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篇2
一、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数学概念的引入,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的例子,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如在“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先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如长方体模型和图形,当学生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时,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教室或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
二、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苦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如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1) 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①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②三角函数线。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⑤三解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可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是整个三角部分的基石,它贯穿于与三角有关的各部分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在寻找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再如,函数概念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初中给出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是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转贴于 从历史上看,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而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可用图像、表格、公式等表示,所以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抓住了函数的本质属性,更具有一般性。认真分析两种函数定义,其定义域与值域的含义完全相同,对应关系本质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所以两种函数的定义,本质是一致的。当然,对于函数概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容易的,要经历一个多次接触的较长的过程。
篇3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29-01
军校任职教育则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或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高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培训层次和类型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下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学与研究发展的需要,而这其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学历教育中,多为“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员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教员为主角,学员为配角。教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员成绩的评判者。在教学上,教员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员是被动者、服从者。学历教育中,教员比学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知识上,教员是知之较多者,学员为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员是较发达者,学员为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员是较丰富者,学员则是欠丰富者。时而久之,就形成了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员是高高在上的主动传授者,而学员则处在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
一、实施民主教学,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
教员在课堂上要以学员为主体,增强民主意识,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互动,针对学员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学习基础、个性和爱好等,重视激发和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学会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要坚持问题引导的教学指导原则,提出问题之后,给学员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员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要采用民主气氛浓郁的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员置身于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感到学习会带来压力,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要给学员创造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让学员能够投入学习、学会学习、主宰学习,从而达到“课止意未尽”的意境,促使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其勤于思考、用于实践的精神。
二、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转变。与学历教育主要进行基础教育不同,任职教育主要是以岗位教育为主,通过强化岗位教学使学员具备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因而它与学历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教员角色转换首先必须着眼于熟悉承担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的客观要求,提高对于任职教育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对岗位和职业教育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军事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军事规律和战争规律等军事任职教育的特殊性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指向性,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打赢”的“三个面向”办学宗旨,以岗位任职位向导,明确院校发展方向和定位,努力培养符合任职岗位需要的合格军事人才。
三、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
军事素质优良,是一名合格军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实施岗位任职教育的主体,院校教员军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培养对象的未来。与部队干部相比,院校教员的军事素质相对较弱。在军容风纪、形象作风、意志品质、使命意识、奉献精神、等级观念等方面,与任职教育环境下对教育主题的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教员应注重从自我做起,培养学员的教学民主意识,培养师生高度的教学自觉行为。部队严明的纪律和军校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学员日常言行的管理,教学秩序的正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院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保证。教员必须以此为基础,配合相关教学管理单位,做好传授“理”的工作。要根据学员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摆事实讲道理,使学员自觉接受纪律约束,增强纪律观念,达到师生彼此的理解认同。这不仅有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学员的自主理性,更有助于使师生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参与教学,使教学相长,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四、亦师亦友,以情为纽带,架起师生情感互融的桥梁。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篇5
关键词:场域惯习理论;跨学科人才培养;高校
一、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我国开始进入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阶段。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国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武汉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三创教育”的新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引导,开展全面的学科教学优化,形成了创造、创新与创业三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1]虽然我国高校目前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时,在学校、政府、社会及学生这四个层面,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与障碍。
1)在学校层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难以改变;学分制设置的不科学;在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时,缺乏顶层设计及科学预测。[2]
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一直居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中心位置,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虽然高校设置了学院与系,但是当学生进入学校时,首先就是对专业的选择,然后就是根据专业进行选课和学习。从入学到毕业,学生始终被强调的是接受所学专业的学习与训练,所接触到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多数是本专业领域的,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专业的资源。另外,在部分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高校,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预测。
2)在政府层面,相对于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
在开展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时,我国政府更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如,在2011年提出“协同创新计划”,并对进入“协同创新计划”的高校实施一定的政策倾斜。然而,对那些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院校并没有制定一些激励政策。
3)在社会层面,企业缺乏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实际操练的责任意识。
跨学科人才是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校的这一部分缺失,理应由部分企业来弥补和填充。企业虽说是一种盈利性组织,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大公司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这部分社会责任,在这方面的表现十分冷淡。
4) 在学生层面,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和指导。
由于缺乏经验,学生较难判断社会需求,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一般来说比较盲目。而高校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无法及时为学生进行信息咨询和帮助。
二、场域惯习理论的内涵
(1)场域
“场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他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 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第一,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这些逻辑、规则与常规构成了该场域特有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征。[3]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空间。布迪厄从来不把场域看成是静止不动的空间, 因为场域中存在着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 它们之间的不断“博弈”使的场域充满活力。[4]
(2)惯习
布迪厄认为场域都是一个有着自己惯习的建构性空间。在他看来,每个在场域里活动的社会行动者并非被外力机械地推来推去的 “粒子”,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他们具有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其目的要么是竭力维持现有的资本分配格局,要么是颠覆它。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惯习作为一个同时具备了持续性与变换可能性的性情倾向系统,与习惯不同,它是某个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集体认同和身份徽记。[5]
(3)场域与惯习
在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中,客观性的场域和主观性的惯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1)场域和惯习是相互交织的双重存在。场域是具有惯习的场域,没有惯习的场域是不存在的;惯习是场域的惯习,脱离场域的惯习也是不存在的。2)场域与惯习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而是一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场域 -惯习”论为应用关系论思维分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的范例 。
三、场域惯习理论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针对目前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在学校、政府、社会及学生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可以为我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
(一) 构建一个全社会理解与支持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场域”
学校、政府、社会和学生这四个主体应明白自身的责任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全社会理解与支持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场域”。
学校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学校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将理念的转变体现在学校各工作和政策之中。在课程设置以及学分上,应根据学校的培养理念做出一定的调整。
政府应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政策,用以鼓励与支持学校进行跨学科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对那些积极探索与尝试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校,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
在社会层面,企业应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与高校进行合作,为跨学科人才培养尽力所能及之力。企业在享受社会资源的同时应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数最后是进入企业工作的,是人才培养的“终端”,有责任有义务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时,与其合作,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形成适应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惯习”
“场域”的变化,要求生活在场域中的个体改变自己以形成适合场域的“惯习”,以便更好地在场域中生存和发展。[6]第一,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参与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研究的活动中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二,学校、政府与社会应树立一定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并为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与支持,帮助学生形成适应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惯习”。
[参考文献]
[1]潘琰, 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4 (17): 50-51.
[2]潘琰, 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4 (17): 50-51.
[3]皮埃尔, 布迪厄,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J].第 214 页, 李猛, 李康译, 邓正来校,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14]同上书, 第 214 页, 1998.
[4]毕天云.布迪厄的 “场域-惯习” 论[J].学术探索, 2004 (1): 32-35.
篇6
论文关键词:公益型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
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组织实施的“扶贫济困”、“助学支教”、“社区服务”、“奉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公益型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那么它在高校到底具有哪些育人功能?学校以及社团内部管理模式又是如何?笔者就这些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武汉8所高校的10个公益型学生社团及其成员展开深入研究。对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有效问卷472份,其中10份问卷由于填写不完整或未按问卷规定填写而被视为无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基本功能及其日常管理模式。
二、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功能
1.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有93.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有95.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有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加学生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另外还有9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拓展社会视野。
(1)高校学生加入公益型学生社团,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洞察能力。虽然很多情况下,学生参加的公益型活动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不论是社团成员还是教育管理者都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时通过与不同群体的人沟通交流和工作交往,在不经意间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提升知识的综合水平。
(2)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的独特性质,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能够将活动开展好,公益型学生社团的组织者必须首先详细了解和分析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服务对象,接着要与服务对象就活动开展形式、具体操作办法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为了获取充裕的活动资金,他们还必须多方奔走,通过宣讲号召、游说鼓动各界人士及商业组织来为自己组织的活动募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3)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在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时,锻炼了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与其他学生社团并不完全相同,公益型学生社团面临的活动对象复杂多样,往往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要想保证活动开展取得良好效果,他们就必须制订出更为详细的、全方位的活动方案,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另外,公益型学生社团更多情况下要与资金打交道,而这种资金一般都是爱心人士捐助的善款,如何让这些善款发挥最大作用,也让爱心人士的善良能够获得足够的尊重,这就要求公益型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规划。因此,公益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在制订活动方案、开展公益活动以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1)公益型学生社团团结学生。公益型学生社团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学生集体,聚集了一群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的学生,共同为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这种兴趣团体的存在,就意味着集体精神的存在与发扬,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则是对这种集体精神的不断延伸和深化。社团成员在参与或组织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强化了自己对团队的热爱和感情,每一个成员都希望为团队的发展尽心尽力。
(2)公益型学生社团凝聚人心。学生社团组织相对松散,成员之间追求民主平等,但并不等于社团会允许个人的自由散漫,社团本身明确的发展定位和良好的社团愿景凝聚人心,这些决定着社团本身的发展方向,是社团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理想。这种理想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感,使成员在日常开展的活动中不断获得归属感。为了团队的发展,大家会齐心协力、共同工作,在日常活动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友谊的形成与加深,强化了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1.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融入集体,体会到了团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公益型学生社团是陶冶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载体。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已占主流,经济生活水平也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艰苦奋斗的精神少了,并且对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同时,竞争压力的增大,也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1.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并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90.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更有高达94.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使每一个成员都心存一颗感恩的心。
(2)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是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更好地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校正自我道德坐标,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积极参与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够放下急功近利和浮躁不安的情绪,培养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学校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关注社会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起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
4.促使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所举办的活动触动着学生心灵,感染着学生积极奉献爱心。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0.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提升了大家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关注度;有93.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公益型学生社团成为了高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团体,以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为例,在每年招聘社团管理团队时,应聘人数达到500人以上,超过了学校其他任何学生组织,在组建公益项目团队时,必须通过招聘、考核、培训合格之后上岗。近三年,该团队已经先后组织2000余人次奔赴祖国各地,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了支教助学、关爱聋哑儿童、培训贵州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等活动。 (2)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公益性学生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激励和鼓舞着广大学生。湖北省团委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省内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好的公益项目,很多高校成立了爱心基金,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禹爱心基金”,或者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各种形式,来鼓励和推动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另外,还通过政策支持,在评选各种荣誉的时候给予政策倾斜,使公益型学生社团不断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随着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以及一些明星社团的涌现,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益型学生社团当中来,去从事更多社会公益活动,部分学生甚至在毕业后加入专业公益机构,将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终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
5.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1)公益型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范围广泛,面临的对象丰富多样,通过走访、宣传、调研、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等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同时也向社会展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笔者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华中农业大学的绿色协会为例,每年举办的武汉高校公益定向越野活动,总是会吸引来自武汉很多高校的学生组队前来参加。
(2)公益型学生社团在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调查中发现,有91.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公益型学生社团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会避免部分学生因为课后无所事事而参与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活动,为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6.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
公益型学生社团自身的宗旨就是教化、感染更多的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关心关注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在学生的认知方面,笔者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84.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公益型学生社团作为学校与学生的连接组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发挥很好的双向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公益型学生社团自身的定位和服务宗旨,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方向,也对社团成员产生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再把这些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塑造了大学生的崇高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的坚定信念和道德品质。
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通过调查、访谈以及查阅武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相关资料,武汉高校对公益型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自成体系,独立运营;另一种是由学校的学生会或者团委的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监管。而社团内部的管理基本上相似,根据社团自身发展情况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其内涵模式基本一样,属于典型的垂直结构,倾向纵向发展的模式。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材料,高校对公益型学生社团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管理模式。
1.高校社团管理模式
一是所在高校团学组织的某个学生部门对社团进行兼管的管理模式。由于学生社团数量不多或者还未充分发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学校内没有成立独立社团管理机构,而是由团委的某个部门或是学生会的某个部门来行使社团管理的职能。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流程较少、看似效率较高,但现实情况是对社团的管理力度太弱,为社团发展争取的资源和支持也就十分有限,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因此这种模式只是在社团刚刚兴起时的一种过渡阶段,目前正在逐渐退出高校舞台,武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可能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太允许或管理层不太重视社团建设所致。
二是所在高校成立了学校学院二级联动的社团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将学生社团划分为学校、学院两个层次,公益型学生社团除青年志愿者协会外,一般都属于校级学生社团。分别在学校、学院设立二级专门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负责对全校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学校团委进行整体的协调、指导工作,学生社团挂靠单位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社团业务方面的具体指导工作,日常活动开展自主进行。整体来看,这种管理模式结构规整、完善,多个部门合力为社团发展提供支持,有利于社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不过这种模式更适用于学校社团数量、规模发展比较壮大的情况。随着近些年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高校所采用,并且已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2.社团内部管理模式
篇7
关键词:水电;工程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张伟(1978-),男,甘肃静宁人,华能碌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馆员,工程师。(甘肃?碌曲?747200)王景龙(1972-),男,甘肃永靖人,华能文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甘肃?文县?746400)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水电开发迅猛,2010年8月,全国投产装机容量超过了2亿kW。随着水电项目投资的加快,对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水电工程档案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是企业档案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准确、系统[1]做好水电工程档案,实现档案能够对水电项目真实有效记载,不仅是档案服务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规避诸多风险的要求,也是工程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更是积累社会发展成果财富的需要。
一、工程档案的概念及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及项目后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真实历史记录,又称基建工程档案或项目档案。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档案的重要构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档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设的长周期性、严格的建设程序性、多学科跨专业性,决定了水电工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等特性,具有综合性强、形成周期差异大、形成时机性强、文书与科技档案相互渗透等特点。[2]水电工程档案在档案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电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水电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单项验收工作之一。
二、水电工程档案的九大板块及其基本内容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基本上分为项目专项评价档案、设计成果档案、招标投标及合同档案、移民征地档案、建安工程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程财务档案、往来文件以及其他档案九大板块。熟悉各板块构成内容是管好水电工程档案的前提。
1.项目专项评价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前期和后期主要进行环保、水保、工业卫生、消防、地质灾害、占压矿藏、并网审查、取水、地震、安全评估及部分项目竣工单项验收,按照项目属地原则逐级上报和下批文件。上述专项报告和审批文件是项目合法性资料,须完整归档。
2.设计成果档案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及按项目规模审批权限的报批文件;施工图、设计变更、专业模型试验、地质、地形和地貌测绘报告等设计基础成果资料。
3.招投标、合同档案
招投标档案是对从招标公告开始到中标通知发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评标组织机构、评标办法、会议制度、会议记录、澄清函、评标报告等组成。按照规定,投标文件一般只归档已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未中标者的投标文件在项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销毁。为全面反映招投标过程,应将未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附于开标记录后进行永久归档。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会签单、谈判纪要,补充协议及合同变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签署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
4.移民征地档案
移民征地档案主要有移民规划、勘测、勘验报告、报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土地使用证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需写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县、乡、村、社行政机构分别造册,三者应相互对应,形成有效闭环,便于档案检索利用。
移民档案记录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凭据[3],是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
5.建筑安装工程档案
建筑安装工程是水电工程档案的重点,直接反映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监理、阶段验收、竣工图等内容。
(1)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文件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主体,案卷数量约占项目档案的80%左右,归档需经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三方对文件齐全、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会审。主要有三部分:
基础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包括技术负责人、三检人员名单及资质的质量控制机构;测量成果;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其监理人批复等资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检测检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工地复检材料并报监理人审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现场检测检验及其横向检验;取芯试验报告。
过程控制部分——分项质量验收、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单项)工程移交申请及鉴定书。分项验收是质量控制最底层环节,以土建砼工程为例,主要由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埋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组成。过程控制资料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顺序关系依次为:过程控制资料—单项工程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2)进度控制文件。项目开工申请及开工令、依据合同文件编制的总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进度分析资料及计划调整资料,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以上资料均需监理人审查批准。
篇8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实用为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基于当代隐喻认知理论,高职英语教学应强调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认知能力三驾齐驱,共建“三合一”能力,共同构建高职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功。笔者通过总结分析三种能力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与影响,提出三种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综合运用的设想。
一、三种能力的提出
1、语言能力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在研究语言的结构认知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乔姆斯基前的时代是对语言的结构的认识。强调语言能力是生来具有的,并着重研究如何把这种能力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形式。乔姆斯基的理论是研究了结构的产生机制,是语言研究的革命性的变革,形成了转换生成语法,为语法翻译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交际能力
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的社会语言学为交际法语言教学提供了理论土壤,海姆斯提出了语言的目的性,即语言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需要语言的使用者在相应的语境下(大语境和小语境)用恰当的形式表达恰当的内容。它强调的是语言的使用机制。以交际为导向的理论研究,和以交际为目标的语言教学占据了当前外语研究和外语教学的天下。
3、认知能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Lakoff的《Metaphors We Live By 》[3]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认知语言学。语言中大量隐喻的存在揭示了认知与语言之间的 密切关系。认知能力是认知世界的机制,并把认知结果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即人类通过思维把世界框架化。认知能力的提出开始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语言教学。
二、三种能力的语言学突破和外语教学的割据
每一种能力的提出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语言。语言能力的提出把语言研究的目光吸引到了语言的内部机制;交际能力的提出更强调的是语言功能的具体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出使我们的语言成为认知的结果并对认知进行表述。
(一)三种能力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及影响
1、语言能力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但因为只强调内部机制而无法对具体的语言教学提供指导,语言能力盛行时期的语言教学仍然是结构性的。其主要特点为: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教学;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反复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
2、交际能力的提出,完全改变了语言的模式,以结构—功能为理论基础的教材层出不穷,使社会出现了压倒性的认识“语言就是为了交际”。 其主要特点为: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以功能意念为纲;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材料真实、自然。以语段为教学基本单位;(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3)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中心;(4)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容忍的态度。[1]
3、认知能力的提出给语言教学的启示是语言的认知是有创新性的,语言的产生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其主要特点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操练;重视语言知识;听说读写并进;不排斥使用母语;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二)语言教学不能只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语言教学应该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
所以语言教学中既要强调认知还要强调功能、结构更要注重产出。使认知—结构—产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实现三种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运用的设想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 而交际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高职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语境知识,学习策略,共建“三合一”能力,共同构建高职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1、利用语言能力促进语言结构的学习
这意味着促进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关于语言结构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要把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放在重要的地位。扎实的基本功可以防止外语技能的明显缺陷。Wilga Rivers在语言教学方面也有这样一番经验之谈:“语言学生在没有牢固掌握语言结构的情况下,要想自由地表达思想时,不正确的交际手段会过早地定型。他们以后再要修正错误,即使他们原来有学语言的天才或动力,那简直就不可能。因此,要流畅地用外语表达思想,让使用该外语人士理解,语言结构的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2]可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言知识,具备了准确理解和造出句子(话语)的能力,才谈得上使用语言的能力。显然,语用能力的前提是掌握语法和词汇。因此,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脱离语言能力去培养交际能力的做法将是缘木求鱼,没有语言能力作为基石,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流于空谈。
2、利用交际能力加强语言的产出
语言交际能力也包含着语言能力,是检验语言能力的基础。离开了语言交际,语言能力便成了无源之水;离开了语言交际,语言能力又成了空中楼阁。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语言知识的提高,但掌握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就会使用语言。语言能力是综合性的,是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这些技能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然结合的过程,交际训练无疑是学好语言知识的有效手段,有意义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3、利用认知能力(隐喻能力)加强语言材料的学习
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一样, 隐喻能力也是可教的,利用隐喻知识强调词汇教学。中国的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词汇记忆任务。多数学生抱怨英语词汇众多,词义复杂,很难记住并灵活运用。笔者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学生们普遍缺少隐喻意识,理解、记忆词义大多依靠机械记忆,头脑中没有建立“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与“熟知的、具体的”概念之间的联系,词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由此可见,隐喻意识对于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与记忆(尤其是高级阶段的词汇学习)非常有帮助。正如胡壮麟(1997:49)曾指出,“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新颖性大多来自隐喻。隐喻性语言的创造在人类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4]事实上,有关在词汇教学中增强隐喻意识的必要性已有充分的论述。试验也已表明,提高隐喻意识能明显地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效果。
三、 结束语
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的教学法侧重也应有所不同。基础阶段应侧重语言能力,适当借助语法教学、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来培养语言能力并兼顾交际能力。从基础阶段到中级再到高级阶段,侧重点应逐渐从基本句型向复杂句型和篇章结构,语用原则转移,从培养语言能力向培养交际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转移。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做到:重视打好语言基础,加强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妥善处理测试与教学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江西.国外外语教学流派与我们中学英语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4期.
[2]花蓉.外语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关系探讨[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年第12期.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需求;影响因素
1.前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为培养从事社会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应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然而,实际就业情况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设计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 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失业。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到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2.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2.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理想,只有个别毕业生没有就业,整体的就业率达到95.3
2.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男女就业比例(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的就业率更高一些,这反映出女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在很多的用人单位都愿意接收男生,认为男生的身体素质强于女生,尤其一些俱乐部的私人教练基本都是男生。
2.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配比例(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选择自主择业和非体育相关单位的各占34%和8%,总计达到42%,这已经接近2013届毕业生的一半,说明毕业生改行易业的情况十分严重。
2.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择业标准(见表4)
从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将经济收入处于择业条件第一位的占46%,而与专业相符的只占了10%。高的收入在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对每个人来说无疑不是一种诱惑。
3.影响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3.1社会需求与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矛盾
从调查中发现,目前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缺口较大,而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数量却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专项能力水平较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又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重新培养,导致大量学生改行易业。
3.2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见表5)
由表7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中明显存在课程门类多,专项技能课时少,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缺乏实践环节等问题,而部分学校还存在培养模式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学生难以胜任社会需求。
4.结论
4.1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沈阳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严峻,就业率虽然较高,但毕业生改行易业现象严重;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量虽然很大,但是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却很少。
4.2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高校自身现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荣俊杰,赵先卿,张仁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74-78.
[2] 崔晓霞.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3):110-116.
[3] 黄瑞霞.陕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3):44-48.
[4] 石冰.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之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115-118.
[5] 贾岩.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要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5):57-59.
篇10
1.1研究对象
选择首次开设健康管理学课程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师)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采取普查的方法,共86人,回收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87.20%。
1.2研究方法
自编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及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课程态度调查,共20个问题。每个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严格对问卷进行筛选核对,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2.1对健康管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70.7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完全不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接下来依次是网络(18.70%)、其他途径(18.70%)、电视/广播(10.70%)。74.7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有区别;24.0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非常相似;仅有1.3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完全不同。通过调查发现,82.70%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
2.2对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设健康管理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14.6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29.33%学生认为有必要,41.33%学生认为较有必要。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地位的态度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较为合适(其中:限定选修课44.00%,任意选修课38.67%)。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了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对今后工作和个人的发展有帮助(其中:很有帮助12.00%,有帮助44.00%,较有帮助32.00%)。
2.3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有20.0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其次是健康管理的应用及伦理问题19.90%;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17.33%。对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方面,只有46.67%的学生认为是合理的;52.00%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应增加实践课时数。
2.4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调查,从表3结果可得,65.33%的学生对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是满意的,仍有34.67%的学生对现行的授课方式不满意。在实践教学方面,65.33%的学生希望采取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如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进行现场健康信息的收集、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18.67%的学生希望采用团体互动的方式;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也可加入座谈会、小组讨论和读书指导的方式。
3讨论
3.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由此可见,还需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健康管理”将是卫生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医学职业教育来说,这一新兴行业将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也符合医学生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3-4]。全科医学人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对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因此全科医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社区健康管理使命,这就离不开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健康管理学的推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3.2进一步优化健康管理学教学内容
目前,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但仍有2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课时。目前新疆医科大学开办的国家免费三年制乡村医师及五年制本科学历全科医师,旨在改善农牧区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不均衡的情况。他们毕业后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工作,因此,更因结合新疆本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
3.3进一步改革健康管理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