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内容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尽管众多学者们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能够带给大学生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
高校户外拓展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新生事物。为此,众多学者围绕如何将户外拓展课引入高校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且称其可以带给高校大学生诸多益处。童丽珍的《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认为户外拓展课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众多天然优势;周云等《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则认为户外拓展课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认为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这一课程存在的客观原因之一;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则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角度强调户外运动的价值所在;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则认为开展户外教学可以缓解教学场地紧张的压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周云等《高校设置户外课程的研究》认为户外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针对性的提高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诚然,上述学者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但是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户外拓展课程特点
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大学生心理、生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势必要充分发掘该课程的特点,围绕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设计定会使该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能够保证户外拓展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参与户外拓展活动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基本前提,以保持身心健康为基本目标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既然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自然离不开“养生”的范畴,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身体的发育已经接近成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基本都处在健康状态,但是“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户外拓展课正是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甚至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此应为拓展课程“养”的内涵。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吸收了以往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点,同时也有目的的避开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某些缺点,比如中长跑的强度较大,心脏负担较重(心率为130-150次分),不适合大多数非体育生;而同场竞技的球类运动技术动作较复杂,比赛时身体接触较频繁,对抗激烈,大多数非体育生一朝一夕也很难掌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则“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旨在“使身体平均发达”。
(三)户外拓展活动的最终目地是体会某些精神实质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以此看来,户外运动课程的实质是通过具体的身体锻炼,达到增长知识、增进情感和增强意志的目的。“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躯也”,学生若能够通过户外拓展课体会到这样的精神实质的话,以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则指日可待。同时,达到了这样目的也就实现了体育的德育教育的功能。
(四)形式简单多样、寓教于乐是户外拓展课程的基本特点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兼顾“学与玩”,“学与乐”并且达到了学、玩、乐的平衡。经典的拓展课内容之一,如“信任背摔”、“抢钱游戏”基本是靠徒手组织进行的,但是从实施的效果上看,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且一提到户外拓展课,这两个内容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此外还有“穿越雷区”“电网逃生”等内容则借助少量器材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上述特点的顺利体现能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所兼顾的目标
遵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需要给户外拓展课程设置一定的目标,使之能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户外拓展课程这一独特形式完成某些特定的教育任务。
(一)运动参与目标
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参与,并把这一要求理解为积极、主动参与户外拓展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切身体验课程内容涉及的有关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则无法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强迫的、被动的参与最终会与这门课程的基本目标背道而驰,也更无法真正的实现这一目标,会对参与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目标最基础也最重要,应该是户外拓展这门课程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二)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要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就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一课程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带给学生的独特感受。其一是基本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户外拓展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因而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这样能够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此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难度级别可用于区分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同一内容的课程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既可以浅尝辄止,也可以轻松胜任,更可以全力挑战更高的目标。而每个难度级别对于那些能胜任的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就个体而言,根据自身能力大小完成的不同学习目标都能够带给学生本人成功的感觉。而少数学生会试着挑战更高难度以求体验更大的成就感。虽然只有少数学生会这样做,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完成心理健康第二目标的质量。第二个目标的建立恰恰是为少数学生设立的。对于那些敢于挑战更高难度的学生来讲,这一目标的设立除了能让他们体验更大的成就感之外,同时也可以带给他们更大的挫折感,在摆脱困扰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对少数学生的意志力莫大的考验。完成这一目标能够带来两个直接的结果,其一对于那些能挑战成功的学生来讲,他们就是这个团队的精英分子了,对于教师来讲,通过这一手段即可筛选出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来。恰恰是这一点最能够体现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三)社会适应目标
社会适应目标之于拓展课程就是培养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户外拓展课程所提到的团队精神是通过完整的实践全部课程内容后所要领悟的最高精神境界,它贯穿于拓展课程的始终,引导学生由自发运用向自觉运用过渡,并且以拓展课程为起点不断扩大团队精神的运用广度和深度,最终跳出拓展课程的束缚,推己及人的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个体。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使之成为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之一。拓展课倡导的团队精神着重强调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激励作用,其二是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体现在找到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之前,队员个体之间相互协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而凝聚作用则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分工促使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强化每个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拓展课程内容的每一次成功实施都能够让学生愈加深刻地体会这两种精神作用。
三、正确选择体现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主旨的活动形式
毋庸置疑,户外拓展这个名词是个地道的舶来品,欲使户外拓展课程更好的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服务,这就不免让人思考如何设计使之适合中国国情这个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局面。
(一)要考虑拓展课程适用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的不同
如果不考虑这点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内容对于身份完全不同的人群来讲未必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承认户外拓展培训在国外公司的广泛影响力,作为岗位培训的拓展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其主要受众是公司新职员而非在校大学生,旨在通过学习拓展课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打破新员工间的情感隔阂,尽快融入工作中去。可见这种培训有很强的职业色彩,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而作为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的户外拓展立意更高,影响更深远非企业培训所能企及。
(二)要考虑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户外拓展培训内容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东方人特别是中国大学生的需求。比如说,拓展课程的设计要尊重义利兼顾的传统价值观,摒弃西方那种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尊重个性,重视集体而非只重视个性忽视集体。对于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持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要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清醒认识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那么如何设计高校拓展课程内容也就有清晰的框架了,对于西方拓展课程内容的取舍也就有据可依了。要让拓展课程这一新兴事物在中国茁壮成长就不能够完全照搬西方的拓展培训课程内容。要从国情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教育功能符合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四)要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
适者生存,即拓展课程的设计要适合高校的实际,与高校校风校训相吻合,和学校的文化气质相吻合,和学校倡导的人文精神相吻合。这些都是拓展课程赖以生存的土壤。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会使拓展课程的设计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使其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去,带有鲜明的本地特色为不同地域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们服务。
总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取舍,既要考虑拓展课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如何设计使之能够在中国高校这块平台上生存、发展。避免发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样的情况。保证这一新鲜事物能够将其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完美的达到所有教学目标,造福于当今的中国大学生。就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照搬西方拓展培训课程的全部,又要避免闭门造车的盲目做法。不断挖掘拓展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特点,使之适合当今国情,符合高校客观实际。这才是拓展课程能够在高校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拓展课程这个新生事物能够在高校生存发展,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童丽珍.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 周云.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 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3.
[4] 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5] 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9.1.
[6] 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7] 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
[8] .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
篇2
【关键词】课程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 教学改革 U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9-02
采用CAD的目的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管理水平等。人在设计零件时的原始冲动是三维的, 因而只有三维设计才是真正意义的CAD。创建三维参数化零件模型,不仅仅是为了造型,正确的模型应当为以后的许多使用准备好充分的数据和参数驱动的可能,如:设计的修改和调整、虚拟装配、力学分析、运动分析、数控加工等,必须有许多相关知识的协助才能完成。[1]三维CAD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企业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三维实体建模能力,是数字化设计和生产对教育提出的要求。[2]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机械CAD》教学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操作技能型的必修课。[3]尽管到目前为止,该课程的名称尚未统一,授课所采用的三维软件也不尽相同,但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一致。三维软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集成系统,其各项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4]我院自2005年起开设《三维设计(UG)》,选用UG软件作为讲授对象,讲授内容主要为“用户界面与基本操作”、“草图设计”、“特征建模”、“基准平面和基准轴”、“体素建模和布尔操作”、“空间曲线”、“曲面设计”、“零件虚拟装配”及“工程图绘制”等,一般设置52学时(28学时讲授,24学时上机)另加一周实习。
目前,高职院校软件应用课程(绘图设计)教学侧重于软件各个命令的使用方法的讲解,割裂了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应用,学生学习效果差。[5]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因此2010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了专业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6]本文就探讨《三维设计(UG)》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改革情况。
1.与《三维设计(UG)》相关的职业标准对三维设计技能的要求
目前,我国有国家职业标准641个。国家职业标准对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需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资格等级共划分为五级,分别对应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并制定有不同的工作能力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对应着高级工。[7]与我院开设《三维设计(UG)》课程的四个专业相关的职业标准有20多个,其中涉及三维设计技能的职业标准有4个: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程序员、模具设计师,对照这4个职业标准中高级(三级)层次对三维设计技能的要求,可以归纳出在职业岗位中所要求的三维设计技能为:模型数据交换、草图绘制、三维零件建模、曲面造型、数控车编程、数控铣编程、程序生成与传输、强度分析及装配建模,如图1所示。
2.《三维设计(UG)》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内容
为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在坚持教学大纲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鉴定文件要求,调整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使《三维设计(UG)》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起来。但是,高职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其课程结构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应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生长,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而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规范性要求。[8]因而,在将课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时,要坚持原来的课程内容体系,对授课知识点和案例做恰当调整。对知识点的选取,应把职业标准对三维设计技能要求的知识点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来,弱化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中未提及的知识点;对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删减原来使用的与实际工作应用脱节的或者对知识点技能点解释比较冗长的案例,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中关于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程序员、模具设计师的技能题中适合的例子,另外加入三维软件原厂培训和国家信息化培训中心培训试题中适合的例子,对接后课程知识点和授课案例的调整情况如图2所示。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后的课程教学
《三维设计(UG)》课程属于技能操作型的课程,要强化教师直观演示和学生反复操作练习来实现学生对三维设计技能的掌握,进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改革是为教学效果更符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因而,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要更多地引入企业生产中应用三维设计的情境,形成根据教学内容来选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多种教学方法协调使用的教学过程。在理论教学部分,采用讲授法,让学生领会“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在技能操作部分,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基于三维CAD软件的演示教学法[9]即教师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具体例子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从而实现简明化、形象化教学,让学生学会基本掌握各命令的使用和建模思路,然后采用“练、学、练”案例操练法,根据给出的例子,学生先自己操作,遇到问题时请老师进行指导,再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整个例子的建模,让学生在操作中强化对相应命令有机组合地并灵活熟练地运用;在整周实习时,采用项目式教学,项目教学法[10]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周的实习内容分为几个项目,其中稍大些的项目还可以分为几个小项目,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这些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选自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中的或企业生产中的典型的例子,并设置企业设计制造产品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产应用的情境下完成项目。《三维设计(UG)》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图3所示。
4.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后的课程考核
在《三维设计(UG)》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调整以后,对该课程的考核办法也进行了调整,力求课程考试对学生三维设计技能考核与企业工作实际中对这些技能要求的评价效果一致。首先,将学生的该课程总评成绩构成调整为:平时表现(10%)+课堂操作(20%)+课程实习(20%)+考试成绩(50%),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三维设计能力;其次,由教研室与国家信息化培训中心以及UG软件原厂培训中心联系,将课程考试的内容与培训考证的试题内容作对接调整,学生只参加一次课程考试,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培训中心要求的就有资格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实现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的对接。
5.结论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三维设计(UG)》进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改革,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我系10级开设《三维设计(UG)》课程的班级中,有70%以上学生取得由国家信息化培训中心或UG原厂培训中心颁发的UG(中级)证书、并有9位同学在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江苏赛区)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同学们在加工中心(高级)技能考证中零件三维设计部分都做得比较好,另外,在顶岗实习中,多个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三维设计技能掌握较好。
参考文献:
[1]陈伯雄 三维设计是CAD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00(08):11~13.
[2]杨道富,孙五继 国际职业需求与三维CAD教学改[J] 革教育与职业 2005(01):55~56.
[3]桂艳 机械CAD课程教学改革之实践[J] 科技资讯 2008(10):188.
[4]文少波,邬春芹 “UG CAD”课程教与学[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1):120~121.
[5]朱晓川,谢英星 《UG绘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机械职业教育 2010(10):58~59.
[6]鲁昕 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 教育与职业 2011(07) :23~28.
[7]李居参,李晓东 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双证书”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 2005(03):1~5.
[8]谢红勇 略论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7):136~139.
篇3
关键词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分析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03-04
1 引言
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当今教育技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对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更是研究的重点。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别强调了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而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同时,培养具备高素质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师范生(以下简称幼师生)俨然成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发展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2 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加强课程内容分析与设计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针对幼儿教师和幼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并对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幼师生发放了学生问卷,对徐州幼教集团部分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发放了教师问卷。通过对返回的有效问卷(学生275份,教师66份)进行分析发现,53.03%的幼儿教师曾经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80.3%的幼儿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比较清楚。而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在校幼师生中,所有人都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门课程,但对于《标准》的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现根据被调查者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按照《标准》中提及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四大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意识与态度 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方面,只有43.27%的在校幼师生认为教育技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而72.73%的幼儿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而将近60%的在校幼师生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在应用意识方面,69.7%的幼儿教师和57.09%在校幼师生都具备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在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意识和态度,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均比在校幼师生的调查结果较为理想。
知识与技能 从教育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幼儿教师的掌握程度比在校幼师生稍高一些,尤其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幼儿教师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幼师生;而在教学媒体与应用环境方面,常用的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幼儿园常见的教学设备,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也明显高于学生(少于三分之一)。
应用与创新 《标准》中关于应用与创新的要求分别有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由于在校幼师生缺少足够的教学实践,他们虽然很感兴趣,但在这方面的能力表现却远远低于幼儿教师。特别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这两个方面,在校幼师生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大,幼儿教师中能够完全掌握的约占50%,而在校幼师生中能够完全掌握的仅占20%。
社会责任 《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部分,就公平、有效、健康地应用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示范规范行为与传授与技术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的内容做出要求。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各被调查对象对这些要求的理解与认可程度的比较发现:80%以上的幼儿教师完全认可《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四点要求,而在校幼师生中仍有近40%的人对这部分的理解不够深刻。
3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需求对象的分析 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教育技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幼师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既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有信息技术或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因此,本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以期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能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之后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应用与理解奠定夯实基础。可以说,在课程方面,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得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之间,实现更灵活、更具渗透性的有机串联。而对幼师生自身而言,也能帮助他们寻找到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最佳着力点和最具“知行转化”意义的平台,从而让其职前教育能够最大化地满足职前需求。
课程内容的分析 图1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2012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课时安排。以《标准》为基准,经过对照图1中的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分析发现,传统的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理念、内容安排和结构体系方面都存在与《标准》要求相脱节的突出问题。
1)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常规媒体使用过多,缺乏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前沿知识与技术的介绍和描述。这样一来,不仅不易调动广大幼师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也很难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的精神。
2)课程内容的安排包括教材的内容都缺少针对性,对于幼师生的专业化特征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结合学前教育学的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将普适性的教材与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
3)课程内容结构过于单一,未突出“教学设计”这一重要部分。“教学设计与实施”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两部分内容,应作为培养幼师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重要阵地,当然,这些也是一个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
那么,幼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究竟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既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又适合幼师生的专业特点与发展需求呢?笔者将在以上问卷调查与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内容设计的新思路。
4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选取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能更符合现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对未来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既做到对应《标准》,又有适度弹性。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标准》主要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明确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幼儿教师同样要求具备这些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素养,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擅于将信息技术与自身的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可以说,《标准》从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要求广大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能力、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以及发展创新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部分。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若以《标准》为准,对他们在校期间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可以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更快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标准》中的“意识与态度”部分的现状调查结果为例,通过将在校幼师生与幼儿教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现状明显优于在校幼师生,而两者出现明显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校幼师生开设课程课时相对不足,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真正实现教育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因此,难免出现幼儿教师渴望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动需求与在校幼师生面对教育技术课程被动学习之间的尴尬现状。然而,这种差距不仅仅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出现,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校幼师生在教学资源应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远远不如幼儿教师。究其原因,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教育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频繁应用,在锻炼教学技能的同时,更加深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环境的熟练掌握,而这一切正是课时有限、缺少实践的在校幼师生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结合课程需求对象即幼师生的特点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与设置,并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1)教育技术理论。熟悉教育技术主要理论基础与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幼师生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系统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应用相关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掌握媒体素材的加工方法和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从而培养通过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终身学习观念。
3)教学设计与实施。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与教学设计过程要素,根据幼儿特点和幼儿园的教学条件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研习教学实施案例与创建教学实施计划,能够应用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涵,为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等后继课程奠定一定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期提升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与整合水平。
5)学习成果整理与展示。综合运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实现个人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评价。学生将自己整理、记录的习得成果,利用已掌握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网络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展示、分享、交流与评价,不仅增强他们学习活动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利于培养他们信息化教学研究、评价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 结合以上选取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框架设计理念是以《标准》为基准,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机网络教学环境,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2)遵循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根据生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及学生形象思维型智力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优势智力,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挥潜能,使学生成为各具风格的幼儿教师。
3)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通过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日常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序列化教学内容,“教、学、做”三者相结合,利用现有师资、校内实训环境、学校下属幼儿园资源等条件组织相关教学实践。尤其将课程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幼师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线性贯穿。例如,教育技术课程与其后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之间的衔接与渗透,都可以为幼师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基本四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利于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根据时代与行业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在内的各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观念。
结合以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与各课程内容,搭建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框架,框架如图2所示。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不仅考虑到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的内容序列关系,也遵循了一般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和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
该框架设计将课程内容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呈现,使得幼师生在完成每一模块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在对幼师生实施课程教学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试点教学发现,这种更具灵活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每一次的小组活动或任务活动之前,都必须先进行“活动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实施等不同层面都能受到“教学设计”这一核心能力的锻炼。而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整体感,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语言领域学习的要求有“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里提及的“其他多种方式”就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开展也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更乐于被幼儿接受和青睐。那么,为了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必然要对广大幼师生也就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标准》设计一套切合当前发展要求、结合幼师生特点的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框架并予以实施,适时推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与自身特色的教育技术校本教材,才是积极培养真正适应时代与行业需要的幼教师资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北京:教师[2004]9号,2004.
[2]佟元之,许文芝.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23.
[3]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 初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1.
[4]薛庆文.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74-76.
篇4
行业标准教学内容设计固井石油行业的标准非常多,截止到2012年11月底的数据,在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的目录中,有行业标准2229项、国家标准163项、API标准67项。行业标准中仅石油钻井工程类就有136项标准, 类有245项标准, 类有94项标准。
如何将行业标准融汇到专业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钻井专业固井与完井课程中的固井内容为例来进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正本清源,辨别现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是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应用范围广、数量多,收集较为不易。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很多石油行业标准都是从互联网上各大石油论坛中获得的,这些标准,有的已经停止使用,有的被新标准代替(有的升级,有的合并)。比如,1995-01-18的《 》于2010-8-20废止,废止公告号为能源局公告2010年第2号;2003-03-18的《 》已被 代替;1996-12-15的《 》已被 代替。
对于这些行业标准,首先要辨别清楚,那些是现行的,哪些是停止使用或被代替的。由石油标准化研究所、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是石油行业标准的权威网站,可以在这里进行标准的查询。
对现行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归纳和分类
现行有效的固井技术标准如下:
(一)固井工艺技术类标准
(二)固井施工作业规程类标准
(三)水泥浆设计与试验规范类标准
(四)油井水泥外加剂评价方法类标准
(五)套管质量现场检验类标准
(六)固井质量检验类标准
(七)其他固井相关标准
(八)技术法规
三、结合课程内容,再次将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再次将标准分为三类:不讲授的、讲授部分的、重点讲授的。
(一)不讲授的标准
由于课程性质、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有些内容并不涉及,故对这些标准仅集中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有这些标准。如下:
(二)讲授部分内容的标准
有些标准,涉及内容超过课程范围和深度,对超出的部分进行提示性介绍,并不讲解,仅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部分的讲解。如下:
(三)重点讲授的标准
有些标准,涉及内容与课程结合密切,这部分标准重点讲授。如下:
2009年的固井技术规范是个纲领性的文件,也是重点讲授内容。
四、将标准融进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将固井行业标准或固井技术规范的内容按教学内容的章节拆分,融入教学内容中。一般是这样,在概论中总体介绍一下现行标准,在每节课开始时先介绍有哪些相关的标准,然后在教学内容中将相关的标准的内容一并讲授,重点是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工具、基本方法、基本工序、技术要求等。如在“内管注水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先是“固井技术规范”殊固井部分的内管注水泥的适用范围,然后介绍内管注水泥装置,再介绍管串结构,最后介绍标准“固井作业规程第2部分:特殊固井”的内管注水泥作业程序,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相对比较全面了;再如,在“固井质量评价”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先介绍影响固井质量评价的因素,然后介绍“固井技术规范”中固井质量评价的总体要求,再介绍标准“固井质量评价方法”中关于水泥环胶结质量评价的内容。
将行业标准融汇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对于增强学生标准化意识、全面了解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的能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 教学内容 设计
目前多数中学开展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宏观来看在内容设置上基本分三类:一是生物科技前沿介绍,如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等;二是生物知识和技能拓展,如动物行为、实验设计等;三是属于学科间综合,如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温室效应、仿生学等属于这范畴。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课题叫《花和花絮》,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教师借助演示文稿图片,将大学植物解剖学课本中花的结构和分类、花絮的结构和分类内容,完整的讲了一遍。从一朵完全花的构造到不完全花,从周位花、上位花到下位花,从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到胎座的类型名称;从花絮的结构到分类名称。大学课本上的分类名称都一一告诉,如二强雄蕊、合生心皮雌蕊、侧膜胎座等,一节课下来,中学课本没有的生物名词术语就有二三十个,令人目不暇接。从学生课堂听课情况看,越往后,跟着听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到底应注意什么呢?
一、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遵循的原则
1.切合学生实际知识需求,注重实用性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原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或实验能力的提高,即以学生的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需求既包括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包括学生兴趣,是二者的整合。应避免知识选择的无目的性,避免大学知识的生搬,避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感到能学懂,对平时的学习有帮助,有点拨作用。当今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随着课程的进展进行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对知识再加工,形成知识网,并对原理、重点、难点知识深入思考并会应用或迁移。限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这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围绕课本中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以丰富的典型事例再加以佐证或加深拓展,会起到夯实知识基础并适当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这样也会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高考接轨,因此会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往往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也是牵扯国计民生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介绍和引导到位,也应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校本课程的整合点。因此,生物校本课程不等同于奥林匹克生物培训班。
2.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原则
学生是处于青春期发育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校本课程可选择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与正常性心理和性卫生、平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环保与防病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渴望知道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助于我们的育人。
3.地域性原则
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特点,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寻找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周边环境或地域性的问题。例如某中学地处古城西安的城墙边,护城河水异样的颜色和气味,会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引起探索的欲望,可就此设计探究性课程。又如园林艺术与校园内植物种类的选择,学生健康与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等。
二、具体阐述三种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1.对于生物科学科技前沿介绍,内容的设计宜围绕课本原理的应用,选择生物科技典型事例,进行举例和拓展,加强学生对课本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拓宽学生眼界。如转录翻译的原理与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再理解和记忆,又知道了生物技术对这原理的应用,还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使学生张开创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组技术产品或转基因产品,起到知识的迁移作用。如从抗虫棉到是否粮食作物也可导入抗虫基因进行育种,从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着重原理及应用,注意不要过于引导学生拘泥于技术过程的细节,超出学生的知识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2.对于生物知识拓展类,教学设计的内容可选择围绕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为平时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课本上的这些重点难点,学生或只有初步认识,或
认识不到位,或感到难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与花絮》为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适当拓展深化,尽量避免太多的新的术语出现。例如可选以下作为教学内容:花的构造与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花的构造与杂交;花药、花粉的构造与传粉受精及无子果实、单倍体育种;花的构造、花的色彩和传粉的关系及与适应性和进化;花的构造与植物分类等。
3.实验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方面,可做的有很多。如围绕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原则、简便和可操作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和设立对照等),选择实验事例,对学生从设计思想、设计步骤,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如何下结论等方面的训练,或针对学生设计思想的疏漏处进行探究等。实验事例的选择,应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应是学生课本所学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再应用,这样,达到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实验思维能力,并促进这种能力在新情境下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历年高考题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事例。
综上所述,生物校本课程绝不是一堆新生物术语的简单堆砌或大学内容的翻版。生物校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学生已有课本知识基础,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和生活需求,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适当开阔眼界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学中.谈校本课程的开发.pep.com.cn/200406/ca471356.htm.
[2]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pep.com.cn/200406/ca471381.htm.
篇6
关键词:生产过程;模具专业;UG;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现代模具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要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就必须不断调整与改进。课程设置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及教育的组织手段和方法。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仍然不能彰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内容也不能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我院模具专业基于生产过程,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课程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生产单位一线需要,由于现代模具生产方式总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职业院校就应当基于生产过程,动态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这种基于生产过程开发与改革专业课程,就是以生产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着眼于隐含在生产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整合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我院模具专业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基本思路与方法如下:(1)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把握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在总体上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设计方向。(2)基于模具产品的生产线式工作流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将生产过程融合到课程结构中。(3)采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项目化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方法构建专业课程。(4)基于模具产品生产过程,拟订工作岗位与能力结构,结合我院模具专业培养人才与之对应关系确定课程内容。(5)以典型模具产品为载体,以层次渐进式项目教学内容为主线进行课程的开发。(6)依照就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形成专业特色。
其主要思路和方法如图1所示。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设计实现过程
我院模具专业基于生产过程,开发了《模具CAD/CAM(UG)》这门专业课程,并实现了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其开发过程如下。
(一)市场调研,确定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市场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与学生就业相关性较大的典型企业(如宜宾普什模具公司、一汽大众等)以及部分已就业的该专业毕业生,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为企业的岗位情况、岗位工作任务情况及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等。通过调研,发现UG软件自从1990年进入我国后,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工程背景,在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模具制造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沿海的大、中、小型机械制造(特别是模具制造)企业中,广泛采用UG软件完成从产品造型、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全过程,因此,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掌握UG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地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应用,是模具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需求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确定了工业产品设计、模具CAD、模具CAM(数控编程加工)、模具装配与调试四大模块为本门课程的专门化方向,同时确定了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构和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了基于生产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的工业产品设计与装配、模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制造、模具装配等五个主任务模块,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不仅具有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设计思路(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2)以模具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3)以工作过程为中心,推进课程融合。(4)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职业岗位与能力结构分析,构建课程内容框架
根据市场调查,模具专业职业范围与能力层次如图2所示。
参照图2,将专业岗位所涉及的职业活动细化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整理归类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形成课程内容分析的主要依据。表1为UG课程部分典型任务分析表。
(三)通过生产过程解构与课程结构的重构,搭建课程内容的组织框架
为培养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要对应于工作岗位的工作体系,与企业“工作项目”为目标的工作结构相对应,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以“项目”为主体。按照具体的模具产品从“模具成品、模具装配(检验)与调试、数控加工、选材、设计”这一生产流程进行逆向推演,将生产过程解构成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构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框架中。
根据上述UG课程典型任务分析表,本课程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四)课程内容的最终拟定
在课程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为能够负载本课程整合的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将UG课程内容整合为“产品造型、模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四个主任务模块,重点培养实体建模技术、曲面建构能力、复杂造型设计、装备功能、2D出图功能、模具加工功能等专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合成一体,以典型模具产品为载体,由低到高“层进式”安排教学内容,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项目实训(图4为UG课程部分项目)。
我院模具专业基于生产过程,进行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新课程于200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大为增加,学生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我院学生在2009年全国3D创新设计大赛及2010年的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荣获四川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一汽大众、宜宾普什模具公司等用人单位也均反映新课程体系培养的我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容易上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篇7
会计专业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改革优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会计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会计专业教学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在不断优化改革以求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现阶段,我国职业类院校的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彰显出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并未到位,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将会计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会计工作过程相结合,并不断优化改革会计教学内容,是未来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优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会计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高级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致力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是进行会计行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思想,也是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指导。在会计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应基于社会发展着重进行学生生活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能力本位需求作为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参照点,做出合理的会计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参照点,将会计职业需求及工作要求与会计专业教学基本特征相结合,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现阶段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较为宽泛,但是工作过程中专业符合程度较高,因此所需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专业与技能素养。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学应该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征,即会计专业教学与评价中应着重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教学,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又系统的知识理论,具有复合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素养。此外,将工作需求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学生的财经语言表达及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撰写财经应用文能力培养、财经资料检索能力培养、财务岗位执行能力培养等全面综合起来,并融入到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中,形成优化教学结构,加大复合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主要是先明确教学体系与技能训练体系,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还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实施方法与手段,以有效推进教学内容优化进程与质量。
1.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设计思路
职业技能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会计工作也逐步实现了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一些技术化的操作技能培养也逐步走入了职业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中,职业院校开始推进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以实现动态的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将会计工作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进行整合融入到会计教学中。近年来,一些院校已经着重参考工作与社会需求进行了课程优化设计与实施,一般而言,在以工作过程为基准的会计专业教学优化设计过程中主要坚持的设计思路有:一是坚持市场与就业的导向地位,全面熟知社会行业需求,为课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便于确定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二是根据会计行业工作过程中实用的应用技能进行课程编排,建立起实用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的实现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三是坚持以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能力培养分割成具体的实践模块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四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着重进行工作岗位与能力的结构划分,并将其融进教学内容优化工作中;五是根据行业工作发展动态进行项目教学活动,并在项目教学中加大教学课程的开发,制定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六是加大会计专业能力的整合与优化,在特色化的专业课程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
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优化与改革设计主要基于以上几点设计思路,具体的设计实施与应用主要分为四步进行。
2.会计专业课程优化设计内容
(1)专业教学基于市场调研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的市场调研主要是进行大型企业的会计岗位需求及工作技能需求进行调查,同时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情况及企业财会用人规格也要包含在专业教学的市场调研中。会计工作过程中的专业软件应用、专业财经文章的阅读及财经国际法规规范都应该在市场调研中加以注意,并于教学内容设计活动中加以体现。
(2)基于会计岗位与能力分析构建特色课程
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要根据市场调研与岗位分析制定相应的技术化教学课程,如专业财经杂质阅读及财经发展趋势解读课程、会计软件学习与应用课程等,这些课程需要参照设计与优化思路进行特色制定。
(3)解读会计工作过程,重构教学结构
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先进行课程设置,还需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成符合企业项目开展的实用结构。此外,在进行教学结构设计时还应该就具体化的细节进行结构细化,实现每一课程环节都有相应的优化设计要求。
(4)拟定会计课程内容
进行会计组织结构分析后便需要进行最终优化课程的拟定工作。课程的拟定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内容设计,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项目实训,争取以任务驱动作为教学内容开展的主导。
三、结语
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全力推进教学内容与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整个职业教学活动的核心,应该顺应社会与国际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郑在柏.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2,(19).
篇8
【关键词】碎片化 微视频课程 内容设计
当前,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智慧教育的呼声非常高。创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智慧的运用多样化技术,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由于受到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相继出现了微课程和微视频等。在近期,国内各地高职院校以及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机构非常重视与大力宣传微视频课程大赛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性。
一、微视频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
以教育、心理及艺术等作为视角,依据影响课程教学视频的因素与ARCS动机模型的内容,建立课程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可以体现出教师、视频和知识内容、学生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在设计知识内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需求及学习经验等。另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一定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技能及教学语言,再配以情感传递,利用视频得以展现。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内容的合理、科学设计及教师的艺术教学与视频呈现的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内容的科学设计及艺术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学视频的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其次,教师采用技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知识内容的切需性,使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再次,充分运用视频的媒介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为学生提供需求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内驱力。
(二)微视频课程教学样式的设计
样式不仅是求知和组织及分类信息的手段,还是一种思考与决策的方法,在运用模式与理论时,设计人员基本上都会感受到教学设计模式与理论的抽象性、宏观性,是一个可操作性相对较弱的实践环节,也就是教学设计人员无法熟练掌握实质,然而对于新手教师来讲难度就更大。另外,教学案例通常相对比较具体,和专业学科知识存在的关联度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当作设计参考的支架。教学设计样式是一种立足于中观层面的新型设计方法,拥有非常强大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其打破了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可以提供拥有广泛性的理论方式,具备整体性与简约型特点。而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包含许多教学样式,而教学样式所承载的实践性知识可以实现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具备弹性化及结构化的特点。一个教学样式能够运用多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与验证,其中教学案例的描述就是教学实践,其以丰富的叙述方式向学生展示出许多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经典行为和思想及感情在内的故事,拥有真实性与典型性的特点。其中教学样式、教学案例及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二、微视频课程设计与实践运用
(一)微视频课程设计过程
近几年,项目组在进行微视频课程设计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同高职教师进行商讨,综合分析与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与内容。依据该研究总结出的微视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在设计该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分析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特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与组织,最后在完成每节微视频课程教学设计。
采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高职课程教学,这种方式较为新颖,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同样缺乏课本材料与课程教学的经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相关设计内容当中涉及到的教师与成员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设计内容进行反复修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课程性质与目的的有效。
(二)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微视频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效性,这样就需要项目成员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作和沟通,设计的主要内容时任课教师怎样依据微视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要求完成内容设计,任课教师在演播室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艺术教学方式。其次,微视频的制作,主要包含PPT制作和教学讲解时的演播室实录、视频的后期制作等,为了提升PPT设计内容的教学性和艺术美观性,对PPT讲稿完成了对此修改与调整。另外,为了提升微视频的视觉展现效果,在后期还要对实录微视频完成再次编辑。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时,一定要多方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与协商合作。比如说,在知识点内容教学设计时,要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商、沟通及交流。比如说刘老师团队的意见,第一,在理论内容设计方面缺少创意,而且视野也不够宽阔。第二,在每一类的创意背后都缺少深层道理,例如如何教会学生完成创意作品这样的问题。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将事情讲的明白。第三,PPT的内容相对少了一点,例如在PPT1中,可以对手工创意的欣赏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有点评的文字。另外,有些作品的选取需要教师依据设计的章节主体选择相关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先入为主的感觉。
三、结束语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与学习认知方面,运用微视频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的无缝融合。微视频课程教学作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在内涵与特点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不等于目的,“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如完成的时间、器材等;行为表现程度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如10名内学生能提出实验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空泛、行为主体混乱、简单问题复杂化等。
二、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三、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四、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五、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篇1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课程过分强调了学科的知识体系,使得化学被一个个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定律、化学反应现象等所代替,在人们的观念中,化学是同污染、农药、等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必然结果。传统教学中,忽略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使得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或根本不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课程性质体现了高中化学教育中的STS思想。
1 STS教育的要求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缩写。STS教育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范式,它是STS研究应用于科学教育实践的成果,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
STS教育在教学中强调以下几点:①
(1)STS教育强调为科学学习提供真实世界情景的重要性,以使学生能应用他们的知识对社会中的问题,如酸雨、光化学烟雾、水污染等作出明确的决策。
(2)在学生试图理解他们的环境时,STS教育重视的是科学原理的发现或证明,而不是绝对真理的盲目接受。
(3)STS重视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认为能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论证比单纯地得到指向结论的结果同样重要或更重要。
化学教学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溶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以培养了解科学技术极其后果、能够参与设计科学技术决策和实施的公民。
2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STS思想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来开展教学工作。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部分,化学1中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及化学2中三个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都对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等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高中化学标准》中还设置了两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STS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体现和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是课改的要求。不同的课型其教法、学法均不相同,每种课型均有其较科学、优化的教学模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其规律,可以少做无用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STS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选择真实的问题情景
化学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需要。学习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强调学习情景创设,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难以完成。没有学习情景的学科知识,充其量只是知识词典,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学科体系是完整的,教学中更注重双基,化学远离了生活和社会,使得学生“学”得满腹经纶,却不见的会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原因是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科的主干、关键知识提取出来,隔离了与具体情景的联系,误以为学会了主干知识,就能运用于生活。他们没有想到,省略了学习情景和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就成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和形式操练,这是与知识的建构过程相违背的。
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这些情景必须是有启发性的,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这些情景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这些情景有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情景(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
例如,在学习化学2(江苏教育出版社) 专题3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的讲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也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课前分组收集并区分各种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制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咨询、课堂小组汇报等过程来总结、整合,完成对高分子化合物性能、合成和应用的学习。前者需要大量的记忆,因为教师讲解、传达的是“教师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不一定是全面的;而后者是学生的体验,其中包括的不仅是“结构性的知识”(概念、原理、方法论),而且还形成了很多“非结构性的知识和体验”(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学生自己的体验对知识的建构才有意义。学生在搜集生活中的三大合成材料并探究其性能、作用和成分的过程中,培养了问题意识,激发了探究兴趣,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三大合成材料的制备原料和原理。只有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去接触生活,才真的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融合,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3.2 突出科学观念和科学主题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种范式,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其科学技术素养。
对国外基础科学教育中引入STS的动向一些要点的概括以及课程标准中就STS内容在其中的渗透与影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观、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主要是技术)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一些的特征。
概括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三点:
(1)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培养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进行探究、解释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碘与人体健康”内容时,课程标准中设置了探究活动――“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问题解决模式如下:①提出问题:碘在食盐中可能以哪种形式存在?②实验事实的收集及其处理。让学生回忆能稳定存在的碘的化合物或单质有哪些?那些可能在食盐中存在?这些物质怎样检验?
涉及到学生没有的前知识教师应预知并作为信息告知学生,经过回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食盐中可能存在的含碘元素的化合物有碘化物(含I-),碘单质(I2),碘酸盐(含IO3-)。它们的检验方法如下表所示:
③提出假设,制定计划验证假设。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并整理过的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提纲进行实验,根据观察提纲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在学生设计的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出最佳实验方案,修改完善后,引导学生写出实验操作提纲和观察提纲,并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
④解释与结论。在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中,操作(2)溶液不变蓝,证明食盐中没有碘单质。操作(3)中溶液不变蓝,证明食盐中I-和IO3-没有同时存在。操作(4)溶液不变蓝,证明食盐中无I-。操作(5)溶液变蓝,证明食盐中含碘酸根离子(IO3-)。
结论:食盐中碘元素是以碘酸根离子(IO3-)形式存在的。
上述教学过程运用了多种化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方法、观察方法、资料和事实的处理方法、假说方法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探究方法,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
(2)可持续发展观
化学知识的转化对技术变革的促进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在人们不断强化其正面影响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亦随之不断扩大。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数量的增长,还要注意质量的发展。在满足当代需要的前提下不能损害下一代需求的利益。如化工生产所必修注意解决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建立“绿色化学”的概念。
(3)科学和人文的结合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分属于两类不同的学科,是毫不相干的。实际上,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深深地蕴涵着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更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渗透,化学这样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却没有让学生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说,让学生调查三大合成材料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有机高分子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识事物存在两面性,合成材料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带来了污染,例如白色污染。通过图片让学生对白色污染有直观的印象,学生展开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寻找可行性方案,并树立环保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的意识。
3.3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当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他们有兴趣并有意义的化学问题上,并通过设计方案探索问题答案时,自然会实现化学问题的解决并批判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⑴创造力源于好奇心,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⑵鼓励学生采用与众不同或教师自己没想到或未采用的方法,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⑶允许学生探索活动的失败,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发现探索活动中的闪光点。⑷对学生实行多元化、发展性的积极评价,给予不同发展机会,以减轻他们成长的压力。⑸鼓励和培养学生冒险精神,要强化进取精神以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例如,在“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的教学中,面对学生设计出的五花八门的实验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互相评价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点拨、评价,对学生设计方案中的闪光点应给予表扬、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化学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STS思想在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怀海特指出:“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化学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探讨和实施具有STS思想的化学教育,以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又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的新一代的社会建设者。
- 上一篇:食品安全课程设计
- 下一篇:广告设计技术学习课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