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心得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卫生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卫生心得

篇1

读者:进入2015年,微商的发展速度让人刮目相看,国内各类微商专业展览和论坛纷纷举行,这些是否意味着传统产业正在寻找微商的出口?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于久贺:2015年春节期间,各种微商展会在一线城市展开。一方面,经过2014年的蓬勃发展,微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也使广大微商希望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各种有利于微商发展的条件正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这为即将进入这个领域的传统企业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另一方面广大传统企业意识到微商新渠道的价值,并积极进入到微商领域,这是市场的选择。

读者:随着雅倩、白大夫、三九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加入,2015年的微商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重大改变,您是如何预判未来全新的微商生态环境?

于久贺:大品牌商在微商新渠道上试水并取得骄人业绩,其他品牌商自然及时跟进,我预测2015年上半年将会是微商创业的爆发期,8月份后会呈现以微商为主力的社群爆发。国内大品牌加入微商,将改变原来的微商格局,微商将由原来的“平民化”转向大平台、专业化的企业行为,从自由竞争到有计划发展的竞争,从渠道微商转向平台微商。

读者:我想做微商的电商园区创业,我认为未来微商园区化管理和运营机会较多,而且现在做的人也不多,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久贺:微商产业园是在原有电商产业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就义乌真爱网商来说,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并正在向全国的产业园进行模式输出,其前景也被看好。但是你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支持去做这个项目。

当前大量分散型微商的出现,很需要这样的园区来深耕和孵化。建议你可先与成熟移动电商园区合作,然后再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园区升级。

读者: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前端卖货做微商,但微商服务市场也有相当潜力,能否列举一些目前国内微商服务领域的项目?

篇2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低碳经济行为;环境关心;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690.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6) 03-0045-09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we proposed the micro-level empirical model of promoting individuals’ 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we employed the quantitative way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and attitude and put forwo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era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environmental concern, university students

一、引 言

低碳经济不仅仅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和组织层面的大力推动,更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所在,正如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人人有责的治理行动。当然,治理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激发人们的参与感。相信全社会携手同心,一定能让“绿色化”从愿景变成现实。《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青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主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应亲近自然和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勇敢地承担起推动低碳经济行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经济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需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1],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2]。但是在微观层面,我们还需要了解人们的低碳经济行为、环保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具体来讲,即哪些因素可以有效促进人们践行低碳经济行为,促进低碳经济环境价值和实体价值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日常亲近自然和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它恰恰影响了个体对生态文明进程的贡献,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大学生个体层面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二、 理论探讨

在之前的研究中[2],研究者运用了生态心理学家罗扎克[3]的生态潜意识理论和新生态范式理论诠释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在宏观层面的内涵。前者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情感联结是人类天生所固有的,并且是普遍存在的,它是集体潜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心理原因在于人类心灵深处对于大自然母亲的依恋被政治、经济、欲望等因素所蒙蔽,生态潜意识受到了压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有了疏离感,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压抑,唤醒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认为,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社会文化体制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紧紧相连,当今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取向,称为新生态范式(new ecological paradigm),该范式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认为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仅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整个世界的空间、资源等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受到自然和生物学的潜在限制[4]。

通过上述理论不难看出,要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破解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要求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而这种转变表现在经济活动层面,便是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移到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基本路径便是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中环境价值的合理实现。低碳经济直接应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减少对于常规能源的依赖和消耗,降低生态环境压力,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可以认为,它不仅是对原有模式的革新,更是一种理性回归,它承载着唤醒人类对于生态自然的依恋的责任,昭示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行为的启动,它使得地球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成为一个连续体,对于人类生态自我的形成及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即让人们走向对地球负有道德责任的感觉,就像对其他人负有道德责任的生动体验一样[5]。按照Schwartz[6]的规范激活理论(norm-activation theory),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会将外部不成文的规范内化为个人规范、准则、责任感,不遵循这些内化的规范行事,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或惩罚,也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会对他人带来有害的结果,并将责任归咎于自身时,就可能会产生利他的或亲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或好或坏的后果,也意识到自身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环境问题的作用,因此低碳消费不仅能够使个体获得社会、他人和自身的认可,亦能避免来自外界和内心的惩罚。在此基础上,个体会形成一些亲社会的偏好,低碳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属性,既包含了私人特性,也包含了公共特性,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及社会需求,此外,低碳消费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即低碳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因此在个体层面,可以认为人们在社会认同感的基础上同样会形成一种低碳消费偏好。Stern和Dietz[7]将该理论引入到环保行为的研究当中,认为环保行为也可以看成是由某种内在价值观所激活的亲社会行为,进而提出价值基础理论(value-basis theory),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基于人们最普遍的价值观,这种道德规范建立在关心他人幸福和利益的价值基础之上,当人们意识到破坏环境会对他人带来危害,并且当个体将环境破坏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时,就趋向于表现出环保行为。Stern进一步指出,关心他人幸福和利益的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仅仅是那些可能会影响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的价值观中的其中一个,另外还有两个价值观,关心自己的利益(利己价值观)和关心整个生态圈的利益(生态圈价值观)。根据前文对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价值实现形式的探析,结合心理学领域的规范激活理论及价值基础理论,本研究提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微观层次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图1,我们对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微观层次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首先,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的核心应当落脚到个体层面,换句话说,作为一种价值范式的转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移到一种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关键还是在于人。这也与广义虚拟经济所强调的“人本经济”不谋而合,低碳经济是以个体低碳经济行为为内核的。其次,低碳经济行为是实现低碳经济实体价值、环境价值、心理价值和其他形式价值更为直接的载体。第三,从心理学层面而言,个体低碳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因素,同时个体生态价值取向对于推进个体低碳经济行为意义重大。总的来说,个体的低碳经济活动和态度,一方面是当前社会价值范式转移在个体层面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实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多种价值形式的重要途径。

三、文献回顾

低碳经济行为是一个被西方研究者广泛使用的术语, Hunter等人[8]在22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中,根据行为所涉及到私人领域和公众领域程度将它划分为私人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购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减少汽车使用频率等)和公众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参与环保示威、游行,为支持环保捐款等)。在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有组织的或自发性的低碳经济行为开展比较广泛,因此,低碳经济行为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决策等的方方面面,西方学者对低碳经济行为的分类就更为细致,涉及到的领域也就更为广泛。因此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些分类是否合理,而应当综合考虑到所研究的被试群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低碳经济行为虽然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广泛开展,但相对而言,在行为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领域以及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分类比较符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人的低碳经济行为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单位、学校等组织参与的,另一个就是平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国内一些研究者也沿用了这一分类对中国城市居民在该变量上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这也说明,这种分类方法在中国是适合的。

在对低碳经济行为的研究中,环境心理学家和社会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强调环境关心的重要作用,他们大多数的研究都有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环境关心的程度对于特定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回收、节能、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或选择交通方式的行为)存在直接的显著效应。但是过去和将来的研究都要面对并解决几个问题:给予环境关心一个更为明确的、操作化的概念界定;找出影响、引起环境关心的因素;为环境关心与特定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实证证据[9]。Schultz和Zelezny[10]在Schwartz的规范激活理论及Stern和Dietz的价值基础理论基础上,给予环境关心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他们认为环境关心是一种态度,环境关心分为利己、利他和生态圈环境关心,分别建立在利他、利己和生态圈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并受之驱动。利己环境关心是指个体关心环境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利他环境关心是指出于对他人利益的考虑而去关心,相应地,生态圈环境关心就是出于对整个生态圈利益的考虑而关心环境[11]。

对于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很多研究指出个体环境关心水平是低碳经济行为的一个有效预测因素,例如有较高环境关心水平的消费者比那些较少关心环境问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产品。然而,也有很多研究指出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Black[12]指出大多数的低碳经济行为模型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它们未能综合考虑到个体、社会、制度约束等因素,同时他区分了两类环境关心:个人环境关心(个体能够感觉到并认为自己有责任)和社会环境关心(尽管个体能够感觉到,但是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并证明了只有个体环境关心才能预测低碳经济行为,社会环境关心也许不会引起低碳经济行为,这是因为个体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能会是他或她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到全人类的身上或者转移到那些与环境问题直接有关的人身上。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研究低碳经济行为的一个方式就是了解各种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亲环境态度及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个体――环境关系模式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理论建构、行为开展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年轻人、高收入者、高受教育程度者、女性更加关心环境和更多参与到低碳经济行为当中。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遭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在不同社会文化之下,社会人口学因素与环境关心或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但有研究者指出相对于私人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垃圾回收、节水等行为),女性参与到公共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参加环保集会等行为)的程度要低于男性[13]。总体而言,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女性要比男性更加关心环境。对于收入与环境关心的研究,研究结果却很不一致,一些研究支持了收入与环境关心的正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与对其他社会人口学因素的研究相比,居住地与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研究普遍得出结论认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与居住在乡村的居民相比具有更高程度的环境关心[14]。在下文,将借助量化研究的手段对个体层面环境关心对于具体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研究方法

(一) 被试

本研究被试样本来源为某著名高校本科生,共发放初测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为1021份,有效率为88.2%。被试社会人口学统计资料详见表1。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Schultz[11]编制、刘贤伟和吴建平[15]修订的中文版环境关心量表测量被试普遍的环境关心程度。该量表由三个维度,即利己、利他和生态圈环境关心构成,每个维度4个题项,采用Likert七点计分法,依“最不重要”、“很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不确定”、“比较重要”、“很重要”、“最重要”,分别计1,2,3,4,5,6,7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环境关心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10,利己、利他、生态圈环境关心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4、0.833和0.882。

选取国内学者对于公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自评测量量表,量表包括公领域和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两个维度,共12个题项[13][16],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回忆过去一年中是否有从事过量表中所陈列的低碳经济行为,其中1表示“从不”,2表示“很少”,3表示“偶尔”,4表示“有时”,5表示“经常”。在本研究中,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8,公领域和私领域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8和0.714。

五、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各量表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1. 大学生环境关心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从大学生环境关心各项目均分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见表2),“子孙后代”、“儿童”两个利他维度的题目得分排在前两位。但大学生在利己和生态圈环境关心上的得分也都高于5分,在量表整体平均分上也超过5分,说明大学生个体对于环境的关心是一个综合体,三类环境关心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个体出于担心自然环境破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危害而去关心环境,同时也有可能也会出于担心环境破坏而影响自己的健康)。从各个维度来看,利他、利己和对生态圈环境关心这三种态度递次减小。

2. 大学生低碳经济行为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3描述性分析结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经济行为中,频率较高的大多为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节能、回收、循环再利用等,而公领域行为相对而言频率较低,尤其是参与有组织的,公众性的低碳经济行为的频率更低。根据低碳经济行为量表和分量表平均分看来,被试低碳经济行为频率并不是很高,尤其在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方面的频率低于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

(二)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各变量的关系

1.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环境关心的关系

根据样本数据,对大学生环境关心的性别、民族、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收入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生态圈价值观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得分(5.42±1.05)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5.27±1.10),被试的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的得分在性别、民族、家乡类型、家庭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检验值及其显著性见表4。

2.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

对低碳经济行为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差异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私领域和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在性别、专业、家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两种行为在民族和家庭收入两个人口学变量上皆不存在显著差异。检验值及其显著性见表5。

其中对于性别变量,男大学生在公领域行为上的得分(2.73±0.82)显著低于女大学生(2.99±0.74),对于私领域行为,女大学生(3.80±0.87)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得分(3.52±0.83);对于专业类别,理工科大学生公领域行为得分(2.76±0.82)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得分(3.52±0.83),理工科大学生私领域行为得分(3.56±0.84)同样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得分(3.69±0.84);对不同家乡类型被试低碳经济行为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两类行为上皆存在显著的家乡类型差异,事后检验(Tukey’s HSD)结果表明,对于公领域行为,家乡为农村的大学生得分(2.67±0.92)显著低于城市(2.83±0.77)和城镇大学生得分(2.83±0.77),城市和城镇大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三) 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分析

1. 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对三类环境关心和两类低碳经济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矩阵见表6。

相关分析表明,利己环境关心、生态圈和利他环境关心与公领域以及私领域两类低碳经济行为显著相关,环境关心与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探明变量间的关系强度和实现路径。

2.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对多变量关系的研究中,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技术对研究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考察三类价值观和新生态范式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通过建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及其检测结果见图2。模型绝对拟合指标χ2/df=13.86,虽大于5的标准,但是考虑到样本量超过1000,因此该指数仍可以接受,其他拟合指数,NNFI=0.869,CFI=0.898,RMSEA=0.074,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认为变量的关系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

5个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之间的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见表7。从表中可知,生态圈环境关心、利己环境关心对两类低碳经济行为的直接效应均显著;利他环境关心对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直接效应显著,对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

六、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以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作为基本出发点,本研究梳理了相关文献,结合规范激活理论和价值基础理论,对于大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环境关心进行概念内涵界定,并以某著名高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量表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环境关心及其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共发放初测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为1021份,有效率为88.2%。基于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生环境关心的利他态度为多,但对生态圈环境关心较弱

分析显示,一方面,大学生在环境关心具体题项和量表整体得分上都比较高,尤其“子孙后代”、“儿童”、“我的健康”、“树木”、“人类”等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上的得分都高于生态圈环境关心,这两方面说明大学生有比较强的个体取向和社会取向,同时也存在较强的生态价值取向。这与杨国枢对中国人两种取向的划分一致:个体取向重视自主性,强调个体如通过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满足自我的欲望、兴趣及情绪;社会取向重视的是融俞性,强调个体通过顺服、配合及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环境建立及保持和谐关系,甚至化入环境而为一,杨国枢认为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取向[17]。

2. 大学生低碳经济行为偏重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行为的频率上,大学生被试得分属于中等偏下,且参与较多的是身边的一些行为,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频率较高,如“当房间没人时,离开房间主动关灯或者电扇”、“再度使用废纸、打印纸的另一面”、“对塑料袋进行重复利用”等大学学习、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而有组织性的、公众性、具有互动性质且影响广泛的公领域行为则参与较少。一方面说明,虽然大学生群体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是落实到具体行为层面时可能存在很多主、客观方面的阻碍;其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一般固定在大学校园中,因此,公众性质的低碳经济行为较少,大多以平时生活中,尤其是宿舍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具体的低碳经济行为为主;此外,公领域行为多以集体形式发生,依赖于个体所在组织的宣传和引导,由此也可见,当前大学在大学生参与到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宣传、组织和引导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在部分社会人口学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对于性别变量,女大学生被试在生态圈环境关心、公、私领域两类低碳经济行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被试。这一结论与龚文娟[13]、刘贤伟和吴建平[16]的研究结果一致,Hunter等人[8]根据前人的研究把原因归结为男女两性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异:首先,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被文化规范中性别期望所塑造,在这个框架之内,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是照料者和看护者,因此社会要求她们的角色是合作性的,具有同情心的,进而形成维持生活和各种关系的世界观;其次,男性传统社会角色要求男性应该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这种家庭供养者的角色使得男性在追求经济上的成功时更具有支配性和独立性。[29]对于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有限自由支配时间”等外界因素的限制,女性的利他主义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私人领域内[13]。

对于民族变量,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三类环境关心和两类低碳经济行为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国内以往研究不同。一方面可能由于,在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亦十分严重,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被试构成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太少,因此影响了统计结果。

4. 大学生环境关心与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成立

本研究采用相关软件包,分析某高校的量表数据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高,很好地反映了某高校学生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明环境关心的不同类型会对大学生自觉采取的不同低碳经济行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环境关心中的对于生态圈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了大学生在公私两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利己环境关心却负向显著影响了大学生在公私两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而利他环境关心仅对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存在显著效应,而对于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影响不显著。

(二)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高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激励大学生更加关心环境生态,更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1. 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大自然和全球生态环境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整体上是比较关心环境的,尤其注意和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给周边人群带来危害。这个结果是让人欣慰的,但是也明显体现出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关注不够,全球观和宇宙观尚未得到足够发展。因此,高校和有关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仅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也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

2. 鼓励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体现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良好风貌。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较之于大学生对环境关心的平均得分,大学生在低碳经济行为量表上的得分并不高,这反映出从具体的态度转化成实际行动是有一个过程的,因此高校对低碳经济行为的宣传和激励需要持之以恒,不断促进同学们从内心对环境的关心转化为自觉而积极的低碳经济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在公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参与频率较低,如“积极参与到学校或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公开表达支持环保的言论”等行为参与度较低。因此,高校应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学科优势,承担起向公众宣传、示范低碳经济行为的责任。

3. 持续开展多样化、梯度化的生态文明普及活动

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不同性别、专业、家乡类型的大学生在低碳经济行为得分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可能也会要求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参与到低碳经济行为的同时,关注不同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和推进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建立起多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也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关心会对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利己环境关心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负向影响非常显著,这说明仅仅从个人角度出发,是很难推动大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的。而对利他和生态圈的环境关心对低碳经济行为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高校也该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建议高校通过定期和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来激励大学生的利他和生态圈关心,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开展有梯度化的涉及公私多领域的低碳经济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投入到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的伟大使命中。

参考文献: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 [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09(1): 5-25.

马永红, 刘贤伟.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经济 [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3(2): 28-34.

Roszak T. The Voice of the Earth: 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 [M].America: Red Wheel/Weiser, 2001: 291-296.

洪大用. 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 [J]. 社会, 2006, 26(5): 71-92.

吴建平. 生态心理学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37-41.

Schwartz S H.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4): 19-45.

Stern P C, Dietz T. 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 65-84.

Hunter L M, Hatch A, Johnson A. Cross-national gender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3): 677-694.

Bamberg S. How does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fluence specific environmentally related behaviors? A new answer to an old ques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 21C32.

Schultz P W, Zelezny L C. Values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five country survey [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8, 29(4), 540-558.

Schultz P W. The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oncern for self, other people, and the biospher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1, 21, 327-339.

Black J. Overcoming the 'Value-Action gap'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ensions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experience [J]. Local Environment, 1999, 4(3): 257-278.

龚文娟. 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6): 37-42.

Marquart-Pyatt S T.(2008). Are there simila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ompari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9(5), 1312-1335.

刘贤伟, 吴建平. 环境关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应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7): 1006-1009.

篇3

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可以改善之处很多,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对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良,但仍然没有跳出环境保护本身这个圈圈,所以无法真正从根本上约束一切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社会经济活动。根据三中全会的整体要求,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环境治理模式在下述三个方面的改革将会产生巨大而且根本性的积极影响。

第一,以GDP为主导的晋升机制和环境管理体制不能确保环保部门管理的能力以及力度。相关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没有针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考核细则,因此难以调整现有官员的激励体制,提高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现行环境保护体制中水平管理和垂直管理模式并存加剧了这一现象。在水平层次上,部门之间由于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博弈,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责任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流域(如太湖蓝藻治理)和区域环境问题(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阳寸更加明显。在垂直层次上,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垂直设置,环境保护部对地方的管辖权相对有限,很多时候是想管管不了。例如目前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权限不足,对地方的监督也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地方环境管理部门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组成部门,难以突破体制的掣肘,在出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时,往往采取了回避、等让等做法,在经济形势不佳时,环境管理也往往被用来为经济保驾。

第二,现有的财政收支体系约束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现有的分税制给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造成了不匹配,进而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提升政绩,也为了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改善地区福利,地方政府往往在诸多方面让步于能带来税收的各种投资项目,而当这些项目同时又具有较大环境风险时,政府一贯的亲商表现将环保优先往往化为一句口号。同时,地方环保部门的经费预算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这一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环保部门的弱势,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

第三,没有形成责权清晰的多主体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环境保护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我国现阶段各方在环境保护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各部门相互之间职能交叉、缺位、错位现象大量存在。

这些问题大多涉及环境治理模式的变革,而且与我们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环境保护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业就难以实现。

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板块,在宏观上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需要形成以治理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涉及决策群体、方式、实施与改善等多个方面,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行为模式的改进、多元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政策手段。

1.基于环境管理目标,规范政府行为模式。首先,政府应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确定我国环境管理的动态目标,并以此作为国家以及地方重大决策行为的约束性目标,以确保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其次,充分尊重生态红线以及生态功能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环境保护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融合,真正在根本上将环境质量作为约束性指标,而不是将环境容量作为可以牺牲的发展要素。最后,应全面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包括将现有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提升为环境保护部的派出机构并赋予全面的监管权限,将环境管理部门最大限度与地方政府利益分离(如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地方环境保护主要官员,他们将直接向上一级政府负责),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转变为监管而不是环境治理,组建流域性环境管理机构等。同时,强化和细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内容,改善环保为经济让路的情况。

篇4

在我国传媒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诞生于20多年前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制度,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新闻发言人需要在新的环境下调整角色,重新定位,以不断适应媒介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更好履行政府新闻工作的要求。

一、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现状

“媒介生态”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个构成要素、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是实现受众-媒介-政府-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动态过程。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中渐居主导地位。我国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随着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相应的要素开始了变化。媒介制度和媒介政策环境的改善;媒介的日益发展和媒介间的竞争造成了媒介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媒介受众生态环境的改善。例如,电视广告的出现使得电视媒体具有商业属性,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化纸媒为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注入竞争因素,优胜劣汰的法则日渐生效等等。由于以上各要素的改变,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整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市场利益和商业逻辑的驱动下,某些媒体日益商业化,它们为追求巨额利润置社会责任于不顾,最终导致媒介行为的异化,使整个媒介生态出现了失衡、失准的恶化倾向。

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目前正处于一种不断优化组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的媒介生态各要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出现了一些失衡、失准的倾向,但总体上媒介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法治建设的完备和细化,市场经济和媒介运作逐渐进入了有条不紊的自动调节、合理控制的轨道,媒介生态系统的自控、自净能力正在提高,相对平衡和稳定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将确立。

二、新闻发言人机制的缺失

1.传统宣传方式不适应媒介商业化

在传统的宣传体制下,我国突发事件、重要会议或其他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政府是通过看得见的一只手来调控的。各级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是宣传方式的一种实现形式。在传统宣传方式中,各种媒介是宣传领域的一部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直接听命于宣传部门的指示和要求。

在我国现有媒介生态环境下,部分媒体所进行的活动已经陷入围绕资本与权力集团所展开的形形交换行为之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广告商与企业主成为媒体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同时也试图取得对媒介内容的支配权。

在传统的宣传体制下,政府对媒介实现有效引导,保证媒介报道符合社会主流思想。在媒介生态环境已改变的情况下,媒介的诉求已经市场化,新闻发言人通过传统的宣传方式实现舆论引导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议程设置能力不适应媒介全球化

新时期的媒介生态环境所潜藏的危机还远不止国内的商业化风潮,还有来自跨国媒介集团的强力挑战。媒介全球化的阴影正通过跨国媒体的力量,利用议程设置的功能,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使西方的立场和价值观逐步渗透、甚至侵蚀中国社会的信仰基础。在全球性媒体充斥的国际传播中,如果不决然采取对策,中国政府对媒体的议程设置力量必然会被弱化,甚至难以实施其议程。新闻发言人如果不改变固有的宣传角色定位,将会越来越丧失对媒介的议程设置能力。我国新闻发言人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善于应对各种媒介,提升议程设置能力,这将是对新闻发言人本身素质的严峻考验。

三、新闻发言人角色的明晰定位

面对媒介生态环境不断的发展变化,新闻发言人机制出现了难以适应的症状,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也出现了定位缺失。因此,新闻发言人的角色面临着调整定位,还原新闻发言人本身的应有之义。综述业界观点,笔者拟提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重新定位的三重角色:“政府信息者”、“新闻第一定义者”和“新闻记者对弈者”。

1.政府信息者

政府信息者作为新闻发言人的第一个角色定位,具有上情下达的重要作用。新闻发言人作为信息者,意味着媒体报道政府新闻时有了积极的信息渠道,信源由消极变为积极。

信息的流动是新闻传播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流动的过程包括媒体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和受众接受信息。仅就媒体采集信息阶段来看,新闻发言人定位于政府信息者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在我国现有媒介生态环境下,对政府信息的,如果没有政府中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人物正式发言,一般来讲,新闻界是没有权力根据想象和猜测报道政府信息的,因为政府部门是这类新闻来源的主要责任者。部分追逐商业利益的市场化媒体或者捕风捉影,或者“客里空”式报道政府新闻,这对政府的威信和社会舆论的导向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2.新闻第一定义者

新闻发言人的第二重角色定位是新闻的第一定义者。新闻官通常能成为新闻的第一定义者,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但要做到这一点,其先决条件是新闻发言人必须主动出击。有统计显示,白宫平均每天要6条新闻稿,关于政府任免、政策等,而每天却有不止一场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新闻会。来自政府的消息都有着天生的权威性,是民众最想知道的,只要主动出击就能占得引导舆论的先机。

在当前这种全球化的新闻传播环境下,任何试图隐瞒、迟报、漏报真实情况的行为最终都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如果政府信源缺失,取而代之的必定是各种小道消息甚至敌对消息。丧失了先机,再想引导舆论,不仅要花费更高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理想效果。

时至今日,在政府的日常事务中,新闻发言人对外的频次愈来愈多,信息及信息的传播媒介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愈发彰显其重要性,掌握最适当的时机将政府正面的形象与信息传递给媒体,实施正确的媒体战略,进而得到正面的传播效果理应成为政府沟通战略和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闻记者对弈者

将新闻发言人的第三重角色定位于记者的对弈者,注重发言人和记者之间在新闻中两者的双赢。发言人需要借助媒体广泛的传播传达政府的声音;记者需要发言人权威的信息源获得新闻。在智慧的对弈下,记者获得新闻,新闻发言人也达到了新闻执政的软权力之策,最终达到双赢。

新闻发言人就是代言人,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是政府的代言人,是政府的喉舌。发言人是代表政府立场的,试图传播对政府和国家有利的信息,同时加强对有害信息的控制。从这个角度看,回答记者的提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记者的提问将政府想要传达的信息用新闻的方式出去,通过媒体的传播为大众所接受。

在我国现有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已经高度市场化,政府对媒介的控制也逐步放开,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自由度和独立感都有所提升。记者对政府的质疑可以更好地推动政府的工作,防止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保证信息有效地公开。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把新闻发言人和记者之间的关系归纳为“记者既不是你的学生,也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他是你的挑战者”。这是对“新闻记者对弈者”角色定位的最好阐释。

新闻发言人为媒体和公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机制。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或群体,而是一种机制。这一机制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征,是民主、政策信息公开的产物。尽管在我国现有媒介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现有新闻发言人及其机制存在一些瑕疵,新闻发言人的定位不能完全适应媒介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新闻发言人本身就是随着媒介生态环境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随着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即将陆续召开,新闻发言人在这些大型活动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公开、传播政治文明形象的重要标志。眼下的任务是进一步明晰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准确定位,促进这一新闻机制的发展成熟。

注释:

篇5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渗透;课堂心理氛围;学习心理环境;高中

G633.6

21世纪的学校教育,突出强调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W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若能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蒋焕明,2004):学生如果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效果越佳。如果学生思想有负担,就会出现心理成长延迟现象,思维迟钝、思路堵塞,影响学生知识和信息的接收,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理解、信赖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就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上创设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突破创新的健康心理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善于表现、敢于突破创新,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而且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就努力捕捉、分析、把握学生的内心需求。

例如这个题目:已知三棱锥P-ABC,侧棱PA垂直底面ABC,PA=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我在讲解这个题目时,故意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去解它,虽然建系法学生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但它计算量大,有些繁琐。我便说:“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方法?请上讲台来讲一讲”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时,于是他上讲台自信的板演起来,用“球心处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以及“球心与 外心的连线垂直”这两个知识点,很快的找到了球心的位置,再结合正弦定理、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径,那球的表面积就迎刃而解了。还未等我夸口表扬时,一片热烈的掌声自发响起,他在同学们羡慕和崇拜的眼神下自豪的回到了座位。该生的此种解法,正是我想要强调的快捷的好方法,但倘若我平铺直叙地直接“奉上”,学生们未必“领情”,但同龄人能用超越老师的方法,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不仅让同学们对此法印象深刻,而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敢于突破创新的健康心态,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二、课堂上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学生敢于质疑、提出异议的健康心理

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学生们习惯以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观点同大家发生矛盾,但事实上,这种从众心理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态,对书本和老师说的话敢于提出质疑和不同见解的学生,老师更应保护、尊重他们的看法,而不应因为自己的尊严受到威胁而打击学生,抹杀这一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反驳或提有异议,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的主人。

例如这个题目:已知 , ,且 都是锐角,求 .

当我用角的变换将 转化过来后,利用整体思想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很快的解出答案,可刚一落笔,有位学生突然冒出“老师,这个题目所给的条件有矛盾!”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意外之余,我调整了预定计划,用欣赏、信任的语气说: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的见解”。这位学生对此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接着很认真地展开了解释:

因为 ,所以 > = ,即 > ,这显然是矛盾的!多么严谨的思维!我在备课中忽略的问题,而一位不起眼的学生竟然发现了。我当场表扬了这位敢于质疑和用心钻研的学生,号召并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他的敢于反驳,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拥有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机会,也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三、课堂上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自信的健康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贴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贴上某种词语的标签后,会相应地作出自我管理印象,使自己的言行与所贴的标签一致。给一个学生贴上好的标签时,就会产生良好的效应,相反,给一个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则会产生不良的效应。理解、赏识、激励则正是这种心理研究的映照。因此,在教学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融入课堂,也促进了师生双边的和谐互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很容易出错。那么教师就要善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保护、培养学生的自信,要费很大气力,下很大工夫,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只在瞬间。

在课堂上提问时,当学生回答正确,我就会毫不吝啬表扬学生“很棒,再接再厉!”,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我不会冷言冷语讥讽学生,而是微笑的肯定该生积极思考,然后问下面的学生有没有做补充,每补充一个,就说“不错,很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调动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而且学生们更加集中精神听课了,也激励了更多的同学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了;当学生回答错了,我不会训斥学生,而是应尽可能地找出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倘若此时老师用训斥或不满的语言评价,学生会很丢面子,伤了自尊,造成心理阴影,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学生不会说或不敢说的时候,我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鼓励他试着说:“没关系,说错也不怕,让老师和同学们指导你的想法和不懂的地方。”对于学生错误的结论,我会真诚的对此加以分析:怎么错,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给学困生以自信。

四、课堂上适度宽容不听课的学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上进的健康心理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身体健康。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不是指教师对学生课堂上不听课的各种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不听课的学生。就像我班上有位习惯不好,自制力差,但又聪明的孩子,在上课时,总爱在课本、练习册上画漫画,临摹银币,我就用幽默又不失风趣的语气笑着说:“我们班未来将有画家和印钞师啦!”这位同学憨憨的笑了一下,赶紧把注意力集中过来。

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违纪行为,教师也要选择婉转的语言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不妨幽默风趣一点,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习惯上的错误,能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同时萌发上进的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反之,如果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只有创设积极的心理氛围,对学生尊重与激励,宽容与民主,使学生乐于学习并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魅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心理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焕明.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增强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研究[J].2004,(05)

[2]焦志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周刊[J].2016,(18)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换位;高效课堂

一、善于因势利导,注重双向交流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双向交流和换位,师生换位基本想法就是使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教师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活动。同样,学生的活动又引起教师的相应活动,使师生在换位中实现“沟通和理解”,双方以自己的已有经验,相互传递着某种信息,某种思想,共同完成知识的探索过程。

课堂教学重视换位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换位一定要讲究有效性。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换位则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二、善于随机应变,注重双向建构

教师和学生是师生换位活动中相对独立的换位主体,彼此必须做到和相互尊重。特别是教师,要努力摒弃“教师权威”等因素所形成的优势地位,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也就是说,在认知上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在情感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要求,要尊重他们做出的行为选择,更要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因此,教师要注意钻研教学法,注意吸收新的知识和信息,并把它们融会贯通于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安排每堂课。在课堂中,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

三、善于对症下药,注重双向沟通

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严密的安排,在知识信息传递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反应。例如,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问“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想的?”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增加换位的频度,加大学生间交流机会的目的。频繁的提问和回答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并碰撞出新的思维的火花。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要善于对症下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巧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学退位减的时候,让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后,重点让学生对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理解,让学生重复说一次计算的过程,这样学生更能体会退位减的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积累,小学数学课堂的师生换位模式,有如下几点体会:

1.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换位教学的有效性

要有效的进行换位教学,还要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增进换位有效性

学生极强的评价能力和追求美的热情,要求教师以适中的讲课速度,幽默风趣的言谈、表情和动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气氛,使长期处于渴望求知的兴奋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使授课方式日渐完善。此外,教师也应注意自身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素养,从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王永红.郑志花,2004)对教师来说,教师在这场课改中,必须紧紧跟上时代步伐。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专业化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发展;专业化情感的健全。

3.要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有利于教育机智的有效发挥

换位教学讲究教的艺术,精心设置,创设简明的、呈现梯度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既要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突出本节课的独特性,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体现科学性。这样,可由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也可在课堂中激疑,或让学生提出问题,营造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

总之,师生换位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换位的教学模式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促进师生有效的换位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并激发和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以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朝着希望方向发展。教师应坚持以师生换位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杜文站. 小学数学“换位法”教学[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12).

[2]余颖. 假如换位会如何[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4, (4):53-54.

篇7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都会用体检来大致的了解自身情况,胃镜检查是发现、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可靠而常用的方法[1],但对未知的治疗结果和对麻醉的恐惧[2],患者会产生焦虑、情绪紧张,这势必会影响到患者的麻醉和检查的安全[3]。为缓解患者胃镜检查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接受率和满意度,减少麻醉并发症,我们选取300例麻醉胃镜检查患者为例,探讨心理干预对麻醉胃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麻醉胃镜检查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正常的思维和语言,无精神障碍,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年龄18~77岁。

1.2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高年资麻醉医生、内镜医生和护士完成麻醉胃镜检查,均使用富士能590型电子胃镜。麻醉的控制采用由美国麻醉学者协会和非麻醉学者镇静止痛委员会提出,得到美国消化内镜协会认同的深度镇静和麻醉实施指南[4-6]。麻醉给药方法:诱导前给予舒芬太尼5 ug,咪达唑仑0.5 mg。然后给予诱导剂量的异丙酚0.5~1 mg/kg,随后再缓慢追加异丙酚,直到达到中度镇静或深度镇静。

1.2.1对照组 按麻醉胃镜检查常规做好准备,签署麻醉和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帮助患者摆好,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实施检查前心理干预的方法:①热情接待患者,做好麻醉胃镜的宣传,让患者了解麻醉胃镜痛苦少、效果好、苏醒快等特点。②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想法,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③向患者宣传我院麻醉胃镜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套医疗设备,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相信麻醉胃镜的安全性。④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并允许一个家属陪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检查开始2min血压及心率变化、氧饱和度、低血压和呼吸抑制、麻醉苏醒时间、异丙酚的使用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及心率的比较 麻醉前测定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并发症的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3讨论

篇8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报媒;困境现状;解决对策;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49 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49-01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理论介绍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力分析

1、形式多样化

(1)网络电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看电视。高科技的媒体技术让更多的人选择上网看电视,因为它广告少,可以全集联播、随意查找想看的节目。谁真的愿意为无休无止的广告买单?这种电视的选择性更高,让每一位观众更有选择权。它巧妙的广告设计不影响观众观看,难怪一推出就迅速普及。

(2)数字化报纸。自从互联网开始普及,报纸业也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人们看报纸不用订或买了,只要点击鼠标,天下大事尽收眼底。不仅如此,网格的编辑功能可不是以前的剪刀和胶水能替代的。不用花钱买报纸就可以看多种报纸,可以随时挑选日期和看相关章节,谁还愿意总守着老观念?

(3)多功能手机。现代人拥有一部手机就足以掌握天下,3G技术的超大带宽更是让人们在移动中享受生活。接着,物联网技术更让手机这种媒体进发出核电一样的能量。全国4亿的用户基数,是何等的利润来源。

2、接受群体的普遍化

对于以网络传播为主的新媒体,以人机对话代替人与人交流,由点对点转变到多点对多点的趋势,它无疑扩大了接受群体的范围。它没有空间、时间,甚至地域的限制,成年人、孩子、老人都成为接受群体,丰富广泛的广告传播甚至都成为了孩子们玩耍时的经典语句。

三、传统报纸的困境与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早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传统媒体在网络等新媒体的“攻击”之下,已经显露出下滑迹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新闻纸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美国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发行量出现了连续20年的下滑。据统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有507家日报的发行量锐减,绝大多数报业公司只能勉强维持运营。新媒体的现状及优势。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世界网民的数量已超过20.8亿,中国网民数也高达5.4亿,其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同时,艾瑞咨询公告,2011第一季度网络广告市场同比增长43.7%达到85.6亿元,并预测2012年中国互联网将超越报纸成为第二大媒体。

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的地位,有较完备的组织机构与人才网络,有品牌效应,但仅仅有这些本身优势是不够的,传统媒体必须完善自身的品牌价值,追求新闻及时性的同时应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坚决杜绝假新闻,维护自身形象,做出更优秀的作品,强化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权威性,使其自身的品牌价值得到更好的延伸及提高。从而获得新的生存道路和发展空间。

2.采取积极对策,拓展生存空间

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开通了自己的网站。相对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网站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是政策资源优势;二是原创新闻信息优势,传统媒体大多具有完善的采编队伍;三是信誉优势,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信誉度一般要高于网络媒体。但是,传统媒体网站存在内容单一的缺点,这些网站主要是依托于母体建成的,网站里的新闻比起母体几乎无多少新意。在内容方面传统媒体网站就显得比较单薄。加之传统媒体网站普遍处在发展的初创阶段,资金不足,人员匾乏,大部分还只作为母体的附加物存在,受重视不够的现象还很突出,在同商业网站的竞争中不可避免的处于劣势,这就需要在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所以传统媒体的网站需要与网络媒体的渗透与融合,将自身产业链进行完整延伸,形成新的传播优势和新的市场竞争力。

3.传媒内容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海量、传播的迅速还有广泛的互动交叉性。但是传统媒体有着自身的内容优势,传统媒体的内容和编辑水准是新媒体所达不到的。而且新媒体虽然提供海量的资讯,但其中不乏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传统媒体如果能强化自身的内容优势,把最核心的新闻和最有价值的资讯及时提供给受众,就能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要的价值,而不是在网络上费时琐碎的搜索。”

4.媒体责任是传统媒体主要竞争力

篇9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用药情况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9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疾病也接踵而至,特别是糖尿病,其患者人数越来越多。糖尿病是自身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属于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糖尿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患病人群分布广泛,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极为普遍。糖尿病患者若不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政府的扶持下渐渐发展起来,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研究调查分析了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随机抽取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3例,年龄39~75岁,平均 (51.2±7.8)岁, 糖尿病病史 3~18年,平均(8.2±3.4)年。

1.2 调查方法

对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药品规格、用药数量。血糖水平控制标准根据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4≤空腹血糖 ≤ 7.0 mmol/L,非空腹血糖 ≤ 10.0 mmol/L,HbA1c ≤ 7.0%。

1.3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依据2013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 ≥ 11.1 mmol/L。

1.4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用药类型

由调查结果可知,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中以口服降糖药为主,占80.0%,注射剂型药物占20.0%,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2 用药依据分类

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中,72.3%的患者是按医生的处方用药,药师推荐占8.3%,亲友推荐占14.0%,药品销售人员推荐占3.7%,自己选择占1.7%,患者的用药比较合理,见表1。

2.3 口服药物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中,阿卡波糖片的用药数量最多,共810盒;二甲双胍胶囊的用药数量排第2,共420盒;消渴丸的用药最少,共24盒。见表2。

2.4 注射用药调查情况

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降糖药物中,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的使用数量最多,用药数量占总的62.5%,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注射用药,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触发下导致发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更快。糖尿病已成为心血管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人们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3]。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 其防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需要通过适宜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 将血糖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患者通过自我血糖监测有效的控制血糖, 不仅可以减少微血管、大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种类型, 目前临床上口服降血糖药有5类, 包括非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和磺酰脲类)[4]。当前,市面上降糖药物种类繁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的不足和对降血糖药物的不了解, 一些患者治病心切而不根据医生处方服用药物, 导致一些患者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3.1 治疗糖尿病药物虚假广告,降低治疗的依从性

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能快速、彻底治愈自身糖尿病, 不遵循医生的正规治疗和按处方用药,而根据一些广告宣传信息自己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一方面说明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的缺乏, 另一方面也阐明了这些虚假广告的制作者、销售者道德的缺失,药物传播媒体职业操守的缺乏。一些媒体上打广告说患者服用此药“不用控制饮食、毋须长期服用、绝无不良反应、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全球唯一治疗糖尿病特效药”等等,经药物成分检测, 均是违法加入了 1 种或者几种口服降糖药物,有的甚至中药中加入西药成分, 如果患者不知情而因量服用, 很有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5]。

3.2 监管不力,假药层出不穷

国家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对互联网购药等发出安全警示公告, 但是有的患者仍被一些虚假广告蒙蔽双眼,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患者买了一些所谓的“特效药”,其实毫无治疗作用。 一方面说明了药品市场混乱,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虚假广告、假药泛滥。所以,相关部门应对整个药品行业进行清理、整顿, 提高药品质量,杜绝假药、劣药,重塑国家药品行业的形象。该研究调查分析了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2.3%的患者是按医生的处方用药,药师推荐占8.3%,亲友推荐占14.0%,药品销售人员推荐占3.7%,自己选择占1.7%,患者的用药比较合理。在新医改的形势下,药物价格下调,这也显示了患者愿意遵循医生处方去医院拿药,而不是为了省钱通过其它途径买药,也减少了一些非法商家为图利益而不顾患者的病情。黄振安等[6]学者在《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患者依据医师处方用药最多,病友、亲友第2,其他依次为广告及业务员推销、自己选择和药师推荐,与该研究结果类似。

4 结语

该调查显示, 管庄第二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比较合理,调查结果未显示患者有不良反应,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并且患者的血糖均基本得到控制。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谨慎对待糖尿病的防治,因此患者在合理选择药品的同时,还需加强自我教育, 并且医药人员需深入社区不断开展健康教育, 督促患者,杜绝假药、劣药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危害,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 有利于从源头杜绝假药、劣药在市场上泛滥。

[参考文献]

[1] 王乐,先速,赵茜,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12): 1413-1416.

[2] 于辉.天津市3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4):3322-3323.

[3] 纪立农,吴晶,陈颖丽,等.中国大中城市 2 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患者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药学杂志,2012,47(9):736-738.

[4] 邹洁.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10下半月刊):39-40.

[5] 巩云.社区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98-99.

篇10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观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特制定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统一思想,提高认洁工具摆放有序,拖把不准放在室外。

   (二)包管区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花坛内无纸屑、无杂物、无落叶,此时周围瓷砖上无积尘、无脚印。

   3、厕所内外地面干净,水池清洁无污垢,墙壁无积尘、无脚印。

   4、楼梯上地面干净,墙壁、窗台、灭火器无积尘。

   5、墙裙瓷砖要擦拭干净,没有积尘。

   6、垃圾桶外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桶内垃圾满了要及时倒掉。

   (三)办公室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桌、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办公桌上作业本,常用物品有序摆放。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保持水池的清洁,并天天清理。

   二、工作措施

   1、强化全体师生的卫生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橱窗的作用,宣传并强调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使全体师生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并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宣传橱窗的稿件可由学生投稿、学生优秀作文选登、卫生知识、针对现状的小评论、小幽默、和学习心得等组成。

   2、建立一支由各班卫生委员组成的32人的环境卫生队伍,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卫生。

   3、每天公布卫生检查的结果,成绩上墙。每月进行一次卫生总结,及时表扬先进。

   4、每周三利用第八节进行一次大扫除,将主楼梯、门厅及清扫厕所彻底清扫一次。

   5、学校直接与卫生委员和班内值日生进行沟通,对出现的卫生不良情况及时处理,此时解放第一线教师和班主任,让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搞好教学工作,做到卫生工作也为教学服务。

   6、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每月总结以此并向学校汇报一次。

   为创设洁净美观的校园环境作出我们的贡献。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环境卫生,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扎实工作,使环卫工作走上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进一步提升环卫标准化长效管理水平。

   1、强化日常保洁管理。进一步规范环卫作业质量管理标准,做到路面全程监控,最终达到环卫保洁及时到位的目的,加大整治力度,完善监督工作和奖惩机制,促进管理水平和保洁质量的提高。

   2、强化日常巡查、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一些重点地段、重点路段反复发生的问题实行严防政策。

   3、加大社会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基地、加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环境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一是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宣传培训制度,提高群众文明素质。

   二是营造浓郁的文明氛围,使人们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习惯。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

   二、做好区环卫考核准备及村街环卫考核工作。

   要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全镇十路一区及各村街主干道路进行全面清整,对垃圾死角,白色垃圾,乱泼乱倒现象彻底解决,对重点路段重点清理。以干净整洁的面貌随时迎接上级的检查。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迩来老城区片的情形卫生问题有反弹,为了使居平易近有一个健康、愉悦的糊口情形,就要将卫生意识贯串到每家每户每小我的心中,所以我们居委会专门组织了人员率领巨匠配合步履。

   一、指导思惟

   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处事系统为内容,以社区卫生处事系统及内在培植项目为重点,以完美处事功能和提高处事能力为焦点,使我们社区卫生处事工作获得较着提高。

   二、工作方针

   1、搞好情形综合整治。以“集中治脏,除害灭病,根治陋习”为重点。

   2、加年夜除四害工作力度。重点开展夏日杀蚊蝇,灭鼠灭蟑勾当,防止病媒生物传布疾病。卫生做好了,就防止了“病从口入”。

   3、成立卫生方针责任制。整治卫生使命以责任状的形式细化分化给小我,每小我要各司其职、分头负责,抓好落实。

   4、加年夜卫生看管功令力度。我们继续开展“红袖标”工程,对管辖区内的单元和居平易近区的卫生进行严酷打点,做到垃圾收集有序,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等。

   三、工作轨范及要求

   1、增强组织率领。落实专人打点社区卫生工作,明晰责任,增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慎密协调配合,当真履行职责,配合推进城市社区卫生处事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