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市场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需求人才方面看,高校广告设计与制作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才市场需求方面,市场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感知社会发展、时代潮流的洞察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高校在广告设计课程设置上不仅仅是把它局限于单独的专业课程,更要把它提升为有助于广告行业向良性发展,内容要紧随社会发展的要求定期调整、更新。不断地融入相关的学科知识,多样学科内容有机交融,增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综合性,构建更适合高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
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将某个专业的整个课程结构按照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首先,把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整个大模块进行制定专业课程计划。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并不是课程的简单重组,而是在全面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的科学规划。
2.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意义
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利措施,它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结构,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方案提供很大的灵活性,从而明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在当今重视教学质量的环境下,科学合理地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思。
3.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由基本素质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整个模块化体系结构中,核心课程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灵活多变、体现就业方向特征。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4.横块化课程设计的依据
4.1基于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概括为: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或电脑绘图员;电脑效果图制作员或室内设计师;网页设计师或制作员;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宣传部门的平面设计事务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员。本专业涉及到的工作领域较广,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广告设计工作,也可以从事电脑制图工作和网站界面美工工作,就业岗位可归纳为平面、三维、网页三个方向。
4.2基于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能力的分析
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职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广告艺术设计细胞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具体要求是:要熟练掌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对广告设计的相关软件工具要熟练(例如:Photoshop、Flash等图片处理软件);具有较强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正确运用设计方法和把握设计程序的能力;平面、三维效果图、网页等电脑图形图像整体设计与制作能力;根据公司岗位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电脑图形图像软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是基本要求。基本素质模块包含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知识、英语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包含广告设计与制作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
4.3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专项能力分析
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各阶段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对课程的安排、教学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按学期划分成六个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对其能力培养的要点,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4.4模块化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规划
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职责和能力。然后。通过课程模块化,把岗位能力划分成基本能力标准和较高能力标准,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按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该按照模块的分类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根据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利用不等的时间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目标。
结束语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职业为导向、以教学为基础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符合高校教育精神,是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以学习者为本”、“以课程灵动应市场之变”的原则,建立能适应学习者个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需要的课程体系,用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与广告创新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白建明等,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2)
篇2
关键词: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7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12C181)的阶段性成果。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是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对激光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的学习和技能实训,其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掌握激光加工设备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获得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相关的激光器装配工职业资格证书。
一、课程目标定位
基于工作过程的《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开发是激光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切入点。为了开发建设好该课程,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对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企业进行了行业分析和岗位企业调研,确立了掌握激光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是激光加工设备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表1。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对电控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为5个综合学习情境,主要是根据企业不同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构建。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子学习情境训练学生的单项知识,综合学习情境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习情境对应低级、中级、高级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难度逐步提高;学习情境可扩展、重组、更新;每个学习情镜对应有课内实训项目和工作任务。
《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集中实训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由12个子学习情镜构成,共32个学时,如表2;实践教学由16个子学习情镜构成,共92学时,如表3。
三、教学方法
演讲法: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讲授单项知识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
案例分析法:根据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课程对分析设计能力要求较强的特点,分析电路设计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边讨论边学习。
演示教学法:演示设备操作和软件使用。采用设备现场或企业生产现场学习的方法,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或实践技能的培养都有实践环境作支撑。
问题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
讨论式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小组长负责,锻炼学生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实施,包括目标设定、制定计划,具体实施、项目检查、分析评价5个步骤。
四、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理实一体化教学占60%,包括平时成绩、作业占6%,课堂表现占6%,期末考试占24%,实训考核占24%;集中实践教学包含四个方面,占40%,其中项目制定占8%,项目实施占20%,实训报告2%,职业素养占10%,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给出评价,评价的标准分A、B、C三个等级。而对于小部分不能完成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指导,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基本标准。
五、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与激光公司联合开办的订单培养班――激光制造与加工班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课程内容来源于激光企业实际案例。
1.课程内容独特,岗位针对性强。作为伴随激光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高职新专业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激光设备及加工控制”通过紧密依托国内快速发展的激光产业,培养目标直接面向激光设备生产,使用企业的电气控制、设计岗位,岗位针对性强。
2.每个学习情境都是独立的工作任务。实施了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课程教学模式,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实际的工作任务,学生在相关企业就业不需要培训,可直接上岗。
3.教材来源于实际应用案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材来源于激光企业产品说明书,实际应用案例,培训手册,等等。
4.课程内容开放,实时更新。课程内容采取模块化结构,根据激光设备的技术发展不断组合,实时更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5.课程评价三位一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均衡发展,课程评价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王中林.高职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篇3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广告设计专业作为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备受社会多方面关注,因社会需求量的激增及能力要求的提高,各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各类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也随之增多。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对广告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设计制作能力、广告营销能力三种能力,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及院校特点,各高职院校在培养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例如,江苏地区的高职院校多数侧重于广告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则以此为范畴进行研究。本文是笔者有关《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品牌模块式与创意社会化”特色教学的设想及研究》课题的先导,主要对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作汇总分析,侧重于2010年后的相关研究,本文可作为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的发展缩影,供各位学者以参考。
1研究现状
根据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职业能力培养、业界岗位需求相适应、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改革、专产业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主要文献中:潘赞平《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09.08)与梅健等《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14.03)探讨了职业能力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培养体系的研究;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与姚傲雪《市场需求下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16.09)提出了业界、岗位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要求,认为广告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下刺激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但快速之下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杨等《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12.03)、冯明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12.11)与马景凤《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3.03)针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开设了现代设计职业教育先河的包豪斯为例,强调采用作坊教学方式的优势,提出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对存在问题给出建议;邹迎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15.09)、石慧《中澳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比较研究》(16.02)与胡晓霞《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创新分析》(16.11)均在课程角度对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创新等进行了研究;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c李宣霖《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机制建设探索》(11.09)研究了专产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的建立,认为现有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学机制,提出探索建议;宗振举《行业大赛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14.07)与田商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16.02)涉及了大赛教学模式对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阳艳群《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11.02)、佘艳琛《基于精准化调研的福建省高职广告专业发展对策研究》(16.12)与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则站在整体角度上去分析探索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与改革对策;陈晓欢《高职广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究与思考》(15.11)是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观点。另外,还有部分学位论文也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及改革进行了探讨。
综上分析:2010年左右研究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专业产业一体化、项目实训、工学交替等机制建设较多;2012年左右工作室观念较为热门;一直以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研究中占据重要;近年来市场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研究较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观念也在近几年得到提倡;2015、2016年,研究方向从教学模式开始回归本源,注重课程设置的反思及改良,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探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也频繁出现,可见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已逐渐从多年快速的发展期转向沉淀期且努力通过回顾与反思以谋求专业于未来的更好发展。
篇4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广告设计与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从事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就业前景
针对广告公司和专业设计公司的需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平面设计师,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不同岗位的专业设计技能,并具有独立完成各种设计项目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出版行业、企业宣传策划部门等需求平面设计师领域的相关平面设计工作。所以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就业前景是很不错的。
设计的提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进行。设计师的广泛涉猎和专注是相互矛盾和统一的。前者是灵感和表达的源泉,后者是工作态度。
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图形的创造,更是大量脑力劳动的结果,涉足不同的领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我们保持广阔的视野,可以让我们的设计拥有更多的信息。
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想法,好的想法需要时间孵化。设计也需要宽广的视野,让信息有广阔的来源,学习类比是平面设计的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艺术本质上是共通的,不断供给文化和智慧是成为设计行业常青树的法宝。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课程
篇5
广告行业在30余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过去十几年中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进行回顾,能够发现开设广告设计专业院校的数量在迅速增多,大多数院校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原因是社会对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大,或者是拥有相近的优势专业,还有一部分院校则是为了扩大招生资源。总的来看,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其专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不够准确,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合理,还有的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够科学。纵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史,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部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呈现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专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毕业生,这类教师只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虽然这类专业教师能够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但是其实践经验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表层上。另一部分教师在广告行业从事工作多年,其虽然经验有余,但是在观念上往往表现出一些滞后性。广告行业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时刻保证对新知识和技术迅速产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存在教学和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都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上的一些实验项目的制约,学生还是会出现对行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设计项目往往是虚拟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考虑应用可行性和成本,以及受众身处的环境,对于工业生产也缺乏理性的认识。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教师应该遵循市场的模式,不断促进艺术和实践的结合,并且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作热情,坚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模拟设计是不够的,这样很难满足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需求,无论是学校和个人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广告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途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授课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授课的地点则最好选择一些广告公司作为一线场地,授课的方式则应该选择工学融通的形式。如,学校应该和一些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和相关的广告公司进行实习,让学生处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行业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地域性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培养出一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如,陕西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相比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当地院校在广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陕西的经济特色。如果当地的房地产、药品、汽车和食品的广告投入占据了广告产业的前四名,那么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应该增加这四项相关的讲座和选修课,让学生及时丰富相关的知识,一旦学生在当地从事相关工作,就能够很快地适应。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体现出设计和制作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设计技巧和设计软件等课程进行巩固,但是广告制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训项目逐步地培养。学校可以以教师为媒介引入一些校外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际的项目中一边探究一边学习,实现实践性教学。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设计;应用方式;创新手段
1广告设计课程当中的微电影特征
1.1情节清晰、线索明了
一般而言,微电影广告的剧本在设计之初就会选择那些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叙事线索明了的故事,但中间又需要一定矛盾冲突和情节曲折,这样的剧本才具有先天的优势,过于复杂的剧本不适合用来拍摄微电影广告。因为智能手机是当前互联网用户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工作休息时间、上下班途中人们一般都会查看手机,碎片化的时间加上碎片化的阅读,这个时候,情节简单、冲突明显的微电影广告就很容易抓住观众眼球,如化妆品品牌SKII拍摄的一系列讲述女性心声的微电影广告,就情节明了,直接抓住了女性用户的内心。微电影广告占尽了天时—碎片化阅读时间段,地利—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人和—富有人情味、关注社会问题这三者的优势。对于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而言,故事情节简单、不拖泥带水的微电影广告实在是品牌文化传播和巩固的不二之选[1]。
1.2色调明亮、画面简洁
有的电影为了符合历史背景,会采用昏暗、晦涩不明的色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这样的电影在大荧幕上视觉效果会比较好,但这类色调就不适合运用在微电影广告中。微电影广告设计应当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拍摄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的简洁性,这样更有利于观众了解故事内容、传递广告内涵、更加讨好眼球,适合于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2]。且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学生进行微电影拍摄尝试时,往往拍摄条件有限,色调明亮对于器材的要求更低,色调明亮、画面干净漂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1.3限制出场演员数量、场景设计尽可能简单
在微电影广告拍摄中,演员的表演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作品的成败,但学生创作基本上都选用非职业演员,本身缺少表演经验,如果演员过多,会使表演不到位,无法展现完整故事情节。微电影广告便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其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情节简单,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去推敲演员的表演,增加片子的可观赏性。场景简单,易于调度镜头调度本身具有复杂性,这也成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3]。学生的创意天马行空,但在实际拍摄中却会碰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场景数量过多就容易显得混乱不堪,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场景安排上选择较少,这样可以专心在一个场景内控制好镜头及镜头调度。完整地拍摄好一部微电影广告可以锻炼学生扎实的拍摄功力,可为将来拍摄任何题材、类型的广告打下基础。
2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
2.1教学前期的灵感挖掘
在选定为其拍摄微电影广告的广告主后,学生很容易陷入没有灵感、没有创意的死胡同中,为了使广告设计工作能较快进行下去,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创造力训练和灵感的储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作为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当是不缺乏灵感的,只是当灵感闪现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它,没有及时将灵感记录下来[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不仅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勤动笔,将生活细节中闪现的创意和灵感记录下来,积累下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在微电影广告设计需要时,就不容易出现灵感枯竭的问题了。此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灵感。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通过阅读,一方面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开阔思维,启发创意,对创作广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2.2微电影广告拍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优秀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是学生独立拍摄的基础,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应用到教学当中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选择情节简单、出场人物不多的微电影广告进行模仿,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流程、安排好拍摄时间和后期制作的时间分配。益达木糖醇拍摄过的一些微电影广告就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如桂纶镁和彭于晏拍摄的益达广告,画面布局简单干净、场景变换不多,人物相对简单,学生选择这样的微电影进行模仿能够更快更准确掌握电影调度的要求。进行了两三个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拍摄后,学生就需要创作自己的剧本,构思自己的故事,进入到真正的创作阶段了。对于故事脉络的精练概括和部分时长、出现时间的合理安排都是必要的。其次还需要考虑更加细节的构图、光线、分镜头脚本创作、画面调度等等问题。由于学生课后实践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广告设计课程往往也只有一次练习机会,教师和学生应当都要重视起来这一次实战训练,将平时理论学习和模仿拍摄过程中的经验都尽可能地运用到实战拍摄中,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广告效果,微电影广告拍摄之前还可以进行一次试拍活动,在试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及时得到修改,此时的修改成本也还是比较低的[5]。
3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措施
3.1实事求是,微电影创作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更核心的学习内容是广告策划思路和制作过程,而影视制作这样的专业性环节内容,在未来工作中应当是交给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完成的,而不需要由他们自己亲自完成。实际上,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创新性、拔高性的课程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极高的难度,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创作联系也只是为了更加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设计课程内容教学中,还是应当尽可能实事求是,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设立过于严苛的标准和考核机制,该教学内容的主要关注点应当放在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和是否展现了广告主核心诉求这两个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提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概括能力[6]。通过微电影设计创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拥抱生活,探索校园周边环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2采用场景教学法,结合多场景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指导的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将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广告策划的主要环节、广告创意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技巧练习这些内容够教给学生。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享能够很好地构建广告设计理论框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场景下的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主要角色是教师,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深入理解理论知识[7]。第二个场景是模拟广告公司场景,在微电影广告拍摄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可以模拟广告公司运作场景。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调查到微电影广告的制作和筹备,都采用公司运行的模式。市场调研和户外调查阶段,学生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广告主所在行业的背景、目标用户特性等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最终确定广告创意,这一阶段在实际广告策划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随后是广告筹备阶段,确定微电影剧本,将广告创意文案转化成真正的影视作品。随后就要进入微电影广告拍摄和后期制作阶段,模拟广告公司的部分编制和人员安排,引入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方式,在广告制作的每一步都要求各部分各尽其责,完成任务。进入到后期制作阶段后,学生又可以体验影视公司后期制作的环节和场景,了解影视制作后期使用到的各类软件的操作方法[8]。
篇7
一当前广告设计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态度两级分化
受广告专业的生源和以后就业方向的影响,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和决定以后从事设计专业的学生只占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兴趣不大、畏难情绪或对将来就业方向不明确等原因,对于广告设计软件学习的态度不积极,抱着只求考试过关、60分及格的想法学习软件课程,兴趣低迷,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学习成效可想而知,而面对自己的学习和设计成果,学习兴趣越来越弱,形成恶性循环。另一部分同学则相反,由于自身的条件尤其是对将来就业的考虑,发现学会相关软件是将来应聘就业的首要条件。于是对于广告软件的学习非常重视,学习起来非常主动,将老师讲授与课后自学结合起来,在技法专研上往往能给老师惊喜。但如不正确的引导,也容易走入实用至上的误区,导致对软件设计类软件作用的无限夸大与崇拜。
(二)重模仿、轻创造
在广告设计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方法无外乎命令工具的介绍和使用讲解加相关案例的分析。虽然这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加快掌握学习的内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用笔飞快的记下每一个步骤,在实验上机的时候再拿出来照本宣科,如果有哪一点做得不详细,或是参数有变化,就无从下手。这种学习方法只是让知识停留在笔记本里,而非脑子里。而案例的重复实验操作也使学生在今后的应用中创意思维的发展受到了局限,不能灵活运用软件进行设计。
(三)重技法、轻设计
由于软件学习课时的限制以及软件学习的内容较多,在课堂上,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讲授软件操作的技法上,对于软件的运用也只停留在简单的案例分析中。纵观目前的广告软件学习教程,其中的案例都较为简单,只停留在表现某一特殊效果上,设计感不强。网络等其他途径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复杂的、吸引人眼球的绚丽效果的案例,但还是停留在技法炫耀的基础上,而非成熟的广告设计作品。这无疑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暗示:只有把某个软件的技法运用的很娴熟,能够做出引人注目的效果,才算是学好了这个软件。至于是否是自己原创的作品,是否能够完全表现自己的设计,完成设计的后期执行,已经不再重要。
(四)教学效果难持续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一门软件的课程开设往往集中在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教授完毕,且在大一至大三上学期就已经学完所有软件。这样设置是为了给大四的广告设计制作课程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但是从实行过程来看,却适得其反。笔者就常常遇到高年级的同学因为不能很好运用软件进行设计而临时向我请教的情况。原因何在?在软件课程学习的时候,更多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把它当成一门必修课程学习。考试完毕就很少触及这个软件,等到要用时才发现软件知识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软件的学习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复习和运用的过程,一旦停下来,就会快速的遗忘,从而导致以上情况不断发生。
二广告设计软件发散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
发散性教学模式是通过树立多层面、全方位的概念,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是笔者近年来通过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发散式教学模式教授广告设计软件,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一)横向发散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与广告专业其他课程的相关性。将多个广告设计软件的教学进行整合,并且根据课程的需要加入文案、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课程知识的补充和复习,使软件课程的学习更具有包容性。
(二)纵向发散
抓住广告设计软件工具的特性,由单纯的上机操作延伸到设计实践活动中来,以任务、创意、设计、执行和输出的形式,“教、学、做”一体化。将狭义的软件学习上升到对设计制作的整个流程的学习,加强本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广告设计软件发散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从整体上看,发散性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模式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改变教学观念
明确广告设计软件在广告专业中的地位是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的前提。素描、色彩的造型训练主要是为了后期的绘画创作和设计制作提供有力的技法保证。广告设计软件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表现技法一样,是后期个人创意执行的重要工具。广告设计软件在只是作为一项后期执行的工具,不能对其抱有“学好设计软件,就能做好广告”的想法,将软件的用处无限扩大化、神奇化。软件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设计,相反,软件的运用又会激发设计创意的产生。如果软件运用能力欠缺,必然会限制创意的表达。创意的表现是否到位更需要作者本人设计、文案等各方面的修养,否则工具运用再熟练,也只能是无创造力的工匠。在教学的前期准备上,要把教学目的定位在为广告创意的表现提供有力支持上,以能否充分表现创意和设计意图为最终检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于单纯的技巧性和理论性学习应放在其次。
(二)拓宽教学思路
对于以往单一的软件学习再运用的思路进行拓宽,是发散性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以往在某个软件的教学上,教师的讲授总是拘泥于该软件的操作中,对于其他软件触及较少。而实践操作中,多个软件之间格式转化、文档共享或是一些相关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广告的制作不可能在一个软件中完成,常常是几个软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教会学生不拘泥于单一软件运用,并且在教学中对于以学习过的其它软件进行复习,使其温故而知新。对于没有学过的软件进行简单介绍,为新软件的学习打好铺垫,是拓宽教学思路的基本环节。广告设计除了电脑绘制表现外,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手绘、剪贴等,在上个世纪以前是广告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段,在电脑制作风行的今天,也仍然没有退出设计舞台,而是与电脑制作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在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中,不拘泥于单一表现形式,将其他表现方法与电脑设计结合的处理和把握纳入到教学中,更是对软件教学的提升。软件学习的根本是为了得心应手的进行设计表现。将软件学习与设计表现脱离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明智的。在教学当中贯穿设计表现的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巧与广告设计的素养同时提高是开拓教学新思路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完善教学技巧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逐层深入,才能提高教学实效。具体到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引导。一、从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分析。软件学习课程的初期,学生对于软件较为陌生,此时需要较多的知识传授,以老师教为主。随着软件学习的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软件的操作渐渐熟悉,对于软件的兴趣也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将授课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通过设置案例,进行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主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尝试解剖实例是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极大提升,更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灵活运动的能力。同时,鼓励有学习热情的,技术较好的同学上台讲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掌握的新的技巧和案例,能够带动集体学习软件的热情,也能够弥补教师授课中案例单一的不足。二、从简单构图制作到版式设计表现,教学初期的学生由于技术掌握不多,熟练程度不够,不可能制作成熟的复杂的设计图稿。所以在案例选择上以简单的小构图或是局部效果处理为主。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逐步提高授课内容的深度和案例的难度。同时将教学重点由单纯技巧讲授转移到对于设计构图要点的分析,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至始贯穿实例教学是发散性教学模式的特点,所谓实例,并不是单纯的飞机稿,而是经过市场验证或是比赛认定的成熟、经典的作品。只有将此类作品作为教学案例,才能使学生不至于脱离生活,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成熟的广告设计环境。
(四)更新考核方法
篇8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能够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广告的本质是为了追求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的互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期的广告与传统的广告不同,其更多的是由目标受众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检索而获得的,与商品信息有着良好的互动。新媒体广告本身还具有信息服务连接的功能,能够实现对商品信息的整合,保证我国广告发展质量水平。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因人们职业、性格、爱好、年龄以及性别的差异,广告需要结合商品状况来制作,从而更好体现商品的性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提升商品的市场份额。因此高校在进行新媒体广告教学时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制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新形势下广告设计的认识。
二、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广告设计的理论研究及课堂导入滞后新媒体出现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显著特点之一是理论研究滞后。而将理论研究广泛地转变为教学内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部分高校新媒体广告设计教育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而稳定的理论指导,这直接影响到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2.新媒体广告设计的技术领域广、更新快、学习难度较大广告设计复杂性较高、系统性较强,特别是新媒体广告在技术上门槛高、关联领域多、更新快等特点加大了教学难度。在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依照当前复杂的广告市场对内容进行全方面把握,需要对各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全面了解。学生除需要学习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网络应用技术、影视编辑技术、摄影技术等新媒体关联技术,学习难度大幅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构建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体系
高校广告设计教学应该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广告设计能力,让学生带着目的研究相关问题,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参观实习,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学校还要不断强化广告的关联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创意类课程、视觉表现类课程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夯实广告设计课程之前的基础关联课程,为学生学好新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设计提供保障。
2.加大新媒体广告设计相关技术的课程比重
在新媒体广告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提升广告设计相关技术的课程比重,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新媒体广告设计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新媒体广告技术的认知及应用效果。在进行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时,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提升教学中的广告技术比重,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设置新媒体广告设计技术分析内容,提升新媒体教学质量。教师要全方位讲解新媒体广告技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从技术上保证教学质量。
3.加强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辅助手段建设
高校要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学人员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同时学校还可以聘任新媒体领域的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将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讲述给学生,提升学生对新媒体广告设计的认识,积极推进高校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广告设计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需要团队的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只有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新媒体时代所需的广告设计人才,进而促进我国广告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 网络背景 广告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我国高职教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广告行业存在特殊性和多变性,尤其中国入世以来,广告行业对于设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求不但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职业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根据课题组调查,目前我国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所面临问题是:(1)广告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企业项目来源不稳定,时间进程与教学不同步。(3)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陈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共享资源来辅助学习,完成网络招标任务。通过基于网络背景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广告设计类课程主要知识,具备广告设计的综合职业能力。
1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概念
传统项目选择最主要的困难是企业合适项目的时间往往和学校的教学时间不符,项目来源不能保障,渠道过于狭窄。
而网络项目资源十分丰富,不仅获得及时而且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即可使用。最中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招标项目,师生可以直接和客户沟通并建立联系,直接掌握客户的需求,可以锻炼学生的洽谈能力,并为今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帮助。
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例如设计在线等网站,其中有提供各类广告教程资源、设计素材网站、印刷工艺流程等资源都可作为广告设计类课程学习有益补充。尤其是如中国威客网等以网络招标为手段,提供工作任务的设计交易平台。这类平台作为服务中介,公布有设计需求客户的任务信息,以悬赏的方式招标,有很高的诚信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阶段来筛选项目作为训练内容。
2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 教学目标的设定
现代广告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懂美术、会电脑制作、懂营销、并具备有心理学知识和广告学市场调查能力、有创意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整个广告设计流程和相关法规,能够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并最终能制作出有创意的广告作品。因此,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就要求学生掌握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因此广告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要具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不但使学生具备广告类的理论知识、工作程序和方法,而且能够应用网络查找广告资源和素材,并能熟练运用软件来设计和制作典型广告产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2.2 学习内容的重构
课题组将广告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遵循行业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规律,以广告企业项目为平台,根据平面广告设计的工作流程,以网络项目驱动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依据,由单一到综合,根据不同课程设置标志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等项目。
例如在平面广告课程中可选择以猪八戒网这类的创意服务交易平台作为学生学习广告设计类课程的项目载体,在相关课程中安排真实项目,以真课题来强化设计的实践性。真课题往往能够极大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其针对性也更强。学习内容的重构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整个项目流程:委托方的设计任务与要求、市场调查、策划创意、制订实施方案、设计表现与制作、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等。①这种全过程的参与,使学生所得到的锻炼、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是全方位的。
2.3 教学方法的实施
课题组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模拟企业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工作任务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应用, 进行自主和团队协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完成工作任务。
在广告类课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模拟广告公司、工作室现实情况或者情境相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创设情境的要求,一是主题要求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二是情境模拟要求真实、直观、简便。(2)确定任务:基于前面的虚拟情境,设计一个中心内容,将学习内容改造为某一事件或任务,让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例如在版面设计课程中笔者将某公司的旧版宣传画册给学生,要求进行改良,首先让学生提出旧版画册中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然后再进行新的改良。这一任务的解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应用到现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解决企业的当前问题。
2.4 组织形式的变革
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应当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对广告设计类课程要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采用团队式,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骤,学生分组构建“创意团队”,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某些途径、可能需要参考文献的来源。②针对青少年爱上网的特点,利用专业网站等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不同创意策划观点的讨论,集思广益,团队协作解决当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合策划及团队精神。
2.5 教学评价机制
在教学改革中同样要注意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效果评价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尤其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真实项目,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3 结语
基于网络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从网络平台中获取项目资源,应用于广告设计类课程从而直接服务于企业,促使学生在课程中与客户直接利用QQ等网络方式进行交流,真实接触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倡导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较好地锻炼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河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1240081)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篇10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全球的网络广告也迅猛地发展和普及开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并由此对培养网络广告设计人才的高校广告学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怎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集网络广告策划、创意、设计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高校相关专业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就此,笔者在对我国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改革探索建议。
一、我国网络广告课程教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脱节现象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还基本处于艺术设计教师、广告学理论教师和网页制作教师相互脱节的状态。艺术设计、网页制作教师不懂营销、策划、传播等广告学理论知识,广告学教师欠缺广告设计与网页制作专业知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设计出来的网络广告作品残缺不全。网络广告创意是广告在设计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能否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但长久以来,有些网络广告过分注重技术本身的表现形式和音频、视频效果,缺乏广告诉求内容与多媒体效果的有机统一,除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给人以刺激之外,很难产生让人记忆犹新、赏心悦目的效果。
网络广告有很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的弊端。如:中国网络广告的设计形式和创意水平不高,点击率低。主要是缘于网络媒体的状况,但在网络创意想法方面的表现也同样如此。大多数广告主每年都花大笔的资金向新浪、搜狐、腾讯等大型网站购买媒体空间和广告位,然后交给营运商几张产品的图片,没有任何创意和设计地贴在用重金购买来的媒体空间和广告位,这样的网络广告点击率自然也就不会高了。
2.死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兴趣不浓或眼高手低
由于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或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例如:前面提及到的目前各高校教授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师资,大部分由艺术设计教师、网页设计教师、广告学理论教师组成,很少有集这三种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往往艺术设计教师大多都强调视觉设计这一块,而忽略了策划、营销、网络推广的内容;网页设计教师过于强调软件的使用和网络运用知识,而忽略了广告的创意、美感以及策划、营销的内容;广告学理论教师却铺天盖地的灌输策划、营销、管理等理论,却弱化了网络广告的创意、设计和网络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淡化,或有一些学生认为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很类似,经常埋怨教师讲的东西过于简单,所以就不认真听课,有些学生甚至经常请假和旷课。但就是这些平时听起来似乎简单易懂的知识与技能,在真正制作起来的时候却无从下手,导致了眼高手低的现象,
3.我国部分网络广告的创意设计正走向歧途
(1)现在网络上存在的一些跟随鼠标、你不点击它不走、或者每打开一个网页它就跳出来的的强行网络广告。还有一些用美女和黄色图片作为点击按钮的网络广告,让人深恶痛绝。例如:漂浮广告,令人讨厌的抢眼珠和拦截鼠标的方法来强迫人们关注的做法,实在难以恭维。弹出式广告曾被业界认为是网络广告效果最好、点击率最高的广告形式。然而,点击率虽高,但却有不少广告是被无意中点击到的。还有的更是出于无奈,不点击广告,弹出的窗口就不会消失。随着设计与技术的发展,强迫式广告对受众构成的侵犯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可以关闭到根本没有关闭按钮,从遮盖四分之一页到半页再到全屏,面对强迫式广告的骚扰,网民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2)电子邮件广告曾一度因其速度快、覆盖面广、成本低、客户针对性强、到达准确等优点而受到客户青睐。但因其管理的混乱,法制的不健全和商家_味为经济利益所驱使,使得电子邮件广告几乎成了电子邮件垃圾的代名词。
(3)网络广告出现后,其所带来的新变化让运行了十几年的《广告法》不堪重负,无所适从,许多问题都无法解决。比如:虚假、欺诈性广告、滥用他人肖像做广告、侵犯网民隐私权、电邮中的垃圾广告、强迫性广告,等等。消费者的身心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急需出台一部《网络广告法》来控制网络广告的混乱局面。以上这些网络广告现象的存在,对网络广告设计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网络广告课程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1.从教师培训、合作和市场需求着手针对我国高校网络广告课程中存在的艺术设计、网页制作教师不懂营销、策划、传播等广告学理论知识,广告学教师欠缺广告设计与网页制作专业知识的现象,可以采取选送年轻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培养将两种知识相互糅合运用的人才,或者是广告设计教师与广告学理论教师、网页制作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教授网络广告课程,互补不足,这样方能培养出优秀的网络广告设计制作人才。例如: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广告创意》课,就是采取上述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的。先由我院广告学专业教师上前半段广告创意概论、广告创意原理、广告创意策略等理论性较强的章节,让学生把创意的基本理论弄清楚了之后,才由广告设计教师来上后半段广告创意表现等章节。这样合作起来很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针对广告学为基础学科的学生,教师要从网络广告的管理、运作、策划以及对市场产生巨大推动力的作用来重点讲述,从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市场分析能力、运作能力、推广能力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对网络广告的兴趣,从而使网络广告更加理性化,更加能针对市场的需求,使其达到视觉效果与广而告之的的统1。
2.将课程教学与广告营销结合
《网络广告》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用纯粹的网络广告理论去做广告,也不是用纯粹的电脑制作技术去漫无目的地制作网络广告,而是培养既懂网络广告的营销原理,又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去完成广告营销的任务。
我院的作法是: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的各种广告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金犊奖等。另—方面让学生与一些网络广告商、企业、网站等联系,接一些网络广告业务回来兼职制作。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指导解决。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我院每年还举办一次广告文化周,其中有平面作品展、影视作品展、网络广告作品展、策划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名人讲座、广告晚会,等等。这些活动全部由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自主策划、组织、运作,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实践、组织、协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直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将广告策划创意与市场受众结合
在创作广告时,让学生从广告制作的策划和创意方面入手,在广告主利益与受众心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了解了受众心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把受众的感受放在首位,让受众根据自己的要求、喜好,选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哪些广告信息。将网络广告的内容做得更具体、真实。
广告和内容清晰简明又有号召力,不但能向来访者提品或服务介绍,也同时向他们提供其它有价值的信息。把广告宣传当成一个与受众沟通的过程,从广告沟通的来源,沟通的性质以及沟通的目标入手,实现对受众态度的改变,引起受众的兴趣。同时结合网络的特性,扬长避短,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定期更新广告的信息,保持新鲜感与实用资讯。要突破已有的广告类型,寻求网络广告形式的创新,创作寓于游戏中的网络广告、多媒体广告、FLASH广告等受众乐于接受的具有良好效果的广告。
在网络广告设计形式上,让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广告制作软件结合色彩、文字、图像、视频、摄影、构图等手段,把所要宣传的产品制作出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娱乐性的视频直播、fash动画、游戏、网站链接等内容丰富、具有吸引消费者的网络广告。让网民在自发的心理驱动下去接受并点击广告,接受广告讯息,从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而不是使用下三烂的手段去强迫网民点击。
4.呼吁出台《网络广告法》
无疑,虚假、欺诈性广告、滥用他人肖像做广告、侵犯网民隐私权、电邮中的垃圾广告、强迫性广告,等等,对用户造成了侵扰,妨碍了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专家指出,强迫用户阅读的广告,不仅与用户的自愿原则相背离,同时也无偿地占用了网民有偿的上网时间,应该通过相关法规加以限制。而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机构或专业的管理监督手段来对网络广告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网络广告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据工商管理部门和消协的统计,国内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网上虚假广告的投诉日益增加。专家提出,制定《网络广告法》是以后解决网络广告中法律问题的必然趋势,人们也期盼着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化的网络广告道德教育活动,引导网络广告经营者、设计及其从业人员由理性认知网络违法广告的危害性到自觉践行广告道德准则,履行相应的广告道德义务,抵制网络广告违法行为,促进网络经营行为自律。
- 上一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 下一篇: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