不同类音乐的作用,音乐地位亟待得到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认可。

以上的关于亚氏法治两重意义的论述以及其五个经典法制论断、亚氏遵循生理性自然阶梯论教育观和基本教育理念共同构成了亚氏理想政体的法治与教育体系,其对于我们当今的法治与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恩裕.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高道蕴,贺卫方,等.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21.

篇4

关键词:船舶所有权;所有权变动;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

一、《物权法》中对动产物权的变动的规定

《物权法》第23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此条规定是针对一般动产物权而言。也就是说,在我国,交付是一般动产物权的设立、转让的公示方式及生效要件。

但对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辆等特殊动产而言,情况略有不同。这些物在本质上属于动产,因此也适用《物权法》第23条规定,仍以交付为其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但是由于其经济价值较大,动辄上亿元。在这些物权变动的纠纷中,如果仅以交付作为物权变动的判断标准,明显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公。因此《物权法》第24条进而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登记是这些特殊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办理登记,也可以不登记。此时债权行为生效即合同生效,如果没有善意第三人,物权变动正常进行,合同当事人可以取得物权。但是如果有善意第三人,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合同中的另一方当事人无法取得物权。

我国《物权法》对一般动产物权的变动和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立场是基本相同的。对于一般动产物权变动来说,交付既是生效要件是交付,同时也是其公示方式;对于特殊动产的变动,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办理登记,但规定登记是对抗要件。

二、《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

(一)《海商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船舶物权这一类特殊的物权,我国《海商法》第9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船舶所有权的转让,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二)对《物权法》、《海商法》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

《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比,不同之处有两点。

第一,对于船舶所有权的变动,《海商法》法条用词是"应当",是强制性规定,这就意味着必须向登记机关登记,不登记不发生船舶所有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并且如果不登记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不得对抗第三人,合同当事人无法取得船舶所有权;而《物权法》未对规定船舶所有权变动是否应登记进行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既可以办理登记,也可以不登记。不登记的后果是:只有在出现善意第三人时才不得对抗,如果没有善意第三人,所有权变动在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正常进行,合同当事人可以取得船舶所有权。对此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海商法》制定时船舶买卖交易的金钱数额与当时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异常巨大,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有必要对船舶所有权变动方式进行强制性规定。而到了《物权法》制定时,船舶买卖交易市场明显要活跃于《海商法》制定时,为了鼓励交易高效进行,就不再对是否必须登记进行强制性规定。

第二,对第三人的要求不同。《物权法》规定第三人只能是善意的第三人,而《海商法》则没有对此做强制性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物权法》立法要晚于《海商法》,因此在法条用语上更为精准,立法上更趋于成熟。

对于船舶所有权变动,《物权法》、《海商法》规定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将登记作为船舶所有权变动的对抗要件,使当事人的船舶所有权变动通过公示得以外部化。但是根据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很难就据此认定《物权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采取的是"登记对抗主义"立场,与《海商法》相同。因为《物权法》和《海商法》对在未登记并且没有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的规定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肯定了此种情况下所有权变动仍有效,法律对此进行保护。而后者则根本地否定了未登记情况下船舶所有权变动的法律效力,对此种情况下的船舶所有权变动不加以保护。

笔者认为,具体区分《物权法》、《海商法》对船舶物权的变动采取的"登记生效主义"还是"登记对抗主义"对于保护船舶所有权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以往很多学者都对"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进行深度对比分析,引经据典、长篇累牍的论述,但这种学术探讨并不是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船多买"现象应如何处理的有效解决办法,因为法律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并对可能出现的不法现象进行预防与遏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

由于《海商法》第9条并没有对第三人范围的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导致学界和海事司法实践中均对此认识不同。在理解"第三人"的含义时,一般将其解释为不得对抗船舶所有权变动当事人之外的一切第三人,而无论第三人的请求权是基于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但也有人将"第三人"解释为"与案件所涉船舶具有物权关系的人"或者"信赖船舶登记并基于善意从事法律行为的人"。① "第三人"的解释在法院之间也存在差别,很多案件在二审被改判,这其实就是对"第三人"理解的不同所导致的。②

篇5

课程的设置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所需的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教学目的。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与大纲要偏重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分配的比例以1:1为宜。理论课应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要与实训(验)课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应用于理论课中,实现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打破传统的单一理论课的结构,逐步过渡到以培养学生掌握就业能力为主线的优化结构。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一定安排必要的实践(实训)课,即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专业动手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应考虑计划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变化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变化规律,定期对教学计划调整和修改,采取“设计、实施─、信息反馈─再调整”的灵活方式,使之更符合实际,贴近生产企业的需求。使职业教育成为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

2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

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技能型的实用人才,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应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素质养成。在实施教学计划中,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应有一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首要条件;二是要有实训教学、生产实践的教学基地。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传授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两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论课堂到实践教学的过渡。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基础技术能力掌握和基本能力素养的养成;其次,以生产实习为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一期间里,要了解企业或实习现场的生产现状,了解专业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亲身感受专业技术、自身能力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能在走入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投入生产实践,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长期以来,专业教师特别是具有掌握高水平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理实综合的“双师”型的队伍十分缺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矛盾不妨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聘用的高学历、年轻、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定期选派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工厂)进行定向实习培养和锻炼,尽快提高实操能力,使其尽快从事专业教学。

(2)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大纲、补充完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职业教学的技术含量,整合教师队伍的结构。

(3)无论理论教师,还是实训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能够在教室里讲述专业理论,又能在实训基地讲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机床操作的要领、能够排除设备的故障并能完成零部件的加工,使之称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的教师。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是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能)人才物质保障,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能)的实地环境。机械类实训基地的建立必须要具有典型的实训设备(如:普通和数控的车、铣、磨、等)、系统的实训教学工艺指导书、检测的量具和手段。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企业生产产品,供学生在实训中结合生产进行有内容、有目标、有产品、有质量要求的能力培养,使其尽快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企业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大学生,这个“生产经验”从哪儿来?答案是学生在校时必须学习这种生产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体系中增加生产实践的教学环节,从而派生出了产学结合的模式。产学结合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1)时间安排:生产实践要有较长的过程,根据多年经验,可以定为一年左右的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系统巩固、应用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企业生产的时间概念、生产节拍,遵循企业的生产规律,注意劳动纪律的重要性。

(2)学习过程:一是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内,针对基地的定型产品在指导教师言传身教的辅导下从基础做起,逐步地、独立地完成产品件的工艺制定与制作;二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理念和过程,逐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汇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实现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

(3)质量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是否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学生在能力上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正确应用,机床的规范操作,各类量具与产品质量检测要素的关系等。

(4)毕业设计:题目可以选择企业已有固定产品的生产流程,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现代专业技术发展的理念,提出优化改进现有的工艺方案和加工手段;还可以设计全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刀具、夹具及机床的选用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供企业参考或选用。

4结束语

篇6

一、从规制性角度来看经济法的责任

经济法规制性不仅体现在法律本身的内容上,还通过其调整的目标和策略来将其突出,实现了经济法的软性激励性管制特征。但经济法又不同于一般化的管制策略,由于该项独立的法律的由较为严谨的经济法规条文组成的,意味着经济法具有限制某些行为、促进经济稳定、有序发展的责任,即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从经济法的规制性内涵中窥见一斑。

(一)经济法规制性的内涵

经济法具备经济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比较容易理解,同时,经济法还具有规制性的特征,这是相对于刑法、民法等法律而言的。经济法的规制性特性,主要是由于经济法本身对于贸易活动的有序进行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在运用经济法对贸易活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将其规范性与提倡性结合起来运用,制裁与奖励同步进行。规制性不仅包括了消极的限制和禁止,也包括了积极的鼓励,揭示了一般的市场规制特征,这便是经济法规制性的特殊含义。

(二)从规制性角度来看经济法责任

如若单纯的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分析,经济法主体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较重,它要能够对社会公众负责,为各领域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平台,并且为其提供公平、细化的法律法规标准,以便于经济各方能够遵照执行。这样来看,经济法社会性的表现极佳,因此,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突出经济法的规制性特征,则使其责任更加重大,经济法不仅改换了承担责任的方式,而且由于法律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令经济法承担了更大范围的社会责任,这便是从规制性角度所看到的经济法责任。

二、从规制性角度来看经济法的褒奖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内容,经济法的责任包含了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因此,经济法褒奖所能够参照的标准则是经济主体在以上方面履行责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否优良。可见,从规制性的角度来看,经济法褒奖不仅是一种目的,而且还是一种规范经济活动的重要策略。

(一)经济法褒奖

相对经济法责任而言,经济法褒奖内涵的指向更为明显,指的是针对积极履行经济法的实体,给予一定的褒扬和奖励。这是从经济法规制性的角度来分析的褒奖,而不是单纯的从经济角度对贸易实体给予奖励,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来看,相比一般的奖励而言,经济法褒奖的获得更难,在经济法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当中,褒奖是不同于其它项目的处置结果,它具有特殊涵义,从褒奖的目的来看,褒奖有着鼓励正当经济行为的目的,同时,它又是对不合法经济行为的一种警示,限制并调整经济活动[2]。

(二)从规制性角度看经济法褒奖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法的褒奖发展较为缓慢,就从增加经济法的褒奖在经济法后果上的权重比数据来看,经济法褒奖的实施力度还不够强烈。当然,这与我国的整体法制环境、社会体制建设、人文环境等都密切相关。如若达到社会中各主体自愿去维护经济法褒奖则仍需一段时日,而且也需要经济法责任的日益渗透。可见,从经济法规制性的角度来分析经济法褒奖,实则是对整个法律环境的一种激励,意味着当社会的守法程度在提升一个等级时,经济法褒奖才可能真正实现。总而言之,从规制性角度出发来看经济法的责任与褒奖,实质上是从经济法的调整目标和手段的现实意义突出出来,它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过程,并非运用硬性的管制手段来突出法律的强制性,而是以一种积极鼓励、正向激励、明令禁止等严肃态度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规模化办学 现状 必要性 理论思想

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目前主要是设立职业教育集团和职业教育城(园区)。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进程可简要分成“自主活动”和“政府主导”两个阶段。“自主活动”阶段始于20世纪8O年代末9O年代初。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院校集合型”的职业教育集团、“资源集约型”的职业教育集团、“校企集合型”的职业教育集团。上述集合体职教模式的优势和绩效各有特点,它是我国“政府主导”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自主活动”上升为“政府主导”的办学行为。据中国职教学会统计,至2009年,由“政府主导”已建和在建的职教集团和职业教育城数量达到325个。

目前,由“政府主导”建立的职教集团,数量在逐步增加。从其运作实践看,不乏成功的案例,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的必要性

1.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诉求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职教模式,从90年代起,尽管有较大变革,但职教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等,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深化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职教办学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2.职业教育数量猛增的严峻挑战

2l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闻的突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据教育部统计,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扩招100万,2007年再扩招60万。招生规模已达81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之比为49∶51,占据了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在扩大,2007年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的一半;各种形式的培训1.5亿人次。迅速增长的职教招生人数,急切呼唤着“质”与“量”统一的规模化办学模式的出现。

3.有效利用资源增强教育效果的迫切愿望

21世纪以来,我国职教综合实力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核心问题是:社会上还存在鄙薄和忽视职教的倾向;职教投入和生均资源严重不足;职教管理体制陈旧,统筹力度不够;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教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现行职教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郑州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96所,在校生18万人,每校平均不到2000人。更有不少学校每年招生不足100人,办学效益低下,甚至是浪费资源。同时由于学校多,规模小,各校之间抢生源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使一些学校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争生源上,从而影响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资源利用率,才能够增强教育效果。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探讨、实践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之路。

三、职教规模化办学的理论思考

1.职教规模化的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内涵。

职业教育集团,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联合相关的行业企业,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双赢、共同发展为目的,以资产联结或契约合同为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而构建的多法人联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则是具有职业教育集团特征的多法人联合体的办学行为。

2.职教规模化的城市化办学的理论思考。

职业教育城市化即职教城是以城校融合、校企融合、校居融合为理念,把职业教育作为主元素的城市化规划建设思路,它不仅仅是若干职教院校的组合,而是把职业学校、住宅、商业服务、企业的要素统筹考虑,规划设计的现代化的宜教、宜居、宜企、宜游的城市。城校融合是城市以职教为品牌,职教以城市为依托相互依托,互为促进;校企融合是学校和企业紧密的校企合作,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同时又可以是学校的实习工厂,进而探索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校居融合是统筹考虑进入学校的教职工居住问题,设立教师居住小区,统一解决教职工的居住问题,避免每个学校都建成前校后居,政府成本价售房给教职工。对进驻职教城的职业学校要求达到一定的规模,或由几所学校整合为上规模的学校。整个职教城集中设立若干体育中心满足各学校的学生体育锻炼场所,设立若干个后勤服务集团专门服务学生的食宿。这样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和训练,实现职教城学校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规模化效益。

3.职教规模化的城市化办学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职教规模化的城市化办学的思路从理论上讲是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运作得好,它可以充分发挥各要素之间的功能,达到资源共享、提升效益的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协调各要素之间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关键是政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这三个要素。他们既是城市化办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又是城市化化办学的责任者和利益奋斗者。其中,政府主导是城市化办学的核心动力。职业院校的加入是城市化办学的直接动力,行业企业参与是职教城市化办学的关键动力。

(1)政府的定位。政府作为关键要素,它的战略定位关系到职教城建设结果。政府应该定位于由职教城的建设来提升原有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即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而不是通过职教城的建设从中获得多少资金收益。唯有这样的定位才能协调院校、企业、商业服务、地产住宅之间的关系,才能吸引优质学校入驻,才能调动企业投入的积极性。

(2)协调职教城各实体相关利益。均衡各实体的社会责任和利益分配是职教规模化的城市化办学之路能走得长远的关键。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处理好职教城中学校、体育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商住等各实体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工。

(3)能否引来优质的学校,能否使进驻的学校良好发展关键是政府能否提供优惠政策和更具优厚的办学条件。

篇8

【关键词】农村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0-02

近年来,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办学规模显著扩大;专业设置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打响地方品牌,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在地方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取得发展成绩的同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重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些矛盾日益凸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试探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期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下降,加上普通高中年年扩招,挤压了职业学校的生源和招生空间。另外,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够,发展品位和档次不高,农村中等职校很难显现出大的作为,教育资源整体组合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后劲不足

以梧州市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历史“包袱”沉重,负债较多,管理跟不上,加上学校实验综合楼加层、教学综合楼加层、校园文化建设、附属工程建设等工程负债492万元,教学物资欠款38万元。政府投入不足,银行贷款支持力度不大。加之缺乏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又难以顺利进入投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资金缺口较大,这些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后劲不足。

(三)专业师资紧缺

真正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的教师紧缺,一些专业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学理念、手段趋于落后,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高学历及“双师型”教师占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总数偏低。许多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而动手操作能力欠缺,有悖于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

(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受传统人才观的影响,许多学生及家长盲目追求接受高中阶段优质教育,个别家长宁可自己子女初中毕业流向社会,也不愿接受职业教育,导致中职学校招生生源严重不足,而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大,形成供求失衡的两难境地。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及用工单位招聘工人把关不严,一些没有接受专门职业教育的工人进入技术岗位,而许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工作难寻,结果造成不接受职业教育也能找到好工作的心理定势。

二、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并重,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思路,在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稳步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深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较弱,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未能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梧州市蒙山县为例。全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相比,其比重约为3:5,与国家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例要达到大体相当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改革与发展工作滞后,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经费投入、办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对此,应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详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作出了具体指导,对改进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制管理、拓宽专业课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引进渠道、建立特聘兼职教师制度、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以及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定。这一文件很好地消除了师资引进与管理过程中的政策,对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贯彻实施该意见,切实改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强,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状况。

应着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广开师资来源渠道,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应全面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改革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育特点和学科性质,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可通过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形成职教特色,全面提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水平。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充分认识到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以蒙山县为例。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为该县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县工业集中区,打造茧丝绸加工基地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持和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政府应提高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紧迫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制定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政府部门应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量的经费专项用于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保证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同时,应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筹资渠道,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根据蒙山县的实际,要进一步拓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中学。二是建议县财政建立中职教育专项经费,培植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市级以上示范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创建工作,各级技能比赛奖励,专业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三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兴办特色产业,举办各种培训班,逐步增强办学实力和造血功能,促进办学条件改善。

(四)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社会氛围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2-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在整个教育结构和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县级政府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制订有利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1 加强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应建立由县人民政府主管领导负责,发改、财政、人劳社保、经贸、教育、农业、林业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认真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等。定期召开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与意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与引导。注重宣传职校毕业生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有成的典型事迹,宣传和表彰发展职业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社会、家长和学生要进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的引导,特别是在每年中考、高考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全面介绍职业教育,使其升学选择更加准确务实。

3 大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社会氛围。在全县工业大会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重视企业人才尤其是操作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典型,积极引导企业像对待技术改造一样重视企业的技术工人培养,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通力合作,通过人才创新,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广泛开展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严格实施职业工人准入制,努力提高职教毕业生的就业率

职业类学校应积极担负起各专业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深造的双重责任,扎实开展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学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功能,加强对一线职工、转岗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的制度,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

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监察力度,及时纠正处罚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也要提高对就业准入制度的认识,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篇9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教学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才算是有效的。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常常被用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性”增长、无时无处不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决定命运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的知识目标无论怎样看重似乎都不为过。与此相关联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亦成为教学是否有效的有力证明。然而,一个最根本的却往往被忽视、被淡忘的问题是,教学的对象是人,作为培养人的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让人成长得很健康、生活得很幸福。知识的多少、认知能力的强弱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确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一个人拥有幸福人生的充足条件,人的情感、态度、品德、价值观和精神信念等因素在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无可替代,这是由人之生命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所决定的。如果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其他的正常需求,那么很难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让学生经由知识的学习不只是获得知识的增加、认知能力的增强,还有情感态度的生成、精神世界的丰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其次,要弄清楚教学究竟怎样做才有效。在教学中,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效率原则的推行,即在单位时间内教的内容越多,教学就越有效。人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以解决知识量激增的困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策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等,皆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上做出了努力。时至今日,对于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时代”,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业化大发展时期的我们来说,追求教学效率显然是社会所需、时代所迫。

从我国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来看,重视提高教学效率的确很有必要。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必须认真去做的事情。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清楚的是,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耐心等待,其生长发展的速度取决于自身而不是外在强制性的加速。很多时候,慢的教育恰恰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急于求成的结果常常是无法挽回的教育失败。

篇10

一、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认识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很明确,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对于刚接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规则意识的培育重点首先应该是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发展。

例如在执教《上学的一天》第二课时,笔者以本校学生上学路上每天会看到的交通标志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标志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些标志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家长并不能做到遵守规则,比如看到禁止停车标志仍然停车、随意闯红灯、进入学校区域不减速慢行等等。接着,笔者又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这样做对不对?”我们以学生的问题引出主题,列举在上学途中儿童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如:“过马路的时候,遇红灯但没有车,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让儿童展开讨论,判断是非。最后归纳出过马路要注意的事项。由学生自己碰到的生活问题入手引出话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规则。学生在已有的交通安全规则的经验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规则认知,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可以让我们的上学之路更安全。在教学中,笔者呈现的是儿童亲历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且是需要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二、注重价值引领,深化规则认同

我们在规则意识教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等核心价值观,懂得尊崇公序良俗。《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规则意识的培养不靠一朝一夕,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手段,我们在课堂上努力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认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以《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为例,了解当地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除了吃年夜饭、外出拜年收红包,还有很多其他的庆祝活动。教材中呈现了“中华好传统”: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起身迎;长者与物,双手奉接。春节拜年的传统文明礼仪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虽然拜年方式与时俱进,现在有微信、电话、视频、聚餐等拜年方式,但是拜年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在家个个都是宝,过度的溺爱,导致有些孩子外出时在长辈面前不懂礼貌。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表演各种拜年方式,来强化拜年礼仪,课堂展示的时候重点评价一般礼貌用语的使用,向他人道祝福,说吉利话等。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人们在每年春节、元宵要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自家有喜事,如建房开业、婚嫁等都喜欢用这样的庆祝方式。但是新教材第54页的“法治墙”上明确写着: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的法规。我们的学生原来已有的生活经验是:过年了可以放烟花喽!在他们的心目中放爆竹代表喜庆,特别是男孩子最喜欢放小鞭炮了。但是事实上这一项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在逐年减少,所以在课堂上笔者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县城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然后抛出问题:我们的家人是否遵守当地的法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遵守今年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发放学校少总部发出的倡议书。

三、注重实践参与,促进规则养成

有效的学校德育强调体验重于知识,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隐性重于显性。规则与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从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制意识的养成。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