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绩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销售绩效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根据XX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内专心学习,放置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特制定《XX小学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构建学生健康成长体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保护学生的视力,为学生在校内专心学习,放置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养成非必要不把手机带入学校、带入学校即统一管理的习惯。
2.进一步明确具体的保管学生带入的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确保手机的保管使用工作得到监控和实效。
3.探讨家校沟通的合适的方法,将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和家长沟通到位,共同做好本项工作,一起履行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
三、组织领导
1.各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大队部、教导处和班主任分工协调的领导小组。
2.教导处负责进行督查、大队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少先队值日队员加强巡查和监督工作、后勤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班主任要督促本班的学生执行贯彻本方案要求。
四、具体工作要求
1.有限带入校园
各班主任通过多种手段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
各班级应将手机管理纳入班级日常管理,明确不得把手机带入教室,如果带入由本班班主任统一保管(可由班主任暂时锁在自己办公桌抽屉)。通过班主任手机、微信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
大队部、各班主任等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
大队部、各班主任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督促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强化督导检查
学校分管领导要指导各班级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各部门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2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充实知识能量,紧跟时代步伐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
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涉猎面要尽可能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广博的“通才”,跟上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至少不能落在学生的后面,沦为鲁迅先生笔下只会哀叹“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
三、重视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班风
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集体荣誉感教育是级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立良好班风、建立良好班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学生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注意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差我耻,班级兴衰,人人有责”的集体荣誉感教育,以此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形成战斗力。
四、全力锻造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单凭班主任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
班干部队伍组成后,班主任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要大胆地使用他们,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及时予以帮助,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中的成绩要及时给以表扬和奖励,要全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有了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大减轻,班级管理就会轻松愉快,一定要下大力气促成这种良性互动。
五、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如何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注意只扮演一个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事必躬亲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和实践,同时在活动中放下架子、积极参与,这会极大地拉近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六、选准教育时机,大胆管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或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了事。要认真分析清楚错误的性质,区别对待。对原则性的错误苗头,不要轻易放过,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选取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即在学生心理和思想上感觉到有些害怕承担错误责任或对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促使其真正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及时的批评教育是必需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错误之路上越滑越远。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竞争
一、概述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员工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首先,绩效管理强调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员工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定,从而在企业内部构建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然后,绩效管理将评定结果与分配、晋级、人才选拔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来指导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说,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
1.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每年为国家缴纳了大量的税金,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庞大的就业岗位,可见国有企业发展水平的好坏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国有企业长期受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只有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才能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开始了漫漫的改革发展之路,从国有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铁饭碗”、“大锅饭”思想就可以看出,内部工作效率滞涨成为了制约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成因,所以坚持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逐渐引入职业经理人现代化企业制度,成为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以此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则成为了关键。
3.完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永恒话题,但在限制竞争以及“国家兜底”的情况下,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容易出现缺乏竞争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问题,从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散漫自由、相互推诿等负面氛围。所以,只有通过绩效管理的鞭策作用,才能让国有企业逐渐建立起直面市场风险的企业文化,以此来不断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竞争意识。
三、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绩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诸多企业管理者也深刻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管理落实不到位
对国有企业而言,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卸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外界监督等,究其原因,还在于绩效管理与薪酬待遇、职务调整、职业发展相脱节,各项规章制度也仅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无法对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构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或者将绩效考核视为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待需要检查时,企业管理者才会去做这个工作,在人力资源部规定的表格上填表、打分、划分等级,然后交表存档,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即便有,也是通过非正式谈话的方式进行,这使得考核结果没有真正服务于企业管理,同样员工既不能从绩效管理中获得收益,又不会存在损失,这就使得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绩效管理主要是一种注重过程的内部管理办法,但因为其大多是以最终结果的形式反应出来,所以部分企业管理者就容易仅重视最终结果,而忽视了最终结果形成的过程。比如,国有企业的年度销售指标、利润指标、股权收益等结果,只是战略目标的阶段性体现,并不能表现出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如果抱着“不管怎么做,只看最终结果”的态度,势必会导致员工的目光短视、行为短期,甚至出现损害企业长期利益的情况。可以说,只看重考核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没有分解长期指标的考核,无疑是“杀鸡取卵”。
3.考核后的相关问题未得到反馈
问题反馈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存在的问题情况及时反馈给员工,成为了构成绩效管理闭环的关键。从作用来看,其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使员工了解企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对他的真实评价,是其更清楚地知道自身的长处以及存在的缺点,从而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构成激励作用;第二是帮助员工查找不足的原因,明确未来的整改方向,达到既能保持以往的优势,又能扬长避短的目的;第三是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并通过广大员工的集体监督,来促使绩效管理工作得以不断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轻视问题反馈的现象,这极大程度地削弱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甚至让广大员工觉得“考而不核”的感觉,严重挫伤了员工参与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4.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是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导向作用的前提。但部分国有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考核指标模糊不清、目的不明确、生搬硬套的问题。一般来说,可将与员工工作成果直接相关的考核指标视为任务绩效,而将与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相关的考核指标视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一套体系,同时也便于后续的操作和评价。比如,部分国有企业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这就使得绩效考核不具备可操作性,得出的结果也与员工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四、加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以便于达成企业目标,并且对员工、部门和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效的管理,可以激励员工充分发挥潜能,从而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同类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崭露头角,就必须苦练“内功”,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方式来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1)人品:能力固然重要,但人品是成就事业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整日小肚鸡肠、多疑、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即使身居要位也不会长久。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以正直的人品作为依靠。(2)责任心:作为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企业管理者只有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绝不简单应付和轻信盲从,以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探索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途径。(3)善于学习:企业管理者要想提高管理能力,必须要勤于学习,与时俱进,以更加精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去影响下属,从而有效弥补知识陈旧、思想老化等方面的问题。
2.建立、健全良好的考核机制
绩效管理是企业的一种持续性管理办法,通过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其更好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正视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诸多弊端,以在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具体的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创新,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注意的是,绩效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原则,而并非单纯将其视为赏罚的依据,确保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析、落实,由总体部分追溯到个体部分,通过每个不同层次的绩效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绩效指标。由此可见,企业和员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促进企业和员工的进步,以制定出相符实际情况的考核制度,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局面。
3.建立好的沟通渠道
有效的沟通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从考核的设定到考核的落实以及信息反馈,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相互的沟通,从沟通中,谋求制度的完整。通过有效的沟通,才便于企业管理者了解到各员工的真实情况,才能运用合适的管理办法进行考核,这些均是保证考核结果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当员工对考核结果存在意见或异议时,企业管理者要对异议、意见予以重视,如确定的确存在问题时,要立即进行完善,以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有效的异议可为后期的考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对于异议表述可实行面对面的会谈或是相关的文件递呈。经常性的指导能够有效地完善其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可定期开会进行商讨,这样在运用中才会减少其错误的发生率。另外,为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沟通渠道不畅或信息孤岛的问题,还需要考核者与被考核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考核者要倾听被考核人员的真实想法,对于考核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考核者要做出相应的记录,以便在后期考核中对于考核制度的更新,这样才能真正凸现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4.以绩效管理来完善激励措施
绩效管理要讲求激励和淘汰双管齐下,国有企业要有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能正确、公平、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成绩,考核方法要将定性与定量二者相结合,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要让考核真正有激励作用,员工能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和工作考核实现部分淘汰、部分奖励,确保企业与员工的互动关系,真正让绩效考核制度规范化、科学化,让员工的贡献获得公正的待遇。另外,员工绩效评价结果可用于多个方面,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正向或者负向的激励,在内部形成一种公平的氛围和环境,以激励员工提高绩效水平,从而凝聚员工。比如,在薪酬发放上,企业可根据全年绩效考评等级与工资等级提升紧密挂钩,使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还可以在评优、评先、培训开发、职业发展、职位晋升等多方面体现员工绩效评价的结果。五、结束语综上所述,如果将外部市场竞争视为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强化绩效管理,则是让企业直面市场竞争和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的有效办法。所以,绩效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企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27):81-82.
[2]李静.浅谈国企员工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与优化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9(23):123-124.
[3]李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企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27):81-82.
[4]李智勇.以问题、市场和价值创造为导向强化国企绩效管理[J].国资报告,2019(08):38-41.
[5]钱磊.新形势下国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69-70.
[6]韩倩玉.国有房地产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86-87.
[7]陈丽莎.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3):116-117.
[8]张文娟,尹爽.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2019(04):85-86.
篇4
1.公司员工对绩效管理作用认识不够
公司员工大多认为只有销售人员可以设定量化绩效指标,其余人员无法设定量化指标,因此绩效考核也就无法进行,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也就无法与薪酬福利、晋升、奖励等挂钩。所以,公司只有销售人员有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兑现绩效考核工资,其余人员都没有绩效考核指标,都是固定级别工资。员工晋升也很少看工作绩效,因为公司内亲戚较多,家族企业的对外排斥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员工晋升往往看关系,这种组织行为,加深了员工对绩效管理无用的认识。
2.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过程。A公司没有正式的绩效管理制度,只是在员工手册中有些奖励、惩罚制度。公司搬迁新址,新上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规模快速扩张,员工岗位变化较大,员工岗位职责不清楚,没有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不明晰,因此也没有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更没有与员工沟通绩效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手段及方法。没有绩效目标也就没有绩效评价依据,员工只满足于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主动性,不能够自主工作,更谈不上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3.绩效结果应用单一
A公司所有员工都认为,绩效结果只是用于薪酬管理,没有其它作用,而且差距不大,一个月也就100-200元的差距,至于员工去留、晋升与绩效没有关系,因此大家也不重视绩效管理,不追求高绩效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理及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知识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不清楚自己岗位职责,弄不清自己工作流程,抓不住工作重点。对公司各岗位工作不了解,没有一线岗位工作经历,无法与其它部门经理有效沟通,不能够帮助各部门建立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绩效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进行。
5.公司整体目标不清晰
A公司年初制定了整个目标,也即实现销售额2亿,但目标笼统,没有科学的目标分解,如2个亿的销售额面向哪些市场及客户,包括哪些药品,没有明确的规划。各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目标,只是被动听从上层指挥。因此也就无法制定各部门、每个人的绩效目标。
6.岗位职责和绩效目标混淆
岗位职责指一个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绩效目标是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如A公司财务经理将管理应收账款工作流程当成绩效目标,他认为做好账,弄清楚每天收回的款项、应收款项,并与销售经理及时沟通即为他的绩效目标,而没有将回款率作为自己的绩效目标。再如人力资源经理将每天按时上下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自己绩效目标,而不考虑招聘成本及各部门岗位满足率,也不考虑员工流失率及员工满意度。
7.绩效目标达成过程沟通不充分
A公司在确定部门或个人绩效目标时,有时只是自上而下设定,有时只是自下而上设立,缺少反复沟通的过程。如果只是自上而下,出现上层要求部门或个人完成的目标,部门或个人没有能力完成,或者按照上层要求的方法无法完成。如在引进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时,只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上层经理感觉某系统好,就采购,没有与仓储部及信息部充分沟通,在设施过程中产生了ERP软件与分拣系统软件数据不能共享,导致仓储部工作量大大增加,仓储部也就无法完成仓储效率及效益的绩效目标。如果只是自下而上设定目标,则部门或个人申报的目标较低,达不到公司要求。
8.绩效考核周期不合理
A公司采用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进行绩效管理,但月度考核多是员工行为目标,对业绩目标多是年度考核。如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目标多采取月度考核,但对销售额、仓储成本、财务费用、办公成本等业绩指标多采用年度考核。对业绩指标考核周期太长,一是不能起到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二是不能及时发现业绩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降低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
二、完善A公司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1.全员培训,正确认识绩效管理作用
绩效管理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涉及每位员工的管理手段,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要做好绩效管理,发挥绩效管理的规范、激励、开源节流的作用,必须全员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方法,全员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实现、绩效评价、绩效反馈过程。A公司目前员工对绩效管理作用认识不足,对绩效管理过程了解不多,因此应首先开展全员培训,认知绩效管理。培训可以分层进行,中高层经理、一般员工可以分批培训。最好请专业绩效管理顾问整体设计,根据公司需要开展培训,理论要与公司实际紧密结合,在培训中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员工知识素养及自我管理水平。如果只培训理论,则将理论束之高阁,员工不能理解,反而产生反感,因为A公司员工学历层次不高,多是从基层做起,跟着公司成长起来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只占员工的26%,而且专业学习管理的员工极少。如果只培训实际操作,不讲理论,一是会降低绩效管理在员工中的信度,认为没有理论依据,只是顾问或人力资源经理在编造,不相信绩效管理能够提升公司及个人绩效,不相信也就会不配合,为后期绩效管理实施带来困难;二是不能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及自我管理能力,员工掌握了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不仅可以理解公司的绩效管理办法,而且能够应用绩效管理基础理论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素质,如应用绩效目标设定的SMART方法,设定自我学习、生活目标,对自我成长大有裨益。
2.工作分析,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可以明确各职位职责、关键绩效指标,进而结合公司总体目标设定每个岗位考核期绩效目标。
(1)修订岗位说明书
A公司因搬迁新址,新上自动输送分拣设备及系统,人员岗位变化较大,因此,要重新明确岗位职责,编制岗位说明书,弄清每个岗位关键考核指标。编制岗位说明书要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原则,多沟通,反复推敲,必要时可以请人力资源顾问帮助完善。岗位说明书要尽量全面完整,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的依据,公司要汇编成册形成《岗位说明书汇编》,便于下发、保管及执行,也为以后修订提供依据。
(2)明确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
工作流程是指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工作流程包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是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工作流程是工作效率的源泉,流程决定效率,流程影响效益。设计、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并保持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控制和管理,从关键事务流程中找到关键环节,为准确定位绩效考核关键指标提供依据。工作规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工作规范是员工工作的标准,也是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依据。
(3)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公司绩效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绩效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绩效管理的战略地位;二是绩效考核的对象、考核周期、考核机构、考核时间与考核程序;三是绩效考核的主体、考核维度及考核权重设计;四是考核者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的实施;五是考核表的管理与查阅、绩效面谈的目的、绩效面谈沟通的步骤、员工申诉及其处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坚持实用、可操作性,要动态稳定,在一个考核周期内要保持不变,但随着公司业务变化,尤其实行大的岗位调整时,要适时调整制度,适应公司发展需要。A公司现在搬迁新址,新上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变化较大,需要进行绩效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A公司员工素质不是很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绩效管理制度,要用简单的方法设计完善的考核制度,让员工会用。
3.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激励员工潜能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考评,是员工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业绩的全面体现,也是员工对公司贡献度大小的衡量结果,因此在涉及员工利益时,应该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除了薪酬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外,还有晋升、调迁、退职、奖惩、培训都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在薪酬、职务晋升、退职、奖惩、培训中运用,同时还可以用于员工绩效提升,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绩效实现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绩效,或者发现提升绩效空间,找准突破口,也能提升绩效。A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企业内亲戚关系复杂,员工素质差距较大,公司应该将绩效考核结果不仅应用于薪酬,还可以应用于在职务晋升、奖惩等,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留住优秀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家族企业的禁锢,实现公司更长远发展。
4.学习实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案例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法,A公司可以选择与公司相类似的企业作为标杆,派中高层到标杆企业学习。主要学习标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运用,了解运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标杆企业的解决办法。选择标杆企业很重要,一是要与本公司发展历程相近,二是要竞争并不激烈,三是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是标杆企业高层能够以诚相见。学习是一个扬弃过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生搬硬套。因此人力资源经理不仅要学习标杆企业案例,还要勤于实践。要能够灵活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剖析标杆企业成功的关键,将其应用于自己公司,实现新的成功。
5.细化目标,科学设定员工绩效目标
A公司公司层目标只是一个销售额,太笼统,各部门也就无法设立部门战术层目标,员工个人目标也无法确立。公司层目标要细化,要有经营目标、财务目标、人力资源目标等。在经营目标中明确市场定位尤为重要,其次要明确产品结构,再次要明确社会贡献目标。财务目标中首先要明确销售目标,其次要明确成本目标,再次要明确利润目标。人力资源目标中关键要明确员工需求量,其次要明确员工提升计划,再次要明确员工报酬增长幅度。有了细化的公司层目标,部门战术目标的制定就有了依据,部门战术目标要与公司层战略目标相适应,要为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目标而设置。
6.突出重点,量化员工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包括绩效项目及绩效指标,绩效项目主要根据岗位职责设置,绩效指标根据部门目标分解。绩效目标与岗位职责要有区别,一是岗位职责反映员工工作内容及范围,绩效目标反映企业期望员工实现的工作结果及标准;二是岗位职责要全面,绩效目标项目则要突出重点,不超过10项,绩效指标要尽量量化,便于评价;三是岗位职责变化不大,绩效目标变更周期比较短,每月、每季、每年绩效目标都有可能不同,因此,绩效目标在每个考核周期都要重新设定。
7.反复沟通,科学制定绩效目标
目标的制定与分解流程必须从上往下逐级进行,部门要根据公司目标制定完善部门战术目标,并将部门目标分解到个人,部门经理要将分解的目标与员工沟通,征求员工意见,沟通的不只是绩效目标项目及指标,还须沟通完成目标的途径、方法及激励措施,要与员工达成共识。只有反复沟通,员工才能认同自己的绩效目标,找到绩效目标实现路径,对实现绩效目标充满信心,进而努力实现绩效目标。
8.正视差异,选择合理考核周期
篇5
【关键词】绩效 绩效考核 实施保障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1、组织绩效体系构建
组织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设计要涵盖企业全部经营行为,对其经营行为要起到约束、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指标体系既要能体现企业当前经营的客观实际,又要能展示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既要能评价企业经营的业绩状况,又要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指标体系应该是模块化的,即不同系统可能依据各自特点选取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其企业整体考核的指标而又不失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依据上述思想,组织考核体系的指标体系分为关键业绩指标和奖惩性指标。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数。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定的工作指标;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关键业绩指标分为盈利性指标、成长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四种:盈利性指标反映企业当年的正常经营业绩,是考核体系的重点,其中每个分指标的选取都应科学合理,体现时代特色;成长性指标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是从市场竞争及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核企业的发展状况;协调性指标是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而设立的考评指标;管理性指标属于定性指标。前三类属于定量指标。奖惩性指标可分为:对企业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有直接影响的事项;虽然对企业效益有重大影响,但可能短期内在关键业绩指标上体现不出来的事项;企业某些行为的后果及影响在关键业绩指标上基本不能有效反映出来的事项。指标体系的权重指标体系建立以后,就要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问题。对于关键业绩指标,分别赋予其中每一类指标一定的权重(或基本分数),根据每一指标实际完成的情况,并对照每一指标所应达到的数量标准,分别予以加分或减分,从而得出该指标的最终权重(或得分)。对于奖惩性指标,没有基本分,是在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符合的情况进行的加分和扣分。
2、部门绩效管理办法
下面以一个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为例,确定部门绩效管理办法。部门绩效每月进行考核,采取百分制进行计分。按考核的结果划分如下:A(优秀):≥90分;B(良好):80-89分;C(及格):60-79分;D(差):≤59分。部门月度考核的结果,将影响该部门领导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当月薪酬。部门考核的关键是要规定每个部门考核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所占的分数。
(1)部门目标考核。考核部门目标的完成情况,分为关键事项和关键指标。关键事项是公司根据年度方针目标,在年底确定的下一年必须要做的事情,各部门再将这些关键事项分解落实到人。这些事情对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关键事项的完成情况在每月底的部门绩效考核会上进行评审,并根据完成情况做出一些修订。关键指标包括财务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新产品开发和预先研究指标、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指标等分别由生产、质量、技安、研发、财务和目标管理小组部门负责考核。部门目标考核的分值根据各个部门的性质不同而不同,部门承担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目标实现的直接贡献越多,则分值越高。
(2)部门职责考核。考核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各部门的职责不同,分值有所不同。考核的办法有三条途径,一是根据各部门的每一条职责,在月底时目标管理小组抽查几条职责的履行记录,并对职责履行情况的好坏进行判定。二是找出每一条职责的内部用户部门,抽取几条职责,同用户部门对该条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判定。三是通过绩效管理网络上的部门之间的投诉,调查落实后反映出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
(3)现场改进考核。考核各部门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工作。5S工作是一个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反映企业的精神风貌,是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这项考核每个部门都占5分。现场改进考核工作由总经理办公室主持,建立一整套的评分办法。主要的方法是将公司划分若干个现场改进小组,车间以班组为单位,班组之间每周互相打分,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标准的制定和互相打分监督。
(4)突出绩效。每个部门都有赋予一定分值的突出绩效分。这样即使部门目标、部门职责和现场改进全部得满分,也只有89分,考核结果也是B。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突出绩效,部门考核结果才有可能得A。这样,月度考核为优秀的部门数量得以控制。
3、建立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1)管理人员考评。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考评重点是工作过程,考评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业绩”量化:业绩并不只是有经济指标来衡量的业务实绩,还可以是工作进展或完成情况;从实践来看,考评制度与计划管理的紧密结合,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划管理是以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进度量”为指标,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化成数据。计划管理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计划,而是一个多层面的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包括企业的整体规划,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一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细化成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数据。“素质”考评: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评中,一是对其“廉洁奉公”、“遵章守纪”、“尊重同事”、“关心下属”等素质的考查,这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二是应当侧重考查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查,其核心是协调能力;这是对干部的主要要求,居主干地位,应占最大比例。三是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贡献,是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占顶峰地位,所占比例虽不大,但体现了公司总裁的价值导向,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公司领导(高层)、部门领导(中层)和主管(基层)三级管理人员应区别对待。如对高层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其思想能力、协调能力,对中层干部应强调其具体操作技能,而其思想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则应大体均衡。
(2)营销人员考评。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考评应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部分来定期考评,定量考评包括考评销售人员的销售结果,如销售额(这是最常用的指标)、回款额、利润额、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区域性销售人员在该销售区域与竞争对手相比之下的市场占有率,是表明该区域成绩的重要标准)和客户数;还要考评销售人员的销售行动,如每天平均拜访次数、每次访问所用时间等。销售人员的绩效考评可以采取目标考评的方式,按照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把目标分解到具体产品或区域,然后分解到具体的业务人员;在分配目标的同时,必须进行资源分配,否则可能导致成本上升、业务下降。
(3)采购人员考评。采购管理是传统管理学长期以来所忽视的一项重要职能。亚新科公司的采购人员支配着占总成本的60-80%的采购费用,他们的绩效提高10(成本降低10),可能就意味着企业的绩效提高6-8,可见,通过管理压缩的空间是很大的。采购人员在其工作职责上,应该达到“适时、适量、适价、适质及适地”等目标,因此其绩效评估应以“5适”为中心,并以数量化的指标作为衡量绩效的尺度。
(4)研发人员考评。企业的研发人员作为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发人员,不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规范来约束,应给予研发人员较大的工作自主性和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
4、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合理结合
要把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挂起钩来,以“百分制”记分汇总考核结果,根据部门最终考核得分从高往低排定名次,按以下控制比例将部门绩效归入4个考核等级:先进部门――约占10%;良好部门――约占30%;合格部门――约占50%;基本合格部门――约占10%;利用“调节系数”将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紧密联系:员工最终绩效考核得分=员工绩效考核得分×部门绩效“调节系数”;部门绩效“调节系数”的确定。先进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1.8,其他人员的“调节系数”为1.5;良好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1.5,其他人员的“调节系数”为1.2;合格部门: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调节系数”均为1;基本合格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0.6,其他人员的“调节系数”为0.8。这样就把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员工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考核实施程序分为考核前培训、自评、互评、上级考核、考核沟通等几个步骤。绩效考评完成以后,考评小组应及时对绩效考评的结果进行归档、整理,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考评结果必须与激励薪酬设计挂起钩来,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人员激励体系。物质激励手段: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及其他福利(住房分配等)。精神激励手段:通过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计划地进行工作轮换;使员工工作不断丰富化、扩大化;授权。机会奖励:如培训、给予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鼓励职工参与、给予尊重、给予认同、多强调积极性的一面等。根据考评结果,将优秀人才列入公司储备人才库,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列为公司重点培养、提拔对象;对那些本身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但与现有工作资格不匹配而造成绩效不佳的员工,应及时进行工作轮换,调整安排到其他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而对那些本身因个人不努力,消极怠工导致业绩不佳的员工,应予以淘汰。
三、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组织保障
1、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本质上就是要揭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通过什么样的机理来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整合人力资源之后所达到的状态和效果。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学系统,使得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持续性处于激活状态,并不断得到能力和绩效的提升。
2、建设高绩效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经营绩效好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度和力度。要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制度,适应这个急剧多变的竞争市场,最大地发挥企业潜力,就必须建设一种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相融和的企业文化。绩效管理是一种方法,企业文化是一种方向,高层管理者要将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到员工的绩效上来,积极创建一种基于绩效的企业文化。
3、构建学习型组织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绩考核体系得以实施的一项重要组织保证。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十大步骤:评估组织的学习情况;增进组织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持续发展;奖励冒险;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把学习引入工作;通过学习描绘组织发展愿景;将组织愿景融入生活;系统思考;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EB/OL],中国人力资源网biz.省略,2005-1-13.
[2]唐翰岫、罗炜、唐元虎:企业整体绩效考评体系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篇6
忙忙碌碌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作为企业经营者的老板依旧满怀激情的组织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但一想到企业以往的情况,又不免对战略目标能否落实心存疑问。每年战略目标制定之后,执行起来总是不到位,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亲自抓,推动起来也很难,有时候对企业甚至有种失控的感觉;各个部门平时看上去都很忙,但一年下来盘点工作,好像都是在重复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和处理一些临时的紧急事务,而在企业管理上却没有任何进步;事无巨细都需要老板拍板,各级人员都在等待上级命令行事,如果没有上级指示,就无事可做。是不是执行力的问题?尝试过组织拓展训练,开展执行力培训,除了热闹一阵子,也没感到有什么实际效果;是不是人的问题?也尝试过从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试图引发“鲶鱼效应”改变现状,可是在最初的一段热情期过后,职业经理人也“泯然众人矣”。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从上到下都失去了活力?如何才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奋勇争先,积极主动的执行好企业的每一个战略举措?
目标责任机制,即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将企业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分解,将具体的目标任务逐层落实到各业务模块的分管领导、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同时要求各级人员制定保证措施,并对目标的完成承担相应责任,通过目标责任的约束,实现各级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控制并努力达成工作目标的一套管理机制。正是因为目标责任机制的缺失,导致企业经营目标和责任的压力集中在企业最高层,甚至老板一个人身上,经常是老板一个人在摇旗呐喊,下属却按兵不动,整支队伍看起来像一群“绵羊”。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将帮助同样一支队伍从无力的“绵羊”变成勇猛的“狮子”。
目标责任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游戏规则。下面这则小故事,有助于理解什么是机制:
僧多粥少,寺院里的和尚为了如何把粥分得公平绞尽脑汁。一开始他们选出一个大家信得过的和尚掌勺分粥,掌勺和尚开始时尽心尽职,可时间一长,掌勺和尚便利用掌勺之便,总要为自己多分一勺。大家认为不妥,有人便建议每人一天轮流掌勺,众和尚同意,但不久后,问题又出来了,掌勺者都感到自己掌勺机会不易,于是掌勺时都为自己多分一勺。后来大家凑在一起,定了一个规矩,掌勺和尚每次分粥,只能最后取自己那一份,且推举一个和尚专司监督之职。
目标责任机制通过目标的分解和责任的下沉,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个人都承担起企业的经营管理任务,同时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将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每个人的薪酬挂钩,从而将企业中每个人的做事方式从老板驱动,转变成为机制驱动、目标驱动、自我驱动;从人管人,转变成为制度管人。
建立目标责任机制,需要遵循“三步骤,三保障”,三步骤即目标制定和分解、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业绩回顾与评价,三保障即组织保障、权责体系保障、绩效文化保障。
目标制定和分解,责任下沉
目标制定和分解的目的在于使各级人员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从而保障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目标制定和分解的过程,也是将目标转化为可实施的方案和手段的过程。经过分解后的目标,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切实落在每一个月、每一天、每个人身上的具体的工作任务。
目标制定是目标分解的前提,而目标分解是目标制定得以落实的必需手段,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往往目标制定和分解的过程要经历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过程。即首先自下而上的收集内外部环境信息和经营情况信息,对下一个时期的经营情况作出预测,初步提出总体目标,企业最高领导层参考以上信息,结合对行业和企业本身发展趋势的判断,确定企业总体目标。然后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最高领导层根据企业总体目标,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措施,并将这些措施下达到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形成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的目标;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再将自己的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并作为下一级单位的目标下达下去;如此直到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个人。最后,将每一个层级员工的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自下而上的进行汇总,从而形成公司整体的目标体系。
笔者最近服务过的一家企业,其借咨询项目开展之机,明确了2012年总体战略目标,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对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其营销部门,全年工作确定为完成公司产品全部产能产量的销售,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建立和优化营销管理体系三大任务,并将此三大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分别下达到各销售处、市场管理处、物流处等二级部门。在其运营管理部门,全年工作确定为落实组织绩效考核、推动流程管理体系、开展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三大任务,并同样分解到了部门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很多企业将目标无法落实归咎于执行力或者人的问题,却忽略了好的执行力和人的积极主动性都需要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激发和维持。“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者多劳,但多劳不能多得,甚至干得多错的多,被领导骂得也越多。有句话说的好:对做的不好的员工不惩罚,就相当于惩罚了做得好的员工。长久下来,谁也不愿意多干,就形成了人人遇事退缩,谁也不肯承担责任的局面。
绩效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业绩评价体系,将责任与利益统一起来。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是建立在对企业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共识之上的,使员工个人的业绩及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体系紧密承接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对所有员工提出明确的期望和要求,并对员工行为的结果给出具体的衡量标准。绩效管理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KPI),360°打分,EVA经济价值评估等,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其本质都是选择若干因素对整个组织、团队或个人的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衡量其对企业的贡献,据此形成的评价结果,即绩效考核结果,成为对员工进行薪酬分配、晋升调动、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正是因为绩效考核结果能够对员工的薪酬、职位、培训机会等产生重要影响,能够使员工产生向上的驱动力,主动追求责任的承担和目标的达成。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遵循如下步骤:第一,明确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牵头部门,由其负责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考核运行管理;第二,审视现有的薪酬结构,根据绩效管理需要做出调整,打破过去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第三,选择适合的绩效管理工具;第四,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和分解的结果,选择对企业中每一层级员工进行绩效评价的因素和评价标准,并考虑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第五,开展绩效管理体系沟通,倡导绩效为王的企业文化,准备绩效管理体系的导入;第六,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办法并开始实施。
同样以笔者最近服务过的这家企业为例,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成立运营管理部牵头开展组织绩效考核和流程管理体系落实推动相关工作。结合新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公司高层、中层和基层员工,根据职能和岗位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薪酬结构,其薪酬中的浮动部分与其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例如,对其分管某一产品营销工作的营销部副部长,其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如表1。
业绩回顾与评价
业绩回顾与评价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的最后一环,却是保障目标责任机制能够切实落地执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少了对企业业绩情况的定期评价,缺少了对目标实现程度的不断回顾,缺少了对责任履行情况的时刻检查,缺少了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任何的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都将流于形式。
从公司层面来看,通过绩效分析,找出企业在执行战略举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弱点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通过定期的业绩回顾,检讨企业运行机制中的制度缺陷、操作中的缺点及其他需要改进的事项,不断完善机制运作;另外,经常的回顾和评价有利于企业不断审视战略目标及其保障体系的合理性,能够及时抓住各类战略机会,规避战略风险,平衡各项业务发展,做到随需而变。
从员工的层面上来看,业绩回顾与评价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按劳付酬,形成良好的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同时通过绩效反馈和绩效沟通,协助员工解决执行力障碍。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员工回答“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我做了之后会得到什么,做不到会损失什么?”,同时通过对企业整体经营成果和员工个人绩效结果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馈,回答“我实际做到了什么程度?我想要提升工作绩效,应该做哪些努力?”的问题,从而促使其不断提升胜任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整体业绩。
仍以上述企业为例,为保障企业各项目标的落实,从公司层面和部门层面分别设置了业绩回顾和评价“时钟”。营销部要求下属各销售处每周召开周例会,各客户经理提交周报,回顾一周之内客户提货和回款的实际数量,与计划数量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下一周的改进计划;回顾一周之内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重要信息的收集和掌握情况;回顾一周之内合同履行情况、客户信用控制情况及其他客户服务情况,优化工作方法,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业务风险。营销部每月召开部门级的经营分析会,同时对客户经理进行月度考核。公司每季度召开公司级的经营分析会,检查公司总体营销战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营销策略的季度调整,同时对营销部整体进行季度考核。
目标责任机制的建立之后,还要通过以下三方面保障该机制的有效运行:
第一,明确牵头部门,建立组织保障。无论是进行目标制定和分解,还是制定业绩评价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和组织考核,均需要有人牵头来做,而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是不可能由老板亲自完成的。目标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作为一项职能,分配到某一个部门,由其承担此项工作,并享有相应的组织权和考核权。
篇7
关键词:绩效;考核;评价
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切实加大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并指出,各中央企业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考核方法和理念,鼓励使用EVA、BSC、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先进的考核方法。中央企业从2010年开始全面引入考核方案,经济增加值(以下简称EVA)将成为国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核心指标。云南省国资委也随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同时将EVA纳入省管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一、BSC与EVA概述
传统的平衡计分卡(以下简称BSC)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是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评价和改善公司的绩效管理,紧紧围绕企业制定的长期战略目标,展示业绩改进与业绩动因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将财务评价指标与体现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但BSC也存在指标太多,易分散管理者的注意力,需要不断研究和发展,确立核心指标,完善评价方法。EVA是指公司在扣除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后所创造的价值,它主要通过测算投资资金的“机会成本”,突出强调企业真正的利润和价值。从根本上看,EVA关注的是企业是否真正盈利,是否创造了财富和价值,并更多关注投资者是否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价值增值和回报。BSC注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综合平衡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EVA强调股东第一,但不否认利益相关者;其认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虽然存在短期利益冲突,但两者的利益最终是一致的、互补的。规范国有企业的运行需要有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EVA与BSC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会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将BSC和EVA整合构建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提出EVA和BSC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股东价值创造与企业战略的融合,使企业战略落地,做强做大,持续发展。
二、BSC和EVA在M集团的应用实例
(一)战略与绩效传递途径
M集团是一家省属的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评价及管理过程为:“中长期规划年度董事会工作钢要总经理年度工作计划年度预算制定各项责任书分解签订绩效合同绩效考核与评价评价反馈考核兑现”。形成了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通过战略逐层分解,进一步明确新管控模式下的岗位要求和业绩期望;通过科学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实现对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控制与掌握。具体体现为:一是将集团战略逐层分解到子公司、部门、岗位的重点工作措施,通过以计划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实现战略自上而下的拆分、岗位自下而上的支撑,保证战略的有效落地;二是在指标设计上通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手段,突出部门和岗位的重要工作,使业绩期望和考核更具针对性;三是规范业绩管理各个环节,强化业绩辅导和绩效沟通意识,促使考核双方在考核目标和结果上达成一致;四是将评价结果与薪酬对接,强化绩效管理的正向激励作用。
(二)评价考核依据
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评价考核依据包括:基本制度—职能管理制度—考评办法及标准(包括单项重点工作评价及考核办法)—计算规则。1.企业基本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工作规则。2.职能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核算、项目规划,产品营销、安全环保、纪检监察、内部审计、行政管理、党群工作等一系列管理规范。3.考评办法及评价标准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工程管理、薪酬管理、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等若干专项工作及任务的考核管理办法。
(三)指标分级及权重确定
年度目标:大类—分项指标—1级指标—2级指标(KPI)。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对评价目标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的权重确定法(AHP),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四)组织保证
1.集团薪酬与绩效考核委员会确定权重结构。2.指标对应的责任部门分别制定各自的评价考核依据、评分标准及办法、计算规则等;年终根据年度评价及考核办法进行评分。3.人力资源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复核和汇总等工作。
(五)绩效评价和考核结果
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评价经历了从单一指标到综合绩效指标,再从参照BSC的综合指标到BSC与EVA相结合ÁÁ表3M集团所属二级单位2010至2013年绩效考核得分汇总表Á表2M集团所属二级单位2010至2013年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及EVA计算情况汇总表Á表1M集团2010年度所属二级单位绩效考核表(“BSC+EVA”表)注:各部门要对负责的指标提出具体考核办法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年终依据办法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报送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确认。的,不断优化评价指标的过程。1.参照BSC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2009年以前M集团还没有引入EVA考核指标,绩效评价及考核表是参照BSC原理和上述原则确定绩效指标体系及权重,指标层级单一,指标项目相对较多,考核以利润为导向,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价一级指标为:利润总额(20%),净资产收益率(10%),销售收入(15%),工业增加值(8%),资产负债率(2%),销售回款率(4%),预算管理(4%),资金管理(4%),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7%),工资总额调控(4%),安全责任目标(5%),节能减排(5%),制度执行(3%),党建工作(3%),稳定工作目标(3%),党群工作(3%)。2.BSC与EVA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价。2010年起,M集团分别构建了包含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以及EVA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非财务方面(指标有职能管理、对标管理、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领导班子评价等),和财务方面(财务维度和EVA)结合在一起,逐步系统地构建了“BSC+EVA”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的理念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弥补了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传统业绩管理系统的不足。经过改进,出台了“BSC+EVA”构架的绩效评价及考核表。当然,由于是第一次引入新概念,集团及所属企业有理解和接受的过程,EVA的权重值初定较低,采取的是逐年提高的方式。经济增加值(EVA)从2010年开始纳入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考核指标,2010年至2013年共四年的指标权重分别为:8%、10%、12%、15%。并统一规定了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单位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M集团优化后的绩效考核表如表1所示。3.近4年以来的经营业绩及绩效评价考核结果。(1)M集团2010至2013年所属单位资产总额、净利润及EVA计算如表2。(2)依据所属企业的实际情况,按BSC及“BSC+EVA”两种模式进行绩效评价考核打分,2010至2013年M集团所属单位绩效考核得分如表3。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着M集团的EVA计算值在BSC考核中所占的指标权重不断增大,从2010至2013年,M集团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利润总额却在不断下降直至亏损,若从单一指标利润总额看,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已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就单一EVA指标看,集团所属的二级单位从2010至2013年的EVA计算值也均呈下降趋势,整个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再从BSC及“BSC+EVA”两种模式考核计分结果比较看,M集团经营考核得分也在趋同下降;并与国务院国资委每年的《企业绩效标准值》,进行同行业对标后,E集团处于全国同类化工行业的中偏下水平,整个集团企业经营绩效明显欠佳。通过对比,进一步验证了“BSC+EVA”考核模式的得分更接近企业的真实情况,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三家核心生产制造单位(A、B、C公司)的EVA负值趋势相当明显,在企业总资产不断增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提高,利润总额大幅下滑,充分表明M集团的经营业绩已向不利形势发展,企业在借用外债加速膨胀,有盲目扩张的迹象,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新投产项目在短期内未实现实质效益贡献,M集团已无竞争核心力和长远发展优势,公司价值不够理想,应遏制好投资冲动和规避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多投入研发,尽快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BSC+EVA”绩效评价考核的启示
从BSC综合绩效评价再到“BSC+EVA”综合绩效评价考核模式的演变。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已实现了“BSC+EVA”结合的绩效评价尝试,并以四年实践数据对“BSC+EVA”计算方法在实际绩效评价工作中进行验证,得出“BSC+EVA”评价方法比单一指标及BSC评价方法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的整体状况,体现股东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期望。加入EVA考核指标,意味着国有企业的考核导向从重利润到重价值的重大变化,避免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此前的业绩考核主要体现为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财务指标最终又体现为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导向,这样的结果,容易造成国有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做大,大肆的施行收购、兼并、新建等行为,形成了“看数量,重规模,轻质量”的现状。换而言之,企业如果不能获得超出资本成本的利润,不能具备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即使其会计报表利润为正,对股东而言实际也是处于亏损的状态。EVA指标的引入将有助于国有企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取向,更重视质量和长远发展,以巩固其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做大、做强、做久”。
作者:李良 单位: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海云,王海翔.平衡计分卡与EVA之比较.商业研究,2005(10)
[2]康健.基于BSC和EVA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财会月刊,2007(10)
篇8
关键词:竞争性企业 考核激励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业务竞争时代的到来加剧了通信业的竞争,为实现企业有效益的规模发展,某通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企业内部探索应用了多种员工考核激励模式。本文以该企业为例,主要针对市场一线员工的考核激励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员工考核激励模式现状
公司持续完善绩效管理办法,不断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使一线员工薪酬与业务收入和发展量紧密挂钩,考核发挥了经营指挥棒的有效作用,较好促进了公司业绩增长。2010-2011年,公司经营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7.6%。按照以业绩为导向的原则,一线员工的收入也得到相应体现。
二、员工考核激励模式的运用
1..一线员工考核全市一盘棋。公司借助良好的市管县基础,对全市营业员、客户经理、装维人员、网格经理等主要的一线工种确定了全市统一的KPI指标体系和考核分配体系,这些岗位人员的绩效按照全市统一标准由市公司切块预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2..打破岗级和用工身份。公司在客户经理中全面实行打破岗级与用工身份界限的价值型营销积分考核分配。全市客户经理近一半的绩效工资基数放到价值积分奖金池中进行全市抢盘,此举激发了不同用工人员营销积极性。
3..统一实现IT信息化考核支撑。公司自主开发经营考核系统,将考核分配模型固化到IT系统中,全市客户经理和网格经理的量收目标与实绩实现动态展示评价,并即时计算个人绩效,使员工清晰了解业绩与个人收入的关系,明确提升绩效的着力点,并大大减化了考核工作量。
4..强化过程性专业考核。在针对一线员工强化计件计量考核的同时,公司围绕服务与创新逐步完善对经营单元网络和服务质量、政企和公众市场的专业考核,并要求责任到岗,落实到人。使员工个体考核与经营单元考核经线与纬线交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考核全覆盖。
5..实施收入服务责任制。公司通过存量客户流失率分析,发现原绩效考核设计过于注重对业务量考核的弊端。今年起考核激励开始从过去注重引导新量发展,转变到保存量和促增量双管齐下的收入服务责任制考核,客户经理绩效与量收100%浮动挂钩。
三、存在问题探讨
1..考核形式单一,考核针对性有待提升。公司对销售人员的数量配置和薪酬体系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优胜劣汰机制尚未有效启动。不同用工、年龄和能力结构的人员在同一水平线进行量化竞争,导致部分人员要么存在追赶无望、索性放弃努力的惰性,要么存在旱涝保收、求稳为主,靠区域业务自然增长取得绩效的坐享其成心态。且省市县三级公司针对业务竞赛的奖励或扣罚多有重复,出现一方面激励刺激过度,另一方面增资覆盖面不足问题。
2..用考核代替管理,结果应用存在短期行为。绩效考核结果除了兑现物质奖励外,缺少与其他激励的挂钩。直线经理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管理,日常考核缺少对目标和过程的沟通,考核结束未对员工绩效结果进行有效运用,分析员工绩效偏差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然后去针对性改进员工行为,也忽视用其作为员工重新培训依据去发展员工的能力。公司对长期表现优异人员的岗位激励还不够及时,对新兴业务从业人员的项目制、提成制、承包制等缺少创新尝试等,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措施探索较少。
四、对策探讨
如何从当前短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模式,逐渐向员工愿意为企业长期经营发展作贡献的模式转变,调校过度倚重考核导致的认知偏差,破解“有钱激励动一动,没钱激励推不动”的僵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按照“按能设岗,按绩付酬”原则,理顺岗位体系,把握员工不同诉求,持续推进分类考核和岗位梯次激励。强调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以分类评价为基础的动态分级管理体系,对经营单元和个人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评价结果与考核奖惩、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挂钩,体现长期激励机制。
第二,围绕“贡献为主,兼顾公平”思路,研究设计宽幅绩效分配体系,注重全过程的考核沟通,岗位等级与绩效工资分离,体现“岗位讲历史贡献,绩效讲当期贡献”的公平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激励导向,使发展更有目标性,考核更有针对性,激励更讲贡献性。
第三,务实推进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要切实避免“企业生产经营任务严峻,发展业务是当务之急,其他可缓可放弃”的误区。通过多种文化宣传载体鼓励员工树立抱团取暖、同舟共济的企业归属感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大局观,企业就会有更强大的内生力去迎接机遇和挑战。要改变直线经理把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为一谈的现状,加强绩效沟通指导和结果应用,减少绩效考核急功近利的操作,以减少客户和业务隐性流失,提升员工长期绩效。
综上,企业实施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短期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灵活稳定的激励机制,最能形成企业发展的倍生效应。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55-03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最具实际意义的部分。提高绩效是企业孜孜追求的目标,而企业绩效的实现依赖于员工的绩效,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和规范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至关重要。由于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存在着不一致,使得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可能是企业最难设计和操作的环节。因此,探究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极具现实意义。
本文以LJ公司为案例,对其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当前该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运用国内外绩效考核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分析该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寻找和探索一套可行、有效而又具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方法,提高该公司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从而实行企业战略目标。
一、LJ公司的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LJ公司职工考核建立三级考核组织,一是成立厂考核领导小组,由厂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小组成员;二是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小组,成员由人力资源部、政治工作处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厂员工年度考核工作;三是厂各部门和各二级单位相应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组长由各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主要包括单位其他中层领导、工会主席及班组长、工段长、技术组长、职工代表等。
考核内容为“绩、勤、能、绩”四个方面,考核采取日常考核,领导小组测评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专业技术管理岗位日常考核着重从工作结果、工作过程、德与勤、能力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技能操作岗位人员的日常考核着重从完成任务、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奖惩等五个方面进行。
二、LJ公司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LJ公司对员工绩效比较重视,建立了相关的考核办法,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相脱节,导致绩效考核系统对企业发展目标缺乏支持作用。LJ公司各部门的绩效目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逐层分解达到的,而是更多考虑本部门的利益、能力甚至关系。部门负责人很少关注公司战略和整体经营绩效,只是仅从本部门出发制各自提出绩效考核目标,然后报公司审核。公司审核时也只是就部门的工作讨论部门的目标,这样导致了部门努力工作的结果可能对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难以引导所有员工趋向组织的目标。
2.绩效管理仅仅成了人力资源部的责任,其他部门敷衍了事。这是关于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当人力资源部组织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时,总会遇到很大的障碍,业务主管往往会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和复杂,认为绩效考核工作不产生增值的行为,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在进行考核时,业务主管往往根据自己下属的印象,进行评价,简单快捷地完成这项“任务”,或不愿得罪下属,想让人力资源部门代劳替他们评价了事,而这样的评价结果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实际绩效,而且最终只能使绩效考核工作遇到员工更大的抵触。
3.绩效指标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第一,LJ公司采用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空乏,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业务特点、发展阶段、组织特性、员工特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导致考核的关键指标不具备实现发展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作用;第二,考核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考核属于空白;第三,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过少,导致考核缺乏科学性;第四,仅考核任务绩效,没有对周边绩效考核,导致公司整体协调性下降。
4.考核方法和技术过于简单,员工敷衍了事。LJ公司的考核方法过于简单,平时进行的考核设计不合理,基本流于形式,完全依赖于年终述职测评,形式过于简单(主要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本单位的员工坐在一起,由人事部门的同志发发言,大家在几分钟内互相打打勾),有应付差事之嫌。同时也说明员工不把绩效考核当回事,没有意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参与到绩效考核中来。
5.公司的绩效考核虽然名言上是针对全员的考核,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行政人员和多数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是年终考核,因此,形成了绩效考核只对下、不对上的现象。尤其是对企业高层领导者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长久以往,存在于绩效考核过程中实际的不平等必然危及公司整个绩效考核制度的和推行实施。
综上所述,LJ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与企业的发展不相符,在留住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和组织绩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存在的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LJ公司发展。
三、LJ 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措施
(一)确定绩效考核对象、考核内容
根据LJ公司的组织结构,对全体员工分三类进行绩效考核,各类绩效考核指标内容构成如下:
第一类为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经理、副总经理。主要考核内容: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指标和管理能力。
第二类为中层管理者,主要指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考核内容:部门关键业绩指标、管理能力、工作态度。
第三类为基层员工,主要指各部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业务员、各类操作工。主要考核内容:岗位关键业绩指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二)建立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利用平衡计分卡把LJ公司战略目标细化为财务指标、顾客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创新指标和员工指标五个关键绩效因素,从这五个方面建立公司层的关键绩效指标如下:
1.财务角度:LJ公司的财务评价包含四个对股东很重要的指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对短期结果的偏好;可控资本回报率表明了企业希望减少由于业绩的预期外波动而引起的历史不确定性,盈利性集中于把项目作为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单位。财务类指标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计算获得。
2.客户角度:在过去的十几年里,LJ公司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化工基础产业的发展。面向未来,公司将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满足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LJ公司的全面客户导向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客户盈利率、渠道支持满意度四个指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模式,通过投诉信、地区销售的反馈、服务代表、“神秘顾客”这些程序完成对客户满意度和渠道支持满意度指标的统计。关于市场份额的信息不能从公开的信息中获取,企业聘请了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对其每年目标市场的表现进行调研。客户盈利率从财务报表中计算获得。
3.内部流程。LJ公司从日常营运和售后服务两个角度控制内部流程,在部门内部、独立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处与处之间,建立职责的联系、规章和规范。产品从开发到最终消费要经过:需求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定义—产品开发—测试鉴定—工程转化—采购—生产准备—生产制造—品质测试—产品运输—市场准备—分销—用户服务—信息反馈诸多环节。企业通过日常营运和售后服务与这些环节建立同步的、覆盖各个工作环节的流程。日常营运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材料库存周期、材料积压损失、单位运输费用、满意度。售后服务指标用售出产品次品排除及时率表示。
4.创新角度:LJ公司创新战略指标设置的基础仍然是对客户需求的调查研究,通过定义新市场、新客户和现有客户产生的新需求,不断加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体系的建立。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R&D占总销售额比例、产品研发设计周期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5.员工角度:LJ公司的文化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去,使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把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培训率、员工生产效率和员工流动率作为内部客户的满意度。
(三)确定员工行为指标考核标准
1.各部门的员工行为指标根据部门职责、部门性质和部门工作产出,以客户满意为导向进行设定,这里的客户包括外部和内部客户,部门间工作产的相互输入输出也是客户关系,所以内部客户需涵盖上级、同级和下级。
2.各岗位的员工行为指标包括能力指标和态度指标,根据岗位性质和职责不同,把公司所有的岗位划为操作类岗位、技术类岗位,一般管理、中高层管理人员四类,每一类别的岗位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标准,但根据岗位特点赋予不同的权重。各指标在《绩效考核表》中直接体现。
3.根据LJ公司的宗旨、目标和实际流程,确定员工行为参考标准的细化表。
(四)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某一个考核指标的权重是指赋予该指标的一个系数,它代表了该项指标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和对整体绩效的相对贡献大小。权重的分配也就是对象不同侧面的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在分配权重时既不能单一化、片面化、极端化,也不能搞平均,同时还要注意现实贡献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结合LJ公司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专家咨询或内部专家小组意见法,按重要程度排序确定考核指标权重。所谓按重要性排序法就是将考核指标按照其相对而言重要性依次排序,最终根据每个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整体重要程度得分之各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
(五)组织保证
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和各级主管的积极参与,各司其责,而合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是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
1.成立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考核管理委员会是LJ公司绩效考核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由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工会负责人组成。总经理任委员会主任,办事机构设在人力资源部。
绩效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负责审定LJ公司绩效考核系统的修订、完善;负责考核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修订的审批;最终处理部门、员工的考核申诉;最终综合权衡调节整体考核结果;对人力资源部提出的所属公司和员工的考核结果及企业管理部门的考核进行审议和批准;直接参与对所属公司和部门的评分。
2.人力资源部主要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LJ公司绩效考核系统的完善,修订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员工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培训与指导,对各部门内部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规范考核过程,组织各部门考核主体对被考核人进行评分;汇总统计考核评分结果,交总经理办公会决策处理考核异议;建立考核档案。
3.企业管理部主要职责。企业管理部负责汇总各部门月度和年度计划作为部门月度和年底考核的基础,组织实施部门考核,收集、传递考核数据,统计汇总各个部门的评分结果;提出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决策;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对部门内部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通报部门月度、年度考核工作情况;协调、处理部门考核具体事宜;将部门考核相关结果通知各相关部门和人力资源部。
4.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考核工作领导工作;负责处理本部门关于考核工作的申诉;负责纠正本部门考核工作中不规范行为;负责帮助本部门员工制订年、季、月度工作计划;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考核评分及考核等级的评定;负责本部门员工的面谈,并帮助员工制订改进计划;根据绩效考核系统向人力资源部和企业管理部提供反馈。负责本部门月工作任务考核信息的传递上报、存档;负责本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信息的传递上报、存档等。
参考文献:
[1] 谭航.绩效管理与沟通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2):92-93.
[2] 琪媛.关于企业绩效管理与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06,(9):8-10.
[3] 魏晋萍.中国中小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研究[J].山西科技,2005,(6):72-74.
篇10
【工商所2017年度计划范文一】 20xx年,是工商部门全面推进服务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局、邵阳市局及武冈市局的文件指示精神,围绕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队伍建设、窗口建设、市场准入、食品监管、生产安全、执法办案、维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创优争先、服务民生等方面,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我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履职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加强队伍学习教育,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加强思想政治意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加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业务技能和信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调动干部职工的自学积极性,开展岗位练兵,强化绩效考核机制。认真贯彻《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组织全所人员深入学习新《条例》和《办法》,依照新《条例》和《办法》开展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
(二)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保持队伍稳定团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国家将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面临体制改革,引导干部职工认清体制改革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抓好队伍稳定团结是明年一项重要工作,做到队伍思想不波动、工作不松懈、监管不放松。
(三)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廉政文化理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行风评议机制,加强全所内外的监督制约,提高作风水平,增强服务效能。
二、进一步推进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一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在市局统一组织协调下,明确工商所岗位管理的总体目标和组织目标,规范职责任务、工作分工、工作重点、工作制度等。按照强局大所的思路,继续优化工商所结构、规模、配置,整合力量,规范设置,提升基层工商所的规范化水平,推进工商转型升级。
二是抓好工商所内务管理。在修订完善各项内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通过领导带头、强化监督检查、树立典型等方式,强化基层队伍的制度意识,做到自觉执行制度、维护制度。完善工商所绩效考核及工商所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将绩效管理与岗位管理进行对接,与岗位培训、岗位风险、岗位用人相挂钩,使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加强队伍执法行为规范化,推进执法人性化。强化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破除执法就是罚款、严格执法就是从重处罚的错误观念,在执法中引入批评教育、行政建议、劝诫、引导和预警等柔性手段,做到一教二警三处罚四规范五回访,做到规范在先、监督在后,教育在先、处罚在后,告知在先、执法在后,宣传在先、检查在后,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实现监管与执法和服务相统一。
四是进一步推进12315消费维权建设,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充分发挥12315网络体系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内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消费者申诉、举报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以农村消费市场为重点,加强消费引导,开展经常性的消费教育、消费预警提示,继续开展送消法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院校等宣传活动。继续推进12315网络进乡镇、进社区、进商场、进市场、进企业,重拳打击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积极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
三、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监管工作,推进工商职能到位
(一)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索证索票制度。落实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扎实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规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信息工作,全面推进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提升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继续督促辖区经营户做好索证索票和进销货查验制度,确保食品可查性、追溯性。
(二)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进一步发挥执法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建立健全校园联络机制、部门沟通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高危、重点行业和校园周边各类违法经营行为。以市场监管巡查为切入口,加强无照经营整治和亮照经营管理,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个体工商户经营。尤其是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市场执法预警和依法查处相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三)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把涉及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危行业作为监管重点,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年检验照关、制度落实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要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联合执法工作。
(四)进一步规范完善红盾护农工作机制,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完善红盾护农工作站的工作机制,加快对红盾护农工作服务站的建设,充分发挥红盾护农工作服务站的作用,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合同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农资市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
【工商所2017年度计划范文二】 一、第一季度
(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巡查。重点巡查农贸市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二)加强对元旦、春节节日市场巡查。重点巡查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维稳安全、节假日食品安全。
(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经营主体资格,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帐、产品销售台帐情况、种子经营户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制度情况,查处农资经营违规行为。
(四)生猪定点屠宰及肉类食品专项巡查。重点查处违法销售注水猪肉、牛肉和家禽以及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白板肉和家禽的行为。
(五)烟花爆竹专项巡查。重点查处无照经营烟花爆竹和销售违禁烟花爆竹的行为。
(六)食品安全专项巡查。重点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宣传落实情况,《食品流通经营许可证》办理情况。
(七)粮食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粮食、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合法经营情况。
(八)鼠药市场和春季灭鼠工作巡查。
(九)结合验照、年检工作开展市场经营主体资格专项巡查。
二、第二季度
(一)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导巡查,不松动、不反弹确保监管效果。
(二)成品油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成品油经营主体资格。
(三)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信息化建设巡查,重点巡查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信息化建设推进落实情况。
(四)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及专业市场安全、经营秩序等情况巡查。
(五)煤炭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煤炭经营主体资格。
(六)危化品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危化品经营主体资格,打击违法经营、储存、运输危化品的行为。
(七)汽车市场专项巡查。按照《汽车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和《关于禁止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的通告》,重点巡查汽车经营主体资格、二手车交易行为,打击非法拆解旧车的行为。
(八)食品安全专项巡查。重点巡查饮料、奶制品、儿童食品等。
(九)市场经营主体资格专项巡查。
(十一)液化气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液化气经营主体资格和液化气经营场所的安全。
(十二)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和学校后勤服务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学校后勤服务经营主体资格和食品安全。
三、第三季度
(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农资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类监管、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建立进货台帐、建立产品销售台帐情况,以及农资经营网点的设置、前置手续等。
(二)粮食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粮食收购主体资格和粮食收购点的设置、前置手续等。
(三)食品安全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大米、面粉、食用油、中老年食品和中秋月饼生产经营单位。
(四)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专项巡查。重点巡查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主体资格准入和违规使用添加剂。
(五)国庆节前旅游市场巡查。重点对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码头、农家乐、专业市场安全经营情况巡查。
(六)市场经营主体资格专项巡查。
(七)野生动物专项巡查。重点巡查餐饮行业、集贸市场违规收购销售野生动物行为,同时查处商贩非法贩销野生动物的行为。
(八)鼠药市场和秋季灭鼠工作巡查。
四、第四季度
(一)市场规范化管理工作巡查。重点巡查市场业主第一责任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情况,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达标情况。
(二)红盾护农行动专项巡查。重点巡查服务三农工作措施的落实,对辖区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培训和监管情况。
(三)元旦、春节节前旅游市场、专业市场安全、经营情况巡查。
(四)食品安全专项巡查。重点巡查节前食品安全、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等情况。
(五)市场秩序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划行归市、座商归店和市场卫生秩序,冒口经营。
(六)开展商标、广告、合同工作专项巡查。
(七)生猪产品市场监管及打击注水猪肉、白板肉专项巡查。
(八)建材市场专项巡查。重点巡查建材市场商品质量状况。
- 上一篇:菊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下一篇:综合管理部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