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标模式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博比特(F.Bobbitt)和查特斯(W.Charters)两人的贡献,他们首先认识并提出课程需要编制,泰勒(R.Tyler)作出“理性的课程编制”,他的学生塔巴(H.Taba)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之更加有序。威金斯(GrantWiggins)和麦克泰(JayMcTighe)则在持续、深化研究的基础上,于20世纪末期把目标模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逆向课程设计,促进了目标模式在当代的新发展。由于逆向方法切合了课程改革“基于标准设计”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再次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亮点,突显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学校课程脱离现实社会的实际,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根据一定程序设计课程的观点。泰勒认为,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实施评价”,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2]泰勒模式,虽然由于其线性设计及价值负载缺失等问题,受到严重批判,但仍一直为各国所采用,指导其课程设计。预设目标对课程与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预设的课程目标和统一的标准要求,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随着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出现,基于泰勒的目标模式,威金斯和麦克泰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逆向课程设计模式,认为: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负载的过程,强调评价优先于课程组织与实施,实现了对泰勒模式的超越。20世纪90年代至今,逆向课程设计理论不仅成为课程改革中一种重要的思潮,而且成为一种引导实践的运动。国内有学者概括了逆向设计的特征:立足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情境因素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优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紧扣课程标准。[3]逆向设计凸显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性,体现了目标、教学活动、评价的一致性。正因为逆向设计以上的特征与优势,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给予了认可,认为该模式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典范之一,值得探索与实践。可见,逆向课程设计作为超越泰勒模式发展起来的理论学说,不仅仅成为渗透于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思潮,而且成为一种推进实践的运动,对当今世界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逆向课程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呢?这指引我们进一步探索它的丰富内涵和意蕴。
二、逆向方法的内涵与意蕴
1.基本观点和结构
逆向课程设计涉及两个理论假设:第一,进行课程开发前,首先确认经过教学努力学生能够取得的成果类型;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把评价或评估放在第二阶段,即放在教育目的确认和具体内容或学习经验组织之间。对比泰勒原理与威金斯和麦克泰的逆向课程设计模式(见表1),两者都首先预设目标。但在泰勒模式中,评价放在四个问题的最后,威金斯和麦克泰的模式中,评价优先于课程组织和实施。此外,泰勒模式中将知识看做是授受的,同时将学习分解成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威金斯和麦克泰的逆向模式中避免了这两点。正是对目标模式的崭新发现和独到认识,威金斯和麦克泰促进了目标模式在当代的新发展。
2.理解力培养:“发现”的方法
传统课程设计重传授轻思想,与传统课程设计相对,威金斯和麦克泰认为逆向方法具有“发现”的特质。他们认为致力于促进学生理解的课程设计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他们的新思路以及对熟悉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他们能够理解复杂、抽象及非直观的观点。“发现”这一概念与逆向设计的精神实质相一致,它要求指导学生对抽象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探询,从而使这些观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时,它们也会显示出其意义与价值,从而为人所理解与接受。[4]在威金斯和麦克泰的设计大纲中,“发现”指的是重点内容优先理解的方法。对于学习内容来说,哪些是需要发现并理解的?威金斯&麦克泰阐明了四个标准:(1)持久的价值(代表一种重大的观念,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性价值);(2)学科的中心(居于本课程的中心);(3)需要发现(深入探讨抽象的、易于误解的观念);(4)有吸引力(对学习者有潜在的价值)。[4]逆向课程理论所珍视的重要观点就是学科领域的主要知识结构。具有持久价值的重要观念是指:“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领会这些重要观念的实质或灵魂,即便不能记住大部分细节,他们仍能知道并理解这些内容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4]从这方面来看,理解显然包括深度和广度。作为逆向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应当探究理解的方式,彻底挖掘每个学科领域。通过这种方式,选取并意义建构重要的观念。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逆向课程原理要求课堂中的教师意识到那些对学生有潜在价值的学习材料。
3.评价:教师成为评估者
逆向课程原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强调评价。逆向课程计划模式中凸显评价的地位,在评价中,与开发者相对,教师成为评估者。威金斯和麦克泰说:“逆向设计要求在设计课程前,教师应该像评估员一样思考。对很多教师来说,这种能力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旦我们有了学习目标,我们更加习惯倾向于像活动设计者一样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轻易且无意识地跳跃到逆向设计的第三个阶段。对此,我们并没有反问自己,我们能不能证明,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核心,即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没有反问一下自己,教学是不是在朝向这一目标。”[4]在逆向课程的倡导者看来,课程的概念与葛拉松(AllanA.Glatthorn)及其同事发起的源于专家领域的推荐课程运动中的课程相似。在这场运动中,几乎每个学科领域的专业团体都了本领域的课程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推荐课程在教育中扮演了一个有力的专业引导角色,使我们确信“这些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明确教学与学习行为中的轻重缓急,并引导我们进行课程与评价方式的设计”[4]。简而言之,如果没有评价支撑,标准就毫无意义,换言之,如果没有标准引导,评价就毫无意义。确切地说,标准常常用来选出学科领域中预期的理解目标。威金斯和麦克泰认为,理解至少包括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逆向课程评价系统旨在确认多维度理解的价值。显然,逆向课程的盛行正是因为它对此评价系统的强调。逆向课程中评价的方法通过探究理解的概念,促进学习者学习并改进教学,它与源于预期目标的重要观念联系在一起,在设计教学前就需要做好准备。针对这一目的,逆向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设计的第二个阶段(如何证明实现了教学目标),设计配套了一些方法,比如:(1)表现性评价任务;(2)小测验、测试、学术提示;(3)非正式观察讨论;(4)学生自我评价。
三、逆向课程设计的实践与应用
明确了逆向课程设计的内涵,在实践中如何利用其理论设计课程就提上了议程。运用逆向设计方法设计课程,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澄清,课程结束时,预期学生学习和理解的东西。在逆向课程设计中,教师把课程设计的重点由课程内容转向课程成果。这样的方法让老师可以回答经常被学生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做这项任务?它的目的和实用性是什么?”逆向课程设计回答了以下3个问题:1.课程结束后,不依赖活动和文本,学生通常会学到或能够做到什么?2.如何证明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3.哪些主题、活动和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逆向课程设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要求教师尽可能精确地设计出预期目标、评估方法和教学策略。表2结合案例概览了逆向课程设计的方法,每个阶段下边的设计要点阐述了教学设计中如何促进所有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第一阶段:学习者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是课程设计的基础。[5]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首先,分析班级需求。确认班级信息,除了常规的信息,如哪个班、哪个年级、哪门课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影响学生的情境变量以及学生学校外的经验组成,比如:社区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水平、教育背景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影响着他们带进课堂的先验知识和图式。其次,分析学生个体需求。在设计评价和学习活动前,必须确认有特殊需求的个体,密切关注学生的优缺点,了解什么样的方法或技术对支持学生的学习理解是有益的。正是因为学生的需求从而塑造了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课程优先性分析。首先,确认国家或地方课程标准。确认标准时,选取关键标准,推动单元学习,促使学生能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理解目标。比如,西南地区历史的学习,这是一个广义的标准,可以融入一些其他标准,如西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云南和重庆的地理位置、国共合作的政治运动、西南联大变迁的教育与文化等。其次,提出关键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从某种方式上架构了单元标准,引导学习者理解单元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围绕标准生成意义,促成了课程与标准之间的联系。[5]关键性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而不是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不断修正关键问题,使学生关注“重要观念”,通过持续思考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促进自己对单元标准和主要目标的理解。最后,确定必备知识和技能。确定标准时,检查并考虑完成这一单元学习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因为支架式学习对发展学生图式和理解力至关重要。[6]教师需要思考,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一单元课程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时,课程该如何进行?是不是在单元课程中教授这些必备知识和技能?还是先学习必备知识和技能再进行课程学习更有意义?
第三阶段:设计评价框架。在这一阶段,持续不断的评价对架构学生的理解至关重要。设计评价框架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超越记忆事实层面的学习,在情境中促进对内容意义的理解,并和其他概念相互关联。这种理解力,根据单元标准要求不同而不同,但通过评价(包括解释、释义、应用、分析、综合、自我评价等),学生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关键问题是:哪些证据证明学生理解了单元标准?证据永远不是单一评价的产品。[7]这个评价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表现性评价任务;二是口头或书面提示;三是小测验或测试;四是非正式评估。
篇2
针对供电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我校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与实践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供电技术课程改革中,主要完成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1)撰写了与当今供电水平相符,能够反映当今供电系统特点的新教材.本校在多年供电教学与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立足于城市供电系统范畴,适合于当今城市供电技术发展,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工厂供电概念的教材.例如,书中给出了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演化.这是随着城市电缆化水平的提高,供电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教材中努力做到理论性与工程性相结合,基本概念与新型技术相结合;突出课程内容的系统与衔接,以及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同时,还注重各相关内容的解释、衔接与联系,强化了学生对于供电技术的深刻理解与系统掌握,以满足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安装调试及运行操作等工作的需求;
(2)开发了能够应用于教学的《供电系统运行模拟软件》.针对教材相关内容,本校以模拟环境替代现场环境,创新性的开发了应用于教学的供电系统运行模拟软件.通过对供电系统运行进行模拟实验和演示,学生进一步强化了系统的概念,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全面掌握了供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规律;同时通过实验中的参数设置,使学生深刻体会系统中各参数对整个系统的意义和影响.该软件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及实验教学的操作平台,又可补充教学,引导学生自发性与研究性的学习.目前,该软件正在进行再开发,争取能做更多的演示,更贴近于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最终作为典型的教学工具商品向全国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加以推广;
(3)加强了参观考察环节.为使学生能够将课程与实际相联系,建立更为完整生动的系统概念,在授课过程中,我校还加强了实际参观考察的环节,使学生亲眼看到现实中的供电系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学校35kV变电站、10kV变电站和学校附近的220kV变电站,观察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及变电站的平面布置、线缆走线等情况,尤其对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讲解.另外,考虑到运行中的供电系统无法深入设备内部,我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开关厂和变压器厂,使学生能够观察到设备内部,彻底了解设备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这些活动,既有助于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响良好;
(4)强化了工程概念,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将设计与运行的思路贯穿课程始终.我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程设计任务甚至毕业设计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同时将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设计的大部分过程融为一体.这样,在课堂教学阶段,随着教学进度的延伸,课程设计的内容也相应逐步深入,学生能够明确了解课本每一知识点在实际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作用,学习目标明确.而在课程设计阶段,则注意突出课程设计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完善与提高.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的双重质量,使得教学质量好,实践效果好;
篇3
1.楼盖的支承体系—内框架结构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通过震后震害调查发现内框架结构整体性差洛部分的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强度较差所以此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破坏比较严重。而今《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日50011一2010)n[](简称为抗震规范)中早就没有内框架结构体系方面的条文,说明内框架结构形式不能满足抗震设防区的要求。鉴于此加果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还继续应用内框架结构支承的楼盖就与现行规范不符,因此必须对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选择符合目前规范和工程实际的楼盖的支承体系。
2.楼盖的结构布置存在问题
在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楼盖结构布置中,一般是两个方向分别布置主梁和次梁(包括与柱相联的梁)肚七种结构布置导致楼盖二个方向的刚度差异较大存在结构整体性差此种楼盖结构布置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结构概念的真正理解,会使学生理解为结构布置只应该清楚一个方向就符合要求的错误观念。
3.梁柱尺寸不满足“强柱弱梁”要求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的主梁设计要求按弹性理论计算并考虑内力的最不利组合。设计时假使主梁与柱线刚度比值大于4才主对主梁的约束一般按铰支处理庄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此种设计假定即使简化了主梁的结构设计但与实际工程结构的情况对比悬殊池不符合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对正确结构概念产生偏差。上述几点是当今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不足之处所以启理并正确地改革楼盖课程设计,以顺应规范和结构的发展更好地培养人才。
二、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系统改革
通过上述关于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当中的问题研究对目前该课程设计的改进势在必行做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要与现行规范相匹配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力求使学生从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1.结构体系的选择
正因为支撑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框架结构体系不能再用选择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作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支撑体系是很合适的规浇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平面布置灵活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板和次梁的设计
板和次梁的设计仍然按照教材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版和次梁内力计算时要考虑其端部支座(主梁)对板和次梁的转动约束查表时应依据端部为梁的情形进行。在确定楼板厚度时应综合考虑正常选取极限状态并且和另外专业工种配套管线的条件。尤其要仔细较小的板厚无法满足工程中普遍的在板内预埋电管的施工方式。但是教材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的板厚通常按考虑建议适当加大。关于板别选视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依旧是多跨连续梁技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板的内力欢梁计算单元的宽度取次梁左、右(或上、下)各二分之一次梁间距计算简图同样为多跨连续梁技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次梁承受的现在弯矩和剪力。在目前的实际工程中分离式配筋因施工困难度小这种配筋方式的采用在工程中已受到重视。建议板和次梁的配筋设计其上、下部钢筋应避开用弯起钢筋的配筋形式,达到和以后的工作实践相一致。
3.主梁的设计
主梁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不变内力计算仍然按照弹性理论进行但计算简图不能将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原则上为框架结构。建议按照分层法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中要考虑主梁的活荷载最无效布置洛个计算恒载、多种活载单个作用下的内力。最后依照显示得出的结果厕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作为配筋计算的根据。关于主梁配筋计算时厂般情况不可使用弯起钢筋庄梁斜截面抗剪由箍筋承担。这种配筋形式庄梁的抵抗弯矩图形状是生梁下部通常为通长筋其各正截面抵抗的弯矩没变化庄梁下部的抵抗弯矩图成矩形庄梁上部钢筋少数通长,一些钢筋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在距离柱特定位置处截断庄梁上部所能承受的弯矩图为阶梯形。
4.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
考虑到结构设计软件已成为设计院设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当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时期,培训教师需从国内设计院运用频繁的结构设计软件。学生不仅会手算还要懂得运用软件实施结构设计项目,明白软件中各类参数的物理意义。
三、结论
篇4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SP
1前言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即实验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实验教学环节是对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实践;而课程设计环节是对本门课程乃至之前学习的课程知识综合性的练习和实践,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设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具体来说是指在学完专业课一段时间内,安排组织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组织或者分散地完成一些任务。目前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程序设计类课程都开设了课程设计,以期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能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1]。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河南中医药大学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总结遇到的问题,有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包括对课程设计不重视,认为课程设计不重要;有教学计划设计问题,指软件工程课程安排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之后,学生对软件开发流程没有整体概念,无从下手;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过于简单、单一,且随意性强,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造成课程设计的质量下降。可见,问题集中在学生的态度问题、基本开发软件的技能、教师的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2]。鉴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原因主要为:课程为考察课,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学习起来太难,难以接受,更不想动手做东西;课程设计以往采用分组形式,每组人数较多,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对此,教师在组织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引入WWH模型,从学习动机、知识储备、实际操作三个方面对学生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进行干预。
2课程设计过程控制
在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WWH模型来完成课程设计的组织和实现。WWH具体是指Why、What和How。其中,Why解决的是在态度层面上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来学习本门课程;What解决的是在知识层面上学员的知识储备不足问题,也就是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的知识才能支撑具体的编码实现;How解决的是在技能层面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课程设计实现中的疑难困惑。Why(为什么学)Why是学生对待课程设计态度层面的问题。进行课程设计的意义需要借助相应的素材,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就业层面进行分析。使用最常用的方法案例,选用一个正面案例及一个负面案例。正面案例讲授的是用心完成课程设计,将获得什么收益,包括对前期知识系统性复习,代码调试能力提升,代码量增加,取得很好的成绩;反面案例讲授的是如果不学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比如挂科、重修等。What(学什么)学什么是知识层面的问题。学习的知识一般包括定义、概念、标准、要求、原则、区别、特点、基本组成要素等。课程设计时需要分析学生在掌握相关技术时还缺乏哪些知识,哪些技能掌握比较匮乏。比如:“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系统化流程,结构图、流程图的绘制,在代码结构以及代码调试方面能力较差[3]。由教师提供相关的书籍、材料进行补充。How(如何做)“如何做”是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如何做”一般是指课程设计实现过程中需要学生重点实现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报告、软件,如软件开发中各个模块分配的时间比例如何?哪个模块分配的时间最多、人力最大?“如何做”包括了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软件开发中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进行指导,协助学生分析各个模块重难点,进而确定分工。
3课程设计目标考核
在课程设计环节执行过程中,除了加强过程控制外,对结果目标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的态度问题究其原因,其中一个方面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课程设计环节评价指标不明确,教师对学生课程设计评价结果与实际有偏差,造成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存在。所以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质量如何衡量、如何评价,是课程设计评价环节的一个重点内容。河南中医药大学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模式进行评价。PSP认为在软件评估过程中有下列四个因素需要考虑。1)任务有多大?用代码行数(不包括空行/注释行/单字符行)来表示,或使用功能点来表示。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首先确定功能点的个数,按照功能点逐个确定代码行数。2)花了多少时间?一组人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用人数*时间来表示,但是由于学生的基本功有差距,此标准对学生课程设计的工作量计算并不适用。3)质量如何?交付的代码中有多少缺陷?在课程设计中将交付定义为在“代码完成”的时候,交付给负责测试的学生,并完成测试用例表。使用缺陷的数量来除以项目的大小,也就是缺陷的数量除以总的代码量,衡量评价一个软件的质量。4)是否按时交付?这个指标对学生不适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延期交付。综合以上几点,在课程设计目标评估中,结合PSP模式并对其进行课程设计评估的相关修改,通过功能点数、代码行数以及缺陷数来评估课程设计中软件的质量。
4结果调研
按照WWH模型组织实施课程设计进行过程控制和引入PSP模型进行课程设计目标考核,在现有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上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在课程设计的代码量均在1000行左右,最少的在600行。从代码量来看,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代码量在各个小组之间差距不大,这有助于小组之间竞争,并进而促进软件功能点的增多。在软件开发中引入PSP评价代码质量,使用测试用例方式统计软件完成情况、性能、稳定程度,进一步提高了代码的质量,并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了解了软件开发的流程,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度和质量有所提升。
5结语
课程设计是程序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课程设计量和质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合理评价体系对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和软件质量进行评价,是从结果逆向来促使学生提升课程设计质量的一种方式,加强目标管理也是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加强过程管理以及目标评价,是提升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军其,刘玉梅.学习设计: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80-83.
[2]章杰,陈笑蓉,皮建勇.项目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软件开发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5):91-94.
篇5
关键词: 学科课程 动态特征 螺旋性
在课程改革中,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就需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特征。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强的学科,课程的安排非常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笔者从物理学科的逻辑特性――螺旋性着眼,通过对课程产生过程的分析,说明物理课程中螺旋的设计理念和理解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螺旋式课程的涵义
“‘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是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1]螺旋式课程是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它由直线式课程演变而来,由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最早提出来,以培养儿童卓越的智力为目的。布鲁纳认为,课程要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尽早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这样,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2]这样的课程设计理念,不仅反映了某些学科的逻辑特性,而且将课程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2.螺旋式课程的理解
2.1 课程设计者对物理课程的理解
以理想化假设为前提,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核心,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这通常是课程设计者的指导思想。设计者在课程设计和教科书编写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物理学科的螺旋性特征。因此,在物理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人为地设置“螺旋”,重视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连续性,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织教材,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通过螺旋式的课程设计,来安排物理教学内容。在螺旋式物理课程的设计中,把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分成几片,一片接一片地实施,每一阶段的内容连续推进,这个过程交替循环,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现上升趋势。在课程的每个环节,形成相应支撑的小系统,解决问题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立体的螺旋环从初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这样的体系试图把先前自成一体的课程有机地融合在数个相对完整而又独立的小系统之中,进而建立起以核心概念、定律、规律为中心的大系统。在物理课程的不断展开过程中,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知识点上,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概念相适应的完整形式的体系为止,这些设计和实施理念都很好。但是,在处理物理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心理结构的和谐统一上,却是使学生适应课程,而不是让课程适应学生。
2.2 教师对物理课程的理解
由于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优于学生,所以他们可以理解物理课程的螺旋性,但其课程本位观念很严重,以学科中心和科学工具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化,而不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以完善人格来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对于课程的理解也偏于狭隘,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材,理解为学科知识,而把学生看作是教导和塑造的材料,忽视了学生经验和物理课程之间紧密的联系。物理课程其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与学生的经验密切相关。教师对物理课程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课程形成后有一个转化、翻译和诠释的过程,这一重任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螺旋式课程的编制应该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转化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育目标。
2.3 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理解
2.3.1 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习的本质,是各种学习理论分野的焦点。行为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在认知派看来,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内部加工和建构的过程。其实,学习是一个吸纳的过程,把别人已经条理化的东西,经过理解、记忆,变成自己的东西。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认知螺旋(spiral of knowing)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不可能期望学习经验会超越某一结构水平会发挥作用,认识是螺旋开放性的,任何认识,在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时,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学生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的平衡过程,每一种已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建构,都为新的平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3]皮亚杰理论表明了认识阶段的开放性,正是由于认知螺旋的建构过程及其质量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水平,这是一条永远向前伸展、连续不断的过程,以往任何成功或不成功的学习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
2.3.2 学生的螺旋式课程
学生是否对学者设置的课程理解到位,对教师的课程阐述认同,形成课程设计者理想化中的形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习者会在独特的情境下形成各种可能的发展性的课程理念,这是由于思考方式的不同。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伴的好评,有情景理解和情景需求的特点。设计者以螺旋式的方式呈现物理课程的逻辑体系,又通过学校课堂这一环节来进行转化,这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水平的局限性,他们置于物理课程体系的一隅,往往把课程看作是一个平面同心扩展的过程,以此来获得经验,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物理课程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课程的螺旋性使目标成了阶段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阶段性学习去评价结果,不断动态地进行自我调节,形成螺旋式上升的个人目标,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3.系统化的设计方案
从教育发生说来看,教育对象是教育存在的首要前提。教育者不过是一种工具,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的主人。[4]既然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那么,课程设计就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在评估物理课程的实践意义和效能时,就不能没有课程的参与者,只有他们才是评判课程好坏的标准,这样,就使物理课程具有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功能,以此来实现学科的回归。如果把物理课程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课程设计就要按照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考虑,它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但是,各要素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着,而是在各自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物理课程的螺旋式发展特性反映了它的层次性,在课程动态演变的过程中,课程的发展是有序的。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以螺旋式安排知识内容,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最后使课程目标得到实现。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出弹性的课程内容,采取层次化的评价要求。系统的课程设计方法,立足整体,通观全局,使得课程设计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课程设计的最优化组合,更好地促进螺旋式物理课程的实施。当然,这种课程不是各种物理知识的单纯堆积,而是使学生获得关于物理学整体的知识,并使学生从周围生活及其直观的范围中去寻求物理知识的始点。这种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很好地体现物理课程螺旋式的特点,并且容易顾及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以系统化的课程架构将螺旋式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阶段性的目标进行自我调节,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物理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学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是在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螺旋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学生是物理课程形成、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螺旋式物理课程得以实现的保证,我们只有把物理课程置于学生发展的大系统中,才能使其具有提升课程品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01-303.
[2][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篇6
关键词 整体化教学;化工机械;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98-02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Holistic Teaching Model on Chemical Mechanism Basis for Non-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Li Huifang
Abstract Chemical machinery is a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course.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concept of holistic teaching model was proposed. It sets forth in 3 ways, consists of holistic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on 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and holistic 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non-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ity, and obtain the best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holistic teaching; chemical machinery; engineering practice
1 引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机械类课程,内容几乎涉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广泛,要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1]。因此,应当适当变换教学思路,从课程建设体系出发,注重课程的整体化教学模式,从成套设备的整体化概念为切入点,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就有特别的意义。
2 目前化工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在北京化工大学针对化工专业和材料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学生对所修专业的适用性,将整本教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工程力学篇,第二部分为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篇,第三部分为机械传动篇。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是关联性不强,更像三门独立的课程,只不过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要借用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种不系统、凌乱的感觉。如何从培养学生工程观点的角度更好地整合课程,优化内容,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 整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整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成套设备概念入手,将成套设备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贯穿在所讲授的教材中,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点,提高其创新思维。要系统地实施整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学内容整体化;其次是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整体化;最后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整体化。下面就提到的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3.1 教学内容整体化
考虑到目前教材编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在教学内容和编排顺序上做适当的调整。
首先,应在绪论部分将化工和材料专业常用设备提出来,指导学生理解要完成成套设备的设计需要哪些东西?哪些东西是已经知道的?哪些东西是未知的,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的?这样学生首先对设备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其次,在工程力学的介绍过程中要经常介绍一些典型设备的力学模型,介绍这些模型是如何根据力学知识简化的,而不是干巴巴地介绍一些与设备脱节的杆件。这样学生会觉得他们学习的力学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
再次,要开发一些与成套设备相关的计算机分析软件,展示典型化工设备模型图片、典型化工设备及制造现场照片、现行压力容器和化工设备的设计标准、化工设备图示例等[2],对不宜在黑板上描述的工程实例进行现场计算和分析 [3]。
最后,要在第二篇增加成套设备设计的内容,而不是目前教材上的设计理论。这样学生就把工程力学的知识贯穿到设备设计中,同时又熟悉了设计理论和设计标准,对以后从事相关专业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3.2 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整体化
将课程设计贯穿于理论教学中[4-5],具体做法是将课程设计分解成计算和绘图两个步骤,其中计算步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按照教学内容整体化的概念,在绪论部分提出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过程,让学生对课程设计有个了解,引起学生对设备设计的兴趣。在第一部分工程力学介绍完后,学生根据所学力学知识,完善对设备力学模型的建立。学习化工设备设计基础之后,学生针对设计条件选择设备材料,确定筒体直径和壁厚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相关的标准件。结合教学内容整体化中成套设备的设计,指导学生将设备设计部分的计算完成。在课程设计阶段,让学生把整个设计过程重新梳理一遍,完善设计过程,然后绘图并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4]。
3.3 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整体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是脱节的,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错位。而化工机械基础课程中将近有一半的知识涉及设备问题,而非机类学生直接接触设备的机会不多,对工程问题认识上存在一些欠缺。所以必须努力为他们提供一切实习的机会,并将实习的过程穿插于教学中。将实习安排在教学中,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带着课堂上问题参加实践,或将实际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工设备结构的理解,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6]。
整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施正在逐步进行,相信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芳.提高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2-93.
[2]董俊华,赵斌,张及瑞.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7-19.
[3]陈连,王元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1):128-129.
[4]董俊华,张及瑞,高炳军.“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4):152-156.
篇7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模糊综合评判 成绩评价
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它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知识进行深化与应用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全面素质。课程设计的成绩是学生对设计的态度、设计的综合能力和设计水平等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现,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可在成绩评价过程中降低人为因素,使成绩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公正。本文对此方法作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1.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依据
模糊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模糊数学理论正从各方面稳步地向各学科领域渗透。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提出的在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中求得清晰、精密性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是软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科学评判、项目评审、竞赛打分,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同样也适用于这一方法,这是因为成绩评价既具有模糊性,又具有综合性。
1.1成绩评价具有模糊性
课程设计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大多数是定性的,其指标难以精确确定,存在较大的模糊性。比如说,某位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他的课程设计准备工作是“充分”、“较充分”、“不充分”,设计态度是“好”、“较好”、“不太好”,设计成果是“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等概念,就是一些模糊概念。对于这些模糊概念,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是比较合适的。
1.2成绩评价具有综合性
一个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包括很多内容,如课程设计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设计态度是否好、设计工作的能力是否强、设计成果是否符合要求、设计过程中有无自己的独立见解或创新思维等。所以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的评价,具有综合性;不能只依赖于一个方面或一个指标,而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是对指标体系的一个综合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一般如下:
2.1因素集的确定
确定因素集就是要确定因子的个数和每个因子的含义,通常可以根据每个课程设计的性质、特点和具体要求来确定;可以包括:设计准备、设计态度、设计能力、设计成果、设计创新性等。设有n个因子,则因素集可以表示为:U={u ,u ,…,u }。
2.2评语集的确定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最后的成绩等级通常可以是四级(优、良、中、差),也可以是5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设分为m级,评语集用数学表示为:V={v ,v ,…,v }。
2.3权重集的确定
在评价因子中,有些因子重要,考虑的分量就应重一些,设置的权重就大些;有些相对不太重要,考虑的分量就应小些,设置的权重就应小些。由于课程设计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因素集中的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因而需要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权重可以在教研室的组织下由有关教师共同讨论确定,也可以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由任课教师根据以往经验来确定。
设w 为因子u 的权重,则权重集R={w ,w ,…,w }; w =1。
2.4隶属函数
因素集中的各因子对于评语集中各个级别的隶属程度是用隶属度来表示的,隶属度数值越大,隶属程度越高;而隶属度是通过隶属函数来计算的,所以隶属函数是描述模糊性的关键。
设a (x)表示某学生因素集中第i个因子的取值x对评语集中第j级的隶属度,隶属度的数值区间在[0,1]之间连续取值,即:0≤a (x)≤1。通常使用较多的是采用降半梯形分布来刻画隶属度:
a = 1(x-S )/(S -S ) 0 x≥S S <x≤S x≤S
式中:S 表示第i个因子在第j级的指标值(i=1,2,…,n;j=1,2,…,m)。
因而,可以得到某生所有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矩阵。
A=a a … a a a … a a a … a
2.5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上述A为各个评价因子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矩阵,R为各评价因子构成的权重矩阵。若B为评价对象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则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B=R?塥A。
2.6综合评价
将权重矩阵R和隶属度矩阵A代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到某生综合成绩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B;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某生所属的成绩等级。
同样,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3.程序设计及初步应用
上述计算过程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比较麻烦,但通过编写一个适用的程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很容易在计算机上进行,从而实现成绩的计算机管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简易使用。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设计的N-S图见图1。
图1 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设计的N-S图
近年来,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课程设计成绩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法的理论依据充分,评价结果合理,而且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没有增加过多的困难和麻烦,使用效果良好。因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十分需要而且完全可行的。
4.结语
4.1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具有模糊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因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适用于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
4.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虽然比目前采用的方法复杂一些,但通过编写程序,可以实现成绩的计算机管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简易使用,建议对此方法进行积极尝试。
4.3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同样可用于对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等成绩的综合评价,因而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4.4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主要依赖于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函数的分布,建议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华坤,金勇.学生成绩评定的弊端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4):11.
[2]刘尊峰,张春玲.模糊数学在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37-40.
[3]杨中秋,杨艳平,李海燕.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05-107.
篇8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分析单片机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设计一个目的明确、设计方案伸缩性强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在所设计的题目中,给出实验原理、设计方案指导、教学模式强化等内容。实践表明,所设计的课程设计题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等。
关键词 单片机;课程设计;探索
0 引言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设计出一个好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好的课程设计题目,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单片机已经由8位技术,提升到32位技术,乃至64位技术,生产单片机的厂家也由当年Inter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的百家争鸣。现在主要的单片机生产厂家有AVR、ST、Freescale、Microchip等,他们生产多应用领域的单片机,更有ARM内核的单片机,与之51内核的8位单片机比较,运算速度快、功能强大。同时,时代变迁,各个领域都可以用到单片机,如何选择贴近生活而又全面反映单片机的功能应用,是我们设计一个号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所要思考的。传统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实验室依据老师给的资料,完成部分设计,主要是把几个较大的程序,改变几个参数,观察现象,学生无法知道程序如何书写,更少有知道原理独自写出程序的学生。造成学生不知道单片机在实践中是如何设计、如何编写程序。为此,对课程设计从选题、设计软件和硬件到调试出正确结果,都做了改革。设计一个实用性强的题目,既体现单片机课程自身特色,又很好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单片机课程设计方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性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要提高内容的趣味性。教学中,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关键环节,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效果对单片机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人才。具体地说,通过这一新的实践教学的途径,达到以下目标:巩固和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训练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的训练,能够独立的设计一个单片机系统,并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能力;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单片机应用中的故障判断及排除能力;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内容
下面给出设计的参考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题目,在两周内完成设计。脉搏血氧仪设计;无线传感网络的温湿度采集及控制系统设计。
1.3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针对题目要求进行功能分析。首先对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硬件电路进行设计,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图,对单元电路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制作Pcb图后焊接完成硬件的制作。其次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设计软件并调试。第三步是系统整体调试和脱机运行,这是设计中最为困难和关键的一步。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系统的详细说明和设计报告。
2 脉搏血氧仪设计实例
下面是以脉搏血氧仪的设计为实例,来说明设计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教学过程等。
2.1 脉搏血氧仪原理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是以朗伯-比尔定律和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Hb)和氧合血红蛋白(HbO2)对光的吸收特性不同为基础的。通过两种不同波长的红光600~700nm和红外光800~1000nm分别照射组织经反射(或者透射)后再由光电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组织中的其他成分吸收光信号是恒定的,经过光电接收器后得到直流分量DC,而动脉血中的HbO2和Hb对光信号的吸收是随着心跳作周期性变化,经过光电接收器后得到交流分量AC,由于HbO2和Hb对同一种光线的吸收率各不相同,通过测量红光和红外光的光吸收比率便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含量的百分比。血氧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SpO2=A-BR+CR2
式中,A、B、C为定标常数,可以由定标实验得到,两个波长的光吸收比率R为:
其中,Vredac为红光的交流分量;Vreddc为红光的直流分量;Viredac为红外光的交流分量;Vireddc为红外光的直流分量。
2.2 电路设计指导
系统设计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图中给出了设计的指导性建议,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个框图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适当修改。单片机要求学生使用16位单片机或者32位单片机。
2.3 软件设计指导
要求使用C语言或者C++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脉搏的计算只依赖红外光的光波信号,通过3个机器周期的采样点的个数来计算脉搏。在所有采样点的数据中,做一个类似模拟迟滞比较器。经过迟滞比较器,脉搏信号变成了矩形波型号,近似测量相邻两个上升沿的时间,最后得出脉搏。如果把脉搏信号看成周期信号,测量上升沿的时间可以转换为测量脉搏信号的频率,由定时器周期查询信号状态并完成查询次数计数,这样可以方便完成脉搏测量。
2.4 教学模式
设计好一个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实验,老师要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把相关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至关重要。老师教学的模式,就是学生的学习模式,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学生好的学习模式。教育家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介绍了很多教学模式,我们把三种教学模式综合起来用于我们的课程设计教学中: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构建学习群体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概念,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说明实验目的,讲解实验原理,这是一个概念、理论传达的教学过程;构建学习群体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团体学习的模式,实验是三个人一组,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知识共享,火花一起碰撞,同时也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个人型教学模式,就是要发挥个人潜力,鼓励独立思维、自主创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创新设计,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3 结论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实践环节课程,我们所选择的题目,从2012年开设以来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用学生的话说:贴近生活的题目进行实践教学,把几年所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光电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知识综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满足了教学任务的同时,学到了更有竞争力的能力。
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把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开放式的课程设计题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恩荣.MCS-51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指导[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冯克.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其应用实例[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4]颜永军,李梅.Protel99电路设计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篇9
(北京吉利学院理工学院,中国 北京 102202)
【摘 要】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定位、设计思路、工作任务、课程目标四方面的改革,以便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改革;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1 课程定位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其他计算机专业的普及型课程,它涵盖了HTML设计、JavaScript脚本编程语言、CSS等相关知识,全面介绍WEB站点设计的基本操作技术和使用技巧。课程以目前最常用的网页三剑客为主要工具,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脚本语言html,了解网页设计方法,初步掌握DIV+CSS网页设计。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精益求精、团结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 设计思路
经过不断学习、深入调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确立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重点,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通过在多个专业试点,我们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创设了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不仅将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工作任务,还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以及正在学习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的嵌入了影响学生就业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单元,进一步地加强了项目教学的职业针对性。课程以商务型专业网站平台服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网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商务网站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创新。网页设计教学按照网页设计员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围绕完成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把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达到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开发简单商业网站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成为从事网站开发、网页界面设计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 工作任务
“网站建设与维护”职业岗位具体的工作为:在一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综合利用各种相关软件完成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的工作。对于该岗位的从业人员人员来说,必须懂得Internet、网页设计与制作、后台数据库设计和建立、网站规划与建设、通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网站规划,静态网页设计,建立动态站,进行网站的上传、更新、维护的能力,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员,其典型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网站规划和网页设计,运用Dreamweaver、 Fireworks、flash等网页制作工具完成网页的制作及网站建设。也为今后胜任小型动态网站建设、大型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学习领域中贯穿两个平行的工作总任务;一个是模仿型总任务:《拓展运动会精彩回放》网站设计与制作;一个是开放型总任务:“以业余爱好为题材的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模仿型总任务来源于我校学生拓展运动会,这是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也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以模仿型总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完成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都融入在该任务中。根据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的实际工作流程,将该任务切分成若干子任务,学生依据任务样本,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模仿而逐个完成子任务,最后完成总任务,获取学习成果。与完成该模仿型总任务相平行,以开放型总任务作为教学拓展。教师只给出原则性要求,网站内容依据学生个人爱好自由确定,技术的运用在满足原则要求的前提下由学生创意发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课程目标
4.1 教学目标
了解WWW、HTTP、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
理解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HTML语言中的常见标记及其作用;
熟练掌握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方法;
理解表格、框架、层的作用,掌握设置其属性的方法;
理解CSS样式表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定义CSS样式的方法;
理解表单的作用,掌握设置表单元素属性的方法;
理解行为的作用,掌握设置行为的方法;
理解模板和库的作用。
4.2 技能教学目标
会使用Dreamweaver网页设计工具制作网页;
会根据需要修改HTML语言中的标记,设置相关标记的属性;
能够熟悉进行网页文本、图像、超链接、表格操作,并按要求设置其属性;
能够熟练运用表格、层、框架等进行网页布局;
熟练掌握CSS样式的定义和修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CSS样式的定义和应用;
熟练掌握表单制作方法,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表单的设计;
能够在网页中根据要求设置行为;
熟练掌握模板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板设计,并能使用模板生成相应的网页;掌握库的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库简化网页设计。
4.3 素质教学目标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网页设计创意思维、艺术设计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栏目和目录结构定义、主流页面布局方法、导航制作、图文排版、色彩理论等进行详细了解。掌握网站规划、设计、制作、管理、的相关技术及网页制作的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HTML中的文字、链接、列表、表格、表单、图像、多媒体、框架标记及属性设计出框架网页、表单网页、多媒体动态网页;掌握使用css技术进行网页布局的基本方法。掌握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HTML中JavaScript程序的嵌入方法,对象的概念及使用JavaScript来进行开发、维护、管理和设置WEB应用程序;掌握综合网站设计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娅峰.网页设计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2).
篇10
以本校传播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技术类课程的设置科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参考了国内其它开设传播学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的传播新闻类专业的技术类课程设置情况。目前本校传播学专业自2008年开设并招生以后,目前有三届在校生,分别为08、09和10级,但10级现在只是处于一年级,尚未进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所以没有将10级的培养计划列人研究对象,而只是研究了08级和09级的教学计划中的技术类课程。以上为本专业所有技术类课程的具体情况,按学分统计分析,学生可以修到的学分最多为媒体设计方向选修数字复制技术时的31.0,最少为媒体管理方向的25.0,占本专业要求最低的160学分的比例分别为19.375%和巧.625%,均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满足本专业作为文科专业的基本特点。在占适当比例的同时,也突出了本专业作为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其它院校传播学专业相比,因为本专业创办较晚,并且立足于为新兴媒体服务,而其它学校的传播学专业均开设时间比较长,面向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依然很强劲,但针对目前日新月益的新媒体发展现状,也作出了应对措施,适当开设了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但无论是从课时比例还是从课程数量,均低于本校传播学专业。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课程内容
依据本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培养计划,对各个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人研究,分析其相关性,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有待改进的方面。1理工科课程开设科目不够或内容不够深人本专业重点要突出新媒体领域的传播研究和学习,数字媒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来进行信息的组织加工传输等传输环节,从课程结构上目前与之相关的课程只有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而大多数数字媒体内容是以矩阵形式存在,却没有开设线性代数课程。与之类似的还有大学物理、电子技术(至少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等课程,但考虑到目前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半是文科生的情况,如果开设可以只讲述基本概念,并辅以基础练习,形成数字内容的概念就为理解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很大的帮助。但要增加上述内容,就要占用目前已经饱和的学分资源,是个两难的问题,如果要进行这个方面的改进,可以从现在的课程着手,某些课程可以适当减少内容和难度,将目前的课程和要增加的课程融合,以基本概念为着眼点,重点培养对理科课程内容的通识认识,降低难度的同时增加内容的广度,作为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和突出特色的技术支撑。本校的信息技术特色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用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际。2课程之间的内容链接与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目前,08级已经完成所有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各种技术类课程的课件和教学大纲,经与学生进行了访谈和交流了解到,有几门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复制技术与跨媒体出版等课程内容重复率能达到一半以上,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内容覆盖理应讲述得比较全面,而数字复制技术则要从媒体内容的复制角度进行讲解,跨媒体出版则要突出出版内容的跨媒体特点处理方法与技术等内容,结果后面两个课程又将各种表达媒体的数字化原理与方法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导致课堂时间利用下降,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另外一些课程则缺乏基础课程的支撑,比如数字媒体生产与组织,主要讲述数字媒体内容的管理,而课程开设时,并没有课程讲述过计算机文件等基础知识。分析原因,在于教学大纲的撰写目前处于各个课程任课教师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课程作为整个培养计划整体的特点,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召集技术类课程的任课老师,相互交换教学大纲,进行集体讨论,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实践环节
技术类课程本质上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征,且理论对实践指导性比较强的课程,本专业中的各技术课程均有相关的实践环节与之相对应,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提高,并起到深化理论内容的作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课程,分别是新媒体策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跨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开课时间分别为第4、7和6学期,所分别对应的最主要基础课程分别为新媒体概论、跨媒体出版方法与理论和数字媒体技术,这几门课的开课学期分别为第2、6和4学期,当然还有其它课程可是课程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课程,前两个课程设计的安排时间还比较合理,但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的安排与其基础课程相隔的时间太远,而且中间又没有非常必要的课程会提供给课程设计以更多的帮助,当进行课程设计动员时,学生的基础课程知识已经不再那么新鲜,这样的安排也许是为了平衡各个学期的课程实践课时和学期总课时数量,但对于这个课程设计环节,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教师进行课程设计需要的许多基础课程知识也得进行不必要的重复,从而产生了基础课程与应用实践环节的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适当调整该课程设计的学期,可以提前到数字媒体技术结束的当学期进行,趁学生刚刚学习完理论知识即进行课程设计,以比较紧凑的节奏完成系统化的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和实践效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课程与基础技术课程的衔接
本专业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传播的发展前景为目标,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设备为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与传统传播方式迥异的传播,接着文理融合的传播人才,所以技术类课程对于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增加专业的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技术类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衔接更是基础上的基础,对实现这个目标具有根本的作用。技术作为传播的基本手段,一直在传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传播专业作为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技术产生和兴起的传播形态,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也是不可容忍一点点忽视的。目前阶段,新媒体传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展开,在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广播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同时利用现代的传播理论为指导,才可以进行有效的传播,而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引人,也极大的改变了传播存在的方式和传播手段,甚至改变了传播行业的运转形式,所有这些,在传播学专业中都要有所体现。对应的课程,就是开设上述各个技术类的课程,以及对于这些课程的深人学习,但本专业的的专业性质仍然保持在文科性质上,本类课程所占据的比例不会太大,前面已经有所论述,在这样一个总体学分已经确定难以增加的情况下,要有效的进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就要求前面基础理学学科的内容与后续专业技术类课程相对应,比如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的内容可以与传播学中的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调查对象的选择相对应,高等数学级数的内容与数字媒体信号处理与表示等内容相对应,但遗憾的是,当技术类课程中将这些媒体内容与较抽象的数学理论联系以期从根本上进行解释时,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脱节现象。在现有的情况下,可以与理科学科的任课教师联系,将理科内容的基本原理与实例联系时,尽是往传播媒体实例上靠近,以期学生从信息层面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不同院系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作为技术类课程,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实现某种任务的手段,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实验设备的配备就成了实现技术手段的物质基础。目前,专门供传播学专业的媒体实验中心业已建立并运行,共有计算机27余台套,其中有近10台套可以专业处理音频视频信息,5台套摄像设备,以及进行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供教学活动使用,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满足本专业的教学。但目前,这些设备以及配套软件大多是基于传统传播学的课程进行设置的,还难以体现新媒体传播的新的特征,比如如果用于手机媒体内容的创建、无线移动电视媒体以及楼宇无线闭路电视媒体的编辑与广播等典型新媒体的设备尚未具备,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也就难以具体体现新媒体传播专业的特点,对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有了很大的制约,比如与新媒体相关的几个实践环节,往往还是处于制作网站与网站策划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资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