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篇1

1“.金智人事”开发理念。

“金智人事”开发主要是希望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系统使人事管理的单一职能转向人力资本管理的全面研究,在确保人事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时间研究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附加值,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性角度,构建现代数字化的人事管理平台,为学校领导做出人事决策,规划学校教职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金智人事”的开发理念非常新颖、前卫,明确的指出了人事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构建的方向和目标,值得人们深入思考。“金智人事”开发理念不仅体现了时展的潮流,同时也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应充分理解“金智人事”的开发理念及其内涵,抓住“金智人事”的核心,并以此作为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

2.核心模块。

“金智人事”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决策”三大核心模块,这三大核心模块的目标明确又相互统一,在系统运作上采取的是分层、分步方式。但笔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金智人事”仍需进一步完善、改进,首先,应该将“人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主要强调挖掘、配置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主要强调的是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最优化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提高个人及学校的绩效。同时应密切监控人事数据,新建普通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本包含工作简历、新进人员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行政党务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家庭信息情况、学习简历、合同信息登记管理、资格培训管理、离校管理、退休管理、档案管理、校内调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模块,由此可见,整个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非常庞大。为更好的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全面、及时的掌握相关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应该实现“人事数据监控”。

3.总体目标。

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引入“金智人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高效整合高校内部各部门教职工的相关信息,为高校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参考,以防重复填报同一信息,实现校内教职工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在普通高校实现这些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人事部门内部涉及到的管理职能科室很多,每一个部门都根据业务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导致整个学校管理局面分散、混乱,缺乏系统化。同时,学校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沟通较少,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很难确保人事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而且学校各部门的数据库软件功能、应用模式、技术平台等都不尽相同,很难实现系统化管理。这些问题都是普通高校建设“人事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

二、“金智人事”引入新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条件

想要启用、建立、完善、维护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作为坚强的支持后盾,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构建普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基础保障,在培养专业技术员工队伍的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员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队伍的行为,从而确保数据的全面性、规范性、系统性、准确性。同时重视人事信息档案管理,广泛收集各部门的原始数据,不管是教职工基本信息,还是部门及学校的信息都需要收集,然后通过办公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其次,应仔细梳理原始数据,做到去粗取精,尽量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三、结语

篇2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更多的人事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人事信息系统,即计算机人事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人事信息,可以促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人事信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特殊要求,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

当前,不少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的客观要求,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它把人事干部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尽管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可能普遍使用计算机,但从长远来说,人事管理现代化和计算机是不分割的。轻视或者拒绝利用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的人事管理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篇3

[实习任务]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更多的人事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人事信息系统,即计算机人事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人事信息,可以促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人事信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特殊要求,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

当前,不少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的客观要求,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它把人事干部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尽管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可能普遍使用计算机,但从长远来说,人事管理现代化和计算机是不分割的。轻视或者拒绝利用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的人事管理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篇4

[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篇5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浅析 问题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说是当前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将人事管理资料进行量化,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的一种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对于有效管理单位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力资源合理管理和利用率有重要辅助作用。不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目前还没有达到有效辅助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其功能性和普及实用性还有待改善。

一、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开发前景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从技术基础上来区分,主要有两种。第一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完全依靠人力进行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和保存、档案分类和废旧档案的处理等。第二种就是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电脑软件和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整套人事档案管理工具。也可以说是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版。

当前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中,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尚未普遍建立。而且有很多中小企业觉得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需要的,这也是观念上的误区。在今天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需求中,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已是必然趋势,通过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来落实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成为迫切的需要。当前很多专业的程序开发机构已经设计推出了几款新型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一)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组建、功能模块设置、系统信息录入存储、内容的随机调阅、机密内容的加密和调阅权限设置、信息拷贝和安全性保护、系统防火墙设置和漏洞修复、系统数据改动记录等方面都要实现数字化操控和自动化处理。一方面方便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日常操作和随机调阅,一方面确保建立在数字信息平台基础上的系统安全和智能防护能力经得起考验,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引发安全风险。

(二)安全性

对于像我们殡葬管理所这样的事业单位来说,从目前全国各地的就业形势来说,还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单位,也可以说是众多人才争抢的重点。其实不只是事业单位,任何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信息,都需要在一定的程序上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和安全防护。如果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内容可以随意更改,不留痕迹,无法修补漏洞,那就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升迁调动、职位删减和机构组合和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发放等很多内容。

出于保护内部人员的档案信息,避免违规操作、失误操作和恶意操作引起信息删减、覆盖、更改以及系统漏洞、系统升级换代或软硬件设施病毒侵害、故障侵害造成档案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数据库损毁,一定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和保密措施。

(三)现成的模块化设计和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融合

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调整和变动有的时候是很频繁的。就像我们殡葬管理所,也经过了一系列的人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方案等方面也在逐渐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迎合单位的这种需要,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顾在秉承当前和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更加易于操作和功能组合的模块化设计来满足各项功能的需要。

比如档案录入模块中的个人账目分类管理、个人信息分类管理,按照时间、特定的岗位、职能、部门或工资水准、入职时间和学历等标准来划分的信息归类设计,可直接进行打印填报的表单设计等,包括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各项需要的各类型数据汇总分析报表,都应该在系统建立的时候就准备好,方便企事业单位更快速的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换句话说,要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灵活、规范、可操作的模块组合,让企业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支持下开展个性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权限分级制度

在事业单位内,人事调动和人事资料的调阅、打印、录入、存储、更改等各项内容,事关重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事档案管理关系着单位所有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更应该将针对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所有动作纳入分级权限管理和监督体系中,避免有、假公济私和恶意篡改资料等行为。

(二)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审核

为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没有进行违规操作更改,应该以领导责任制和领导带头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审核制度。通过权限分级,逐级逐层次开展信息审查,对比操作记录来查看核对,规避信息遗漏和违规操作。

(三)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协同机制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除了更加细化各项信息的录入存储和分析之外,要充分利用系统建立的各项数据表单来辅助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调动。切勿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仅当作一个数据存储系统来应用,而是要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准确的数据分析能力为长远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服务。

四、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企事业单位要加快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尽快实现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改良优化,为强化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和浪费,对动人才计划,解决人才安置问题和离退休人员的劳保问题等提供有力的辅助。

参考文献:

[1]杨延军,米青,张索祥.基于WEB的高校工资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2]张丽,戴跃洪.基于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3

[3]应毅,毛宇光,刘正涛.基于技术的Web访问数据库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4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人事档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36-03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是企业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和提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急需考虑的问题,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人事档案是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1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因此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人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它一切环节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人事档案的管理由传统介质档案和纸质档案管理为主向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为主转变。企业首先要做好室藏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把以前形成的传统档案通过扫描、拍照等途径转化为数字文件,以便通过计算机直接利用。

2)实现档案查借阅的网络化

人事档案服务由以往面对面服务为主转变为以网络服务为主。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借阅者通过网络提交借阅申请,经相关人员批准后,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审核并借出。整个借阅过程,借阅者无须到档案室联系,方便借阅工作和开展,必然会有更多人借阅,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3)实现信息检索的自动化

计算机检索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多角度检索的特点,是传统档案管理检索工具所不具备的。尤其当档案的数量较大时,传统检索工具的检索效率远远低于计算机检索。同时,计算机检索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2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设计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必须考虑到人事管理的实际问题。根据问题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1 功能设计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从工作要求上要求具有人事档案室基础设施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事档案目录管理、人事档案的转递管理、人事档案的查(借)阅管理、零散材料收集管理、档案整理记录、缺失材料登记管理、相关统计查询管理等功能。

2.1.1人事档案室基础设施管理

包括基础设施名称、数量等。以便于对照标准核对及上级检查工作

2.1.2人员信息管理

这里指人员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个人身份(干部、工人)、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档案编号、人员状态(在职、退休、死亡)等。

2.1.3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定。对于较大型企业尤其是具有二级甚至多级管理的企业,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分级别管理。对于一般的企业仅需具有部门管理即可,为了直观和方便一般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致。

2.1.4人事档案目录管理

目录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档案材料类号、序号,形成材料时间、份数、页数、备注等。这些信息的维护可以自动生成档案目录直接打印出来。

2.1.5人事档案的转递管理

转递管理应包括转递类别(转入、转出)、转递日期、对方单位名称、转递原因、转递编号、转递方式(专人、机要)、经办人、档案转递单的自动生成打印、回执日期、回执人等。

2.1.6人事档案的查(借)阅管理

查(借)阅管理是做查(借)阅记录。包括查(借)阅方式、日期、查(借)阅天数、查(借)阅人、查(借)阅原因、经办人、批准人、归还日期。系统还应具有查(借)阅到期自动提醒功能。

2.1.7零散材料收集管理

零散材料收集工作是做好档案整理前的重要工作。主要内容可以与档案目录管理内容合并记录。零散材料转递应具有专门记录。

2.1.8档案整理记录及缺失材料登记管理

人事档案应定期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档案目录可能会有所变化。整理记录应当包括整理时间、整理人。同时应按照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缺失的材料名称,以便于管理人员向相关部门收集。

2.1.9相关统计查询管理

查询功能包括人员查找、内容查找、模糊查找等各类查询功能,统计功能包括档案统计、人员数量和各类材料统计、转递、查(借)阅统计等功能。

2.1.10数据的导入导出管理

包括建立系统初期数据的迁移功能,日常维护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2.2 系统设计要求

2.2.1界面要友好、工作效率要高。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必须有良好的界面,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各类功能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和标示,能够是操作使用人员很快的掌握,减少企业培训费用。在信息维护过程中,尽量使用代码维护,增加智能化操作,减少信息录入条数,解决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录入较慢的问题,提高数据维护速度。尽量在界面上以菜单和按钮形式完成人事档案管理事物,使得烦琐的事务只需点一下鼠标即可完成,降低错误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汇表工具提高数据的汇总的速度。

2.2.2兼容性要强、资源能共享

当前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HR-ERP),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要和前期开发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HR-ERP)功能兼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等关键词段的兼容,使得“人档匹配”、“机构同步”成为可能,汇表工具导出的数据以Ecxel、Access等格式保存,与办公系统软件兼容。同时,人事档案在系统内部转递时,通过秘钥文件,只有系统能够自动解密,可以将人员信息直接加到转入单位,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达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为双方交接留下了电子依据。

2.2.3克服工作矛盾,增强工作连续性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使企业人事档案开始走向电子化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如国有企业遗留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有些电子操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流程还有不一致情况,但只要能够本着人事档案管理要求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沿着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Electronic)、高效化(Efficiency)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一定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领导的意识水平直接决定了是否会进行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投入,并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本企业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经常过问此项工作,了解档案工作人事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指导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2 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人事档案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基础。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为了保证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保存和利用,人事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会利用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个档案管理者都必须及早适应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否则难以胜任计算机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3.3 确保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新的管理方式的顺利转变

任何管理方是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存在一个长期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日常的档案管理活动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出现因为过渡影响档案的保存和利用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采取信息化管理和手工管理双轨制,即两种管理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存在,直到新的方式能正常运行。

3.4 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的安全不仅包括了档案管理系统软、硬件自身的安全,还包括人事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安全。前一种问题主要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后一种安全问题不仅要靠技术手段,还要依靠完备的规章制度。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并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防止不被许可的人接触到相关档案信息,避免机密信息的泄漏。

参考文献:

[1]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2] 刘家真.电子文件管理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 人事档案 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医院的人事档案记录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人生经历以及工作经历。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人工处理,但是近些年来绝大多数的医院业务的日益扩大,人事档案资料随之不断增多,人工检索整理人事档案的方式渐渐不能满足人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①而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在对人事档案资料的全面、快速的管理,而且能提高工作的准确性,不失为增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1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1)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员工的正常工作(如个人档案管理、个人档案查询、个人工资管理以及日常考勤管理等提供便捷的查询形式,实现数据的自动筛选,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实现查询个人档案资料的目的。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相比,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速度快、精确度高、贮存量大、通用性强的优势,而且可以实现员工的自助查询,极大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信息化,可以给医院领导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信息,更好地满足其对医院的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员编制和人事调整工作。医院领导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可以实现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对检查、分析和监督工作,全面了解医院人才发展的趋势,以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制定合理的工作方针、做好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也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2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2.1 提高人事档案资料利用率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靠人工完成人事档案资料的整理和检索工作,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工作的精确度不能保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人事档案资料的快速查询,能够快捷地完成档案的接收、转递、借查阅、自动生成各种人事档案业务中的各类表格,具有精确性高、工作量小的优势。②在进行人事档案资料查询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利用者的需要按其自身的特征(如姓名、所担任工作类型以及所在部门等任意与其相关的条件)对其档案进行快速的调取和查阅。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查询其职业类别、性别、职称晋升时间、职称结构、工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家境状况等。此外,利用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实现人事档案资料的输出过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输出个人档案、全体档案、人事卡片、各类人员名册、党团员名册等。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上述过程,不仅免去了人工管理人事档案的检索、查询、调取、翻阅、摘抄材料等一系列工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和利用者省却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提供的资料全面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档案资料的利用率。

2.2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事档案系统的信息,使其更加全面,不仅能够对人事档案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和统计,而且能根据人事信息提供近似实时的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自定义生成各种图表,工作人员对这些图标可以进行备份或者存档的操作,保证了人事档案信息的精确性,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此外,还可以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采取网络版的形式,医院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账号密码直接通过人事部分的网站访问进而查询个人的人事档案资料,而不需本人亲自到人事部门才能查询相关的个人信息,使得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3 实现人事调动的科学化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背景下,文字材料加口头汇报是医院任免一些干部所采取的基本形式,难免存在效率低下以及文字材料表达不全面的情况。而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把被任免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如平时工作、学习等)结合干部考核材料通多媒体的将被任免人员的整体形象以及资历形式表达出来,医院领导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对被任免人员有更为全面、清晰的了解。避免在片面、主观的情况下任免干部,实现了人事调动的科学合理化。

2.4 延长人事档案材料的寿命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原则上以计算机查询为主,一般只有在向计算机系统输入档案信息时才会用到个人档案资料的原件,这样就避免了人事档案资料的频繁调取和查阅,相应地会大大降低原始档案资料的磨损和人为损坏现象,使得人事档案资料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2.5 节省人事档案资料占用的空间

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情况下,人事档案信息被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以后可以通过存储载体如优盘、光存储介质及硬盘等进行保存,而不需大量的书面资料,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有书面资料所占用的空间。

3 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为了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跟上时代的脚步,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③

3.1 培养领导的现代化意识

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人事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人事管理系统功能单一,仅仅只对员工的原始档案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诸如继续教育等新制度均没有提供支持。很多医院因为经济的原因或者对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购买专用的软件系统。这些都限制了人事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为了有效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必要培养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提供资金购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专用软件,创造一个可靠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2 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涉及到数据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以及防病毒等。人事档案数据库安全工作的内容不仅要防止非法用户的调取和查阅,还要防止档案信息被篡改和复制。所以,在完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纪律,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规章制度,明确不同人员检索信息的内容和范围,确保医院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安全。

3.3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维护才能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因此,应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更新维护意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为医院提供切实可靠的员工档案,确保人事档案材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结语

总之,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需要,是医院满足现代化需求的必做工作。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为医院提供切实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陆艳芬.档案信息网中数据库优化的探讨[J].兰台世界,2010(10):18-19.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对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首先是文化。再优秀的公司在制度上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管理者再职业化也会带有主观性,不公平的现象无论哪一家公司都绝对存在,员工的抱怨更难以避免。但优秀的公司一般有强大的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增强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愿为大“家”做出适度的个人让步乃至“牺牲”。文化建设是公司领导层的核心任务。其次是制度。优秀公司并不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一家公司应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与优化,确保高绩效者获得高待遇。面对员工抱怨时,请思考一下,公司的薪资制度是否不甚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公司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制度建设的责任。最后是人。文化与制度固然重要,问题是面对既定的文化制度,管理者做什么与怎么做?管理者最紧要的是用心做,做“人”的文章,这里面就包含着领导艺术成分。

相同岗位的员工拿相同的待遇,却经常性地担负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任务,那些自感负荷大的员工就会感到管理者不公正,由此滋生不满情绪。但如果管理者原本是想培养某个关键员工,并已通过沟通示意给该员工,即使面对更大压力,想必这个员工也不会有什么抱怨,那么管理者分配工作任务的程序是否公正、公开?是否向员工解释清楚工作分配的理由?是否考虑了员工的素质和需求特点?是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给成就欲望强的员工委以重任,给有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工作压力,给有特定专长和兴趣的员工安排对应的工作,并与员工面对面的充分沟通,这就是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公司方面还应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二、 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相当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变革不够彻底,从管理的内容到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上。管理中还处处体现出以事为中心、以物为中心,一般将员工看成一种管理对象,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来管理,没有真正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变。

2.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工资收人与企业效益和个人业绩脱钩现象仍普遍存在,分配形式单一,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仍然存在,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3.效绩考核缺乏有效手段。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加大员工的绩效考核是每个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缺乏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考核常常陷人误区,更甚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员工的评价考核

依赖于两个方面,即领导的决定和民主评议,不够客观与真实,从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三、建议与对策

无论是从宏观环境还是从微观条件来看,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法规等外部环境约束,以及传统人事管理系统的重重阻碍,都决定了要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功引进和应用到我国电力企业,是一项艰难困苦、任重道远的工程。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学习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念,并将它置于我国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这是我国电力企业要“活”下去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企业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3.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人作为知识的主体,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资是第一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第一要务”的新人才观。切实增强“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新型人才意识。

3. 2.建立有效的人才开发使用机制建立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照具体岗位标准和采用管理评价中心法,科学合理地选配各级领导干部及后备人才。建立和完善普通员工选拔、培训、任用、考核体制。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优化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留住优秀人才方面的作用,充分做到人尽其才。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3. 3.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制针对电力企业传统人事考核制度的弊端,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构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人事考核制度,在人才个体考评中,尽可能地使标准量化,积极引进一些现代企业管理中关于人才考评的标准,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企业绩效考核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一是监督员工的行为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二是引导员工的行为趋向于组织的目标。

3. 4.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电力企业应适应新形势,在人才激励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依据科学的考核评价,通过上岗、下岗等手段,激活人才队伍。二是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实行年薪制、期股制,把他们的收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果挂钩;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推行特殊津贴制、设置专项科研活动经费制度,将其收人与技术成果的大小、转化效果挂钩。

结语:充分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创造效益的动力源泉”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重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力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一个组织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邓学衷. 概论电力企业的全面创新[J]. 华北电业, 2000,(02)

篇9

关键词:信息化 人力资源统计 应用

引言: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代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方向。统计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统计信息资源,促进统计信息共享,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效能,推动统计工作现代化的过程。统计信息化也是信息化日益渗透统计工作,与统计 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紧密融合的过程。 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科学专业的进行员工信息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提高了统计工作的实施效率,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各方面积极因素。

一、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统计中的价值,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 缺乏应有的投资力度以及重视程度, 致使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信息失真, 影响对事业单位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和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准确判断。

2、信息化系统安全保障程度不足

统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对身份识别信息的安全认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数据传输方面由于没有可靠的传输机制造成信息传输错误率较高,信息化建设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3、缺乏统一的人力资源统计标准和规则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统计工作中,没有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不同单位所采用的应用系统不同,运行平台和数据结构设计上千差万别,造成统计数据和统计系统之间无法有效的对接,缺乏相互的连通,最终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统计报表结果出现错误,对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4、统计人员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缺乏优秀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上,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信息技术的应用,又缺乏足够的技术水平, 在基本操作上比较欠缺,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信息的统计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对信息的处理上不能够及时高效进行。

二、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统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促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

统计信息化有力推动了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因为信息系统紧紧围绕着最具活力的资源一人,即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激发人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单位创造最大化的效益。 信息化的统计平台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管理作用十分突出。

2、网络报送报表,降低人工成工

实现统计信息化以后,改变了传统的报送报表时纸质表盖章或拷贝在软盘上的方式,通过网络报送报表,即便出现错误,更正起来方便迅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

3、实现数据规范化管理

在以往的人事管理系统中,体现岗位信息的只有岗位名称段,如果想要统计从事某一专业的一类人,没有可以提取数据的 个标准字段,在信息化系统中,数据集合实现统一管理,规范了字段的编类型。

4、数据共享

信息化系y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各专业管理主管和相关授权使用者都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根据岗位职责对所负责的人员信息子集进行维护、更新,并能适时查询系统中每位员工的信息,确保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三、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系统完善对策分析

1、构建“以数据集中”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在人力资源数据统计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统计标准,建

立一套标准完整的数据统计和管理规范,形成健全的以“数据集中”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能简化人力资源数据统计的业务流程,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利用时更加便捷,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数据系统。与此同时,应形成健全完善和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数据采集、存储和整理有机融合为一体。

2、整合信息化资源

以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要不断完善升级和提档现有的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整合信息化资源。应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统计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点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推行电子统计台账,借助电子化手段提高常规报表工作的统计业务效率。同时应不断加强对现有软件系统和软件技术的升级开发,不断提高应用系统和统计业务的整合和对接程度,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统计业务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信息安全,规避网络安全风险

当前基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大多是以信息技术为沟通载体,那么必然会遭遇网络安全威胁。对此只有不断加强应用高水平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不断提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统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 ,对重要数据设置安全加密等级和业务专网直报,防止出现传输错误。对于普通数据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报送机制,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对相关数据的访问应根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才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另外还需要设置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及时的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升级,做好信息数据库的备份和安全防范工作,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4、全面发挥信息统计数据汇总、审核监督功能

信息统计报表数据是开展人力资源规划计划编制、机构岗位调整、员工人口、薪酬分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人力资源整体状况,通过人资管控系统建立完善覆盖全单位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体系,其内嵌的定期月报表和年度报表涉及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劳动计划、劳动用工现状及人员结构情况、劳动关系、人员招聘与配置及人员增加减少情况、薪酬与人工成本、福利保障等业务模块,用于总结报告月度和年度内劳动经济活动情况,分析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业务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决策分析支撑能力。

小结: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统计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效果越来越明显,从而有效推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统计信息化也是时展的迫切要求,因此,要不断创新,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技术,以提高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最近,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服务提供商ADP公司,几番获得殊荣:人选美国《MBA》杂志2010年多元化经理人最佳工作企业50强,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尊敬企业”,与此同时,它还人选2010年度DiversityInc多元化企业50强名单和DiversityInc拉丁裔友善企业10强名单。

“ADP也被视为最适合工作的地方。”ADP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y Butler这样说,“ADP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环境,让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都能认可我们公司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真正的多元化能让我们更加强大,更具创新能力,并有助于改善业绩。”

这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此前在中国并不太知名,其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家将云计算理念引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倡导绿色HR的公司。一些细心的人还会发现,这家公司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HR管理与绿色理念结合起来,并为此“布道”。

2006年1月,ADP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当年获得WFOE执照,分别成立安德普翰商务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和安德普翰车辆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ADP也由此成为上海第一家获得外包执照的企业。2009年收购Chlna Link,其雇主服务部成立实体公司――安德普翰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ADP这样宣称:“‘走向绿色’在今天可能是被各类公司滥用的一个短语。然而在ADP公司,我们的行动比我们的语言更有说服力。”为了“走向绿色”,ADP对工作流程和产品实施了“绿色”措施,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我们把ADP的20个数据中心整合为两个中心,这使得我们每年能够节约电费300万美元。此举也让我们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ADP中国信息技术副总裁、首席信息官冯朝晖介绍道。

此外,ADP还为员工和客户的支票和w2推出了无纸化方案。这家公司不单举办一些衣物回收类的行动,还推出了眼镜、电池、家具、图书、电脑、杂志、手机等回收活动,此外,还针对回收利用和地球日等问题制定了“绿色”教育和宣传计划。

在积极倡导绿色环保行动的同时,ADP也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了自己的业务之中。随着几番评选的公布,ADP的“云计算与绿色HR”理念,也浮出水面。

在这一理念中,用电人与发电机之间的关系被用作最直白的阐释:拿人们平时用电的方式来说,现在人们需要用电时,把电器插座直接插到电源上就可以了。其实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很多企业用电都需要自己来发电的,后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的传输方式之后,才转成了使用电力工程提供的电。

道理一样,现在有很多企业是通过自己买软硬件来提供企业的计算能力,这相当于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发电机”,这需要买服务器和软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现在,互联网就等于输电线和电网,而供应商有很多软件和存储的设备,作为终端用户只要上网就可使用,不用在本地办公室里安装产品。通过这个服务,企业客户不用考虑自己买软硬件,而是像使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费,不存在一次性的投入,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和耗能。

“云计算的概念是不再需要企业自己建电站,而是由一个专门的提供云计算的服务供应商来提供,他们负责买软硬件,提供很多功能给企业。而企业就像用电一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获取供应商的计算能力和服务。”冯朝晖说。

对云计算更为主流的解释是,在不增加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无须购买新软件的前提下,来增加资源容量或提升计算性能的一种方法。时下,云计算正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网络实时订购或者按使用量付费(payper-use)的服务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管理界的推崇。那么,在AOP,云计算如何影响了HR管理?

供应商集中管理更环保

《新经济导刊》:ADP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运用云计算的?

冯朝晖: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ADP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了。这种说法可能显得有点夸张,但我认为,只不过是那时候没有人发明“云计算”这个词。五六年前,我们把美国先进的服务理念带到中国。据我们了解,在HR外包服务领域我们是第一家用这个概念提供服务的,现在已有很多公司在尝试做类似的东西了。

《新经济导刊》:ADP的服务模式和SaaS(软件即服务)是分不开的。在您看来,SaaS的概念与云计算又有什么关系?

冯朝晖:SaaS提供的是服务形式,而不是某个硬件或者软件,收费模式是像使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钱。这种类型的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程序传给成千上万的用户。从用户的角度看,这样会省去在服务器和软件授权上的开支:从供应商角度来看,这样只需要维持一个程序,从而能够减少了成本。这种方式在欧美是十年前出现的,在中国则是在前才开始出现。

《新经济导刊》:ADP把这种理念带入企业管理有什么意义?

冯朝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先进的管理系统能够更加广泛地被企业使用,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前买系统会带来很大的前期投入,系统越先进投入就越大,动辄上千万、上亿的投资是很多企业所不能承受的。而通过云计算的方式,避免了前期投入,企业可以根据使用量付费,这使得更多企业能够负担这个费用,能够在日常管理中使用这些先进的企业管理软件。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是由供应商集中管理这些软件,能够更加有效率,在节电、节能方面也会做得更好,更加绿色和环保。比如在ADP提供的员工自助服务中,员工可以使用互联网登录系统去查工资、请假,这能够促进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个绿色的概念。

《新经济导刊》:将云计算的方式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一种很环保的方式,这需要企业具备什么条件?

冯朝晖:我觉得,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使用这种服务。比如有很多企业在刚刚成立时就开始使用我们的服务,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把HR的日常事务外包,可以让企业更加集中聚焦市场和产品开发。在企业只有一两百人的时候可以自己管理,但随着企业快速扩张,将会很快在管理上失控,而外包服务是很容易解决这些问题的。此外,在企业收购和并购中,外包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整合,采取外包方式后企业可以把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到更具战略意义的产品和市场整合上来。

助更多企业走标准化流程

《新经济导刊》:在HR管理上,目前中国市场对云计算的需求怎样?

冯朝晖:中国的外企对该种模式运用得非常广泛,因为他们会受到总

部的影响。但对中国本地的企业来说,云计算还是新事物,真正在管理中使用的非常少。这是管理理念问题,因为中国企业更多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来管,特别是对于人事方面的信息,会更加敏感,但实际上这是误区,把人事信息交给第三方管理会更保密。在国外,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开始集中做最擅长的事情,它们会选择把日常性工作交给第三方公司来完成。在国内,一些拥有先进理念的民营企业也在使用这种概念,这会成为趋势。

实际上,花很多力气来做工资,或者处理其他日常性事务,对HR没有任何价值。你做得好老板会认为那你应该做的分内事,做不好老板会认为那是你的错。如果把过多精力都用在处理日常事务上,部门的价值将无法得到体现。做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应有的作用,这需要企业里CHO转变认识。

《新经济导刊》:云计算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运营?

冯朝晖:在过去的十年间,云计算模式在中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供应商,为大家提供类似服务,包括ADP提供的薪资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也都是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帮助客户进行日常的人事管理。客户不用自己买设备,不用买软件,他们只要能上网就能使用这个管理系统。

《新经济导刊》: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关注点仍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绿色,您对未来“绿色企业”的标准有什么看法?

冯朝晖:绿色企业也应该延伸到管理领域。具体一点就是,能够使用先进计算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在不需要购买很多IT设备、花很多人力物力去购买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管理外包的形式,来减轻企业在管理事务中的负担和优化管理格局。

《新经济导刊》:从您的角度观察。HR在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趋势?

冯朝晖:十多年前很多企业都在上HR软件,上系统,用这些系统帮助自己进行日常管理。这十多年的转变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利用外包这种方式,把HR日常管理服务外包给供应商。同时,也开始逐渐使用云计算概念的新模式,不再自己建立一套专门的系统,而是用云计算的方式有计划地获取自己所需。同时,这也是很多企业从个性化走向标准化的过程,很多企业以前强调薪资福利管理要有自己的特点,现在的趋势是更多企业选择走标准化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