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堂导入中对比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以图片、flash、影视片段等方式对比呈现中西文化差异,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营造教材中主题的文化背景。例如,教师可以先以Birthday Party为主题进行导入,利用互联网资源,事先准备一些关于中、西生日聚会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比观看。通过让学生观看这些影视片段中生日聚会时的场景,使他们直观地、身临其境地对比、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并为接下来的单元教学做好铺垫。
二、分组讨论中发现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智力获得最好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将学科结构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所以,在导入阶段后,教师应该设置一个分组讨论阶段,让学生自主发现、顿悟其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帮助他们克服跨文化焦虑。分组时注意要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在小组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在观看完中西生日聚会影视对比资料后,可以以“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birthday party in the videos?”为话题进行分组讨论,自主发现。讨论时间3分钟,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讨论结果交给老师,由教师一一宣读。经全班学生辩论、审议是否为文化差异后,判定发现不同点最多的小组获胜。如此,将中西生日派对的差异一一找出,如歌曲不同、有无蛋糕、场景布置差异、是否吹蜡烛及燃放鞭炮等,从而通过对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强烈的文化差异印记。
三、具体举例中讲解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学会用恰当的英语表达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如果只靠教师去讲解两者其中的文化差异势必会抽象、乏味,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可以自己编造给出一些中西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的例子,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
(中式邀请)
小张:老李,你看你帮了这么大的忙,我晚上请你吃饭!
老李:不用,不用,你太客气了!
小张:真的啊,这不应该的吗!赏个脸吧,地方我都定好了,在XX饭店晚上六点。
老李:那恭敬不如从命了。让你破费了,晚上见吧。
(西式邀请)
Jim: Hi, Jack.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
Jack: I’d love to. Thank you!
Jim: What about you? Ellen.
Ellen: Oh, sorry.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then.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白:中国人喜欢推辞,即便是想去也要拒绝一下,以示谦让和礼貌;西方人则喜欢直来直去,不会客套,拒绝后也会给出适当理由,而且无论接不接受都会表示感谢。
篇2
【关键词】教学宗旨 教学原则 教学对象 备课上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7-0061-02
一 课程教学宗旨和原则
1.教学宗旨
历史告诉我们,跨国文化交流自古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交流的内容日益深广、次数愈加频繁、形式更加多样。我校开设“英美文化概况”课程的宗旨正是为了顺应这个潮流,让学生们能够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各方面概况,成为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又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而抓住机遇,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和谐中贡献力量。
2.教学原则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还是取之有道呢?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补充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知识来指导学生,要求他们以人为本,善待知识、明辨是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不片面、不孤立、发展的文化观。为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三个教学原则,即比照、尊重和反思。
(1)“比照”。“比照”是指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时,不是孤立地了解几个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情况,而是要把这些与中国的相关情况作比较,发现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还要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鲁诺将认知发展理论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提出“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去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尊重”。“尊重”即尊重自己和外来文化,应抱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 传统习俗等,反对夜郎自大,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做到友好和尊重。
4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利玛窦来到中国,与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启合作,将西方的科学、几何、历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识译介进入中国社会,为中西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只身来华之初,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他尊重中国习俗,削发、穿僧衣,自称僧人,并称自己的居所为“仙花寺”。后来,他随着对中国国情的逐步了解,认识到要进入中国的上层社会和得到知识分子的认可,首先要成为儒者。于是他又蓄须留发,改穿儒服,熟读、研究儒家经典,后被称为“西儒”。利玛窦之所以能够被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接纳并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与他尊重中国,尊重中国文化不无关系,他努力做到了“到了中国,成为中国人”。
(3)“反思”。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得真的很好。无论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还是其他有益的知识,最终目的是改变自己,从中找到幸福的法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经过反思寻求真理悟出那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为了搭建一个能让我们莘莘学子与古今中外古圣先贤和西方伙伴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应对新世纪挑战,就要求我们的高校遵循比照、尊重和反思的教学原则,在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增进不同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上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 教学对象
《英美文化概况》是一门文化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教育、文学、宗教等领域作系统的了解。但是学习该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最好在大二开设这门课程。因为大二以上的学生,一般来讲能够掌握不同领域的特殊词汇,比较流畅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老师应该着重训练学生从不同视角来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一些重要文化现象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发表独自的见解。
三 备课和上课
我们把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文化概况》和《中国文化概况》两本书指定为上课教材,并把高教社编的《英语社会与国家文化入门》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对“英美文化概况”的理解
教师在备课时,对“英美文化概况”这个课程题目应作如下理解:
(1)“英美”不仅指英美两国,还包括把英语作为主要官方语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
(2)“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辞海》认为,“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明,即各种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从教材来看,这门课涉及广义文化,具体来讲文化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理清线索,可以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文化的深层次含义,从而帮助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各个侧面。因此,要取文化的广义概念。
(3)“概况”即大致介绍,如果我们对英美文化仅作简单说明,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一般的信息,加之让学生死记硬背文化常识,他们也只能把知识存储到大脑,而不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我认为,“概”应该是点播而非传播,例如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索,发现感兴趣的新鲜观点,提高其独立研究的能力。
(4)我们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外来文化,其主要目的是为我服务。因此,我们要站在公正的立场,用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中获得经验,汲取教训。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一个国家的历史,还是习俗宗教,都要站在人本位这个核心上,若没有早期人类的开拓和进取、勤劳与智慧,不可能有今天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相对安定,文化多元的局面。我们要站在一个公正的和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并对其反思与借鉴。
除此之外,本人也经常思考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育性,特别是互动性。力求让学生从多维模式下主动探索中西文化异同,获得无限乐趣,而且教师也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启示。本人认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学生在课下共同准备的结果:一方面教师备课,另一方面学生温习;双方准备得越充分,课堂上知识建构就越高效,师生互动越融洽。
2.学习“英美文化”的几种方式
(1)影片介绍:英文原版电影和纪录片是西方生活的一个缩影,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能真实地反映英美文化的内涵。于是我每学期都有选取2~3部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让学生赏析,并让其联系所学的知识讨论影片的主题或写报告,此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
(2)好书推荐:我经常鼓励学生研读一两本中英文对照的国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了凡四训》等。懂得做人之后,学习目的才更明确,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3)新闻播报:我要求学生平时要经常观看中英文新闻,经常关注国际局势,胸怀大局,作个头脑清醒的人,同时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英语播报、说新闻,以加强口语训练。
(4)口头报告:常让一名或多名学生借助多媒体,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增加背景知识,理清课文线索,提出个人观点,也可就某些感兴趣的题目,制作ppt。这些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考察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分析、联系和迁移的能力。
四 结束语
语言不仅是一门工具,还是思维的承载物。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层次上,贾玉新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一个言语社团,乃至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课教学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活动;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文化传输和承传的重要载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听某个人讲话,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一个人的文化背景。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当我们在学习一国语言的时候,我们必须对该国的文化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一知半解。反过来,当我们想要对一国的文化有所研究时,语言是最基本的研究途径和领域。英语教学作为我们中学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解、运用和分析上。作为一门语言教学,我们应该关注其情感领域的目标,包括欣赏、兴趣和适应。
一、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缺失
现阶段,初中的一线教师围绕中考的指挥棒不停地钻研教学。教师们辛勤地教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英语知识,并为这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中,教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落实本模块的新词汇,以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有效训练该单元的重要句型,最后又是以什么样的课堂训练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一个接一个的课堂活动开展中,除了语法、词汇、句型之外,留给情感和文化的少之又少,甚至是零。或许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语言教学到底是对是错,这些我们自认为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最后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技能是否得到提高,或者他们成了一个个只会答题的糊涂蛋。研究近几年中考试卷,我们发现,对于文化的考查题少得可怜,其形式可能是一题简单的交际用语选择,或者是谚语的选择填空。正是因为它在考试中所占分值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几乎舍弃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犹如壮士扼腕,这是个十分可悲的现象。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有个误区,认为学习英语词汇量是最重要的。我们把任何的不好都归结到词汇量的不足。单选做错是因为单词运用不会;阅读理解不好,是因为单词量不够,不认识的词太多;完型不好,也归咎于词汇量不足,导致文章读不懂。一时之间,大家都觉得背单词才是王道。词汇固然重要,它们就犹如造房子的一砖一瓦,但是造房子是只需要砖和瓦吗?不是的!房子需要水泥这种粘合剂来将砖瓦固定住,语言学习亦是如此,文化就是语言的粘合剂,让这种语言深入你心,为你所用。那种认为只要学会这种语言,有足够的词汇量就能正确使用的想法是天真的。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我们认为是很普通甚至是很有礼貌的一句问候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就是一种侵犯隐私的无礼行为。可见,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语言学习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简单地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跨文化交际意识是综合技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教育学家柯拉斯霍将情感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态度、兴趣和欣赏。而只有将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到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中,才能达到欣赏的高度,否则我们只是语言的模仿者,而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欣赏。因此,如何在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中加点“料”,加点“文化底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帮助初中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有效体现
篇4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文学关注人的心灵与想象的世界。比较文学通过对不同民族、社会、时代、语言的透视,通过比较分析人类的心灵取向和想象力空间,关注全球视野下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跨越了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可比性的强弱是决定这种文学想象与文学问题是否成为比较文学的关键。文学始终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发展的三阶段包括:
1.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的影响研究,主张实证研究,即以确凿的事实和严谨的考证和思考揭示不同民族文学间的各种关联和影响。梵•第根、基亚为代表人物。研究内容包括:以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者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文学影响的过程是多样复杂的,在影响过程中,放送者和接受者往往要通过中介完成接触和联系。涉及领域包涵渊源学(由接受者溯源)、流传学(由放送者出发)、媒介学(中间路线)、译介学及异域形象学。影响的类型包括正影响、负影响、反影响、超越影响、回返影响、虚假影响、精神气质影响。除了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外,精神联系和精神影响也是研究者很难把握的。
2.以美国学派为代表的平行研究,通过类同和对比,不仅寻找作品的相同之处,而且研究其不同之处。美国学者威勒克、雷马克、为斯坦因、奥尔德里奇是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不同国别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阐释,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美学价值;对不同体系的文学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研究,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也可以清晰地认识自身民族文化学的特点,有利于不同文学体系间的对话与沟通。方法上,平行研究注重美学分析和科学理论的运用,强调寻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包含类比研究和对比研究两种模式。平行研究的视角有文类学(文学体裁)、主题学(对考察对象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不同表现形态的手段和形式的外部关注)、形象学(一个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他民族文化形象)、比较诗学(不同民族文化体系文学理论及发展史的比较)等。
3.以俄国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反对文学“欧洲中心论”的统治地位,着重研究各国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之处。不同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是,历史学派尤其关注文学史上相似历史条件下的主题、情节、形象、典型、题材等方面的类同想象。为此,不仅需要收集和挖掘外来影响经过路线的历史事实,还需要从民族历史和传统内部探寻其内部根源及作家的个性独创,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以中国学派为起点的阐发研究,认为可以用一种文学理论和模式解释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文学理论相互阐发。阐发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类型及分支。它以某种理论批评模式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及创作原理进行相互阐释和印证,以期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获得新角度和新视野,得到具有更新的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结论。作为中国学者的创造,翻译佛经的僧人使用的“格义”附会佛教教义。明末清初诗论家王夫之将阐释佛学唯识思想引入诗学理论,用“现量”二字阐释自己诗学理论中“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观点。这些均被视为我国比较文学的萌芽。钱钟书的《谈艺录》和《管锥篇》、古添洪的《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均为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不同于平行研究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矛盾,中国学者主张以一种平等的立场看待中西文化与文学,倾向于“双向阐发”法。
综上,自比较文学的诞生,随着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及阐释学的先后出现,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研究。概括起来有:
1.历史实证法:既注重事实依据,更强调历史沿革。这种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的实证式研究是影响演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
2.美学批评法:各类具有可比性的文学现象都可以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再评估和再审视。
3.异同比较法:从相同或相似的文学现象着手,通过表层的类似寻求深层的类似,通过外在的“同”寻求内在的“同”。基亚曾说: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因此,他的工作方法就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在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仅有比较是不行的。
比较文学应该在中西基础上走综合研究之路。作为跨越了民族、语言、文化、时代和学科的比较文学学科,通过比较,我们要达到融通,以世界文学为语境,在比较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实现不同文化和文明的汇通。为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拓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3.
[2]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
篇5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文化的直观体现,而文化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是语言的依存,两者相互依存,互不分离。人类在了解不同文化时,首先是从对方的语言着手的,只有通过学习语言才能更好地的了解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也只有更深入地理解了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学理论知识,更要学与英语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等,从中获得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为真正学好英语做好铺垫。
2中西茶文化的比较
茶最初诞生于中国古代,随之演变出相应的茶文化,在唐代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消费得起茶叶,直到唐朝,茶文化处于繁荣发展的时期,茶逐渐普及到平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在饮茶时,往往搭配有甜点。唐代的陆羽写的《茶经》详细记载了煮茶的过程和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据调查从唐代到清朝,茶诗就有将近2000首,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内容越来越丰富。西方国家中英国是最早接触中国茶文化的,在十八世纪,世界贸易愈加频繁,中国茶叶出口到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饮品,随即在西方国家掀起了饮茶热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也形成了其独特的茶文化,并成为世界茶消费最多的国家。茶叶最初进入英国,是作为稀有品,价格昂贵,一般平民消费不起,只有王室和贵族才能饮用,代表着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随着十八世纪四十年代第一次的结束,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同意英国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中国出口越来越多的茶叶到英国,茶叶价格降低,不在是稀有品,平常老百姓也消费的起,茶叶成为英国人最喜爱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出口更多的茶叶到英国,最终英国茶叶的消耗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消耗茶叶最多的国家,据英国茶文化组织机构统计,英国人每年人均消耗的茶叶超过中国人一公斤以上。中西两国茶文化对茶叶的偏好也不相同,中国人偏爱绿茶,而英国人喜欢红茶,绿茶清心明目,有益健康,而红茶更加浓郁和香醇,更加顺口。中英两国人民的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英国人习惯将茶分为上午茶和下午茶,英国人在饮用红茶时,习惯放一些糖和牛奶,而中国人就是用沸水沏茶,一般也是饭后饮茶,清理肠胃,解腻提神,两种不同的饮茶方式不仅丰富了茶文化,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早些时候,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绿茶,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绿茶出口量也有所增加,逐渐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
3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开展茶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发散性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是一名语言性学科,通过开展文化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英语知识内容,了解现代英语形成的历史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实现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合作发展,就必须依赖于语言,因为语言是人们彼此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有真正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英语时,不仅要教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教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元素,教师只有对西方文化元素有更深刻地认识,才能教好学生英语。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陌生、不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不理解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法结构,在不同情景下,又会有另一种语法结构。因为中英茶文化是有差异的,教师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教学,让学生对中英文化有比较,有更明确地认识,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4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这样一种模式往往能够提高学生们在读和写两方面的能力,但实际与外国友人交谈时,却说不出来,即便说出来,对方也听不懂你想表达的意思。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就语法等内容进行讲解,过于抽象,并且很多语法是中国人加进去的,在英国并没有,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未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自己模拟出外国人交流的情景,导致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差强人意。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更加频繁,国家和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扩大,应试教育模式必然不在适合英语教学,教育工作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入文化教学这一新的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茶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中英茶文化有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对于英语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教学切入点,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知识时,比较其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茶文化价值观,加深了学生对西方茶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有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
5中英茶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语言是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时,一定要学好与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背景,才能掌握好一门语言。在学习英语时,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从茶文化出发,了解西方国家用语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1阅读英语茶文化原著
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和句式、写作等知识,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教师要推荐学生在课后学生阅读与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原著,并让学生用英语总结读后感,定期在班上进行阅读总结,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原著中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文字,更多的是文化背景,通过阅读有代表性的茶文化英语著作,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了解英语实际应用的交际规范,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英语原著,使学生不再停留于语言的直观表现,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西方茶文化,并把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对英语语言的整体认知框架,对学生后续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英语茶文化典型的代表著主要有三部: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1853年出版的作品《维莱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匹克威客外传》和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写的著作《匹克梁梅》。《维莱特》详细描述了英国下午茶背后的社交文化内涵;狄更斯对茶文化有着特殊的情节,他的作品一般都是借用茶来隐射作品人物的内心活动,《匹克威客外传》这一部作品中,“茶”就被运用了86次;《匹克梅梁》中更是喜欢借用茶来象征人的身份地位。
5.2组织开展茶文化活动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主要集中于课本教学,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因此,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组织中英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留学生或外教,开展这类活动,进行文化交流,让学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类似于英国上午茶或下午茶聚会这类活动,邀请英语外教,让外教讲述英国人在举行茶聚会时一些文化内容和一些常常交流的话题,使学生了解更多西方国家的茶文化背景,和社交中的交际规范。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创造一定的情节环境,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
5.3欣赏西方经典茶文化影视作品
学习英语不仅要注重学习课本,也要注重实践。影视作品相比于英语原著,对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有帮助,也有助于学习西方的一些文化知识。虽然语言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基本内涵是没有改变的。许多影视作品都能反映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态度,也能反映一部分现实生活和文化内涵,对学生学习英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一部分英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即要求学生阅读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原著,也要重视学生的口语,推荐学生观看有关茶文化的影视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练视频中出现的桥段,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例如英剧《唐顿庄园》就有人们的饮茶交际活动场景,对于下午茶的剧情描述的也非常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6总结
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增加,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中西茶文化知识,将英语茶文化教学融合到英语理论教学中,通过比较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看到中西方文化在内涵认知上的差别,看到两种文化的内核是完全不同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学生对英语运用的运用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勇.浅谈中西文化冲突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4):127-128.
[2]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2007(21):220.
[3]何一丹.浅析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实施[J].福建茶叶,2016(1):190-191.
篇6
关键词:服装设计;中西方文化特征;中国元素
引言
当前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服装界和时尚界,关于两者的话题和交集也日益增多,正当我们审视这一现象的同时,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文化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服装设计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一、中西服饰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的面料文化
在面料上的不同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国的丝绸作为衣服的重要选择面料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所以在传统工艺之中,无论是夏季还是在冬季,人们对于丝绸的钟爱是很高的,丝绸这种面料无论是从图案的描绘和制作上还是从裁剪以及自身的材质上看,都是非常具备民族风的感觉,通过后期工艺上的点缀,一般都可以烘托出不同的艺术感觉。
在西方,没有东方文明的那种发源方式,更多的被称为海洋文化或者是游牧文化,在很早的时候就采用了兽皮作为衣服的主要来源,进入到中世纪,毛纺工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西欧国家普遍在衣服的制作工艺上有了较大的进步,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热工艺处理技术的成熟,更多的衣服经过热塑定型处理之后,都体现出了特殊的纹理,散发出不同的韵味。
2、不同的服装工艺着眼点
中国的服装工艺的流程变化相对较少一些,为的是生活中的简约和大气的需要,在衣服的重点部位,比如说,在袖口和领口以及裙摆等位置都采用了或镶或嵌或刺等工艺,尤其是我国南方的刺绣工艺,辅助以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图案,特别的有韵味。
反观西方的服装设计,在工艺方面更加突出的是立体感和组合感。因为衣服原料的天然区别,导致了西方工艺更喜欢缝纫技术的运用,通过伸展或者熨烫等方式帮助衣服在熨斗下成形,蒸汽的使用帮助衣服可以快速的一次就达到需求,归或拔等方式方法更多的用在衣服的胸部和背部的位置,显得很有特点。
3、不同的制作方式
中式服装的裁制都是平放在案板上进行的,衣片的衣缝均以直线为主。在衣片中间也不作任何收省或分割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采用盖贴的形式贴缝上去的。衣片缝合时也只是两块衣片上下对叠后,沿边缝合即可,根本不需要有试样或修正的过程,所以这是一种静态式的制作过程。成衣后造型方正、整齐。这种静态制作服装的形成,和中式服装平面型结构有关,和我国的民族性格喜静不喜动有关。
西式服装的立体裁剪是动态的,服装造型追求有体积感、动律感,所以在成衣后的要求是,穿着适身合体,衣缝线条自然、流畅,造型饱满、圆顺,给人的印象是精神振奋、潇洒、舒展、飘逸,充满青春活力和动态之美。
4、不同的着装方式
中式的衣服自古以来都是为了生活的方便而设计的,基本都是用带子来捆绑衣服,而西方则不同,形式多样,喜欢用扣子等辅具来完成一套衣服的穿着。披挂式的着装方式就体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基于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独特性。
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共同点分析
1、服装的社会功能
不同的颜色的衣服所体现的人的社会地位会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基本就体现了这样的区别性,比较森严的社会等级就会对应相应的社会层级划分,西方社会也有类似的情况,高贵的人群的穿着是不同于普通阶层的人群的。
2、服装的装饰审美功能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服装本身所具有的最大功能之一的审美性自然是无法忽略的,这也是当今层出不穷的服装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所体现出来的目光交集索然略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具体到人物形态和人物特性上来看,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3、服装的伦理规范功能
服装确实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载体之一,在古代的中国,基于传统思想和固定伦理规范指导下的原则就深深的体现了对人们日常行为和思想的约束性。同样,西方世界的人们也在自身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和标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尽管对于一些问题的诠释角度不同,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相似的。
三、当前中国元素在西方服饰上的运用的体现(实例分析)
1、图案上
中国元素今年来比较多是吉祥图案、青瓷花瓶、山水花鸟国画的泼墨手法、书法图案、中国红等。举例来说,武汉纺织大学张文辉老师2010年3月参加巴黎时装周《紫禁城之夜》作品,将龙袍图案剪切后拼合,效果非常不错。另外,青花瓷作为中国元素的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的委婉和韵味。以其独具的魅力,近几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结构上
中国元素在结构上主要是旗袍式披肩立领、侧衩、盘纽、滚边、纹样、流苏等。举例来说,中国的旗袍立领和斜开襟元素的运用,使服装简洁、时尚,妮可基德曼《澳洲风雨情》中的造型就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3、局部标识上
中国原色在局部标识上主要有丝绸面料织锦刺绣、中国结、国粹京剧脸谱、斗笠、马褂、坎肩、肚兜等。比如说,第六十二届戛纳节上艾莎阿基多穿着牡丹花口袋群,非常有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 将中国元素运用到现代服饰上,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毫无改动的把中国元素组成规则的整体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来,而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选取某一点对中国元素的创造性使用。
结束语
中国和西方服装在外形上的不同体现的方面很多,其实还是文化的差异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在不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方式、区位特征、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根深蒂固,所以难免在不同的人群生活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展示,形成了各自的风格,通过前面文章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服装处在一个不断融合的阶段,互相找寻自己的不足同时融合对方的优势和特点。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一些消极的方面:第一,一味的拼凑所形成的服装风格是不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的,会造成文化的不协调和冲突的出现;第二,文化的交融要注意节奏和方式,不能强行将对立的文化简单统一,这不是设计的初衷;第三,中国元素虽然被世界广泛重视,但是要积极把控其发展的正确方向,如果功利性的或者任意性的使用就会造成元素的贬值,对传统文化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第四,要特别注意整体性的考虑,要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下做出积极的有效的应对,要具有全局眼光和整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只有这样,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交流才会顺畅并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美]珍尼佛&bull.克蕾克.时装的面貌.
[3]楼慧珍,吴永,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5]杨道圣.《服装美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篇7
【关键词】比较阅读 自主性阅读 朱湘 徐志摩
相对于初中,高中的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自主能力和鉴赏能力。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兴趣固然重要,因为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让其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但兴趣的培养似乎更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就笔者自身的认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比较阅读(尤其是赏析性的比较阅读),可算是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自主性的有效方式。
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材中,有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朱湘和徐志摩的作品。因为这两个人同属新月派,作品本身也有很多共同点,便于展开比较。从诗歌赏析的主要方法入手,比较两个人诗歌作品的异同和异同背后的根源,对引导学生如何展开自主阅读,如何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性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一、在寻找差异中展开比较阅读
比较性地阅读朱湘和徐志摩的诗歌,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现两个人在诗歌作品上的不同,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以《采莲曲》为例,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朱湘的诗大多是一种舒缓的东方歌谣。沈从文曾经这样评价朱湘的《采莲曲》:“以一个东方民族的情感……唱东方的歌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中现出完美。”其实,这个评价对朱湘的大部分诗作都合适。而徐志摩的诗却是另一种格调,一种融合东西方音乐美的格调。
从诗歌取材的角度来看,朱湘的题材多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而徐志摩的取材没有特定的倾向,往往是不拘一格。如朱湘诗中出现的“花”总带着中国古典已定格的意象:“菡萏”“荷花”“榴花”(《采莲曲》)、“珍珠梅,碧桃/木笔、梨花与绣球”(《月游》)、“春花”(《梦》)。而徐志摩诗中的“花”则是繁复的――有带东方色彩的花:“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雪花的快乐》)“你我比是桃花接上竹叶”;有西方色彩的花:“罂粟花三三两两”。
在徐志摩诗中,有些写花的词语很难在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先例,而更多的是自创式的:“新生的小蓝花在草丛中睥睨”(《在那山道旁》)“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朝雾里的小草花》)“苏苏是个痴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蔷薇,她的风姿――”(《苏苏》)。这些表现在词语和题材选用上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朱湘的诗歌作品明显流淌着中国古典文化的血液;而徐志摩的诗则真正成为“志摩的诗”,唱“志摩的歌”,悠游于东西文化之间,做个性的咏歌。
由于题材选择、词语运用是诗歌最显眼的外在特征,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向展开寻找不同,也就比较容易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
二、在寻找共同点中展开比较阅读
在比较阅读中,只注重发现不同作品、不同作者之间可比较的不同点还不足真正深入作品和作者。比较透彻地理解作品和作者,还需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如对朱湘和徐志摩的诗歌,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作品的两个相同点:一是他们都擅长用韵,二是他们都讲究诗行的排列形式。而且,还要强调这两个相同点,在朱湘和徐志摩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在相同点上,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们的诗歌都擅长用韵。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朱湘的作品重视句末押韵。如《哭城》,全诗五节,每节五行,五行中的1、2、4、5都用ang韵;《幸福》,共三节,每节七句,每节里第1、2、4、5、7都用an韵。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说,要让诗中如此密的铺排韵脚而又能表达其中内容,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也就使得朱湘的诗歌,不可避免地面临韵上的雕琢。过于雕琢,也就免不了会牺牲词语的自然、流畅和传情达意的准确,甚至束缚意义表达。
相对而言,徐志摩的诗在用韵上比朱湘自在。徐志摩比较喜欢用换韵的方式来调和意义表达上的自在。如《阔的海》,全诗共十二行,每行末字韵分别为:ao,ao,eng,ong,ang,eng,u,an,ao,an,en,ong。徐志摩的诗歌用韵,一个韵往往不会连用三句以上。如《他眼里有你》,全诗共三节,每节前三句押同一个韵,第一节押ang韵,第二节押ao韵,第三节押ai韵。
其次,他们的诗歌都很讲究诗行在排列上的外在形式。用新月派对诗歌形式的要求,就叫“建筑美”。不过,同样是讲究建筑美,他们各自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异。
朱湘的诗的“建筑”,是一种更强调“整齐”的建筑美。如在他创作的意体十四行诗中, 54首中有53首每行字数完全相同。诗行构成的“建筑”,大多均齐,往往每行的字数差别不大。这在表现古代题材的叙述诗以及歌调时自有一种内在的韵味,但是在表达现代复杂的情感时则显出一种限制。
而徐志摩的诗,多为长短参差错落的句子。每行诗少则一字,如《阔的海》《两地相思》,甚至没有字,如《谁知道》,以“……”自成诗句。长的如《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毒药》《白旗》《婴儿》,每行诗有几十字,如散文一般。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建筑”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这也就是说,外在形式并未成为意义表达的束缚,而是一种顺从意义表达的韵味。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对新月派诗歌和新月派的这两个代表性人物的作品有更深入认识,而且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也会有自己的体会。而这些,也都只有在自主性和自觉性都得到很好地调动了之后才可能产生的效果。
三、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原因中展开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之“比”,关键在于要通过比的过程,去追寻同与不同的主要根源。而这也正是比较阅读能培养学生学会反思性文学鉴赏的重要步骤。同时,没有追问,就看不到更深处的“真”,所以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原因中展开比较阅读,往往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延伸,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朱湘和徐志摩诗歌的同与不同,可引导学生从两人的经历和对美的认识上的不同来寻找根源。
一样有留学背景,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朱湘的影响似乎更为深沉,而且,他的美学理想也在于此。在诗歌创作中,他不仅善于融化传统古诗词,而且在音节的和谐上更是继承了古典诗歌,特别是民歌的风格。这使得朱湘的诗歌在韵律的精到、节奏的均齐上都有显著的古典特征。
苏雪林在《论朱湘的诗》中,描写了在一个文艺会上听朱湘朗诵《摇篮曲》的情景“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颠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与《摇篮曲》不同,《采莲曲》以每节第五六句及八九句的二字短行把韵与节奏灵活地发挥到极致。“日落,/微波”“左行,/右撑”“溪涧,/采莲”“拍紧,/拍轻”“风定,/风生”“时静,/时闻” ……在行尾字的一仄一平、前抑后扬中传达出莲舟划过水面时随波的微微升沉颠摇。划舟的节奏变成了诗的节奏,这也正是他希望达到的美学效果。
而徐志摩的诗,由于在音韵、音节、题材选择上不刻意雕琢,所以比起朱湘的诗,不仅题材显得更加广泛,情绪表达也更现代、更丰富、更真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内心韵致的直写,更倾向于不羁、潇洒、飘忽、自由的美学韵致。
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长至几十字短至于无字的诗行,来表现他不羁的思维;在韵律上不刻意雕琢,却能自如地根据题材表达诗歌内容需要的情绪,这使他的诗现出一种由他性灵所支配的音乐美感。而且,由于徐志摩在中西文明的选取上并没有朱湘那样明显的古典化倾向,所以徐志摩的中西文化、中西语言的表达才更容易形成“徐志摩式”的美学追求。
不拘泥于作品本身,而是以某一作品为切入点延伸开去,从而从篇与篇的小比较走向作者与作者的大比较,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在差别化中使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当前,以拓展、自主和自觉为培养目的的比较阅读,应该越来越有值得倡导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湘,孙玉石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篇8
关键词: 高中 英语 语感
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会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而产生并增加,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这种语感为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鼓励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增加语言的实践量,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使用这种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而使用语言当然离不开运用这门语言来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如在进行英语写作或口头表达时,更需要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由于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的差距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用英语来进行思维,所以往往望文生义,写出来的文章或讲出来的英语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式英语,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环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所谓的“英语环境”是让学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英语,如看英语影片、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参加英语角、听英语广播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扩大了输入英语的渠道,熟悉了一些英语的习惯用法,增强了语言实践的量,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其关键在于慢慢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在英语环境中通过反复的训练对英语的单词发音、语法规则、阅读感悟等学习项目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在此中也得到了训练,为他们英语语感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2.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打破“哑巴式”英语的境况。
“说”在语言的学习中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主体的理解结果,还是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陈述,更是一种极强的言语交际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创造一个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说话环境,学生一旦进入这种境界,思维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也会大大增加。学生由不敢开口到敢于开口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另外,说和听又是共同存在的、相依的、互动的,具有突出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达,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感受,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此也便得到了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既注意训练学生的口语,又注意训练学生的听力,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突破为教而说的一文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更加多样化;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教师要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班,人人参与(同座式、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随着不断的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必定会不断地进步。学生通过用英语进行言说,一方面培养了自己运用英语思维的转换生成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进一步得到了激发。这些“说”激活了学生课堂思维的灵魂,十分有效地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通过朗读充分体味文本内容的情趣意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远比文字本身大得多。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中的朗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理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朗读能使学生反复“触摸”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受其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也就更快、更准、更敏感,从而省略过多的分析、推断过程。众所周知,语感本身就具有情感性,因此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悦性情的作用。
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表现力营养的过程,通过大量的朗读,看不见道不清的语感问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同时,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要求经常翻阅、背诵、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也可充分地调动眼、脑、口等多种感觉器官进行综合的运用,英语的语感也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4.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寻出中西文化差异处,增强对民情风俗的感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我们如果不注意西方的复活节也就不了解他们与东方的中秋节的区别。英语学习中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不能做到准确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所以教师要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认识。
篇9
【关键词】英美文学 人文思想 渗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但是以往的英语教学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反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对欧美文化的理解较差,经常将语法和语意混淆,实践水平也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能够显著改善这类问题,使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主动配合英语教学工作,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一、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教育部门积极提倡在英语学科中开设英美文学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纵观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轻思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授英语知识上,却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较为浅薄,不能很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文化知识。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辨别和区分中西文化差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如果英美文化教学仍然一味的遵循传统,将思想教育排除在外,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英语教学也会失去意义。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很多教师将英美文学课当作是普通的英语课,用传统落后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师依然位于教学主体地位,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很少向学生提问,也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听课,并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即可,不需要对教师作出任何回应。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溜号,也无法认同教师的所有观点,心中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从而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人文思想的形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英美文学教学存在功利性。英语不仅是学生用来交流的语言,也是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只有学会英语,了解英语的内涵,学生才能独立阅读英语书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英美文学课的开设为学生学习英语找到了突破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感同身受,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中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进而由衷的产生自豪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加的客观、全面,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然而当今的英美文学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淡薄,不利于良好品格的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颇,会严重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的对策
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人文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挑选富有代表性的、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人文思想与英美文学的教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教师应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堂英美文学课,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所有课堂活动都要严格遵循课堂方案来展开,使英美文学课更加系统、有序。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质量如何,以此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修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英美文学课上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
2.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英美文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英美文学课上与学生讨论家喻户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忌以偏概全,人云亦云,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学生形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和谐有爱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育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
3.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教育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将英美文学课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加大英语阅读量,逐渐积累和拓展英语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使学生由已知推导未知,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结:人文思想的渗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将人文思想全面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和创新,将英美文学课转变成为集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和语言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课程,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英语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热情,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力反应及理解存在的困难
1.听力障碍问题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学生由于自己发音不准确,造成听力困难,辨别不清。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没有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自身发音不准确,与听力材料中的发音对不上号,辨别不清词意。或者没有掌握好语音、语调、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这些都有碍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2.受母语的干扰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一些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
3.听力习惯和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一个人在愉快、轻松的条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于听力理解既要求听者熟练地掌握必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又要在听的过程中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并对所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听力练习或测试中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感到畏惧、焦躁,初二学生正处于情绪易波动的年龄段,这种心理障碍阻碍了听力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听力,不练习不行,但在练习过程中应首先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听力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若听到每个词与每个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就会跟不上语速。
4.文化背景知识差异问题
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学习单词、词汇、语法,还应了解相应的文化常识。学生课外阅读面窄,基本上对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缺乏理解,这就会影响听力,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话(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以“name”为例,有一道听力题,要求学生听一个对话,然后写出对话者的family name,而听力内容里面出现jim green,一些学生就把答案写成jim,殊不知,恰好相反,这样就产生了错误。
5.英语的词汇量不够的问题
词汇量较大的学生,其听音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词汇量少的学生,势必造成听力材料中生词过多,从而影响其听力理解,听者在听到生词时往往会中断听的思路,把精力集中在回忆、搜索生词的意义上,而置后面的内容于不顾,结果影响对整个句子或语篇的正确理解。甚至连最基础的语言材料都没记住。因此,要时刻告诫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二、相应策略分析
1.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克服焦虑情绪
在听录音材料之前,让学生微闭双眼并做深呼吸有助于减轻情绪焦虑的程度,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2.抓紧时间分析选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听材料前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浏览选项时可采用纵向观察法,分析和对比三个选项的不同点,做到心中有数,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信息,打有备之仗。
3.抓住关键词听短文
一般来说,我们可将测试重点归结为以下Wh疑问句所表示的意义上。听单句或对话时,总要对wh疑问词的一个重点进行测试。在听短文时,我们若串连这些重点词表示的意思,便可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若再加上短文的最后一句带有结论性的话,便可使所获信息基本完整。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后,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和翻译。
4.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而非一种任务来学习。号召学生平时主动学习英语。
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好听的英文歌曲、电影,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娱乐。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课堂上下,为大家播放一些视频片段,并在其中结合讲述听力的技巧,不仅可以锻炼听说能力,还可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5.注重介绍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了解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有着现实意义。因此,在讲解英语时,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更要注重西方文化的普及。让我们的初中生,从小就可以了解世界,从而尽力去融入英语学习情境。
如中西文化对于颜色的不同理解。在西方,red(红色)是一个非常贬义的词,它象征着残暴、流血、统治。如,⑴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⑵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而红色在我们中国,则代表的是喜庆与热烈。如果学生了解了这种颜色所代表的差异,在听力时,便可以从颜色中,推测出说话者的态度,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6.增加实践机会,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