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营管理规定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资经营管理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垦厅(局、委、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监察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供销合作社,邮政管理局: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农药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区农药市场秩序混乱和非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行动,切实加强农药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着力强化农药安全使用指导
各地农业部门要重点加强对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特别是进一步督促其健全和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自检或委托检验,防止不合格农产品上市。要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禁限用农药危害,加大对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的培训力度,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等防控措施,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高效、安全施药技术,推进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服务,防止滥用、乱用、误用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二、严格规范农药经营流通行为
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农药经营流通行为的监管。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所销售产品的生产许可(生产批准证书)和登记真实性、标签合法性的核查;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主产区要特别重视禁限用高毒农药的监管。要加强对农药运输的监管,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不得运输,对合法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要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执行。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寄递服务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违规收寄农药产品。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和邮政企业要严格落实农药经营管理规定,把好农药进货关,推进农药连锁经营和统一采购。工商部门要加强农药经营索证索票制度监督力度。农业、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广告的审查和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农药广告。
三、组织开展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清理工作
各地工信部门要会同农业等部门对高毒农药生产企业进行清查,重点核查各企业是否具备农药生产定点资质和农药生产条件,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产品是否含有禁用成分。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立即责令停止生产,并报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撤销相应农药生产定点资质、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登记证等许可证。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要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原料采购以及生产销售台账,掌握高毒农药生产数量和销售流向。
四、切实加强农药产品质量监管
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2010年农资打假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管。要加强对农药生产环节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重点抽查高毒农药生产企业,强化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对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多次检查不合格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实施动态跟踪。要严厉查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知名农药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使用与之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及时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要加大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农药标签检查。对被抽查产品,要重点检测其中是否含有禁用或限用高毒农药成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产品,要依照有关规定收缴和销毁,对违规生产经营单位要严肃处理。
五、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各地要集中力量查处制售假劣农药的重大恶性案件,特别要加大对农药生产“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及时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坚决杜绝“以罚代刑”。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查处过程中,要主动向公安、检察机关通报情况,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时,要接受监察、检察机关的监督。对于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重大案件,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检察机关、法院要加大对制售假劣和禁用农药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重大恶性案件,要依法从严处理。各级司法机关要注重针对此类犯罪现象的调研,加强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不力的地方,要追究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选择重点地区进行督导检查。
各地方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对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案件,要联合行动,重拳出击,确保案件查办到位。要落实农药监管所需工作经费,整合各种项目资源,加强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毒农药禁限用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增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自觉守法意识,及时宣传整治工作成效,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件:
1.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
2.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
农业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监察部 交通运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附件1: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23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附件2: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19种)
篇2
【关键词】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恩施
一、村镇银行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的推动效应初步显现
州内两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行以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农业、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截至200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2033.8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8179.56万元,初步显现了在增强县域金融竞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三农”方面的成效。
1、丰富了农村金融体系,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
由于农村金融与其他金融形式相比,属于“薄利金融”,长期以来各金融主体大多不愿参与,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始终围绕农村信用社展开,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处于垄断地位。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建立村镇银行,初步打破了现有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给农村金融市场加入了新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由于村镇银行的准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广告宣传,改进服务流程等。如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审批权限从以前的50万元增加到了200万元,减少了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同时还改善了服务条件,改造了营业场所,增加了服务措施等。
2、有效增加了对当地的金融供给
截至2008年底,两家村镇银行各项短期贷款余额6156.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97.66万元,票据融资余额625万元,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贷款余额3891万元,农业贷款余额2265.9万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97.66万元,客户信贷资金满足率达到了约60%,有效地支持了农民的创业增收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贷款难”问题。
3、确保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降低了借款成本
因为金融机构的稀缺,大量民间资金找不到正规的发展渠道,以各式各样的“灰色”身份参与着各种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由于村镇银行贷款准入门槛低、手续简、费用低、发放速度快,使以前急需资金而又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的民间高利贷用户转而寻求村镇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村镇银行有效的信贷资金投入则有效打击了当地的地下高利贷,减轻了过高利率给债务人带来的经济负担,减低了民间高利贷而引发的资金风险,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同时,较低的利率水平也大大增加了借款人对村镇银行的需求效应,并降低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减轻了借款人负担(见表1)。
4、吸收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了人才交流
恩施州两家村镇银行均由江苏常熟市农商行控股,同时有交通银行、部分发达地区企业等股东。村镇银行的成立吸引了发达地区的资金,使人才向西部山区流动,并带来先进的金融经营管理理念,促进了对外金融、商贸、投资、人才等各方面的立体式交流。
5、村镇银行的运行为县域金融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
一是为农产品企业或者个体业主提供了创新信贷服务。咸丰、恩施村镇银行成立后,先后开办了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资产转让等业务,解决了当地6000余万元的资金流动性需求问题,提高了中小企业和农村的资金使用率,提高了部分县域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村镇银行的出现开拓了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农民生活支出中教育、医疗比例较大,村镇银行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逐步将目前在城市地区开发、开办的标准化产品与服务尽快推广到广大农村,促进了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二、村镇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的主要梗阻
1、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村镇银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村问题的解决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发挥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作用需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从目前来看,我国村镇银行得到的支持有限。一是村镇银行缺乏支持其发展的财政扶持、税费减免、农贷贴息、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不利于其持续、健康的开展各项支农业务,激励和引导作用不够。目前,农村信用社享有很多优惠扶持政策,而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增强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为首要目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却无法享受这些政策,这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主动性、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削弱了其预期效应。二是农业保险仍然停留在商业保险领域,政策性保险没有开展起来。特别是由于农户贷款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户贷款容易因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增加了村镇银行发放农业贷款的风险系数,直接导致了村镇银行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2、村镇银行定位与赢利偏好存在矛盾
银监会《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规定,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信贷需求一直未能被现有金融机构很好的覆盖,这是农村金融的空白点,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但是,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弱。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农村贷款利率一般都可以上浮20%至50%,农民融资成本较高。村镇银行如果选择“薄利”的竞争策略,至少在短期内的经营业绩不会有很大提升,这会给经营者造成很大压力。截至2008年底,两家村镇银行仍然亏损62.41万元。因此,选择“厚利”还是“薄利”的经营策略是目前村镇银行决策者们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村镇银行作为一个外来的商业银行,还必须得考虑生存成本问题,而村镇银行是难以用较低的成本来运行的,必须依靠利差收入才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商业银行要维持生存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只能选择与较大的客户进行交易。因此恩施市村镇银行设在主城区,主要业务是提供企业和个人存款服务,并向农业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向出口型企业提供贸易服务和结算业务服务,并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当时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
3、与客户的循环互动机制欠缺
对于缺乏投资、储蓄观念的农村居民来说,在提供信贷支持时帮助其寻找投资项目,在项目实施获得收入后引导他们定期、少量储蓄,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资金来源的手段,更是帮助农民掌握储蓄和资本积累方式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村镇银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但是,目前的村镇银行还仅仅停留在为农民提供贷款上,而缺少支持农民致富的手段和方法。由于与客户的循环互动机制欠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4、业务发展受到政策性因素制约
一是支付结算渠道不畅。目前恩施州两家村镇银行仍不能办理银联业务,快速的支付结算受到影响;同时,两家村镇银行都只有一个营业网点,更加大了客户办理业务的不方便性。二是不能享受民族贸易企业利差补贴政策。目前村镇银行所办理的信贷业务包括了民族贸易企业的贷款,但由于民族贸易企业在村镇银行的贷款不能享受利差补贴,使村镇银行很难留住类似的优质客户,对村镇银行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业务开展影响甚大。
5、农村地区群众对村镇银行的认同度不高
虽然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媒体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政策进行了宣传,但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农村尚未被广泛接受和认同,大部分群众对工、农、中、建、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比较信任。另外,很多群众曾目睹和亲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对村镇银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抱怀疑和观望态度。通过对咸丰县高乐山镇大田坝、白地坪村民的问卷调查显示:约40%的村民认为村镇银行信誉不高,担心钱存进去后拿不回来,不愿意将钱存入,其中约30%的村民表示会将钱存到国有商业银行,约50%的村民表示愿意将钱存到实力较强的农村信用社。仅有约20%的村民认同村镇银行,愿意将钱存入。由此可见,村镇银行在短期内很难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竞争。目前,恩施州两家村镇银行的存款虽已达12033.85万元,但储蓄存款仅1818.33万元,其中定期储蓄616.32万元,存款的稳定性极差,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改变,并将影响其今后的业务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1、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村镇银行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公共财政等方面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如税务部门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县级财政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村镇银行风险基金专户;财政、社保、房管等部门要允许涉农资金、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险类资金在村镇银行开立账户,并存入部分资金,以扩充村镇银行负债规模,等等。
2、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细则,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行环境
一是人民银行需在村镇银行的金融统计、利率浮动、存款准备金、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可行性规定,支持村镇银行稳步发展。应尽快将村镇银行纳入民族贸易企业利差补贴的营运范围,让民族贸易企业在村镇银行的贷款同等享受利差补贴的待遇,以达到稳定客户,稳健经营的目的。二是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特别是要允许一家发起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跨县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区域性银行,增强村镇银行的生存活力。
3、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村镇银行良性发展
引导村镇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面向农村、面向普通大众,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引导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档案,使其与农户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从低风险的信贷业务人手,逐步积累经验,稳步发展信贷业务。同时,要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让群众了解村镇银行,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的投资和建设。
篇3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O一四年三月一日
目 录
一、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依据
(三)重要参考文献
(四)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可选)
(五)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
(二)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
三、项目建设条件
四、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目标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主要建设任务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二)项目区区划
(三)项目建设内容
(四)营造林技术措施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
六、消防、安全、卫生、节能节水措施
(一)消防
(二)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三)节能
(四)节水
七、环境影响评价
(一)生态环境现状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
八、招标方案
(一)招标范围
(二)招标组织形式
(三)招标方式
九、项目组织管理
(一)建设管理
(二)经营(运行)管理
十、项目实施进度
十一、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二)投资估算与项目运行(管理)年费用估算
(三)项目资金来源
十二、综合评价
(一)项目风险评价
(二)项目影响分析
(三)项目财务分析
十三、结论与建议
项目概况:永顺县油茶产业建设涉及全县29个乡镇,建设面积31万亩。立地条件好,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销售前景广阔。
前期工作:已列入湖南省油茶示范基地县,并立项完成实施方案。
建设内容:建25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其中,低改20万亩,新造5万亩;建一条万吨精炼茶油生产线。
投资规模:总投资34000万元,拟引资20000万元,其中新造低改投资25000万元,万吨精炼茶油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
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成后,可年产茶油1.5万吨,年均利润180万元。万吨精炼茶油生产线建成后,年加工收入50000万元,年利润1000万元,投资回报期9年。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
湖南省永顺县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投资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投资单位:(新组建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1-1-3项目主管单位:永顺县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区域范围:湖南省永顺县所辖相关乡镇
1-1-5项目性质:新建
1-1-6项目建设目标:利用永顺县相关乡镇现有宜林荒山、老化残次油茶林进行优质高产油茶林开发,形成万亩油茶产业化基地,年产茶籽原油500-600吨。
1-1-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高产、优质、速生油茶林产业基地。
项目建设规模:按集中连片的开发模式,兴建4-5个千亩以上油茶林。
1-1-8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①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人民币
②资金筹措:由项目投资单位自筹资金3.68亿元;农户以山林权(30年)租金入股2.4亿元;银行借贷4亿元(或境外融资)。
1-1-9项目经济效益提要
项目以三十年为计算期,从项目开始实施的第三年低改林产果、第五年新植林部分挂果(平均年产茶油原油200吨),第八年全面挂果(平均年产茶油原油550吨),累计可生产茶油原油1.5万余吨,实现产值6亿余元;生产茶籽粕4万余吨,产值约7000万元。
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年。
1-2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2、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4、《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5、《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6、《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7、《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山林租赁成本指标
①残次、低产油茶林:80元/亩/年
②宜林荒山:50元/亩/年
1-3-2造林成本指标
①新植林1000元/亩
②低改林700元/亩
1-3-3后期运营成本指标
①油茶林管理成本:200元/亩
②茶籽采摘、原油加工成本:25元/公斤
1-3-4产出品产量及价格指标
菜籽产量:0.4吨/亩
茶籽出油率:10.5%
茶籽原油现行价格:40元/公斤
茶籽粕产量:0.144吨/亩
茶籽粕现价:1700元/吨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①永顺县现有油茶基本系低产、老化、残次林,需进行高产化改造。
②永顺县适于油茶开发的荒山面积不低于5万亩。
③本项目的实施可新提供就业岗位300个,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近700万元的收入,对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④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3.14%,财务净现值133323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4.74%;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年,属于收益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长线投资项目。
⑤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做大做强永顺的高档植物油产业,每年可创造近2200万元的产值,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由来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茶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是与橄榄油相比美的高档植物油。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109.22万吨,仅占全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2.11%,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油茶作为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此,发展油茶生产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别提到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国家林业局也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菜产业的意见》。
湖南省是全国油茶生产的主产区,2010年全国油茶籽产量为109.22万吨,其中湖南产量为39.0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5.7%。永顺县已列入湖南省油茶示范基地县,而现有的油茶林普遍存在着老化、残化、低产化的问题,如何保持和发展永顺油茶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是当前永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课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永顺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永顺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5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3万人,占总人口的87.23%。长期以来,永顺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烤烟生产、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务工(全县有近15万农村人口在外务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永顺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永顺油茶打造成一个强势产业,带动永顺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新增一部分就业岗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2、本项目的建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茶种植业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做法,绝大多数油茶种植区都没有对油茶林实行科学培育和集约化管理,造成油茶林杂灌丛生,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荒芜面积大,其结果是产量越来越低(每亩产油仅为4公斤左右),油农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尽管国家在油茶生产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效果不佳,突破不大。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油茶种植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对老化和残次油菜林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科学化营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力争达到每亩产油40-50公斤),为全省油茶生产做出良好示范。
3、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巩固永顺县退耕还林成果,消灭宜林荒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
4、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节约农用耕地,发展绿色食品,优化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3-1-1永顺县的地理位置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接龙山县、保靖县境,北枕桑植县境,南临古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地区沅陵县境毗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5′~110°23′、北纬28°42′~29°27′之间,是我国东部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向西部高山高原暗针叶林转变的过度带,为云贵高原、鄂西山地黄壤岩溶山原的东缘。从东沿的锅锅姥峰至西沿的万云山顶,宽78公里;南面自枝柳铁路罗依溪酉水大桥头至北面喇叭界,长81公里。全县总面积3810.6325平方公里(571.5949万亩),为湖南省面积的1.8%,为湘西自治州面积的17.6%。
3-1-2永顺县的地形地貌
县内常态地貌(浸蚀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同时发育,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地青破碎,起伏大, 呈山地、山原、丘陵、岗地及向斜谷地等多种类型。水平方向由西北部砂页岩侵蚀构造山地谷地到中部碳酸岩溶蚀构造山原山地,再到东南部变质岩侵蚀构造中山山地,具有岭谷相间,平行排列和明显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随地势增高,由现代河床、溪谷平原到岗地、丘陵再到山地山原,具有多层性和成层分布的规律。境内崇山峻岭,永龙山呈弧形雄居县境西北,人头山蜿蜒东南,其间普岸山、万福山、蟠龙山、四方界、羊峰山、方石岩等山脉曲绕相连,组成斜"S"型,地势依此向东北部澧水和南部酉水梯级下降,构成了不对称"鞍状"的地貌形态。境内山峦叠嶂,溪谷纵横,最高羊峰山海拔为1437.9米,最低小溪鲤鱼坪的明溪海拔为162.6米,高低相差1275.3米,地势比降为44.6%。
3-1-3永顺县的气候
全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效应显著。
3-1-4永顺县的水文水系
永顺县属沅、澧水系。沅水流域面积3019.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24%;澧水流域面积79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76%。全县共有大小溪河33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70条,其中一级支流6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30条,四级支流13条,5级支流5条。全县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9公里。
3-2永顺县社会经济状况
3-2-1永顺县面积、人口结构
永顺县总面积3810平方公里,辖11个镇、20个乡。全县总人口5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3万人,占总人口的87.23%;少数民族48.47万人,占总人口的90.82%,其中土家族43.3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9.44%;苗族4.79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88%。
3-2-2永顺县经济发展状况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5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1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61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2元。
3-2-3永顺县交通基础设施概况
全县通铁路里程3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4335公里,其中国公路69公里,省公路192公里,县公路267公里,乡公路703公里,村组公路3014公里。2013年,全社会旅客客运量778万人次,周转量52365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26万吨,周转量20181万吨公里。
3-3永顺县林业及森林资源状况
永顺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7.6万公顷,其中天然林8.1万顷,活立木蓄积量5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7.6%。2013年,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油桐籽2700吨,油茶籽5000吨,板粟2569吨,松脂410吨,核桃157吨,木材0.8万立方米。
3-4项目经营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招聘和聘请
1、经营管理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聘
2、林业技术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中、高级林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或向林业科研院所协请中、高级林业技术人员
3-5项目用地分布
永顺县油茶产业建设涉及29个乡镇,本项目拟从万民、盐井、两岔、松柏四个乡镇中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的2000多亩老残茶林和8000多亩疏残灌木林,作为本项目开发建设用地。
3-6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1、本项目的提出符合中央、省、州发展农村经济造福“三农”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永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项目乡镇承诺举全乡之力支持本项目建设。
2、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与粮食争土地,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多年来,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多家林业科研机构在油茶栽培、良种选育、油茶林营造和管理等方面获得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本项目可依托这些科研机构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永县劳动力资源充足,全县2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三分之二需要转移,因此项目建设所需的劳动力是充足的。
第四章 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
4-1项目的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本项目,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对部分老残油茶林的更新改造,对新植油茶林的开发营造。
二是实现本项目年产茶籽油600吨,副产品(茶籽粕)2000吨,实现年产值2800万元,年出口创汇250万美元。
三是在全县乃至全省油茶生产区起到示范性作用,大幅度提高茶籽油的产量,提高茶籽油在中国食用油中所占比重,满足市场需求。
4-2项目的市场分析
油茶,多年生常青阔叶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为茶籽油,主要副产品为茶籽粕,前者作为高档食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B,在国际市场上与橄榄油齐名,后者作为皂素、饲料及有机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
4-2-1主产品——茶籽油市场分析
1、茶籽油的营养价值
茶籽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最高达88%,这是目前所知的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其油脂配比含量比例被公认的是全球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优质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并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体所需,其成份含量为:油酸75%—88%;亚油酸3.5%—21%;亚麻酸0.3%—1.5%。油中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80%)、多不饱和脂肪酸10%的这样一个比例完全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8:1,其中的亚麻酸脂肪酸(1.5%)和亚油酸脂肪酸(8%)配比也是最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4-6。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均有显著的食疗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我国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农息居饮食谱》、《中国中医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茶籽油具有助消化、养颜、明目、清热润肺、解毒止痛、护发、减肥、清肠等食闻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
2、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现状
①食用油消费增速快,但消费量不足
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是逐年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特别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年食用植物油消费约18公斤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45公斤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
②食用油消费结构不合理。茶籽油作为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中仅占2.11%,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消费量则占食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差距极大。
③国产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依赖进口。2012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总量为845万吨。
④由于我国耕地少,大规模发展豆油等与粮食争地的植物油生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国每年进口植物油的原因。
3、茶籽油的市场预测
①以我国2012年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算,在不增加消费量的前提下,每年国内的供给缺口植物油达845万吨;
②以我国2012年茶籽油年产量109.22万吨计算,仅占食用油脂费量的2.11%,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把茶籽油这种高档、优质、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比例提高到欧美国家水平,我国茶籽油年产量就要提高到2000万吨,是现在年产量的18倍。
③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特有茶油优质特性的认识,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油茶生产加工茶油产品,以及国内企业将开发出来的茶油产品销售海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在国际市场上,茶油十分热销,国产茶油在日本等地的价格达每吨5万元以上,国内顶级茶油的售价达到每吨10多万元。
4-2-2项目主要副产品——茶籽粕的市场分析
油茶副产品茶籽粕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籽粕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籽粕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茶籽粕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了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目前,国内市场的茶籽粕每吨的售价已上升到1800元。上述用途的年需求量不低于200万吨。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项目布局
项目布局分南、北两片,南片以江永、道县、宁远为中轴,顺着宁道江盆地的江永——道县——宁远公路沿线(含新田、蓝山一部分)30个乡镇,规划40万亩;北片以东安、零陵、冷水滩为中轴,顺着零祁盆地的322国道沿线30个乡镇,规划40万亩。
其中,南片包含乡镇有:
江永县:上江圩、夏层铺、允山、黄甲岭、迴龙圩、桃川、潇浦
江华县:桥头铺、松 柏、大路铺
道 县:祥林铺、白芒铺、审章塘、蚣 坝、四马桥、清 塘、白马渡、寿雁
宁远县:水市、天堂、冷水、太平、中和、柏家坪、鲤溪
新田县:毛里、莲花
蓝山县:楠市、土市、汇源
北片包含乡镇有:
东安县:石期市、井头圩、端桥铺、紫溪市、芦洪市、横塘
零陵区:凼 底、石山脚、大庆坪、接履桥、邮亭圩、菱角塘、富家桥、黄田铺、株 山、梳子铺
冷水滩区:蔡 市、仁 湾、上岭桥、伊 塘、竹山桥、高溪市、黄阳司、岚角山、普利桥、牛角坝
祁阳县:茅竹、观音滩、三口塘、大忠桥
每个乡镇原则上按1.3万亩—1.4万亩的面积开发。
5-2项目开发面积分布表
5-2-1基地南片面积分布表(宁道江盆地)
单位:万亩
乡镇名称
新植(含育苗基地)面积
老残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
上江圩
0.5
0.9
夏层铺
0.5
0.9
允 山
0.5
0.9
黄甲岭
0.5
0.8
迴龙圩
0.5
0.9
桃 川
0.5
0.9
松 柏
0.5
0.8
桥头铺
0.5
0.9
潇 浦
0.5
0.8
大路铺
0.5
0.8
祁林铺
0.5
0.8
白芒铺
0.5
0.8
审章塘
0.5
0.8
清 塘
0.5
0.8
白马渡
0.5
0.8
寿 雁
0.5
0.8
水 市
0.5
0.9
天 堂
0.5
0.8
冷 水
0.5
0.8
太 平
0.5
0.8
中 和
0.5
0.8
柏家坪
0.5
0.9
鲤 溪
0.5
0.8
毛 里
0.5
0.8
莲 花
0.5
0.8
楠 市
0.5
0.9
土 市
0.5
0.9
汇 源
0.5
0.8
蚣 坝
0.5
0.8
四马桥
0.5
0.8
合 计
15
25
5-2-2基地北片面积分布表(零祁盆地)
单位:万亩
乡镇名称
新植(含育苗基地)面积
老残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
石期市
0.5
0.9
井头圩
0.5
0.8
端桥铺
0.5
0.8
紫溪市
0.5
0.8
芦洪市
0.5
0.8
横 塘
0.5
0.8
凼 底
0.5
0.8
石山脚
0.5
0.8
大庆坪
0.5
0.9
接履桥
0.5
0.9
邮亭圩
0.5
0.9
菱角塘
0.5
0.8
富家桥
0.5
0.8
黄田铺
0.5
0.9
珠 山
0.5
0.8
梳子铺
0.5
0.8
蔡 市
0.5
0.9
仁 湾
0.5
0.8
上岭桥
0.5
0.8
尹 塘
0.5
0.9
竹山桥
0.5
0.8
高溪市
0.5
0.9
黄阳司
0.5
0.9
岚角山
0.5
0.8
普利桥
0.5
0.9
牛角坝
0.5
0.8
茅 竹
0.5
0.8
观音塘
0.5
0.8
三口塘
0.5
0.8
大忠桥
0.5
0.8
合 计
15
25
5-3项目种苗基地建设
为了确保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前期须先行营建1000亩油茶采穗圃和2000亩育苗基地,此项投资约500万元,列入项目总投资预算。
5-3-1项目种苗基地选址
为适应零祁盆地和宁道江盆地不同气候环境的油茶种植和生长,本项目种苗基地拟在江永的夏层铺镇和北片的伊塘镇各规划1500亩作为项目种苗的培育基地。
5-3-2项目种苗需求量概算
①新植油茶林按每亩100株计算,30万亩新植林约需3000万株种苗。
②低改油茶林按20-30%补植率算,50万亩低改林约需1000-1500万株种苗。
5-3-3项目种苗供应能力概算
根据常规实践,育苗基地每亩可培植3万株种苗,2000亩育苗基地可提供6000万株种苗,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对种苗的需求。
5-3-4项目品种选取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的通知》,本项目对油茶种苗品种的选取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必须是国家或省级林业部门认定的油茶良种。
2、必须是适合湖南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3、必须是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依照以上原则,本项目初步确定“湘林1号”、“赣无1号”等多个品种为引进和培育品种。
5-4油茶林的保护与管理
5-4-1油茶林防火
1、强化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建立防火责任制。
2、加强对周边群众的防火宣传教育。
3、与市、县(区)林业防火部门紧密联系,建立防火应急机制和火灾预警机制。
4、建立防、灭火设施和防、灭火队伍。
5-4-2油茶林病、虫害防治
1、加强病、虫害检疫,严格防控病虫害通过种苗或其他方式带入项目区。
2、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建立病虫害防治的应急机制。
3、采用抗性强的无性系苗木造林,使用多个无性系进行块状交互替换配制以障低生态风险;配合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的培育,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
4、按照技术规程有效杀灭病、虫害。
5-4-3油茶林营造和管护
本项目尝试由农民以林权入股的方式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通过量化方式界定投资人、林权所有人的权力、利益、义务和责任,将农民的切身利益与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投资人、经营公司一起把项目建设、管理好。
5-4-4新植林营造技术措施
1、依据:《湖南省油茶林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2、实施内容:
①整地:在栽植前三个月,根据选址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分别进全垦、水平梯级整地或穴垦整地。
②基肥:按每亩2000-3000公斤施用农家肥,或按每亩300公斤施用专用基肥。
③良种壮苗,使用Ⅰ、Ⅱ级合格良种壮苗,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和检疫制度。
④栽植:按2米×3米的间距,每亩植株密度75-110株,采用植苗造林方式,做到苗正、根舒、土实、深浅适当,苗龄采用二年生苗,实行多品种配植。
⑤幼林抚育:每年三月采用同品种的I级或二年生大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造林后1-3年每年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按技术规程搞好整形剪枝并搞好病虫防治。
5-4-5老残低产林改造与管护措施
1、依据:《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2、实施内容:
①按林分类别分类改造。
②清理林地,将林中其他树林、藤灌木和杂草清除,挖去老残病劣植株。
③调整密谋,将过密的疏伐,过疏的以良种壮苗补植,确保每亩不低于80株。
④修剪整枝,剪除枯死枝、病出枝、重叠枝、寄生枝、徒长枝、脚枝、下垂枝、细弱枝等。
⑤重复深挖,从第一年冬季起深挖一次,坚持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挖,改善土让条件。
⑥蓄水保土,沿环山方向开好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
⑦合理施肥,结合冬垦,每株施以土杂肥10公斤或杜饼1-2公斤,夏季每株追施氮、磷肥0.2-0.3公斤。
⑧劣株改造,以大树换冠的方法将劣株(不结果或少结果的植株)改造成优良植株,以提高产量。
第六章 项目的消防和安全生产
6-1项目的消防
6-1-1林区消防纪律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
2、不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开展计划烧除行动,确需开展计划烧除行动时必须报请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领取计划烧除证后,严格按照计划烧除的技术要领和规程开展计划烧除行动。
3、生活用火一律禁止带入项目林区。
4、建立健全项目防火责任制,如果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其责任人除接受有关法律制裁外,项目单位亦移按规定予以严惩。
6-1-2项目消防设施和设备
1、根据森林消防要求,项目单位组建消防队伍并置备森林消防器材,包括2号扑火用具100把,风力灭火机10台,消防运乘车一辆。
2、林地边缘开设防火隔离带,避免火源引入林区。
6-2劳动安全
本项目的作业场地大多为野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项目经营单位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生产安全。
1、依法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2、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搞好劳动安全教育。
3、做好劳保用品的发放,夏季作业要有防暑降温用品,冬季作业时要有防冻预寒措施。
4、野外作业时,要严格防止雷击、毒虫毒蛇咬伤、触电、洪水泥石流、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估
7-1永顺县生态环境现状
永州市地处湘江上游,境内森林植被率达65%以上,动、植物种群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流经市区的湘江河水长年保持Ⅱ级饮用水的标准,空气质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前列。
7-2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因素有:
1、清水整地方式不当造成水土流失。火烧清理(炼山)除清理彻底、省工、便于造林作业外,还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灰分、消灭病虫害,但对环境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林地的保水能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面积炼山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使害虫的天敌及其它昆虫、鸟兽丧失栖息场所。对此,要求项目进行林地清理时,尽量不要采取炼山方式,如果要炼山,则要选好炼山时间,掌握炼山方法,将负责影响降到最低。全垦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随山地坡度而变化,共回归分析结果呈指数函数式,即在坡度25度以下时,固体径流随坡度增加而缓慢增加,坡度25度以上时,则随坡度增大急剧增加。对此要求项目进行块状或带状整地,减少水土流失。
2、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如化肥使用不当,流失的化肥会在土、水分间下渗透,流入小溪、河流造成污染。目前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这些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不长,但有致癌、致畸作用。如流入水体,将给人畜直接带来威胁。
3、大面积人工纯林对环境的影响。大面积人工纯林因物种单一,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小而降低了森林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导致地力衰退。
7-3环境保护措施
7-3-1水土保持措施
①将清林物运出山外,尽量不用或少用炼山这种清林方法。
②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栽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带间及下坡林缘保留部分原主植被。
③抚育时将砍除的杂草、灌木覆盖栽植穴及其周围,避免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或者在林下间作豆科等农作物,既可改善土壤肥力结构,也能增加地表覆盖,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7-3-2林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油茶林作为食用油的原料基地,因此项目建设提倡尽量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不用或少用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时,尽量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
苗木包装使用易降解的纸质容器,不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容器。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要及时填埋,严防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7-3-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在经营过程中,尽量保留油茶林边沿上的现有阔叶树种。推行不同油茶品种或无性系块状混交,通过多树种配置,保护各类生物适生的森林生态环境。
7-3-4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加强《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教育施工人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防止对周边森林资源产生破坏。
7-4环境影响评价
油茶本身并不会污染水源和环境,不会杀伤有益生物和危害人畜安全,油茶人工林种植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在油茶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可能因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当,对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生活多样性等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可以通过科学的经营措施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
科学种植油茶,能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自然条件,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净化空气。并且由于油茶的多种用途,既可以提供大量的依用油原料,也可以为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其副产品茶枯、茶壳可提取茶皂素,加工生产抛光粉、活性炭、糖醛等产品,是日用化工原料的组成部分,可减少对其它资源的消耗。
第八章 招标方案
8-1项目招标范围
①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招标
②新植林营林工程
③油脂加工成套设备招标
④森林消防设备招标
⑤项目管理用车辆招标
⑥油脂加工厂房建设
8-2项目招标工作的组织形式
本项目各项招标均由经营公司综合财务部组织,由财务评估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工程设备人员及中介机构代表组成招标机构具体实施招标工作。
8-3招标方式
招标方式根据不同的招标内容,分别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根据两种方式。
第九章 项目的运营管理
9-1项目运营模式
本项目实行业主投资,林权入股,产权明晰,责权明确,风险共担,盈利共享的运营模式。
9-2项目运营目的
本项目由投资商、林权户、地方政府三方联动,协力推进。投资商谋求投资的收益回报,林权户谋求山林产权的收益提高和稳定增长,地方政府则谋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特色农业产业的壮大。
9-3项目经营的组织形式
项目实行公司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领导机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下设种苗基地部、营林部、技术部、监理部、综合财务部、油茶加工营销部。
9-4项目经营公司机构设置
董事会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苗基地
营林部
技术部
监理部
财务部
油脂加工
营 销 部
9-4公司各级机构及人员职责
总经理: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公司全面日常工作
副总经理(2人):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分管公司一方面业务工作
总工程师:负责公司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工作,领导技术部
种苗基地部:承担全公司良种引进、种系培育、种苗培植及种苗的供应和销售工作。
营林部:承担全公司新植油茶林的营造,老残低产林的改造以及油茶林管护、病虫害防治、林权户协调等。
技术部:承担全公司种苗培育、良种改进、营林工程、油茶栽培、油茶加工等一系列的技术和研发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等。
综合财务部:承担全公司后勤、计划、综合、文档、物流、人才资源、财务工作等
油脂加工营销部:承担全公司油茶加工、销售工作(兼油脂加工厂)。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0-1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全部建设期为8年:2009-2016年
10-2项目实施的工作内容
1、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报批
3、项目经营公司登记注册
4、油茶基地分类开发面积勘测、绘图、选取
5、农户林权入股合同签订
6、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及方案报批
7、零祁盆地项目区3000亩种苗基地建设
8、零祁盆地项目区40万亩油茶林营造、低改、幼林抚育
9、宁道江盆地项目区3000亩种苗基地建设
10、宁道江盆地项目区40万亩茶林营造、低改、幼林抚育
11、基地油脂加工厂建设
10-3建设期限及建设进度
建设期限为8年:2009年-2016年
建设进度:
时 间
项 目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项目申报
——
资金筹措及公司注册
——
用地勘测选取、规划
——
——
签订林权入股合同
——
——
良种苗订购
——
——
——
整 地
——
——
——
栽植、低现
——
——
——
——
——
幼林抚育
——
——
——
——
——
——
——
——
项目验收
——
——
——
——
——
——
——
——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1-1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1、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国家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制
2、本项目投资指标依据湖南省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本项目各项投资费用参照“林产工业规划概算编制办法”计算
11-2投资估算范围
涵盖整个项目实施期所发生的费用
主要包括:
前期筹办费、林地勘测费、项目规划设计费
种苗基地建设费、良种引进费
营林造林费、幼林抚育费、成林管护及虫病害防治费
④基地油脂加工储运设施费
11-3主要投资成本估算
一、造林成本指标(根据永州当地农业劳动力价格,按50元/日计算)
1、林地清理、整地、施肥 300元/亩(6个工日)
2、基肥成本 100元/亩
3、栽植 50元/亩(1个工日)
4、苗木成本 160元/亩(1.6元/株×100株/亩)
5、幼林抚育 270元/亩(90元/亩×3年)
6、追肥及病虫害防治 120元/亩
新植油茶林投资费用合计1000元/亩
二、低产、老残油茶林改造费用指标
1、林地清理及耕复 200元/亩
2、抚育(含补植、修剪、嫁接、施肥、病虫防治)
300元/亩(6个工日)
3、肥料及材料 200元/亩
低改、老残油林改造投资费用合计:700元/亩
11-4总投资估算
单位:万元
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位投资
小计
前期费用
200
新植油茶
亩
30
1000元/亩
30000
低改油菜
亩
50
700元/亩
35000
种苗基地
亩
0.6
1500元/亩
9000
基
建
m2
2
600元/亩
1200
设
备
台(套)
6
1400
林权使用费
亩
80
300元/亩
24000
合
计
100800
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劳务费
材料设备费
其它费用
合 计
备注
一、营造林工程费用
31620.00
13740.00
45360.00
1、林地清理
5600.00
5600.00
2、整地、施基肥
9400.00
9400.00
3、基肥
3000.00
3000.00
4、栽植
1800.00
2100.00
5、苗木
5940.00
5940.00
6、第二年抚育
人工
4800.00
4800.00
肥料
1500.00
1500.00
7、第三年抚育
人工
4800.00
4800.00
肥料
1500.00
1500.00
8、第四年抚育
人工
4800.00
4800.00
肥料
1800.00
1800.00
9、病虫防治等其它
1020.00
1020.00
二、抚育改造工程费用
13780.80
2970.00
16750.80
1、林地清理
2476.00
2476.00
2、垦复
4852.00
4852.00
3、补植工资
694.00
694.00
4、苗木
594.00
594.00
5、修剪
1188.00
1188.00
6、施肥工资
5452.00
5452.00
7、肥料
2376.00
2376.00
8、管护
118.80
118.80
三、换冠嫁接工程费用
191.20
36.80
228.00
1、抚育
46.00
46.00
2、修技整形
6.00
6.00
3、施基肥
28.00
28.00
4、肥料
30.00
30.00
5、接穗
11.20
11.20
6、嫁接
104.00
104.00
7、切杆
18.00
18.00
8、抹牙
18.00
18.00
9、培训费及材料费
11.80
11.80
四、设备及土建
1、工程车、消防运兵车
400.00
400.00
2、油脂加工设备
1000.00
1000.00
3、厂房
720.00
720.00
4、办公楼
400.00
400.00
5、工作棚
80.00
80.00
工程费用合计
45592.00
21338.20
66930.20
五、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3279.58
3279.58
1、建设单位开办费
401.58
401.58
0.60%
2、建设单位管理费
1003.95
1003.95
1.50%
3、工程监理费
803.16
803.16
1.20%
4、勘察设计费
1070.88
1070.88
1.60%
六、林权使用费
24000.00
24000.00
七、不可预见费
3346.51
3346.51
5%
建设项目投资
47332.00
21343.00
30626.00
100800.00
11-4建设资金来源
投资商湖南永州 有限公司联合 实业有限公司、 贸易有限公司等共同筹资3.68亿元;农户山林使用权入股2.4亿元(80万亩×10元/亩×30年);银行借贷4亿元,合计10.08亿元。
第十二章 项目的综合评价
12-1项目的经济效益
1、计划期与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2016年,共计8年。
本项目计算期从2009年—2038年,共计地30年
2、项目收入和税金估算
本项目建成后的主要产品为茶籽油,副产品为茶籽粕。茶籽油按低残林改造第二年结果,新植林第四年结果,八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茶油40公斤;亩产茶籽粕144公斤。依照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油茶面积,概算计算期总销售收入为2440767万元(其中茶油销售收入为2394000万元,茶籽粕销售收入为46767万元)。
本项目所产生的税金主要是所得税,税率按所得额的25%计缴。
3、项目的成本概算
本项目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成本、经营管理成本、财务成本。
项目建设成本包括:项目筹办、项目建设、林权使用费摊销、油脂加工设备及其他设备折旧等。
项目经营管理费主要包括:项目建成后的油茶林抚育、管理、油脂加工厂的生产管理。
财务成本包括:投资资金利息(按年利率5.85%计)。
8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基地项目主、副产品产量预测表
8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基地项目主、副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
8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基地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2009-2038年)
根据本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对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作如下计算和评价。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IRR=53.14%
2、项目财务净现值
FNV=133323万元
3、项目投资利润率
ROI= ×100%=40.74%
4、项目净态回收期
PP=4-1+ =7.08年
12-3项目的风险评价
1、本项目的产品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绿色食品,其在国内市场上无论是价格还是需求总量都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且油茶林一旦成林便可百年受益,没有毁灭性的病疫灾害,故其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几乎没有。
2、本项目不与粮食争地、不与绿化争地,故其资源风险也没有。
3、本项目属于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三农”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供活的项目,故没有政策风险。
4、根据12-2的财务分析,本项目各个经济效益指标都十分理想,财务抗风险力强。
12-4项目生态效益分析
(1)水源涵养和净化效益
油茶林属于森木植被的组成部分,本项目所形成的油茶基地林带对于改善永州土址结构,增强水土保持功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净化永州江河水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2)改善大气环境
本项目通过大面积新植油茶林可减少荒山裸露面积,扩大植被,增加CO2的吸收和O2的释放,降解浮类、净化大气,这对改善永州全 市的生态环境必须产生明显的效果。
12-5社会效益评价
本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一万个以上的长期就业岗位和五万个以上的短期就业机会。
②带动永州山茶油特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产,形成一个具有永州特色的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③为永州农村经济每年增加十几亿元的有效产值,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五亿元以上的总收入。
每年可为地方财政增加1-2亿元的税收。
每年可形成上亿元的农资产品消费,扩大内需。
⑥通过山茶籽油的增产,提高人民群众绿色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十三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13-1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①永州是全国最适宜油茶生产的地区之一,现有油茶种植面积290万亩(其中大多是需改造的老残低产林),有宜林荒山368万亩,这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用地、用林的可行条件。
②本项目投资商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有多方面的筹资渠道,加上采用农民山林权入股的方式,这为项目的筹资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③目前国家已制订了油茶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10-20年内将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万亩以上,茶籽油产量提高到300万吨以上,人均茶油消费量占食用油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这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④本项目属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项目,这是项目实施的政策可行性。
⑤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都很理想,属于高收益、低风险项目,这是项目实施的财务可行性保障。
⑥本项目能大规模地提供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税收。
⑦该项目的建设可美化永州的山水,改善永州的土地结构,增加永州山林的蓄水保水能力,扩大永州山林植被,净化永州的水体和大气,有益于永州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总之,本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项目的实施条件也已具备,项目总体上是完全可行的。
13-3工作建议
1、本项目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仅有项目投资商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要引起湖南省、永州市两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本项目作为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要务来抓。
- 上一篇:农村小学现状
- 下一篇:绩效考核实施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