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管理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决定因素; 权变 

 

随着资源基础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的不断演进,人们已经意识到,与单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一整套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活动构成,模仿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几乎是不可能的。[1]因而,目前理论界基本上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识。同时,国内许多研究主要解决企业应该怎样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受到这些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又需要与这些因素保持匹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决定因素。 

 

一、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对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日益认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逐渐成为研究的新兴热点之一,但各种研究者都没有对其下一个较为完整和精确的定义。在英文中,学者运用不同的词汇,如“human resource bundles”、“human resource system”、“human resource practices”、“human resource strategy”、“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human resource model”、“employment mode”等来表达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混用的,通常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定义,或者在没有辨析其定义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便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一些学者从自身研究的目的、分析视角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Lado&Wilson[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吸引、培养和维护(或者解雇)人力资源的独特的,而且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活动、职能和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多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职能和过程而组成的。Huselid, Jackson & Schuler[2]则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战略的支持作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公司内部高度一致的确保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活动”。 

结合上述两个定义的优点,我们的定义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所采取的有共同的价值导向和指导思想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该定义首先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组合,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单个的活动(如招聘、晋升、薪酬、考核)所组成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当然,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企业可能包含简单的四五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的企业可能包含七八种甚至十来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其次,该定义还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组织绩效的,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含多少项管理活动,都是以提高企业绩效为宗旨的,这也必然要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支撑企业的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哲学:人力资源哲学是组织看待人力资源的方式,以及认为人力资源在整个企业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对待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和做法,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配置、培训和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等。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落到实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哲学、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落到实际的载体。有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建立人力资源选、用、育、留的制度流程。 

 

二、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决定因素探析 

根据权变理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实践,企业的管理必须和周围环境相匹配。没有一种适用于多种企业的管理方法,一切都以条件为转移。[3]下面本文就决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一) 战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变观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必须根据企业独特的战略而定,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与战略相契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则不但不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所贡献,甚至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假设下,一些学者相继对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匹配进行了探索。 

最早将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合起来的学者是Miles(1984),[4]他提出,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三类:防御者战略、勘探者战略与分析者战略。 

实施防御者战略的企业特点是产品市场狭窄且稳定,所对应的组织要求具有一定的内部稳定性,具有集中化的控制系统,与其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建立人力资源”,即:在人员配置方面,招聘过程较简单,主要采取内部晋升方式;在人员培训方面,主要给予员工正式和广泛的培训,以开发员工的潜能;在绩效考核方面,主要考核员工的过程与行为;在薪酬方面,以公司上下级员工为导向,强调内部一致性。 

勘探者战略则是通过不断寻找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来挖掘商业机会,因而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环境分析,组织结构的正式化程度也较低,能够快速地配置资源。与此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获取人力资源”:在人员招聘与配置时,强调“购买”人力资源,招聘过程复杂;在培训方面,强调给员工有限的培训;在绩效评估方面,采取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方式;在薪酬方面,采取将绩效与薪酬相联系的方式。分析者战略则是界于两种战略之间的战略,与其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配置人力资源”,是上述两种人力资源实践的混合体。 

篇2

1 原有档案工作概念不能涵盖所有的档案管理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同样,档案工作也在不断地分化细化。因此,有必要对档案工作概念进一步细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事务”是指人们“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指单纯而琐碎的具体工作)。“业务”是指“个人或某个机构的专业工作”。“技术”是指“操作方面的技巧”。[3]将档案事业、档案事务、档案业务、档案技术的概念引入档案工作概念中有助于对档案工作的重新认识。

就整体档案工作而言档案工作是事业性的,所涵盖的内容是档案事业中的各项工作,所以,档案工作是指档案事业管理工作(也可称之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而具体到一个单位时,档案工作则是单位机关工作的一部分,它和单位的人事、财务工作一样都是单位机关内部事务,属事务性的,档案工作又是指档案事务工作。如果对专业档案机构即档案馆或档案室而言,档案工作是其专业工作,档案工作又是指档案业务工作。如果档案工作具体到档案管理的某一个环节而言(如文件材料的归档、档案的保管等),因每一个具体工作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档案工作又是指档案技术工作。档案工作既可以指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也可指档案事务工作、档案业务工作、档案技术工作。因而,原有的档案工作概念已不能涵盖所有的档案管理活动,如不逐一厘清将无法指导现实工作。

2 档案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档案是档案管理活动的物质对象。”[4]这一物质对象流程一般是从档案的形成——单位档案机构——档案馆。依据这个流程,档案管理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对档案形成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阶段;二是对单位的档案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阶段;三是对一定区域内的档案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阶段。这个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分阶段的。每个阶段的责任主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如果不分工作对象、内容、性质都统称为“档案工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有必要对每个阶段的档案管理活动根据其责任主体、工作对象、内容、性质赋予相对应的工作名称和含义。为了不和原有的理论、概念相冲突,保持其连续性,需对原理论中的档案事业所包含的档案工作概念和名称进行重新定位。对未能包含的赋予新的含义和名称。

3 对相应阶段的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

3.1 对档案形成阶段管理活动的定位。关于档案的形成,主流观点认为: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转化来的。文件转化为档案是需要归档整理的。这表明,档案在形成的过程中是有要求和规范的,执行这些要求和规范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属技术层面的工作。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是机关内部的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工作对象是文件材料,内容是立卷归档,性质是技术性的。档案形成阶段的档案管理活动定位应是档案技术工作。

3.2 对单位的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对于单位的档案实施管理活动,档案界大都将其整体档案工作等同于单位的档案机构(档案室)工作。但现实的具体情况是,绝大多数单位的档案机构不是在编的独立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职权。单位内部档案机构(档案室)的工作,就是按规定和要求管理好本单位的全部档案,为其他各项工作提供利用服务。而其他的档案工作职能,则需要依靠其所隶属的机构办公室或以单位名义去行使。因而,有必要将其划分为两项工作:一是内设档案机构(档案室)对档案实施管理的活动;二是机关单位对档案实施管理的活动。

3.2.1 内设档案机构(档案室)对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单位内设的档案机构(档案室)具体承担的是本单位的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八项工作(虽然,档案馆也有这些工作,但其具体内容不同,下文详述)。工作对象是单位的全部实体档案,内容是按门类管理,性质是业务性的。对内设档案机构(档案室)对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应该是档案室业务工作。档案室业务工作八个环节中的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则是档案技术工作。

3.2.2 机关单位对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机关单位对档案实施管理的活动,除单位档案机构(档案室)承担的档案室业务工作外,根据《档案法》第七条规定,还需要承担档案管理方面的建章立制、指导文书业务部门立卷归档、监督指导所属机构档案工作和为单位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提供人财物等方面支持与保障等。这些工作都属于机关单位的内部事务,其责任主体是本机关单位、工作对象是本单位的所有部门和机构、内容是保障支持、性质是事务性的。机关单位对档案实施管理活动定位是单位档案事务工作。

3.3 对一定区域内的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一定区域内的档案管理活动不仅是档案馆和档案局的工作,还包括区域内其他涉及档案管理活动的机构和单位应承担的工作。

3.3.1 对档案馆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馆是一个在一定的区域内对档案实体按全宗实施统一的集约式集中保存、管理的专门机构。其责任主体是档案馆,它的工作对象虽然仍是档案实体,但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涵盖的是区域内属进馆范围的单位所有实体档案,内容主要是按全宗进行管理,性质是业务性的。对档案馆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应该是档案馆业务工作。档案馆业务工作中所涉及的每项具体的工作则是档案技术工作。

3.3.2 对社会机构为档案管理提供服务活动的定位。围绕档案室和档案馆的业务工作,不仅需要一些社会机构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如设施、设备、装具等,还需要提供一些如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软件支持。其责任主体是与档案事务相关的社会机构,工作对象是与档案相关的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内容是软硬件方面的支持,性质是服务性的。对社会机构为档案管理提供服务活动的定位应该是档案服务工作。

3.3.3 对档案局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局的工作是依法行使档案行政管理权的工作,责任主体是档案局,工作对象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社会服务机构和其他能形成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社会组织、法人单位和个人,内容主要是依法行政,性质是管理性的,对档案局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应该是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3.3.4 对地方各级政府应承担的与档案管理活动相关工作的定位。根据《档案法》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规定,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着关系当地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其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工作对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局)、档案馆,内容是保障支持,性质既是行政管理性的又是政府内部事务性的。对地方各级政府应承担的与档案管理活动相关工作的定位应是档案行政事务工作。另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局)承担的为发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而组织、指导开展的档案科研、教育、宣传、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工作,也同样属于档案行政事务工作。

4 对档案工作的新认识

通过以上对不同的责任主体实施档案管理活动或承担与档案管理活动相关工作的定位分析,可以看出,“档案工作”概念是复合性的概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机构承担的档案工作因责任主体不同,其工作对象、内容、性质也不相同,目标、任务、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更不相同。要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厘清各项档案工作的准确含义,不能将档案工作既等同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又等同于档案技术工作或档案室、档案馆业务工作。应当根据档案工作的责任主体、管理对象、工作性质和内容分别将其明确为档案技术工作、档案室业务工作、单位档案事务工作、档案馆业务工作、档案服务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行政事务工作。

准确地把握各项档案工作的含义,可基本明确各级政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所属单位、档案馆、档案室、档案产品生产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在整个档案事业中,各自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不排除某些具体工作方面的交叉)。既有助于依法行政,又有助于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同时,也希望能对解决一些实际档案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指导现实的档案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1——200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2]国家档案局教育处.档案管理学概要[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7.

[3]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1246、1590、646.

篇3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制度改革

1概念的界定

提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命题时有必要对教育部门概念以及该命题本身作出解说性界定。近几年来,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教育人事管理和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法,但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使用者并不都确切地明了它们应有的含义及适用范围,或者是在无意的混用中导致了误解或误用。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等同关系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正确的理解。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人们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去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则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教育管理学界对“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物质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我们使用教育管理一词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使用的,即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行为活动。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人事就是用人治事,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相应的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使“事竟其功”即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效果,使“人事相宜”即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事,人和事有机结合。总之就是使人得到恰如其能的发挥。

人力资源是指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和军事人口。前两部分人口合计为经济活动人口,也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后三部分人口是潜在人力资源,虽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成为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动性和能力。其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个代表对人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术语。在管理学领域和企业界,对组织中的管理的术语有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30年代前称“劳工管理”,30-70年代称“人事管理”,80年代开始演变“人力资源管理”之命题。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管理人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安排。概括地说,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奉行管理本位,采用的是一种标准化、控制式、非人格化管理;人力资源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既然这两个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就不宜等同起来互用或混用,不能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下做人事管理的文章。

2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分析

“问题”既是自我诊断的发现,也是相互比较的评价或结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企业等非公共部门相比较而言,当然问题本身也意味着缺陷或弊端。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绩效明显优胜于教育部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不争事实,不仅我国如此,国外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我国的各种组织可以被非正式地区分为“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两大类。教育部门常常被形容为“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除了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外,某种意义上也包括目前转制尚未到位的国有企业;外资或合资企业、民私企业可以被看作“体制外单位”。在对人的管理上,体制内单位明显落后于体制外单位。有位先后在机关、国有企业、著名外资企业任职的管理者,曾经深有体会地比较说:体制内单位是一个官僚化机构,束缚个性,唯上、唯关系,往往给想做事业的人的以约束的机制;体制外单位是一个市场化组织,发挥个性,唯事、唯能力,给想做事业的人以支持的机制。这种褒贬说法尽管有些偏颇,只在总体比较意义上或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认可,但从个人对组织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的感受角度概括出了体制内单位用人制度的通病。再从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对开发组织整体人力资源效能、对组织的效用或贡献角度诊断,体制内单位人力资源的“活性”,产生的资源效益,在有效地使用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以及人事管理成就组织发展目标作用,明显不如企业,尤其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奖优罚劣方面更显得相形见拙,存在人才浪费、用人不当、优劣不分以及报酬平均主义的问题。

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显象问题主要产生于传统体制及制度的缺陷或弊端。首先是人事管理的体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多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传统沿袭下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管理,一般干部由政府人事部门管理,非干部人员由政府劳动部门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后又在干部中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两大类别。这种由老的三层层次加新的多类别的复杂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予以合理整合,新老结构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二是“政出多门”的政策成为人事管理的依据。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管理,属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政府的人事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等多门机构,政策本身会常常变化,适用政策时缺乏灵活性空间,这使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成为仅仅是一种机械地执行各种易变人事政策的行为,很少考虑本单位人事管理的实际需要。三是教育部门缺少足够的人事自。在多重管理体制、政策管理的环境中,教育部门事实上没有多大的自和制度创新的余地,因为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由政策规定,能够做的事就是在即定的统一的“政策制度”中进行非特殊化、非个性化管理。其次是人事管理的制度缺陷。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招聘、培训、考核、新酬、福利、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单项制度所构成。与企业组织相比,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上,存在更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人事管理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缺乏衔接,招聘方式及程序缺乏竞争力,考核结果区分度弱、与其它人事决策的关联性不强,报酬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等。此外是人事观念的因素。教育部门长期处在传统人事制度的环境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形成了一些诸如论次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这些幽灵观念所弥漫出的组织氛围和管理文化产生了维系传统制度的作用。

在对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及缘由作出上述分析后,需要说明三点。其一,这些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典型地存在于教育部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之中,而在近几年的人事制度的局部性、探索性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程度已经或正在降低。其二,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它国家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类似问题。其三,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味着这些问题的产生还有人事管理系统之外的原因,包括产生于工业化时期的以科层制为框架的传统行政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教育部门组织和公共产品的垄断性、自主性、公平文化等特有性质或特征。

3改革的途径与参照模式

这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一直在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性、局部性、渐进性改革。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同时也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途径及参照模式问题提出一点观点及思路。

制度型式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国外企业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90年代忠厚期又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在90年代重塑政府的改革中完成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21世纪初的“总统管理议题”行政改革中又在探索一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在90年代进行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现阶段也正在迈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却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管人机构还是叫人事部门,人事管理中的考核、工资等术语还没有被人力资源中绩效评估、新酬之类的概念所替代。当然,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名称和术语的变换,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方法、模式作为范本,并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同时,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吸收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联盟、战略伙伴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升、变革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形成具有战略人力资源特征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模式的超越性发展。

系统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单项制度。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制度再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和过程,由诸多方面或环节所构成,每一个方面或环节都有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更新和再设计应该注意三个方法论问题。其一,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原理及方法,如人本主义、战略联盟、双赢管理、绩效管理、整体报酬等。其二,重点建设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制度,也就是职位或工作设计、薪酬、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单位制度。这三项制度既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科学的职位或工作设计形成优化管理的基础,体现内外公平原则的报酬制度提供极力的源泉,绩效管理使各环节连成一体,因而能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形成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其三,各单项制度形成互动的和谐系统,避免出现制度各自为政和相克的情况,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运作中产生1大于2的系统功效。

注重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效用。组织的人力资源依靠有效的制度盘活,而制度又靠机制激活,这是管理人的诀窍,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便是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人的行为需要激励,包括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激励;竞争使人产生进取或获胜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形成追求绩效的组织氛围;公正的评价促进良性竞争,强化被管理者对制度的认同。教育部门传统人事管理中,这三大机制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灵或失效的问题。由于在职务晋升、工资定级、考核结果评定等人事决定中,存在评价不公的现象,如排除异己、评价主义、优劣不分等,由于缺乏一种竞争的制度安排,激励杠杆往往失去应有的激励效用,而是产生反面的副作用。因此,教育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通过制度再设计来激活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应有效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在争夺人才的时代环境中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开发人才的制度竞争力。

参照企业的先进模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国外许多教育行政学者和专家认为,包括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工业时代的科层制已经过时,而且科层组织似乎无法在今天的后官僚时代通过原则制度调整或改革来走出困境。无论科层制组织还是教育人事制度或公务员制度,都需要从外部寻找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参照企业模式的必要性。教育部门人事制度参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存在可行性。因为,管理本身具有相通性,尤其在趋同、综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当今时代,不同组织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已不足为怪,管理学中教育管理虽然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但其与企业管理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制度,沿袭于计划经济时期的。

政事企合一的大统一干部人事制度,这种大一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不适应现时代环境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性缺陷。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它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改革,事实上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新制度似乎也难以通过对传统制度进行调整性及弊端总是“斩不断、理还乱”地纠缠着改革后的制度,常常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解决这种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为困境的“制度粘滞”状况,一个值得探索的改革途径,就是参照或借鉴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对于我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适度参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先进理念及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模式借鉴而形成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尔德,坎贝尔,袁锐谔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篇4

关键词:人事管理;素质模型;构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20 -03

一、素质及素质模型

“素质”一词最初来源于生理学概念,在《辞海》中“素质”的定义为:人生理上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不同学科和不同社会领域中对“素质”的解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归结于一点,即人的素质是以其先天性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在后天形成发展起来并保持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的集合,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类。在学术研究领域和企业管理中,素质又被定义为“胜任力”或“能力”。

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用行为方式来定义、描述员工完成特定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品质,即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其中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特征和知识与技能水平。素质模型明确了员工胜任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以保证获取高绩效的关键素质,是企业员工产生优秀绩效的内在驱动力,并对企业的成功产生至为关键的影响。

素质模型显示了素质与高效率的内在相关性,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具有动态性的组织特色。1989年,麦克利兰通过观察从事某项工作的高绩效人员的行为及其结果,发掘提炼了二十一项通用素质要素,构成了最原始素质词典,包括目标与行动族、帮助与服务族、管理族、认知族、影响力族、自我概念族共六大类。

素质模型与素质定义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即素质是针对个人的,具有个体特征;而素质模型是针对组织或团体的,具有总体特征。素质模型在国内的提法很多,有能力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等,本文统一称为素质模型。

二、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一)构建思路

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主要应用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理论。根据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模型自下而上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技能和知识等五个部分。知识和技能在冰山上,是表象的素质特征;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在冰山下,是潜在的素质特征。因此,我们将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模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和技能类素质特征,指人事管理干部在人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专业能力展现,我们把它定义为专业能力素质模型,是传统的素质特征;另一部分是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类素质特征,与人事管理专业无关,如主动性、人际沟通、服务意识等,但却是影响人事管理干部绩效高低的关键,我们把它定义为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二)构建方法

1. 专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是识别人事管理干部的工作流程。我们充分应用国网公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成果开展流程识别工作,保留重要、关键、发生频率高、体现人事管理干部日常主要工作的核心业务流程。

二是专家研讨会推导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在核心业务流程、核心业务环节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流程的相同业务环节进行合并,进一步归纳整理关键工作任务。

三是采用演绎法推导专业能力素质模型。针对每类工作的关键工作任务,采用演绎法,推导出完成关键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形成人事管理干部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2. 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是采用头脑风暴法。借鉴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原理,运用胜任力词典,基于人事管理干部的关键工作任务进行头脑风暴,筛选出相对全面、针对性强的胜任力特征。

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并通过微信、QQ等渠道,组织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提炼人事管理干部的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三是采用案例法和访谈法。针对问卷调查提炼出的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以网络的优秀人事管理干部的先进事迹为主,访谈资深人事管理干部为辅,寻找真实人物案例,进一步验证与完善素质模型,最终形成包含关键胜任力定义、行为指标与典型案例等三方面要素的人事管理干部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体系。

三、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体系的内容

(一)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人事管理干部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应掌握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培训管理、档案管理、其他知识等六个知识模块,具备识人、选人、用人、育人四个核心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岗位分析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岗位分析方法与技术,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关键事件法、参与法、工作日志法等;掌握工作岗位设计,岗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内容和基本方法,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流程制定领导机构编制;掌握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方法,以及内外部人才招聘的主要方法;掌握中央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选人用人政策,能熟练制定干部公开选拔方案。

2.人才测评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人事测评技术,特别是掌握面试、履历分析、公文筐测试法、职业心理测试等基本原理、应用程序、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能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干部胜任力分析评价;掌握干部民主测评方法,绩效考评方法和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能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与考核工作,具备较好的识人察人和选贤任能的能力。

3.人岗匹配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和职业生涯路径设计方法,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开展干部德才和个性特质分析,组织制定干部调整方案和开展调整工作,具备较好的用人参谋能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实现人岗匹配,促进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4.培训管理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绩效分析法、观察法、胜任能力分析法、访谈法、关键事件法、专项测评法等;掌握培训体系设计方法,能根据培训需求提出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掌握干部培训组织与实施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培训效果评估技术,具备较好干部的培训策划和组织能力,提高人事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档案管理

人事管理干部能了解掌握档案管理学基本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文献检索、电子文件管理等基本知识,以及国家档案法、国家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法律、规章,具备人事档案的收集、检索、鉴定、整理、开发和服务能力,能独立从事人事档案管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6.其他知识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电力基本知识、公文写作知识、人事及相关政策法规、计算机运用操作等知识,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政策领悟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以及危机管理能力,能独立组织相关会议,进行公文写作和有效沟通。

(二)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体系主要包括:

1.胜任力

责任心。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热情,勇于承担工作职责;克服个人或家庭等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做事深思熟虑,追求卓越,能够额外付出努力。

细心。人事管理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关注工作中的重要细节,能发现工作中的错误、疏忽,对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多遍核实,对各项任务的结果进行详细考虑。

正直。人事管理干部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能为正确的事情据理力争,能不受环境影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坚持按自己的价值观做事。

遵守规则。人事管理干部熟悉各种人事管理规则,诚实守信,自觉按规则办事,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也不会违反规则,同时能督促他人遵守规则。

2.重要胜任力

积极的心态。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乐观自信,信念坚定,具有奉献精神,能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制定计划去尝试达成目标,对一切保持高度的兴趣。

公平。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注重人际间的公平,处事标准或原则不因人而异。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不给家人或个别人特殊的待遇。

组织承诺。人事管理干部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活动,放弃个人或专业的利益。具有合作精神,愿意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大局观。人事管理干部能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能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基于整体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

(三)素质模型的内在关系

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联系本文提出的人事管理干部素质模型,与提出的四个方面要求存在一定逻辑和内涵上的对应关系:“讲政治、重公道、作风好”属于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业务精”属于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讲政治,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组织工作纪律,能顾全大局,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帮助他人完成任务,有为组织发展做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和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对应于遵守规则、大局观、组织承诺等三个胜任特征。

重公道,就是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恂私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敢于亮剑,心胸坦荡,勇于接受监督,是人事管理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对应于正直、公平等两个胜任特征。

作风好,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永远把工作摆在第一,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个人或家庭利益,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自我,不惜个人的额外付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对应于责任心、细心、积极心态等三个胜任特征。

四、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能力素质模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企业战略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紧密连接,避免脱节。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其中,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广泛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干部的招聘选拔、教育培训、考核激励、职位管理和职业发展等,从而促进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一)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甄选任用

在人事管理干部的甄选过程中,可以主动应用素质模型,如人事管理干部的内部选拔、外部招聘、岗位轮换、后备人才梯队、人才测评实施等各环节,都可以依据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来确定其素质标准和测评手段,这既可以为人事管理干部甄选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提高人事管理干部甄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

可以依据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来确定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这是确定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目标与提高人事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这不仅可以降低教育培训的成本,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而且能够激发人事管理干部的内在素质提升的愿望,从而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三)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考核激励

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建立人事管理干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让人事管理干部了解其能力素质构成现状及与其任职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绩效改进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励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人事管理干部与岗位的匹配度,企业也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源投资收益。

(四)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职位管理

企业如果构建了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体系,可以直接应用到人事管理干部职位说明书的任职资格要求中,比如,人事管理干部为了履行好岗位职责,需要哪些素质能力,各项素质等级分别需要几级等,都可以一一列出来,这样企业对人事干部的任职资格要求也就更加明确、具体了。

(五)可以用于指导人事管理干部的职业发展

员工素质模型以能力为基础,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标杆。人事管理干部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帮助人事管理干部规划职业发展确立基点和路径,推动人事管理干部按照组织要求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五、结语

总之,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模型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和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两个模块,而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包含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培训管理、档案管理、其他知识等六个方面,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包含责任心、细心、正直、遵守规则、积极心态、公平、组织承诺、大局观等八个方面。构建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对于完善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促进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素质模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07).

[2]崔英辉.浅议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石油政工研究,2014,(03).

作者简介:

篇5

(一)主要概念

1.人事行政

(1)人事。“人事”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对“人事”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每个语境下都有不一样的用法。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上有“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辩人事之纪”。这里的“人事”指的是人情世故。又如,《后汉书·黄碗传》中: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这里讲的“人事”则是交际或者应酬。其他的人事还有人世间的事。由此看来,我们今天所提到的“人事”和我国古代所说的“人事”意思大相径庭。(刘玉晓,2007)。《辞海》(1979版)解释“人事”一词包含有人情事理、交际应酬、人员管理乃至男女等。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现代所说的“人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事”指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在社会劳动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狭义的“人事”是指用人以治事,力求人与事的协调。人人有事情做,人人能做好事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现代社会所说的“人事”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人事”并不是单纯地人与事情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对人从事工作即人在做事时对人与事情的安排。(2)人事行政。人事部门通过行政化和法制化的手段对行政人员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行政过程中,为协调事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环境的关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目的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在完成行政任务中创造最佳的工作效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以物为本”管理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转变,传统人事行政也在向现代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2.行政话语

(1)话语。“话语”一词来源于语言学。在语言学中,话语指的是在“语义上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或思想的一句以上的话或书面上成段的文句。”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语言学的意义上,话语仅仅是人们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它由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或思想的话语内容;另一个是将话语内容表达出来的话语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是借助声音说出来,也可以是凭借文字写出来。(2)行政语言。作为行政机关进行管理活动的沟通媒介,行政语言既区别于一般的语言形式又与一般语言形式有着天然的共性。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究其根源,主要有口头语,书面语和体态语三种类型。行政语言也不外乎于此,每种语言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管理活动的进行。(3)行政话语。行政话语是指公共行政的参与者为实现意思表达、信息传递、沟通交流以及寻求自身利益等目的,借助声音说出来、文字符号写出来或以他人能理解(甚或不能理解)的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信息、言语和行动(谭银,2012)。

(二)理论基础

1.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是以“精细独到的日常语言分析”享誉于西方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他把语言作为行为来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产生语言行为理论。他曾说:我们所拥有的日常词汇体现了多少代人所发现的各种值得注意的区别与联系。由此看来,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去制造“理想语言”,而应该从人们惯常使用的自然语言出发,研究“现实语言现象”,从而得出日常语言的功用。

2.话语理论

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对传统公共行政尤其是官僚制及其替代模式进行全面结构,尝试以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某些视角来改变人们思考公共政策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话语理论,如公共管理、制度主义、社群主义等,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话语”理论。因而在公共行政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思潮。

3.普遍语用学理论

普遍语用学就其根基是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改造后形成的一个研究方案。普遍语用学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切入点,在其交往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他的研究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差异,在哈贝马斯看来,奥斯汀的语言取效行为属于策略行为,不是他研究的重点,也不是普遍语用学的组成部分。普遍语用学是不同于经验语用学的哲学语用学。

二、人事行政语用的发展

(一)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是行政活动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是行政活动施加影响的对象。同样,公共人事系统本身也是一个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社会大系统,它和其他的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人事行政系统的环境。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如此众多的因素构成了行政环境的不同门类,不同层级,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行政活动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二)人事行政发展

中国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具有共同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条件,并贯穿着相同的客观规律。但受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导致中国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形成迟缓,呈现出许多特点。第一阶段,1978—1991年,国企改革困境下的劳动人事管理改革。在1978年之前,中国只有国家层面的劳动人事工资计划管理体制,并不存在组织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所使用的“人事管理”一词也和西方语境中的人事管理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人事管理主要指对干部身份的管理,而劳动管理则指对普通工人的管理。自从改革开放后,逐渐将国企中的劳动,人事等方面从政府管辖范围内分离出来,这才形成中国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改革起步的标志。第二阶段,1992—2000年,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该阶段的企业人力资源改革体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导向,尤其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战略化改组和减员增效等措施的提出。第三阶段,2001—2008年,多元格局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外资和私营企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国企职工身份逐渐由企业人转化为社会人,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发生重大变化。除此之外,学界其他对于中国人事管理研究的代表观点如下:赵曙明(2005)按照研究的层次和数量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行了划分,曾湘泉(2006)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和人力资源管理视角进行研究,梳理出13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内容;贺立(2007)从伦理视角归纳早期人力资源管理个学派的伦理理念,并简述其伦理价值等。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人本管理。近年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等内容经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被引用。但是其真正的含义其实在不同语境下又有不同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以及人的根本愈加注重,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部分。在政府管理中我们应该不断改进人事制度,通过对其他先进部门以及行业的人力资源领域的开发和学习,积极完善我国公务员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服务来吸引更多优秀的组织和人员参与,从而保障人的全面的发展。

(三)人事行政语用变化

从语用角度审视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两个基本术语是“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指的是人所拥有的、可作用于组织实践的内在与外在素质。在“人力资源”概念下,人被物化为可由组织整合并支配的资源。由此“,人力资源”取代了人成为“人力资源开发”思维的出发点。无论人事管理学还是人力资源学,二者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了人事管理,是因为前者能够给人,特别是各级行政领导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以全新的视野。这不仅符合历史潮流,而且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因此人力资源理论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是必然的。它既有行政领导者的推动,又有专家学者们的协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满足众多企业家办好企业的强烈需求。社会需求为人力资源理论增添了无限的助力,我们理应顺应这浩荡的潮流,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在中国扎根、开花,进而结出丰硕的成果。但是,近几年来的实践已反映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是重决策管理,轻执行操作;重管人,轻管事;重宏观管理,轻微观管理等等,其实质是对传统模式的全盘抛弃。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不能成为传统模式的理想的最终替代模式。人力资源开发用“绩效评估”取代“人事考核”,以确认组织人力资本的功效与收益,为评价以往的员工管理对策以及对员工进行奖惩、职务调整、培训等提供依据。然而,称谓的转换并未带来人事管理思维、理念、原则与人事管理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反思人事管理模式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推进传统与现代的汇通融合,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传统人事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条道路应该是人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侧重点转向了人才资源规划、深度开发、战略储备以及合理配置,注重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在现实中,只注重执行而不能参与高层决策的人事管理模式,显然人事管理的结果就有可能偏离整体的战略利益和规划;反过来,只强调决策而忽视执行,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就可能受到影响,日常工作没有做好,就会损害员工的切身利益,并最终影响单位的整体利益。所以新型的人事管理模式应该是既能参与决策把握战略方向又强调执行重视细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结论

篇6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策

我国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不仅企业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高校也由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得不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针对于此,需要相关的高校管理人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尝试将高校传统的固化人事管理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样将会有效促进高校人事工作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促进高校办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进步,为高校实行科学的人才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和保障。

一、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并且在高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格外重视管理制度的变革,但是不得不说,大多数高校当前现存的人事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较多漏洞,且现存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不符合未来高校的人才管理要求。根据分析,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目前选择的人事管理制度观念相对落后。许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人事管理制度应该向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转变。大多数高校的人事部门都在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并且也仅仅将自身的工作定义为执行层面,完全没有意识到人事部门可以为高校的发展带来效益和帮助。简言之就是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重要商品和资源,其本身对高校发展起到的激发和影响作用。

第二,现存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真正从人才设计与规划的角度,针对人事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内容、职业要求以及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所以往往造成现存的人事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大,对于高校的战略决策影响较大,最终不利于高校的平稳发展。

第三,高校没有针对人员的聘用进行科学规划。许多高校在人员聘用方面,均属于高校完全垄断的局面。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容易造成高校中非教学人员的比例超过了教学人员。因此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比例存在问题,进而造成高校的人员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就是对人力所进行的科学管理。这里所说的人力,实则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其包含的劳动能力体现在人的智力、技能、体力以及知识储备四个大方面。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当中,最为主要的则体现在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高校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高校当中从事教学工作、教研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职工个人能力情况,所提出的人才配比方案。通过对高校教职工进行全面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教职工的整体工作水平,将不同员工的特点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其不断进步和发展带来帮助,也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许多特点,其本身不同于物力资源,故而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生物性,这是因为人力本身是活的资源,其存在于人体当中,且与自然之间形成了特定的联系。

第二,人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人力Y源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其本身主体地位的体现,主动性的因素可以使得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主导和引导地位。

第三,人力资源可以被全面开发。这是因为人力资源本身属于可再生资源,并且人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潜力。通过对其进行开发,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的价值不断提升。故而,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可以切实提升高校的经济效益和总体价值,为高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和保障。

三、高校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

针对高校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为后续高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奠定基础和保障。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人事管理本身主要是考虑主体的利益要求,从而对认识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将高校的长远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严格按照高校的战略发展要求,从高校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长远角度出发,进而使得高校教职工和高校的发展形成统一。以此为目标和根本的人才管理方式,则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以及整体出发点有所差别。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人事管理比较注重于绩效考核,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则比较考虑教职工的实际利益,以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和需求作为出发点,从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最后,则体现为两者责任重心的差别。人事管理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依据高校内部教职工的岗位情况开展工作。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求高校严格按照员工的优势情况和具体能力进行人员的配置,从而使得员工拥有合适的个人发展规划与目标,从而促进员工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四、未来高校人事管理向着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实践对策

(一)进行观念转变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探究出未来高校人事管理向着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具体对策。依据目前情况来看,需要各个高校的相关人事管理人员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并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刻将教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高校的真正办学水平高低以及实际的综合发展情况,并不取决于综合办学水平,而是取决于高校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学职工,从而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故而,高校应该格外重视将教职工作为核心,并且逐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思想。教师应该是高校发展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只有将教职工的潜能激发出来,才能使得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升,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为高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二)注重人事部门之间角色的变化

高校人事部门要想逐步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形式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要注重高校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角色的自我转换。在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人事部门逐步引入人力资源的理念和概念。同时高校人事部门的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事务性管理,而是应该将其与高校的战略发展情况相结合。针对教职工的工作现状来看,需要为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实现教职工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另外,相关的人事管理部门还需要针对教职工的日常培训进行重视,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得所有的教职工都可以实现自身层面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和帮助。最后,还需要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角色的科学转换。由最初对教师员工的过分监督和管理,逐步转变为对教职工的支持、理解、激励和关怀。这样才能使得教职工由最初的被动工作转变为热情工作,从而不断激发和培养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教职工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开展提供更多帮助。

(三)注重激励奖惩制度的完善

高校在针对教职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面,可以从激励奖惩制度进行变革。通过健全和完善激励分配制度,可以充分凸显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秉承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格外看重效益原则,将每一部门的工作业绩和高校整体的业绩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各部门集体荣誉意识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在激励制度的设定方面,更加偏向于为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关键岗位等等。一方面这些优秀的带头人可以增加干劲,另一方面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分配制度不仅实现了公平,打破了平均主义,更凸显了多劳多得的特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教师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带来了重要的意义和帮助。

(四)注重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科学培养

高校应该格外看重对认识管理人员的动态化培养。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要想不断提升自我,使得自身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对高校教师的科学培养。通过逐步建立起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在校园内部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使得教师在不间断的训练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进修和学习,使得自身的理念有所更新,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也只有将教师单独的学习行为转变为整个高校组织的集体学习模式,才能使得高校内部教职工的专业能力符合社会以及市场竞争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高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高校的人事管理过程当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对高校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其本身已经包含了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内容和职能,并且相较于传统高校人事管理模式更为科学。所以,未来高校在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进的时候,必须要相关的领导与人事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将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和理念,充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内部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得高校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为提升高校的口碑与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鑫娴,李方石. 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实践探索[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02:150-151.

[2]褚峥,陈万明. 高校人事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及实现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42-44.

[3]刘鸿,翁子健.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探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24-26.

[4]刘双印,徐龙琴. 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02:39-42.

[5]李丹丹. 水利单位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实践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3:129-131.

篇7

(株洲市人民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医疗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面对全新的形势,医院的内部管理对于医院的自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事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高的好坏与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医院的发展,更关系着人们的权益。将走动式的管理运用到医院人事管理中,以巡视管理的方法,更直接、更方便的管理医院人员。本文就解析走动式的管理方法,阐述将其运用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事管理;走动式管理;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173-02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近几年内发生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就其原因大多是因医生或者患者的沟通与服务出现问题。而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医院的人事管理不仅关系着医院的自身发展,更代表的是医院的社会性。因此,要改善这样的情况,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就必须从医院自身的问题出发,时刻反省自己,做好人事管理,从实际情况切入,利用走动式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水平,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下文就走动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分析当前我国医院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用走动式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走动式管理的概念与含义

所谓走动式的管理就是我们常说的巡视管理法,主要由高层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要到各个部门走动,便于直接丰富的获得相关人员的资料。这种走动式的人事管理办法因其新颖的特点与有效的结果逐渐在相关行业中流行起来。事实上,走动式管理不仅是从表面看上去的巡视管理,更多的是要强调高层管理人员在巡视的期间,要用其敏锐的观察力来获得最真实的员工资料,并弥补一些因与员工沟通不足而不完整的员工资料。

因此,事实上走动式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的理论,更适宜中管理者的管理艺术,不用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走动式的人事管理时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情感管理,将其运用在医院的人事管理活动中,不仅能使得人事管理大放异彩更能促进医院各项事务顺利进行。

二、当前我国医院人事管理的现状

1、缺乏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小医院在响应政策与改革医疗制度等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与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相比较,这些医院仍旧不能与之匹敌。就其原因,是因当前的社会形势所迫,很多医院在内部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人事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规章。有的医院虽然已经开始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许多规章制度与奖惩措施,但缺乏一定的落实和约束制度,较多的制度要求很难落实到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科室中去。例如,临床医技部门不仅要复杂处理繁忙的医疗科研教学任务,更要管理其各个部门进行多种行政任务。这样一来一旦在进行医院人事考核时,就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以至于对人员的管理不足,最终影响医院的事务。

2、各项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

随着我国对于医疗事业改革不断深入,新医改中提到,各级医院应具备较为完善的机构,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考核目标等。但这些要求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各项设置在达到相关标准及要求后却没能执行到位,落到实处,有的因执行力度不够,在实际的医院经营活动中没能发挥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其实,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医院各个职能部门的相互沟通,因各个职能部门除了要处理很多科研教学任务外,还要处理各项行政任务,如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因沟通不足而产生人事管理障碍,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事管理的效果,更可能阻碍医院的自身发展。

3、职能部门与临床部门的沟通联系严重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小型医院已经在基础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在致力于升级医院事业的过程中,医院各个部门的行政办公条件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有的医院有了独立的办公区域、学习环境以及工作环境。这样一来也给医院的人事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因区域的划分很多中层管理干部基本已经脱离了临务的医院职工。也因医院的管理队伍正不断向年轻化和专业化发展,导致很多没有医疗背景的医院人事管理人员技能不足,最终在造成了职能部门与临床部门的脱节。然而,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讲,职能部门是要服务于临床部门的,但同样其还具有管理职能,如果缺乏及时的沟通联系,势必会更加削弱其职能管理效果,服务意识也会逐渐消失,不利于医院的整体发展。

三、医院人事管理中走动式管理的具体应用

1、建立科室定期走访制度

在医院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如果要应用走动式的人事管理方式,首先就必须建立定期的走访制度,确定好走访各个科室的联络员,保证医院各个喀什之间的有效和及时沟通。另外,不仅要根据医院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长远的、适合自身的计划,更要有组织的建立一个业务员能力强、综合能力高的人才队伍。在走访、交流的过程中针对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还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引进人才并制定相应计划,在发展人才的同时利用优秀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医院人才的培养,更是促进人事管理有效进行的最佳路径。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还应经过实际的招聘、选拔、培训以及考核等流程,有效保证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

2、实施动态的核岗定编制度

在实际的医院人事管理中,应根据医院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来编制动态的人员岗位制度,对每一个员工进行编制,在进行调整和核定的同时,应考虑到床位周转率、科室门诊数以及一些医疗任务等重要信息的影响,合理的安排和编制人员。其次,应根据核岗定编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引进相关人才;同时,还应注重动态的岗位管理工作,强调走动式的人事管理,以此来获得最基础、最真实的人事资料。此外,通过加强(下转178页)(上接173页)科室之间的交流沟通,医院人事部门与相关临床部门的共同管理,以科学的方式来调整和编制人事制度,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管理工作

为了让医院的服务更能满足患者,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以网络平台支撑医院各项工作,并能有效的将信息系统与医院的内部人事部门管理软件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将系统的登陆权限进行分配,对适当的人开放适当的登陆权限与访问权限,这样一来就能方便的在医院网络系统上实现各个部门的考勤工作,更好的为医院事务性工作服务。另外,运用走动式的管理方式,还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强化医院人员的团队精神,有可以让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公布医院大小决策和信息,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载体,更好的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人事联络。

结语

总之,想要利用走动式的人事管理办法,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技术,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职能部门与科室之间的有效交流,更好的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实施动态的核岗定编制度,实行全新的人事管理模式,以促进医院管理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 曹江勇,柯志华.浅议医院人事管理中走动式管理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06:213.

[2] 王霞,王文京.走动式管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12,05:54-55.

篇8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06-01

1 人事管理及其特征

人事管理的概念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具体是指组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具有的思想和行为。它主要包括传统人事管理活动和“反映性”人事管理活动。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档案管理,如记录并保管员工进出、工资晋升、职务升降、岗位变动及奖惩等情况;人员招聘、选拔、委派、工资发放等具体工作;为职务分析、职务编写、拟定绩效考评制度与方法、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规章制度的制定、职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而“反映性”人事管理活动则主要是指组织中人事部门或相关人员根据既定规章和相应指导对人事上偶发或突发事件的处理活动。人事管理与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一样,是组织的基本管理功能之一。

人事管理的特征:

(1)就其职能而言,属于参谋职能或辅助职能,并未进入直线职能。

(2)就其工作性质而言,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其活动范围有限,是一种被动性和缺乏灵活性的工作模式。

(3)就其与组织战略的关系而言,其活动很少涉及单位高层战略决策,与战略规划的联系是一种行政或单向执行联系。

(4)就其绩效关注焦点而言,人事管理更加注重部门本身成效,比较短期导向。

(5)就其在组织中的地位而言,人事管理活动被视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往往得不到组织的重视。

2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费用核算;工作分析和设计;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雇用管理与劳资关系;培训和发展;绩效考评;.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员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建立员工档案等。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事部门的工作内容都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从人事管理工作中逐渐突显出来而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归纳一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管理内容上,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

(2)在管理形式上,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

(3)在管理方式上,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4)在管理策略上,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就事论事,只顾眼前,缺乏长远,属于战术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根据组织的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措施,属于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6)在管理体制上,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强调按领导意图办事;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根据组织的现状、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7)在管理手段上,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8)在管理层次上,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后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使人事管理部门成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4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篇9

关键词:法制视角下;学校人事管理;现状分析;对策探究

一、当代社会法治视角下,学校人事管理法治化的内涵

所谓的当代社会学校人事管理项目法制化转变,其实指的就是学校在遵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依照相关法律条款进行相关人事监督与管理体系制度的合理构建与正式实施,以此为基础进行日常人事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已达到实际管理结果有效性的根本建设性目标。整个法制化项目开展的核心要素在于,严格要求当代社会学校能有效进行人事管理相关理念的综合性改变,帮助学校领导者针对人事管理相关制度发展的必要性作用进行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借此通过科学化手段不断优化并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当代法治视角下学校人事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学校人事管理整体重视度不足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当代社会绝大多数学校中的人事管理,基本上都是由校内的正副校长监管,并由学校相关人事办公场所进行相对应日常人事管理活动工作的正常开展,例如最为常见的便是:人事管理部门人员的调动(调出与调入)、人事组织部门成员的日常绩效考核、人事招聘相关事宜、岗位价值评估活动、相关人事岗位惩处制度制定以及人事档案建设与员工离职手续签办等一系列在职岗位工作,整个系统化的工作编排和进度中都没有为此设立针对性的部门实行统一性操作和管理。所以,久而久之学校忽略管理人力资源有关的工作问题现象,直接影响了人事管理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校园师资团队、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学校人事管理相关干部法律素质有待提升当前很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出不具有完善的法律思维,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负责人通常都没有受过系统性的学习人力资源专业,都是从事过有关教育工作或者培训机构,他们的工作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只执行政策以及工作指示开展工作,缺少人力资源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法律对于许学校的重要性,特别是缺少了法治化管理思维。人事干部法律素养偏低,也会直接阻碍学校人事管理实施法治化的建设。

三、当代法治视角下学校人事管理相关对策分析

(一)以科学化手段,为学校创设专门的人事管理部门“以有效教学为发展核心,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力”是作为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校园发展环节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倘若将所有的发展建设资源都投入在教学项目中,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例如行政与人事管理,显然也是欠缺一定合理性的。对于学校而言,教职工人员都是维护校园长久稳定发展和建设的重心资源架构,也可以说缺少高素养以及品质的校内职工人员,不管有再优秀的教学设备的硬件与软件都是徒然。基于以上背景,作为法治视角下的当代社会学校,要足够重视“人文”这一社会影响因素,重视校园的日常人事管理项目工作,通过科学化手段创设专门的校内人事管理岗位部门,来进行日常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监管,维持学校未来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力的稳定发展。

(二)帮助学校全面提升内部人事干部的基础法律综合素养作为学校认识管理者一定要做到严格依法、根据规则办事,同时对法律保持着敬畏之心,绝不触碰法律红线,不去做违法违规的事项,人事职员在做出有关教职工利益行为时候,要第一时间通知教职人员,听取教职工的解释与阐述,才能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人事干部在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同时,还要组织全体职共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学校中的人事管理制度,才能充分保障校职工的知情权,通过加强教职工的法制理念,提高学校的人事管理效率以及法治化水平。

四、结语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针对当代法治视角下,社会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相关概念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将学校人事管理相关理念内涵、发展现状以及有效优化与解决措施展开有效论述,期望能为未来社会学校人事管理项目发展过程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资料:

[1]段冬梅.中小学教师管理法治化的限度与突破[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22-45.

[2]张仰谦.减坐位的效应[J].中小学管理,2004(02):56-98.

[3]高振太,周亮.创新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0):34-87.

篇10

1.1人事管理工作信息量大,复杂而又繁琐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编制管理、公开招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工资管理、师资培训、统计报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而这些都和每个教职工息息相关,不能出现一点错误,因此对人事管理工作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

1.2人事信息具有数据时效性、一致性及准确性高校人员变动比如引进人才、人员调入调出;信息变更比如人员的职称职务变化、工资变动,学历学位变化等等,那么这些信息的变化就要使人事信息要及时地进行更新、维护,这些才能使人事信息准确,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

1.3人事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关联程度高人事部门既要从外界采集大量的人员信息,同时又要向校领导及主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人员信息。高校的人事信息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了解人事动态提供重要依据,它已成为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不仅信息面广而多,而且各方面的内容有很大的相关性,需要互通有无,高度共享。

1.4人事管理工作具有多样性按岗位来划分,高校中的人员分配既有教学人员、教学辅助人员,还有行政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后勤服务人员。不同人员在学历层次、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强调多样化管理,针对不同的人员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利用信息化先进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及时地更新各种人员信息;提供可靠数据,为学校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1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相比传统工作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事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经验性的重复操作,但这些事务又都是和每位教职工密切相联系的,每年的职称评审、公开招聘、年度考核,师资培训、统计报表等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较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往往占据大量的时间,有时会感到人手不够,但若是更好的利用信息化去处理这些工作,那么在处理这些事务时便会大大提高效率,及时而高效的完成这些工作。

2.2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各部门和教职工服务比如人事科掌握着全校的人员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以EXCEL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的,如有人员变动、信息变更可以及时更新完善,以保证数据的准确,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帮助筛选、查找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为各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员信息提供服务。

2.3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高校人事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事部门各职能科室的由于工作内容的差异而使人员信息在概念、范围各不相同,导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由于人事工作各方面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需要能够互通有无,但有时各部门的数据不同步、信息更新重复率高,给人事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实现信息化人事管理后,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能使高校人事部门各科室对人事信息进行共同操作,从而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实效性,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2.4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事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传统的人事信息资源大都是以纸质的形式显现的,不利于携带与信息的传递。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后,各种人事信息资源不再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将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显现,这就极大地便利了传输和使用。而且应用各种功能齐全的人事管理软件,还可以对现有人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进而实现人事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