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

篇1

1.品种选择

棚栽草莓要选择早熟、果大、色艳、风味好,耐贮运,丰产的2~3个品种为宜。

1.1鸡心草莓

单果重15克左右,浓红色,短圆锥形,富香味、甜酸,品质优,丰产性强,露地成熟期5月下旬。

1.2戈雷拉

单果重25.3克,红色,短圆锥形,甜酸,品质优,露地成熟期5月下旬。

1.3明晶、明磊

单果重21.6~27.2克,有香味,酸甜适口,品质优,露地成熟期5月中旬。

1.4长虹一号、2号

单果重20.8~22.5克,酸甜带香、品质优,耐贮运,四季结果,地成熟期5月中旬~10月上旬。

2.栽植方式与密度

2.1平畦栽培

适宜冬寒春旱地区。一般畦宽1.3~1.7米,畦埂宽20~25厘米。株行距20~25×30厘米

2.2垅栽的高畦栽植

适宜湿润低洼多雨和有喷灌设备的地区,垅顶宽40厘米,垅高15~20厘米,垅沟宽30厘米,株行距20X25厘米;高畦顶宽80~110厘米,高15~20厘米,高畦沟宽20~30厘米,株行距20×30厘米。

2.3盆栽和袋栽

适宜有滴灌和喷灌设备的湿润低洼地区。尤其适用与其他果树或蔬菜间作或轮作。花盆口径20厘米,高20厘米,每盆栽植2株,袋栽宜用编织袋或竹篓等,袋或篓口径40~50厘米,高60~80厘米。每袋栽植16~25桥梁。盆栽和袋栽密度以管理方便为宜。

二、棚栽草莓管理技术

1.盖棚时间理

1.1盖棚时间取决于计划果实成熟期,一般从盖棚到果实成熟需要80~95天。如果较早盖棚或移入棚内要避免休眠,及时开花结果。因此盖棚时间可在10月中旬至1月中旬。盖棚后立即盖草苫保温,白天及时打开草苫,因为草莓对光照要求很严格,在生长和结果期需要的适宜光照时间在12小时以上。

1.2揭膜时间与管理

揭膜时间应安排在外部气温达到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时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下旬,气温达到20~280C时揭膜,收完果后可移出草莓再种其他蔬菜。

2.加强土肥水管理

2.1中耕除草

在生长与结果期间及时中耕除草,或用西马津(CAT)、除草醚(NIP)等除草剂处理土壤,或用黑色塑料膜覆盖植株周围和行间。

2.2施肥

发芽后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在开花结果和采收后各追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在定植前或每年秋季施基肥一次,每亩施堆肥4000~5000公斤,饼肥75~1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对盆栽和袋栽草莓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追施少时氮磷钾肥。另外,加强叶面喷肥,在发芽后到果实成熟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

2.3浇水

盖棚后或草莓移入温室先浇水一次,同时叶面喷施0.1~0.2%尿素一次,增加温度,补充肥料。萌芽展叶后需水量逐渐加大,在开花初期浇第二次水。盛花期至果实增大期浇第三次水,果实大量成熟期浇第四、五水。采果后视雨水多少浇水。

3.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由于大棚为半封闭的环境,通风少,常会出现二氧化碳不足。所以在草莓返青后,亩施全福多元素固气粒肥15-20公斤,连续释放二氧化碳40天左右,供气浓度500~1000ppm。施用方法为沟施或穴施。

4.控制适宜的生长温度

盖棚后或草莓移入棚内的前20天,棚内温度白天保持5~10℃,20~30天内保持10~15℃,30天以后在展叶和花序生长时期保持15~20℃;开花结果时期保持18~25℃;开花时期最好不低于16℃。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降低2~5℃左右。如果温湿度过高,在正午前后可打开天窗通风散湿。

5.植株管理

5.1束蔓壮株

如不供繁殖,及时剪除葡萄蔓,健壮株体,提高产量和品质。

5.2疏花与授粉

从蕾期开始,每株保留2~3侧花枝,每花枝留果3~5个,单株8~14个,多余果疏除。在花期可放蜂或触动花枝传授花粉,提高座果率,减少无效花及畸形果。

5.3垫果与摘叶

在开花前用地膜或麦秸等铺垫,防止果实被泥沾染与腐烂,采果后撤除,对下位枯黄叶和病叶及时摘除。

6.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发生的病虫害很少,主要有根腐病、蝼蛄、蚂蚁、壁虱、蚜虫等。可用3倍辛硫磷扶麸皮10斤,于果实成熟期撒在植株周围,防治蝼蛄和蚂蚁;用氧化乐果1200倍或溴氰菊酯2500倍喷洒防治蚜虫和壁虱;用苯菌灵或多效灵200倍灌根防治根腐病。

篇2

2013年5月23日,黄XX自筹资金x万元,成立了XXXX华金太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与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全省独家引进了太空草莓x新品种,以永修县燕坊镇为草莓种植基地,以“太空草莓x新品种”种苗繁育及推广为主打产品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目前,该公司现拥有员工60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6人,高级农艺师2人,普通管理人员x人。

黄XX为了更好地把“太空草莓x新品种”产业做大做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公司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采取与科研机构横向联合的方式,以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技术依托单位,从种苗繁育到生产苗种植技术管理,全程跟踪服务,使“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在生长周期内的技术管理有了可靠保障。公司依托现有基地和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太空草莓新技术,将生产基地向农户扩展,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在已建立XX省独家的“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种苗繁育及推广中心的基础上,2014年公司再投资x万元,建设太空草莓生产大棚200个,种植面积达1380亩。

2013年5月,黄XX个人被共青团永修县委员会授予2012年-2013年度“优秀青年”光荣称号。

2014年12月23日,XXXX华金太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九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九江市2014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以黄XX为代表的公司拥有“XX华”31个系列产品注册商标,农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主打产品“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超过国外多个品种,经中国农科院农业科技文献中心科技查新证明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新颖性,技术水平是国内外第一个创新的太空草莓新品种。

该公司在黄XX的领导下,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已经省专家评审通过,并进入大力推广实施,创响了燕坊镇太空草莓种植及科技开发的品牌,是永修县燕坊镇带领农民致富的引领者和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

太空草莓种苗繁育推广基地项目是中国农科院发展的现代农业项目,是XX省唯一总,该基地产品经XX省有关专家种子论证,并强力打造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注册的驰名品牌。

篇3

1.蔬菜、水果模式。本模式适用于城镇周边区域,交通便利,有具备购买力且持久的消费群体,该区域的种植户应成为城镇蔬菜水果的主要供销商。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分析市场情况,消费者生活习惯,预测市场走向,考虑当地气候资源,决定种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同时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注重品种搭配,如结合地膜种植技术保证白菜、莲花白等叶用蔬菜四季生产供应,蕃茄、海椒、茄子、豇豆成为反季节基层工作,同时生产供应黄等时令蔬菜,四季配种葱、蒜等调味蔬菜,达到和实现城镇居民蔬菜商品基地的目标,并能做到多余外销。水果种植过程中,应考虑矮化、密植成熟期早,更换方便的树种品种。把色鲜味美、糖分水分含量高、鲜食的水果作为主要种植种类,做到春、夏、秋都有新鲜可口的水果供应,如春季应生产供应草莓、樱桃、杏及早熟品种油桃,夏季应生产供应桃、李、枇杷、葡萄及早熟品种苹果,秋季应生产供应苹果、梨、晚桃及猕猴桃等。

2.粮食、果树、经济作物模式。该模式适应于海拔500m-900m距城镇较远,但交通较方便的区域,种植户将地势

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及灌溉条件好的用地种植一定数量的水稻、小麦和玉米,收获的粮食除部分食用和出售外,其余可作为养殖家畜、家禽的饲料。将坡度较缓、灌溉较方便的用地种植耐贮藏的果树,如苹果中的秦冠等,将坡度较大、光照较好田边、地边种植核桃,核桃品种应选择矮化、薄壳品质优良品种,同时应将核桃作为该区域主要发展果树种类之一,因为核桃易种植,管理方便,易粗加工,耐贮存,同时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及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经济作物的种植种类,小春作物应考虑油菜、豌豆等作物,尤其把油菜种植放在首位,油菜适应性强,管理相对粗放,是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随着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提升,食用油市场前景乐观,该区域可大面积种植油菜作物;大春可在坡地种植一定数量的大豆,随着大豆系列产品开发,大豆市场需求量增大,

大豆种植面积应增加,因此该区域种植优质高产大豆,并扩大种植面积。

3.经济树种,药材模式。此模式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相支持,方可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农户在种植过程应了解本地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及植物品种特性。种植经济树种中,应把茶叶和辣椒、花椒、竹作为选择种类。茶叶的种植区域需要土质肥沃、土壤偏酸性、小气候条件好,具备这些条件可种植茶叶,种植时加强管理,多施农家肥,适时采摘,配以优良的加工工艺,茶叶可作为这些区域主要种植植物;辣椒是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调味作物之一,随着各种菜系的大融合,辣椒相关产品的开发,辣椒市场需求量增大,种植辣椒时应考虑鲜销产品和干制产品品种相结合,避免市场滞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花椒和竹的种植同样要考虑当地自然资源,多方分析后得出可行性方案,种植生产出市场走俏产品。在特殊的自然资源区域种植药材类植物,如适应茶叶种植区可种植杜仲、厚卜、黄白等木本药材,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可种植天麻、当归、党参、大黄及尝试种植虫草等药

材,在药材的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前人经济和市场行情,不应盲目种植。

4.食用菌、果树模式。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保健意识的上升,市场对食用菌需求量增大,食用菌市场的开发使食用菌种植规模扩大,并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山区食用菌的生产应主要放在木耳和香菇干制品的生产上。木耳(黑木耳)的生产应选择地势开阔,水源较近,交通方便,易于收集培养料的区域,种植过程中除掌握好相应的种植技术外,还应根据种植地区气候状况注重管理,适时采集和干制;适合种植黑木耳的区域同样可以种植香菇,并尽可能培养出干制花茹。该区域适合生产的果树主要品种是板栗,板栗种植过程主要是更换品种,所更换的品种应是矮化、成熟早的品种。

篇4

3月22日,第七届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八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北京市通州区瑞正园农庄开幕,本届草莓文化节主题为“莓传天下、幸福通州”。届时,将举办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美食广场、摄影展、趣味活动和开设草莓生活馆等10多项主题活动。全国将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约4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知名人士参加,来自全国各地的草莓品种将在此一比高下,规模创历史之最,活动将一直持续到5月10日。

中国草莓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在辽宁沈阳、四川双流等地举办了六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每年举办一届,至2012年已分别在四川省双流县、南京市溧水县、北京市昌平区等地成功举办了七届。

此次通州举办第七届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八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是继2012年成功承办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后的又一大型农业盛会。是通州区草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为中国草莓更好更快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围绕北京未来发展规划,确定草莓产业国际化发展目标,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草莓籽种研发中心;坚持“以会兴农、以会兴城、以会惠民”的办会宗旨,将农业会展打造成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范,引领都市农业文化的样板,推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带动周边新农村发展进程,从而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发展作出贡献。

政府统筹

社会参与办会特色更突出

本届草莓文化节总体工作原则是政府统筹、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特色突出、节俭办会。

政府统筹,由区、镇政府统筹安排草莓文化节的规模、场地、时间,同时协调安排交通、安全、卫生等方面工作。

企业运营,选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农业企业具体承担筹办草莓文化节的设施建设、招商招展等各项活动。

社会参与,动员区内外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愿以多种形式参与草莓文化节。

特色突出就是突出科技特色、通州特色和文化创意特色。草莓文化节期间,将举行北京草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址奠基仪式,同期举办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通州美食小吃展,展示草莓宴和展销来自台湾地区的草莓创意系列产品。

节俭办会,根据中央和市、区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指示精神,不搞豪华场面,不搞大型招待活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压减文化节规模、简化开幕式程序、精减会场布景、朴实开展来宾接待工作。

踏春寻莓

尝美食品舌尖上的台湾

通州瑞正园农庄位于张家湾镇小耕垡村,是集有机果蔬种植、加工配送、观光采摘、开心农场、汽车露营、婚纱摄影、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目前,园区占地2000亩,现建有4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和1000亩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草莓生产设施,并具有比较完善的会务、接待、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该农庄既是全区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草莓生产基地,也是全区重点打造的农业园区之一。

为丰富此次大会内容,瑞正园农庄于2月12日至3月31日,开展“台湾美食、通州小吃及创意商品”展销活动。期间,园区将举办两岸美食交流活动,以“美食、美景、美好生活”为主题,重点展示瑞正园特色草莓宴及地道的台湾特色美食。

草莓打擂

奉上多项主题活动

在第八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活动期间,通州将举办草莓科技研讨、草莓商贸洽谈、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草莓生活馆、草莓采摘、北京草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址奠基仪式等多项草莓文化系列主题活动。

其中,草莓科技研讨将邀请国内著名草莓行业带头人,就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我国草莓产业面临的问题、草莓栽培和育种技术等进行专题研讨。

草莓商贸洽谈将在主会场设立商贸洽谈专区,方便各商家寻找合作伙伴、洽谈产品交易与合作研发。

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将从全国各地参展的数百种精品草莓、特色草莓中评选出金、银、铜奖产品。

草莓生活馆将展销来自台湾地区的多种草莓创意产品,包括草莓造型蜡烛、草莓鸡蛋保温套、创意草莓美食、草莓抱枕等。

在草莓文化节期间,瑞正园农庄主会场特意安排了20多个品种共160栋温室的精品草莓供游客采摘。同时,在全区各乡镇安排20处草莓生产重点基地向游客开放。

据了解,北京草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址的奠基将标志着国内顶尖级草莓科研单位的诞生,届时,草莓资源育种、种苗脱毒快繁、栽培生理、生物技术和示范推广等工作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名家助力

艺术家现场作画

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百名书画家艺术展、中国第八届摄影作品展、趣味活动、通州特色文艺演出等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其中,百名书画家艺术展将邀请国内百名书画艺术家现场作画、现场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捐赠慈善机构。同时,书画家将在现场创作巨幅画卷赠送给第八届草莓文化节组委会永久收藏。

中国第八届摄影作品展将展现反映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系列摄影作品,评选通州形象宣传照片。

趣味活动将举办“有奖大冲关”等集趣味性、娱乐性、合作性、观赏性、广泛性于一体的体育游戏。

集约生产

统一种植标准

通州是京郊草莓产业发展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全区草莓生产以“管理园区化、生产集约化、种植标准化、产品优质化”为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的产业优势。其中,新优品种种植优化,经过筛选,现已形成了以适合市场甜口味的日韩系草莓品种“章姬”、“红颜”、“明宝”和酸甜口味的欧美系品种“甜查理”、“童子一号”等,另外,也有我国自主繁育的“天香”、“幸香”和“书香”等草莓品种。

优新技术应用范围广,全面推广应用了日光温室小高垄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生物菌肥技术、牛奶追肥技术、种苗繁育脱毒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基质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蜜蜂授粉技术等9项草莓生产新技术。

集约化育苗水平居北京市前列,目前通州区共有3处草莓育苗厂,草莓育苗面积100亩,年繁育脱毒草莓种苗100万株。

草莓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强,通过园区及种植大户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定期产品质量抽检、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种苗脱毒繁育等多种措施严把质量关,保证了草莓产品质量安全。

草莓产业化水平高,现已研制出了草莓蛋糕、草莓果冻、草莓果酱、草莓冰激凌、草莓馒头、草莓汤圆、草莓饼干等30种草莓特色食品。

草莓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现新突破,开发了移动U盘、抱枕、钥匙挂坠、手机挂坠、头饰、卡通玩偶等近40种草莓创意产品,拓展了草莓文化内涵。

在2012年第七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中,通州草莓产品共荣获金、银、铜5块奖牌。

篇5

北京康鑫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领域的佼佼者和领军企业,园区位于北京“绿色国际港”顺义区“京郊蔬菜第一镇”——北务镇,占地13.3 hm2(200余亩),建有70栋日光温室和1 200 m2的连栋育苗温室,是北京市优质菜篮子供应基地。园区2007年被评为无公害蔬菜供应基地,2008年成为奥运会运动员村指定蔬菜供应基地,2011年被评为“农业部设施蔬菜产业化标准园”,享有中国蔬果第一园的美誉。

是什么推动康鑫源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信誉卓著、口碑载道、产品优质的品牌企业?为了探寻答案,蔬菜杂志社一行于2013年6月来到位于顺义区的北京康鑫源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实地考察。

从田间到餐桌,让我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一抵达目的地,园区苍翠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就立刻让大家感到身心舒畅,完全摆脱了城市的污染和束缚。康鑫源总经理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介绍说,园区优质的环境与康鑫源秉承的 “还植物以天成之根本,给人类以生命之尊重”的理念密不可分,只有在自然、纯净、无污染的生态条件下,才能种植出真正绿色、天然的蔬果产品。由于康鑫源注重对土地、植物、果实、人以及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他们也因此得到了自然的尊重,获得了丰厚的回馈。

我们看到,康鑫源温室里种植的番茄、甜椒、南瓜、甜瓜、茄子等蔬菜,在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呵护下生长健壮、叶色油绿、果实鲜艳。田垄内的土壤松软如蛋糕,轻轻碰触便可深入其中,让人很难与僵硬、板结联系在一起。

总经理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康鑫源的产品,让我们对这里生产的农产品有了“三最”的印象。

最安全:在食品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之际,康鑫源把为消费者奉上安全可口的佳肴视为己任,率行业之先,大胆尝试,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扭转了当前农业种植对化肥、杀虫剂、人工授粉的过分依赖,颠覆了扭曲的种植理念,对食品安全做出了完美的诠释。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康鑫源生产的果蔬中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最美味:通过品尝发现,园内采摘的番茄、甜椒、甜瓜、黄瓜等蔬菜口感纯正,风味浓郁,其中番茄味甜,甜瓜香甜酥脆,甜椒、黄瓜清甜脆嫩,每个品种都具有其自然原生的风味,让人印象深刻。

最营养:康鑫源生产的蔬果具有绿色天然、多微多矿、口感纯正、高抗氧化等特性,营养元素丰富。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康鑫源生产的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达到242 mg/kg)、柿子椒的VC含量(达到1.48 mg/g)和草莓的抗氧化性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那么,康鑫源是如何实现产品最安全、最营养、最美味的?总经理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转变种植理念,提高蔬果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病虫害成为了限制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瓶颈,以往解决病虫害的主要办法是喷施化学农药,但是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

为了实现无害蔬菜生产,呈现自然原生态的蔬果产业链,康鑫源转变种植技术手段,以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做到无病虫害;同时运用高科技臭氧技术替代施用农药,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北京市各级政府在康鑫源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园区认真按照科学方法实施操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康鑫源通过努力探索,将科技研发、科技创新与功能性蔬果生产集于一体,恢复原始的自然规律与种植模式,生产出符合人类健康的原生态农产品,全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研发的熊蜂授粉技术为例,康鑫源通过熊蜂授粉,有效解决了人工授粉与激素授粉的弊端,既保证了产量,又提高了品质。应用熊蜂授粉技术后,草莓、甜瓜、甜椒、番茄等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畸形果率大大降低。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和抗氧化性明显提高,口感纯正,恢复了产品的自然原生风味,品质大幅度提升。

康鑫源在作物培育过程中使用了一套组合拳,采用的技术包括:综合处理技术和营养及水分控制释放技术,经发酵或膨化处理的农林有机废弃物(秸秆、锯末、枯枝、落叶、玉米芯等)生产的环保型生产资料——新型有机土壤调理剂,质子交换臭氧杀菌灭菌技术,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菌肥,生物质炭复合肥技术,熊蜂授粉技术,以及公司自行研发的复合钛制剂技术和农业功能性水处理技术等。

康鑫源系统、综合地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由单一的引进逐渐向合作开发、自主研发的方向发展。园区先后聘请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及社会各界精英、农业管理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金融资本专家进行指导合作,甄选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种植技术,结合农业产业化管理理念,将多项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育出优质的果蔬产品。

园区选用的数十种蔬果品种均来自农业科研院所近20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引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优良品种,商品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准。除此之外,园区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育苗基地,从土壤育苗严格把关,根据每个作物的品种特性,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培育优质种苗,使附近农民一同受益。

创新经营模式,占领现代农业发展先机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时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康鑫源,必将在加速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加快提高生产效率、完善提升产品品质和打造会员式高端服务方面占领先机,让众多消费者在康鑫源的产品和服务中拥抱自然,畅享生活,溯源存之根本,品味生之奥妙!

后记:通过此行,我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康鑫源的发展理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吃饱穿暖的问题,但是面对三餐,我们是否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心食用,这才是时下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当前的农业生产虽然满足了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但是食品安全却一再报警。

在掠夺、破坏与滋养、回馈之间,食品安全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土地安全问题。餐桌上的美味源自于土壤的健康,从调理土壤做起,安全、健康、优质的食材才不再是奢侈的梦想。北京康鑫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jjjtg”为你整理了这篇现代农业示范园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现代农业示范园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上半年,上高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按照“高标准规划、多元投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强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着力加快中国蔬菜集团上高基地建设工作

作为我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一项重点招商引资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农业县领导和相关单位经常深入基地,督促项目进度,解决施工中的排水灌溉、修路、供电等困难和难题,截止目前,基地主体设施已经完工,高智能设施大棚及温室拱棚都已开始投入使用。目前高智能大棚里栽种了黄金蜜瓜、草莓、丝瓜等。露天大田栽种有200亩番茄和辣椒等蔬菜。

2、稳步打造千亩江西省中药材重点物种保存圃、中药材种植技术及良种选育千亩科研基地。

为宣传、推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项目江西省普查工作成果,保存药用植资物种质资源,促进中药资源相关学科建设以及建设中药学等相关学科教学、科普和学生实习基地,上高县今年开始计划在鑫隆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一个1000亩(500个钢架大棚)的江西省中药材重点物种保存圃、中药材种植技术及良种选育千亩科研基地。重点针对江西省珍稀濒危、道地药材,以及在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新物种和新记录种等,通过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建设,采用活体保存方式,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目标保存300种以上。目前该基地已建设好100个钢架大棚,并已开始投入使用,现育有粉防己1000多万株,并保存粉防己、石菖蒲、黄精等十种左右道地及特色中药材物种。

3、项目申报有序进行。为全面提升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水平,在已经认定锦江现代农业示范园、鑫隆现代农业示范园、天泽园现代农业示范园、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隆信现代农业示范园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尚和园现代农业示范园、东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市级示范园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组织上高县澜溪现代农业示范园申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经专家评审后,有望今年获得审批通过。

4、做好全县现代农业整体规划。目前我县虽有5个省级示范园和2个市级示范园,但都各自发展,互不干涉,园区整体建设质量不是很高。今年我县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产业园为标准,力争做好2020年-2025年整县产业园规划,前期已经通过招投标,并和规划公司多次深入全县各大示范园调研、访谈,目前规划初稿已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督促中国蔬菜集团按时、按质完成高智能设施大棚里的高效设施建设,并组织好中国蔬菜集团上高基地的验收工作。

2、加快推进千亩物种保存圃、中药材种植技术及良种选育千亩科研基地建设工作,争取两年内完工。

3、继续完善上高县现代农业产业园5年规划,争取今年完成出台。

篇7

关键词:桃树栽培;桃树种植;种植技术

引言

桃树为落叶乔木,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桃子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水果之一。桃树的果实、叶子都含有成分杏仁苷能够入药。桃子口感滑嫩,鲜美,营养风度,不单单能够用于鲜食,还可以制作桃干、桃汁、桃酱都多种副产品,经济效益显著。桃树在山地、平地与山地均可以成活栽培,栽培种植管理容易,十分容易高产,因此桃树栽培现象十分普遍。

1.桃树栽培种植技术

1.1园林环境选择。桃树属于喜温性的温带果树,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年平均气温12-17摄氏度的地区都能够成功结出果实。桃树需要干燥的生长环境与良好的光照,空气湿度与土壤湿度需要较低。如在花期阴雨天多会影响授粉、受精与着果整个过程。在桃树果实成熟前如雨水过度则会导致果实品质低下,同时还会到时裂果的情况多发。桃树不耐水涝,应该在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或砂质土上种植生长,土壤粘度要适中,避免粘度过高或过肥,避免树体生长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流胶病[1]。种植桃树应该选择地势较高,阳光照射充足,交通便利,排水设施完善,土壤深厚肥沃,土质疏松的土壤种植。同时要注意,以前种植过桃树的土壤不宜在种植桃树,否则容易造成病虫害。

1.2品种选择。在考虑桃树品种选择的时候要兼顾桃树果实的丰产性、成熟期以及白花结实的能力。在选择桃树品种的时候要考虑桃树种植栽培的商品性与经济效益,尽量选择果实味道鲜美,果实造型端正,色泽光亮良好的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桃树果实的生长期有60-80d的生长时间,因此要选择优良品种[2]。

1.3苗木定植。在苗木定植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定植纯度高,根系发达、苗木健壮并且须根茂密,芽多的品种。并且需要在桃树苗木萌芽前完成定植工作。在运输苗木过程中要完善对桃树根系的保护工作。定植沟壑的深度要保持在40-50cm之间,宽度保持在50-60cm之间。在苗木种植后要踏实并且进行浇水。完成后及时开展定干工作,其高度大约维持在40-60cm左右。

1.4树体控制。通常情况下桃树的高度在2-3m左右,冠径长度一般在5-7m左右。基于保证桃树能够尽快投产的目的,提升其经济效益,就需要对树体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对桃树的树冠进行控制,首先可以通过控制根系来对桃树的树体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直接修剪桃树的树冠。其次,可以利用控制根系来控制树体的大小,对于需要控制的特定位置在根系的分叉位置将粗根截断,避免粗根朝着树冠的方向生长,从而以间接的方式来控制树冠的形成。如需要直接通过修剪的方式来调整树体的大小可以在桃树完成采收后通过梳理较弱、过强或密度较高的枝条,将所有留下的枝条都截断5-10cm,从短截后的新梢上会出现花芽,在第二年会成为结果枝[3]。

2.桃树栽培种植管理

2.1土肥水管理

2.1.1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深翻法。如果桃树种植所在的土壤黏性较重,那么可以通过深翻措施来对土壤质地进行改良。深翻大约在60cm左右,同时可以结合有机肥料进行施肥。砂石地桃园土壤也可以通过深翻的措施来进行土壤管理,掏砂石、换土与有机肥料来进行。2)秋耕法。秋耕法需要在落叶前结合有机肥开展,耕深度一般在20-30cm。3)间作法。在桃园间可以种植花生、草莓、瓜果等,也可以种植苜蓿等植物。

2.1.2肥水管理。在进行桃树肥水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桃树的品种、树龄、产量、肥料性质、气候环境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决定。通常每生产50kg桃子需要施基肥50-100kg、磷肥、纯氮与钾肥分别施入0.3、0.4、0.5kg。1)氮肥。桃树新梢生长量大,结出果实较大,对氮素较为敏感。如果桃树幼树时期施入过多的氮肥会导致新梢徒长以及生长延迟的后果,使得生理落果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在施入氮肥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控制。伴随着树龄增大,产量逐渐增加则施入的氮肥也需要适当增加。如果氮素不足,则会导致新梢不足,则新梢生长量较小,枝条细短,果实小,色泽差、品质较低。2)磷肥。桃树所需要施入的磷肥相对于氮肥、钾肥更少,磷肥主要的作用就是在于使得传粉受精更加良好,提升果实的含糖量,使得花芽能够形成。如果实缺少磷肥则会导致色泽暗淡,肉质不紧致、味酸,果实斑点多或裂皮。3)钾肥。桃树对钾肥需求量较大,钾肥充足时,果实个头大,含糖量高。钾肥缺少时,则果实小而畸形,早熟[4]。

2.1.3灌水与排水。桃园灌水情况要根据地理环境雨水充沛与否来决定。在北方春季干旱,因此要着重强调萌芽前、花后、以及硬核期的排水工作。在11月上旬灌冻水。桃树怕水涝,因此在雨季时期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桃园出现积水的情况。桃树积水后十分容易出现叶黄,甚至死亡。

2.2整形修剪

桃树喜光,在进行整形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自然开心性或改良杯状树形。1年后生苗在中后定干敢赌为60cm,在第2年在40-60cm处选择三个方位分布均匀的副梢来作为主枝,使得侧枝可以形成错落三大主枝[5]。三大主枝之间夹角以120度为宜,主枝与主干的角度最好保持在40-50度左右,尽量保持10-15cm的层内距。每主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配以2-3侧枝,使得各个侧枝能够充分的将空间利用起来,得到光能的照耀,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使得桃树可以获取充足的养分。一般情况下幼年桃树生长较为旺盛,通常使用轻剪长放与夏季修剪的技术可以改善树木增长态势,提高树木的结果率。对于幼年时期生长郁闭的树木,可以在6月下旬或8月停梢期来对其进行修剪,以改善树冠的光照效果,提升结果枝的数量,以降低减少冬季对桃树进行修剪的工作量。在盛果时期对桃树的修剪工作应该适当加重,包括清除内膛或下部枯死枝条修剪等,重点强化结果树枝的培养与生长,将树木的生长形式稳定。如在冬季进行修剪可以根据实际生长情况来稳定剪留结果枝400-500根,以保持相当比例的结果枝。

2.3疏果

桃树成花欧诺个一,座果率较高。因此为了保证桃树的产量与果实良好平直,需要在花后的2周内开展疏果工作。根据果叶比例1:15-20的比例开进行,将小果、双果、畸形果等疏除。

3. 结束语

桃树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书中,在栽培种植桃树前应该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来挑选合适的种植品种,在栽种的时候要注意苗木定植、树体控制、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工作,以提升桃树的结果率,从而提高桃树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何福荣.桃树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 2013, (02):122+124.

[2] 王焕玲.桃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科技信息, 2009, (21):775.

[3] 汪安官.南汇地区桃树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04):89-90.

篇8

?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a/2006/02/034)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3-23

作者简介:李飞凤,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南京,211200)实训处副主任,一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龄聋生职业教育。

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长期以来紧紧围绕“特殊教育要为残疾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拓展办学功能,培育学校特色,创新并实践了“学业、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校在2008年开始向全国招收初中毕业听障学生,建立听障职业中专,让聋生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学习3年,重点加强种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

学校种植专业课有蔬菜生产、林果生产、花卉栽培等重点专业课程,贯穿于每个学年,另有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课程。选修课有草坪养护、插花艺术、观赏植物栽培等。种植业虽然苦、脏、累,但有较好的产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农产品日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经济效益明显。

聋生学习种植技术更需要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聋生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将生产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引入教学,使知识通俗易懂、生活化,用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种植专业课包含生物生长发育特性、环境条件影响、科学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要想学好种植技术,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聋生眼敏、心静、手巧,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仔细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细心操作管理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掌握专业知识,磨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兴趣。笔者所在学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开发基地特色资源,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打造特色课程,研究适合聋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等,逐渐彰显了学校的特色和办学优势。

一、开发基地农业资源与设施,

拓宽教学实践场所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县级农村,土地、荒山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学校于2001年开始规划筹建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基地占地800亩,现已初具规模。目前种植专业的特色资源有牡丹园、桃园、梨园和无公害蔬菜栽培区。其中最具特色的牡丹园占地近百亩,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种植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学生在牡丹园中认识了豆绿、姚黄、二乔、黑花魁、大富贵等品种共九色十型,观察牡丹生活习性,学习牡丹栽培管理技术。桃、梨园一期种植规模20多亩,处于盛果期,二期扩大种植100多亩,处于初果期。有早熟桃品种雨花露水蜜桃、日本引进品种丰水梨以及当地优良品种黄花梨。学生在果园里认识桃、梨的品种特性,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学习果树周年管理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区10亩,学生于其中学习青菜、萝卜、辣椒、空心菜、豇豆、南瓜等各类露地时令蔬菜的田间管理技术。还有葡萄园、盆景园,但规模较小,需进一步加强栽培管理,扩大规模,让学生学习栽培管理技术。

基地基础设施有3000m2现代温室大棚1个、牡丹栽培阳畦1个、观赏植物塑料大棚2个、草莓塑料大棚2个、蔬菜塑料大棚5个。学生在温室大棚里通过温度、光照和激素调节,学习牡丹花期调控技术,让牡丹花在春节催花和五一延迟花期。在花卉大棚里学习万年青、绿萝、凤梨、红掌、杜鹃等各类观叶、观花植物繁殖与管理技术。在草莓大棚中学习丰香和红艳两个优良品种草莓的栽培技术。在蔬菜大棚中学习黄瓜、迷你西红柿、彩椒、茄子等经济效益高的果菜栽培技术。今后,学校将依托社会各界资助和生产自救,申请项目资金和基础设施,建立、开辟、完善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残疾学生的实践场所。学校还积极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园、农业园加强合作交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二、招聘专业教师和农业技术员,

加强师资力量

笔者所在学校从2006年开始招聘农业大学农学、园艺专业的毕业生(含研究生)作为种植专业教师。他们虽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深,但知识应用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并且对聋生的教育缺乏认识。专业教师通过自学、业务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培训,了解了聋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学习了手语和特殊教育方法等。他们谦虚好学,向老教师和技术人员请教,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逐渐成长为知识和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有种植专业年轻教师10人,其中研究生4名。学校已有1名教师取得初级职称(农学专业助理农艺师),3名教师取得中级职称(园艺专业农艺师)。学校还聘请农业技术人员4名,常年负责基地蔬菜、果树、草花、牡丹的生产管理,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今后,学校将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培训形式,多“走出去”,参观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多“请进来”,聘请农业专家、种植致富能手到校开设讲座,传授种植专业知识、经验、技能。还将与农业部门、农业院校等单位合作,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参加实用型农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三、结合学生特点及基地生产实践情况,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实践经验、基地资源、季节特点与生产实践需求进行不断地灵活调整、补充,以适合残疾学生的发展。

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安排有一定的比例,且逐渐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聋生第一年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1∶1,第二年学习基地各类主要品种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比例为1∶2,第三年上学期学习基地特色或其他品种栽培,参与学校生产实践,比例为1∶3,下学期进入基地全面生产实习,预备就业。

蔬菜生产。聋生第一年学习蔬菜栽培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播种、育苗、整地、制畦、施肥、浇水等基础实践;第二年学习白菜类、根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栽培,进行露地萝卜、青菜、丝瓜、豇豆等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实践;第三年上学期学习设施蔬菜栽培,进行设施绿叶菜和果菜类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实践。

林果生产。聋生第一年学习果树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建园、育苗和果园管理实践;第二年学习桃、梨的主要品种、生长结果习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周年管理实践(清园、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第三年上学期学习葡萄、草莓、枣栽培技术,进行整形修剪与管理实践。

花卉栽培。聋生第一年学习花卉分类、品种特性、栽培环境等基础知识,进行万寿菊、矮牵牛、一串红、美女樱等露地草花的栽培管理实践;第二年学习花卉设施栽培、繁殖与花期调控技术,进行月季、扦插,米兰、竹芋、红掌、观赏凤梨等温室花卉栽培管理实践;第三年上学期学习牡丹和芍药栽培技术,进行品种认识、栽培管理和反季节催花实践。

四、理论联系实践,

强化技能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

种植专业课对聋生来说抽象深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收集、整理、概括生活中的俗语化解专业术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让聋生了解农业概念和专业术语;展示基地的实物或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让聋生了解生物学特性,拍摄基地的实地视频资料进行讨论,解释现象与操作过程;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让聋生了解基本操作步骤及方法。这样不仅激发了聋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聋生阅读、观察、分析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示范引导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环节。专业教师要将技术步骤分解开来进行分步教学,要求教师动作科学规范,语言准确明了,并辅以板书和手势,说清每个步骤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三)操作练习,熟练技能

学生将模拟练习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相结合,熟悉操作步骤,再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单独操作等形式反复操作练习,熟练掌握技能。学校通过基地实践周、实践月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如梨剪、牡丹移栽、蔬菜栽培、果树施肥等,明确质量、速度、数量等要求对生产实践结果的影响。活动中,专业教师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巡视指导适时点拨,让他们分工合作,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有条不紊。专业技术人员凭借扎实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定期示范指导,实地讲解技术要点与难点,有效促进了聋生技能操作要领的熟练掌握。

(四)生产实习,应用技能

三年级下学期,学校将学生分至基地生产各环节进行实习,掌握就业技能与谋生本领。种植主要分为露地蔬菜、大棚蔬菜、果树、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栽培5个大组。由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及有丰富经验的聋职工带领学生学习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具体环节,增强质量效益观和市场经济意识,让聋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或独立进行生产经营。

五、特色职业教育的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农兴趣,提高了专业技能,增强了专业自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聋生能够熟悉当地适宜种植的优良蔬菜品种,独立完成整地制畦、挖沟打穴、播种、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和采收等各生产环节。在教师和技术员带领下,聋生能够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管理,了解蔬菜市场行情、独立销售产品等;熟悉基地果树品种和特性,独立进行果树栽植、除草、修剪、施肥、疏花疏果和采收各环节,制订果树周年管理计划,预估亩产量、市场行情、销售盈亏情况等;熟悉基地牡丹、草花、温室植物品种与特性,独立完成种植、施肥、浇水、修剪各生产环节,进行温室大棚花卉光照、温度控制、肥水管理,探索牡丹销售与草花道路装饰途径等。

特色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心,使他们端正了劳动光荣的态度,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劳动态度与习惯。聋生们也确立了市场意识、诚信理念和质量效益观,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十多名毕业生先后顺利留在基地就业。

(二)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顶着寒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学生实践操作,参与基地生产实践,向技术员学技术学经验,手粗了、脸黑了,心也乐了。他们在参与省级集体课题“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积极撰写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利用假期集中编写种植专业特色校本教材,研讨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打造精品课程《梨树施肥》、《桃树修剪》、《瓜苗嫁接》、《月季扦插》和《牡丹上盆》等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经济效益可观

基地生产的蔬菜供应学校和基地食堂的日常所需。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南水二号水果黄瓜、金陵美玉迷你西红柿、苏琦茄亩产达2000―5000公斤。生产的优质无公害桃、梨首先通过分级包装供应关心帮助学校的单位,然后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采摘,最后批发给当地经销商。尤其是黄花梨和丰水梨由于产量较高、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鲜甜,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已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基地培育的绿叶观赏植物和盆花租给周边各中小学进行摆放。与汤山翠谷农业园合作培育的观赏凤梨和红掌,销售行情一路看好。露地培育的牡丹4月到5月供游人观赏和盆装出售,尤其是大富贵、洛阳红、赵粉、二乔、银红巧对、乌龙捧盛等牡丹反季节催花品种在春节上市,以花开富贵、繁荣昌盛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展望

(一)教学场所应由课堂、基地向社会延伸,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进厂实习。[2]如组织学生亲自进行桃梨、蔬菜、牡丹花的售卖,独立参与品种种植经营管理,使聋生获得为人处世、沟通交流、竞争合作等丰富的社会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市场、质量、竞争、合作和诚信意识。

(二)教学应捆绑师生及学校、企业,实行校校、校企、校厂合作

使师生参与生产,企业参与教育,学校走向社会。如组织教师、学生到职业中心校、成人教育学校、大型种植场、农业示范区、科技园等地进行定期定点的实习培训与交流。引进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训师资。[3]使聋生能够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掌握技能,不局限于基地的实习与就业,对一些优秀毕业生给予推荐,增加就业机会。

(三)职业教育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农村聋校可以开设多种形式与内容的课程

篇9

平里店镇地处胶东半岛**湾畔,**城区东北部15公里处,辖60个行政村,4.56万人口,耕地面积6.87万亩,是山东省百强乡镇。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平里店镇积极研究新形势下乡镇信息工作的特点,结合本镇实际,探索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推广站和产业协会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信息服务模式,以农业信息化为引导,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具体做法是:

一、认识到位,组建信息服务队伍

从上世纪90年代,我们即在全镇展开了面向“两高一优”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20xx年,全镇的草莓、大樱桃、大姜、圆葱等都初步形成了5000亩以上规模。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对已掌握经营自、渴望脱贫致富的农民来说,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镇政府的职能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也存在重新定位的问题。农民不仅需要镇政府提供各种农业技术信息,也迫切需要提供商品信息和市场动态以及综合经营信息,这对我们以往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新的挑战。“两高一优”农业是行进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骏马,镇政府把农民“扶上马”,不仅仅要送一程,还要当好马夫和保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积极取得了烟台及**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xx年挂牌成立了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等配套办公用品,开通了热线电话,利用广电宽带接入互联网,并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进行注册。镇里挑选了2名有大专学历、熟悉微机操作的农技人员担任专职的农业信息员,专门负责全镇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工作。

为把信息服务的功能延伸下去,我们同时抓了村级信息队伍建设。我们在全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各村发展了103名信息员,主要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经纪人和村委里的农技明白人担任,并聘请市农业信息专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了解农业信息和经济效益的直接关系,学会采集、分析、利用信息,及时上传和反馈信息。我们还组织当时购置有计算机的单位派信息员到市委党校参加全市的农业信息员技能培训,使他们能上网查询信息、信息。

为使平里店镇信息服务事业健康规范发展,我们还建立完善了信息服务制度,制定了工作规范,明确了职责,创办了“信息快递”小报,建立起了档案记录簿册,如热线电话记录、农技培训记录、信息记录、反馈信息记录、病虫害诊断记录、农资荟萃、气象观测记录等,并定期发放科技信息资料。仅20xx年上半年即发放各类农业信息明白纸4.9万份,为农民供求信息86条,下载科技信息150条,有效地指导了全镇的农业生产。

二、创建“三位一体”模式,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从20xx年开始,我镇将培育农村经济协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挂牌成立了草莓协会、富硒苹果协会和圆葱协会,通过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刚刚加入农村经济协会的农户,仍然处于远离信息的边缘,对种植什么品种、如何进行标准化生产、怎样使农产品卖上好价钱等实际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而我们的农技推广站也有组织农民培训难、好技术找不到婆家的问题;信息服务站的信息服务缺乏主线、信息上行和下达速度慢的问题比较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一现实情况,我们于20xx年12月专门选择了政府门前集市上的临街房屋5间,将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推广站和产业协会三家一起合署办公,率先创建了“三位一体”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农技推广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我们的农业技术员都具备了信息服务的技能,同时也就是专职的农业信息员,他们在与草莓协会、圆葱协会、富硒苹果协会合署办公的同时,把协会领导带成了熟知信息的行业带头人,把协会的会员发展成为兼职的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龙头产业贴近了距离,充分畅通了信息的上行和下行渠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在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过信息选好品种:种植什么样的优质品种,是能否增收的关键。面对众多的种植品种,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网上查阅农业新品种,将诸多的优良品种的特性展示给协会,反复比较遴选,协助协会先后引进了“西嘎纳”草莓、富硒苹果、红叶3号圆葱和“欧皮黄”圆葱、大樱桃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种植,在全体协会会员中推广,并逐步扩展到全镇相关行业中,迅速提高了全镇的产业水平。4年来,使平里店镇“两高一优”新品种普及率达到了98%以上,成为**市农业产业结构最优的乡镇之一。

二是利用信息指导生产。从大量的信息中看到,国外客商不断抬高农产品质量门槛,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想把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此,由产业协会牵头组织农民,技术服务站协助聘请专家,多次聘请到省、烟台市和我市的专家以及龙头企业的专家来镇上举办培训班,直接对农户进 行技术指导。我们还通过农业网站的专家咨询系统,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难题,及时将新种植技术信息送到田间地头,在主导产业都积极推行了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程,使我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备了竞争力。

三是信息拓宽销路。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们加大了网上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农业部“一站通”信息联播系统、省级和市级农业信息平台我镇农产品供应信息。几年来,每当草莓、圆葱、大樱桃及富硒苹果收获季节,都有国内众多的加工企业慕名前来收购,草莓价格每公斤比临近县市多卖将近多卖1元。我们还根据市场分析,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20xx年后,我们根据网上的市场调查信息,告诉草莓协会草莓近期面积大,行情可能不好,协会将这信息告诉会员,全镇压缩草莓面积5000亩,扩大出口蔬菜6000亩,避免了很大的损失,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去年以来,随着国内草莓种植面积的压缩,出口形势看好和价格反弹的趋势,我们及时指导农户适当扩展规模,使草莓面积上升到11000亩,取得了较好的利润,每亩利润都在5000元以上。

四是传递信息争取定单。平里店镇通过在网上积极信息,宣传优势产业和规模,吸引了国内众多农业加工企业前来洽谈、签订订单。先后有东方丰竹农产有限公司、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德果蔬有限公司从东北落户我镇建立了加工企业,本地的京平冷藏有限公司也扩展规模。我们镇的旭斌大姜研究所,从出口信息中获取订单,目前已成为全省生姜出口最多的企业之一,带动我镇生姜的生产规模由20xx年左右的1000亩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0,000亩。在大妻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下,我镇其它产业也在适度规模中健康发展壮大起来。

三、健全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

在前几年的实践中,由于我们信息服务站人员一兼多职,包村工作繁重,导致服务效能不够高。为此,我们在原有的2614111热线服务电话的基础上,率先并行开通了92688农业热线电话,作为夜晚或无人工值班时的信息支持。20xx年,我们在信息服务站内又设立了触摸屏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平台,以直观的形式,把农业的技术、市场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农民在触摸屏前流连忘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认真钻研,深感现代科技的神奇和便捷,从中获益匪浅,都说“这机器,真神!”在设立语音电话、触摸屏的基础上,我们投入1万多元购买了农业科技书籍、订阅农业科技杂志和报纸,在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设立了农业科技阅览室,让农民免费查看、学习农业技术和信息。

一系列信息服务手段的完善,大大强化了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吸引了大量农户来服务站学习、了解技术和市场信息。每逢集市,信息服务站内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学科技、用信息成为平里店农户赶大集的另一道风景。

四、多渠畅通,让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为解决信息传递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信息入户的多种途径。一是继续做好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放。平里店镇有线电视普及率为100%,电视是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在圆葱、大姜、草莓生长的关键季节,我们针对我镇面上的问题,聘请市里专家到田间讲座,做成电视节目,在电视台《四季田园》栏目播出,使全体农户收益。二是建好科普宣传栏。从20xx年开始,我们积极争取市科协支持,投入8万多元,在我镇60个村建立了科普宣传栏,把农民最需要的关键技术张贴到宣传栏。在宣传内容上,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相结合,在时间上,根据宣传内容,短则2-3天,长则1-2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在农业技术方面,根据农事需要,10天—2个月更新一次,在农业信息方面,2—30天更新一次。2年来,共张贴各种技术资料、信息简报等1万多张。三是结合党员远程教育,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点。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我们镇95%的村庄提供了计算机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充分扩展这些计算机的功能,使原来仅能访问远程教育网的机器,都能访问互联网。我们又给村级信息员提供了农业部“一站通”信息服务站的编码,让他们也学会在互联网上查信息、发信息。四是让信息搭上科技入户的快车。平里店镇是全国玉米科技入户镇,随着科技指导员直接的入户服务,信息也直接送到了农户的家中。多种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我镇的农业信息能畅流到各村,畅流到了1万多农户的炕头、心头。

在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下,平里店镇农业生产在适当的规模、布局中协调发展,现已形成草莓、大樱桃、大姜、圆葱、黄金梨、葡萄、三鲜蜜桃、花卉苗木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4.3万亩,其中草莓11000亩、优质苹果8000亩、圆葱7000亩、大姜7000亩、桃3300亩、葡萄3000亩、大樱桃3000亩、黄金梨1000亩,年产水果、蔬菜10万吨以上,约占全市总产量的15%。我镇农业生产效益越来越好,仅草莓、圆葱、生姜几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800元,初步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以上汇报是我们在过去几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所作的一点工作,离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肯定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使我镇的农业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农业信息中心

篇10

这是因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技术集约化和经营组织化的桥梁,而应运而生。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农牧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接受新技术还比较困难;同时,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真正能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乏;此外,区内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加之交通仍欠发达,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也对农牧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经济收入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农业科技园区能够使农牧民真真切切看到高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能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农牧民对农业生产的看法,从而逐渐使农牧民对发展农牧业生产提高经济收入等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好有效途径。

1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中国的提出和建立始于1994年,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各种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数量在35000个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数量在800个以上[3]。目前仍无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是可以肯定地是近年来中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而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又反过来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之初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还处于较高状态,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民对农业新技术往往存在一种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高新技术集成示范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园;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园;培训农牧民的技术培训园;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因此,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示范区内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和农牧民增收,更对中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

与内地各省市相比较,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整体实力较弱,发展速度缓慢,且类型和数量较少,处于刚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建设。目前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福建省援建的“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由山东省援建的“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拉萨市的曲水、堆龙、城关区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其他则更多由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私企建立的公司化小型示范园区,但这类示范区目前仍然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是国家外专局批准的“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于2002年经区计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是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总体规划面积633.3hm2,主要由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组成,其中核心区233.3hm2,辐射基地400hm2,园区建成后其示范面积可达6666.7hm2,技术辐射面积可达66666.7hm2。由8个功能区(中心)组成,分别为(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面积为22.2hm2,建有两座面积各为5376m2的现代化连跨温室,建有每栋面积420m2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优、特、新反季节蔬菜、高档花卉和药用植物。(2)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面积为6.3hm2。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m2的组培实验中心1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穴盘车间600m2;面积各为5376m2的两座连跨温室,主要用来种苗的繁育和驯化。(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面积10.1hm2,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面积34.9hm2,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四是水产高效养殖示范区,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5)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面积8.3hm2,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一是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二是面积1500m2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设施,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6)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本项目由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配套设施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7.4hm2,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m2的展示大楼和附属工程,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m2的接待中心和1200m2的智能大楼,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29.6hm2,主要有藏药材、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核心娱乐区占地14hm2。

园区坚持以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为建设目标。以示范、辐射、培训、交流为主要功能,并兼有观光和休闲农业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田,市场与农户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平台,成为自治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福建省援建[4],占地106.7hm2,主要以园艺作物生产为主,集果苗繁育供应、技术培训、水果种植为一体。目前已成为林芝地区乃至全区最大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同时承担着林芝地区乃至全区农业农牧业生产技术的农牧民培训任务。日喀则农业科技园区2006年先后被批准为地区级和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546.65hm2,其中核心区61.69hm2,已建成种苗繁育、高原蔬菜高效种植、农作物良种繁育与高效种植、畜禽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现代农业培训五大功能区,集分布在年楚河流域的日喀则、白朗、江孜(市)的示范区(基地),完成投资1050万元;示范区2484.96hm2,有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畜禽高效养殖与牧草种植示范区、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区,完成投资12887万元。园区辐射日喀则地区11个县,面积8700hm2[5]。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6]”由山东省援建,主要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近年来开始引进大樱桃等设施果树栽培。目前成为后藏区蔬菜生产技术辐射源。拉萨市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市场带动建基地,争取国家总投资3.3亿元,做大做强全市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建设温室大棚2221栋,其中国家投资5184.1万元,群众投劳和自筹资金超过5000万元。已建成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3个,即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花卉生产基地、曲水县南木乡江村西瓜生产基地和城关区蔬菜瓜果花卉生产基地,每年可向市场供应蔬菜、水果1500万kg,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项目区种植户超过2000户,人均增收7528元[7]。

3加大培育农业科技园区力度,促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农业发展尽管科技贡献率达到36%的平均水平,但与中国平均水平的52%还有一定差距。加之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不同气候区农业生产差异较大,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同时,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力度普遍较差,因此,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科技示范对农牧民接受农业新技术从而有效促进当地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力度,提升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物,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不断引进农业新技术成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必然选择。而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必然有效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产出效益。

3.2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利于现代农业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有效传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新技术等的不断引进和应用,有效提高当地耕地单位面积产出值,这对当地农业生产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当地农业生产者认识和使用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因为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而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率的发展,使当地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4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根据热量农业生产区(包括牧业)可以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11个二级区[8],目前在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气候区内,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基于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园区示范、培训等功能,以提高农牧民对农业新技术的认可与应用,这无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

4.1.1根据农业气候区划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根据农业气候区划,结合传统农业发展特点,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方向。如在“山地热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示范园区;在“山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水稻、粟、黍、玉米、小麦等范园区;在“高原温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以粮油作物及园艺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可发展粮油作物及反季节蔬菜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可发展粮油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亚寒带温润气候区”可发展耐寒粮油作物示范园区;而对不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则无需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4.1.2根据农业发展特色,建立突出主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对于地方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仅要突出地域特色,而且要突出主题,即以哪些作物为核心建立园区,避免小而全,这样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对于园区发展和其示范效应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处于“山地热带湿润气候区”的察隅县,发展以水稻为核心的粮食作物和以油桐为核心的经济林作物的科技示范园区;对处于“高原温带湿润气候区”的林芝县和米林县等则可以发展园艺作物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虽然本地有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但鉴于本气候区地域面积大,仍有必要在适当的地区建立新的示范园区;对处于粮仓之地的日喀则市白朗县建成了蔬菜作物科技示范园区,使该县成为后藏蔬菜供给基地,目前在日喀则市兴建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而突出粮油作物生产应该是综合示范园区的核心。在拉萨市等市郊可建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旅游农业”园区,发展壮大我区旅游事业。

4.1.3园区规模适度以便集中力量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科技投入力度

从技术辐射角度出发,农业园区规模不一定很大,只要能够突出主题,则可使农业科技园区规模适度缩小,面积可以控制在3.3hm2以上。这样既能够避免资金不足带来园区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同时能够集中资金和人力等使单位耕地面积上的科技投入等得到有效加强,从而使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得到更好体现。

4.2资金筹措多元化

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资金来源是一大难题,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最大困难。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依靠地方政府投入显然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但优质的环境特点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产地,同时青藏铁路带来的低成本运输有力地促进了投资者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目前来藏投资发展特色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已有好多家,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曲水天合高原瓜果基地”[9],该基地是2009年7月在曲水县的支持下,来自浙江杭州的俞国庆投资兴建了的,以草莓种植为核心,其产品除供应拉萨等地外,还以“高缘果3680”的品牌空运上海。目前基地拥有92个草莓大棚,草莓品种达到10个以上,成了拉萨市农业技术示范点。同时,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当地村民种植草莓[7]。目前全村有数十位村民在基地种植草莓,每年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负责种植,草莓苗、技术服务由基地负责,产品以统一品牌销售。而作为唯一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曲水已将草莓种植列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根据基地发展规划,下一步将扩大草莓、核桃、土豆等的种植面积,同时引进更多瓜果,促进现代农业在曲水的快速发展[10]。因此,充分借助本地气候等环境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形式,让企业建园则是最理想地解决建园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

4.3管理运行市场化

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投产后的运行管理对于园区持续为本地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培训、辐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所有农业科技园区,都应该朝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方向,采用市场化管理运行模式[5,11-13]。

5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因建设和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借鉴内地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克服如下5个方面:(1)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缺乏统一协调、领导和扶持;(2)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不准,示范目的不明确;(3)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投入成本过高,投资回报率过低;(4)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起来;(5)农业科技园区缺乏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的合作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