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高校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
>> 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德育问题浅析 浅议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材建设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困境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①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促发展,工学结合重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海明,陈芳,张颖,等.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08,(9):180-181.
篇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摘 要】管理学传统教学中存在有弊端,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笔者所在大学的管理学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钻研中,提出了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这种教学观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开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 生本;开放;研究型;管理学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0JXTD01、2011JG42);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2014GXJK198);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GDJY-2014-C-b017)。
作者简介:吴新玲(198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管理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讲师,从事营销与管理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陈书星(1980—),男,汉族,福建人,管理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讲师,从事旅游管理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 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它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也起到学生管理思维模式培养的作用。通过管理的决策与计划、组织、激励与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讲解,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严谨与技巧并存,这就决定了管理学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加之开课时间大多在大学生一年级,学生对管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这些都要求教师需紧密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探索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管理学的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重灌输、轻钻研;重考试成绩、轻提高素质等,这些既枯燥,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基于此,笔者所在大学的管理学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钻研中,提出了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并很好地应用到管理学等课程教学中。这一教学法是对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延伸,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是对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的延展。
2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即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根本;依托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以外的资料和社会实际,借助现代教学工具,通过创建“讨论型”、“探究型”、“交流型”、“实践型”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空间的拓展。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特点:突出“学生”、突出“开放”和突出“探究”。
一是,突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创设“疑点”,让学生参与思考;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联系起来,让知识变得丰富而“有用”。
二是,突出“开放”,即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的开放。教师不仅仅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教科书内容,还应注意教材之外的专业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专业问题的调研;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电子课件以外,还可利用视频音像教学、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等;最后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例如将教与学拓展到课外,通过校内实验室、实训室的模拟操作、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教学等配合完成教学。
三是,突出“探究”,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能力。教师通过鼓励质疑,使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教学中可设置“课题”或“项目”,鼓励学生小组探究、合作互动。
3 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目标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应用到管理学教学中,实现了两大基本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这两大目标也分别贯穿每一章节的教学要求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掌握,使学生有所思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做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无论待人还是接物,都能有所教益。
一是,知识目标:明确现代管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一些理论知识点。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再以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填鸭”为主,而主要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为主。
二是,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阐明管理学的基本问题、管理学历史发展,熟悉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利用管理学原理解决基本问题,并贯穿管理道德和创新思维,对管理的基本原理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学时以及相应能力的训练大纲。
4 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管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可以采用:实例——理论——实训——创新。这个模式可以描述为:在授课中,先将有关的案例、情景、课前小测试、课前小思考题、管理游戏、管理故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预先设计好启发式的问题,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讨论和解答;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钻研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法则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组织学生再用所学到的知识与理论方法等去分析和研究现实的问题;并进行课堂与课后实训,进一步了解所学理论与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理论运用的条件及要求等,在实训中总结实践中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进行成效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方法,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
图1 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图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方式(见图表1),实现了教材、教室、教法三突破;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现了师、生全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参与“备、讲、练、评”整合教学过程,原来教师主要备、讲,学生主要参与练、考,现在全参与。
5 一个教学实例
在管理学教学内容中“决策”这一章节较为理论化,在介绍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之后,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决策呢?请问同学们平时是如何理解的?如果你们从学校回家会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又是如何决定选用这些交通工具的?启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接着组织同学对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发展新配方,生产各种口味可乐的决策案例进行了讨论,以此案例设置问题以求对“管理决策”下一个定义。经过大家的发言、讨论,教师总结归纳了一个与教材不同的定义: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可能与需要,拟定多个可行方案,根据评价标准,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方案,并付诸实施,通过市场检验进行修正的过程。接着,在讨论决策的过程时,又与定义对应讲解并在黑板板书:
“1.发现问题——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
2.确定目标——根据需要与可能;
3.拟定方案——拟定多个备选方案;
4.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的标准;
5.选择方案——根据决策的“满意”原则;
6.实施、反馈——市场检验,二次决策 ”。
接着,按照预计方案组织同学进行决策模拟游戏: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六组,每组人数为单数,模拟为董事会,下设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由各小组自由选择交易对象,每两个公司是一个对手,分对进行合同执行决策的模拟。通过活动一方面检验同学们对决策定义及过程的掌握,并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下一个要讲解的重难点:影响决策的因素。在课下,还联络组织了部分同学旁听了该校党政联席会议,现场感受领导决策过程和决策风格,并在第二次课中分别讨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点、缺点、决策方法等。教师还指导学生参加当前学期其校举办的模拟商品交易会,分析竞投摊位、开拓市场等如何决策。
教师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惊心”,在此过程中运用到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体验教学等,还进行了模拟训练,既有教法、又有学法,开展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9,8.
[2]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3]顾也力,邓志阳.改造传统教学“基因”创建综观教学体系——论高校本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
[4]王春丽.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理论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11(3).
[5]李映霞.管理学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3.
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日趋活跃,其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学科研究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之处越来越多,这些学科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是使它们独立开来的标志。从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理体系等方面着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及比较、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该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释,认为此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学所形成的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框架对其学科研究视角具有规范作用。
随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体育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该学科成为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学科名称,它的性质和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讨论和界定。但是,何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却很少有人问津。从学科方法论上探讨体育社会学与其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似乎只要对体育领域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就可以冠之为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其实,研究视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视角是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思维框架,是一种研究的范式,也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分析角度则是研究者个体对研究对象具体属性的选择性研究,或者是对研究过程的不同方面的选择性研究等,可以随意转换”。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诸多基础学科视角为我们认识体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及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与繁荣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体育社会学的学术规范。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探析,借以明了体育社会学的学术空间,同时也试图揭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价值。
1、社会科学一些学科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社会科学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肩负着两个使命:一是,提供理解具体问题的新知识并提供解决意见;二是,为社会成员提供考察社会现象的主要形式。这两个使命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推动社会科学向着专业化与独立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受其研究使命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分工方式与水平、大学设定学科的需要等的影响。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学科独立和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社会科学在自身建制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强调职业标准的独特性、专业语言和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以及研究调查的客观性和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造成了与公众的隔膜。美国学者罗伯特·n·贝拉认为:“关心整体并不意味着把来自各个专业学科的事实加在一起。这类事实只有依据一种能包括各专业学科、又能形成一种整体概念的参考系统来加以阐述才会变得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概念不一定能简单地从寻常所谓的跨学科研究中形成。因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所涉及的知识不只是来自邻近学科的有用见识,而是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由于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所以,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建立在多学科、多视角的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之上。
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同样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因此,运用多种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体育现象,并揭示体育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体育社会属性的必需手段。体育社会科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哲学、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用社会科学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做出阐释,为体育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做出评判,为在实践中进行体育决策、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者们运用众多社会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形成了诸多社会科学的分支应用学科,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史学等。这些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如体育社会学与体育史学就是研究内容相近,研究视角却存在本质差异的学科。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体育群体的特征与互动形式、体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等。体育史学是根据体育发展的时序性,研究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进化与退化、分化与组合等现象,通过对体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研究,对体育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认识。体育史学以时间的概念为基础,是对体育现象发展过程的历时性纵向研究。体育社会学虽然也进行历时性研究,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体育现象中寻找具有本质的、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联系或关系,从而对体育现象进行解释与预测。
2、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基本性质、结构、类型以及合理性标准等内容的理论系统。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其学科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涉及相互联系的3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社会学方法论和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在知识领域,理论既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又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理论不仅是关于认识客体和客观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还是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基础上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就是方法。哲学作为理论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理论既是表述社会现象的最高理论,也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学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认识的理论,它准确地反映了“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否定的统一”和主客观因素“在社会认识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是帮助社会学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纲,编制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则系统。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对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揭示存在于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在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前提预设上和在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学世界观的影响。
对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仅仅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般社会学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了社会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变量的相关分析。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架构是在进一步分析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得到的,体育社会学理论要给出研究者的是“具体变量”。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念,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导着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怎样提出假说,怎样选择必要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具体地说,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既要研究社会学理论向体育现实经验的渗透,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体育现实经验,又要说明体育现实经验对社会学理论的支持。2)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现或形成问题。研究和论述体育社会学理论探索活动范围内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分析和确定评价与接受理论的准则。3)体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做出静态和动态的结构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预见等功能。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演变与更替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理论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体育社会现象中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和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种具体的理论假设,从而保证体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质量。
3、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运用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说明任何可能性,在说明一种研究视角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对象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混淆。“研究视角并不是依据对象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划分的,对象体系只是说明了某种研究视角的必要性,理论体系才能说明某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对象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体育社会学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原理以及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关分析框架。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而言,早期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多为社会学家的零散研究,如美国社会学者朱步林于189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芝加哥的市立运动场”及1918年美国社会学者罗斯发表的“作为社会问题的成人娱乐”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只限于体育与闲暇及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在国际社会都得到迅猛发展,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地,如体育与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体育群体、体育组织、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等诸多领域。原波兰科学院体育科学委员会主席毕格纽·克拉夫契科与巴巴拉·克拉夫契科在“波兰体育社会学”一文中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的总结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体育社会学才真正独立起来,并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上都获得了全面进展,西方体育社会学在6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转型与农村体育、城市体育、精英体育的社会学问题等领域;7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职业化问题、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体育组织的社会学问题及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领域。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渐渐得以确立。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体育运动面临的越来越多巫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x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研究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大量应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在理论上则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研究体育群体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情境中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方法;在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角色规范理论,使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成为可能;在研究体育组织时,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职业体育组织的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社会行动是分别执行职业体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特定目标、行动整合与模式维持的功能,相对于职业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框架来说,职业体育组织行动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维持职业体育组织的系统均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职业体育组织举办贩灾义演活动、到社区与球迷搞联欢活动,如果从经济学的投人产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动,而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体育社会学也是直接援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对某些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采取定量的分析。
4、当代杜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趋势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学科来分,并且认为特定学科的独立性是与特定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研究对象决定特定学科的属性和研究方式”。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往往许多学科共同研究某一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某个对象是单一的学科无法胜任的,这样,传统的社会科学分类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不只是学科内的问题,还有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学科之间的关系也不只发生在社会科学内部,还要处理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或者说,把在自然科学长期发展中所酝酿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文主义传统或人文科学在历史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引人自己的研究中,借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新的研究方法。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创造学的问题,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和角度,往往会妨碍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从学科分化史来看,研究对象、方法、范畴、领域、内容、路线、主题等,在不同时期都曾单独或组合成为学科分界的标志。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标志性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以往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分科模式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研究对象逐渐趋同,研究领域逐渐重叠,研究方法互相借鉴。社会科学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融合趋向,学科分化与交叉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先生曾对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总结,“多科并存、紧密交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趋势表明,任何研究对象都不可能成为某些学科的世袭领地,体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视角变得更加广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自1898年起美国学者朱布林和阿米里肯就开始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体育现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大众体育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互重合之处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的视角涉及到体育教育、职业体育、运动训练等诸多领域。如体育消费既是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消费,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消费具有一些独特的非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消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等,它们较之体育经济学所运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消费积累分析、投人产出分析等理论是一些不同的理论模式。尽管它们分析的对象可能是同一社会现实,但体育经济学侧重的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体育社会学侧重的则是家庭及社会群体等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以体育与暴力为例,心理学从本能论的角度认为,暴力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独立的、本能的心理倾向;体育社会学则将体育运动看作消除社会暴力的安全阀,认为打击对方的运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攻击驱力的释放或宣泄的替代过程。在这些领域形成的诸多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但促进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也显示了体育社会学的学科价值,体育社会学所独具的综合性研究视角,为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社会现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5、结论
1.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诸多社会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
2.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
篇4
关键词:安全防范工程;核心课程建设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是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趋势,由公安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率先由公安大学设置的行业特点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公安技术类专业。自1979年技防工作作为一项公安业务归口管理以来,30余年间,从公安部主管部门、各省厅、市局三级技防管理机构的建立,到包括分(县)局、派出所的专兼职业务岗位设置,形成了一支技防管理的有生力量。
鉴于公安技防管理深化改革、安防领域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及我校近两年专业建设大幅度开展,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建设已远远不能满足公安相关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和适应安全防范行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前公安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针对新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科学、全面、合理的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明确和建设。面对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改革下,需要对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验体系和实训体系,切实贯彻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使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成为实战需要的安全防范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公安技防管理部门业务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核心课程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按照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系统掌握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的知识、方法,具有从事安全防范实际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和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立足工科,兼顾法学、管理学和公安业务,以公安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专业理论支撑,以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为专业技术支撑,着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安防规划、设计、运维、评估、管理、保障的基本专业技能,兼顾学生从事其他安防工作及相关工作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学生雄厚的工科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具有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确定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安全防范管理作为安防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核心课程内容设计与建设
(一)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
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设置为34学时,其中讲授22学时,实践12学时。主要讲授以入侵行为特征为探测对象的各种防入侵探测技术及设备,重点介绍各种探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讲授报警的条件以及报警控制、管理的自我完备性、闭环性,构成报警系统的技术要求等相关理论。
(二)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设置为54学时,其中讲授3时,实践15学时。课程主要讲授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系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设备等内容,在介绍视频监控基本概念及组成的基础上,重点讲述视频采集设备、控制设备、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讲授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及重点难点问题。
(三)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设置学时为34学时,其中讲授25学时,实践时。主要讲授如何建立起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模型;阐明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各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以及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和验收。
(四)安全防范管理
安全防范管理设置学时为34学时,其中讲授34学时,实践0学时。主要讲授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的任务和原则、管理的依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管理的程序与要求等。使学生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依法监督管理安防行业和用户单位,适时开展安全技术防范风险评估、合理规划安全技术防范活动、严格控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质量、有效应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科学评价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效能的能力,以满足公安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业务对人才的需求。
三、安全防范工程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教学团队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首席主讲教师与课程负责人,建立主干课程组,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使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将专业特色落实并体现在核心课程上,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服务于警务实践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是核心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学科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了适应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完成多类课程讲义、教材、实验实训教材等的编写任务,对现有建材体系进行改革。
加强试题库建设。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核心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新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大学教育,2013(7):34-35.
[2]李元元.加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9):25-27.
作者简介:
篇5
围产医学和围产期保健的问世只是近十几年的事,这两个概念在使用时还常常出现混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本文主要介绍围产医学和围产期保健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围产医学
什么是围产医学?围产医学是研究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在孕产期中所患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母亲(也包括父亲)本身的遗传素质,怀孕母亲所处的大环境和母体本身作为小环境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胎儿宫内诊断、宫内治疗及矫正手术;新生儿、早产儿的复苏抢救急救技术的改进等。
围产期是产前、产时、产后一段时期的总称.这期间的母亲和胎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孕妇而言,妊娠是一个生理变化过程,变化是全身性的,涉及循环、血液、呼吸、消化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各个系统,包括心、肝、肺、肾等多个器宫.变化的时间比较长,其间易受到许多内在的和外来的因素的影响,使生理变化过程超出正常范围进入病理状态,严重时危及母婴安全,导致妊娠失败。从胎儿方面看,其生长发育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双方的遗传素质,有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及母亲的健康状况。此外,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受到病毒感染,接触有毒药物或放射线照射,其正常生长过程将会受到干扰,导致畸形儿的出生。那么,妊娠期母体的全身变化如何进行:从受精到胎儿出生这一复杂过程如何发生:内外因素如何作用于母亲和胎儿,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导致何种结果;如何及早发现异常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如何有效地抢救、治疗。凡此种种,都是围产医学要研究的内容。
由此可见,围产医学研究的范围是很广的,其研究领域不仅包括临床医学的妇产科和儿科,且涉及基础医学中的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生化学、生物物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内分泌学等,并借助各种电子、放射、超声、光学仪器,以及动物试验、微量元素测定等现代科技手段。因此可以说,围产医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围产期保健
围产期保健是指围绕分娩前后一定时期内对孕产妇和胎婴儿所进行的保健工作.或者说,是为保证这期间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所谓保健,就是为保护健康而对个人和集体所采取的医疗与卫生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英语的Health一词,除有健康的意思外,还有卫生的含义。而卫生一词的定义是: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由此看来,“围产期保健”的意思可理解为,采取各种医疗预防、个人和社会的综合性措施来保障围产期间母婴的健康。
综合性措施,亦即围产期保健的内容,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概括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各级妇幼保健业务机构以及医院上下密切联系,分工负责,划片包干,互相协作,从组织上保证围产期保健的实施。同时,成立围产保健协作组,其任务一是定期就本地区围产期保健工作的计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开展业务讲座活动,培训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以及对保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二是组织多学科协作,特别是产科与儿科的协作,使儿科医师与产科医师一道,共同参与对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监护抢救,提高母子统一管理的质量。
(二)定期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及早掌握孕妇,开展孕早期保健指导系统观察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高危因素进行矫治.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纠正胎位异常,矫治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预防早产和过期产。加强产程观察,减少和正确处理难产。认真及时筛查出高危孕妇,进行高危监护和管理,做好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和抢救.开展产褥保健指导和新生儿保健指导.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监护抢救中心,接受一定范围内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转诊,及时推广应用围产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有关诊断、监护和治疗的最新成果(产前诊断等),以提高围产监护质量.
(三)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广大群众普及围产医学知识,宣传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意义,让他们了解影响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的生物、社会、心理有害因素,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方法,使开展围产期保健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开展围产死亡审定工作.孕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围产保健质量的敏感指标,而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常常是危害母婴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正确掌握,及时调查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完整准确的医疗保健记录是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资料来源,卫生统计为资料的分析处理,保健工作质量邢效果的评价提供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依据。此外,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探讨生物、社会、心理因素与母婴健康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亦是围产期保健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围产医学和围产期保健的联系和区别
篇6
关键词:员工绩效;关键绩效指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的潜力发挥到80%-90%。然而,有效激励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员工绩效评价基本概念及现实意义
从表面来看,员工绩效体现的是员工的工作结果;从深层次来看,员工绩效是导致结果产生的各种工作过程;从实质上看,则是与员工工作过程及工作结果息息相关的员工素质。员工绩效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员工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已日趋完善,各种绩效评价方法层出不穷。然而,由于企业文化、管理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员工绩效评价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很多企业仅仅进行了绩效评价工作,忽视了绩效评价反馈等环节,员工的参与度不够、抵触情绪大。有些企业在制定绩效考评方案时,没有对考核标准按照岗位进行区分,使得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合理性。在员工绩效评价中,如何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也是很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改进现有的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之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二、关键绩效指标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一)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基本理论及优越性
1、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定义。关键绩效指标法是在目标管理与帕累托定律(20/80定律)的理论指导下,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全面的分解、分析和归纳出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继而从中提炼出企业、部门和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采用财务指标和其他能有效量化的指标来反映最终结果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2、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应用原则。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时必须遵循SMART原则。即:关键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关键绩效指标必须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关键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关键绩效指标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部门的任务及职位职责是相关的(Relevant);关键绩效指标必须是以时间为基础的(Time-based)。
3、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基本思路。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并明确“如何去实现企业的战略”;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导致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及业务重点;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绩效标准与实际因素的关系,并提取关键绩效指标;对关键绩效指标按照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进行层层分解,最终得到员工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
4、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注意问题。一是不同岗位要有不同的KPI。二是KPI是在企业战略目标下自上而下分解出来的指标,而非目标。三是激励指标与控制指标紧密结合,同时要注意指标的成本性价比。四是指标确立之后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刚性。五是应用关键绩效指标后,要注意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并辅以指导,避免员工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5、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越性。一是关键绩效指标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必须尽量简化,从影响绩效的关键要素来选择指标,以构成考核指标的最小集合。有利于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减少绩效管理的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关键绩效指标法除考核最终结果外,还考核关键流程,从关键工作流程中选择考核指标。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行为。三是关键绩效指标法系统性比较强。通过员工的个人行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员工层面的绩效价值最终为企业的整体价值服务。四是关键绩效指标法的考核指标是动态的,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点显而易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足。对于那些通过智力劳动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来说,他们做出的很多贡献并不是有形的产品,对其工作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比较困难,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局限性开始显现。这时便需要一种能将定性指标合理量化的方法来补充、完善关键绩效指标法。由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应运而生。
(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关键绩效指标法的补充应用
在员工绩效评价过程中,关键绩效指标法在目标管理理论的支撑下,最终选定了影响企业运营的20%精英因素。这些精英因素既包含能有效量化的定量指标,又包含能有效行为化的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对于前者的评价可以精确、公平的进行;而对于后者,则需要一种既能不影响评价效率,又不失公平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来完成。
模糊是指边界不清楚,不能明确区分是与非。这种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是事物之间差异存在的中间过渡过程。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工作态度等指标的优劣程度,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加以区分,因此,认为这类指标也是模糊的。对于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评价过程涉及模糊因素,则称这种评价为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可按五个步骤依次进行,即:
1、建立模糊评判因素集:U={u1,u2,u3,…,um},ui(i=1,2,3…,m)代表各影响因素。
以某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中的三个定性指标为例。对于员工绩效评价的指标集为U={u1,u2,u3},其中:u1=工作态度,u2=业务熟练度,u3=沟通能力。这些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则认为这些因素为员工绩效的模糊评判因素。组成的集合U={工作态度,业务熟练度,沟通能力}为员工绩效的模糊评判因素集。
2、建立评判因素权重集:A={a1,a2,a3,…,am},ai(i=1,2,3,…,m)代表各影响因素ui对最终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即各因素的权重。通常,权重ai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条件:
ai=1,ai≥0,(i=1,2,3,…,m)
续前例。u1(工作态度)、u2(业务熟练度)、u3(沟通能力)对员工绩效的重要程度分别为0.2、0.5、0.3,则对应的员工绩效的评判因素权重集为A={a1,a2,a3},即A={0.2,0.5,0.3}。
3、建立评价集:V={v1,v2,v3,…,vn},vj(j=1,2,3…,n)代表可能的评价结果。
续前例。对工作态度等三个因素可从四个级别(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进行的评价,则对应的员工绩效评价集为V={v1,v2,v3,v4},即V={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4、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集:Ri={ri1,ri2,ri3,…,rin},rij(i=1,2,3,…,m;j=1,2,3…,n)为模糊评判因素集U中第i个因素ui在评价集V中第j个元素vj的隶属程度。
由此可得每个模糊因素的单因素模糊评价集如下:
R1={r11,r12,r13,…,r1n}
R2={r21,r22,r23,…,r2n}
…
Rm={rm1,rm2,rm3,…,rmn}
各个单因素模糊评价集组成的矩阵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R=
续前例。员工绩效单因素模糊评价集为Ri={ri1,ri2,ri3,ri4}。专门人士对某一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结论为:21%的人认为其优秀,26%的人认为其良好,51%的人认为其及格,2%的人认为其不及格。则R1={r11,r12,r13,r14}为:R1={0.38,0.09,0.51, 0.02}。
同理可得:R2={0.63,0.22,0.10, 0.05},R3={0.32,0.13,0.55,0.00}。
则员工绩效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为:
R=
由上述矩阵可以看出,该员工的工作态度为及格,业务熟练度为优秀,沟通能力为及格。
5、对所有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单因素评判结果只能看出某一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若要评判所有因素对员工绩效的综合影响,则需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引入各模糊因素的权重集A={a1,a2,a3,…,am},ai(i=1,2,3,…,m)。
则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A•R。
矩阵形式为:B={a1,a2,a3,…,am}={b1,b2,b3,…,bn}。
bj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其含义为: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中第j个元素vj的隶属程度。
续前例。对于员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为:
B={0.2,0.5,0.3}={0.487,0.170,0.320,0.030}
由此得出,该员工定性指标方面的绩效为优秀。
三、提升企业员工绩效评价的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遵循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立原则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必须以企业目标为牵引,企业级的KPI是设立员工KPI的价值导向,部门级KPI在中间起连接作用,三个层次的KPI必须是相关的。最终确立的关键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明确且可衡量的,不具体、不可衡量的指标无从进行评价。确定的关键绩效指标时,还要考虑是否可以达到,太低的指标没有评价的必要,太高又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最后,关键绩效指标的时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要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二)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增强企业部门合作
经济责任制制订和执行,容易让企业管理者将经营重点聚集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对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容易造成短期效应,使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因此,确立员工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放宽眼界,将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员工个人素质的提升提到日常管理中来。对员工定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评价者的选择可从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两个方面进行,并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增加员工的参与程度,重视评价的反馈环节
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源泉,员工对绩效评价的态度会间接体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因此,在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和实施过程中,要辩证的采取员工的意见,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要重视绩效评价的反馈环节,考核者或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和及时辅导会对员工的绩效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绩效评价结束后,管理者需要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共同制定今后工作改进的方案。
(四)提高考核者的自身素质,增强绩效评价的公平性
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除硬件要达标外,还对考核者有严格要求。考核者是员工绩效评价结果的控制者,考核者学识、人格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员工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产生影响。因此,不断提高考核者的自身素质是有效员工绩效评价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林筠.绩效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王平义,吕恩琳等.模糊数学在土木与水利工程中的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 知识型员工 激励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在科技先进和信息先行的发达国家,已经涌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而以知识密集性为特点的工业建筑设计院所,在竞争取得胜利和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型员工。管理好、发挥好知识型员工的核心作用成为建筑科研设计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挑战。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干劲,使其创造更大的财富,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建筑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实困境、产生原因起笔,然后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特点,以及玛汉•坦姆仆的四个激励因素,运用理论工具,综合分析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灵活运用人本管理、学习型组织、科研设计院所文化等前沿科研设计院所管理理念及全面薪酬战略,来激励知识型员工这一新型工作群体。
二、基于知识型员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加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又有了新的内涵,即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形成的新型工作群体。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下特点:他们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其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具体衡量,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模糊,并且知识型员工更看重精神方面和成就方面激励。
知识经济时代科研设计院所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为知识型的管理,简称为知识管理,它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对信息的管理,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有利于科研设计院所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而增强科研设计院所的研究能力及应变能力。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参与激励,工作及发展激励。
西方知识管理学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激励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四个因素: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3.74%)、工作自主(约占30.51%)、业务成就(约占26.69%)、金钱财富(约占7.07%)。由此看,尽管金钱财富对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如果能尽量满足他们的个体成长、工作自主和业务成就的需要,则对他们的激励更加有效。
三、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
现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科学技术和信息的渴求,一方面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界限变得模糊,空间距离已不是很重要,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科研设计院所中出现了知识型员工流动过频及跳槽现象,造成科研设计院所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难以控制。另外,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工作过程难于监控,工作成果难以衡量,个人绩效难以评定,考核标准难以设定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理念与员工管理体系滞后
知识经济时代,科研设计院所的核心是人才,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不干预的气氛,给员工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但是在许多科研设计院所的实际管理中,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尚未被科研设计院所管理层所广泛接受。
2.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认定
(1)重视组织价值,忽视个体需要。许多科研设计院所把知识型员工及其他人力资源看作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投入要素,看重这种投入要素对组织目标的贡献价值,而忽略了知识型员工这种特殊生产要素自身目标价值的实现。
(2)重使用轻开发。科研设计院所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长远目标的制定,都要求科研设计院所对现有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发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以保持科研设计院所发展后劲。因此,人才开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很多科研设计院所在人才开发上不同程度存在“短视症”,没有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3.薪酬制度及激励机制的缺陷
(1)薪酬制度欠合理。许多科研设计院所对知识型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明显不能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满足科研设计院所长远发展对留住人才的需求。
(2)激励机制欠完善。由于知识型员工自身的工作特点和个性特点,给传统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合作环境等带来冲击,但是创新的激励体制尚不健全,知识型员工无法得以科学而有效地激发。
四、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1.留住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意愿,要留住知识型员工就得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建立科研设计院所与知识型员工之间良好的诚信关系。其中包括:
(1)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培训与教育也是科研设计院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
(2)建设良好的组织环境。知识型员工要成长、自主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主创新、有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充满个性魅力的知识员工是科研设计院所最宝贵的资本,是科研设计院所创新发展的源泉。要吸引个性化的知识员工,除了尊重他们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增强科研设计院所自身的魅力。科研设计院所和知识型员工共同建设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2.稳定知识型员工
(1)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①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知识型员工独立性强,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要结合员工的职位和该职位与科研设计院所战略的联系,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对员工的工作范围有一个合理的界定和描述;②加强与知识型员工的沟通。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应与知识型员工就以下几点保持更为密切和有效的沟通:科研设计院所的战略目标,员工的职位说明书,具体的绩效目标,绩效管理过程和绩效评估的结果运用;③强化绩效反馈。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表现对知识型员工的尊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其员工进行绩效反馈,即把自己对员工绩效表现的看法及时具体地告诉员工,让员工感受到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对自己的关注;④评估员工的贡献。在绩效周期结束时,科研设计院所管理者要评估员工的贡献,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
(2)完善管理机制。①科研设计院所要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理念,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②充分授权,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③对知识型员工实行分散化的管理方式和有人情味的管理措施;④推行弹性工作制,科研设计院所应经常对员工工作给予肯定并及时反馈,使知识型员工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增强其工作自信心。
(3)薪酬激励。为满足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的薪酬需求,目前科研设计院所普遍推行“全面薪酬战略”的支付方式。全面薪酬战略是指科研设计院所将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即为“全面薪酬”。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薪酬体系。实践证明,由于知识型员工对科研设计院所的期望和需求是全面的(包括物质需求和高度的精神需求),因而实施“全面薪酬战略”是实现对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全面激励的有效模式。
五、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设计院所在激励知识型员工所面临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从教育培训、组织环境、考核体系、管理机制及薪酬管理五个方面,研究了如何留住和稳定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的问题,达到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
激励在现代科研设计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管理者只有真正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要和把握他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才能真正踏上激励员工的正轨,才能激发出知识型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使其创造最大价值,为科研设计院所在竞争中赢得持续发展的优势。对于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实践将朝着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有待于学者和管理者们坚持不懈地探讨研究,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设计院所知识型员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会计要素;基本要素;分要素;支要素;存量要素;流量要素
1.引言
财务会计要素是依据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将会计对象划分为各个会计要素,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标准,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账户体系和设计财务报表提供理论依据。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是构筑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要素的设置,是在财务会计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考虑到会计基本假设作为制约因素所起的影响,把会计对象划分为若干个虽互有联系,但在性质上又相异而可据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大类的举措。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假设的约束以及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与特征影响着会计要素的设置。尽管中外会计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理论进行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尤其是关于“基本要素”的设置与划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尚未达成共识,不利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2.会计要素研究成果述评
2.1 西方学者代表性研究成果述评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最早试图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进行规范性研究,它在1953年8月至1957年1月陆续公布了4份《会计名词公报》(ATB NO.1~4),试图对若干会计名词,如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收益、利润等作出统一的定义,以便为财务会计处理惯例和报告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但是,这些报告没有对这些名词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首次开始系统并专门研究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它在第4号《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及会计原则》报告中,认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业益、收入、费用和净收益。该报告论述了这些要素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业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资产-负债=业益;另一类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净收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收入-费用=净收益。该报告还指出,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即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净收益、前期收益调整及该期间内的业主投资和提款,这三者的综合影响构成该期间内“业益”的变动。
198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FAC No.3),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共10类。SFAC No.3主要适用于企业。随后,由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FASB转向研究一套通用的财务会计要素,并于1985年12月发表了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Elements of Finanacial Statements,SFAC No.6),替代SFAC No.3,使之同时适用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SFAC No.6中,除了增加非盈利组织特有的个别要素之外,基本内容都保留了SFAC No.3,仅仅为了兼顾两类组织的适用性而在一些术语上作了技术性的修订。在SFAC No.3和SFAC No.6中,均提出了10项基本要素,并分别下了定义。
1999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颁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s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代表英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首先提出与美国不同的7个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相当于美国的收入加利得)、损失(相当于美国的费用加损失)、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
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of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for Financial Statements),现已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1年4月所采纳,成为I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ASB Framework)。在IASB Framework中,将会计要素设置为5类,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并分别给出了定义。
除了上述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等国家和组织的会计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从财务会计目标出发,初步确立了财务会计要素的体系框架,为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要素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客观要求,较为科学地界定了各个基本要素的定义,为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以财务会计要素作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基础,使得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能够符合作为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的要求,指导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
然而,西方学者对财务会计要素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一,FASB将“业益”与“业主投资”、“分派业主款”视为同一层次的会计要素,明显存在逻辑缺陷,因为业主投资、分派业主款均属于业益范畴。其二,FASB和IASC或IASB在界定“权益”要素的定义时,只侧重于其定量关系而忽略了其定性关系,未揭示“权益”的实质。其三,通过对财务报表具体内容进行归并来确定财务会计基本要素,而对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内部结构方式研究不够。
2.2 我国会计学者研究成果述评
在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至80年代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会计所面临的是计划经济环境,中国会计学者建立了“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财务会计对象的企业资金整体,其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资金的形成来源和所形成资金的存在形式或占用方式。第二,“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实际上是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一个人所有物等于其人的所有权总值”思想的一般体现。以“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来概括会计记录的基本对象与内容,撇开了具体经济环境的特征,抽象出了其一般。在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为满足财务会计目标要求而确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结构模式,实际上是“一般形式”的特殊表现。第三,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具有一般抽象特征的结构模式,更便于揭示记账方法的原理,以及指导其应用。
然而,“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结构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模糊了“资金来源”方是“所有者资金和贷方负债”这一本质内容,忽视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现实。其次,“资金占用”与“资金来源”并不能概括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更无法准确揭示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结构方式。最后,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权关系明确与细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会计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借鉴西方会计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财务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许多会计学者都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代替“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更能体现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要求。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之中。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定义了会计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未将“利得”和“损失”作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两部分。前者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后者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通过对中国会计学者关于会计要素研究情况和成果的简要叙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认识。
首先,本着务实的态度,对西方财务会计要素基本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进行了“扬弃”式的借鉴和利用。其次,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服务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需要。再次,侧重于从财务会计对象的固有规律入手构建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及其结构,而不仅仅是基于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与合并。最后,注重从客观经济环境来认识各个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并对其定义予以科学的解释和表述。
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是值得商榷的。“利润”不属于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利润的形成实际上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而配比前的“利润”体现在所获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中,配比后的“利润”实质上已经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内容。视“利润”为基本要素存在三大缺陷:其一,使得“利润在本质上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内容”的基本观点难以正确理解;其二,无法像资产、负债等要素那样“感性”地去把握“利润”类交易或事项,从而使得对收入、费用类交易与事项的认识缺乏深度;其三,“收入-费用=利润”只反映了三者的数量关系,并未揭示三类交易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利得”与“损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在会计实务中很难界定清楚,不易把握。
笔者建议,建立广义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概念。收入理论依据有“流转过程论”(Flow Process Approch)和“流入量论”(Inflow Approach),在现行会计实务中是两种理论的合理结合,为建立广义的“收入”概念提供了基础。收入不仅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还应包括投资收益和利得。从理论上讲,确定费用构成的标准主要是依据费用的性质、用途和补偿方式等。但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却含糊不清。从本质上看,费用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基于获利目的而发生的全部资产的消耗,企业资产的这种消耗,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为在当期获得收入而使资产流出企业,该种消耗可称为“损益性费用”,其与当期收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按配比性原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是为在未来获得收入而形成另一种资产,该种“消耗”则称为“成本性费用”,其构成相关资产的成本,不计入当期损益。因此,费用要素在内容上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损益性费用”,包括应当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体现配比性会计思想;另一类为“成本性费用”,包括体现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上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工程成本等,导致新的资产产生或形成新的资产。
根据上述中外会计学者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可将其财务会计要素观点归纳如表1所示。
总起来说,对现有中外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研究成果可作如下的总体评价:
第一,中外会计学者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出发,总结出了提供必要会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会计要素,为构建财务报表体系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忽略了财务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对象的密切关系,而未能从财务会计对象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律来认识财务会计要素的内在结构。
第二,财务会计要素体系问题开始被涉及,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作的“财务状况”要素与“业绩”要素划分,我国学者提出“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概念,但至今未能研究出较为完整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果。
第三,重视各个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研究和定义解释,但要素之间固有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却被弱化。例如,对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式上,却无力正确揭示资产与收入之间、资产与费用之间基本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第四,现有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观点,无法正确阐释财务会计要素作为财务会计方法建立与应用理论基础的理由。如长期争论不休的财务报表理论基础问题。
第五,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设置和划分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等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3.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重塑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要素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分层”为基本特征,由基本要素及不同的次级要素构成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可以从功能区分和特性区分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进行构建,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可以从功能区分和特性区分两方面进行考察。
从功能区分上看,财务会计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分要素和支要素。“基本要素”是从会计学、经济学角度所界定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价值运动(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它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广义)、费用(广义)等概念要素构成,其为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成分。基本要素确定的依据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以及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要素确立的目的在于描述、归纳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价值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财务会计要素变化的内在联系,为财务会计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要素”是按财务会计目标要求对基本要素的进一步划分。分要素确立的主要依据是基本要素具体内容的特点以及会计信息具体指标的要求。分要素确立的基本目的是为设置账户和确定基本会计信息指标提供依据。“支要素”是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对分要素的进一步划分。支要素确立的依据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支要素确立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分要素及其内容的“变动过程”,而不仅仅是“变化结果”,如将现金分要素进一步区分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支要素,可以揭示现金的流转过程并确定“现金净流量”结果。
从特性区分角度看,财务会计要素可以分为存量要素和流量要素。“存量要素”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的实际状况和结果,描述资金的“静态”表现形式。存量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要素及其分要素。“流量要素”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的流动过程,描述资金的“动态”表现形式。流量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支要素”以及收入、费用的各层次要素。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罗飞,唐国平.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J].会计研究,2000(7).
[4]陈毓圭.会计要素论[J].会计研究,1991(4).
作者简介:
篇9
逻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是从形式和非形式两方面来研究概念、命题、推理及其各自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本质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寻求事物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已知来推断未知。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等。它的特点是运用具体事例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呈现载体,在课堂中引进现实问题,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教学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开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逻辑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逻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但其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冋题。
一是逻辑学受重视程度不够。高校逻辑学的开课率不高,多为考査课或选修课。加上其功利性不强、看似与就业关系不大,多数学生便将其视为边缘课程,兴趣不高,重视不够,甚至多数学生还存在逃课或在逻辑学课堂上做其他作业的现象。
二是逻辑学学习难度大。我国逻辑学课程开课时间较晚,学生上大学前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相关知识。同时,逻辑学本身抽象难懂,通常学生还未开始学习就已觉得棘手。
三是逻辑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难以保证。逻辑学本身的知i只结构复杂,教材内容丰富,还要进行复杂的推演,推理系统和公理系统构造极其规范、严谨。在课时偏少、内容抽象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极大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四是逻辑学教学与现实脱节。目前’高校逻辑学教学偏重传统逻辑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陈旧且缺乏趣味性,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大’与各类#接不紧、针对性不强。
总之,我国逻辑学教学现状不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充分发挥逻辑学作用。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采用和吸取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改革的重要路径,所以探索案例教学法极具必要性。
(二)可行性
从1920年首次提出案例教学法以来,案例教学法已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取得成效。虽然有专家认为案例教学法因其局限性而不适合所有课程,但总结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和逻辑学的特点可看出’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因此,在逻辑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可行性。
一是案例教学法和逻辑学有共同的根源。案例教学法是运用身边的实例对理念、思维进行承载体现的方法,案例背后隐藏的是理念、思维发展的潜在形态和规律。而逻辑学则着眼于纯粹的理念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因此,通过对案例本身的反复讨论和辩驳,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放弃错误观点、逐步接近正确结论。
二是案例教学法符合逻辑学的发展趋势。由于受纯形式化人工语言的影响,逻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趋于形式化,逐渐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作为逻辑学分支的非形式逻辑,关心的是自然语言论证,更易被人们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与案例选择应面向生活和现实要求相吻合,因此,案例教学法更符合逻辑学的现展方向。
三是案例教学法符合逻辑学的教学目标。逻辑学的最大价值就是普及素质教育,学习逻辑学不仅能为学生的专业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弥补逻辑学的抽象性,改变枯燥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法和逻辑学能够彼此契合。通过逻辑学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化解当前逻辑学教学馗尬的困境切实有效,极具可行性。
三、逻辑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探索
(一)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
进人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凭借其自身优势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逻辑学教学中将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有机融合,能够创造情境,增加案例表达的生动性,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只是单一地讲解、介绍案例,学生很难抓住案例所反映的思维规律本质,更谈不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将多媒体和案例相结合,便能以一定的脉络结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案例呈现出来,一方面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生动、更直接的案例信息,提高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和把握程度;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逻辑学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采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判断、推理,提升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庞大的案例库
要在逻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须拥有大量体现逻辑理论的案例,案例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符合逻辑学学科要求的案例库尤为必要。这需要教师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博等平台,收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思维形式的例证作为原始案例,再按照逻辑学的学科要求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整理,提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避免编纂不合实际或缺乏时代特色的案例。同时,可让学生一起参与案例收集工作,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留意、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并进碰辑加工和整理。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难、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能够为教师进行逻辑学教学积累符合专业特点的案例;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逻辑学教学目的。
(三)按不同专业制定案例方案
高校逻辑学主要针对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而对其余专业的学生则非专业课。对这两类学生进行教学,除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异外,案例选择也应有所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选择带有专业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对哲学专业的学生,应尽量从哲学原理和哲学流派中选择有关案例,特别是结合哲学原着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借助逻辑学平台与先哲们对话;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尽量选择一些真实案件作为案例,着重分析逻辑思维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运用;对文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多选择一些名着名言、寓言故事和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体现逻辑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对选修逻辑学的非专业学生,则可撷取广为人知、幽默有趣的典故、笑话作为案例,吸引他们喜欢、关注直至学好逻辑学。为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案例方案,有利于逻辑学与各个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从而增强案例教学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四)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现在许多应届毕业大学生都会参加公务员或选调生考试,这些考试的试题往往涉及大量逻辑学知识,例如,概念论、三段论推理、直言命题的对应关系,模态命题,复合命题及推理,可能性推理,等等。这些内容在各种考试中所占比例大,是学生感觉最费时间、最难得分、复习时最难突破和取得成效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这些考试,将一些典型试题作为文字案例,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针对性分析。这种贴近学生实际和学习要求的案例教学,一方面将学生置于关乎自己未来考试的语境下,极大激发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应试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素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节省考前参加培训的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五)进行户外实验教学创新
户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探求知识、启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学案例教学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案例教学创新。例如,举行逻辑应用讨论会,选择学校草坪或操场为活动地点,由教师建议或者学生自主提出要求,针对社会某个热点案例进行逻辑分析。开讨论会时,为激发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让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再现案例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对案例背后的逻辑理论、逻辑方法和逻辑规律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讨论内容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以便他们更全面地认i只逻辑现象和逻辑规则;还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学术沙龙,或者在业余时间举办研讨班’锻炼他们在逻辑学领域的面能力o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行为
刘东斌先生在《档案行政权力种类与法规依据举要》(以下简称《举要》)[1]一文中认为,按照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所列举的行政行为种类,与档案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行政行为也应有26种。并依据《通知》中26种行政行为名称,结合现行档案法律、法规进行了实证举要阐述。笔者拜读后受益匪浅,但觉得刘先生在对《通知》中26种行政行为的性质、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实证举要上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为此,笔者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1 正确理解《通知》中行政行为的性质
最高法《通知》中规定的26种行政行为,只是针对行政案件案由的统一而提出的。《通知》规定,案件案由构成结构是:管理范围+具体行为。以行政管理范围为“类”,以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为“别”。因此说,这26种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行政机关全部的行政行为(全部行政行为包括一般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事实行政行为等)。因为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行政机关的一般行政行为,法院是不能受理立案的。如,《通知》中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针对某项事项或者行政相对人的具体行政处罚行为,而不是指行政机关所具备的某项行政权力或者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的立法行为。前者依据《行政诉讼法》是可诉的,后者依据《行政诉讼法》则是不可诉的。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通知》中26种行政行为的性质,对其的“实证举要”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2 正确理解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
行政权力是行政行为的依据,行政行为是行政权力的外在表现。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的种类既不是完全对等的,也不易将其直接对等挂钩,因为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上说,一种行政权力可以产生多种行政行为,比如,档案行政许可,它可以产生行政立法、行政受理、行政审查、行政批准等多种行政行为。同时,也有的行政行为,不是由行政权力派生的,如,行政协助、行政合同等。对于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的关系,宋飞先生在与刘东斌先生商榷的文章[2]中已有详尽的论述,限于篇幅,笔者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3 对档案行政行为涉及的权力项目与依据的实证举要不可生搬硬套
《举要》依据《通知》中列举的26种行政行为,详尽地实证阐述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具有的26种档案行政职权项目。但由于《举要》在对《通知》中行政行为概念、性质的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偏差,其阐述的“实证举要”难免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现象。在《举要》所列举的26种档案行政职权项目中,有11种是不恰当的,现分别商榷于下:
3.1 行政补偿。在行政法上,行政补偿是指因合法的行政行为而造成行政相对人损害的,由国家给予当事人相应补偿的行为。如,国家因建设需要对所征耕地的青苗补偿等。而因行政过错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损害的,则是由国家给予当事人相应赔偿,在行政法上叫做行政赔偿。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区别在于: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的,适用于行政补偿;错误的行政行为造成的,适用于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在损害发生之前,行政赔偿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在损害发生之后。《举要》将行政补偿作为一种职权项目,并列举《郑州市档案局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施行)办法》第22条作为法律依据,其实是对“行政补偿”概念的一种曲解,是不适当的。这里顺便说一下, 《郑州市档案局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施行)办法》第22条“因行政过错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的规定,在法律用语上是不严谨的,也是不符合行政法学原理和行政法通则的。
3.2 行政执行。《通知》中“行政执行”是与之前的“行政强制”相对应的。因《通知》为了保持案由中具体行政行为名称四个字的统一,将“行政强制措施”简称为行政强制,将“行政强制执行”简称为行政执行,以示区别。因此说,行政执行是具体的行政行为,而不是行政管理学上一般意义的行政执行。行政执行作为行政管理学上形成最早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行政机关及其管理人员落实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全部活动。换句话说,《通知》中列举的26种行政行为,都是行政执行的一部分。行政管理学上的行政执行只是一个概念,是泛指,是不能将其套用到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上的。《举要》将行政管理学上行政执行的概念套用到《通知》中的“行政执行”上,并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8条第2款的规定,将“实施档案工作制度”作为一种职权项目,是完全曲解了《通知》中的“行政执行”。具体到档案行政管理中,《通知》中的行政执行,应当是指为保障基于《档案法》所规定的“强制措施”和行政决定而实施的强制执行的具体行为。如,为保障《档案法》第16条规定的“代管措施”实施所开展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知》中“行政执行”,仅指由行政机关本身实施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而不包括行政机关依法申请由法院实施的强制执行行为。
3.3 行政给付。《通知》中的“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以及在公民下岗、失业、低经济收入或者遭受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下,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者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类型有:抚恤金、特定人员的离退休金;社会救济、福利金;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即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下岗、失业、低经济收入或者遭受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下公民。行政给付的性质是行政主体依法进行的依申请或者依职权的外部行政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行政给付”是一种特指的行政行为,并不包括行政机关所需各项经费的财政支付与拨付。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行政给付制度设计上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行政给付的职权,进而也不存在行政给付的具体政行为。《举要》依据《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列为档案行政给付的职权项目,明显地是张冠李戴。
3.4 行政征用。《通知》中的“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行政征用必须有专业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没有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行政主体不得实施行政征用行为。行政征用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对征用对象只是暂时取得了其使用权,并没有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具体到档案工作来说,目前档案专业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档案行政征用作出具体的明文规定,因此,档案行政征用这一具体行政行为也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这种具体行为也是不合法律规定的,是违法的行政行为。实践中,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出于公众利益需要,在举办档案史料展览时,对需要展出的非国家所有的重要档案,一般采取借展的办法处理。这种借展的办法,虽然在档案行业还只是个例,但在文博展览中则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举要》依据《宪法》第13条第2款和《档案法》第16条规定,将“对非国有档案因安全原因的档案收购、征购”列为档案行政征用职权项目,是对《宪法》第13条第2款和政征用行政行为的一种严重的曲解。首先、《宪法》第13条第2款明文写着“依照法律规定”,这里的“法律规定”是限制性条件,是指公共法律和专业法律的具体条款规定,如《物权法》第44条的具体规定等。其次、《档案法》第16条中的“征购和收购”行政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档案安全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再次、档案征购、收购是一种改变档案所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即通过征购、收购等行政措施,将非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档案的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征用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是不相符的,因此,档案的征购、收购不是档案行政征用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
3.5 行政征收。《通知》中的“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凭借国家行政权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性无偿地征集金钱或者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的法律特征是法定性、无偿性、强制性。具体到档案工作,现行的档案法律法规还没有关于档案行政征收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按照《宪法》有关规定,目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不能够实施档案行政征收行为的。《举要》依据《档案法》第16条规定,将对“非国有档案因安全原因的档案收购”作为档案行政征收职权项目,是对《宪法》 《档案法》条文和行政征收概念的错误理解。因为档案收购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种市场行为,卖方可以卖也可以不卖。买卖双方是自愿的,不具有强制性。如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征购”方式取得档案的所有权。收购与“行政征收”的区别:一是性质不同。收购是市场行为,卖方可以卖也可以不卖;行政征收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单方行为。二是依据不同。收购依据的行政决定;行政征收依据的是具体的法律规定。三是取得财物所有权的价格不同。收购的价格是协商一致的市场价格,行政征收则是无偿的。四是双方意思表达不同。收购双方是自愿的;行政征收则是强制性的,不取决于相对人的意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档案收购是一种市场行为,其与行政征收所具有的法律特征是不相符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政行为,《举要》存在着列举实证的错误。
3.6 行政合同。按照行政法学的理解,《通知》中的“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和实现特定行政目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与行政相对人就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达成的、经过协商、意思表达一致的协议。“行政合同”在行政法上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但又不同于行政机关单方意志而成立的行政行为模式,是一种双方行为。行政合同的订立,必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一致,行政机关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加强给行政相对方,更不能采用命令强迫的方式。而对行政合同的履行,行政机关则享有监督、指挥、单方变更、解除和制裁等行政优益权。《举要》依据《档案法》第16条规定,将“对非国有档案因安全原因的档案代管、收购、征购”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职权项目,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这里不妨将档案代管、收购、征购与“行政合同“分别做一对比分析:
档案收购与行政合同。“档案收购”是一种市场行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收购过程中,是一种民事行为,档案收购双方的权利是相等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收购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不享有监督、指挥、单方变更、解除和制裁等行政优益权,而在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则在合同执行中享有行政优益权。由此可以看出,档案收购不是一种行政合同行为。
档案代管与行政合同。《档案法》意义上的“档案代管”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单方的具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行政合同则是一种双方的行政行为,是法律意义上的行政合同关系,在行政合同签立时,需要合同双方协商一致,不具有强制性。因此说,档案代管不是一种行政合同行为。
档案征购与行政合同。基于《档案法》上的“档案征购”,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合同的方式取得相对人档案所有权的一种行政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其特殊性:一是在档案征购关系中,原档案所有人的意思表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档案征购关系的发生、变更和取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二是档案征购的根本特性是强制购买,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购买“处于不安全状态的非国有档案”。三是档案征购行政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单方的行政法律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等效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旦作出档案征购决定并送达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就必须服从并履行义务,否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强制执行。而《通知》中的“行政合同 ”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一种双方行为,行政合同的订立,需要与相对人协商一致,取得相对人的同意,行政机关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更不能采用命令强迫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档案法》上的“档案征购”与《通知》中的“行政合同”是不同的,将档案征购行为作为《通知》中的“行政合同”来理解也是不妥的。
3.7 行政划拨。《通知》中的“行政划拨”是指行政机关将国有财产划归行政相对人占有或使用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划拨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划拨权的行政机关。行政划拨的内容是国有资产。行政划拨主要是无偿的。一般来说,划拨财产的用途和目的具有特定性和先定性,行政相对人只能按照预先批准的用途使用划拨财产,同时划拨机关对于划拨财产的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监督、检查权。对于使用人违反相关规定使用划拨财产的,划拨机关有权收回划拨财产或者要求相对人补缴一定的费用。依据上述对“行政划拨”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权的设定上看,或者是从现行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划拨权限规定上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不具备行政划拨的权限,不是行政划拨的行政主体,也就不存在《通知》中行政划拨的具体行政行为。《举要》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将“接收档案移交”列为《通知》中的“行政划拨”行为,是完全曲解了行政划拨的概念及内涵。首先从行政划拨的主体上看,行政划拨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划拨权的行政机关,接收方是行政相对人;而“接收档案移交”的主体则是作为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接收方档案馆也是档案行政相对人。其次从行政划拨中国有财产的流向看,行政划拨中国有财产的流向是“自上而下”方向,而“接收档案移交”中国有档案的流向则是“平行”或者是“自下而上”的方向。由此看,“接收档案移交”与“行政划拨”是“风马牛”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
3.8 行政规划。对于行政规划,目前行政法学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统一的共识。《举要》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8条第2款规定,将“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计划”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职权项目,笔者也是认可的。但是,《举要》将“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计划”的职权行为套用到《通知》中,笔者则认为是不妥的。其原因在于:《通知》中列举的行政行为,都应当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即指的是涉及相对人利益的某一事项的具体规划,如,道路用地规划,开发区规划等。而按照行政法学原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计划”的职权行为,则是只具有行政导向作用的一般行政行为,没有侵害具体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是不具有可诉性的,因此,此实证也是错误的。
3.9 行政允诺。《通知》中的“行政允诺”,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自己的行政职责,向不特定相对人发出的,承诺在相对人实施了某一特定行为后由自己或由自己所属的职能部门给予该相对人物质利益或其他利益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笔者认为,《通知》中的“行政允诺”与“行政奖励”的区别在于:从目的上看,行政允诺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自己的行政职责,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为表彰先进、激励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法定性上看,行政允诺没有法律上的具体规定;行政奖励则是一种法定的行政行为。从对象上看,行政允诺的对象是履行了行政机关要求履行的某一特定行为的相对人;行政奖励的对象是贡献突出或者模范遵纪守法的组织或者个人。从程序上看,行政允诺是临时的或应急的,有时限要求,但没有统一规定的程序要求;行政奖励则是常规化的、有一定的申报、审查、批准程序。从上述分析上看,“行政允诺”与“行政奖励”虽然都含有“奖励”的成分,但并不是同一类别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也是《通知》中将二者分别列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到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给予奖励,是档案法律、法规法定的具体行政行为,无论是从奖励的目的性、法定性以及奖励对象、程序要求上看,都符合《通知》中“行政奖励”的特征。《举要》依据《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将“奖励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行政行为认定为《通知》中的“行政允诺”行为,明显地存在着认识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