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程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护工程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公路养护;质量监督;科学管理;服务水平;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00年国务院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地位和性质,并逐步形成公路工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有力地保障工程的质量。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也应当施行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养护工程的质量。首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应施行质量监督管理,可借鉴通常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办法,逐步建立起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2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在工作中对其工作行为负责,监督的特点有:

(1)强制性

不经过监督部门进行质量鉴定或鉴定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因此,对于被管理者和被监督者是强制性的,必须接受。

(2)执法性

政府监督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监督,并严格遵照有关规定的监督程序行使监督、监察、纠正、许可等权利,因此监督人员的监督行为带有明显的执法性。

(3)全面性

政府监督行为是针对整个建设活动的,是政府对建设领域的监督管理活动,对每一个项目来说,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4)宏观性

政府监督侧重于宏观社会效益,主要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的规范性,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建设行为各方的合法权益。

3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的原则

3.1科学性

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备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根据国家有关养护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鉴定。对于测定的数据采用合理的方法计算其结果,因此养护工程的质量监督具有科学性。

3.2公正性

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始终坚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鉴定工作,从而保证养护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公正性。

3.3权威性

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对养护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试验检测单位必须主动接受监督机构对其质量工作行为、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因此养护工程质量监督具有权威性。

4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暂行规定》,各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管辖区内公路工程及其配套、辅助和附属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4.1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内容

(1)监督建设各方贯彻执行有关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从业单位资质、资信、质量工作和工程实体质量,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工作。

(2)根据养护工程质量检查情况,定期工程质量信息。

(3)参加养护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仲裁质量争端,监督检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执行情况。

(4)负责养护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参加工程交、竣工验收。

(5)对过程质量进行试验鉴定,出具检测数据。

4.2养护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办公室的工作内容

(l)监督办公室依照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在现场采取点面结合、抽查为主的方式,对养护工程建设从业单位的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2)对影响养护工程质量的建设行为,监督站应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制止和纠正。

(3)质量鉴定应遵循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保证鉴定结果的公正、准确,未经鉴定或鉴定不合格的养护工程不得组织验收和交付使用。

(4)养护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对有关工程质量、建设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检验意见不一致时,由监督办公室或由监督办公室报送监督站进行协调、仲裁。

(5)监督办公室对发现的在养护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重大问题,有权要求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单位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置或整改,对履约能力差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和人员可报请监督站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

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按照养护工程建设前期、建设初期、施工期间、建设后期的质量监督进行实施。

5.1养护工程建设前期的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1)对建设单位监督。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制度的情况。

(2)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参加资格预审工作,审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资信,参加评标工作。

(3)监督检查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质量工作。

5.2养护工程建设初期的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1)办理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开工前建设单位到监督站办理监督手续,提交相关文件,监督站进行审核。

(2)对监理单位的监督复核。复核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范围,检查总监办、驻地办的监理工作计划,审核按照监理合同和规范应配备的人员,试验检测设备。

(3)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复核。复核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范围和施工组织计划、质量保证体系及人员、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计划。

(4)对有见证取样试验的备案。

(5)对养护工程供料的监督。对材料供料厂的资质审查,检查场地、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情况。

5.3养护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l)开工后的监督工作。检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到场人员、设备与合同的符合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抽查。

(2)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督工作。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进行检查。

(3)对工程分包的监督工作。随时检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分包情况,严禁违法分包和转包。

(4)对工程监理的监督工作。随时对监理单位监理资料、监理人员等进行检查。

(5)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工作。随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质量保证体系、试验人员等进行检查。

(6)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对施工现场、材料厂进行巡视,参加建设单位、监理单正。

(7)质量鉴定应遵循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保证鉴定结果的公正、准确,未经鉴定或鉴定不合格的养护工程不得组织验收和交付使用。

(8)养护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对有关工程质量、建设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检验意见不一致时,由监督办公室或由监督办公室报送监督站进行协调、仲裁。

(9)监督办公室对发现的在养护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重大问题,有权要求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单位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置或整改,对履约能力差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和人员可报请监督站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0)监督、参与对重大工程变更的确定。

(11)对材料生产的监督工作,重点是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情况。

5.4养护工程建设后期的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l)随时抽查建设单位对文件资料的管理。

(2)监督养护工程质量检查检测与验收鉴定工作。

(3)监督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4)参与竣工验收。

(5)对工程参与方的评定。

6结束语

总之,科学、有效地对现有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合理使用有限资金和资源,保持设施状况在相应的最佳水平上,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证高速公路具有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及实施技术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00

[2] 朱建民.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04,7:33-36

第一作者作者简介:衡亮(1980-),男,汉族,陕西省凤翔县人,2000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5年1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公路工程与管理专业专科,2008年3月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现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为适应水利现代化需求而创建一流、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其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是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高标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和先进的调度监控手段、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管理队伍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追求最佳;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即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概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如果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同样,如果说实现了管理现代化,那么具体管理工作也一定做到了规范化、精细化。

2实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1)基本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树立民生水利工作理念,以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工程管理良性运行机制,研究制定、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工程信息的基础上,以标准化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2)具体目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梳理,认真开展工程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编并入库,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建立数学模拟系统,逐步实现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系统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公共通信传输线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实现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实时掌握工程的运行状态,为快速、准确、科学制定工程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科学调度服务。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重点需要加强工程管理设施与监控手段建设,结合完善有关工程基础资料、管理标准与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现代化。

3.1管理体制方面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实施内部改革,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推进维修养护队伍市场化工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3.2管理制度方面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与管理规程,结合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标准、运行检查表格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为实现工程“精、准、细、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3管理设施与手段方面

3.3.1监视系统建设

建设工程视频监视系统,监视工程的日常情况,诸如河流流势,大坝、闸门运行情况以及破损情况等,节省人力物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防洪调度及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提供准确的实时依据。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监视点布局合理、数量足够,信号传输系统快捷、清晰,保证监视的全面性、实时性。

3.3.2监控系统建设

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根据工程管理的需求,建立工程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实施监控,并结合远程视频技术的应用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远程控制工程的操作(诸如闸门起闭等),实现统一操作、统一调度,体现工程管理现代化。

3.3.3监测系统建设

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建立仪器先进、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监测点全面、传输及时的监测系统,对工程发生的裂缝、渗水、沉陷变形等情况及时监测,准确地传至管理中心,从而作出及时迅速的处理,在改变现有工程设施远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局面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3.3.4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建设工程维修养护是日常管理重点工作之一,加强维修养护工作,实现维修养护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是我们追求目标,选择典型堤防段试点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非常必要。结合网络技术、地理编码、地理信息技术、GPS、GPRS、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建立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具备考勤、位置查询、巡查问题上报、信息查询及问题协调处理等功能,从而推动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程序化、精细化。

3.3.5安全评估系统建设

安全评估系统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件。工程管理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大量的,各种数据都需要按一定结构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存储及处理系统建设,构建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对自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对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各种尺度的实时模拟,形成一个面向具体应用的虚拟仿真系统,对工程信息进行安全评估与综合处理,为准确揭示和把握工程在运行中遇见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3.6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内容全面的决策支持库,涵盖诸如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历史上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专家评审意见,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程规划的布局及其具体要求,各种工程管理的模式、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管理考核情况,工程管理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等,形成方案决策的大背景,将数学模拟的各种方案结果置身于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可行方案。同时,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后台处理,使之以较强的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为决策者研究、讨论、决策提供支持。

3.3.7建设管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对在建工程各种信息及参建单位有关信息实施网络信息数据库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缘由、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投资管理等。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管单位

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1.水管单位管理人员匮乏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多数水管单位技术人员为1~2个,部分没有技术人员),且职工队伍整体上学历层次偏低,组成人员多是改革分流人员和退役士兵,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能力欠缺,又缺少相应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工程日常巡查、巡堤查险面临缺位,特别是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2.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尚未完全适应新的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一时难以改变,不能及时适应新的体制,给维修养护制度的执行带来一定的阻力和消极影响。目前,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责成直属局所属维修养护公司承担,缺乏竞争机制,维护公司实力不足,难以达到水管单位的要求,管养双方矛盾不断发生,有的甚至出现关系倒置,从而导致工程完成质量和进展速度无法令人满意。

3.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全面性和经常性不能保证

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是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由于经验不足,实施尚不规范,日常养护的实施在时间上不连续,多数是阶段性的实施,短时间突击完成后,其余时间基本空白在空间上不全面,部分工程没有进行及时养护,丢掉了日常的本意。

4.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方法不完善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对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作了专门规定,但在具体编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人工预算价格仍采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人工单价,严重偏低,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导致工程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人工预算价格政策性比较强,又不能轻易改变专项方案编制无规划与标准依据,随意性较大,且专项费用所占比例不明确,不利于逐步改善工程面貌日常维修养护方案基本套用《定额标准》编制,导致与实际实施有偏差。

5.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欠规范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对技术资料的归档范围与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资料的整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在:水管单位下达的月度任务书内容不细、技术要求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经常性检查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月考核内容不全,质量控制不严格、记录不详细等维修养护前后对比照片、声像资料偏少维修养护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劳务、材料、机械等原始凭证或记录不全等。从而导致完工工程量、结算、验收等资料缺少支撑,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全过程。

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各级单位应加强维修养护有关法规、制度和理论宣传与培训,使管养双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突破旧体制下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坚持新体制,适应新机制,规范操作,妥善处理维修养护中遇到的问题,保证维修养护制度落实到实处,实现标准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为适应管养分离后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工程管理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措施为:大力引进人才。对主要业务部门要给予政策倾斜,建议满编运行,必要时适当调整增加编制,以满足日益繁重的业务量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脱产进修或集中组织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分层次对水利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使现有的管理人员尽快掌握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新知识、新技能在重要技术岗位建立资格管理制度,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实行持证上岗。

3.制定详细的维修养护专项规划

工程维修养护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改变工程面貌的基础,水管单位应尽快制定维修养护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专项规划应包括堤防维修养护规划和水闸闸区规划,专项设计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实施时应有计划、有重点,以达到尽快改变工程面貌的目的。

4.调整和完善日常维修养护方式

针对日常维修养护要保证全面性和经常性,以及工程巡堤查险的需求,建议将日常维修养护划分为日常养护和日常维修两部分。日常养护是指以人工和使用简单工具为主的项目,对工程小缺陷进行修补,以工日计量,日常养护主要通过雇佣护堤员来实现,护堤员应相对固定。护堤员在负责工程日常养护的同时,也要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护堤员的具体职责由各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共同制定。护堤员的管理由养护公司负责,其报酬由公司通过支付工程施工人工费的形式实现,经费来源由水管单位在月度任务书中以工作量(人工)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日常维修项目,是指以材料为主的项目,原则上每月实施一次,水管单位在月工程普查(与月考核同时进行)的基础上,以月度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实施完成后,由水管单位进行月考核。

5.进一步完善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方法

建议上级给予政策,据实调整人工预算价格,以满足实际需要在确保工程不老化、不退化及工程安全运行前提下,尽可能多做专项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以利于改变工程面貌改善日常方案编制方法,建议上级允许以定额为基础,对定额中的项目、内容和计量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减和修改,以解决与实际实施不符的问题,即日常方案中以人工消耗为主的项目预算直接以人工费的形式编制,以材料消耗为主的项目参照定额标准编制。

三、结语

维修养护资料必须真实,为核定工程质量等级提供重要的依据。维修养护工作过程的图片、照片、录音(像)、数据电子文件等声像资料,是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工程内在质量的管理水平。资料人员要对工程技术资料内容更加规范、全面、完善整理,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整理方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738文献标识码: A

1、总则

1.1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快,交通量日益增大,国省道作为日常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国省道养护工作,作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出来。

1.2养护工程一般作业时间较短、工程量较小,多采取半封闭施工,且工程项目多以养护中、小修工程为主,施工作业面往往比较零散,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多。

1.3针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涵盖整个养护施工生产、组织安排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使养护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问题,我局在今年的养护挖补工程中做了尝试,提出了"模块化、流程式"网络管理体系,并经过对“技术”、“质量”、“成本”、“核算”模块的试运行,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2、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试运行情况

2.1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是我局在今年年初提出的一项重要内部管理举措。在今年上半年的养护工程挖补作业中,以“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养护工程成本管理”、“养护工程完工后核算管理"作为实践模块化流程式网络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2具体的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是这样的:

2.2.1养护工程开始前,确定养护工程管理大模块:a、养护工程技术管理模块(简称模块a);b、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块(简称模块b);c、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模块(简称模块c);d、养护工程完工后的核算管理模块(简称模块d)。

2.2.2拆分管理模块,细化管理体系:

2.2.2.1模块a: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病害调查、施工现场环境评估、原材料确定等小模块。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开挖面积及深度确认、拌和料回填及压实等小模块。执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复核实际挖补数量、有无新病害出现、挖补工程经验总结等小模块。

2.2.2.2模块b: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确立挖补工程质量目标、检查原材料及拌和料是否符合要求等小模块。确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施工质量监控、拌和料质量监控等小模块。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挖补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小模块。

2.2.2.3模块c: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及成本投入计划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各项费用支出、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管理等小模块。实施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整理汇总、计量支付等小模块。

2.2.2.4模块d: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及成本投入计划复核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核算监控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各项费用支出核算、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核算、计量支付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2.2.3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过程:

2.2.3.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

(1)模块a:病害调查、施工现场环境评估、原材料确定等小模块。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模块b:确立挖补工程质量目标、检查原材料及拌和料是否符合要求等小模块。确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模块c: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及成本投入计划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4)模块d: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及成本投入计划复核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核算监控管理体系。

2.2.3.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

(1)模块a: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开挖面积及深度确认、拌和料回填及压实等小模块。执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模块b:施工质量监控、拌和料质量监控等小模块。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模块c:各项费用支出、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管理等小模块。实施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4)模块d:各项费用支出核算、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2.2.3.3养护工程完工后:

(1)模块a:复核实际挖补数量、有无新病害出现、挖补工程经验总结等小模块。

(2)模块b:挖补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小模块。

(3)模块c: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整理汇总、计量支付等小模块。

(4)模块d: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核算、计量支付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养护工程“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图解

2.2.4养护工程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过程其实就是将四大管理模块拆分后的小模块进行了再组合,相比以往的流水作业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增加了更多的平行管理操作,通过养护挖补工程的顺利完成,我们觉得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效果:

(1)使所有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标准,提高了业务素质及工作责任心;

(2)施工过程中发现、解决了许多质量问题,没有使错误叠加,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压力在这种管理模式内,转化为每一个养护工程岗位上的人员的动力;

(4)经过对该管理模式各实施阶层的联动考评,发现了各实施阶层中原有管理制度的许多薄弱环节,以便帮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行为;

(5)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以功论赏、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3、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确定

3.1“大模块”确定:在局领导班子的指导下,结合目前公路行业管理实际情况,经过小组的数次会议讨论研究,在局管理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初步将养护工程管理确定为4个大模块,即养护工程技术管理模块;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块;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模块;养护工程完工后的核算管理模块。

3.2“小模块”确定:结合公司《管理标准体系》,根据养护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初步确定为56个“小模块”。如:“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大模块,在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划分为:施工管理、技术指导、工序安排及其他项目等4个小模块。而在养护工程准备阶段时,则划分为:病害调查、施工环境、原材料选定及其他4个小模块。

3.3各个大模块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精细化划分为不同的小模块,而在养护工程管理流程进行时,这些小模块进行有机的组合,并尽力制造平行实施,这样可以较好的管理养护工程的工程进度,从而在成本投入和工程进度这两项上,获得双赢的局面。

4、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实施细节

4.1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决定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或完成的质量好坏往往是几个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工作流程图”从众多的工作环节中找出关键的几个环节,清晰界定了每项工作完成的次序,也就是各个协作者履行职责的先后顺序,还界定了各个协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根据工作的特性采用工作流程表和甬道式流程图。

4.2我们明确了每项工作“谁去做、如何去做、做的标准、注意事项等”。对以前的岗位责任人重新鉴定,做的程序重新鉴定,做的标准重新鉴定。

4.3按照局各项制度,我们明确了考核奖惩制度,同时根据责任的轻重,明确考核分数。给每个责任人都赋予考核分数后,使考核起来更具体,更明显。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5、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研究总结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QC成果研究,我们成立了养护分管领导为组长,养护工程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养护科工作人员为组员“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研究小组,并详细制定了研究计划。

我们计划利用3个月的时间,分6个阶段将初稿编制完成,并送交局全质办及QC成果审核小组审核。通过今年的养护工程,我们在工程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探讨,并通过分析我们现有的部分国内外先进的工程、建筑及企业管理范例,对养护工程进行中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然后记录我们研究后的成果,作出此论述。

以上就是我们在进行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研究探讨中做的一些工作。当然我们的论述的这个课题并不能算是比较新颖的课题,我们总的研究探讨方向还是吸取国内外的先进工程、建筑及企业管理范例,并合理的对其进行应用,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对我局的养护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时间比较仓促,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也比较少,《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研究探讨》这篇论述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此也希望市局领导和我局领导班子及公路养护事业的同仁们能够对我们的论述提出宝贵意见,只有取长补短,纳众家之长才能够使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实施意义。我们认为不断地用制度规范、完善我们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去落实,就一定能够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四化”进程,将我们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维修养护 水管单位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提高不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1.水管单位管理人员匮乏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多数水管单位技术人员为1~2个,部分没有技术人员),且职工队伍整体上学历层次偏低,组成人员多是改革分流人员和退役士兵,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能力欠缺,又缺少相应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工程日常巡查、巡堤查险面临缺位,特别是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2.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尚未完全适应新的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一时难以改变,不能及时适应新的体制,给维修养护制度的执行带来一定的阻力和消极影响。目前,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责成直属局所属维修养护公司承担,缺乏竞争机制,维护公司实力不足,难以达到水管单位的要求,管养双方矛盾不断发生,有的甚至出现关系倒置,从而导致工程完成质量和进展速度无法令人满意。

3.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全面性和经常性不能保证

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是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由于经验不足,实施尚不规范,日常养护的实施在时间上不连续,多数是阶段性的实施,短时间突击完成后,其余时间基本空白在空间上不全面,部分工程没有进行及时养护,丢掉了日常的本意。

4.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方法不完善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对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作了专门规定,但在具体编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人工预算价格仍采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人工单价,严重偏低,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导致工程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人工预算价格政策性比较强,又不能轻易改变专项方案编制无规划与标准依据,随意性较大,且专项费用所占比例不明确,不利于逐步改善工程面貌日常维修养护方案基本套用《定额标准》编制,导致与实际实施有偏差。按照《定额标准》编制的日常维护方案以材料消耗为主的,而实际多是以人工为主,二者矛盾,从而导致工程量认定难度大,日常维护极为分散,线长、面广、总量大,而具体到某一个点上,工程量又太小,工程量无法详细计量。

5.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欠规范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对技术资料的归档范围与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资料的整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在:水管单位下达的月度任务书内容不细、技术要求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经常性检查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月考核内容不全,质量控制不严格、记录不详细等,维修养护前后对比照片、声像资料偏少,维修养护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劳务、材料、机械等原始凭证或记录不全等。从而导致完工工程量、结算、验收等资料缺少支撑,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全过程。

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各级单位应加强维修养护有关法规、制度和理论宣传与培训,使管养双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突破旧体制下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坚持新体制,适应新机制,规范操作,妥善处理维修养护中遇到的问题,保证维修养护制度落实到实处,实现标准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为适应管养分离后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工程管理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措施为:大力引进人才。对主要业务部门要给予政策倾斜,建议满编运行,必要时适当调整增加编制,以满足日益繁重的业务量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脱产进修或集中组织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分层次对水利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使现有的管理人员尽快掌握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新知识、新技能在重要技术岗位建立资格管理制度,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实行持证上岗。

3.制定详细的维修养护专项规划

工程维修养护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改变工程面貌的基础,水管单位应尽快制定维修养护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专项规划应包括堤防维修养护规划和水闸闸区规划,专项设计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实施时应有计划、有重点,以达到尽快改变工程面貌的目的。

4.调整和完善日常维修养护方式

针对日常维修养护要保证全面性和经常性,以及工程巡堤查险的需求,建议将日常维修养护划分为日常养护和日常维修两部分。日常养护是指以人工和使用简单工具为主的项目,对工程小缺陷进行修补,以工日计量,日常养护主要通过雇佣护堤员来实现,护堤员应相对固定。护堤员在负责工程日常养护的同时,也要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护堤员的具体职责由各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共同制定。护堤员的管理由养护公司负责,其报酬由公司通过支付工程施工人工费的形式实现,经费来源由水管单位在月度任务书中以工作量(人工)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日常维修项目,是指以材料为主的项目,原则上每月实施一次,水管单位在月工程普查(与月考核同时进行)的基础上,以月度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实施完成后,由水管单位进行月考核。

5.进一步完善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方法

篇6

(甘肃省秦安县水务局,甘肃秦安741600)

作者简介:陈海生(1984-),男,甘肃秦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1作。

随着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要求,加强了河道堤防工程的养护和维修,也增强了河道堤防工程抵御灾害的能力,对保护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维修养护任务就是保持工程的完整美观。在堤防工程维修养护中,要及时处理表面缺损,保持工程的完整、安全和正常运行。

一、秦安县堤防建设维修养护工程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投资的不断加大,秦安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堤防工程也日益增多。虽然秦安县水务部门对堤防维修养护工作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可实行,但是,在县区实际的有效监督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㈠堤防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的不良现象

秦安县对于建成后的堤防还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农民对农家肥的有效利用和对地表水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比如,在堤防工程区内倾倒垃圾、人畜粪便的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堤防工程区甚至是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有些堤防甚至达到阻断水流的恶劣情况。

㈡堤防工程维护措施治标不治本

在堤防工程中,日常的维修与养护是确保整个工程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维修养护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维修养护不够全面。如主管对其日常维修养护工作的部门不够重视,或是由于其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对于日常维修养护工作的执行没有连续性,相关的维修工作执行与养护措施的落实没有衔接,经常出现一些修了补补了再修的重复问题。

㈡缺乏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专业队伍

从目前秦安县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人员来看,维修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降低了堤防工程维修养护能力。此外,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维修养护知识,使得在工程巡查、维修、养护等方面的工作执行不到位。

二、针对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措施现状的建议

㈠加强管理运行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虽然有一些堤防运行管理制度,但是落实不力,秦安县水利相关部门应大力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建设,使制度落实到乡镇、村组,由各乡镇专人负责自己工程项目区的卫生和管理运行监督。加大水法和水利知识的宣传工作,让村民对堤防工程运行的意义有更深了解,形成爱护公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制定详细的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和管理方案

秦安县水务局及相关部门应结合提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维修养护设计方案,使养护与维修能够紧密结合,以减少重复工作和维修资金的投入。并通过在堤防工程中的有效实施,从而保障堤防工程正常运行。

㈡健全堤防工程定期巡查制度和维修养护措施

基于堤防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在整个运行中的重要性,秦安县水务局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堤防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措施。最好制定定期巡查制度,使一些问题可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完善养护制度建设,使养护工作走上日程。此外,可将巡查养护和维修工作划分开,堤防日常巡查养护部门专门负责巡查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小缺陷,当发现工程问题时,应及时报备给堤防维修部门,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解决。通过专业巡查养护与维修人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

(四)培养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应加强专业维修养护队伍建设工作,淘汰一些专业不强的队伍,把懂专业、有能力的队伍召唤进来,并长期担任维护工作;大力培养并吸收工程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适当地调整薪资报酬与岗位编制,详细合理地制定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计划,从而使其更有效、更专业地进行堤防工程维修养护。

三、结束语

篇7

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其中非常关键的要素,为了可以不断的达到水利现代化建设目的,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软硬件设备上,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必须着重表明现代化。一般情况下就是实现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同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管理体制,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用全新的管理设施以及监控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队伍,让水利工程可以实现全面化的管理。另外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应该坚持做到精品,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等等其他不同方面的内容,确保能够细分职能,以及具体工作等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注重细节的完美,细节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等其他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处在最良好的状态。精细化管理,其不单单是一种思想和文化,同时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点要素,必须从中坚持准,细以及其他一些不同方面的基本原则,让管理工作,以及流程等都可以充分的体现制度化以及细致化,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方法和手段

2.1强化领导,加强认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对于工程管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譬如进行水管体制改革,以及下拨一定数量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从一个方面来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由于人们自身传统的思想,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认识程度,以及水利工程健康有序发展的思想认识程度还没有深入。所以应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从水利工程的有序健康发展角度方面充分的考虑,逐渐加强和实施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把责任进行具体的确认,同时相应的分析当前的工作实际情况,监督各项工作进展,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水利工程事业的深远发展。

2.2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必须要紧跟市场全面发展步伐的运行机制,保证维修养护质量,减少维修养护成本,不断的优化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程序,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实现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化,构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让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真正意义上实现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等方面的标准。另外相应的建立维修养护市场准入机制,以及维修养护市场秩序。

2.3实施科技创新

水利工程要想实现传统管理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科技创新。所以应该制定管理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规划,同时相应的分析和引进管理全新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监测系统,实现水利工程的运行自动化控制,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及时的掌握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评价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手段。譬如某地区水利工程在经过科技创新之后,其获取经济效益的回报比之前多30个百分点。

2.4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要素,人是管理的主体。假如没有培养大量的具备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综合素质人才,就很难实现水利工程的管理现代化。所以必须对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化对机构自身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加深管理技术的培训程度,坚持创新的发展战略,提升水利工程人才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让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出现转变,管理水平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另外还要实施一定程度的奖惩措施,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

2.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考察工作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长期坚持,在水利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下,强化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领导,从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目标,同时还要强化相互之间的组织以及协调等方面的融合。大力促进重点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严格化以标准化。

2.6注重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和调度运用管理

根据工程管理的标准,对水利工程进行详细的排查,保证水库堤坝,以及其他方面基本的工程设施维护,尤其是洪汛前的的隐患检查,保证水利工程的设备完整,不断的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充分的实施经过批准的调度使用方案。坚持科学调度,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进行合作协助,完成预定目标。假如没有对工程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很难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因而无法实现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最终水利工程也很难达到抵御洪灾的要求。

3结语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

水利工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越发激烈的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能源的节约,水利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体制模式上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分离。因此,水利工程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结合水利工程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模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缺乏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现阶段,政府在工作中对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重视程度,但忽略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造成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养护。此外,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相关设备作为支撑,但实际生活中,水利工程由于在时间上的因素,使得设备不断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腐蚀的现象,设备陈旧,使得水利工程发挥不了自身的作用,不但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1.2缺乏维护的资金

水利工程要想长期稳定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水利工程在后期缺乏养护的资金,相关管理部门对待责任相互推诿,虽然国家对水利工程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在对待工程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满足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导致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此外,造成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将资金投入的重心放在了防洪方面,而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投入较少,给整个水利工程的后期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

1.3维护意识较低

随着国家对责任制度的实施之后,造成了人们对集体意识的忽略,在日常工作中只重视自身的发展利益。因此,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集体意识,人们在对水利设施的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对公共设施的保护,只满足于自身的需求,针对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小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到集体的利益。

1.4管理人们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水利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人们进行管理,虽然部分水利工程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管理机构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人员在数量上紧缺,且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水利工程的养护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

2改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有效对策

2.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后期维护工作的安排。作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提高对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重视,逐步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水利工程在数量上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集中的管理,做好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

2.2增加管理资金投入

农田灌溉是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也带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起到防洪减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前期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的发展,工程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在经济效益方面较小。因此,国家需要在水利设施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增加管理资金投入,针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2.3提高人们维护意识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倘若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便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保护意识的宣传,促使人们形成水利工程保养的意识,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避免水利工程出现严重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2.4做好对管理人员的招聘

水利工程在后期的维修保养过程中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参与,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水利工程在后期维修保养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具有扎实的水利工程管理经验,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篇9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仍然存在许多转型期矛盾,早在1985年再次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在这个制度中规定水管单位要实行经费包干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又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对水费电费以及各种必要的收支经费管理做出规定和补充了以前制度的不足,虽然这时候该单位的性质仍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已经逐渐在向企业化管理过渡了,其中也包括水利工程管理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必要性:第一,先进行我国财政本身的改革入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很多地方与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能够更好的结合,进一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这是必要的手段,在财政改革阶段,分别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管理以及政府采购多个方面入手,从根本实施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这些改革变化中影响深远,一般在算术时最容易体现,并且要按照水管单位报表调节,这样财政报表的真实度、可靠性才有所保障。第二,在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展开分析,尤其是分级管理方面,根据不同的水管单位在收益产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财务政策展开调节,但是方法不具有灵活性,导致水管单位资金累计环节、抵抗风险能力较为不足,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第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是在企业财会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对收入、成本核算以及折旧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较多。

二、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虽然我国在对水利工程单位进行管理时一直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管单位的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水管单位的性质包括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两种,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应该根据其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会计政策。

(一)努力建设纯公益性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针对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应该根据我国在1994年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来进行革新。可以采用和事业单位相同的会计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会计制度进行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

在对资产进行审核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主要有流动资产、有形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负债金额,投资金额等。只有了解该单位资金流动和配置才能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假设12月31日并不是水管单位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的时间,也许在收支转换上有问题;如是经营性收支,在展开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期间,能划分到所有者权益科目中,若是财政拨款性收支,针对所有者权益科目清算不能全面,应与“年度财政总决算”联系在一起,建设一个临时科目(像“专项支出”类型)在水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归纳在财政拨款性支出中,再按类别划分为“事业支出”或“专款支出”。所以,将相应的财政拨款性收入转入财政补贴收入即可。

2、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变

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作用是为人民服务,在进行资金审核和评估时应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非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拨款是单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维修养护资金也在其中,计提折旧并不实际性意义。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已将固定资产净值纳入,同时将固定基金科目在其中建设。原累计折旧金额是为查账提供参考。毕竟,水利事业与人民生活具有相关性。作为水管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累计折旧科目应保留。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纳入固定资产科目,将“累计折旧”科目置入其中。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水管单位正在转化,且实财会研究收资本、资本公积、固定基金及事业基金等科目也是其中内容。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规程,实际收入资本可能是货币资金与固定资产两类,都是单位注册资金主要体现。此外,水管单位在建工程中,会计应参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情况应与事业账区分,可两种账务分开处理。

(二)努力建设准公益性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掌握经营性质与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单位,对水、电两方面展开作用的是经营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在对防水患灾害等方面是属公益性水管单位。所以,单位应将其作为重点划分明确,水管单位下属部门应将供水、电作用的经营性部分纳入其中,并且对财务展开计算的时候采取企业性独立核算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两种类型单位的界定可按有无建设下属门作为参考因素。其实水管部门本身就是存在公益色彩,促使财会制度要根据纯公益单位性质展开,在最后的核算阶段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事业单位转化阶段只是对公益性报表展开转化,主要方法步骤参考上述所阐述的原理即可。

(三)努力建设企业性

篇10

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观念的更新

水利工程行业发展需要创新的引导,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思想的支持。加强水利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规范的明确,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实践工作当中,这一现象的原生是因为许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较为落后。水利工程企业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思想的更新,引导企业管理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明确水管单位的性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在于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给予准确定位。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以及水管单位的盈利状况,可以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以下3类。一是,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除了国家财政投入,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二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既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又有供水、发电等经营,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还能通过经营获利;三是,经营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供水、发电等任务。

3深化水利“管养分离”

首先,实现水管单位内部管理与养护职能分离,包括人员、经费、设备分离;其次,实现水管单位与养护部门的分离,但仍承担原单位的养护任务;再一次,实现管养彻底分离:水利工程管理管养彻底分离之后,要确定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不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水管单位不再大包大揽,而应该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发展,另一方面,养护企业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水利工程建设要“重建重管”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人员、考核、验收等管理细则,使水利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二是,加大对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建议建立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落实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只有相关利益者参与监督,监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本着“谁使用、谁监督”的原则,动员广大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四是,建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包括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各项制度覆盖从工程建设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水利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5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者要将安全管理作为最重要的一项管理任务,在出现问题后,及时追究责任人的管理责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者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教育手册的分发,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只有这样,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下进行,水利工程的安全度也会大大提高。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