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09-26 18:2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好处

篇1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反复提到的关健词。记得20年前笔者参加了一次由郑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国性的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大型研讨会。当时改革开放搞了十年,全国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呼声很高,提出了许多好的观点。一眨眼20年过去了,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但城乡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加大的趋势。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

为什么城乡一体化喊了20年,情况改善并不十分明显,原因可以讲很多方面,我看主要有三条:一是个别地方政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见效慢,不易出政绩,还不如经营城市卖土地,招商引资搞工业。同样的时间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笔账谁都会算。二是不但见效慢,而且要花钱。在错误的发展观念下,花钱不挣钱的事没有人愿意干。三是很多时候上级检查一般走城市不走农村,搞好了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在路宽路平距离近、领导看起来又方便的地方搞建设,容易出典型出政绩被提拔。在这样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面前,即使迫不得已要搞,也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不可能有完整科学的规划,更不可能坚持不懈。

在实践中找到统筹城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解决政绩观的问题,解决干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动力问题。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把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统筹城乡的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成都在五年前就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2007年10月我到成都调研时,当地干部告诉我,各区县中凡是统筹城乡搞得好的干部基本上都被重用提拔了,而表现不好的一些干部则被处分、免职了。在赏罚分明面前,干部就有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们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城乡既快又好的发展新路。2007年6月,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都是干出来的“特区”。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干部。不是干部不想干,而是措施不到位。政绩观的问题解决了,考核的标准有了,见效再慢、花钱再多、工作再复杂的“三农”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是要坚持。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好思路,大家都拥护,要坚持下去。看准了的不要放弃,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江西赣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的学习典型,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坚持。他们不断扩大试点,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探索出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好路子。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利得到切实保障等。这样的目标很诱人,任务很繁重,如果没有一股子劲,没有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目标就可能是纸上谈兵,城乡一体化在十多年后还可能是一句口号。

篇2

一、一体化办学活动取得的基本经验 

1. 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体化学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确定工作重点,相互协调,制定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结对发展,办学理念更新了,办学目标明确了,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了,为城乡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2. 增强教师创新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实施“‘强带弱、点带面、城带乡’的区域合作城乡一体提质工程”。重点开展“双优送教”活动,即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深入结对学校送观念、送教研、送培训,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得到更快的成长,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高。严格执行城乡学校在管理者、教师方面互派支教(顶岗)教师的相关政策。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结对帮扶工作一年一总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优秀教案、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经常性地开展学习交流。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建积极向上学校文化。首先,开展班主任结对活动,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队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互动交流,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其次,开展了结对学校学生之间的“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倡导一体化学校学生之间或书信往来,或情感交流,或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物质和学习上的帮助。再次,利用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进一步丰富城乡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师生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增进一体化学校之间的默契。 

二、一体化办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 

首先,学校师资相对较少,城乡教师均有到对方学校长期学习的欲望,可是由于课程的压力,教学工作的延续性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交流的广度。其次,城乡学校之间教学硬件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差距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实施“一体化”办学方案,开展教研活动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有效落实还有不足。再次,城乡学校间管理团队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城乡学校各自有着好的管理班子,但这支班子如何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管理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助,还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各校的“结对帮扶”工作主要随中心学校工作同步开展,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但缺点是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工作依附性和依赖性大,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最后,一体化办学活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许多活动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几点做法 

1. 定期互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对方学校挂职锻炼,促进双方办学理念,管理体系的融合。加强校园网站建设,以此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2. 进一步加强城乡学校科研交流,以双方学校科研骨干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学习交流,实现学校科研突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 实行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倾斜式培训培养。增加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和名额,优先支持农村学校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带动农村教师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 

4. 尝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坚持发挥城区学校优势,名校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不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展集团、核心学校和成员学校一体化。采取两所学校“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两所学校变成一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使没有上面的要求,学校也会自己想办法缩小分校和本部之间的差距。 

篇3

关键词: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城市规划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is the two years to start get popular a ki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the proposed and implement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ollectiv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inking, to evaluate its 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得是城市、农村各自发展的城乡分割开来的城市二元体系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在当时是适应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主要进行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于农村的发展,主要就是实行和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远远解决不了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城市,这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广大农民也由于进入城市打工,解决了工作问题,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财富。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南方城市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体现出规模不经济来,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同时每年的打工流、返乡流,对交通、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结构,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城市、农村综合发展,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毕由之路。

二、发展的情况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进步的过程。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实践方向。一种实践是把农村并入城市,把村庄当做一个个社区,把由城市通向农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对村庄进行改造,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建立分散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

还有一种实践是对农村的村庄进行适当合并,以几个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庄为聚居点,进行社区化建设,建立城市社区,由于几个村庄进行合并,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相当于一个个小型的卫星城,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缺点

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国外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进行摸索,不断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优缺点都存在。

前一种实践,也可以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这一点上,我国南北方都进行过,不过相对而然,北方主要是围绕村村通工程开展的,而南方走得就比较远了,在农村通路、通水等基础上,逐步把农村作为社区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收集周围乡村和建制镇本身的污水,在没有通污水管网的农村社区,建立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搬迁涉及少,在原有的农村自然聚居点进行环境整治,只是个别小的村庄合并到大的村庄,改造比较容易,而且南方属于亚热带地区,全年温度比较高,微生物活动不容易受到抑制,有利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且建设成本比较低,不用考虑冬季保温问题;不好的地方就是,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建设速度比较慢,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环境面源污染的风险比较大。

后一种实践,相对来说,更适应于北方。北方的聚居村落比较多,比较分散,每个村落人口也不算多,在这种情况下,搞村村通工程只能解决基本的通行等问题,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搞集中化社区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出路。

首先从生活上来说,建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就变得规范简便易行,不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村的垃圾箱投放、每天的出车四处收集垃圾,从运营效率上得到提高,节约了能源。

其次,设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可以减少污水管网的铺设,同时更容易把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在集中建设的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水平比较高,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因为北方不像南方,一年有四季之分,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不便,且成本高,效率低。

再次,建立集中化社区,对于农村的生产污染也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农村人口的适当聚居,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聚居的基础上,有人要发展养殖业,我们就可以有条件建立专业化的养殖小区,统一管理,对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也可以有多种高效率的处理方式进行选择。可以采用新型技术直接处理粪便形成肥料;也可以建设沼气池,发展沼气系统,既提供沼气能源,又提供肥料。这就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的面源污染问题。

还有,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管理,便于规模化种植,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业种植的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的集中管理,带来的是资金的汇集、新型技术的采用、能源的节约、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带来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这也是与当今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大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谐。

这种发展模式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是搞集中化建设,先期建设资金一次性投入比较高,需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四、对未来发展方式的一点思考

目前来说,我们要全面了解我们所处的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

篇4

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____镇通过多方筹资,投资建设了占地____平米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一处,现有日处理能力70吨的垃圾压缩设备一台,镇里配备了工作人员3名。在各村在各村按照每17户一个的标准统一安置了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为每户配备一个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中转站运行以来,全镇日处理垃圾量达到10吨左右,较以前提高了5倍,实现了垃圾收集处理的无缝隙覆盖。目前全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每月投入在环卫方面的资金约为10万元,基本实现了全镇垃圾桶每天一清。作为全县率先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____镇在过去“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的模式基础上,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目前我镇作为试点乡镇,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形成了“三级互补、上下联动、统一考核”的垃圾处理新模式。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镇在强化环卫宣传、健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投入和责任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工作开展之初,为了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印发了《铲除废旧塑料刻不容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还群众碧水蓝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同维护整洁优美新____》三封致群众的公开信、在县电视台《视点》栏目宣传、各村签订村规民约、以及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标语条幅张贴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事实来说话,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期,我们又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群众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喷绘300余处,利用宣传车、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材料600余次,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实现工作全覆盖。作为在全县较早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乡镇,____镇在全镇23个村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在整治效果和推进力度上难以统筹兼顾,环卫工作常态化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和环卫资金统筹保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卫工作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状态。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干部、各村负责人到兰陵、昌邑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工作模式,探索创新适合____实际的环卫运作机制。今年6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又学习借鉴了4个统一托管乡镇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探索面向市场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托管,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保洁公司请进____来。10月份,镇政府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同时结合我镇之前环卫工作开展中好的做法,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目前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运行模式是:由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负责各村日常保洁,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这种工作模式既为政府“松了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现在全镇每个村、每个垃圾箱都能够实现一天一清理、处处无死角,政府的监管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行以来,全镇已转运垃圾2500余吨,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是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促进垃圾收集工作,我镇为每户居民发放了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我镇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流情况对垃圾箱放置点进行了重新布局,按照每17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共投资27.5万元添置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放置到全镇各处。同时,对之前使用的320个铁制垃圾箱进行了部分回收及重新放置,对各村自建的115个土坯垃圾池全部进行了拆除,使全镇垃圾箱放置点更加科学、密集,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此外,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为更好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先后对____三村、____四村、停庙村等12处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了施工改造,村级环境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舍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____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0年,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各村工作经费,累计发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____1年开始,我镇每月拨付专项经费8000元用于环境执法中队日常保洁。同时,每周点评,每季度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____0、1000元。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____0元、1000元,全镇23个村全部拿到了奖励。____2年,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长效机制。镇政府每月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经费,设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金,由镇财政按月发放,并在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时进行更大幅度的专项奖励。今年以来,扫除活动,为促进“爱我家园·清洁郯城”大扫除活动深入开展,

镇财政累计拨付给村级的奖补资金达到近50万。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后,我镇每月拨付给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的保洁费用7.35万元,拨付给镇环卫中心的保洁费用1.3万元。目前,我镇每月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平均在10万元以上,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管确保工作效果。按照“权责明晰、独立运转、制度健全”的要求,我镇建立了镇、村、保洁公司“三方考核”体系。由镇政府组织实施总体考核,镇环卫中心对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村保洁协会每天对村内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交叉检查实现环境卫生无缝监管。同时,我们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半年一考评的方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每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的保洁费用进行挂钩,在半年考评中由镇内“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观摩打分,考评不合格直接更换保洁公司,确保保洁队伍能够在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扎实工作。

一是环卫资金短缺。作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小镇,____镇今年财税收入1____万,将日常保洁工作外包后,镇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保洁费用,而镇内主要道路的保洁工作依然需要镇环卫中队完成,此项费用每年在15万元以上,另外村内五堆清理、水域清理仍需要村级自行清理,目前各村村级财政收入很少,主要依靠镇财政给予补贴。以上花费总计每年在150万元以上,占到全镇财政的13%,而镇财政还要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____镇这样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小镇来说,负担过重,压力太大。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保洁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缺乏。虽然目前村内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保洁公司,但主要道路和五堆清理仍然靠镇政府,目前镇垃圾处理厂有三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资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严重影响环卫工作的开展。

三是垃圾处理厂能力不足,垃圾转运不及时。我镇垃圾处理站垃圾日处理能力为8吨,我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垃圾站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另外由于全县垃圾转运车数量有限,我镇每天压缩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运,有时要积压3、4天的时间,而垃圾处理厂没有存放垃圾的地方,致使垃圾清理不及时。

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72-01

前言:在我国现在这个经济与政治都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乡规划管理中的现存问题亟待解决。

1. 对城乡规划管理现存问题的分析

1.1 城乡规划管理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

理论对于实践有指导作用,相关的理论指导对于城乡规划是十分重要的,缺乏理论的指导城乡规划无法实施,但是人们在对城乡规划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这就达不想要的结果,城乡的规划就会不合要求。经济体制对于城乡规划也会产生影响,许多地区在编制城乡规划的时候,对于城市空间的布局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会产生不合理的现象,因为了解的不够彻底,所以也不可能存在长远的规划,因此,会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使得城乡规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也不能有好的成绩。

1.2 城乡体制的完善仍存在差异

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城乡体制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差异,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社会的稳定性会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城市建设与我们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有很大的关系。处理好城市体制建设问题,对于城乡共同发展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对于城乡体制存在的差异,城乡规划工作人员也有责任。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尽管城乡规划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差距,但是在福利制度商业存在着差异,而且福利制度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所以福利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看病贵,看病难”、养老问题、福利问题都做了修整,都在逐步的完善,一些发达的城市已经对于医疗、养老、福利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些困难的家庭也有所帮助,而且对于老人、病人、残疾人也都有一些帮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人们可以生活的更快乐、健康。然而城市化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地方仍然不完善。例如在比较偏远的乡村,城乡规划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然存在着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这说明乡村的福利制度任然存在着不合理,城乡规划还不太完善。

1.3 对城乡规划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不够强

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是对规划工作效果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违反城乡规划的现象,这就需要对这些现象进行监督检查。虽然对于违规现象进行了处理,但是还是处理的不太彻底。例如,对于一些违章的建筑的拆除力很大,但是违章建筑还是屡见不鲜,很难将它们彻底根除。对于这些违法使用土地的现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用现有的法律依法对它们的违规使用土地现象进行查处。但是管理部门却有更明确的规定对于违法建设怎么查处、怎么处理、这么治理,这些重要的问题管理部门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看出管理部门对这些不是很重视,管理和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还是要体系下那个相关的部门对于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重视起来,并加快力度解决城乡规划问题,加快城乡发展,促进经济进步。

2.根据对现存问题的分析给出的对策

2.1 合理分配与利用城乡资源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等等的现代行业成为了市场经济的重心,然而众所周知,在乡镇商业和服务业并不是占主要的地位,这样乡镇的经济发展就不占有利的地位。如果只是靠市场经济惊醒资源调配,那么对于乡镇经济的发展是十分的不利的,会使城乡的资源调配出现不合理,拉大城乡的差距,同时也会阻碍乡镇的经济发展,这样我国的经济就会受到影响,从整体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慢。应该由政府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方案可以减小城乡资源调配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使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使利益能够达到合理的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合理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可以使利益能够有效的分配。就像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一样,城下规划也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配会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而乡镇的发展速度过慢,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应该注重利益的分配等各种因素,尤其是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2.2 注重城乡一体化,并肩齐发展

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乡镇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席卷我国,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城市快速发展,乡镇发展缓慢,这就需要城市与乡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是陈翔一体化形成的过程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垄断,应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要符合城乡经济效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有很大的推动力。要想使城乡一体化能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乡镇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3 增加全民参与性来监督政府实施管理职能

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少不了公民的从参与,在当前快速快展的社会中,越来越强调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同时公民也越来越积极的参与其中,公众的参与性不仅更加积极而且参与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不论什么样的活动,都会有利益的参与,城乡规划管理也不例外,也有利益的参与,那么在城乡规划的制定或实施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这方面,更应该予以重视,要考虑到不同的人的不同的需求,意识到这方面就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分歧的发生,同时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让公众有更多的参与的机会,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协调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尽量减少矛盾的发生。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让工作完成的更好。因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工作,所以就需要有很高的综合性,而且范围比较广因此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就比较麻烦,要做到多方面重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好,做好各自的工作,忍耐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完成好处理好各自的工作,明确相关的职责。同时考虑各个部门的利益,使他们满足各自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它们才能有足够额热情来认真的对待工作,在城乡规划管理实施的阶段,各个部门积极响应,能够使规划获得良好的基础,处分发挥规划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让工顺利进行和完成。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实行的是比较晚的,因此很少能够看到成体系的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化发展迅速,会使经济快速的发展,但是也会使政府面临管理的压力。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设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工作就会无法正常的运行,同时也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因此,正确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必须大力提高管理的职能,设立相应的管理与监督的职能,同时加强公众的参与性,保证工作的真实性、合理性。

3.结语

合理的城乡规划也会有效的提高提高城乡经济建设的水平,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番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实行管理的职能,在政府职能不断加强也的情况下,相信政府会很好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和完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2009年10月25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一个文件引起了媒体和民众长达两个多月的报道和热议。

这份文件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是有关整顿和规范学科培训和竞赛的“五个禁止”:禁止奥数比赛,禁止入学前奥数测试,禁止将奥数成绩与入学挂钩,禁止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奥数,禁止在职教师办奥数班。这“五个禁止”被媒体形象地称作“奥数封杀令”。

治理“择校风”,从“封杀奥数”开始

早在去年年初,成都将要“封杀奥数”的消息就见诸报端,如今以文件的形式“板上钉钉”,令许多家长欢欣鼓舞。“终于出台了‘五个禁止’,太好了!”家住成都莲花南路的魏开莉女士,女儿在盐道街小学(东区)上五年级,从三年级起就开始周末参加奥数班了。“为了考名校,奥数让我和孩子痛苦不堪。”

被“疯狂奥数”所折磨的学生和家长覆盖面之广,令人咋舌。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奥数热”最火的时候,“官方”、“半官方”和“纯民间”的奥数培训机构就多达上千家。成都每年参加奥数培训的小学生、初中生,保守估计也在10万人以上,奥数培训市场这块蛋糕至少有十几个亿。而支撑这个庞大市场的源动力,就是长久以来愈演愈烈的“择校热”。

“如果学‘奥数’对升学没用,谁还强迫孩子去学啊。”许多家长都如此抱怨。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是,时下与奥数相关的杯赛如华罗庚金杯赛、希望杯、迎春杯、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等,几乎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职能:小学生进“名初中”的“敲门砖”、高中生进“名高校”的“助推器”。

学生想上好学校,学校想要好学生,于是奥数成绩成为有效的衡量工具,在这样的消长关系下,奥数找到了疯狂的起点。而这背后,凸显的是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现实。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第一把火”也烧到了择校问题上,认为解决择校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此,“封杀奥数”这一项举措并不被专家看好。“即使规定了升学不看奥数成绩,但不排除仍然会有学校暗中以此为依据,那么奥数市场也就一定不会回归正常。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各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大致相当,均衡发展,择校热不再,奥数热也就自然消退。”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莫智文认为,要遏制奥数的泛化和异化,仅仅依靠下禁令是不够的,下禁令只是治标,而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改革高考、中考以及小升初制度,淡化奥数指挥棒效应才是治本之策。

规范办学行为,把快乐还给学生

其实在“封杀奥数”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很少有人关注到,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规定》中,涉及奥数的规定只是20条中的5条,而且封杀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奥数,还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学科培训和竞赛。规定涉及的层面除整顿和规范学科培训和竞赛之外,还包括“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清理和规范招生行为”、“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等。

“20条规定掀起了冰山一角,整治‘疯狂奥数’只是第一步。”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坦言。娄进透露,未来两年,成都市将大刀阔斧推进素质教育,核心即三项整治和三项改革。整治疯狂的奥数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整治又多又乱的中考加分项目。据了解,成都市的中考加分项目3年内从原来的10项增加到现在的37项,中考加分的学生由100多人增加到5000多人。

对此,成都市教育局已对今年中考加分项目进行了初步梳理,除保留烈士子女等优抚对象,以及华侨子女、港澳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国家政策规定的项目外,其余加分项目将一律取消。

第三步是整治过早过乱的招生秩序。从2010年起,成都市教育局将逗硬问责,学生毕业前学校不能启动招生工作。

成都市还将从控制考试次数、改革考试评价方法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对小学考试一律实行无分数评价,采取等级和评语评价办法;初中学业成绩鼓励采用等级评定方法。

成都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认真治理办学不规范行为,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

四川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刘莉对此评价说,成都市从前期的整顿“疯狂奥数”,到这次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完全符合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规定,而且更加具体细化,便于操作,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均衡化创出“成都经验”

“到2020年,中心城区共规划小学400所,提供学位49.4万座;规划中学219所,提供学位38.2万座,高中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教师将逐步实现同县同酬,同圈层同酬,最终实现市域同酬……”2009年12月2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颁布了《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张乃文说,《实施方案》的出台,是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又一重大举措,实质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目的是为了教育公平,受益的是成都市的广大学生和家长,这是真正的惠民工程。

成都是西部繁华大都市,不过在成都市的地图上,除了5个主城区和高新区之外,还有14个近郊区(县)和远郊县(市)。随着城乡统筹的强力推进,成都市推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一下子拉近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距离。

“如果不是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石室、树德、七中这些成都市的名校就不可能在彭州、崇州、都江堰、金堂等地落户。如果不是因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的名校长、名教师也不可能在偏远的乡村小学上课,而且一呆就是几年。”娄进感叹道。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借助灾后重建的机遇,成都市区名校纷纷进驻灾区,有的“领办”,有的“结盟”,有的干脆纳入其名下。新建起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已更名为“成都七中都江堰聚源分校”,彭州白马中学也更名为“成都石室白马中学”,年轻精干的管理团队全是从校本部派来的精英。援建省(区、市)也及时援手,主动帮助培养教师。上海市计划在三年之内,为都江堰市培训6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都江堰19个乡镇的51所学校与上海19个区(县)的中小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福建省、重庆市也签署了相关的协议。都江堰市教育局局长张庆兴奋地说:“新校、名校从天而降,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在《实施方案》中,成都将对教师实行“县管校用”和“无校籍管理”。教师全部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统一配置师资,教师在本区域内可以无障碍流动。以解决农村教师待遇和住房为基础,构建起教师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的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人力资源的城乡合理分布。

成都市教育局普一处处长何荣说:“现在绝大多数家长都感受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过去,不要说安排名师下乡支教,名师在校区之间交流都会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这些年,一大批名师成长起来了,教师流动就显得很平常了;学校之间的差别小了,刻意择校的就少了。”目前,成都市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如期进行,城乡教师“同县同酬”基本上已经实现,甚至有些地方,农村教师收入高于县城教师收入;而到2020年,教师将通过实现“同圈层同酬”,最终实现“市域同酬。”

2009年8月,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城市竞争力项目组”撰写的《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成果首发,里面提到的“成都现象”引起全国教育界关注。

报告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市教育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在硬件投入方面,成都资金投入排名14,位列倒数第二;软件投入方面,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广州、成都、厦门、宁波和深圳;在教育政策这一软件投入上,成都排名第一。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经济管理;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49

1 在农业经济转型背景下农业经济的新特点

1.1 农业经济走向工农化、市场化

从我国1949年建国以来到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的近30a来,我国走的前苏联的社会经济体系,即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但是经过30a的实际证明这种经济发展体系在中国行不通,于是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经济体系也跟着转型,土地使用承包责任制,农民发展农业经济挣得钱进入自己的腰包,增加了农民工作的积极性。慢慢的农民种植的农产品玉米、小麦、大豆、花生、高粱、棉花、蔬菜、水果等进入消费市场,有的农产品走工业化道路,就是工业加工成其他的商品、食物等,卖给消费者,这些方面都扩宽了农业产品出售的渠道,让农民种植的东西更好、更快的出售,这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农业经济向着城乡化一体化发展

我国的城乡经济市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结构、形体正在慢慢形成。随着国家重视乡镇的道路交通建设,很多平原地区的乡村道路也十分发达,这对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很大的好处,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融合,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那句熟话“要致富,先修路”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新的农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要想扩展农业经济市场必须要保证交通的方便,因为农业品的生产、运输、工厂加工等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目前,农业经济虽然和城市经济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城市经济市场越来越离不开农业经济产品的支持。

2 r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的新变化

2.1 农业经济受工农性质变化产生的变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和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还和国家政府对农业扶持的政策及农业销售市场等情况息息相关。在当前我国的工业和农业产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在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和以前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前的农业经济基本技术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说自己种的农产品自己用,或者和别人交换。但是现在的农业产品大多都是用来工业加工,加工成食品再在商场上买,这就扩大了农业的销售渠道,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带来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还要很多将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网络渠道出售,在不就得将来把农业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2 农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市场的融合

近些年来,农业产品有很多向着城市经济市场流动,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方面必须要严格把关农产品的质量,不断的提升农业经济产品的质量,为农业经济在城市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好的质量基础。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这就给农业经济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运输、加工、出售等这些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农业经济管理的重心要放在这些因素上。

3 新的农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对策

3.1 农业经济发展采用差异化管理方法

目前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的格局正在转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要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别管理。比如可以用于工业加工的农产品,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为广大消费者打好质量品牌,因为农产品的经济底子比较薄弱,没有钱去请明星做代言,只有在质量上让广大消费者舒心、安心、放心,才能保证加工农产品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确保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对于农业产品的管理方面要聘请一些专业的人才,保证农业产品的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不出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顺畅发展。

3.2 农业经济发展要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产品产量的提升,一些农作物的优良高产品种研发,可以让农产品大大增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十分有效,农业种植技术方面,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种植型人才,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技术保障。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保证农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而不是突变性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农业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我国要注重农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经济市场的结合,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2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意见。

篇8

一、充分认识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各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促进我市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明显的弱点:一是外墙外保温层与外墙主体结构不同寿命。保温层理论寿命只有25年左右,远低于正常建筑物主体50年的设计寿命;二是外墙外保温与结构二次施工,增加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难度,保温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三是目前外保温材料多为易燃材料,难以保证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四是外保温层自身强度相对较低,在结构上难于适应外墙装饰材料的设计变化要求,影响建筑物造型美观。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另行采取单独的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节能技术。该技术具有与建筑同寿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是对传统建筑保温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上述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水平、促进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步伐

(一)推广的时限和范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应用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推进。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工程全面推广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2013年1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所有50米以上的新建高层建筑中必须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二)推广的重点技术:CL结构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非承重墙砌块自保温体系等技术已经具备批量使用条件,结合因地制宜原则,确定上述技术作为我市重点推广技术。随着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引进,将定期公布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三)加强鼓励措施: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纳入我市建设管理程序,对于积极采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的项目,将在质量评优、勘察设计评优、绿色建筑认定、节能示范工程评定及申报上级科技节能奖励、新型墙材示范项目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必须应用而不应用的项目,不得通过各类建设工程审查和验收。

(四)加快发展本地技术和产业: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各地均处于起步阶段,鼓励和促进我市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抢占制高点,是节能产业升级提速,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技术经济条件、建筑结构特点等,抓住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合理确定最适合发展、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主导技术。

三、强化过程监管,落实责任,确保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工程质量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一体化技术产品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依据《省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认定条件》有关要求,对一体化技术产品进行专项认定,未获得专项认定的不得作为一体化技术产品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依据一体化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增加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应用专项设计和审查,确保设计质量和水平;施工单位要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执行材料见证取样制度,认真查验专项认定证书及组成材料的品种、型号、型式检验报告等,确保入场施工的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一体化技术要求;工程质监机构要明确见证取样范围,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提高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篇9

在一片刷写着同样标语的围墙中间有一十字路口左转,进入眼内的是成堆散落的砖头瓦砾,十几辆运输车正在忙碌着清运这些建筑垃圾,而在已经清理平整的平地上,几台挖掘机已经开始挖掘施工,不远处有几位学生模样的青年用手中的照相机定格农村迈向城市化的历史瞬间……这便是城市化改造中的大望京村。

2009年2月9日,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正式启动,仅用了25天时间,便完成99家 面积达23.6万平方米非住宅拆迁腾退,仅用28天时间,就完成了930个产权人、1692户、面积达25万平方米住宅的拆迁腾退,提前43天完成拆迁腾退工作。现在,安置大望京村腾退村民的南皋组团安置房――京旺家园也已开工建设,两年后,这里的村民就可以住进新居。

昔日的大望京村伴随机器的轰鸣瞬间已成为废墟,但在杂乱不堪的工地旁,却经常会吸引善各庄村、北皋村等隔壁村庄的村民前来参观,他们眼中充满着羡慕与期待。因为,作为北京市城乡体化改革的成功试点,今天的大望京村,极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善各庄村、北皋村……

国际大都市的特殊角落

沿京密路穿过大望京继续前行,紧邻的村庄便是北皋村。从这里,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大望京村改造前的一些影子。

这片位于五环路、机场高速、京密路之间的三角地带,处于快速发展的望京电子城和北京最高档的中央别墅区包围之中,是北京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周边早已高楼林立、商铺遍地。

从繁华拥挤的京密路拐进北皋村,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片低矮的房屋,大量的违章建筑使本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小商小贩在道路两旁叫卖着生意,买卖双方挤占了道路的大半部分,稍作停留便再难寻到立锥之地。在稍微宽敞一点的道路旁边,停靠着成排的出租车,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不用挤占城市道路停车,而且出租司机在经过补充给养的短暂歇息之后,无论往哪一个方向,都可以揽到不错的生意。再往前走,便是成堆的垃圾及比邻的公共厕所,难闻的气味弥散在整个村庄的空气中。

村里小餐厅,小商店、修车行、小发廊等密集地挤迫在巷道两旁,这些不计其数的小店铺里,绝大多数经营者是操着五湖四海乡音的外地人,数量之多相当于本地人口的十倍以上。在北京这座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北皋等村廉价的商铺和出租屋供需两旺,成就了城乡结合部区域特有的“瓦片经济”。

所谓“瓦片经济”的供需两旺,一方面,通过在宅基地上兴建房屋,每户村民一般都会拥有数百平米的房屋,可以通过出租商铺,房屋,赚取不菲的租金,解决了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失地引致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低廉的租金和物价,使村子内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物价低廉的生活娱乐配套体系,为收入低微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廉价的落脚点。

当然,大望京、北皋这样的城乡结合部纵然有诸多“好处”,它的问题也切切实实摆在面前;这里的违章建筑与脏乱景观,与繁华的城市面貌显得格格不入,层出不穷的治安问题总是让政府伤透脑筋,大量流动人口无序聚集,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城市管理难度逐年加大。多数的村子基本上没有产业项目,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瓦片经济”,使得村民私搭乱建与外来人口无序聚集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利益共同体面前,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改造涉及原有经济方式的转型,牵一发而动全局。作为村子的主体,村民的利益会不会受损?失去了‘瓦片经济’保障的村民靠什么获取新的收入?转工转居的村民如何实现就业和住房安置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试点探索一条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突出问题的新途径、新模式。”朝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希泉说。

“其实没有村民是真正不愿意改造的,关键是怎么改,大望京村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大望京村旧址上徘徊的北皋村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大望京的成功改造让他看到了北皋村的明天。

试点大望京

大望京村地处五环以内,紧邻望京核心区,毗邻电子城功能区,是首都国门路上的重要城市形象节点。该村隶属崔各庄乡,村域面积105.6公顷,现有户籍人口2998人1692户,其中居民人口1744人,农民1254人,农村劳动力959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根据2006版的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大望京村总用地范围内规划代征道路及绿地约64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仅41.6公顷,用地性质为居住及配套、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市政设施以及外事用地。

大望京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与周边区域环境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大望京村很容易地进入了决策者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视野。2009年2月9日,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到朝阳区调研时作出决策,要求推进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并将试点工作列为2009年市政府的折子工程。

试点工作的首项任务便是拆迁,这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常常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然而在大望京村试点工作中却取得了意外的惊喜在政府规定的拆迁第一阶段奖励期内大望京村便完成了全部的拆迁腾退工作,并且实现了政府提出的“无群体性上访,无强制腾退”的要求。

诀窍何在?“除了领导重视,政策集成之外,大望京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始终把保护农民利益作为试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做到了三个坚持,维护了农民利益,统筹解决了农民居住、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社会保障,资产处置等问题,让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享受有保障的长远利益。‘三个坚持’即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维护农民利益和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打造一流的区域环境,加快落实城市规划,加速现代产业聚集,坚持乡域统筹,农民受益,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农民三个主体积极性,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问题。”刘希泉说。

崔各庄乡党委书记张树宝告诉记者。在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朝阳区对大望京村的改造思路非常清晰:由朝阳区土地储备中心对大望京村征地进行一级开发,农民全部转居转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劳动力全部由乡政府统一安置;以乡政府为主体对大望京村腾退安置,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暂行办法》实施腾退拆迁、定向安置,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认定宅基地,采取货币补偿、定向安置两种方式腾退安置大望京村村民;作为后续手段,征地补偿返回村集体经济,同时取得规划绿地养

护权,并给大望京村5万平方米底商实物补偿,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使“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发展村级股份制经济,保障村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得到实惠。“农民搬迁上楼后,除对拆迁面积评估后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外,每人可获得50平米安置房面积,原村民可以以每平米4500元的价格在定向安置的京旺家园购置经济适用房,如果村民选择异地购房,政府另外给予每平米3000元的异地购房补助费。”

其实,大望京试点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在资金筹措上走出了一个新模式――土地收储,使政府在拆建过程中可以利用政府信用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环境整治所需的资金。与此同时,土地做成“熟地”并“招拍挂”之后,土地出让金所获收益纳入绿隔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定向用于崔各庄乡农民回迁房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大市政所需资金问题,减轻了集体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虽然土地招拍挂之后也会引入社会资金,但给予本地村民5万平米底商实物补偿的条款成为政府引入开发商的条件之一,这与传统的开发商介入改造模式完全不同。在政府主导下与开发商进行的谈判,村民的利益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大望京村改造成功后,原村民全部由政府安置到企业就业获取收入,而且长期依赖的‘瓦片经济’也会得到档次提升,5万平米底商的集体经济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地区业态特征重点发展现代商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为原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有保障的工资性收入,使原村民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效地平衡了政府、开发商和村民各方的利益关系。”刘希泉说。

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毋庸置疑,大望京村是一个成功的试点,也为朝阳区率先形成城乡 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刘希泉介绍,借鉴大望京村拆迁工作模式,朝阳区正采取边研究规划,边建设安置房、边启动拆迁的模式,加大东三乡(孙河,崔各庄、金盏)、东坝,豆各庄CBD东扩区域的土地储备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目前正在加紧研究东三乡土地储备实施方案,拟将5.9平方公里集体土地纳入土地储备(涉及14个村),4.15万农民 次性整建制转居转工,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在城乡结合部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那么,大望京试点中哪些经验可以在今后的改造中得以复制呢?从刘希泉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政府土地储备的资金筹措方式不仅可以摒弃开发商直接参与改造的纯商业行为带来的利益不对等弊端,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瓶颈,在之后的改造中有望得到大幅推广应用。

不仅如此,与大望京村毗邻的何各庄村,近几年探索形成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经验也值得认真总结。

记者了解到,同样处于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崔各庄乡何各庄村,自2006年以来,依托自身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村民住宅资源,在村民自愿和确保村民住宅所有权的基础上,将出租房屋从农民手中集中起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和运营,出租给艺术家,企业家、文化机构等高端客户群体作为高档会所、艺术工作室特色餐厅等,使农户既免去了个别寻租之苦,每年还可获得7-9万元的高额租金,形成了“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业养人”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政府好管、村民增收,集体收益,区域人口和环境优化的格局。

据张树宝介绍,何各庄村的主要做法为,由村委会与有房屋出租意愿的农户签订房屋委托改造经营合同,依据北京市农村宅基地167平米的面积标准,农户每年可获租金6万元,在此基础上面积每增加1平米,年租金增加100元。房屋租赁期限为10年,租金每3年增加10%。由乡、村社会投资人分别出资100万元成立专业运营公司,乡村集体占公司67%股份,负责统规划和整体统筹,社会投资人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负责公司的具体策划运营。

“何各庄村80%的村民有房屋出租,之前村民依靠出租房屋每年最多获得2、3万元的租金,但2008年与运营公司签订协议的8个试点户,每户每年均获得了8万元以上的租金收入,年均增收4.5万元,且原村民大部分在公司社区化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就地就业,进一步实现了收入增长。今年启动的二批100户试点,在最近运营公司举办的客户见面会上,已经有60余名客户表达了租赁意向。”张树宝表示,何各庄村改造的最大亮点便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农民增收手段,创新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式。

篇10

从上面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可以看出一是取代了原来的城市规划法和省城市规划条例,范围由城市拓展到城乡区域,实行了规划一体化与全覆盖,二是第一条都强调了规划的重点是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也就是强调了城乡区域统筹各项资源、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的空间布局。这就体现了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与规划的法律法规是相符合的,现就本人对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从杭州市为例规划上进行探讨与建议。

一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重要性

⑴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化应当与工业化共同成为相互促进、,不可缺少的两翼。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们认识到城市化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已严重影响到内需市场潜力的发挥,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解决城市建设要素制约的重要途径。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化的施行,确保18亿亩耕地的保护,土地占补平衡的掌握,使城市建设用地逐年减少,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通过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⑶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加快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解放初期,城市的发展依靠着农村的支持,城市化率相当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向城市集中,以前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反噗农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好处。浙江乡镇企业发达,但是产业的层次也相当低,有些甚至是牺牲环境在发展,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⑷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的根本出路。浙江省农业人口过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第一位我觉得应该是农民,“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看法

⑴城市化发展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滞后也不超前。城市发展过于滞后会拖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过于超前,使房地产等行业过热,而出现泡沫经济的危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应以城市(镇)的二、三产业发展为基础,应因地制宜,不应有政府指令性指标的下达作为考核目标,而应发展二、三产业作为吸引农村人口集聚的条件。

⑵建立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城市、城镇、村庄的城镇体系,形成有密切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体系。引导各类城市、城镇、乡村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要客观的评价和比较区域内各类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包括交通与市场区位、城市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自然与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等,尤其是人员的素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⑶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应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相互协调,以保证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建议

⑴建议编制杭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或杭州市域区域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杭州市主城区与五县市(属杭州地区的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结构,避免彼此盲目攀比与不必要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保护钱塘江的水资源与环境,杭州市要为五县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明确近期应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以增强这些镇吸纳周围镇、村的人口和企业前来集聚发展的引力。

⑵编制产业布局规划。按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杭州市与五县市产业布局,加速杭州市产业转移,作为主城区应以三产为主,同时为五县市提业与技术支持、资金支持,避免不良竞争。