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情管理条例

篇1

关键词:政务微博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危机应对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启后,政务微博在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官民互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政务微博的前景一片看好,但在其火热的发展势头之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虚假繁荣”。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创新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在日常运行和危机应对阶段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政务微博在现实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1.现阶段政务微博运行中的问题

1.1对待微博态度不端正

尽管政务微博在全国范围内一片红火,但是不想学、不愿学、对微博问政讳莫如深等消极态度在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身上也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党政部门和公务人员对政务微博持有偏见,畏难情绪严重。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或者坚决拒开政务微博,或者单纯跟风开通“空头微博”做做样子。物极必反,对待政务微博态度“过冷”固然不好,但是过度追捧政务微博功效的“过热”做法同样不可取。一些政务微博的管理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通过不正当手段刷 “僵尸粉”,造成政务微博一派繁荣的假象。“过冷”和“过热”都不是党政机关对待政务微博应有的态度。

1.2日常维护不够用心

政务微博的创建只是第一步,日常维护才是提高微博人气、促进官民互动的关键。某些跟风创建的政务微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或者夸夸其谈,或者自言自语,面对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一概视而不见。长时间不更新、缺少原创性、缺乏互动、一味转发其他微博或者单纯从政务网站搬运内容等“懒汉做法”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政务微博可谓是形同虚设,偏离了设置初衷。

1.3舆论引导功能缺位

政务微博设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正面引导舆论走向、化解冲突和矛盾。根据诱因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舆情危机分为两类:第一类的主要诱因在于现实中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部门的集体噤声或寡言少语导致网民的强烈不满,引发从现实蔓延到网络的舆论大战;第二类的主要诱因在于网络上政府部门的不当回应,由于政务微博的介入导致对一般性事件的讨论升级为网络舆情危机。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务微博理应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以诚恳并负责任的态度公布事件进展,以权威消息抵制小道消息,真正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掌握网络舆论的走向。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针对这起重大突发事件,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自7月1日至7月8日只了4条微博通报火灾情况。而该时段,微博平台关于天津蓟县火灾的讨论数以万计,关于蓟县大火死亡300多人的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政务微博面对突发事件的“少言寡语”,面对谣言四起的概不回应,使其处于被动状态,丧失舆论引导权,承担公信力下降的不良后果。

舆论引导功能缺位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政务微博的“言语不当”所导致的对一般性事件的讨论升级为网络舆情危机。2012年年初,针对某网友的一条关于三亚宰客的微博,深有同感的广大网友在两天内转发评论四万多次,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声称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在食品卫生和诚信经营方面实现“零投诉”。这条明显失真的微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案例中,政务微博不仅没有成功化解舆情危机,反而由于“言语不当”激发了公共事件的二次发酵。

2.政务微博未来发展的改进建议

2.1端正对待政务微博的态度

明确政务微博的定位。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政府部门不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表态,人们就会去寻求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极易造成流言四起进而引发轰轰烈烈的网络舆情危机。政务微博的职能,一方面体现在相关政务信息、与网民适时互动等日常工作环节,另一方面体现在应对舆情危机。因此,党政部门及公务人员应努力积累丰富微博应用经验,赢得民众信任,关键时刻充分利用政务微博这一利器,有力应对舆情危机。

积极利用谨防过度追捧。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要端正对待政务微博的态度,既不能“过冷”,也不宜“过热”。个别官员要摒弃“微博猛于虎”的落后观念,了解微博时代舆论传播的规律,积极利用政务微博,加强与网民的互动。过度追捧政务微博的功效而刻意营造政务微博的繁荣假象也是不必要的,“刷粉丝”的行为更是影响党政部门的正面形象。毕竟政务微博只是一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手段,公众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党政机关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因此,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政务微博的积极功能,利用新媒体加强政民互动,但是更需清醒认识自身职责,“线上”和“线下”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2提高政务微博的质量

出台政务微博管理条例。无规矩不成方圆。微博的有序运作离不开统一规范的管理条例。现有的政务微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条例应明确各部门政务微博的命名规则,改变现在混乱的命名局势,方便用户检索和关注,提高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本部门政务微博的总负责人及信息的负责人等人事制度、对政务信息的时效以及接收用户诉求的响应时效要有具体规定,确保政务微博不成为“空架子”;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培养专门的微博管理人才。政务微博不同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介,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更为年轻化、思想更为活跃且易情绪化的群体,依附的载体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对互动性要求更高的新媒体。一个合格的政务微博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微博运作技巧。政务微博的管理者在信息时要摒弃“官本位”观念,避免说教口吻,学会坦诚对话。

加强各方面的深层互动合作。第一,加强党政部门和提供微博应用平台企业的合作。以新浪微博为例,现在已经推出了专门的政府版微博,部门简介、政务网链接、系统内微博推荐等小功能的加入为政务微博增色不少;“政务厅”的设置,更是对平台内所有的政务微博依据区域、领域、人气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方便民众查找;定期的政务微博报告更是对我国政务微博的表现做出了客观总结,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二,加强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的交流合作。尽管近年来政务微博发展势头很猛,但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依旧强大。政务微博受制于篇幅等,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有利于挖掘深层涵义。某些省级电视台开通了政务微博解读节目,既提高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节目收视率,可谓是双赢之举。第三,加强政务微博之间的互动合作。就领域而言,公安系统微博在数量上及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其他党政系统微博。公安系统政务微博和其他政务微博进行互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于提升政务微博整体实力大有裨益。

2.3提高政务微博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

建立灵敏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舆情监测是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稳定时期亦不容松懈。日常需要时刻关注社会新闻及微博热点,定时上报网络舆情监测结果,以便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尽早纾解,避免演变成舆情危机;建立起突发事件专报制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时监测和上报,紧随网民舆论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的质疑。

建立健全新闻机制,掌握舆论主导权。政府是突发事件处置的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政府身上。“集体噤声”“寡言少语”只会将公众从对事件的关注转移到对政府的谩骂上,于解决现实问题无益,只会造成轰轰烈烈的舆情危机,甚至有发酵为的可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及时、准确地官方信息,避免谣言扩散,最大限度地化解或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

建立健全媒体沟通机制,全面疏导舆论。政务微博的受众群体虽然庞大,但是比起传统的电视媒体等,在覆盖范围和报道深度上还存在差距。突发事件发生后,多种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更有效地编织舆论疏导网络,避免舆情危机的扩大和升级。

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重视细节工作。党政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舆论引导机制,重视细节工作。从态度上,政务微博要保持诚恳并负责任的态度,不否认不推卸,三亚市政府新闻办的“零投诉”回应显然是这方面的一个反例;从话语体系上,要避免官腔,采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3.结语

作为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政务微博体现出了党政机关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意愿。由于缺乏经验与制度支持,当前政务微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政务微博正向功能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引导舆论走向、促进官民互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运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政务微博,使之更好地为解决舆情危机、构建和谐政民关系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R],2014.117~120

篇2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4.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高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6.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是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落实资金,是否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是否存在经费截留问题。是否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高校是否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四、校车安全管理

10.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11.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埋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五、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2.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13.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杜绝中小学校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14.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是否加强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5.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地各校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16.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如。

篇3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对安全保卫部门上报的有关网络动态信息认真阅读和研判,并及时作出重要处理批示,在学校每次召开的有关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对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学校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为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法。

二、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全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动态的监查、跟踪和掌握并进行相关处置;校网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整个校园网络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保障、封堵和指导,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有效的监查,为查处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保卫部门主要负责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进行查处,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查。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合力,为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工作更为顺利、效率更为提高、成效更为明显。

三、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与规定,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形势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予以修订完善。各责任单位则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如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审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网管员工作职责等。由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一)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校园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涉及网络安全方面重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对一段时期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学院、部门、单位应当相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管员,负责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校与各学院、部门、单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所属各部门和人员。其中,各责任单位的网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承担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运行维护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的技术安全保障责任,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操作与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而不认真及时进行整改,或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及个人晋职晋级的资格。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不落实、日常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导致网络与信息重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学校将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对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实行值班备勤制

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在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强化网络安全形势的预测研判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学校出台的重大举措,结合当下校园网络的具体实际并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上报学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每年重要敏感时间节点时,对校园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上报学校,使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更趋主动和有的放矢,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时期,均及时对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舆情、动态预作研判,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六、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篇4

(2013年2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简要总结20__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对2013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全市精简和压缩各级各类会议的情况下,市教育局专题召开2013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极其重要性。下面,我代表市教育局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__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简要总结

20__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制度落实,使工作基础更加扎实,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整体平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安全隐患有效消除。市教育局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直属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了对系统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20__年全市教育系统组织集中检查整治行动5次,发现和整改了大量安全隐患。其中,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包保检查学校262(所)次,排查隐患980个,整改940个,整改率达到96%。联合市公安消防支队先后成立专项检查组23个,对143所学校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共发现火灾隐患198项,整改完毕184项。各地联合城管、公安等部门不间断整治校园周边秩序,清理占道经营商贩1,600多人次、乱堆乱放杂物90处、“野广告”1,500多处,查处违规出租私房37家,整顿网吧23家,“三厅一室”娱乐场所24家,无证摊点38个,使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在党的十召开期间和涉菲、涉日岛屿纠纷、反维稳定等特定敏感时期,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及时安排应对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措施,确保了校园稳定。

(二)安全教育成绩喜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安全教育,在完成日常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集中组织了上好开学第一课、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组织参加了“平安中国”防灾宣传系列公益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学校全面完成了年度安全教育任务,普遍组织了应急疏散演练和住宿生的夜间疏散演练,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常识全面普及,应急逃生自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6月21日,全省首届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颁奖仪式暨第二届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龙潭区实验学校举行,__地区参赛人数居全省首位,市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奖第一名,永吉县等7个县(市)区教育局获县级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校车安全远程培训,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市学生因打架斗殴伤亡、意外死亡和自杀死亡人数同比减少40%。

(三)校车管理规范推进。4月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贯彻落实好《条例》, 6月14日在舒兰市组织召开了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议,稳步推动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工程。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校车工作领导小组和校车管理办公室,并逐步建立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各地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统一管理”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加强和规范了校车的管理,车况不良、无证运行、保险缺失、超员超速、管理混乱等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车主、运营司机、随车照管人员以及乘车学生、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得到较大程度增强。全市全年新增标准校车644台,乘车学生的座位拥有率由20__年底的52.23%提高到了目前的63.43%。

(四)预警预报成果显著。我们把加强预警预报作为防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遇有恶劣天气现象或在重大节日放假前,提前向全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提出相关防范要求,先后下发相关通知8份,有效提高了学校防控能力。组织全市各学校修订完善学校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了应急预案和消防 档案。我们同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江城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建立宣传联系,及时宣传了校园防暴力伤害、乘车交通安全、预防季节性多发事故等安全工作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8月中旬台风“布拉万”经过我市和11月全地区普降暴雪期间,因预警及时,措施得力,全市教育系统无一人伤亡,确保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0__年,市教育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消防安全标兵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标兵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凝聚着全体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为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致以亲切地慰问和诚挚地感谢!

二、2013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主要任务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2013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要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贯彻“积极预防、依法管理、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基础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学校安全工作,我强调三点:

(一)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一要认真落实教育行政部门抓学校安全的监管职责。要加强对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指导学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督促学校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采取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我检查与上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检查频次和检查广度,实现安全检查全覆盖,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切实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

二要严格落实学校抓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学校是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教职工、每一个工作环节,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安全主要涉及学生管理、行政后勤、安全工作等多个部门,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理顺工作关系,明确部门职责,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出现管理漏洞和死角。要落实班主任对所管辖班级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和苗头。开学之初,所有学校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学校顺利开学。

三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要积极协调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及校园的违法犯罪活动,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积极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要积极协调卫生、工商、建设、文化、司法、交通、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治理等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及时研究判断影响学校安全的各种因素,解决校园安全隐患和难点问题,坚决取缔和清理校园周边的治安乱点,严厉打击校园周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努力打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按照《消防法》和《__省消防条例》的要求,配齐各种消防器材。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微机室、教室等重点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消防安全防护和逃生避险装备,并做到完整、到位、有效。要切实提高教职工排查发现火灾隐患、扑灭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有住宿生的学校务必配齐“四个一”逃生自救物品。

二要抓好学校治安安全工作。要切实加强校园门卫管理,增加校园治安巡逻的力度和密度。中小学和幼儿园上课期间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对带入校园的管制刀具、违章电器等危险物品及时进行收缴,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加强校园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随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整治和消除各种治安隐患,严防校园内部斗殴等伤害事件发生。

三要抓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做好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工作,加强对食品及饮用水的质量检查,严格执行餐饮服务安全管理条例,确保学校饮食安全。要高度重视和强化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好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的人员健康监测、通风消毒、患病人员的治疗和隔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内传染蔓延。

四要抓好师生交通安全工作。要加强校园内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推广应用校园门禁控制系统,严格校园内车辆出入管理。协调公安交管部门在校门及周边路段设置交通标识、标线、缓冲带等交通安全设施。在学生上下学等重要时段及校园周边重要道路,增加交通巡逻和疏导力量。要按照《校车管理条例》的规定和__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稳步推进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今年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校车服务提供者购买 标准校车,逐步淘汰非标准校车,不断提高乘车学生座位拥有率。

五要抓好校舍安全工作。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确保校舍建设工程质量。要对校舍实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经过一个冬季冰雪侵蚀,校舍的安全问题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绝对不能因为校舍的不安全导致师生伤害事故发生。有基建施工的学校,一定要监督和协助施工方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和学校师生的安全。

六要抓好防范自然灾害工作。要积极做好季节性安全防事故工作,突出做好防淹亡、防雷电、防台风、防洪水、防地质灾害等季节性多发事故。要强化应对灾害的应急避险防护准备,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学校可自行决定采取转移疏散学生、停课调课等措施,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今冬降雪量大,为历年罕见。因此在新学期开学期间,要特别警惕冰溜子、“桃花水”的危害,及早做好预警预防,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要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三)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主动协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制度和学校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协调解决学校安全有关问题。学校要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妥善做好学校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遇有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妥善处置,正确引导舆论。高中、职业教育学校要将校园安全与维稳工作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加强校园网络等舆情控制,掌握信息动态,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切实做好维护和谐稳定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心里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心里承受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要将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计划,每月至少安排2课时安全教育,并将安全常识纳入日常考试内容。要充分利用军训和大型活动等时机,开展安全专题讲座。要不断强化学校领导及安保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全员参与的应急疏散演练,并逐步使之常态化。

篇5

第一,强大的节目研发制作能力和运营能力。长沙电视台在这方面拥有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同属长沙广电集团的中广天择传媒,在节目研发制作与运营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2014年11月15日,中广天择荣获2014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和2013-2014年度中国最具成长力节目制作公司殊荣。同时,长沙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和政法频道拥有长沙市本地最为强势的时政民生节目研发能力。此外,长沙广电与新浪、爱奇艺、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擘有战略合作关系,对于打造资讯+本地服务具有快人一步的决胜优势。

第二,雄厚的资金投入、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人才优势。2014年以来,长沙广电在新媒体项目上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先后购买了国际领先的高精尖技术设备,与业内知名的高新技术研发公司北京“家视天下”合作,建设和打造了一流的新媒体技术平台,为新媒体开发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正在建设的新广电中心,计划投入上亿元按国内一流水准建设和打造技术平台,预计近两年内将正式投入使用。此外,长沙广电集团还具有良好的人才团队。长沙广电既注重对已有职工的培养和提升,也大力引进不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自身的转型发展创建良好的人才队伍。

第三,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受众基础。长沙广播电视台多年来坚持深耕本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磨砺,已经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特别是旗下的新闻、政法、经贸、交通音乐等频道频率在长沙的收视收听率高,影响较大,拥有良好的受众基础。据了解,长沙广电在长沙之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长沙广电集团下属的国安网络公司拥有50万有线电视用户、嘉丽购物频道拥有100万会员、经贸“摇摇乐”APP下载用户达10多万,加之长沙广电这几年通过参与举办大型活动,例如农博会、孕婴童博览会、手机博览会等,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信息资源。

第四,合理的发展规划与强大的执行力。近几年来,长沙广电集团结合传媒发展趋势运筹帷幄,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前布局和规划。2013年,长沙电视台组队先后考察了腾讯、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爱奇艺等十余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学习新媒体企业先进的运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此后,长沙广电集团抽调精干力量投入新媒体研发,召开多次研讨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媒体战略,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既要加强研发打造自身独特的新媒体载体,也要加强与知名新媒体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共同发展,从而形成自身的新媒体生态链。

长沙市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新媒体转型发展,为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出了不少新的传播载体,也提升了自身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具体来说,长沙市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体现在下述方面。

首先,打造新媒体生态链,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对媒体而言,要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在社会和受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还在,但影响力却日益式微。对城市电视台来说,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必须结合新媒体进行转型发展,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在这方面,长沙电视台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除了已经推出和经营几年取得不俗效益的电视台相关网站和微博等新媒体载体外,2014年以来,长沙电视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正式启动和运作了一批新媒体项目,包括长沙政法频道研发并于2014年9月推出的“新闻懒人包”全视频APP,长沙经贸频道2014年4月上线的娱乐互动“摇摇乐”APP,中广天择传媒与新浪联合打造即将播出的“百万粉丝”项目,以及与韩国知名媒体公司合作的“出道”项目,嘉丽购全新打造“手机购物”项目等,形成了一条长沙广电独有的新媒体生态链。

同时,长沙电视台把许多优质资源放到新媒体平台进行运作,把优质的节目资源预告式地、宣传式地第一时间共享到新媒体平台上,吸引大众,制造舆论热点,不仅达到了良好的收视率,同时提升了电视台的网络知名度。比如,一条实时新闻,记者在执行采访任务的进程中,在确认其真实性后,先发送代表电视台记者身份的个人微博,电视台官方微博同时转发。记者进一步了解详细信息后,回到台内,如节目播出时间尚早,则撰写稿件发在频道官方网站上或本土网站上,在视频内容剪辑完毕后,再在本地电视台进行播出。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同一新闻资源的多次和重复利用,形成多重的传播效果。电视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好互补与互动,也可带来用户与受众的不断攀升,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和年轻人群中影响日益广泛。

其次,重点推出微信公众号和新闻APP并精心经营,通过内容与服务、活动营销等扩大影响力,实行流程规范化,严格三审制度保证真实权威性,与大型网站合作,实现点到点传播的最大化。2014年初,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微信公众号“长沙观察”。起初一段时间内,“长沙观察”不温不火,一段时期内粉丝不足千人,每条内容的阅读量只有几百次。但在2014年3月17日和3月18日“长沙观察”推送“长沙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后,粉丝和阅读量都开始激增,粉丝破万,该条新闻的阅读量达到六万三千多次;2014年3月19日上午又推送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宣布的人事任免新闻后,该条新闻一天内的阅读量达到四万八千多次。

此后,长沙电视台对“长沙观察”的内容进行精心打造,设立“长沙新闻”“基层”“活动”三个栏目。“长沙新闻”平均每天推出5条左右本地重要新闻。如2015年4月12日,“长沙新闻”推出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施行”“浏阳首季度开门红”“芙蓉区拆违”“长沙今年夏秋连旱可能性大”“萌娃和鹦鹉比赛嗑瓜子”等7条新闻,新闻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兼具。“基层”又分“重磅”“区县”“媒眼”三个小栏目,“重磅”主要推送与长沙市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新闻与信息,“区县”主要推送长沙市属各县(市)的重大新闻,“媒眼”主要对与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现象进行评析。“长沙新闻”推送的所有新闻与信息,都可进行视频点播,确保良好的传播效果。如今,“长沙观察”的粉丝量已稳定在万余人。

再次,长沙电视台计划推出“智慧长沙”APP。“智慧长沙”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手机端、pc端、电视端和户外客户端的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栏目板块分为资讯与公共服务两大类别,长沙电视台着力将其打造成影响长沙的资讯和生活方式。

篇6

一、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工作

1、组建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新机构。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推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按序时进度完成监管职能、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充实加强新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力量。

2、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乡镇(区域)监管派出机构建设,推动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专职化,在每个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聘任1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3、完善社会共治共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考评结果反馈运用工作。加强食安办综合协调工作,完善部门联动执法和“两法衔接”机制。落实企业首负责任制,深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拓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渠道。

二、深化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

4、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规范兽用抗菌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重点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种养殖用水污染、有机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5、开展重点品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开展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白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检查行动,组织重点食品品种监测抽检1000批,食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收购加工病死畜禽、出售不合格肉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畜禽产地和屠宰检疫,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生鲜乳收购与奶站经营管理,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检查。落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加工餐厨废弃油脂等违法违规行为,建成市区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

6、开展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农村食品、小作坊聚集区、食品批发市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企业和建筑工地食堂为重点,治理小卖部、小餐饮和流动摊贩,严厉查处加工销售假冒伪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行为。规范农村红白喜事集体用餐申报,建立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校领导先予品尝制度,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食品交易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查。

7、开展药械打假治劣保安全行动。继续深化药品“两打两建”工作,重点开展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打击网上非法售药、医疗器械“五整治”、整治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等专项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化妆品行为。组织药品抽检1000批以上、快检2000批,基本药物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8、开展打击“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饲喂不合格饲料、非法添加激素类药品,以及生产加工环节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其他违禁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食品药品广告虚假宣传的查处力度,重点整治生产销售粗制滥造、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假冒伪劣问题。

三、强化日常质量监管工作

9、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口。推进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标准化工作,完善准入准出制度。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规范化建设,探索食品生产经营新业态许可管理工作。加快实施新版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GSP),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率达100%。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卫生许可工作,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10、落实质量管理规范和制度。加强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全程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质量控制、卫生规范等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风险管理工作,突出注射剂、植(介)入器械、特殊药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高风险产品及基本药物生产质量控制,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保障使用安全有效。

11、积极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食品药品信用等级评价标准,继续开展“诚信做食品”、“药品诚信经营示范创建”等活动。深化食品生产“三分监管”、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药械产品风险分级和企业信用分级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曝光力度,严惩失信行为,情节严重的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

四、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基层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建设,整合市县两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推广运用快检筛查技术。

13、加快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以食用农产品、婴幼儿奶粉、肉制品、蔬菜、白酒、食品添加剂等品种为重点,完善食品安全电子信息追溯系统。积极探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电子平台建设。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向医疗机构延伸。对85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安装监控设备,实现生产车间远程实时监控。

14、健全风险监测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市县两级食品和保化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安全消费警示信息,及时防控安全隐患。修订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舆情信息采集、监测预警、信息上报、隐患排查等制度,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

篇7

一、督点内容

(一)开学条件保障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4.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中职学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后勤保障情况。校(园)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6.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是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落实资金,是否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是否存在经费截留问题。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三爱”(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三节”( 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校(园)食堂就餐环境。校(园)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四)校车安全管理

10.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11.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校(园)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五)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2.校(园)“三防”建设落实情况。校(园)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学校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13.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杜绝校(园)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14.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校(园)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15.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校(园)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16.校(园)周边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校(园)周边警务室民警是否经常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经常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7.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二、督查要求

(一)全面自查。2月27日至3月3日,教育部将派出专项督导组抽取我省1—2个市州进行实地督导,每个市州抽取学校不少于6所,督导学校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不同学段。各县市和各校(园)要全面梳理排查各项开学条件保障情况,建立问题清单,逐项及时解决,县市教体局、教育督导部门领导干部带队督导,重点是基础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农村偏远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困难。自查报告要涵盖重点内容涉及的5个方面17项工作情况,于2月24日前报送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州教体局,自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做法经验、困难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二)重点抽查。每个督查组由3至4人组成,必须深入6至10所学校开展督查,做到村小、中心完小、九年制、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全覆盖,根据各学段特点确定督点;每个县市须查1至2所幼儿园。

(三)加强反馈。各督查组要按照督查方案要求,深入校(园),及时纠正违纪违法行为,对违规办学、违规收费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告知校(园)和县市教育和体育局,责令及时排除。督查结束后,要向学校和县市教体局进行情况反馈,推介典型经验,找出问题,各督查小组于3月3日前将督查书面材料交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汇总。联系人:朱x ,电话:xx,电子邮箱:xx

三、人员安排

3个督查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督查组

组 长:吴xx

成 员:罗xx 朱xx

督查单位:xx县 xx县 xx县

第二督查组

组 长:王xx

成 员:何xx

督查单位:xx市 xx县 xx县 州直学校

第三督查组

组 长:向xx

成 员:朱xx

督查单位:xx县 xx县 xx民中 州民族实验小学

篇8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通过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严格投入品使用,加强检疫监管,强化屠宰检疫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完善日常监管制度,推进长效体制建设,确保全市鲜肉质量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畜禽养殖环节监管。一是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要求,强化畜禽养殖扶持政策,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二是严格依法加强产地检疫。强化源头监管和日常监管,开展动物检疫队伍专项整顿行动,切实规范动物检疫行为,进一步提高检疫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加强畜牧投入品监管。全面清理整顿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坚决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并督促其完善进销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坚决杜绝生产经营违禁畜牧养殖投入品行为,坚决杜绝生产中使用禁用兽药投入品等行为。四是继续深入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其它违禁化合物的行为,确保养殖环节用药、用料安全。强化定点屠宰环节抽样监测,实行“瘦肉精”检验和检疫同步,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强化生猪流通屠宰环节监管。严格查证验物并进行登记,重点检查生猪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对交易和待宰生猪抽样作“瘦肉精”现场快速检测,测试结果为疑似阳性的,立即采取措施,追查来源,全群检测,并采样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对确认阳性的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无检疫证明、无耳标及“瘦肉精”生猪进入流通和屠宰环节。强化屠宰检疫,严格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杜绝只收费不检疫以及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等现象。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1月-12月上旬)。各县(市)养殖业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职责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清理阶段(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1月)。各县(市)养殖业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要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集中对辖区内各类养殖、屠宰等环节肉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实际情况,要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排查,严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制售违禁药物行为,确保隐患排查到位,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查处到位。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2月-4月)。各县(市)养殖业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要针对排查清理阶段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确定整顿治理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部门联合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坚决打击无产地检疫证明、无耳标运输和屠宰生猪行为,坚决打击使用违禁药物、非食用物质等违法犯罪案件,积极探索建立鲜肉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5月-6月)。各县(市)养殖业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要对专项整顿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做好本辖区、本环节整顿治理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防止出现漏网和反弹。市畜牧水产局将组织督查组,采取明察与暗访方式,对各县(市)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通报督查结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养殖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按照方案明确整治的重点和内容,层层落实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开展全面排查、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配齐配全精干力量,落实人员保障。要组织精干力量,抽调专职人员组成排查小组,做到分片包干、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对排查不到位和工作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开展全面排查,做到全覆盖。采取集中时间、拉网式全覆盖专项检查、随机抽样检测、暗访督查等形式,对当地养殖业投入品和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生猪养殖基地和定点屠宰环节的抽样监测力度。

(四)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专项治理的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大力普及鲜肉消费常识等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主动选购合格肉品,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及时发现违法案件线索。建立舆情监测制度,认真核查处理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引起消费者恐慌和舆论负面炒作。

篇9

[关键词]感知价值;参照群体;消费者购买意愿;婴幼儿奶粉

[DOI]10.13939/ki.zgsc.2015.23.093

1 引 言

婴幼儿奶粉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的纽带,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乳品行业中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影响了整个乳业的供应链和产业结构,也产生了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信任危机。随后中央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文件(《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8;《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2010)来确保乳制品质量、加强质量监管。奶源问题可以通过建设规范化牧场、乳制品企业的一体化奶源管控来解决;在生产环节可以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加以控制;但即使我们国产奶粉质量合格甚至优质,也不能明显改变消费者信心不足的现状。在消费者购买婴儿奶粉的行为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消费者对国产婴儿奶粉的购买行为主要受认知水平、风险感知、信任和支付能力四个内在因素影响(刘华,等,2013),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保质期限和受教育水平影响(何海泉,2014);还有的学者认为风险感知、收入、家中小孩数和购买者本人性别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购的主要影响因素(于海龙,等,2012)。但事实上,消费者对国产婴儿奶粉的购买行为主要是来自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消费者是否信任国产品牌,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信任是如何产生的?在信任危机背景下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如何?这些问题的澄清有助于认识当前乳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内乳业的信任危机,有助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努力,真正重建婴幼儿奶粉的品牌信任。

为此本文构建了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意向机理的概念模型,讨论感知费用、感知价值、体验后悔、感知质量、信息对称、信任和参照群体影响与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的关系,目的在于从消费者的视角为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信任度重建提供参考。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对顾客的感知价值的衡量是判断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顾客的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两者之间的权衡,其中的感知利得指的是顾客从他所购买的产品中所能获取的所有价值的集合;其中的感知利失主要是包括顾客在购买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搜寻成本、学习成本、情感成本等)、认知努力以及各种风险(财务风险、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等)(亦戈,2008)。我们以感知费用为感知价值的利失前因,把感知质量作为感知价值的利得前因,从而提出以下假设:

Hl:感知费用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体验后悔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有显著负向影响。

Moormanetal. (1933)将顾客信任定义为是“某人对某一交易伙伴具有信心并认为可依赖的意愿”,定义指出信任必须是指顾客相信被信任者有能力和动机能够可靠地提供符合其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否则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将很难得以维持(潘洁,2013)。关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关系,部分研究认为信任是感知价值的前因,而部分研究则认为,感知价值是信任的前因(李韵,2013)。在此次调查中,我们把感知价值作为信任的前因;而信任又进一步影响着公众对婴幼儿奶粉行业的价值判断。因此继续提出6个假设:

H5:感知费用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信任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信任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体验后悔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信任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H8:信任感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H9: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l0:信息对称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信任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照群体是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群体(Petrick.James F.,2002),研究表明该要素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十分深远( Chen C.F.,Chen F.S..2010)。参照群体的影响越强,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越高,信任感越强。此外,在后果方面,参照群体还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意向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ll: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2: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信任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3: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质量检验

3.1 问卷设计

初始量表共确定了25个题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满意,其中感知费用有3个题项(采用SRl-SR3编码)、感知质量有4个题项(采用PQl-PQ4编码)、感知价值有3个题项(采用PVl-PV3编码)、体验后悔有3个题项(采用TIl-TB编码)、信任有3个题项(采用TRl-TR3编码)、信息对称有3个题项(采用IFl-IF3编码)、参照群体有3个题项(采用RGl-RG3编码)、购买意愿有3个题项(采用NGl-NG3编码)。

3.2 数据收集

课题组在呼和浩特的家乐福,华联等各大超市婴幼儿奶粉销售区域观察、等候,访问了不同年龄段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人群,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18份。被调查人群中主要为25岁以上的准妈妈以及初为人父和初为人母的人群。

3.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利用SPSS16.0对初步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93,大于0.80,通过表1,我们可以知道Cronbach'sAlpha大于0.9是十分可信,所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数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0.9

利用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投入矩阵为相关系数矩阵,模型估计方法为最大似然估计法。由表3可知各个观测变量在相应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都超过了0.80,因子载荷T值的区间为19.92至21.44,且均在p

此外,如表4所示,模型的绝对拟合度指数为:

X2/df=4.51、RMSEA=0.09044、GFI=0.9908;增量拟合指数为:NFI=0.9900、NNFI=0.9889、CFI=0.99908、IFI=0.99909;简约拟合指数为:PNFI=0.8151、PGFI=0.644412。其中,RMSEA、AGFI均未达到理想适配水平,但综合其他指数看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的。

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使用LISREL8.70软件极大似然估计程序,对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路径进行检验,具体的路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在十余条路径关系中,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感知价值最大的前因变量是感知质量,其次依次是参照群体,体验后悔和感知费用;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信任感影响最大的前因变量是参照群体,然后依次是信息对称,体验后悔,感知费用,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意愿影响最大的前因变量是感知价值然后依次是参照群体和信任。至此,Hl~ H13的假设得到了支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研究表明:

第一,感知质量和参照群体是决定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的主要前因,参照群体、信息对称和体验后悔是决定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信任的主要前因。此外,体验后悔与感知价值的路径关系虽然显示的是负向的关系,但是通过样本模型的路径分析的标准化解中可以看出,该影响并不是很显著,这说明虽然体验后悔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意向的感知价值有负向的影响,但体验后悔尚未显著影响到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即公众的购买渠道是有限的,虽然可以采用去外国购买或者寻找代购,但是由于政策约束,虽然存在体验后悔但可以甚至不得不选择容忍。上述现象的存在可能导致弱化了体验后悔与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二,参照群体是影响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购买意愿、信任和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这也印证了参照群体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影响的深远性与广泛性。其中,在样本模型路径分析的标准化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参照群体在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信任中起着重要影响。由此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口碑效应等其他非正式的传播因素在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时的感知价值、购买意愿和信任中,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感知价值和信任也在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愿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感知价值的作用尤为突出。说明感知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过程中考虑的主要要素之一。而在影响感知价值的因素中,感知质量是影响的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从而说明感知质量间接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愿。

5.2 建议

第一,企业应充分重视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意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在感知价值和信任方面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在保证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要注意口碑营销。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已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十分重要的渠道,因此企业应该利用好虚拟网络,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使参照群体发挥积极作用,提高网络舆情的反馈和处理的能力。

篇10

一、岩后隧道事故及致灾因素

(一)岩后隧道事故概述岩后隧道,位于晋济高速公路K9+574.125-K10+361处,为左右分离式隧道。2014年3月1日14时45分许,在岩后隧道右洞,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追尾相撞,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隧道内滞留的另外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等车辆被引燃引爆,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和42辆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197万元。

(二)岩后隧道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1.燃烧蔓延迅猛一是隧道地势因素。岩后隧道右洞,长786.875m,隧道纵坡为2.2%,南高北低。经现场勘验,北入口处地面呈东高西低。入口处东侧为追尾的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西侧为一辆运煤车,事故发生后,泄漏的甲醇沿地势高差向右后方(西北侧)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引燃西侧运煤车辆及周边护坡上的灌木、草坪,形成稳定燃烧的火源。二是可燃物因素。可燃物主要是滞留汽车及其运输货物。在滞留的42辆汽车中,包括4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其他可燃物还包括燃料、轮胎、篷布、内外装饰物等。事故车辆追尾后,大量甲醇泄漏,迅速在地上扩散挥发并发生燃烧,提供了一个连续燃烧的供应链。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沿隧道迅速蔓延。三是汽车移动因素。事故发生前,隧道南出口拥堵造成隧道内滞留车辆多。发生事故的两辆车在刚刚驶入隧道北口处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导致甲醇泄漏并燃烧。前方滞留车辆无法对后方事故作出及时反应,仍然因拥堵缓慢行驶。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警示信息,其他车辆驾乘人员迅速驾驶车辆向南行驶逃生,加大了隧道内热烟气及火焰的流动速度,短时间内引燃前方车辆。四是燃烧爆炸因素。事故发生后,距隧道南口约100m处停放的二甲醚罐车,罐体受热温度升高,罐内大量二甲醚蒸发喷出并发生燃烧,罐体局部受到高温烘烤,造成鼓胀变薄,出现裂口,罐内气液平衡被破坏,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热浪及火焰迅速扩散,加速了燃烧。

2.逃生疏散不及时一是烟气大。事故当天,隧道内大量的煤车积聚,汽车尾气、洒落的煤粉、隧道废弃物等悬浮粉尘、一氧化碳、铅等污染物加重了隧道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影响视线。发生事故后,隧道成为烟气扩散、蔓延的通道。隧道内无机械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困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视距短,车辆与逃生人员在同一通道上“借道”疏散,无法保障车辆和被困人员的安全性和疏散逃生的有效性。二是车辆多。事发当天隧道内车辆多,在隧道密闭空间内车辆发动机运行、行驶与气流摩擦、汽车喇叭等产生的噪声,使驾驶人员心理上产生阻断感,加之自然采光条件差,驾驶员不能对交通路线线形、障碍物、前方车辆等准确辨识,影响疏散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是造成事故车辆追尾时驾驶人员反应时间较长的原因。三是警示差。依据公路隧道相关规范,事故隧道内并未设置事故应急广播和声光报警等装置和设施。事故发生时,除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和部分其他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口头警示信息外,再无其他警示,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除此之外,事故隧道内的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不明显,未能发挥设计效能。四是意识差。事故发生后,滞留人员及时逃生意识差,无逃生的基本常识,对事故的严重性不能及时判断,再加之部分人员心存侥幸,没有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3.应急处置困难一是距离较远。岩后隧道距晋城市市区约12km,事故发生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辖区高速交警及时对事发路段实施了封闭禁行、疏导道路,待公安消防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隧道北入口处燃烧已达到猛烈阶段,且侦察人员反馈现场已有爆炸危险,第一到场力量无法实施内攻,客观上错过了灭火战斗和人员搜救的黄金时间。二是空间局限。隧道狭长、封闭、空间有限,导致现场车辆安全疏散路线与灭火救援路线交叉,影响安全疏散效率,限制灭火救援展开。隧道地处山区,周边没有明显的、可以缓冲的灭火救援场地,没有足够的车辆停靠、运行、设备操作和消防车回车空间,大大限制了大型消防车辆、装备的功能发挥和操作使用,增加了隧道灭火救援难度。事故现场与灭火救援场地之间没有任何保护屏障,隧道内二甲醚、水煤气、LNG气体随时可能产生的爆炸对在场救援人员和救援设施设备造成致命而直接的威胁,这也是严重影响施救的因素。三是水源缺乏。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1km以下隧道不考虑设置灭火设施的规定,岩后隧道未设置消水栓,且地处山区,周边无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河流、水井等天然消防水源,在现场实际灭火救援中,消防用水的供给主要靠大吨位消防供水车、园林洒水车和其他载水车辆的接力供水。供水车辆需要往返于事故现场与市区消防取水点之间,影响灭火救援的连续性,延迟灭火战斗速度。四是内攻困难。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隧道出入口燃烧猛烈,指挥员根据情况判断“随时有爆炸危险,不具备作战条件”,无法进入隧道实施内攻。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隧道内温度高,烟雾浓,一氧化碳指标超标严重,现场无法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危险化学品爆炸的可能。直至经实地测试确认无爆炸危险后,救援力量才进入隧道内攻。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车辆与驾乘人员的管理为了保证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首先应当加强对驾驶员与车辆的管理。在公路隧道入口处全面设置各种限行规定以及各种注意事项。隧道内以及隧道出口进口的1km范围内,车辆行驶速度应当保持在65km•h-1以内;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禁止停车,由于交通事故不得不停车时需要设置警示牌;一些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在车头车尾安装红色警示灯、反光标志以及雾天警示灯等;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需要保持合理间距,在隧道内部安置警告灯以及50、100和200m标志牌,为驾驶员提供参考。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1.提高隧道建筑耐火性能为减少隧道内建筑本身火灾荷载,隧道衬砌、附属构筑物、车行及人员逃生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装修材料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使用的装修、装饰材料应能达到耐高温且在高温时不释放有毒气体的要求。公路长隧道、特长隧道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阻燃性沥青。通风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隧道内的灯具、紧急电话箱(亭)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隧道内的电缆等线路,需选用耐火、阻燃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固定用的桥架需选用不燃烧材料。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采用喷涂防火涂料或者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者安装防火板等[1]。2.完善疏散设施一是应设置人员、车辆专用疏散避难通道,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独立的防烟、排烟系统,配置灭火器、防毒面具、紧急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设施。隧道内应设置准确指示疏散联络道以及疏散通道位置的灯光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采用内部照明、双面显示的应急灯光标志,宜为白底绿色图案、文字提示,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1]。二是隧道出入口广场、横洞外、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外、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应设置声光报警扬声器。安装位置应考虑通行大型车辆时不被遮挡视线。当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火灾警报装置和扬声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隧道,为达到报警要求,每隔100~150m处,需设置发光警报装置。相应隧道入口处应设置可变信息情报板,应能显示火灾信息、禁止通行以及为配合车辆疏散和灭火救援确定的相应交通控制措施等信息。在隧道入口外100~150m处,需设置火灾等突发事故情况下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报警信号装置。3.优化防排烟设计应根据不同隧道特点,不同火灾危险性特征,选择适用性强、便于维护的通风方式进行隧道防烟排烟。虽然目前隧道行业标准中,对于隧道排烟有规定,但隧道内采取射流风机排烟的效果不明显,建议采取设置专用排烟管道,外置风机的排烟方式。4.合理进行隧道平面设计隧道设计尽量采用曲线形或者直线形平面设计方式,纵面设计尽量采用大于0.3%的小纵坡,中隧道纵坡不宜大于3%,特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公路隧道入口及出口100m以内的范围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应当保持一致,尽量减少曲折,保证隧道内外线形连续性与顺畅性。公路隧道口不可设置凹面,避免雨天积水或严寒结冰为车辆行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避免危险事故发生时流动性易燃物质的聚集与蔓延[2]。5.设置消防给水系统隧道设计应考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加与优化,可结合国内实际,参照现行消防标准规范中消防给水设施,增加高速公路特别是环隧道的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加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消防灭火药剂的应急储备。

(三)加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1.加强制度建设公路运营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落实工作,并根据公路特别是隧道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响应等级及处置程序。同时,当地政府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各专业的预案体系,完善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在编制预案时注重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地政府及公路运营方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和工作考核内容[3]。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公路运营方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层级消防安全组织机构要明确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高速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建立工作例行报告制度[4]。3.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应急平台建设。当地政府及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注重互通互联,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等功能。二是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及预警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当地政府应急联动机构要确保对上报的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处理和妥善处置。三是要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高速公路运营方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演习,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加强宣传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要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系统内教育培训体系,制订编制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完善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加强干部职工和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知识、处置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公安、消防、高速交警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法律规定认真履职,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宣传工作。二是要加大宣传普及应急常识力度。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运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LED显示屏、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防护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等活动,全面普及高速公路特别是隧道的安全知识宣传。三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