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

篇1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基本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本方针,深入开展全县专项整治工作,夯实危化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杜绝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

全县危化品企业督查整治率达到100%;一般安全隐患整治率达到95%,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到90%;企业自查、乡镇普查率达到100%,县级复查率不低于50%;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无法整治的企业实施关停,实现全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二、整治范围

(一)危化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危化品的化工、医药生产企业。

(二)储存危化品形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

(三)经营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加油(气)站。

(四)承运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剧毒溶剂、强腐蚀性化学品等重点品种的运输企业和单位。

三、职责分工

县安监局:负责牵头开展全县危化品专项整治工作。

县商委: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危化品储存、经营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经委: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和天然气及井、站、场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交委: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危化品运输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剧毒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购买使用和有关危化品治安隐患的排查治理。

县海事处、县港航处和县航道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县水上运输危化品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质监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县涉及危化品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医院危化品的储存、管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县药监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医药危化品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县教委: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危化品的储存、管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县粮食局、县畜牧局、县环保局等有储存、使用危化品的部门:负责本系统、本部门的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四、时间及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从2009年4月20日开始,至2009年7月15日结束,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督查、总结评估4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0—30日)。研究制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有关工作。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1日至5月26日)。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组织、督促有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掀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抽查及整改活动的。危化品从业单位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工作,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情况、组织制订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情况和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情况。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并加强监控,严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重大安全隐患,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负责”的原则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县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办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复查工作。

(三)检查督查阶段(5月27至6月27日)。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分行业、分片区组织联合检查,重点检查各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三大经济政策、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劳保防护用品等落实情况。县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汇同县督查办对重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对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肃处理。

(四)总结评估阶段(6月28日至7月15日)。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总结、评估,形成书面材料,于2009年7月20日前报送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五、整治内容

(一)危化品生产企业。

1.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区等单元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2.工艺技术管理、仪表联锁、设备维护保养等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要机组、反应器、分馏塔、专用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重要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工艺技术是否合规,操作条件是否合理,主要联锁自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3.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4.检修、维修作业时,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生产和施工作业中,“四防”(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冒串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特别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和防中毒、窒息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防雷电、防汛、防构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治安保卫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6.企业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或是否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是否建立重点目标巡逻守护队伍;化工企业环境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设立事故污水应急池及具备事故污水处理能力。

7.操作人员掌握本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工艺技术指标、操作规程、设备登记表的使用、应急处置方法的情况;严格执行企业巡回检查制度的情况。

8.新建危化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和使用危化品的化工和医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安全设计设施审查情况;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情况;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情况;正在试车投料和试生产项目试车方案备案、安全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特别是要排查新建项目使用的工艺是否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9.地处环境敏感区域且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及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情况,是否落实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配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是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二)危化品储存企业。

1.危化品储存设施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2.是否建立储罐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否存在超期、超量及混存现象。

3.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4.储罐是否装备液位计、超温超压报警装置,仪表、防静电、降温、灭火及防扩散、安全附件等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5.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6.地处环境敏感区域且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及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情况,是否落实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配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是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7.对所储存剧毒化学品数量、流向、储存量的登记记录情况。

(三)危化品运输企业。

1.危化品运输企业是否取得运输资质。

2.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证。

3.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和配载容器是否取得检测检验合格证明,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执行情况。

4.运输车辆、罐体检测和阻隔防爆技术应用情况。

5.运输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品情况。

6.车辆GPS安装和监控系统连接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终端平台及车辆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

7.是否取得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是否超载、超速及运输线路是否符合规定。

(四)危化品经营单位。

1.销售企业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经营现象及“一书一签”制度执行情况。

2.销售企业是否检查购买凭证及运输通行证等情况。

3.加油站设施与周边安全距离情况,人员培训持证情况,卸油、加油及检修环节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4.重点区域加油站采用阻隔防爆技术情况。

5.危化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充装设备防静电、防超装措施、防护装备配备情况。

6.危化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充装车辆资质、安全状况检查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严禁超量装载规定执行情况;操作人员取得上岗证情况。

7.危化品充装设备管道静电接地、充装设备的仪表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是否按照规定使用万向充装管道代替充装软管;是否采取防超装措施;有毒有害危化品充装站配备有毒介质洗消装置情况;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2008年9月7日,紫光天化公司结晶釜发生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这次事故的发生,与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有密切关系。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预防事故、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二)加大协调配合。要充分发挥危化品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专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县安监局要加强综合监管职能,协调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强化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处置废弃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县交委、县商委、县经委、县*局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危化安全监管水平,构建管理有力、监督有效的危化品综合监管网络。

篇2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提高除患能力;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装置和设施以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

(二)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法活动,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做到一般隐患立即整改,整改率达98%以上;重大隐患全部得到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二、排查范围

全县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对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带仓储经营单位(含加油站),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

三、工作重点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

1、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情况以及审查时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

2、新建项目的立项审批、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情况;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符合性;项目的试生产方案备案和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竣工验收情况。

3、仪表联锁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仪表完好和联锁自动保护仪表投用情况、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完善和投用情况、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表的投用、完好以及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情况。

4、检维修作业中,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起重、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和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在生产和施工作业中,“四防”(即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料串料)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5、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6、防雷电、防汛、防台风、防建筑物倒塌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企业负责人、安全技术负责人等现场带班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7、企业厂区内外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消防设施、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8、涉及重点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情况。

9、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情况,是否与岗位职责相匹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工艺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工艺技术管理、巡回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10、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取证情况;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11、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情况,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演练情况,应急器材配备情况。

(二)危险化学品储存环节。

重点是储存有毒(特别是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涉及使用氯、氨等被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企业,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和单位。

1、安全监控仪表完善、完好和投用情况;特别高、低液位报警联锁仪表的完好和投用情况;罐体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液体储罐防超温超压、防串料跑料、防雷、防汛、防倒塌措施的落实情况。

3、仪表、安全附件检验情况;是否存在超储现象。

4、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执行情况。

5、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的外部安全距离。

6、消防设施、应急器材的配备和管理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情况。

(三)危险化学品经营环节。

重点是供氧站和加油站。

1、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许可经营范围;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符合性;“一书一签”(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及落实情况;安全状况查验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2、埋地油罐、充装车辆等的设备、仪表、安全附件、报警系统检验情况;防渗漏、防上浮、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装卸软管水压试验情况;毒介质洗消装置配备情况;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的配备和使用情况;站内外安全距离情况。

(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

1、是否到合法的生产企业进货。

2、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产品流向登记。

3、仓库电气、防雷、防静电和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4、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和其他从业人员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

5、仓库是否超量存储、是否有A级和C级产品混存情况。

6、门市经营部是否存有实物的烟花爆竹情况。

7、是否有值班记录。

(五)烟花爆竹零售企业。

1、是否购销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

2、是否违规违法存储烟花爆竹。

3、是否张贴明显的警示标志。

4、是否配备消防器材。

5、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

(六)职业卫生工作。

1、查用人单位是否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专人管理(见文件)。

2、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3、查用人单位是否进行网上申报。

4、查用人单位是否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5、查用人单位是否进行了职业卫生专项培训,主要负责人及分管人(见培训证书)。

6、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康体检档案。

7、查用人单位主要作业场所,是否进行了有害、有毒物品公告及警示。

四、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6月20日至7月5日)。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立即对本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二)检查督导阶段(2013年7月5日-2013年8月26日)。我局将对本辖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市、县安委办将对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三)整改验收阶段(2013年8月26-2013年9月26日)。我局将对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验收,并做好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对本辖区的巡检验收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要全面总结近年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使各项工作措施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特别要结合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以本次隐患排查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制度,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3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党w、ZF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

通过专项整治,推动各地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实现教育系统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对盟市、高校学校安全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健全地方ZF的领导责任、教育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学校的主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2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和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责任处室:人事处、学校安全管理处、督导室)

(二)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把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有关法规文件纳入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党w(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培训等形式,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w、ZF的决策部署,定期研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导学校建立教职员工安全业务培训制度,严格落实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有关要求,不断师生提升安全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处室:办公室、机关党w、学校安全管理处、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

(三)推进安全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推动地方ZF落实安全投入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学校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条件。制定出台学校安全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规范安全管理、事故处置、责任追究等行为。加强高校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人才支持。以学校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学校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和连接公安部门的应急报警系统,实现隐患排查、问题清单、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置信息化。(责任处室:财务处、政策法规处、高等教育处、学校安全管理处、科技与信息化处、信息中心)

(四)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安全隐患“三个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制度。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评估,健全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消账闭环管理。推动各级建立学校安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应急、市场、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综合治理,形成护校安园工作合力。(责任处室:学校安全管理处、各有关业务处室)

(五)推进应急处置能力体系建设。

全面修订完善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值班值守、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应急响应制度、程序。严格落实学校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健全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责任处室:办公室、学校安全管理处、学生与思想政治工作处、科技与信息化处)

三、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一)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为重点,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推动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教育部门监管责任,严管严控食品经营风险,坚决防范校园发生群体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年,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四D”、“六T”厨房规范化建设全面启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全覆盖建立,创造条件推进家长陪餐制度实施;*年,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年,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率达到*%,食品安全知识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以上,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实施大宗食品原料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的学校、幼儿园食堂达到*%以上。(责任处室:学校安全管理处、体育与卫生艺术教育处)

(二)开展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和微型消防站建设为重点,*年,集中解决一批校舍消防验收问题,完成校园消防通道清理、划线标识和畅通工作,重点部位微型消防站全覆盖,中小学全面启动消防操活动;*年,城市校舍消防未验收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城市校园微型消防站达到全覆盖,中小学消防操活动全面开展;

*年,全区校舍消防未验收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消防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校园微型消防站达到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健全,专业管理人员满足消防管理工作需要,消防安全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责任处室:学校安全管理处、各有关业务处室)

(三)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

以“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年完成中小学与城市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城市校园“护学岗”“四个*%”的基础上,*年,城镇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护学岗”达到*%;*年,乡村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城镇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完全实现“三个*%”。

以建立和完善学校联席会议机制为重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月会商机制、定期通报机制、联合整治机制、督导检查机制、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持续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文化环境、食品卫生环境、交通环境整治,形成常态化护校安园工作合力。(责任处室:学校安全管理处、督导室)

(四)开展实验室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和日常管理责任,形成从购买、储存、使用、监督到废弃物处理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体系。*年,全面排查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及危化品现状,摸清底数,建立危险源电子台账、分布图,完成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年,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置机制,改善重大危险源储存管理条件;

*年,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建立,日常管理职责明晰,运行科学规范、安全有序,有关管理人员、科研实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周)制度常态化,建立高等学校科研实验室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机制。(责任处室:科技与信息化处、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处、学校安全管理处)

(五)开展校车交通安全整治。

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继续推动各级ZF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推动校车制度实施。协调配合应急、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持续开展拉载学生车辆、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杜绝非法校车和黑校车接送学生的现象。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机构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加强对驾驶人和随车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测,保障学生交通安全。(责任处室:学校安全管理处、督导室)

四、时间安排和要求

(一)动员部署(*年*月-*月)。

制定印发《全区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专项整治分工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全面部署和启动专项整治工作。

(二)排查整治(*年*月至*年*月)。

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时限,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三)集中攻坚(*年全年)。

在全面排查、建立“三个清单”的基础上,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实行问题销号管理。要对梳理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细化责任和措施,加大攻坚力度,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篇4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化医集团《关于印发XX年安全环保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化医司[XX]386号文)以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强化监管,深化整治,夯实基础,细化责任,严格执行。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企业长周期安全运行。

二、控制目标

无因工死亡事故;

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

无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

无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或公共安全事故;

无重伤事故;

一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元/百万元产值(现价);

千人轻伤率控制在0.5‰(月均)以下。

三、工作要点

㈠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实施装置和过程的安全性配置改造,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进一步完善工艺措施安全性以及极限操作的评估机制,从危险操作着手,抓好平稳操作,逐渐树立系统地平衡操作的观念,并系统地进行改进。

2、继续探索化学反应模式的系统改进,积极推进新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化学反应的安全性,优化工艺过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3、抓好苯胺、聚碳扩产等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探索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确保项目建设、运行安全。

4、继续深化以消灭危险源为目标,把循环经济和节能运行与安全运行相结合。通过工艺创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实现化工过程放热过程和用热过程集成联动,将化学反应热和工艺余热回收利用,完善全厂热交换网络,进一步优化热量的梯级利用。

5、设备管理部门对企业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及其安全附件按期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对检验为有缺陷的设备要及时停用或降级监护使用,并有计划地更换相应的设备或管线。

6、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一步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在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要害部位,增设醒目的安全标识。加强厂区道路整治,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7、加强现场围堰的完善及规范管理,加强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㈡ 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

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风险奖励金制度。进一步细化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分解到经济责任制、风险奖励金、安康杯考核办法中),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

2、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价组织,加强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对重大风险要制定风险削减计划并予以落实(过程改进),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实现管理承诺,保持体系持续合规、有效运行。

3、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完善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帐。各单位要按照规范及《安全标准化工作整改方案》(重长风化[XX]104号文)要求,按时完成、改进各项工作,争取在一季度实现达标验收。

4、认真贯彻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5、严格执行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强化各项监控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平稳运行。并深入继续开展消除危险源的工作。

篇5

一、危化品安全监管方面

(一)严厉执法,深化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扎实开展危化品领域“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建立“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审批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未批先建、重大变更不履行审批手续等非法违法行为。

2.督促危化品企业严格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治违”工作,重点治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使危化品企业“治违”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3.按照__危化16号文内容要求,继续开展危化品领域年度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危化品“老、小、差、危”企业,加大非事故处罚力度,促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要求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突出重点,大力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4.推进危化品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进一步加大对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非民用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力度,督促当地政府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时间表、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持续推进办法,做好过渡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限时关闭化工企业危化品的排查,其所存危化品必须在关闭前清理完毕,强化设备设施拆除过程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许可这一抓手,稳步推进危化品经营单位个转企工作。

5.加快危化品企业安全条件提升综合整治。按照《__市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__年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开展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排查,督促企业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设计诊断,及时完成设计缺陷的治理工作。全面完成涉及15种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改造;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完成60%以上;按要求推进涉及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新项目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在设计阶段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要求,规范企业危化品安全信息收集和过程危害分析、规程制度完善和培训教育、承包商管理和特殊作业管理、设备设施维护和变更管理、生产准备和事故应急管理等过程管理,提高和规范安全管理水平。

6.推进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和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督促各地加强化工园区(集聚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确保监管力量和素质适应日常监管工作要求。按照浙政发〔__〕27号要求,落实化工园区(集聚区)定期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落实重点目标的安全监督监管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容量。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调研活动,研究落实 “科学规划与建设、建立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严格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安全措施。认真学习上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经验,积极推行强制更新设施设备、强制淘汰落后工艺、强制落实生产自动化改造、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五项强制”措施。对“老、小、差、危”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区域,应按照“三个一批”,即淘汰关闭、扶持提升、发展培育一批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开展穿越公共区域的危化品输送管道专项治理。进一步查清城镇危化品输送设施的分布走向、物料名称、权属单位、安全现状和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完成危化品管网全面检测、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各类管网的安全状况和安全风险等级等工作。按照国发〔__〕40号文件要求,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开展危化品输送管道违章占压和防护距离不足以及各类管道铺设重叠交叉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8.强化危化品使用企业监管。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第57号)规定,开展相关企业的排查,推进各项工作措施,明确申报办证时限,及时完成许可任务,落实安全监管。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使用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危化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等八类企业落实安全现状评价、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作业场所符合要求等措施。

(三)明确任务,着力推进危化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9.全面完成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以安全标准化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运行为重点,突出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建设;以落实安全规范、严格安全管理、运行安全体系为主要内容,利用企业自身力量,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以督促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标准化自评为推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实。鼓 励有条件的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积极争创二级、一级安全标准化。进一步简化微型危化品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内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此类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0、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和《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管理办法》要求,督促企业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自查自纠自报、监管部门督查督办督导的管理机制。推行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逐月逐级向安监部门报告制度,建立四级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专用邮箱,对隐患排查、治理、销号进行动态管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危化品企业“先走一步、更深一层”的要求,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即风险点排查治理活动,自觉开展风险点(危险源、事故)预警告知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主动预防、前瞻防范。

11.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按照《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每年开展一次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估,严格按照评估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积极参与“黑名单”和“十佳诚信”企业评定,促进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自觉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

(四)打牢基础,努力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

12.严格按照省安监局等三部门《关于提高我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安全生产从业条件的指导意见》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从业人员岗位条件,特别是安全管理负责人更应率先落实;严格执行危化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加大化工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推广海宁做法,开展企校合作办学(班),实施订单式、定向型化工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3.继续按照《关于印发<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家安全检查制度>的通知》要求,督促企业签约相关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检查,或由镇(街道、园区)统一聘请专家为企业提供常年服务,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安全保障水平。

14.以县或化工园区(集中区、化工企业集中的镇和街道)为单位,推行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月度例会制度,通过开展工作汇报和经验交流、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15.完善《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记录本》相关内容,进一步帮助企业弄清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促使企业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等要求融入到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提醒企业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6.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要求,督促企业按时、按要求将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度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报县(市、区)安监局进行备案;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专业事故统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简报表》和上半年、下半年本地区危化品事故统计表。

17.开展对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考核,进一步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并对考核结果通报公布。对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落实危化品监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坚决纠正办事拖拉、工作肤浅、消极怠工的行为。

18.全面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以危化品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用典型引领,促进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五)严格许可,全力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

19.严格危化品建设项目准入门槛。严把危化品建设项目落户准入关,杜绝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等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和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项目在非化工规划区(集聚区)建设。加强对涉及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无法提供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专家论证书面意见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20.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产业布局和选址区域规划符合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性等内容;全面落实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安装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生产装置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21.严格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项目应邀请省级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落实整改,整改完成情况要经安全评价服务机构和当地安监部门的确认。

22.严把危化品安全使用、经营许可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安全管理,按照经营进市场的要求,严控经营单位数量。严格许可证的注销、吊销和定期公告制度,未按要求办理相关许可证延期的一律予以注销。根据行政许可分工,加强对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经营许可发证情况的检查和指导。

23.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按照局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管理,统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内容,做到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受理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24.加大行政审批服务 力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思想,主动配合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的实施;采取重大项目重点办理措施,开展模拟审批与企业按需审批相结合,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20%,不断提高审批效能。

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

1.持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通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完善烟花爆竹“打非”工作体制机制,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产品的打击力度。切实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的“打非”责任,把“打非”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深化烟花爆竹企业“治违”工作,强化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切实加大处罚力度,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2.进一步推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落实零售经营规范化建设。

3.深入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落实安全责任。以专店、专柜、包厢式专间三种经营方式为样式,加强对烟花爆竹经营场所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对超量存放、超规格经营烟花爆竹产品处置力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4.充分利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在打非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行烟花爆竹安全协管员制度,在培训、试行、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协助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5.研究探索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布点规划,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诚信设店、总量控制”的原则,科学构建我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络;学习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监管计分管理办法,坚决取缔从事非法销售活动的零售经营店,建立安全、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经营秩序,提升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条件。

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方面

1.督促有关企业落实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2.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的条件审查和相关备案等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证前审查与证后监管的结合,重点审查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针对性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入库(出库)台帐以及原始记录(证明)的完整性、一致性。

3.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加强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数据的审核工作,加大对季报、年报等数据填报的督促力度。

4.配合公安等部门,推进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积极参与禁毒委及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有关活动,认真完成分工任务。

四、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1.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要明确履行应急管理的科室、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理顺上下级关系;危化品大中型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嘉政办发〔__〕147号文件要求,加强危化品企业市级应急救援基地、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确保人员实际到位。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技能训练。要以危化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年度训练、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训练。

3.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督促各县(市、区)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手册》,明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流程、指挥报告程序、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健全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危化品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4.深化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修订、评审、备案工作,重点突出现场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所有重大危险源、重点工作岗位、要害部位都要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做到简明扼要、挂牌公示。督促各县(市、区)要在全面落实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的基础上,制作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合订本;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使用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

5.不断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的储备。各县(市、区)要定期统计区域内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储备情况,建立应急情况下的调用机制,督促危化品企业配备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应急救援物资,加强承担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任务的企业或单位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

6.继续开展应急技能比武和应急救援演练。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参考标准》,充分利用第12个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这一平台,督促危化品企业开展技能训练、比武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应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各县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为重点的综合性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

篇6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一起并列为21世纪影响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产业。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以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疫苗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颇具规模。但由于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涉及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这些具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无论是直接感染,还是间接地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社会、动物或植物都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因此应强化生物制药企业的安全意识,提高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力。

(1)加强预防性生物安全管理意识。

思想意识上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工作人员势必有章不循、执章不严。因此,做好生物制药企业从业人员的动态安全管理必须要克服安全管理的无科学性、简单化、形式化。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定、完善、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并使规章制度正规化、规范化有效运作。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监督、检查、落实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促使人们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生物安全生产活动形成自然循环规律。

(2)加强从业人员生物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具体体现在工作人员的生理条件及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例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实验技术环节比较过硬,但是对安全操作和个体防护往往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某病毒实验室的一位研究员在清理运输箱废弃物时,未按规定戴上手套,因而感染了肝炎病毒。因此,要经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使企业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及个体防护技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达到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客观要求。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广大从事生物制药企业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合格专业人才。

(3)建立健全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免遭生物危害提供了保障。生物制药企业由于产品不同,所涉及的生物危害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生物安全的一般要求,参照国务院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规和文件,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入口处应有安全警示标志或限定无关人员进入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半污染、污染区的工作区域;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与实验室无关的动物不得带进实验室,有良好的实验室内务行为,禁止食用品与试剂或标本放置同一冰箱。

转贴于

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所接触不同的传染源,定期对应注射不同的疫苗,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体质;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时,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的配备原则穿着适应的工作服或防护服、鞋套或专用鞋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手套(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

严禁在实验室中穿凉鞋、拖鞋、露趾和机织物面的鞋。实验室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乳胶手套或双层手套,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结束或者离开实验室,防护用品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在感应水龙头下流水肥皂洗手、使用酒精擦手;标本采集时工作人员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操作者均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克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要加强普遍性预防的理念,使用安全可靠的血液、体液用品。血液、体液标本是实验室的主要标本,也是实验室潜在危害的主要物质,血液体液检验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是乙肝感染和发病的大国,近年来,爱滋病的发现与流行对每天与血液、体液打交道的检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危胁。因此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时尽量减少检验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标本的可能。应使用与仪器匹配的真空采血管及一次性试管。尽量避免开盖以防微生物气溶胶的吸入,标本直接上机,构成全封闭系统。减少检验人员在体液收集、采血、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血液、体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

(4)加强制药企业设备设施和实验室安全工作条件的管理。

根据实验室的等级需要和标准做好设备选购、验收、安装调试,进行技术培训掌握性能和安全使用要求。进行运行中的所有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的检测、检查、维护、巩固可靠性。建立设备档案,做好设备事故调查分析、严格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报废制度。严格按实验室的等级和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条件的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防护装备和用品的使用、管理要达到标准的要求。这同时也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事关工作人员的基本人权和根本利益的问题。因此,无论从保护劳动健康还是完善我国经济运行机制都应注重职工的劳动保护,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和技术投入,推动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

(5)加强生产环境管理。

生产车间及实验室应定期消毒。方法可采取加强通风、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消毒法;公共场所物体表面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至湿(约10ml/m2),作用25min。使用抹布、拖布擦拭2遍。抹布、拖布要保持清洁与干燥;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用拖布浸消毒液拖擦2遍或喷洒至湿润。生物制药企业生产废物垃圾的处理。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严防废物流失、泄漏、扩散。首先应对从事废物收集、运输、储存、处理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废物应有专人负责收集、运送、处置。

篇7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所属各项目安全管理资料的编制、管理,贯彻安全标准化及落实股份公司“1234+”中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集团公司、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本公司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管理经验,组织编制了《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全内业资料编制指南》。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中铁十五局集团安全生产评价实施细则》

三、编制基本要求

1、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完善相应的安全内业资料,并应保证资料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2、安全管理纸质资料应为原件,安全三类人员、特种人员操作证等相关证件不能为原件的,可为复印件、扫描件。

3、安全内业资料文字、签字、图示、音像等资料应清晰有效,资料中的文字、盖章、日期等内容应齐全。

4、资料排列顺序为封面、目录、内容、附件。封面应包含项目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等。

5、所有资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履行审批、签字手续,符合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的,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

6、如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要求与本指南冲突的,请参照建设单位要求执行。

四、编制内容

1、安全保证体系

1.1 确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结合项目所在地主管部门、业主或者公司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1.2 项目部必须依法成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以文件形式,并在文件中明确工作职责,如有人员变动的及时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1.3 项目部应绘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并悬挂在项目部会议室。

1.4 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应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台账(表1),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台账。

1.5 项目部必须按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及考核标准。

1.6 依据各岗位职责,将年度安全管理目标逐级分解,逐级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直至作业层,建立安全包保责任状签订台账(表2)备查。

1.7 项目部依据签订的安全包保责任状中所要求的各岗位、各级别安全责任及安全目标,项目部按季度组织进行考核,填写项目责任制考核表。(表3)

1.8 项目部应及时识别、获取项目适用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建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效清单。(表4)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项目部应组织学习,留存学习记录。

1.9项目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明确规章制度适用范围、部门职责、具体内容的,并应文件形式。

1.10 项目部主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设施和安全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项目领导带班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及特种人员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内部安全许可制度、班前安全教育制度、危险作业安全旁站监控制度、施工作业操作规程等,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清单(表5)。

2、安全生产会议

2.1 项目部安全生产会议分为安全生产年度会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安全生产例会、安全专题会议等形式。会议应作好会议记录,收集会议签到表(表6)。

2.2 项目年度安全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要求全项目人员、施工班组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由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主要学习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总结分析本月安全管控情况,部署下月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等。安全生产例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主要参与人员由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各部室负责人、各作业队负责人等参与,会议内容主要是由安全管理部长通报本月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隐患整改情况,如有处罚的直接宣布处罚决定。各作业队负责人针对各自作业区域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安全总监结合下月施工生产任务提前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党政主管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可与安全生产例会同时召开。

2.3 项目专题安全会议。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时组织召开,由项目安全总监组织,项目主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会。

3、劳务队、作业人员管理

3.1 项目部依法审核并选择分包单位。合同签订前项目计划合同部应收集分包单位营业执照、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复印件资料,并建立资质台账。(表7)

3.2 合同签订后,分包单位应及时提供作业人员身份资料给项目部办公室,由项目部办公室建立作业人员花名册(表8),明确作业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籍贯、工种、进场日期、退出日期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劳务人员花名册实行动态管理,每月作好进出场作业人员统计,并将变化信息分送安全管理部、财务部。严禁超过60岁的劳务人员到现场作业。

项目部各部门根据各自安全职责,由项目经理制定部门完善作业人员档案,人员档案包含入场建议培训记录、人员证书复印件、风险告知卡、安全包保责任书、安全技术交底资料等内容。(表9)

4、安全教育培训

4.1 项目每年要结合本年度施工计划安排,制定有针对性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表10)。培训计划内容必须包括:教育培训形式、时间、频次、参加人员、主要内容等。

4.2 加强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系,作好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的延期培训工作。

4.3 项目部应根据办公室提供的作业人员花名册,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进场安全教育,人员进场后应接受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填写项目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卡(表11),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4 项目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作业人员应接受项目部组织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应履行签字手续。(表12)

4.5 作业人员转岗、复工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从业人员应接受教育培训,培训学时符合规范要求,教育培训应履行签字手续。(表13)

4.6 项目部应将班前教育纳入工序管理。班前安全讲话由班组长(领工员、技术员、专兼职安全员)根据当班施工任务,在每班施工前,向本班组全体作业人员就安全工作提出要求,由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班前安全教育活动实施书面记录,填写项目班前安全教育记录表(表14)。记录必须有时间、内容,字迹要清晰。班前安全教育记录要存档保存,可录取视频统一保存。

5、安全技术交底

5.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未经安全技术交底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5.2 安全技术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主要工序、特殊工序、危险作业工序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各职能部门、工区技术负责人进行一级安全技术交底;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人员、现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业工班长进行二级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技术人员、工班长负责向所属工班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

5.3 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5.4 安全技术交底应按规定履行签字手续、留存影像资料,签字必须由被交底人签字,严禁代签,详见填写安全技术交底表。(表15)

6、安全投入

6.1项目部应按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编制总体(表16)、年度及月度安全生产费使用计划(表17),计划中明确生产费用使用的种类,确保资金投入满足施工生产条件需要。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标准及使用范围参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执行。项目应及时建立安全生产费计量、支付台账(表18)。

6.2 项目部应对采购的安全用品进行验收(表19);填写安全用品收发记录(表20)。

6.3 项目部应按要求为从业人员意外保险等相关险别,并建立保险台账。

7设备管理(包含特种设备)

7.1 项目应成立大型机械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物资设备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管理。

7.2 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应建立大型机械设备台账、特种设备管理台账(表21)。完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一机一档”,包括:特种设备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维修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操作人员身份证、操作证等。安全管理部结合物资部提供的特种人员操作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登记表(表22),并不定时巡查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7.3 项目部物资管理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场。(表23)

7.4 项目部物资管理部或使用单位要作好机械设备的检查记录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设备运转记录、故障记录等登记,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8、消防安全管理

8.1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设置消防安全责任牌。领导小组应以文件形式。

8.2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项目部应在可燃、易燃存放及使用场所(15m)、动火作业场所(15m)、自备发电机、配电房等设备用房(25m)、施工现场办公、生活用房(25m)、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配置灭火器。括号内数据为灭火器最大保护间距,每个部位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项目部应指派专人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建立管理台账(表24),并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8.3 项目部应根据驻地、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绘制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表25)

8.4 项目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应定期不定期对项目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并填写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表26)

8.5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分别填写特殊动火、一级、二级动火申请,经相关负责人批准核发动火许可证后方可作业(表27)。特殊动火作业证应由公司安全总监审批,一级动火申请应由公司安全管理部审批,二级动火审批由项目部安全总监审批。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证有效期不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

9、危爆物品管理

9.1 项目应建立危爆物品管理制度、办法,明确管理、储存、申请、领用、登记等内容。

9.2 危爆物品库房应满足看护、防盗要求,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9.4 项目应制定危爆物品进场使用计划,按计划限量进场,进场后应分类定量储存, 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完善危爆物品出入库台账,使用记录、退库台账等。

9.5 危爆物品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项目专职安全员进行旁站监督,坚决避免私自处理现象发生。

9.6 项目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0、风险管控

10.1 项目部进场后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单位或者项目经理组织按照风险评估要求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针对风险评估报告绘制项目部安全风险公示图。(表28)

10.2 项目部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填写安全风险分析登记表。(表29)

10.3 项目应结合建质【2018 】3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风险评估报告,对照本项目进行梳理,编制项目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表30),结合清单编制专项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进行专家论证,专项方案编制、审批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

10.4 项目应按照风险分析登记表及专项方案制定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表,(表31)根据风险等级分别由项目领导、项目管理人员、班组管理人员的那个进行分级管控,并在现场作业工点设置风险源告知牌。

10.5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施工环境、施工条件不同,按月制定项目部风险动态管控表。(表32)

10.6 项目应对全体员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岗位时,应按照风险源告知牌,对作业工点的风险状况和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认。

11、隐患排查、治理

11.1 项目部应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分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安全日常检查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排查,排查后填写安全日志。定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至少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次数不限,遇到恶劣天气、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大施工节点、长时间停工后复工检查、上级单位开展的专项安全活动等,由项目部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检查。

11.2 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含:上级单位文件落实情况;方案编制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会议、教育培训、交底等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工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安全保障措施、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情况;机械设备安全状况;现场安全措施及防护情况;安全标识标牌设置情况;安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其他。

11.3 安全检查后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应留存影像资料,并要求立即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开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表33),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施工现场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整改完成后应由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11.4项目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结合风险等级表,排查本项目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表34),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11.5 项目部应当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12、应急管理

12.1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应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结合项目风险源清单中重大风险源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编制严格依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编制。

12.2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做好教育培训记录。

12.3 项目部应按照项目实际情况成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按规定配备应急救援物资,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并按要求填报应急救援物资台账(表35),应急救援设备、物资使用过后应及时维护、补充。

篇8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市行政区域内现危险化学品企业共78家。其中生产企业共2家;经营(储存)企业共6家(5家正常生产,1家基建),医药企业共3家;加油站共计32家,其中:社会加油站共8家(石油6家,甲醇1家,1家石油基建),中石化加油站共14家,中石油加油站共10家(其中1家基建),危化零售企业共29家。

(一)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上级部署,我市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防汛安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及医药企业特殊作业、成品油加油站等一系列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使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我局一是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二是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三是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聘请专家组成了专家组对整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确认,通过集中整治和“回头看”等工作深入开展,使各项整治工作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一是依据执法工作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二是结合“三大行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和管控,确保各企业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杜绝事故发生;三是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开展特殊作业许可及反“三违”整治;四是结合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重点加强对“二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项目进行监管;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五是大力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监测和评价工作。通过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下联动、深入推进、执法检查、集中整治和“回头看”等工作的开展,为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年共检查危化企业152家次,出动检查组共计55个,出动执法人员185人次,排查安全隐患323条,现场整改183条,140条责令限期改正,下达执法文书共计212份,立案处罚2起。

(三)做好危险化学品许可证换(发)证工作。以企业申请换(发)证工作为契机,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治理各类隐患,提高本质安全;并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及时安排现场核查和申请材料的审查上报工作。完成了年度换(发)证工作:加油站3家、乙类经营12家。

(四)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一是督促企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方案,健全培训档案,持续开展全员和岗位“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二是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检查力度;三是采取各种形式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安全警示教育的宣贯,对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今年除企业自主培训以外,我局共组织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会3期,并组织乙类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1期,组织辖区内参加州局培训1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接受培训教育的各类从业人员达230余人次。

(五)加强指导,持续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的要求,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目前我市共31家危化企业为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企业。

(六)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一是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定、审查论证和备案;二是督促企业完善救援设施的配备、检查、维护和建档;三是要求企业按规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切实加强和提升企业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响应能力,督促企业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救援演练,做到人人会救援,人人懂安全的目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危化领域“打非治违”力度不够,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不深入、不全面且主动性不够,记录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二)标准化企业的规范运行和实施、安全管理等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

(三)企业全员培训特别是各生产岗位的培训教育针对性不够全面,安全意识、人员素质不高,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依然存在。

(四)监管工作任务重,力量薄弱,知识匮乏,缺人才,缺设备。

三、2017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劳动纪律,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二)继续认真开展危化领域各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规范企业和市场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监管执法年”活动,加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明确责任部门,完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及医药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生产要求,继续开展好特殊作业安全监管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五)加强危化企业过程安全管理,以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管理为抓手,开展化工过程危害分析、化工设施设备完好性、公用工程可靠性、变更管理、试生产安全审查、事故查处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化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执行动火等特殊作业的许可,做好开、停车检查、维修、人员培训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报告。

(七)以危险化学品企业换(发)证工作为契机,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与服务。

(八)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培训及演练工作的指导,督促企业按要求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与培训,完善救援设施的配备、检查和维护,切实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能力建设。

(九)继续做好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大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两重点一重大)监督检查力度,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篇9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物质。危险化学品分类方式多样,在化工生产中,按照危险特性,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3690―9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可分为类:即爆炸物质、放射性物质、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质、易燃固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腐蚀物质、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二、危险化学品造成化学事故主要特性

1、易燃易爆性

在常温常压下,若有摩擦、撞击、火源、热源等条件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品可能发生自燃、剧烈燃烧甚至爆炸。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其燃烧爆炸的能力。

2、毒害性

化学物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无论是哪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都能渗入机体并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

3、突发性

危险化学品事故经常在很短时间内甚至是瞬间发生,时间短,威力大,没有先兆,猝不及防的事故会加重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4、扩散性

有害化学物质溢出之后,会向周围环境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扩散非常迅速,其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随着气流飘荡各处,会使危害蔓延扩大。比空气密度大的物质一般聚集在地表、沟河、角落等地势低洼处,如果长时间积聚不扩散,会存在潜在危险,比如迟发性燃烧、爆炸和人员中毒等。

三、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管理的现状

1、我国危险化学品储运现状分析

中国当前贮存危险化学品库房主要有平房库房存储、储罐式储存、立体库房储存、货场露天存储和货棚存储五种库型,其间平房库房占60%以上的比例,而且我国还规定危险化学品仓储禁止采用楼房库房。目前我国大型国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储运管理水平相对比较高,大多数符合现代化规范,实现了机械化、科学化、自动化作业水平,仓储管理人员的作业素质和责任意识较高,安全作业保证较好。而民营和个体仓储公司一般规划不大,管理水平一般,危险化学品行业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较差。这些公司没有重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库、分区位、分类贮存养护,常会把化学性质不一样、灭火方法不一样的危险化学品堆积同一库房,致使应急管理无法实施,人员的安全责任心无法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去,容易导致发生事故。

2、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现状分析

我国危险化学品的运送每年重大事端频发,安全管理状况不佳,造成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严重损失,其间绝大部分是短少资质的个体运送户和非专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送的企业。剖析形成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首要驾驶人员违规操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掌握较少,对事故的应急处置不当,违背危险化学品运送管理规定,行车过程中乱停乱放、超速、超载行车;其次驾驶人员未经专业安全培训,缺少专业运送常识,预防认识不足,险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差。

三、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运输的安全管理措施

1、危险化学储存的安全管理措施

1.1危险化学品仓库选址

在挑选危险化学品仓库建造地时,应当在远离城市供水源、人群密集的居民区、城市主要路网和交通干线、江河湖海、农田等地进行选址,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放置在地势低洼处,桶装易燃夜体放在库内,而炸药和爆破物品贮存于专用的地下设备和防爆防热设备仓库以内,依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城市总体规划,挑选距人口密集地较远的空位选址。

1.2危险化学品库内安全管理

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办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明确指出了相关企业应当实行挂号和报告的责任,要严格实行出入库准则,健全完善的安全防控规章办理程序,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特色,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分区贮存,分库贮存,分类贮存与养护的管理准则。在危险化学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仓库进出人员,细心核对进出人员和车辆的证件,核查危险化学品品名、标准、用处、包装、标志、数量等信息,在断定无误后做好挂号作业,值班人员做好交接作业。危险化学品出库时,仓库装卸车管理人员要仔细核对危险化学品信息,对营运单位车辆、人员信息要认真检查核对,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营运资质和车辆信息认真登记,杜绝向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个人及车辆进行危化品的装卸。在应急处置方面,危化品库房应当具备满的消防设施和稳定的配电系统,电源线路严格按照防爆要求设置,禁止仓库周围堆积其他货物或其他物品,保证消防通道的通畅,危化品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储运过程中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温度,对储存场所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隐患。

1.3装卸作业安全管理

在装卸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装卸工作的操作规章制度,要做到文明装卸工作,防止碰击、碰擦、震晃和跑、冒、滴、漏等清况。装卸转移危险化学品宜选在白天进行,在户外应尽量防止日晒。夏天宜在早晚进行,避开高温时段,如必须在夜间进行的危化品装卸车工作,应保证现场足够的照明,在冰雪恶劣气候时,应落实现场的防滑措施。各种装卸工具要注意每年定时检修和年审,保证满足的安全系数,每个器械须事前进行消除发生火花的办法。装卸操作人员应一致规范着装,穿带防护服装防止静电。当危险化学品库房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向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并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采取应急措施。相关作业人员应定期对危化品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保证发生事故时人员的应急处置步骤对事故现场的有效控制。对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和包装容器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不得遗留污染危险。剧毒危险品、放射品、爆炸品等危险品被盗、丢失或误用时,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避免对社会发生损害。

2、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依据国务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从事专业装运危险化学品的公司、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从事运营,保证运送安全。运送危险化学物品要事前了解货品的性能和消防、环保等应急处理办法,对包装容器、物品和防护设备要仔细检查,禁止危险化学品漏、散和车辆带病运转。禁止将有理化特性冲突的危险化学品混装在同一辆车运送,各种机动车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场所时,必须在消声器上安装阻火器后,方能进入。危险化学品运送的车辆,应对槽车罐体及安全附件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完好备用,要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在清洁、消毒时,应主意危险物品的性质,掌握清洁、消毒办法常识,避免污染或引起中毒等事故。装运危险物品的车辆,应装备一定的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黄色三角旗或危险品警示标志品等。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不得随意泊车。对于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各单位应当在上岗前经过专业部门培训取证合法经营、各单位定期组织对最新有关危化品运输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职业道德、业务常识和操作规程的教育训练。

3、建立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在危险化学用品的管理上应当充分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合作。传递和共享各种安全管理信息源,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制,整合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在危险化学用品管理上的法律,确保从业单位有法可依,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必严。制定的法规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法规应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依据变化应当及时的对法规做出调整。

4、对安全监管进行全程监控

要从法律上强调危险化学用品登记的重要性,利用法律制度强制企业对危险化学用品进行登记,将危险化学用品登记作为企业生产和进入市场的必须条件,生产条件不符的企业无法通过审计审核,相关部门可取消该企业生产、运出、存储危险化学用品的资格。危险化学药品涉及的行业多、环节多、部门多,因此监管过程繁琐,政府部门要对所有的危险化学药品登记,建立危险化学药品数据库,对管辖区域内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生产、运输、运用、废弃处理等实施实时的监管。

5、建立急救应急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进一步的对预案体系进行完善,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围绕危险化学用品引发的事故建立急救应急体系,并不定期的进行急救演练,全面提高对危险化学用品引发事故的急救水平。国家应当加大在应急救援上的投资,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相关的部门应当相互合作、分工明确、降低内耗。在我国的诸多城市已经成立了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加强了我国在危险化学品引起发事故上的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我国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虽然目前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随着国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一定会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88.

[2]丛尧,刘洪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4,32:76.

篇10

一、各级领导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依法加强对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按年初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深入发动职工群众,排查事故隐患,及时纠正各类违章行为;各级领导及生产管理人员在组织冬季施工生产中,必须按“五同时”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积极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1、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宣传贯彻工作,要组织广大从业人员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2、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抓好新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及职工的转换岗位的安全教育,针对冬季安全生产特点,建立和强化班前安全教育制度,对因未进行安全教育而发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针对冬季特点和元旦、春节两大节日期间人员交往活动多,精力分散的状况,加强遵章守纪教育。

3、要坚持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参加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

三、及早部署,加强管理,切实抓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1、要针对冬季气候寒冷及风霜、雨雪等气候不利因素,切实抓好火灾、防坠落、防冻防滑、防煤气中毒等各项防范工作,把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要加强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并为进而实施实时监控创造条件。

2、加强取暖岗位和设备的安全管理。确需使用取暖设备的岗位和场所,必须建立安全使用制度,落实使用人员的安全责任并经安全部门审查批准。电暖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绝缘等安全性能的测试,合理配置电源,预防过载,确认安全后才能使用;煤炉取暖的场所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各类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使用中发生火灾、触电和煤气中毒事故。

3、开展冬季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组织各类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现场,对查出的隐患,要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各企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复查工作,属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上报,并切实做好整改、监控、管理工作。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将在元旦前后组织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年内必须健全各类事故隐患的管理台帐。

四、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成果,强化重点行业的冬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

1、各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企业要针对冬季生产的不利因素,认真落实各个生产环节的防冻保暖措施,防止容器、管道冻裂、堵塞发生爆炸事故。要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狠抓隐患整改。各镇(开发区)、各部门在冬季安全大检查中,要继续把危化品安全检查作为重点,全面、深入、严格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隐患一时难以整改的单位,继续采取果断措施整顿治理。要做好烟花爆炸、易燃易爆物品和工业毒物特别是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预防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2、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施工作业场所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加强现场防护,落实冬季施工的各项安全措施,克服冻、霜、雪、寒等不利的气候条件,组织好冬季安全施工。要加强对井字架、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大型施工机械安全性能的重点监控。各镇(开发区)、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强化监督检查,杜绝野蛮施工,防止伤亡事故。

五、加强交通安全,确保春运安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车、船及机驾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加强安全监督,严禁车船带病运行,杜绝超载超速、开疲劳车等现象。积极做好确保春运的各项安全工作。各渡口、旅游船艇要严格管理,各营运单位要严格制度,强化检查,禁止超载、非客船载客等违章现象。

六、加强大型商场、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冬季来临前,各单位必须对使用的消防设备、设施,电器线路及日常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按规定配足消防器材。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隐患整改,确保冬季和元旦、春节的防火安全。各游乐场所要加强对游乐设施的检测和维修,确保完好和安全营运。

各燃气生产和供应单位,要对照安全防火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用气检查,狠抓隐患整改;有关部门和供气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用户开展一次冬季安全用气和扑救知识的教育,确保冬季和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供气、用气。要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和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变、配电所(间)、危险品库等要害部位的监控和管理。

七、加强值班巡视,严格劳动纪律。各单位要严格领导干部带班和巡视检查制度,有中夜班的生产单位要加强值班力量,落实责任,防止脱岗、睡岗,要加强现场巡回检查,及时纠正违章,处理突发事件。

八、严肃事故查处。对发生的职工伤亡事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严肃查处事故责任者。在年底的各类评比活动中,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的原则。

九、加强队伍建设,把乡镇(街道)安全达标活动向村组和社区延伸。

要巩固乡镇(街道)安全达标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落实机构、人员、装备、经费、责任为关键,向村组和社区延伸,确保到年底完成乡镇(街道)100%达标,村组和社区80%达标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