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篇1

    纵观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阶段是最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教学环节。在此教学阶段,医学生需要逐步开始进行直接专门针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关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工作范畴是哪些,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当前法律中有所体现。当前的临床教学要求都是根据医学教育培养方案和临床教学大纲制定的。如进行规范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练习书写规范大病历、基础临床实践操作、标准医疗文书的书写等。医疗工作以及何种程度的医疗操作是医学生可以承担的,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中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当前临床医学生医疗工作范畴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医学生在紧急医疗出现的情况下能否拥有处置权;法律是否认可医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效力;一些应由执业医师进行的医疗诊疗操作如由医学生承担是否得到法律的允许。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以上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能否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对于医疗效果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这样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也会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祸根。

    2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对象有主体有不同。这样的情况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医疗责任的承担是有着显着的差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何种类型何种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临床带教教师在医疗过程中的权利以及义务都是有详细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的。但是,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进行的医疗活动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的,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都方面的教育来规范医学生的行为,这样的约束力度和保护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大特点,风险因素存在在医疗诊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行为,其临床教育基地和临床带教教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给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临床教学管理针对现状的对策3.1加强医德医风

    教育当前,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为独生子女的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不会主动关心旁人、缺少人文关怀、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他们的通病。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与临床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的是医德医风的教育。“保证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要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强化意识,不断规范行为。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要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选择临床带教教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使医学教育尽可能的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潜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严谨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示教机会以身作则,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倡学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树立良好医德医风观念。要让学生理解作为医生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解决患者的病痛是医生的天职。在医学生准备进入临床实践学习阶段之前,首先要让其树立感恩之心,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学习平台的患者,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道具而且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特别教师,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尊重患者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3.2强化法制观念

篇2

【关键词】哈萨克族;护生;法律知识;认知状况;对策

The Survey on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 and Countermeasure/Ren Feng-ying,Li Na,Yu Xiao-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1):096-097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Methods: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40 nursing students Kazakh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Kazakh nursing students a general lack of knowledg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raining programs and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nursing students for the Kazakh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sp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raining was imperative.

【Key words]Kazakh;Nursing students;Legal knowledge;Cognition;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6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6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而目前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由此引发的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1]。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潜在的法律问题较多,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是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临床带教中,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知识,极易在实习中发生差错事故造成不良后果。为了解实习前哈萨克族学生在护理法规方面存在的误区、盲区以及对法律法规知识的需求,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对2010年7月来院实习的40名哈萨克族护理专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岗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后护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增强。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哈萨克族护理专业学生40名,全部为女性,大专学历4名,中专学历36名,年龄18~25岁。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护理部设计,以选择题的形式,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文书书写方法等。调查时间为护生来院实习前,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关法律法规问题、护生的法律身份、对护理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的核心制度、护士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等、患者的权利等5个调查项目,结果平均正确率为50.7%,中专生与大专生没有明显区别,可见护生对法律知识与护理核心制度的知晓率低。见表1。

表1培训前40名哈萨克族护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的情况

项目 掌握人数(名) 比例(%)

护生是否有权利为带教老师替班 15 38

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口头医嘱能否执行 20 50

体温单与法律有关联吗 20 50

患者的隐私能否泄露 14 35

对医生下达的医嘱不清楚的情况下是否执行该医嘱 19 48

为已知姓名的患者取做治疗,需要再次核对该患者姓名吗 32 80

有向患者解释吸氧的注意事项吗 28 70

在没有取得执业证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为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 4 10

下班时间接班者未到,交班者应如何处理 33 83

患者有权利复印护理文书吗 17 43

3原因分析

3.1学校缺乏必要的培训护生对护理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护生认为医院规章制度只是用来管理的手段,不具备法律效率,没有意识到认真执行医院规章制度是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2]。

3.2对护生法律身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习中、后期,护生自认为护理操作已学会或熟练,没有经过老师同意擅自去执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3.3部分哈萨克族护生在校时未接受系统的汉语预科培训,汉语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较差,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4对策

4.1加强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训对于哈萨克族学生来说汉语虽属第二语言,但学好汉语是他们今后与汉族患者沟通交流的基础,是接受法律知识的先决条件,因此提高汉语言运用能力是哈萨克族护生的当务之急。护理部在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哈萨克族护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起来必然得心应手。

4.2医德医风培训在临床实习前护理部对护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理念,主要内容为院史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礼仪服务、沟通技巧,规范护理行为,教会护生走入临床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提高自身修养。

4.3法律法规培训护理部讲述临床具体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知识维护护士的正当权益,防范差错事故,列举临床护士工作期间发生严重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案例,与护生共同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明确护生法律职责范围。

4.4护理文书书写培训让护生了解护理记录涉及的法律责任的基本涵义、特点及内容[3],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文书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强调书写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对于弄虚作假、蓄意伪造护理记录的行为,同样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使护生从实习开始就重视护理文书的正规书写[4-5]。

5效果

岗前培训结束后仍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培训效果。设计形式及内容与培训前相同。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见表2。

6讨论

培训后护生对护理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调查结果的平均正确率为92%。因此要使护生知法、懂法、善于运用法律知识指导护理行为,就应该在岗前培训中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对于哈萨克族学生来说,学好汉语言是他们今后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为此,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哈萨克族护生汉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开展岗前法律法规的培训,使每位护生在工作中遇到纠纷时能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医院及个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陈敏贤.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宣教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7,13(34):85-86.

[2] 陈瑞霞,韩娟,邵冬梅.实习前本科护生相关法律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10(7):17-18.

[3] 李良君,万东升.护理记录涉及法律责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9(3):56-58.

[4] 孙甜甜,刘西常,张晓荣,等.加强护生实习前法律知识培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6-27.

篇3

关键词 带教 实习护士 差错

实习是每一位临床护理人员的一段职业经历,按往年教学大纲的实习要求,实习生只注重基本技能、基础理论的提高,而忽略了医疗安全、医疗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养、岗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因此出现差错较高,(这些差错在实习过程中被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并及时得到纠正)我院对100名实习护士实施临床带教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2012学年我院共带教护理实习生共200人,其中男36人,女174人,年龄18-21岁。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干预组和对照组带教老师均为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两组学生在实习第一个月均接受系统教学大纲的实习计划,即专科护理技术、专科护理常规、基本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书写等方面进行带教,干预组在实习第二个月起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另增加医疗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养、岗前强化医疗安全等几个方面的教学,共计9个月,而对照组按教学大纲带教,经过10个月实习期满,实施临床带教干预组有很大意义。

1.2.2评价内容

护理差错的定义:凡在护理工作中,未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为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是指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原因,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1】。

服务意识投诉:包括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能未能很好的掌握。

护理记录疏漏:包括实习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当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病人出现的特殊情况没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或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护理记录漏记等。

2结果

3讨论

教学大纲中的临床带教工作,仅仅是将护理学的基础知

识过渡到基本实践阶段,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临床带教干预能使护生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接受多方面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实习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方面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护理问题,减少差错,杜绝差错而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3.1各科实习增加有关医疗法规内容

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实行了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新的规则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也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疗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医疗机构成为被告的风险增加【2】;于目前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专门独立的医疗法规课程,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为增强实习生的法律意识,把与护理职业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安排在各科实习过程中,初步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少差错的发生。

3.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习护士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护理差错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护理差错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护生不仅要学法,更要增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带教过程中,根据各专业课的内容,联系实际将医疗战线上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术不过硬而引起的严重医疗事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实习生认识到自己将从事工作的神圣职责,从而稳定其专业思想,努力学习,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时刻以护理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3.3岗前强化医疗安全教育

为了使实习护士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法的角度来审视护理行为,防范由护理差错引起的护理纠纷,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在临床带教前,应对实习护士进行全面的医疗安全强化教育,通过岗前教育,使护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具备的条件,行为规范及法律身份,以及如何处理医疗护理纠纷等【3】。

3.4心理护理

在临床带教中的干预作用临床实习是实习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实习护士学习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其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既想将自已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又想在临床实践中验证课本的某些知识,而当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心真正面对病人的时候,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无所适从,所以在实习期间护生要经历紧张恐慌惧期、失望消沉期、情绪稳定期,带教老师应适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争取在最佳时期即情绪稳定期,进行知识注入,以便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姜小鹰,护理管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3

篇4

一、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树立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与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自觉主动地投身于政治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时刻要求自己要以整洁大方的外表、诚恳的言语态度来面对医患,想法设法为他人提供便捷,始终以“病人至上”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完全影响其工作质量,面对压力大、任务重、责任大的医务科工作必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行业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和作风。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当需求,努力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与理解,将医疗纠纷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他人,我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富专业知识,积极吸取工作中经验教训,多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我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增强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我给自己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并找出自己在思想、工作上的不足与差距,努力整改,为以后出色地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开创医务处工作新局面

(一)防范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管理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机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医务处责无旁贷的担任起这项工作,医务处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医疗质量,尽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医务处不断完善内部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机制,协调人员分配,坚持贯彻“医疗质量”为唯一考评标准。不断健全核心医疗规章制度,任何人必须按规章办事。在执行医疗质量监控与考评机制时,我处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统一考核。通过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来强化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条例,有利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对于执行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工作,我作为医务处人员一直谨慎细心,认真做好医疗质量的考核工作,决不,严格按照医疗处规章制度办事,落实考核制度与处罚规定。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了医疗安全,有效防范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医疗纠纷事故。从处理医疗纠纷事故中我得出一条黄金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合理措施等等。在处理医疗纠纷事故中,我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与质量,注重与医患沟通,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留意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和需求,努力使自己做到“多理解、多解释、多安慰、多帮助”。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双方沟通,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维护了医院的形象。经过医务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医疗事故纠纷大大降低,这有力的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保证了医院秩序的正常运转。

(二)做好医疗纠纷的调解、鉴定以及应诉等工作

1、履行职责,合法合理解决医疗纠纷。本年内,医务处在院领导正确指导下,密切与其他科室联合协作,运用正确的手段和策略,妥善化解了许多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纠纷扩大的事件。在解决患者和家属意见较大的几个案例,我注重引导他们理性对待,理清其中各种利益得失,努力将双方的医疗纠纷控制在对话范围,成功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未影响医疗秩序的正常进行。对于那些无法调节解决的医疗纠纷事故,做好充分的法院开庭准备,尽可能地将案件结果控制在双方可接受的程度。

2、努力协调各种关系,将医院损失降到最低。在处理医疗纠纷事故时,如何协调好各种利害关系是处理好医疗纠纷事故的关键。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我努力协调各种利害关系,全面考虑影响事故解决的所有不利因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将其完满解决,耐心倾听相关当事人的要求,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我贯彻维护医院合法利益的宗旨,维护医院形象,努力将医院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今年医疗纠纷事故应诉中,法院的判决结果在医院可接受的范围内。2014年受理法律诉讼新案件件,法院开庭次,全年医疗事故鉴定5起,鉴定为医疗事故的0起,法院调解起。

3、认真对待每次医疗事件论证工作,对院内医疗纠纷积极听取院内医疗事件论证委员会意见,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处理做到有理有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在每件医疗纠纷处理后,给予总结,要求科室作出书面整改意见。

(三)组织医疗安全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1、重视员工培训,加强在职职工的医疗安全意识。员工培训是医院管理和医疗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基础工作,是员工掌握医疗质量控制、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防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医务处对新进职工进行岗前医疗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加强对新进职工在我处轮转过程中的培训,要求了解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体会医疗纠纷的困难性,从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医患沟通技巧,并汲取教训,提高临床安全意识。医疗处还经常邀请律师对在职职工进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全院范围内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总结和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和《医疗纠纷预警制度》进行宣讲。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学习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我充分利用医院每年组织医务处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共参加培训次,通过培训学习有效的提高了我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医务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全院掀起了一股学习医疗安全知识的热潮,大大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我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医疗安全培训活动也学会了许多医疗安全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2、加强医疗安全督导,落实核心制度,促进医疗质量。(1)参加每周定点科室晨间交班。了解参加人员是否完整,对夜间处理患者的用药和方式是否正确有效。和科主任及护士长保持沟通,对科室急需解决的医疗安全隐患问题,尽量做到及时就地解决。(2)不定时进行全院临床科室安全督导和夜查房,全年达余次。重点落实十六项核心制度,核对医务人员资质,杜绝无证上岗等。督查后医务处将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到科室,要求整改,并跟踪监督科室落实情况。

回首这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不足:

(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大对医疗法律法规新理念的研究

处理错综复杂的医疗纠纷案件时,牢固的法律知识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加法律理论知识才能更好更快捷的解决医疗纠纷事故。我深知自己的素质能力还不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式,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速。为以后更好地完成工作,我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自觉学习新的医疗法律法规,深层剖析法律法规新精神。

(二)自我抗压能力不强

篇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和医疗需求等均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但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疗风险意识,强化伦理道德,提高临床技能和创新及写作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逐步过渡到医生,但目前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轻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及社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严格的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使其不但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医疗法律法规、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医疗法律法规教育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文化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本身的局限和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教育,使其懂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医疗法规显得尤其重要,这些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等。同时,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生还必须懂得和严格遵守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等。

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不确定的有害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医疗风险意识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对所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通过风险意识教育可使研究生明确医疗风险观念,有效防范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及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等业务,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同时,有些社会不法分子刻意用各种手段进行违法活动,侵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各种医疗工作的风险。

医学研究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经历不丰富,加强研究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非常必要,培养研究生在懂得和遵守医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正确面对各种医疗问题,理智解决,学会保护自己。

三、科研诚信与伦理道德教育

医院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要求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坚定的科研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遵守科研道德,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谨、淡泊名利、不弄虚作假。尊重前人的工作,不能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不把一切成绩据为己有。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诚信是学术道德的基本原则,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医学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仅要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治疗患者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这就要求医者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在目前患者对医生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医疗工作中,摆正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个体的发展,又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在社会利益中体现个人价值。培养研究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救死扶伤”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献身医学,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做到“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隐私保密的愿望。

四、临床综合技能培养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中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的临床研究生临床能力普遍不太高,临床知识视野狭窄,体格检查顺序不正确,手法不规范,病历书写不完善,病程记录不详,鉴别诊断依据不充分,病情分析缺乏逻辑性等。医院必须加强临床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及导师组成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带教经验。

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可由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科室负责人或导师本人主导,制定全面详细的临床能力培养方案,严格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全面的临床操作训练。要求临床研究生定时定点查房,接触患者,从接诊、检查到治疗,从门诊到病房,完全按整个医疗程序培训;要求研究生动手锻炼,规范基本操作;要求研究生珍惜临床实践和操作机会,跟随带教老师值班,掌握诊疗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让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术前讨论、会诊,以便获得各种临床经验和教训,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对于医疗病历书写

转贴于

质量的培养,最好根据病历情况进行个体化教学,认真检查研究生书写的病历,一对一指导,因人施教,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医院要健全严格的临床考核制度、临床能力评价指标、考核指标和具体考核方法,定期进行考核,客观、有效、公正、公平、规范地评价。建议分学科系统进行,各有所不同或侧重,如外科系统主要考核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考核评估,内科系统主要考核辅助诊断方法及有关检查。

五、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是医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出医学人才、医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医院要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提供条件,组织研究生选修科研设计与方法的课程或参与有关的科研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掌握必备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同时完善培养的激励机制,对有创新思路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发创新意识,催生创新成果。

指导老师要启发、诱导研究生对科研选题的思考,鼓励主动寻找方向,主动寻求答案,寻求解决途径。老师不干涉研究生对实验设计的想法,鼓励有独立见解,但要关注,放手不放眼,不能由其胡思乱想,要有科学的态度。选题是保证课题质量的基础,要求研究生在查阅本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领域文献资料达一定数量之后,结合文献和临床实际,考虑有无创新性来确定科研选题。注重选题与临床的关系,与过去和将来研究的联系,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形成系列研究,既易于出成果,又易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研究生开题后,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要严格监管科研实施的每一个过程,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和指导。

六、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培养

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其成熟度的标志,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所做工作和进行科研的总结,是多年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语等每一个部分各有要求,论文要有创新性,文字要明白、通畅、精炼,反复修改,达到发表水平。为了提高研究生论文水平,可组织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情况,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医院可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评选优秀研究生可作为先决条件。

七、个人素质培养

新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与社会、人文及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要求医者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院不仅要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研究生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对哲学、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均有所涉猎,具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着装举止

医疗工作中,医生的个人形像非常重要。要培养研究生注重仪容仪表,个人的面部、头发干净利落,不留长指甲,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态度诚恳,面带微笑,与患者谈话时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适当安慰性接触患者,以证明自己值得信赖,有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患间的沟通及交流障碍是导致患者不满引起医疗诉讼的首要原因。现在的患者应被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有学者做了这样的研究,患者诉讼的主要原因80%以上是由于沟通和交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医院要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可举办有关医患沟通的讲座和实地训练,或者组织研究生观看指导老师如何进行医患沟通,要用患者熟悉的词汇简洁明了地解释病情、治疗手段、检查目的等,熟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拉近医患关系,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行为中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得到充分配合,利于诊断和治疗,出现问题时也能协调解决。

3.换位思考

人们的健康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患者对医

转贴于

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医生不仅治病,还要“治人”,不仅是健康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还是健康教育者。“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导老师不仅要做好良好医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还要培养其学生成为具有精湛医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仁心医者,学好做人,学好本领,大医博爱。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换位思考,不凭想当然地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而实施治疗。多替患者考虑一点,双方矛盾随之减少一点,医患关系则会得到缓解。

4.正确处理几大关系

现阶段的研究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整体协作能力不强,医院要鼓励研究生融入团队活动,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包括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与所在科室及轮转科室主任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关系、与同学、同事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尊敬长辈和上级,虚心请教、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能在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健康、开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5.终身学习习惯

医疗卫生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改变,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医院要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技巧和阅读技巧,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充电”,这是成为一个优秀临床医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篇6

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得以迅速普及和深入展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更加增高,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医疗纠纷随之呈上升的趋势,作为一个社区服务医疗纠纷更是难以避免,因此必须积极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性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有效的防范医疗纠纷。

导致医疗纠纷的根源分析

医疗纠纷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本文只从基层社区方面分析如下。

医疗制度不完善,执行及监管不严:在社区各类医务人员的职责、工作制度、诊疗操作规程有待完善。在基层因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多种原因,制度及职责执行情况监控不力。

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有限,医疗服务不到位:医疗是一门高技术集中的特殊服务行业,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研究还有很多未知数和变数。在社区因受地域、环境、资金、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诊疗条件也相对有限,医务人员接受医学教育知识更新的机会相对较少,面对复杂病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诊疗设备老化,有时无法发挥作用。医疗服务工作不到位,如医生询问病史不仔细;护理人员巡视液体不及时;甚至个别医务人员推诿病人,解释不到位,服务态度相对较差。

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不足,医患之间沟通不力:在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缺乏防范意识,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如:个别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漠,不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诊疗。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务人员长期以主导者自居,疏于与病人沟通,解释问题简单化、专业化,医疗知识不更新。特别是处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些病人一点汉话都不会说,更是难以沟通。

病历书写不规范:少数医务人员不重视病历书写,特别是有些医生在面对熟人等特殊情况下不书写病历或写的过于简单,在无化验指标的情况下随便使用消炎药。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增强制度职责,严抓制度落实: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的不健全,造成社区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将一些工作程序化、具体化,将其化为一种责任,落实到具体执行者身上,才能使工作有序,最主要的是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纠纷的环节加大监控力度。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知识。

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同时聘请医学法律专家来社区进行防范医疗纠纷的专题讲座,并组织讨论,使医护人员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的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防范医疗纠纷最重要的一点。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医护人员医学知识的巩固和更新,每年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外派技术骨干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讲座、外请专家讲课。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来坐诊指导工作。对医务人员加强三基培训、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考核等措施督促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另外,改善医疗环境和设施,及时更新配套先进设备,使诊疗条件有保障也是很重要的。

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医疗纠纷有很大一部分与医患沟通质量有关,医务人员要戒除以医为尊的思想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了解病人的需求,改进工作态度和方式,维护病人的权利,因为病人在社会人群中是一个特殊群体,其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病情及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所以告知病人的内容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符合病人的病情,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纠纷苗头,齐心协力化解矛盾,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重视医疗文书的书写与管理:首先,医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书写门诊病历,病历记录应准确及时,充分发挥质控人员作用。与经济考核挂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依照法律法规履行告知义务,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完善医疗服务,作好纠纷防范:在医疗服务中坚决抵制红包、以医谋私等行为。言行举止要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规范诊疗行为及收费标准,严防处方过大,自觉接受监督,公布投诉电话。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患者的权利与医疗纠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3):186-188.

2 许建伟,巴音巴特.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特点和防范措施.现代医院管理,2005,8(2):15-17.

篇7

    方法: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法律意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强调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及教育,在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预防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医疗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全民法律意识普遍增高,患者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尤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医疗事故概念内涵扩大,这无疑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儿科护理因其具有患儿年龄小、自主意识差、疾病可变性大、难预料性强、护理操作琐碎、临时处置多以及家属陪伴数多等工作特殊性[1,所以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为此,我们对儿科护理方面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纠纷明显下降。

    1儿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因素

    1.1疾病的可变性及病情的难预料性。儿科患儿的病情往往发病急、变化快、易反复,工作预见性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造成工作忙乱,态度急躁,解答问题不及时、不仔细,解释工作不到位或处理不及时而导致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满、误解甚至反感。同时,由于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危及患儿家庭的稳定,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和疏忽,容易引起护理差错和纠纷。

    1.2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患儿家属期望值与护理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旦生病,全家都会很紧张,如果出现患儿病情严重或对某些医疗护理行为不理解,家属就会焦虑、忧闷而向护理人员发泄内心情感,特别是涉及到有创护理操作,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就更高,一旦操作不成功,如静脉穿刺等,无论是否因为患营养过剩,皮下脂肪厚了,浅表静脉难以寻找等客观原因,家属都难以正确对待,认为把他的孩子当作“实验品”,难以忍受,这就与期望的输液一定要一针见血,药到病除,注射时应无痛等要求存在差距;加之,受一些媒体及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有时家属会提一些过高的甚至不合理的要求,若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就迁怒于护理人员,引发护理纠纷。尤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后,一些新闻媒体在维护病人合法权益方面进行了大量报道,对医疗行业中的个别消极因素过分渲染,这加剧了医患紧张,使部分患者对医院发生了误会,从而导致纠纷、投诉增加。

    1.3工作责任心不强。儿科素来被称作“哑科”。患儿由于自主意识差,病情变化快,却又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变化,其有关资料完全靠家长的叙述及护士的观察所得,这就给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护理人员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则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及纠纷;其次,儿科用药非常严格,用药剂量非常小,一般是按公斤体重计算,如果责任心不强,造成用错药,用药剂量过大或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引起患儿不适,极易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4护理队伍年轻化。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但往往因为年轻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儿科专科疾病知识不熟悉和专科护理操作不熟练的现象。在抢救窒息患儿时,需要进行吸痰,就可能由于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损伤呼吸道粘膜而导致患儿呼吸道黏膜水肿、出血,加重呼吸困难。在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时,由于专科理论知识不熟悉,对异常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未能及时识别而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这些都无疑增大了护理风险机率。

    1.5护理记录缺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病历具有非常严肃的法律意义,而护理记录则是病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体温单、护士执行医嘱的记录、危重患儿的监护记录、护理诊断、护理计划书、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等护理专业性记录,它不仅是—个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医生观察疴隋变化、评价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例如在抢救危重患儿时需要护士每小时测量患儿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护士做了,但却没有记录,或者没有测量却又想当然地编造一个数据记录上去,又或者内容不全面、记录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前后矛盾,甚至涂改、丢失、隐匿、销毁护理文件,这些都将成为日后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的潜在隐患。

    1.6护患沟通问题。《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实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因此,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前,一定要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要告知患儿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中都可能使患儿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若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问题处理不妥善则可导致纠纷发生。例如在静脉输液时穿刺部位不能随意乱动,否则极易引起液体外渗,倘若在进行操作时护士未向家属交待注意事项,造成液体外渗,家属就可能认为是护士穿刺技术不好,或未解释清楚而引发护理纠纷。

    1.7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诊断及检验手段日趋先进,各种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引入临床,加之各种进口药、新药和一次性用品的广泛应用,这对患儿的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勿庸置疑,这同时也为患儿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家属对医疗收费特别敏感,绝大多数家属不能承受高额的医疗支出。由于医疗费用涉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如患者费用不足,不能及时取药时,一些医嘱如静脉输液、口服给药等就无法按时完成,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催费”就成了护士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此时,只要家属对医疗收费不理解或心存疑虑,就会在护士身上发气,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 护理风险的预防

    2.1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儿科护理管理应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护士执业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应坚持定期地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及相关法律教育,举办有关风险管理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及聘请职业律师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预防等知识讲座,让管理者及全体护理人员熟悉国家医疗法律法规变化。一旦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时,也可以将法律法规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2.2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和管理,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时一刻提高警惕,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交接班、中午、夜间及抢救危重患儿时)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控,使护士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工作环节提高警惕。同时,收集临床上具有典型护理风险事件的案例,组织全科进行学习、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对每一起护理缺陷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重点讲解,以求降低护理风险。

    2.3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护理规章制度。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①三查七对制度:必须牢记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是父母心中的“太阳”,针对其用药(液)量少,种类又多的特殊性,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对药物的剂量、用法、性质及禁忌,对抢救中的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一遍给医生听,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过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并签上准确执行的时间和全名。②护理等级制度:实落实护理等级要求,针对儿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之特点,必须做到定时巡视病房,危重患儿应每l5—30分钟巡视一次,输液病人做到心中有数。③交接班制度:儿科病人治疗多以输液为主。加之量少、时间短。易造成错输、漏输等情况,交接班时除进行物品交接外,更应按程序进行药品及床头交接。④抢救室工作制度:抢救室物品及药品应严格按照定位置、定数量、定品种、定专人分工管理的“四定”原则进行管理,以保证其完好率达100%.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在抢救工作中应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以免引起患儿家属的反感。⑤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在执业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按照消毒灭菌常规进行各项技术操作。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要及时一回收,彻底销毁;对病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尤其新生儿病区应严格执行保护性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传染病的传播流行,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等。对违反制度造成工作出现缺陷时,不仅严格批评教育,还应按照奖惩条例进行处罚。这样,通过对制度、对人的严格管理,使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转。

篇8

关键字:社区护理 法律问题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103-02

由于社区护理的特殊性,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维权意识普遍提高,社区护理逐渐成为医疗纠纷的焦点。现就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以问卷形式就接受社区护理服务家庭中发生的护患纠纷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在我院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发放问卷,就患者满意度及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有效问卷126份,结果显示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关注较多的问题有:①自己的知情权,担心医嘱不严格;②护理人员盲目执行医嘱以及护士越权处治病人;③担心用药安全,包括药物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④缺乏护患沟通,易造成病人对病情或治疗措置的误解。⑤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治疗是否保证;⑥医用垃圾处理措施是否到位。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人员应准确定位自己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角色。面对患者,护士不仅应是照顾着,还应该是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康复训练者。在家庭护理中,如果对医嘱有疑问,应及时向医师核对,充分沟通,绝对不可随意变更或不执行;并应对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解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2.2 临床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个存在潜在危险的领域,护理人员应充分和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沟通,尽可能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严防过敏反应发生,护理人员要从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充分尊重患者得健康和权益,绝不能认为执行了医嘱就可以免除自己得法律责任,而对患者得权益置之不顾。

2.3 充分的护患交流是护理工作得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性化服务得具体体现,护士和病人之间必要得语言沟通对于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疗措施,主动配合治疗,增强康复信心非常关键,护士需要积极地配合医师,解释病情及实施治疗措施,知道患者得康复治疗,对患者关心得其它问题进行解释。

2.4 犹豫社区护理得进行是在家属区及居民家中,老人、儿童较多,这部分人群属于长剑传染病得易感人群,如果不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规范,及对本地、本季节常见传染病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社区传染病流行,不但极大地影响社区居民健康,也会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

2.5 医用废物处理,社区护理工作中产生得医疗废物分散且远离集中处理地点,容易发生随意丢弃或流失,如果不加强管理,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及意外伤害而引发医疗纠纷。

3 对策

3.1 强化法律教育、优化服务理念,随着我国医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医疗护理工作中得法律问题日益突出,护理人员应主动掌握法律知识,依法维护医院正当权利和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护士增强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优化服务观念,增强责任心,避免纠纷发生,加强护患沟通。尤其在病人有疑问、误解或言行过激时,护士更应心平气和地解释,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做到“五心”,即对病人疾苦关心、对病人服务热心、护理治疗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提供最佳服务,从而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2 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药学知识,配合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的预防和监测。应组织护士学习药学知识及药物管理法规,杜绝相关法律纠纷的发生。

3.3 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社区服务的对象、性质、范畴,社区护士不仅担负治疗任务,同时扮演了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康复训练者等角色。他们是医院形象的代表,应针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服务技巧的培训,在周到细致的服务中,纠纷隐患消除。

3.4 医院管理者不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且要使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流行病学知识,随时发现疾病的致病因素并进行预防,并协助承担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社区护理工作范畴要从照顾个体扩展到照顾群体,从治疗扩展到预防。

3.5 做好社区护理中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工作。社区治疗护理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费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专人负责,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并对参与社区护理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导致疾病传播及意外伤害事故。

4 结论

篇9

(一)学生层面

第一,对医学理解不深、认识不足、缺乏信心和兴趣。现行医学教育偏重自然科学的成分更多些,大多教得晦涩难懂,学得自然无味无趣。殊不知,医学还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科领域,适应社会、知法懂法、人文修养、人际沟通等也是医学生应知应会的本领。否则,就会更多地出现“白眼狼”“、只见病,不见人”等现象。第二,医学生前期准备不够,学习方法不当,法律意识薄弱,与患者的交际沟通能力不足,学生与医生转换角色不及时、不充分、不到位,均导致实践机会失去,或实践效果不佳。第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欠缺。现在的医学生不再把医生作为今后职业的唯一选择,很多毕业生进入相关医疗领域、甚至改行。因此,他们在早期的理论学习和后期的临床实践中均要求较低,以过关为原则,学习没有动力。

(二)教学组织、管理层面

第一,相关实践教学激励政策缺乏、资金投入不够。在很多医疗机构,依然是“重医疗、轻教学”,认为两者是“产出与付出”的逻辑关系。重视教学不够、支持力度及措施不尽人意。第二,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当。大多医院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均为兼职,如医教科、护理部兼管医生护士的实践教学。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非医疗专业毕业,多为年老体衰人员或护理等专业转行。没有正规的教学管理学习培训,教学管理只是应付,何谈发展创新提高!第三,没有建立和完善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一是缺乏科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二是还没有建立针对实践教学研究室、带教老师、学生规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临床医学教学反思

(一)临床医学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转变

临床医学教学应该把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截然割裂开来。医学生在前期的基础医学知识、医学专业基础的学习中,很多就应该与临床实践教学挂上钩,如病理生理、组织解剖、诊断学等,这些基础知识今后必将于应用临床。涉及临床诊断思维程序构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综合分析、诊治措施决策及实施等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另外,在前期的学习中,还应该溶入相关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的了解、熟悉或掌握,以明了当前医疗环境,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养成。还要训练人际沟通、医患沟通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让学生明确早期基础知识与今后专业课程、将来职业要求是密切相关联的,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才会对比较枯涩难懂的医学理论知识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才能有效果。同时,这也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强化理论知识、形成体系;二是实践经验也要善于归纳、整理、提炼、提高,使理论和实践互相融通,有针对性的、有关联性的课程讲授更生动、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听课和思考。这就形成了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临床医学教学全过程。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符合认识论规律,学生学得明白、目标明确,学得有趣,学有所获,能在临床实践运用。临床实践的教学、训练也是不间断的,贯穿于医学教学全过程,它有别于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就医流程、临床诊治过程,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训练、法律法规的学习,融合医患关系、明确医患法律关系;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提出辅检意见、综合分析信息资料、应用临床诊断思维程序提出疾病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或实施“诊断性治疗”。这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双循环进程的真实临床过程训练加深了学生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操作、实际工作能力要求的直观理解,减少了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陌生感、盲目感和不熟练,尽量避免了“生手”、“学徒”所引起的患者的反感、拒绝检查配合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前述基于临床过程的临床医学教学(双循环进程)模式,也对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这种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即从基础理论学习到见习实习实践的全教学过程;从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各知识、技能领域;从临床科室各研究室到教师、学生全体相关人员,均纳入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制度上有保证、指标上有重点、程序上严格执行,结果能挂钩兑现。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具体明确、考评到位到人。

(三)创造条件,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如火如荼,眼前的问题和困难都是暂时的。只有想方设法,争取各级各类资金投入,改善教学医院基础条件、强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体验临床,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遵循认识论规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保证生产实习实践效果。

(四)政策配套和倾斜

篇10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的逐步健全,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加之患者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行为时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患纠纷,但护患沟通障碍是可以预见和预防的,为此,本文将可能发生的、已经发生的沟通障碍的原因进行剖析,采取正确的对策降低护患沟通障碍发生率的经验报告如下。

1 发生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1.1 来自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 服务态度生硬,解释不到位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就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做就会引起纠纷。所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这两种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则容易产生沟通障碍或不足[1]。语言失度也可以引起护患沟通障碍可表现在护患之间,也可表现在与家属的交谈中,特别更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医护人员在查房或做晨间护理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

1.1.2 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心和人文关怀 据有关部门统计30%~40%以上的医疗纠纷与医务人员缺少爱心、同情心有关。 如:有手术后的患者伤口疼痛,护士不是安慰患者或积极地给予止痛处理,而是让患者忍着。工作中不负责任,不按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延误抢救和治疗,给患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或不按时翻身进行皮肤护理而出现压疮,给患者造成痛苦。

1.1.3 护士业务素质底,未遵守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操作不规范) 如静脉穿刺技术不好,不能一针见血;用气囊尿管导尿时,插入深度不够时就打气囊致后尿道压迫坏死;消毒不严致患者臀部脓肿:肌内注射时引起坐骨神经腓支损伤;注射青霉素未做皮试引起死亡;误将氯化钾静脉推注发生死亡。

1.1.4 法制观念淡泊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如:写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温单绘制不规范,医嘱执行后不签名。护理记录时间、内容不统一;医师、护士记录不统一;出入量不准确或计算有误;病情记录针对性不强.不能反映病情变化;记录次数不够;采取护理措施后,不记录效果,记录不连贯,不用医学术语,有虚假记录。如:患者是手腕刀伤,有尺神经断裂,实际上尺侧的两个手指感觉障碍,但护士在护理记录中仍写:“患指血供感觉正常”。此外,如“五分钱大的压疮”、“半昏迷”等。

1.1.5 专业术语过多 住院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行业,个性不同,文化水平、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等,如果护患沟通时,护士过多采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容易产生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沟通效果。

1.2 来自患者方面的因素

1.2.1 患者要求医护信息量过多、过快[2] 住院患者一进病房,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都非常焦虑。迫切想知道有关住院治疗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1.2.2 对医疗、护理要求过分,缺乏对护理人员应有的尊重 患者的个人素质不同也会使医护人员与之沟通发生障碍[3],有的患者在需要换静点时喊护士为“服务员”,酒醉的患者进入医院缝合伤口时,对医护人员的正确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一会感觉组织剪刀不错,向护士索要、一会又想自己在一个病房要求护士将其他患者调走。有时还对医护人员恶语相象,甚至实施暴力

1.3 其他方面因素。

1.3.1 护理人员不足,服务不到住 按卫生部要求护士与床住比是1:0.4,对一级护理的要求:15~30 min巡视病房一次.但目前很多医院都不能达到要求,特别是中午班和大、小夜班,大多数医院往往都是一个人,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据美国护理研究中心的统计,以一名护士照顾4名患者为准。照顾患者数每增加一人,患者在30 d内死亡率就会增加7%,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的失败率也增加7%,另一项相关研究显示,若一名护士照顾的患者数增加到8人,患者30 d内的死亡率会增加到3l%。而我国的情况是,在大、小夜班时通常是一个护士要照顾30~40个患者。

1.3.2 后勤保障不到位,病区不安静,贵重物品遗失引起矛盾 监护室突然停电,呼吸机停止造成患者死亡;手术时突然停电;病房吵闹使心脏患者病情加重;患者的钱物被盗等。

1.3.3 住院费用问题 如“哈尔滨市的天价医药费”,“深圳的百万医药费”。患者欠费后总是由护士来通知交费,患者和家属则认为护士老是催交费用,欠费后领不到药耽误了治疗,所以对护士有怨气;有未严格按收费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和分解收费的行为。

2 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对策

2.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服务言行 搞好优质服务,教会护士学习和掌握沟通的技巧,使护士能够用语言与患者交流思想、感情和意愿,学会倾听,学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才能让患者满意。

2.2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恪守医疗服务宗旨: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为了一切患者 组织护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尊重患者的权力,对患者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要求每个人牢牢记住八句话:“患者永远是您存在的价值;患者的多少决定您的兴衰;患者为您提供生存条件;患者为您铺平发展道路;患者为您扩大社会影响;患者为您增加经济效益;患者永远是质量的最终检验者;患者并不永远是对的,但永远是第一位的。”

2.3 加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医院应有计划地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三基”训练,增强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建立健全各项操作章程和规章制度,并要严格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交接班制度,从而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要有科学的秩序和标准作保障,避免按照主观想像行事而违反科学规律,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加强培训和教育是预防事故和纠纷的重点。

2.4 倾听患者心声,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住院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和照顾,因而应注重情感治疗,倡导心理护理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到有效沟通。

2.5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已作为法律文件存在,所以它的书写有一定的要求是:文字记录必须工整、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字迹不得涂改,内容要全面(具有连续性)如术前、术中、术后,转科等都要有全面的记录,需要签名的,一定要签全名体现它的责任性[4]。

2.6 加强医院管理,全面改善服务 科室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患者意见,给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都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护理管理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防范意识,完善各项应规章制度,注重管理的前瞻性,建立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落实质控监督,加强执行力度,完善后勤保障功能,严格履各种医疗法律、行政法规、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2.7 公开收费标准,准确合理收费 常用的收费项目要公示,每日发放一日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要提醒患者再次核对费用清单以便及时清退。患者对收费提出疑义时,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真诚的心来对待,帮助核查费用涉及到其他科室,与相关人员联系,不得让患者无序的乱找。有些贵重物品和药品在使用时需要患者或家属签字,一些一次性耗材的使用须家属知情同意。

2.8 妥善处理人员短缺问题 严格按卫生部的要求配备人员,有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确保护理人员到位。在现有的护理人员情况下,要预测哪个班次人员不足,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听班制[5]。培养全面的护理人才,培养业务精英。

2.9 建立各种应急案 医院是救治患者的特殊机构,易出现突发事件,建立各种应急预案,事情出现时会忙而不乱,积极救治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是减少医疗纠纷,创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通道。

2.10 充足医疗物品储备对常规使用的物品要随时检查使用状态和储备情况确保患者使用时随时能够供给,对特殊的物品使用前一天或提前对供应部门提计划,保证使用时间,保证患者不必等待物品[6]。

2.11 营造温馨环境,实现环境治疗 住院环境的好坏对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要尽一切力量改善病房的硬件措施。另外还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防自护能力[7],实现环境治疗的功能。

3 小结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需要护士长的严格监督和检查,需要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主题,在执行护理行为时,要多为患者着想,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降低护患之间沟通障碍的发生,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覃峰.新形势下护士长工作手册.北京:卫生科技出版社,2007:245-246.

[2] 吕海燕.发挥五大功能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119.

[3] 陈春晖,刘芳,流民.过敏患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及护理.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807.

[4] 卢敏,杨晓媛,王红梅.外科护理文件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7,4:35.

[5] 彭文涛,李继平.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