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基本职能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基本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教育理念
[DOI]10.13939/ki.zgsc.2016.02.180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构建培养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相对而言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滞后,不能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现代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片面的考虑相关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2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对传统管理科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论必须创新。因此管理学原理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构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必须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2《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管理学原理》传授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应仅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培养知识实用、够用、实践能力强的要求,重视对理论知识教学,轻视职业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2.2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应用能力,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专业应用能力,适应企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适应市场的创新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管理理论的诠释,缺乏能力本位的引导,教学中缺乏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课堂教学充满了“灌输”,基本上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教学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员,教师是储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2.3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这种训练和培养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真情实景的体验,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融会贯通,提高升华。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实践教学显得十分薄弱,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训力度不够,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3《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3.1树立能力本位理念
本着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管理者的培养目标,《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即把教学内容从传统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转变为四种主要管理能力的学习,即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设计能力、激励与沟通能力和控制能力。在这一理念的牵引下,通过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的统一,达到理论与技能的深度融合。
3.2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开放式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项目实训等方式方法,形成“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实现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
3.3注重实践教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实践中延伸课程教学。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实践,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校内综合实训室,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管理工作情境下,学会决策以解决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完善考核方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要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机制,建立起与教学配套的多环节、全方位、多元化、全程化的考核体系,要由考核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转变为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为主,重点考核专业基本技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5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互惠互利的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得到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的现场指导,教师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或获取管理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变化趋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从在本企业实践的学生中留下部分优秀学生作为企业员工或者从合作学校挑选优秀教师担任企业管理顾问、技术顾问等,这样既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便利,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参考文献:
[1]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教学 优化
[作者简介]王华(1967- ),女,广西荔浦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王金叶(1965- ),男,甘肃民乐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42-0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对旅行食宿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酒店行业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旅游度假型为主向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商务、自助等多种类型共存发展转变,为人们出行提供更为方便、舒适、专业的服务。酒店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专业的要求,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作为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根据行业需求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化专业型的复合人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上应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改革,全方位优化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接轨,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科学、专业、系统、完善的课程教学对于专业培训目标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在课程教学上基于行业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改革,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酒店行业职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职业能力通常包括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众多能力的综合。个人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个人能力,是人们从事某职业的素养条件,决定了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和本能的职业判断力;专业能力是与人们从事的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人们从事自身职业活动的必备条件,是人们成为行业专家的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通常与人们从事的专业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人们工作及职业的后续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被称为综合能力。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越强,其发展潜力越大,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空间越大,个人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越强。酒店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服务行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与其他行业不同,其职业能力更强调从业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企业忠诚能力及社会责任能力等,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个人职业素质。个人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决定了人们职业能力的水平,决定了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成就;强调从业者的职业幸福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承受力等。在对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的访谈中,总监们普遍反映在酒店行业里,员工对酒店职业的热爱、从酒店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找工作乃至生活的乐趣的个人能力是酒店行业发展及员工个人发展的原动力,这样的个人职业素质才是当今酒店最看重、最需要的人才素质。酒店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强调从业的经验,强调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才能在酒店行业有长足发展,这都要求从业者有很好的个人职业素质。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人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职业工作,完成工作任务,成为行业能手的一种能力。专业能力是酒店从业人员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的核心能力。酒店行业发展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使酒店企业对员工专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酒店企业越来越希望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成为既懂操作又懂管理的专家型复合人才。
3.学习能力。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和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人们有越来越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核心内容,学习能力也是酒店行业对员工的一种新要求,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让酒店从业者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形成新思路。随着客人对酒店在信息管理、技术革新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酒店员工需与时俱进,持续学习,提升运用计算机能力、数学和统计方法的能力、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等学习能力。
4.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与人们从事的专业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是所有专业都极为重视的一种能力,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适应社会、跟人交往、与人合作、进行良好沟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酒店行业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行业,服务人员每天都面对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客人,要面对客人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工作中各种难题,要与客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同时,为了酒店服务的顺利进行,酒店企业还要解决与同行业及其他行业,以及政府部门的方方面面的关系,这都需要酒店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社会能力,保证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保证企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有差距。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都沿袭传统学科专业的习惯做法,在课程构成上基本是参照公共学科制订培养方案,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及拓展课三大块。从传统的学时结构上看,核心专业课占总学时比例普遍较少,公共基础课和公共文化课学时比例最高,专业拓展课所占学时量最少,学生动手训练或实践练习的机会相对不足。此外,在公共文化课中涉及国学知识的课时明显缺乏,没有将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精髓融入教学中,导致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被称为“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在其他专业同样存在,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对于酒店从业人员来讲,国学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
2.课程设计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目前一些高校不是以行业需要设计课程,存在为教师开课,以学校需要开课,以自身资源特点及经济效益开设课程的现象,造成课程设计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课程设计的不合理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对酒店行业的认同,无法满足酒店行业的用人要求,从而导致本科生员工稳定性较差的局面。据资料统计,近五年,杭州市、上海市等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酒店企业首次就业的流失率高达80%,毕业五年后,仍留在酒店企业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本科生的高流失率导致酒店企业对选择本科学生失去信心,因此,旅游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上与行业要求相适应,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
3.教学方法与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在教材选用方面都未能与行业发展需求接轨;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不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不够充分。特别是对于一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如果只强调课本知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一些院校的校内实验室比较简陋甚至没有,学生对专业技能操作缺乏感性认识,上完专业课仍然处于懵懂状态。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大多数校外实习是顶岗实习,学生只是对其中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实习,无法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融会理论知识,职业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综合训练和提高,同时对行业的认知也会由于不全面的实习产生偏差,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职业倦怠感,缺乏对职业的忠诚和热爱。
4.教师结构满足不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校普遍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但在酒店行业中鲜有拥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人员,因此要想从行业进入学校担任专业教师相当困难,导致许多学校的专业教师虽然拥有博士学位,但都是从学生到教师,大多数是与酒店管理专业无关或专业相关不紧密的博士,甚至完全没有行业从业经验,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行业指导,教学上只能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堪忧。
三、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通过对酒店行业职业能力构成特点和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必须进一步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行优化教学,才能培养满足时展需要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端人才。
1.课程设计职业化。根据职业特点及行业要求设计课程,突出课程的职业化及服务性。一方面,加强在餐饮、客房、前厅、康乐、酒水饮料等专业技能课程的职业化意识教学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酒店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服务标准、服务理念及服务技巧,培养职业化思维;另一方面,设计与酒店行业发展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使学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
2.课程结构合理化。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现有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如对课程学时和学时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增加专业核心课程数量及学时量,使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接触专业的相关知识。调整学时结构,合理安排课程学时,在公共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及专业拓展课的学时比例安排上适当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学时比例,在学时安排上,不必将所有的时间用于讲课,应适当“留白”,给学生留下一些空闲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此外,增加国学知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身修养。
3.课程内容模块化。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通过模块划分的形式开展各种能力培养的训练。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强调四种能力的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核心理论模块内容、能力拓展模块内容、职业任务训练模块内容以及职业角色体验模块内容四大模块来呈现,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模块教学中。专业核心理论教学模块内容着重介绍专业基本理论、概念体系、行业知识等,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让学生形成较好的专业认同感,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能力拓展教学模块内容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进一步适应行业需要。职业任务训练模块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每一门课程都通过设计任务项目,由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完成任务,项目小组自行设计工作程序、人员分工、工作汇报等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职业感觉及个人素质方面,可以通过职业角色体验模块来培养,强调酒店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角色分工意识,体验职业角色的成就感,培养良好的职业幸福感及职业认同感能力。每一个模块之间又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有四个模块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4.教学环节情景化。酒店行业的服务性是通过实际操作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对职业角色的体验只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在专业教学环节中,应优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性强的课程,创造仿真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和强度,以强化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酒店运营环境下,体验酒店角色的乐趣,强化学生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教师结构职业化。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格魅力、职业感及专业性,直接影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专业教师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具有言传身教的直接影响。专业教师本身的职业性在专业教学和职业能力上对学生具有极强引导性和示范性,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第一对象,因此,高校在专业教师结构上更应重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既有学校专职专业教师,又有酒店行业专家及酒店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双师型、多师型”教师队伍。
6.教材选用经典化。目前,我国酒店管理服务类课程教材数量繁多,但缺少权威、经典的高水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对国外的原版教材采用极少,与国际化教育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是从2007年开始招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起步较晚,在教材建设方面也较薄弱,特别是存在本专科教材差异不明显、优秀教材缺乏等问题。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需专职教师协同行业专家编写一系列可操作性强、教学案例丰富、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实用价值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材。
酒店行业较强的专业性,越来越呼唤职业从业者的出现。作为应用性较强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必须根据酒店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区别于其他传统学科及专业实行全方位的优化课程教学,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才能越办越好,才能为酒店企业提供后续发展的人才资源,酒店行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薛艳,姜红.基于服务绩效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服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优化思考[J].高教研究,2012(19).
篇3
关键词:财务职能理论;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财务模式
整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研究成果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思路在于:第一,简单论述了财务及财务职能的概念;第二,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学者关于财务职能基础理论的文献;第三对职能理论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为理论研究、制度修订和实际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一、财务及财务职能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财务职能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要研究财务职能,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财务职能。职能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是每一经济个体借助于价值形式来优化所取得的资源进而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一种价值活动。财务职能是指财务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功能,是财务本质的体现,是确定财务管理任务与作用的客观依据。财务究竟有哪些职能?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有关财务教材中对财务管理职能有正面的论述以外,其历年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其也没有进行正面、深入的探讨。有学者认为,财务职能是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还有学者认为,财务职能是企业理财人员在企业理财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
二、财务管理职能理论综述
(一)财务职能理论研究中的传统观点――引入产权理论前
这一类研究都是围绕“职能”的含义展开的研究,理论界关于财务职能的论述,有的偏重于从功能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偏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则从二者的结合上来界定财务职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郭复初(1997)认为,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的职能表现在: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个方面。耿汉斌、谷行素(1991)等认为,社会主义财务的职能有六个: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刘贵生、熊哲玲(1998)等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一是财务筹资职能,二是财务分配职能,三是财务监督职能。吴水澎(1987)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表述为:科学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地处理企业同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刘恩禄、汤谷良(1991)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
从以上可看出,理论界关于财务职能的论述,都没有离开对职能本身含义的理解。传统的观点虽然都着重于从“职能”角度看财务职能,但对财务职能的认识很不统一。共性是这些表述基本上围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展开,普遍认为,财务职能便是体现在通过上述功能的若干种控制财务资金的周转和活动,使经济活动正常运行,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财务职能理论研究中的产权观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产权理论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财务职能理论的研究,使财务职能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我们提出的财务职能是指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从所有者角度来看,首先,所有者要对企业的长远计划和财务战略负责,所以具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重大财务决策)、财务计划(中长远计划)等职能;其次,所有者要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给经营者以激励和约束,所以具有组织职能;最后,所有者需要总揽全局监督经营者财务活动,所以具有监督职能。这样所有者财务职能就包括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重大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中长远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监督职能等。
从经营者角度来看,经营者要对短期计划和日常财务决策负责。经营者具有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日常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年度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指挥职能、财务协调职能、财务控制职能等。
综上所述,我国财务理论界在财务职能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大多研究都是基于法人财产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的,而法人财产权的提法正面临着来自理论界的广泛质疑,以其为理论基础所得出的财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难免有失偏颇。鉴于此,从企业所有权这一新的视角出发,研究在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内建立起产权与财务交叉研究的新的体系就相当必要。
三、财务职能发展展望
财务管理学在国内外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财务职能研究正不断深入,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规范研究范围内,这是由该理论自身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产权理论的引入,使得对财务职能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且从这方面的研究正不断地深入和扩展,产权理论与财务职能理论的交叉结合已取得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理论成果。
篇4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正因为《信息管理学》重要性,如何在避免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的基础上,把信息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并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其建立其本专业的体系,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
《信息管理学》应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这种关系是由其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性质决定的,同时,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必须从属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必须与其有所区别。
基于此,《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体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一般原理、通用方法和技术;了解信息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从而培养学生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并为将来的专业深造打下基础。由此,《信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能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这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能在各行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因此这个目标主要是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本领域的理论素养,为部分学生继续教育和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现其教学目标,以及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符合型人才”的总目标。[1]然而从目前市面上所出版的《信息管理学》(笔者把信息资源管理,或信息管理概论等教材也一并归入)教材来看,课程内容对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比较偏重,而信息管理领域的技能、方法部分不是特别多。笔者收集市面上主要的《信息管理学》的6种教材,现将其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柯平、高洁主编的《信息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揭示信息管理的内核入手,认为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全书循着这一思路展开叙述,并结合专门信息管理领域和信息管理环境的有关内容,构成了全书的体系框架。
全书的内容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信息管理的应用各占书中的一半篇幅。这一写法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信息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涉及面较广,容易造成内容泛化,重点不突出的缺憾。例如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等内容都有专门的学科研究,不必作为独立的章节来论述。
2.马费成等编著的《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了信息管理活动,重点介绍了信息、信息管理的内容、特征,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布的规律,信息获取、组织、检索、服务原理与方法,还讨论了信息系统、信息机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吸纳了较多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但是,将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分章论述,可能与后续课程的重复较多;另外,将信息用户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放在信息服务一章中,不能反映信息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对整个信息管理活动的指导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就是,马费成于2004年1月份主编了一本《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教材,体系、知识上比较成熟,可以作为学生的参考辅助教材。
3.刘主编的《信息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书结合了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础,以及信息管理基本方法的部分内容,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管理中的几个核心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把侧重点放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管理新理念、新模式的介绍上,着重从微观角度展开,强调定量分析,从整体内容上力求充分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书兼顾系统性、易学性、实用性,尤其是其中关于信息管理中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部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该书对信息系统的阐述过多,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较少,将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纳入信息管理学基础之中也不合适。
4.谭祥金、党跃武主编的《信息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该书立足于社会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全面介绍了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社会、信息交流、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技术管理、信息资源人文管理、信息资源经济管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方法论等。将信息组织单独作为一章,而对信息管理的其他环节未作介绍,是该书的不足之处。
5.杨善林、李兴国、何建民编著的《信息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特征结合起来,建立了信息管理学的新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信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并按照信息管理的战略规划、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和管理创新与变革展开。
但信息管理并不是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类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延伸,因而不适合按照管理的基本职能来展开论述。这样一来,有将信息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动的倾向,无法体现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6.娄策群主编的《信息管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该书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信息资源分布规律,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信息交流的机制,信息搜集、组织、分析、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及培养,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该教材突出了基础性、全面性、通用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在基础性方面,重点阐述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性方面,涉及信息管理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通用性方面,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的院系的需要;在新颖性方面,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该教材的不足之处是对信息技术的介绍过于宽泛。[2]
由于处于以财经、管理为办学特色的我校信息管理系,其培养的信管专业人才主要到企业、公司去。因此在《信息管理学》的教学过程要从管理的背景来给学生讲述信息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基于此,笔者认为《信息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遵循这样的思想: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所以《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信息管理概论。它主要介绍信息、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目标等。②信息处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类、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构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所在,因此非常重要。在后续的专业教育中将有专门的课程来加深学生的这些专业技能。因此在该门课程中主要是根据本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而查缺补漏。比如我们信息学院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只有信息检索,而对于信息分类、信息组织等都没有进行开设,因此应该补充这样的知识。同时,对于信息搜集这部分,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补充信息分布规律的介绍。如关于信息领域著名的三大定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关于信息搜集、信息评价的最新成果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③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的工具,这部分知识应该着重给学生介绍,并且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对目前的ERP、SCM,以及CRM等有基本的操作能力。④信息管理技术。由于我系学生知识结构中技术成分还比较多,在这部分主要给学生结合目前企业中所用到的新的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一下,以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较早地适应市场。(我们系《信息管理学》的开设时间放在了大三,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分应该作为学生信息管理技术的补充。)⑤信息管理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管理的若干规律作一介绍。⑥信息管理的人文环境、信息经济的相关介绍、信息法律政策、信息产业,以及信息经济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
这门课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取多媒体、案例教学、TeamworK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它必须借助教育界的建构主义思想,即:知识通过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和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传统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3]特别是对信息管理概论部分,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厘清大家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对于信息处理过程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会管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环节来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的技能。比如,信息学院每年都有一个“网上学习”竞赛,让学生确定一个专题,然后查找相应的资料,写成检索实习报告。可以考虑这门课的考核采取这样的形式。从一开课就布置下来,然后让学生评比谁的做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得到提高。而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部分,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的“ERP模拟沙盘”竞赛的方式来进行,当然这些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最后成绩的很大一部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重视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学》目前的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材都偏重理论,而对实践部分并不太重视,这使得学生觉得学了没有多大用处。由于该课的许多部分在以后的专业课中有所涉及,因此很多院系将这门课设为专业选修课(比如我们信息学院),更加导致学生学了四年感觉学了很多计算机技术,但又不精通,而对从事将来的信息管理工作又觉得没有学多少信息管理课程。因此,这门课通过搭建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信息管理的不同方向来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国荣,乔好勤.信息管理学课程设置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框架.图书与情报,2003,1,59.
篇5
【论文摘 要】《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自身实践,就课程安排、课程特点、案例教学、多媒体使用和学生悟性培养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其对管理学授课效果有所帮助。
管理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讲授良好的管理学课程对学生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有莫大帮助。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及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规范课程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1.管理学基础概念的讲述。在这个层面上,主要要向学生介绍管理活动的形成、概念、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对象和环境等,并由此引出管理者的概念。此外,要向学生简单介绍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的社会责任,此部分课程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管理活动形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认识到管理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三是认识到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才是一个真正追求卓越的管理者。
2.管理思想发展的讲述。前人管理思想的形成对我们的后续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部分的讲述是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形成的源远流长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力量。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上,应该按照管理理论从萌芽开始,发展到古典管理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时间发展脉络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管理理论没有过时和现代之说,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说。
3.管理职能的讲述。在这个阶段,重点要向学生讲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同时要向学生阐述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在讲课过程中将四大职能分开造成学生各个职能是割裂开来的错觉,要始终在课程中灌输管理学各个职能是一个系统的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总体和部分的哲学观。
将课程的标准规范起来,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好管理学中涉及到的重要的几块内容,可以有效避免学科知识无法有效整合的可能,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深度把握管理学课程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1.根据管理学通俗性的特点实行疑问——自学——老师解惑授课过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即使他们还没有真正学习到管理的知识,但他们管理有自己的认识(虽然有一部分是错误的)。他们通过自己班级的管理、家庭的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开始对管理有了较高的兴趣,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管理问题。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和对管理学的认识,就可在课程安排中,首先提出一个他们本以为是正确的但实际却是错误的观点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课本中自己先寻找答案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刻的剖析和阐述,让学生通过疑问——自学——老师解惑这样的过程完成事半功倍式的学习。
2.根据管理学抽象性特点实行提前预防授课方法。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之前会以为管理学案例丰富,应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而管理学由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加之管理无定法,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出学生标准答案的现象。但是因为学生心理准备不足,一旦面对抽象的东西就会降低对管理学的兴趣,开始怀疑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在遇到抽象的知识前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管理学面对实践时千变万化,才使管理学充满了魅力,而找到万象中的头绪正是每个管理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提前预防授课方法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使用案例教学法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学科,引进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案例常常来自于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有加强的真实感,另外案例分析中总是充满着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站在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问题,加之在案例分析时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环境中转化到主动参与的情境中来,这对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学科兴趣的培养都很有益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求能正确的使用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的选择要紧扣课堂内容。管理学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要找到紧扣课堂内容的案例却很难。授课教师不能因为案例不好寻找就选择一个贴切程度不高的案例,也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寻找生动有趣的案例,因为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案例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一项艰苦的过程,授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从大量的案例中精选出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管理规律或原理的案例。如果寻找到的案例比较枯燥,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等的形式展现案例来增加趣味性。总之,案例的选择是一项繁重但是有意义的工作,授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坚持紧扣课堂内容的原则,然后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2.授课教师要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工作。良好的组织准备工作是案例分析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充分考虑在课堂案例分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然后在案例分析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永远站在幕后,但课堂讨论的氛围却一直在自己无形的控制之中。既充当教练,又是导演;既是顾问、又是联络员。当学生出现偏离案例分析目的情况时,应巧妙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道路上来;在学生们观点独特、思维开阔的时候,又要无形中将这个氛围带到一个新的。总之,教师时刻不能忘记案例讨论的根本目的,通过自己合理的组织安排引导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3.注重案例讨论后的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一个案例讨论画龙点睛的地方,有了这个步骤,整个案例分析的目的才会更清楚,学生才会学到更多东西。案例分析总结可采用小组报告的形式,先让学生通过内部讨论形成小组意见,然后由各个小组相互比较对方的总结报告,给出学生自己的评价,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析结果重新思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也颇有益处。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案例分析的过程观察和结果分析进行最终评价。在最终评价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最后,要进一步强化案例所要传达的信息,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案例分析对课堂学习的作用。
四、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一种“嬉皮”文化,他们热爱搞笑,但是希望这种搞笑的形式中蕴涵有某种社会现象。而笔者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按照课件讲授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但是,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有意思的图片的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延长;而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跟课程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视频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会延长更多。所以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如搜集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搞笑视频,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讲述中,使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对视频反应的内容进行思考,会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
笔者对“悟”的理解是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有悟性的学生会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到课程知识中去,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情况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关键。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悟性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人的成功与否,到最后,往往不是由知识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悟性的多少决定的。”在管理学的学习中同样如此,一个有悟性的学生往往得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
悟性是可以在课堂上培养的,这需要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来发展学生的右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在课堂上压力提问形成的,因为压力情景并不利于学生悟性的培养。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自由的环境中提出一些开放性而非结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习惯向右脑及逆向思考习惯方面转化。起初这种教学方法对习惯规律性教育的学生可能会比较难,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悟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时刻谨记培养学生的悟性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就不会因为短期没有成果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笔者也相信,经过每个老师的努力,我们定能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初蓓.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篇6
关键词:管理学,双语教学,探索
2001年8月17 日教育部颁发了《天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目前,教育部已经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就是通过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用语,使学生在授课语言的运用中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用教育语言来促使能力发展是“双语教学”的实质。
目前,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有三种基本模式:“双外型”、“混合型”和“单外型”。
① 双外型。即对所开设的课程,全部采用外文教材和外文讲授。这种模式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外语知识和运用能力,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接受能力。这是双语教学的高级层次和理想模式。
② 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用外语与汉语交叉进行讲授。对于新开课的教师易于采用,并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目前,多数高校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③ 单外型。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授课,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初级形式。
二、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是国际化科技、信息化环境、全球化经济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想跻身于世界经济洪流中,要想综合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高新科技的发展,而要实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创新人才。为了培养能够顺利进行国际交流、及时获得和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并对其进行较为精确地解读、研究的管理人才,实施双语教学就成为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课程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双语教学正是实现这种改革的重要举措。实施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还对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理解和应用水平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进行研究和发展技术必须首先对国外同行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对英语文献的理解以及面对面直接信息交流的理解。因此提高英语水平就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4、顺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当今的管理活动早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具有全球化的趋势,管理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一国一地区的范围内,解决跨文化的管理成为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课题。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上运用最广的语言,已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成为一种必备的工具。因此,就业市场对既拥有管理技能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三、管理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1.提高教师水平。在“管理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双语教师承担双重任务,作为双语教师,他们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一个双语者。但是,其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外语。上好“管理学”这门课,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悉管理职能的运用。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教师能熟练、准确地用外语进行授课,用规范的专业外语进行板书、制作课件,并能与学生进行课余交流。
2.因材施教。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是主体。。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此外,由于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很大,课堂双语教学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要对少数同学进行必要的辅导。
3.优选教材。教师必须使用国外引进教材,即引进英语国家的原版英语教材,管理学的原版教材很多,教师应选择语言纯正、表述规范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要求相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所以学生应配有中文教材,或简明英汉对照教材。
4.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把握和管理职能的灵活运用,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总原则,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通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实践模块,实施分阶段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管理学》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应该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这两个趋势。其教学目标应该具体体现在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英语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6.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
《管理学》的双语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此教师必须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事前调研,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参与编制,师生共同精心设计适合班级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并且在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设计和执行教学计划时得到充分体现。
7.把握双语教学实施的三个阶段。
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课堂信息量,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管理学》的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不同。
第一阶段:用英语简单渗透专业术语,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为5% ~10%。
第二阶段: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争取达到20% ~40%。
第三阶段:英文完全渗透教学内容,坚持用英文在黑板上板书,用英文归纳和总结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作课堂笔记,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完成作业、做试卷,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80%以上。
8.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①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单向式的信息交流模式,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本学科较多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
②课堂讨论法
《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法较为合适。比如近年内彩电行业频发“价格战”,面对这一现象,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彩电行业为什么频发“价格战”?在“价格战”中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掀起“价格战”的利与弊?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文作出书面准备,并且用英文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相关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③角色扮演(role—play)法
角色扮演(role—play)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决策方法的教学中,提供一个决策情景,由学生扮演其中的相关角色,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满意的决策方案。
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管理学》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管理热点问题多,案例、实例分析也多。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必须加强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制作《管理学》双语教学课件,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播放管理学方面的英文录像资料给学生观看。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申沛,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5.2
【3】 史玉娟.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7
篇7
一般来说,二级管理的人员通常是二级学院或系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主任,以及教学秘书。高等学校教学秘书的地位很特殊,教学秘书应该按角色定位履行好各项工作。
日常教学资料的管理
日常教学资料的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学管理的保障。只有按照科学分类的办法,将各种资料分门别类,才能有序地进行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此类教学资料包括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下达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关于各类日常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适应某一特殊时期临时性的规定:教学工作计划、开课任务书和教师调课申请:各种考试安排和通知等等。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依据科学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杂乱而有章的资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这些资料合理的管理,才能使一些烦琐的工作变得简单化,大大降低教学秘书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教学事故。
学生成绩的管理
成绩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它不但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利益,也是用人单位来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它包括正常考试成绩、补考重修成绩、免修先修成绩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绩。为了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可以编辑一些电脑软件,将学生的成绩条理化、系统化的管理,这样成绩又容易管理,又可以在毕业资格审查时减少了许多烦琐的步骤。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十分便捷的网络资源,在网络上的任意终端能知道自己的成绩,这样不但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避免学生不能及时掌握自己的成绩而错过补考、重修的机会。
学生学籍的管理
学生学籍的管理与其它教学资料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首先,学生学籍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涉及到的人员也最多,收集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它是从学生录取一直到毕业,持续三、四年的时间,如果不能妥善保管,很容易造成资料的丢失。其次,学生的学籍既能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情况,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学生学籍,就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学生的学籍能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其在校的三、四年学习期间内的综合表现,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些用人单位已经采用网上招聘人才。如何能快速准确的检索到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学生,已经摆在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面前。
科研材料的管理
篇8
(一)部分《管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滞后,教材选用模式化。
目前,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学时安排不完善,且部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与创新。
(三)部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单调,依旧保持在一张试卷、一份作业的笔试答题考核的模式阶段,出现学生应付上课、应付考试,教师任务型组织教学、任务型考核学生的模式化考核范式。
(四)《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旧属于任务型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完成课时目标的制度化模式中,无法对从专业角度对《管理学》课程作出新思维、新趋势的研究与探讨,全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既没有精品课程与核心师资,也缺少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师资后续培训的跟进。
(五)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相关的学生实训机制,管理活动的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鉴于以上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再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我们务必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综合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操作。以下从微观层面的六大可操作性的构思出发,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学、实用之处。
一、创新《管理学》教材的新知识体系,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院部分《管理学》教材选用脱节。各系(部)选用的诸多《管理学》教材,在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上大体上沿用国内本科院校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程,存在着理论体系前后脱节、知识层次构造单一、案例借鉴较为空泛、教材内容难易不定等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缺陷。
因而,我们需要从我院归属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型高校层面出发,在学生层次、专业设置、师资储备、教学资源等层面作出调整,建构我院最贴切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在管理学大类核心师资的主导下,我们需要从《管理学》教材编写入手,打破传统的教材框架尘封固定的模式,专注编写一本我校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最实用、最客观的《管理学》教材,坚持在新教材中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为特色,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教学内容,全面重构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体系与范畴
现有部分《管理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覆盖面广、知识层面较为空洞,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编排上延续一下流程: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学思想――管理环境与道德――管理的基本职能细说――管理学新发展学说与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教学宗旨出发,从教学学时、理论体系、实务框架、案例探讨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些建构将会呈现在第一步改革中新编写的《管理学》教程中。在动态、静态、整体、局部等涉及到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面立足,运用知识框架的总述――分述――总论等知识建构模式,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作出改革。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专业知识讲授时,我们必须保证传授专业知识要精,增加相关知识要泛的目标实现。必须要使专业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所传授专业理论的正确、清晰。必须将专业化的知识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言,深入浅出,必须开阔专业视野,增加相关知识的实践讲解,随机增加相关现实案例分析。比如增加相关诸如企业文化、战略管理、MBO、企业战略、HRM等相关实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从而保证知识层面的深化与丰富,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
另外,我们要坚持在内容上以管理思想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引导学生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培养优秀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指导模式
目前,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延续高校课程的教师主体、学生辅助的课堂教授方法,缺少新意与创新,理论体系与管理活动的实践操作脱节。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主讲、学生细听、教师主论、学生静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辅导、领悟《管理学》知识的全部,已经完全违背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务必在教学方法与方式范畴中进行改革,打破现状弊端,做到教、学、行一体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材内容为主线,案例探讨为辅线;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素养为主导;讲授为中心,案例教学为延伸。
其次,我们需要实践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第二,分层(目标)教学法;第三、专业(方向)区分指向教学法;第四、能力导向教学法;第五、实践教学法等。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书面习题作答的考核办法
目前,部分教师选用《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与枯燥。现有《管理学》课程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中,延续着书面纸质的闭卷考题的形式,简单的圈题、背题、答题等脱离《管理学》教学目的与意图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教学检测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机制与方式作出改革,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与衍生模块。
我们需要作出以下的考核方法与方式改革:
第一,课堂案例探讨考核;第二,章节实训作业考核;第三,管理实务的项目策划考核;第四,知识风暴与头脑风暴考核等。
五、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不足。绝大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属于理论型、学院型的教学人才,基本上延续“高校专业学习――高校教学岗位就业――高校教学科研”的人才发展路径。这样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化、理论化的阶段,不明确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新发展,不清楚社会对于管理实操型人才需求的标准。同时,缺乏对教研活动与交流的导向性认识。
鉴于此,我们务必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现状,作出以下改革与探索。
(一)整合师资,打造实务型师资队伍。结合我院实际,重提《管理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实战经验,尤其对于实际管理活动与流程务必清晰与熟悉,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团队协作、MBO、ERP、TQM、JCM、CI、文化建构等诸多最前卫、最重要的管理实操技能方面,重新对专业教师提出实务型培养建议。
(二)培养教研综合性师资队伍,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方法改进、教材教案编写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核心管理学教学团队。
(三)制度化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扩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综合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院管理学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务必要求教师依据综合知识型教师的目标要求自己,保证自身不断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输入新的知识血液。在规范的备课环节之外,我们应该从书籍、网络、电视、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必须增加最新、最全的实践管理活动的知识,以备随机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
(四)联系校外一线管理实务型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引入利于我们管理学教学活动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提升管理学教学与指导技能。
六、创新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训机制,进行教、学、行一体化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务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需要在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中贯穿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我院,《管理学》课程属于专业课基础课,但是在部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上没有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此,我们需要坚定做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到人才市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从而对《管理学》课程作出以下的改革与探索。
(一)在这一模块的改革期间,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原则: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准的原则;督导教师参与实训为依托的原则;实现校企互赢为目的原则。
(二)依据经管类、工程类、狭义的管理类等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差异性,由各专业结合实际的实训背景下,动态的渗透管理学实操知识的训练,不可以模式化与范式化。
篇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公共管理学的问题引起了行政管理学界的关注。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两者的差别是由于翻译的不同而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但这种差别何在?后者没有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笔者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探讨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不能仅仅以西方学者的观点为依据,而主要应根据中国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来探讨。本文试图首先通过对公共部门的科学界定来确定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篇10
一、方法论的定义
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方法只是方法论涉及到的一个部分而已。方法论为形成新的可靠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已经受过时间检验并已被证实的手段,而这些被积累起来的、具有可靠性的认识便构成了“科学”。方法论是任何一门理论或学派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方法论是作为每一门科学的特殊方法的一种总称。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哲学,主要有三种哲学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实证主义:强调应明确什么是非价值性信息和什么是关于现象的价值性知识,它的逻辑外延和重点在于确定“是什么”。二是规范主义:强调人、群体和社会如何和为何对事物进行评价。三是实用主义:强调适用性――针对当前问题试图提供有用的知识,不区别非价值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溶为一体的科学和艺术,它的目标是扩展我们的认识,也要使我们的认识更贴近现实世界。人力资源管理学方法论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如果没有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大厦将失去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分析
一般来说,研究方法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方法论、研究方法和具体方法。就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取自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笔者认为应该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实施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
(一)研究应注重多视角
1、管理学的视角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属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是管理学在人的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组织培训到绩效的考核控制,无不体现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基本职能。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多元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而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2、经济学的视角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早期的人力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诸如利润分享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以及契约和激励理论等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的来看,从经济学视角看人力资源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以及借助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劳动经济学可以说是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3、心理学的视角
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问题主要属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但其研究的范围及内容却在不断变化。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等不同层次和角度,通过分析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研究如何科学地选拔、评价、激励、培训员工,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实现组织化的过程。就心理学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面关注的主要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给组织造成的影响。 二是为人员和岗位匹配开发和完善人才测评工具。三是探讨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因素。四是对激励的研究。
4、教育学的视角
教育学是根据教育目的和目标的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和培养的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亦可看做是组织需要和值得培养的人,尤其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如何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如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如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都可以借鉴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员工培训内容难易的设计就有很大的启发。简而言之,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要适合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员工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5、伦理学的视角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理论。有学者指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维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重视。该学者指出,从伦理视角看,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在以下一些方面体现出了重要的伦理进步。一是对人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如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利用人力资源,而且要开发人力资源,负有帮助员工发展的责任。二是从早期只关注企业自身利益的自我利益伦理观念,逐渐发展到了既关注企业利益也关注员工利益的互惠伦理观念。但是,从伦理视角看,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员工仍然被作为达到企业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如何从伦理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构建员工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今后还需要更多学者的努力。
6、人口学与社会学的视角
一般说来,人口学能在员工的数量、结构研究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诸如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人口的地域性研究,对于企业在人员招聘选拔及任务分工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社会学则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当中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研究方法应注重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产生于泰勒、梅奥等人进行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长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已经形成了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见表1。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企业中的人及其行为。而人及其行为具有权变性和复杂性两大特征。实验研究法能够同时满足人及其行为权变性和复杂性特征的要求。一方面,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原理往往具有一般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同人文社会条件和不同企业文化条件下重复实验,判断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对行为的影响,当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变化时只需相应地修正研究结论就可以运用于实践。因此,由于在实验中可以控制使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而单独测量某一个具体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这正是实验研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展望
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对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至为关键。只有基于多个学科的研究视角,才能更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貌。只有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结论才能有效指导实践。单一的研究视角,只能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纯依靠经验、直觉、推测和假设等得到的研究结论,很多时候不但不能指导实践、提高管理效率,甚至反而会降低管理效率。因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必须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前提。
- 上一篇:农村小学期末质量分析
- 下一篇:医院人事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