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体化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亚元 货币一体化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引言

近年来,欧元的成功运行增强了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提高了欧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整个欧洲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有鉴于此,人们不禁会对亚洲建立亚元区产生极大的兴趣。从积极的一方面分析,实行货币一体化,对于减少区域内的贸易费用,降低汇率风险和投资的不确定性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增强整个区域抵御外部冲击的实力。但是,通货区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否则,不仅会对经济和政治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参与国全面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本文分别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对能否建立亚元区进行了分析。

二、国际货币一体化的概述

一个区域中的各国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协调与合作就是货币一体化。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将货币一体化的含义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二是区域货币联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三是通货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通货区内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互固定,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主导货币和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因此,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受到极大削弱。

三、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影响最适度通货区的指标错综复杂,本文综合考虑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从内部贸易量、资本流动性、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的协调性、经济水平的趋同性以及政治条件等方面对亚洲建立通货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1.内部贸易量分析

区域内贸易量越大,实行货币一体化所能降低的贸易费用越多,且有助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实现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作用。2006年亚洲地区区内贸易额,与欧盟在欧元启动之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亚洲区内贸易额占地区GDP的比重及区内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近年均呈增长态势,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关税优惠的范围与幅度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满足更高层次的货币合作要求。

2.资本流动性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能够在各成员国间自由流动,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亚洲各国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目前资本自由流动这个条件基本不存在。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都认识到了过早开放金融与资本项目的害处,加强了资本管制,以防范国际游资的冲击。

3.生产要素流动性

根据蒙代尔所提出的以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为标准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理论,在同一通货区,如果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调整本国的需求变化,来保持各成员国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就必须要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调节需求转移。如果生产要素流动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本国需求变化,则会影响到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稳定。亚洲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仅从劳动力的流动方面看,就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4.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溢出效应,如果两国的政策目标不同,一国为实现本国目标所执行的政策就会给别国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货币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亚洲各国目前在政策协调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5.经济水平的趋同性分析

如果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大体相同,这样,外界冲击对于区域内各国的影响将是对称的,因此,可以采取同样或类似的货币政策来抵消外界冲击,从而减少整个区域成员国的压力。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则不同国家所承担的加入通货区以后的成本就不一样,通货区的稳定运行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亚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旦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不同国家将会出现较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从而会出现国家间的冲突。

6.政治条件分析

健康协调的国际关系是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客观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必然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为必要条件。但是,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性增大了亚洲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为了本区域的发展,各国还是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如东盟的经济合作以及中日韩的加入。在不久的未来,相信政治合作会越来越多。

四、结论

本文依次从内部贸易量、资本流动性、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的协调性、经济水平的趋同性以及政治条件方面分析了亚洲建立通货区的可行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在经济一体化、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各国有不同的需求,很难实现完全平等的合作。从政治条件方面看,由于东亚事务的复杂性,国际关系的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经济合作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合作和货币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亚洲建立通货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现阶段基本不具备条件,因而目前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区域货币合作水平上。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近年来,随着各种超市、便利店、家电超市和医药零售业商店的不断增加,连锁这一经营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配送成为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B2C电子商务模式也应运而生,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连锁超市零售业中,物流配送已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现在人们关注的配送大都是给自己本企业的配送模式,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本公司下属的零售店面,而服务于我们终端客户的配送业服务却很少。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形势越发严峻,中国国内的连锁超市企业要想在中国企业中站稳脚跟向前发展,必须扩大业务范围,占据国际快递业务中较大的市场份额,发展巩固自己的实力,增强竞争力。因此,开拓业务范围,并从客户角度出发不断尝试推出创新的业务,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和尝试欲望,争取客户源,逐步夺取业务市场份额已成为连锁超市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所以本文提出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的服务,是超市为方便顾客实行的一种新的配送方案,即顾客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在超市预定其想要的产品,并且在支付一定的费用后超市可以送货到门。这样不仅可以加大自己在销售领域的受众群体,而且还可以影响更广大销售领域,拉动更大的销售领域。

二、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分析

针对北京市超市产品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我们提出问卷并实地进行调查,组问卷分别考虑到了顾客的年龄、收入、还有影响顾客购物的因素、顾客通过什么方式购物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在调查的600份问卷中,我们发现50%的人认为去超市购物不麻烦,从男女比例上看,大部分中年男士占比例较多,理由是觉得可以方便很多;一些比较爱购物的年轻女士,认为这个服务很不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从收入上看,一般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也会支持这种方案的实行,低收入人群在价格合理的条件下才会选择这种方案;从年龄上看,中年轻人更愿意接受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的这种新形势,大多数中老年人认为虽然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的这种形势会在时间上为自己带来方便,但是他们更愿意自己亲自到超市去选购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这与一些实际的理论研究是相符的,据美国1998年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网上消费者年龄大多在21―30岁,81%的网上购物者都到大学教育程度,在职业特征上:26%的属于教育相关专业领域,22%属于计算机相关领域,22%为专业技术人员,家庭收入上,45%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超市产品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三、阻碍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问题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下阻碍消费者使用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各方面。

1.大型超市可以进行网上购物

在我们调查的消费者中有60%的人不知道大型的超市可以进行网上购物,这同样严重阻碍了超市配送一体化可行性。

2.大多数调查者对货物的品质及对网络信息技术持怀疑态度

虽然当今网络基本普及了每个家庭,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或者会使用电脑但不会利用网络进行购物,他们对现在的网络技术还存在怀疑。还有一部分群体对订购的货物能够准时送到指定的地点,并且是否有质量保证等问题存在质疑。

3.费用收取的问题

在我们调查的人中绝大多数的人选择的费用都是5-10元,或者每消费50元,运费就以2元为单位叠加。但对于这项服务,我们会在以后的研究中从物流服务和其它方面综合考虑做一个综合的评价,给出顾客和商家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

四、解决超市购买加配送一体化服务的策略

1.改变消费者的观念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各大超市应该在电视或者其他平面媒体上多多自己超市关于网上购物的广告,这样使消费者能够多看到,让消费者认可你的商品或者购物模式,促使消费者改变自己的观念。比如在超市设立有关超市网上购物的信息,让消费者们去了解。同时可以利用打折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进行网购。比如在超市的网站上进行一次购物,就能在超市亲自购买中享受折扣。这样消费者就有兴趣去进行网购,并且慢慢了解网上购物的优势所在。

2.宣传互联网,加大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

在零售领域的研究中,发现消费者过去的经验知识影响他们的态度和意向,从而影响他们的购物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不仅对信念、态度和意向有直接影响,而且,涉及特定技巧的个人经验水平将调节信念、态度和意向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加大宣传网络知识,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3.提高商家服务可靠性,降低风险

对于本项服务,应首先建立信誉,建立此项服务的品牌和知名度,增加消费者对该项服务的信任,提高消费者对公司可靠性认识,降低风险。公司可以对此项服务明确时间、流程、相关政策及处罚措施,确保服务质量。

4.关于收费问题

本文在收费问题上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超市配送加购买一体化服务是一种新的物流服务模式,对于超市可以增加新的服务和新的利润,在此问题上,会考虑消费者和超市的双方利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五、总结

本文主要是提出超市购买加配送服务一体化这个新的服务模式,并对此服务模式消费者能否接受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和策略,在本文完成中要感谢学生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文章中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运费问题,用户配送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等有待于在以后的文章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两岸制度;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一、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两岸制度的影响

     1、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和我国台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部资金,发展内部经济,这时期我国逐步开始与世界接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局势的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为我国德尔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在这一时期,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也有了巨大的转变,又原先的两岸对立,逐渐到两岸开展经济互动,特别是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在收购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应用,就更大大的缓解了两岸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两岸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众所周知两岸的经济贸易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开展的,是在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两岸的合作首先是从民间的经济方式合作开始的,突破了台湾的相关政策的限制,从而迫使台湾方面当局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现实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台湾以默认的方式承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框架下实现两岸的经济合作。

二、经济一体化在两岸制度中的可行性分析

1、对于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在建构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两岸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和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从大陆方面来看,可以建立起多种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也就是说内地可以港澳实行CEPA的合作机制,而大陆与台湾可以采取FTA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对于某些相关的从产业可以借鉴新加坡与日本的合作模式,即对某些产业实行新加坡--------日本投资协议自由贸易模式。现在两岸的状况是,经济过于火热,而两岸的政治状况还是不稳定,再加上一些外部力量的干预,两岸在短时间内不会建立和实行共同的市场机制。

2、众所周知,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好转,是基于两岸经济合作实现的,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走上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色道路,大陆对台湾的政策由过去的对立,逐渐走上缓和,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才导致了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好转,还基于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我国一国两制国策的成功应用,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现行的一国两制的国策今后将在与大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两岸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共同推进两岸共同市场的目标,继续推动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这一条件下,即是两岸建立了共同市场,也不会涉及到财政、货币、收入分配等制度性的根本问题,由于没有根本的触动,才会在共同市场的建立有了很大的进步。

     3、但是随着世界大趋势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岸的经济相互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在加上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以及在相关制度的改善的情况下,两岸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根据欧盟的实践经验,双方建立共同市场的一体化模式,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尽快取消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的限制,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其次逐步建立起对外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两岸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接近,尤其是产业合作的深化和加强);第三,实现资本,技术,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等各方面的充分调动;第四,加强在农业特别是在稳定农业发展领域的合作,从而实现协调农业发展政策的目标,消除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第五,是建设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市场机制,以确保公平竞争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第六,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步骤,以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保障经济的稳定。为了获得经济发展的提供有利条件,以增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一体化,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结:

众所周知,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在经济上也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过二十年的两岸经济的发展表明,两岸在经济的合作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两岸之间的经济、政治的交流就会不断的加强,政治互信的程度就会进一步的加强,从而进一步推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两岸在不断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唐永红.两岸经济一体化未来取决于制度性合作[N].法制日报,2011, (2011-03-15)

[2]记者 黄戎杰.两岸经济一体化 平潭作为实验区[N].福州日报,2009, (2009-03-20)

[3]记者杜军玲.设立合作试验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N].人民政协报,2010, (2010-03-05)

[4]张烨、周熙雯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N].福建科技报,2008,(2008-12-02)

篇4

一、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具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于1985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意见中不仅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的发展规划。学界和业界皆对图书、档案一体化从理论上进行了诸多讨论和分析,在实践中,各国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图书、档案具有同源、同根性

远古结绳记事,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档案萌芽。后来中华先民把这些档案加以汇辑,传播到外界,流传于后世,是原始档案功能升级,从而形成最早的图书[1]。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使得这两个学科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2、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图书和档案都是记录和传达某种信息的一种形式或者介质。信息是二者的共有本质,是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共同的起点和基础。图书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被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职能。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又可脱离产生它的实践活动而被存储和传递;都有现实的实用性;都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

3、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职能和发展方向,管理手段高度相似

图书、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都是信息及其载体的搜集、选择、整序、存储、传播及利用。管理手段主要是分类、编目、归档、主题、索引等,在过去都是手工操作,现今大都是自动化管理。广泛采用现代化技术是图书、档案管理的共同发展方向,它可以使信息传递网络化,从而达到高速、高层次、高效的使用目的。

4、贝塔朗菲定律指出:整体系统的属性功能大于各孤立子系统的总和

我们把这一定律应用到图书、档案一体化的研究中,就可以得出将图书和档案合起来的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图书、档案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功能。因此,图书、档案一体化的本质就是整体内各个子系统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合理流通中,向着“合”的方向发展,促进系统属性和功能的增加[3]。

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能够全面满足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互联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到档案馆或者图书馆查询信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对于原始档案信息、系统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参考资料的查询非常不便。然而,从宏观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都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都具有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保障的职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信息都具有为不同读者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信息在利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会反过来促进图书和档案发展的一体化。

2、能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成本

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4],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和档案的价值,将图书和档案纳入高校的数据库是重要举措。第一,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与文献资料的共享、方便管理,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好的服务;第二,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索体系和检索平台,将图书信息、档案信息电子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使用网络链接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外,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为早日实现图书档案的一体化提供条件;第三,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积极使用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图书、档案有机联系,加快图书信息与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专题化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服务,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研需要。

3、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图书还是档案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馆藏丰富了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档案结合起来,借助科研等档案资料举办各种科技知识讲座、科技成果奖、评选师生优秀论文等,使广大师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从图书、档案中获取新知识,新思路,创造新才能,进而汲取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师生创新的热情。档案的编研与图书馆建设的一体化更是积累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史档案的人文建设,能够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更大限度地把图书馆与档案馆建设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使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这二者得以更完好的保存与传承,有助于高校从中总结办学规律、办学经验,最终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制约因素

1、缺乏坚实而正确的理论指导

在我国,设置有档案专业的高校一共33所,但图书、档案学专业在院系归属上不是很统一,不够明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如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设在管理学院,有的如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设在信息学院,有的如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等设在人文学院,还有的如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湖北大学等设置在历史学院等等。这说明这些专业目前还依然处于一种依附状态,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独立的专业定位,其发展和走向也未能形成学明确的思路,这样的结果往往就导致其理论水平也处于一种滞后状态。学科建设现状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档案两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的各自为政的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扩展,重新组成一个统一协作网络的过程。目前,这两个系统从各个角度来说还处于互不相干的孤立状态,缺乏横向交流联络。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归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则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重要核心问题[5]。

四、推进高职院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1、改变传统思维,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解决观念上的种种偏见,在思想上明确图书、档案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图书、档案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件迫切的任务。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档案学二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是创新管理机制的必要手段。

2、加强宏观管理,统一制度标准

从全局出发,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统一的规范对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加以控制和约束,改变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封闭、孤立的状态,理顺专业系统和各方面关系,加强二者横向联系,尽快实行图书、档案实体管理的相互交叉管理[6]。只有制定了统一的、权威的机构和相应系列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上的一体化,才能使两个独立但本质上又相同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下互相沟通、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3、研究二者共性,统一相应技术标准

图书、档案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一体化管理就无从谈起。目前,作为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它们的标准化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后的任务是要以一体化为目标,重新审视已制定的各项标准,结合图书、档案工作的工作特点,寻找两者具有互换性和交融性的结合点,制定出凸显共性、适用更广的技术标准,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

篇5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蓄电池

作者简介:冯海洋(1973-),男,四川西充人,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电业局通信自动化中心,助理工程师。(四川 攀枝花 617067)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134-02

笔者日前参与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建《110kV昔街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可行性研究》审查。参与初审的人员除笔者和两三位技术人员持反对意见外,其他大多数赞同该站直流电源采用标称电压2V、容量300Ah的蓄电池一组,充电装置一套的配置方案。笔者从事直流设备检修近20年,总结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输变电设备烧毁、变电站全停以及扩大为大面积停电的电网事故的教训。作为直流设备检修专业技术人员,笔者深深地知道蓄电池在变电站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的重要程度。

一、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介绍

1.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构成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为智能变电站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可靠的工作电源,其输出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220V/110V直流电源、48V通信用直流电源。为了实现多种电源输出,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包括ATS、充电单元、逆变电源、通信电源、蓄电池组及各类监控管理模块。其中通信电源不单独设置48V蓄电池及充电装置,而是使用DC/DC电源模块直接挂接于直流母线,同样地,逆变电源也不使用UPS独立的充电装置及蓄电池,而是挂接于直流母线,对重要交直流负荷(如计算机监控设备、事故照明等)供电。

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智能性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就是集交流配电、直流电源、通信电源、自动化电源、信息维护电源、视频监控、后台监控、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等为一体,通过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站用一体化电源系统对各子电源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模式,为变电站电源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平台及管理平台,因此,也叫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

3.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经济性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构成优化了作业流程及人力资源调配,减少了设备重复配置,降低了设备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对各电源子系统实施实现智能控制、高效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减少了蓄电池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社会效益也有所提高。

如果蓄电池的质量非常好,容量也有足够的保障,凭着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智能性、经济性,智能变电站引入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着实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现状

1.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近年,对于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考虑较多的论证较多的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是:站用交流电源如何可靠地实现自动切换问题;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直流变换电源模块自主均流、稳流、稳压、整机效率、彻底消除电网的冲击、浪涌、抗干扰能力、开机软启动问题;电力专用逆变电源的直流输入、交流输入及输出三方完全电气隔离,动态瞬变、陷落及杂讯干扰等对负载设备的不良影响,过载能力,维修旁路控制逻辑,实现不间断电源在任意运行状态下闭合维修旁路开关,不影响连续供电问题。

倾向于这方面的研究论证,主要是由于商家们要想在激励的竞争中立足,必须要解决这些技术难点。

2.需要重视的问题

身为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其安全问题。不仅要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努力打造坚强的电网结构。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我们首先应考虑其安全性,其次是经济性,无论什么时候都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蓄电池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的重要性

1.蓄电池的作用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所有操作电源、通信及其他用直流负荷正常情况下均由充电装置提供,蓄电池处于热备用,当负荷的需求超过充电装置的额定输出时,将由蓄电池补给;电力专用逆变电源后端的负荷由站用交流电源提供,逆变在热备用状态。当站用交流全停时,蓄电池被继电保护、事故照明、自动装置、通信、监控等所有交直流负荷共享。对于220kV 及以上的变电站来说,在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中均要求采用双电(蓄电池组)双充(充电装置)或双电三充,蓄电池要求单只标称电压2V、标称容量300Ah(一体化电源系统500Ah)及以上,其安全可靠性相对较高(因此,后面只论证220kV以下的变电站)。但对于220kV以下的变电站来说,多数已经投入使用和正在设计建造及改造的智能变电站的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使用的是单只蓄电池标称电压2V、标称容量300Ah的单电(蓄电池组)单充(充电装置)的配置(仅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基本是双电双充)。

2.蓄电池故障造成的后果

站用蓄电池组是多只电池的串联回路,一只电池开路(电池内阻非常大,一般2V的电池达到几十毫欧,12V的电池几百毫欧,使电流基本无法流通,可近似认为该只电池开路),充电充不进、放电放不出,但蓄电池组端仍然有电压,实际上是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一旦交流停电,整组便无输出。

电池的容量问题不用作过多的论证,因为蓄电池容量是显性的,专业人员通过周期性核对容量试验能发现蓄电池的容量是否不足,一旦容量不足或寿命终止会及时更换蓄电池组。但蓄电池开路是隐性的,正常情况下蓄电池处于浮充运行,流过的电流为0.1A左右,充电装置为其补充充电以保证蓄电池满容量,它处于热备用状态。接近开路或开路的电池是不容易发现的,只有通过测试其内阻和大电流充、放电才能发现。交流失电时蓄电池开路意味着整个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通信、监控等所有交直流负荷全部处于瘫痪状态。此时如遇外部故障,所有监控信息不能上传、通信中断、保护装置不能动作,轻则损坏输变电设备、重则扩大事故范围,造成大面积停电,甚至引发电网瓦解等重特大电网事故。由此可见,蓄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尤其是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蓄电池故障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不解决蓄电池的安全问题,它将严重威胁电力生产的安全,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供电的可靠性,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有人认为,目前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都是一组蓄电池,没有出现蓄电池开路的事故,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实则不是,要知道,一般的变电站只有直流负荷,且负荷电流在几安培,负荷电流不会瞬间陡增,而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所供的负荷很多,交流失电时,蓄电池承担的负荷电流可能达到20A、30A甚至更大,蓄电池会承受冲击电流。而且,如今蓄电池生产厂家比比皆是,竞争激励,低价中标更使得一些厂家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蓄电池的质量和容量难以保证。况且,曾经发生过不少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输变电设备损坏及大面积停电事故。

事故案例:

1994年7月4日,湖南110kV酃湖变电站10kV母线遭雷击,因103号蓄电池开裂,直流电阻增大,电压降低,致保护开关拒动,开关柜火烧连营,2台主变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1996年11月18日,湖南110kV檀山湾变电站因10kV开关柜存在绝缘故障,因蓄电池组容量不足,一直在欠容量下运行;且熔断器上下级从幅值上和熔断时间上配合不当,最终导致了10台小车开关柜和#1主变烧坏。

1997年9月22日,河南中原油田郭村110kV变电站突然全站失电,同时由于免维护蓄电池组的#11电池内阻太高,使得蓄电池组处于有电压而无足够电流输出的状态(蓄电池接近开路)。致使郭村变电站主变保护及316线路保护均未动作,所有开关均未跳闸,35kV316线路的#4~#36杆三相导线及悬锤全部烧毁,个别电杆烧变形,由于保护拒动以至于越级到上级淄阳220kV变电站,使110kV郭工线路距离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造成全部失电。

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变电站中蓄电池容不得有半点闪失,一般情况下不会出事,但在一定条件下,一出就是大事。因此,笔者认为在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使用单电单充的配置无疑是在为我们自己挖陷阱、埋地雷。多配置一组蓄电池、一组充电装置也就多投入十多万,但其安全可靠性却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安全生产本就是“预防为主”,为何偏要“亡羊补牢”?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在安全上不愿投入,节省的终会为事故买单。

四、确保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安全可靠性的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中有一条,“防止硅链开路造成控制母线失电”。这是因为曾经发生过这种事故才被写入“十八项重大反措”里。希望从现在做起,从预防做起,本着为设备负责,为电网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建议有关部门及早把“防止蓄电池开路和容量不足造成直流系统瘫痪”写入《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中,不要等到发生了重特大电网事故再来补救。

五、结束语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具有前瞻性,充分衡量其利与弊,尤其是电力行业,不仅要做到“可控、能控、在控”,还要做到“预控”。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技术的应用也一样,它的诸多优点值得去尝试,只要我们从安全的角度去多考虑一点,择其利,弃其弊,就会多一分保障。在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既然单电单充对电网安全有着潜在的威胁,就应该放弃这种方案而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双电双充配置。总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技术日趋成熟,用于智能变电站是切实可行的,是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相信,双电双充的配置将是确保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变电站直流故障分析及防止[EB/OL].机电商情网,2009-06-03.

[2]郑国胜,史增宏.一起因免维护蓄电池故障造成继电保护越级跳闸事故的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1998,(4).

[3]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Z].

篇6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的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学里的科学技术活动始于两百年前,它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组织模式。这一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从而也为20世纪研究型大学的确立奠定了其理论和社会基础。20世纪中叶,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依赖性的增长,特别是创新理论日益被人们认识,大学创立科技园,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这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便由此渗透到大学科技活动中来。回首这两百年来,教育、科技的一体化到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形成

1.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基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建立在由资本和劳动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已有的经济体系。在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使一些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开始思考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亚当•斯密的《富国论》,但当时西方主流(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仍视技术是外生的,把技术排除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并指出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新产品、新工艺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生产力要素中的资本、劳动与之相比较仍处于从属地位。在其看来,没有创新的资本主义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是创新打破这种均衡。其《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挑战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当快,对此,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已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学者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大批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研究,对阐释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对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传统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物质流,今天的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知识流,构建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理论框架及管理体系必然涉及与知识直接关联的要素,于是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便提了出来。20世纪末,英国学者Freeman在其著作《Technolog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其系统模式的架构是以企业、大学和政府为核心要素,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引导,以推动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中心,进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1.2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的过程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类创建大学(学院、书院)的初衷,主要是培养不同宗教教派的教士,使不同宗教教派得以繁衍。到18世纪上半叶,人类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政治统治得到了加强,这一切使得不同教派支持的大学和学院,也为世俗社会培养政治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官员和专业人员,神学、法学、医学、农学、商学等职业人才的培养开始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大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最初感悟到并付诸行动的是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者洪堡,他提出并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组织模式。以此培养出具有最新知识的人才,在推动德国经济的腾飞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时德国的经济超过英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受德国柏林大学模式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即1876年,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为标志,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人才训练相结合为主要功能的新型大学诞生了,并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大最成功的两个项目“雷达研制”和“原子弹研制”,其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在相关大学中完成的。集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后称为研究型大学)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牢固地奠定了其社会地位。195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率先创立了斯坦福研究园,使大学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到1985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在大学里设立“工程研究中心”计划,从而从政府的层面上推动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和政府“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的推动,使大学从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迈向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美国在20世纪末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践。

221世纪大学功能重构理论的思考

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分析,21世纪大学功能的重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是未来大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进入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的世纪,大学普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希望它能输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新思想;能孵化更多的创新创业,这种“希望”是大学功能重构外在的力量源泉。在大学中,探究知识的进展和创新精神燃起的智力上的激情为师生队伍带来了活力,使大学充满生机。创新人才的产出是21世纪大学面临的必然选择。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今天,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创新能力”,希望学生从单纯的学习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走向创新创业活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创新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对知识进展的深刻探究和对经济发展的敏锐直觉。这种“探究”和“直觉”均源于科技活动,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活动造就人才,这种互为的关系使大学成为创新思想产生的一块沃土。如果能给这块沃土提供适宜的环境,创新思想的产生将呈现勃勃生机。创新企业的孵化是基于对技术和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新时期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载体。科技牵引型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1世纪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向,而这种调整有赖于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创新思想产生沃土的大学必将成为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的源头。因此,创新创业不但能为大学提供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同时,孵化创新企业也成为21世纪大学的一种目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企业的孵化,都源于人类对科学探究的能力与活力。这种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只有在大学中才能实现。因此,大学将成为21世纪国家科学探究结构体系的中心。有了这种定位,那么,如何架构一种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在逻辑的科技发展平台,就成为当今大学推动科技发展首要思考和探询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学科性公司制科技发展新模式的框架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制度能将三者融为一体。为了获得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来自产权制度的效率。这种效率原则挑战大学传统的科技活动的组织制度。

3.1公司制的演进与历史作用

公司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萌芽于古罗马时代。现代的股份制经济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展于18至20世纪初,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公司制不断完善,到20世纪中叶现代公司制度得以确立。迄今为止,现代公司制是资源筹集和资源重组的最佳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有这样一段描叙:“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办完了。”由此,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股份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集中和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股份制使生产的社会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3.2公司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知识的生产、流通、消费赋予了21世纪科技发展全新的运作理念:用公司制运作科技发展。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NathanRosenberg在2000年“世界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大会”上所言:“科学成为一种日益由经济力量导向,致力于追求经济目标的活动。”由此,出现了知识企业,它与传统企业一样,集合知识生产的要素(人才、资金和信息),并在利润机制驱动和承担风险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经济单位。这种利益驱动和风险承担要求知识企业必须考虑其营运效率。现代公司制能最有效地把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现代产权的制度安排集中起来并予以运作,实现知识生产、流通、消费的营运效率。

篇7

相对于传统试题而言,开放性试题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唯一,其命题的宗旨是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鉴于此,开放性试题在近年来的中考思品学科试卷中被广泛推崇,成为试卷命题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被一些教师异化“走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试题改变了“千人一面”“异口同声”的局面,在答题时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有一次视导片统考统批试卷,有名教师在分析自己班级学生试卷时几乎跳了起来。原来其中的某一道开放性题目,如果让他自己批阅试卷,全班平均分至少要高出3分,有的答案明显可以得分,但阅卷教师却视而不见。相反有的答案不见得有什么亮点,但阅卷教师反而大开绿灯。笔者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市视导片统一批阅期末试卷,在临近统计总分时发现有一道开放性题目的得分出入较大,于是去询问该题的阅卷教师。哪知道这位已经批阅该题近一天的教师也说不出自己评分的标准,只是说“因为是开放性试题,所以我都是大概给点分”。笔者哑然,难道开放性试题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概地给点分”吗?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目标能不能实现,能不能真正达到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能不能考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阅卷标准的多元化是一个重要保证。在批阅开放性试题时教师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硬套答案和“采点给分”,而是“采意给分”。正因为如此,一些教师在批阅开放性试题时歪曲了宗旨,随心所欲地想给分就“网开一面”,想不给分就“毫不留情”,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正。诚然,开放性试题鼓励答案多元化,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教师在批阅试题时不再需要死扣要点、死抠字眼,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思维的多向度绝不是思维的信马由缰,违背题目主旨、不符合题目要求、“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同样应该“格杀勿论”;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怎么答都可以;答题的多角度,并不是任意角度都可行;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答案没有标准, 倘若信手拈来,泛泛而谈,甚至答非所问,失去原则,就有失公平、公正。那种认为“开放性试题是个筐,什么答案都可以往里装”,是教师对开放性试题的一种误解和歪曲。

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中,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可以无限开放的,可以胡编乱造。为了学生提高考试分数,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违心地传授制胜“法宝”,以歪门邪道指导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取得好成绩,这是对开放性试题的亵渎。事实上,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学生要解答好不仅要系统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掌握娴熟的答题技巧,既要“登高望远”,更要“脚踏实地”,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知识为依据,灵活驾驭教材观点。那些脱离教材盲目判断、东拉西扯、高谈阔论等均为解题之大忌。发散性思维不是漫天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试题要求和教材观点,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符合题目要求才是解答开放性试题不可逾越的界限,也是批阅开放性试题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坚守的底线。(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坛丘初级中学)

篇8

论文关键词:,行业化,留学生,一条龙服务

这些正规的实力中介,招募大批硕士研究生,甚至直接提供签证、、毕业“一条龙”服务,使得行业产业化。

对于留学生来说,想找一家公司帮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价格不菲,只要出手阔绰变可以选择这条“捷径“。正规的论文写作公司是可以让人放心的,他们定期对提供学术培训,['']提高的论文质量。同时,公司还很有“职业道德”,所有信息沟通传递均由公司负责,不会让和客户私下接触,保障双方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篇9

编者按:不久前,李冰冰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在国外生病住院的照片,并称“在国外工作时连续发烧16天不见好转,虚脱到无法行走,只好回国治疗。”回国后经检查确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真有这么严重吗?究竟哪些人容易得这种病?平时又该怎样预防呢?

扁桃于人体口腔深处,在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咽峡侧壁,是口咽部的淋巴组织,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其中以腭扁桃体最大,我们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是指腭扁桃体,它在童年时非常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扁桃体处咽喉要冲,与外界关系密切,而扁桃体的温度、湿度又很适合细菌繁殖,因此,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被病菌袭扰而发炎。

扁桃体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咽痛、咽干、咽部不适、口臭等,检查可见充血、暗红、表面凹凸不平,有时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演变而来。

急性扁桃体炎往往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多发于4~10岁儿童及青壮年,尤其是生活不规律,经常失眠、熬夜、受凉、劳累的人,病原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腺病毒。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把扁桃体炎当回事。急性扁桃体炎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演变为慢性扁桃体炎,或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以及风湿热、肾炎等严重疾病。但如果及时就医,保证“足量足疗程”的抗菌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一般能有效控制住炎症,不会转化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或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一般经7~10天可痊愈。

为了预防扁桃体发炎,平时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预防感冒,避免过度疲劳和抵抗力下降;注意口腔卫生,尽量少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活动,这样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多补充水分。

篇10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在提倡尊重学生个性与个性发展。叶澜教授在《叶澜自选文选》中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是“意外”与“惊喜”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一、师生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差异,决定了教师指导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基础分层情况、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情况、学生学习的态度等,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学生的情况来做设定。在课堂上还要多注意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洞察学生的心理想法(如学生课堂上想什么、希望听什么),及时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

三、作业设置的差异性。差异性作业是全体学生完成基本目标的保证,也是促进部分学生提高发展的保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重在巩固基础知识、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必做题;对一般学生设置稍微复杂但经过努力就可解决的选做题目;对优等生设置稍有难度但经过钻研可以解决的提高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作业分为“练习”、“习题”、“综合题”、“拓展提高题”,目的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给他们“量身订做”作业题目。当然了,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对作业题选择的权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对某种题目的擅长,并不代表对另一种题目同样擅长。差异性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权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挑战的机会。它不是以降低目标要求为代价,而是在完成最低目标要求后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只有我们教师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