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__年,为有效解决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
(一)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列入本区域的重点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2013年市对区考核项目。我区编制了《黄岩区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制订出台了“村级供水管线经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补助标准与界限,有序推进供水二、三级管线“进村入户”建设。截至20__年底,我区总计投入三级管线补助资金1800万元,累计新建通水78个村,受益人口约10万人。
(二)积极推进供水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我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供水能力,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为日供水能力25万吨,总投资32035万元。供水一级管网铺设西至潮济、茅畬,南至院桥、沙埠,东至江口上辇,北至火车场站,至20__年底,一、二级供水主干管线全部完成铺设并顺利通水,基本实现长潭水库库区以下平原片全部乡镇街道一体化供水干管到位。各项工程均已取得较快进展,完成供水管线长度为255公里,其中一、二线管网140公里和三级管网11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1574万元,其中一、二级管网18484万元、三级管网2097万元和江口水厂工艺改造993万元,2013年,我区计划建设一、二级管线15公里。天元路、82省道复线、黄长复线等供水管线工程正随道路建设扎实推进。
(三)加快改造供水管网,供水安全得到改善。自20__年开始,黄岩区投资1300万元,为25个小区实施了“黄水改造”,管网改造长度31250米,通过三年的努力,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让13000余户居民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同时,我区认真吸取一期供水工程原水管破损事故的教训,已启动实施多库联动的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城乡群众提供长时间的安全用水保障。
二、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建设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供水管网建设线长面宽,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推进难度很大。一是资金因素制约严重。三级管线“进村入户”改造经费以政府补助和村集体、居民自筹相结合,一些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受资金因素制约,以及水价等因素,三级管线“进村入户”进度迟缓。二是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协调的政策处理问题,利益交织繁杂,有效协调处置阻力较大。
(二)饮用水安全有待进一步保障。一是部分水管锈蚀漏损,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二是库区水源质量有待进一步得到提高,库区水质保护仍任重道远。三是澄江、头陀、北洋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自的乡镇水厂供水为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
(三)部分群众对供水一体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一些农村群众传统的饮用水观念根深蒂固,乡村存在“有水不接、通而不用”的现象。一是受管线倒接的影响,部分乡镇水费比城区高,部分消费能力弱的农民用水积极性很低,甚至水已通至村口也不愿接入。二是部分群众出于用水成本因素考虑,接入户相对较少,用水量则更少,多数是将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存在拖欠水费现象,累计欠费1464.72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继续抓好工程建设,保障供水质量,完善管理服务,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一)抓统筹,加快工程建设。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注重支持协调,为推动工程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规划,坚持“点、线、面”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努力实现城乡一体供水。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处理“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调处各方利益,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做细做实政策处理事项,有效减少施工障碍,加快三级管网“进村入户”改造 步伐。三是要筹集管理好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分级负责”的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篇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 科学规划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融合点。为进一步提升全州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发展面貌,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加快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树立“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彝州、宜居城乡”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共同进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为主线,结合楚雄州乡镇规划建设和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楚雄州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地方民族特色,无相应的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性不强,不适应今后乡镇发展的需要。
(二)大部分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和服务质量不高,水源不足,供水水质标准低,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集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乡镇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差;县市级财政对乡镇的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量有限,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不强,乡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全靠政府组织建设管理,操作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三)乡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差,路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设施不齐、老化。
(四)土地报批困难,乡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建设发展需求。
(五)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集镇开发建设进度缓慢。
二、对下一步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乡镇、城市梯度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功能设施、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增强乡镇连接城市、承载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乡镇建设和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启动新一轮重点乡镇总体规划修改,以县域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特点,科学定位乡镇在县域体系中的相应职能,合理确定乡镇的性质、功能和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镇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乡镇建设投入力度,以路网为引领,加快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绿化、保障性住房等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镇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三)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条件,根据各自特色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乡镇域经济实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民族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业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产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聚集到乡镇创业发展。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经济强镇。
(四)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乡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和中心村梯度转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探索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建和改造提升乡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贸市场,以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为重点,加大集镇面貌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小镇。统筹协调好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使用沼气、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
(六)积极探索建设农村综合体。按照“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农民安居乐业,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城镇周边入手,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农村综合体,努力建设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尽快形成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村综合体持续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新农村综合体功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综合体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农村综合体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乡镇建设用地。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认真清理空心村、工矿、砖瓦窑废弃地,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增村减”、集约利用土地,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储备数量;四是加强拍卖集镇的国有土地,快速回拢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乡镇建房购房。在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导农村有条件的居民到乡镇或中心村自建住房。农村居民到小集镇建购住宅,对自愿退出旧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偿,奖补经费可从使用“城增村减”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产生的级差收益中列支;同时可享受政府对农村居民建房的各种补助政策。进镇经商、创业和投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户,可享受建房住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
(九)创新房地产开发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镇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乡镇开展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支持乡镇商品住房消费,促进乡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凡符合国家、省、州减免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
(十)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加快乡镇国有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将资金用于发展建设,来优化和提升集镇功能。二是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大胆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向集镇聚集,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集镇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小集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乡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融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作为农村抵押贷款融资抵押物,拓宽农民贷款融资渠道。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开展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为乡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十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集镇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二是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督促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组建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使其保持稳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 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 张京祥\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叫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什么叫城乡一体化
简单地讲,就是把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开发。整合城市与乡村的有利资源,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共同得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一个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城乡隔离,城乡差别,矛盾逐渐突出,并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针对中国的城乡差别,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从城乡的关系、城乡的生产、城乡的优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从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如何融合、互为、协调、发展,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尽管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但是,对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变革,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达成了共识。因而,根据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对打破城乡壁垒,合理优化,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2.推动城乡一体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城乡。体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问题。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提出,到本世纪的实施,城乡一体化走了近20年的漫长路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偏远山区,农民的温饱还刚刚得到解决。受农业资源的影响,制约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速度。农业耕地的分散,土地的贫瘠,水资源的落后,大大的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根据中国目前的现状,在推行城乡一体化时,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刀切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农业人口占了九亿多,居住偏远,居住环境恶劣,人口分布广,经济收入总体水平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迁徙成本过高。
(2)在较发达的地区先行试点
城乡一体化,可以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的乡镇或乡村搞试点。依托经济较好、设施布局比较齐全的城镇,以点带面。以经济特别好的乡村为中心,就地规划。贫困村庄向发达地区靠拢,以富带贫,以富促贫,共同治富。
(3)城乡一体化不能统一模式
城乡一体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不同地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逐步调整和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工程
政府出面牵头,集中规划,选择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或乡村做为集中点,制定优惠政策,集中建设低价经济实用房,或者通过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向规划小区集中,以产业为先导,整合城乡资源。并建立健全的就业制度,打破城镇乡村限制性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统一规划,实施强有力地管理。
2.发展非农产业经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
农民转移定居后,对原有的废旧宅基地进行复垦,并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引导农户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的方式进行经营。对一些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纳入农业的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工农的产业融合,开拓农民的增收空间,增加农民的就业比率。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到软件硬件兼容
城乡一体化关注的焦点,就是优化农业和进一步发展农村环境,建立城乡统筹新机制,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坚实的基础。根据农民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俗,规划出一个适合农民居住的生活环境。其硬件基础设施包括: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自来水的配套设施,建设齐全卫生;水库河流的有效利用;污水源的合理处理;水资源的供需优化。
,(2)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集中规划绿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有效地治理荒山滩图。综合开发和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集中处理垃圾、人畜粪便。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体系。推行“三电合一”的信息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加强加大农业监测、监管;信息共享,技术服务系统化。
(4)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农村产品市场设计合理配套齐全,方便于民,方便于客商。建立大型的批发市场,实现产品物流一体化,并启动社区基层的服务中心建设。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制度一体化。合理配置教育设施,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加大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篇4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惠农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东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贺兰山,北与内蒙古乌海接壤,南距银川80公里,是宁夏工业的发源地,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流通、信息于一体的山水园林工业化城市。人口21万,其中城市人口16万人,农村人口5万人。惠农区土地面积 1254 平方公里,辖 3乡3镇, 38个行政村(含园艺镇3个),自然村254个(含园艺镇5个),总人口 21万人,其中农村户数 1500户、 5 万人,占总人口的 23.8 %,村庄占地总面积 39802.2 亩,平均每户宅基地为 1.2 亩,人均年纯收入 5564 元。惠农区73个布局规划点中“三乡三镇”,由原来的273个自然村合并为54个村庄,(其中中心村26个,基层村28个),村庄规模控制在100户/村。
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全区城镇化水平虽每年递增,但整体水平仍低。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难以形成城镇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加之长期以来,农民以务农为主,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群众存在满足现状的惰性观念,怕变求稳;故土难移的保守观念,循例重俗;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重农轻商;这些观念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流动,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2、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我区地方财政收入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量偏小,用于城镇建设的投入有限。乡镇财政只能保工资、保运转、无力搞建设。为了发展,各乡镇花了很大力气向上争取资金,招商引进资金,涉农资金整合利用,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镇的道路、供水、排污、环卫、防汛、路灯、绿化、文化小广场、服务场馆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由于资金匮乏,许多想要办的事办不成,想要办好的事办不好,导致城镇功能不齐备,吸引力明显偏弱,承载力受到限制,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推力严重不足。
3、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整治力度不够。从全区乡镇集镇建设情况看,集镇的供水、排污、交通、环卫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集镇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骑门经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普遍存在。由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加之管理力度不够,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乡镇几乎没有专门的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缺乏城镇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此项工作的多数人员是一般干部,不懂城建业务,给建设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工作人员不是本岗本行,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和责任心不强。城镇建设中的违规建筑还没有完全遏制,违法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建房质量和抗震性不容乐观,尤其是村庄房屋随意建设,无序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一线规划控制力弱化,使规划的重要性、严肃性不能充分体现。
三、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切实提高对城镇化建设认识,加大城镇化发展的力度。把城镇发展建设,提高到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加强领导和推动力度,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强力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通过危房改造、流转房和农村廉租房建设,解决农村贫困户、特困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2、通过“中粮”模式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产业化升级,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乡镇驻地集中居住,统筹城乡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通过建设农民工公寓,改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是创造推进城镇化建设条件的有效途径。
3、修编完善镇区规划,描绘建设蓝图。宏观规划工作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是坚持规划高起点、高水平。二是立足长远,远近结合,不搞短期行为,认真做好路网、防汛、供水、供电、通讯、排污、公共场馆等专项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三是突出特色,振兴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四是进一步扩大规划设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严格规划审批程序,使城镇化建设步入理性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五是村庄和村民聚居点建设规划都要有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六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预留地块和指标,使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
篇5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耕地面积109万亩,辖22个镇31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川道沟道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水源污染比较严重,中高山区人口分散而水源严重匮乏。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旬阳县先后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5处,其中蜀河集镇、神河集镇、吕河集镇、赵湾集镇等14个大的集镇饮水工程相继落成,千吨万人供水工程4处,通过工程措施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3.7万人,完成建设投资1.3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集镇为骨干,山区村组为主导的供水布局网络。
2村镇饮水安全建设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虽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村严重缺水地方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县村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从全县供水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村镇饮水安全建设及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1)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标准低。在“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期间,旬阳县以群众能否吃上水作为当时饮水安全标准上报规划,在规划中对水质水量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从而使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高山区域饮用水水量、水质不达标,而“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又是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低。国家安全饮水工程投资计划是按人口为基数下达的,而旬阳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山高人稀,农村人口多,居民居住分散,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中,国家下达的供水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只能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因工程建设投资的不足,而使项目建设的标准往往以供水保证率为依据,忽略了水源保护及水质净化消毒检测措施的安全重要性,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已不适应新时期安全饮水要求。(3)农村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多。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旬阳县虽然先后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5处,但因前期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区域过于分散,建设标准低,2008年以前建设的供水工程大多已老化报废,加上地质变化、水源断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农村村镇化建设,目前全县不安全饮水的人口基数仍然很大。据2012年底全县摸底调查仍有30.7万人处于不安全饮水中,其中移民搬迁14.3万人、农村新型社区6万人、工程老化失修2.8万人、水质改善3.7万人。(4)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有待完善。旬阳县村镇供水管理按片区划分为东、南、北三个管理区域,分别成立甘溪、吕河、蜀河供水中心工作站,隶属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管理。片区下设各镇供水站,按企业化模式管理集镇供水工作,经2年的运行只能勉强维持企业自身运转,工程尚未提取维修基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和大的改造维修,供水企业就无法承受。村级供水工程大多供水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管理渠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样并存,管理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加上村民的社会性认知感差,造成供水管道“跑、冒、漏、渗”现象严重,形成供水运行不愿管、无人管,“水费不愿交,有水抢着用,无水找国家”的不良局面。
3建议
(1)科学编制旬阳县“十三五”饮水安全规划。十二五即将过去,按照国家对供水安全标准的新要求,旬阳县仍有30余万人需通过供水工程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及早启动全县农村自来水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供水要求,加快村镇供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村镇供水普及率,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县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目标。①合理布局,科学编制供水工程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受“行政区划、投资规模、建设主体、已建水厂”四个影响。即不拘泥于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影响,科学划分供水区;不受水厂投资规模影响,建设规模化、网络化水厂;不受建设主体影响,创新投融资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不囿于传统模式,紧紧咬住“城乡自来水全覆盖”这个目标不放松,推行建设主体就是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破除“四个影响”,使农村自来水规划水源与供水分区统筹更加科学合理。②统筹安排,合理确定供水工程规模。着眼旬阳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供水对象从饮水不安全村镇居民和师生调整为对整个社会供水,统筹解决规划内和规划外人口,统筹水源和供水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行“一镇一网、多镇一网”等区域性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县农村自来水规划成果,将全县划分3个供水分区,规划建设“千吨万人”以上规模自来水工程12处,5000人以上自来水工程22处,2000人以上自来水工程6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的目标。通过本次规划,大大缩减了工程数量,降低了水源地的数量以及保护难度,供水的可靠性和保证率得到大幅提高,集中化、网络化的供水局面将逐步形成。③选取优质水源,保障村镇饮水水质水量安全。一个供水工程成败的第一要素就是水源的选取。面对新时期的自来水建设,选择可控、可靠的大型优质水源作为供水水源,优先选择水库水,其次是河道水和地下水,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水资源分配,供水水源按流域水系统一划定供水分区,以满足现在及将来的用水需求。打破现有供水工程以需定供的建设模式,形成以供定需,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证供水质量,真正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④统筹城乡供水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供水与周边农村安全饮水紧密相联,实现其水源和供水区统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编制农村饮水规划的契机,认真做好县城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论证,推进县城自来水与周边农村地区饮水规划相衔接,打破城乡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分配饮用水资源,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障城区的供水水量、水质和保证率,扩大城区现有自来水供水能力,延伸县城自来水管网覆盖城区附近的农村,从而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2)创新建设管理理念,努力推进村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把城乡供水安全作为民生问题大事来抓,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人水和谐”的工作大局,着眼全县发展大局,更新建设管理理念,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农村供水工作力度,推进全县供水进程。①扩宽融资渠道,解决城乡供水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科学使用财政资金,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和运行管理困难的难题。按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政府尽其责、人民受其惠、企业得其利“三方共赢”的效果。②创新供水企业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在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供水工程管理要实现良性运行,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管理体制。实践证明,传统的集体建、集体管的模式缺乏生命力,不利于供水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只有从过去集体建设集体管理向集中管理、公司化运营方向发展,才有利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集中供水和网络供水的科学调度和管理,有利于上规模出效益,确保工程长效运行。③规范行业管理,解决行业监管难题。如何建立自来水商品化市场意识,规范行业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退出”三个机制,提高“水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水市场”监管,完善“水市场”退出机制,对不符合饮用水条件的供水工程、管理主体及时清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快工作角色转变,更多担当公共服务中的监督、指导以及合作者的角色。(3)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镇饮水安全管理体系。①健全供水工程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村、户四种管理模式。按工程规模,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六有”,即“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措施”,对全县22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县级统一管理,各乡镇供水站负责乡镇片区内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为村镇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②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确保供水资产保值增值。按企业化模式管理乡镇供水工程,各乡镇供水站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保本微利经营。对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拓宽经营渠道,降低供水成本,实行减员增效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做到供水收支平衡,实行任务、责任与工资挂钩,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将水费的征收、工程维修落到实处。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极大的调动了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工程运行效益,保证供水企业健康长效运行。③加强管理力度,保证供水安全。供水工程建成后,一是要及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二是加强饮用水安全宣传。使村镇居民增强用水集体观念思想,树立用水商品意识,自觉参加村镇供水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运行安全。三是要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
4结语
篇6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正在全面提档升级,而安全饮用水则是促进健康、减少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饮用水总体上面临着“三重污染”:水源地水质污染、消毒副产物污染、管网输送污染等威胁群众健康亟待解决。
一是水源地水质污染。在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来自河流、湖库和地下水,而农村地区普遍建有排灌站,雨季来临时向河水排涝,水流会连同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一并排放到河流中,成为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隐患。如江西部分山地丘陵集中的乡村,一些山村进行农业开发种植果树,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顺着溪流流入饮水点。此外,由于条件限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投资标准较低,如广西等地农村小型饮水工程存在未配套过滤、净化消毒设施,水源保护不到位,导致出厂水和末梢水达标率低。
二是净化消毒过程污染。目前,在农村饮水过程中,采用的净水处理工艺,大多是常规的水处理技术,以地表水为例,其净水处理流程大致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这种净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将水中的微生物、色度、浊度去除,很难将农村水源中的藻类、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此外,我国农村水厂大多采用液氯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藻类中的部分物质会与水中的余氯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净水处理工艺落后,水中的污染物无法去除干净,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管网输送污染。在我国饮用水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突出普遍存在,导致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形成“二次污染”。 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多处于寿命的临界点,部分城市的老城区管网超期运行。不少老城区的自来水管网是铸铁材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容易锈蚀结垢、脱落,导致住户家中的自来水发黄发浑。此外,一些农村居民用水观念落后,生活用水取自附近的河水或者井水,自来水只用于做饭或者少开水,用水量很小,自来水周转率低,长时间停留在管网中导致水质变差。
相关建议:一是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排摸,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促进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设直饮水试点城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提升直饮水供水水源的水质。三是加大对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倾斜力度,加大消毒净化设施投入,选用优质管材产品,严把质量关,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均衡
基金项目:2016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廊坊市城乡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9)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赵玉兰、赵国龙、庞琳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廊坊市城乡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5年6月4日
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实现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廊坊紧邻“一核”,处于“双城”――京津发展主轴之上,全域处在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功能区,在全省最有基础,也最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区。因此,探究廊坊“城乡均衡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均衡发展现状
廊坊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区,下辖10个县(市)、区。自1989年建市以来,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10.51%增加到2014年的33.23%。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25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9元,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2.43∶1,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图1)本文以2007~2015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廊坊年鉴》以及2004~2015年《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对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均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但城乡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廊坊城市发展已形成较强的现代工业基础,但广大农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城乡产业融合程度相对不高。在“工业强市”战略指导下,2000年以来,廊坊市工业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77.47亿元增至2014年的879.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7.27亿元增至705.50亿元,年均增长9.5%;利税总额从7.89亿元增至268.15亿元。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形成了廊坊高新区、燕郊高新区、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津霸经济开发区等14个重点园区,以及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格局。2015年,廊坊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2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9%。廊坊市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化层次较低。2014年占全市就业人口30.82%的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约为57.7%,低于全省64.2%的平均水平;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实力弱,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农业优势区域特征尚不明显。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2014年全市仅有4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从业人员2.39万人,组织联系农户数为13.49万户。
(二)尽管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与城市相比依然落后。尽管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均衡发展的推进。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2014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显著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793元增至29,41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3,560元增至12,115元。虽然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比值呈下降趋势,农民居民的纯收入大体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约40%左右,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3,233元扩大到2014年17,301元,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这也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及文化建设。(图2)
(三)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城乡矛盾凸显。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保障。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廊坊市累计发放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等补贴资金4.29亿元,惠及69万农户、290万农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00元,居全省第二位。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尤其是在城乡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差距明显,突出表现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等公共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上。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是1,909.8元,而农村居民只有571.7元,仅占城镇的29.9%;二是城乡之间、县域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明显。廊坊地区社会保障实行地方统筹和属地管理,导致社会保障在城乡及县域内封闭运行,社会统筹层次比较低;缴费条件、缴费比例、保障水平在不同区县、不同群体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四)县域之间城乡统筹差距明显。因其独特的区域特点,廊坊区域内的城镇发展自北至南呈现梯度发展态势:北部的三河、大厂和香河处于北京、天津之间的一块“飞地”,受北京、天津影响巨大;中部的固安和永清受天津的影响强于受北京的影响;南部的霸州、文安和大城则主要受天津的影响。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表现为由北至南由高到低的状态(霸州除外)。廊坊中心城区的影响力并不强。从调研及统计数据上来看,县区之间的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明显。采取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和有效举措的区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就较高。如,三河市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方向,加快自身产业调整,构建“4+6”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末城镇户籍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6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84元,高出河北省平均水平9,042元,高出廊坊市平均水平3,2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01元,高出河北省平均水平3,850元,高出廊坊市平均水平1,742元。
二、廊坊市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对策建议
(一)注重以城乡统筹为统领,构建城乡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雅的居住环境。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要总揽全局,统一规划,把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好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推动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的结构转变。2016年廊坊市制定的《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应避免以城市发展为核心的“去乡村化”的趋势,着眼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二是既重视自上而下的外力推动,从城乡功能、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也要从城乡的生态、产业等特征出发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的培育。
(二)注重以产业转型为基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不在于城市和乡镇居住、工作人口数量的简单增加,不是简单让农民进城,而是为进城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生存环境。没有在城镇实现稳定的就业,就不能承担在城镇生活的各种生活成本,无法获取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与其他普适性公共服务的可能。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廊坊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园区、县城,这也就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城乡生产要素的聚集,培育县域发展的产业支持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引导城乡生产要素及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聚集体。如以中国云中心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以中科廊坊科技谷为核心的创新经济、以梦廊坊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以新奥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产业创新基地;二是充分利用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有利契机,加快产业的“承接”、“对接”与“升级”,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三是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菜篮子+休闲观光”的城郊――城市型农业和节水节地、高产高效的生态――集约型农业,使之成为河北省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典范。
(三)注重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打造城乡发展新形态。城乡均衡发展绝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从户籍身份上简单地将农民变成市民,也不是以农村为中心,单纯的新农村建设、强迫农民“上楼”,将农村变成城镇,而是农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在发展理念、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城市能品味到乡村的生活品质,在乡村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在统筹发展中,促进城乡人口及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重塑城乡发展新形态。从具体的实践探索来看,自2013年以来,廊坊市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工程,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提高。总结几年来廊坊“美丽乡村”的实践经验启示: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整体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二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打造“精品”,使试点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三是鼓励与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等形式与农村开展产业合作,推进城乡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取得明显成效。
(四)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均衡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二者必须协同发展,才能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地方政府是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控制着土地、金融机构等关键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公共设施改造、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保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是单纯回应经济力量,也应该尊重城市各群体的利益需求,“给予充分措施向每个人提供公共服务,不论他们对此的支付能力如何;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地区的环境状况必须保护和加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应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为重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一是推进城市的道路、供水、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电力、电信、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二是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供给机制,实现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使城乡居民能够大体均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三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
篇8
近年来,随着滨州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滨州黄河部门紧紧抓住、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结合自身行业管理优势,将引黄供水作为一个优势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取得了可喜的局面。
1.1渠首非农供水两水分供、两水分计工作自2005年7月、9月在东营、滨州2市试点,2006年在山东沿黄地市全面推开。该项工作自开展以来,滨州黄河部门在满足滨州全市“三农”生产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与地方水利、灌溉及部分用水企业签订供水协议,将非农业用水以合同管理的形式同农业用水分开单独供水,以不同价格征缴渠首水费,有力调整了供水结构,运用价格杠杆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了渠首水费收益,弥补了运转经费不足,保障了引黄供水正常工作的开展。运行过程中,滨州黄河部门着力做好引水监督、合同管理等工作,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完成引水精确计量设备的安装工作。滨州黄河渠首引水总量保持平稳,非农业引水量及非农业引水所占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2006—2011年6年水费总收入达1.2亿元,连年位居山东黄河各地市局前列。
1.2商业供水2002年,邹平河务局与邹平县水利局联手,在邹平县韩店镇以职工集资的形式投资兴建了韩店水库,为附近工业企业供应工业原水。该水库股权结构为县河务局、水利局各占50%。目前水库将魏桥纺织、西王集团等邹平重要工业企业全部纳入了供水范围,年供水约1亿m3,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2005年滨州黄河部门在滨城区小营办事处建设龙潭水库,组建了全流域第一家黄河内部企业控股的供水公司———滨州黄河供水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融资、运作,实现了从原水到商品水终端供应的一体化运营。目前,龙潭水库供水项目已成为滨州高新区最重要的工农业用水源头,年供水约300万m3,覆盖高新区绝大多数村镇、社区。
2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滨州经济
滨州经济近年来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膨胀发展、服务业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在经济发展结构上,全市经济发展主要依托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西王集团、京博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纺织、印染、钢铁、房地产、石油化工、风电新能源、不锈钢厨具、电解铝等产业,绝大部分产业为出口外向型和强周期性产业,易受外部经济波动影响。2012年1~9月滨州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工业效益下滑趋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财税收入增速趋缓,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3滨州经济与黄河供水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滨州黄河供水产业是同滨州全市经济密切相关的产业。它是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上游基础产业,在纺织、印染、石油化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中参与工艺生产,滨州黄河非农业供水的80%用于工业生产。黄河水资源是滨州城乡居民及服务业中最重要的水源,全市360万人约95%的城乡居民饮用或使用黄河水。黄河商业供水项目作用巨大,韩店、龙潭水库是魏桥创业、西王集团等重要企业的用水来源,对邹平、高新区范围内的工业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4金融危机对黄河供水产业造成的潜在影响
金融危机对滨州的部分周期性行业产生了一定冲击,间接对黄河供水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1)两水分供方面,受经济不景气影响,餐饮、旅游、食品加工、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将出现缓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农业供水的平稳增长。2)商业供水方面,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等影响,对棉花、钢铁等大宗原料的需求锐减,导致纺织、钢铁、风电新能源等行业原材料积压、生产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亏损,企业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考验。加之国家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存在产能抑制,造成纺织、印染、钢铁、电解铝、新能源等行业结构性不景气,而这些行业正是黄河供水产业最重要的用水大户,间接造成黄河供水产业的用水端需求不足,制约着商业供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建议与对策
5.1强化两水分供,确保非农供水持续稳定增长
首先,加强合同管理,以规范性的供水协议约束用水户的引水行为,加强非农供水的法律保障。其次,强化供水监督,保持强频率、广覆盖的引水督察机制,确保两水分供在引水过程中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第三,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在用水户协议签订、引水保障、资金周转等方面主动、灵活做好服务,拉近双方距离,实现人性化供水。
5.2强化供水企业运营管理,巩固商业用水市场
重点加强邹平黄河供水公司、滨州黄河供水公司的企业运营管理,在生产工艺、财务管理、管道维修、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设高效、稳健的企业运行机制,保持足够的企业现金流,确保韩店、龙潭两商业供水项目实现平稳发展。邹平、高新区是滨州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县区之一,金融危机中,建议逆势发展,积极巩固并稳步开拓商业供水市场,力争把更多企业纳入供水范围,确保商业供水市场份额不降低。
5.3加大供水用户覆盖面,服务城镇化建设
按照国家要求,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培养消费需求,推进经济科学发展。在供水产业方面,建议灵活克服当前非农供水对工业经济的过分依赖,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布局动向,逐步优化非农供水结构,在保持当前对工业供水的前提下,服务城镇化建设、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大对沿黄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供水力度,培育持续、稳定的非农业用水户,做到均衡发展,抵抗金融危机经济波动的影响。
5.4发展参股管理模式,积极扩大商业供水市场
篇9
关键词:城乡建设;增减挂钩;问题
收稿日期:2011-08-25
作者简介:王瑞丰(1969―),男,山东广饶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等管理方面工作。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161-02
1 引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一项制度创新,它提高了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拓展了发展空间,通过科学实施“挂钩”试点项目,不仅缓解了用地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依法管地、科学用地、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加速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我们面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和计划指标不足的双重压力。通过增减挂钩项目,既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双重指标不足带来的新增建设用地制约问题,又能适当聚集城镇人口,有力支持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地方相继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不足。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土地政策措施,是解决当前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减挂钩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实行建设性的保护,提高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土地从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的重要推手;是缓解当前及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土地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规划
3.1 规划统筹
为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试点市、县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统筹安排挂钩试点工作。同时依据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规模、范围和布局。要整体考虑土地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以挂钩为平台和抓手,综合推进各方面工作,实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耕地资源有效保护、农民生活切实提高,城乡建设协调共荣。
(1)与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和节约集约用地相结合。通过规划,合理确定拆除、保留和扩大的村庄规模和范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开展挂钩工作,有效推进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2)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将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发展农村相关产业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地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农民集中居住提供支持。
(3)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将挂钩工作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规划,做好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做好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衔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选择挂钩试点项目区时,要注意先宜后难,量力而行。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开展增减挂钩,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应充分考虑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合理布局,乡土特色等,因地制宜地推进。要综合考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能力、镇村规划实施进度,特别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基础及思想认识程度等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一是要选择切合实际的安置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的要求,选择农民安置方式。二是要保持当地固有的乡土风貌。村庄规划建设应该体现多样性,充分保持当地农村的自然形态和人文风情,形成当地村庄布局特色和建筑特色。三是要注意对古村落和人文传统的保护。
3.2 维护权益
(1)挂钩工作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增减挂钩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让广大农民了解相关政策,保证农民事情全过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挂钩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挂钩工作实施过程中,设计农用地或建设用地调整、互换,也要征得农民的同意。
(2)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在拆迁补偿上,要合理评估农民宅基地及房屋价值,并给予合理补偿,优惠供应安置房;在土地权益保护上,旧村庄整理复垦的耕地,应有原农村集体经营,节约的建设用地调剂使用获得级差收益,应主要用于支持集体发展生产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要防止以挂钩为名,随意收回或调整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3)在就业安置上,要做好搬迁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搬迁农民的持续就业能力。
4 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被“城镇化”
为了发展中心城镇,吸引农民进城,借增减挂钩之际,将被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在中心城镇,实行城镇居民化管理,但在就业、这会保障、医疗等方面无法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结果安家不能安身,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4.2 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生产方式的问题
几十平方公里建一个中心村(镇),大量农民在中心村(镇)过度安置,远离了生产地。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农业生产社会化分工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没有统筹协调组织,加之农村轻壮劳力大量外出打工,更是增加了农民生产的成本和劳动强度,最后会遭到群众的反对。
4.3 增减挂钩变形
擅自扩大试点规模,扩大试点内容,如果不注意加强试点工作的引导,不注意加强规范和监督,一些地区就可能借增减挂钩之际,借新农村建设之名,扩大增减挂钩的内容,多建拆迁安置房,按商品房对外销售,或进行些其他建设,破坏了增减挂钩的初衷。
5 加强增减挂钩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针对增减挂钩已经暴露出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创新措施。目前除了安置拆迁农民用房和一些公共服务需要一部分用地外,其余整理出的用地指标几乎全部用作工业和城市发展用地。从现在开展增减挂钩的地区来看,算经济账不仅完全可行而且有余,如果将其整理出的用地指标不是全部用作建设发展用地,规定将其中的10%或20%变成耕地,那么就不是吃光用光,反而增加了耕地,提高门槛就是让有条件的地方来开展增减挂钩。
(2)加强增减挂钩土地收益的管理。增减挂钩关键是地方政府要让利,眼光要放在谋取发展空间上,不能既要发展空间,又要与民争利。要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实实在在用在项目上,用在农民身上,防止因管理不当流向他用。
增减挂钩是一项新事物,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深,牵扯面广,要注意潜在的问题,引导好、指导好、总结好,要加强正面宣传,对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及时修正纠正。为推动集约节约用地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建设;措施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select key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urbanization path is a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urbanization. Tak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urbanization road is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adopt policie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then on how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urbanization given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small town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小城镇城市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在现阶段是滞后的,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前景广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也有新条件使然,这就决定了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还将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个国家通过什么途径来推进城市化应当根据该国的社会经济特点来决定。在我国,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采取适当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之路才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城市化政策。
以发展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解决许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能够全面推动中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一,加快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种全球化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中国来看,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有的发达地区甚至已经由单一城市发展为群体城市推进城市化。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应该说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有经验可借鉴,并不是毫无方向的探索。
第二,加快城市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要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村与城市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区域,即使是近郊的乡镇也不例外。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就是要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及农业、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同时也要促进城市和工业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和农业转移,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达到城乡大融合。从南方发达省份的经验来看,要想解决农业的问题,必须使非农业先发展起来;要想使农村更加繁荣,必须使所在的乡镇进一步繁荣;要想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实实在在地提高,就要千方百计地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城市化已经被我国许多学者用来作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城市、农村共同发展,尤其是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第三,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数大,而现有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且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根本不可能吸纳多达几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虽然我国现有小城镇发展不充分,但数量众多,分布较广,且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及亲和力。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发展,就可以以较少的代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地转移的可能;再次,发展小城镇可以为大量存在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小城镇发展与乡镇工业的发展互相促进;最后,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连接城乡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
2.推进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2.1解决农民进镇的后顾之忧
1) 消除承包地障碍,农民在原籍拥有的集体财产份额允许流转。当前中国农村户籍人口达 9. 4 亿人,进城务工农民约 1.5 亿人,他们绝大多数无法在外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无法体面的生活。中国农民往往通过家庭代际分工来同时获得务工、务农两笔收入。现在农村农民执行户口迁出后,原有承包地会被无条件收回,这就意味着农民要从原籍迁出,就要放弃在家务农的那笔收入。这样的制度管理使一些愿意外出享受城镇福利,接受新事物的农民无奈的选择了在城镇“留工不留根”。如允许农民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或者将可以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维护农民多年的辛苦所得,这将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在出让使用权的同时能得到一定的补偿,进镇之后享受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降低进镇迁移的风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民才会有向城镇集聚的动机。同时分散的土地交由种田能手集中管理,实现农业的规模效应,土地得以合理流转,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2) 解决农民进镇后住的问题,首先应当解决其宅基地问题。农民进入小城镇后首先要有自己固定的住所,这是一项较大的开支,也是牵制农民入镇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将原籍宅基地变成现钱补贴新购房,而原宅基地属集体所有,不能自由买卖,农民因为负担不起这笔较大开支而只能选择放弃。如果能够允许入镇农民将原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减轻入镇农民购房上的压力,鼓励他们积极的向城镇迁移,农民会理性的选择社会福利和居住环境较农村好得多的城镇居住。
3) 减轻农民进镇的各项经济负担。一些城镇领导小集体思想作祟,不懂农民进镇,人口集中可以带来商机,拉动本地经济,错误地认为人口多了会增加负担,因此对外来人口入住采取限制措施,向迁入人口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多项费用,使得有入镇想法的农民因昂贵的入住费望而却步。我认为入镇农民只要依法纳税,可以免除一切不必要的费用,使得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