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程设计的思路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标课程设计的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1.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
新课标有明显的“政治教科书”特色,出现了政治书中的官话套话,“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课标过于强调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忽视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语言文字作为学习语文的基础,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香港课标则“提供有关资料及建议供教师参考,使教师协助学生朝着本科学习目标前进。”课程目标只是说明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却并不规定应该如何教,为教师灵活掌控课堂和实施课程标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
1.总体目标
香港课标的总体目标共有7条,分别从听、说、读、写、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认识七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具有基本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相比之下,新课标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设计,共提出10条课程总目标,数量略多,不够浓缩凝练,缺少统摄性。
2.学段目标与内容
香港课标分为四个学段:小一至小三为第一学段,小四至小六为第二学段,中一至中三为第三学段,中四至中五为第四学段;新课标也分为四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香港课标在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后增加了一个部分,即总结了阅读、写作、说话、聆听四个不同方面的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即从不同学习阶段的角度和听说读写不同能力的侧重点出发,形成了一个不同学段与听、说、读、写不同能力侧重点交织在一起的网络,利用横纵坐标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某个学段的某个能力方面有哪些重点。相比香港课程标准这种立体形式,新课标略显单薄和平面化。
3.课程内容
在内容划分方面,香港课标将内容划分为: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四个部分,新课标则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两套课程标准的划分各具特色。新课标以综合性学习来实现口语交流、个性表达等活动,笔者认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每篇文章中,而综合部分则应该更多地侧重对本单元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概括总结与提升。在此基础上,香港课标强调要边听边思考,能够分辨不同的观点,具有一定客观性;在说话方面,香港课标指出要尊重他人的发言,拓宽说话内容的范围,其中包括了不同类型(如:报告、演讲、讨论问题、辩论等)的不同方面(如: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等)。相比之下,新课标的概念相对宽泛,更多地注重描述性的语言,而对象指向性不强。
三、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方面浓墨重彩,其中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笔者认为,教学建议作为一种建议,应该起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新课标中实施建议部分的篇幅过长。此外,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的“(五)具体建议”部分与香港课程标准中“听、说、读、写不同方面的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的内容相似,可以把这一部分放在具体目标与内容之后,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使目标与内容形成交叉的二维表格,更加具体明确。
篇2
从2011年9月,全国初中各学科开始正式使用新的课程标准。教育部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修订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希望比较初中化学新旧课标异同点,对教师今后教学有所启迪。
新旧课标比较:
一、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部分 前言:
1、明确提出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
2、化学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
1、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基础性。
2、强调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旧课标为“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显然新课标的立意更高。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新课标改为“由国内到国际的顺序”。
2、选择教材五个内容主题的三个依据;力求达到三个目的。(旧课标第4点)
3、第4点强调科学探究能及科学探究以实验为主,不排斥其它方法。(旧课标第3点和第5点)
4、第5点强调从五个主要方面寻找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旧课标第6点)
5、第6点对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说明,并将“行为动词”放在最后的附录中。(旧课标“标准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第1点强调“参与和体验”,淡化了探究程序。
2、新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新增了“安全意识”。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新增“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2、“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二级主题“地球周围的空气”改为“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提出问题”目标2将“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改为“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进行实验”目标2为“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旧课标为“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强调了实验中的合作要求。
3、 “解释与结论”中删去了旧课标第2点“分类”,因为最后一点已包含。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新增“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强调了实验“安全原则”和“环保原则”
2、 “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新增“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以上为新课标新增内容,目的是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体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
2、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1微粒的运动新增“学生进一步反思: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微粒的运动?”
3、案例2中的“收集证据”体现三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推理研究、实验研究。该顺序更科学。
4、案例2中“实验研究”新增“实验2”内容,与“实验1、3”通过表格对比的设计更合理。
5、新课标删除了旧课标的案例3 “空气中CO2含量会改变吗?”因为该实验不好操作,也体现了“减负”精神。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提高要求)
2、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旧课标为实验探究,改后更符合实际。
3、活动与探究建议④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旧课标为: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改后内容更具体,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4、新增两条学习情景素材:“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和“氮气的用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新增“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标准8为“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旧课标为“了解结晶现象” (提高要求)
3、删除了旧课标“活动与探究建议”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4、活动与探究建议④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旧课标为: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将“探究”改为“实验”,更具体,更符合实际。
5、学习情景素材:删除旧课标两个素材:“红墨水的纸上层析”和“服装干洗”; “胆矾晶体的形成”改为“明矾晶体的形成”;新增五个素材:“自来水的生产工艺”, “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制取蒸馏水”, “太阳能海水淡化”, “食品中的乳化剂”。新增素材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
篇3
《中国教师》:沈老师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即将投入使用。您能否谈谈自己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沈为慧:可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就开始阅读了。当然,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单纯依靠一般性阅读是难以真正领会其核心内容的。把课标的学习贯穿到实践中,在备课、教学中仔细体会其精神,才是对课标的真正学习。经过几个月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为什么教。教授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只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提升他们的素养创造条件。其实这也是“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第二,教什么。教师主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所谓“基本知识”指的是: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反映人类文明主要成果,反映人类发展进程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谓“基本技能”包括:计算历史年代,识读历史年表,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识别与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等。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第三,怎么教。新课标第三部分不仅列出了“课程内容”,还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中学生就要思考“到哪查”“怎么选”的问题,所以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其实这也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第四,如何评,即“教师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关于评价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根据三维目标把每个板块内容的要点分别列举出来,“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关于评价的标准,新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制定标准,选择重要的项目作为评价维度,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描述每个维度的不同水平等级。其实这也是“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但是,在研读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对部分语句理解不清。比如,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写道,“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这里介绍的似乎是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与内容含义,而不是在说明历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再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规定,“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遗址、遗迹、文学作品等是历史的载体还是历史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有这样的建议:“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如果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呈现方式”的话,为什么还要分辨其与史实的区别?
又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还规定,“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非、善恶、美丑与人生态度不属于同一层次,前者属于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后者属于人生观问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几处,不再一一列举了。另外,新课标对部分概念也没有进行界定,如“历史意识”“历史素养”“人文素养”,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针对课标的变动,您认为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沈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标准比制定标准要难得多。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既有实验版课标实施时就有的问题,又有新课标颁布实施后产生的新问题。我觉得,在众多问题中,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更加突出:
首先,教师问题。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那样,“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这将严重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施。从过去十年的实践看,即使学历水平达标的教师,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课标理念。
其次,教材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教科书能否“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来陈述历史;能否真正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能否真正“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教师教学用书能否科学“解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中的信息”,能否真正“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范例”,能否真正“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创新,及时反映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否真正“向教师提供丰富、有用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育质量评价问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本身是没错的,以纸笔测验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在现实情况下也并无大的不妥。可问题是,纸笔测验用的试卷能否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有大的偏差,以这种评价结果作为评价结论,就会大大伤害尝试新课标理念的教师,进而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践。
《中国教师》: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您能否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也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抽象化和公式化的特点,学生难以直观地进行理解,很多学生都感觉比较难学,有的学生甚至会陷入学习困境而产生厌学心理。高效课堂是一种现代、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有效课堂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益,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倡导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应用能力,因而非常契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打造物理高效课堂,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新课标下物理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传统教学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合作关系,教学方式也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合理处置教材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课堂教学明确、详细、符合学情和标准要求。要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教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性;既要激发个性,又要注重情感与知识、技能的融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从教师层面分析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实施以后,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教师尚未完全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也没有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也比较低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极大地制约了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在实验教学中,一般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与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机会很少,既无法深入理解实验的本质,也无法感悟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另外,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片面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使得初中物理课堂变成了应试学习的天地,制约了学生科学素质和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从学生层面分析
一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因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内容枯燥、难理解,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一些学生会逐渐对物理产生厌学或惧学心理。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相应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行性,这直接阻碍了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概念和公式比较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于概念与公式的实验推导和论证,则不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三是初中物理知识尽管只是基础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或者思维转变慢,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也制约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设计备课预案,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
良好的备课预案能够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从如下两点设计备课预案:一是充分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然后,再将各知识联系点、切入点、重难点等逐一进行明确,理清教学思路,以便准确把握知识脉络、教学思路,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流程;二是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巧设悬念的趣味问题和游戏方式等进行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时间吸引到课堂上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语言描述、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节奏的快慢、对时间的把握、例题的设置等,为课堂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兴趣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先导,改革后的物理课程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以情感策略为主线,做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物理现象,从而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只要物理教师循循善诱,便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实验操作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初中物理教师应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将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避免出现“纸上谈兵”。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课堂高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扬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创新改革,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导向下,以学生为本位,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从而真正构建教与学完美统一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
篇5
关键词: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 建议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数学课程改革,国外大量数学教学理论的引进,给我国的数学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尤其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学工作者,深感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教学理念上的震撼。数学教学一反以往僵化、死板的模式,而显现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局面来,而且不仅为我们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实用的建议。我们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的起点在学生,而且数学课程的终点也在学生。学生成为数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和主线,因此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之上,教学设计要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安排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将数学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例如可以收集报纸以及各种媒体中公布的数据,分析它们是否由抽样得到的,有没有提供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全班合作,统计出全校同学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两种节水方法;查阅资料,观察天气预报,了解降雨概率的相关知识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将数学与社会相联系,把统计与概率当作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并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教学是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共同活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研究活动,重视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自主的获得数学知识。但应该注意的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型活动总是相对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不能把自主型学习与学生主动自发、漫无目的的活动画上等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放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系统知识的讲解作用,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活动不能说是自主型学习活动。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三、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应用问题的教学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正是通过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以次来体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论的教学,不仅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而在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则显得实际应用有余,思想方法不足。从当今商品经济知识经济社会和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数学教育特别要强调为经济发展服务,在数学教育中密切联系实际 ,适当降低数学形式化要求,注重实质,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但对数学的应用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仅仅是知识的应用,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教育,作为知识的数学其因应用价值只能是有限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用到的数学知识是极少的,数学的应用体现在多个层面上,不可彻底否认形式陶冶的作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严密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些数学知识即使是暂时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值得去学习。
四、关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而在设计探究性学习课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个学生的认知系统与教师的认知系统是不一样的,也与其他学生的认知系统不完全相同,正因如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要使设计出的问题能达到预设的目的,使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学习,教师必须能够设计出切入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去的问题,反之,武断地将学生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强行连接,只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畏难情绪。
2、问题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所谓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是指要考虑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一些相关问题和知识,而且只要设计出来的问题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3、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一个开放性问题在培养思维的灵活和发散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进而生动活泼得参与“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发展。
4、问题要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个合作性学习问题的好坏并不是说它产生的结果一定要具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而在于该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的挖掘问题深入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5、问题要有层次性
学生存在着已有知识经验的差别,而且在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及学习动机等多方面也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指的是问题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难、中、浅,适合各层面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串问题链,浅层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理解性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最高层次的问题可供用来引导学生的迁移和应用。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全新的数学教学实践等待着我们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仅供同行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篇6
关健词:新课程标准;科学变化;与时俱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之动力。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归根到底来自人的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的源泉,纵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代史,
无一不是证明这一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一个时期,人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文能力、创新能力的具备都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的。可见高中阶段的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另外,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是继义务教育新课程之后进行的改革,它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因此,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与义务教育一样,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出发点。用什么样的课程结构,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对于科学领域的学科来讲,出发点是怎样促进每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工具性的、具体性的就事论事的改革。
高中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同旧的课程标准相比,我认为化学新课标有几点变化一定要高度关注,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达到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 课程基本理念
1.是公民必备的化学素养,强调化学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也就是说并不是单为学生参加高考设置的。所以,我们教学的出发点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能具备所有的化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可有学生自主根据兴趣选择,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由学校决定,这些做法都增添了灵活性和自主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用性更强。
3.重视对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4.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高考不是唯一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过去的过度关注结果到更多关注过程,对教学的可操作性非常有利。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变化表现
1.新课程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重要的原则,所以对我们老师来说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第一需要。
2.新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重在培养国民素质,所以教学中结合实践,注重化学知识的运用的原则,无疑有助于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
3.课程内容的变化:课程内容涉及了理论、技术、应用各个层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课程目标的科学变化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来表述,更多地是要求学生自主通过各种方法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知识只是载体,能力、态度价值观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上。尤其是过去,兴趣是一时鼓励学生学习的法宝,而新课改条件下,兴趣则是学习的目的。
四、实施新课标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上课准备。
1.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把它做为课堂教学
的依据和准绳:新课改条件下,学生课堂授课时间缩短,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老师们非常困惑的,所以倡导老师们研读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2.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是必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发挥集体智慧,构建高效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势在必行。
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必然:新课程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死教书,教死书已不可能,所以我认为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做一名新课改条件下的合格教师。
(二)落实可行原则。
1 .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 .接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
3.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4 .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5.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总之,只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 魏国栋、吕达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法设计
一、意义与目的
教材教法设计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材教法设计也在经历着相应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以此作为小学3—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它反对单纯的或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文试以此次课程改革之前浙江省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课改后浙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通过两套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法的比较,旨在研究新课标前后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主要特点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如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新课改前后浙江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以下分别简称为“原试用教材”及“新课标实验教材”)。之所以没有把1—2年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新课改前浙江省1—2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二为一,没有单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而新课改后1—2年级品德与生活单设,教科书也单独编写,所以为便于比较,在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两套教科书的分析比较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我国道德教育的课程教材进行了改革,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近年来,德育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以道德认知改变道德行为的效果。
综观两套教科书可以发现,两套教科书的教学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应当说,原试用教材已经在尝试着改革品德教育说教式的弊端,这是在教学法的改革上迈出的有益的一步。但不足之处是,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较少活动体验,教学活动基本上有着相同的过程:实例引发讨论揭示课题学文明理思考辨析要求践行。这样的教法设计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与教师讲解,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要求践行,但主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教”的问题,最终难以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新课标实验教材编排中也有教师的讲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我们将通过统计比较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进一步说明两套教材在教学法上的差异,并分析这种转变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两套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出现的次数比例
(注:表中空白处表示该教材未出现此种活动形式。)
总的来说,两套教材都出现过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说故事、歌曲欣赏、设计方案、主题班会、展览和案例分析;只在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是举例说明、看图说写和自评互评;只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是画画、辩论、测试评价、评议、竞赛、演讲和影片欣赏。
在原三年级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旨在道德认知的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16%。在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道德实践活动,分别占20%和21.7%。
在四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1%;其次是举例说明和互评自评,出现的次数都占到了11.8%。在四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3%。
在五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31%。在五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
在六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7.8%;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20%。在六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活动形式更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活动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原试用教材中占主要比重的活动形式是师问生答式的讨论辨析,目的是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虽然要求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但为这种转化提供的实践机会很少。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去做,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而,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
(二)基于比较基础上的几点认识
综合比较以上两套教材的教法设计,可以发现现今小学德育教学法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重知识传授到倡导活动教学
与原试用教材仍偏重知识传授不同,新课标实验教材力求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组织教学,无论是道德知识的获得还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各种活动中展开。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性需要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外部的需求内化为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中就有家中不慎起火时的小演习;有设计一张“居家安全检查表”,观察家里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记录结果和改善情形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居家安全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居家安全。
2.从重授受问答到倡导多向对话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在授受中进行问答式教学,这比传统“洗脑式”教学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原试用教材《小偷小摸危害大》一课中,要求学生在看完课文内容后集体讨论:这个青年是怎样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从他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教学时,教师一般都是边讨论边小结板书,把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呈现给学生。因为这些道理在课文中已写明,只需学生归纳并接受就行,答案是固定的,并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只是非常浅层次的。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中有着单向的授受问答难以解决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由于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单向授受最多只能是传授某些知识,而无法解决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这是单向授受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新课标实验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尽量避免教师中心,即师问生答、单向授受,强调要师生、生生及人与文本的多向对话互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道德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以师生间的对话为例。新课标实验教材《诚信最可贵》一课中有个评议箱的环节,教材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学生阅读一则事件,通过设置事件情景凸显现场化,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教师从中观察,发现有代表性的、独特的观点;然后学生各抒己见,尤其要澄清理由,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教师恰当的点评引导。显然这里决非是简单的师问生答,不是直接问学生如何做并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讲信用”这一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
3.从重间接学习到倡导直接体验
在原试用教材中,贴近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及材料较少,学生更多的是从远离自己生活的课文中间接学习道德知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学生与道德知识之间是有隔阂的,他未必会认同这些道理,即便认同也多半因为这是课文、老师所提倡的,不一定能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比如在《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中,课文分别例举了北宋词人晏殊和前苏联一位女英雄卓娅的故事,让学生议一议什么叫诚实?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但这些故事学生没有亲身感受,教材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诚实,学生就只能从书本知识上加以接受,而难以内化成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新课标实验教材则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道德要求和社会规范。例如在《让我们同行》一课中,虽也有故事的学习,但更多的是体验式学习活动。比如其中有一个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其中一人蒙上眼睛作为被救者,另一人作为救助者;被救者在救助者的帮助下,提着小桶跃过障碍后将小桶里的水倒入大桶内,且不能把水溅出桶外;同时要求救助者只能用单向语言帮助,而被救者不能发出声音。之后,双方再交换角色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你得到别人帮助后,你的心情怎样?而你帮助了别人后,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样的活动重在学生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会与验证,只有亲历过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进而增进道德知识,学会互帮互助。又如在人教版《美丽的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没有生命的世界,教材设计了体验活动──生命的对话,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动物、植物和人类,以表演的方式介绍自己“家族”的成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以及本“家族”与其他生命“家族”的关系。最后扮演者结束表演后,请其他学生对着空空的表演台,谈一谈如果没有了生命,世界将会怎样。这一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两个场景:拥有生命的舞台和空空的舞台,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4.从重课内引导到倡导开放教学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是以说服和鼓励为基调引导学生道德学习,预设性很强,主要局限于课堂之内,注重循序渐进。如在《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中,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如下:课题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种激情的办法,如诗朗诵、点红烛等,课文讲解中采用设问方法,之后可以设计一些辨析题进一步导行。教学基本上按照教师预设的进程围绕着课文内容在课内进行。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有相同主题的一课《园丁赞歌》,在这一课中,新课标实验教材设计了多个活动,包括“知识窗──走进名师心灵”“活动角──抒发师生情谊”“主题讨论──搭建师生心桥”“跟踪采访──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并撰写小传”以及“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计教师节活动方案”,等等。这是开放的教学活动,能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几点思考
从上述研究、比较可见,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课程的设计框架与教材的编写模式都与以往明显不同,这势必引起教学法的改革。仔细分析起来,引起教材教法变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从德育的规范体系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认知目标分认识、理解两级,要求学生初步识记已学知识并能初步运用已学知识辨别是非;思想情感目标分愿意、乐意两级,指学生愿意接受所学的道德观念,不仅在感情上乐于接受,而且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为目标分学会、初步养成两级,指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从以上对目标的解释可发现思想情感目标是实现认知和行为目标的辅助手段。但从原试用教材教法设计效果来看,偏重知识学习,为实现行为目标提供的机会较少,一个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同时涵盖三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法设计的基本理念体现如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使得德育活动呈现基础性和有效性。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更强调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人格的发展,让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目标内涵更为丰富,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之下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一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因而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课程设计框架与教材编写模式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是注重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教材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道德知识为中心加以组织,有不少课文是远离生活实际的道德故事,抽象道理多,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使得德育失去了认识的完整性和实践活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道德发展上的局限,对于所学的道德知识缺少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疏忽了引导学习者将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新课标实验教材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间的综合并构成一个“核心”。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加以区分。因而,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更多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新课标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和进行深入思考。要使这些教学内容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使学生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发展,教学就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多种学习活动组成,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辩论、演说、社会实践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道德与社会知识和技能,践行道德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三)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篇8
一、构建开放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科书编写建议》提出“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实现教科书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提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以上内容都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摒弃“以本(课本)为本”的观念,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重点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全新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是以教材为核心的,新课标提出的则是“材料式”的教材观,各种版本的地理教材虽都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但又是有差别的,因此教材只是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的教学工具之一,是新课程标准的载体。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比较不同版本之间教材的差异,灵活处理教材,并“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就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师生单向交流方式,也就是常说的“满堂灌”,这种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其效果肯定是不佳的。开放性的教学过程表现为信息交流立体化、方法途径多样化、评价机制多元化。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碰撞;通过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和设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得以提升;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如有关“流域开发”的知识,新课标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不同的版本对此选取了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选取的是“长江流域”,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取的是“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如果只是就单个版本内容泛泛而谈,或是深挖细掘,就不行。处理这部分内容就可采用一种开放灵活的方式,大可不必拘泥于某一版本的内容。教师应在课前搜集准备一些有关流域开发的文字资料和图片,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分析讨论,得出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从而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动态生成。
二、构建探究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程设计思路》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课程目标》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上内容都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探究性的原则,从而使“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乐于从事的日常的探究活动”。
布鲁纳说:“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学习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里的发现学习,指的就是探究学习。课堂地理探究学习,并不等同于课题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要认为只有让学生搜集资料、研究论证、写出总结报告,才叫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可以充斥于整个课堂的。新课程第一次把活动建议写到内容标准上,其实这些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并且大多是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构建探究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课堂上要保证有充足的探究时间
要想真正实施探究性教学,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从容发现问题,总结方法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点拨者和引导者。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办,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2.探究的主题要明确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探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课堂探究,因此教师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是非常必要的。探究的主题不能脱离基本的教学要求,永远不能无目的地瞎探究,这样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主题的确立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能太大,太大的探究课题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也不能太小,太小则无法打开学生的思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迁移应用的尝试往往就是课堂探究的话题。
3.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引导探究的思路
学生的知识储备必定有限,漫无边际、信马由缰的探究一般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增强探究的目的性和效益性,教师就要给予恰当、适时的引导,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入手。比如教师可以将某一个待解决的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采用递进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当然引导不等于包办,教师决不能时刻左右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自己所想象的“完美的结果或结论”。
如有关“洋流”的知识,新课标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知识由于难度较大,传统的地理教学一般以教师精讲为主。而在充满探究性的课堂上,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具体做法是:①观察世界洋流分布;②总结推知分布规律③与风带对比,解释规律;④以规律作指导重新认识分布状况,并找出不适用的地方;⑤观察西海岸的荒漠分布及世界渔场的分布,得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是充满乐趣的,探究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记忆也会更持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构建发展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前言》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以上内容都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从“对学生一生有用”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是与时俱进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命题可能出现的显性知识,注重知识的反复呈现,学生能应付考试,甚至对教材知识背诵如流就是教学任务的终结,根本无视学生对发现过程的体验与感悟,更无视学生情感、态度的深层次发展需要,使学习成为索然无味的记忆与再现,缺乏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再创造。而发展型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包括注重对地理学习积极性的保护与促进,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与领悟,对地理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探索,对地理意识与情感的激发等。
如有关“城市化”的知识,新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内容以纲条形式表述知识要点,看起来简单明了,处理起来也很容易。但从发展性的角度考虑,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可能比掌握特点更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可用的图表多种多样,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归纳技能都会得到提高。对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生活中的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构建信息技术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课程目标》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构建信息技术型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能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还在于能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但我们应注意将它与新课程标准充分整合,避免走入一些误区,依据所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也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另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考虑时间成本,决不能为显新意而生搬硬套。
篇9
从实验稿到新课标:
坚守本身就是创新
正如有学者所说,2003年品德与生活实验稿课程标准从教育理念、课程性质定位、概念要目的构架到教学思路的调整转换,甚至语言文字的表述,都体现了彻底、全面地出新。实践中,实验稿课程标准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很快就成为一线教师的话语,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然,对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乃至在实践中运用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的。
十年课改,是什么为品德与生活课堂带来巨大变化?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并不是因为有了一本课程标准或是某套教材,而是由于有了课程顶层设计的课标、教材乃至课堂教学构成的课程体系中的一线教师的觉悟与变革,只有他们理解掌握了新的德育理论,才能真正迎来德育课程的春天。没有理论支撑的课程改革是无法想象的,没有清晰、明确、一以之理论支撑的课程改革也是无法想象的。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清醒地看到,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以更加清晰地支撑起课程改革。但不能否认的是,实验稿课程标准承载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带来了小学德育课堂巨大的改变。
从实验稿课标到2011年版新课标,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在变与不变中感受到一种坚守。我们不能陷入文字游戏,捕风捉影、故弄玄虚。如没有出现德育课程的字眼就否定课程的德育性质,什么地方多用了几个“公民”字眼,就将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对立起来……
例如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将实验稿课标与新课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些修改在提法上更加明确、统一、规范。再例如课程设计思路“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对实验稿“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进一步补充、完善。总之,从实验稿课标到新课标,这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承载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核心的德育新理论,需要我们坚守下去,并不断深入研究,在内涵上不断创新。
从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活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对十年来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作出了回应。其实,我们都知道,从作为课程顶层设计的课程标准本身到具体的一线的课堂教学实施,中间有着太多太多的问题与挑战。教材建设问题、课程管理问题、评价考试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原因在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彻与实施、学生潜能的开发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落实等,都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因此说,教师是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关系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我们的实际状况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如人意,造成了品德与生活课程任课教师专业性不强、研究不深,而且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导致本课程师资的“兼职之痛”!另外,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凡是教研员专业水平高的地区,课程推进就势头良好;凡是教研活动落实到位的学校与地区,课程推进就有力。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从上位的课程标准到一线的课堂教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我们要深入探究的是――教师理解到何种程度才算深刻?教师如何才能“深刻理解”?我们不难发现,仅仅从课标到课标,我们永远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教师必须要找到课程标准的“源头”,学习掌握支撑课标的德育理论。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了,其实德育课程的落实还需要理论工作者不务虚、不逐利的踏实研究。这样,广大一线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师才有可能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根基不稳,地动山摇”,这绝不是为一线教师开脱,而是对问题与挑战的思考与自我救赎。
十年来,一大批好的课堂教学案例不断涌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课堂教学背后,总站有一批具有一定德育理论高度的教师或教研员。他们不会就教材讲教材,而是不断闪现创新的灵感,构建生活的课堂。这种创新,我认为一定来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活的课堂。
另一方面,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受到一线老师欢迎,对教师有启迪的培训总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有些培训则不为教师悦纳――哪怕培训者是教授、博导。其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所以,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只能是基于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的整理,是不能求全责备的。2011版课标为我们搭建了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新平台,我们期待,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会因此不断发展、超越。
从课程建设到学生成长:
让德育恢复自身的魅力
有现象存在,品德与生活课在有些地方时有时无、可有可无;有言论说,德育课程是学生不可能喜欢的课程,从世界范围看都是这样……
事实是这样吗?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虽然只有两个学年,但它负担着引导“幼小衔接”和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过渡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课程的宗旨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十年探索,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上是急切需要引导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这门课程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欢。
鲁洁老师说:“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诚然,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地面对问题与挑战: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的问题;对学生的了解与引导的问题;对目标的把握与达成的问题;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问题;对评价的理解与实施的问题;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篇10
一、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特点
与以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这一标准的提出,建立在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中化学教育课程的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表现出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提出,表明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的重点及主导思想发生了转变,为高中化学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中化学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化学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其核心思想是充分尊重人和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科学作为改造自然世界,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工具,其精神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也就是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步凸显.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必须归结于人文精神的失落.所以“新课标”就这一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出高中化学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事之前,先学做人.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
2.通过化学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核心思想就是进行创新教育.
因此新课标也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化学学习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化学是一门根植于生活之中,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小到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大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在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其背后也无一不隐藏着耐人深思的化学原理.
“为什么可以用苹果催熟生香蕉”,“为什么可以用醋洗茶渍”.通过引入这些直观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产生“顿悟”.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对“高深莫测”的化学产生畏难情绪,相反还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模式,使学生习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求真去伪,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化学无穷无尽的乐趣.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4.关注自我评价,倡导个性发展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身特点的认识过程,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动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我们必须多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探讨问题的机会,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发挥空间,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加强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挥优点,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此外,我们的化学教学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并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通过更为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发展个体兴趣,挖掘潜在优势,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学习化学和从事化学研究.
二、新课标对当代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的提出对高中化学教育无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无论是在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还是课程的设计思路上的改革,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如何适应新课标的主导思想,如何将其切实有效的贯彻进日常教学,这些都使得“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高中化学教师,必然要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1.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讲知识”,学生“听知识”,教师成了教学活动中的强势权威者,学生在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过程中,渐渐的丧失了反驳的能力,也放弃了反驳的欲望,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这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其实所谓“教学”,有“学”才有“教”,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从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要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和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学相长,促进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其次,正确认识教学目的.新课标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高中化学教育在短期来看还必须服务于学生的高考升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型的人才早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的化学教育必须紧密地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从以往以“化学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化学生活”为中心,避免纯理论知识讲得太深,授课内容过于单调,致使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收效甚微.
此外,我们还应重视化学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深层意义,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转变教学方法
针对前文提到的教学思想,笔者认为要贯彻这些思想,就必须转变和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数化学教育方式仍然是“满堂灌”,课程内容讲什么、怎么讲、讲多深、讲多广,这些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忽略了学生兴趣及能力上的差异.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必须坚持“民主精神”,大力提倡并开展讨论和实践活动,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构建桥梁,促进自主交流、合作互利.在互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模拟化学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同时,在教学互动中,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善于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目的,通过情感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进行.
3.优化知识结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还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知识结构问题.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指既要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利用,是形成良好认知的保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课标下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