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慕课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借助于互联网的迅速传播,“慕课”的兴起即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大学功能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作为设立时间较短、发展迅猛、学科交叉特点明显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如何利用“慕课”优势,加强自身素养,并结合教学内容及教授方法进行课程建设的大胆尝试是我们大学教师应该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慕课教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建设
借助于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教学模式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这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技术手段,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给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慕课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从2011年开始,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开始兴起,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课程给互联网在线学习带来了巨大变化,很快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各个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其中Coursera,edX和Udacity被誉为全球“慕课”平台的三驾马车,并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的加盟,其中包括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这场全球“MOOC热潮”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界也正在为出现本土化的“慕课”而努力,比如2013年清华大学推出的“学堂在线”。慕课,是英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缩写。世界各地的名校将它们的课程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特定的网络平台,免费供全世界的人们学习,学习者还能够得到一张证书作为奖励,慕课教学的优势非常突出。
(一)慕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免学费获得世界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而且选课完全由自己决定,只要对该课程有兴趣。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听本校老师的课程。
(二)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传统网络公开课,学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看老师给其他同学上课。但在慕课教学模式中,是老师在一对一地为学生授课,老师会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
(三)慕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慕课课程是定期开课的,类似于学校的学期。学生要听课,回答问题,还有作业和考试。在论坛和讨论区,可以和全球的学习者一起头脑风暴,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讨论中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自动化评价系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进行自测和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在线和名校的教授,以及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还可以自行组建学习小组,完成小组布置的作业,相互讨论,共同学习。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作为设立时间较短、发展迅猛、学科交叉特点明显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于2000年,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探索,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社会发展需要及专业特点,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定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处理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行政部门、公共企业、社会团体及社区等机构从事综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72.4%)、选修课(27.6%)两大类。在必修课中又分别设置了512学时的公共课(22.1%)、880学时的学科基础课(37.9%)以及288学时的专业课(12.4%)。在选修中分别设置了448学时的专业选修课(19.3%)和192学时的公共选修课(8.3%)。同时,参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行政管理》、《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等课程设置为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相对规范完整。
三、“慕课”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
“慕课”的兴起即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大学功能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利用“慕课”优势,加强自身素养,并结合教学内容及教授方法进行课程建设的大胆尝试是我们大学教师应该关注的方向。
(一)探索教学新模式,提高课程质量。以课程群建设为组合方式,以网络视频课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重点课程为基本形式,全面加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平台课程群、专业拓展课程群建设,辐射带动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大幅度提高课程质量。
(二)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较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一体化推进课程数量,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互动得到更大的普及。精品课程中网络课程要涵盖100%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优秀课程中网络课程至少涵盖85%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重点课程中网络课程至少涵盖70%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
(三)打造各课程网站之间的交流平台,实现网上答疑。未来五年,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实现学生课下看讲座视频,教师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中学习、发现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积极实施双语教学,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课程,努力推进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未来五年,本专业力争开设1~2门双语教学课程,逐步建立双语教学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尽量选择三、四年级适宜的主干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在任课教师方面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政策。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另一方面,引进有国外学习经历、外语水平较高、具备双语教学资格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开展双语教学的储备教师。
(五)对部分实践类应用课程,尝试“慕课”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模式是对传统高校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课程建设要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在线课程发展的趋势,努力推进在线平台和课程的一体化发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主动和被动的结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借鉴“慕课”教学模式,提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严格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师需要严格遵守。慕课教学则不同,由于学生学习时间不固定,因此,教师的课程教学就不能严格按照课时划分、按照课本章节进行,而必须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小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能只需要10分钟左右,如此下来,一门课程不是分成章节,而是细分成几百个知识点。灵活的讲授方式和知识结构为学习者带来了便利,也为其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选择。比如,对学习程度高的学生而言,无需对已掌握的知识重复学习,可以自行选择自己认为较难的内容。但这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对所讲授的课程体系有深刻理解,能够正确把握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划分各知识点,并向学习者表明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重难点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25~30
[2]方芳.慕课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5,3:75~78
[3]孙南南.挑战与应对:语言教学慕课模式的国际视野[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36~39
[4]许涛.慕课背后的争议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5,7:21,22~27
篇2
Abstract: Construction unit is the organizer and manager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holds the center hub posi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it and ex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it.
关键词: 交通工程;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unit;profession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069-02
0 引言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项目实施中处于中心枢纽位置,要实现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等指标的控制,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和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此,交通部、浙江省交通厅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438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的通知》(浙交[2011]301号)文件,对公路建设项目、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和规范。今年7月,省厅举办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就学习贯彻上述两个文件精神进行了专题学习培训。
重视和加强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交通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参建各单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的目标要求,作为转变交通建设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用现代工程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 我市交通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交通部门和建设单位,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行业管理的规定,对建设单位自身建设比较重视,按照“一路一公司”的要求,组建了项目法人公司和管理机构(指挥部);根据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及实际需要配备所需各类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能基本满足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本着“职能齐全、精干高效”的原则配置,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计划、合同、技术、质量、安全、财务和纪检等职责按规定配置齐全,各关键岗位负责人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高速公路或国省道公路项目关键岗位管理经历。
如嘉绍通道北接线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参建者通过完善创新管理手段、严格项目管理、营造和谐施工氛围,使得工程建设均衡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该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廉政联系点;被省政府授予“2009年度全省重点建设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优秀项目”,并在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交通建设单位经验交流会以及2011年全省交通建设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国省道、普通公路专业化管理不容乐观,据我们对全市10多个项目的实地调研,对照交通部438号文件的对建设单位指挥部的人员、机构的具体要求,完全符合要求的项目很少。这说明我市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力量基础比较薄弱,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与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由于专业化管理不够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管理意识淡薄,追求工程进度
建设单位对工程专业化管理工作水平亟待提升问题认识不够到位,现在的建设单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征迁、融资等事情上,冲淡了对工程本身管理的精力。如果一个项目的建设单位工作力度大,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项目建设就会比较顺利,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少。因此,项目实施控制与初步设计概算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建设单位组织管理工程水平差距。具体表现在以前完工项目中发生的超概算、工程延期、工程变更未审批等问题,如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忽视方案前期的完善、质量的控制,片面追求规模、赶工期,那么工程专业化管理工作水平将得不到提升。
1.2 项目管理混乱,质量存在隐患
根据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及实际需要,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水平与要求差距较大。特别是在配备所需各类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方面标准低,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无法解决。在前几年已完工的项目中发现,有的建设单位缺乏质量意识,措施不力;项目管理混乱,违反建设程序;招标文件没有会审或工程量清单有瑕疵,存在低价中标或中标的施工单位不合格;工程监理不到位,质量问题突出;施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违规分包、转包工程,等等。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或者根本不重视,只重视利润,导致施工不按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合格材料被使用。如果建设单位管理监督不力,那么为工程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1.3 合同履约不严,违反建设程序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关系实质上是合同关系。目前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合同履行情况把关不严,比如对人员的无序调换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没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违约处理,对调换人员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仍予以批准等等,这些都是不重合同管理的表现。我市有多个交通项目早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合同执行中存在随意变更等问题,工程结算审价争议久拖未决,以致每年有农民工上访现象。特别是有的建设单位财务控制力量不足,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周转困难,历年累积的应付工程款欠款严重。历年来工程款支付环节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不鲜,所以,近年来建设管理部门等对合同管理特别是农民工支付保证金加强了控制管理。2013年版本的建设合同条款中单独对工程款支付和合同变更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1.4 基础资料不全,竣工验收拖延
按规定要求,公路项目通车试运行两年后应进行竣工验收,但我市大部分已到期的项目无法及时竣工验收。原因有档案资料不全,财务决算未及时完成等等。前几年已完工的多个项目竣工结算还未全部完成,有的项目尚在诉讼中,导致财务决算无法编制、竣工验收无法进行。建设单位由于管理人员不懂工程的管理程序,没有及时整理档案资料,后续再补有困难。建设程序中要求的以“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近年政府主导下的内部专业化分工,统一领导,各司其职,有效地提高了公路建设管理效率。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也成立了基本建设项目综合验收领导小组,大大推动了项目综合验收的进度。
2 推进我市交通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的措施
2.1 要把好准入关,保证项目管理的专业性
交通部公路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浙江省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的通知》,对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即项目法人的资格标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等提出了严格的准入条件,明确了组织机构的组建、人员配备的标准、关键人员的资格条件。这样要求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对工程建设由专业化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同时要求对照《通知》设定的准入条件,对在建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梳理,对资格标准满足不了要求的,要进行整改,尽快调整充实专业人员和管理力量;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按照《通知》设定标准组建项目建设单位;对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建设的项目,要鼓励投资主体采取代建制模式,邀请专业化公司进行管理,避免东拼西凑组建临时机构。
2.2 要把好制度关,推进规范化管理
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项目法人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招标投标、质量标准、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工程变更、资金拨付、廉政准则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建立财务竣工决算、综合验收、档案管理制度,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政府部门也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扎实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提高管理效益和成果。
2.3 要把好考核关,落实好建设管理责任
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效能。要将建设单位管理能力与项目建设的适应性纳入动态监管,重点考核机构和人员变化、履约能力、履职效果、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要素,及时修正管理偏差。对社会投资项目,还要加强对资金筹措、履约能力的监管,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对工程实施管理不力、现场管理混乱、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建设单位,应责令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及时撤换。
2.4 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专业优势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实施,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的优秀管理团队。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有的项目法人在项目建成后就解散了,积累的丰富经验没有得到有效传承,而一些新开工项目,又“重打鼓另开张”,重新组建机构,再交学费,再培养新生,这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专业化公司、专业化团队。如南京二桥建设后,原有管理骨干又转移到三桥、四桥建设上,四桥的指挥长、副指挥长都是从二桥、三桥一路干过来的。成功的主要经验,就是经过几座桥的建设磨炼,管理人员越来越专业,经验越来越丰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越来越强。管理人员的技术、经验、能力得到了传承、积累和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对自身不具备管理能力的建设项目,要鼓励采取代建制模式,为发展专业化项目管理公司创造条件和环境,实行专业化代建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步入现代工程管理轨道。
3 结束语
建设单位是公路工程项目的主导核心,承担着统筹项目实施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品质的决定因素。因此,交通工程建设单位的专业化管理是当前一项急迫而必要的工作,是全面推行公路现代工程管理的需要,更是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管理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实现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和健康发展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提高建设单位管理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在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指挥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徐纪平副厅长).
篇3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实训基地;教师队伍
お
1 引言
目前从我国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
2 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必要性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践教学条件,以达到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目的。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实训教学计划等软件建设,它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建筑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构建起既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园林专业人才,又可为园林科技推广和示范作出贡献的现代化教学基地。
园林专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它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生产实习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系统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合格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保证,缺一不可。然而,从目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实践环节来看,普遍存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学生在完成课程实习和教学实习之后,往往在没有经过实训教学这一环节的情况下,就直接到相关园林管理、设汁和施工单位进行生产实习。这种实践体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未经实训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训练,园林实践能力较差,在实习中不仅不能帮助生产单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反而会给单位带来生产管理上的不便。
(2)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单位,本身工程任务繁忙,很难抽出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而且生产单位一般都难于接纳成批的学生进行实习,老师也无法进行全面的跟踪指导、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3)这种实习虽然实践性强,但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学生往往无法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因此,为了加强园林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必要强化实训教学这一薄弱环节,建立合格的园林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符合教学要求的、全面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训练。
园林实训基地除了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外,还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科研、通过产学研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地的利用率。可以开展以下工作提高实训基地的效益,第一,可以对外开展培训和考核服务,可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基地;第二、可以向园林科研单位、其他教育机构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可以利用基地提供园林技术服务,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活动。总之,园林实训基地要建成具有教学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科研开发功能的综合性基地┆。
园林实训基地主要为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应根据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硬件方面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实习项目,配备先进实用用的设备设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区,合理规划,合理建设;软件方面则需组建合格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3 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3.1 实训基地的功能分区
根据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园林植物教学区,园林建筑与工程教学区,交流展示区和生活管理区┆。
3.1.1 园林植物教学区
园林植物教学区是为学生提供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实训场所的区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区。在本区选用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按照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进行植物造景。表现各种园林植物景观效果。学生可以观察植物景观实例,领会本地植物造景特点.并通过在此区的实训、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种植、大树移栽的基本原则.掌握园林树木造景设计、草本花卉造景设计、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计、草坪设计、水生植物造景设计等基本技能。
(2)造型植物养护区。本区必布置不同造型的植物。用于对学生进行修剪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观赏草坪区。本区可展示常见草种的成坪效果,比较平地草坪、坡地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足球场草坪等不同类型草坪的草种选择和建植特点,井通过实际草坪建造训练,掌握草坪设汁、施工和养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草坪养护机械的使用及简单维修方法。
(4)盆景区。以展示盆景为主,通过观察,使学生掌握盆景布置的要点和技能。并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盆景制作原理,盆景制作、养护管理,盆景的陈设与欣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制作出一定数量的盆景出售。
(5)园林苗圃、温室区。提供园林植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管理实训场所。并要求每年能生产、出售一定数量的苗木。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苗木生产、温室花卉生产、苗圃经营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技术措施。掌握花卉栽培用具、机械、灌溉设备的使用,施肥的方式方法等操作技能学生结合苗木生产活动,可以了解苗木生产的整个过程,系统地掌握苗木生产技能。
3.1.2 园林建筑与工程教学区
园林建筑与工程教学区包括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2个部分,通过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小品的展示以及部分园林工程的施工操作达到实训目的。
(1)园林建筑与小品区,本区提供园林建筑等课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使用一定面积设置园林小品起样本示范作用,并留出足够面积的空地,提供材料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小品。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学会设计园林小品、点缀游憩小建筑,掌握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提高绘图技能。培养学生设计素质、丰富空间想象力。
(2)园林工程区,提供园林工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布置园林假山、园林喷泉。并留出较大的空间.提供材料由学生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假山、喷泉、铺装园路。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从假山、喷泉工程、园路铺装入手.掌握园林工程造景技艺和工程设施、施工等知识。
3.1.3 交流展示区
交流展示区主要功能是进行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和室内作品与科技资料展示。配备多媒体课室、美术室、设计室、艺术插花室、模型制作室等实训教学用房以及植物标本室、优秀园林设作品和现代园林科技成果展示室。
3.1.4 生活管理区
生活管理区布置供管理人员办公、对外接待及举行学术会议用的办公区,一般建设一幢办公楼。另要安排学生住宿、食堂用房。
3.2 实训基地的布局与建设
(1)应做到布局合理,在项目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地安排各功能分区,一般按内容相近、课程相近的原则进行分区布置,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利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训练项目的实用性。在造景上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并加以有效改造、创造 出有山有水的园林式景观,这种山水兼备的复杂地形也可成为学生进行测量实习的理想场所。
(2)布局时注意各实训项目间的联系与顺序,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及施工的流程来安排,从方便学生操作及便于教学管理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置。
(3)对于一些必须在现场进行的训练项目,尽量模拟出环境的真实性,如坡地植物景观、水岸植物景观等。对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训,可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进行脚手架搭设、砖墙砌筑、钢筋绑扎焊接、模板组装、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训练。
(4)建造一些能够展示施工不同阶段的未成形建筑和工程设施,如在地面上展示园路施工的不同阶段(地基、基层、结合层和面层)┆。
3.3 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深化“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提供实训基地建设人才支持。“双师型”教师短缺是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实训基地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实训教学队伍建设┆。
(1)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人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お
参考文献:
薛 峰,李 伟.浅析应用型高校发展实训基地的策略创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207~208.
李宏彬,郭春华.园林实训基地规划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6):224~225.
张春满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索.职教论坛,2010(3):66~268.
李 伟,易秋香.关于应用型高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科技信息,2009(3):344.
Analysis of Divis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actice Training Bases
Zhang Yongmei,Zeng Xiaowe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Jiujiang College,Jiangxi Jiujiang 332005,China)
篇4
关键词:课程设计 工商管理 教学改革 一体三层次
1.工商管理专业开设课程设计环节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而根据当前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企事业单位最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结合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与创新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点。课程设计环节给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练习平台,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文献查阅、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2.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课程设计之间衔接不足
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后的环节,许多任课教师在完成一门课程后,自主出题,要求学生进行本课程的设计,而不会过多的考虑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这样就难以让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形成一个综合整体的认识。 由于一些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之间具有重叠的内容,也造成了课程设计中内容的重叠。这都是在课程设计改革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2.2 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单一
从课程设计形式上分析,目前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采用的都是由教师出题,学生回答,并完成书面报告的方式,单一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随便到网上下载一个跟题目相符的报告应付教师。这样的课程设计起不到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2.3 课程设计选题不适当
恰当的课程设计选题应该有新意,考虑到社会当前的管理问题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但是一些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给出的选题没有及时更新,每年题目相近,于是有些学生直接把上届学生做好的东西拿来照抄。这种选题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及时与社会需求匹配;选题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具有可操作性,太大或太空,这都不利于课程设计作用的发挥。
3.基于“一体三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原则
3.1 实践能力的培养
(1)内容的设计应符合系统性特点
每一门课程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课程设计中,设计方案应该综合反映相关课程的理论体系,以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为例,项目管理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项目目标确定、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集成管理等模块,这些模块之间有密切联系,进度管理的目标及手段就会作用于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等,对于一个单一的模块,从过程上说,又分为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为了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体会到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综合设计。
(2)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在校学生的劣势是缺乏实践经验,进行课程设计的初衷也在于此,通过对给定课题的分析,诊断,提出相应的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见进的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本科课程设计阶段选定的题目应该满足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易于收集数据的课题。
3.2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动态,有助于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 完成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因此,课程设计中选择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特别是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把承担的科研项目引入到课程设计中,使本科学生提前接触到学术前沿的课题。
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是指教师在给出课程设计题目时,应该给予学生自行发挥的空间。当前的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把设计的环境、要求、条件给定,学生只需要套用理论方法即可,这就如给出了一个综合习题,虽然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有一定锻炼,但没有给予学生提出新方法的机会。为此,建议在给出课题时,应该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在技术经济课程设计中,我们只给出部分数据和限定条件,其他的由学生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补充。
3.3 综合能力的培养
(1)对于综合性较强课程设计,应该采用团队形式完成
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中,都会强调独立完成,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独立性,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水平,但独立完成不等于没有分工合作。对于一些知识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如市场营销课程设计、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建议采用团队形式完成,成员明确分工,最后进行整体考核。这样,对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2)课程设计考核采用设计报告加答辩的方式
课程设计的成果通过设计报告表现,完成报告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汇总、归纳、总结提炼等能力培养的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在考核中,加入答辩环节,即由学生对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陈述,教师对关键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种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广泛应用模拟软件中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应用软件或模拟软件,可以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软件的能力,如在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应用的project 2007、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软件、电力负荷预测课程设计中所应用的Matlab或自行开发的经济预测系统软件等,都是一些专业软件,学生可以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规划、测算。
4.课程设计实施中的全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由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控和过程改进四个环节组成,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应该建立相应的过程管理体系,每一个实践环节,应该有详细的过程设计,包括设计任务书下发,给出设计实践过程的要求,让学生按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完成阶段性任务。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对课程设计实施全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和总结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根据学生的设计效果和评价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及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带动了建设单位的发展,但在具体工程实践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1、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力的质量管理手段
在建设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中,由于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方法滞后、管理职责模糊不清等问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盲目、懈怠等现象,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没有进行深入的质量考察和评价,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也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应有所用。另外,忽略了竣工验收环节的重要性,内外监督力度不足,都不利于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1.2 难以全面管理并控制施工材料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可能种类不同、批次不同,其质量也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批次的建设材料来说,由于离散性相对较小,那么监理工程师主要通过产品的检测报告和试验检测报告来控制其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如砂、砖、瓦等操作型材料的离散性较大,并且材料大多随用随到,给质量控制带来难度,不利于全面开展材料检查工作。
1.3 忽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要,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虽然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建设需求日益加速,配套的管理人员、制度规范等有待提升。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并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及法律观念,甚至施工方逃避法律责任的事件仍然存在;另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很多工人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作业,再加上操作不规范,事故发生率有所上升,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实施较为滞后。
1.4 施工人员的管理失控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来说,施工人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能动性作用,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也不能懈怠。因此,施工人员管理已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再加上施工过程涉及到较多的组织者与操作者,容易出现管理职能交叉或者空白点问题,给各个分项工作的开展带来麻烦,不利于明确分工。因此,施工人员管理失控问题,是减少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的难题。
2、完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保障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与质量。从以往工程实践经验与教训来看,可主要采取如下改进对策:
2.1 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方面,不能由于采取了工程监理制,就忽略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环节。应发挥政府职能的强大作用,加强对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的监督,同时严格管理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形成质量责任体系,要求施工单位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以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发挥自身优势。只有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合理、权责分明,才能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特征。加强对内部管理秩序的重视,形成有组织、有纪律、有责任感的体系,以此增强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结合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分工协作体系等,建立合理的工程秩序,形成质量责任体系,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2.2 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关卡
原材料是建设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元素,也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原材料质量水平的保障,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关键条件,如果使用的材料与工程施工要求不相符,那么必然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采购检查,增强采购人员的责任心,选择与技术标准相一致的材料,避免发生偷工减料的行为;加大材料质量检测和试验的力度,随时关注并掌握最新的建筑材料信息,优化选择供应商,做到物美价廉;有关材料验收工作,应该由专业水平高、职业素养良好的管理人员负责,提高材料验收效率与质量,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2.3 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管理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主要控制生产要素中的不安全状态或者行为,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其一,加强对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国家发展、企业发展的全局角度为出发点,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要求,落实文明施工管理;同时,通过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也可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其二,做到安全与生产同步进行,同时严格抓好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规范性、保障性作用。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及从业人员,形成全员意识及齐抓共管的氛围;其三,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尤其约束并控制影响生产因素的不良状态;结合建设项目的施工要求、施工特点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管理的宣传与教育,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形成常态化管理。
2.4 增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一直以来,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困扰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难题之一,一些工程项目的决策人员不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在管理工程人员方面出现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应根据岗位的不同,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标准,以此增强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注重增强工程人员的控制能力、管理能力及决策能力,同时提高道德约束能力,增强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来看,可遵循“持证上岗”原则。一些施工人员较为了解实际操作的技巧,但是专业知识匮乏,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这就需要加强教育力度,以确保能够有效指导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竞争集中于人才的竞争,对于建设工程项目也是如此,是否拥有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将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建设施工企业必须着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落实,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由上可见,施工管理已成为建设工程项目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运行与管理机制,可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作业安全,实现建设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坤.浅谈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创新[J].商情.2012(19)
[2]黄鸿钦.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3]欧李波.浅谈建筑施工管理重点问题[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8)
篇6
2、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两年;具备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15年。
3、免试1个科目:符合有关报名条件,取得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经理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
4、已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
6、免试2个科目:符合有关报名条件,取得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证书》,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
篇7
关键词: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质量
工程建设活动从项目立项开始,其一系列工作的展开就是由基建部门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场地选择,投资规模,可行性研究方案的拟写,资金来源的申请,地质勘察,招投标的进行,开工前的一切手续的办理,清理场地,房屋树木的拆除,地下障碍物的迁移,然后组织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图纸会审,施工后,对施工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施工队伍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竣工后,组织相关单位验收评定。工程建设施工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影响其管理与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如何加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与质量必须从影响其管理与质量的因素入手。
一、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技术质量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高,那么对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也要求更高。建设工程所涉及的专业除了要满足自身技术的要求,还必须与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相配合。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建设工程中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推新,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同样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问题。(2)管理方面。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体制明显界定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是比较难的。(3)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权责不明,对于相应的质量监督义务,工程参与各方根本没有尽到,甚至出现无人监管施工质量或者监管力度不够,质量管理概念在施工作业人员中较为缺乏,偷工减料现象会经常发生。有些建设工程建立了质量管理队伍,但是由于此队伍工作没有做好,使得质量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二、加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与质量的具体措施
工程简介:某国际花园十一区住宅楼施工项目管理按我单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其次制订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然后实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全面质量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与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因素包括专业人员的技能、设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因此,可见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都涉及到了科技。施工质量体现了科技的进步。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工艺、新技术产生,但是在实际施工的全过程中,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标准需要建立起来并且不断进行完善,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本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其次制订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然后实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质量。在实施管理全过程中,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水平和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质量目标。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二)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此工程首先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监理批准后实施。严格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将按照“抓主体不放松,全面启动附属工程”的要求,认真编制、细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做到三个具体,即:进度计划要具体,施工流向要具体,工作部署要具体。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过硬的技术作业队伍决定的。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干部、服务人员、操作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提高建设单位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这些人员不仅要懂管理,还必须懂技术,作为建设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与低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建设施工企业的基础队伍尤为重要,例如电工、瓦工、抹灰工、木工、管道工等多个工种,这些基础队伍的人员必须懂自己的专业技术,并且在发展如此快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进行深造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快速变化,现代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三、结语
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的领域较广,要想加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与质量必须从工程的全方位进行考虑,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由此可知,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邱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1).
[2] 潘林法,潘林龙.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15).
篇8
1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创新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能够提升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展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实力,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持续加强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为有关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1.1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促进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优化
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房地产建设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迎接考验,面对生存危机加强竞争意识,积极调整内部建设施工管理制度,规划自身发展道路,迎接新经济时代中的机遇与挑战,而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入创新机制,能够有效为施工单位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产生升级,促进科研技术的进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强化施工单位的竞争实力,并为施工单位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1.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序、稳定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市场上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数量庞大,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和缺陷,需要引起有关单位重视和注意。如何保证经济市场汇中建设行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是各公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在经济市场上实现良性竞争,并展现自身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也需要打破市场经济中的不合理现象,从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约等方面,加强施工管理创新机制在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发展。
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内容分析
2.1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论指导创新机制
在严抓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决策人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的引进和应用,从建设资金成本管理、经费支出入手,增加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推动开发创新科技研发的项目和课题,引进新科技和新机制理念,指导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从施工单位内部人员的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结构的优化,全面提高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对创新机制的正确理解和深入认识,并利用创新机制的科学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方法创新
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新技术的投入应用,从建设工程的施工准备前期、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监督检查等各阶段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提高创新施工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有关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需要重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一方面选取新型建设原材料、创新施工设备,一方面加强创新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运用,培训施工人员学习和熟练使用创新技术,以实现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利益的目标。
2.3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责任创新
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建设承包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做到从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规范、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管理体系,全面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部分建设工程单位认为工程项目是以合同鉴订和结束的时间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造成项目部所承担的责任不能够明确,施工中遇到问题后,难以解决。此外,项目经理具有的权力较广,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是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经理只有一份责任书需求,没有更专业全面的制约。这些问题都是在建筑项目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机制改革的方面,既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将责任明确化,并确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任何管理都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需要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和变化进行人员结构的变更、内部资源的整合、管理机构的精简等,实现管理机构的扁平化。另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借鉴其他企业和国外相关企业的管理经验,吸收其中的先进手段,对自身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更新观念,用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武装企业。创新管理方案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契合市场管理的最优化办法,而且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模式的创新,还需要能够按照市场的经济需求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管理层、劳务层和作业层的关系理顺,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结语
篇9
关键词:施工;签证;索赔;合同管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建设工程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建设工程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只有真正遵循市场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的经济主体才能适者生存。在现阶段,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亟需做好施工管理,尤其是施工合同管理,做好签证与索赔工作,才能顺应形势的变革,才能有效保障自己合法利益。文章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管理的视角,总结施工企业法律服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简要介绍施工企业的签证索赔的相关注意事项,难免挂一漏万,图抛砖引玉之效。
一、签证与索赔概述
签证和索赔,是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变更和工程量增加的两个阶段,签证在先,索赔在后。签证是双方签署确认的原始证据、直接证据。如签证不成功,接下来就需要进入索赔程序,索赔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相关签证证据或者施工文件资料证明。所谓签证,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方当事人对合同之外的权利义务或责任事件所作的签字确认或证明。索赔,通常是指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对方不履行合同或者不正确履行合同,或者其他非自身原因而导致的损失,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要求赔偿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工期索赔和经济索赔;单项索赔和综合索赔;索赔和反索赔。大量建设工程施工实践证明:签证成功,通常索赔就会成功,反过来,签证不成功,索赔不一定会不成功。工程签证索赔管理指向施工合同价款外增加工程量的结算,承包方一般有“低中标、勤签证、高结算”的九字真经,与之对应的,发包方都把如何应对和制约承包方的签证索赔,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的现状是,国内的广大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不了解、不熟悉进行建设工程的签证索赔,施工企业在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要遵循国际惯例,加强签证索赔重视程度,提高签证索赔的能力和水平,直至精于签证索赔。工程签证索赔多指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价款外增加工程量的结算,签证索赔的方法主要强调的就是合同价款外增加工程量的计价标准和方法。管理水平高的施工单位能做到勤于签证,精于索赔。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施工单位严格签证管理,对签证索赔过程动态控制,索赔证据收集、固定、保管能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二、索赔的主要特征
索赔来源于英语“claim”,受到损失的一方向违约的一方提出的赔偿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理赔(settlement),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受害方是索赔,违约方就是理赔。索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索赔是双向的。对于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来说,承包方可以向发包方提起索赔,发包方也可以向承包方提出索赔。一般来说,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发包方通常居于有利的位置,是强势的一方。2.实际损失原则,有损失是索赔的前提。通常认为,守约方因相对方而受到的经济损失或者权利损害,均属于守约方受到损失的范畴,比如,施工方作为守约方,因发包方的因素造成的额外支出,比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管理费等,属于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因为发包方的原因,会导致承包方不能按时开工或者工期延误,这种权利损害决定了承包方存在索赔的基础。3.索赔是未经对方确认的权利主张。尚未发生效力,一旦索赔经过对方确认,就成为了一项正当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工程签证是索赔的重要前置程序,签证顺利,那么索赔对于双方一般不会产生重大分歧。4.索赔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领域,采用的合同文本都是国家示范文本,示范文本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条款详尽具体,很少有遗漏事项。索赔一般针对的是合同外的事项,但是索赔的基础还是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本身。5.索赔是正确履行合同基础上争取合理的赔偿。索赔不是无理取闹,不是挑刺,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的正当途径,与诚信守约并不矛盾。
三、索赔产生的原因
“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是很多建设工程承包方的重要秘诀。也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进行大量索赔的最大诱因,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实践,归纳起来,索赔不外乎有以下原因。1.建设工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建设工程量变更的客观存在,大量存在,有资料统计,因工程变更而产生的索赔占总的索赔量70%。2.施工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施工合同主体的多元性,建设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采用的地质条件差异,可能会导致工程设计的变更,并进而影响到建设工程变更。实际到场的施工材料与设备,与工程量清单注明的型号不同,会导致工程施工量的加大或者减少。另外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比如建设工程中遇到地下珍贵文物,必然会导致施工工期的延误等。另外,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主体众多,施工作业区存在交叉,承包方的施工若受到其他专业承包方施工的影响,也可以向发包方提出索赔。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方违约,比如未及时交付施工图纸,未交付合格的施工现场,设备或材料未按期到场,业主决策失误导致返工、窝工、停工等,未按照规定支付工程款等。4.汇率或政策的变更而引起的索赔,还有国家的法律或者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引发索赔。
四、施工单位需重点关注的索赔事件
工程签证和索赔虽不能说是承包方的专利,但工程签证和索赔其主动方往往由承包方提起。在建设工程施工实践中,哪些情况是承包方索赔的“良机”?成为索赔机会的突况通常称之为索赔事件,关注并充分利用索赔事件,这是承包人进行合同管理,做好签证索赔的重要内容。下面列举的索赔事件,需要承包方必须密切关注。1.发包方的招标文件有错误或者漏项。2.未按期交付施工现场。3.施工场地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施工条件;施工需要的水、电、通信线路,未按照合同约定接至约定位置,以及道路平整;地质资料有无或者水准点、坐标控制点。4.发包方负责的开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延迟办理。5.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未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6.甲供材料迟延,或者甲供材的数量或者型号与合同约定的不符合甲供材堆放位置与约定的不符,需要二次倒运。7.发包方答复迟延、隐蔽工程验收迟延,发包方迟延付款,发包方变更工程施工计划。8.出现重大设计变更。9.发包方要求加速施工导致的施工费用大量增加。10.经发包方同意的施工方法改变。11.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超过合同约定的范围。12.相关建设工程政府管理部门对新材料的推广。13.施工出现中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14.发包方指定的专业分包商施工不合格导致的工期延误。
篇10
关键词: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效的质量保证,这样才能实现环节之间的良好衔接,保证整个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施工管理是建设工程先生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成本管理三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谈一谈如何从质量管理来加强建设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1 建设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1.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中,其施工质量一定要切实符合国家与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合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相应规定。尤其是对于建设工程而言,不论是从设计、设计还是最终项目的完成情况,都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更好地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经济、安全、实用与经济等多种特性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所以,要想真正保证并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操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对施工方法和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机制,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把关工作。
1.2 质量管理的内容
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现场的质量检查与有关质量文件的审核工作。其中,现场质量的检测内容包括施工前的工序交接、停工后的复工、隐蔽工程。分部工程、分项以及对完成品的检查与保护。实测法、目测法和试验法是进行现场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而对工程报告、报表或者技术文件的管审核,可以说是工程项目经理实现全面管理的有效手段。技术文件中又包括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与技术资质的有关证明文件、有关本成品、材料或者构配件的相关质量检测报告、施工方案与组织设计还有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事故也的有关处理方法等等。
1.3 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在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求各个项目部门要各司其职,真正担负起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自己本门负责的项目管理质量,从而是实现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设工程的施工准备的过程中,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专业、质量、管理技能与知识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与教育,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出工程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尽快让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将质量第一作为建设工程施工中的首要观念。
2 建设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2.1 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管理与编制、图纸会审以及图纸交底等重要性的工作。要想保证并提高建筑工程的生产安全与施工质量,一定要注重并强化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可以有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工程成本的降低,适当工程的施工期,最终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另外,技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实现,有利于有效发挥技术管理工作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2.2 技术管理的具体要求
工程项目的有关图纸会审工作一定要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土建的施工单位以及水单等的安装单位的全体参与,这样就可以实现会审单位在会审的时候对图纸提出有效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要做好记录与整理工作。然后让其他的参与单位进行调查核实,最终采用正式的文件形式纳入到图纸档案当中去。在会审结束后,可以让建设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然后再进行公司内部的技术会审,最后由总工程师给予批准。另外,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其中有关新兴材料、工艺、结构以及技术的建设工程,一定要由相关的技术部门进行施工措施与施工工艺方法的制定,最后由总工程师进行检验批准。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一定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而工程的技术较低工作要逐级进行,保证每个技术交底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其中,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组织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关键部位以及质量要求等多方面的交底工作。
3 建设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3.1 成本管理重要性
建设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均符合合同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对施工成本制定事先的目标计划,然后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将实际的工程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而施工的成本管理可以说是建设项目在工程管理中的基础性内容和难点所在。成本管理权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建设工程进行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对相关部门与员工的工作范围与职责进行有效的界定,同时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保证其职责的有效履行。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经理需要对每个施工人员及管理部门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定期进行绩效的考核与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施工成本管理中对建设工程的全面监管和控制。
3.2 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
第一,工程项目施工前。工程项目的经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好施工方案以及物质供应商,同时还要计划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计算好工程项目的目标利润与盈亏平衡点,从而为工程生产成本的控制提供有利的依据。项目的施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利于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实现施工的成本管理。
第二,工程项目施工中。根据施工的技术方案,根据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强化施工中的各种费用控制,从而有效避免施工材料的过度使用与流失。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材料的二次浪费,注重并加强施工质量的规范化。另外,要对主要施工材料进行限额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促进工程施工人员对材料的合理使用。
在建设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中,务必要对技术人员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并在控制管理上协调好目标性与组织性,真正做好管理与组织工作,最终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4 总结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并且涉及众多方面,因此在是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施工组织与目标上加以明确,有效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建设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建设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以及建设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振勇,张志红.浅析“低价中标”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A]. 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 2006
[2] 邵晓晴.浅谈合理低价中标[A]. 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 2007
[3] 杜少锋.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浅议[A]. 西北五省(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论文汇编[C]. 2008
[4] 董延伟,王晓峰.建设工程监理行业问题剖析[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 2007
- 上一篇:室内设计专业学习课程
- 下一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