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主线设计;常态课;小学科学

常态课是日常教学中的家常课,一般是老师经过认真备课及准备材料后去上的课,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其他听课老师的,也没有领导检查的。常态课是相对于观摩课、示范课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原生态,也就是非特殊状态,注重的是在普通的教学条件下,未经刻意雕琢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须从平时抓起,把每一节常态课打造成高质量的课,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率,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受益,学科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而好的课堂教学主线能使一堂课显得条理清晰、且环环相扣,更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感知、体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何为科学课的“教学主线”?我认为是指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要线索为轴心的教学脉络;是体现了教师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反复钻研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可行的教学思路。

作为一线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上得最多的还是常态课,那在科学常态课中如何运用教学主线设计呢?

一、教学主线要有精心设计的导入部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既能回顾旧知,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步入学习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上课老师从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所熟悉的童话故事情境――“卖火柴的小女孩”,情境中小女孩点着一根火柴,眼前出现一幅美景并投影出示,由此让学生说出身边有哪些物质。这样把教材的内容融入故事,让科学概念的教学在童话故事情节的演绎中得以落实。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二、教学主线要有突出核心概念的结构主线

教学过程要突出以“科学概念和知识体系”为主干的教学主线。根据教材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概念,并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围绕这个核心,构建一条清晰的知识结构主线,使学生通过这种知识主线的学习与内化,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教学目标中是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但在物质世界中的金属界,有个别是热缩冷胀的。这课的核心概念是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这样安排:先是让学生通过固体体胀演示器实验给铜球加热,体会热胀,再让铜球快速冷却,体会冷缩,这样初步了解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次是举一反三,采用铁、铝、铅等常见金属实验,进一步知道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然后是提出质疑,是不是所有金属都具有这个性质,从而提出特例,通过查找资料,借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了解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但有两种金属会热缩冷胀。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这课时的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经过我们的动手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1:我们发现铁条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2:我们组发现钢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那说明了什么问题,谁能概括性地总结一下?

生:铁和钢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总结得非常好,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出铁和钢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铜、铁和钢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生1:是的。

生2:还有许多金属我们还没观察过,也许有些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就像水变冰就膨胀了。

生3:是的,我们应该研究每一种金属以后才能下结论。

师借机利导出示材料: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我们不能对每一种金属都做热胀冷缩的实验,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对所有的金属做热胀冷缩实验的发现吧!

生:阅读教材中第38页的资料。

师:通过阅读第38页的资料,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但也有少数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如,锑和铋。

师:还真的存在热缩冷胀的物质,是锑和铋。

师:对科学的研究怎样才能得能出科学的结论呢?

生:要经过不断的严格的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的结论都是在严格的科学实验中得出的。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的自主实验得出,铜、铁、铝等金属会热胀冷缩。就在学生认为所有金属都会热胀冷缩的时候,老师适时地提出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是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还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这样的设计,把“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这个核心概念落实得恰到好处。

又如,孟老师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的教学中,针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让物质发生变化”这三个科学概念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或探究主题:(1)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世界里,还有什么?(2)在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空气。你能想个办法来证明一下吗?(3)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有哪些物质吗?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吗?(4)在加热过程中,这块冰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水还能重新变成冰吗?你觉得冰和水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5)我用力地捏一下,易拉罐发生了什么变化?(6)它们中间有没有好朋友,谁和谁关系比较好?(7)在火柴燃烧的过程中火柴发生了什么变化?火柴的燃烧和前面冰化成水、易拉罐压扁有什么不一样?(8)这两枚铁钉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9)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有什么相同之处呢?(10)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蜡烛产生变化。(11)哪些与火柴燃烧、铁钉生锈比较像?你为什么将它们分类在一起?

前3组问题落实了教材的第一个科学概念,中间3组问题落实了第二个科学概念,后面的几组问题又落实了第三个科学概念。这样的设计把看似松散的现象归结到三个科学概念中,达成了所有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主线要有多元化的评价环节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指出: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检测,还要指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缺乏评价的学习,不仅教学过程不完整,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堂上必须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恰当的反馈。

教学评价可以是一组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它可包含整堂的科学概念,也可以是实验操作的一些规范或步骤,题型可以是判断、填空和选择,也可以是一些问题。教学评价还可以是结合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并有所突破的一些探究活动。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在指导学生通过变量控制法研究体积相同的一组物体,重的易沉;重量相同的一组物体,小的易沉后,安排一个让小瓶子沉入水中的实验。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了解变量控制法,检验了“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的这一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合理运用教学主线,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保证了高效的教学。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主线设计,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更是把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篇2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如果我们做一项跑步比赛游戏,就是必须让每人背上一个同学再跑。如果是你参加比赛,你打算选我们班的哪个同学来背,为什么?

小朋友的体量有轻有重。在生活中哪还能找到物体有多重呢?

下面老师带大家去超市逛逛,超市里的物品真多啊!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这就告诉我们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个最基本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课件、板书)

二、感知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一)、认识克。

1.现在咱们先来认识克。请大家拿出一枚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一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

2.师: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2分硬币大约就是1克重。

3.估计1克重的物体。记住1克有多重了吗?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吗?同桌讨论。(一张卡片、一个扣子、一个小发卡、2粒黄豆、一片药、一枚鞋钉等)

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盒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学具一张卡片、花片、小棒、1元硬币1个、橡皮1块。)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要想判断准确,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出示课件)

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4.感知几克。我们已经知道1个2分硬币重1克。2个2分硬币重几克?10个2分硬币重几克?100个2分硬币有多重?老师没有100个2分硬币,但有100克的酸奶。猜我是怎么知道它的质量的?真聪明。是的。为了方便顾客购买,超市里很多商品上一般都标明了它的质量。瞧,这杯酸奶上面就写着100克。克也可以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看来大家对质量单位克学的很好,接下来我们学千克。

(二)、认识千克。

1.感知1千克。

我们知道1袋盐重500克。(实物)2袋呢?1000克(板书)

2.如果物品上没有标明质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它们的轻重呢?(用秤称)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见过哪几种秤?(出示课件、常见的秤)

把你认识的秤和同桌交流、汇报。

3.盘秤可以称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

下面我们就用盘秤来称一称这两袋盐有多重?把这两袋盐放到盘子上,看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指着1就是1千克。

(三)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出来的是1000克,称出来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对。也就是1000个1克等于1千克。

1.抢答。(出示课件)

1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2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6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3000克就是几千克?

8000克就是几千克?

2.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拿出来先估一估有多重,再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

3.把刚称出来的1千克重的物品放在手上轮流掂一掂,仔细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大自然中象这样重的物体还有很多,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吗?

掂过了1千克重的物品,你觉得1千克重的物品和1克重的物品比较有什么感觉?

学了这节课,相信大家都知道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说说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出示课件)

物品有轻有重,快看李奶奶从市场买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单位。(出示课件)

2.看来大家已经和克与千克交上了好朋友,放松一下吧,下面这段话写得对不对?(出示课件)

3.完成书中88页1题、2题。

4.在里填上“>”、“

(1)3千克3000克(2)900克1千克

(3)6千克5999克(4)1000克1千克

5.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出示课件)

6.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出示课件)

(1)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重。()

(2)一瓶橙汁净重600千克。()

(3)一头猪重200千克。()

(4)一袋盐净重500克,2袋净重1千克。()

四、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本8.8.页3.题。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找一找、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学生通过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44-01

小学教学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小学英语学习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与初、高中生相比,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机械记忆能力好,心理负担轻等优势。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最佳的教学时间。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存在教学话题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割裂、语言知识性目标之间的割裂等弊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性;教学方法设计有效性;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性;课堂评价设计有效性等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话题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割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受此影响,“目前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片而考虑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什么类型的活动,如何通过变化活动来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殊不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2、语言知识性目标之间的割裂。语言知识性目标之间的彼此渗透主要是指因语言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语言各要素在不同层次上具有组合关系,如:词的组合关系是句,句的组合关系是段,段的组合关系是篇,即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为此,教学不可以就词教词、就句教句,就段教段,就篇教篇,而应当把部分放在较大整体中展开,我们日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学习即是此意的简要表达。唯其如此,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日渐丰富的语言学习系统。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研究

1、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首先要突出教学目标多元性。新英语课标中规定了基础教育的阶段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以小学生的语言技能、英语知识、学习策略及情感态度发展作为基础,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目标上,应当围绕语言技能、英语知识、策略及情感等方而进行设计与编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每一节英语课教学目标得到确定时,要将总体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逐级进行分解,确保总目标与学段、学期目标及单元、课时目标等都可以在具体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得到落实;同时应注意协调同一个层次中不同内部的目标,促使它们可以促进英语教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逐级实现。

2、教学方法设计的有效性。在设计教学方法活动时,教学设计在整体上应注重它在英语课堂中的实用性。如在选择教学用的图片及音频、场景来营造营造影音效果时,都应当仅仅围绕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确保课时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另外,英语教学设计应遵循小学生实际特点进行。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所要教授的英语内容,并依据英语教学内容来进行自己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英语时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学习心理,比如说,小学生好玩、好游戏的天性,在英语课程设计过程中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和实施游戏教学法,引入游戏、比赛等元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学习欲望。

3、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教学活动是为在教学中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某种互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启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实践等几个类型。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顺序展开,也可以交替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最有效的活动。比如:在教学启动阶段,一般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为主,可设计一些密度较大的活动,如分组进行“开火车比赛”,人人都有机会进行复习。在语言学习阶段,机动性很大,可设计两人一组活动,操练新学的语言知识;或者设计以3- 5人为单位的小组活动,进行对话或讨论。在这个过程之后,一般由组内一个成员完成陈述,也可以由其他同学辅以板书、肢体语言等。在语言运用阶段,一般可以按班级人数平均分小组进行表演,人人参与,也可以分给每个小组一定的任务,进行全组活动,比如采访、辩论、表演、编剧本等。

4、课堂评价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包括课堂学习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指向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因素,是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构成课堂教学过程要素的分析与评价,是完整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的结合,教学效果是否达成,除了要看教师的教,还要看学生的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通过这种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这种自我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牛 俊.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巧[J].生物技术世界. 2016(02)

[2] 陈祖国.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 2015(16)

[3] 冯福如.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篇4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04-01

数学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数学练习呢?

一、设计“娱乐性”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素材的选取到呈现,从练习活动的安排到组织,都应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情、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枯燥死板的计算题后,常会做一些机械、重复的练习使学生的新知获得巩固,但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 ,巩固性也强。

又如我在教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设计了找“胞弟”这一“娱乐性”练习。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张写有分数的卡片,当老师出示一张分数卡片时,要让学生判断自己手中的分数是不是和老师手中的分数大小一样,如果一样就赶快高举分数卡片并大声说出这个“胞弟”是怎样由“胞兄”演变而来的。有学生会出现错误,那么老师就利用错误讲评注意点,同样能收到好效果。我实践下来感觉这个练习设计可行性强,针对性强,趣味性浓,训练度密,参与面更广,能受到全班学生的欢迎。

当然最终的效果也是老师和学生都满意的!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二、设计“操作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

如教学“长(正)方体的体积”后,常会出现类似于“把三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让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像这种情况我就安排操作题,让学生用三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代替三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动手拼一拼,用眼看一看,拿笔算一算,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出问题所要的答案。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有效地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强练习的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这种开放性问题具有很高的创造教育价值,极富挑战性。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

如教学“简单的统计”后,我没有复印大量的统计表让学生填写,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统计某一类事物,并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还可以根据你所统计出的数据发表你的看法或提出你的意见。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这次作业,连平时一直作业拖拉的学生也早早的完成了。男同学爱好体育,很多同学统计了学校的体育室里有多少球。女同学统计的也很有特色,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成绩不是很理想,性格内向,属于班级里灰色人群的一个女生。她统计的是自己一天中在课上被老师提问的次数。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在现代的数学教学观中,教师都力求把数学知识还原成它的原始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提出问题的形式,也就是在特定的问题情景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究竟如何去设计课堂上要提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教的课程,来谈一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设计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心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与学生的心里特征和认知规律相一致,同时还应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和年龄特点。这样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提出的问题应当正是学生所想的、所问的,而且还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弄清学生正在想什么,才能提出一个学生想提出的问题。

二、设计的问题应体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数学解题思维的核心。在小学阶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渗透于各年级的小学数学课本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渗透于每一节课。通过长期的积累、多次的而反复,才能可能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得知识。

三、设计的问题应构成较为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式

设计一系列有联系的、整体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课上,在导入之后出现一组问题:“(1)我已经知道了什么?(2)我还想知道什么?(3)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4)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5)动动手,检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在读懂这些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步骤去自学,然后足以回答。在自学和回答这些问题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个全新的自学的一般模式。长期以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如何自学的数学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将来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适度

教师上课提问的目的是在自己探求、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而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所去,就说明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足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与联想,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联系,使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但是,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指向性过于明确,根本没有给学生考虑的余地,就是过犹不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做到恰如其分,问题的指向性要适度,要尽可能的将问题提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去做,再由老师通过讲解,给予适当的帮助,然后由学生独立求完成。同时,尽量不要使问题带有选择性和明确的暗示性。

五、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兴趣,它既是学习的七点,又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配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创设趣味横溢的情景,在情境中诱导学生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的心里在愉快的氛围中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要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进入问题、了解问题。因此,在数学课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创设了一个适宜探索知识的意境,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2)问题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以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3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诚然,作为教师,我们事先可以把问题全部设计好,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学生回答错了或者不得要领是正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应立即纠正或讲解,而可以住抓住机会,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启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结论上来。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学论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15-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一个基本落脚点。这一方面凸显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论教"的重要性,也提示教师在重教材研读,重教学过程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生成的讨论一直是个焦点,究其实质,不少生成问题的背后都显示了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缺乏必要、有效的研究。因此,教学设计应建立在"实然"的基础上,即要建立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1.准确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

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会问自己"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武断地认为"学生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有不少教师打心底里就不愿意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觉得"很烦",而为了解决这样的烦恼,教师习惯于把教学问题切细,再切细,问题空间小了,学生就"只能这样想"了。因此,要解决"一听就懂,一做还是不会"的数学教学老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应善于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准确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便成了教学设计中一个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1.1 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设计,要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利用一张圆形纸片,折一折,创造一个角。在课堂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简单对折一次就马上举手,认为自己"已经创造了两个角"。遗憾的是,当时的执教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过程中只呈现了"对折两次,产生一个角"这种正确的结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时,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中的角的概念"缺乏思考和了解。实际上,在建立角的数学概念前,学生心目中的角就是那个"尖尖的、戳人很疼"的东西,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敏锐地意识到角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中,"两条直直的边"是数学概念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差异所在。那么,在设计上述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同时,应该能够预设到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将之转化为教学资源。

其次,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分析教材所提供的两种估算方法,还需要思考:(1)面对"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这一问题,学生会主动选择估算解决吗?如果多数学生选择用竖式精算,那么怎样组织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学生会选择"104×49≈100×50"这一新的估算方法吗?如果多数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教师又该怎样引导。教学实践表明,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因为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彰显"以生为本"的思想,也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引导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1.2 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们会有哪些不同的想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常常误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一位学生",或者认为"只有一个层次的学生"。显然这是错误的,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误区。首先,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几十位有着独特思维方式和思维起点的学生。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他们面对相同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或正确,或错误,或全面,或片面。但这种差异就是教学中最好的教学资源,是合作交流的基础。

2.透析学生思维障碍,努力突破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难点?不同的教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做法。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分析来确定难点;二是根据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确定难点;三是在学生思维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分析来确定难点。强调要十分重视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进而确定教学难点,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可能产生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

2.1 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分析产生错误原因。如在《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学生在画钝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时,经常出现错误。教学设计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我们认识到,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高的概念的理解水平局限于定义水平。教师教学时,应将高的定义概念和表象概念建立充分的联系,使学生掌握高的概念的两个要素:从一个顶点出发,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另一方面,还发现,学生认识高的概念时,垂直是一个稳定的强刺激,而在复杂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把握高的概念时容易产生的偏差。基于这样的分析,可以提出,在学生用三角板画高前,还需要安排动手指一指高的位置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先建立高的正确概念,再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减少操作错误。

篇8

【关键词】有效课堂;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最重要职责。而一堂高质量的、有效的讲课是离不开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建设有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课堂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规划性。 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2.超前性。在做教学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期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3.创造性。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去设计独特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教学设计能力,既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设计教学的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又反映了教师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创新思想。教师有了这种能力,才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设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而言之,就是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人与人学识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教学特点和风格也会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不同的教学要求,也不会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无“定法”,并不等于没有“法”,教学不能模式化,并非等于没有各种“思路”;教学提倡个性,并不等于教学无规律。我们所研究的教学设计的方法、 策略、技术是一种基本性的规律。

下面谈一谈本人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我刚接触这门新课时,思考最多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只希望能把教材中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至于他们是否能理解,会不会灵活运用就考虑的很少。课堂教学也没有做什么设计,讲课方法比较单一,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在教过几次这门课程后,思考最多的也由“教什么”转变为“怎样教”。针对课程内容和特点,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工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工程地质部分以地质知识介绍为主,知识面较广,讲述不深。对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几方面:

1、在授课时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动画、视频使学生对各种地质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观察、分析能力。

2、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比如把“河流的地质作用”这节内容设计为“黄河之旅”,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从黄河源头一直到入海口的虚拟旅行,了解河流的三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塑造,观赏黄河沿途的风光,并提出“黄河为什么到下游成为‘悬河’?”“如何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等思考题,锻炼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编制一些形式新颖的可锻炼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课堂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在“地质构造”这节课,给出一个地质构造图和四个大坝选址,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各个坝址利弊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坝址。本人自创的地质名词联想题,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生好评。

4、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本人在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建立了“大自然的奥秘”学习小组,根据课程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影视作品,并提出思考题。推荐的电影有:《山崩地裂》、《2012》、《侏罗纪公园》等,推荐的电视专题片有《CBC地质之旅》、《地理中国》等节目。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动力。

5、进行自主课题研究。首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并把研究成果做成PPT, 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课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深入的了解,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专业能力;通过根据主题进行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制作PPT、进行演讲与答辩,提高了方法能力;通过小组团队合作,提高了社会能力。本课程的自主研究课题主要有:矿物与宝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这些课题有些是和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有关,有些是和地质灾害有关。学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展示、共享,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重大工程建设成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重大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如何预防、自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拓展了课堂教学。

6、参观地质博物馆。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通过实物标本、仿真场景、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宇宙起源、地球的诞生与运动、矿物和岩石、古生物化石和地质历史等自然奇观,还学习了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而学生也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

小结: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设计都不相同。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建立有效课堂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不把所有的知识结论都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课堂,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而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跨越各种行业、职业,并使其拥有者终生受益的。

篇9

【关键词】有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更新。但纵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总存在着一些无效现象,如教师自我为主的体验教学、课堂互动无意义、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应用知识、任务型教学设置不到位、学生缺乏成就感等。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无效变成有效呢?笔者根据近几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散碎性又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独创性,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一、构建良好的、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积淀有两个心理学前提:一个是主体的“亲历性”,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一个是环境的“真实性”,即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就是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赛课的老师都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了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这些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

课例1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使用May I use your…?这一句型。课进入了尾声,执教的教师创设了一个制作生日贺卡的交际活动。她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大组,然后把剪刀、水彩笔、橡皮、铅笔、胶水、彩带等制作所需的工具分发给各组:有的组分到了剪刀、水彩笔;有的组分到了橡皮和铅笔等,这组有的工具,另一组没有,另一组没有的,则这组没有,各大组分到的东西不尽相同。怎么办呢?要既快又好地完成这个制作任务,必须向其他组借用所需的工具,而要想借到工具又必须使用所学到的新句型。于是,同学们奔走于各组之间,互借互谢声此起彼伏,大家忙得不亦悦乎,课堂里洋溢着浓浓的英语学习气氛。

课例2另一节英语课中,教学内容是句型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在进行了系列操练活动后,教师同样设计了一个制作Name Card的活动。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张Name Card,然后邀请了一位学生进行了示范活动。完成示范后,教师导入了这个制作活动:“Do you have a new friend in our class? Do you want to make a Name Card for him(her)? Now let’s go.” 听到老师的指令后,学生手持事先设计好的卡片在教室里寻找自己想结交的新朋友,根据卡片的提示一一询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在获取信息以后,他们就高兴地把答案填在卡片上。

[剖析]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语言使用者必须掌握语言在真实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原则。”因而,教师在设计学习环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自主地进行仿真的语言交际练习,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在课例1,教师对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别人借东西,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搬到了课堂上,自然就成了一种真实的语境。然而在课例2,教师让学生找同学做朋友,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信息沟的交际活动,因为同学之间彼此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个明显的虚假交际。就好比老师指着杯子或黑板问学生“What's this?”每个学生都知道那是杯子或黑板,语言就没有真正的交际意义,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少有人问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

PEP教材中有很多设计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3 When is your birthday? 因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日都不一样,在语言交际中就自然有了交流的信息沟,学生们在了解对方的生日过程中,语言的交流自然真实而富有意义。又如六下的unit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也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真实交际的话题。学生们可以离开座位,相互询问同学的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工具,甚至同学父母的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五上Unit4 My home 通过对室内各房间的单词学习,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画画自己家的各房间平面图,居住的是套房还是小平房,小高层的在第几层,里面有几室几厅,这些都是真实话题的典范。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

二、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情境更加丰富

(一)学习进程张驰有度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做到有紧有松,张弛有度。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果把教师对语言知识的理解看作是一种紧张的学习,是一个张的过程,需要学生认真听讲、冷静思考的话,那么深受学生欢迎的各种趣味活动,就是他们可以完全投入、热烈响应的一个弛的过程。大家都明白,在英语课堂中,好的活动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飞驰起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们有意主意的时间大多数不会超过20分钟,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时时保持高涨的热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处理学习节奏、控制学习进程,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例3四年级下学期的一堂新授课,教学sweater、jacket、coat、T-shirt等词汇,并要听懂会做一系列动作,内容多、难度大,特别是动词短语的教学,学生掌握起来较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热身环节,安排表演唱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全体投入表演,创设热烈的学习气氛,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初步体验“弛”。

导入环节,以教师的穿着开始“交谈”,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友好的朋友关系,轻松地谈论衣着,以一个真实的情景开始教授,慢慢导入到紧张的学习。

教授环节,在语境中呈现新词汇,练习新句型,大量输入本课相关词句,同时又穿插各种活动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张弛结合。

操练环节,通过听听选选、看看猜猜等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课堂气氛热烈,属于又一次“弛”的过程。

拓展环节,借助“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分组活动,自己设计合适的穿着,配上不同的颜色,并运用学到的词句设计广告语,让学生真正把英语用到实际生活中,将整堂课推向……

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学得自然而生动,卓有成效。一堂成功的课就如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有悠扬的管弦乐,也有激烈的打击乐,有两者结合而成的篇章,教师必须精确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松紧适度。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和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⑶因此,针对儿童思维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致力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景,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与手段,以此更深层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课例4教学PEP第二册关于方位的介词时,我利用Authorware的强大交互功能设计了一只活泼可爱、乱蹦乱跳的小老鼠,单击鼠标,小老鼠躲进盒子里,再单击它又躲到盒子后面,这样同学们争着用“Where is it?It’s in/on/behind …”的句型进行问答。课堂即时效果很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到自信,及时送他们一句“Great!”“Wonderful!”等,或奖励他们精美的卡通贴纸,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又如教学PEP第一册“red,green,yellow,blue,purple”五中颜色时,我结合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在晨光熹微中,听见小鸟清脆的叫声,伴随着悠扬宁静的乐韵,眼前由暗到明地浮现了一座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过着快乐、安逸的生活,天边还出现一道亮丽的彩虹。T: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eautiful forest. The animals were so happy! A rainbow. How nice it was! 这时屏幕逐一闪现彩虹并用英语介绍:red red;green green…正当孩子们还沉浸在诗一般的童话情景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哈!哈!哈!”突然一个恶毒的巫婆施下了魔咒,把整座森林都变成 了灰白的一片――小鸟不再歌唱,虫子不再鸣叫,鲜花凋谢了,连彩虹也失去了它原有的颜色……此时,整座森林留下的只有一片灰白与死寂。学生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了。教师马上抓住这一契机来问学生:“Do you want to see the rainbow again?”“Yes!”“OK! But do you remember the colours?”这时学生争先说出刚才所听到的、看到的颜色。“Red!” “Green!” “Yellow!”…一个个新单词,老师还没教,学生便能脱口而出,这是因为把多媒体引入了课堂,把图画、语言、色彩、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映成趣,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优化了教学。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的课上得再精彩,学生们也是收获甚微。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升他们的提问兴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的动力。

课例5这是一堂六年级的课,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完了singer、accountant、actress班级中开展了一次提问竞赛。此时,画面上出现了一位当红歌星(周杰伦,a singer)的照片,这在平时的课堂上是不常见的,台下的学生一阵唏嘘。在如今的校园里,Mr.zhou可是学生们的偶像。这时,我示意小朋友们安静下来,”Be quiet,boys and girls. Who is he?” “He’s Zhou Jielun.”学生不假思索,大声地回答道。“Yes.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im? He’s my good friend.”“Really?” Mr. Zhou会是老师的好朋友吗?学生们惊奇不已,他们的好奇心也完全被老师一个善意的谎言激发出来。

“Miss Zhang, what does he like?”

“How does he go to work?”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amily?”

“Where does he live?”…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向老师们询问自己关心的问题。随着老师的点击,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老师的身影。“Wow,it’s Mz Zhang.Cool!”几位眼尖的学生同时叫了起来,身边熟悉的老师变成了画中人,新鲜又不失亲切。“It’s me.If you want to know me more,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you’d like.” “Yeah!”几个活跃分子高兴地站了起来.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是神圣的,今天能当面向老师提问,了解老师的生活,这岂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兴奋.

Do you like your job?”

Who’s your best friend?”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clothes?” …

平时不常问,也不敢当面问的问题,在这节课中被学生们发挥得淋漓尽致。随着画面的变换,各行各业学生们熟悉的人物一一呈现,学生们提问的热情也跟着一浪高过一浪。

四、结束语

总之,只有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200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敏.200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3).

篇10

“有效的教学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种教学,它能成功实现教师计划中学生的学习。”

他还建议,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要促进什么样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活动应向着这个目标设置和实施。他还建议,有效的教学要能使学生花在主动参与与预期教育成果相关联的高品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最大化,还要允许学生在学习的方向和步调上有更大的控制权。

因此,我们认为,若能设计和实施包含形成性评测和主动学习技术的结构良好的课程,教与学将会更加有效。只有当这些技术被嵌入课堂实践,并且课上和课后的任何评测所反映的证据都被用于指导教师对学习步调与进程的决策时,这些技术才能真正奏效。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形成有效的教与学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在为一批中国教师开发2012年9月在约克大学进行的专业发展课程时,有效教学的每一个关键因素都有所考虑。课程包括主动学习、为了学习的评测(形成性评测)、课堂讨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在情境中教学及有效使用实践活动。这些课程介绍了多种可以在课堂中采用的技术与策略,并鼓励教师对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反思。

教师还有机会参观学校和分析他们观察到的课堂实践。接着,他们自己也完成了一项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分成小组,利用他们在之前的培训课程中获得的经验,开发了一节课的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在开发课程时采取回溯策略。首先,他们决定这节课的学习意图(课程目标),并决定如果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他们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后能做什么――即学习成果。接下来,教师要设计适当的活动来支持一定课程目标下的教与学――这时教师应牢记这些活动必须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和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适当的形成性评测任务也是要设计的,这些任务可以嵌入于课堂中。在专业发展课程的最后,所有教师对他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教师制作了海报来细致地说明课程目标和成果、教学和评测活动,这让参与者能采取“集市技术”(market place technique)来了解彼此的作品(图1)。

下面简要介绍支撑我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一些观点。

主动学习

当新教师刚开始教学时,一个常见的小毛病是在很长的课堂时间里只听到教师描述和解释概念的声音。虽然能清晰地解释概念是教师的关键技能之一,但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意味着他们理解了这些概念。他们找不出有用的信息,不能将新接收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他们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主动学习较少强调传递信息,而更加重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表达。正如Meyers和Jones(1993,p6)所说的:

“主动学习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意义地听与说、写、读及反思一个学科的内容、概念、问题和关注点。”

主动学习意味着学生的任务不只是简单地听教师讲课。Petty(2006)指出了主动学习的课堂通常采取的策略:

・学生自己完成

・小组或个人完成受控制的实践,同时

教师检查实践过程和结果,以决定学生

何时能够独自学习

・教师展示怎样做,解释和将所想的内

容说出来

・一节课结束时进行结构化的回顾,回

答“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同伴或教师来对学习进行

评测

有效的实践活动

许多教师都将实践活动作为科学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坚信“如果我们自己做,就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是,若干研究显示,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到的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多(Millar,2009)。这使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实践活动的预期学习成果。Millar建议将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划分为3个类别:

“帮助学生:

发展他们的知识和对自然界的理解

学习如何使用科学仪器或遵循标准实

践流程

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理解。”

(Millar,2009p9)

在识别出一个实践活动的关键学习成果后,教师应当确保活动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经历。Millar的《实践活动分析清单》(2009)为设计过程提供了支持。

讨论

有效的课堂询问和讨论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可以用于吸引和挑战学生。它也让教师能够检验学生当前的理解和建构新的理解。但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一般是简单的和非开放性的。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与记忆有关;它们也许只需要回答“对”或“错”。这种问题不能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只有当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地与概念建立联系时,提问才是有效的。师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被证实对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十分重要(Newton,Driver和Osborne,1999)。

基于情境的学习

有人主张,用情境作为教科学的起始点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和动力的,它增强了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的意义。人们发现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在科学教与学中使用情境作为起始点更有优势:

・大多数学生更喜欢他们的科学课了

・学生理解科学的程度至少比接受传统

课程的学生好

・一些学生更加愿意学科学了

使用约克大学开发的基于情境的课程的教师们报告,学生普遍更加感兴趣和有动力了,即使是在任务很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Lewis和Scott,2006)。

形成性评测

对学习进行评测以及使用从评测中得到的信息去决定教与学过程的下一步是形成性评测的核心。通过对超过250项研究所作的调查,Black和Wiliam(1998)得出结论:用评测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信息,尤其是在课堂中,可以使学习速率加倍。为了体现形成性评测的价值,它必须被嵌入课堂实践中,成为教学序列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首先确定预期学习成果。然后,她需要找到能证明学习确实发生了的问题和任务。这些可以在课堂上被用于判断学习是否成功,并对学习序列的下一步作出决策。

与学生分享成功的标准也是形成性评测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他们的目标。形成性评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自我评测、同伴评测或教师评测来检验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12月刊上更详细地对形成性评测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