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作过程;高职;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环境下的高职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协调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重要性
1.1符合课程改革环境下高职课程教育的具体要求
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课程设计也应该朝向更加科学、合理的角度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为向导的高职课程设计也是素质教育下的要求。高职课程设计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发掘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探寻学生在高职课程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瓶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专业学科素养最重要的一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不仅仅能够促使学生更灵活地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过程,从而逐渐实现课程改革环境下高职课程教育的具体要求[1]。
1.2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传统高职课程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注重成绩的表现,也都偏信成绩好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改变,企业和用人单位更加看重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要求下,传统高职专业教学中一味地对某一题目进行反复练习甚至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落后,教师只有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才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学会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产实际中,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才有意义[1]。
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的策略
2.1以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应该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和岗位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定位、就业方向、岗位要求等具备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为此,教师应该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来制定相关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使得高职课程设计与企业和单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人才素养、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相符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从应用经验、工作策略角度向学生们渗透专业理论知识,将重点放在“怎样做”、“怎样做更好”等问题的解决上。
2.2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可以应用工作任务来代替学习任务,通过对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的分析构建出工作任务具体的实施策略,然后再将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化的学习任务。在高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对每个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精细化管理,将基本的教育目标作为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完成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以工作作为基本参照点来完成,比如典型的零件、产品、服务、生产过程和设备应用等[2]。
篇2
关键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RO/E;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74-02
1 现阶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学习机械原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机械类学生大学四年中接触“工程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对学生树立工程设计的观点,培养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应用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从原来一个题目:锁梁自动成型机,以图解法进行运动分析为主,发展到今天10个题目以上,以计算机解析法VB编程进行运动分析为主,可以说有了非常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现代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开始出现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VB编程对机械类一般学生难度过大,很多连主程序都弄不清,更不可能自己编写子程序。而掌握计算机编程技术是一个长期过程,兴趣是关键,如果学生没有编程基础和兴趣,此方法很难推广应用。此外,指导书中包含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子程序只有3个,许多学生在设计机构时很受限制,许多想法都因为缺乏相应杆组子程序而不能实现,只能按“套路”重新设计,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1.2 机械原理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为主,转向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的综合为主。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应该更多的侧重方案的选择和拟定,而在现行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熟悉编程进行运动分析,有些学生为了赶进度,没更多时间考虑并优化方案,草草定案反而成为主流。
1.3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以Pro/E、UG、CATIA等为代表的CAD/CAE/CAM软件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工程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机械类学生如果不了解、不会应用现代工程软件就会与时代脱轨,就会在社会求职中缺乏基本的竞争力,也不符合地方高等院校“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办学理念。
2 新模式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
基于上述原因,对原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法与内容进行革新,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现代工程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设计中更着重于机构运动方案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重点。现以我校“09级机自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以”旋转型灌装机”设计为例,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要求确定并绘制最终的机构运动方案草图,初步估算各构件的基本尺寸。其次,根据所得相关尺寸参数利用PRO/E进行各个零件的构造,再依次组装,完成后利用PRO/E自带的机构运动分析模块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及分析并输出结果。整个构建及分析步骤如图1-4所示。
3 结论
原有机械原理设计在完成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和计算后,学生进入上机操作阶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VB编写机构运动分析相关程序才能进行相关的运动分析。而新模式下应用PRO/E等现代工程软件对机构运动方案中涉及到的构件进行构建和组装,完成后可以随时运行机构分析,还可以观察机构的整体运动轨迹和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输出各构件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图,并且能进一步对机构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参数分析,实现机构的创新设计,从而使机构方案设计更加直观、生动、高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牛鸣岐,王保民,王振莆.机械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 模具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方法
Teaching reform method of Mould design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a teaching reform method of mold manufacture desig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design with boring calculation drawing. It could make the drawings of book vivid and moving into real using the 3Dmax software.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c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o mold manufacture design. And They could master the skill of 3D animation ,also.
【Keywords】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Mould design CNC, Teaching reform method
引言
高校机械类专业在现代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机械类专业又以其技术性强,就业前景好等优点广泛地被考生接受,招生前景看好。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随着模具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也使得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各高校对于模具课程的培养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实训等环节,但因为模具专业领域广阔,内容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很多学生由于没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每深入一步都困难重重,最终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倦,最后只能放弃,毕业时也就无法掌握应有的技能知识,不能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即便能够进入企业工厂,也会经历很长的一段培训适用期,造成培训成本的浪费。
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现在的大学生对计算机也普遍具有信赖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模具课程设计增加一部分电脑设计的内容,在理论课上有了相关知识积累,更深层次掌握软件也就水到渠成。如果方法正确,有教师指导,学习进展没有了障碍,设计作品流畅而出,学生们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就会充满成就感,自然越学越入迷。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妙趣横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1. 模具结构模型的创建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适当降低理论课学时,相应地增加实践课及课程设计的学时量,因前期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中已经有了手绘图和计算机二维AutoCAD绘图的训练,所以将学生由教室设计改为计算机机房,每个学生分配一张已成型的模型二维平面图,内容包括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等皆可。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看到很多演示模具动作过程的动画,并且对动画有着很高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先让学生利用三维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起相应的模具模型,在建立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对二维图纸就会有了透彻的理解,建模软件可以是ProE、UG,或是CAXA三维实体设计等。三维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需要对图纸有着透彻的了解,必要时还要进行计算和设计,如何将一张平面的图纸变成计算内的三维模型,将是考验学生耐性和设计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模型创建完成后,检查各结构与图纸是否完全吻合,这一步骤很重要,避免后期制作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模型处理,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每一个小组为单位,分别对每一个学生所创建的模型进行集中校对检查,以激励的方法奖励找出问题的学生,既提高了所有学生对各个模具结构的理解能力,又增加了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整个过程充满挑战性。
模型经过检查没有问题后,就可以通过输出功能转化成*.3ds文件,这是一个各软件通用的转化格式,然后再打开3dmax软件,将模型导入下一步也就是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了——让学生的模型动起来。
2. 三维动画设置
无论哪一种模具结构,其动作过程一般都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设置这些简单的动作过程,让模型在学生的手中“活”起来。
以一个简单的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为例,其动作过程包括:合模注射保压定型开模推出制品,最后,再设计一个5秒左右的产品展示放置的动画。由于设计时间有限,动画设置只是模具的动作过程,不包括注射机部分,这些动作对于强大的3dmax软件来说是最基本的设置,设计时间为20秒,以每秒30帧计算,总帧数为600,各时间段分配如下:
① 0~3秒,合模。
动模和定模分别设置移动的初始、终止位置。
② 3~6秒,注射。
流体的动画设置是比较难的,在3dmax中,可以用loft方法创建一个圆柱,在流道中充当粘流态的塑料液体,并设置这个圆柱从无到变长的动画(这个过程较为复杂,但是由于时间短暂,可以简单表示即可)。
③ 6~10秒,保压、定型。
这一过程在塑料的成型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这里却不用设置任何动作,只要复制前面的动作保等合模位置即可。
④ 10~12秒,开模。
动模和定模分别设置与①动作相反的位置。
⑤ 12~15秒,推出制品。
这一动作是所有动作中相对来说最复杂的,需要设置的组件相对多些,可以把同时动作的零件如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组合(group)在一起设置一次动作,制品设置移动动作。
⑥ 15~20秒,制件旋转展示。
这个动作在设置时,放置角度不能过大,否则旋转速度过快看不清楚。
这样,一个完整的动画演示过程就设置完成了,再输出动画即可。做得快的同学,可以设置相对复杂一些的背景作为练习。
3.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第一周进行模型的建立,因前期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相应的三维软件,所以内容的重点在模型与图纸的符合程度及模型的细节的创建上;第二周为动画的设计,机械不开设3d动画课程,因此前两天最主要的内容是熟悉3dmax软件,对导入的模型进行处理,分离开可动作和不可动作零件,赋予不同的材质以使动作更加明显,最后三天,设置、输出动画。
4. 总结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们把一个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活灵活现的设置过程,既让学生对模型有了透彻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动画的设计过程,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就业增加了一份动画技能,本项教学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充实了教学内容,对模具课程建设和整个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海,王晓霞.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李集仁,翟建军.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高等机构设计 课程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98-01
高等机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机构结构、机构运动分析和机构综合的课程。在传统工程教育体制下,教学模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综合性教学,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难以满足机构设计发展的需求,学生对该课程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失去兴趣。因此必须针对机构设计的特点,优化其教学内容,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帮助教师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能力。
1 高等机构设计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高等机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高等机构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特别强调计算机编程、机械优化设计、高等数学、机械原理及机械动力学等的综合运用。
(2)在研究内容方面,从平面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扩展到了空间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从简单的高副机构扩展到了瞬心线高副机构和共轭曲线高副机构。
(3)研究方法也转变为以计算机为工具,以高等数学中的坐标转换与矩阵运算为主的解析法。
(4)专业面较宽,通用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适合各类产业机械所需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高等机构设计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多,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机构的型式综合;运动规律设计;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设计;机器人机构;组合机构与机构的变异。
2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
要在有限的教学学时(通常为40学时)内完成如此多的内容,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1 构建高等机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由多教研室、系部建立高等机构设计课程群,主要课程包括:(1)数学课程,如《高等数学》、《微分几何学》;(2)先进设计方法的课程,如《机械优化设计》;(3)基础课程,如《机械原理》,《齿轮啮合原理》;(4)计算机语言课程,如C语言,C++语言及Matlab等课程。
2.2 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的参考教材,教学内容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首先注重机构设计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拥有较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以课本的基本知识点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重点讲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综合,然后以此为基础涉及空间连杆机构的分析和综合,这样由易到难的次序可以减少学生听课过程中的枯燥感,逐步建立对该课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色
高等机构设计课程的内容较宽,涉及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如高等数学、微分几何学、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原理、计算机科学等。在掌握机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应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每一中设计理论和方法均应有实际的应用实例佐证。如平面连杆机构综合的类型讲解时,针对每一类综合给出若干实际工程应用的实例,寓教于实际生产应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清晰,不断提高兴趣。
2.4 保持教学内容的最新
高等机构设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机构设计的最新趋势,始终保持机构设计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授课教师紧密关注高等机构设计方法的近况,并把它们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构设计的最新知识[2]。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授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记忆[3];同时,在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上,教师应详尽地在黑板上推导出整个过程,以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讲授平面连杆机构的概述时,适当增加车间装配线(位置综合)的视频,电动打字机(函数综合)、电影胶片放映机(轨迹综合)等的视频。
3.2 授课模式与启发教学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授课”与“启发”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4]。除了传统教学方法外,对应用、设计方法等则采取“启发”的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加以适当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努力思考。同时,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争论,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背景、联系及因果关系分别介绍,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增加教学效果。
3.3 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车间参观并努力发现机器设备上的相关机构部件,提高高等机构设计在机械装备的感性认识。我们依托河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及机床实验室等,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验室拥有各类数控式和机械式的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加工中心,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数控成形磨齿机、齿轮测量机等设备,使学生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际机械机构完全对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专题讲座,扩宽相关知识面
高等机构设计课程的重点理论与设计方法不能在有限学时内深入讲解,可以在课余时间举行专题讲座,如组合机构设计及其新进展、凸轮机构的分度功能设计、机械优化设计在机构设计中的作用等专题讲座,使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
高等机构设计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机构的设计方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设计实例结合起来,能够对设计实例进行分析,并编程计算得到设计结果。因此,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该课程讲授的最终目标。高等机构设计的课程教学应优化完善教学内容,融合传统的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增强实际应用环节的教学比重,引导并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不断提高学生的机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傅则绍,卢子馨.机构设计(修订版)[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2] 任小中,曹铁珍,韩建海.论课堂教学方法的革新[J].成功(教育版),2009(1):15-16.
篇5
相关政策与文件
开设一门课程,必须依据有关政策法规。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文件主要有三个:一是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份文件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文件明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性质――既是一门国家规定必修课,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二是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份文件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在3~9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且“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总课时数的16%~20%”,这也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数有上限规定,但具体的课时数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进一步限定。三是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份文件第一次从课程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但由于该文件出台时间较早,有些内容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后,相对滞后于教学实际,在实际执行时需要灵活处理。
制订课程方案与课程目标
浙江省从2002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课程改革。在制订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时,考虑到当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刚起步,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合并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而是规定了其独立的开课时间和课时数:小学3~6年级,每周1课时;初中7~9年级,每周2课时。一般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在20周左右,除去一些学校活动,每学期至少能保证15周的上课时间。这样,在小学阶段,3~6年级8个学期至少共有120课时的信息技术上课时间,远远超过了《纲要》中规定的课时数,体现了浙江省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虽然《纲要》中已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给出了建议,但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适当地调整和细化。我们在设计本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兼顾现实基础与超前性要求。由于硬软件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技术与生活应用又密切相关,家庭计算机拥有量越来越高,因此应以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以三维目标为准则,以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配置情况为基础,适当超前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使其尽可能地与社会发展同步。
二是兼顾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及城乡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课程开设也将越来越规范,因此,为与初中课程进行衔接,需要对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城乡差异在我国还比较明显,农村无论是计算机普及程度还是师资水平都与城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课程目标既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又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掌握。
三是以最基本的技能为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测性。由于小学阶段是信息技术学习起始阶段,因而必须以最基本的技能、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作为基本目标。在目标描述上,要尽量明确、有可操作性,能让教师一目了然。这也便于教师对照目标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以上原则,在《浙江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2001-2005年)》中,我们提出了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即到2005年,所有中小学都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根据这一目标,浙江省在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时,就开始同步考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立,规划课程方案,同时提出,要按照“技术培养”和“能力培养”两条主线来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技术线:从有关信息技术及其工具使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角度来考虑。
能力线:从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来考虑。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具有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鼠标、键盘等计算机外部设备。
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方法,能运用文字处理工具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能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表达一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和要求
依据《纲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原则,我们从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常用的功能中抽取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从而明确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培养的基本信息素养,最终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主要教学内容。
一是有关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熟悉和使用、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鼠标与键盘的使用、网络浏览器的使用等。
二是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与生活、信息伦理道德等。
三是有关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技能。包括:文本与图像信息获取方法、文本信息处理方法与技巧、简单图像信息处理方法、音视频信息的简单应用等。
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并参照其他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我们对3~6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划,每个学期的主要内容。
各学期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各方面的要求。
设计和编写各年级教材
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设计和编写各年级教材了。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材在体例结构上,一般以“单元”形式呈现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以“课”作为最小的组织结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不例外。这种形式既便于教师把握教学要求,也便于控制每课时的容量。在设计和编写教材时,还应体现出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体现出课程特色。在设计和编写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1.规划设计能力
之前的很多信息技术教材被形容为“软件说明书”,而且无论是对成人的培训教材还是小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后,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时,必须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模仿,也喜欢模仿。往往教材或教师的范例是怎么做的,学生的作品也差不多是怎么做的。这样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他们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而不会自己设计创作。在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从作品设计开始,对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进行了探索。从3年级用画图软件开始,就渗透了设计思想。如3年级上第9课《花香满园》这一课,主要学习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翻转等功能,快速画一些相似图形。教材中提供了两种花形,并特意预留了空白让学生设计,让学生先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画花,再动手在电脑中画。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画出来的花就更加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了。随着年级升高,教材中还不断地渗透了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如4年级在学生学习文字处理时,增加了作文集、电子小报的设计;5年级在学生学习演示文稿时,增加了多媒体作品的设计;6年级增加了各种研究报告的设计等。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才有可能创新。
2.文件管理能力
在信息素养中,有一项很重要也很实用的能力,那就是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一个有着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也是有条理、有良好习惯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从最简单、最常用的文件管理着手,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存放、整理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浙江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对于文件和文件夹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从3年级上册学习画图开始,到6年级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的结束,教材始终强调文件的合理存放和管理。当学生在3年级做出第一件作品时,教材就渗透了文件的合理命名方式,同时也给教师一个应注重培养学生文件管理能力的提示。4年级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文件夹分类整理文件的习惯,5年级和6年级则通过各种任务进一步强化文件管理能力的养成教育,通过不同任务、不同方式强调文件管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
3.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的更新速度也相当快,而教材编写一般需要经过策划、编写、修订、审定、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过程,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这就导致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如果学生只会使用教材中的技术,就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对于一些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工具的教学,就不能单纯地就软件来讲操作,而是要精选一些常规的、通用的、一般性的方法,以及能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
如5年级下第3单元“动画天地”,教材用4课时,从认识动画到简单动画制作,介绍了GIF动画的制作方法。由于GIF动画是典型的逐帧动画,学生利用GIF动画可以相对容易地理解动画制作中最重要的关于“帧”的概念,因此在编写教材时,也突出有关帧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技能,为将来学生学习其他的动画制作方法打下基础。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以上所讨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还有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篇6
1 21世纪园林专业发展趋势
1.1历史的价值不容忽视
东、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中最重要的两大体系。作为东方园林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其高度的艺术价值一直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而西方园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古埃及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古典园林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运动”后的“现代景观”,园林的形式和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的西方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的景观是分枝结构的而不是收敛聚集的;是多元价值论的,而不是一套被普遍承认的价值观。
在我国景观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的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忽视历史的价值,但也不能让传统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枷锁。对于一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并不代表对过去的拷贝,也不意味着对早期风格的单线轨迹的延伸,而是要触摸到那些超越时代的基本点,通过吸收早期答案背后的各种原理,把它们转换为适应新的条件的合适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吸收其精神而不是模仿其风格。
1.2生态观念的融入
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景观设计中生态思想的发展壮大不是偶然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后,人类很快察觉到自己正在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土壤遭到破坏,能源浪费,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沿海地带被污染……这种状况与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截然相反。人类意识到应以生态平衡发展为基础,加强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整体协调,避免产生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生态观念的建立,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园林的生态设计先后出现了生态保护性设计和生态恢复性设计,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并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中国园林界对生态设计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开展了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城市环境生态绿化、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部分设计者则将生态学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使中国园林的生态设计拥有良好的开端。
1.3社会信息化对园林专业的冲击
信息社会中的各种空间环境如何规划设计己成为园林专业的重要课题。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起步,而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必然对园林专业产生重大影响,使园林的研究方法、设计理念、工程技术、教育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面对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21世纪的园林专业必须扩展学科内容并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情的园林专业人才。
2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动手能力差
设计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绘图、模型制作)的要求很高,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功夫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人才。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国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其原因是他们缺少规范化的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2.2课程设置的弊病
由于园林专业自身特点,其专业基础课程美术及核心课程规划设计、生物生态课程必须得到加强,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而近年来,某些高等院校对课时的削减和对课程门数的増加,使有些部门盲目服从,没有认识到像园林这样的一些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园林专业的特色不能突出,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差。
2.3传统思想的禁锢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峴,被公认为风景园林的渊源。它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较为规范的营造模式,一直作为园林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自然式山水园林风格的影响,缺少对西方园林的了解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认识。对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3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3.1端正学习方向,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优势,使得大多数学生甚至教师侧重于计算机制图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只要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手绘功夫较差也一样能做好设计。事实上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仅是手头功夫的训练,更是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手绘技能,能将自己的创意较为准确而快速地表达出来,増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学习兴趣,这也是计算机制图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对学生应从其入学之日起到毕业之时都要不间断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主,以快速设计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园林专业学生的手头功夫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以此为基础,加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建立自学与教学互动方式
3.2.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自学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进行背图和徒手的训练。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孙筱祥先生、唐学山先生等风景园林学科的元老,对于背图都是身有体会的,他们对中西方许多经典的园林设计从设计理论到图纸内容都是相当熟悉的,这使他们在毕生的设计工作中受益非浅。背图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锻炼了徒手绘图技能,往往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
3.2.2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1)不可缺少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的特点,使其能全面、生动、准确地传递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有教学直观性强、容易更新等优点。设计离不开图纸,而多媒体技术对园林设计案例的形象化展示弥补了空谈设计理论的弊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多媒体教学是园林专业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课件不要过于注重表面形式,避免喧宾夺主。(2)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掌握设计方法,是设计类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然而案例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案例的选择既要有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精华又应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对于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随课程设计的进度而进一步展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其精华。(3)积极有效的共性教学: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并结合此类问题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弥补了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4)实践教学:建立与城建园林部门的实践教学关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结合具体项目完成,学生有机会体验设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反馈和最好的补充。
3.3课程体系的完善及其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系统化
3.3.1完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从1900年哈佛大学开设第一个LandscapeArchitecture(风景园林学)专业开始,经过百年的发展,欧美的Land-scapeAichitectuie专业己由初期的私人花园、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扩展到“大地景观规划”的阶段,延伸到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范围。
目前,我国多数大专院校中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狭溢,课程设置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造成知识面狭窄以及设计观念和手法的落后,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因此,必须调整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1)设计方向的课程除了传统园林学中的基础内容(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外,还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的专业课程,并将生态学课程更好地融入其中,使园林学科的系统更为完善,更具开放性与综合性。(2)在学好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选择方向研修并提高此类课题的学分数。既培养能主持大型设计的高层次人才,也培养专向突出的高质量专才,更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并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3.3.2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系统化
园林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没有完善的教材。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还在沿用老教材,而老教材的内容陈旧和不完善明显跟不上形势。作为设计专业教师,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应放在首位,即不局限于传统园林学内容,深入了解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和审美要求,将设计类课程内容提升到广义景观规划设计的层面。
更新教学内容必须收集大量的素材,内容丰富。那么在课件制作时除了按章、节编辑外,还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做成专题形式,如园林设计课,为了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拓宽设计思路,笔者设计了专题形式课件,如:概念设计与园林形式、园林与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案例分析、西方现代景观经典设计等,将实例的选择科学化、系统化,使学生在教材以外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专业知识。
4结语
篇7
论文摘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网络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阐述了网络课程设计流程,并对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开发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网络课程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
1.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教师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的学习研究探讨,无疑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征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宽带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
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络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络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另外,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4.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方法
在医学、管理学等科学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注意应用案例的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6.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定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积蓄力量。
9.以评价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
针对网络课程特点,我们建议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自适应测验的方法,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由课程的内在处理程序给不同的测验进行评估,做到学习评价的动态性和自适应性。同时,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使评价的作用尽早地体现出来,使之成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之一。
10.以电子学档案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
二、基于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范围
1.学习内容支持的设计
学习内容支持是基于自主学习的网路课程设计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下面三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将学习目标分层次细化,设计多级学习目标,如课程学习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和知识点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合理地传递给学习者。
(2)学习内容设计:在进行知识结构的设计时,首先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特点,反映教学规律,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同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网站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内容呈现上,注重多媒体的有机结合。
(3)学习辅助内容设计:学习辅助内容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设置的提示性、辅内容,如课程教学大纲、学习者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前沿,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了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确立学习目标。
2.交互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在一种网络学习环境下,为了达到教与学或建立社会关系的目的而进行的双向或单向交流。使课程教学网站根据角色不同设计相应栏目,提供人机交互窗口,如疑难提问、交互课堂、课程BBS等,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师生交互。且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络的音、视频授课与辅导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内容、难点的针对性辅导,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就像在传统的课堂上一样,生动、亲切,使远程教学的学习环境更加人性化。
3.学习活动支持的设计
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案例研究与分析、专题探究活动,让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或设置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提供记录工具,方便学习者将活动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
4.评价反馈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另一类为总结性评价。在该课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网上讨论、调查、练习和章节测验等形式进行,且实施评价时,运用技术及时反馈。如某一网络课程的“在线测试”模块,学生点击进入后可进行学习效果自测;自测完毕并提交后,能够给出评分标准和考试成绩;当学习者做出错误选择时,给出适当的提示信息(但不是答案),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清问题,形成一种自我建构的能力;或给出错误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是期末阅卷考试,现已开始部分机考,逐步过渡到期末全部机考。
5.导航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设计清晰、明确、简洁的导航,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常见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浏览图导航、演示导航等,导航策略的设计应遵循明确、便捷、动态的原则。
三、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的关键开发技术
网络课程最终需要通过各种软件技术来实现,教师掌握网络课程的开发技术将有助于网络课程的开发,下面就介绍几种有用的关键开发技术。
1.流媒体播放技术
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和常规视频媒体不同,流媒体可边下载边播放。以宽带为基础,流媒体不仅可以进行单向的视频点播,还能够提供真正互动的视频节目,如互动游戏、三维动画等。
流是连续传输的数据,典型的流有音频流和视频流。一般而言,流采用类似于广播的方式,以恒定的速率传输数据,播放的时间与传输以及原始记录的时间是完全相同的。目前主要的流媒体文件格式有ASF、RM、MOV等。
2.网页制作技术Dreamweaver 8.0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是一款可视化的网页设计工具,是建立Web站点和应用程序的专业工具。它将可视布局工具、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和代码编辑支持组合在一起,操作界面美观、功能面板高度整合、功能强大,使得各个层次的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都能够快速创建吸引人的基于标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reamweaver及所选择的服务器技术来创建功能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从而使用户能连接到数据库、Web服务和旧式系统。
3.网页动画制作技术Flash
Flash有许多的优点:首先,它是基于矢量的图形系统,我们只要用少量向量数据就可以描述一个复杂的对象,占用的存储空间只是位图的几千分之一,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使用。同时,矢量图像可以做到真正的无级放大,无论用户的浏览器使用多大的窗口,图像始终可以完全显示,并且不会降低画面质量。其次,它使用插件方式工作。用户只要安装一次插件,以后就可以快速启动并观看动画,不必像Java那样每次都要启动虚拟机。Flash生成的动画一般都很小,所以调用的时候速度很快。Flash Plug-in也不大,只有170k左右,很容易下载并安装。它还提供其他的一些增强功能,比如,支持位图、支持声音、支持渐变色、Alpha透明等。拥有了这些功能,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全部由Flash制作的网页站点。最后,Flash影片是一种流(Stream)形式文件,在观看一个大动画的时候,可以不必等到影片全部下载到本地再观看,而是随时可以观看。
4.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
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继承了SQL Server 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在多种平台中使用。
四、结束语
网络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在设计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时必须意识到,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工作,对于不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都要给其提供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学习资源,并注意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课程具有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向互动、便于合用等方面的优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探索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国强.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 2001(4).
[2]陈庆章, 张 健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基于 Web的教学课程的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 2001(2).
篇8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手机族;因材施教;团队协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04-02
1 理论教学注重方法,激发兴趣
1.1 .灵活应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方法
对于初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语法繁琐枯燥、逻辑严密抽象。拿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为例,它具有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结构化的设计语言,足以使学生为之好奇。为了将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抓好入门教学十分关键[1]。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开始就讲解程序的开发环境、代码窗口、属性窗口等,使得毫无编程基础的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导致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抗拒心理。但如果老师改变讲课策略,结果就完全不同了。第一次课,老师首先做的不是翻书,放幻灯片,而是玩游戏,比如“电子表”、“窗体移动”、“字幕滚动”等,以“电子表”为例,先演示每秒都在变化的电子表,窗体界面如图1所示,动态效果简单直观,游戏原理神秘好奇,此时正是揭秘的最佳时机,讲解与操作同步如下:
1) 简单介绍工具箱,并从中添加Label1和Timer1两个对象到窗体上;
2) 打开属性窗口,设置Label1的Caption属性为空,Timer1的Interval属性为1000;
3) 打开代码窗口,在Timer1_Timer事件过程中填写代码:Label1.Caption = Time;
4) 运行,就可以看到每秒都在变化的电子表了。
貌似高深莫测的“电子表”原理竟然如此简单,学生直观到了程序的神奇魅力,轻松自然地掌握了程序开发环境。怎样使电子表更美观?老师继续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来美化界面。老师及时有趣的同步分析、直观互动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常用的属性:Font、FontSize、ForeColor等等。
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每堂课首先展示一个程序实例,该实例包括了当天所要讲的新概念、新控件和新语句,然后讲解实现这一程序的基本思路,得出算法,最后编程实现[2]。在典型案例中超前使用语句结构,引出基本概念、淡化繁琐的语法规则,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语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每个精彩的案例对学生而言,既是知识的获取、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同时又是艺术的享受[3]。
1.2智斗“手机族”,集中注意力
不得不说,信息技术时代的老师必须打赢另一场战争,那就是与手机争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手机族”,手机带给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述,挥洒自如的板书,美轮美奂的课件对沉浸在手机网络里的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禁止课堂玩手机。“课堂手机暂存”的办法繁琐费时,存在丢手机的风险,并且学生容易抵触。最好的办法应该从学生心理上杜绝。
老师将禁止玩手机明确列为课堂纪律,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作如下惩罚:
1) 为全班同学表演1分钟的节目,节目自选;
2) 负责讲授下节课5分钟的内容,授课内容下课前确定。
表演节目的惩罚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至于让被惩罚的学生伤自尊。这样小小的惩罚,会让学生对课堂纪律产生敬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下节课授课5分钟任务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压力,为了讲好这5分钟的内容,自然会补回这节课因为玩手机漏掉的知识点,并且还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惩罚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补习知识点,遵守课堂纪律。
2 实验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扎实基础,因材施教,团队协作
实验是检验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4]。如何上好实验课,需要老师花费大量心思。首先,准备的实验案例要有趣,内容要配套,难度要适中;其次,考虑到学生基础存在差异,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最后,要考虑让优秀的学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带动掉队的同学迎头赶上。综上考虑,可以将整个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练习、因材施教、团队作业。
2.1 前期实验课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扎实基础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抽查学生的实验结果,注重训练调试程序的能力。强调该课程是通过动手做才掌握的,不是听会、看会的。把算法、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前期实验课,案例设置很重要,需要从“长宽高”三个维度考虑:长度即课堂时间、宽度即知识点范围、高度即内容难度。
1)长度即课堂时间:任务适量、恰当
设置内容太多,学生在课堂上完不成,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内容太少,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并且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的误解、轻视。所以,每节实验课的任务设置应当适量、恰当,符合课堂时间的长度。
2)宽度即知识点范围:知识点合理、配套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培训;课程设计;需求界定;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推行的校企合作实践,多是从学校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产学合作教育的角度进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与效益的研究,而对于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分析其现实意义及执行要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较为少见。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仅仅局限于选择人才这一层面的考虑,在企业的教育和培训这一薄弱环节上未能对职业院校拥有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在此,笔者结合校企合作中的亲身经历,选取企业培训课程设计这一领域,围绕培训需求的挖掘与界定、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培训方法的选择三个层面,探究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校企资源整合的模式提供微观层面的应用借鉴和指南。
一、培训需求的挖掘与界定
校企合作的主战场在企业,只有真正有效地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双赢”,才能充分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职业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宗旨和使命。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一旦意识到自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以借助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来解决,便会形成初步的培训需求。此时,具备培训技能的教师便需要基于企业一方表达的培训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与沟通,以便深入挖掘并精准界定企业一方的培训需求,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奠定基础。
培训需求的挖掘与界定,可以通过三种路径展开。
(一)由表及里,探究动机
身处激烈竞争之中的企业,往往会因经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陷入困境,进而产生寻求解决方案的强烈动机,培训教师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累,可以在需求挖掘和界定中以专业的视角和第三方中立、客观的态度,为企业提供新颖独特的方案和思路。这需要职业院校培训教师具备足够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企业经营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剖析和深刻把握。企业在表达培训需求时,培训教师应该基于企业关注的问题表象,层层追问,深入分析,以便触摸到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而准确把握其培训需求。
(二)由点及面,系统把握
企业内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人员,对同一问题的解读往往会大不相同。进行需求挖掘和界定时,需要围绕培训需求的表达主体,由点及面,全面系统地进行调研、梳理和界定。避免只凭少数部门或人员的观点,便轻率地形成需求判断。否则,极易使得后期的培训设计因未能充分关注培训相关主体人员的需求而陷入不利,甚至是失败的境地。
(三)基于行业,借鉴参照
企业员工往往因习惯于既定的经营模式而易受到“隧道视野”的不利影响,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职业院校教师,在对行业的关注和理解的方面,一定要比企业内部的员工站得高、看得远,否则难以为企业提供帮助。职业院校教师基于行业发展更宏观、更广阔的视角,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和参照,有助于更精准、更有效地理解和界定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借鉴与参照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为企业培训需求的深入挖掘和精准界定创造更加科学有效、更具借鉴意义的机会和可能。
二、培训内容的设计
借鉴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训评估四步法,企业培训课程的内容设计可以围绕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面展开。
(一)反应层面
企业培训课程设计时应该将学员放在中心位置,基于对学员背景(如年龄、经历、爱好、学历等)的了解,选择课程内容,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学习层面
职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因此,企业培训课程的设计,应该以提高其职业能力为基础,必要时可适当拓展视野,扩充必要的知识领域,这对学员学习动机的激发会起到积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培训教师需要基于学员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避免因知识内容超出学员认知能力而对学员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形成压制,影响培训效果。
(三)行为层面
能力是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中的。而能力的习得则需要借助特定情境的激发,借助一定的行为演练,才能达到内化于心、游刃有余的效果。因此,依据培训目标,选取有助于能力建构、情感生成和态度转变的行为层面的培训内容,对培训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四)结果层面
反应层面内容有助于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学习层面内容旨在促进学员知识建构,行为层面内容注重促成学员技能建构、生成和发展,结果层面内容关注的是学员培训习得向实践应用领域的迁移与转化。某种意义上讲,结果层面内容是培训追求的根本目标所在。通常可以通过培训目标的表述,对结果层面的内容做出界定和说明。
总之,企业培训课程的内容包括培训目标、知识内容、技能技巧、态度、情感等多种要素。进行培训内容设计时,培训教师需要基于对企业培训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围绕培训所要传递的知识、技能、思维、心态和素能等要素,以是否有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为衡量标准,权衡取舍,精心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员职业素能的培育、发展和完善。
三、培训方法的选择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承担工作任务压力的成年人。因此,培训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力求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具体地说,成年人注重学习意义和价值的建构,善于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建构。学习过程中,成人更加注重小组的协作,乐于接受能够提高和改善工作绩效的学习挑战。为此,企业培训应该突出实战实效特点,针对学员面对的工作挑战和现实问题去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工作场所的学习、项目化学习、行动学习等均被证明是有助于促进企业培训的有效方法。
笔者在培训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调动学员积极性、引导学员参与课程活动的重要价值。课程培训方法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学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将课程所要传递的内容作为工具,引导学员在学习中借助课程内容的学习,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既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是培训方法在选择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在培训方法的设计方面,亦可借鉴柯氏培训评估的四步法,本着有利于激发学员课程反应、促进学员知识建构、实现学员行为改变和取得实践结果的原则做出判断和选择。
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应该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企业实践,将专业所长与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对接,既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验证,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深化和丰富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成人继续教育重要性不断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促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融合、实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的积极促进因素和可行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浩兴.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3).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Donald L. Kirkpatrick, James D. Kirkpatrick.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3rd ed[M].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nc. 2006.
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 考核方式 技能训练 “立体化”考核 过程控制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过快的扩张发展,师资的匮乏,教学条件、设施不足的弊端随之显现,教学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中,课程考试、考核模式和方法比较复杂,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正确判断,也影响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考试和考核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也是良好教学秩序的需要和保证。
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装饰专业开设有多个艺术设计类课程,我们对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素描、构成设计这两门课程的考试、考核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考试、考核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给高职院校的办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近年针对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了考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推动了专业建设和发展,也适应了高职院校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起正式开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现行教学管理体制下,课程考试和普通非艺术类专业采用相同的“闭卷”考试方式。这种 “一锤定音”式的闭卷考试,难以适应以技能训练见长的设计类学生的需要,也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闭卷考试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理论方面的考查,考试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不利于设计类学生设计才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以造型设计及创新能力见长的艺术生而言,其考核方式就不能简单地平面化,而是要求立体化。
艺术类设计类课程的考试主要涉及两种类型的院校,专业院校和非专业类综合性院校。专业院校由于历史原因有着先天的优势,课程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标准相对比较统一。难度大的就数综合类院校了。建筑装饰专业虽同属建工学院管理,但专业性质上还是属于艺术类。在实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后,学院里就出现两种考试、考核模式并存的局面,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此外,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以前很少接触有关的专业方面的考试,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理念不能较快地适应,对于考试的方法不能理解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反复地做思想工作。教师在考试、考核的标准执行方面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考核理应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成果
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必须突出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艺术设计创作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把握艺术形象的思维能力,二是创造性地设计表达能力,因此考核重点就应是考察学生对其形象设计的把握、表现和理解能力。艺术设计类课程和普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它注重于综合性表现技法的实践与创新,对理论方面要求不高;对技能训练要求趋于多元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手、脑、心并用。在学生的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再进行设计理论的提高,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设计水平。
三、建筑装饰专业考试、考核模式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2014年,我们对建筑装饰专业一年级两班的素描、构成设计两门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了试探性的改革。这次考试改革主要参照了部分专业院校和同类的院校的相关专业,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立体化”考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立体化”考核的基本思路是把课程的考核评价做一个全面总结,考核范围包括课上、课下,平时部分和期末部分。考核评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平时学习情况,其分值占70%,二是最后阶段考核(考试),其分值占30%。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占有较大比重,是突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掌控即过程控制。
(一)第一阶段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
本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形象思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锻炼,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综合审美素质。在构成设计和素描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同时完成课上部分及课下部分两方面的作业。每周布置适当的课余作业量,并上交1至2幅比较好的作品批改打分,分值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于质量较好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和讲评。针对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讲解,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明了自己的作业质量水平;知道其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有所改进。
课堂作业是重要的训练手段,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练习注重对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对作业量可以放宽,提高质量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课堂练习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点纳考核范畴。
(二)第二阶段考试环节考核
二阶段考核可以把学期结束前这段时间作为学生技能强化训练即考试阶段。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此时最适于进行整体质量的提高。我们采用课程设计大作业的形式,选择一些实质性的课题任务,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考核注重平时的学习状态即学习过程,课程设计大作业有助于考察学生综合性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立体化”考核注重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的掌控,涉及出勤率、平时表现、学习能力、作业质量、技能训练水平、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全程跟踪整个教学过程,考核有针对性,重点明确,教学效果量化,教师和学生都身在其中,教学相长,效果良好。
结语
“立体化”考核方法改革最终目的是遵循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活动回归本位,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反映艺术教育及设计教育的本质,构建更加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本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无疑是一个创新,它以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为主导的综合性“立体化”考核评价模式为目标,在教改实践中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鲍家声. 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 新建筑,2001(1):8―11.
[2] 赵君超. 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的反思[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99)
- 上一篇:规划设计策划书
- 下一篇: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