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篇1

发现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在地区差异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好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好于女生。

发现三: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其跟父母见面、联系的次数有关。与父母见面次数少于每年1次的儿童,明显不如与父母经常见面的儿童;与父母联系次数每月少于3―4次的儿童,明显不如与父母联系次数较多的儿童。

一、问题与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研究视角来看,研究者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加之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定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问题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关系,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校效能感方面还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一些研究表明,尽管亲子分离为留守儿童带来不少困难,但儿童个体自身成长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留守儿童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弹性)。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3―5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 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 131份,回收率96%。在2 131份有效问卷中,东部地区的问卷来自山东省的4所小学,共323份,占15.2%;中部地区的问卷来自河北省的2所小学,共301份,占14.1%;西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的6所小学,共455份,占21.4%;西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的11所小学,共1052份,占49.4%。

本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被判断为留守儿童。

调查采用情绪词自我评估的方法,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调查采用二维模型的分类,选用了20个情绪词,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为描述积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愉悦度”(Pleasure);第二组为描述积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平和度”(Peaceful);第三组为描述消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烦乱度”(Disorder);第四组为描述消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迷茫度”(Confusion)。

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最近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按照1-5的等级做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的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平和度较高。

“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四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643、0.697、0.559、0.542,基本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对比

本调查将父母外出情况分为“父母均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四种情况,其中,“父母均在”的情况为非留守儿童,其他三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的三种类型。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四个情绪变量的分值见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迷茫指数、烦乱指数、平和指数三个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愉悦指数这一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图1显示了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在情绪状态四个变量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

1.在烦乱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烦乱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的影响更大。

2.在迷茫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也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迷茫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迷茫度的影响更大。

3.在愉悦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三类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三类留守儿童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说明父母是否外出以及外出的不同情况对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的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

4.在平和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亲外出、父母外出两类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都外出的孩子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

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更可能表现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情绪。这一结果与罗静等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评述[2]相一致。

(二)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四种情绪状态的描述性指标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在烦乱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3.6,p= .000),具体说,女性儿童的烦乱指数(2.93)略高于男性儿童(2.80)。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也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遭遇到更多的现实不利条件。

2.在迷茫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2.364,p= .018),具体说,女生的迷茫指数(2.73)略高于男生(2.64)。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并更早地思考有关未来生存条件的问题。

3.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并且都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3.5和3.7,均超过3.4),说明农村儿童的平和度和愉悦度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水平。

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儿童烦乱指数高于3.4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儿童(25.4%>19.8%);女性儿童迷茫指数高于3.4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儿童(17.6%>15.9%);女性儿童的愉悦指数高于3.4的人数也高于男性儿童(75.4%>65. 8%),女性儿童平和指数高于3.4的比例与男性儿童基本相同。

(三)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农村儿童情绪状态的描述性统计量见表4。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也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广泛的地区差异说明农村儿童情绪状态受到与地区有关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文化和生活习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方式等。

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烦乱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是西北地区;在迷茫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也是西北地区;在愉悦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是东部地区;在平和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也是东部地区。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测,西北地区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烦乱和迷茫等消极情绪状态的不利因素;而东部地区则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愉悦与平和等积极情绪状态的有利因素。

图2呈现了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类情绪状态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

1.在烦乱指数方面,除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烦乱度越高,说明儿童对现实生存条件越不满。

2.在迷茫指数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迷茫度越高,说明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越不明确。

3.在愉悦指数方面,除中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4.在平和指数方面,东部地区学生的平和指数较高,其他三个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综合来看,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村儿童的情绪状态明显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儿童的消极,这一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与父母见面或联系次数对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影响

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按照全国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内与父母见面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见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见面5次以上”与“每月见面3―4次”两种情况下,儿童的烦乱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一年见面3―4次”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一年见面5次”以上的儿童。与父母联系次数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烦乱度有显著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与父母几乎每天联系的儿童烦乱度最小。(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其烦乱度竟然小于见面次数在每月3―4次、每年3―4次、每年1―2次三种情况。说明长期与父母不联系使得儿童的情绪状态受父母的影响减弱。但其中所蕴含的亲情的缺失可能是更为深刻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

三、讨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平和度与愉悦度处于较高水平。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平和度、迷茫度、烦乱度三个方面的差异显著。

根据情绪状态的二维模型,愉悦度属于“积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比较有利、不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愿意关注外部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以维持当前有利生存条件能够持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对自己当前的生存状态是比较满意的。

平和度属于“积极-低唤醒”的情绪,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比较明朗和乐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人避免产生盲目的行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有利的生存条件产生干扰。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平和度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儿童,说明父母都外出导致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产生不确定感。

烦乱度属于“消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的状况不利甚至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应激行为,以改善当前不利的生存条件。三类留守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当前生存状态不满意。

迷茫度属于“消极-低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不明确甚至比较悲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从现实中回避和退缩,以获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最有利的应对策略。三类留守儿童的迷茫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未来生存状态不自信。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探讨导致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的原因,尤其需要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儿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关注。

根据与父母见面次数对儿童迷茫度和烦乱度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至少每年应与孩子的见面1―2次;与孩子的联系次数至少应保持在每月3―4次以上,最好每周不少于2次。

针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存条件,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几点建议是:(1)研制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状况监测标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况进行系统、持续的监测;(2)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3)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项培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和情感联结;(3)在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区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援助中心,帮助他们增强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加强与自己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不管采取何种辅助措施,生活中总会存在困难和挫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困难或挫折的外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不同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困难或挫折情境中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差异,而且可以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J].青年研究,2006(3):8-14.

[2]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995.

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社会化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研究现状

伴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普遍化,中国农村传统稳定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囿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内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据推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二千多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改善了其子女生活的农村大环境,但更多的是破坏了留守儿童固有的社区、家庭、学校等微观环境。留守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是关系到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大事。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因素

1) 农民家庭负担过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我国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政策的导向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家庭子女数量偏多,家庭负担较重。农村传统重男轻女理念造成农村儿童数量多、性别比例失调。过重的家庭经济负担逼迫以及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受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绝大部分打工父母无法将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带入城市上学。

2) 农村依靠读书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被打破,“读书无用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现象加重。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在校状况较好,但初中阶段问题较明显,表现为在校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据接受笔者调查的学校教师反映,在辍学学生中有近70%属留守儿童,这些辍学的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父母外出务工。这与当前我国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低有很大的关系。

3) 农村基层政府部门不重视、城乡发展不协调。

目前农村社区和地方政府更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把它视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既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自发状态。

2.2学校因素

1) 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

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农村学校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 农村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教学负担重,对留守儿童和一般学生的教育管理未加区别。

农村教师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力,是导致留守儿童辍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外出而得到教师额外的关照,老师由于本身课业负担比较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2.3家庭因素

1) 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大部分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消极部分家长确实无能力对孩子学习进行辅导,父母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留守儿童父母与子女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

2)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支付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维持等,形成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提高了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内容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将围绕“从留守到进城”、“从失衡到平衡”、“从监护到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四个层面提出。

3.1从留守到进城

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在于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时空分隔,因此,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首要办法就是保障更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进城,保障儿童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在短期内,建议实行如下对策:

1) 适当拓展城镇的义务教育规模。

2) 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意见。

3) 针对农民进城儿童予以少量非户籍所在地的高考和升学名额。

3.2从失衡到平衡

父母外出改变了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为保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平衡,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 为留守儿童寻找合法、合适的监护人。

2) 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日常联系。

3.3从监护到教育

完全留守儿童因父母的双外出由监护人代为监管。针对监护人“重监护轻教育”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1) 建议完全留守儿童密集地区建立切实有效的“留守儿童监护家长教育学校”。

2) 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监护人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3.4从家庭到学校

学校内加强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成立专人负责的留守儿童管理和教学、心理辅导机构,在完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4总结

最近两年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提出上述对策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两点: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依赖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提高;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社会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37-02

一、引言

我校地处粤西地区,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村青壮年劳务输出较多的县市。在我校,留守儿童有250人,占在校学生的23.8%,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留守儿童问题显得更复杂。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监管,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出现厌学情绪、时常有逃学的现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学习及思想问题,值得教育者探讨。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构建家庭重视、学校教育、社会关怀的教育体系,让留守儿童这一令人心酸的社会现象逐渐消亡,使家庭成为儿童品德修养与心理健康基地,学校成为儿童学习知识,拓展智力,提高能力,塑造人格的培训基地,对于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年龄较小,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在成长过程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全校学生1050人,其中留守儿童250人,占在校生人数的23.8%,其中成绩优秀的占留守儿童人数的20%,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新群体。据我校20个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检测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全校的3%,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30.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思想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弱化,孩子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容易误入歧途。通过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的,不良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个别另有用心的坏人极容易用物质享受去诱惑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和诱惑的抵抗力。

3、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事情则推给了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的人。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数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大多数受到人身的侵害。据广东省妇联与省检察院联合调研显示:过去三年广东有2506名女童被害。其中家住在粤西一个山村的留守小姐妹屡次遭到附近六个村民的,时间长达两年。家长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身处外地无力监护。女童因没有得到家庭的庇护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而极易遭到侵害。同时,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学、放学途中也会出现安全问题。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4月20日中午12时多,粤西地区化州市北部偏远山区宝墟镇仓板小学4名学生,上午放学回到家吃完中午饭后,在结伴上学途中过桥时被洪水冲走失踪,四个当中三人是留守儿童。

4、心理方面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越严重。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候,是塑造健康人格时候。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情感心理的沟通、交流、倾诉,而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极易形成人格缺陷,心理障碍。根据教育专家的调查统计,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感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三、我校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对策

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需求;社会支持

一、理论依据

1.需求理论

1943年7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这一论文。在该文中,他第一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是其行为的动力来源,并且个体的各种需要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个层次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关系到个体人格发展的是否完善。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2.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感。社会支持是一种能够扶持、促进、帮助或支撑事物发展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体对他人产生社会需要的反应。社会支持系统是一种能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因此,社会支持往往被认为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或问题的一种潜在的资源。

二、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因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儿童。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的价值观与伦理原则,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

三、A小学概况及田野调查情况

A小学位于C县的E镇,东距锦州市区65公里,南距葫芦岛南票区15公里,北距朝阳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C先东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A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周边村庄的学生,距城区较近,也有少数的学生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该校学生625人,其中农村留守学生379人,占总人数的61%,农村留守儿童在每个年级所占的比例有些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农村留守儿童在年级人数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从数据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处在10 ~14周岁之间,处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阶段;据我们实地调研得知,最小的留守儿童才6岁,正上学前班。父母外出时间两年以下的占48%;外出2―5年的占32.5%;外出5年以上的占16.5%。这表明大多数父母外出时间和儿童受教育时间是同时进行的69%的留守儿童愿意和监护人一起生活,也有31%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意同监护人一起生活。据实地调耍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跟监护人一起生活,住在监护人家里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四、A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程度低

表1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对比性评估的交叉表

[\&自己一人回家频率\&自然危害风险频率\&全留守儿童\&20.80%\&34.60%\&半留守儿童\&14.90%\&29.60%\&非留守儿童\&18.00%\&26.50%\&]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全留守儿童自己一人放学回家的频率的是20.8%,非留守儿童的频率是18%,办留守儿童的频率最低为14.9%。通过卡房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sig值均小于0.05,因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安全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在“一个人回家”这一指标上高于非留守儿童,其面临的潜在人身安全的威胁也就越大。留守儿童居住环境不加,道路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风险较高。

(二)留守儿童自我需求的满意度比较低

[自我学习与教育满足程度\&留守状态\&样本量\&平均分\&Std.Deviation\&Std.ErrorMean\&留守儿童\&132\&3.87\&1.114\&0.038\&非留守儿童\&68\&4.09\&1.069\&0.044\&现代传媒技术攻击满足程度\&留守儿童\&132\&2.2911\&0.79939\&0.02793\&非留守儿童\&68\&2.4411\&0.77311\&0.03172\&]

表2留守儿童自我需求满意度

关于留守儿童自我需求满意度的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学习与教育的满足程度,而是现代传媒技术供给的满足程度,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在上述两个指标方面的平均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Sig值远小于0.05,所以,我们十分确定,二者在自我满足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留守儿童自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留守儿童心里状态体现出消极、自卑与封闭

根据”我害怕在同学面前出洋相“这个指标,留守儿童肯定回答的频率以35%超过了非留守儿童的30.8%,这组指标在一定程度生反映了留守儿童心里状态上的消极、自卑与封闭,同事也从侧面反映了留守儿童在同学关系中缺乏安全感。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image1.png>

图1 是否害怕在同学面前出洋相肯定回答频率

五、社会工作这接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容

(一)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档案

目前,多数学校只是根据上级工作安排,讲留守儿童的数量做了一些统计。为了更好的服务留守儿童,简历科学详细的工作档案十分重要。社会工作者要对所负责学校的留守儿童的信息予以详细的统计。其中主要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监护人构成、监护人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学习成绩、家庭收入水平等要素。该档案以资料卡的形式整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二) 指导监护人更加重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

生活照料是留守儿童生理需求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留守儿童需要监护人照顾其穿着、饮食、上学、就医等,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如访谈中有个叫小红的女孩子,当祖父母身体行发育状况欠佳时,就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她,此时留守儿童家庭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父母外出后孩子无人照料。由于缺乏家长的监护和管理,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有的儿童经常吃不上早饭,而且在家期间午饭和晚饭也经常不能按时吃,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长发育。

篇5

提倡“教育均衡”和全面构建“教育新常态”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可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农村教育新常态实施的“绊脚石”。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经济收入问题、入城读书限制条件等等原因,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扔给了家里老人监护或寄养亲戚,于是就产生“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当前,留守儿童的共享教育已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 共享教育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共享教育是指要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精准扶贫,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教育。这意味着,无论是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特殊儿童还是贫困儿童,都应享有与其他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和发展权。这一理念的提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均衡教育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共享。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的,性格缺陷、行为偏差和学业成绩差是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1)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者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情感世界出现空白,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自已更显孤独和失落,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待他,都代替不了父母。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的原因,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

(3)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化水平较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也很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存在较多的弊端。隔代抚养溺爱大于教育,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

(4)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很少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政府的重视加大投资、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家庭配合教育外,作为教师更有责任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用师爱守护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缺失,他们经常有一些想法和心里话却无法或不便和长辈、亲戚们沟通倾述,所以,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扮演好慈父爱母的角色。去体贴照顾好这些孩子,并努力改善师生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和交流,用师爱来填补缺失的父爱和母爱。也使我们能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参谋、顾问和助手,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补偿缺失的亲情。由于缺少了父母的时刻陪伴与关爱。留守儿童一般不苟言笑,对生活缺少热情,对学习缺乏兴趣。我们要通过主题班会、联谊会、借传统节日举办一些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儿童节举办班内的联欢会,全程由学生策划、布置、主持、参与;班主任收集学生的生日,到哪个学生生日,其他同学可以制作生日卡片、手工品、绘画、书法作品等作为礼物赠送……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篇6

(一)心理呈亚健康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母亲一人或是其祖父母,有的甚至是由亲戚代管。这些监护人只关心孩子的温饱,很少会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每天处在这种家庭环境里,他们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遇到问题或者有烦恼也没有倾诉的对象。所以这些孩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多数孩羞怯腼腆,自卑自闭,行为粗鲁,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矛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得部分家长和学生觉得就算上了大学也挣不了钱。然而有些孩子看到父母或者邻里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而身边有些大中专毕业生却无所事事。所以就觉得在外打工很容易,便生出了何不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念头,尤其个别后进生学业无望就无心学习。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又影响了班级内大批学生,使其他的学生也产生厌学心理。

(三)日常行为较偏激

农村中小学里的留守儿童基本上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阶段,而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进而形成的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不合群,脾气暴躁,总感觉别人对其不够重视、不够关爱,常常对人产生敌意,情绪容易失控。许多孩子总觉得心理不平衡,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就能天天在身边,而自己的父母却只知道挣钱,不关心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已经被父母的遗弃了,所以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

(四)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许多父母常年在外,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所以心理很愧疚,每次回来,就用金钱来弥补缺失的爱。所以孩子们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而且孩子们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不知感恩。他们认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花钱买任何想要的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

二、学校关于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一)生活中,教师要做父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父母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就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用各种方法纠正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娇生惯养,想干啥就干啥,来去自由。又有着爷爷奶奶的娇惯,小皇帝习气不少,家庭式的生活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习惯。我们就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说教和约束,甚至批评、惩罚。应该像父母一样,富有耐心的去纠正、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爷爷奶奶一样在赏识中改变不良的习惯。

(二)课堂上,用爱与责任有效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的育人目标

课堂是师生情感与人格交流的平台,也是学生品德与能力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智商的生成,也要注意学生情商的生成。既要重视学生才学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这些爱的语言赞赏他们的爱好、专长;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每次付出的努力;赞赏他们在课堂上的质疑。只有教师关注这些特殊的群体,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优良品德

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可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兴趣小组以及班会活动营造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让孩子在一起参与,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奉献。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摆脱胆怯腼腆、让他们在活动中更活泼、勇敢。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可以和朋友分享喜怒哀乐。

三、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留守儿童懂得感恩

篇7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学习习惯 培养 措施

当前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本地区的农民工群体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不少父母为了减轻工作、生活压力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单亲家长或孩子祖辈们监护,社会上便出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孩子,学习习惯也不好。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写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等。就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低年级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到了大多数。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场,认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二、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倾注爱心,促进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往往爱的都是一些“听话生”、“尖子生”,而对班级里的一些“问题学生”、“学困生”却漠不关心,结果反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着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一剂良药,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和“学困生”身上都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

2.围绕学习,培养留守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低年级小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首先对改善孩子不良行为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太严格、太硬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两性”:一是目的性,即作业应突出知识点,提倡少而精;二是阶梯性,积极思考发言、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我们要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在每天当中认真督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3.家校互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8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更为脆弱的特殊群体,他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均在6周岁左右,有相当多的儿童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以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儿童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任劳任怨做着最苦、最累、最危险,收入却最低的工作。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离家打工后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就这样诞生了——留守儿童。

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关注较少。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需要其他亲属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一)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亲子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部分单亲监护人几乎不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稍有不如意,便实行“呵斥教育”。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三是隔代教育难以胜任。部分祖辈对留守学前儿童过分溺爱,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却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确引导。也有部分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对孩子要求甚严,一旦犯错非打即骂,容易导致留守学前儿童敌视或报复心理产生。

(二)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李向东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的课程主要以音乐、绘画、游戏和文化知识为主,而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着欠缺。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

三、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一是向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宣传父母关爱对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以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二)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促进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

[1]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4(8):67

篇9

关键词:青秀区寄宿制学校 留守儿童 课外课余活动 开展 研究

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孩子的长辈、亲戚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他们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动而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据全国妇联2008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28.29%。我校留守儿童2012年春期占全校学生28.37%;2012年秋期占全校学生28.21%;2013年春期占全校学生27.04%;2013年秋期占全校学生22.44%。总体来说,有下降的趋势。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本文通过对长塘镇中心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强寄宿制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的对策,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状况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对当前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的管理和开展提供参考。

1、长塘镇中心学校的课外活动现状和青秀区四个乡镇一样,大多数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其中本校就有寄宿制学生563余名,其中留守儿童200名左右。他们的课余生活,基本能够反映青秀区四个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及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状况。 1、寄宿制学生的在校生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分布大概在7-12岁之间,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周日晚或周一早上至周五下午在学校生活,周五下午回家。平时在学校每天纳入作息时间表的学习活动时间大约9-10小时(包括晚自习1小时,课外活动40分钟),从熄灯到起床是9小时30分钟,其余时间,除了午休2小时,晚饭到晚自习之间有2个多小时是没有安排的。从长塘镇中心校的情况看,这两个多小时学生大多是自由玩耍、休息和写作业,而我们的课外作业又很少,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是休息和玩耍,而且毫无计划,完全是自由随机的嬉戏。

2、学校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课外活动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和留守儿童的安排存在一些问题。

2.1、内容过于单调枯燥,简单机械。从表面上看,学校的课程表里都安排了多种多样课外活动,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活动全都是简单的体育活动,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而且每天都是这些活动在周而复始地机械重复,毫无新意和吸引力可言,使活动内容显得很单调。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寄宿生活,反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更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的不少学生就经常在晚饭后翻越围墙外出上网,部分留守儿童谈恋爱、转字条、写情信,甚至有些留守儿童打架、斗殴、偷东西、争王坐霸,好吃懒做,无心学习。

2.2、组织管理过于松散。从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内容和学生平时的自主活动可以看出,学生的课余生活老师基本不参与,既没有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更没有切实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的课外活动完全流于形式,成为纯粹的学生自由活动,不但达不到休息娱乐的效果和目的,很难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功能,而且很容易产生学生简矛盾冲突和发生危险。这样因管理不到位很多安全事故都发生在课外、课余活动中。

3、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因分析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课余时间最好的组织形式,对青少年发展具有多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在我校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1、没有考虑地方实际。学校在选择和安排课外活动时没有考虑本地气候条件和学生情况,过多参考借鉴外地经验。由于气候条件、场地器材,导致安排的课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名存实亡。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兴趣,课外活动总是全班全校一刀切,没有主动发现和培养留守儿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没有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考虑。

4、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的构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看到制约我城区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如何选择课外活动内容、如何组织活动开展、如何挖掘活动功能都缺乏清楚的认识。因此,要想改善我城区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现状,也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需要从几个角度入手:

4.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必要条件。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以便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同时,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困难多,课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而且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从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的角度,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予以协调。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为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以便及早、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农民放开手脚发展经济免除后顾之忧。

4.2.确立一种“创新+生活”的指导理念。“创新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 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寄宿制学校也必须树立创新的理念,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培训目标。而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源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能比拟的作用。陶行知说过,“教育与生活是同时存在的”。而“寄宿”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寄宿生的课外活动不仅是生活问题,而且也是教育问题。因此,寄宿制学校还要树立课外活动就是生活的理念,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充实学生的生活内容,并通过课外活动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除了上述几条,还应该通过各种教育培训,转变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的观念,改变他们对课外活动放任自流、敷衍了事的态度,让他们理解开展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的意义,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外活动的探索和实践中。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寄宿制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参考文献:

[1]周剑宏.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延续[J],中小学管理,2006,S2.

[2]皮尔松普森.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P167.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P11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困惑;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资源跟不上,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一,留守儿童年龄大小不一,有的不能自理,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有的甚至一年都见不上父母,父母和孩子见面的机会少,沟通就更少,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就更少了。在最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父母却没有在身边,久而久之,不仅孩子的生活质量没有办法保证,甚至会与父母产生隔阂,不愿意与人沟通,可能会出现自卑的心理,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很不利。

第二,有的孩子由亲戚照顾,但是也没有办法弥补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对于孩子的管理,中国有个老理说“隔辈格外亲”,祖辈们更加溺爱他们,出现什么问题他们舍不得管,只是一味地迁就,而其他亲戚朋友碍于一些原因更是没办法管。孩子们也就任由其性子随意地生活。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改善措施

1.生活上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这样让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的宿舍中安装了一些通讯设备,并且还根据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进行更新换代。通过这些设备,孩子们可以随时与父母进行沟通,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还能够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声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感情有了寄托就能够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一点点的抚慰,使父母与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隔阂。还有一点就是增强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教师通过对孩子们平时学习和生活的观察,了解到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要是出现问题的话,教师是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的,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最后,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找到好的生活老师。孩子总归是孩子,在生活上还是不能特别好地照顾自己,生活老师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一下孩子们,帮助他们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们的关爱。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缺陷设立心理咨询室。作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不仅要能够真正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还要找到帮助他们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思念父母而哭泣,或者是因为受到同龄人的欺负而愤怒,或许是因为学习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心情低落的因素,这时候,作为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根据对孩子们的观察和听他们的倾诉,了解到应该从哪个角度来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化解自己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来解决的。当孩子们没有心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好的精力生活、学习,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也能够让家长更加放心。

2.家庭教育管理方面

留守儿童之所以不能够有良好的成长空间,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缺少父母对孩子应有的关爱和照顾,所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虽然父母长期在外不能够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但是父母应该通过电话或者是互联网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是否出现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样能够减少孩子的孤独感;(2)家长应该多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因为老师能够真实地发现他们的状态,如果发现问题的话,可以向老师请教如何解决问题,把孩子的心理调整过来;

(3)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让母亲或者是父亲陪在孩子的身边,给予他们父母的爱,有家长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守护。

总之,为了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样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要结合社会各界的力

量,铲掉存在于留守儿童身边的危险因素,不能够让不法分子伤害到儿童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