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感行为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情感行为心理学

篇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mood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Method:56 patients underwent cerebral angi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egative emotion (SAS and SDS score)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operation,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during the operation,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ycho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hole brain angiography; Negative emotion; Blood pres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3.023

?R床采用的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通过皮股动脉穿刺的血管造影成像,可有效应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性质、严重程度[1-4]。DSA虽然创伤小,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对其产生排斥等心理,加上缺乏对手术的认识,可发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导致患者血压升高,从而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5-7]。因此,及时有效的消除负性心理,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1~68岁,平均(57.24±3.18)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9例,急性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眩晕综合征3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9~70岁,平均(58.60±4.25)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7例,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眩晕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实施局麻,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置入5F股动脉鞘,将导管头端送至主动脉弓,对左右颈总动脉及椎动脉选择性进入,并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快速减影,以获得清晰血管图像,完成后拔除血管鞘,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对照组 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术前:患者因缺乏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相关知识的详细了解而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抵触等情绪,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DSA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备,让其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有最基本的了解:全脑血管造影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它只是一种在局麻下微创的检查方法;同时让同病房已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对陌生环境及手术方式带来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全面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手术的信心。(2)术中:手术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告知患者在注入造影剂后其大脑出现发热、发胀等为正常现象,鼓励患者积极自我表达,并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锻炼来减轻因生理因素而产生恐惧心理。(3)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术后需要保持患侧肢体制动6 h,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如腰腿疼痛等不良现象,可通过其他肢体可适当活动,按摩腰背部来缓解因患肢制动带来身体的不适感,同时告知患肢制动对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意义,避免引起穿刺口出血和血肿;指导患者通过腹式呼吸锻炼,以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指导家属给予患肢定期按摩和进行双足背屈动作,同时关注患者的患肢侧远端的血运情况,避免由于制动而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每半个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等体征。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主要方法如下:(1)心理干预。①由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②术前干预:手术前3 d,由护理人员一对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方法,通过平板电脑放映DSA操作视频和介入室环境的相关图片,为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DSA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并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提前让患者模拟手术当日的情景,锻炼患者床上排便、患侧肢体固定制动等;并于手术当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述内容进行回顾,让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消除因对未知事件的恐惧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③术后干预:在患者保持制动的前提下取最舒适的,当患者出?F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时,通过播放音乐让患者放松身心,并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分享一些有趣经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理人员通过列举经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2)行为干预:当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或出血时,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延长压迫及制动时间,关注患者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生栓子脱落形成血管内栓塞,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查看患者意识障碍有无加重,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患者出现血管内感染时,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告知患者家属需保持右下肢穿刺部位干燥,定时更换敷料,避免穿刺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于护理干预前及术后第3天,由课题组同一名护理人员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其监督下由患者独立完成相关量表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8],各20条目,根据不同情绪发生频率进行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发生为1分,小部分时间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为4分;SAS、SDS临界值分别为50、5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2)比较患者术前的血压变化情况,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测量患者血压水平,第一次测量完成后至少等1 min,再进行第二次测量,取两次的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可发生因缺乏手术和疾病知识而出现的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血压上升并对手术产生抵抗心理,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从而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并有效抑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负性情绪,说明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给予应对应激心理的心理行为干预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引起机体血压变化,而主要原因为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收缩血管物质的释放,以致患者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顺利进行[15-17]。针对上述因素,通过语言沟通、情绪疏导、心理暗示等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坚定性,促进患者康复,获得较好预后结局。

篇2

1、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价值观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价值观的最终点就是理想—— 社会心理学

2、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社会心理学

3、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4、风俗是历代相传的行为规则,而时—— 社会心理学

5、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 社会心理学

6、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 社会心理学

7、社会中对于时尚极端注意与极端不—— 社会心理学

8、所有角色都不是自己认定的—— 社会心理学

9、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社会心理学

10、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社会心理学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如何设计可以使客户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笔者就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设计心理学;居住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都比较多,现代各种思想和艺术形式都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影响,就会使不同的个体对于居住空间的认识和要求不同,而居住空间是具有私属性质的,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也决定着其设计不能具有模板化设计,要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居住空间使用者需求的、个性化的效果。如何达到符合设计服务对象的要求,就要揣摩和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怎样的设计可以使其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所以掌握设计心理学是室内设计师必修的课程,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学

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设计师)和设计目标(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它包含以实证研究为特点的研究,如感性工学,可用性研究及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基于客观的,可量化的,可控制的科学实验来获得结论,另一方面,设计艺术作品在满足目的性需要的基础上,还具有审美,鉴赏,象征等更加微妙,主观的功能,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必须重视主体的主观体验。

二、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当前的社会是消费性社会,消费不能简单的理解就是使用价值,人们的关注点逐步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商品的文化意味,审美价值,符号属性,关注商品提供给人们的是情感,体验和梦想。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居住空间设计,更需把握客户的设计心理。

1、设计心理学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的意义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其目的是服务于人,得到人的认可,成功与否取决与人。与人最为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设计,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使用功能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情感、文化品位、审美等等需求,如何做到这些需求的平衡和协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付诸到设计实践中去,才能设计出消费者认可和满意的设计方案。所以,居住空间的设计要以设计心理学为依据,研究人与空间、环境、情感等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2、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设计活动,所以研究和熟悉消费者心理活动和需求是设计前必做的课题。1)可用性设计可用性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属性,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为核心的设计要求。所以,在设计之初要了解消费者需要的使用功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计功能布局,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行为习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可用性设计是以人为核心,将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工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设计行为上,设计出使用功能完善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效果。2)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是设计人性化体现。设计师要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设计产品在谋合消费者心理上欲望,满足情感上需求。情感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即使面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同一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的情感复杂多变的,情感化设计必须是多元化的,要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要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使消费者能够找到情感寄托。被赋予情感的设计必须是让消费者找到他能理解的情感语言,当他处于为他专门设计的居住空间环境时会有特别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情怀。3)个性化设计当前,信息化社会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城市同质化,生活城市化,”整齐划一”现象使人们渐渐失去了求新求变的激情。生活需要激情,设计需要个性。创新和个性是设计追寻的目标,个性化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最佳演绎。

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层次多方面需求,在设计中更加兼顾、平衡地实现人们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需求,设计更趋向人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总之,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设计师能够设计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设计作品的必备知识。

参考文献

[1]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佛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正凡.设计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丽婷.色彩•构成•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4]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建筑的文化与技术[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

篇4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介入司法领域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运用心理学开展与司法活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时至今日,正如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司法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工具。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它是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问,与其他同样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如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相比较,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等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它是我们人类心理活动的外部过程,我们对其他人内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过外部可观察的行动去进行的揣测或分析: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等内容。如果说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包含了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外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怎么做。心理学的魅力也正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那些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心理内容。

当然,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远不是心理学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归纳和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描述行为――是什么;解释行为一一为什么:预测将要发生的行为――如果怎样可能怎样:控制行为――希望怎样。去获得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规律性、标准性的通识性解释。

目前,就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看,心理学在司法领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关于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心理规律的理论指导。在一般意义上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经验,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并进行可能性概括。并且理解不同类型的个体,解释是什么使我们每个人显得与众不同:二是运用心理学较成熟的认识、预测、影响人的方法,打造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专门性技术。由于心理学对司法的介入更多地服务于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刑轻民”的传统倾向,刑事司法心理学的发展水平明显优于民事与行政司法心理学。

纵观司法心理学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发展状况,对司法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研究司法中的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所以对人的研究与解释一直是心理学的长项。

从事司法工作是一种特殊职业角色的扮演,心理学首先研究司法人员本身的心理特点,并据此提出有助于认识与改善司法人员心理水平的各类建议,如人员选拔问题。司法活动是一项专门性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具体的岗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胜任的。开展以心理测评为指导的人员选拔与职业匹配就具有了意义。什么类型的人适合干什么工作,某一工作适合那种类型的人从事都可以通过心理选拔而得以实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心理特点,提高工作效率:再如人员素质的提升。不同岗位的司法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有何种认知、情绪、加工方式与决策、沟通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专门性培训得到提升:又如司法人员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这是在各国司法心理学研究中都相对重视的领域,在我国的公安、监狱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成熟的技术防止与减少司法人员的情绪波动、职业倦怠、抑郁,压力、焦虑,传授个体或群体心理调节、疏导、咨询、治疗的方法对于司法队伍本身的建设意义重大。就心理健康维护得到充分关注的监狱系统而言,全国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大约十二万人,其中近四万人是监狱干警。

其次,研究各类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等等。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案件、不同诉讼类型的诉讼参与人心理特点的分析与解释,总结与预测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具有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反映,并据此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司法活动的效率。

二、调解的心理学方法

如何与人沟通是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的专门性研究,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司法活动本身说到底也是在做人的工作,掌握沟通、说服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也就势必成为每一个司法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以调解工作为例,它是在第三方主持、调停下,促成纠纷当事人自愿参加、互动协商并达成合意。进而解决纠纷的程序与过程。纠纷是人际之间的冲突,它是纠纷各方权益冲突、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及目的冲突的综合表现。

化解纠纷的第一要素是在心理学指导下实现的调解人员选拔与培训,从事该类工作的司法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同时也要有很高的情绪控制和自我排解能力:第二要素是对纠纷各方的情绪化解。如何使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在较短的时间里心平气和,完全依赖调解人的沟通与说服,根据对当事人动机、目的、挫折的判断组织调解活动需要心理知识的帮助:第三要素是用外周与内周说服的方法实现纠纷各方的态度转变:第四要素是调解员影响力的培养,通过提升亲和力,获得纠纷各方的尊敬与认可。

三、和人质危机谈判

处理突发事件要根据当事人心理特点和现场情境及时、果断地进行决策。国外,以和人质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事件解决中一直有心理学的参与。比如称职的谈判专家必须有较深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熟悉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善于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在各种学科中,心理学对的研究开展的最早,认为是由事件刺激,挫折唤醒,人群聚集,情绪激发,气氛强化而导致的共同行动。在具体情境中往往由众从行为引起,出现大规模的从众。失个化、匿名性、群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效应在中表现的相当明显。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群的接触与磨擦,相互情绪感染导致的群体激动往往会引发难以控制的群体行动。解决的方法除平缓情绪、定义诉求、信息公开外,还应特别注意公众期待的转移。

四、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和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痕迹是从犯罪现场的物理痕迹和相关人员记忆中所提取的,能反映作案人动机、目的、能力、情感、情绪、性格、气质、手段、习惯等心理状态与特点的综合性信息。从现场及知情人口中采集的信息仅仅属于零散的感觉信息或单维的知觉与判断,需要从相互关系和相互印证的层面进行编码和加工,进而形成侦查人员自己对案情的知觉和判断。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是任何一起刑事案件侦查中都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

侦查人员建构假设的基础。表面上案件侦查是对行为的分析,实质上是对作案人心理的分析。

犯罪心理画像已经成为一项专门性技术,在个别系列案件、变态心理犯罪案件中得到推广。它是根据案件中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迹。结合其他证据材料,对作案人的性格、气质、职业、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犯罪经历、活动区域等信息提出的假设。该技术的使用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价值卓著。

五、审讯的心理学方法

在审讯过程中使用心理学方法是减少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在审讯中,如果被审讯对象有主动陈述的动机,或者执法或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都能够减轻审讯的难度。当以上两个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时,审讯就势必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审讯人员利用有效并合法的技巧开展。任何审讯都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人的规律性认识,对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分析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制定有效的审讯策略,实现审讯目的。目前,国外较有影响的“九步讯问法”、“认知讯问法”,国内正在探索的“认知改变法”、“情感触动法”、“结果分析法”都具很强的实战效果。

六、测谎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是许多国家在各类案件调查中所使用的专门性技术。它依据个体生理反应与心理具有必然联系的原理,通过对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综合,编制问题并提出,引起被测相应的生理反应。运用心理测试仪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扫描被测是否存在对案件的认知与记忆,进而判断被测是否为案件知情人或作案人的方法。该类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了解被测试对象对案件的感知(思维、记忆)程度,具有较好的排除无辜,提高司法公正的效率。

七、被害人心理研究

被害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在被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被害人的归纳、分类、解释,能够获得诸如哪些人容易被害,具有较高的被害易感性:何种情境下我们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在被害过程中如何与加害者进行心理互动以减少损失等预防犯罪的方法。

八、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心理学介入法律领域最初开展的是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当下,证人证言可靠性研究仍然是全球法律心理学研究中成果最多、受关注程度最高的选项。在该领域中,较有标示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一是证言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证人从感知事件到陈述的认知过程。证言的形成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信息加工过程的基础上。包括输入――感觉(零散、具象,以经验为判断);编码一一知觉(部分、符号,以分类与编码模型为判断);贮存――记忆(加工、过滤,以对象的重要性、个人记忆能力为选择);提取――回忆(恢复、呈现,以线索、符号、经验为基础);传递――陈述(对曾经验过的事实的描述)。二是证人作证的动机和意愿分析,以及如何说服证人作证和作实证的心理学技巧。三是证人证言是否可靠的判断方法。四是心理学专家证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等。

九、法官决策

决策过程中不否认人类认知可以执行一些推理任务,同时也认为人类认知绝非完全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理性主义描述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而是会使用各种捷径策略来得到合理的或者可行的解决方法。

法官的判断、判决是否符合事实,能否体现公平;法官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实验证明,法官在判决中必然受到情绪、身份、认知偏好、刻板印象、社会舆论、群体压力等诸多影响,如何排除干扰,实现公平公正是司法心理学追求的目标。

十、精神控制的原理

精神控制是用某种理念、机制、群体目标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实施约束,使你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和遵从。精神控制可以使人放弃原有的东西,产生观念、态度、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我们视之为“洗脑”的结果。精神控制虽然在结果上各有不同,但在手法上基本类似。都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

由于“”、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大多涉及精神控制,其过程充分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在精神控制作用下的态度转变,属于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对该问题的研究及其解决方案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一、罪犯心理矫正技术

以人性化为原则,以适应社会为目标,利用监管等手段对押犯的态度、行为进行调整,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是体现刑罚目的,实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效果的司法过程。

篇5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着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篇6

本书共有11 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含第1-2章:1.情感心理学的现论与概念; 2.情感与大脑。 第二部分非口头行为,含第3-7章:3.情感语料库:从获取到建模; 4.可视情感识别:现状及关键问题; 5.发声情感的识别; 6.情感的面部表情建模; 7.情感感知与识别。第三部分功能,含第8-11章:8.情感在人机交互中的作用; 9.音乐与情感; 10. 互动小说中的文学感知; 11.情感设计:数字是怎样使我们更易动情感的。最后是本书各章的作者清单。

本书主编是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电信工程师学院LTCI 实验室的研究主任。她的研究兴趣包括赋予形体的对话式、非语言交流及情感联系、多模态表达行为及人机交互。她参与了好几个欧洲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多模态交流、可信任的赋予形体的对话式、情感与社会行为。从2007年到2009年,她曾任Humaine学会的秘书。自2009年起,她成为该学会的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她还是情感运算及智能交互(ACII)会议的组织和程序委员会的成员。

本书可供从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专业研究及应用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工程师阅读借鉴。

篇7

关键词:情感心理机制;品牌管理;品牌营销策略

长期以来,广告与市场营销理论中一直将消费者行为视为理性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一般经历确认(注意)、过滤、定位和满足等心理过程,营销策略仅仅注重技术、功能性与经济性标准的活动。这一理论观点由于排斥消费者的情感与体验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因而面对新时代的市场营销环境显然已经失去了指导意义。

近年来有关市场营销中消费者情感心理与体验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在当今市场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决策更多地受到其情感与体验经历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情感与体验经历的购买决策是不存在的。情感因素也不是与理性因素简单地在消费决策中各占一半,而是通过与理性因素相互作用发挥出更大的效力。因此,认识情感因素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对深入理解消费者,认识情感心理机制与品牌营销策略的关系,设计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以及提高营销业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情感的特点、功能及其影响机制

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情感一词的英文是emotion,而在心理学中则用affect或feeling ,可见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在讨论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情感因素的作用时,也要依据心理学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地理解情感因素在品牌营销策略中的意义。

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所说的人类具有情感作用,是指人在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表现出有某种情感上的倾向,这种情感上的倾向有利于提高人们在消费中的情感与体验。因而人们对“刺激”情感的东西如广告总会产生情感倾向,如果这一倾向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一定象征性意义,此时情感体验就更容易被唤起而影响消费者决策与行为。因此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情感”常作为一种体验,用来概括人们对一些真实或想象的事件、行为或品质的高度肯定或否定评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精神状态和生理反应。

最新的消费者心理研究说明,广告与营销对消费者的情感作用是使消费者能更好地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所表露出的情感显然与他们所关心的事物有着密切联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心理过程受到生理、自然与社会环境刺激的影响,情感由可被激发状态的连续体所组成,情感从平静到激动是受到主体与外部诱因的交互影响而变化的。根据情感心理过程,一般认为情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情感具有对象性

情感一般是有关某件事或某一经历的,如人们谈论某件事或经历时有兴奋感或恐惧感,对某人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或对某件事感到尴尬或非常骄傲,等等。因此要想了解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就要对情感的对象进行明辨和分析,以确定对象中的哪些品质、特点、特性能够激发出消费者的情感。

2.情感的评价具有认知性

情感是有感而发并建立在信念和愿望基础上的复杂心理过程,同时也存在潜意识对输入脑中的信息进行处理,筛选出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某种东西与我们相关,立刻就会有一种非意识性的评价来产生“反射性”情感。这是一个特殊的感知过程,也是情感性的体验,同时伴随其间的是无意识性的认知。例如,女性消费者购物常常是非理性的。

3.情感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典型的事实就是那些高度不愉快或愉快的感觉(情感)、和紧张等都与刺激强度相关。

4.情感对人的行为产生具有趋向性作用

积极的情感更可能产生亲和与喜欢对象的倾向,消极的情感则更可能产生恐惧与攻击对象的倾向。

也就是说,情感具有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视线去关注那些对生存重要的东西,从而帮助人们生存之功能;情感为人们提供信息以吸引消费者感官或本能的内在性喜爱,从而影响消费者决策与行为;情感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内在价值观念,影响与劝说人们在消费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将人们承担的义务指引到一定的位置。上述功能突出强调情感可以弥补人们在消费时理智上的不足。

消费心理学认为,理智可以通过逻辑的方式,来禁止人们不连贯的行为,澄清思想,并作出合理的推论。这表明没有个体价值的参与,理智不能在可替代的产品之间进行单独决策,因为是价值指出各种替代品的相关重要性。虽然这些价值不止出于对生物性压力的需求,比如生存的需求,但过去的情感与体验经历决定什么事物与人们更相关、更有意义,甚至某些情感经历可以是继承历史上的一些传说或是一些象征性意义,如可以通过广告将品牌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事件联系起来,将消费行为与财富和地位联系起来等。有关研究认为,情感通过与价值观念相连,深刻影响消费者考虑和决策相关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它还能帮助消费者从众多可能的推论中得出实际推论,而理智只能告诉消费者一个产品的特点。正是通过理智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才能决定实际选择的产品。没有情感,消费者在作出稳妥的决定时,就不能将价值指派到不同的选择或产品性质中去。由此可见消费者情感作用对消费决策与行为的重要性。

品牌建设是企业与商家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品牌建设的不同理论支撑不同观点。随着情感心理机制理论的发展,品牌建设理论也越来越受到的影响而得到普遍的重视。有观点认为,消费者行为受到情感和体验影响越多,情感因素就越容易成为影响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情感心理机制的研究对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品牌营销过程中,经营者不仅对事物本身感兴趣,更关注消费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感知(affect)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对感觉(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进行解释并作出推论的过程,而这一心理机制会受到个人过去的经历和预期的影响。在没有产品存在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认识必须依靠记忆力,具体地说就是消费者是通过认知表征对物质世界获得认知的,也就是依靠这种产品在他们心目中的认知表征(representation)或形象来认识品牌的。品牌形象就是这样的一个认知表征,它是表象的综合,它受到情感心理机制的影响。这种表象典型地反映了人们对品牌以及由品牌获得的利益的情感和态度。尽管对一种品牌的记忆是一种形象,由于这种形象更多受到消费者对实际产品使用经历与体验的影响,使用过程中情感是产生形象(认知表征)的主要部分,因此在品牌营销中保证一个品牌的所有使用经历都有正面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品牌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有时淹没了实体内容。这是因为想象意味着满足或超过消费者预期的承诺,同时也强调了品牌所代表的价值。成功品牌的形象能够承诺所购买产品的良好功能,这不是在产品的核心使用功能上承诺有杰出的表现,而是在提高自身或其他的无形收益上作出的承诺。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情感心理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有关研究对支撑品牌管理理论有着重要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影响品牌形象是通过消费者认知储存(cognitive storing)与象征性(symbolic)意义的相互作用机制实现的。通过消费者的认知储存,使品牌形象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意象(imagery)以及对品牌可能表现的信仰与忠诚。它是综合了人们对品牌自身的思考、联想、感觉(情感)以及预期的综合反映。目前多数研究者采用准图画(quasi-pictorial)的方法研究情感意象进而分析与表示品牌形象。有心理学家对这一说法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通过准图画方法能回忆起来的主要是一些观念(proposition),也就是对信仰和观点的表象。也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形象和观念的表象可以被直接回忆起来。更多的研究则认为,消费者品牌形象产生由两种信息(形象或观念)的处理速度决定哪种信息会占据主导地位决定。因此在品牌广告诉求中,如何使用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就显得格外重要。

认知心理学认为品牌形象所包含的信息可作为个体记忆中的数据结构,而一个心理形象可组成一个部分可见的实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在表象,它是源于个体长期记忆中对信息的深层次的表象。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形象不是“头脑中的图画”,它缺少图画应有的大部分成分。形象也不像一幅图画,它们只是组成先前已处理过的信息的成分,并且它们也不是通过人们的眼睛(客观认识)将其转化为信息的,而是通过“主体主观建构”进行转化而来的。当一种品牌的名称被记起的次数越多,就有越多的形象信息转变为有关品牌的信仰。实际上,我们有时正是需要依赖形象信息来获得对品牌的信仰。比如问消费者某种品牌的汽车是否就是某种形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想起这种汽车的形象,因为需要描述汽车的形状。同样地,当问到家里一个房间有什么东西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这个房间的形象,消费者可能会对她将购买的房子产生很生动的心理表象,但如果问她房间的后墙到前门有多长、门有多大时,她可能就想不起来。可见在消费行为中,产品或品牌形象是多么重要。

二、基于情感心理机制开发富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策略

品牌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求建立一个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体系。如何依据情感心理机制和情感体验对品牌形象产生影响,开发富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策略是目前我国广告与营销界的重要课题。这里介绍几个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营销策略,希冀能引起业界同仁们的关注与思考。

1.共鸣模型与品牌形象策略

“共鸣模型”(Resonance Model)是由美国广告理论专家 Schwartz 提出的。他认为成功的品牌广告一定是与目标受众(消费者)产生了共鸣,广告让消费者唤起并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回忆,产生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同时广告也赋予品牌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移情联想。Schwartz的“共鸣模型”同样也符合当代认知建构心理学的观点,该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反对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人脑信息加工模式与电脑信息处理方式相类比,同时也不同意人的认知过程不受到情感因素影响的观点。

根据“共鸣模型”理论,有效的说服策略要有从目标消费者本身引发一个情感上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入手,而不是向人脑(类比电脑)输入一个信息。产生共鸣的信息要涉及消费者价值观、需要、欲望、渴望等信息,而不仅仅是听起来正确的信息。那么经营者如何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有情感说服力的信息呢?关键是要使广告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产品的有关活动相联系。如消费者购买并驾驶一辆时尚跑车时,可能会产生各种感觉,而感觉又会导致舒适感或不舒适感。若在引人注目的广告中,把这种情感体验激发出来,并在整个广告过程中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这时品牌形象才能在人们心目中建立起来。

运用“共鸣模型”的品牌广告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目标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为目标;二是广告要尽可能的具体、生动和激发想象;三是广告主题处理得有家一般的亲情。具体地来说,要在构成广告的文字稿本、声音和画面等中嵌入情感元素。

任何交流活动携带的不仅是信息,还有语气。文字通过影响感觉、情绪和知觉可以形成语气。携带情感暗示的文字会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文字的理解。在广告人选择言辞和画面的时候,他们实际上要使消费者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一个产品或服务形成一个概念,并进行分析和欣赏。但是一般意义而言,词语是更重要的,因为词语对思考有作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一个词语代表某样东西,他们可能不会注意这个东西,因为我们主要注意那些对我们来讲有名字的事物。音乐的使用应该和想要塑造的品牌或者公司形象相一致,因为音乐和可视因素一样,能影响对品牌的感觉。音乐和声音的效果能激起情感,音乐和情感记忆会产生共鸣。画面设计应从审美、姿势、照相的角度考虑,同时颜色也是产生情感效果的重要方面。画面会激感,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可视的象征物远比词语的比喻要更有效。这可能就是广告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图画象征物的原因。

2.自我说服与自我想象策略

通过自我想象来进行自我说服是情感与体验营销的重要策略。自我说服的效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urt Lewin的实验证明。他在美国试图让家庭主妇接受处理动物内脏,并让怀孕的妇女喝更多牛奶的实验中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让人们想象特定的某种行为过程。Lewin把重点放在了参与(participation)上。市场营销所关注的是让潜在消费者想象自己拥有和使用产品这是一种自我说服的方法。当消费者想象或幻想拥有和使用,比如说一个运动鞋的品牌,因为他们说服自己购买,感觉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果说传统的广告着重于联想,而自我说服策略直接把重点放在让目标消费者形成使用产品时的想象上。

3.提升自尊感或理想自我形象策略

篇8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双方争执的焦点最终都变成了对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概念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情境主义的主要武器便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回应方式则是一种哲学辩护。应该说,很多地方由于双方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使得双方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情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都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并无二致,而美德伦理学则仍然是传统的哲学方式。二者一方强调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研究,一方强调纯粹的逻辑和哲学思辨,这势必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方对结论归纳方式的理解上也并不相同。情境主义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方法,试图以最简单的数字来代表普遍的人类行为,而这一统计计算过程必然损失掉大量数据信息,其统计推论若使用不慎便常常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美德伦理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情境主义似乎都并未将此当作一回事,也未对此批评进行回应。运用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将重复研究的结果一致性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心理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由于实验对象通常涉及社会中的人,其干扰变量相对而言会更多,偶未被重复的结果实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干扰变量所致。因此用某一未被重复的结果来说明情境主义的推理并不正确,这在美德伦理学家看来是逻辑正确的,而在情境主义看来则可能并无大碍。因此,美德伦理学家意图反驳情境主义的疑问,还应该从心理学入手,用心理学的证据来反驳情境主义方能使其信服。

举例来说,情境主义认为正是基本归因错误导致了美德伦理家对美德这一内部特质的高估。而实际上,情境主义此时却没有完全引用基本归因错误的心理学研究。基本归因错误还至少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件的结果,其完整形式应该是,当作了一件坏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外,而当作了一件好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内,这是一种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bias)瑐瑤。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基本归因错误的结果是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研究得到的结果,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归因于外瑐瑥。若美德伦理学进行如此辩护,则应更能为情境主义所接受。实际上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挑战的重点在于对特质这个概念的批判。而这场争论实则并不新鲜,它与心理学中曾经发生的“人—情境之争”(Person-SituationDebate)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一样,人格心理学同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道衰落,而这次衰落的原因并非主要因为行为主义忽视心理因素,造成人格概念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在于社会心理学对情境的强调,使得人格的影响变得微弱。这其实与情境主义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对峙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人格心理学处于整个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瑐瑦。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艺术、美学都沉浸在弗洛伊德等人构建的人格系统中,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寻找到人格心理学的痕迹。当然这种状况也与文化有关,如心理学家彭麦克(MichaelHarrisBond)所说,心理学若出生在东方世界,也许最初引人关注的便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但经过多年的积淀,人格心理学并没有越来越让人信服,反而走向了没落,地位逐渐被社会心理学所取代。

当时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家都相信或者曾经相信人格特质就是坚如磐石般不可改变的。直到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1968年著述了《人格评鉴》(PersonalityandAssessment)一书,主流人格心理学家赖以生存的特质舞台甚至在霎那间接近崩塌瑐瑧。此书虽冠以“人格”之名,但却行质疑“人格”之实。米歇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本书也挑起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论战。米歇尔的主要质疑集中于四点:第一,特质在预测行为上效用很低,其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或者是0.4;第二,特质的稳定性只是语义相似性而并不是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即人格的稳定性只存在于旁观者的直觉中,实际并不存在;第三,如果特质真有稳定性,那么这稳定性也应该归因于情境而非人格;第四,个体行为并非是跨情境一致的瑐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与米歇尔和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批评几乎一样,可以说是米歇尔等人启发了情境主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质疑,人格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首先,他们认为相关0.3并不小,虽然0.3只能解释行为9%的变异,但是0.3却意味着当随机概率为50%的时候,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力能达到65%,而这并不是特别小瑐瑩。其次,人格心理学家们用统计换算将旁观者效应实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等经典社会心理学中的统计量换算成相关系数,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也仅仅只在0.4左右,比特质大不了多少瑑瑠。第三,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稳定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如有可能某人的外向性跟自己原来相比确实提高了,但是由于整个人群的外向性都在提高,所以他的外向性程度在整个人群里的等级顺序仍然保持稳定。面对同样的挑战,人格心理学家的回应比美德伦理学更加具有心理学意味,他们甚至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情境所谓的强大影响力在数学上和特质差别不大。虽然更让人信服,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当时的回答也和美德伦理学家一样充满着迫不得已的痕迹。他们甚至还从理论上辩驳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情境与行为的相关都不应该单独考虑,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情境作出反应,他们也会主动选择情境甚至是改造情境。这就像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在和别人谈话时沉默寡言,他也会主动选择能够独处的环境甚至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不易于人际交往。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人格心理学都只是证明了反对者对情境影响的看法过于夸大,他们并没有解决特质是否确实存在这一问题。美德伦理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们被动地对情境主义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证明情境主义的主张站不住脚与证明美德的实在性是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证明了美德的实在性,美德伦理学才能真正站到这场争锋的制高点上。

争论如何解决?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至今没有结果,而“人—情境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作为同样性质的争论,伦理学中的这场争论与心理学中曾经的争论在争论的核心上并没有区别。虽然学科并不相同,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研究方式也并不相同,但是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者用了和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同样的论点、逻辑甚至是论据。这提示我们伦理学中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争执的解决之道可能和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结果基本相同。在米歇尔提出疑议之后,虽然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但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心理学中的“人—情境之争”的真正结束是来自不同取向的人格特质研究的令人惊奇的达成了共识。词汇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刘易斯•戈登伯格(LewisGoldberg)运用因素分析基于语言学上的假设,得到了人格特质的大五模型(BigFiveModel)瑑瑡;而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麦克雷(RobertMcCrae)和保罗•科斯塔(PualCos-taJr.)用问卷方法,同样建构出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瑑瑢;与此同时,原型取向的心理学家奥利弗•约翰(OliverJohn)用专家评定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五个人格特质瑑瑣。为了方便记忆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五个因素被命名为“人格的海洋”(OCEAN),即:外向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正是这些实证研究使特质的实在性不再遭受怀疑,人格特质论也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德伦理学有着诸多的伦理学思想,但却从未将之放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然存在一份美德清单,但这份德目表从未得到数据的证实。或许这不符合伦理学家的思维,但为了驳斥对自己的攻击,美德伦理学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一些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据才是真正与情境主义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上在对话。美德伦理学的思辨性辩护或许能批驳情境主义的正确性,但并不能够捍卫美德的实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遵循心理学的原则,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实证考察。

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考察诸如伦理道德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不可能,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新思潮或者说新的运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瑑瑤。同样,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Ethics)也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与哲学有关,因为它解释的是哲学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但它又与哲学和伦理学不同,因为它试图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瑑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意识、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任务和方式,是人们丰富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每个人在回答诸如“美德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普通常识的问题瑑瑦。而这些常识问题在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看来却不应是常识,它会为伦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面对情境主义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应该在哲学辩护的同时,重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若以实证的方式得出令情境主义无可辩驳的数据结果,那么具有典型心理学思维方式的情境主义观点便可不攻自破。这一点,心理学家甚至做出过某些尝试,如克里斯托佛•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研究了众多哲学著作和伦理书籍后,找出了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六种跨文化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超越;对于如何达到这六种美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认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征性强项(characterstrengths),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并在生活中加强它们,我们就能获得美德。塞利格曼认为,特征性强项就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强项所在,彼得森等人编制了强项调查问卷(VIAStrengthSurvey)。6种美德对应着24种特征性强项,而每个强项在优势调查问卷中有10道项目。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的这6种美德也并非是基于数据得来。我们仍然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且由数据驱动的研究结果,再整合美德伦理学家的理论探讨,以此来结束这场争论。在“人—情境之争”结束后,当初扛起反人格大旗的米歇尔自己却成为了一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瑑瑧。这一趋势应该也反映在当今的情境主义者中,有学者已在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中试图调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期许的美德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情境主义的原则,放弃了特质的概念,强调社会情境的作用,同时也重构了美德的概念,使美德伦理学家易于接受瑑瑨。当然,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样值得情境主义者思考,特质并不总是应当看成一个存在于人格中的行为反应器,它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得以表现瑑瑩。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美德特别是道德人格研究已然形成了多种基本范式,最主要的是道德榜样研究,即研究道德榜样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以及道德原型研究,即人们认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有哪些人格上的特征。一方面对情境的注意的反驳需要我们像“大五”人格研究者那样从理论和数据上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即,首先,从理论探讨和问卷编制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美德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能被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方法所验证。其次,这个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亦即这个模型所包含的维度是稳定的,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却可以是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甚至存在于不少人的朴素信念中,因此,美德的结构也理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第三,用一种原型的方式,这个美德模型理应能被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在其民众心理学(folkpsychology)水平上,也认可这一模型的存在。第四,比较道德榜样与普通人,应该发现他们在这一模型各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美德伦理学也必须看到情境主义在实证上所具有的问题。比如,首先情境是否真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比美德要大?可以使用元分析以及比较效应值的方法直接比较情境与美德的作用。

篇9

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模式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当今社会属于信息大爆炸时期,各种信息通过不同媒介冲击着人的思想,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企业员工面对繁杂的信息、内容各异的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如果没有受到合理的引导,往往会丧失重心,或感到无所适从,见异思迁,或者是各执所见,使企业形同散沙。这种游离、松散的状态使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使员工工作信心不足,工作状态不正常,使企业缺乏凝聚力,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长远发展呼唤对员工的价值理念以及行为规范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这是企业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

正如心理学者所认同的,群体内部共享的文化价值理念、群体目标以及行为准则,是归属感形成的基础(Doolittle&MacDonald,1978)。而企业文化建设意味着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在员工内部建立、传播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可能通过文字、视频、真人真事以及拓展训练等形式接触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并逐渐将这些内涵与个体的工作理念以及自我价值观结合起来,逐渐内化形成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这些既是行为的学习与塑造过程,更是一种价值观与文化的适应与构建过程。在共享的过程中,员工逐渐形成了与企业整体价值理念一致的价值观,树立了与企业目标一致的个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与企业的需求得到了统一,员工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广西旅游投资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从理念上寻求一套最合适、最高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另一方面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在广大员工中征询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步。这正体现了一个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专业与诚恳,也体现出了企业文化建设是员工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二、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DavidW.McMillan和DavidM.ChavisGeorge在有关社群文化建设的文献中提到,一个群体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共享价值观、群体目标、行为规范等;承载这些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等内涵的相关文化符号;共享情感连结等(DavidW.McMillan&DavidM.ChavisGeorge,1986)。归根结底,就是建立企业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同时使企业员工在心理情感上和行为上都对企业相关体系产生归属感与忠诚度的过程。这一系列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心理学理论紧密呼应,包括了心理、情感与行为多个方面。

这些之所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也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诠释。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存在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来源于个体多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从基本需求到高级需求,主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满足越多、越透彻,对员工的吸引力越大,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也越高。通常来说,企业通过合适的薪酬福利制度,能满足员工在生理与安全这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大部分企业能够做到的。除此之外,一个企业如果追求更长远的发展,渴望激发员工对企业产生更忠诚的信念与更浓厚的服务动力,它必然需要通过更多元的管理策略,合理地满足员工更高层面的需求,从而使企业与员工产生更深层次的连结,以谋得共同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创造价值。企业文化及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也是企业与员工所创造的重要价值。所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及员工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一个关系。

当员工能得到生理与安全感的基本满足,在企业感受到情感上的归属,同时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尊重与认可,那么,他必然也会对企业产生深刻的认同,将企业的风格与特色吸收进自己的风格里,并且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在工作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与企业相关的行为特点。比如,一个公司如果其本身具有严谨、求精的精神,当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员工进入这个公司之后,他的工作如果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可,那么,他会渴望在这个公司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必然会吸收公司的企业文化,培养严谨、求精的精神。同时,他也会在工作中融入自己原本的特色,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创造性的风格如果是对公司有利的,必然会在工作中被鼓励,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一种工作风格,逐渐成为企业的工作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发展了生产力,也丰富与发展了企业文化。而这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兼收并蓄,对多种风格进行包容与吸纳,那么,更多的员工将会感到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也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继续将企业文化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遭遇许多困难,也会产生许多冲突,但是在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在困难中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企业探索出更深刻的发展理念、更和谐的政治艺术与更高端的科学技术的过程,这时,企业便不仅仅是一个能创造生产价值的企业,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文化载体,有力地承载着经济、政治与科技等多方面的内涵。当这种承载不断变得强大与稳定,它就不会因为一些重要员工的离职,或一次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使企业垮塌,或者使企业文化崩溃。就像可口可乐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所说的,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全部烧毁,它也能一夜之间起死回生。因为当它变得强大起来,企业便不只是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它更是一个文化载体。它的文化是一块吸铁石,会不断地使优秀的人才渴望在这种文化里寻求归属,让自己骄傲地烙上这种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会让消费市场趋之若鹜。

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心理学为依据,而以心理学为依据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成就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价值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把握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一方面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通过民主生活会征集意见与建议,逐步完善企业相关规章制度,使企业员工有了共享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员工入职培训、企业专题培训和员工会议等方式,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战略目标等深植员工心中,使企业员工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同时,公司通过组织合唱、体育活动等方式,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共享的情感连结。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努力把握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有效地在企业中建立了共享的价值观、群体目标、行为规范,承载这些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等内涵的相关文化符号和共享的情感连结,促进了企业的迅速发展。

三、从心理学角度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技巧

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以上所说,包括在企业的经济、政治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也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本文选取两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技巧提供依据。强化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陈琦,刘儒德,2007)。当一个操作发生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概率)就增加。比如,一个婴儿刚开始咿呀学语的时候,如果父母表示很高兴,并作出与他进行对话这类鼓励行为,那么儿童就会受到鼓舞,继续练习说话的概率就会增加,这就是强化的过程。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如果对良好贯彻企业文化的行为进行及时的鼓励,必然会在个体与群体中都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使这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得到推广,并逐渐形成相应行为习惯与风格。

除了要对理想的行为模式进行强化之外,强化学习理论还提出,针对理想的行为表现除了要做到有强化,还要做到及时强化,也就是在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的表扬一定要及时。只有在好的行为产生之后及时进行积极反馈,人们才会将这个奖励归因于这种行为,从而继续将好的行为方式继续发扬,如果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其效应便会大大减弱。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强化原理,做到有强化、及时强化,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注重领导与员工的直接沟通,领导将任务下发给员工后,通常能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并能在员工完成工作的第一时间内给予反馈,这种工作风格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给员工及时进行反馈,该表扬的表扬,该指导的指导,对于员工业务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

人际互动与情感连结:要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使员工之间彼此感到紧密的情感连结。最近有研究显示,人际之间的同步化行为是带来人际和谐的一种重要互动模式。也就是说,如果人与人之间一起进行一些节奏一致的运动,将导致彼此之间好感大增,与彼此继续合作与交往的愿望也会大大增强(ScottS.Wiltermuth&ChipHeath,2009)。比如,合唱、军训中的齐步走等,都是人际同步行为的典型例子。在企业中合理利用这些形式,对增强员工之间情感连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广西旅游投资集团十分重视开展这方面的各种活动,曾经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合唱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所有集团领导一起参加活动,演唱由董事长作词作曲的企业之歌———《共有一个梦想》。在排练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唱、一起编排动作、一起吃……。这些都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有爱有欢乐的大家庭。同时,集团通过员工入职业培训中的军训、拓展训练等活动,促进了员工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使彼此之间的情感连结更加紧密。

心理学的理论成果丰硕,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还有许多仅仅只是抽象的书面理论,并没有被介绍到实践应用中来,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者需要更多地学习相关技巧与知识,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出一条最优化路径。广西旅游投资集团也还处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阶段,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技艺和形式,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声乐 心理学 意义 内容 方法

近年来,世界各国各领域,兴起一股“心理学热”,研究种类分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和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两大类。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实是文化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它又分为艺术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宗教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等。而艺术心理学又分为各艺术门类及其分支的各种心理学,例如音乐心理学、戏剧心理学、舞蹈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

声乐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在建”状态,为此,笔者不揣浅薄,就我国声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的构建,提出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声乐心理学的研究,不是为了追时尚、赶时髦,参与“一窝蜂”的理论思潮,也不是为了独出心裁、左道旁门,而是对于声乐艺术本身,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照意义。它既可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观照声乐艺术,又可以从人性化的深度来探索声乐艺术的奥秘,既可以丰富加深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全理解,又可为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声乐艺术实践服务。

未来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学在社会的作用也得越来越大。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教授早就提出,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六大门类,而声乐心理学则属于人体科学与思维科学的双重范畴。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且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同样,恩格斯也指出:“心理学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优胜者”与“最美丽的花朵”相结合的声乐心理学,无疑对于声乐艺术,具有更重要的导向意义。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声乐心理学是人体学与思维科学的深入与拓展,它研究、观察、体验、探讨人们在进行声乐活动时的规律与特点,了解人们在声乐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其行为予以描述、解读、控制、预测。

具体而言,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大层面:

第一,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又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想象作为一种高级认识过程,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备元素。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作为一支能够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有多样性、具象性等特点。二是情感。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产生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情感。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黑格尔指出:“音乐所持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我国汉代的《毛诗序》也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三是理解。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分为直接理解与间接理解两种。

第二,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达到较高和较成熟的程度、社会情感得到充分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等。

第三,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又分为声乐训练的心理状态、非演出的心理状态、演出的心理状态等。

第四,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放松训练法、集中注意力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

第五,研究声乐活动中心理障碍的克服办法。又分为树立乐观情绪、克服自卑心理、强化意志力、培养强烈的欲望、不断充实自己、正确评估自己,克服虚荣心理、克服羞怯心理等。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声乐心理学的研究,要采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进而又指导实践的研究方法,力戒纸上谈兵和故弄玄虚。

同时,要引进西方现代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将整个声乐心理学作为一个大的母系统,下面各分支作为子系统与“子子”系统,既研究各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又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动态的研究态势。

作者_黄桂君

Author_Huang Guijun

单位_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