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民歌的起源与民族文化
不论民歌起源于什么,我们都可以说:民歌,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语言文字的客观环境下,所共同产生的一种宣泄人们情感、娱乐人们生活、传递地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说,民歌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起源于人类对于宗教的认识和信仰,这其中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恐惧和敬畏而寻求的一种增加自我安全感的方式;起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和认识的提高以及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所萌发的一种用以记录自己存在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识。
(二)民歌的分类与民族文化
民歌的分类,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稻区田歌、船歌、小调、婚丧嫁娶歌等;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客家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等;依据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划分,还可以将民歌划分为蒙古族民歌、朝鲜族民歌、苗族民歌等等。然而,不论是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划分、还是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和民族风格特点划分,我们都不难发现不同类型的民歌都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三)民歌的功能与民族文化
劳动号子的功能是在劳动中通过演唱劳动号子从而达到劳动者动作协调一致的目的。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们共同演唱或有时搭配演唱劳动号子,能够达到鼓舞气势、振奋人心、给劳动者增添精神和力量的作用。山歌的功能,山歌最初由两山之间少数民族的人民互相喊话发展而来。他们通常通过歌唱传达情感。因此,山歌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在演唱内容上以青年男女传达爱慕之意居多。婚、丧、嫁、娶歌,这类少数民族的歌曲是与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分不开的。折射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反应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喜庆节日或者祭祀活动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以上第一部分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歌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与民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中任何一个研究都离不开对另一个剖析和理解。因此,我们说民歌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植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民歌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歌的丰富土壤,而民歌也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图景、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情感,传递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载体。民歌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分割来看的两部分。
二、民歌演唱中的必要因素
(一)在民歌的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准确的演唱民歌的旋律
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多具有旋律优美、婉转的特点。在旋律线条上,多呈现出曲折、回旋等复杂多变的旋律特点。在音符的设置上,多采用装饰音来修饰主音。这些旋律的曲折多变、装饰音的大量修饰,为民歌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有些少数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民歌正因为其独特的装饰音而成就了其民族的独特风格。许多少数民族民歌都有其独特的旋律特点。因此,在民歌演唱中,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将民歌的旋律掌握准确。民歌的旋律直接影响到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二)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格外注重情感的把握
民族歌曲来源于民族生活,是民族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体会升发出来的产物,它凝结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尤其重要。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和处理要适度。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过于注重情感的表露,或者在情感的表露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在演唱中情感表达过度、情绪失控对歌曲失去了把握。自己过分的沉醉在歌曲的情感中,而没有达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传递情感的目的。而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太拘泥于节奏、旋律等音乐本体上的元素,而没有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这种演唱方式下演唱的歌曲缺乏感染力、枯燥、乏味、单一,给人以空洞之感,不能够达到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的目的。演唱歌曲的根本目的是以歌曲传递情感,而不是以声音表现音乐元素。因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情感的表露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说在民歌的演唱中,应该适度的把握歌曲的情感,既不能过分表露情感而导致演唱歌曲失控,也不能够将目光局限于单一的对音乐本体的演唱。我们应该适度的表露歌曲的情感、增加歌曲的感染力、带动听众的情绪、在听众中产生广泛的共鸣。这是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民歌演唱的最高境界。
(三)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注意民族语言的准确性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都是由这一民族自己的民族语言来演唱的。这对不是这一民族的演唱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民族语言体现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族自身的标志性语言。例如赫哲族民歌中的“拉郎赫赫尼那”“给根”;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如蒙古族有蒙古语、藏族有藏语、苗族有苗语、朝鲜族有朝鲜语等等,那么我们在演唱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的时候,就应该多了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只要多了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演唱这一民歌语言的民歌,才能够使得这一民歌演唱得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另一方面是,民歌演唱中的民族语言发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以蒙古族、藏族、朝鲜族举例,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的人如果没有学习和掌握他们民族的语言,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的。他们的语言自成体系,承载并记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反映在民歌的演唱中就体现为发音的准确与否,以及语言的准确度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对语音的模仿来进行民歌的演唱,那么演唱者将不能够准确的知晓歌词的含义,自然在演唱的过程中,头脑也无法产生对歌词内容和情感的联想。
三、民族文化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
民歌的内涵蕴含在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当中。歌词所表达内容蕴含了歌曲的思想和情感;歌曲旋律的起伏和特点也间接的表达了歌曲的情绪和内涵。歌词是由语言和文字构成的。要想很好的理解和认知歌曲的内涵,首先要熟悉歌词的内容,只要了解了歌词的内容,才能够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涵义,才能够理解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才能更好的演唱。一个民族的民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现象。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民族文化节,在其表现形式上通常都有民族舞蹈、民族器乐表演、民歌演唱和民族手工艺品。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型现象来窥视这一民族的文化一角,也可以通过这些文化现象,来了解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发展历史。那么相反,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的学习,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一个民族的风土民情的认知来解读一个民族的典型文化现象。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全面的、客观的、清晰的认识这一民族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说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民歌、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品等文化艺术现象,都植根于民族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民族文化为它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我们也需要这些文化艺术形式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歌做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也为民歌的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民歌的演唱,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面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学习,以更多的热情和钻研精神来完成民歌的演唱。民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民族文化对于民歌的阐释和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发展动力和创作的灵感来源。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说了民族文化与民歌相辅相成的。
(二)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在民歌演唱中更好的带动歌曲的情感
一首歌曲演唱可以分为许多层次,首先,最基本的层次是歌曲演唱仅仅依照乐谱上标记的音符来演唱,照本宣科。接下来,是歌曲演唱的上升阶段。演唱歌曲时不仅要依照乐谱标记的音符来演唱,更要注意歌曲的强弱处理和情感处理。许多民歌演唱者都停留在这一阶段,并且不断在努力钻研演唱技巧和歌曲的处理。但是这些对于演唱好一首民歌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是演唱好一首民歌呢?首先,少数民族的人们创作了民歌这是一次创作,演唱者站在舞台上演唱民歌,是对于民歌的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中,融入的是演唱者对于歌曲的情感和理解,那么这种情感和理解来源于哪里呢?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表演者在演唱歌曲时,激发起建立在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带动下,演唱者对民歌进行了二次的创作。这种二次创作带给听众的是不同的感受,同时听众在聆听演唱者演唱的时候,也会结合自身不同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听众自身上发生了第三次创作。所以一段音乐在不同人的耳朵里将会产生不同的美妙。但是产生这种美妙的基本前提是,演唱者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目光,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用自己的歌声感染听众。这就需要演唱者深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对于民歌创作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作品,让我们更清楚透彻的明知道歌曲所演唱的内容及其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演唱的这一歌曲。对民歌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歌曲,也能够让我们在整体上和细节上相结合的处理作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我们从演唱的第二层级上升到第一层次,以更加流畅的自然的情感表露音乐,让音乐的魅力感染听众的心灵。
(三)学习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歌演唱中的咬字与发音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少数民族的自有语言也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对于部分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自有语言占据了其民族文化的很大部分比重。因此,我们说学习民族语言也是学习民族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对于民歌演唱者来说十分重要。我国现有的民歌,大致可以概括为大民歌和小民歌两种。大民歌,就是我们在晚会的舞台上经常欣赏的,由作曲家编曲的民歌。这类民歌采用民族演唱方法演唱,但是在歌曲内容和曲调旋律上民族性并不鲜明。小民歌,则是指来自于我国各少数民族,由少数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自发创作演唱的民歌。这类民歌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本文中所说的学习民族语言,主要针对小民歌。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歌曲。那么我们在演唱这些民族的民歌时,就要注重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因为首先,只有学习了民族语言才能够对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准确的发音。准确的发音是民歌演唱的表情达意的基础,是传达歌曲内涵的前提。学习民族语言才能够确保民歌演唱中的发音准确。其次,学习民族语言能够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韵律。不仅歌曲的演唱是讲究韵律、节奏的,实质上语言也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只有学习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才能够在吐字发音的过程中体会到这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单纯的模仿发音,不但不能够做到发音准确,而且更加不能够体会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也就无法更好的在演唱中表现歌曲的节奏和韵律。第三、学习民族语言有利于在民歌演唱中更好的找到发声位置。
篇2
[关键字]民俗旅游;秽貊民族;民族文化
随着我国各省经济的发展,民俗旅游已经成为目前一种十分重要的旅游形式和新的旅游理念。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各省的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最有吸引力的的民俗旅游基础,很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东北地区是我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东北地区的文化资源十分深厚,从先秦时期的肃慎、东胡、秽貊族团,到汉代的挹娄、魏晋时期的勿吉、南北朝的鲜卑、唐代的靺鞨、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元代的蒙古,直到清朝的满族、汉民族的流人和闯关东的移民,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文化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的民俗由东北地区的四大族系的民俗构成,这包括流传广泛的满族的渔猎习俗、蒙古族的游牧习俗、汉族的农耕习俗、以及已经消亡的秽貊民族的习俗。秽貊民族虽然已经走向了消亡,但是他的民俗风情已经融入到了东北民俗文化中。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的研究,可以发现东北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这对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
东北地区的民族习俗文化中,对其生活和民俗影响最大的是肃慎系民族的习俗。例如:满汉全席、旗袍、萨满教等不仅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甚至影响到我国的中原文化。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东胡系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虽然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较多,但是其本民族的特征并未改变。秽貊民族是一个已经消亡的民族,它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了东北的其他民族中。肃慎系民族已经基本构成了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主流,在与汉族的民俗做了有机的结合与交融后已经广为流传。
东北地区的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出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创造了很多不同的民族饮食,以及不同的服饰、礼仪、生活等淳朴的习俗。例如: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旗袍以样式美观大方的特点成为广受中国女性喜爱的传统女装。而现代旗袍的特点中已经包含了各民族的文化元素。作为,肃慎系民族是萨满教发展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渔猎时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动物崇拜等都是肃慎民族的习俗。再如:丧葬习俗中所特有的土葬、火葬、树葬等也是受肃慎民族的影响。
随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民俗文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而民俗则是由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
(二)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民族性格特点与民俗文化特点
各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其民俗发展的过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必然结果,各民族之间的影响也是互相的,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所以其民俗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想正确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这是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古老的秽貊民族虽然已经消亡,但是其民族讲究礼仪、好让不争、勇敢奔放的民族性格特点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东北地区的其它民族也是影响颇深。
肃慎系民族特性是比较粗犷豪放、十分勇猛。他们长年生活在东北的深山大河中,体格健壮。但是这也养成了他们崇尚健壮体魄、轻视老弱病残的民俗性格、特点。在肃慎系民族中,青壮年男子很受推崇,一般将勇武善战的青壮年推选为部落的首领。
骁勇彪悍的女真族由于长期从事着渔猎活动,养成了他们勇往直前、喜欢争斗、耐饥渴、擅长骑术的民族特征。渔猎经济是女真族诞生尚武精神的基础。在满族中对鹰的崇拜一直延续,这也与他们长期的渔猎生活分不开。因为,鹰在渔猎过程中能帮助主人捕鱼、捕鸡鸭、与狍子等动物争斗。满族人坚强果敢的性格特点与鹰的性格密不可分。他们将自己的希望、理想、信念寄托在了鹰的身上。这更是其民族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能够存在的主要文化因素。
东胡系民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性格特点是强悍、进取。这种性格特点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先进的蒙古族人民,就是带着刚毅勇猛的性格入主中原。虽然在历史的演变中,蒙古族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但是蒙古族所特有的豪放、勇敢的草原性格一直并未因历史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的元朝就是第一个历史上由草原游牧民族统治的王朝,因此,东胡系民族的习俗也影响到了全中国。
古老的秽貊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他们诚实、谨慎、坚强、勇敢。他们很少有一些特殊过分的愿望和爱好,十分讲究廉耻。箕子在进入古朝鲜地区后,为这里的族人制定了“八条之教”,并使其成为秽貊民族的治国大法。正是由于“八条之教”的实行,才使得古朝鲜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并使其成为了有名的礼仪之邦。夫余人是秽貊民族的一部分,他们身体强健,性格勇敢顽强,敦厚老实且彬彬有礼。此性格特点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古朝鲜的民族特点。高句丽人注重仪表、喜爱干净,对自己的衣着服饰比较注重装饰。高句丽人比较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与人交往也显得十分质朴,相互之间的交往比较随意。在发现的历史上的高句丽人的壁画中有很多表现高句丽人舞蹈的壁画。历史书籍中对高句丽的民族乐器也记载颇多,多达数十种。高句丽人除了在宴会、聚会时歌舞外,还十分喜欢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例如:投壶、围棋等就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这也充分表现出高句丽人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性格特点,集体活动也是他们民族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每个人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民族的性格特点亦是如此。民族性格特点是一个民族在对待天、地、人方面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特点。更是一个民族在精神、身体、意志、感情、习俗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秽貊民族风俗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传统的民俗已经逐渐被遗忘,并且出现了一代比一代少的现象。我们必须对此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新事物的产生是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的,民俗文化这条传统的文化轨迹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秽貊民族的注重礼仪将对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必须从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寻求我们需要的东西,找到适合东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精神。对民俗文化的创新将带动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化的不断挖掘发现,对民俗文化的再造已是事在必行的事。例如:秽貊民族的礼仪之邦的民俗,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可以对很多方面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传统的东北民间习俗、信仰、生活都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有着保护作用。很多东北地区的民族都没有囤积居奇的意识和以此发财的心态,人们的狩猎、捕鱼过程基本都是为了满足衣食生活的需要。再例如:秽貊民族的很多和禁忌都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所以很多风俗是值得发扬的。
总之,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秽貊民族作为已经消亡的一个民族,其民俗仍旧影响着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习惯,对于这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在继承时要汲取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摒弃其糟粕。争取在东北地区形成一个健康、环保、和谐的生态旅游区。
参考文献:
[1]耿铁华,赵福香.秽貊、高句丽及其相关问题(二)[J].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3).
[2]杨军.秽与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4).
[3]金延龄.也谈高句丽民族的起源[J].东北史地,2004(8).
篇3
关键词:空间展示 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设计思路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1.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路
篇4
关键词:包装装饰;民俗文化;运用;设计
在一些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意识所影响下,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长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习俗活动便是通常所说的民俗文化。通常情况下民俗文化是深深地扎根于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中的,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以及乡土情意,他通常以民俗艺术、民俗美术等形式来表现的,这些都是由人民群众亲手创造的,是人民生活文化的结晶。因此,也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更能受其关注。而包装装饰的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物品的价格,也更能够被消费者所喜爱。
1 民俗文化在包装装饰设计中的体现形式
中国不仅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同时由于各民族之间居住的地区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中国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各尽特色。包装装饰是文化艺术性的具体表现,通过包装装饰设计更能体现文化价值的功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文化认同感,来满足人们的文化审美需求。
一般来说民俗文化在包装装饰设计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包装装饰上的形象语言来体现的。[1]在包装装饰设计中的形象语言则又主要是通过一些图案图像、色彩、文艺艺术、形体结构来展现的。
(1)包装装饰设计体系中的形体结构。在整个包装装饰设计体系中形体结构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可以说形体结构是整个包装装饰设计的基础。在历史文化的演变及流传中,民俗以及民间的一些物体的形态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以及一种物质性的形象,在整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更像是一种被大众所认可的文化符号。在包装装饰的设计中将这一民俗文化进行合理地应用将会极大地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从而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要。例如,通过在包装装饰中体现一些民俗有的神像、唢呐、龙灯、葫芦等的形体结构的图像,这样不仅体现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2)图形图案的运用。图形图案的运用是一种常见的包装装饰设计中所采用的装饰手法。一般来说好的包装装饰图案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所受的民族风格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除此之外,它也能够对整个包装所表达的内容起到很好的诠释作用。同时由于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图像具有代表性,能够使人们看到图像的第一眼便能够明白图像所要表达的意思。图像图案中的一些白鹤、鸳鸯、龙凤、泥人、脸谱等会作为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通常会被应用在包装装饰中。图形图案在包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体现包装的文化情怀也能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3)文字的应用。在包装装饰设计中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对文字形象的设计也是包装装饰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一些包装装饰的设计可以没有图形图案却不能缺少文字的表达,甚至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形象来装潢所要表达的整个画面。因此,只有在整个设计中注重文字形象的设计才能够设计出好的包装装饰。象形文字作为一种兼具标志符号与图形的存在,在中国的发展史是非常悠久的,同时它的字形也是富有变化的。文字与图形组合加工所形成的象形文字既可以说是一种符号也可被称为一种图形,它将抽象与具体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同时自身也被赋予更多重的含义,可谓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
(4)名称设计。虽然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不尽相同,但是凡事图个吉利是所有民族认同的心理。同时由于传统的名不正,言不顺的理论,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更加注重事物的名称。也因此在整个包装装饰的设计中名称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好的名称不仅能够体现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属性,也能够将各种为文化习俗以及人们的追求所相互融合。[2]名称设计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生硬做作,不然会在整个包装设计中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通常在包装装饰的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些民俗文化中所常用的一些歇后谚语、吉利的数字或者是谐音来进行名称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加深人们的印象,也能够体现民俗文化有的语言寓意。
(5)色彩的运用。在整个包装装饰中为了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冲击力,色彩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色彩,是整个包装装饰设计中所应用的重要元素,也是整个包装装饰的灵魂,它能使事物以一种更为震撼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包装装饰的民俗发展,色彩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色彩又是主要通过象征性、联想性以及审美性能表现形式来体现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事物的属性,通过色彩的象征性作为一种观念性的设计用色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牌号的意念,在民俗文化中通常红色、银色以及金色等都被象征为喜庆且吉利的色彩,在中国尤其是对红色的热爱是任何民族所不能比拟的,它已经完全地超出了日常对审美的需求,红色的象征意义已经融入整个民族的血液中,它被作为一种喜庆且热烈的象征。通过利用一定的色彩的表现来对人们的思维认识进行一定的引导则被称为色彩的联想性。在民俗文化中看到红色人们势必会联想到团圆、向上、幸福、热烈、欢庆,而看到黄色人们则会想到庄严、威武、富贵。在审美过程中通过一种色彩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整个事物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在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在包装装饰设计中的完美运用。在包装装饰设计中通过对民俗化的色彩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载体的文化价值,强化载体的整体价值也能够起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的作用。
2 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装饰的设计中充分融入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将会拓宽其发展道路,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同时在包装设计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民俗文化,便要充分地了解所设计物品的特点,并且对民俗文化也要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各民族文化中会有存在一些不同的禁忌,或者是有一些代表本民族的一些特有的图腾或者吉祥物,这都是在包装装饰设计中所必须要了解与涉及的知识。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充分了解,才能够在包装装饰设计中将其进项巧妙灵活的运用。同时,包装装饰设计中对民俗文化进行运用时要秉着批判的精神,能够汲取民俗文化中有营养的、积极的部分,剔除并改进民俗文化中不好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此之外,在特定的包装装饰设计中要着重的寻找其与民俗文化中的特性,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切忌将两者进行生拉硬拽的联系,这样容易在设计中产生笑话。因此,在包装装饰设计民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包装装饰的外在的美观,还需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特性。如果在包装装饰设计中失去了这种文化味、民族味,那整个设计势必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神韵的设计。也只有从我国的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够使我国的包装装饰设计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民俗学;民间舞蹈;互为依托
一、民间传统舞蹈及民俗的内涵
(一)民间传统舞蹈
什么是传统舞蹈,朴永光在其发表文章《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中对传统舞蹈进行的界定为:“即自古流传下来的、未经今人加工过的、迄今尚在民众中流传的舞蹈形态,是我们认为的传统舞蹈。”传统舞蹈又可以划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但是我国很多民族都只有民间舞蹈。
(二)何为民俗?
“民俗”一词来源于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创造的“falk-lore”,从“falk-lore”这个词的出现开始,民俗学家们一直对它的概念争论不休。“民俗”一词作为“falk-lore”的翻译代码,使用汉语文字的国家都将它译为“民俗”。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俗”呢?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活事项。它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并共同遵循的,较为稳定并世代相传。它蕴含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等,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它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及习俗。民俗涉及的范围较广,它包含了生产生活、、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等各方面。以民俗事项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我们可将民俗分为三大类: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二、民间传统舞蹈与民俗互为依托
(一)民间传统舞蹈来源于民俗
民间传统舞蹈和民俗一样,都是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各种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是用指这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涉及的活动范围也极广,几乎涉及到每个领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传统舞蹈,而他们的共同点则是产生于民俗活动中,服务于民俗活动。比如瑶族长鼓舞,它来源于对盘王的祭祀,是在祭祀活动中所跳的传统舞蹈。盘王的后人为了祭奠盘王,在祭祀活动中,跳长鼓舞成为了特定的民俗事项。又如狮子舞,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把狮子当作吉祥物,认为狮子可以去灾保平安。所以,由于这种习俗的影响在春节、元宵节等各个节日中都有舞狮的传统,寓意吉祥安康,表现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状态。
(二)民间传统舞蹈是民俗文化“活的教科书”
每个民族上的传统舞蹈中都包含着本民族群体的习俗、、哲学思想、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它们大多文化底蕴丰厚,在同一舞蹈中凝结了多样的文化内涵。比如“耍春牛”,它既包含了农耕文化又包含了自然崇拜。民间传统舞蹈大多历史悠久,它历经了历史的沿革,在舞蹈形态中凝结了历史文化的印记。民间传统舞蹈传承的过程,也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比如瑶族长鼓舞“相传,盘王和自己的儿子上山打猎,打猎累了,盘王并在树上稍作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受到山羊攻击,跌落山崖卡在沙桐树上窒息致死。盘王的子女为了表达自己悲痛之情,用沙桐树和羊皮制作了长鼓,并击打长鼓两侧,意为敲打山羊泄愤,边击边舞。”其内容有瑶族人造房、伐木等生产活动的情形,还体现出了瑶族人迁徙的过程。以这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可以保存最原始的文化内涵,并且以舞蹈的形态传承文化使文化更为形象鲜活,能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民间传统舞蹈是民俗文化“活的教科书”。
(三)民间传统舞蹈与民俗互为依托
首先,民间传统舞蹈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以民俗为依托,在特定的民俗活动中进行,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通过舞蹈的形态,传递民俗活动所表达的目的。因此,民间传统舞蹈的动作中必然存在着民俗的烙印,并且受到民俗文化内涵的影响。其次,民俗为民间传统舞蹈提供了特定的环境,所以民间舞蹈传承的过程也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民俗包含了民间传统舞蹈,民间传统舞蹈归属于民俗。民间传统舞蹈植根于民俗文化中,它经历了民族历史沿革的足迹,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审美价值、及理想等。民间传统舞蹈与民俗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从民俗的角度去把握民间传统舞蹈,立足于根源去把握民间传统舞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发扬民间传统舞蹈
民间传统舞蹈是祖先留下的文化产物,它是广大群众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因在民俗活动过程中有感而发为民俗活动而舞,民间传统舞蹈以民俗活动为一个特定的环境为民俗活动服务。此类传统舞蹈的舞蹈形态往往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形成其独有的特色。顺应民俗,揭示民间传统舞蹈利于认识各民族的习俗、等文化内涵,探索各民族地区舞蹈的形成原因、内容及其价值。因此,传承和保护民间传统舞蹈,对振兴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去传承和发展传统舞蹈,才能准确地把握传统舞蹈的特点,从根本上传承和发展传统舞蹈。并且能够在传承传统舞蹈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民俗。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长春出版社.
[2]隆荫培.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篇6
【论文摘要】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规范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民俗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其强大而自然的教育功能上,即民俗具有知识教化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一、知识教化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
篇7
武陵山片区聚居着9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如土家族、苗族及白族等,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情况及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文化遗产。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它的特征是原生态气息浓、娱乐性强、覆盖面广。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就有百余种,其中大部分是与民俗文化和其他的文化共同存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属于早根文化,如舞龙舞狮、茅古斯、摆手舞、高脚马、打飞棒、硬气功等等。所以,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除了带有自身的特征外,还带有丰富的民俗色彩,在本民族的宗教和节庆及商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出现,没有独立存在。所以,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与多元传统文化共同发展生存的共同体。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武陵山片区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含着独特特色的民族传统的文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起源有很多,如源于打猎、战争、反抗外来的压迫及农业、、结婚、恋爱等。比如大庸的硬气功表演,其中尤以“双风贯耳”“银枪刺候”“刀床破石”等节目最为惊险叫绝,土家族的“茅古斯”舞、摆手舞、跳马,白族的“三月街”、仗鼓舞等,苗族的爬杆、摔跤、接龙上刀梯、鼓舞等这些民俗体育文化都蕴含着民族特色,可以作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将这些资源利用好,就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同时,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
2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2.1地域性特征
由于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共同生存发展的,所以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消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的生活、农业和地区的影响。武陵山片区是由9个少数民族和湘、鄂、渝、黔四省(市)的边远山区共同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各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实践以及历史文化都不同,使形成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2.2传承性特征
武陵山片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内容是、节日庆典、婚嫁丧娶及生活农事,这些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如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茅古斯舞、摆手舞等。
1)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传统的体育文化都是随着传统的节日保存下来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改变,古老的传统体育及民俗文化有些地方已经慢慢地淡化,甚至有些民俗体育文化已经失传。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应该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提供一定场所和发展条件。在固定时间及节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活动,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
2)传统歌舞文化艺术的传承。
因为武陵山片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传统歌舞文化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以及戏剧曲艺等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承到今天的。
2.3封闭性特征
武陵山片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交汇融合,且民族语言种类多但却不相互交流,使其封闭。武陵山片区交通不便利,少数民族与外来的信息交流和物品来往少,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保持完整。
3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武陵山片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1)城镇化使各民族间的地域界限模糊,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逐渐消失,村落传统的体育文化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土壤。
①新型城镇化使少数民族一些地域性的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消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各民族间的地域界限模糊,个别民族间的物质和文化信息交流加快的同时,也给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现代化的主流文化使少数民族对于本族文化的认同度弱化了,如湘西土家族对于本族的舞蹈、传统节日等认同的人数在不断的下降。②新型城镇化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失。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的村落在减少,而少数民族的不少村落是没有文字的,只存在民间文化,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记忆都是通过世袭存在的,一旦村落消失,村落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会消失,这个民族将不再存在。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少数民族青年大量外流,使得村落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青年到沿海发达城市务工,而且人数在逐年增加,导致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导致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受到影响。
3)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破坏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基础。
在落后的农村社会中,人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再生产,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同时这种状态对传统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经济结构体系,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城镇化的程度,但是也使得传统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存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4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武陵山片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以建设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体育圈为价值取向。
发挥地区的特色景点、民族特色浓厚的优势,开展登山、跑步等体育项目。继续发掘整理武陵山片区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体育项目,通过省市的少数民族运动平台,让更过的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大山里走出来,提高知名度。大力宣传提升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知名度,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使人们了解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还可以建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专门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展示独有的体育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节日宣传,吸引游客,提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知名度。统筹发展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产业群,为了发展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与旅游业联手,打造旅游的平台,实现两者互利。也可以与民族传统相关的体育表演业和服装业以及器材制造业等同步发展,提高效益,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建立文化传承制度。
要对传统的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就必须制定《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条例》。传承人是保证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可以通过在少数民族乡村建立村落文化民间艺人培养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乡村民间艺人的挑选和培养,为村落文化的传承培养专门的人才。通过让少数民族参与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中来,以此来影响和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落文化的保护。通过建立村落文化传承中心,来提高少数民族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要加强村落文化遗产识别,积极建立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建立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使用数字化存储手段,做好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
4)加强旅游场地的管理。
武陵山片区已经属于开发较为完全的旅游景区,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强化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规范十分关键。首先,武陵山景区负责人应转变管理意识,对武陵山片区内的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要积极调动和推进。同时,景区管理者要充分响应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号召,创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景区管理组织,从而对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和协调,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并服务于观光旅客。此外,在加强体育空间和设备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武陵山景区内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等要加以改良。
5)开发各种体育文化产业。
篇8
夜读香茗,读到浓浓的乡情。我杯中的茶叶不可能是着名的武夷白鸡冠茶,不可能是品质独特的大红袍茶,也不可能是浙江西湖的龙井。此刻在沸水中伸张腰条的茶寄自故乡,都是些经过母亲双手采摘揉制的又粗又糙的黑茶。正是这样,当一片片茶叶在杯中泛青,在水里旋浮,仿佛就成了一枚枚我记忆深处的民歌音符,而茶的清香之外,似乎又闻到淡淡的泥香和汗味。每年开春,母亲都会把第一拨采到的“春尖”赶制后托人带到我工作的城市,这些没有豪华包装的茶叶涌动的芳香不亚于摆在柜台上高价的外省名茶。因此,当我握住茶杯,一口一口品欣故乡没有污染的绿色,也会象饮酒一样小醉一番。那些荡漾在茶园里的茶歌,那些被父亲煨在茶罐中的传说都会拥挤在记忆的通道。
夜读香茗,读一种美丽的风情,读一种深厚的民俗文化。西晋文字家张孟阳有咏茶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饮茶文化。浙江人对龙井茶情有独衷,北京人喜欢花茶,藏族同胞对酥油茶的爱刻骨铭心,蒙古族同胞最钟情饮奶茶,粤人倾心乌龙茶,广西桂北人崇拜打油茶,土家人习惯饮擂茶,白族同胞迷恋三道茶。长期的饮茶习惯形成了悠久的茶文化,每一种茶文化都以其自身的独特本质让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今年七月,我有幸参观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傅览会,有幸在昆明现代都市里,欣赏到临沧四大名茶文化展演。礼宾小姐为正宗的民族少女,在宾客喝彩声中,在音乐的伴奏下,将茶罐烤干,投入出自茶乡凤庆的“早春绿”’刹时,茶香四溢,茶味醉人。一个俐米小姐将开水倾入烤黄的茶叶中,每斟一杯唱支歌,不知是茶香醉人还是茶歌迷人,在场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开。除了百抖早春绿,还有生冲勐库青毛茶,勐撤蒸酶糯米香茶和滇红速溶奶茶展演,整台展演成了昆明当天亮丽的风景,许多外国友人留连忘返。那些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同一张张笑脸上了电视台,抢了报纸的头条。我常常会收到远在祖国各地笔友的信,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百抖茶”是凤庆文化人自己编造出来的吗?作为一种有历史渊源的茶文化,就是在我凤庆乡下老家,那些一辈子与茶叶打交道的茶农,几乎每天都要操持小土砂茶罐。重复一遍遍“百抖茶”的内蕴。
夜读香茗,读出许多感慨,清淡是杯茶,富有也是杯茶,因为,清淡不乏芳香,平白却溢满诗意。我想到一种人格,一种思想境界。
初二:王佳婷
篇9
1.实用及象征化的造型
民俗艺术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发展而来的。黑龙江省四季分明,大多数时间处于严寒气候,物质资源丰富,且随着气候的更迭而变化着,不如南方稳定。在这里生活的渔猎民族为了生存就必须随着食物的来源改变自己的居身之处,这种快节奏的不固定的生活方式使其设计中的造型元素大多数以实用为出发点,装饰元素较少,先考虑实用性,然后再根据各民族的审美需求来进行改造及装饰。如鄂伦春族随迁随带的圆锥形简易民居“撮罗子”,便于活动、御寒效果好的宽大袍服、达斡尔族用来迷惑猎物及御寒的狍头皮帽等。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元素还由各民族的文化及审美所决定,并且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如满族的乐器八角鼓的八个角代表八旗。黑龙江省的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里萨满的神帽顶端装饰的粗挺的翎毛代表萨满能够具有鸟类通天的神力;神帽上的各色飘带、铜铃的数量、鹿角上的枝杈数量代表萨满的等级等。
2.原始奔放的图案图形
图案图形元素与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是作为象征性的符号来广泛运用的,表达了民族的思想意识,是民族智慧的沉淀与结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图形图案元素应用范围很广,建筑、服饰、生产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体娱乐用品、宗教祭祀用品等都用其来装饰。我国的剪纸艺术享誉世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剪纸文化,龙江很多少数民族的图案图形元素都在“剪纸”艺术上有所体现,由其来表达吉祥寓意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还将的一些元素融合到剪纸艺术中,具有一定的图腾性质。赫哲族的“鱼皮剪纸艺术”产生于造纸技术传入赫哲族之前,多作为图案板(即模子)或“贴花”(即直接缝绣在衣物上)来使用,而非纯粹的艺术欣赏品,实用性及装饰性极强。鹿和鹰被尊奉为神,因此在赫哲族的动物图案中,这两种动物的形象最多见,造型也丰富,多表现正面或侧面的形象,装饰性也很强,如一些图案将鹿角、鹰的翅膀、尾巴用螺旋纹来表现等。鱼、鸟、走兽、水、云等动物、自然物的形象也由具象到抽象逐渐演变成几何纹、螺旋纹、云纹、水纹等装饰纹样。满族的剪纸艺术构图采用散点式,没有透视关系,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皆不重叠遮挡,其直线的运用多于曲线,走剪干净利落,风格独特,造型夸张大胆,主观性强烈,民族风格浓厚。
3.寓意鲜明以及原生态的色彩
色彩能够反映并代表人们的心理感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同图案图形元素一样,不同的色彩在各个少数民族中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朝鲜族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从发饰到鞋袜都以白色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女裙再配以亮丽的颜色,显得愈加清纯俏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宗教色彩,教堂用蓝白两色进行装饰,回民所穿服饰也以素雅的颜色进行搭配,男服以黑白搭配为主,头戴白色“回回帽”,上身穿白色衬衫,外面套黑色坎肩,整体感觉十分洁净雅致。色彩元素的运用还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有关,黑龙江省以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族为了能够在狩猎过程中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服饰色彩以兽皮本色为主,只是在兽皮图案以及皮边饰上染以较为鲜艳的颜色作为装饰,非常古朴自然,粗犷大气。这些少数民族的临时性民居“撮罗子”也为其建筑材料(木头、桦皮、狍皮)本色。黑龙江省大多数少数民族喜爱鲜艳的色彩,并将其用在服饰上及生活中,使得他们的生活色彩纷呈,充满活力。如满族的女服—旗袍的色彩没有特殊的喜好,或淡雅,或浓烈,他们的剪纸艺术不单单拘泥于红色,窗花、挂笺在节日里一般都用五色纸剪出;赫哲族的妇女喜欢色彩,常采集花朵取色涂抹在鱼皮服上,“妇女的衣服用山上各种颜色的花瓣染成鱼鳞花,如鳇鱼就在鱼鳞上染金色鱼鳞花,草根鱼就染成草根鱼鳞花”。
二、黑龙江省民俗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发展
黑龙江省的民俗艺术丰富多彩,北方特点突出,可作为现代设计中创作的艺术元素非常之多,能够渗透、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了凸显龙江特色,可以在民族特色酒吧、餐饮店、旅店中根据需要借鉴利用一部分民间建筑中相应的造型元素,也可以打造一定数量的民俗文化村来宣传黑龙江省的特色民族文化,并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旅游产品等运用图案图形元素、色彩元素、材质(鱼皮、桦皮等)元素等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加上现代设计的时代感,可以将现代感与历史感双重显现,从而增文化性、趣味性和地域性。以下将从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旅游产品设计三大方面进行简要探究。
1.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受现代设计的影响,当代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到处充斥着几何形状、高大的玻璃幕墙,虽然雄伟壮观,但是少了一些人文气息。民俗艺术中的设计元素以生活性为主的创作理念及原生态材质的运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中国元素逐渐回归的今天,已经有很多成功地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应用典范,如乔晓光教授将剪纸艺术应用在舞台及环境的设计—《寻找娜拉》(挪威现代舞剧在北京演出时的舞美设计)、《城市风景》系列(奥黑尔机场1号航站楼的环境设计)。黑龙江省的设计师现在也开始认识到弘扬传承本土民俗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所产生的独特性,并且已经开始应用到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中,如哈尔滨市关东古巷中由混凝土制作的巨大“撮罗子”造型等。目前,黑龙江省对本土民俗文化的运用仍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并且能够做的依然很多。笔者认为,鱼皮、桦皮等原生态材质的运用能让人立即联想到黑龙江省渔猎民族的民俗文化,再加上其防水防潮的特性,这些材质十分适合用来装饰或制作特色酒吧及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酒店、旅馆中的门窗、吧台、餐桌、餐椅等,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新奇之余又倍感亲切的心理效应。满族及赫哲族剪纸艺术中的造型大胆奇异、神秘诡谲,其图案图形元素中的动植物、人物形象等都可作为玄关及配套环境、公共场所中的雕塑设计。小小的剪纸造型放大后能够造成强烈的视觉震撼,自然而然就将人们带入到民俗艺术的氛围之中。材质以本色为主,配以少量自然界中鲜艳色彩这种朴实自然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人产生舒适怡情的心理,因此公共场所中的休息区、图书馆、酒吧、旅店等都可以借鉴。
2.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包含的范围很广,有标志设计、招贴设计、插画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设计等,其传播的速度快,简单明了的表现方式最容易被当今大众所接受。在表现一些带有黑龙江省地域性特点的平面设计时,可以将剪纸艺术、鱼皮艺术、桦皮艺术等民俗艺术中的图案图形、色彩等设计元素带入,进行重新创意,这样的设计既能增加亲和感、文化感,又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在被大众快速接受的同时又能回味无穷。民俗艺术中的镂刻、镶嵌、压花、印染、烫烙、彩绘等工艺也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使之具有民俗风情,满足现代人的怀旧情怀。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纵观现在有关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设计,大多数的设计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从封面到内页设计都缺少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如设计关于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渔猎民族的书籍,其原生态色彩搭配就非常适用于内页设计,鱼皮、桦皮等材质及其纹理,还有制作工艺,如印染、镂空、烫烙等都非常适用于封面设计,使书籍整体呈现出视、听、味、触、嗅这五感,让人感到手中拿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是一件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品,同时具有阅读功能与收藏价值。
3.旅游产品设计
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是每位游客的必然之选,因此,优秀的旅游产品可以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传扬本土文化。现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大多数停留在鱼皮粘贴画、桦皮粘贴画、剪纸、桦皮小手工艺品等手工艺术品上,因其烦琐的工序、纯手工制作效率不高,导致产量相对较少,虽然有很多精品,但是高昂的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能够批量化生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笔者认为,在一些特产的产品包装造型可以借鉴利用少数民族的建筑造型元素(如“撮罗子”的圆锥形造型)、原生态材质、图案色彩元素、工艺技法等,让游客在买到特产的同时,其包装也可作为特色产品进行保留收藏。旅游产品还可以“老元素”与“新技术”结合运用,如将桦皮纹理画、桦皮粘贴画镶嵌在漆盘中;将黑龙江省的剪纸艺术应用在黑陶上进行镂空处理;在不锈钢书签上将萨满艺术中的图形图案镂空制作等。这些新技术与民俗元素的结合能够使现代人没有陌生感,还会觉得新奇有趣、典雅别致,使人乐于并积极了解这些元素背后的民俗文化。
三、结语
篇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