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书籍设计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书籍设计课程总结

篇1

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到了近代则被西方抛在了后面。在新时期下,我们又走上了文化复兴之路。当代我国书籍设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风格和生产工艺层出不穷,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及创新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价值越来越被认可的同时,市场经济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传播媒体的竞争态势下,传统观念的书籍设计面临巨大挑战,高等设计院校的书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必将受到真正的考验。当代我国设计类院校中,几乎都开设书籍设计课程,其中不乏有非常优秀的书籍设计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院校。但同样也有众多的院校并不具备该课程的办学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可能符合社会对书籍设计人才的要求的。同时,在书籍设计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种种不足和弊端。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书籍设计知识系统性、连贯性、具体性不足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在知识传授方面既强调知识的连贯性,更突出和强化知识的具体性。按照人们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一般理解,理论的传授是以够用为宜。事实上,够用只是程度的要求,而非系统的要求。强调连贯性就是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具体性就是讲授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结合实际使用的,或对实际运用有直接帮助的,而非玄乎空洞的理论。2.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不足设计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强调和凸出以技术为基础,艺术为指导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凸现那些体现普遍规律的设计方法,使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成为可以控制和具有普遍推广的可行性。3.工艺与技术的实用性、操作性有待加强这一课程涉及的工艺和技术的范围广,且形式多样。如计算机图形学、印刷技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造纸技术、书籍制作的技术与工艺等。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印刷技术与工艺(含计算机图形技术)、书籍成型技术与工艺。这些技术与工艺都有相当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系统。我们在此强调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和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力。4.教师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设计实践能力不足。书籍设计是一门系统性的专业课程,需要有很强的文化理解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手段储备等,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在教学、科研、实践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设计趋势。

二、书籍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1、书籍设计课程的系统化研究

(1)明确书籍设计课程的性质书籍设计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是属于前置性系统课程,有一定的独立性。首先,书籍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前置性位置,具有基础课的性质。相比其它设计课(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等),书籍设计大量涉及设计编排、印刷的技术与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也适度触及图形表达(其流行词为图形语言)方面的内容。从训练的角度说,书籍设计课具有总结那些强调动手和技术的基本能力的作用,可以综合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其次,书籍设计作为一门系统课程,涉及到书籍设计概论、书籍装帧、字体与编排、印刷工艺和书籍成型技术与工艺等多个教学项目。我们将以理论为统领,强调实训、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其三,书籍设计作为一门系统性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综合性。业内人士常常将书籍设计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等并列,也是许多院校对此课程的基本认识。然而,这样的认识忽略了这一课程具有的较强衔接专业基础的功能。(2)书籍设计课程在整体教学时段的位置安排在平面设计专业中,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比标志设计等课程来说,书籍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总结性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能够较全面地检验学生在专业基础阶段的成绩。同时由于这一课程大量涉及版面以及印刷工艺、材料的综合使用等,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提供技术能力的支持。因此,在课程时段上需要有合理科学的安排。(3)书籍设计课程内容系统的梳理与构建鉴于此课程的性质与位置的特殊性,我们对此课程系统需要进行梳理和结构性调整,并针对由此暴露出来的课程内容重建以及教学方式改变与改进等问题,展开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这一课程具有复合性、实用性的特征。具体而言,这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体的复合性课程。

2、书籍设计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具体性教学

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在知识传授方面既强调知识的连贯性,更突出和强化知识的具体性。按照人们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一般理解,理论的传授是以够用为宜。事实上,够用只是程度的要求,而非系统的要求。强调连贯性就是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具体性就是讲授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结合实际使用的,或对实际运用有直接帮助的,而非玄乎空洞的理论。

3、工艺与技术的实用性、操作性教学

这一课程涉及的工艺和技术的范围广,且形式多样。如图形设计、印刷技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造纸技术、书籍制作的技术与工艺等。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印刷技术与工艺(含计算机图形技术)、书籍成型技术与工艺。这些技术与工艺都有相当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系统。因此,加强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和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是该课程非常重要并具特色的一环。

4、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

篇2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50-03

精品课是一种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优质课程,能够对其他专业学科起到辐射作用,对同专业其他学科起到示范作用。精品课应具有明显的教学特色、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规律的总结研究,提炼出新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内涵。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领域的必修课程,我校在2008年开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开设此课程。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淀,对于一个年级实施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后,通过对学生学习、就业等情况对比,总出新经验、方法,再投入到下一轮精品课的教学实践中。2013年该课程被确定为“长春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该精品课被确立为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6年10月被确立为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建设整体构思: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理念要不断地更新,教学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过程重点落实岗位技能、突出实践,以我校《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计算机平面设计精品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的精品课建设的整体构思为:政策支持、制定方案、建设与实施。

一、政策到位。领导支持

《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从开始建设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有力支持,学校组建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作了关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学校精品课建设框架要求等。精品课建设政策到位,领导支持,学校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课程建设要求进行精品课建设与开发,全面推动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提高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依据实际情况撰写切实可行的《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实施方案与课程建设任务书,对本精品课在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的安排,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及任务书的时间节点按步骤建设,从而指导精品课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的建设与开发

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精品课的建设我们要重点考虑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位、项目化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结合职业学校学情,体现操作性、实践性强。教材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多与就业岗位任务相整合。

从课程性质来看《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是指对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任务化,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书籍装帧的相P工艺知识、各要素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书籍装帧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设计中自觉的运用,形成平面设计领域的岗位能力和技能,对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能起到支撑与促进作用。课程标准的制定遵循企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主要以项目引入,这些项目的设定要与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最前沿的工作项目紧密结合。我们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罗列化,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分层设定,将课堂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实战设计与学习,把书籍装帧设计细化为1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通过书籍封面、封底、护封及相关设计让学生真正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和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设定为:红酒杂志的扉页设计、学校招生简章的设计、儿童古诗词的版面设计、班主任艺术的封面设计等。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工作内容,实现项目化教学。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合一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由校内课堂延伸到校外实训基地,由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校内专职教师辅助完成实训环节。校企双线并行合作,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形成学生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手段,使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实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学生还到互联网的相关任务网站上如“威客任务网”、“猪八戒任务网”上收集商家的真实书籍封面设计任务,进行设计制作,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已经对项目教学法运用自如,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教材的运用上我们采用了符合我校学生特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多元化的校本教材,该教材能够很好与课程标准匹配,同时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为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本教材的应用更好地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岗位的需要,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环境上我们要求实习实训环境能够满足课程实施需要,我们结合企业工作规范、要求和文化元素配备了书籍装帧设计实训室、打印扫描喷绘室等。实训室的机器数量与学生规模相匹配,利于学生了解各种书籍在尺度、色彩、形式、风格、装订等方面的要求,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学生可以在实训中,真实设计、排版、打印、喷绘书籍封面、胶装图书、塑封、压膜,力争实训环境与工作岗位环境一致,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力争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教师与学生的“零间隙”、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追求创新和突破,每学期我们都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测评,对学生的考核实现全方位的跟踪。评价考核体系体现多元化。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制度,引入同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这样可以与同行所教学生有个横向对比;学生为教师及课程效果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技巧;行业企业专业为学生的设计作品评价,可以对课程的深度和实用性提供参考依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就业满意率逐年提升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多元化、科学、严格的评价课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是课程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把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同时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测评相结合起来;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很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要搭建该课程的网站平台,在平台中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教师公开课、师生风采等板块,教师把教学的相关视频和微课到网站平台上,制作了与课程配套的课程单元设计、电子课件、案例、习题集等资源容量大和互动性强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网站平台获取相关教学信息,通过在线交流或论坛进行实时互动,可以随时提问获得解答、分享心得、课程相关拓展知R。网络平台可供平面设计爱好者随时登录,领略名师风采,吸收装帧设计方面的先进知识与信息。精品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成为课程资源汇总、共享、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帮助和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程师资方面我们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使教师的学缘结构更加合理化,从任课教师的更换频率上保证相对稳定,从教学科研能力上,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逐步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梯队。在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团队教师多到外地参观学习,两年内分批安排团队成员到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参加培训,接收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并到对口企业轮训,教师经常与用人单位员工联系,获悉最新的、最前沿的实际工作案例。引入最新的书籍装帧设计技巧和经验。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建设可操作的、公平、公开的良性评选机制,选拔优秀的教师加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发现年轻教师潜力、发扬中年教师的特长、发挥专家教师的优势。挖掘教学骨干、教学名师、精品课首席教师等。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教师均获取行业证书。教师得到技能和素质不断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双师”素质和结构的有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同时鼓励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优秀兼职教师主讲专业技能课程,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的水平。

篇3

关键字:书籍装帧 装帧设计教学 改革与实践

书籍装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依靠书籍来传承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又是一种具有极强独立性的教学课程,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具有现代风格的独特教学理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急需面临改革,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实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现状

1、学生观念本末倒置

书籍装帧设计本应是在确保书籍能够方便阅读的同时,又能够给予其适当的美化和细节上的设计,然而当前有许多学生甚至在学习的时候摆错了心态,有的学生图简单、图省事,担心设计不好就干脆简化设计;有的学生则是把在设计的时候顾此失彼,一本书看起来各方面显得格格不入,给人一种突兀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设计的效果华而不实,一味的追求表面却忘记了书籍装帧设计本身应当在意的就是当人们在阅读书籍时,通过合理的书籍装帧设计,感受到书籍所带来的美好。

2、设计风格按部就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于精神世界,一些传统的美或许已经“落伍”了,不能带给人们愉悦感,以书籍而言,一本装帧设计不好的书籍,当今的消费者可能连碰它一下的欲望都没有,而带来这一现象的往往是因为从老师的教导开始,书籍装帧设计的从业者所接触到的都是各种没有新意的设计方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又如何去要求一个从事书籍装帧设计的人,在对书籍装帧设计方面做到创新且具有新意呢?甚至于在学习时,学生本身对传统书籍及文化的知识面了解就很少,没有坚实的基础,又怎么能建立起高楼大厦。

3、互联网大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逐渐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对于实体书籍的需求越来越低,除了学生和特别喜欢阅读的人外,实体书籍好像已经很少走进平常人的手中了,再加上电子书的异军崛起,更是让实体书籍陷入了极端的被动当中。

实际上互联网的大发展,对书籍装帧设计所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负面的,也有很多推动性影响,而一些老师却不能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不能将书籍装帧设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没有将现代设计元素运用到教学当中,依旧停留在过去传统思想里面,继而使得学生也得不到这些方面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在教学时间方面,名牌高等院校给学生的时间是整整四年,能够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到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方面面,而大多数普通院校对于学生的教学时间安排则完全不足,书籍装帧设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的好的,连基本的教学时间都无法保证,学生又怎么能系统的将知识全面的学习到位。

在学生人数方面,我国一直以来都以人口众多出名,无论是各行各业,从业者都是数不胜数,在学习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是如此,在我国,哪怕是书籍装帧设计这种具有艺术性的课程而言,想要施行小班制教学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师生比例是一比十的情况都算是极好的,然而这种大班制的教学环境,在艺术的培养方面是很难带动提高的,老师无法顾全到每一个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提不到教学质量,而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培养,掌握不到知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二、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给学生留出学习空间

在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往往处于一个很被动的境地,老师在做的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一股脑的强塞给学生,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仅仅是帮助学生对于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老师由原本主讲变为主听,让学生从过去的只听变的更具有主动性,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设想和认识时,老师进行指引和纠正,让课堂教学在局部变成一对一的教学环境,更方便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的知晓自己的短板和问题,继而更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弥补和学习。

2、书籍装帧设计本应以实践为主

设计本就不是单纯空想就可以得出结果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动手和动脑才能有所成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在讲解理论之余,多给学生留出空间与实践进行设计,通过真实的进行设计来锻炼学生个人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能通过学生的设计结果来跟直观的得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在书籍装帧设计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都是因为实践的量不够,以实践带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逐渐让学生在设计的时候能够看的更全面,也许一开始设计的并不亮眼,可多次设计后至少能保证学生在设计时不会再出现令人啼笑是非的低级失误,当学生的设计趋于完善时,就离设计出亮眼的作品不远了。同时,学生在实践设计的同时,因为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有着极大的帮助。

3、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效率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性格往往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对新颖的事物总是有着极强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前沿的、多样的图片资料直观的展示出来,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贯穿经典案例,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学生课堂上增强注意力,加深记忆,提高书籍装帧设计课堂教学质量。

云课堂教学的带入,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能够更主动的去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以一个更轻松的姿态去面对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的预习与复习,明确自己的短板与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加强,又能提前接触到后面要学习到的知识点,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师课堂教学的难度,所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于学生对于疑惑的解答,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4、合作学习、设计,取长补短

每一个学生因为其个体的不同,在学习知识时,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都有所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其短板与长处,在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让多名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快且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合格的设计需要具备那些因素,也能在共同O计的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为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提高,毕竟师生之间大多是有着隔阂或代沟的,而学生之间却没有。

总结:

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希望笔者的抛砖引玉可以引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改革方式,以带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注重功能与把握整体――独立学院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马欢,夏平.美术教育研究.2012(07)

篇4

本课题的课堂设计分五部分:课堂导入、项目分析与指导、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与交流、结束语。

课堂导入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Word软件,运用该软件我们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可以把平时写的作文、日记,录入计算机中进行编辑,从而制作一部属于自己的文集。这件事情,你认为自己能不能做到呢?

【设计意图】上述设计,本意是想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了Word软件可以利用其制作一本书,从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避免学习了知识而不会应用。

【课后反思】课上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能做”,很机械,好像只是为了配合教师,没有表现出预设的好奇心。所以,这一问一答就没有了意义,反而成了课堂的败笔。

师:大家请看,这是去年我们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暑假里做出来的一本书,里面收录了一些学生的习作,大家可以传阅一下。这样的一本书,我们该如何做出来呢?

【设计意图】恰好我手中有以前学生自己编辑制作的作文集,和本课课题相符,所以我展示了五本来自学生原创的文集并分发下去,让学生翻看,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引出本课主题――包装书籍美化主题。

【课后反思】课堂中,学生拿到书籍后,先认真看了看封面,然后又翻看了内容。这样基本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引出封面设计和序言设计这两个学习内容了。

项目分析与指导

1.专题一:设计靓丽的书籍封面

(1)教师用PPT展示了四个风格迥异的封面。

师:这些封面中你最喜欢哪个?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欣赏交流问题。

【设计意图】本内容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这四个封面中的书名有横向设计的,也有纵向设计的,并且字体设计完全不同,同时背景图片有简单的也有花哨的。预设学生观察后能了解封面的设计,可以大胆创新,追求个性,不必有顾忌和受约束。二是预设通过提问学生上述两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书籍的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课后反思】提问了三个学生。生一回答喜欢“小清新”的封面,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约”;生二回答喜欢“秋天的童话”的封面,原因是小女孩头像的漫画插图很生动;生三回答是“小清新”和“秋天的童话”,但是他的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洁”。学生们的回答虽然没有完全说出封面的要素,但是他们的回答已经展示出自己的喜好。

不足之处:从整堂课来看,该设计对教学任务的促进不大,却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2)抛出问题一:设计一个封面,需要哪些要素?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两个封面,并让学生对比总结,得出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对比,加深学生对封面要素的认识。

【课后反思】本问题设计有效,效果比较理想。

(3)问题二:用Word软件进行要素设计,用到的技术有哪些?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了一个封面,选择该封面的原因是该书名设计前后,字形、大小、颜色完全不同,并且背景设计运用了背景色和插图,同时封面要素齐全。

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该环节中,我提前设计了导学案并下发到学生手中。

【设计意图】由于该封面的技术运用很明显,所以预设学生观察封面后,基本能看出所运用的技术。

【课后反思】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是运用了字体设计、艺术字设计、背景图片。

不足之处:用插入图片功能插入背景时,图片的版式应该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这是学习难点。我又追问了其中一个学生,该生因紧张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对于被追问的学生来说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伤害。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教师的不经意举动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后课堂中一定要避免。

(4)提出封面设计的项目要求:封面要素要丰富合理,封面设计要突出主题。

2.专题二:规划序言内容和版式

(1)问题一:序言是什么?(序言一般写在正文前面,用以说明该书的主要内容、编写意图等,设计时既要注重文字内容,也要力求新颖别致,以增加读者对本书的兴趣)

(2)问题二:序言设计的项目要求有哪些?(要素:序言标题、序言正文、背景图片、修饰图片;设计要与封面主题一致)

项目实施

1.确定创作主题

活动要求:①小组讨论:组内确定创作主题,并取一个新颖的书名。②主题举例:成长趣事类、梦想类、心情随笔类、读书学习类等。

【设计意图】我认为项目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本环节设计中我未给学生提什么要求和限制,目的是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小组成员自主确定书籍的主题内容,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书名。随后,我对每个小组展开询问,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主题和书名。

【课后反思】本环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学生取的书名都很好听、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2.围绕组内确定的主题,分工设计封面和序言

【课后反思】学生在分工设计中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技术运用不熟练。教师对每个小组展开了实时指导,这样避免了全班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打断,也能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提高操作水平。

项目评价与交流

活动要求:①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每位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每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②做好展示交流准备:我设计的封面是(序言):__________;我作品的亮点是:__________;我设计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

【设计意图】因时间关系,学生作品只能在小组内展示,我认为只要作品有机会被欣赏,对作者来说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所以活动设计了第①个要求,第②个要求是训练学生作品展示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总结自己的亮点,同时巩固操作。

【课后反思】课堂中,每个小组展示了一个设计,并分别进行了自评互评。

不足之处:互评环节,学生没有预设的那么积极,我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

课堂结束

篇5

关键词:会展设计;课程设置;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一:我国高等院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会展设计专业属新型边缘类学科,191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为中国会展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展示设计师与陈列师。至今,随着国内会展行业和教育行业意识的提高,部分国内院校先后开设了会展设计专业,而会展设计专业也广受学生们的喜爱。这些高校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地区。会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涉及学科广泛,从我国会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会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对于会展设计专业的就业以及会展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够完善,对于行业能力的要求还不够全面。部分院校会展设计专业主干课程除了展示展览展台设计和空间设计课程内容外,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专业的管理策划与营销等课程知识。

会展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依托艺术学、管理学、传媒学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课程设置主要沿用包豪斯教学体系中的设计基础类课程(如造型基础、透视学等)及中国传统美学类课程(如艺术史、装饰基础等)。再加入一系列的技法类课程(如手绘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部分学校还开设了部分设计理论和管理理论等课程。

二:我国高等院校会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问题

会展设计专业的教科书籍与参考书籍较多,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教材规范性、系统性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属于初步探索阶段。我国会展教科书还缺乏理论系统性和研究深度,大部分教材属于资料性、汇集性、概括性的书籍。知识的系统性、成熟度对会展行业把握度均显得比较薄弱。《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总报告指出,由于会展经济的整合性特征,其相关主体的合作将呈现多元化,会展经济内部及其与外部其他业态的融合将更加明显。由此可见,会展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联系相融合。

2.2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问题

会展设计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会展设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是高等院校设置专业课程的前提之一。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加强合作交流,都有利于会展设计专业毕业生较快适应自己的岗位职责。如表1所示,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国际会议,国际性展览在不断增加,因此与此相符合的岗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故更加要求会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需专业化、符合社会需求化。

2.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问题

第四届“全国会展专业培训师(讲师)实务研修班”近日在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举行。从培训课程中获悉,目前上海会展专业人才缺口约有近10万人。同时,我国各大城市的会展中心也在不断扩建(如表2),因此对会展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是急剧增长。会展设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不仅要掌握会展行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还需要掌握会展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培养会展设计专业的人才时,应强观念性、艺术性、实践性在会展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培养会展设计专业人才个性发展同时也是是不可忽视的。再者,需加强校企合作,对外交流、专业实验室等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强、会展设计能力有竞争力的人才。

三:我国高等院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创新思考

3.1提高教材质量与教学质量

教材是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应紧跟会展业发展的动态,应加快专业理论的更新,应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教材。同时,高等院校也可将专业的杂志列入学生的阅读书单,比如中国会展杂志等,从这些书籍和杂志中让学生们获取专业的最新知识和理论知识。其次。良好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专业的学习也是尤为重要的。第一,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相融合,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易懂性。第二,艺术设计类的课程不同于理科工科的课程,课堂上更需要学生的互动性。不过方法仅仅只是一种手段,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和培养技能,都是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能大大提高实际教学的质量。

3.2创新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教学

会展行业是一个务实型、操作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行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尽量能多元化的设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应具备宏观上的把握能力、设计能力,再者需具备实际实践操作的能力。因此,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会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环节。每个部分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现出来,而我国高等院校会展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功底,但在进入会展实际操作和设计时却很难上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教学比重过小。第二,实践教学专业性完整性不够。第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的职业证书指导。

总结:如今,会展设计专业的发展必须紧跟会展行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要加快探索和完善课程设置的内容,提升教学实践的方法和理论,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设置科学化系统化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与时俱进”的会展人才。参考文献

[1]马勇、肖铁男.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2)

篇6

[关键词]文献保护 文献修复 课程体系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

[分类号]G25

文献保护与修复(或使用其他名称)是我国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重要专业课程。随着学科发展、技术更新和实际工作变化,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进行相应调整。除考察国内实际情况和需要外,对国外相关课程的调查和借鉴也是课程进行科学调整的必要前提。美国图情学教育在国际上处于较先进地位,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作为其传统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安排上均具有相当的特色和优势。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图情学研究生院2009年最新排名数据,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位居“档案与保存”专业排名榜首位,其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文献保护与修复教学任务主要由该学院的卡尔嘉琳文化记录保护中心(William and Margaret KilgarlinCenter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Record)承担。该学院提供博士、硕士、双硕士以及副修等级别的学位教育。其硕士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支持学生获得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全面训练,也为学生提供在特色学科研究领域深入学习的机会。其中,文化记录的保护便是该学院三大特色研究领域之一。这一方向的硕士培养计划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技能的培训,涉及档案与记录管理、纸张与书籍修复、博物馆研究与保护管理等。此外,该学院的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还为有工作经验的信息从业人员提供了获得“Conservation”和“PreservationAdministration”两种专业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机会。

与上述硕士培养和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相配合,德州大学信息学院设置了一系列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以完整的课程体系、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经验、理想的实践设施致力于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材的培养。论文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加以分析。

1 课程内容概况

据分析统计,不计其他课程中的相关专题讨论及实习课程,德州大学共有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17门,如表1所示:

“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面向硕士生讲授有关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和保护管理。教学目标包括:①回溯以美国为主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以及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历史,包括记录的生成和保留、记录依附的载体以及为了对记录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并延长其生命周期而发展和积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②考量记录、档案及其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对于档案事业的影响;③加强明确叙述和研究历史问题并展现调查研究结果的能力。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内容也包括方法层面的历史研究相关知识,如历史研究概况、特性和操作方法等以及专业层面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相关知识,如档案基金会、档案职业、国家档案和联邦记录、记录管理、载体与技术、处于危险状态的档案和记录、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20世纪的档案事业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涉及档案和记录这一类文献的保护,但同时包括档案学专业的其他基础知识,并非文献保护与修复的通论性质课程。正如课程负责人David B.Gracy II在其2006年春季的教学大纲中所言“这是一门历史课程”,“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侧重于文献保护事业发展史的介绍,因此,笔者认为,或可用“历史”作为该门课程的内容关键词。

“保护概论”是面向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介绍与图书馆和档案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文献退变的类型和原因、处理方式、保护项目的组织等。教学内容包括:状况调查与保护需求评估;纸质文献的结构与退变;照片的结构与退变;多媒体材料的结构与退变;馆藏保管;环境监控设备;保护意识的普遍形成;可选择的修复处理;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灾难预案;保护项目的建立等。从其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门“通论”性质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

“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目标是使参与本课程的硕士生理解“外部防护(extrinsic care)”这一保护图书馆馆藏的举措的技术现状及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外部”,义指区别于直接作用在文献资料本身的修复处理。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状况监控和记录维护;控制环境的方法;馆舍设计和改造中对于记录资料保存的考量;主要类型的记录资料的保藏优先原则和实践操作细节;记录资料在使用、运输、复制和展览过程中的保管;非书资料(如缩微胶卷、照片、手稿、地图、磁性记录载体、图画等)的存储和处理;生物侵害及其控制;灾难恢复;空间设计与使用等。虽然限于“外部防护”,但考察其教学内容,涉及文献保护的各个方面,也应视为一门“通论”性质的课程。

“保护项目管理”向将要在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从事保护管理的学生讲授如何管理从需求评估到物理处理或载体转换的选择等全方位的文献保护活动。通过课程学习要实现以下目标:①熟悉保护项目的组织模式及其与大型图书馆或档案馆的组织和使命的关系;②理解需求评估在保护项目中的地位并掌握评估保护需求的工具;③理解一个成熟的保护项目的主要运作组成部分;④练习对于成功管理保护项目至关重要的多种方式的沟通技巧;⑤运用其他保护课程所学的保护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课程内容包括调查文献保护在图书馆或档案馆中的地位和组织情况;设计和综合保护项目;需求评估和保护方式选择;管理保护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员工和用户教育;筹慕款项和撰写赞助计划申请书;人员配置;成本分析和预算等。从上述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保护项目管理”是德州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的高阶课程,需综合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方可完成,而“管理”则可视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介绍创建永久性数字资源收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从馆长的视角理解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载体以及数字化过程中与技术或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元数据的生成以及长期存取的数字化保护策略等。“数字”可作为其内容关键词。

“电子记录永久保存若干问题”关注与各种来源的电子记录相关的问题,包括为了长久保存而对记录所作的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课程涉及载体更新,转换为中性格式vs.尽量保持原始格式,迁移,按需迁移;

数字文献的显著特征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格式与元数据;电子记录长期保存中的数字签名、消息摘要、真实性和鉴定;电子记录存储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本课程旨在使面临为长期保护记录或其他数字文献而需构建有效的电子记录存储库问题的档案馆或数字图书馆从业人员了解其中的主要困难所在、需要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寻求帮助。该课程侧重于“电子”文献的保护。

“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侧重于音频资料保护和载录格式转换中的经济学问题,噪音降低和稳定性问题,用于存储声音的现代载体的稳定性问题等。“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是其后续高阶课程,侧重于载录格式转换的相关问题,包括:不同格式信息的变换;优先进行载录格式转换的资料的选择标准;侵入性修复或最低限度修复的考量;非常用格式研究;音频资料最大量信息恢复的方法等。这两门课程侧重于“音频”文献的保护。

“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向硕士生讲授文献保藏机构进行修复处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涉及材料科学、保藏处理、预防性处理和治疗性处理等。是侧重于文献修复的一门“通论”性质课程。

“图书实验室I-Ⅲ”是在图书实验室进行的三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包括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料保护的修复性处理基础介绍,通过设计和制作保护性函套和使用适当的维护程序对馆藏进行成体系的保管等;II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图书修复材料及实施技术的详细练习和学习,介绍纸张修补、修复和图书馆书籍装帧;III涉及书籍修复的检查、存档和处理程序,高级修复装帧,制订维护流通馆藏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并为学生开始个人修复研究计划做准备。均为“实验”课程。

“高级修复处理”允许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在图书实验室和纸张实验室进行个人修复研究计划。该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个图书处理计划,包括:决策和存档,探究图书处理和保护专门问题或特殊领域的个人计划和工作组;实验室案例;灾难响应和恢复等。属于“实验”课程。

“纸张实验室I-II”是在纸张实验室进行的两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旨在为学生介绍修复古代纸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鼓励学生培养恰当运用这些技术的判断力;II旨在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修复处理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针对特定收藏做出修复处理决策。均为“实验”课程。

“修复科学I-II”向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上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介绍图书、照片、手稿等的构成、鉴别和修补所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包括粘合剂,分析技巧,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颜色、光线和化学,酶,功能团,现代纸张制作与材料,容模,聚合体,氧化还原反应,皮革与羊皮纸,溶剂等。偏重于修复“材料”的讲解。

2 课程体系分析

结合上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开课次序等加以分析,德州大学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从上述课程内容分析及关键词选取可以发现,既有通论性质的综合课程,又有专论性质的历史、管理、数字、电子、音频、材料等专题课程,基本上全面涵盖了文献保护与修复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保护概论”的授课对象是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介绍文献保护基础知识;“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关注文献的“外部防护”;“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献修复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三门课程虽同属通论性质的课程,然各有侧重,并不重复。各门专论性质的课程或从事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如“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或从文献载体的不同类型(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或从实际工作的不同环节(如“保护项目管理”)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加以深入探讨,与通论性质的课程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合理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结构的机会。

2.2 层次分明,承接有序

从表1不难发现,德州大学整个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又有一些自成系统的课程模块。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图书实验室I-III”、“纸张实验室I-II”以及“修复科学I-II”。这些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由浅至深,在开课顺序上由基础到综合,并且通常由同一位教师负责教学,体现了层次分明、承接有序的特点。

2.3 理论与实践并重

17门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中,有6门实践课程,而在部分理论课程当中,亦包涵了实践教学环节。从几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实践课程实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文献保护与修复是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的实际工作环节,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是应用型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方能真正掌握。除实践课程外,德州大学还提供了6门实习课程,充分体现了其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实践教学的注重。

2.4 保护与修复分明――兼论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的中文译法

从表1的“关键词2”一列可以看出,德州大学在设置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时,对于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这两个相关而又相异的内容进行了区分。综合考察8门Pre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Preservation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保存状况调查、文献保护需求评估、不同载体文献的结构、不同载体文献的退变及原因分析、文献保存环境监控、文献载录格式转换、文献保护意识的培养、文献保护项目的建立与管理、灾难预案与恢复等。综合考察9门Con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Conservation侧重于纸张修补、书籍装帧等文献修复处理方法的原理、考量、选择和操作。不同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异之处。而Preservation的两门通论性质课程“保护概论”和“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除前述主要内容外,均涉及Conservation课程的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关性。这一相关性表现为Preservation这一术语在概念外延上较Conservation宽泛,有些时候,Preservation可以包括Conservation。

我国在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两个术语连用时,通常将其择作“保存与保护”或合译为“保护”。从上述德州大学两类课程的内容分析来看,这两种译法并不合适。文献保护通常可分为预防性和补救性两种类型,结合上述两类课程的内容,或可将Preservation视作文献的预防性保护,而将Conservation视作文献的修复性保护。而由于Preservation又可涵盖Conserva-tion,因此,笔者认为,可将Preservation译作“保护”,将Conservation译作“修复”,则两个术语之间的相异性和相关性均得以体现。

3 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或档案学专业的文献保护与修复教学基本上局限于通论性质课程的开设。然其“通论”亦仅偏重于传统的档案文献载体知识的介绍和环境控制等,较少涉及文献保护管理的内容。至于采用西方装帧方式的精装或平装书籍的保护与修复方法和理论,更是鲜有涉及。如前面所述德州大学通论课程“保护概论”中所涵盖的状况调查和保护需求评估、日常馆藏保管、修复处理方法的选择、创建永久数字收藏、文献载录格式转换、灾难预案和文献保护项目的管理等内容,在国内的通论课程中基本没有涉及。这一情况与我国文献保护与修复的研究现状有关。目前我国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仍停留在技术层面,偏重于介绍以书籍为主的古文献的常用修复方法和操作过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较简单,尚未上升到原理和理论的高度。

篇7

一、指导思想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良好习惯,1把读书作为教师精神生长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自己更新及理论素养、教育能力、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每天要研读1小时。

提倡带着问题读书,2读书要与反思相结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要个人阅读要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二、读书目标

转变教育观念,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使自己业务精良,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溢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3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4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强化自身修养。

有所思就记录下来,5读写结合。旨在养成习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从书中反思自己。重点谈学习体会、感悟,提出思考性问题,

三、读书内容

1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2教育类的书籍:家庭教育》夸赞孩子的艺术》3自己喜欢的文学性教强的书籍:杂志《读者》家庭》女报》外国经典名著等。4儿童文学:淘气包马小跳》海蒂》秦文君小说系列

四、读书形式

集中学习为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1个人自学为主。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篇8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很多班级会组织学生开展以“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班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书班会策划书,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读书班会策划书1一、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要靠勤奋,不能投机取巧,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二、主题

爱读书爱学习

三、内容

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师生讲述古今名人爱读书、爱学习的故事,提出思考问题,明白道理,积累名言,指导实践。

四、形式

师生互动,讲故事,突出爱读书、爱学习的思想。

五、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准备活动中涉及的文章、音乐、图片。

2、创作主题班会演示文稿。

3、收集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二)实施阶段

1、学生讲述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1)孔子每事问。

(2)悬梁刺股。

(3)映雪读书。

(4)警枕励志。

2、师:孔子每事问,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读书,司马光警枕励志,这些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读书,有的成为儒学大师,有的称为的学者。

那么,同学们能讲一讲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3、学生讲述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1)闻一多醉书。

(2)华罗庚猜书。

(3)侯宝林抄书。

(4)张广厚吃书。

(5)高尔基救书。

4、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连线题呢?三年不窥园李密

韦编三绝匡衡

牛角挂书欧阳修

炼字炼句董仲舒

囊萤照读孔丘

凿壁偷光车胤

(学生回答,并讲述故事。)

5、同学们,这些名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交流自己收集的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请同学们选择最能激励自己学习进步的一条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将勤补拙。——黄庭坚

(3)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朱熹

(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善未笃。——王守仁

5、讨论时。

同学们为什么而学习?

张华说:“为将来能出国留学,过舒适的生活而学习。”

李贤说:“父母要我学,我不学他们会伤心的。”

刘丽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繁荣,更强大,走在世界前列而学习。”赵凌说:“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学,没仔细想过。”

你赞成谁的观点?不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分析一下,持哪种观点,学习会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6、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进行讨论。

7、学生代表交流汇报。

六、总结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质。

让我们用知识作为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学习前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班会策划书2活动目的:

1、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2、养成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策划活动方案,流程,做好人员分工。

2、发动部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爱书、读书的故事,收集有关爱护书籍的图片,了解阅读对生活的重要性;

3、积累一些读书的名言。

4、发动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朗诵和表演的小节目。

活动时间:4月23日——星期一第一节班会课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对,是世界读书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从书中我们还交到许多好朋友,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呢!

甲:通过读书我们能结识童话故事里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聪明的阿凡提……

乙:读书让我们和伟人交谈,如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大发明家爱迪生......

甲:读书让我们眼界开阔。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成长!

甲乙:五(1)班“悦读悦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读书的小诗

甲:书籍是一叶轻舟,载我们前往浩瀚的知识海洋;

乙:书籍是一壶陈酒,让我们细品前人的余香。

甲:书让我们快乐放松。

乙:书让我们充满智慧。

甲:有的同学还写了读书的诗歌呢!请欣赏徐承礼写的小诗《书》

三、名人读书的故事

甲: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倡导读书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很多伟人都有酷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乙:请欣赏读书的故事:视频《凿壁偷光》

四、同学们读书的故事:

甲:名人这么爱读书,我们班的同学喜欢读书吗?请爱阅读课外书的同学举手。

乙:谁来讲一讲自己的读书故事。

五、怎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甲:我们都说爱读书,可就是难以坚持,时间久了就偷起懒来。你每天都坚持读书了吗?你读多久的书呢?

乙:我也有懒惰的习惯,但自从看了《司马光警枕催读》的故事,我就有了坚持课外阅读的毅力和习惯了,下面就请大家欣赏这个故事吧!

甲: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吗?

六、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签大比拼:

1.点名上台展示自己做的书签,读一读里面的诗句。

2.评一评谁的书签最美观。

选五分书签评为班级“书签”奖。

七、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借着这次班会,我向大家提议:让我们坚持读书,让我们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悦读悦美!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班级,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八、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读书班会策划书3一、活动目标

1.分享读书快乐、分享读书收获。

2.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3.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班里的28位学生爱读书,长期以来大家都能分享读书的快乐,但是,以教育小组的形式共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读书内容与读书收获,平时做的有欠缺,这次活动一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三、活动准备

老师:组织、策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发言材料:名人读书故事、诵读古诗、我与书的故事、我的收获、读书好方法、精彩片段、推荐好书、读书格言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有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

《我的读书收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分享

我们班有7个教育小组,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第一组:诵读古诗

谈收获

第二组:积累的读书好方法

谈收获

第三组:课外读物

读后感

第四组:精彩分享

谈收获

第五组:我与书的故事

谈收获

第六组:汇报读书方法

谈收获

第七组: 读书格言

谈收获

(三)活动延伸

1.各组的活动装订成册,各小组互换,互相学习。

2.请班主任做总结

主持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确,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我们大开眼界,还能给我们以心灵的启示。热爱书吧,你将受益无穷。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读书班会策划书4一、班会设计

(一)背景分析

(1)配合世界读书日活动。

(2)继续创造书香氛围。

(二)设计理念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健康向上的好书,形成班级文化氛围。发挥好书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导向性作用。

(三)教育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提供丰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从书籍中得到人生启迪。培养学生亲近书籍、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营造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

(四)前期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

(2)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读过的有意义的课外书,小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五)活动过程

投影:悦读悦美

读书丰富人生,读书改变人生

女主持人(孙煜丽):读书丰富人生。

男主持人(原东临):读书改变人生。

男女主持人:“悦读悦美”主题班会开始。

(全部同学热烈鼓掌)

女主持人: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从进入初中以来,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男主持人: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读书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正像俄国作家普希金所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女主持人:历史从远古走来,走出洞穴,走出山林,走向平原,走向现代化的高度文明。无论从盘古开天、仓颉造字算起,还是以甲骨篆文,金石成篇开始,书籍似乎已经成了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男主持人: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篇章滋润、教益着后人。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读过课外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过启发教育,有过深切的体会。下面就请小组内谈交流你么的体会。

女主持人:的确,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应该多读书,苦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知识。但并不是“开卷”都有益。

男主持人:我们对大家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班长: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同学们课外阅列巳阅读格调普遍不高,课外阅读的兴趣集中在漫画和所谓的青春、校园小说上,而对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高的、文学的作品,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男主持人:信息时代呼唤高质量的阅读,茫茫书海,适合我们的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越是清楚知识份量的人,在阅读上的抉择越谨慎。下面,我们请语文老师给我们谈谈如何选读书籍。

语文老师:关于看书方面我给同学们几点建议:首先保持看书的热情,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的积淀,阅读是一个人走向文明、成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书籍,身处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一双善于识别善恶、真假、好坏的慧眼,我们将被信息的大海淹没,阅读也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关键看自己如何把握;再次对书本中的内容也不能一概接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尤其是在复习迎考的关键期,一张一弛,课余看短文,双休日看杂志,寒暑假看中长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愿阅读引领我们走向无限精彩的人生。

女主持人:语文老师刚才的介绍,我想一定给大家很多有益的启示,希望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点,调整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层次和结构,让书籍真正成为我们的朋友,让书籍丰富我们的人生。

女主持人:好书,能使你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你指出生活的方向,教给你做人的道理。

男主持人:好书,让你预知未来,展现前景,追求美好,奋发向上。

女主持人: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

男主持人:读书,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读书,让民族之精魂永世传承!

女主持人: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传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

男主持人:捧起书本,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存一笔精神财富。

女主持人: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男女全齐:读书丰富人生,读书改变人生!悦读悦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班主任总结:首先祝贺本次班会圆满结束。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书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它不光在平时做题时给予我们帮助,而且能给予我们快乐,陶冶我们的情操。本次班会体现了我班同学的团结协作能力,展现了我班同学的活力。在班会进行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参与了进来,充分说明这是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相赠书的活动,更是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显示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和睦融洽的大家庭。

读书班会策划书5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激发读书的兴趣,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2、通过活动,意识到课外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活动过程:

同学们,11月是全国读书月,11月15日是全国度日。因此我把此次班会的主题定为“我读书,我快乐”,现在我宣布本次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追寻足迹

书是我们最知心的朋友,书是我们的老师,书让我们增长知识,书让我们真正快乐。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都十分喜爱读书,谁能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呢?

《凿壁借光》

(二)忆苦思甜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偏远的山区有这样一群孩子--(观看PPT)

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山区小朋友们的读书生活,你有什么感受?

(三)读书快乐 快乐读书

1、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班级建立了自己的图书角,相信你们一定看过好多书,你最喜欢哪一本?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好书推荐

一本好书将陪伴我们健康成长。下面我为大家推荐几本好书吧!《木偶奇遇记》 《绿野仙踪》

3、古诗背诵表演,学生可以单独背,可以两人一起背,也可以小组形式,依次背诵《春晓》、《登鹳雀楼》、《敕勒歌》、《古郎月行》、《池上》、《悯农》、《风》、《所见》、《村居》、《咏鹅》、《静夜思》等。

4、设立读书勋章

设立了一个阅读章,宣布获章标准。

(1)能利用汉语拼音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

(2)能背诵不少于15首古诗。

(3)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

(4)能坚持每周阅读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大概的内容。

(5)能在校级(或以上)组织的有关比赛中获奖。

希望大家按照标准上的要求,不断努力,争章成功!

(五)尾声

篇9

一、继续学习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本学期,语文组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结合业务学习,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校级语文教学研究课。本学期共上了5节公开课,王静燕老师执教了县级录像课《人人争当安全使者》,还上过一节校级公开课《奇怪的大石头》,李月微、陈笑珍、陈俐老师分别执教校级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孔子拜师》、和《赵州桥》。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说课。与会教师认真听课、记录、集体评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每位语文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了基础性课程的研究,并能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研和科研结合,提升了教研活动质量。在评议中,我们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

三、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在鼓励语文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其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本学期,语文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两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教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写和教后记,学生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新,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批改细致准确。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篇10

【关键词】 小学阅读课;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促进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研究。但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研究和实践。在设计导入内容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阅读课的导入部分不宜占用过长的上课时间。毕竟导入环节只是阅读前的热身活动,是为阅读文章做准备,占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降低阅读课效率。

第二,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二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想一些可能会出现在文章中的词汇,这个活动既可以解决词汇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已有的、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第三,在设计导入部分的背景知识时,要认识到其原则是使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并非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每个人对他所读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信息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让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必将事半功倍。然而,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读书的兴趣也必然在读书的实践中形成。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面往往宽一些,理解能力强一些。反之,那些常年不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面窄一些,理解能力弱一些。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会使你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你奋发。从而把读书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喜欢他,而不是厌烦他。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应该连接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书籍的阳光照亮他们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他们的智慧,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塑造他们人文素养,陪伴其一生。

让学生的创新思想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殿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阅读课理解阅读文章,提高阅读课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少走弯路。所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阅读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