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学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生;德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也要跟着时代的脚步进行创新,所以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的实际情况,使德育管理工作更贴近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而提高德育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一、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理论,实践性较差

在目前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大多数对理论上的德育管理较为重视,导致德育离现实生活较远,不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近年来,很多小学都在扩招,生源增多的同时其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很多小学都加大了德育管理工作力度。然而,在大多数小学中,主要重视的是教育的过程,而对教育结果有所忽视,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德育管理工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践性,这就使得很多小学生认为德育学习的作用不大。

(二)正能量信息传播力度弱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对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一些正能量信息的传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此形势下,很多小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上出现偏差,而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形势的发展,使正能量的传播受到影响,使得负能量有机可乘,长此以往,学生就出现了日常行为不规范、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较差等情况。

(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在大多数小学中,虽然对德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其教育方法比较陈旧单一,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个体差异不够重视,大多较为关注学生的共性问题,这就使德育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一些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在学校出现安全问题,大多对学生采用禁止、责备、处罚等手段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主要以说教、填鸭式灌输为主,长此以往,很难达到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

二、新时期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提高学生自身认识

大多数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在心理上存在着自卑、自暴自弃等情绪,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对其学习和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中高级技术工作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技术工作人员的缺乏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新时期,应用型人才教育和学术型人才普通教育的地位相等,而应用型人才教育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能力和价值,通过德育管理工作让其明白各级学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提高教育载体的实践性

“育人为本”是德育管理工作最为核心的理念,故在实际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实践性十分重要。为了增强德育的实践性,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及其教学内容,并举行德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可以将德育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以实践,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主要以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基本工作,以相应的内容为中心,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德育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贴近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此外,相关教育人员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育人,故德育工作要以道德为基础,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要渠道,并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然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人才。

(三)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质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引导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德育的目标,增强其自信心。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要让学生认清自己所存在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加强赏识教育具有很大的作用。在赏识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根据不同学生特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促进其潜力的发挥,还要通过发现小学生的差异性和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使小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自我肯定、自我进步以及自我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前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对小学生道德思想的要求,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提高具体教学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相信自我,挑战自我,以建立科学完善的道德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养成严于律己的优势品质,并使学生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乔小林.加强小学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15):63.

[2]张光伟.“四个转变”:浅析新时期小学生的德育工作[J].求知导刊,2015(21).

篇2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优势

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

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

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

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

(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

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

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

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

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

(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1.其他学校的发展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

2.其他学科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

(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

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

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

(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

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

(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

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落实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的几项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制定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使战略落地,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则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内蒙古财经学院的现状,结合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项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学科是一个学校的学科,不是哪一个学院的学科,所以执行战略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关注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不应顾及某一个学院、某一个专业的局部利益。而且我们完全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出发,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院。

(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队伍

当前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投入,采取引进和自身培养两步走的方法,尽快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财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可以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学者接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选择我校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在职教师,送到处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领先地位的高校培养,帮助其成长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专家的好处是学科发展速度快,能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学习,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缺点是成本高,专家的忠诚度较低;自己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优点是成本低,与专家相比本校教师的忠诚度较高,缺点是成长速度慢,只能实现个别人的成长,而且也有教师流失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使财院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能够在在财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财院的吸引力,降低本校教师的流失率。高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勇于创新、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独立性强、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而我校现在激励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员工需求的差别,激励手段具有暂时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文化、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我校的激励机制,言必行,行必果,及时兑现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热情。

(二)整合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

现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太分散,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应改革现有五个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的现状,将这些专业整合到公共管理学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对学科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既能结合国内形势和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快速发展优势专业,又能借助优势专业的力量,实现各专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各个专业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到一起,便于充分利用专业资源,集中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优势。

(三)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研究中心

1积极与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接洽,建立各个专业的实习基地,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现场咨询、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公共管理的第一线,既能了解公共部门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能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社会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素质过硬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建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我校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教师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主题不明确,因此无法实现公共管理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建议,综合各位教师现在的研究成果,凝练研究方向,合众人之力,打造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品牌。在此我们建议,尽快成立以现有成果为基础,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方向的研究中心,如“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公共危机研究中心”等,既能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又能为社会服务。

篇3

摘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具有必要性:现有的教学方法研究是从教学内容入手改进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研究和信息时代辅助教学方法研究。应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构建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精品开放课程;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我国新兴的一级学科,专业教学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学3个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储备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具体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教学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教高[2011]6号、教高[2011]8号、教高[2012]2号和教高[2012]135号等文件明确了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通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服务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目前,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普及,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给公共管理学科类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并且能够运用网络工具接受时代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地运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使其为传统课堂服务,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收获知识,增长才干,成长为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一)从教学内容入手改进教学方法

邓集文(2012)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1]。张静(2011)认为,应探索和实践“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的教学内容,以便改变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走向以“多种媒体融合,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2]。

(二)行为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在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中使用团队项目教学法,使得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高大利(2012)认为,应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以提高教学效果[3]。刘新科(2012)认为,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演化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4]。

(三)信息时代辅助教学方法研究

孙凌(2011)认为,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学习已进入“立体化”时代,不仅在课堂、图书馆,在宿舍通过网络也可以获取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张宏瑜(2006)认为,网络教学能够突破教师教学内容的框架思考来研究更多的相关问题;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辅助学习;可以通过课程交流QQ群,促进师生不受时空限制实现实时交流[5]。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研究均是意在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项灌输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互动来激励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德国大学中习明纳和研究所的普及改变了大学传统的授业方式,培养了大批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为此,教师应是一个解构者。但是由于精品开放课是近些年来的新生事物,所以对信息时代精品开放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探讨较少。

三、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框架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对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凸显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的教学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确立研究目标

形成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专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网络化背景下享受传统课堂的乐趣和愉悦,提升知识和能力。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以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为中心,理论基础深厚,关注现实问题的教学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下网络交流等多维的方法体系。

(二)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及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

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内在机理。从研究重点看,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问题及在信息时代教学方法的演变趋势。分析总结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成效与经验。通过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和内在机理,探寻信息时代教学方法的演变趋势。

(三)构建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网络的精品开放课程和网络资源为公共管理类课堂实践服务。让同学们通过课后自主的查询相关的精品课程资源和相关的前沿发展趋势,通过自学、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自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在课堂上的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也可以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由哪组来讲解自身观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和学习兴趣。深化认识、凝练思维,让学生的在思维和行动的锻炼中发展科学求知的精神追求,养成奋发作为、自主探索真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的思维锻炼中养成个人独特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总结,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邓集文.基于素质教育的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浅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47-48

[2]张静.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36

[3]孙凌,高大利.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164-165

篇4

《国际公关》:为什么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学博士点能够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现?此次设立的公关博士点都有哪些研究方向?

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一个以公关为志业,追逐公关梦想的研究团队;拥有全国专业排名前五的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平台的支持;拥有一批在国家形象、政府公关、网络舆情与危机公关、新媒体公关等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各类横向咨询课题,以及SSCI论文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拥有一支以策划创意为核心的、屡次蝉联全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金银奖的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拥有大中华地区有学术影响力的品牌性公关学术论坛,如此种种都是华科大能够设立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前提和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具有发展公共关系学科的跨学科背景优势。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管理学院都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而且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排名“全国第五”,这三个学院都有公共关系教学和研究的课程、师资和成果,具有学科交叉的良好基础。

目前,公关博士点的设置有三个方向:1、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2、战略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方向,3、新媒体公共关系研究方向。这三个都是我们学院的特色。比如我的专著《公关生态论》、《现代公共关系学》、《关系范之下的公关研究》,都是在做基础理论上的研究。目前,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围绕国家形象、国家公共关系、新媒体公关、危机公关、政府公关、品牌公关、公关素养、公关认知等课题开展研究,也希望对这些课题感兴趣的学生来报考。

《国际公关》:公关博士点的设立对于国内公关学科建设有什么意义?

陈先红:中国大陆第一个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出现,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关事件。30年来,公共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是非常艰难曲折的,一度停招,一度被迫“改嫁”;其中自1998年起公共关系从教育部专业目录上拿下来,停止目录内招生,—直到15年后的2012年,才重新回到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而且是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迫调整到公共管理学科之下,成为与行政管理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大陆,公共关系学科地位的合法性、合理性一直是受到质疑的。

在这种学科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设立,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公共关系的学科地位被认可,而且还意味着公共关系学科地位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提升,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中国大陆的公共关系人才培养链,提高了公关人才培养层次。

《国际公关》:请您谈一谈国内的公关教育与国际上有什么差别?

陈先红: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在于重视公众意见,注重双向沟通与对话、建立诚信关系等,这些思想在全世界多国历史中都有迹可循,然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则始于美国,美国公关教育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美国公关教育模式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主流模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都被广泛采用,对亚洲公关教育的影响尤其强烈。比如我们设置的公共关系课程、传授的公共关系理念,以及采用的公共关系教材,绝大多数都来自美国。

就教育差距而言,国内公关教育体系的不成熟、不完备、学术社群弱小、师资队伍匮乏等差距都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最大的差距还是公关教育规模的差距。目前全国仅有18所高校设置了公关本科专业,9所高校设置了公共关系硕士点或方向,6所高校设置有公共关系博士培养方向。总体上每年向社会输送1110名公关专业人才,这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也严重阻碍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国际公关》:我们的公关教育跟国际上有没有什么交流?

陈先红:有的,而且交流很频繁,比如华科大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已经成为大中华区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品牌性公关学术平台。自2007年开始,已经举办了6届,第一届是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主题是“新媒体与公共关系创新”。第二届是在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主题是“危机管理与整合策略传播”。第三届是在澳门举行,主题是“公关·媒体社会责任”。第四届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召开,主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洲新闻转播与公共外交”。第五届是在台湾世新大学举行,主题是“大活动·大传播·大公关”。第六届在华科院庆三十周年的时候举行,主题是“国家品牌·社会资本文化软实力”。2014年打算去泰国举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两本SSCI期刊为本论坛设立了特刊。比如《Public Relations Review》已经为我们的会议提供了两次special issue的支持。此外还有在传播学、信息技术、计算机领域的知名SSCI期刊《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也为2013年的会议提供special issue支持。

此外,我们也邀请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关学者来我校,一起共建国际化、高水平博士化课程,比如我们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陈霓教授与我一起共建《中外公关比较研究》课程,还邀请奥克拉荷马大学Maureen Taylor教授来我校共建《国际公关研究前沿》课程,等等。我们也派出公关研究生、博士生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铭传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交换学习。

《国际公关》:您觉得当前国内公关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陈先红:从教育质量的系统观出发,我认为,当前我国公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上,国内公关教育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导致公关专业人才奇缺,致使虚假公关、黑公关趁虚而入,大行其道;中观上,各高校的公关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缺乏外适性和个适性的协调发展;微观上,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低参差,内容陈旧,理念滞后,甚至在传授一些错误的公共关系知识和技巧,误人子弟。在公共关系课程、课堂、专业实践和学生参与式学习方面还缺乏充分的经验交流和培训提高。

《国际公关》:目前公关人才缺乏,学校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陈先红:第一,全国各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应抓住契机,积极申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有秩序地扩大公共关系本科教育规模。第二,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原有相关专业基础上,增设公共关系本科方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开设各类广告本科专业。如果有十分之一的高校增设公关方向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关人才匮乏的现状。第三,各高校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跨专业联合申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分别培养政府公关人才、企业公关人才、非企业类公关人才等。第四,希望更多有条件的新闻传播学院设置公共关系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以满足社会对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的需要。

《国际公关》:今后公关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于今后公关教育的开展,您有哪些建议?

陈先红:可能“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齐头并进,同时推进。我觉得公关教育更应该高层次化、高学历化。公共关系是一个高智力的咨询策划行业,更需要高素质、高起点、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他们才是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利兹城市大学、卡迪夫大学、斯特灵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等诸多高校,到了硕士阶段才有正式的公共关系专业。美国高校的公共关系硕博研究生教育,也强调从公共关系、传播学、管理学课程上进行跨学科的结合,以更加突显公关的战略功能。

今后的公共关系硕博教育应该以“社会智源、政府智库”为发展目标,建立起职业进阶培养模式、专业分类培养模式、战略研究咨询模式,集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致力于营造突出“教学模块化、学术规范化、合作国际化、服务社会化”,又深具知识自主性的研究场域,搭建一个具有学术大视野、科研大团队的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平台。

《国际公关》:您认为公共关系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陈先红:在当今社会,公共关系行为几乎成为所有权势集团如政府、政党、教会、军队、城市、大学、NGO等的一个本能反应,因为地球上基本没有哪个人类的组织群体不寻求“有效的传播”、不发出“新闻报道”,不“游说”,或者不设立一个“公共关系官员”,“信息官”或者“活动统筹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形象”“声誉”和“社会责任”。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将迎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和创新点:新媒体建构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全球社区”,新媒体传播开始从以信息为主的数量传播时代,转向以关系为主的质量传播时代,新媒体传播的实质是对话性的关系传播,而非技术性的信息传播,建立社会信任关系成为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公共关系学科将会朝着基础化、专业化、综合化、国际本土化和独立化方向发展。

第一,公共关系学科的基础化。公共关系有可能像哲学那样发展成为各个专业和学科、甚至人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即基础公共关系学:在传播的仪式观、关系观的视角下,公共关系将有可能以“元传播”的身份,反过来为传播学、营销学等提供理论支撑,这将预示着公共关系学科地位的巨大转变和提升。

第二,公共关系学科的专业化。公共关系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不仅将在危机公关、企业公关、政府公关、国家公关、新媒体公关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如政治公关、健康传播、公共外交、财经公关、诉讼公关等方面,更加专业化。

第三,公共关系学科的综合化。公共关系研究更加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传统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人际传播学、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文化生态学,等等,都将对“公共关系”贡献自己的理论。

第四,公共关系学科的国际本土化。公共关系学科的研究视角更加强调“国际本土化”和“本土国际化”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在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在概念框架和价值取向上体现本土化特征。研究取向趋于东方“关系文化”挑战西方“传播文化”,从东方文化的个人影响模式角度出发,对儒家文化中的关系现象与西方理论中的对称沟通理念进行双轨比较并提出批判,以建构体现本土观点,又具跨文化意义的公共关系理论,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篇5

[关键词]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022-02

公共物品管理的研究是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这不仅因为公共物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共部门的自愿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之上,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共物品有关,如政府进行的资源配置,政府所从事的收入再分配,政府在稳定经济方面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及其效应等。

1 公共物品的含义

人们对公共物品研究最早源于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在国外,最早较为深入关注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他在著作《人性论》中提出:“两个邻人可能达成协议,共同在一片平地上排水,但在1000人之间却难以达成同样的协议,因为每个人都企图坐享其成。”因此他认为,某些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或者由政府参与来完成。休谟的分析包含了公共物品的几个基本内容:①在自利的个人间存在某些共同消费的产品。②这类新产品提供坐享其成心理及其可能性。③这种心理只能由政府参与才能有效克服。这是休谟最初对于公共物品一些基本观点。

比较系统地对公共物品进行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意财政学派。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首次明确使用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萨缪尔森指出,在理论上,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和配置,但有一类物品的供给和配置市场机制办不到,而必须从税收中通过预算支出来解决。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布坎南把公共物品界定为“任何由集体或社会集团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萨缪尔森与威廉•D.诺德豪斯(Will D.Nordhouse)在他们合著的《经济学》中指出:“与来自纯粹的私有物品的效益不同,来自公共物品的效益牵涉到对一个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相比之下,如果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的话,那么,这种物品就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常常要求集体行动,而私有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被有效地提供出来。”

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指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的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公共物品下了更明确的定义:“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国外学者提出的有关公共物品的观点各有侧重。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在早期提出的观点属于政治学和论理学的范畴,没有涉及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因为公共物品和政府、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早期的学者对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研究更多倾向于政治领域。后期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对公共物品的研究则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探讨的,他们在概念中重新对比了公共物品的不同之处。同样斯蒂格利茨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物品的,他提出的公共物品的定义与后来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定义是相通的,都提及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国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理论都是基于国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国内学者陈振明在其著作《公共管理学》中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上海行政学院曾峻教授对公共物品所下的定义为:“由公共资金或资源投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这是从公共物品的投入角度来定义的。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基础,可得出一个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就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且分割或分开消费不可能或成本太高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2 公共物品的特性

根据以上所提及的国内外学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公共物品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可以完全消费一个物品的全部。如一盏路灯,一个消费者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使用的效用。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所有的消费者都可消费同一个物品。

所谓不可分割性,是指对于一种物品的消费,分割或分开消费并收费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太高。因而私人供给者就不会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也无人愿意去竞争供给。

3 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根据国内学者陈振明的划分,可以把公共物品按照三种方法来划分。

第一种划分方法是将之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就是纯公共物品。国防就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物品,其消费没有排他性。国防服务被供给,其消费便是全社会性的。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等也是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则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特征的物品。如道路就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一定限度内,一人上路不会影响别人上路,但一旦超过必要限度,出现拥挤或堵塞现象时,多一个人上路就会妨碍别人上路。能源、交通等都属于准公共物品。

第二种划分方法是将公共物品划分为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有形的公共物品是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如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一些看不见的服务,如法律、政策和制度等。

第三种划分方法是将公共物品划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和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等;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地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如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等。

另外,国内学者曹现强和王佃利在其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一书中,把公共物品划分为四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如国防;俱乐部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具有对外排他性或排除追加的消费者的费用很低的公共物品,如付费用户观看的有线电视;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但达到一定使用水平后就具有了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如游泳池、桥梁等;混合物品则是指那些既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样的物品称为混合物品,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卫生服务。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准公共物品还可以对其加以分类,按照公益性可将其分为公益物品和公共事业物品。综合以上学者观点,笔者总结出一种公共物品的分类方法,即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不常见,如国防、灯塔。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然后准公共物品又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公共事业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等属于公益物品;如电力、自来水等则属于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其实,公共物品的分类虽然方法不一,但基本的分类原理是相通的,也各有其科学之处,并没有所谓最佳的分类方法,只是在分析问题时根据不同需要而有了不同的角度。我们不需要把视线局限在某一种分类上,应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大卫•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郑榕.公共产品论的发展历程[J].财务研究资料,1998,38(9):1-4.

[3]曾峻.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詹姆斯•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6]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蔡秋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曾峻.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教学方法;专业课程

随着政府、企业、公共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面临的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日益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难度也在相应的提高。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驾驭中层和低层次的管理工作,同时又具备担任高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专业态度端正的新型应用型、综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可以说是当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最关键的途径是不断提高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导向。

一、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低效运用

总体来看,当前高校中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技术都在不断改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长期以来都难以克服的“顽疾”。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较为传统保守的课堂教授方式,“满堂灌”现象依然无法避免。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其可取之处,它比较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但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也是其一个“硬伤”。为了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也有不少教师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较为新颖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例如,引进小组讨论法、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只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对这些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把握不透,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同时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的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但部分教师对文字、音频、视频的处理等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透,技术无法更加突出教学内容。这些都造成了现代教学方法低效运用的状况。

(二)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公共管理本身是一门需要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公共管理专业中的不少核心课程,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都是需要将理论和公共管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既能将理论做深入的讲述,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公共管理活动的分析中。不否否认的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过多的注重理论讲述,要么太注重于实践活动的分析。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虽然熟悉理论,但是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或者只是了解部分的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但是对其背后隐含的思想背景、理论根源一知半解。所以如何避免“源”和“流”不交融,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也是创新教学法的一个重点。

(三)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

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部分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主题众多,学时相对较少,外加上教师对现代教学方法的低效运用等状况的存在,大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最主要的形式,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空间教少,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最终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里的互动和交流不是简单的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言语上的交流,而更多的指的是师生之间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触碰。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能在教学中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学习难题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学生能理解的角度将知识传播到学生中,使得学生的所想和教师的所教能找到交集。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方法创新方向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的更新

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存在的种种教学方法或技术运用问题,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理念和定位把握的偏差。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定位一直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上的话,那么教师主宰课堂,无法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成为必然的现象,即使是引入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个现象。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首要的一步就是思想的更新,教学的重点要从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上来。只有在适应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这样的一种更新后,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平衡

现代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和公共管理的不断发展都决定了新型运用型、综合型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在课程教学中要从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学目的转移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上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或者新型教学方法的低效运用,往往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的导向。这种导向本身无可厚非,毕竟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一定是知识的传播和继承。但是,如果仅仅只有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兼顾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做到这三者的平衡。

(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随着公共事业日益呈现的复杂化状况,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者而言所需要的实际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也在相应的不断提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普遍,特别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更加明显。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这对教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升理论基础,了解当前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

在厘清了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把握了教学方法创新方向的情况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是可以在传统的课程讲授的基础上有效的使用下面的这些教学方法。

(一)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强调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性质,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课堂报告、课堂辩论、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的掌握教学内容。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的许多课程中主题都可以使用使用参与式教学。例如,在公共管理课的专业学习资源这个环节,教师完全可以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出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然后以小组课题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做展示。

(二)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效案例,由师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案例式恰当运用的关键是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应做到尽可能的多元和丰富。案例本身集信息、整理信息、文字表达、材料分析和问题分析于一体,是比较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素材,在多个专题的教学中都适合采用。[1]例如,在公共管理专业导论课讲述创业这个专题时候,教师可以在提供一定便利条件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自主寻找和总结同校、同院系大学生创业的真实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了解和总结身边的大学生创业的条件、模式和利弊等等,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以及如何理性选择创业。

(三)专题讲座

专题能较好地通过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在有针对性的解决具体问题中获得实效。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不少课程需要在专门的探讨过程中以引入情景、增加情感内容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期在较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调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实务性理论知识都比较适用于专题讲座。面对面的讲座相对而言教学效果更好,但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比较典型、重要的讲座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四)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突出的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课时,组织学生到院系或者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单位和企业参观,开拓新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未来从事工作的环境有切身的体验和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督促和指导学生学会善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软硬件教学资源的接触,让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有初步的感性认知。

(五)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代化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综合运用。首先,多媒体课件是现代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能立体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其次,可以适当精选一些视频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信息。[2]再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辅之以飞信、微信、QQ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课内外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实际问题,弥补由于时间限制造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答困惑。

参考文献:

[1]刘大勇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2]昝志宏.综合采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9).

篇7

关键词:海关管理专业 相关学科 性质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26-03

从海关事业发展与一定的理论意义上说,海关学科的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与总结,致使海关学科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的批复,2012年又将其作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为海关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加强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及其与国际贸易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海关事业和海关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分析

1.海关管理本科专业的诞生背景。实事求是地讲,海关行业的岗位人才来自于众多学科背景,这不是一个海关学科所能够培养的;海关学科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海关需要的人才,为支持海关发展服务,但是不能要求海关学科包纳海关所需要人才的众多学科,或者说把众多学科纳入到海关学科之中。海关岗位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学科知识,海关学科在人才培养时需要合理进行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优秀师资的配备,但这绝不代表也不能说海关学科可以包纳这些学科,或者能够与这些学科同等并列。就如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海关学院自设海关管理本科专业,明确作为公共管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海事管理、行政管理等学科并列,应该说这给海关管理专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海关学科发展及其研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把海关管理专业列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专业而言,海关管理是唯一得到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肯定的海关类学科、专业。如果说海关学科、专业就是海关管理学或者说只包括海关管理学,这种提法可能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但是,抓住教育部对海关管理专业批复的契机、聚力加强海关管理专业建设及其支撑理论研究是一个现实、合理、科学的选择。在海关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海关学科、专业的定位及其理论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有力的推进。

2.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海关管理学而言,海关管理学是研究海关管理活动与过程并揭示海关管理规律的科学。根据海关管理活动规律和专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关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海关管理的产生以海关的出现为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海关所承担的职能与任务有所区别,海关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多姿多彩,有延续性的联系也有调整性的变化。海关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海关管理活动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性。从海关管理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商品归类、商品估价、海关统计等技术管理活动主要需求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商品的归类等管理活动还需要化工、机械、电子等特殊的技术性专业知识,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主要需求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学、管理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海关管理学的诞生是很多学科理论在海关管理活动环境中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2)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在特定环境下,引导管理者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海关工作领域。但是,海关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海关管理的规律及如何按照规律管理好海关各项工作,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因此说,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从学科归属上看,海关管理学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2010年之前,海关作为行政机关,其自身管理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入行政管理学范畴,海关业务工作往往被按照业务类别划归经济学或者法学的不同分支之下。海关管理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明确了海关管理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把海关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区别开来。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更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3)海关管理学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为什么说海关管理学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呢?海关管理学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事实意义上的中心环节就是海关通关过程管理,扩展开来说,又要涉及事前和事后的海关监管全过程管理,海关各级各类行政与业务部门均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关管理学可以列入过程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同时,在理念层面上,风险管理是贯穿海关管理全过程的一条中心主线,风险管理又是管理科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结起来可以说,海关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二、海关管理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海关实践告诉我们,海关管理是海关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海关资源,引导、组织各级海关及关员完成海关各项任务,实现海关进出境监督管理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海关管理活动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海关管理活动包括自身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活动及其延伸的相关业务管理活动,以及国家赋予的一定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活动等。因此可以说,海关管理主要包括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两大组成部分。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需要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海关管理学与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1.海关学科、专业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学学科的关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简单狭义地来看,无论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在商品货物、产业实物资本等进出关境时,就必然与海关管理联系起来,因为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是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就二者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而言,国际贸易与海关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海关管理是国际贸易涉及进出关境时的重要一环,当然海关管理还涉及对进出口企业的稽查等活动。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相对间接一些,只有产业实物资本涉及进出关境与海关管理发生联系,其他货币资本营运活动大多也转化表现为国际贸易形式。

如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视角看,一国海关执行产业等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稳定性、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产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投资和大量进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极为重视并需要认真考察的内容。从微观视角看,进出口通关便利程度与成本高低是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如果通关便利、程序简化而又成本低廉,则对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海关学科、专业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学科的紧密联系。当然,海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学学科的关系,不止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还表现在各项海关业务管理活动之中。海关业务管理中需要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海关统计及海关税收等知识都属于经济学范畴。

2.海关学科、专业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海关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海关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是包括海关管理体制、机制、观念等在内的一种组织活动系统。海关管理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还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海关行政管理是海关管理的内涵之一,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管理学的知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管理是对各国(和/或地区)之间的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的管理活动。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因此说一定的国际物流监控也是各国海关管理与海关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目的主要为了防范与打击走私及恐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进而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都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之上的。

由上述对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活动关系的论证和前面关于专业性质的阐述进一步可见,海关管理学自身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复杂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3.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海关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执法意识、执法程序、执法效能都是海关历来非常强调的基础工作,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是海关工作正常推进的保证。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活动都要依据于《海关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海关各项业务管理活动。比如,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都需要具有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4.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的关系。海关管理具有突出的“涉外”行业性质,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经常涉猎进出关境的国际性贸易,对于拥有外语特长和海关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旺盛。海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海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外语能力,离不开外语学科的支持。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之间具有一定共同性,同时又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外语学科重点培养专门的外国语人才,而海关学科、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海关专业人才。为此,上海海关学院专门设计了“海关管理专业英语特色强化班培养方案”,这是接轨WCO(世界海关组织)、实现学院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突破,也是结合我国海关事业发展和双边、多边、区域海关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结束语

海关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管理专业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现代海关管理业务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和海关管理岗位需求,科学设计了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海关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学科性质,形成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公共管理学五门核心课程为基础、以海关专业知识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海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建设特色为“依据行业性质和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英语特色班”之外,业务管理特色班主要设计物流与通关监管、海关法律事务管理、海关稽查管理、海关税收管理等方向。海关相关业务管理特色班的建设还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主动与海关一线专家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联合培养学生自主性方向选择成才道路,争取为海关各业务岗位都能输送“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合格人才。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海关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牛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28-31

2.米洁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38-140

3.黄丙志,唐龙桂.海关管理与海关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115-120

4.白雪燕.中国海关概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5.高融昆.中国海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唐龙桂.海关管理学[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篇8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2]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3](P40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4]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5](P10-11)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6]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7]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8]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9]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10]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11]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篇9

一、采取基于能力培养的多种教学方法

要实现能力和知识的双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凸显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最为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尝试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发挥学生学习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

鉴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目前案例教学法是国内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非常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典型的专业课程的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把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为增加案例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授课教师在案例可多选择一些视频资料。如《城市管理》课程,在第一章绪论教学中,教师引入了中央台“热线12”节目“恼人的夜市”报道视频,因为该报道是聚焦于中央民族大学周边魏公村夜市喧闹、乱搭乱建等问题,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感同身受,非常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客体。在媒体报道一年多后,魏公村违章乱建的建筑均被相关部门拆除,但拆下的建筑材料、砖头、泡沫被乱扔,街上尘土飞扬,持续好几天无相关部门问津,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教师又在课堂上以此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城市管理中各管理部门配合协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除了授课教师查找课程案例材料外,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由学生联系课程专业理论,主动寻找相关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并以小组形式分组在课下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形成系统的分析报告,在专业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案例及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通过理论和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教学法

所谓的开放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学校的象牙塔,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公共部门的工作环境,认知其管理程序和办事方式,从而认识真正的公共管理。“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去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学校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如在《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批大厅参观,并与建委法规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了解北京市建委行政审批改革实践,学生在参观座谈中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提问,这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学生具体感知了行政机关的运作,对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走出去”的课程实践方法固然教学效果突出,但也必然受到学生人数、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相较而言,“请进来”的课堂实践方式受条件限制要少,也更容易实现。“请进来”是指邀请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讲座,结合其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与一线的公共管理实践者面对面沟通,了解来自公共管理实践一线的最新动态,实现对专业知识理论由表及里的认知。当然,开放教学法能顺利、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学校与公共部门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这除了可以借助于教师的个人人脉关

系外,更需要加强学校、学院与当地公共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场所。 (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讲授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单向性。而互动教学法恰好能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某些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答疑等方式,鼓励启发学生思考,并由教师点评总结。这种互动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安排教学进度,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公文案例评析就非常适合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例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实践技巧。另外,在开学初,教师就可以公开电子邮箱及课程网络平台链接,方便学生在发现专业问题时随时答疑和下载相关课程资料。在实践中,这种网络互动方式尤其受到内向腼腆学生的欢迎,这既能避免他们和教师面谈时的紧张拘束,又能有效解决其知识困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配合讲授法,实现教学相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

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时通常是54或者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争取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量,并有效培养锻炼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精心选择、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区别,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要想面面俱到地涉及专业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有所取舍,关注和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问题,而其它相关知识,则可以介绍参考书籍、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自学相关的背景知识,锻炼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然包含学科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描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但是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免枯燥乏味,而且,缺乏社会阅历的本科学生在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放眼世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比比皆是,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用实践活动来说明和验证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用专业眼光筛选、梳理、分析有案例价值的公共管理实践事件,及时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现实事例,使之能有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这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导向。如《行政学原理》,顾名思义,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就原理讲原理,则流于形式和枯燥,学生也难免兴趣缺缺。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行政学各个主题领域的原理讲授中辅之以政府实践活动的内容。如行政职能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可加入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案例,用以说明在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中政府和社会构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解,强化其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使其反映最新的国内外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公共管理实践。部分高校教师可能会存在着一个教学误区,即“一套教案讲义可以用上好几年”。这种想法可能在诸如数学、英语等纯基础学科中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是绝对不适用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更新变革非常快,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与理论、实践的同步发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量。最后,为体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增加部分专题分析的内容。专题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问题的了解深度,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能力。如《城市管理》课程,在城市人口和社会管理这一章中,可以加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和城市社区养老专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管理实践热点,加深其对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

篇10

周欣(1990-),女,湖南株洲人,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公共管理、公共服务。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公信力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媒平台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给予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但又造成了公众负面情绪的扩展,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多方面的威胁。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涉及到多个主体,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本文引入整体性治理视角来分析在传媒平台下的政府如何规避传媒平台的弊端、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来提升自身公信力。

关键词:传媒平台;政府公信力;整体性治理;目标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激增导致政府要承担的任务和压力日益繁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自身建设和公务人员能力水平有限,没有很好地解决各类社会矛盾,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弱化[1]。传媒平台承担着政府与公民间纽带的角色,容易引发公众对政府不信任的程度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因此,政府公信力涉及的主体因素变得更加复杂,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研究。整体性治理理论要求政府以公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自身多方面的工作。结合这一理论视角研究政府公信力的优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和提升路径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被公众所信任的程度,反映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从总体上来看政府公信力发展态势良好[2]。我国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提升,利益表达需求越发强烈。社会利益分化引起各阶层的诉求冲突,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政府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日趋复杂。另外,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失范、失信引起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事件。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从政府公信力涉及的主体来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公众和外部环境。政府方面在于其理念追求是否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政策行为是否得到公众认可。公众方面在于其需求包含的内容、认知程度能否识别政府行为对其需求的满足。外部环境是以传媒平台为代表的媒介营造的舆论氛围,特别是现代传媒在政府与公众互动中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要立足传媒平台,从整体上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信任关系。

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在本质上就是政府取得公众信任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下公信力有不同的内涵[3]。服务型治理模式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合作型的信任,政府公信力是基于政府与公众两者合作关系进行建设的。现阶段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要建立公众与政府的互动信任关系。

三、传媒平台在当今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影响

(一)传媒对政府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与媒介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传媒有着更加广泛的影响。由于现代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深刻的渗透力,成为影响公众心理最主要的因素[4]。

传媒对政府的影响可总结为如下几点。传媒通过宣传影响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传媒对政府行为传播影响公众认知,塑造政府形象。传媒通过舆论监督政府行为,在网络传媒时代,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作用日益凸显。传媒在缓和社会矛盾、安抚社会情绪、提高政府信任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市场利益或迫于利益阶层压力,出现媒体失语、失真,激化矛盾。因此,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传媒平台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弊端。

(二)传媒对政府公信力影响机理分析

传媒对公众与政府互动信任关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传媒管控上的随意性造成传媒的社会功能不能较好发挥,使公众对政府感到不满;部分媒体在信息生成和传播中的负面作用,导致公众对政府的认知偏差;网络传媒助推了公众负面情绪的泛滥,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和非正常参与行为[5]。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媒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传媒平台对公众认知和期望的影响来实现的。我国政府应合理运用媒体的传导作用,塑造良好的形象,满足公众需求期望,提升政府公信力。

四、基于传媒平台政府公信力整体性治理目标模式的设计及其论证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是以下三点。公众需要政府解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诉求复杂的问题;政府行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政府的政策行为需要进行跨部门、多层级之间的协调和整合[6]。政府公信力建设满足以上三点前提。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在逻辑有两个层面:实践工具性层面和理论价值层面。在实践工具性层面上,整体性治理要求进行协调和整合。协调政府各部门所解决的问题,即把各部门、各层级的问题统一到公众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和行为,保证各部门、各层级的政策行为能达到解决公众需要的目标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由于各部门追求自身利益而造成的碎片化治理[7]。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就是需要多部门合作、多方参与才能有效推进。整体性治理的理论价值在于以公民为治理的主体,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强调公众在治理中的参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就是需要政府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与公民进行良好地互动,使公众在参与中理解政府行为,从而对政府产生认可和信任。

因此,在政府公信力建设上,以传媒平台为基础,整合政府各部门、各层级资源,对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程序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造和设计,形成符合公众需要的政策和行为,才是未来政府发展和公信力提升的良性发展之路[8]。具体目标模式设计如下:

以公民需要作为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借助传媒平台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并通过传媒平台的信息共享和舆论监督作用,实现公民需要偏好的互动交流。根据信息收集和互动交流,对公众需要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对公共服务目标形成一致性认识。并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和因素,形成整体性观点。进行组织重建和信息融合,防止问题的碎片化处理。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整体性的服务效果,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以一站式服务的模式为基础,形成行政程序和办公流程的集约性整合。在传媒平台基础上建立公信力反馈系统,确定政府公信力弱化因素,防止弱化因素的扩散和连锁反应。政府应积极发挥传媒平台对信息反馈的关键作用,特别是网络传媒平台对于信息反馈的优势,形成准确、快速的信息反馈模式。建设预测和应急系统,正确把握公众需求动态和发展方向,防治突发事件对政府公信力的打击。

五、结论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的关键点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信任关系。这一良性互动信任关系的形成需要发挥传媒平台的关键性作用。

由于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和协调,政府公信力才能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以目标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整体性治理视角能够为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科学性、有效性和操作化的借鉴。因此,基于传媒平台政府公信力整体性治理模式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03)

[2]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3)

[3]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4]吴春.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24

[5]王璐.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6]祝小宁,白秀银.政府公信力的信息互动选择机理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