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礼仪的差异性

篇1

摘 要 军事礼仪象征着威武与力量,商务礼仪代表着效率与时尚。礼仪与仪式又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军事化管理的制度的推行,军事化管理中的军事礼仪也愈发广泛的被企业文化体系所借鉴与吸收,使原有的商务礼仪发生了转变。笔者以差异化表现形式为主要视角从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差异的表现形式两方面对军事礼仪与商务礼仪进行比较性分析。旨在完善军事化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体系。

关键词 军事礼仪 商务礼仪 差异性

商务礼仪,就其学理层面而言,可被界定为商务人员在其商务交往中所应恪守的行为规范。 根据商务礼仪的定义,笔者认为军事礼仪可被认为是军事人员或其他人员在进行社会交往时所应坚持的行为准则。通过对商务礼仪与军事礼仪的差异性分析为实现二者有机转换提供理论依据。

一、差异性原因分析

礼仪背景方面。军事礼仪旨在强化部队这一集体内部的等级意识,从而提升礼仪客体的权威性。商务礼仪则不尽相同,其主要通过“律己之规”表现对礼仪主体的尊重。

礼仪主体方面。礼仪的主体,指的是礼仪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军事礼仪的主体大部分按照军衔等级的高低次序,通常情况下由军衔低者扮演。商务礼仪的主体则一般由主人或邀约方扮演。

礼仪客体方面。礼仪的客体,又称礼仪的对象,他指的是礼仪的承受者与指向者。军事礼仪的客体大部分有军衔等级较高者扮演。商务礼仪的客体则由客人一方或受邀约一方扮演。

礼仪的社会环境方面。礼仪的环境,指的是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军事礼仪的礼仪社会环境定格于等级森严、军纪严明的武装部队,强制性特征明显。商务礼仪的礼仪社会环境则定位于自由平等的商业社会,自主性特征突出。

二、差异性内容分析(礼仪媒体分析)

(一)等级次序的不同

1.方位次序不同。商务礼仪中强调“以左为尊”原则,即礼仪主体的相对位置要处于礼仪客体的右侧的原则,以此体现对于礼仪主体的尊重。在军事礼仪中,由于其政治性特征明显,则采用“以右为尊”的准则,即礼仪主体的相对位置要保持处于礼仪客体的左侧,以此体现对于礼仪主体的服从。

2.先后次序不同。商务礼仪中在对职务相同时二者进行排序之时会考虑到礼仪客体的年龄、资历等要素。甚至有时处于理解需求,按照姓名笔画数或姓氏首字母进行排序。军事礼仪则略有不同,在对职务等级相同的礼仪客体进行排序之时,第一要素,衡量礼仪客体的军衔高低,军衔高者优先。第二要素,军衔相同时衡量礼仪客体的军职待遇等级,待遇较高者优先。第三要素,礼仪客体军衔与军职待遇等级相同时,按礼仪客体是否有立功经历进行排序,立功者优先。其中,曾荣获一等功者优先,二等功者其次,三等功者次之。若所立功等级一致,则按立功次数进行排序,立功次数多者优先。第四要素,立功经历相同时,按参军时间(军龄)排序,军龄长者优先。第五要素,若礼仪客体军龄相同,则以是否参与过重大活动如战争或内卫活动,参与者优先。

(二)礼貌用语不同

总体上将军事礼仪中的礼貌用语较商务礼仪中的礼貌用语要显得更加简单与硬朗。

1.问候方式的不同。商务礼仪中礼仪主体对礼仪客体打招呼时多使用“您好、你好”等词语。军事礼仪中礼仪主体对礼仪客体进行问候时多使用“报告,首长好”等词语。

2.回复方式的不同。商务礼仪中礼仪主体对礼仪客体意志的回复多使用“好的,我明白了”等词语。军事礼仪中礼仪主体对礼仪客体的回复仅使用“是,明白”这一类表示服从的词语。

3.词语长度、风格不同。商务礼仪当中,礼仪主体通常较为委婉的表达对礼仪客体的较为不利的消息,或通过华丽的辞藻修饰对礼仪客体的赞美。军事礼仪中则大为不同,礼仪主体通常较为直接的表达主要意思。如:报告,我是A,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报告完毕!而且,军事礼仪当中很少通过形容词的连缀表达赞美,通常上级对于下级的赞美只是“非常好,做得不错”这里富有极简主义色彩的词语。

(三)社交礼仪不同

1.社交风格的不同。商务礼仪中礼仪主体与礼仪客体的关系以一种互相尊重的观念为原则,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风格。军事礼仪中则主导一种严明的等级关系,下级对于上级绝对的服从,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风格。

2.问候礼仪的不同。商务礼仪中礼仪主体与礼仪客体表示友好的方式通常以握手礼为主,作为礼仪媒体的握手动作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倘若实行西方商务礼仪,男女双方行贴面礼之时,动作也是同时发生。且节奏较为缓慢,通过舒缓的节奏使人礼仪主体倍感放松。军事礼仪中则略有不同,礼仪主体一定要先于礼仪客体行军礼,礼仪客体待礼仪主体将礼仪动作实施完毕后进行回礼,具有短暂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军事礼仪中的礼仪动作讲究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3.通讯礼仪的不同。商务礼仪中,通讯讲究完备的程序与体系;在通话时间方面,工作上的事情出于礼貌的需要,应指定在工作期间进行通话;通话内容方面则强求通过语言的修饰使得礼仪客体感受到备受尊敬的感觉;在通话结束时,处于礼仪主体与礼仪客体的相互尊重,可能再互相谦让中挂下电话。军事礼仪中,通讯本身所具备的程序与体系并不复杂,过多的精力被投放在通话内容的保密工作上;通话内容方面,则要求用尽量简单清晰的语言将问题的要点概括明白;在时间方面,工作上的问题是要24小时与上级联系,但切记拨打办公室电话;在通话结束时,尽可能的等待礼仪客体先挂断电话。

4.着装礼仪的不同。商务礼仪当中,在正规场合中要求礼仪主体穿着西装(或套装)、佩戴领带(胸针)、佩戴手表(首饰);在进餐过程当中,要求礼仪主体穿着正装;无论男士还是女士可以通过服装的颜色搭配不同颜色的皮鞋(高跟鞋)或领带、领结(项链)。军事礼仪当中,在会议场合要求礼仪主体必须穿着军装,佩戴军功章、军龄牌、肩章、臂章、名牌等军装配饰,但是礼仪主体禁止佩戴首饰如造型夸张的手表、戒指等;在进餐过程当中,礼仪主体需穿着作训服用餐;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只能穿着黑色皮鞋,并佩戴深蓝色领带。商务礼仪当中,礼仪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修身风格的西装或套装,

5.餐饮礼仪的不同。从上菜顺序上来看,商务礼仪按照“凉菜、酒水、甜品、炒菜、主菜、汤菜、主食”的顺序进行上菜。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军事礼仪当中更加倾向于“主食、汤菜、凉菜、酒水、甜品、炒菜、主菜”的上菜顺序。从座次安排上来看,商务礼仪按照主宾最高位的原则进行座次安排。但是在军事礼仪当中,座次的安排更加倾向于按照军衔等级的不同进行排位。在男女的座次排位方面,商务礼仪当中讲究“女士优先”原则和“男女搭配原则”,在夫妻的座次安排上多采用“家庭式”的座次,即以家庭为单位安排座次。军事礼仪中,“军嫂”具有绝对最高位次,“女性军属”具有第二最高位次,当有多名军嫂时要以“军嫂团体”为单位进行座次的安排。“军嫂团体”内部按照其丈夫的等级序列进行排位。当“军嫂团体”整体到达部队探亲时,该部队的最高领导(政委或部队指战员)需要列席作陪,将尊重献给伟大的军人的妻子。上述现象在边防部队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结语

商务礼仪与军事礼仪并无正误与优劣之分,二者仅是特定礼仪环境下所实现的礼仪内容。从礼仪的主体、客体、环境方面分析了商务礼仪与军事礼仪产生差异的原因,以礼仪媒体为主要视角从等级次序、社交礼仪、仪态礼仪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的初衷在于实现二者的有机转换,尤其是处于企业文化亟需“强文化”引领之际。大型企业军事化管理的趋势已经逐渐清晰,如此而言,礼仪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也许即将拉开改革的大幕,商务礼仪军事化或许会成为一个热点的礼仪方向。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5-20+24.

[2] 张瑾俏.论商务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合理利用[J].青年文学家,2013.23:214+216.

[3] 王文丽.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1.29:195-196.

[4]田静,张婷婷.基于企业成长视角的商务礼仪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2.11:52-53.

篇2

一、在了解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去安排教学内容.每个班中的学生个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那些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教师要适当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拓展内容,这些拓展内容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这样才有助于优等生发挥自我优势,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取.另外,教师在应对中等生的时候,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安排中等类型的练习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安排适当的拓展内容.教师在应对较为落后的学生的时候,要尽量在课堂设计一些他们容易理解和学习的内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也就能逐渐的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渐渐的学习的信心也就提搞了,物理学习进步的就更快了.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了解,超额的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不能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就会扰乱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就很难对物理产生兴趣,物理学习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时间久了,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例如,高中物理苏教版中平抛运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组织教学之前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对学生做了一个学情调查,发现一个教学班之中学情差异是很大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预习比较到位,之前的知识也掌握的比较牢靠.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掌握并不牢靠.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并不清楚.解题的思路也不够明确.针对这么大的差异性,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就进行了隐性的差异性教学.尤其是在本课的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的一块的设计中.笔者让部分比较不错的同学进行主动的探究.让他们自己总结.然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促进在这一模块中学情一般的学生.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通过这种隐性拉动,几乎全体学生不仅仅掌握了,平抛运动的特点,如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如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影响.和接下来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学生不仅仅掌握的比较好.同时由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性.激发了很多原本不太积极的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打造出差异性高效率的教学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多是因为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思想和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教师讲的问题没有听进去,大脑没有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从而导致长期的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以致跟不上其他的同学.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这一部分学生,要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提醒,还要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活动,以便提高注意力,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经常在多数同学问题还没有思考完成时,就由少部分的学生回答所取代,造成落后的学生似懂非懂的,导致了课堂的低效力.还有的差的学生他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弱,回答问题时不能清楚地回答,这时老师就打断学生的回答,或取代回答(其他优秀学生回答),严重的还要被老师批评,这样就给学生有造成了自卑的心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类的学生以后回答问题就会更感到害怕,更加表达不清楚,或还会造成本来会的同学,就是因为心理自卑而不敢回答或者回答错误的现象等等.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避免盲目而无效的提问.课堂的时间很宝贵,教师如果提的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那么就失去了原有的实效性.物理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应当多和实际生活联系,提出更加符合社会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实践.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多思多想,主动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避免在课堂上做一些无效的事情.还要思考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可靠,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最有效,学生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等问题.

例如高中物理苏教版加速度一课的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肯定会让部分学生思想麻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差异进一步拉大.笔者设计这节课时注重教学效率的问题.以一根主线贯穿课堂.从生活中随手把一个苹果抛向空中这个现象入手.从问题的产生,到分析具体问题,再根据差异性教学原理,让一部分基础较好同学先自学来解决问题.让对这节教学内容比较吃力的学生讨论,自行研究这个问题.然后举行两种模式课堂对比.在热烈的气氛中,几乎全班同学都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加速度及其相关概念、原理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握.

三、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要坚持“高要求、严标准”的原则;对于处在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教师还要积极鼓励他们,教给他们较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对于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教师要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方法,先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之处,及时的表扬、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自信心.

四、开展个别学生单独指导的学习方法

篇3

2009年3月某日,我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上监测到 我县 一学校发生多例流行性腮腺炎 。我们及时赶赴该校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定义凡有面部腮腺一侧或双侧肿大,因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者视为流行性腮腺炎 。

1.2调查该校及其附近本次疫情发生前2~3周内有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

1.3 对每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其暴露情况,密切接触者;

1.4 所取标本于摄氏4度以下送实验室检测。

1.5 收集该校的背景资料,包括人数,预防接种情况,卫生设施,卫生习惯等。

1.6 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及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相关因素。

2 结果

2.1 背景资料 该校距县城西北方35公里,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校内环境卫生状况一般。学校设有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班级共122名儿童;小学部一至六年级18个班级共1O14名学生,全校共计学生1136人,均为当地居(村)民子女,其中住校247人,在校就餐45O余人,教职员工39人。系全日制公立学校。

2.2 传染源 首例唐某、男、11岁、该校五年级(3)班学生,3月4日出现发热(39.7℃)、畏寒、头痛、乏力、咽痛等症状,5日下午双侧耳下腮腺肿胀,且含食或咀嚼酸性食物时腮部疼痛加剧,遂与其母一同到村卫生站就诊,乡村医生初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对症治疗,病后仍坚持上课。

2.3 传播途径 在寒冷季节的教室中上课窗户一般关闭,因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密闭环境,患病学生或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携带者通过接触或气溶胶等方式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播易感同学,进而酿成学生之间流行性腮腺炎相互感染。

2.4 三间分布

2.4.1 时间分布 截止4月20日全校累计发病学生 66 例,累计罹患率58.09/1000(66/1136)。6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学生中,3月4日发病1例、6日3例、7日29例、8日28例、9日5例。

2.4.2空间分布所发生的病例中, 五年级(3)班3例,六年级(1)班2例,幼儿班大一 8例,大二班12例,中一班11例,小一班16例,小二班15例。

2.4.3 人间分布所发生的病例中,15岁1例,14岁学生3例;13岁6例,12岁8例,11岁12例,10岁8例,9岁6例,8岁6例,7岁6例,6岁3例,5岁2例,4岁2例,3岁3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男女之比为1.2∶1。

其他班级无病例报告、无教师发病;66例均居家治疗、无合并症(重症)及心肌炎、虚性脑膜炎及死亡病例发生。

2.4.4 临床症状体征:患病学生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T38.5℃~39.7℃) 、头痛、咽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轻度触痛,含食或咀嚼(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余未见异常。

2.5 疫情控制措施

2.5.1传染源管理措施 所有患病学生即离校回家隔离治疗9天, 向患儿家庭免费发放消毒药品及宣传资料,并指导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所有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实行日随访制,及时掌握病情及疫情发展情况。隔离期间患病学生不要随意外出走家窜户,外出要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要勤洗手、勤换衣、勤开窗。

2.5.2一般防控措施

2.5.2.1 及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上进行疫情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终结报告。

2.5.2.2 所有患病学生即离校回家隔离治疗9天, 向患儿家庭免费发放消毒药品及宣传资料,并指导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所有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实行日随访制,及时掌握病情及疫情发展情况。

2.5.2.3 学校每日组织开展对学生晨检、午检,强化请假和登记管理制度,以“早发观、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儿。

2.5.2.4 环境消杀 开展校园内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垃垃圾,然后用漂白粉上清液液,对校内的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及幼儿班所用玩具、餐具等消毒;对教室、办公室、宿舍用食醋进行密闭熏蒸消毒;对幼儿园的个人用具、玩具等用拍哦百分液进行浸泡或高温煮沸随时消毒。

2.5.2.5 所有学生服大锅药2天。 做到送药到手,看服下肚,服了才走。

2.5.2.6 健康教育 教育学生讲清洁,爱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到病家串门。教室和卧室开窗通风。

3 讨论

3.1 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本起疫情是由谁引起,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查清。仅调查到首例。首例之前接触过谁,谁是患者或带毒者或隐形感染者难以查明。传染来源也无法找到。

3.2 传播途径 既往研究表明,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接触、气溶胶等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播途径。但本次疫情由何种途径引起尚难判断。推测疫情初期为呼吸道传播,中后期为混合传播。

3.3 易感人群 如文献报道,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成功接种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者有免疫力。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系二类疫苗,要自己缴费接种,而农村大多经济不富裕,能缴费接种者很少,所以人群免疫力低是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仅1例接种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3.4 隐形感染 文献报道,人群隐形感染率30%-50%,限于条件,此次未对学生进行流行性腮腺炎隐形感染率调查。

3.5 病原体 目前认为,仅一种病毒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但不知引起本次疫情的流行性腮腺炎是否发生基因突变,有无新的突变病毒株引起本病,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晨 刘应麟主编,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专科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第3版25次印刷 44-46.

[2] 段恕 流行性腮腺炎 《实用内科学》1990年第8版第30次印刷 人民卫生出版社83―85.

篇4

《投资者报》:从几个关键数据看,深发展一季度并没受紧缩货币政策的太多影响。为什么?

理查德:我们确实没受到货币政策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非常少,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也在下降,存贷比都符合监管要求。

《投资者报》:接下来贷款业务会否放缓?

理查德:有的人会认为,做银行就是做贷款,其实,做银行更核心的是吸收存款,因为没存款就不能支持放贷。过去几年,因为金融危机,市场的流动性比较松,所以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但之前的宽松周期已经过去,现在是不同的周期。

过去4到5年时间里,深发展是一家主要做贷款的银行,像贸易融资、信用卡业务做的都较好,恰恰这些都是贷款业务,深发展内部也以贷款业务为倾斜,这就导致了银行的结算以及活期存款占比较低。

接下来正好是一个机会,可以将我们的负债业务做得像资产业务一样好。

《投资者报》:这是不是意味着,深发展在未来的战略上会与以往有些不同?

理查德:我经常和同事说,做银行很简单的。比如说做贷款业务,直接在报纸上打个广告说,“要贷款吗,找我们!”这样会有很多人来。但存款广告打出来,不一定有人来。所以做银行业务,吸收存款很重要,我们正在做这方面工作,相信我们在市场上有很多潜力、机会将结算业务提升到与资产业务一样好。

今年我们的存款业务增长特别强劲。通过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便捷性,会做得更好。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利率市场化。其实目前已有这方面的热议,对于银行来说,现在就要做好准备。如果去做,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资产负债管理,还有风险定价,同时,还要有科学化的盈利分析。深刻的理解你的效率、低效、利润到底在哪里。

一旦利率市场化那天到来,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会发生重大变化。未雨绸缪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之一。

中西银行业对比差异巨大

《投资者报》:你在花旗等外资银行工作了很长年份,中西方银行业的差异有多大?

理查德:中国的银行大部分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大部分业务聚集在国内,而大的西方银行已将业务做到全球,且投资银行业务占比很大。

第二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比西方监管相比,更加审慎。比如存贷比的控制是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抱怨存贷比还要控制,但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是个很好的管控。

其实,传统银行业务的核心就是从客户那拉来存款再放出贷款,中国还有存贷比限制,就说明中国还有做传统银行业务的精髓。西方则更关注资本市场,所以资本来源太多是来自于资本市场,所以危机来时,暴露了很多风险。

第三点,中国的经济情况比西方要好一些。当然,现在大家担心通胀问题,但整个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稍微有点通胀是正常的。

通过以上三点中西方银行业的比较,我觉得中国的银行业健康程度要比西方好。

《投资者报》:5月3日,中国银监会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将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全面提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要求境内银行在过渡期结束后达标,你对巴塞尔协议有很深的研究,怎么看这四大监管新规?

理查德:我特别尊重中国的银行监管当局,可能大家认为我在说恭维话,其实不是。

在全球范围之内,经过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热议,如何监管才是正确的。我刚才也讲到了,不同的国家、市场,考虑的是不一样的。其实西方的国家,大银行有90%的资产来自非本土业务,这样你如何监管到它呢?

而且,更为突出的是,这些银行在其他国家的业务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我们在金融危机时看到欧美银行爆出的问题,主要就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与资本市场相关联的业务。而在中国,大部分业务是本国业务,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监管之下。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银监会正好能看到西方出现的问题,从中学习经验教训。其实,从别人身上吸取到的失败教训,会比成功经验更宝贵。

所以我想,银监会正是基于这些,提出要更充足的资本金、控制杠杆的利用、确保流动性。另外,我倒觉得银监会提出的新的拨备要求,理念和刚才那三点不一样。当前处于信贷周期的最低点,接下来几年会向不同方向发展,当下对拨备提高要求,是看到将来信贷周期会走快,会产生一些坏账,所以提前做些要求。

篇5

关键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差异

一、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

1.无形资产的基本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1]。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2.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差异。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方面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主要有以下区别[3]:一是商誉。由于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所以在会计上不作无形资产处理,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也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由于商誉属于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在税法中却作为无形资产处理。二是土地使用权。在会计处理上把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处理。在税务处理上,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给国家或其他纳税人的土地出让价款、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都作为无形资产处理。三是计算机软件。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来确定是否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税务处理上,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软件是否单独计价来确定是否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购买计算机应用软件,凡随同计算机硬件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在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第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第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第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2]。第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第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但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已归入研究开发费中在税前扣除或加计扣除的,其计税基础为零。第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

1.无形资产摊销范围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1]。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但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的无形资产。另外,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准予扣除。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1]。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按照其他方法计算的摊销费用,要进行纳税调整。

3.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未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最低摊销年度。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在税务处理上,一般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少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有关法律或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依其规定使用年限分期计算摊销。

4.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企业接受投资或因合并、分立等改组中接受的无形资产,要求按公允价值摊销。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以其计税基础作为可摊销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进行纳税调整,税法不允许扣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接受投资或因合并、分立等改组中接受的无形资产,一般来说只有当有关无形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在税收上确认,才能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有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否则,只能以无形资产在原企业账面的净值作为计税基础[3]。

5.无形资产摊销复核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准则规定处理。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3]。

四、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出售、转让无形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确认为转让财产收入,并按第十六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2]。企业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捐赠等,都要视同销售[3]。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无形资产损失,主要是指无形资产出现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形: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他足以证明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企业的无形资产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 1 ]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 ].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篇6

1 简介

胫腓骨骨折很常见,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17%。是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分发生的骨折。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2 护理评估

现病史:患者,邓名光,男性,48岁。自诉“因车祸致使双下肢裂伤出血伴功能障碍2小时”。门诊拟“多处外伤”于2012年4月30日收住我科。入院时测体温36.5℃,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10/80mmHg。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焦虑.表情痛苦.双下肢肿胀畸形,双小腿出血不止。右小腿胫前区可见长约6cm.5cm的两处伤口,胫骨外露,左小腿胫前区可见一长约10cm的创口,胫骨外露,胫前肌断裂外露。双足背动脉可触及。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立即清创缝合包扎,石膏外固定。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比较规律,喜好辛辣食品。吸烟1包/日,偶饮酒。家庭条件一般,经济不宽裕,此次住院经济压力较大,不可应付,无。

辅助检查:X线示:双侧胫腓骨中断粉碎性骨折,对位对线不良。

血常规:WBC:11.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中性粒细胞数目:10.19×109/L。

血生化:间接胆红素19.13umol/L,谷丙转氨酶39U/L,谷草转氨酶91U/L,葡萄糖6.8mmol/L.

尿常规:潜血:2+。

3 护理诊断

3.1 疼痛―与躯体受伤及手术创伤有关。

3.1.1 与病人多交流,鼓励其说出疼痛的感受。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3.1.2指导其通过与家人交谈、深呼吸、听音乐等方法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3.1.3尽可能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协助取舒适卧位休息。

3.1.4必要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镇痛药。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有所缓解。

3.2 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痛、肢体固定及卧床有关。

3.2.1 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如进食、排便及个人卫生.

3.2.2 移动患者或变换时,动作应轻、稳、准,以免加重躯体损伤。

3.2.3 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尽量满足其需求。

护理评价:患者能在家人帮助下移动肢体,日常生活可满足。

3.3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开放性骨折、双下肢出血不止有关。

3.3.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

3.3.2及时处理出血,立即清创缝合包扎止血。

3.3.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有无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3.4观察尿量及患肢远端的血运、感觉、颜色、温度、出血、肿胀情

况。

3.3.5 调节室温,给予躯体保暖,以改善微循环。

护理评价: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3.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有关。

3.4.1 按时协助病人翻身更换,防止局部长期受压。

3.4.2保持床单位的干净整洁,及时更换污染的敷料及床单位。

3.4.3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每日温水擦浴,保持全身皮肤清洁。

3.4.4床上使用便器时,动作应轻柔。翻身时避免推、拉、拖等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3.4.5翻身后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一软枕,以增大受力面。

护理评价:患者全身皮肤清洁,完好。

3.5 焦虑―与担心肢体功能及住院经济压力有关。

3.5.1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3.5.2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心中感受。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担心的肢体功能耐心解释。及时向病人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安心配合治疗。

患者于2012年5月7日14:30在腰麻下行右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左胫骨复位外支架固定术+左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左腿清创术。19:25术毕安返病房,麻醉已清醒,测体温36.2℃,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BP109/72mmHg,切口外敷料清洁干燥,支架固定良好。留置导尿管通畅,引流出淡黄色清凉尿液约200ml。遵医嘱按硬膜外麻术后护理,禁食,行抗炎、止血、消肿对症治疗。

4 术后护理评估

5-8-10:00 患者术后第一天,T38.4℃,诉切口疼痛,遵医嘱给予杜冷丁50mg肌注。双腿外敷料渗湿。患肢肿胀,末梢血运良好,已助其抬高患肢。左胫前区有一6×7cm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有少量坏死组织,留取少量脓液送检见阴沟肠杆菌。留置导尿管通畅,尿液清亮。嘱其进清淡易消化高钙饮食。

5-9-10:00 患者术后第二天,T37.3℃,诉切口疼痛较前缓解,能耐受。夜间睡眠差,易醒,昨晚睡眠约5小时。遵医嘱给予拔除尿管。双腿外敷料仍有少许渗液。患肢末梢血运良好。左胫前区创口周围皮肤红肿,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已给予利凡诺尔纱条引流。

5-10-10:00 患者术后第三天,T36.8℃,诉食欲可。双腿肿胀较前减退。双腿外敷料有少许渗液,末梢血运良好。左胫前区创口皮肤红肿,全身皮肤清洁、干燥。

5-13-10:00 患者诉无不适,大小便正常。夜间睡眠约5-7小时。左腿稍肿胀,外敷料有少许渗液,右腿外敷料清洁干燥。末梢血运良好。左经前区创口皮肤红肿有所消退。

5-16-10:00 患者左腿肿胀消退,外敷料有少许渗液,右腿外敷料清洁干燥。末梢血运良好。左胫前区创口约6×7cm,创口周围皮肤红肿较前消退,可见少许肉芽组织生成。已指导其进行患肢远端关节的活动。

5-19-10:00 患者精神可,T36.5℃,大小便正常。左腿外敷料有少量渗液,右腿外敷料清洁干燥。末梢血运良好。左胫前区创口约7×6cm,周边皮肤红肿明显消退,有少量肉芽组织生成。全身皮肤清洁、完整。夜间睡眠较好,约6-8小时/日。

5 术后护理诊断

5.1 体温异常―与伤口感染及术后吸收热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

5.1.1 监测体温变化,嘱患者多饮温开水,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5.1.2 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5.1.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2 有感染的危险―与开放性骨折、留置导尿及术后外支架固定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

5.2.1保持伤口外敷料清洁干燥,注意有无渗液、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5.2.2保持尿管通畅,注意会清洁,给予尿道口护理每天2次。

5.2.3保持外支架固定针眼部位清洁,每日给予75的酒精消毒2次。

5.2.4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5.3 自我型态紊乱―与术后支架外固定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正视自己的形象,表示接受。

5.3.1鼓励病人,尊重病人。向其解释支架外固定的作用。使其消除悲观心态。

5.3.2指导其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安心配合治疗,尽早取出外支架,以恢复正常生活。

5.4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患肢制动、长时间卧床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无废用综合征发生。

5.4.1 翻身并检查受压部位,预防长期卧床易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

5.4.2 纠正患者的不良,维持并固定肢体功能位。

5.4.3同患者制定功能锻炼康复计划,指导并鼓励其循序渐进的进行肌肉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5.5 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休息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大便通畅,无便秘发生。

5.5.1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和果胶丰富的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5.5.2 鼓励其床上大小便,并给予遮挡,以保护患者隐私。

5.5.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5.6 知识缺乏:与学历低,缺乏相关康复知识来源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5.6.1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本病相关的健康知识。

5.6.2 多与病人交谈,使其主动提出心中的疑问。

5.6.3 使用反问形式,使病人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患者经过本科室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于2012年7月2日康复出院,出院时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支架外固定良好,给予其出院指导。

6 出院指导

1 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2 继续坚持肢体功能锻炼,避免患肢负重。

篇7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异常反应;偶合症;猝死

【中国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05-02

2011年9月18日16时许,南京市浦口区卫生局接到区内某接种单位报告,受种者李某,于2011年9月17日上午9时许在该单位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后,于18日凌晨4时30分,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抢救无效宣布医学死亡。接报后区卫生局立即指派相关负责人,赶赴报告单位进行调查处理。

一、 死者受接种及抢救经过

死者李某,女,于 今年08月15日在区内某二级医院经剖腹产后出生,第一胎,出生时体重为3.85千克,Apgar评分为10分,并于当天接种了乙肝疫苗(HepBMade by Recombinant Deaxyribonucleic Acid(DNA)Technigues in Yeast,,HepB)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所种HepB为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20401,规格: 0.5ml(5μg)/支,有效期:2013年2月28日,并在接产医院观察一周后,无不适后于当月23日出院。

9月17日上午9时20分左右,在监护人(其母亲)带领下至报告接种单位接种第二剂HepB。按《免疫接种工作规范》进行了登记、问诊、体检,在了解了此儿无身体不适,无接种禁忌症,无既往接种过敏史,监护人签署乙肝疫苗接种告知书后,接种人员再次核实儿童健康情况,未发现接种禁忌症,遂于右上臂三角肉外侧严格消毒后肌肉注射了0.5mlHepB,所用疫苗批号同第一剂,嘱其接种后注意事项,观察30分钟无身体不适方能离开。此儿在当天下午未见异常,晚上由其奶奶照料,于到当晚11点左右,其奶奶喂奶时发现其无反应,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零6分才拨打120进行抢救。据120急救中心急救病例记录:家长主述,9月17日晚11时左右喂奶时该女婴无反应,9月18日凌晨3时出现唇紫,躯体凉已半小时余。120救护医生接诊时婴儿神志无,无哭声、口唇紫、闭眼、瞳孔固定、躯体凉、手足冷无肌力、心音未闻及、呼吸无。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送往就近的二级医院就抢救,医院接诊后建议立即转南医大二附院儿科就诊。南医大二附院病历记载:该女婴入院时心跳停止1-2小时,查体:面色紫绀、四肢厥凉,背部可见瘀斑,无心跳呼吸,瞳孔已散大固定,立即予以监护,清理呼吸道,吸氧,心脏按压,气囊增压。肾上腺素、阿托品、5%苏打、仍无生命体征。后继续给予肾上腺素静推,按压等相关抢救措施,患儿仍无任何生命体征。瞳孔固定散大,皮肤瘀斑面积扩大,四肢厥凉,面色紫绀,宣布临床死亡,抢救从03:20开始至04:30结束。

二、调查处理情况

据查:该接种单位有合法的接种资质,接种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持有上岗证,患儿接种的疫苗及注射器均从上级疾控领发,有批签发合格证。接种过程规范,当天疫苗账册及测温记录等完整,同批疫苗当天上午共接种有8名儿童,该批次疫苗已在该接种单位共接种了233人,均未接到不良反应报告;调查死者家长,其主述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食用奶量减少,迷迷糊糊睡觉,其它症状未表述。区卫生局立即将调查相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于2小时内报市卫生局,同时也通报死者家人,其家人要求尸检,区卫生局同意派人到现场。

当晚7时30分左右,其家人在医闹的介入后,坚决不同意对死者进行尸检。

此后,死者家属在医闹鼓惑下,连续多次召集十数人采取封堵接种单位大门,限制接种单位负责人工作,扬言要威胁相关人员人身安全,要一命偿一命,严重干扰了接种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使得正常接种工作不得不暂停,其家属两次到市政府上访讨要说法,并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不实之辞,向市、区、街道三级人民政府施压。市、区卫生局积极应对,一方面成立了相关处理工作小组,收集完善相关材料,组织市、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此情况进行会诊,形成专家组会诊分析意见,回应各个方面,并于9月19日20时,将专家组意见及时送达死者家属,并明确告之尸检是明确病因最佳途径和科学证据,由第三方负责,最佳检验时间是死亡后48小时内,若不同意尸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由所在街道组织司法、公安、调解、村委会及疾控中心等组织出面,代表第三方,向家属反复宣传有关接种及法律知识,做思想工作,经多轮谈判,历时十二天,才达成相关协议,由所在街道政府给予家属一次性象征性抚慰金几万元。到此,此事件处理平息。

三、讨论

通过此事的调查处理过程总体看来,接种单位的接种工作规范,认真地履行了相关告知义务和监护人签字手续完整;市、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反应迅速,完善调查、处理程序合法,应用法规正确;所在街道政府(接种单位直管政府)处置有力,使得此事得到较快的处理。发生受种者的死亡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其家属素书疏于对受种者的观察,没有及时发现和抢救。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原本可能很快处理的善后工作,由于医闹的介入,使得此类事情的处理变得复杂和艰辛。因此,以后若发生类似事情后,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及时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工作。

类似情况要充分发挥市、区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作用。专家诊断小组所出具的分析意见,具有权威性,可作为证据材料。

积极动员由第三方对死者进行尸检,并履行好告知义务,以明确真正的死因,从而明确各自的责任,为下一步处理工作做准备,也可为接种工作提供积累经验。

接种HepB总体是安全的,但也会出现或偶合各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故不能掉以轻心。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的健康损害或负面影响。常分为: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的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是指由于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实施差错事故(是指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偶合症(是指受种在接种时下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心因性反应(是指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而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是指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不能明确的AEFI。)。美国自1991年起,将HepB作为首个被广泛应用新生儿的疫苗。1991~1998年共收到1771例AEFI,其中18例死亡,尸检结果分别为12例为猝死综合征,3例为支气管肺炎,颅内出血、突发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各1例,均与接种HepB无关,属于偶合;中国自1992年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使用血源疫苗,1998年6月30日停止生产,2000年停止使用,2002年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中国每年有数千万人接种HepB,HepB的安全性良好,既往因过敏反应导致死亡者偶有报道,如尹文和[1] 接种重组乙肝疫苗(酵母)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报告,是在接种HepB2时发生。莫永强[2]报道接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偶合维生素K缺乏症3例,其中2例死亡,钟纪荣[3] 报道一例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后偶合猝死,据上海市2006~2008年预防接种死亡病例分析[4],共报告的6例死亡病例,其中有3例是在接种HepB1时, 1例是在接种HepB2时,尸检均为偶合死亡;我国2006年1月~2007年3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表明,接种HepB后发生死亡10例,经现场调查、临床检验和/或尸检结果综合分析,其中2例可能为接种HepB所致急性过敏性休克,其余8例为其它疾病所致死亡,根本死因均与接种HepB无关[5]。接种HepB可迅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类中毒样反应等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症状明显,易于发现,如不救治,一般在数小时内出现死亡。该患儿的死亡时间发生在接种疫苗后12小时以上。因此,根据此患儿临床表现和死亡时间可以排除与接种乙肝疫苗相关的速发型过敏性反应;该患儿夜间的死亡应为婴幼儿猝死。其原因较多,如窒息、先天性畸形、重症感染、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等。而该患儿入院时已死亡,缺乏相关病史资料及临床证据,尚无法明确死因,为明确死因,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须在死亡48小时内进行尸检。

要高度重视接种后对受种者的观察,出现异常情况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治。据苏杨[6]收集1998年以来的39篇接种HepB后66例AEFI论文报道,1个月龄出现不良反应(Advervse Event,AE)例数最多,发生AEFI的时间为当即发生,最长时间为2个月,接种后<1d发生的34例,接种后30min内发生的17例,中位数为23.5h。提示接种HepB后,受种者要留置观察至少30min的必要性。国内对HepB的保护性研究同时,对安全性也开展了人群试验观察,一般反应为0~1.4%,AE为0~0.6‰。发热反应体温在38.1~38.5℃,发热反应和头痛者大多在24小时内恢复,个别一般反应也均在72h内恢复正常。根据过敏反应理论,当第二次接触过敏源时,容易出现各种过敏反应,因此,对于有过敏体质或体质情况不清者,在接种第二剂各种疫苗或服用药(食)物等时,尤其要注意防止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除了做好接种现场的观察和抢救准备工作外,作为直接接种人员一定要交待监护人或受种者注意72h内的观察,有情况随诊,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据中国10县市1993―2005年围产儿死亡流行病学分析[7] ,妇女的文化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职业为农民、年龄>30岁或年龄<20岁的其围产儿死亡水平相对高。本例死者母亲文化水平,农民,家庭经济和卫生状况相对差,可能是造成受种者死亡原因之一。

切实加强接种前的问诊体检工作,尽可能发现相关禁忌症或潜在疾病。母亲怀孕情况、健康保健状况、新生儿分娩情况、既往接种保健情况、遗传病史、过敏史、先天性疾病史、新生儿喂养情况、目前的家庭成员及小儿的健康状况等均应询问,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晚发性出血性疾病常易偶合,其缺乏常与下列因素有关:(1)孕妇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少,胎儿肝内储存量低;(2)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菌,维生素K合成少;(3)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15μg/L(牛乳为60μg/L),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多见;(4)婴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者,影响肠道对维生素K吸收;(5)母亲在孕期服用抑制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出血症的临床表现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而晚发型出血症一般于出生后1个月发病,颅内出血多见。

进一步规范扩大计划免疫接种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信息化门诊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和自身的业务学习,增强责任心和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接种工作制度,全面地落实安全规范。

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使群众明白预防接种是国策,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最有效的措施。通过计划免疫,我国已经实现了消灭天花和消除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明年将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原来常见的甲、乙肝、白喉、破伤风、流脑、乙脑等严重危害广大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计划免疫实现的,接种后或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应是机体的正常反应,或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少数人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只要及时认真的治疗,大多人是会痊愈的,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罕见死亡病例多为偶合病或自身缺陷所致,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通过广泛地宣传,使群众掌握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对待接种反应,理性处理意外情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尹文和. 接种重组乙肝疫苗(酵母)致过敏性休克休克死亡1例报告[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4):338.

[2]莫永强,孙莲英.接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偶合维生素K缺乏症3例报告[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2):182.

[3]钟纪荣.一例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后偶合猝死的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1):37.

[4]胡家瑜,黄卓英,陶黎纳,等.上海市2006~2008年预防接种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2):165.

[5]王富珍,催富强,刘大卫,等.接种乙型肝疫苗后10例婴儿死亡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1):52-57.

篇8

【关键词】 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社会发展

第一章 “神话思维”的思想

1.1“神话思维”与 巫术思维

“神话思维”是晚于巫术思维形成,而我们在“神话思维”中能够找到巫术思维的一些特征。巫术师艺术思想形成的标志,巫术作为人类最早的思想意识形态,它在表达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巫术对人的思想的表达不是用于文字语言形式,而是采用通感式的视觉和听觉等具有象征性的形象(偶像)语言形式①。

1.2“神话思维”展现

“神话思维”是巫术思维的一种发展的表征。特别是神话判断已经有了社会意识的伦理性的概念特征,即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等等,这些判断其实是同一概念的从不同角度的表述而已,因为“不是自然,而是社会才是神话的原型,神话的所有基本主旨都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④。

第二章 艺术思想观念的分析

2.1艺术思想观念

现今的艺术思想观念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就是文学和艺术的美学特征,或者说就是文学艺术在创造和鉴赏的过程中的美学规律⑤。而时代的进步,艺术思想观念的发展已经被科学学科细分与政治、哲学、宗教等相互存在,科学是通过理性思维来解决事情,而艺术是感性思维的表现,科学无法解读艺术,而艺术却包含着科学的问题。

2.2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思想观念的差异

探讨艺术思想观念问题,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实质是一个东、西方艺术观念比较的问题⑥。而东方的国家就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古代艺术思想留传至今,古人都喜爱“以乐而言”,而国画的创造也是注重意境的表现,以散点式的布局结构,在画面中“气”的表现,就是说有一种流动的感觉,视觉效果引人入胜。

西方的艺术思想观念可以由它的文艺理论的发展来分析,柏拉图是理性思维学术体系的代表,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则在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他的文艺理论是在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文艺观,“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的形成特征上,可以发现他的文艺观念中还有神话思维的痕迹,而且,作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始祖之一,他的文论唯一的概念,不是抽象的“理式”之类的逻辑式的概念,而是从神话时代就形成了“模仿”这个概念⑧。

由此,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思想观念的差异,是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东方艺术思想观念在于传统文艺的影响和发展,而西方的艺术思想观念在于理性思维的体现,使用科学的社会观来对待艺术,导致艺术思想观念的分散与矛盾

第三章 “神话思维”与“艺术思想观念”理论形态分析与比较

3.1“神话思维”与“艺术思想观念”之间共同点

“神话思维”与“艺术思想观念”之间有一种继承并发展的理论形式,在“神话思维”中我们能够发现它是从感性思维发展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表现,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完美结合的表现,而古希腊神话的传奇著作流传至今可以知道,这是人们所向往的精神世界。

“艺术思想观念”中的思维方式也是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发展过来的,而至今是以理性思维的科学观念引导世界的运行,但当中也存在感性思维的影响,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至今仍有它的独特魅力,在人的内心深处还是存在感性思维的“通感”力量。

3.2“神话思维”与“艺术思想观念”之间理论形态差异

“神话思维”是早于“艺术思想观念”形成的,“艺术思想观念”中亦有神话的“痕迹”, “神话思维”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而符合人的心理需要,从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方式相互磨合来分析事物,更为适合人的行为模式,显得更具有艺术性,我们可以看到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的文艺作品,现今的科学昌盛社会中仍然留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地位。“艺术思想观念”的理论形态是侧重于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的不断发展从而引导社会由理性思维引导发展,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倾向,远离人们的心理需要,只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例如,现在的苹果手机非常的受全球人类的欢迎,同样是手机设计,手机的功能,为什么它特别受人们喜爱,由于他们的总裁是艺术设计师,而不是工程师,他所注重的是人们的感性思维需要,而理性思维物质需要则次于心理,他更注重人们对美的追求。

结论

本文通过对“神话思维”与“艺术思想观念”理论作了分析,再比较两者的理论形态分析,主要是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角度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形态的差异,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密切相连,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方向,由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神话思维”发展到现今由理性思维主导社会发展思维的“艺术思想观念”产生,我们能够理解到适合人类的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思维观,人的行为能就是艺术的显现。

参考文献

[1]《艺术思想论》,第9页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

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再者,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来看,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趋于保守,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则显得开放、自由。中国人极端尊重传统,这种思维定式使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开拓性,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而西方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翻译活动深人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二、中西译论差异的具体表现

第一,中西方翻译理论意识的差异。西方的理论研究有着很强的广度和深度,是多维度、立体式发展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就出现了不同学派的翻译理论,同一理论在不同地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操纵派、文化派、多元系统派则跟翻译研究学派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翻译理论,缺乏对事物进行科学论证和系统总结的习惯,谈论翻译标准仅限于随感式、印象式的,由于这种学术传统,加之中国人务实、重实践、讲究实用的社会心理,使得理论研究远不如西方那么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

第二,中西方翻译理论基础的不同。西方翻译标准大多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思想基础之上,自觉的理论意识和科学传统使得他们的译论容易形成流派和体系。如纽马克的标准属于语言学派,奈达以信息论、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而我国对翻译标准的讨论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情况有了改观,但我国翻译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仍然大多是西方的翻译理论。

第三,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

第五,中西方翻译理论立论的实用性与理论性。中国的传统译论注重于实用性,关注翻译理论是否有实际的作用,能否指导翻译实践,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中国传统译论相比,西方更为重视翻译理论的抽象性、条理性和系统性。他们认为重点在于描述翻译实践后面存在什么样的理论,在于如何从理论角度去认识翻译、解释翻译。

三、中西译论差异性比较的意义

首先,通过比较,使我们认识到各自翻译标准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知己知彼。中同方的翻译理论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性。其差异主要由中西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并非反映人的主观愿望和要求。传统的中西翻译标准都离不开“信”或“忠实”,以原文为依据,同时并不忽视读者的接受水平和译文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只不过在用词上有区别而已。

其次,认清我们同西方译论之间的差距。现代中西翻译标准都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但在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上,西方似乎更显开阔。西方理论家将翻译置于原文和译文的多维文化空间,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另外,他们有较强的理论意识,任何研究都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使翻译标准的内涵(指翻译标准本身)和外延(研究方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因此,西方翻译研究成果更丰富多彩。

第三,学习借鉴西方译论。如果说中西翻译标准真正存在差距,那主要是时间上的先后,西方起步早于我国。尽管目前对西方译论仍处于引进、消化阶段,但是,借助网络媒体和各种现代化信息传递技术,掌握西方先进理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有了西方的理论作为借鉴,可以避免走弯路,能够在理论上取得更快的进展。当然,应该注意学习西方理论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批判地接受,而不是盲目照搬。

四、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找到了中西翻译理论差异的一些原因,明确了差异对比的意义,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好中国自己的翻译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国翻译理论有所提高和进步。

为了赶上西方的翻译理论,中国的翻译理论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对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应该从对汉语言的研究人手,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创立适合中国需要的现代翻译学。因为,语言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媒介之一。没有对语言的研究,要研究该语言的翻译理论就是缘木求鱼。

第二,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和模式,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足,结合中国的实际,探寻弥补的对策,建立我们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

第三,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地位,充分认识翻译的作用。应该将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地位,推进翻译工作。

篇10

国家颁发的项目档案整理标准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以下简称“50328”),本规范是在《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GB/T11822-2000)(以下简称“11822”)基础上,对建设工程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进行规范,建设工程文件除了具有科学技术文件材料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建设工程文件所特有的本质属性。2002年,国家档案局颁发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以下简称“T28”),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整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规范是对前两个标准由一般到个别,由整体到局部的深化。为了适应国家对工程建设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整体要求,保证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达到质量上的要求和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制定了《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该规定重点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文件的形成提出了要求。以上几个规范和标准,形成了对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归档进行整体控制的标准体系,是工程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乃至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进行档案整理的依据。后来,根据形势的要求和对项目档案整理工作的新认识,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几个标准进行了修订,使这些规范和标准可操作性更强,成了项目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整理得力的有效工具。

项目档案整理的一系列规范、标准的制定,提高了项目档案整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从整体上看,几个规范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心思想也是统一的。但就个别内容上,有提法不一的现象,有的条目量化标准上还出现差别(见下表),这就给标准的执行上带来一些困难,现把它列出来,与同行商榷,也请标准制定部门引起注意并能协调解决。

上表中,尽管列举11822的内容是2008版,先于后两个标准,但实际内容上,11822的2008版与2000版只有在按件管理上有所变化外,其他内容变化不大。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三个标准之间的差别。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分三个类型。

一种类型是,对有关的条文叙述上尽管有差别,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如,表序号中的1、2、5。表中的第一条内容是档案号的编制问题,项目档案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类号、项目代号和案卷号。11822中,比其他两个标准多了一个全宗号,全宗号的设置对于上级部门来说,也是必要的,所以,档案号的编制上,三个标准的表述基本上是一致的;表中的第2条是“案卷题名”,三个标准对案卷题名的表述尽管详简不一,但最基本的一点是“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科技文件的内容”。这一条,在执行上也不会存在大的问题;表中,第5条是“目录与页码”的编制问题。三个标准的基本思想是“成套图样或印刷成册文件,不必重新编写页号”。其基本思想是,既保证案卷整洁、规范,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另一种类型是,对有关条目表述差别比较大,在可操作性方面,相对就比较差。如,表中的第3、4、6、7、10、11、12条。第3条讲的是案卷“装订”问题,三个标准所讲的都不尽相同。尤其是50328,后边内容把前面的内容否定了,也就是说,本条的内容本身也不一致。其中,一句“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应装订”表述,更难操作,哪有纯图纸的案卷?封面、目录、说明几乎每卷中都有,这样一来,也就是说,所有的案卷都要装订了。11822对这个问题开始的表述是:成册、成套的科技文件宜保持其原有形态。这就是说,成册的应该是装订的;成套的,就不一定了,在实际工作中,成套的设计文件装订得就很少。既然保持原有形态,也就是说,允许不装订了。T28对此问题的表述(见表)就比较好,对问题直接表述,是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说,文字材料不论是整卷或是单件都要装订,图纸可不装订。如果按T28执行,前两个标准作用就消失了,而且,前两个标准是国标,后一个标准是行业标准,这样一来,国标对行业标准的指导意义也消失了。

第4条讲的盖档号章的位置问题,11822讲的是在每件文件的空白处,T28讲的是在右上角;第6条讲的是盖竣工图章,50328的章与T28中竣工图章样式如下:

从两个竣工图章可以看出,从章的式样,到章的内容,从章的尺寸到签署都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标准出现的差别,给竣工图的编制造成了困难,也就是说,用哪一个标准制作的竣工图章都是对的,这样一来,标准化、规范化又怎么贯彻呢?

第7条是讲档案盒厚度的问题,其差别在表中一目了然。尤其不能让人理解的是50328,前面说案卷厚度不宜超过40mm,而卷盒可以做到50mm,没有那么厚的案卷,要做那么厚的盒子就没有意义了。

第8条讲的是立卷单位,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几个标准在概念上没有说清楚,具体操作者在理解上差别就比较大。文件材料从收集、积累到组卷,再形成案卷,有了封面、目录和备考表,最后,才有档案号。立卷过程应该包括文件材料的形成到编制档案号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形成积累、组卷、立档几个阶段,所以,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个单位完成的。这样,对一个案卷的立卷单位,就不好确定。T28中用“项目负责部门”概括性还强些,相对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形成积累和组卷的过程是由施工单位完成的,案卷的封面、目录、备考表以及编制档号是档案馆(室)完成的。施工单位负的是文件材料编制的责任,在案卷目录中已经体现了,档案保管部门要对案卷最后的著录项负责,也就是要对案卷最后成卷负责任。这里,不仅是一个立卷单位的问题,还牵涉备考表立卷人的问题,本文认为,备考表中立卷人改为立档人为好,即要有人对案卷的最后成卷负责任。

第12条是讲的卷内目录中页数与页号的问题,几个标准中的表述也不一致。“11822=2008”中是编制页数,“50328”和“T28”中是页号。本文认为,对于一个档案馆来说,文件材料的组成各式各样,但不外乎卷内文件材料“一套一卷”和“多件一卷”两种形式。“一套一卷”使用页号就比较方便,“多件一卷”的,用页数就比较好。使用单一的形式,对另外一种形式的编制都不好处理。

第三种类型是有些问题在一个标准有规定,在另外两个标准未提及,这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又会常遇到,如,表中第9条,编制单位问题。编制单位可以称之为“责任者”,责任者在三个标准中也都有表述,也表现出了三个标准叫法不统一的问题。叫法不统一,也给实际操作造成“莫衷一是”的感觉。

表中还列举了其他方面标准表述不一致的,本文不一一赘述了,只是对标准制定提几点建议。

一、11822是国标,应该是各类科技文件材料整理的基础,其他类别的文件材料整理就应该以11822为基础,如果再制定整理标准,只能是对11822的细化,而不能相左。

二、本文认为,几个标准的关系是:11822派生出50328,50328派生出T28,一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议的话,应该用11822去解释,不能造成具体操作者无所适从的现象。

三、其他行业标准应以上三个标准为基础,制定适应本行业科技文件的整理标准。11822对一些行业某些特殊问题顾及不到的,本行业可以根据本行业科技文件材料的特点进行充实,但要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备案,防止出现“相左”的现象发生。11822标准中十分明确的内容,其他行业就不应该出现相左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