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三本院校 学生工作 绩效管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中也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三本院校,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三本院校学生工作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起到协调和控制整个教育活动的作用。绩效管理是一个非常有用且站在世界前沿的评价工具,这时在我国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引进绩效管理理念,对提高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一、绩效管理在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三本院校是我国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资源同时提升了高校办学的规模,与一本和二本学校不同,三本院校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三本院校从学校的招生、教学到管理工作都处在探索的阶段,都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如何更为行之有效地在三本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管理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学生是学生工作的一大主体,所以学生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工作的特点,根据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知道在三本院校学生工作中有必要使用绩效管理理念,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偏低
三本学校的学生,从入学成绩来看就比一本和二本学校学生的成绩要低,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也略低,入学后的学习效率也普遍不高,虽然能够做到按时按点的上课,但课上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会一些皮毛,课下自主学习性较差,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也有来自家庭的因素,三本学校普遍学费较高,学生也大多来自收入较高的家庭,有着某种优越感,认为不需要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当然,三本院校也存在着一些因高考发挥欠佳或填报志愿等原因而被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能够刻苦努力的学习,并有较强自律性,但是毕竟也是只有少数。
2、善于交际且思想灵活
三本院校的学生虽然成绩和学习基础较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在与人交往,参加各种学校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学生社团,学生会以及班级等干部竞选中参与的热情高涨。同时也有较为广泛的爱好和才艺。
3、自信心不足且自卑感较强
由于越来越多的三本毕业生不断在考研和求职的途中受到歧视和排斥,常常被拒之门外,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三本生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出路,有些甚至渐渐产生自卑感,总觉得在各方面越来越不如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不足。
由此看来,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创办时间较短的特征,可以看出工作管理在学校中具有复杂性,而且可以直接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少之又少,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曾有人这样形容三本院校的学生:三本院校的学生就像一壶烧了七八十度的热水,如果再继续添一把柴火,这壶水就开了;如果不再加温,这壶水就会快速冷却至冰点。将绩效管理应用于三本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无疑是为这壶温水加了一把柴火。
二、针对三本院校情况构建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属于管理,所以也具有管理的特点,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针对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情况构建出合适的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在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即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的方案以及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第一步,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沟通双方是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通过沟通主要是为了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一般从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绩效计划的目的是为组织和个人日后的工作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所以绩效计划的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需要首先制定出组织的目标,然后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对于三本院校学生工作中绩效计划的制定,主要是把组织的总目标分解到学生工作的各个部门,即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分别分配给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会和团委等,然后再由每个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的情况进行工作分析,接着由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和成员对部门的工作目标进行讨论,经过协商后为每位成员合理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共同为完成部门目标而努力。
(二)保障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
制定出计划后就要提出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上级对下级要有良好的指导与监督,通过层层的指导与监督,将执行者需要完成的目标、工作和学习任务、需要承担的责任逐层传递下去,使每个执行者明确自己的任务,这其中就有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对辅导员的指导与监督以及指导员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当然,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上下级的沟通,其中,学院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成为学生工作管理的核心,因为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辅导员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生工作怀有热情,充满自信,也才能更有利于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组织及其成员的共同发展。通过检验发现问题,改善问题,找到可以提升的差距,最终实现双赢。绩效考评就是要根据每个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做出达成程度判断。由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可以非为学期考评和学年考评,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考评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学院的学生工作绩效考评就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学期考评和学年考评;按照考核的主体可以分为上级考核、同级考核和下级考核等,在学生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工作负责人对指导员工作的考核,指导员对学生的考核,同学相互之间的考核以及自我考核,最后再将以上所有的考核结果总结起来给出最终的结论,并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以便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比考评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大家一起解决,然后更好的完成整体目标。
(四)提升绩效激励的重要性
绩效激励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发展战略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全方位的考核每一个成员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并将这些考核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评价,还要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整个过程。简言之绩效管理就是要求运用某种管理方式来激励成员为实现包括每个成员的目标在内的组织目标而奋斗。所以,考核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激励成员是十分有益的,但高校的学生工作不同于企业,企业一般用升值或者加薪来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对于学生工作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并不是金钱,而是给予肯定,并使他们对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和积极性,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他们的评优、推优、提干、升学和就业等联系起来激励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结论及展望
在我国,三本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三本院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的输出和科技发展的速度,而高校的学生工作的管理正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保证学生工作管理的顺利进行和效率的提高是我国三本院校目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应用,不难看出,将绩效管理应用于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能使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的管理中去,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绩效管理比较源于国外,我们可以借鉴其管理思想和理念,一些具体的做法还是要参照我国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灵活应用,不可以生搬硬套,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若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季诚钧.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于中宁.现代管理新视野[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
[5]我国公立高校在行政化体制下的改革误区及其原因分析[J].高教探索,2006(1).
[6]小明.高校问责制:美国公立大学权责关系的分析与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7]郑晓明. 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8-69
[8]方振邦,罗海元.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0
[9]陈智勤, 郭艳.浅谈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匹配[J].商业时代,2006,(2):91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学生为本;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以及管理队伍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为本理念引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构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将人本观念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处。
一、以学生为本的内涵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是指始终坚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严格尊重教学的基本规律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体而言,以学生为本的内涵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强调人性化,关心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以及引导学生;(2)注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3)管理者以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合理选择管理方式;(5)尊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遵循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的表现,是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现存矛盾的有效方式,更是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队伍等各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助力人才的培育与发展。
二、基于学生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中,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具体应体现如下几方面:(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兼顾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2)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具备服务意识,实现由支配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同时让学生参与自我管理;(3)实现管理层由“支配―服从”型向共同协商型转变,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接受;(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管理中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为确保各项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制度保障。因此,应当建立起合理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在这一制度指导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实力,最终实现学生的成才和顺利就业。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以最新的学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既要体现出学生的自治自律、自我管理,也要为管理者进行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确保有章可循。应明确辅导员、班主任、社团、学生会以及学生服务中心在学生管理中的责任。此外,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特点,高职院校人才成长规律,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合理规范的基础上,使学生将之内化为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队伍是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1)教师明确自身在学生管理中的角色和位置。学生管理中,教师是引导者和教育者,而这真正的管理主体是学生。为此,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工作的中心,注重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立足学生的实际来明确管理方向,采取合适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2)教师注重提升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接触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例如,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和新媒体的能力。教师要对网络十分熟悉,并擅长通过网络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兴趣以及爱好。(3)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具体包括责任心、道德品质、管理态度等。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以自己行为以身作则,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4.合理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管理
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中心,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管理者。为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对学生中的佼佼者以及具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加以培养,形成学生干部队伍。同时,也应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例如,在制订学生相关规定条例时,容许学生参与并给出意见,充分保证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同时,重视学生会等组织有序行使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引导学生有组织地以民主方式来表达诉求,从而达到学生参与管理与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郭贤锋.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温斌.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42-02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运转、教务管理能否得以完善,都与其密切相关。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具体的组织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是连接学校教务工作与院系教务工作的桥梁和纽带[1]。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而良好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并体现在高效的服务中。可以说,教学秘书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枢,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高效服务和人本管理是教学秘书工作的本质所在。
一、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对教学秘书的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轻视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教学秘书只是在做着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加之教学秘书平时的工作任务量重、责任大,付出的劳动又得不到重视和公正的评价,从而造成了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思想压力大、积极性不高,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及自身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究其内部原因,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学秘书,不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更应具备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作为学院的服务窗口要对工作有一种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工作方式上要重视人性化,实行人本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实现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做好高效服务,实行人本管理
高等院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系统中主要有几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构成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团队,包括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其他兄弟学院、全学院任课教师以及全学院学生。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处于这个系统中“一对多”的地位,这个岗位具有更多地与人交际的特点,教学秘书必须协调好各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通过各方努力共同完成教学管理的工作任务。可以说是“多向服务,多方协调”。
(一)面向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教学秘书应服务于主管部门,发挥中枢与协调作用。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中的具体执行者,向上对应着上级教学管理机构,向下直接联系教研室、实验室和全体教师、学生。为了使各层次、各方面的活动协调于整体之中,一般都需要通过教学秘书这一中间媒介实现。一方面,教学秘书一定要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准确领会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和通知要求,使主管教学部门教务处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信息、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位老师,并负责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予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为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教学秘书还应尽量多地将教学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即教学环节中教师、学生遇到的困难、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政策以及一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使管理政策更适应一线教学,使理充分为教学服务,并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面向学院主管领导
教学秘书为教学院长直接领导,应服务于主管院长,做好院长的参谋和助手。首先,要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的规定,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领导所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其次,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秘书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上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领导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情况分析、预案设计和制定,以及决策后的查办总结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也要有相应的提高,既要从事教学事务性的工作,又要胜任智能,并力争创造性的工作,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类,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及时向领导反馈计划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出现的问题,使问题得到最优化的解决[2]。
(三)面向其他兄弟学院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兄弟学院并不是“平行线”的工作模式,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工作上的交集,其他兄弟学院是教学管理工作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工作中要协调好与之的关系。于公来说,需要沟通和协调的事情涉及兄弟学院教师外聘工作、学生转专业相关事宜、学生校通修课程补考和重修等通知协调工作及成绩管理工作等等,各学院之间要做好工作的对接,做到不留“盲区”,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于私来说,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学秘书要善于同其他教学秘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尤其是那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学秘书更是有许多“不传之秘”,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们的工作长处,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并借此拓宽工作思路[3]。
(四)面向学院全体教师
以超前式工作为教师服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秘书工作要做到忙而不乱、繁而不杂,关键在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不仅可以避免教学秘书陷于慌乱的局面,而且还可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工作信心,并增强工作的兴趣与乐趣。
篇4
文/李尧
摘要】论文以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考察基点,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从而找出不足,提出专业化的路径选择建议。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现状
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有专家把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应达到的标准,即国家规定的教师学历标准和在专业方面的知识含量以及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能力;专业精神是指以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敬业奉献、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为特征的人格风范。本文着重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进行考察。衡量教师专业知识的标准包括学历标准,职称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等。而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则包括教育基本原理、教学方法设计等教学执行力和体现教师的专业创新素养的教育创新力,意即师生沟通、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现状
目前,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共设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这三个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专业知识方面
C 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 名,专业背景比较多元,有5 人分别来自经济学和社会学,有2 人为社会保障专业博士毕业。在学历结构上,有博士3 名、硕士4 名;在职称结构上,副教授5 名,讲师2 名。7 名教师均有作为主持人的在研项目或已完成的省级科研项目至少1 项,1 人参与国家级项目1 项。该专业教师共有著作4 部,有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多篇。
C 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 名,学历结构上,博士与在读博士4 名,硕士2 名;职称结构上,教授3 名,副教授1 名,讲师2 名。该专业有国家级科研立项3 项、省部级科研立项17 项。有专著4 部,译著1 部。有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多篇,其中1 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转载。
(二)专业能力方面
教学执行力对于一个师资队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执行力上,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教学方法多数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形式。有部分教师有社会兼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师生沟通能力上,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多数在本科教学上较少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属任务型教学。课上传授完教学内容,课下并没有予以反馈。而在研究生教学上,相对来说会好一些,但也仅是在课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探讨教学方法问题。
三、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的不足
对C大学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情况整体上来说不容乐观,与真正达到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首先,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中存在知识更新较慢的现象。从发表的论文及所做课题上来看,年龄在30-40 岁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在教学经验积累上略有不足,承担科技项目较少。此外,年领层次较低的教师普遍拥有博士学位,部分硕士学位教师经验有余,但缺乏学术积累。其次,多数教师学历教育的专业与从教专业不符,导致学而不专。
第一,据调研,存在师资培训与讲座等偏向工科方向。第二,教师没能够很好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存在对教学敷衍了事的现象。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仅仅是传递知识,而非传授。第三,对学生的科学评价能力较弱,存在人情分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第四,缺乏专业学科领域系统的培训,虽科研具备一定的水平,但具深度不具教学广度。第五,科研与教学矛盾。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更倾向需要较为完整的一段时间来进行科研,从而会对整体教学安排产生影响。
四、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为完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根据对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的考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其一,学校开辟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路径,主动建立与完善指导、培训、评价三个体系。研究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脱口而出,课由心生。能够消化吸收所讲授的知识,能够讲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做到详略得当、收放自如、融会贯通。开展启发式教学,达到产、学、研相结合。
其二,强化高校录用师资标准原则。虽为文科类专业,但要求本硕博专业一致,或所学专业与所授之课完全相符,避免学而不专的源头发生。
其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包括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的扩充,亦需高校将所建各项平台落到实处,使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在真正意义上利用起教师教学中心,从文科教师的角度着重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
其四,引进先进培训课程,加大投资力度。针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加大投资力度。例如引进社会保障专业所需的社会保障计算器等专业软件器材,对公共管理学科内容加以专业测评,从而进行培训设计。如此下来,公共管理学科的关注度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
参考文献
[1]杨小峻.专业精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林省地方院校文科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8 号。)
【作者简介】
篇5
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前,工商行政管理属于行政学,行政学中的公共行政学已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属于公共行政学的范畴。而行政学又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政治学隶属于法学,而法学又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教育部调整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下设公共管理学,而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属于行政管理学理论范畴。这_变化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转变。
二、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认识
一门成熟的学科,其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应达到解释实践和揭示规律的程度。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应该包括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事实)、工商行政管理规范(价值),以及行为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实现行为与规范的统一。
到目前为止,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尚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很可能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之上,即应符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从政府的职能入手,即从研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入手,进而深入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再细化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如市场主体准入、退出监管;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监管;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商标权)的确认和保护等,从中得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并从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实现行为与规范的统一,达到解释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和揭示工商行政管理规律的程度。
三、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
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就是缩小了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一方面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另一方面又要干预和管理经济。同样,工商行政管理既要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又要对市场进行监管。政府干预经济和监管市场的理由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效率和公平。市场的外部非经济性和不公平问题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必须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消除市场的外部性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管理经济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做了它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情,也会破坏正常的市场机制。总之,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政府既不能是一个自由放任、无所作为的弱政府,也不能是一个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而应该是一个能够实现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市场及社会的自身调节能力之间的结构性均衡的政府。
四、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应本着克服改革阻力,降低改革成本的原则,最优化的路径是法治化。职能转变的法治化是克服改革阻力的克星,法治化是权力再分配的有效平衡机制,法治化具有公开、公正、稳定和可预见的特点,为各种利益群体所最能接受。
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首先要以制度建设为先导。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要凭制度规则规范和引导人们的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而不是凭权力。要以制度规范自身,用法律制约权力,严守公共权力行使的边界,绝不允许有任何的专横和恣意。
其次,要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规则是秩序的前提,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但“徒法不能自行”,秩序只有通过规则的执行才能维持。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执行规则以维护秩序。因此,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要以强化责任机制为保证。政府职能仅停留在执行力层面是不够的,因为滥用权力或执行不力得不到追究,不仅会使制度本身形同虚设,而且会对执行力造成毁灭性破坏。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处置不当等等,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于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绝不能姑息。
对于政府的职能,从法治化的观点来认识,则应明确:政府代表的是公权力,市场和社会反映的是私权利。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正确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课题。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来源于公民的私权利。私权利是国家公权力存在和行使的法律基础,如果缺乏对私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国家公权力的存在便不具有任何法律上的意义。
篇6
1.准人方案设置
在完成所有全校通选课的学习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准人课程可以设置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准人标准为: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全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所有通识通修类课程。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上述6J’丁专业准人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外院系申请准人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4个准人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准出方案设置
准出标准为:首先必须修完下列基础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公共行政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其次,完成全校通识通修类课程、准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并取得所有学分。
3.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应严格按照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复合类以及就业创业类这三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运作和施教。首先,认真培养从事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为他们将来能成长为本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好准备。该类学生除了要认真学习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推荐选学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选学一级学科选修课。其次,积极支持学生们从事跨学科的、跨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在他们完成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学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在选学过程中,系里将提供一定的专业咨询和指导。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育方案的设置,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课程模块: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哲学、逻辑学等思维。课程包括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公共课和文科公共基础课,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训、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简明微积分、体育等。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包括所在院系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公共行政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该模块的课程,应该在院系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自由选择搭配。课程包括政治学专业英语、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城市与社区管理、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务员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政治心理学、政治认同导论、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台港澳政治与行政、社会实践。跨专业选修课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的量化方法、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经济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用型
秉承盐城师范学院“面向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发展、面向盐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面向”办学宗旨,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大力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深化完善“中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为此,中心将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模式四大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着力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中心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在原有“三层次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验模块、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验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三分”: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验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验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培养以下公共管理能力: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分类别的实验课程设计。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验课程体系:①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验和专业基础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验和综合实践实验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公共危机预警与预测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应急媒体管理、应急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验,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验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分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实验教学;②中阶段学生的中级实验教学;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实验教学。“三统”: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实现实验场所的统一,把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教育实验教学与合作单位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中心和校外基地实现轮训,有效地训练实践技能。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现课程设置上的统一,推动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危机事件推演、应急资源调度仿真演练、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模拟仿真课程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管理职能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现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的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师主持和参与实践教学课题,提升教师对实验教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激发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四模块”:①基础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验模块,面向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和理解,为后续的综合模拟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主要面向全校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五大实验教学平台
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整合中心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的实验载体功能。具体完善如下五大平台:
(一)应急管理推演仿真模拟平台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危机问题发现与应急、危机事件推演,危机方案优化设计等。
(二)实践案例研发平台
这平台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智能型的公共管理案例实验教学数据库,为中心实验教学提供决策咨询和文献支持,为政府、社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咨询服务。
(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
基于此平台,学生可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掌握电子政务,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
以盐都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盐都区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一个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验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等内容。
(五)创新实践项目孵化平台
组建专门的实验教学队伍、培训与指导等学生教学科研创新,主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团队学习、集体讨论、模拟竞赛、中心选拔赛等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打造一支多元化实验教师队伍
通过实验教师的培养、引进、激励等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打造一支多样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一)教师来源多元化
采用“双导师制”“非全职聘任”“双聘制”“月薪制”等制度措施,从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基地、基层政策、社区委员会、科研院所等聘用实验教师队伍;从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聘请高水平的实践管理者与中心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采用“非全职聘任”引进政府、社区管理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非全职聘任人员是指根据中心任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吸纳政府、社区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之中,将公共管理实践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双聘制”引进科研院所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二)教师结构多元化
在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上实现老中青的优化组合,在实验教师的智能结构上,实现多种气质类型的实验教师合理搭配,在实践教师的能力结构实现专家与实务家合理组合;在实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实现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完美呈现。总之,在建设期间,要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智能、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三)教师培训多元化
主要包括:①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②选派教师到政府、社区组织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关注锻炼,深入实践部门培训;③国际化培训。这是中心的一大特点。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国外进修。(四)保障机制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机制创新,保障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①建立定期聘任机制,定期在国内外聘请一定数量兼职实验教师,逐步在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②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中心要结合兼职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院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中心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专家教学信息库,为兼职教师收集整理教学信息资料,并与他们开辟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④建立咨询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兼职教师对中心事业发展、培训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咨询和智囊作用。
四、完善“三化”集成管理模式
中心将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网络化和一体化管理为基本运行特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三化”教育实践集成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
在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合作单位之间建成一个实验教学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利用开发,实现实验资源、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模式、国际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体系等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在具体建设中,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托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络构建的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基于B/S和C/S的混合模式和三层逻辑体系结构,采用ASP.NET2.0和AJAX作为主要技术,SQLServer2007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实现。
(二)网络化管理
主要是要研究和开发一个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目前中心和实践基地公管的共管的实验室在空间场地、仪器设备、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方式存在“分割”的问题。具体建设步骤是:在功能、用例、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tmts、Spring、Hibemate三种框架相结合的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实践教育中心与基地所有的实验资源,在资源网络共享模块、实验预约排课等模块、虚拟网络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实验教师网络化管理。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例,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指南、多媒体课件、典型教案、实验习题、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环境、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实验预约、典型学生设计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
(三)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高度整合,是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最突出表现。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内两级管理、校外合作协同管理模式。在组织体制上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统筹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同时通过“三分三统”的实践教育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育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高度地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体系的一体化。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采用先进的“三种能力、四个层次”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度一体化。在一体化管理中,集成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等基本要素,实现智能性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09):54-58.
[2]王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4):96-98.
[3]潘娜,陆辉.可视化:公共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57-260.
[4]蔺雪春,傅志明,于秀琴,彭诵.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9):220-222+281.
篇8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
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应用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之中。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和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在公共管理人才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尤其国外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公共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不长,编写案例及建设案例库的经验不够,因此公共政策的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的开展还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2]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3]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策运行过程分类,分别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二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4]
3.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入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5]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4.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6]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已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7]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共政策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理论,了解政策实践的重要资料。[8]公共政策案例库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随时进入案例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案例库,学生可以自行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通过具体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围绕公共政策的某些理论或知识点组织讨论,学生们自由陈述观点,展开辩论。总之,公共政策案例库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陈世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4.
[3]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11):201-202.
[4]张媛.《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62-64.
[5]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8-49.
[6]章雁.《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3,(7):79-62.
[7]谢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篇9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篇10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单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改革考核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改革考核方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改变观念、完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考核方式在不同学科中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考核与激励作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以本学院为例,学院从2002 年就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包括医疗保险和医事法律2 个专业方向,至今已有7 届毕业生,2010 年,学院成功申办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和健康管理专业两个专业方向,从2012年起开始招生。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具体包括:
根据社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形成了一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与国内名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考试制度,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增加平时作业、调研报告、技能考核等日常检查与评定的比例,压缩期末考试的记忆题型的比例,借此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逐年提高,这其中就有改革考核方式取得的成效。
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调
目前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核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闭卷考试和结课论文考查,多为终结性考试,不注重过程考核。在闭卷考试模式下,学生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不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结课论文考核模式下,很多学生应付了事,并没有深入思考,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区别各性质不同科目的特点,无法真正达到教学大纲叙述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的要求。
2.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视不足,考核内容不全面
目前考试方式覆盖面较小,不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对于书本基础理论足够重视,却忽视提高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现行高校中,很多专业改革教学,使教学过程中实践学时所占整体比例有所增加,但却没有将实践教学的考核同样重视起来,期末考试并没有增加相关实践内容的考核检验,仍以卷面理论考试形式为主,结果形成了学生期末临考突击背诵课本内容或笔记来取得所谓的高分,没有发挥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指导作用。
3.考核结果功利性强
这是指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的某些利益直接挂钩,如奖学金、班干部、评优甚至毕业找工作等,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学生对于考核结果的目的明确———只是为了高分而学。
4.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制约考核方式
试卷的整理与分析是本科教学评估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原本的目的是通过试卷的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等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了统一标准易于操作检查,很多学校将试卷整理内容进行量化与抽象概括,并且设置的各种检查要求与量化指标主要针对闭卷测验的试卷,其余的非闭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小组作业、实践报告等),经常由于没有统一的量化检验指标而遭到忽视,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成为了考核手段多样化的制约。
5.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的主要部分是要实现精英教育,因此更强调因材施教,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其实实行的是一种“一锅端”的考核,统一的试题、相同的考核标准、唯一的考试答案,都无法突出学生的个体特征,无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因势利导,真正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优势,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二、完善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核方式的途径
1.改革考试管理体制,建立公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
公共管理科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能力等。
当前,整个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改革考试管理体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只有建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才能将考核方式的改革落实到位。各高校正在执行的考试管理体制通常都是突出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削弱激励功能,此种体制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要求的改变决定着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只有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在改革考核方式的同时需要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案、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同步操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公共管理类课程改革,才能使改革落实到实处,才能使改革有进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不同考核方式具有各自鲜明的优缺点,需要我们针对不同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组合。
应根据公共管理类课程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学生。如学科基础课考试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以闭卷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性的专业课程以闭卷考试和分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商务礼仪、推销与谈判、导游业务、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分组展示打分,考核其应用能力;写作性的专业课程以案例分析和课程写作相结合的方式。
2.公共管理类课程推行考核内容多样化,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考核内容过分强调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改革考核内容必须按照创新人才的标准去变化,要把考试内容定位在既考核学生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上也要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即考试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理性、健康思维品质的形成。
我院在这项改革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做法是进行考试题型的改革,以考核学生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方向,大幅度减少了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由原来每张试卷中占40%~50%甚至更多的客观题型逐渐缩减为现在执行的20%以下,其余80%及以上的内容均为主观题类型,这种改革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强化过程性考试
教师及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方式,在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再进一步透彻的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各项能力提高。此外,从授业者角度讲,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区别重点难点在更高层次改进教学。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为例,在原有终结性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形成性考核部分,将期末终结性考试作为总成绩的6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增强了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考核效果的最佳化。另外,除笔试之外,将其他考核手段引入考核过程,如增加了教学实践、专题讨论、出勤记录等,分别所占比例为形成性考核的60%、30%、10%,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教师参与考试改革。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进行考试改革措施的制定与推行都离不开他们,教师不应该只单纯作为考核方式改革的执行者,而应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对于学生的特点与各种考核方式的利弊有更多的发言权,管理者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教师中广泛宣传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才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实践意义的改革方案,在执行改革方案时才能有的放矢。
5.考试评价引入学生评价
在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中不应该只局限于由上至下的传统考核,可以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在职员工的有关考核办法,如360 度考核,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适度参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果,尤其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例如策划书、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考核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多元化,对于学生的考核结果来源于各个方向而不是单一的,这样会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协调发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考核结果更客观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靳秉强,王丽慧,高连香.公共管理类课程授课八忌,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