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制度细则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管理制度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管理制度细则

篇1

1、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企业的成品库内或市场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近期生产的产品。

2、检验依据

GB 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T 998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 14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

GB/T 30795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 甲醇的测定

GB/T 30796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 甲醛的测定

GB/T 30797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 总砷的测定

GB/T 30799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 重金属的测定

QB/T 2967  饮料用瓶清洗剂

00001. 其他经公示现行有效的企业、团体、地方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

判定规则

3.1 依据标准

3.1.1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见表1。

表1: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依据标准

检测方法

重要程度或不合格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总活性物含量

GB/T 9985

QB 1994-1994

 

2

pH

GB/T 9985

GB/T 6368

 

3

去污力

GB/T 9985

GB/T 9985

 

4

荧光增白剂

GB/T 9985

GB/T 9985

 

5

甲醇

GB/T 9985

GB/T 30795

 

6

甲醛

GB/T 9985

GB/T 30796

 

7

砷(以As计)

GB/T 9985

GB/T 30797

 

8

重金属(以Pb计)

GB/T 9985

GB/T 30799

 

9

菌落总数

GB 14930.1

GB 4789.2

 

10

大肠菌群

GB 14930.1

GB 4789.3

 

a 极重要质量项目

b 重要质量项目

备注

/

注:①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标;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标。

②上表所列检验项目是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规定的,重点涉及健康、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重要项目。

3.1.2饮料用瓶清洗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见表2。

表2:饮料用瓶清洗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依据标准

检测方法

重要程度或不合格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总活性物含量

QB/T 2967

QB/T 2967

 

2

荧光增白剂

QB/T 2967

QB/T 2967

 

3

砷(As)

GB 14930.1

GB/T 30797

 

4

重金属(以Pb计)

GB 14930.1

GB/T 30799

 

5

甲醇含量

GB 14930.1

GB/T 30795

 

6

甲醛含量

GB 14930.1

GB/T 30796

 

7

细菌总数

GB 14930.1

GB 4789.2

 

8

大肠菌群

GB 14930.1

GB 4789.3

 

9

去污力

QB/T 2967

QB/T 2967

 

10

总五氧化二磷含量c

QB/T 2967

QB/T 2967

 

a 极重要质量项目

b 重要质量项目

c 仅标称无磷类检测

备注

/

3.1.3机洗(含果蔬清洗剂)用餐具洗涤剂和食品工业用洗涤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见表3。

表3:机洗(含果蔬清洗剂)用餐具洗涤剂和食品工业用洗涤剂产品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依据标准

检测方法

重要程度或不合格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砷(As)

GB 14930.1

GB/T 30797

 

2

重金属(以Pb计)

GB 14930.1

GB/T 30799

 

3

甲醇含量

GB 14930.1

GB/T 30795

 

4

甲醛含量

GB 14930.1

GB/T 30796

 

5

细菌总数

GB 14930.1

GB 4789.2

 

6

大肠菌群

GB 14930.1

GB 4789.3

 

7

总活性物(或有效物)含量c

产品明示标准

产品明示标准

 

8

去污力c

产品明示标准

产品明示标准

 

a 极重要质量项目

b 重要质量项目

c 检测项目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应明示。

备注

/

3.2 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其中,当产品存在A类项目不合格时,属于严重不合格。

若样品出现封样状态破坏或样品异常损坏的情况,影响检验结果,则停止对该样品的检验。

若产品中含有不完全溶于乙醇的表面活性剂时,总活性物含量按GB 9985中第A.1章“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

检测微生物指标应采用未开封的样品。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但应在检验报告备注中进行说明。

篇2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 监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监理工作在我国正式实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期间也出台了不少与监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规定了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三控两管一协调”,但随着2004年2月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增加了“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业内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于今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以下简称新规范)对监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即为“三控两管一协调+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职责”,其中专门增加设置了一个章节----第5.5节《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规范了监理的安全工作。由于我国的监理制度带有政府强制性,加之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要求监理人员承担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不仅是政府对监理单位的社会责任要求,也是监理从业人员无法逃避的责任所在。鉴于此,只有积极应对,按照新规范的要求,结合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从而帮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化解监理责任风险。

1 重新调整、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新规范第5.5.1条规定:“项目监理机构…应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纳入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同时在第4.3.1条也明确:“对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因此,监理单位应根据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对照住建部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调整监理规划,编制相应的监理细则。

同时,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还必须注意符合地方的有关规定。例如,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杭州市政府第278号令《杭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即要求“在《监理规划》中编制本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监理工作专篇”,并且对临时设施、消防管理、外墙脚手架、围挡等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再如,某地区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及时规范》(GB50720-2011)颁布实施后,要求监理单位编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理实施细则》。上述两个地方的规定,均已将监理工作范围从工程实体本身扩大到了对施工临时设施的管控,应当引起监理单位的重视。

2 应当重视对施工单位人、材、机的审查和核查工作。

新规范第5.5.2条规定:“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并应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同时应核查施工机械和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

2.1 施工单位现场应当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阶段涉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机械设备(包括租赁设备)管理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

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上述14项制度的书面文件,并在监理过程中督促落实。

2.2 落实对施工单位及其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

2.2.1 审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我国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包括了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新规范对分包单位资格审核的基本内容中即包括了对安全生产许可文件的审查。

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当前吊篮租赁单位尚未被纳入安全生产许可管理范围,对于吊篮的维修与保养责任也不明确,或规定由租赁单位负责维修保养(如《杭州市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因此,吊篮的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制度漏洞。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电梯安装企业。住建部办公厅(2008)38号文明确了“电梯安装企业不必申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注意其符合性和有效性。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部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站还提供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查询平台(如浙江省建设信息港),监理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核对。

2.2.2 审查施工企业的人员资格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即取得A、B、C证。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应注意依照各地方的有关规定审查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例如,《浙江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建筑电工、建筑焊工(含焊接工、切割工)、建筑普通脚手架架子工、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架子工、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含指挥)、建筑塔式起重机司机、建筑施工升降机司机、建筑物料提升机司机、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建筑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等14类特种作业人员。

审查安全考核认可证时,应注意其证书与所在单位必须一致;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时应注意其证书应当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同时应注意其有效性。部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站提供了相应的查询平台(如浙江省建设信息港),监理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核对。

2.2.3审查施工机械和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情况。

当前我国对施工起重机械实行“三项制度”,即“产权备案”、“安拆告知”、“使用登记”三项制度。

施工单位应使用经产权备案的设备,并提权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等资料。

施工单位在进行安拆告知时,应提供安拆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安拆方案、安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和管理人员的C证。

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在验收前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验收合格并经使用登记后方可使用。

监理单位在审查上述验收手续时,除符合规范要求外,应注意必须符合地方有关规定。例如,杭州市对于起重机械安拆作业的人员数量有明确规定“塔吊安拆作业: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司机、起重信号工、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不少于4人;施工升降机安拆作业: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应不少于3人”。

2.2.4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行验收把关。

2009年11月住建设部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规定,“对承重支模架杆件…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则规定了钢管的规格和允许偏差,即48.3×3.6mm的钢管,外径允许偏差±0.5mm,壁厚允许偏差±0.36mm。JGJ130还规定“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

因此,监理单位应根据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做好涉及施工安全的材料验收工作,并收集有关的质量保证资料。

3 应当重视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

3.1 程序性审查。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其中,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施工方案可由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需要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报建设单位批准。

3.2 完整性审查。

完整性审查主要是对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完整、齐全进行审查。一般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等内容,其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又包括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措施。

完整性审查应注意结合有关技术规范或地方规定的要求。例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给出了承重支模架施工方案的内容要求,包括:模板及支架的类型、材料要求、计算书和施工图、模板及支架安拆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和应急措施(预案)、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等。《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则给出了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要求。

3.3 符合性审查。

符合性审查是对方案实质内容的审查,监理单位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符合性审查首先应对照设计文件、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加以审查。例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规定“单根立杆轴力标准值不宜大于12kN,高大模板支架单根立杆轴力标准值不宜大于10kN”,审查计算书时就应予以关注。

符合性审查还应注意地方规定的特殊要求,例如《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 对于承重支模架搭设的一些构造要求就严于规范,如“立杆的纵横杆距离不应大于1200mm(规范为1500mm),超限工程不应大于900mm。”

3.4 针对性审查。

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方案中应针对本工程的有关特点进行描述,以便于发现一些特殊情况。仍以承重支模架方案为例,方案应列明主要梁构件的跨度、高度、截面尺寸,如下表所示:

序号 构件位置 截面尺寸 跨 度 高 度 集中荷载情况

1 地下室顶板 1.2×0.70m 8.0m 7.9m 无

… … … … … …

对于表中1号梁构件,应考虑混凝土容重为24 kN/m3,一般适筋梁的钢筋含量为1.5 kN/m3,则该梁的线荷载为:1.2×0.70×25.5=21.42kN/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进行专家论证。

4 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巡视活动。

新规范规定:监理“应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发现未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时,应签发监理通知单…” 巡视,是监理的基本手段,一定要有的放矢,针对现场施工内容,事先制定巡视计划、表格,带好图纸、工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巡视工作。

例如,对于基坑工程的巡视检查,可参考下表,逐一检查,并做好记录。

深基坑巡视检查记录

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日期: 年月日

一、支护结构情况

支护结构(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等异常情况 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 以下位置发现裂缝:

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 以下位置发现变形:

查对监测报告,下列点位变形较大:

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开裂、渗漏:

围护体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二、施工工况

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地表水、地下水排放是否正常,基坑降水等设施运转情况 正常; 发现以下异常情况:

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无; 以下位置堆载过多:

三、周边环境状况

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陷:

四、监测设施状况

基准点、监测点状况 完好; 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无; 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的,应立即签发监理通知责令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监理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情况严重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时,监理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监理报告。

5 应当重视相关资料管理工作。

监理资料是检查考核监理单位是否履行了安全生产法定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保护监理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监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凭证。

5.1 总监负责,专人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资料应由总监负责,由专人具体落实日常收集、保管、整理、归档工作。监理人员应坚持日事日结,对涉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理资料文件,必须及时发送、落实。

5.2 勤于动笔,细致工作。

总监对于编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机械验收手续、签发监理通知单、签署《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等均应坚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勤于动笔,千万不能马虎应付,简单地签署“同意”或“情况属实”等。特别是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根据专家论证意见,逐条审查修改情况。

对于监理日志和签发的监理通知单,内容务求详实、具体,坚持用数据或图片反映问题,并且要做到收发有记录,整改有时限、有复查,及时闭合或追踪。

查验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认可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书时,应注意核对有关信息,有条件时一定要坚持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5.3 台帐管理、定期检查

5.3.1 市场行为资料台账。

包括施工许可证;施工合同;总分包合同;安全监督交底记录;安全保证体系审查表;安全管理协议等。

5.3.2 监理单位资料台账。

包括监理企业资质;中标通知书;监理合同;监理人员岗位证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岗位职责;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日志;监理通知;旁站监理记录;会议纪要;监理月报;监理报告;监理总结等。

5.3.3 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台账。

包括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类人员考核认可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工程开工报审资料;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资料;进场人员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安全措施费使用计划报审资料;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资料;施工起重机械设备进场、安拆、使用登记资料;施工机械维修保养记录;涉及安全的材料报验资料(钢管、扣件、安全网等);安全周检记录;有关安全主管部门检查记录;相关影像资料。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资料,应坚持每月一次的定期检查,确保相关资料字迹清晰,签字、盖章等手续齐全。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资料应为原件,当采用复印件时,复印件上应注明原件存放处,由原件提供单位盖章,有经办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6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监理单位的法定职责要求,同时,不少地方还出台了相应的规程或管理规定。监理单位只有认真学习有关法规、规定和技术规范,在工作中积极应对、细致工作、用心做事,逐步实现监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不断推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篇3

关键词:煤化工 安全管理 标准化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该生产过程除具有化工生产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易燃易爆物质多、高温粉尘环境多、压力设备多、生产工艺条件苛刻、生产规模大型化、自动化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决定了煤化工企业危险因素的聚集性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一些煤炭资源产地纷纷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伴随着煤化工装置的大型化,煤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近期国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引起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指出,目前煤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危化品安全领域四大突出问题之一。危化企业是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煤化工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最大限度的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煤化工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工程,其中物料的反应大多是在高温高压、负压深冷及高速传质传热等严酷工艺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激烈,易于失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品( 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产品) 种类繁多,这些产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 的特性。概况起来,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复杂, 操作必须一丝不苟, 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意想不到 的事故。

二、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化工行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安全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煤化工等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安全管理的不科学、不到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现状, 煤化工企业要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相关要求及标准, 才能保证煤化工企业的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真正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三、煤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应遵循的标准化步骤

为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根据省、市安监局下发的标准化相关工作实施细则和意见,现就将安全标准化的具体实施细则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1.建立相关的机构及明确各项职责

首先要明确安全方针、目标,要在企业内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并由其具体负责安全标准化工作,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年段安全生产目标。然后,公司总经理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同时,制作成公告栏向社会进行告知;公司安全员与公司各部门、分厂或车间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并做到制度“上墙”,同时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省、市、集团的要求制定,如《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责任考核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并印发到岗位进行培训,要求管理人员及每位员工熟悉各项管理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制度,由公司安全部门、公司办公室进行监督。

3.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公司及各部门、分厂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教育培训台账。对新进厂的员工严格实行三级(厂、工段、班组)安全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建立新员工培训档案。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公司安全部门、施工单位、作业单位进行培训,并做记录、台账。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由公司办公室审批,公司安全部门联系安监局和质监局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档案。

4.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要保证严格执行各项“三同时”的实施,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建立各项安全设施台账。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工艺安全要从工艺安全信息、设备安全信息、工艺过程分析、紧急情况处理等全面考虑,对于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加强管理,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

5.安全与事故应急

篇4

【?P键词】航空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方案

【Keywords】avia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ding; constructio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8-02

1 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总体思路

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总体思路如下:

确定企业信息编码工作的组织模式与职责制定企业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 基础数据的整理与规范化以基础数据为基础,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主数据管理。

2 企业信息编码工作的组织模式与职责划分

企业信息编码工作是一个庞大、繁冗却又需要精确、严谨的工作,所以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来支持他。企业信息编码工作涉及面广,所以需要成立联合领导及工作小组,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信息编码工作组组织、分工及职责如下:①联合领导小组(由主管信息化的公司领导、标准化与信息化部门领导和各业务部门领导组成),职责包括: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编码工作任务,包括参与部门人员的安排;协调和调动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公司内资源;负责工作的考核与监督。②主管工作部门(可由标准化与信息化部门担任),职责包括: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成果的归口管理;编码管理工作及代码实施等。③联合工作组(由各职能、生产管理部门组成),职责包括:配合开展调研工作,主要包括配合前期调研、组织协调相关人员提出本部门针对工作的需求等;业务部门所主管信息对象的编码标准的制修订;业务部门所主管信息对象的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的贯彻与使用。④编码体系建设、咨询团队,职责:技术支撑。

3 制定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3.1企业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企业信息代码管理制度是确定企业内信息代码管理模式、使用方法的制度。在制定时一定要明确对于多系统能够共享的信息对象,务必要杜绝各部门、各信息系统自定义代码的情况。企业信息代码管理制度由主管信息代码工作部门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①企业代码管理办法:归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和代码编制与应用的管理要求;②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形成(申请)流程、更改流程、注销流程及其规范;③代码工作的考评要求:代码应用的有效性和代码的落实情况。

3.2 业务部门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业务部门代码管理制度由各代码主管业务部门编制。管理规定可包括如下内容:①业务部门代码管理办法:业务部门信息编码范围及其职责和代码编制与应用的管理要求;②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形成(申请)流程、更改流程、注销流程及其规范。

4 建设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

4.1 建立企业信息分类

从产品寿命周期划分可将信息编码进行如下分类:①方案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②工程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型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零部件代码、标准件代码;③生产定型阶段及生产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零部件代码、标准件代码、原材料代码、元器件代码、工装代码、设备代码、供应商代码。

从编码对象范围可将信息编码进行如下分类:①产品类:产品型号、图样代号、标准件代号、材料代号、电子元器件代号、外协件代号等;②物资类:固定资产编号、工具工装编号、生产辅料代号等;③文档类:产品技术文件编号、工艺文件编号、质量文件编号、企业标准编号、合同编号等;④生产管控:生产计划、制造工艺方法、不合格原因、加工状态等;⑤经营管理:单位代码、供应商代码、客户代码、部门代码、人员编号、岗位代码、工种编号等。

4.2 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

4.2.1 编码标准体系框架

编制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时需建立在国标、国军标、航标等顶层标准基础上;需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编码的全面需求;需覆盖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研制、生产任务全过程[1]。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框架示例见下表。

4.2.2 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

根据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分别编制各类编码标准,作为编码管理的依据。各类编码标准由标准化组织,主管业务单位编制。

5 规范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开展业务数据管理的基石,是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数据基础,是各业务扩展和延伸的基础。随着信息系统的建?O,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越来越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一物多码”、“废码”、“错码”现象越来越严重,使数据失去了价值,所以在基础数据整理中,一定要强调数据的规范性。

5.1 一般要求

字符要求包括:①除汉字外,填写数据时只能使用半角英文字母(包括大小写字母)、半角数字、半角英文空格等半角符号;②严格区分大小写字母;③不能混用:I/1、o/0、z/2等。

填写格式要求包括:①使用乘号“×”用于连接规格中的不同属性值,前后有约定的属性项;②标准号的格式要规范,如:GJB 2489-1995;③约定范围格式:-10℃~+10℃。

填写位置要求:应将数据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能随意放在一个属性项中。

具体对象的信息编码要求需在对应的企业标准中明确。如材料状态:半硬、1/2硬、1/2Y应统一。

5.2 建立数据整理标准依据,并坚决执行

在编制企业信息编码标准时,需将信息描述与表达规范融入到企业标准中,避免垃圾数据的产生。

5.3 制定数据的管控流程

通过审核流程避免“脏数据”进入系统。

6 以基础数据为基础,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主数据管理

信息代码的实施,基础数据的规范化,实现了各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以企业信息编码管理系统为平台,最终实现了以企业统一代码为基础的信息代码建设,实现了各信息系统,如ERP、MES、QIS等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

篇5

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3935.1-1996)中对标准化的定义为:“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由于电厂建筑施工具有地下工程施工强度大,高耸构筑物多,单体工程多且散,但系统联系密切,安装工艺对土建要求较高,土建安装交叉作业多等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建设建筑施工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独有的特点,管理难度相应加大,标准化工作也有相当难度,如果按正常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特点去管理是行不通的。

本文拟对电力建设企业如何抓好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建设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发表一些拙见,旨在抛砖引玉。

二、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建设的提出、实施和内容

1.电力建设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的特点

对于一个电力建设项目来说,建筑施工呈现出范围广、战线长、项目多、管理散、监管难的特点,单项工程区域性相对较为集中,但是,单项工程之间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各单项工程因工作性质不同,管理和技术要求也有很大差异,例如搅拌站、钢筋场、烟囱、水塔、主厂房、输煤、化水等施工区域,各有特色且布局分散,因此,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管理难度相对加大。

区域标准化建设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模块化管理理论的应用,它是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通过对具体区域施工制订标准并贯彻实施,改变人为因素导致的随意性强、施工环境差、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的现象,对改变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管理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管理的提出

以搅拌站管理为例,搅拌站远离施工现场,是相对独立的单位,设备布置也比较固定,临时措施相对较少,因此便于施行标准化,可率先选择搅拌站进行试点,试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对试运行结果的分析验证,再考虑进行逐步推广。

针对原来搅拌站建设随意性大,设备颜色不统一、场地布置混乱、各类标识牌大小规格颜色零乱、管理表格不一致等现象,率先进行了搅拌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梳理和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搅拌站的建设的快速、高效。为规范搅拌站运行各环节的管理,实行搅拌站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做到标准统一、表格内容一致,并制订了一系列搅拌站建设及运营管理标准。该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标准化,二是搅拌站设施标准化,对搅拌站设施、设备、构筑物的建设建立、标识、颜色实行统一尺寸、统一规格、统一要求;三是搅拌站规章制度及管理制度标准化,执行统一规章、管理制度和程序。

(1)搅拌站区域标准化管理依据:

①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

②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法规和汇编的相关文件。

③公司所承建所有砼工程及业主和公司QES体系要求。

(2)搅拌站区域标准化管理制度:

①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制度;

②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办法;

③混凝土级配管理办法;

④混凝土计量管理办法;

⑤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办法

⑥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

⑦拌和站生产调度管理制度;

⑧搅拌楼管理规章制度;

⑨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⑩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搅拌站消防保卫制度;

搅拌机管理细则;

输送车管理细则。

(3)搅拌站区域标准化岗位标准:

①搅拌站站长岗位标准;

②搅拌站副站长岗位标准;

③控制室操作人员岗位标准;

④现场装料人员岗位标准;

⑤混凝土搅拌车司机岗位标准;

⑥汽车泵、拖泵操作人员岗位标准

⑦车辆驾驶员岗位标准

⑧混凝土搅拌站处罚管理办法。

通过近几年来搅拌站标准化的贯彻和执行,目前区域标准化工作已经日趋成熟,所有的搅拌站均统一了颜色、规格和形式,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局面,面貌大为改观,区域标准化管理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管理标准的制订

(1)以国家及上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规范及标准为基准,以各类机械“技术操作规程”为依据,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VIS手册”为指导,编制各项区域标准化标准

(2)借鉴和总结以往各工地在该项施工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规范,制订为统一的标准,并逐步进行推行执行。

4.区域标准化实施与推行

实施区域标准化管理,关键在于标准的执行和落实,要克服随个人意愿随意实施的坏习惯。区域标准制订应先与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讨论,事先充分统一认识,征得一致认可并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为区域标准化手册,通过实践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标准不足之处进一步进行修订,使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管理得以有效贯彻实落实和执行。

三、建筑施工区域标准化建设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开展区域标准化施工和推广区域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积极推动了安全与文明施工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由过去重事后处理的管理方式向事前预防管理全面转换,使得区域标准化制度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保证区域标准化时时处处都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四、结语

区域标准化管理建设是电力建设企业建筑施工水平更上新台阶的新举措。在当前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年代,电力建设企业必须依靠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的原则,持续不断打造安全文明常态化、持久化、标准化的文明施工现场,努力创建安全文明、环保绿色的工地等举措,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赢得一席之地,从而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金川.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与维护[J].四川建材,2012(5):159-161

[2]黄轶逸.建筑机械标准化工作发展回顾[J].建筑机械,1999(10):34-37

[3]杨国法.建筑施工企业对设备的有效使用与管理[J].建筑机械,2005(1):68-69

[4]冯兴福.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J].建筑安全,2011(1):54-56

篇6

水闸管理单位领导班子要有统筹大局的观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对单位的机构进行科学设置。领导在进行机构设置时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长远规划,要考虑把“安全生产”放到首位,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等,然后设置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或人员,构建一个“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矩阵型安全管理网络。要求职能部门必须定期安排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发现、排除、反馈安全隐患。设置职能部门时,必须要考虑到职能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独立处理,能够独立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在制定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时,必须要求管理人员能够以“五同时”来严格要求自己,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单位工作的同时,要同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2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实施科学化管理水闸管理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合理合法又符合实际工作条件的管理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水闸管理单位还必须要根据指导方针和战略规划去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甚至制定一些详细的工作细则及要求,如检测流程,巡视流程等,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用政策指导工作,用制度规范工作。水闸管理单位必须熟悉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必须设立各项岗位责任制来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以及用电管理制度等。领导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科学制定、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细则,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规范管理人员工作的最基本的岗位责任制度,是水闸管理单位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把各项管理工作明确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技能水闸工程一般建设在较为偏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工作时间长,不规则,遇到雨季时需要时刻在岗,属于艰苦行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生活配置设施少,生活条件艰苦,责任又重大,因此领导应该重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建设,加强基层水闸管理工作的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注重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优先考虑基层管理人员的评优评先活动或学习进修培训机会,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领导只有通过各项措施来加强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才能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才能让整个单位充满活力。

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

水闸工程的管理单位必须时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需要各在水闸管理范围内的各个醒目位置设立各种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如:有毒污物、严禁爆破、禁止捕鱼、禁止倾倒垃圾、禁止游泳等,在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位置要张贴警示标志等。在需要预防火灾的地方配置适量的灭火器,若有需要限载或限高的要张贴明显的警示牌。对于安全操作规程要上墙明示,防护用品、防护设施要齐全到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其可靠性。水闸管理单位的安全检查主要有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一般是周期性检查,如汛期前、汛期中、汛期后等,这种检查范围较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经常性检查主要是利用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开展进行的,这类检查可以把它当成日常工作一部分,要求要做好检查日志记录,如对启闭机的日常检查,检查刹车、限位器、行程开关、闸门启闭高度显示器等是否准确可靠。经常性检查的作用主要是能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隐患。专项检查主要是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如利用专业仪器对如液压启闭机系统、各种导线的绝缘电阻等的检查。

5加强技术档案管理

工作技术档案是对水闸管理单位各种安全管理工作真实情况的记录,是水闸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水闸管理单位需要配置专人负责管理,及时将相关的会议记录、检测维护记录和事故处理情况记录等存档,严格按照档案保管要求来加强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并按时移交管理局综合档案室。

6结语

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网络建设;安全管理

有线电视自二十世纪建设以来,已由广播式传播演变为互动式传播,传播方式的变革,使的有线电视网成为集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科学教育、资讯信息、政务公开、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撑平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62号)进一步明确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是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资源平台。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已经日趋完善,由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组织架构的不断变更等因素,导致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受重视度不够,加之有线电视的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安全生产非常重要,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安全生产尤为迫切。

1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现状

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安全生产是有线电视的生命线。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网络工程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工程数量逐年攀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凸显出来,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的落后、缺失,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忽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等,都成为影响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制度的制订、执行、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敬畏是提高施工质量和保障施工安全的必然要求。我国于2000年和2003年分别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0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先后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有线电视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和依据,厘清了责任和义务。

2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的工作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生产管理

2.1.1施工单位编制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施工单位编制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有人、机、管理三个方面。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编制细则时需从人的心理、生理和能力等方面来考虑,以避免人为将不安全因素带入施工现场;机即生产所需的交通工具、施工机具,确保生产机具不带病工作;管理即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人得行为、避免将不安全因素带到施工现场[1]。安全实施细则内还需包含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案内需包含紧急救援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和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提前制定的处理方案是对潜在的风险发生后的行动指南。2.1.2建设单位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建立情况。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证书和制度执行两个方面。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格有效;安全员人数配置是否符合规定、安全员资格证是否合格;特种行业操作证(电工证、登高证、焊工证等)是否合法有效;施工人员的保险是否齐全;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单位、施工队、班组)安全教育是否完成,是否考核合格。其次,需要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的执行情况、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台账,检查方式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季节性检查、重点节假日前后的检查。

2.2实施阶段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内容

2.2.1资料技术交底。由公司项目经理向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图纸解说、施工范围、施工方案、工作量、施工进度、操作工艺、技术指标、检查验收要求、与其他单位及工种之间的配合与矛盾等方面外,重点需要交底工程的安全重点防范点、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2.2.2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于危险工程、重点工程,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是对重点工程施工中某项问题进行专业重点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护措施、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以及验收条件及相关施工图纸。特殊危险工程、重点工程施工包含中心机房、分前端机房等重点部位的施工工程、跨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高度超过6m的跨杆路施工工程、管道开挖施工工程、与电力、煤气、等管线交叉施工工程,高低温季节、雨雪季节露天作业工程、播出重要保障期的施工工程等。2.2.3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检查要点。开工前应审查危险性较大工程清单,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对工程的作业和监管情况。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检点包括“六查”“三违”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六查即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伤亡事故处理;“三违”即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2]检查后应填写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月表,内容包括检查的内容、检查结果、原因分析、整改和预防措施等(如表1)。

2.3网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阶段安全生产管理

①工程竣工完成后应制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资料整理;②安全管理资料应及时收集、分类有序、真实完整、妥善保管;③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编写施工安全工作总结并与工程竣工资料一起按规定立卷存档;④建设单位应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有关文件资料按规定立卷存档;⑤安全管理资料档案的验收、移交等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3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程序

3.1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法

1)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施工中的危险行为;2)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技能;3)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发现安全隐患与事故苗头及时跟踪整改,避免事故发生;4)注重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5)坚持“六查”原则,层层落实责任人,做好自查、互查工作;6)坚持按照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施工[2](如图1)。

3.2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管理手段

1)及时审核施工单位报审的涉及安全的资料文件,并提出修改意见,不符合规范的应要求施工单位完善后再次报审。2)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召开“工地安全会议”,签发《工程联系单》《安全通知单》《工程暂停令》《安全报告》等。3)经济手段。施工安全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安全奖罚制度,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对遵守安全行为给予奖励。

3.3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安全与隐患的处理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纠正预防措施为落实不放过)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安全生产事态较为严重或事故有扩大的可能,应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暂停施工,保护现场,处理方法如表2。[3]

篇8

【关键词】南水北调 大型泵站 淮安二站 改造工程 建设管理

江苏省淮安第二抽水站(淮安二站)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交汇处,是淮安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二站于1975年1月动工兴建,1978年12月竣工,由于工程老化严重,2002年12月,淮安二站被鉴定为三类工程。淮安二站改造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20m3/s,调水设计扬程为3.9m,装有2台套立式液压全调节轴流泵,叶轮直径4.5m,单机流量60m3/s,配套5000kW立式同步电机,额定电压6kV,额定转速93.8r/min。改造完成后,该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第二级泵站之一,工程等别为Ⅱ等,泵站规模为大(Ⅰ)型,与淮安一站、淮安三站、淮安四站一起,共同抽引江都站和宝应站输送的长江水入苏北灌溉总渠,输送至淮阴站下,满足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第二、第三梯级抽水300m3/s的规划目标。主要建设内容为:(1)更换2台主水泵;(2)更换2台主电机;(3)更换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维修励磁屏;(4)增设微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与调度运行管理系统;(5)更换动力电缆和控制信号电缆;(6)更新油、气、水等辅机系统;(7)桥式起重机进行大修加固;(8)更换检修门与拦污栅;(9)主厂房钢筋混凝土加固处理,更换行车梁,排架柱加固处理;(10)上、下游翼墙贯穿缝处理;(11)主付厂房及开关室改造,控制楼接长;(12)交通桥拆除重建;(13)厂房渗漏处理、门窗更换、墙体加固;(14)下游引河清淤、及护坡整修等。

一、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1、加固改造工程与新建工程不同,工程改造必须结合工程现状,受现有工程的制约,特点是分项工程量小,项目繁杂,同时进场的施工队伍多,工种工序交叉,作业点多而分散,这造成了施工困难,配合协调难,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复杂,加固改造工程不确定因素较多,必然引发设计变更增多,工程进度控制较为困难。

2、工程改造还必须兼工程度汛,淮安二站从2010年11月中旬开机运行,至2011年7月底停机,持续运行8个多月,累计抽水10多亿m3,为缓解淮北旱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机组的持续运行,对改造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部分土建施工无法进行。

3、由于淮安二站安装的是叶轮直径4.5米的大型轴流泵,配套的是功率为5000kW同步电机,水泵、电机均尺寸较大,生产制造及安装周期较长,生产难度较大,而且还要保证一台能够运行,所以控制总工期,保证改造任务顺利完成,就必须要抓好主机泵的生产制造及安装这一关键路径,确保主机泵生产制造及安装按计划进行。

二、工程建设管理情况

1、合理的分标方案和招标计划

按项目性质和专业进行分标,保证所分各标段之间易划清责任界线,既能合理控制总工期进度,又能保证质量;尽量把实施作业内容和技术相近的项目合在一个标中,减少施工设备重复购置,减少施工人员,确保投资效益。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划分为:工程建设监理标、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标、主水泵采购标、主电机采购标、电气设备采购标、电缆采购标、监控保护及视频监视系统采购安装标7个标段。根据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实施计划,工程招标计划分4批进行:第一批招标项目为:工程监理标、主水泵采购标和主电机采购标招标;第二批招标项目为: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标;第三批招标项目为:监控保护及视频监视系统采购安装标;第四批招标项目为:电气设备采购标和电缆采购标。

2、全方位、多措施的进度管理

建设处成立伊始,即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照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方法。同时,做好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不断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况。如:淮安二站水泵、电机均尺寸较大,造成生产难度较大,尤其是水泵工期控制不严、生产进度更是滞后。建设处除召开专题设计联络会外,还多次赴生产厂家了解设计生产情况、邀请专家为其技术指导,同时,结合现有机组的运行管理情况对其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设,努力使设备在出厂前设计合理、质量合格。因开机抗旱,原计划2011年上半年实施的翼墙贯穿缝处理、下游引河清淤、上下游护坡整修、主副厂房加固等项目都未能完成,建设处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在机组不停机的情况下,实施原控制楼接长部分、下游交通桥及工作便桥的拆除和主副厂房原粉刷层的铲除、新建接长控制楼主体及内外墙体粉刷、站上便桥桥面板浇筑、交通桥的浇筑和栏杆安装、上下游翼墙及上游便道栏杆安装、站下工作便桥桥墩接高和桥板预制、排泥场围堰填筑、翼墙后搅拌桩施工,完成检修闸门和拦污栅的制作及喷锌防腐等工程。

3、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加强施工管理,接受质量监督,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处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与各参建单位签订了《质量责任书》,构建起一个建设单位负总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处主任、副主任、总工、总监、项目经理及项目部各工种负责人组成质量检查小组,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同时,根据国调办及公司制定的相关建设管理条例和办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细则》、《设计变更管理细则》、《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质量缺陷、事故处理制度》等等,建设处依据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建设处积极组织各参建单位对照要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并落实整改措施,对发现的质量缺陷决不放过,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和备案,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原材料采购由建设处、监理部、项目部三方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比较后确定供应商;进场前施工单位都按照有关规定和规程进行相关的送检、报验,建立台帐;监理单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平行检测,建设处还委托第三方进行抽检,各批次检测均为合格。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以巡查、抽查和检查的形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建设处现场人员每天到工地巡查,建设处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商讨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每月质量检查活动不少于2次,确保质量形成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在水泵、电机制造期间,监理工程师驻厂监造,依据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监督厂家按设计图纸组织生产,主要生产工艺达到规范及招投标文件要求,原材料满足标书要求进行选购检测;深入车间巡查,对其设备、材料、工艺进行检查,旁站了车间设备组装和有关工厂试验,文件见证和旁站验证检测,使产品达到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从而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并能按期交货。所有设备到工后,监理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开箱清点验货,对设备规格型号、数量、配套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技术文件逐一清点检查,并办理了验货手续。为了进一步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和挖掘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4、安全管理

建设处成立了以建设处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了专职安全员,监理处、项目部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形成了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安全责任组织网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同时,建设处还制定了《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将江苏水源公司印发的《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转发各参建单位,要求对照执行。针对淮安二站工程具体情况,建设处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细则》、《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建设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 《淮安二站改造工程2011年度度汛预案》等安全生产制度,并签订了《南水北调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和责任人汇总表》,对本工程有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级归类,制定对策及救援措施,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印发各参建单位对照执行,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建设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宣传贯彻国调办和水源公司的安全生产文件精神,研究制订现场发现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安全生产活动和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不断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淮安二站改造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淮安二站改造工程的施工高峰期,施工队伍工种多、作业面广、交叉作业点多,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建设处要求参建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并加大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每月组织安全生产例行检查及专项检查不少于2次,着重检查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安全网和安全防护用品的配戴,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用电安全及防火措施,起重吊装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等。对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监理及时做好复核确认工作,保证整改效果,整改过程记录完整、闭合。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做好危险源的登记、辩别、监控和动态管理,做到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5、投资管理

规范财务管理。建设处根据水源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在建设处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江苏省南水北调淮安二站改造工程建设处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科工作职责》、《总帐会计岗位职责》、《现金会计岗位职责》等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开设了银行帐户,专户核算,按照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建立帐套并进行日常财务核算。按要求编报项目管理预算,项目建设各项费用开支合理,无违规现象。同时,按要求及时报送各类报表,按要求编报资金需求计划,编制质量符合规定。

篇9

(一)基本情况

1.防雷安全监管责任按要求落实。我局制定了《涿州市气象局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了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并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

2.严格危化品企业防雷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涿州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不定期对本市危化品企业进行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

3.建立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机制。我局与应急管理局开展部门间合作,明确对防雷安全责任主体的监管要求,开展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实施协同监管。

4.建立防雷管理经常性工作机制。与应急管理局建立部门联合协调监管防雷安全重点企业,特别是危化品企业,实现信息共通、共享。

5.按计划开展防雷安全日常监督执法。以“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为契机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涿州市危化企业、易燃易爆场所,做到零容忍、全覆盖。

6.积极提升雷电监测预警能力。汛期前后,加强雷雨天气气象会商,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预警准确度,完善雷电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业务系统,畅通与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确保及时发送和接受雷电预警信息、雷电灾害信息等内容,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雷电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

继续提高预警预报系统现代化水平。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问题二:部门联合检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

加强部门联合,增加执法检查力度。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二、人影作业安全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严格责任落实。我局已建立了《安全责任清单》《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作业实施细则》《高炮使用维护保养制度》《人影作业安全事故处理流程》等,按照各项制度积极执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加强人影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我局于2011年对兰家营作业点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备案;绘制了安全射界图并及时更新;每年年初多渠道人影作业公告保障人影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弹药运输和存储;每次作业都按照要求进行空域申请,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开展人影作业。

3.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人影作业事项已外托给保定市天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影作业点购置了安全帽、作业服、雨鞋等防护设备。

4.做好人影设备管理。每年3-4月对人影作业设备进行年检,定期维护保养;弹药购置使用符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不达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弹火箭弹退出使用工作的通知》(气办发〔2018〕16号)规定情况;故障弹药和过期弹药按要求处理。

5.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积极开展人影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作业。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因作业时间紧急和作业环境差等原因,空域申请没有完全按要求留痕。

整改措施:

严格按照要求,制作涿州市空域申请登记本,注明空域申请人、允许作业时间、空域批准人等,每次作业及时做好记录备案。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人影作业负责人)

问题二:没有及时与地方安全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人影安全督查。

整改措施:及时与地方安全管理部门联系,适时联合开展人影安全督导检查。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三、网络安全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张雷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纪检书记周丹为副组长,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按照《涿州市气象局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内容要求,把网络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网络安全工作财政预算支持,做好网络安全设备保障,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定期在局内组织召开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2.积极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开展网络信息定级、备案、测评、整改,新建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定级,开展网络安全建设。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做好气象信息系统、政府网站、手机服务端和显示屏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视。

4.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按照保定市网络安全管理要求,规范气象数据使用和扩散范围,建立了《涿州市气象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四、制氢用氢安全管理方面

我局不涉及此项工作。

五、内部安全日常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建立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局内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张雷局长任组长,纪检书记周丹同志为副组长,王新同志、张萌同志、郑文文同志为成员,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2.严格执行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保定市气象局内部安全生产检查要求,认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每周按要求上报《气象局内部安全生产检查表》。

3.细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根据《涿州市气象局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张雷局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到岗、落实细化到人。

4.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由主要负责人张雷局长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制定和落实安全工作督查。

5.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全局职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重点部位配备消防灭火器,并保证人人会用。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专车专人负责,定时定点维修,驾驶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了公车私用和违章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加强用水用电安全管理,节约用电用水,严查电源、插座、用电设施,谨防设备漏电,确保用电安全。为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我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篇10

计量管理是以计量技术为基础去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定量分析和评价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是关键,而计量是质量最基本的保证。因此,贯穿于产品实现过程的测量设备、测量过程一定要确认、受控,确保满足测量要求;所有的测量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溯源或传递,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假如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合格,被测产品的几何尺寸、参数性能就不可能合格;强检类的计量器具失准造成的危害就更大。如:压力表失准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毁坏设备或产品质量不合格;用于贸易结算用的测量设备不合格,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任何计量检测的结果,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企业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配备能力满足要求的计量人员、确认合格的计量检测设备、科学合理的配置计量器具、详细明确的测量过程控制规范等;要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中各过程参数进行监控。如果没有这些计量管理的监督保证,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没有计量检测,就没有产品质量。要把计量管理作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来抓。企业通过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标准、提高检测手段,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杜绝或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降低企业内部故障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在产品实现和使用等环节的计量检测手段和生产管理不配套,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不合理,会造成量值不准确,会使设计开发过程、生产制造工艺失去控制,最终造成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通过使用计量管理的手段,依托计量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为基础,运用统计技术的理论,去控制产品实现的每个环节,确保企业实现管理精细化、产品质量零缺陷、经济效益最大化。

2如何提高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技术工作之一。如何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做好台账管理和周检计划,并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强化计量检测和测量过程的控制,有效分析利用计量数据,才能让计量管理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按GB/T19022—2003标准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事业单位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文件化的管理要求,明确规定测量设备从采购、验收、使用、存储;防止滥用、误用损坏、偏离许可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计量确认、确认间隔、标识、测量过程控制规范等程序文件。并通过内审、管理评审、不定期检查、第三方审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及缺陷,实现闭环控制。只有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并按要求实施,才能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产品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就可以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就可以确保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通过有效落实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以提高计量检测和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成本和质量目标的控制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有了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就可以更好地将计量工作贯穿于型号产品的研制、试验、生产、使用的全过程,可以把计量资源作为型号研制的资源,使其成为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的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型号的研制生产。如何让计量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点经验。如:按照标准的要求,先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让整个计量管理形成闭环,并不断地进行改进,自我完善;利用专业的计量管理软件,对测量设备相关信息、检定周期、设备状态标识、检定结果等方面按程序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产品质量监控方面:在新品的方案研制阶段就策划相应的计量测试手段和管理办法,考虑如何解决新研产品待测指标溯源上出现的问题,确定计量保证工作要求,为产品提供计量保障的依据。具体做法包括:根据产品待测指标导出计量要求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审;依据评审的技术参数来确定选用的测量设备或研制测量工装;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参照GJB5348—2004《国防科技校准规范编写细则》要求编制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规范;对测量设备(工艺装备)和测量标准定期进行校准(检定)或比对验证;进行大型试验或重要试验的计量复查;对检测结果或测量过程进行核查等。计量管理数据的应用方面:加强了对计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计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判定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是否科学合理,测量过程的结果是否准确及偏离趋势;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产品的技术参数是否正确、统一等。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改进和管理创新提供有效的手段。计量监督管理方面:根据每月统计的计量器具送检率及送检合格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确定是否调整检定周期,确保生产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合格有效;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测量过程进行定期核查,或利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判断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并通过采取措施,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进行控制,使之始终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内。另外,要求计量技术人员深入科研生产一线,积极参加专用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研究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验证)方法,推广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更好地发挥计量保障作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