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法律普及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法律普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发展;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者构成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在“三育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家庭作为个别化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影响着其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定义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作了本质上基本一致,但表述上有所不同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1]140顾明远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2]381赵忠心指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3]5根据对以上定义可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施加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活动。实际上,现代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促进其人格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科学的教育内容不仅有知识的教育,也包含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常情况下,家庭教育应发挥这些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在“三育一体”的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二、家庭教育错位的表现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社会的发展和延续中发挥着诸多功能。台湾学者高淑贵在《家庭社会学》中概括为:生物的功能、社会的功能、心理的功能、保护的功能、经济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娱乐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关系着家庭其他各种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4]23-24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教育的诸多功能之一,其良好发挥关乎家庭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家庭是儿童自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在儿童的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儿童的教育中属于奠基性教育。但是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学校教育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家庭教育则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地位的落差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其总体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家庭化和家庭教育学校化,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主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自身的教育内容缩小和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变大,从客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淡化及教育功能的失调。
(一)家庭教育内容唯智化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等。纵观现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知识教育过度而思想教育不足的状况,家庭教育的内容呈现一种课程化的倾向,教育内容从全面的教育逐渐变成单一的知识性教育,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辅助功能的“度”,把本应在学校掌握的知识一味地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补习,而忽略了德行及其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逐渐唯智化。
(二)家庭教育目标功利化
家庭对儿童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怎样“做人”和“做事”,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优等生”。可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代社会大转型时期价值观的转变,为了使孩子成为“优等生”,家庭教育变成了学历教育和特长教育,家庭俨然成为“第二学校”和“补课班”。父母热衷于对孩子高额的教育投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孩子选择特长班,而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家庭教育的目标功利性变得愈加严重。
(三)家庭教育作用边缘化
学校教育源自于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人士对子女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平民百姓子弟受教育至关重要的途径,一定时期内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按年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式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具有专业的教师授课,种种优势使得学校教育逐渐被“神话”,几乎包揽全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家庭教育则弃“本职”于不顾而过度依赖于辅助学校教育,造成了学校教育“统领天下”的局面,家庭教育慢慢地被“异化”了,家庭教育的奠基性作用也逐渐被边缘化了。[5]123-125
(四)家庭教育功能缩小化
家长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是由法律确认并加以保护的,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也逐渐缩小了,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教育功能逐渐扩大,变的无所不能,除了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之外,越俎代庖取代了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保育功能以及包办其他本属于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和父母之间聚少离多缺乏交流,孩子也享受不到家庭中父母的温暖,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缩小。
三、家庭教育错位的原因及危害
(一)家庭教育错位原因解析
1.国家宏观政策的负面效应
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缓解了人口众多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多,家庭教育问题随之产生,因为绝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家庭教育便像是一个“赌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选拔和培养大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决定应试教育体制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拔人才,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虽然也十分重要,但是,总体而言,家庭教育辅助作用的“度”没有掌握好,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应试教育导向逐渐偏于知识化,出现了唯智化倾向。
2.社会变迁的负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都进行着大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变得日益多元化。中国教育随着改革开放也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传统式家庭教育的许多弊端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许多利己和拜金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特别是功利主义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平添了许多功利性色彩。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出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父母为了子女在人才济济的大环境下争取“加分项”,家庭教育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特长教育”。随着社会变迁加剧,家庭教育的变迁也在加速,主要指家庭教育的革新和变革。变革要求家长要正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任务,配合学校和社会从而达到教育的一体化作用,但是,家长却对家庭教育变迁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在教育行为上与学校教育亦步亦趋,家庭教育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两者在追求一致的“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目标上不谋而合,使得家庭教育变成了“社会本位教育”。[6]加之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优势地位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3.家长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及家长角色缺位
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使得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很大的问题,就家庭教育的出发点而言,到底是为国教子还是为己教子之间矛盾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许多家长认为子女是其私有财产,在确立教育目标时一方面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赚钱的工具;另一方面,忽视孩子的兴趣把个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主要目标与中心,即亲子一体化。我国桑标等有关父母意识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父母有着较强的亲子一体化意识,在亲子一体化方面,58.7%的父亲和59%的母亲认为“我觉得子女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7]142-143另外,有些父母自身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或者出于经济的压力和谋生的需要,无暇对孩子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家庭教育,加之没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意识比较单薄,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像是送进了“保险箱”,逃避了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三线城市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父母外出务工的数量逐渐增加,家庭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单亲家庭、再建家庭、隔代家庭、寄养家庭等,甚至还有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父母“被迫”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没有在身体和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和保护,家长角色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是无稽之谈。
(二)家庭教育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危害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缺失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家庭教育的唯智化倾向及过多的知识灌输,使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忽略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也容易造成孩子个性上的扭曲。教育界有句名言: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这种重智力发展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品行不端、心理极端、情感淡漠等危机。其次,过高的家庭教育投入,使得家庭教育生活化、平民化变得逐渐贵族化,父母变成了“孩奴”,“学校将家庭化”则为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推卸教育责任提供了契机和途径。最后,家庭教育承担了过度的教育义务,导致学校的教育难度反而加大,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8]92-94
四、家庭教育错位的对策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错位的问题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国家、社会以及家庭教育自身都存在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制定家庭教育法规及相关政策支持
1.制定家庭教育专项法规
教育权,依法理分为三类:家庭教育权、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校教育和民办教育分别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代表。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来看,我国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保护学校教育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但是家庭教育至今还没有专项法规予以保护。[9]24-28我国约有3~5亿个家庭,为家庭教育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无专门的法律保护,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立法应提上议事议程。我国自古代就有为家庭教育立法的先例,如1903年颁布的《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和民国时期颁布的《推行家庭教育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更是进一步强调“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轨道”,可见,国家已意识到制定家庭教育法规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家庭情况复杂,加之家庭教育的私人性和教育公共性的矛盾,决定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工作只能是一个从下到上,从地方到全国的逐步推动的过程,通过对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调研,进行全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可行性分析。2003年初,我国台湾地区颁布了《家庭教育法》,这些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国的家庭教育立法起到了奠基和示范作用。家庭教育立法应该更多强调的是家长的责任,通过立法可以约束家长的行为,对未尽家庭教育义务的父母追究法律责任,让家长认识到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政府,两者应平摊教育责任,对缺乏正确家庭教育观或缺乏教育能力的家长,可以在立法中制定相关的辅导和帮助的措施。例如要求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强制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杜绝将未满16岁的儿童以各种形式在学校或他人处寄宿等。
2.相关政策支持以及应试教育改革
自2014年“两会”后各省尝试推行的“单独二胎”政策将有力地缓解独生子女的“赌注”教育,缓解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睦。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应该逐步进行改革,改革这种过度的教育导致家长的“过度”家庭教育,减轻学生的压力,减少单纯知识的灌输,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素质教育模式。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家庭教育注重培育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在“育”上,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人,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体现在“教”上,致力于孩子知识的增长,使其成才,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10]114-117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要求一方面家庭教育不要过度地透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辅助学校搞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打破教育广义和狭义的界限,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事业,建立“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树立父母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此外,学校也应解放家庭教育,把属于家庭教育的时间还给家庭,尝试取消书面的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作业,例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绘制“家庭树”,为父母洗一次脚,和父母同读一本书共同写读后感,等等,不仅发挥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加强了亲子关系。
(三)继续推进家长学校,尝试建立家庭学校
以往的家庭教育仅仅只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或者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很少从家长教育的角度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随着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包括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台湾通过的《家庭教育法》中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包括父母的亲职教育。亲职教育概念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parentaleduca-tion”,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11]118-121在我国,这种亲职教育的载体便是家长学校,1981年在上海市创办了第一所家长学校,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也是教育改革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创举。以色列有一句教育名言:一个好母亲胜过100所学校。所以说合格的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逐渐重视,父母是否具备家庭教育资格以及教育能力如何变成人们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孩子的出生证并不代表父母具有教育子女的合格证,家长的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水平通常与家长素质成正比。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获得教育子女的相关技能技巧,重塑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子女的角色,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家庭学校”是产生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种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适龄儿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的教育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学习课程。[12]103-106“家庭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进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因此我们鼓励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父母通过“家庭学校”培养子女。同时,“家庭学校”需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予以保护和支持,还要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且需要社区教育提供图书馆、宣传栏、健身房等辅助设施。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父母要深刻领会家庭教育的真谛,以正确的心态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针对家庭教育愈加严重的错位现象,要正视并且积极地寻找对策,通过国家、社会以及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让家庭教育回归正常,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高淑贵.家庭社会学[M].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8.
[5]孙山.关于新时期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2007(18).
[6]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张莉.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J].文教资料,2012(7).
[8]仇燕.论家庭教育的“过度”问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4).
[9]徐建,姚建龙.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10]梁炜昊.论家庭教育的责任缺位与理性回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
[11]王心怡.对当前家庭教育特点的几点认识[J].科学中国人,2008(9).
篇2
关键词:父母;儿童;教育义务;教育权利;学校教育参与权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10-05
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①不仅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也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教育权,即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利。父母教育权是一种先于国家教育权而存在的自然权利。然而,随着国家教育权的扩张,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成为国家教育权的主要代言人,父母将越来越多的教育权直接委托给了学校。因此,学界认为,父母教育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所享有的教育子女的权利;二是,父母委托给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权利。[1]父母所享有的教育子女的权利是父母教育权的主体部分,父母委托给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权利,衍生出了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成为父母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父母履行教育义务和行使教育权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与儿童和学校这两个主体发生法律关系。那么,对父母与儿童、父母与学校关系的探讨也就成为研究父母教育义务和教育权利的重要视角。
一、父母与儿童――父母的教育义务与教育权利
(一)父母教育的缺失与迷失
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社会环境问题和错误的子女教育观念,部分儿童的父母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以及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的冲击,部分父母迷失于“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问题上。
1.父母教育的缺失
目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失,主要发生在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②中。或者由于外出务工,或者由于工作繁忙,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处于缺损甚至是完全缺失的状态。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有3581万,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这些孩子往往是在有人“看护”,而无人“陪伴”中成长。《报告》研究显示: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说,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父母教育的缺失主要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硬伤,不易治愈,那么,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儿童的父母教育缺失却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当下,人们有一种共识,即:为追求效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部分父母将自己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完全委托给了学校。尤其在一些“高水平、高标准”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成为了高级保姆。父母通过支付高昂的学费,获取“更专业的家庭教育”,认为“高水平”幼儿园老师比自己更有“育儿”经验,更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当然,有些家长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他们尝试用金钱来弥补。他们确实为儿童考虑了,只是忽视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名义上,这些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剥夺了这些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权利。
2.父母教育的迷失
首先,在错误儿童观影响下,父母行使教育权往往忽视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个体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或者把儿童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或者把儿童作为自己的绝对占有物:一是,父母往往倾向于在孩子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意义,使得父母的爱和关心可能过分亲密或者感情化,可能过于严苛,或者可能让孩子太有依赖性[2];二是,父母也会将儿童对其的物质依赖和精神依赖,作为其对孩子绝对占有的理由。甚至一些父母在孩子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要好好听我的话,你没有权利质疑”。因此,父母也就不会把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是将父母的教育权威绝对化,完全凌驾于儿童的合法权利之上。其实,无论是父母将儿童仅仅看作自我生命的延伸,还是认为儿童是自己的绝对占有物,都是将儿童生硬地“捆绑”在“我”之上。也正是这种过度的依附性、占有性,导致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儿童,进而不能正确行使教育儿童的权利。
其次,商业消费文化的渗透造就一代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集体狂热”。“我是学习教育学的,虽然明明知道让孩子赶着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会让孩子很累,对孩子也不一定好,但是我能怎么办?如果别人的孩子都上各种班,而我的孩子没有上,我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恨我。”一位教育学老师如是说。本来上辅导班和艺术班对儿童而言,是一个提升自我的途径:上辅导班,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上艺术班,可以为儿童创造更多开发潜能的机会。然而,错就错在部分父母的急功近利,赶鸭子上架,以至于迷失了基本的方向。尤其是,当父母教育面对外界诸多选择,而陷入迷茫、惶恐、不安时,通常就会通过随波逐流来寻求暂时的庇护。当下,父母有太多的担忧,担心孩子被社会所抛弃,担心孩子没有好的将来等等。然而,为了追求更好,有时反而弄得更糟。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愈加强烈,“父母皆祸害”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抗,也是对父母追逐“好教育”的反讽。
(二)父母教育的理性回归――认真履行教育义务和行使教育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等行为。”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从以上法律规定中的相关动词,如“关注”、“教育和影响”、“引导”、“预防和制止”、“正确履行”等,可以看出,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发展负有全方位的责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倡导,更是父母实实在在的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
1.父母应当履行“陪伴”的义务
父母“陪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式上,父母应当留在儿童身边,陪同儿童一起成长;二是内容上,父母应当与儿童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对儿童成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关怀,而在这一方面,父母负有首要的责任。父母有照顾儿童的衣食住行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可以转移、委托的。但是,父母还有“陪伴”儿童成长的义务,这种义务原则上是不可以转移、委托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第十六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可见,只有在由于客观原因父母监护职责不能履行的情况下,监护职责才可以转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监护职责包括对被监管人的教育义务。因此,除客观原因外,父母必须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意味着父母不仅应当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要“陪伴”他们的成长,并提供适时的教育指导。即使由于客观原因,父母不能亲自履行教育义务,仍要基于“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③,积极鼓励父母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如,《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特别规定了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指导。尤其针对留守儿童,指出留守儿童父母要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作为父母的义务,承担对留守儿童应尽的责任;父母中要有一方在家照顾儿童,有条件的父母尤其是婴幼儿母亲要把儿童带在身边,尽可能保证婴幼儿早期身心呵护、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等。
2.父母应当认真对待教育子女的权利
首先,父母行使教育权利必须基于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这一前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一个真正的人是拥有独立自主意识,可以依据自己的理智,做出选择,承担责任,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我的人。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意识到自身是其所经历和所做事情的一个单独的、统一的和持久的主体。”[3]这就要求父母要把儿童看作独立的个体、不同于自己的独立的人,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压制、扼杀儿童的独立性、独特性。在法律上,儿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儿童权利公约》主张儿童是独立的个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享有与其年龄以及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权利。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权利主体存在,父母就应当把儿童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
其次,权利即自由,父母享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自由。在父母教育自由的范围内,父母享有充分的话语权,父母也应当建立一种教育自信。这种教育自信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自信。父母对自己教育的自信,是基于“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当然这种“最大利益”不仅是父母认为的孩子的最大利益,也是基于儿童本身发展的“最大利益”;父母对儿童教育的自信,是基于对儿童的信任、尊重,把儿童看作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独立的个体,拥有自我意识和独特的个性,以及自我成长的能力。同时,父母要积极主动地去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为孩子留出发展的空间。尤其,随着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不断成熟,父母应当为儿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予儿童成长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父母行使对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艺术。
二、父母与学校――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
20世纪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中心已经从过去几百年的家庭里不可逆转地转到了学校里。学校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大部分儿童走进学校。并且,随着儿童的学习年限大幅度延长,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另一方面,学校倾向于承担日益丰富的综合角色。随着学校在儿童的道德和个人发展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和父母教育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模糊。[4]随之而来的是,父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越来越重要,参与学校教育成为父母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也成为讨论父母教育权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域。
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即父母享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大部分的父母教育权被学校所取代。同时,有研究表明,“父母参与他们子女的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对学校的正面态度及良好行为的建立”[5]。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作为父母教育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日本学者结城忠认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主要有三种:第一,知情权,即父母有权了解学校有关信息的权利,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成绩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课堂听教师上课的权利等。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义务为父母提供必要的信息。第二,提案发言权。父母有权利在学校采取某些决定、措施之前得到说明理由的机会,而且有权对该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共同决定权。父母有权处于与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同权的地位上,共同参与、决定某些教育上的措施和决定。[6]
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本应是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实质教育联系的主要桥梁,父母教育也应当与学校教育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然而,在当下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父母直接放弃了学校教育参与权。认为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权利干涉学校教育。因此,父母与学校就不会建立一种实质性教育联系,父母与学校偶尔的联系也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学校通过父母向学生施压,以实现学校管理的目的。二是父母滥用学校教育参与权。当下,部分父母出于过度的溺爱心理、维权意识等,滥用学校教育参与权,直接影响了学校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这也侵犯了教师及学校的合法权益。
目前,学校与父母的沟通一般仅停留在学生管理上。对此,笔者有切身的体会:笔者上小学与初中都在本村。有一位同村同学小花(化名),她的父母是我们班同学家长中唯一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家长,平时也会对她进行家庭辅导。在小学和初中,小花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后来,我们一起考入县城的高中,被分入了不同的班级,成为寄宿生(一个月回家一次)。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个原来我们眼中的佼佼者就成为了典型“问题学生”,不仅学业一落千丈,而且沾染了很多不良嗜好。最后,小花放弃了高考,仅在毕业的时候来学校领取了毕业证书。小花的巨大转变,让笔者不禁对她感到惋惜,也更让笔者反思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如何形成的。假如说,小花的父母和学校保持着一种经常的、稳定的联系,学校定期向小花的父母反映她在学校里的状况,小花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反应,后果肯定不会如此糟糕。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是等到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学校才会通知父母到学校。此时,学校与父母的联系,基本上都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而并不是出于真正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如果说,前述情况是父母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那么,接下来这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滥用参与学校教育权了。近年来,随着父母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父母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上的交锋不断[7]:2016年4月27日上,一位班主任在衡阳船山实验中学教室被一个家长扇了三四个耳光。理由居然是正常的全班轮换座位,她的孩子被轮到后排去了。[8]一位在农村小学工作的女教师也曾向笔者讲述过类似的案例:在她的班上,学生小佳(化名)经常不交作业,她批评了小佳几次。后来,小佳的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她正在上课的班级,当场质问她为什么对小佳不好。最后,幸好校长出面调解,这件事情才得以解决。父母不当行使教育参与权直接挑战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也会对儿童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当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参与权,不仅需要增强学校教育参与权的意识,也需要提高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行使学校教育参与权的能力。同时,从父母行使学校教育参与权的现状来看,加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不仅需要父母作为权利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真对待,也需要国家、社会的积极引导。然而,当下我国关于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还没有明确的教育法律规定。仅在一些教育政策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加权,并且也只是集中在学校管理层面。如教育部2003年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12年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关于父母参与学校管理的规定为:父母主要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方式行使在学校中的教育权。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等。但是,目前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④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实质性教育联系,理应成为我们未来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
三、余论
基于当下父母不履行或不当履行教育义务、滥用教育权利的现象,家庭教育立法是时展的迫切要求。父母教育义务和教育权利是家庭教育法的重要内容。正如有研究指出:家庭教育法要重视规范父母的教育行为,规定父母不正确行使、无能力履行监护权、教育权时,有关机构代为行使有关权利的办法等。[9]当下,随着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凸显和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涌现,家庭教育立法已经进入立法日程。一般而言,家庭属于私域,是“风能进,雨能进,而国王不能进”的领域。但是,家庭也需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婚姻法》就是法律介入家庭,为婚姻提供了一种法律保障。法律介入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制订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为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保护。如,针对有些父母不能履行教育义务的现状,应从法律上规定父母具有“陪伴”义务,并且要求国家给予父母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这显然并不会损害家庭作为私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反而有助于父母更好地履行教育义务、行使教育权利,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可见,法律的规制为父母履行教育义务、行使教育权利划定基本的行为底线,也有助于充分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父母”与“家长”是一组使用频率较高的近义词,但是在已有法律法规中,“父母”一词使用频率较高,并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本文使用“父母”一词,指代法律用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②参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的研究,本文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分别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居住地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原居住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居住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③“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主要来源于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第1款: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立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还是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④据笔者对五所普通县城中学的调查,家长委员会代表的推选,是学校直接根据父母学历的高低、在县城工作等条件确定。这是因为:一来,该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居住的村庄一般都离学校较远,交通不方便。二来,近年来,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可能参加家长委员会的会议,家长委员会的出席率一般也只有10%到20%。家长委员会只是行使一些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消极的权利”,一般不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下)――基本人权篇[M].周宗宪,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256.
[2][3][4][澳]布莱恩・克利腾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M].秦惠民,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2.94.32.
[5][6]申素平.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1.132.
[7]樊未晨.家长VS老师:明争与暗斗[N].中国青年报,2016-05-09(09).
[8]张树波,黄科昕,池雅勤.一女家长校内掌掴怀孕女教师被行政拘留[N].潇湘晨报,2016-05-01.
[9]朱磊.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明确执法主体[N].法制日报,2015-03-24(03).
篇3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增强新婚人员的自觉婚检意识,提高婚检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0%以上;
——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0%以上。
2.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8/10万以下;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十五”时期有所下降;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2%以下,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4个月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以区为单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注重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不断提高农村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覆盖率;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城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85%以上;
——降低儿童的近视及弱视发病率;
——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90%以上,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有效防控未成年人吸毒;
(二)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儿童健康,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依法实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规范管理,为儿童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逐年增加对基层及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改进儿童保健机构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城乡儿童卫生保健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开展婚前保健教育和宣传,引导公民自觉增强婚检意识,不断提高婚前检查率;建立和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开展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加强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管理,认真做好高危孕妇筛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5.继续推广计划免疫接种,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建设规范化接种站,实施安全接种。
6.建立以医疗保健机构、幼儿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家长学校及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孕妇健康教育和儿童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指导水平。
7.建立、健全儿童卫生监测统计信息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巩固完善全区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筛查网络。
8.开展儿童疾病综合治理、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加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早期识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发育偏离和行为发育落后状态。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9.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0.严格加强对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管理监督,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加强碘盐合格情况的监督监测工作。
11.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教育
(一)主要目标
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
——3-5周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以上;
——创省、市示范(等级)幼儿园总数要达到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率达90%以上,其中上等级幼儿园达80%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9.9%以上,初中毕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
——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在幼儿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受教育率与正常儿童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5%、99.5%以上;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45%和8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
——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使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90%以上;
——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0-5周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
——区设立家庭教育专栏节目。
(二)策略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保证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法律责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3.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设立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薄弱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儿童、孤残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名校长”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大力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5.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德育工作基础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7.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通过“慈善捐款”、“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扶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实施残疾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力争使之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15年教育。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和完善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办学体制。加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创建一批省、市、区示范性幼儿园,不断扩大优质幼儿园教育资源。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并发挥其教学示范、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作用,逐步形成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的幼教辅导网络。稳步开展0-3周岁早期教育工作,创办0-3周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基地,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趋势、新规律。
三、法律保护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权益。
2.保障儿童的人身权利。
——控制并减少侵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
——杜绝违法使用童工。
3.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加强中小学警校共建力度,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的覆盖率达95%以上;
——全区社区儿童维权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加大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建设力度;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控制在总犯罪人数的15%以下,失足青少年帮教好转率达80%以上。
4.加强儿童法律救助。
——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
——提高流浪儿童的接受教育率和回归安置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两法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咨询,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中小学设置法制教育课,扩大警校共建和法制副校长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净化环境、保障儿童安全健康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秩序的管理,加强对游戏机房、网吧、书摊等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严格查禁危害儿童的视听产品。以警务室为平台,在学校、社区建立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整体推进快速处置学校意外事件和社区家庭暴力案件的预警机制建设。
4.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防范工作网络,实施对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的有效教育管理,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跟踪帮教、就业安置工作,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落实到社区、学校和家庭。
5.严厉打击引诱、教唆和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及各种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保护,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方式改革。
6.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加强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救助,做好流浪儿童的管理、收容、教育、遣返等工作。
7.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利。
8.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定时开展“春苗行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杜绝使用童工现象。
四、成长环境
(一)主要目标
1.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我区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
——市区噪音达标区建成覆盖率达80%;市区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市区生活污水处置率达60%以上;
——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改水受益率达到97%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5%以上。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儿童活动场所。区建1所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少儿活动室,提高对校外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管理水平;
——加强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全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20个;
——全区少先队员参加雏鹰奖章活动率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改善孤儿的供养、教育、康复医疗状况,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水、气、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争取乡镇水厂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扩大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粪便无公害处理水平。在儿童中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儿童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节约和环境保护习惯。
3.打击制止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4.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完善相关交通安全标志,重视家居、社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建设,强化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测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5.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优势,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开办少儿电视台,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6.重视社区儿童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少儿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提高儿童艺术素质。
7.进一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和管理,改善孤儿、弃婴的供养和教育,逐步完善城乡残疾筛查、康复治疗、知识普及、转介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康复服务体系。
篇4
一、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与父母的责任
1.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的制度设计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这一法条明确了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在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利是由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实践中,少年儿童因处于身心发展、获取知识与成熟心智的重要阶段而实际地构成了受教育权主体的“主体”。青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其未来和国家前途。同时,比之成年人,少年儿童在身心各个方面都是天然的弱者,自我保护能力差,权利也容易受到侵犯。因此,虽然《宪法》已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仍然特别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来专门保障适龄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法》第2条的这一规定,就显示了国家通过强制手段的途径实行免费的具有普及性的公共教育,以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的特点。
2.父母:应以积极的作为保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教育法》第1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综合上述各项法律规定,父母作为适龄少年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是义务教育的“义务”主体之一。其基本义务内容在于:以积极的作为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的这一“义务”,具有必须履行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法》第5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根据这一规定,如果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未履行保障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则政府部门将以公权力介入。若仍不履行,则通常会执行强制入学,失职父母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不积极作为导致子女失学或辍学的案例,通过法律救济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①就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情况来看,“在家上学”并不同于辍学或失学。“在家上学”的情况中,孩子的受教育权并未受到侵犯,而是通过在家接受个别化教育这一特殊形式得以保障。同时,只要在家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得当,父母也以积极的作为妥善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那么,孩子在家上学,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权利保障而言,并无不妥。
二、法律规定的模糊与缺失导致“在家上学”陷于“非法”假象
1.法律有关“入学”的规定缺乏明确概念解释
从前述法律条款来看,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是“入学”。然而,此处的“入学”是否就等于“进入学校”,在查阅过相关法律后发现,并未见明确的概念表示。
对此,一般认为,规定中的“入学”即指进入获得办学资格的正式的公立学校或民办学校。产生此定势思维的原因是《教育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同时,《义务教育法》第三章全篇对“学校”这一义务教育的直接实施主体进行了规定,而该法也并未体现出可以有学校教育之外的义务教育实施方式。因此,以系统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来看,系列教育法律中的“入学”仅指由国家统一实施的正式的学校教育,而不包括“在家上学”。[1][2]
单就法律文本来说,这种解释看似合理。根据这样的理解,“在家上学”无疑是一种违法行为。然而,这种解释是否是对“入学”这一模糊概念的合理理解,却值得推敲。因为当我们这么解释“入学”时,实施义务教育的思路就变成了国家建立学校教育制度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父母就必须让孩子进学校接受国家提供的教育服务。而如果家长没送孩子进学校,则无论孩子实质上是否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有效教育,家长都有错,都必须承担责任。这种思路里,强调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的责任无可厚非,因为根据《宪法》第46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及《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的具体规定来看,国家确实是教育权的权利主体。但如果因为承认国家的权利主体地位就认为此规定是为强制公民必须接受国家提供的学校教育服务则尚有偏颇。因为这种理解就将学校教育这一保障儿童受教育权的手段窄化为“唯一手段”,从而,就容易导致对“义务教育”的错误理解,即把“进入学校”这一接受教育的途径当做义务教育的目的,无论具体的个体是否能够适应学校教育均质化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特殊的个人情况,是否在教育服务上有特殊需求,都必须强制性地接受学校教育。这样不仅剥夺了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孩子获得可能更适合其特点的教育机会,甚至造成部分孩子“在校不在学”的情况,反而违背了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根本目的。因此,从“保障权利”这一法律根本价值来看,“入学即入校”的理解并不恰当,甚至涉嫌违宪。然而,相关法律在一些规定上的不明确,确实也容易导致人们得出这种不恰当的认识。这也是实践中有教育行政部门、法院与部分舆论判断“在家上学”是违法行为的根据。②
如果我们从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这一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的角度考虑,那么,“入学”也可以理解为“进入合理的学习过程”。即只要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并且所提供的教育能够达到国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就同样应该作为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形式。按照这样的理解,则“在家上学”并不违反法律关于“入学”的要求。
2.有关义务教育办学与管理的法规失于片面
由于法律并未明确“在家上学”是否是义务教育的可能途径,相应的办学资质与教育管理的规定对此也不具有针对性,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办学条件和教育管理的规定基本是针对学校而制定,难以适用于在家教育和全日制私塾,因此,以这些用于管理学校这一规模化办学的教育机构的规定,来衡量为个别孩子提供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在家上学”形式,则后者的特质注定其在不少方面都几乎不可能符合相关规定。实践中,有教育行政部门因此判断“在家上学”违法。③这种判断,实在有失公允。
(1)有关办学条件的规定
《教育法》第26条:“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0条规定:“设立民办学校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第14条规定:“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一)筹设批准书;(二)筹设情况报告;(三)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四)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五)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上述条文中有关组织机构、章程、师资、场所、资产、董事会等办学条件的规定都是针对规模化办学的学校而制定的,适用性较低。比如,对于以父母为主力军、以家庭等小规模空间为固定活动场所、以个别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在家上学”教育形式来说,仅就“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这一项要求就几乎难以达到。
(2)有关教育管理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然而相关管理规定同样有不适用于“在家上学”形式之处。
首先是考试制度、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根据《教育法》第20条、24条、35条、36条的规定,国家实施教育考试制度、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相关事宜由政府主管负责。如果要保证孩子在家接受的教育能够达到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要求、家长行使家庭教育权不实然损害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则应当将“在家上学”纳入相关制度的监督约束中。然而实践中,业已建立的教育考试、教育督导和评估体系同样仅以学校教育为对象,“在家上学”的督导与评估制度仍是空白。
其次是教材标准。《义务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家长之所以选择“在家上学”,所期待与所践行的是针对个别孩子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自主选择教材及教育内容,是确保孩子能够以适应其个性、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方式与内容有效接受教育、切实保障其受教育权利的关键。法律规定教科书应根据教育部规定办法审核,而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在教材编写上要求“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教材审核上要求分别由教育部成立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国家和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这些规定成为“在家上学”模式中自主选择教材的“拦路石”。普通家长难以达到教材编写人员的资格要求,同时教材审核的层级之高又为其自编教材或选用其他教材增加了阻碍。
三、解决“在家上学”与法律规定间矛盾的思路
“在家上学”是父母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保障子女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行为。“在家上学”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并作为义务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而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与片面是导致其合法性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简单地禁止或整顿都将侵犯公民权利。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思路在于,承认公民“在家上学”的权利,并将其实践过程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法律层面上,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的“入学”概念出台确定的司法解释,该解释应当明确“入学”不仅是“入校”,还包括所有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的形式,或直接修改相关法律,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身份。
第二,修改完善有关办学条件与教育管理的法律规定,为政府管理与评估“在家上学”提供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规范的“在家上学”管理体系,为其准入、监督、评价、退出及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提供制度依据,协助、监督父母在家教育的活动,防止家庭教育权的不当行使造成国家教育权和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的损害。对于不利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在家教育”,政府应及时纠正或取缔。
注释:
①相关案例:不送孩子上学吃官司,修文八位家长成被告[N].法制日报,1998-11-20(2);家长不让孩子上学,乡长控告家长违法――酒泉一乡政府将4位家长推上法庭[N].法制日报,1999-03-30(1);湖北基层法院帮数百名学生重返课堂[N].法制日报,1999-05-28(3);为了孩子的权益 贵州一乡政府状告失学儿童家长[N].法制日报,2001-11-01(7).
②类似案例:2006年上海“孟母堂”事件中,上海市松江区教委与上海市教委以未按时送子女入学为由宣告“孟母堂”的学生家长违法;2006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王育诉侯波抚养权”案中,法院在判决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被告应当尽快解决侯鸿儒的入学问题,使其接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③“孟母堂”事件中,上海市松江区教委与上海市教委以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课程内容与教材不符合国家标准、收费过高等为由定性孟母堂为“违法办学”。
参考文献:
[1]林祖.“入学”不是保障受教育权的唯一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0(8):3-5.
篇5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出现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独生子女,不良家庭子女等现象。这些农村家庭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亲情和关爱,性格古怪,不喜与人交往,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现象,家长与学校沟通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少,造成教育责任缺失,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认识消极,对子女不合理期望或教育方法不正确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言行不一、不符合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忽视子女权益、歧视、重智育轻德育等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娇惯型”“控制型”“放任型”“过急型”和“功利型”等情况,或几种情况交叉出现,兼而有之。
二、学校德育支持的途径
1.家长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农村家长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没有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培训,举办的活动仅限于有限的几次家教知识讲座。针对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家长学校应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设,还要邀请部分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推动农村家长素质的提升。
2.家长会
每学期一至两次的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的主要渠道。目前家长会的形式以学校讲、家长听为主要模式,由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讲话、学生或家长代表讲话三个环节组成。家长会的主角是学校,配角是家长,教师是“演员”,家长是“观众”。这样的家长会仅仅发挥了教育信息传递功能,很难平衡家庭教育指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指导工作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也难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手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书面的家校联系方式。其优点在于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客观地交流孩子的教育信息,因为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流,所以信息的提供比较全面、真实,而较少顾虑对方尴尬难堪。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工作敷衍塞责的现象,表现为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套话,没有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和分析,失去了家校联系手册的实际效用,也无法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4.校讯通等信息平台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信息平台的使用推动了家庭教育信息的普及和宣传。以我校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向家长通知、传递消息。家长还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活动,有利于家校及时沟通。但是,目前校讯通仅被用于发送通知信息,存在着传递信息的单向性问题,家庭教育信息量较小,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有限。
5.家访
家访是指老师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给家长提一些解决孩子学习、品德等方面问题的建议,也了解一下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看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老师的工作量增多,家长缺少空闲时间,家访成了难得一见的现象。家访往往涉及到家庭隐私,与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更愿意选择学校作为沟通交流的场所。虽然家访所反映的家庭状况更加真实准确,有利于老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但目前看来这种工作方式实施难度比较大。
6.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感恩教育、梦想教育,以绿色低碳生活、家庭美德建设为主题举办各项实践活动,并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成效显著。
三、学校德育支持的意义与不足
1.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农村家校关系日益紧张,农村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支持,不仅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农村家校关系,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使农村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态度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家长对农村学校工作能力与责任心的指责;其次让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规律有更深的理解,避免家长盲目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次使农村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帮助和支持,缓解个别事件在家长中引发的对立情绪,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2.増加农村家庭教育的资源供给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学校要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来保证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学校带动家长,家长培养好人才的效果。充分发挥家庭本身的互助能力。不同家庭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异,在经济、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发挥热心家长的家庭教育能量,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在家庭教育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的水平与能力。
3.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平
关系密切、持续时间较长的家校联系才能达到较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老师较为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从而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建议。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家庭教育指导由简单的信息传递与方法介绍变成家庭教育个案分析与讨论,这既有利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也提高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能力。
4.学校德育支持的不足
篇6
一、特殊教育的对象
一般地说,特殊儿童都是特殊教育的对象。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特殊儿童指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视觉障碍、弱智和肢体残疾儿童等。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等。②但事实上,特殊教育实施对象因地区的情况而异。一般地说,教育越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特殊教育实践的范围也越广,它包含的特殊儿童的类别也越多。
台湾实施广义的以特殊教育儿童为对象的特殊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大类。③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和其他显著障碍共12种;资赋优异包括:一般智能、学术性向、艺术才能、创造力、领导才能和其他特殊才能6种。
大陆近十几年来主要是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规定为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实际在调查和统计中又增加了综合残疾(多种残疾)。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大陆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通过对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比较,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但在实践操作中,大陆对各类发展异常儿童的区分比较模糊,仅有少数高校招收个别残疾类型学生。面对诸多类型的残疾儿童,仅实施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其他各类儿童更多地被纳入到普通教育系统内,没有接受特殊教育。
二、特殊教育的教育体系
对于特殊儿童的安置,两岸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是特殊学校、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及普通班,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有一些区别。
台湾专设的特殊学校,分为启明(收盲生)、启聪(收聋生)、启智(收智力不足学生)、仁爱(收肢体残障学生)四类。目前,台湾各类特殊学校有24所, 2000个特教班,共约4万人接受特殊教育。其程度可分为幼稚部(3-5岁)、小学部(6-12岁)、初中部(13-15岁)、高职部(16-18岁)四个阶段。有启智、启聪、启学、启健、启仁等班;还设有辅导资赋优异和才艺优异的资优、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班。
大陆特殊教育发展较晚,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有限,各机构和系统之间的关系还要调整。但目前,大陆已把特殊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开办了职业高中或中专班,普通高中班,10余所高校建立了特殊教育学院和专门招收残疾人的专业、班级,从服务的对象和所负担的任务上,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残疾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主要面向3至7岁的残疾儿童,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担负促进残疾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补偿其缺陷,准备进入小学的任务。
2、残疾儿童的初等特殊教育:面向学龄的残疾儿童(年龄各地不全相同,有的地区从6、7岁开始招收,有的大于7岁)。担负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较发达地区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进行一定劳动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3、中等文化和专业的特殊教育:面向受过基础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文化科学知识,为升学做准备,或学习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专业等级水平。
4、高等教育:面向具有高中水平或同等学力的残疾青年,进行国家规定的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教育,以至研究生教育。
三、特殊教育的法律保障
“特殊教育法”是台湾一部有关特殊教育的专门法,这足以体现台湾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其规划了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自1984年颁布“特殊教育法”后,特殊教育从过去点的实验变成全面性的推广,有84%的身心障碍和资质优异的特殊儿童进入了普通学校学习,其余的进入特殊学校和特殊机构。
从台湾“特殊教育法”来看,台湾特殊教育朝着一个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三度空间在发展。长度是特殊教育向下延伸至三岁,向上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宽度是特殊学生的入学率逐渐提高,特殊教育的类别和程度有所增加;高度是特殊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为特殊学生提供合适的个别教学计划和教学服务。
大陆特殊教育的法律的较大发展主要在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包括:第一层次,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982)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是大陆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依据;第二层次,《义务教育法》(1986)和《残疾人保障法》(1990);第三层次,《残疾人教育条例》,对特殊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原则而又细致的规定;第四层次,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和地方法规。
但总体上,大陆的特殊教育立法比台湾起步要晚,而且至今还不健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本身还有许多重要的方面需要加以完善。首先,在现存的特殊教育法规体系中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也就是说,从法律的整体系统来看,大陆还缺乏一部较为权威的至少应该与《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具有同等效力的特殊教育法。其次,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原则和制度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本身的需要,致使残疾儿童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再次,现行的特殊教育法律有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律问责制,导致了对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如: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就已提到了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1994年8月23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又规定了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方式、教育机构、支持保障系统等。但由于法律法规执行、监管不到位,致使大陆目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薄弱。以经济、文化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京市为例,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北京市7岁以下的残疾儿童仅有160名接受到学前机构的教育,而此部分儿童不到学前残疾儿童总数的10%。⑥因此,大陆要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 对特殊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管理、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加强普法执法,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四、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师资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台湾重视特殊教育师资的正规化与专业化, 于1975 年颁布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从事智能不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性格或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和资赋优异等类教育的教师的登记资格。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采取双重资格认定,除了特殊教育系所毕业者以外,均要求须具有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者再修特殊教育16个学分,并对三种级别的学校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对高职部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至少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特殊教育系毕业者;第二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研究所本科系,或相关科系,或有学士以上学历者。对于仅有大专文凭的教师,该办法规定至少要在高级中学有3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成绩优良者。对于中学教师部的资格,台湾规定,获得高职部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在中学部任教而不必重新登记,因为中学教师的资格要求水平较高职部低些。台湾对小学教师登记资格有些特殊,不但允许本科学士水平的教师,还允许在普通小学或幼稚园教师在修习特殊教育科目后可以担任小学教师。
随着台湾特殊教育的发展,目前台湾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也竞相出现:(1)短期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为了推行特殊教育计划,针对实际参加工作的教师施予短期的,大约一年或半年,乃至更短时间的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教育;(2)特殊教育师资正式专业教育制度。主要是由师范或教育院校的有关系组作较长更具系统性的专业课程以培育师资的制度,目前有两种系统:师范专科学校的系统和师范或教育学院的系统。⑦这保障了特殊教育师资的质量,提高了特殊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陆也陆续建立了一些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对特教师资进行长期、短期培训,但发展较快的地方只是少数。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大陆在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作出过明确规定,但缺乏措施来保障落实,这一制度只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率先得到了实施。可是在其他省市,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普及,一些特殊学校由于师资不足而不得不聘请没有资格证书的老师。因此,除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来自中等特殊师范学校或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来自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理论训练,对教师的培训更多地停留在传帮带阶段,即老教师带新教师。使得特教学校师资严重老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目前大陆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算下来,大陆每年培养的中、高等特殊教育师资不足500人。据统计,到2000年,在3.1万专业教师中仅有3%的人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获得了完全资格认证。到目前为止,仅有1.1%的具有特殊教育大专以上学历,27.6%具有特殊教育中师学历,17.7%的教师经过半年以上的短期培训。⑧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大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五、台湾特殊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台湾和大陆特殊教育以上四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台湾的特殊教育对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
1、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本身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大陆的特殊教育体系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教育目标定位尚未具体化。因此,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建立纵向通达、自成体系、横向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特殊教育体系,即纵向上使特殊教育在各个学历层次开展,横向上使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成为可以互相交叉的立交桥体系,使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2、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目前大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的薄弱,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此现状,一方面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基地的建设,在重点建设好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基础上,要在一部分有条件的普通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在职教育的岗位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像台湾地区那样,经过特殊教育培训后上岗。
3、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进步,特殊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条件将逐步成熟。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是《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原则。“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宗旨,也已成为各国或地区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受教育权利更是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和借鉴台湾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内地特殊教育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法规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以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保障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质量。重点通过法律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明显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真正达到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注释:
①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②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编印:《特殊教育季刊》,1997年63期。
④李惜雯等:《中国残疾人口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0。
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及其回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2006年12月1日。
⑥张毅、陈亚秋等:《北京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月。
篇7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一、融水县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融水县位于云贵高原第二和第三阶梯结合部的广西西北部,境内山高路陡,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属国定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区定特困县。现辖4镇16乡、205个村民委,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5.46%;耕地面积46.5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4.2万亩,人均有田0.52亩。2010年,全县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初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中心校及村完小207所,教学点297个,幼儿园15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558人,职高(中专)生826人;初中生25156人,毛入学率96.21% ;小学生619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93% ;在园(班)幼儿8275人;特殊学校学生102人。全县教职工6651人,其中公办教职工5704人,代课教师439人。全县教师合格率为:高中92.8%%,初中95.9%,小学98.5%。中小学校舍面积542312m2;图书总价值767.75万元,仪器总价值962.5万元.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遇见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力都外出务工。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搞创收”理念的影响下,在一些山区乡镇村屯几乎难找几个青壮年,留下的大多都是老人儿童。农村劳动力的区域性流动必将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条件带子女到务工地附近学校就读的毕竟少数,形成“隔代监管”或代管。
调查中发现,在双亲外出的学生中,86%的学生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亲人照看,其他由亲戚代管,有的学生甚至无人照管。这些儿童缺乏父爱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在对其管理、思想、学习教育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因此,留守儿童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隔代监管”中对孩子的教育是养而不教,要么是溺爱、娇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从而影响了儿童心理正常发展。
主要发现的问题有:1、学校硬件软件设施相对落后,极大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2、学校师资问题有待提高,极大阻碍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水平程度;3、农民工子女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心理辅导有待加强;4、没有一系列对农民工子女制定的优惠政策。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学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应该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
1、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充分用足自治县地方政策,努力实现融水“二次创业”、“三个同步”和“经济转型”。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引导力度、帮助和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发展旅游业,采取有效措施打开旅游、产销市场,吸引外资,促使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回流,使大批的“留守儿童”逐渐成为“非留守儿童”;此外,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镇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聘请专职教师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
2、各部门共同协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层面上,要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妇联、教育、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要把留守孩子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给孩子们带去了温暖、信心、欢乐,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思想上的疑惑,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五自”能力,即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学校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向留守儿童校外生活延伸,填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空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跟踪调查,体现关爱,加强留守儿童生活技能的教育培养,并增设心理教育教师,积极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4、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必要的补充和助手,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首要环节。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许多是在小的时候在家庭教育中逐渐养成的,因此,重视家庭中孩子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重点任务。不管是父母,还是“家长”都应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给孩子们带去了温暖、信心、欢乐,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思想上的疑惑,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融水县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
㈠全县实现低标准“普九”,尚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和提高,以期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达标验收。
1、贫困面大,控制辍学率任务艰巨;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全县205个村(居)民委中,区定贫困村117个,涉贫人口22.94万人,造成我县失学少年儿童较多、学生辍学严重的现状。2004—2005学年度,小学入学率为98.9%,低于“普九”达标率0.1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为9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50%,低于达标率10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59%,初中辍学率为3.42%,高于达标率0.42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县每年约有3500名家庭困难适龄少年儿童在校门外徘徊,给全县“普九”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2、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离上级要求尚远,必需不断加大投入;
2010年底全县共有校舍面积542312m2,危房面积1102 m2,力争2011年将危房进行维修或重建。
㈡全面推进新课改,教育理念和教师培训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最终成功,关键在课程理念与教学行动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路要走。目前,我县新课改尚处于实验阶段,教师培训也仅限于通识培训,要在全县推行新课改,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进一步提升为自身素质,显然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㈢普通高中规模和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目前我县高中阶段入学率仅52%,高中教学质量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相当大。高中规模过小及办学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必须在扩大现有高中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增加高中校点,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中,力争“十一五”在校生接近全区平均值。
㈣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低。
全县有26所中学、32所村完小和6所乡(镇)中心校受益于义务教育扶贫工程项目、“明天女教师” 项目及广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配备了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222所农村小学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7所县城小学、7所城镇中学采取与商家合作办学的方式,装备了微机教室,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但从总体看,全县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仅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教育装备水平的现状制约了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学科结构不合理。教职工编制数为5704,按目前的生源及校点布局需要,教师可全部到位。但历史形成的教师专业配备失调,使外语、计算机、艺术、体育类教师缺乏,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又编多。因为编制的原因无法按需要补充紧缺的教师,只能将剩余的学科老师改任其他专业,特别是将部分小学老师调任初中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县财政财力有限,教师进修提高无支持。由于我县教师学历偏低,亟需进修提高,然而,我县近年来,财力十分有限,无法拿出经费支持老师参加脱产或函授进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
3、近年不进新教师,小学教师队伍将面临断层。我县85年得到自治区的专项指标,有1200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这一批人现在年龄均在40岁以上,知识、年龄都已老化,多数体弱多病,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因县财政困难,2002年以后无法接收安排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特别是中师生,势必造成几年后,小学教师断层的严重局面。
四、融水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政府行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落实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一是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班子必须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及时为教育指明方向、排忧解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本区域的教育动态,为政府当好参谋。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融水苗族自治县“普九”攻坚实施规划》,加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力度,保证教育专项资金按时按量落实到位,努力实现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到“三个增长”,确保发展目标对经费的需求。三是出台有关政策,如在职业教育方面,务必整顿劳动市场,不断扩大职校规模,充分发挥县、乡、村成人技校的作用,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㈡加强宣传工作,坚持依法治教。政府及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板报、墙报等手段,大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这些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督政督学工作,确保依法办学、依法治教。
㈢继续采取特殊措施,稳步发展民族教育。办好民族高中班,完善民族中学招生制度,各乡(镇)要继续办好寄宿制民族班;教育局、民族局、妇联、团县委等单位要继续通力合作,认真总结女童教育经验,探索融水特色的寄宿制教育和女童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同时继续积极争取外援扶持特困学生,降低辍学率;恢复和深化城乡学校“手拉手”联谊活动,推动民族教育稳步发展。
㈣强化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行新课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同时加大“职教渗透”实验力度,努力增强办学吸引力;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及推广普通话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基本功,实行教师资格制,凭资格聘任教师。
篇8
一、现实情况对于社会支持的诉求
1.家长自身教育存在误区
目前,社会对于教育,尤其对于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也就迫切希望能够正确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这种重视和对于孩子的关爱并不等于他们对于幼儿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他们能够正确的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有些时候,家长过于关心,甚至溺爱,会助长不良习惯,也不利于积极性格的塑造。而且作为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也会对未来的发展带来隐患。
且中国社会自古流传“望子成龙”,部分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可能忽视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身体,认知上的局限性,这会导致家长苛责甚至打骂孩子,也可能会使部分家长的自信心受挫。“有关数据表明79.86%~92.66%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子女因达不到父母要求自卑并出现适应不良,”过于理想化的目标也是缺少基本幼儿发展理论知识的一种体现。
而也有一些家长希望给予孩子好的引导,但是却对于如何去做感觉茫然。所以家庭迫切地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帮助他们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
2. 社会要求优秀的新生力量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家长的教育程度,工作,生活环境,教育思想等存在差异,他们在教育上选择的不同方式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家庭中培养的是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所以社会要将家庭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正面影响最大化。这也就要求社会需要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人们对学校教育日益重视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社会可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1.加强立法
立法是从根本上来保障合法权益的方式。加强立法是国家对于家庭教育引导和干预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人的事情,是一个家庭内部应该解决的问题,不需要也不应该由外界来干预。但是现实情况表明,由于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会有所差别。有些父母能够尽到教养义务,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来引导成长,但是也有一些家长无法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或者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也有一些家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存在着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且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然而运用法律手段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父母和孩子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让父母明白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尚未通过独立的家庭教育法,但是在其他法律中也部分提及了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表明国家和社会对于这方面的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知。
2.增强家园合作
学校是孩子除家庭之外最为紧密相关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教育也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早期的教育中,教师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道德,性格的塑造和培养。在这个方面,教师和家长应该形成合力,相互沟通,共同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于孩子的发展规律和恰当的教育策略认识较为全面。这样就可以补充一些家长在这方面知识的缺失,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所处的阶段,以及出现问题后好的对策。为了形成良好的合作,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向家长讲述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家长培养子女的能力。家长会也可以作为一种形式,在会上,不仅有教师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而且家长之间也可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探讨教育方式,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定期家访,这样教师可以深入家庭了解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问题,可以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教育针对性地对于一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家长也应该认识到与教师密切联系的重要性,“作为家长,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基本内容和教育过程以及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能够使自己有意识地加强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而且可以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反馈意见,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使得家园合作的益处最大化。
3.合理运用媒体的力量
信息时代里,除了传统的媒体,新媒体也日益发展并且再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媒体在普及信息,推广观念上有其特殊的优势。通过大众传媒,如报纸,电视,广播,或者微博,博客,主流网站来传播科学的育儿观可以起到最为直接的作用。如现在每个网站都有教育或育儿板块,但是对其重视度和宣传却并不如其他板块,对于受众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如果创新宣传方式,使其更轻松易读,将会有更强的影响力。同时国家可以发放一些实用的育儿手册,让家长对教育重视的同时让他们可以有机会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激励他们去学习,不断改进。
在国内能够搜索到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源十分有限,专门的网站也很少,大都依托综合门户网站而存在,但是在国外却有许多相关的网站,通过搜索“parenting strategies” 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些网站,上面会提供大量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方式,这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家长在教育上的困惑。
4.鼓励家长培训,咨询机构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针对各类需求的培训班,但是却没有正规的针对家长和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培训或咨询机构。由于家长的文化和文化程度相差较大,开设家长培训班在对下一代的教养中显得十分重要。一些家长在育儿中确实有困惑,有疑问,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好的途径让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时期,就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果能够针对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举办专家讲座,让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来进行答疑解惑会相当有帮助。除此之外,一对一的咨询也十分重要,目前国家应当正确的引导和适当鼓励此类咨询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鼓励更多专业人士投入其中,保障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制教育;对策建议
一、法制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法制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分数成绩再不是他们最求的最高境界,而应该是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法制教育在高等学府的推广,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必须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与灌输,保证大学生群体的高尚人格和崇高品德。然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法制教育紧密相关,这同样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法制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阶段其价值观是极为不成熟的,有着很大的变动性,极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负面的、消极的价值观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难发现,如今的大学校园滋生着不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思想,这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正日益侵蚀着我们原本纯真的大学校园。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是极为不利的。而校园法制教育的普及正是告诉广大的大学生,遵纪守法是大学生应尽的职责,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用积极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力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最后,法制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可以看到,法律知识的匮乏吃亏的往往是大学生自己。而通常在面临这些情况时,大学生群体几乎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在遭遇侵权行为时,只是选择沉默,又或是维权的途径欠缺妥当。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法律基本知识,我们才能够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是法制教育在高校实施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当前不少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依旧缺乏,法制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虽然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陆续安排了法制教育课程的讲授,帮助广大的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力求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一成果是不显著的,由于课程讲授的时间限制,短时间内的法律知识灌输是远远不足以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的。此外,单纯的理论输出不免有些单调和乏味,时间一长,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就慢慢淡下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一些舆论宣传的消极影响,学生甚至开始怀疑法律实施的公平和公正,处于极其被动的守法状态。可见,种种因素的驱使下,大多数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依旧淡薄,校园法制教育的效果自然乏善可陈。
其次,个人主义的思想严重,自我价值急速膨胀,忽略了法制教育的意义。独生子女占据了大学生群体的大部分,这就造就了他们无上的优越感。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身边人的感受,唯我独尊的价值观念急速膨胀。大学生中的这类群体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不会理会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对其的约束,对于法制教育的课程更是不屑一顾,法制教育对于他们的规范和管理更无从谈起。
再次,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待加强,实际利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度缺乏。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包括了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这一过程。然而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课本,脱离课本后就会感觉无所适从。在面对问题时,还是不懂得灵活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法制教育的方式相对单一,不能从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当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仍然停留在文字的解读方面,缺乏形象可感的人物事迹或是案例来对法律条文进行有效地呈现,学生自然不能全面理解法律法规的实际运用过程。单纯的文字灌输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厌课心理,削弱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任感。因此在面对实际情况时,他们普遍还是从道德层面出发,缺乏运用法律进行的理性思考。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分析
(一)法制教育应贯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往往会被我们所忽视,实则影响学生主观意念的根本原因就来自于家庭教育。这是由于学校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普遍性。而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家庭教育针对学生独特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法律素养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在法律理论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法律修养
高校应开设专门的课程针对学生的法律修养进行有效地提升,让学生在理解法律法规的理论基础上,明白何为法律修养的内容以及其存在的意义。力求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法律修养,并将其化作法律意识,学会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三)法制教育的实施手段可以灵活多样性
高校法制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其实施的方式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越过教材的束缚,高校的法制教育势必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施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像是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开展相关的法律讲坛,又或是邀请法律专家亲临授课等等。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余华.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5).
篇10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 防范 处理 归则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它成了困扰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根据“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对上海等10省市进行的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的占了51.44%。国家早于2002年6月25日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基本框架:伤害事故的归则、处理程序、损害赔偿等,保证了我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有法可依,尽管如此,谁都不愿意看到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还是应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学生伤害事故,做到对伤害事故的有效预防。
一、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界定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因此,学生伤害事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必须是学生,即在国家公立或其他社会私人力量举办的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包括幼儿园里的幼儿人身伤害;②必须有造成了伤害的事实和结果,它包括人身伤害事故或死亡事故,以及学生受到的精神损害;③存在引起学生伤害事故的行为或其他力量,既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发生的行为,也包括学生自身及其他学生所发生的行为,还有其他突发性的导致学生伤害的行为;④从发生的范围来看,不仅仅是局限于校内,是一切发生在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期间和地方,所以“不能用校园围墙的界限来区分学生伤害是否为学校事故,而要从学校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来区分”。
二、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防范
学生的住校伤害事故尽管有时存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因为学校的主观过失、家长的监护不力或社会其他相关部门的失职所导致的。正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第一条所规定的立法目的“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而要做到有效防范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关键就在于减少甚至消除各方面过错的可能。
(一)学校:安全管理重于泰山。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对学生的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部分。
1.学校安全的“硬”着陆。学校首先必须保证校园环境的安全性,管理者要经常定期地对学校设施、场地进行检查或维修更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立标牌警示。由于校园设施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在农村中小学尤其常见,这固然同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有关,也和长期以来学校管理者只强调数学投入、而忽视学校的安全投入是分不开的。而一些校舍条件优越的学校发生学生的伤害事故和其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制度不善、执行不力往往是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校要完善安全制度,如严格的门卫制度,进入学校的人必须持有效证件。从而避免了山外部人员而导致的伤害;教师值日制度,将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可以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感;安全教育制度,通过讲座、演习的形式普及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对事故的应变能力;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的伤害事故,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宿舍管理制度及体育卫生监督制度等,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学校安全的“软”着陆。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端正教育思想,选择正确的教育办法,做到“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防止由于学校或教师的间接原因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某校初三年级学生丁婷(化名),2003年4月12日中午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丁婷平时和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在出事之前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丁婷自杀前,其班主任曾在学校办公室里(有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对丁婷说:“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有资格。”虽然老师的话和丁婷的死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丁婷的跳楼与因为老师的话语不慎而引起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之间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要有法律意识,要懂得信任和尊重学生,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差生,不得随意侵犯学生的隐私等。总之,学校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和法制教育。
对于受害主体(学生)来讲,学校也应加强教育和指导。特别是近些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经常发生学生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的事故。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努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中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安全的行为规范和坚韧的品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挫”能力,以免由于一时的沮丧而产生消极的伤害行为。
(二)父母:强化监护责无旁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次明确了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我国法律还明确地规定了作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职责:提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保证未成年人接受学校科、文化知识教育等。父母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做到“宽严相济”,既要严格规范子女的行为,不能过分地娇惯和放纵自己的子女,又不要给子女太重的学习和心理压力。父母应该视安全教育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经常教育子女听从教师的指导、游戏时注意安全、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不轻易动用他人物品、不做可能导致他人受到伤害的动作、不进进入不健康的场所、过马路不闯红灯等安全方面的知识。
(三)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和谐氛围。未成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怀和帮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的防范体系,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学校事故的产生诱因,预防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处理
教学活动总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再加上学生自身的不成熟,因此减少学生的伤害事故并不意味着学校的伤害事故永远不会发生,那么,在处理学生的在校伤害事故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在处理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时,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学校及其教师与学生或其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有以下几种分歧:“监护权转移说”,认为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监护人很难完全改选监护职责,确保被监护人的安全,因此需要学校在监护人不能行使监护职责时,代替监护人来改选保护学生夫身安全的职责:“委托监护关系说”,认为当家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就意味着家长把本应由自己行使的监护权委托给了学校,由学校本该由家长行使的监护权;“契约关系说”,认为父母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将子女送到学校,学校接受学生,他们都在履行各自的义务,他们之间是一种以特定权利义务不内容的契约关系。上述几种观点都是有疑义的,学校与学生构成了特殊的法律关系,学校对学生身心方面的监护资格不是来自于私法的规定或私法权力的转移,也不是来自于监护人的委托,而是来自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这种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关系。之所以提出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是因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所构成的是一种在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标准,依法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关系,是一种具有公法特征的法律关系。学校在改选教育教学职责时如果由于过错是伤害了学生的身体,所构成的法律关系应界定为侵权法律关系,要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必然有以下特征: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有以下特征: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二)学校事故的归则原则。我国传统的法律责任归则原则主要有三种: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有人认为在学校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承担应以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那么,法律条文又有哪些规定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为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以及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承担相应责任。这两者都是典型的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是典型的公平责任的归则原则。过错推定责任是以《民法通则》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无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地运用着。因此总体来看,过错责任原则是中小学伤害事故归则的根本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可以辅之以补充原则。
- 上一篇:关于车间环境卫生的建议
- 下一篇:礼仪礼貌的培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