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建设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任务
根据市规划主管部门关于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求和《市市区村镇体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我区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224个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镇(街道)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资源,区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把关,确保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二)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公开择优选定规划、测绘单位,降低规划编制成本,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
(四)群众参与,阳光规划。坚持阳光规划,公开展示村庄建设规划,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意愿落实到规划中。
三、工作分工
(一)各镇(街道)负责制定辖区内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有关村居按计划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负责向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配合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单位的现场调研及规划方案的方案审查、征求意见及现场公示等工作。
(二)区住建委和规划直属四分局组织指导各镇(街道)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区国土分局负责从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及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审查,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等工作。
(四)区公安分局负责审查规划消防布局、消防设施配置等内容,负责认定村庄常驻人口数量等工作。
(五)区环保局负责审查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保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六)区文广新局负责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重点审查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七)区教育体育局负责结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教育设施配套、中小学校布局等方面内容。
(八)区卫生局负责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乡村卫生所(室)、镇卫生院等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内容。
(九)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结合交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审查农村公路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内容。
(十)区发改、建设、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要求,负责从区域生产力布局、农村产业发展、村庄重点建设项目、村庄防洪减灾、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水域及其岸线的保护管理、村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审查。
四、工作安排
(一)主要内容。村庄建设规划包括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的规划。村域层面应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各类用地,积极引导村庄产业发展;村庄层面规划应确定村庄建设发展模式、规划区范围,村庄的规划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的各项建设用地布局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二)进度安排。年9月至10月。区农村住房与危房改造指挥部采取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选定规划编制单位,并签订三方合同。为便于操作,将39个基层村划分为三个标段,每个标段分别择优选定一家规划编制单位。
年11月至12月。签订合同后,各镇(街道)衔接土地管理部门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由公安部门认定村庄常驻户籍人口数量,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以镇(街道)为单位到市规划局申请基层村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开展现场调研,结合各镇(街道)和村委会的规划编制意向,编制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年1月前,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要求,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技术审查、社会公示等阶段工作后,报市政府审批。
各镇(街道)参照以上进度安排,组织完成辖区内基层村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明确,安排合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篇2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12月6日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愈来俞显得重要,并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2006年10月上旬,我校安排了为期七周的生产实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编制程序及各阶段的内容及编制深度,初步掌握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实际规划设计的能力,巩固课程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并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现就将本次的实习情况总结和汇报
一、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刚起步的私营公司,迄今为止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某规划设计院秉承“事实求是,艰苦奋斗的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完成了多项总规,控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并成功的从丙级单项姿质升级到丙级姿质,目前公司全体职工正在以更高昂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准备资质的再次升级,预计到2008年能更上一层楼。公司下设设计所两所,拥有国家注册规划师4名,国家注册建筑师2名,国家注册结构师2名,高工数名,设计师若干。
二、实习基本情况
10月8日,我与徐**,孟**等三人正式开始了在某规划院的实习工作,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公司将我们三个都分到了一所,并按照学校的要求为我们每人分派了一位指导教师,我很荣幸*院长能担任我的指导教师,*院长是原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虽然在用计算机画图方面有点跟不上,但在专业理论方面却能给我以极大的启示,在实习期间我在*院长身上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受用终生。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实习期间,我们三人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承担了某市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参与了某市某镇总体规划,某管理区控规的编制任务;承担了某县喜峰南路街景设计,某开发区小区详细规划等几个修规的编制任务。
四、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一) 新农村建设
工程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撑,是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场伟大革命。
按照唐山市和某乡新农村创建工作安排,我公司受某乡政府和各村村两委委托,承担该乡新农村规划编制任务。我们三人共完成6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分别是西小寨村、河南庄村、东祈尔村、西二十里铺村、三官庙村和黄台村。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主要文本包括:村庄概况、现状条件分析、规划依据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村庄性质与规模、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防灾规划、环保节能规划、分期建设、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主要图纸包括:村域规划图、村庄建设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村庄工程规划图、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图等。
实习体会
在承担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河北省建设厅颁发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并根据在学校做新农村的经验出色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受到裴院长的好评。期间,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比如,在文本中加入了财政预算的内容,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我只能从头学起,好好的向所长及裴院长请教;再如,做实际的工程必需对现场地形特别熟悉,这样做起设计才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也最符合实际。下面我将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学到的一些专业理论整理
1、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3、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4、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 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5、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综合分析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划定村域范围内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域。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垃圾处理、能源供应、农田灌溉、雨水积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及规模。
6、村庄建设规划应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7、近期建设整治规划(1)制定村庄近期建设和整治计划,确定项目内容,预测工程量及投资,提出时序安排和村庄整治行动计划表。(2)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里安排村委会、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场所、信息服务站、露天剧场和农村超市等的建筑形式和体量色彩,成为地方特色明显、高低错落有致,标志性的村民活动中心建筑群。(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农用沼气;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庭院;提供节能、节地地新型健康住宅设计方案。
8、村庄道路疏导方案: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街道,硬化主要路面和街道。设置照明设施;结合道路改造,布置联村集中给水系统,雨水排水管沟因势利导排入自然坑塘;布置垃圾收集点和清运场所。
9、单独编制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般包括“2图1书1表”,即两张规划图纸,一个规划说明书和一个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表。规划说明书还应附有基础资料汇编,村民意见反馈、专家意见等资料。
10、规划完成后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批准,经批准的村庄规划规划应在显著位置于以公布。
(二) 某市某镇总体规划
工程简介
2001年某镇由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过总体规划编制,经过4年的实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镇政府提出对某镇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编,由我单位承担了本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地理位置:某镇位于某市西北部东邻滦河与阎家店乡、大催庄镇三个乡镇相望,南连蔡园镇,西北与某县尹庄接壤。镇域总面积45.33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紧邻滦河,位于某市西北15公里处。
规划范围:某镇总体规划范围为本镇行政辖区(镇区和17个行政村),总面积45.33平方公里, 2004年镇域总人口14139人。
某镇性质:某镇是以铁矿采选、化工业为主的资源开发和第三产业并重的综合型工业重镇,是某市西北部的小城市。
规划的期限为: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主要文本包括:总则、某镇域规划、某镇区建设规划、规划实施对策和措施、附则等。
主要说明书包括:某镇域规划、镇区建设规划等。
主要图纸包括: 镇域现状图、镇域布局规划图、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图、镇域村庄建设规划图、镇区现状图、镇区建设规划图、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镇区道路系统规划图、镇区道路坐标与竖向规划图、镇区管线综合规划图等。
实习体会
由于我们还没有开过总规的课程,在学校没有做总规的经历,所以参与总规时觉得很困难,很多东西都不懂,加上某镇总规已经做了一年多了,等到我们参与时已经是最后阶段了,很难插手,所以我们参与的不是很多,大多时候就是改改图,检查一下文本等,但我们还是认真的去做每一件事情,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阅读有关乡镇规划的书籍,看不懂的图纸就去问。感谢我的导师,他很耐心的帮我讲解每一张图纸,并详细的讲述了这一年中他们做总规的经历,还专门为我们三个人复印了河北省建设厅新颁发《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并一再强调要好好研读,我们三人在认真学习新文件及大量专业书籍的基础上也参与了几张简单图纸的设计及绘图过程,虽然参与的很少,但我们还是尽力去做了,最后的成果院长也比较满意。
经过这次做总规的经历,我对乡镇总体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概了解了做总规的工作流程,也亲身参与了方案汇报,这对下学期做总规方案也有了一定的帮助。
专业理论总结
1、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村镇发展战略与目标,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建制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十至二十年,同时可对城镇的远景发展提出设想。镇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滚动编制。 3、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规划纲要,确定镇域规划、镇区规划的重大原则、统筹考虑影响建制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4、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明确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要求,对近期建设地域内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并作出具体安排,达到直接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
5、历史文划名镇应当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专项规划,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或有特色的建制镇,可根据需要增加专题研究。
6、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对住宅、卫生院、敬老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经行日照分析,确定合理日照间距。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估算近期建设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7、镇区规划应包括:(1)对镇区居住、工业、仓储、绿地、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布局,提出土地要求。(2)确定镇区道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标高,做出竖向规划设计。(3)确定镇区中心位置和规模,提出学校、卫生院、文化站、信息服务站、体育健身场所、市场、超市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4)确定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措施,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确定绿地系统发展目标与布局,划定镇区各类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镇区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5)对镇区的供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及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确定地下管线,架空线路的走向与布置;确定污水和垃圾处理方式;建立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划定镇区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范围(黄线)等。
8、建制镇总体规划成果报送审批前,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示,充份征求公众的意见,对有关意见采纳结果应当公布。
除此以外,我们三人还积极参与与承担了某管理区控规、某县喜峰南路街景设计和某开发区小区详规等地规划编制任务,其间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由于文字有限,就不再一一论述。
五、收获与不足及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
通过为期七周的生产实习,在参与到实际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后,我了解了总规、控规和修规等编制工作的编制程序及各阶段的内容及编制深度,掌握了一定的城市设计的编制方法。在这期间,收获颇多:在做新农村规划中进一步加深了近期规划的内容,初步学会了财政预算的方法;在做某镇总规中,初步学会了做总规的方法及流程,通过大量阅读有关书籍及积极的向导师请教,我在镇区人口规模预、用地功能的划分、镇域村庄空间布局及管线综合布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做街景设计及某小区修规中,我深深体会到实际工程与理想的差距,我们在学校做的方案有时太过于理想化,对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很多因素如地形,现状道路,经济情况等考虑的很不到位,这在以后做方案时应加以注意,同样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主要是对小区的经济指标的认识及计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收获的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由于时间有限,没能完整的参与某市某乡总体规化的规划编制工作是一大遗憾。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都尽心尽力的完成了公司分派的每项工作,只是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学校还有好多课程没开,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少,课外看的专业书籍少等等原因,自己觉得和公司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以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的学习专业课程,多参与实际工程的工作,课后多读有关的专业书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审美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好好学习CAD、PhotoShop和3D等画图软件,并做到熟练操作,提高自己的实力,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早日成为注册规划师。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许多学识和见识,受益匪浅。通过实践,深化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另外也认识到了自己部分知识的缺乏和浅显,激励自己以后更好的学习,并把握好方向。同时,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新鲜的活力!最后,感谢学校和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六、学习的专业书籍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道路与交通》
《小城镇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手册》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电力规划;关系;处理措施
1 具体问题描述
确定规划范围内城市定位是规划的必要条件,应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定位,收集土地用地现状、电力设施现状布局、规划远景年土地总体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预测和城市发展定位等相关信息。
根据以上收资进行分析规划范围内电网现状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变电站数量及变电容量是否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原高压电网廊道及中低压电网廊道与规划道路、设施是否存在矛盾;
3)原电网网架结构能不能满足现代城区供电可靠性要求;
4)电网装备落后能不能满足供电安全性要求。
2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依据国家、行业企业以及基层供电公司制定的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类技术导则和规范,以城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上级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做到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适度超前,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开展《城市电力专项规划》。
具体方法:
(1)遵循电网的发展规律,结合规划区域电网现状,加快负荷发展较快地区和现有薄弱地区的配电网建设,通过增加变电站布点、增容主变、电网切改、更换大截面导线、提高10千伏电网环网率等措施,改善配电网设备的重载、过载情况,逐步消除电网瓶颈,提高供电能力。
(2)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沟通对接,取得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数据、总体规划及详细控规,据此预测规划期负荷及用电量增长情况。并将本次规划和储备的电网项目涉及的变电站站址、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障电网规划和储备项目的顺利实施。
(3)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方针,选择最佳路由、最佳站址,确定效益最佳设计方案;积极将节能的新科技、新措施应用到实际中去,努力提升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采用大容量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大容量导线、同塔双回等先进技术,以达到节约土地、美化环境、节能降耗的目的。
(4)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力平衡状况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建议,将变电站布点在市辖供电区负荷密集地区,使其能够就近供电,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3 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描述
3.1 规划区域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概况分析
――收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
――规划城市的详细电子地图
――各种类型建筑的负荷指标参考资料
――变电站、电缆线路综合造价
3.2 负荷预测
――研究分析规划城市的负荷特点
――选择合适方法对规划城市进行负荷预测
――对规划城市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3 高压网络规划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提出多种110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以及35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并优化规划出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根据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的规划结果分别进行相应的220千伏变电站选址及定容,并优化规划出220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确定220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确定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分别进行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规划,通过对多种110千伏电网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110千伏电网方案
――通过对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
3.4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根据规划城市的详细规划资料进行负荷分布预测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变电站的规划以及规划城市范围内的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供电电压等级
――根据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电网接线模式
――根据规划城区的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估算
4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4.1 负荷预测方法
对规划城区进行空间负荷分布预测采用两种方法,具体负荷预测思路如下:
采用负荷密度指标法:
根据规划区详细控制规划,参考各行业负荷密度指标调查结果,确行业的饱和负荷密度指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完成远景负荷预测之后,对负荷预测结果采用人均综合电量、人均生活电量和负荷密度三个指标进行校核。
人均综合电量校核: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确定是否和规划城区发展定位相适应。
负荷密度指标校核:规划城区与可参照区域居住区密度水平对比,结合参考地区的用地性质来看,均以工业、居住、商业为主,通过比较,表明负荷预测结果合理,与规划城区的发展定位相符。
4.2 依据《规划技术原则》确定规划城区高压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类别
高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双环网结构。
中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电缆双环网、单环网结构,开闭所和环网柜供电方式。
4.3 电网规划
依据负荷预测结果,做电力负荷平衡确定220千伏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和110千伏电网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
4.4 网络规划
本着经济节约的基本原则,依托市政规划要求,根据规划技术原则,规划逐步简化110kV电网接线,确定电力走廊。新建架空线路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规划要求,尽量沿原有高压走廊位置布置或对原有高压走廊线路进行更新改造,若确实需要新增高压走廊,应沿道路绿化带、河道、铁路防护绿地架设,对于地块中央或道路上的现状架空线路,应逐步改线至道路绿化带架设或进行电缆入地。
4.5 电气计算
(1)潮流计算结果
规划区110kV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电压偏差计算,110kV电压合格率计算,变电站负载率、线路负载率计算是否满足供电需求和N-1校验。
(2)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规划对开环方案和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得到的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和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是否均在40kA、20kA(规划技术原则)以下,变电站断路器是否满足遮断容量的要求。
4.6 变电站建设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城市景观要求。
(2)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便于进出线,交通方便,给排水、施工、运行方便。
(3)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的设施和地区。
(4)变电站建设型式新建110kV变电站采用户内式、半户外式,22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外、半户外型式。
(5)站址用地指标。
4.7 向政府部门建议
(1)建议本规划全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变电站用地一次征用,分期建设。
(2)政府应减免城市电网建设施工期间政府所收取的城市建设相关费用,如破路费、占道费、卫生费等。
(3)架空走廊可结合城市绿地适当预留空间;对于电力架空线入地,按照“谁主张、谁投资”的原则进行投资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 建设规模 必要性 修建年限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Based on the outline for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initial research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Shenyang, Shijiazhuang and Beijing , elaborates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planning from five aspects: construction time, construction necess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planning , passenger flow and joint with other traffic means. Thus, conclusions and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struction scale, construction necessity,construction time.
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扩大,城市人口集聚,小汽车激增”,各大城市都选择轨道交通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由于轨道交通是一项巨额投入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影响重大,为规范轨道交通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了“81号文”,对轨道交通建设进行严格管理,明确指出所有拟建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且中咨公司编制了相应的建设规划编制大纲和评估大纲。以编制大纲及评估大纲为依据,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如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是回答为什么要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很多城市对于轨道交通修建的必要性往往重视不够,而中咨公司评估以及国家发改委批复时,对轨道交通修建的必要性都非常重视。
根据81号文,申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首先必须满足《通知》中提出的轨道交通建设门槛。如下表:
地铁 轻轨
人口 ≥300万人 ≥150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1000亿元 ≥600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00亿元 ≥60亿元
客流规模 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 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
除了在经济发展,客流规模上支持轨道交通修建以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且轨道交通“大运量、集约化”的特点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具有很好的效果,并因此可带来一系列对社会环境等积极影响。因此,从城市政府层面,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与支持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布局结构、规划标准、各项工程系统的规划等重大问题均提出明确性的指导意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尤其是现阶段是我国各城市化的快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及人口都在扩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得各城市兴建各种功能区,如CBD,总部基地等;轨道交通的修建应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并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相匹配。在某种意义上,轨道交通的修建,将促进城市各种功能区的发展和完善,并在新区建设中起到TOD功能,支持城市发展轴的形成。
符合与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最形象的图莫过于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总规的叠加图。如图2-1为沈阳市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方案示意图。
图1 沈阳市城市用地与近期线网关系示意图
2、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在编制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时,需要深刻认识城市交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很多共性问题,例如,都出现了小汽车增长迅猛;随经济水平发展,城市早晚出行集中,早晚高峰2小时出行量约占全天出行总量的40%,而且出行范围广,随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土地经济规律使得中心城用地更倾向于商业金融,将大量居民挤向城市边缘组团。除了这些共性以外,由于各城市发展历史,自然属性等的不同,城市交通中也有不同的问题,在城市交通分析中需抓住这些城市的不同点,并分析轨道交通在应对自身不同特点时的作用和地位。
例如石家庄市的形成与铁路枢纽紧密相关。石家庄市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困,因铁路而新,是典型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南北京广线和东西石德、石太线在中心城区内十字交叉,形成十字型铁路枢纽。京珠高速公路在二环路东侧,现状建成区南北向通过;石太高速公路在现状城市区边缘东西向通过。城市中心区被高速公路及其绿化带和滹沱河明显的分隔成三大块:主城区、东部新城和正定新区。这种空间布局使得一方面,各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交通需求不同;另一方面受这种格局的限制,过铁路通道不足,交通遇到瓶颈。如图2-2所示。
图2 石家庄市城市交通规划图
石家庄市修建轨道交通解决城市交问题尤其必要,不仅仅通过轨道交通线将因铁路、河流等分隔的地块有效衔接,而且由于在市区修建地下线,避免了道路下穿通道不足的缺陷。
3、是社会环境发展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还是社会环境发展的要求。轨道交通因其占地少,无污染等突出优点,配合交通管理政策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降低交通噪音等突出明显的优点。这一点也是大城市修建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所在。对社会环境发展要求一般要求采用客流预测分析,未来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若不修建,将转移到常规公交和小汽车,则将产生多少废气。
二、相关规划对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性作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三个上位规划,分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其中《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均为专项规划。除此之外,上位规划还有各城市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或十二五规划,如图3所示。
图3 建设规划与上位规划逻辑框架图
2009年由住建部颁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标准》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同时应对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出总体框架性方案”。其解释条文中进一步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应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做出预测性安排。在规划期限内,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使用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具有确定性和法定性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是确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对远景年仅做出预测性安排,城市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使用等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线网报告对远景线网仅提出框架性方案。”[5]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标准》的颁布实际上是更加强调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各项建设规划中的总体性地位。(如图4和图5所示)这不仅对于线网的编制是一次重大调整,对建设规划的编制也是一次重大的思路调整,使得建设规划的编制有据可依,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一般经各城市上报,专家评审最后又住建部报国务院审批,具有法定效应,受《城乡规划法》保护,列入城市总规的内容一般都在规划期限内实现,若有重大改动需重新上报国务院审批。但存在一些争议由于轨道交通远期年限为建成通车后的25年[6],或者说轨道交通车辆选型及编组的重要依据为使用期限内(往往是远景年)最大高峰小时断面的客流,这个年限又超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标准》只能对超出年限的部分提出“远景框架性线网”,并以此作为客流预测的依据。
图4 标准颁布前建设规划编制思路
图5 标准颁布后建设规划编制思路
三、辩证看待客流预测在建设规划中的作用
建设规划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匡算近期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主要指在规划期限内轨道交通的车辆选型和编组、线路起终点位置以及车站数目,初远期的行车交路。其中车辆选型和编组,以及行车交路的制定都有赖于客流预测成果。建设规划的客流预测可只做两期客流预测,初期和远景年的客流预测。其中初期客流预测成果用于计算初期的配属车数,远景年的客流预测成果,尤其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决定系统的车辆选型和编组。
图6 客流预测逻辑过程框图
但事实上,自我国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并将客流预测作为轨道交通设计行车组织、车站等设计的依据以来,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广州四号线建成之后很长时间客流不足,而北京在近两年又出现了车厢爆满,车站限流的情况。客流预测不准确已经是轨道交通业内的普遍的规律。与国外相比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
(1)主观原因:很多城市上马轨道交通较为仓促,使得很多城市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现状基础交通数据充分的调查:如人均出行次数、交通阻抗与交通行为之间的关系等等;
(2)客观原因: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发展短短五年可能就发生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同任期内的市领导以及不同任期内的市领导都有可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总规的调整。城市总规的调整对于线网客流很多时候具有颠覆性影响。例如北京M5线规划时,尚未出现天通苑规划社区,但当M5线建成通车时,天通苑规划社区已经开发建设完毕,其对客流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建成之后,北段线路客流在早高峰时段超载严重,中间站乘客难以进出车厢。
事实上,客流预测属于“预测学”范畴,在预测过程中应强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部分的预测可以采用“专家法”、“德尔菲法”等,定量部分才应该是采用交通模型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由于影响客流的因素较多,除了人口、票价、经济等因素外,出行习惯、年龄结构等都影响客流预测,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因此,建议目前客流预测的方法体系进行调整,最好采用两家单位不同展开的方式进行,并采用“交锋法”,对两家单位预测一致的进行采用,不一致的应进行互相辩论直到双方意见趋于一致。例如图7所示为港深机场联络线所作客流预测的对比表。
图7 港深机场联络线客流预测对比表
五、建设规划中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深度
城市轨道交通修建可分为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对于其他三个阶段,目前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都有相关的规定,例如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部曾在2004年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进行专门规定。但对于建设规划中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深度尚未有明确规定,各城市编制的内容和深浅也并不一致。
建设规划中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深度仍然要看建设规划的目的。建设规划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定规模,匡投资”,如果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深度起不到这个效果,则建设规划将失去意义。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时,投资估算不能超出。因此,从这个角度,建设规划中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深度应与工程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一致。具体到轨道交通工程来说,应包含以下内容:
(1)线路:起终点稳定,线路走向及线路长度基本稳定,敷设方式基本确定;必要的联络线接口应明确;
(2)车站建筑:明确一般普通站的标准图及建设规模;对于换乘站及交通枢纽,应有建议的方案,尤其是换乘方案分期实施时,应明确;
(3)结构及工法:对于工程应有大致的施工工法,且实施方法是可行的;
(4)行车运营与车辆:明确车辆选型和编组,初期和远景的行车交路,并计算初期和远景的配属车数,其中初期配属车数用于匡算投资,远景配属车数用来控制停车场及车辆段的用地规模;
(5)停车场及车辆段:应基本明确停车场或车辆段的布置形式,并基本划分出初期和远景修建的界线;
(6)机电设备系统:应基本明确所采用的通风空调型式,并决定是否需要屏蔽门系统,其余机电设备系统可按线路长度及车站数目进行匡算;
(7)资源共享:在建设规划阶段应对建设期内乃至远景网资源共享的方案予以描述,对于网络中不稳定的因素应在建设规划阶段完全做出决策,不应留到工可阶段。
五、重视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如图8所示。而轨道交通“另一显著特点是黏附性,表现在城市轨道交通队其他交通方式和设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的发挥要有一体化的交通体系为支撑。”[4]衔接系统规划设计良好与否对客流吸引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步行系统,无论以何种交通衔接轨道交通车站,方便的步行系统都是乘坐轨道交通的“最后一棒”,而且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中,直接吸引的乘客大部分都步行至轨道交通站点,在重要车站或出入口较长的车站,可考虑设置助行步道,如香港等地的轨道交通,结合地块开发设置多个出入口,减少步行距离,并设置助行步道提高服务标准。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中也要求编制“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但由于各城市对此重视不够,交通接驳往往难以落地。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城市,如宁波、北京等地,也只是在规划阶段控制落实好衔接设施的用地[8],但很少有城市能在前期阶段将衔接换乘系统的投资落实这样就导致各城市地铁车站接驳换乘条件较差。
图8 轨道交通出行衔接示意图
结论与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研究工作。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是笔者根据在沈阳市及石家庄市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切身体验总结得出,并且做了大量研究及论述工作。只有将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阐述清楚,建设规划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后续的各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笔者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希望能对相关部门及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者有所启示。
1. 制定统一的客流预测编制大纲和新的评估体系,要求至少两家独立单位一起参与客流预测,重点对客流预测的基础数据进行审查。目前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客流预测报告中,有的城市编制了初近远三期客流预测报告,有的仅编制初期和远期;有的不仅编制网络的初远期,还编制了各条线的初近远三期客流,内容和深度也不一致。
2. 重视交通衔接系统,不仅仅落实接驳系统的用地,还应落实资金;应在上报建设规划的附件“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中包含交通衔接系统的用地控制,同时在建设规划中落实衔接系统的投资;
3.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阶段,高铁时代、地铁时代来临,航空机场也在全国进行重新布局。轨道交通在经过这些重要对外交通枢纽时,常常由于管理部门的分隔,导致轨道交通接入大型交通枢纽时序滞后,不能型成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导致枢纽的使用效率低,换乘不便。城市政府部门在编制建设规划阶段,有必要统筹考虑轨道交通与枢纽的结合,在建设规划阶段提前落实重要枢纽初步的规划用地方案。
参考文献
[] 周晓勤,做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的规范与思考,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4.1
[2] 吴爽,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申报应注意的问题,城市交通第5卷第3期,2007.05
[3] 魏运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都市快轨交通,第23卷第6期,2010.12
[4] 吴爽,中等规模城市的快轨交通建设规划,都市快轨交通,第20卷第1期,2007.2
[5]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
[6]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003.5.30
[7]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9]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宁波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交通规划用地图
篇5
关键词:城市建设;路灯设施;建设规划;管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街道照明设施的外观、结构、高程、方位等各项因素如果与城市整体布局进行了恰当地匹配,其可完全突显出这一当代城市的特色风貌,让城市居民夜间在街道上通行的时候,可持有愉悦的心态展开休闲娱乐活动,此种环境和气氛不但能彰显出城市路灯设施的生活实效性,也可显示出路灯设施建设的科学恰当性。
一、城市照明设施建设规划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当今每一个现代化城市当中,街道路灯就像是一尊慈祥的光神在日夜守护着整座城市夜间的光亮。其在为人们通行活动提供着充沛的光亮度的同时,它也变成了点缀城市夜间景色不可缺失的市政设施之一。城市街道路灯设施不但起到城市夜间道路照明的功用,其还成为了城市夜色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成分,基于此,构建好城市照明路灯的市政设施,是当今城市建设及发展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基本内容。具体问题如下:
1.城市路灯设施建设集中规划程度不高
在现阶段,我国所有各大中型城市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制定中,路灯设置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构建管控环节当中,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的布局安排,导致了城市路灯建设布局相当零乱,时常造成某些局部路段没有充分的灯光照明设施、甚至是根本没有照明设施的情况发生。还有的是长期处在路灯线杆损坏、局部路段照明设施及功能瘫痪的情况。而且在路灯的结构设置上不具备规范的约束,缺乏整齐美观风貌,在感官刺激上给人一种凌乱混杂的视觉感受。另外,各类色彩不一的路灯部件不但有损于城市总体的布局风貌,也极大地损害了个别城市区域的美学效果,并产生了有关城市发展中严重缺乏规划性及协调性的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国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当今时代,百姓对生活当中高度文明、美学精神逐渐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其对于生活周边的城市设施的协调美观性要求亦相当苛刻,他们极为关注整座城市的美丽风貌和靓丽景色。
2.城市中路灯建设及功能设施维护的机制落后
当今时期,尽管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市政工程监管机构能够做到对其辖区路政功能设施的详细谋划及维护管理,而且提升了针对广大城乡区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路政装备的监管力度,然而至今依然存在着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乡路灯设施建设的监管机制上蕴含着较多的缺陷,尤其表现在其监管手段不完善。比如在平时具体的路政设备监督管理上还重点依靠人力巡检或者是依托市民通知的模式,此种情况极大地引发了当今城市路灯建设发展规划及现场管理不健全的情况,灯泡烧毁、灯杆倾斜情况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此种状况更加剧了路灯设施监管工作的难度,并直接造成人力巡捡工作负荷加重,不能够及时落实好保障性巡捡工作任务,进而给部分路灯器具被盗走、实施人为损坏提供了机会。同时出现由于有时路政设施发生损坏但维修不及时而给路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给夜间人车通行造成极大困难。
3.城市路灯设施建设格局不配套
在城市中的某些局部路段,有个别的路灯器具配备极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有的主干路段上路灯配备不完善,断灯、缺灯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是在繁华路段根本未设置路灯照明。路灯设施在当今城市中所发挥的功能,除了其为人们夜间出行提供必要的照明功能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是美化城市景观。因为在路灯建设方案的编制上存在缺陷,部分路段的照明和强度匹配上还表现出极度的不科学,不能够体现出各类道路对照明程度的相异需求,致使照明亮度不够。也有的在某些路桥部位,因为其工程不是由同一个单位所建设,因此,即便是属于同一区间路段的照明设施也许是归属不一样的部门,比如,居民小区道路上的路灯是由路灯监管单位管控,还可能是由房地产建造商或其他相关机构去管控等。
二、城市路灯设施建设管控方略
1.科学规划路灯设置布局
城市路灯在设置环节中,其路灯高度、相隔间距是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选取路灯的高度尺寸时,必须和所处路段的宽向及其路的具体功能相匹配,实施科学恰当的规划设计;路灯相隔距离的选取条件,亦基本是由所选路灯的照明强度、灯杆的高程以及公路的宽向距离等多项内容相关。路灯的顺向间隔距离一般选取30m~50m之间。倘若选取利用地下电路送电的条件下,其路灯之间的距离更不能过大,由此可保障道路照明的均一性,故其路灯间距一般选择为30m~40m之内。在城市路灯设置监管过程中,应依照具体情况和实际照明需求,实施科学完善的匹配和构建,让其具备充分的保障。
2.编制周密的路灯建设监管规划
依照城市路灯在其设置布局上暴露出的缺陷,以及其所面临着的问题,应当在路灯建设方案拟定的环节中,全盘、总体性归纳出各管理机构的合理化建议,且拟定、编制出对应在管理程序,将路灯建设规划达到和谐配套。摒弃建设和管理头绪繁多的不利格局,采取集中规划建设的模式。另外,实施路灯建设的管理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且应依照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及习惯需求开展施工作业过程的管理工作,应以城市规模、城市品位及总体布局为依托,把工作重点置于路灯建设及城市建设总体格调匹配上,且遵循城市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选择。
3.强化路灯设施建设管控工作
在现实一些城市运行当中,会出现很多的公路上路灯光亮很暗、缺灯泡、或光亮基本上全被树荫挡住的情况,此类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其内部蕴含着许多管理缺陷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市中路灯设施建设及其维护管理上总体还算是比较完善,然而至今尚存在着某些特殊路段根本未设置路灯的情况;也有的是道路绿化工作和路灯建设同时进行,然而由于其树木长势茂盛,基本上达到了遮天蔽日的状况,完全抵消了路灯的照明效果,甚至使路灯基本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由此给道路通行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这种情况是由于路灯在施工管理上的不足引起的。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经过较好地规划,路灯高度不达标,或者是数量不足,以及树荫密度过大等情况,均可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使整个路面的照明效果不足,还使路灯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并产生资源流失。在路灯的安装过程中要与规划部门以及当地的绿化部门及时进行协调配合,解决路灯在其安装与施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避免出现城市路灯建设中的路灯数量不够、过低或者被树枝遮挡等情况。
4.城市路灯节能问题的思考
城市路灯施工管理当中,在我国的一部分城市里,环保节能型路灯的采用率较大,这也成为城市路灯设施发展趋势,成为城市路灯施工与管理首选。根据我国发改委“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的要求,广东省在节能灯推广这项工作上迈出了先进的一步。广东省推广使用的LED节能环保型照明灯,在节约能源上进行了创新。LED指的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节能灯则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做为发光源,其特点是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
安全环保属于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主要适用于长时间的照明。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里,路灯作为照明的光源,大多数采用的是高压纳灯,这种路灯光源在其亮度以及穿透力上极强,可是,其耗电量也是巨大的,由此每年我国在路灯的耗电量上,几乎占据到整个城市用电量的一半。
结语
通过对上述路灯设施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路灯设施与施工管理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只为在路灯设施施工与管理中能够完成统筹规划、便于维修,并得到优质的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天礼.市政路灯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要点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126.
[2]刘家保,陈中华,王林.新型风光能互补LED城市路灯的研究与开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77-78.
篇6
关键词:城市电网;城市建设;环境;规划
作者简介:杨加义(1964-),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乌海电业局,电气工程师。(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78-02
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电网的规划建设必须跟城市的发展在同一起跑线或略加超前。为避免城市电网规划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在城市电网的规划方面,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要借鉴和汲取其他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精心组织在岗工作人员培训,二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开展我国的城市电网规划。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城市电网规划工作具有长远性和科学性。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状况
1.城市建设中带来的电力专项规划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电网建设的需求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电网规划往往会同时,这是现在我国城市的常规做法,这些规划中涉及到城市形态、用地、结构等相关内容原则性的规划安排。相对于城市建设规划,电网的规划专业性更强。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力专项规划无法全部包含城市电网规划的内容,由此造成的规划预测与实际工作相差较大,这些都会给城市电网规划和建设产生障碍,导致今后电网的改造没有指导性。
2.用电需求增长,而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用地却逐渐变少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电力负荷年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20%。以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向着集约型经济的道路发展,我国城市的电力需求增长也决不会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用电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负荷速度增长的重要组成因素。以上种种可以得知,在未来的20年内,我国用电需求将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国家土地资源,近几年,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为了长远性的利用土地资源,在进行城市建设中有关部门必须先对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因此,如果在城市建设之前没有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等城市的规划建设初具规模,然后再对城市电网建设进行规划,那将会举步维艰,非常困难,而且效果不显著。所以在城市化之前必须先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
3.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电网建设没有有效结合,导致城市电网建设工作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首先,在城市电网建设中,架空线路频繁穿越于市区高空,尤其屡现居民楼前架空线,如此有碍居民生活,更具潜在的高压电力风险。其次,电网时刻在运行,而运行时必然带有电力电磁辐射,即使比其他那些高频辐射危害小,但它毕竟时刻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再次,变电站工作运行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有些变电站建设在居民楼小区附近,不但产生辐射,噪音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后,城市上空架空线、居民楼周围高压线路和电力设备的存在,给居民带来生活中的畏惧感。因此,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二、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融合
1.将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才是根本
不论城市电网规划,还是城市建设规划,都需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这就需要将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因此在对城市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核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审核电力部门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而规划递交的城市电网规划方案,二者的同时审核和,从法律角度而言,是进一步保护城市电网规划方案,保证这一方案的切实可行和实施,进一步促进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步和和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协调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在城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创造更加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市容市貌的美化。
2.在城市电网规划实施中,尽可能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城市电网得到有效规划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因此就需要尽可能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保证城市电网建设的有效实施。在具体的城市电网建设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可以通过召开会议讨论,签署双方都承诺的有效协议等形式解决具体的问题。良好的电力保障给一个城市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保障城市电力的安全也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责任,地方政府应该从全局出发,以对全体人民负责的态度,高瞻远瞩,针对城市电网规划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关指导工作,与电力企业携手共进,共同解决具体规划建设中的矛盾纠纷。此外,城市供电企业也需要和城市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积极的政企战略合作,及时沟通,保证城市电力的有效畅通,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进一步为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3.转变观念,统筹兼顾,使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融合
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城市电网规划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城市电网规划跟不上节奏,脱节或者滞后,都会极大的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果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已经规划完成,而城市的电网规划却没同步,这就需要及时的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有关部门和供电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城市电网规划的顺利开展。此外,城市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的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沟通,共同协调好电网规划建设中的一些具体的施工问题,如电缆通道的建设、电缆的铺设方位等。因此不同的行业之间就需要对具体的操作项目进行一个明确的备案,确保不同的市政设施项目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尽可能减少相关的挖掘工作给环境带来的损伤,保护城市环境,节约资源。
4.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电网规划。以前我国一些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由于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协调,导致城市一些协调现象出现。一些高压线路随处可见,一些环城高速公路紧挨居民楼,火车轨道从城市的繁华地带穿越而过,这些不协调现象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而且高压线的电磁辐射也会对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还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城市电网的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问题,变电站的规划布局尽可能靠近公路或者铁路,还可以采用建设室内变电站,电网布局也尽可能考虑使用电缆线路。
三、结语
城市建设规划,必须考虑每个影响因素,比如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电网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对其他的因素考虑得越充分,今后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及改建的工作中阻碍就越少。在城市规划发展之初将电网规划列入重要的考虑对象,统筹兼顾,将电网规划建设与其他城市建设、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及发展的关系处理妥当,重点是电网建设与市政建设两者的关系,促使电网的规划建设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其他城市规划建设和谐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市规划需要以人为本,而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也要更多的考虑用人文关怀方针去建设,尽最大努力减少电网建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康.城市电网存在问题与建设规划研究[J].机电信息,2010,(30):
115-119.
[2]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
篇7
【关键词】市政规划;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 abstract 】 today we hear of the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most ordinary, energy saving, low carbon, green, etc., are advocating the embodi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g to space, small to our daily life human in the world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fter we have felt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today, everyone should love mor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environment, as municipal builder, deeply realiz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better protect our homes.
【 key words 】 municipal plann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汽车工业的突飞发展,城市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对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各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建工程。由于市政施工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大量的市政建设越来越表现出较多的对环境影响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的重视,加强采取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同时政府也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不被破坏。市政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急需提上工作日程。
一、做好市政建设规划。
在市政建设中,建设规划是市政建设的前提和根本,而作为市政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市政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活动空前繁荣,大规模的圈地造城运动比比皆是,在我们追求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同时,而我们却牺牲了我们原有的自然环境,过去绿色的农田变成了混凝土的聚集区、曾经的林荫大道变成了宽阔的、坚硬的混凝土或柏油路面。因此,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是市政规划的首要任务。
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务: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优美的景色等等。而这些并不是由我们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积累下来的, 如何先保护大自然这棵生命之树,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道路等等才是规划的精髓。
二、市政设计应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
市政设计是施工的依据,因此设计是对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环节,勘察设计单位应该尽可能在设计上对现有的有利于体现,改善环境的既有建筑,植物等加以保留。
目前,很多城市在市政建设时在对原有道路改造过程中,对已有的树木都是先砍伐,然后在移植新的树木,导致原有的很多高大的树木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矮小的树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许这些树木还未长成,迎接它们的将是新一轮的城市改造,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只能是冬天在光秃的城市道路中,夏天在炙热的马路上快速通行。所以市政设计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科学合理的利用设计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必要时为了保护环境牺牲点其他方面的经济利益已是可取的。例如:为了保护一颗古树北京市在道路设计时就选择了绕道而行的设计方案,曾经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今天当人们途径此地时,眼前呈现出一片绿色,看到枝繁叶茂的高大古树用它伟岸的身躯在空旷的马路上遮出一片阴凉时,心里是否会想如果整条马路都有这样的大树多好,看来当初对于保留古树的决定是可行的。城市的拥堵不会因一排树木的存在或是几条宽阔的马路而能左右的,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分散城市功能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三、加强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施工是一个短期行为,但其是对环境影响的最直接的体现。市政工程施工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1、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城市生态。
2、施工中加强各种污染源的控制
(1) 噪声的控制: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避免夜间施工,
(2) 振动:施工振动包括重型施工机械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碾压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振动的产生。
(3) 大气污染: 施工中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对的产生扬尘的材料应加强表面覆盖。对施工道路中车辆经过路面加强清扫,路面洒水等工作。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
(4) 水污染: 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雨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应做到经沉淀处理后在排放,对于施工中的含油污水应就悬浮除油后在排放。
(5) 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程弃碴、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对工程弃渣、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及时清扫、及时清运。
因此针对工程施工期间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做出具体的环保工作安排,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篇8
二是加大资金筹措。发挥各方优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修路的积极性,要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有关道路建设方面的项目和资金。要灵活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发动群众自愿捐资修路。要倡议动员家乡在外的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捐助融资,架桥修路,贡献家乡,造福乡邻。同时,要加强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资金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做好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还要认真研究全市、全省和全国公路建设规划,要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的严肃性、重要性.按规划逐步实施。不仅要认真落实全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侧重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搞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与省、市交通和发改部门的衔接、沟通,积极申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上的投资计划。加快路网体系建设,实现区内规划项目与全省、全市路网结构充分、有效地对接。
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农村公路建设中.工程沿线乡镇应无偿为项目建设提供料场、取土等临时用地,要严格落实《省实施通乡公路建设项目优惠政策规定》文件精神.对涉及到林业、电力、水利、通讯、管道等部门和行业的问题均由相关部门自行解决.免征河道采沙费,植被保护费,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
篇9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联丰村一、二、三组及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06年6月开始,至2008年6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拟通过××镇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232.49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220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乌中旗××镇城镇发展规划;
2、乌中旗××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乌中旗××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乌中旗××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5、乌中旗××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
6、乌中旗××镇村镇建设规划;
7、乌中旗××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中旗××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9、乌中旗××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规划;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乌中旗××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0,北纬410,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乌拉特中旗山前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面积729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常住镇区人口5491人,占总人口16.5%,有自治区直属驻地单位2个,旗级驻地二级单位26个,集体、个体、工商业户105家。是乌中旗山前灌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6701路横贯镇区,通讯发达、资源丰富,是乌中旗“t”型小城镇发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被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首批11个中心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之一,是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建制镇,被誉为“河套第一镇”。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由于种植条件优越,可耕地32万亩,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年产饲草料7690万公斤,而且该地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在此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下,为实现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加快镇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2005年,××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加580元,增长14.8%。
3、联丰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联丰村一、二、三组位于××镇区所在地,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28人。在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达到3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4、奋斗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奋斗村位于××镇西南6公里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357人。1997年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镇规划。1998年开始规划小康住宅新村,同年建成了37户砖瓦小康村住宅新居,1997年——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122户二层小康住宅楼,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院、绿化带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善,被誉为“巴市第一村”,达到了自治区“四星级”文明村标准。奋斗村是发展以肉羊、葵花、玉米、番茄主导产业的产业村组,建立了各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形成了区域特色,200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其它村组平均高出850元。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镇位于中旗南端,巴市的北端,6701油路横贯全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要道通街,被誉为“河套第一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河套第一镇”。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镇镇区所在地联丰村一、二、三组和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该地区地质构建形成了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1、占地范围
现状联丰村共有居民387户,总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上需拆迁村民住宅2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拆除商业设施15家,共790平方米。
现状奋斗村共有居民630户,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拆迁村民住宅1户。
2、市政配套条件
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1)供水
项目区附近设有供水管线,与新农村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
项目区周边有雨水、污水排水沟,可经规划与排水管相连,进入排水沟。
(3)供电
××镇变电站可提供新农村用电。
(4)供热
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项目区可规划网道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
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
根据××镇新农村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4平方公里。
二、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
1、道路硬化工程
完成联丰三组9.5km油路工程建设,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10km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新的饮用水源井3眼,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道34.5km。
3、排污工程
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
4、集中供热工程
新建供暖集中供热站1处,购置配套设施1套,埋设供热管网5km。
5、绿化工程
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杨树200000株,种植松树18750株。
6、“六改六建”工程
改扩道路7条34.5km,新建厕所11处,新建产业基地3处,建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村民理事会,建设规划小康住宅区,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建设垃圾池80个,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7、“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
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20座,主要集中在联丰村与奋斗村,建设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群。
8、村镇配套设施工程:
完成镇区变电站50万千伏的增容扩建工程;实现镇区供电、供热、供水等机电设施运转正常;完成联丰村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厂房的建筑。并配套专变1台。购置配套设施1017套。
9、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镇区和奋斗村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0、基层组织建设
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4处。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21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标,四通一平与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巴市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
(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巴市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
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主要由临时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内外装修工程费,给排水工程费,强弱电工程费,采暖工程费、燃气工程费等7项组成。参照近年来巴市类似工程竣工概算资料,并根据建设时间、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调整后,分项分类,按单方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室外工程主要包括工程道路、围墙、大门、绿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沟、管道、庭院路灯、电缆线路等项目费用。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尚不够具本,本项目室外工程按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10%测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勘测费、设计费,可研报告编制费,指标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等12项组成。
(4)预备费估算只考虑基本预备费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投资额(即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项之和)的5%计收。
4、投资概算结果
(后附投资概算表)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232.49万元。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如“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我们按600平米的温室计算每年季节性生产疏菜(西红柿)2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算,收入6250元,猪舍养猪3--4头,按900元/头计算,收入3600元。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户均3人计算,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700元。结合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农村市场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差价,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最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三、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篇10
按照贵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规划年度评价工作的通知》(成规委办〔20*〕17号)精神,现将我县20*年度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照《关于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成委发〔20*〕17号)对规划管理部门机构建设情况
为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我县于20*年8月将县规划局升级为县政府工作部门(属县级行政一级局),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管理工作。县规划局的机构建设落实了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按照“一正三副”配备了县规划局领导班子,县规委会办公室主任由现任县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二是完成了设置县政府驻镇规划助理员工作。此项工作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先向安德、友爱两个重点镇派驻规划助理员进行试点,再在试点的基础上,分批次向各镇派驻规划助理员。三是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了县级公共财政预算,县规划局现有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及办公费用均由县财政全额拔付,规划管理工作的经费切实得到了保证。
二、20*年规划编制情况
共编制《*农村地区“三个集中”建设规划(20*—2010)》、《*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规划》、《*东南部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望丛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近期建设规划》、《*红光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成都现代工业港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川省*郫筒镇城区防洪规划》、《*郫筒镇基础设施排水详细规划》、《成都现代工业港南、北片区道路竖向及排水规划》、《成都市*分区人防建设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消防规划(20*—2020)》等14个规划,城市片区控规覆盖率达100%。
以上规划的编制结合了我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在分区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设计,近期城市发展方向正确,符合分区规划指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县域统筹建设思路具有前瞻性。
三、20*年度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重点镇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
(一)主要成效
在20*年分区规划实施的近3年中,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在分区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各类规划,并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效益。
1、新区建设成效明显。20*年启动的东南部新城区以及成都现代工业港南、北片区开发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行政商务中心的启动带动了整个东南部新城区的发展,成都现代工业港南、北片区已引进蓝光饮品、正大饲料等189个项目入驻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重点镇建设扎实推进。积极组织,协调完善重点镇的规划编制,完成了友爱、安德两个重点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审批。重点镇建设按照规划扎实推进。
3、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道路工程。工业港北片区起步区及南片区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制定了《*基础设施(道排)建设计划(20*—20*)》,指导县城区商务路、南二环路、东二环路、王桥路、观柏路建设和旧城区一环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风貌改造。
(2)排水工程。一是严格审批新建项目,严格实施雨、污分流。二是严格监督道路建设及改造,道路建设改造与雨、污水管敷设同步实施。目前,初步形成工业港南、北片区,城区沿一环路、东、南二环路、南北大道(局部)的排水管网。20*年动工新建*合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4万吨/日),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建设工程。
(3)供电工程。对全县电网和电站逐步完善,计划建设110KV*变电站及110KV德源变电站,以缓解犀浦、*、德源等镇及工业港南片区等区域的供电紧张形势,现已争取列入市大网项目并报市规划局审批。
(4)燃气工程。编制了《*天然气发展规划方案》及《*加油加气站站点布置方案》,协调解决了供气范围,并规划沿国道317线、沙西线、郫花路新增CNG加气站4座。
(5)供水工程。*分区规划内的郫筒、红光、犀浦等镇及工业港已实现成都市水六厂集中供水。
(二)落实措施
一是根据建设成都西部新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结合成都高密发展要求,编制前景发展规划。二是对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规划思路提出的新要求。三是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各镇基础及公共设施规划。四是在排水分区上,将拟临时排入高新西区的排水系统,纳入*合作污水处理厂处理。五是加快市政设施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尽快启动合作污水处理厂建设。
四、20*年规划执法监督实施情况
(一)总体情况。
1、健全机构,保障到位。成立了由县委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整治违法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由县规划局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治违办公室;各镇也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整治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全县治违工作的机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制定了《*加强规划执法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施方案》,了《*制止新增违法建设公告》,统筹推进了治违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一是制定了《执法文书的使用和办案证据收集程序》、《法律文书使用规定》、《案件受理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调整》等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规划监督程序;同时加强对规划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二是将治违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专项目标考核,印发了《*20*年违法建设整治专项目标分解表》,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确保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落实。三是建立健全巡查机制。对我县外环路生态保护带、沙西线、水源保护区和主要干道,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满覆盖的巡查机制,落实了巡查情况日报工作,设置了违法建设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通道,违法建设举报受理、查处率均达到100%。四是强化督查工作。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办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严格限期整治。全年,县委、县政府共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0余次,研究部署规划管理执法工作。截至11月底,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案件131起,拆除130件,拆除违法面积38686m2(拆除外环路生态保护带内“C、B”类违法建设共计7起,拆除面积17738m2;拆除其他区域违法建设案件123起,拆除面积20948m2),完成目标任务的190%。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将违法建设拆除实况通过县电视台连续专题报道,加强了警示教育和威慑作用,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镇村干部和群众对《城市规划法》的认识了解不够,规划意识有待提高。二是个别镇村巡查监管不彻底,尚有违法建设存在。三是对违法建设的巡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四)落实措施
一是加大对《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必须深入到镇、村、社、农户,确保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了解《城市规划法》,提高按规划办事的自觉性。二是加强有关职能部门对违法建设查处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的巡查机制。三是加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对县域内各类新增违法建设和外环路的“B”类违法建设依法按程序坚决予以拆除。四是加大对建设项目需求的规划引导,作好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
五、20*年测绘方面实施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一是落实了县测绘行政管理机构。今年3月,在县规划局增挂了“*测绘管理办公室”牌子,明确了由县规划局负责履行测绘行政管理职能,承办测绘管理日常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了基础测绘工作。测绘了安德、友爱、唐昌等镇1:1000地形图16.5km2,*新城区1:500地形图6km2,为重点镇、重点区域的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实施了本县域测量控制网建设工作。组织实施了覆盖县域的GPSE级首级测量控制网,以及本县建设活跃区域的Ⅰ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网的建设工作。其中GPSE级点42点,Ⅰ级导线187公里,水准高程1015公里,基本满足了近期城乡建设发展需要,为下一步开展基础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规范了建设项目审批和监督程序。目前,我县分区规划内进入报建程序的建筑项目必须经过放、验线及竣工测量。截止9月,依据已审批的城乡规划,完成红线拨地6000亩、建筑和管线定线1100件、竣工验收测绘项目59个,为城乡规划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测绘技术保障。五是积极开展测绘管理工作,组织了每年一度的测绘法宣传工作,加强对县域内测绘单位的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按照《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对本县内实施测绘的项目进行备案登记,促进了测绘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测绘有待加强。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资料存在缺口,部分区域测绘资料陈旧,尚未形成长效的维护更新机制。二是对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基础测绘成果的保存未形成较好的管理机制。三是市政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管理需进一步统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道路通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